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政治文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教育;政治教学;多样化教学;应用探讨
所谓多样化教学,主要说的是在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要求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把多种教育方式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多样化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探索和严谨的教学态度,现在高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新鲜的事物,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理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从而达到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高中生的课业要求,也可以说是对国家、对经济、对社会情况的一个理解,是中国合格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知识。而且高中校园不止是教学生如何学习也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分析利弊,而思想政治学科就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所以说学好思想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对理解和分析以及记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老师对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对授课方法进行改进,进行多样化教学,全方面地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理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学习较为枯燥的看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改善。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的时候,可以用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去接受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2.有助于老师的授课进度和质量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于政治这种比较枯燥的科目的学习是非常讨厌不感兴趣的,但是又是大多数高中生必须去面对的科目。针对这种状况,老师的授课就很难保证进度和质量,如果不顾及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就保证不了课堂质量,如果过于迁就学生的接受能力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授课进度,所以说就要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接受能力和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政治课程,高中思想政治的多样化教学就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讲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学生对这一问题可能并不感兴趣,因为这种问题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与学生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授课内容没有兴趣直接影响老师的授课进度和质量,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方法
所谓多样化教学,指的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很多新的方法新的东西,就像是文化多样化一样,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当代的高中生是在不断的改革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思维多样而且跳跃性非常大,接受新事物非常大,不喜欢陈旧无聊的东西。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以及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进行多样化的教育。
1.通过对作业进行创新改革,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
对作业的改革首先要针对传统的作业模式,传统的留作业的方法由于高考的影响时刻围绕着书本上的知识点在转,有的甚至没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全部都是书本上的概念,这无形中就让学生对作业和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厌烦感。所以,必须对作业的布置方式进行改革,要让作业在一定的程度上由学生自主地进行发挥,写出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自己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例如,老师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留这样的作业,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消费观和自己对消费的看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解答,老师再在课上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进而引到知识点上,对书本进行解读,这样学生通过自由发挥所得到的知识一定是牢固的。
2.通过对学生的授课进行改变,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很复杂很特殊的工作,它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都是说教式的,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负责听和理解,其实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对授课方式进行改变,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理解。
例如,在讲解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的时候,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解方法,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该如何正确地去继承我国的文化。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对这一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3.通过时事与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多样化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所学的内容大多数与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相关联的,所以说可以说是与时事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不好理解,如果把它与实事连接在一起就会使知识点更加具体形象的体现出来。这样就会使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值有一个很大程度的下降。
例如,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可以由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实例,并且一起分析,一起探讨,由实例转变到课本,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比较高深的艺术,它有着一定的缺憾的艺术美,因为大多数的课程教育都是不完美的,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多样化的进行对于高中政治来说是一个大的举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所以,要用严谨的态度,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杨旋英.关于高中政治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期刊,2012(20).
论文提要:本文运用后现代意义上的“差异”观和“差异政治”观,简要评价了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代表——它们从多元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为理解多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但同时它们也过分彰显和强调了当今政治学中差异与冲突的固有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辩证地理解政治文化中的“异与同”,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化、文明中的差异以及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才能真正科学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政治图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差异”与“差异政治”的内涵
差异,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早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就业已存在。它通常被理解为矛盾的一个要素,是矛盾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和表现,它处于二种尚未激化的矛盾状态。简而言之,差异就是矛盾或对立统一的幼体。
然而,在后现论视野中,辩证法“总是错误地解释差异,它是对谱系学的一种混乱倒置”。因此,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者虽然也使用“差异”这一术语,但其内涵却是与辩证法迥异的。他们承认差异性,否认同一性,反对把差异最终归入更高的统一之中。尤其在德里达那里,“差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常用“延异”加以替代。
“延异”(diferance)是德里达自撰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其锵构主义理论的奠基性概念。从词源上考证,德里达的“延异”是由“diference”(差异)演变而来。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任意性”和“差异性”。按索绪尔所说,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或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存在自然或本质的关系。不仅如此,符号还有严格的区别意义的作用,即差异原则。语言是一种差异关系而无确切的意义系统,语义主要“撒播”在一连串能指的转换过程中,它是压抑差异或不断变动的结果。
索绪尔的差异原则,经德里达继承和批判衍生出了“延异”这一全新的概念。按德里达的说法,延异是“不再以在场(pres-ence)/缺场(absence)的对立为基础而构思的一个结构或运动。延异是差异、差异的踪迹和诸因素得以相互关联的间隔(spac.ing:)的系统游戏。这种间隔同时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没有这种间隔的产生,‘完整的’术语就不能指示其意义,就不能发生作用”。在德里达看来,延异至少有两种不同而又相关的意义:即它同时既指差异(todif—fer)又指延宕(todefer)。一方面,延异包含着“在场”与“缺场”之间的非同一性或差异;另一方面,延异既不是“在场”也不是“缺场”,而是指意过程成为可能的游戏,“在场”既与“缺场”相异,又延宕到“缺场”,同时“缺场”又延滞了“在场”。德里达认为“延异”是无法明确界定的,它必须避免概念化,否则它将会使“中心”与“根源”等含义重新进入“延异”之中。如此说来,“延异”是一个非在的存在,不管多么完美、独特或超验。它不控制任何东西,不主宰任何东西,不在任何方面行使权威。
概而言之,“差异”或“延异”是德里达用来借以消解现代哲学的一种后现代策略性用语,它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异性、非意义性和非真理性等内涵。
