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政治文化的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文化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文化的要素

第1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21 — 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目前学术界还有多种不同观点。如何分析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直接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计划、措施、目的的制定,及目的的实现效果,因为我们制定任何计划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好的效果。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一直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第一个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效果还不很理想;第二个还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者应该积极投入探讨当中,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和发展。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主要代表性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自诞生来,人们对它的构成要素就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比较有信服力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三要素说”,这三个要素不同学者有不同三个要素,于光远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构成;陆庆壬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构成;〔1〕还有的学者认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介质”;〔2〕第二种,“四要素说”,张耀灿教授概括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介质(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被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体);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社会经济关系(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任务的物质关系)”;〔4〕第四种,“五要素说”,主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构成”;还有看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目标五大要素构成”。〔5〕除此之外还有“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等等,以上就是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不同看法,但是他们仍然存在共同观点,即大家都公认“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肯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要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应成为思想政治过程系统的要素

理论界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环境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要素,包括张耀灿教授的“四要素说”、陈秉公教授的“三体一要素说”都认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然而有些学者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认为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而要素则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基本要件和因素,系统和要素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素必要包含在这个系统的内部。系统论认为构成系统的要素必须要具备的特点:关联性、单一性、内在性(要素是系统有机体内在的构件〔6〕)。环境要素固然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但环境是包括了包罗万象的外部世界,它是环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周围,它可以与教育介质等合并在一起的,所以环境要素不能构成一个单独要素。

罗洪铁教授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思想政治环境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过程和系统论角度。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根据陈万柏、张耀灿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7〕根据定义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要想成为这个系统一个要素就必须是它内部构成要素。第二,关于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它就会有自己的子系统,此外它还必须有活动实施的空间。如果把环境作为一个子系统,那么便要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存在和运行空间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何以能够存在,在哪里运行。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个活动空间,那么它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在因为,而不是内在的子系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不了如此庞大、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环境从宏观角度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从微观角度则可以分为自然、社会和传统精神文化、现代精神文化环境。如果把环境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个子过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可以包括世界历史当中一切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根据陈万柏、张耀灿教授的表述:“至于教育环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不能将其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8〕

以上观点罗洪铁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和影响,但它只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存在条件,而不是它的内部构成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

事物结构影响其功能发挥,尤其是事物各个部分结构次序对整体功能发挥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才能更好优化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就需要了解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及构成模式。

按照范围大小环境可以分为大环境、亚环境和小环境,按照构成要素的成分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划分成四个子系统,依据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一级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二级系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和精神环境;三级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和社会物质环境,传统精神环境和现时精神环境;四级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物质环境系统中自然介质、资源、营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物质环境系统中的传统物质、现实物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精神环境中的传统思想、道德、艺术、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思想政治教育现时精神环境中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和制度等。

四、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全面、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最形象的表示方法可以引用罗洪铁教授的比喻“医生的功能”和“体育教练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人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就必须要经过一定介质,要想对人生理产生影响,就必须以物质环境作为介质,要想对人是思想产生影响,就必须以精神环境作为介质。所以从宏观上看,我们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功能,我们就必须要优化它的介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

(一) 优化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又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人们对这两种物质环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优化这两种物质环境的方式也应当有所区别。

1. 充分利用自然物质资源,提高人们生理素质和智力发展。

自然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对人们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原始的、未经加工过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系统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然介质(地质、地形、气候、太阳辐射)、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水、生物资源等等)和自然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等)。某些原始的自然环境条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能说适应并且充分利用,例如气候、地形、原始自然资源。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挖掘和利用地面资源和地下资源,增加营养的吸收,增强自己体质,从而增强自己智力水平。

2. 建设社会物质环境,为带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设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社会物质因素的总和,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环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但给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场所,而且还在精神层面上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在不好物质环境里甚至还会起到歪曲的作用。例如中国优秀的古今伟大建筑物(长城、三峡工程、孔子像等等)可以让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让我们在面对现实困难时全体中华儿女能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但是有些社会物质环境是可以歪曲人们思想意识的,如日本的靖国神社,它会引导人们歪曲历史,忘记自己罪行,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优化社会物质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优化精神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精神因素构成的总和,宏观上它主要是分为传统的精神环境和现实的精神环境,微观上主要是包括传统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当今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行为。精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起到导向、约束、激励的功能,这一点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加强:

第一是发扬传统精神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前人凝聚了人类优秀的智慧和结晶,如儒家文化、法家思想、宋明理学等等,虽然有些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标准和要求,但是有些道德标准是亘古不变的,它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在教育和行为中继承这些优良传统,精神上要加以理解和吸收。

第二是优化、净化、提高现实精神产品和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我们正好处在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世界和平和发展也遭遇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如何保持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也关系到我们自身精神上的选择,所以国家应该如何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这是极度重要的。我认为国家应该从制度、思想和行为层面创设一个有利益大学生坚持信仰,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信心的精神文化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

〔4〕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系统理论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系统构成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就可看成系统。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

(一)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它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等要素。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纽带。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基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与提炼,它规定和支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向,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制度规范,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大要素。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在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中,企业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

(三)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及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其中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也是体现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业创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种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其它文化的外显。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技术设备、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与凝结,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保证,企业环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忠实写照。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风貌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现出来,以产生对外界目光的吸引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自身精神状况需要通过企业物质文化来激发,以产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如何应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科学的系统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

(一)应用系统理论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集合体。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建立系统的目的,和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是什么?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依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目的不明确,必然降低系统可靠性。确定系统的目标首先要考虑整体的要求,即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局部的某以单元的要求上升为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目的还要有长远观念,否则事过境迁,为确定系统目的而进行的模型化、最优化等系统分析工作为实现系统功能而进行的系统规划与系统运行,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确定系统目的应当分清主次。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有多种目的要求,但确定系统目的时,应当选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作为系统的目的。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和各方面相互干扰,而达不到优化。如果目的多样,主次不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利于系统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明确系统的目的,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作用。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直关注“创新”,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二)应用系统理论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比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都要复杂的多。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的文化聚合场,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外层建设——建筑厂房、购置车辆、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兴建生活福利设施等,又包括内层建设——改革领导体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还包括深层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企业精神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仅如此,四者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才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负增长,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抵消,从而最终使系统的功能比之要素的功能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得到正增长就是得到负增长,这就是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相关分析:

1.考察系统中哪些要素完全相关,哪些要素完全不相关,哪些要素不完全相关;

2.考察哪些要素是相关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

3.考察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质,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

4.考察相关关系中哪些

是单相关,哪些是复相关。

据此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即予以协调和干预,为系统目的实现铺平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乎全部要素都有程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不仅众多的要素都能够作用于员工身上,而且员工对诸要素还具有能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提到做人的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拿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人的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职工中倡导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实际上,这是用企业文化的狭义定义,把企业文化限定在企业精神文化上,提出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套做法来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我循环。建设企业文化,尤其需要做人的工作,但是做人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里,与许多要素相关。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知名度、工作和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状况、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领导者对员工及其家属的态度等等,与员工相关的密切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竞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势,已经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做人的工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上述相关要素加以协调和干预。超级秘书网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人的工作应当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充分利用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相关要素的作用,巧妙地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促进系统目标的实现。

(三)应用系统理论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在企业这一特定社区的折射。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面对环境给予它的不可选择的各种文化输入进行处理,从而输出令它满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外界的传播,是对各种文化输入的反馈。如图所示:

如果把职工队伍建设看作一个子系统,输入一端是企业文化现状,那么企业领导者就有条件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改善子系统的环境,以期获得丰厚的输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图所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系统(无论是原系统还是子系统)的功能,就是把输入加工处理为输出,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则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系统理论称之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即“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重视环境对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无力改善系统外部环境的话,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为子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功能发挥的良好环境,则是能够办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加强小环境、小气候建设。由于深层的企业文化——精神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所描述的行为规范大都是无形的、柔性的,因而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改善企业小环境,更要着力去营造一种健康的、活跃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的暗示和熏陶来指导职工的言行。一系列反映社会价值观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发挥着认知标准和行为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增进了群体内聚力,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3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关 键 词】政治系统 科技系统 交集 共生关系 相悖关系