说到差异政治,就是指在后现代思潮中,用差异性原则或策略对当代政治哲学或政治理论进行理解的一种方式。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德里达的“差异”或“延异”、利奥塔的反对“宏大叙事”观作为哲学基础,以多元政治观和差异政治观为基线,反对建构任何类似于“启蒙理性”那样的大一统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价值向度的多元化、多维化倾向。无论是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抑或后现代女权主义、黑人政治、族性政治等等,无不具有浓厚的差异政治色彩。
后现代政治观的首要目标是反对现代政治学中的宏大统一叙事体系,进而要求建立具有异质多元的差异政治观。这一差异政治观多从政治文化论研究人手,随着文化学研究视角的不断转向而形成并扩展。
当代美国政治哲学的代表罗尔斯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一方面坚持了《正义论》一书中提出的“无知之幕”,即将人们用于选择权利的生活基础“虚化”;另一方面,针对哈贝马斯、“社群主义”等等的挑战,提出了所谓在诸差异的理解基础上的“交叉共识”观。这一观念,与哈贝马斯的以商谈交往为基础、以真理为内容而具有强烈重建现代主义愿望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
库恩指出,在世界上,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可以互相翻译,但不存在凌驾于众多语言之上的“世界语”。差异政治观对于自启蒙学派以来的现代政治学的“统一、宏大叙事方式”以及抽象统一的思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对西方“中心论”的政治观也存在着深刻的批判性。它强调多级主体性,并关注异质性,这都有助于当代政治学的思维范式由单一主体论向多级主体交往实践的政治学的转型,进而推动着世界多级格局的最终形成。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作为差异政治观的典型代表,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从差异性、多元性的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将差异政治和多元文化、文明并置或联系在一起,从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理解差异政治的基础,从而为现代政治学进入后现代轨道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二、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
帕依认为,现代政治学一直将政治权力视为一种抽象的、统一的和总体性的存在。而实际上,现代政治学在基础方面存在着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重大差异。在他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亚洲权力与政治学——权威的文化向度》等著作中,系统地考察了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东西方关于“政治权力的本性及其运作”在理解方面的差异的史实,进而提出了政治文化差异观。他认为“那种追寻有关权力的一般特性的理论是完全不得要领的,因为在所有社会现象中,唯有权力是一种对文化细微差异都成为最为敏感的因素,它的多样可能性和界域总是由时间和空间来规定的”(帕依,1985)。
具体而言,他的差异政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政治学基础观上,他反对现代政治学的抽象同一观,强调政治学基础的差异性。由抽象的人性和理性所导出的抽象统一的现代政治学,是非历史的和非辩证的:它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与现代国家政治都纳入到同一概念体系中加以抽象研究,所以是非历史的;这种抽象的政治观忽视了各种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主导性影响,所以是非辩证的。帕依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对政治的影响,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提及不同文化或不同政治之间的关系如何。若按博厄斯文化相对论认为,政治和文化一样,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此政治与彼政治、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决不存在谁优谁劣的事实。
(2)其文化差异决定论。在探究政治差异的基础上,帕依认为,不同模式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政治观的差异。这是一种关于政治学理论基础方面的“文化差异”决定观,他指明了政治权力对于所属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由于人们的文化视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对于权力等政治运作现象的观念就会不同,当然其评价合法性、合理性的标准也就不同。他通过对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的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力和权威的“应是什么”、“实是什么”所作出的根本不同的回答。
(3)帕依还具体分析了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文化模式的文化机理,他认为,由于西方个人价值观主导性,决定了西方政治的民主制模式。而由于亚洲的群体价值观的主导性,相应地产生了权威主义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是从社会文化机体中“总和地”酝酿产生的。帕依从公众文化、社会心理、政治运作等多元视角对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产生的原因作了独特的分析。从公众文化层面来说,整个亚洲社会对于像权威和权力这样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都有合理而清晰的见解。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它们总是普遍深入地存在于政治文化的“集体经验”中,甚至内化于每个人的私生活中。在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懂得必须对占有权力和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者以及其神圣权力本身顶礼膜拜,而在这种崇拜权力的活动中必然也使权威和权力的政治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同化和加强,从而为权威主义政治模式打下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亚洲人对权威的接受是满足其个人安全需要的手段。对他们来说,西方的自由和个性是“异在”的。而追求同一性就是追寻一个能隶属的群体,即寻找一个适合于己的家长制权威形式,使自己能隶属于其中,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亚洲后发式“赶超型”的现代化要求权力的高度统一,因此,权威主义的政治模式也是符合他们的效率观念的。帕依认为,考察亚洲社会内部诸文化模式的差异固然重要,但是考察其内部文化差异对于政治运作的主导性的影响更有意义。他认为,亚洲诸文化民族善于把握依顺性,并将之变成行为心理意义上的运作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最具深刻意义的依赖性。通过“民族主义的亚洲形式”或由“种族的同一性”、群体的依赖性等因素构成了亚洲权威主义的新形式,而亚洲社会政治的运作则主要依赖于这种“权威一服从”的两极纽带。所以没有权威主义,亚洲的政治运作就失去了准则和模式。
总而言之,帕依一方面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就的政治差异的现实性,这对于消解政治观上的“西方中心论”,尊重各国政治价值观多元存在的现实,推进在承认差异和多元的前提下各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平等对话与交往是有益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在具体阐释亚洲政治文化何以不同于西方政治文化机理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概念,如“家长制”、“权威主义”、“民族主义”以及由之所形成的具有依赖性的“权威一服从”式的亚洲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理论,其科学性则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
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如果说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停留在比较政治学层面,那么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等论文中就将差异政治观应用于全球政治结构分析,以“文明”为单元建立起国际政治理论。从思维范式转型角度来看,亨廷顿完成了从单一主体观或抽象统一政治学范式向多元主体的差异政治观范式的转化。
现代政治学理论话语的核心观——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国家法理等理念,以及整个政治学的思考方式和观视方式都源于l7一l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们援用的两大哲学公理——人性和理性,以及抽象的“一般观视方式”。它以单一、普遍、抽象的人性观构筑政治学的基础,以抽象的理性构筑政治学方法论,沿用自然法的宏大叙事结构,采用元理论和元叙事所产生的等级体系。由此可见,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政治哲学无疑是以大写的“人”为中心的单一主体性哲学,这一哲学视野的基本缺陷是单一主体中心性即抽象的人。抽象理性主义基础观、抽象普适方法论观念和具有严格逻辑与大一统的等级秩序理论叙事话语,遭到了后现代政治学的猛烈批判。后现代政治学以“多级主体交往观”为哲学基础,是无中心或多中心的,且没有可以制约主体的客观底板。因此,多级主体产生多级、多元视野,在彼此对话和交往中是开放和互动的。它只有游戏规则而无真理制约,主体间性是由差异的、异质的主体彼此交往而构成的。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浓厚后现代政治哲学色彩的“差异政治”观。亨廷顿在其一系列论文中一反传统的“西方中心论”,以多级主体差异政治观来勾画全球政治学。在亨廷顿看来,冷战时代是建立在以美苏为代表的西东两个集团各自“具有绝对权威和绝对真理性”的“单一主体性”的视野基础之上的。而现在,世界政治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需要有一个多级主体间的差异结构的全球政治观。亨廷顿认为,这种差异政治的基础在于差异性的文明,而不是传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纷争,也不是民族国家之阿的竞争。
亨廷顿认为,文明间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文明间的差异是差异政治观的主要源泉。文明通过历史、语言文化、传统以及重要的宗教把人与人区分开来,不同文明的人们对一系列政治价值观的见解有着重要的分歧。这些文明差异是差异政治观赖以生存的“语境”,它作为历史积淀并非短期能够清除,因此它比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利差异更为根本。差异并不等于冲突,但却是冲突,尤其是持续长时间激烈冲突的导因。世界正在变小,不同文明间(主体际)人们日益频繁交流强化了文明意识(文明的自我认同),加深了人们对同一文明的认同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的意识,从而推动了不同文明问的差异甚至敌意的增长,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文明的寻根意识。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超越了原先民族国家和地方区域性的狭隘眼界,从而从“比较文明”的差异性角度追寻对“跨国界文明的认同感”。
亨廷顿还认为,西方文明的“中心化”迫使非西方文明的自我认同意识崛起、强化。这种文化特征和差异具有稳定性,因而它比政治、经济特征更难协调与变更。在阶级和意识形态冲突中,问题是“你站在哪一边?”人们可以选择站在哪一边或改变之。而在文明冲突中,问题变成“你是什么人?”而这是既定的和不能改变的。另外,经济区域主义使文明内部的聚合力增强,也使差异文明的离异度增强。文明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政治(人权、正义、价值观等)、经济(贸易和发展权等)到环境等一系列政策和观念的分歧,西方文明越是将自己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作为“普遍价值观”进行推广,越容易激起来自其他文明的反对,文明间的差异必然演化为主体际政治冲突。
总而言之,差异政治观成为亨廷顿观察世界政治、建构全球政治学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顿的视野中,文明问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较之帕依的“文化差异决定政治差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无疑是一次提升和发展,而且是一种朝向极端方向的发展。许多差异政治论者由差异必然性而导出了相互宽容、忍让、理解、尊重等后现代结论,而亨廷顿却将之推到另一个极端,强凋“冲突”主题政治论,无疑是重蹈冷战时期的“集体对抗”思维的覆辙,有悖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四、差异政治观之启示与误导
综上所述,无论是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将多元文化、文明与政治差异相关联,将政治的差异性、多样性归因于文化、文明的多元性,进而与现代主义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成为后现代主义政治学的一种典型现象或典型形态。他们是借“文化”之异而强调“政治”之别,其内涵是通过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揭示政治范式、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话语中异质存在性和差异性,由此导出多级政治主体问存在着一种异在(无统一范式)的交往关系。既然主体际的政治范式各异,因而就难以通约,难以将之再统摄到一个更高、更大的范式中并加以转换。
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正如眼睛、鼻耳朵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但是眼睛、鼻子、耳朵之间决没有谁优谁劣的说法,这是主观。如前所述,文化差异、文明差异也是差异政治的形成基础,但是,多元文化、文明本身一定会冲突吗?差异政治一定是冲突政治吗?好比男人和女人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既可以相互成仇,也可以共同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双方相敬如宾、恩爱一生。所以,古代圣人讲“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也就是说,水到牛那里就变成珍贵的牛乳,水到蛇那里就变为有毒的液汁。文化、文明乃至政治的差异也像水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以善美的心态去应对它的存在。
关键词:高考试题;分析;考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85-01
现在对于高三的学生和老师来说已经进入了第三轮复习,到了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学生在拼命的做题,老师在绞尽脑汗的做题,想提高成绩的对策。可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还是方法的问题,我已带了四届的高三,对高考复习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批评指正。
1要研究高考试题,给我们复习提供方向
作为高三的老师大家都知道,到复习阶段学校给我们定了很多试卷,可是这些卷子的质量大多数都不好,学生做多只会把学生引向歧途。老师做多了会失去复习正确方向,那么路在何方呢?我认为最好的路只有一条那就历年的高考真题。因为我们用的人教版教材,所以我现在对近三年来人教版新课标高考政治真题做如下分析:
1.12010年的高考试题分析。
2010年政治人教版新课标高考试题选择题共计12道题,其中四道经济生活常识的试题,三道政治常识的试题,一道文化生活的试题,四道哲学生活常识的试题。12,题是到计算题,这道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把汇率,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关税综合进行考查难不小。13题主要考查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知识。14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15题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的知识。16题考查了我国的外交政策国家利益等知识。17题考查依法行政、行政监督等知识。18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9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文化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区别和联系等知识。20题主要考查了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21题考查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深化认识的理解。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知识。22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23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点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联系的区别和联系。
主观题我们来看38题的第一问让学生分析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这道题直接考查的是书本上企业兼并重组的意义。38题第二问综合考查了政府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能力。39题第一问是一道辨析题,考查的是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第二小问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问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可以从文化经济这两个角度去回答,最后考了哲学生活的方法论很简单。
1.2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
2011年的政治试题选择题同样也是12道题。其中涉及到经济生活常识的试题由四道,涉及政治生活常识的试题只有三道,涉及哲学生活的有5道题这也是历年来最高的。文化生活选择题没有考。先看到第一个经济常识的选择题,12题一个计算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因素。13题考查了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4题考查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月饼消费为背景。15题考查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原因用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16题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这一知识点。17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负责的知识。18题考查了党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领导方式派的的知识。19题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20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要求理解认识的反复性的内涵和原因。21题考查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知识。22题考查学生对意识本质的理解涉及意识的能动性的理解。23题考查了矛盾分析的方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矛盾的特殊性。
主观题38题第一小问主要考了人大代表职责、人大的职能,以及人大的作用。38题的第二小问涉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知识。39题第一问考查文化生活的内容,妈祖文化为什么能凝聚华侨的用,这一问很难要求也比较高答对很不易。第二小问考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第三小问考了文化生活的内容,综合性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答完整很难。
1.32012高考试题分析。
12题经济常识题主要考查了纸币的优点货币的职能的知识。13题主要考了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14题主要考查企业的兼并与重组的知识。15题以热点时政为背景考察对外贸易的内容,以及对反倾销、反补贴内容的理解。16题以社会公平为主线,涉及公民的权利等知识。17题考查了政协的职能,这是个冷点。18题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内容考的内容很杂很多。19题考了人的认识,涉及认识论的内容。20题考查了实现人身价值的相关知识,具体小的知识点很多。21题是文化生活常识的选择题,涉及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22题以自然科技材料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常识的理解和判断。23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理解。
主观题我们看38题的第一问,让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常识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国民收入分配个知识点,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小问让学生应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这道题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到书本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39题第一问考了文化生活中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第二问考了辩证的否定观,第三问考了哲学中的方法论。
2针对高考试题,提出复习建议
通过分析近三年的人教版政治试题,我认为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核心骨干知识,这一点要常抓不懈。
2.2放弃题海,有的放矢。作为高三的学生来说做题时必不可少的,但是要做高质量的试题,一些商业化高考研究机构出的试题质量太差最好不做。作为老师要研究高考试题,自己心里要知道高考靠什么怎么考,然后给学生指明复习重难点,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同时不要忘记一些冷点。
2.3时政的复习不能脱离书本。高三复习阶段老师都要给学生复习时事政治,复习时要通过讲解时政来复习巩固书本上的知识点切忌书本与时政两张皮。
1.我们是在何种境遇下开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这是一个彰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问题。如同不应脱离现实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抽象的知识体系一样,也不能无视时代境遇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为一门研究德育的全球趋势与本土策略之间交互作用的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球化现象进行的理论回应。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生活世界的转变必然要求学术研究的范式创新。多元现代性型塑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也催生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在多元文化主体及其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实践场域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学科特有的解释原则,反思自身传统和国外理论,形成学科研究的核心论域与共识性的研究意识。