当今,大家对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问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不论我们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承认科技发展的模式受到政府各种力量的深刻影响……政府作为征税者、投资者、消费者、科学研究的消费者、教育者的种种目的和行动,合起来就成为科学政策,不论它们是否被有意如此安排”。[1]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不是一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正视存在、并努力使它们和谐的问题。所以我的观点是:用文化的视角和系统的分析方法来看待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把政治与科学技术看成文化系统的两种要素,这两种文化要素自身又均是开放的系统,那么这两种文化要素系统就可以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两种系统出现了交集,随着各自的发展交集越来越大,并且更加合理。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使这两种系统出现交集的原因。

一、政治系统与科技系统的共生关系,即政治系统和科技系统的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

1.科技系统需要政治系统

历史上的科技系统,曾经以个体小规模的基础性研究为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科技系统中,科研活动的主体通常由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小组组成,由他们自行设定问题、独自执行、探索式解决。研究的目的和科研的选题常常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少。科学家科研活动中大多采用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小,需要的研究经费相对较少。研究经费常有研究者自行筹募,或个人的资助。由于科学研究成果多为基础性研究,科研成果的实际作用不太明显,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这时的科技系统相对封闭,对政治系统的需求不迫切。

但到了19世纪末,随着科技系统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化的集团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高,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已发展为一种社会事业,出现了第一批职业科学家,进而形成了科学家的特定集团――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建制,成为了一种社会力量。科学逐渐进入了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和研究目标宏大。科学研究要么需要巨额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大科学研究,如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要么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通常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开展研究,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

(2)科研活动的目的即重视理论的研究,也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以目标为导向,协作为特点,更多的考虑社会需求的研究形式,经费为国家、企业等资助等等。

(3)科研活动受社会范式的制约和影响较大。为了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现代科学研究总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也往往更倾向于资助那些能带来直接效益的研究。

(4)科学研究受目标的指引,使科学研究失去了自由竞争的空间。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总是受特定的科学目标的指引,科研协作和科研设施都是为这一特定的目标服务, 科学前进的方向直指这一目标。

这时的科技系统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总的社会规模上,还是研究项目尺度上都是以前的科技系统所不能比拟的。科技系统中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单个的大科学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模式趋向由一国主持逐步向多国合作发展。这些特定和要求是单个的科技系统所无法满足的,它不得不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帮助。而政治系统在资源上的优势和组织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科技系统无法忽视和不能避免的选择。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联姻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要求。

2.政治系统需要科技系统

政治系统需要科技系统为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也是政治的迫切需要。正如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有关雷恩起草的皇家学会章程草案中强调的那样:“我们明白,再没有什么比提倡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更能促进这样圆满的政治的实现了。通过周密的考察,我们发现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是文明社会和自由政体的基础。”[2]而科技在社会生活毋庸置疑的实际作用,也是政治系统所不能忽视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而科技在军事、国防、国际政治的巨大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原子弹的应用效果和战略意义。二战时期苏美两国的太空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合具有其必然性――这是由科学与政治之间内在的相互需要决定的。“这种结合使得科学的前途不仅仅只是科学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即科学的前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形成正确的政治判断和取得执行这种判断的政治权利”[3]

二、政治系统与科技系统的相悖关系。

即相互的不协调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关系。

1.科技系统中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政治系统的相悖。集中体现在科技成果具有危害性的应用和科技与社会的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上。前者例如。DDT的应用。开始在农业、军事、卫生医疗上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后来,因稳定高效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而大规模杀伤武器及生化武器的开发应用更让人不寒而栗。比如二战时期细菌战、毒气战、原子弹的应用。

而科技与社会的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人类的与科技的矛盾。当克隆人成为事实,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又如何放置,人类的尊严又何在呢。而当科学家成为社会职业角色之后,科学已不再是单纯地探索自然奥秘的个人目的和唯一目的。它也成为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例如国家)和赞助者(例如企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改变了。有一些人违背职业伦理道德甚至是社会伦理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智囊和利益的舆论维护者,有些人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不得不对科技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行为进行规范。

2.政治系统的特定目的与科技系统中科研活动的相悖。首先,政治中的意识形态对科研活动过分干涉常常违背科学精神甚至达到“泛政治化”的程度。谈到政治必定有意识形态,更会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这些常常会干涉科研活动的独立性。科研的目的、选题、过程、成果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涉甚至是控制。比如在高端科学技术的保密就违背科学的普遍性原则。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价值中立的原则成为一种理想。这些状况已经不仅仅在技术领域,在科学理论领域也有存在。

其次,政治系统对科学家本身及其科研活动的自由度的限制。小科学时代,政治与科学的联系不紧密,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有很强的自由度,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可以成为科学的王者。而在现代社会科学家就很难成为特定领域的无冕之王。这种现象最为科学家反感,也是他们呼吁科学保持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处理好科技与政治的结合问题

首先,在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的作用中坚决杜绝“泛政治化”现象。“泛政治化”倾向违背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政治与科学是虽然是相互作用的,但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用政治的权利去对科学上纲上线。十年中国为“泛政治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正如毛寿龙先生所言:“……泛政治化’,往往过分扩大政治的空间,而挤占了经济、文化和学术等的发展空间。而当政治的空间被无限扩大之后,经济、文化和学术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就无限地缩小了。”政治系统要给予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中的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和科学共同体的社会作用。但尊重科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让其放任自流,科学研究若不被有效控制,则易误入歧途,科学成果被滥用。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中,虽然无法强迫科学家接受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民主和法制的渠道来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的限制或导向作用,使科学在既不丧失其特有的批判理性同时,又不会偏离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只有正确处理好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交集问题,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才能更有利与政治秩序维护,进而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科技系统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政治系统。从而使科学在既不丧失其特有的批判理性的同时,又不会偏离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使科研的活动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中被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科技系统作为一种文化要素与其它要素一起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努力。

总之,科学发展到今天,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它不可能在回到以前的自由主义的状态。它与经济、政治等系统进行广泛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是必然的,它与政治系统出现交集是它们共生又相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它的发展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J.D.贝尔纳,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82:60-61

第4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构成要素分析;阶段分析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内涵

针对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因素,阶段比较模糊,没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从抽象简化的角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若干子运行系统的有机组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这一定义,试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若干子运行系统的有机组合。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分析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中相对稳定的构成因素有以下三个。

2.1.1 教育者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人。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时,有学者认为它是由政工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要素构成。政工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是领导组织者。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具体实践者。管理队伍是稳定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一特定的教育群体,有他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2.1.2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教育对象,他是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处于对象主体的地位,他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吸收与改造,并通过能动性的认识反作用于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主要指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青年学生,他们关心祖国的繁荣昌盛,立志振兴中华,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但是作为青少年群体,他们正是处于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

2.1.3 介体

介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一个纽带联结的作用,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时的信息内容及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实现与受教育者的良好互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阶段分析

2.2.1 施教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教育者在进行施教之前,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对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缩小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认识水平之间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系统,它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同时也对受教育者发生影响,教育者通过大量的信息进行评价筛选,然后作用于受教育者,介体在这里起到一个纽带互动的作用。

2.2.2 模塑阶段

模塑“顾名思义也就是模仿塑造,这是主要从受教育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阐述的,是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过程。受教育者只有根据教育者的要求不断通过自身的”模仿“塑造”从而达到一定社会或者阶级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这种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促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思想政治品德。二是纠正社会成员偏离特定社会和阶级的思想政治品德,使其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和阶级所期望的大体一致。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根据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和自身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不断的进行自身模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四有”新人等对大学生的要求。