2.我们何以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一个关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的问题。在资本逻辑和多元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人类的精神生活日趋空泛,“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和信仰危机、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沦丧、寻求感官刺激和沉迷相对主义”等成为时代的精神病症。[3]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与价值选择的多元取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即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基础,以对抗全球性的精神危机。比较研究的多维视野能够超越单一视角的思想阈限,整合人类历史中关于思想传承、政治教化和道德养成的文化资源,在同他者的对话交流中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向度上,提供国外的比较经验,使本土研究具有国际视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3.我们究竟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哪些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一个体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培育信念信仰、养成道德人格以及调整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以价值观的传承和再生产为核心。每个社会都有体现其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都承载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任务,是力求建构同转型中国相适应的规范系统,培育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意涵和实践追求,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实现方式,使其嵌入日常生活世界,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选择。西方国家也在积极开展培育共享价值观、弘扬良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秩序的道德实践,发挥社区、社团和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创设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载体,实现个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些途径与方式能够为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参照视域。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基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4]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外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根本差异在于是否坚持思想的主体性、问题的针对性以及方法的科学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不仅包括对各国教育内容本身的经验描述,更注重探求比较研究得以成立的思想原则,它不是价值无涉的中性描摹,而是内隐着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承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追求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跨文化分析,反思性理解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经验,对文化、传统和习俗等思想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帮助我们洞悉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教育政策。
1.可通约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来自于多元文化传统和方法论取向的研究对象,尽管存在思维方式、价值立场和研究策略等方面的差异,但在追求德性修养和人格养成等方面是共通的。世界各国都在以政治教化的方式培育意识形态认同的精神基础,追求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观念,要求从宏观视域来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及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一”与“多”不断往复的辩证运动中,实现从“一元视角”向“全球视野”的观念转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向表明,比较研究寻求多元话语的相互承认和理解,探寻彼此之间借鉴的途径方式,在自身传统与域外经验的统一关系中,思索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建构普遍化的知识类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秉持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价值立场、概念框架和解释原则,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重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思想形态和话语体系,使中华文化的特质为他者所认知认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并非是静态的固定结构,而是中西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时空“双重转换”的作用机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西方文化的本土转换,推动传统的重塑与观念的整合。
2.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植根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和开放的意义系统,深入理解和评价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到决定教育制度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中去。比较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演进的历史进程,应注重分析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传统对当代的影响,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比较研究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应当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传承模式和作用机制。历史是世代积累的文化沉淀,每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均形成其特有的思想主题、信念信仰和价值追求,只有具体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演进中的历程与观念,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感。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内蕴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位一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把价值准则内化于个体、价值取向具体化为社会,以及价值目标整体化于国家。作为时代命题的中国梦的表述,就是将抽象理论转化成与每一位社会成员内在关联的日常生活形式,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通过“梦”的表述具体化和亲近化,将每个人的梦想与整个民族的愿景融为一体。
3.中介性。中介是比较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辩证运动,提供了国外理论向本土转化的可能性,使外在的思想资源转变成为我的存在。在通晓人类文明总体性进程的前提下,使多元文化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学科更高水平地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应当超越主客二分的观念,从“我-他”对立走向“我-你”对话,将不同文化传统中关乎政治教化和价值传承的概念范畴梳理出来,再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时代语境中,赋予其本土化和时代性的解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试图建立一种能够对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释力和分析力的结构图示,既非普遍主义的规范理论,也不是特殊主义的局部经验,而是带有地方性特点的中层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克服简单罗列各国现象的直接性,也要抵制将西方的理论方法不加分析简单移入中国的片面性,而应包含理性审视与客观评价。思想立场的主体性同全球化的普遍性是并行不悖的,愈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便愈加珍视不同民族参与全球文明进程的独特路径。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性活动,实现本土立场与全球视野之间的会通,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与人类文明的共性之间,由于持续地接触和交流,不断地汇聚为普遍性的世界文化。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意义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义在于以全球视角聚焦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坚守学术研究的立场和追求,既寻求贯通的共识,又鼓励多元的差异,在两者之间找寻一种动态的辩证平衡。比较研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于推动各国间的对话,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融合创新。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中,基于自我认同与相互承认基础的文化融合表达了人类文明新的“共相”,能够为多元主体提供精神生活的意义价值。当代世界各国关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植根于自身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考虑自己的国情,创新特色路径。
1.视域融合。比较研究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相互敞开的思想活动,通过文化对话实现意义价值的共识性理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多元主体间对话的空间,使研究者超越个体的单一视界进行整体研究。多元现代性的时代,每个民族参与全球发展的路径都是独特的,要葆有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珍视与对他者文化观念的尊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只有在明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诉求和动力之后,才不会以国外的某些理论范式为普遍模式,免于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普遍模式”。
2.启示借鉴。直面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坚持当代中国的理论原则与思想方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精神追求,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优势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有理性判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价值无涉的镜式反映,而是葆有研究的文化自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特定的价值追求。当代俄罗斯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就在于重塑民族的精神道德基础,唤醒民众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构筑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根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不仅是为了把握其运动规律,而且还要探讨相互借鉴的途径,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发展”,[5]建构一种能够对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释力和分析力的中层理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比较研究可以吸收借鉴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域外理论和经验,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化和民族化。