2.2.3 互动反馈阶段

这一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终体现。受教育者通过第一阶段在接受到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施加的影响后,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通过模塑阶段的选择,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然后把获得的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通过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评价反过来作用于教育者,使教育者了解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效果。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教育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针对受教育者偏离教育目标的状况予以“端正”,最终使思想政治品德符合预订的目标。

3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

3.1 教育者的构建

3.1.1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快速,及时,高效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这种高速快捷的信息化时代也导致了各种消极低俗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获取的多样性,便捷性,也导致了受教育者在总体上接收到的信息大于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这样就会产生“信息差”从而使教育者在传统意义上“先知先觉”的权威性丧失。针对此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了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自己的视野,设身处地的了解大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和他们形成一种相互探讨的氛围,在探讨中引导和沟通,更利于他们接受主流积极的价值信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转贴于

3.1.2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道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待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育者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教育者理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此外作为教育者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这些基本的专业道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心存热爱学生的理念,才能去了解与理解学生,对学生充满热切的期盼,与学生和谐共处,才能深入的去与学生沟通,听到他们的心声,促进与学生的良好发展。

3.1.3 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行的确定的有目的的系统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教育者本人的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自身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诸方面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榜样。现实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教育者的风度,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教育对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2 受教育者的构建

3.2.1 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正是处于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求知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旷课,考试敷衍。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阶段,在这人生最宝贵的岁月中一定要珍惜时间,不断的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让自己的人生内涵从书本知识中得到丰富。

此外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和理念发生碰撞,西方文化不断的进人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的成熟期和心理的断乳期,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却没有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西方文化中一些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进人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冲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2.2 培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认识的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性格、气质、能力,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的认识能力。大学生由于阅历不深,经验不足,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偏差。他们有时候是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听不进去别人的不同意见,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决策行为;有时候又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热情和活力。他们情绪波动与自我认识能力的缺乏和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要加强学习如何认识自我,正确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加强自我认识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是建立在自我认识能力基础之上,它是指个体以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对自己的心理品质、道德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受教育者不断的通过自我评价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通过自我评价,使大学生明确自身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加强自我教育,努力的缩小差距。

3.3 介体的构建

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一型向丰富型发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比较单一的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学习,如通过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思想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不仅仅是马列主义思想的教育,它也应包括一些行为规范教育、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存竞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个中心任务,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和更新。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灌输型向互动式发展

第5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仪式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并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特有的情境教育与学习方式,它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并通过各种要素与场景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从而提供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环境。仪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满足其道德学习过程完整心理因素参与的需要,为道德内化创造了最有利条件,是一种促使参与者形成某种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一、仪式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仪式通过实施道德和文化的濡化实现教化的目的,它能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仪式从多方面呈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而仪式中呈现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仪式也是对仪式参与者(受教育者)进行情感、观念、精神和素质的教育,其中必然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仪式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信息与知识元素的传递,也包括了感性和情绪的传导,具有丰富的内容,而这些信息、知识和情绪等的传递恰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般教育过程力图实现的。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外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规范和秩序的教育,仪式“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两者具有一致性。最后,仪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还表现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和重构历史,这种对历史的重构实际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这种重构,仪式既具有历史传统的内蕴,又体现了时代的思想特征。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仪式可以也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它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且能够实现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并且这种载体不同于一般的载体,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载体的补充和丰富。仪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附着于仪式的各种要素上,如符号、声音、服饰、氛围和规程等,通过仪式要素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角度的运动如展演和参与等来实现教育目的。这表现在:首先,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仪式载体承载到教育客体面前,能为他们所感知,对他们产生影响;其次,仪式载体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实现传递和沟通,使主客体双方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通过仪式的形式联结起来并发生互动,仪式成为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纽带,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实现。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仪式有特殊的形式性,它包括了一系列构成要素、行为环节和运作流程,有着较为严格的形式要求,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展演。只有具备这样的形式性,仪式才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情境教化、凝聚、升华和固化对象的相关情感。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又直观地让参与者体察仪式希望传达的信息,它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与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举止,通过现场营造的气氛来唤起参与者相似的内部情感而实现其教育目的。教育在于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而仪式恰恰能够创设唤醒的场景,起到一种唤醒的作用。在仪式的环节和场景中,每个人都是作用和被作用者,极易相互感染、共同强化。很多平时不易调动的、埋藏于心灵深处的崇高情感在仪式中得以唤醒,如此,精神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发。青年大学生易于被情境感染,情境中形成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也易于深刻烙印于大学生意识之中。同时,大学生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仪式传递出来的信息和知识也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比,仪式可以明显提升参与者的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学习和实践对参与者的影响。

总之,仪式用情境形塑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决定了人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引导了人们对客观情景的主观构建,并使他们可以适应某种社会秩序。仪式构成社会化领域和制度之间的桥梁,并使对于课程和学校都非常重要的社会学习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这样的仪式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之障碍

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非是理所当然实现的,仪式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障碍,这导致了教育者很难通过持续、规范和体系化的仪式活动开展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1、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形式和内容统一于仪式的过程中,但是二者又在实践中存在着矛盾。人们往往容易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或者注重内容而脱离形式,特别是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更为突出,其危害也更大更广泛。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某些行政化倾向,学校的办学活动因此体现着某种行政化的逻辑,仪式也呈现一种扭曲的形式化、数字化和格式化。受政绩观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中的仪式多数时候被窄化为需要摊派人数参加的启动仪式和挂牌仪式等,学生对此处之冷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一些可以通过仪式形式促进学生了解、理解与感怀历史传统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却因为内容复杂等原因被束之高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且文化意义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的仪式或仪式性活动没有开展起来,例如,升旗仪式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大学生的贷款和还款成为数字游戏,贷款和还款的签约过程沦为一种随意的形式,等等。究其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重视研究和实践仪式的教育价值,没有理解并处理好仪式内容 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2、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仪式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与现象具有传承性,是一种历史积淀和历史记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环境却无时不处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之中。因此,在利用仪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控制的社会,技术的控制使原先的外部控制转向人的内在方面,道德与精神等被遮蔽与挤压,人的全面发展也无从谈起。仪式多是以传承与承继的形式展演传统与历史内容,特别是一些经过长久流传和历史检验,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和道德意义的仪式能够平衡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的仪式活动往往缺乏对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等的吸收与借鉴,很难看到真正植根于现代生活,并且具有传统道德和文化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现代社会新近产生和融合出来的现代仪式过分追求过程平面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别是传统道德内涵逐渐式微。总之,仪式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存在多重的交叉和对立,这也使得仪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

3、本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冲突

文化传统渗透于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并成为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精神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被经济全球化压缩到同一个时空之中而发生激烈的碰撞。在这一碰撞中,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价值取向所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而仪式的本土化与经济全球化冲突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遭遇。国家与民族在积极融入世界文化融合的进程中,产生了观念、思维甚至道德上的困惑,也造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某些方面的扭曲。在本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冲突背景下,多元化成为出口,然而这种多元化也导致了价值心理的失衡和价值取向的紊乱,传统权威价值观缺失,行为方式偏激,表现为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虚无主义,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被削弱,其权威性下降。仪式同样在这种冲突中表现出某些混乱,本土化的仪式被放弃而外来的仪式却又被不假改良地开展,在这种混乱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开展是无从谈起的。

三、实现路径之探索

要实现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必需对仪式进行遴选与整合,并对仪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充实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名列开展仪式的相关规范和创新仪式形式等。

1、仪式的整合

第一,整合传统仪式与现代仪式。许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传统仪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另一方面很多教育意义不强的新仪式却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多的受众。在传统的仪式中那些对学生成长、成熟有帮助作用的仪式应当被有选择地安排到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中来,这些仪式应该与传统文化内容密切联系,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个性。对于与时代不相适宜的,或是有悖于现实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与现实社会脱节严重的一些仪式就应当予以批判和剔除。也就是说,既要吸收借鉴古代传统仪式教育的丰富思想理论内容以及有效形式,也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实际需要出发,尽量使仪式教育贴近生活、贴近人心,争取能够在仪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融合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清明节为例,这样一个富集文化、精神和教育内容的节日,是借助仪式开展教育的良机,历朝历代的文人描述清明节日的诗句不胜枚举,学生亦可藉此提升文化素养,同时作为缅怀先人、追思历史的节日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感怀,激发学生效仿这些前贤们的意识和情绪,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只要加以设计,诸如此类的传统节日都可以被运用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同时,对于一些教育价值甚微的现代仪式,要积极加以引导,强化其具有教育价值的一面并克服其负面影响。