3.彰显自信。价值认同不仅是个体的自我建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通过与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能更好地觉解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伴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将愈加彰显人类视野、时代精神和实践理念,在解决信仰迷失、意义失落以及价值虚无等人类性思想文化危机中,贡献不同于西方理性文明的中国智慧,为民族文化赋予世界主义的情怀。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寻求自身经验的中国表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资源。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本土化,方式是全球化,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世界性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我们才可能发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6]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到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茶文化视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对人才质量所提出的要求更加严格,加之,在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其主力军就是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具备积淀千年的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茶文化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与德育内涵及其丰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茶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茶文化,还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1茶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茶叶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促进了茶文化的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将多方面因素融入进来,促使具备一定研究价值的茶文化内涵的生成。在解读茶文化内涵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第一,通过茶艺方面,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通常来说,在茶文化中,茶叶属于其中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与创造等茶艺内容,利用茶艺,能够将茶叶文化的深广与高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衬托作用。第二,通过茶道方面,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人们在进行茶艺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境界就是茶道。对于茶叶而言,茶道属于其中灵魂,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茶道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静与雅。第三,通过“茶德”,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在茶道中,“茶德”居于基础地位,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可“茶德”,在“茶德”中,要求茶自身的优良品质,应当匹配具备较高道德的人,充分运用该方面,有助于将茶文化的重要影响力表现出来。
2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针对内容视角而言,我国茶文化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然而,针对价值角度而言,我国茶文化的价值性非常突出。通过解读茶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利用茶文化,能够对人们完善、高尚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茶文化的高效利用,能够促使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在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茶文化视域,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相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第三,我国传统茶文化具备系统理论体系,在茶文化的有关内容中,不仅包含儒释道思想等传统文化,还包括多个学科门类,例如:哲学、文学、伦理学、古代美学等。在传统茶文化中,将儒、道、佛、诗词、绘画、医学、宗教、书法等方面融入进来。在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在了解茶文化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深入感知历史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还能够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3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3.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思维理解和行为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技能实践与精神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对于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应当高度重视行为实践与思想理念。然而,针对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情况,通过开展系统的分析工作,可以发现:其对思想政治知识教学活动重视程度比较高,很难有效地将文化理念与精神思维融入进来。在进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教师虽然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项内容的讲解工作,但是不能够将多种元素系统加入进来,比如,有关思想政治理念、精神文化、行为规范等,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参与至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中,不能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本质。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充分融入思维理解与行为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与教学的针对性和广泛性紧密联系起来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需要关注多样的内容。由于个体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学生自身的思维理念认知也就有所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关于思想政治知识内容方面,因为学生具备不同的认知程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而然存在一定差异,以思想政治教学为中心,所确定的教学方案也应当有所不同。然而,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实际落实情况而言,因为教师的认知不够充足,加之,教师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致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具备比较低的针对性,很难实现较高教学价值。从客观方面来说,由于学生自身情况有所差别,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解自然而然不尽相同。实质上,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关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价值方面,学生个体的诉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实施的教学方案,应当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科学性。然而,针对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说,其对学生个性化诉求关注程度比较低,亟需开展相关改进与优化工作。
4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4.1明确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面对茶文化视域,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其关键之处,就是应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价值,作出进一步确定。关于具体措施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中,可以将茶文化建设划入进来,利用多样化的措施,最大限度实现大学生学习范围的扩大。第二,应当对大学生作为传统茶文化传承主体,这一地位作出进一步确定,不断提升文化融合能力,有效促进创新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将传统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第三,应当注重增强广大教师的茶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应当掌握相关传统茶文化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应当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真正渗透进来。第四,在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针对茶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与非功利性,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将传统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凸显出来。
4.2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茶文化
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茶文化的人文价值,高效体现出来,针对茶文化的专业教育,应当注重开展相关的整合工作。在进行茶文化专业教育整合活动时,应当对传统茶文化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度给予重视,并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激励大学生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内容,进一步探索并研究传统茶文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茶文化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比如: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针对与茶文化相关的诗词和歌曲,可以开展相关的探究与讨论活动,这样有助于对茶文化的精髓内涵作出深入理解,以此来实现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可以对茶自身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出探究,并对畜牧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与茶本身精神间所存在的关联作出研究。与此同时,关于茶文化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还应当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属于隐性教育活动的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实践教学活动与该原则具备较高的契合度,能够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先进教学理念表现出来。在开展具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大学生到茶园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观茶树种植、包装、采摘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