第二,整合正式与非正式仪式。广义的仪式可以被理解为一些有组织的行为方式,因此有的仪式可以是正式组织的组织活动,也可以成为一些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正式组织的仪式是那些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需要耗费一定人财物的仪式。这些仪式应该由学校相关组织出面,精心设计仪式的各种环节和环境,体现仪式的严肃性,这样的仪式如专门的升旗仪式、开学仪式、毕业典礼和其他重大的活动等。而非正式的仪式包括了那些范围不大,仅限于一部分人参与而影响有限的仪式,比如兴趣爱好者组织的特殊仪式活动、个体生命仪式等。这些非正式仪式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的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需要加以规范和指导,特别是专业老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指导,发掘其教育价值。一般而言,节庆仪式和观念仪式是较为正式的,如国庆节等,而生命仪式和状态仪式则较为随意,如生日仪式等。这些仪式都可整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成人礼就是结合了观点仪式和生命仪式的一种重要仪式,它对参与者同样有责任教育、道德教育和角色教育等作用。

2、仪式的设计

第一,充实仪式内容。仪式包括了诸多要素和环节,需要创设特殊的环境,传达特定的内容。为了防止仪式的形式化倾向,需要对仪式中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丰富和整合。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仪式的要素、环节和情境结合起来,灵活地根据仪式的形式要求对内容进行转换和调整。特别是要把那些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借助仪式的场景和氛围展示出来的教育内容挑选出来,以仪式中创设的情境来展示教育内容,形成教育过程,达到教育目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通过调整和充实传统文化内容对国民精神开展塑造和教育,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要特别重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来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的内容,从而加强大学生信仰体系的认同和巩固,这应该成为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6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 英国文学 教学 关系

一、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 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承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长期以来,文化传承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承和认知能力。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 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是文化的载体,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因此,学习外语要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 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3.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1]

二、文化传承及其研究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及其研究是英国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使文化传承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在文学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 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 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2.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3.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 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如何加强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策略

1.注重文化传承信息的涉入。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

2.改变传统教学目标与模式。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 将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3]

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与课外辅助手段。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 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承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 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 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信息输入、文化传承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都需要教育教学实践者和文学界研究者深入进行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我国英国文学课教学模式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第7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政府是体育小镇发展的主体,发挥着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重要引导作用。准确地说,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具有影响作用的权力是当地政府权力,即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政府部门通过一定程序,授予地方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协调过程中执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直接施加强制性、支配性的影响,最终实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强制性力量。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呢(图2)?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力量要素的平衡,对社会关系网络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对区域合力治理模式要素的重组,以及对公共服务模式和运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的完善创新。

1)平衡力量要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是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重要的职能要素。其中,政治职能体现在运营管理和政策意见、扶持措施等方面;经济职能体现在土地配置、投融资体制;社会职能体现在功能融合、服务模式、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等;文化职能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传承、体育教育培训的支持;生态职能体现在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职责和功能。其具体职能所关注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发展一小镇经济发展助力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责任一社会关系网络维护、社会保障机制;文化贡献一地区文化传承与体育文化发展的融合;生态保护一应对和解决生态问题、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由此可见,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会受到各力量要素共同影响和制约,只有发挥权力的规范作用才能平衡各力量要素。    