4.3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至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的熏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传统茶文化渗透至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高效性的提升,就应当依托高质量的文化,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关于具体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将校园媒体充分运用起来,强化开展茶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高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宣传橱窗、校报、互联网、新媒体等传统媒体与媒介,针对茶道文化,开展相关的报导工作,不断增强茶文化信息的推送量。还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效开展茶文化文化长廊建设活动,将茶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高效体现出来。第二,为了能够将茶文化融入至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激励学生组织茶艺社团等,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利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陶冶。在校园各类晚会与庆祝活动中,可以将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元素渗透进来,帮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魅力。
4.4规范学生思想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优秀文化
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应当强化开展相关的规范与引导活动,通过对比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秀文化。面对茶文化视域,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关于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方面,教师应当注重将茶文化融入进来,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文化变得更加多样,还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着多样文化,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接受速度比较快,具备比较充足的时间对不同的文化接触。所以,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法的形式,选择并运用茶文化精华,这样能够将学生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帮助学生自发地开展茶文化的学习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茶文化在学生思想领域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有效;高中;政治;记忆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想要振兴中华民族,必须要提高全民族的政治素养。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整个国家的最有力的希望,思想政治觉悟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提高国家意志力最为有利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政治学科的教育。除此之外,高考时“文综”是文科生必考的科目,是提高学生成绩最为有效的途径,在“文综”中的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中,得分最为容易的就是政治,因此必须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接下来,我将介绍学习高中政治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一、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
政治的内容是错综复杂的,要想快速地记住知识点,并且能够长久的记忆,不被遗忘,这是非常困难的。经过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记忆政治专业语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炼每一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化繁为简,将复杂的知识点转换为简单的几个字,最后再将复杂的话术填到词汇里,使知识点变得丰满有力。
当关键词确定后,在补充全部内容时,可以利用“关键词必须记,非关键词自己想”的原则,把知识点的基本框架确定为关键词,利用自己日常积累的政治术语、自己所能够理解出的词语来填充,还原原有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个知识点时,可以首先记忆大的关键词,即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两个方面,在记忆第一个知识点时,还可以将其内部细化的知识点记忆为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记忆第二个知识点时,可以将内化的知识点记忆为经济增长、生产调节与升级、新产业出现和生长、创造新的劳动力。这样就可以把复杂的、较多字数的知识点简化为简短的词语,在运用知识点时,可以用自己积累的政治词汇将关键词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标准的答案。采用关键词的记忆方式,不仅能够简化背诵政治的难度,还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
二、通过结构体系进行记忆
结构体系记忆知识点是学习的捷径,尤其是对于政治这种体系较为明显,主线明了,对记忆要求更为严苛的学科,利用结构式的记忆能够使学生记忆得更为持久,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高中生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高考,因此在高考中获得良好的成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握高考的命题特点。政治是高考中最容易把握命题方向的学科,高考命题中,政治主要考查书本中的主干知识,并且考察的内容都是基础的知识点,因此记住基础知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能够把握基础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记知识体系,体系的牢记是理解课程逻辑关系的关键。
跨国家体系在每一节、每一大节、每一章、每一本书都是有着清晰的脉络。教师利用体系进行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
构建框架体系进行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直接构建框架结构,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的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公民的政治”这一知识点时,要先画一幅结构图,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精细化处理,列出以下结构图:
民主选举:选举方式、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珍惜选择权
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方式、意义
民主管理: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管理的意义、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民主监督的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除此之外,还可以形成知识串、表格的框架形式,使教材知识简单明了,易于掌握。记忆时,可以根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进行叙述,在进行叙述前,需要再次对书本进行研究,确定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然后边想边叙述,将大的知识框架不断的细化,内容逐渐展开,多次反复的练习,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通过对比类似的知识点。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将意思相近,或者是完全相反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理解,这会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有利于区分彼此。通过这种方式记忆,可以有效地避免张冠李戴,避免混淆知识点,还可以加身对知识点的印象,使记忆更加持久,效果更好。
在运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时,一方面可以是老师组织学生,对相似、相反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了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更有利于应用;另一方面若彼此之间的相似度、相反度难以区分,则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课上进行总结,同样也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话语置换;话语回归;文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 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61-05
一
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外而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丰富与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身份“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内而言,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内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日益发挥着强大的经济功能。
文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角色的变迁与地位的凸显,带来了文化理论研究的繁荣。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9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部文化学专著、留下第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义以来,短短一百余年之间,关于文化的论著汗牛充栋,关于文化的定义竟达数百种之多。学者们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切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与观点。21世纪初,伴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化交融与交锋的日益增强,学界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更是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散性与多元性趋势。关于文化的各式各样的新名词与新“话语”层出不穷,着实令人眼花缭乱,文化理论研究已经被淹没在形形的西方“话语”或当代“话语”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后时代,国际冲突将主要不再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对峙,而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尤其是不’同宗教传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文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他还将文化视为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亨廷顿所主张的显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更早一些的斯宾格勒、汤因比等人也持此类观点,把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史,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归结为文化,其错谬之处是显见的,因而亨廷顿等人的观点早已招致学界的广泛批评。在当今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如此露骨而直接的文化决定论实不多见,但各种隐蔽或委婉的类似观点却依然层出不穷。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等,便属此列。
就当前国内学界来看,文化研究的“去唯物史观”倾向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大文化观”,二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两种观点又往往相互交织渗透着。
有学者着眼于从人类社会这个“总体”出发来界定文化,强调文化的“总体性”特征,把和凡与自然物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社会事物都看成文化,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自泰勒开创了“大文化观”之先河后,西方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都延续这一思路,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对文化的此种理解在国内学界也较普遍。如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是不合理的,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将“文化”等同于“社会”或“人化自然”,按照这一思路,那么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也就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历史”或“社会历史”也就等同于“文化史”。很显然,这一观点模糊和混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现象之间质的区别,偏离了马克思所开创的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历史及其规律的理论路向。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根本不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我们说“先进文化建设”,这里的“先进文化”自然是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制度相区别的;再如我们将文化称为“软实力”,自然也是相对经济或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如果把“文化”等同于“社会”,我们的文化理论研究将失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失去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在当前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即概念上的“大文化”与研究中的“小文化”现象。研究者们常常在著作或论文的开头对文化做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宽泛定义,可一进入到对文化的某些具体层面、具体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探讨时,要么事先声明自己在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要么就直接将广义文化概念偷换成狭义文化概念。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大文化观”所包含的悖论。
另一种具有“去唯物史观”倾向的观点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类观点从人与自然或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认为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表征着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自由性。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思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如维柯、赫尔德、伏尔泰、康德等。20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人的主体创造性与主体自由的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思路与倾向进一步增强。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人定义为一个“符号的动物”,而所谓“符号”实际上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也提出了“人是文化的创造物”的命题。在中国学界,对“文化”持这种理解的学者也不鲜见。如《中国文化论争》中关于“文化”的界定:“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当今的文化哲学研究者也大多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本质。
这种观点注重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理解文化,强调人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重视文化对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其理论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中,往往抬高人的文化属性,而忽视或降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同时,他们赋予“文化”以将人类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并加以规定的“提升者”和“规定者”的地位与角色,文化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同一过程,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是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时代。这无疑隐含着主张文化对人类及其历史的决定性意义的倾向,无论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或是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上,都偏离了唯物史观,并最终在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 经济、政治与文化进行区分既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二是认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干脆将文化等同于人类社会,如前述观点),倘若从经济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就必然导致对文化及其作用的贬低或忽视。
稍加推敲便可发现,上述反对理由中存在两个理论误区:一是混淆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理论上的可区分与经验上的不可区分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或日三类事物,从经验的层面而言,的确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现实中,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深深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和角落,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便有文化的痕迹。我们并不否认文化无所不在。但经验上和现实中的不可区分并不等于理论上的不可区分。从理论上区分经济、政治与文化,并不意味着否认三者在经验上的不可区分。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从相互交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根据事物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性,将事物区分开来,进一步探究每一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从理论的层面,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各自的理论边界做出相对清晰的划分,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厘清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才能从这种复杂关系中最终把握人类历史的总体逻辑。
第二个误区在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曲解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唯物史观将文化界定为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区别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并指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社会文化结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文化是派生的,是以前者为条件并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经济结构的性质和水平最终影响文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本质变化或快或慢但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的变化。然而,强调经济因素的最终决定作用,并不等于说文化与经济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立即、直接地体现于文化结构之中。唯物史观从不否认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相反,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历代者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二者的互动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间接因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因此,强调考察文化现象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贬低或忽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民主政治制度的维护与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皆有着不容置疑、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从未否认这一事实。但是,文化的作用越是重要,我们对于文化起作用的性质、方式、程度与范围就越是需要作出一种恰如其分、合理科学的界定与说明。唯如此,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才能够始终清醒地洞察各种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的深层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才能够找到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强调考察文化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排斥其他视野与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哲学人类学的、一文化形态学的、文化批判的、符号学的、生态学的,等等,各种视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都从某些侧面揭示了文化的特性、功能、规律或本质。唯物史观不仅不排斥这些视野,而且以这些视野以及由这些视野出发所得出的理论成果作为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其中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方法,可以在批判、过滤之后被汲取和包含在唯物史观话语体系之中。在一些具体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纳或借鉴除唯物史观之外的其他研究视野与方法。但这样做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研究者必须对自己所采用的视野与方法有明确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纳的视野与方法的前提与合法性限度。
【关键词】新课程;课外读物;重要性;应对策略
在新课程政策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仍未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仍然以“考”为中心,围绕“考”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会扼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理论性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才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各模块教材相关的书籍种类繁杂,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科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刊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课外阅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外读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多个板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使用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认识世界,做到以生活为导师,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 ,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调配时间,处理好课内外的学习任务;高中生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也迅速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常识性的读物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高中生情感的丰富、意志力的增强,兴趣的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的强烈,使其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
三、应对策略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取相关模块的读物 。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中选取《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美)弗里德曼著;必修2《政治生活》中选取《政治学是什么》,时和兴著;必修3《文化生活》中选取《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编委会编;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选取《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孟云剑著, 《苏菲的世界》,(挪威)贾德著。
2.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了学生太多的课内时间而影响了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读上三五页,相互讨论以获得收益。
3.教师要精心备课,把课外读物与教学联系起来,落实课外读物的阅读价值,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教材原理分析课外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外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情境,或在课外读物中找出合适的切点集体讨论,这样的教课方式能够更好的理解、强化教材知识。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讲到“文化遗产”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交流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中最震撼自己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并由此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意义;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4.定期组织班上同学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
5.在课外读物选择上,要精选,不宜过多但必须精准;要选择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
6.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也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7.教师要把课外读物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课外相统一,并且要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外读物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有利于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7年版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分析
在新时代下,“放羊式”“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学生处于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而生活化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政治领域中各方面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政治性
就初中政治而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其核心目标,学生要学会用一种敏锐的眼光去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中各种负面信息,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国家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所采取的解决对策,充分感受生活化思维下政治教学具有的多样化特点。因此,逐渐让学生学会应用生活化思维去学习、理解政治课本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政府职能”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当下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点,向学生讲述我国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怎样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可行的经济政策,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生活化思维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国家智能,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不断涌现。由于初中学生并不具备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巧妙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作为教学实践内容,需要客观、合理地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在探讨的基础上,来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很好地感受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的时效性,并学会应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理解初中政治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以“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为例,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充分利用相关的初中知识,即在面对该问题的时候,政府会采取怎样的对策,鼓励社会大众要见义勇为,运用生活化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感受到该教学方法具有的时效性特点。
三、生活化思维教学的趣味性
以初中政治教学目的为媒介,充分利用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但课本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那些政治哲学概念。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例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生活体验,来理解相关内容。以“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为例,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小笑话,也可以在了解初中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点等基础上,以学生喜欢吃的食物为媒介,来讲述不同国家的饮食差异。比如,美国的肯德基、日本的寿司、中国的水饺。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标志性建筑,比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差异,学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国内外不同民族文化展现的价值,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的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活跃课堂氛围。
四、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都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对家乡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人文、地理资源,构建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化教学具有的乡土性。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北京学生可以体验京剧脸谱具有的独特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体验唐山皮影戏的不同风采,而在“长三角”地区的学生可以江南园林等景观为纽带,更好地了解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实地观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融入相关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展现政治课堂教学乡土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基于生活思维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的应用改变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创建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政治教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社会中各种现象,特别是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初中政治教学充分展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为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道路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2(30):64-65.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214.
[3]甘维青.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