2)协调平衡支配者之间的关系。在权力、资本和社会关系共同作用下,体育小镇构成了“社会(关系)、空间”的复合结构,即社会关系网络。体育小镇是“构想的空间”(“空间的表征”),是国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助力城镇化”的实现,是支配者们的思维体现。在体育小镇社会关系网络中,政府、规划师、工程师、投资者和企业者处于支配的地位,直接参与体育小镇的规划、建造、投资过程,对推进体育小镇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追求目标的不同,体育小镇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了相对应的差序结构,例如:以科学理想化的思维支配和影响着小镇功能区域规划的规划师、工程师;为了追求资本增值,以自己的意识改变着空间的投资者和企业者等。因此,体育小镇空间生产在决定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点上,为了避免在支配者们之间产生分歧,必然需要政府的权力去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企企关系、政社关系。    

3)协调被支配者之间的关系。体育小镇是“生活的空间”(“表征的空间”),是体育小镇使用者—民众生活生存的空间。在体育小镇社会关系网络中,民众处于被支配者的地位,他们被动地让位而处于被支配和消极体验的地位。被支配者们根据建设来源可以划分成当地居民、外来从业人员、消费体验者,他们分别以不同角度关注和审视体育小镇空间的建设。正是因为对体育小镇空间关注点的不一致,导致三者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中产生地位、利益、风俗等系列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合理行使权力协调利益和权益之间关系,促成关系共存,并根据不同群众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达成空间共享。

第8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作者简介]袁力,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助教,江苏徐州22100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174―03

环境是指生物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起决定性的影响。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的变化都非常巨大,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研究各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由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这些环境因素一方面存在各种差异,另一方面又具有多种相同或相似之处,而正是这些环境因素的共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有机性与统一性。有机性是指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诸要素、各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的统一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诸要素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影响时在作用方向、方式上的一致性。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的有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诸要素存在方式上呈现的格式化倾向以及这些因素更替作用的规律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的格式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诸因素一旦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构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环境之时,这些环境因素的存在方式就会发生变化,从无序变为有序,形成一定的结构形式。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称之为环境因素的格式化过程。二是环境因素更新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被教育者社会化程度来逐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环境因素更替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阶级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所体现的与特定阶级利益相一致的属性,它决定着环境因素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倾向性,并影响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来看,尽管我国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阶级斗争已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依然存在,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依然存在。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环绕于人周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而社会生活环境的状况受到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行为的影响。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社会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性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个人来看,人们是通过社会化来使自身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的生活。从阶级角度来看,一定的阶级或组织试图通过对人的社会化来培育符合本阶级或组织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社会成员,维护本阶级或组织的利益。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还是社会性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来源来看,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故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构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社会性要素占据主导地位,在人的社会化(包括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就具有社会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范围来看,它也是指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进入2l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加入WTO,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将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从经济环境来看。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经济环境是诸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它最直接影响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和规格,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入WTO,现代化的广泛深入,由此而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分配方式的变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了重大而又直接的影响。

2.从政治环境来看。社会政治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的社会政治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受改革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一些自由化思想泛滥、个人主义盛行、公民道德思想滑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犯罪现象增多、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所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影响。

3.从社会文化环境看。社会文化环境是通过融合在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现代化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反思和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对比、借鉴、吸收、消化,我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但由于信息化、全球化的不可阻挡,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4.从家庭环境来看。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结构单一,独生子女占多数,家庭的稳定和睦,不仅对家庭成员的幸福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娇惯、家庭暴力增加、家庭道德约束力的下降等社会家庭问题十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

5.从学校环境来看。学校环境对培养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一种专门培养人才的特殊单位,校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都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弱化”现象,中小学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高等学校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和个人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6.从工作环境来看。工作环境对成年人来讲是最重要的环境,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表现自己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生活资料的重要场所。工作单位的风气、人际关系、员工的素质以及工作的性质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不利的工作环境压抑人的思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7.从传媒环境来看。传媒环境是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方面,借助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形成。传媒环境是影响人们意识和行为的强大的舆论力量,是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极为广泛而且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概念,是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着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祖国美好的自然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同时,社会环境中各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因素能催人奋发向上,能树立崇高的理想,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但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也会使人们悲观消沉,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健康向上地发展。

2.优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不是强制的、有形的,经常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都是环境的影响力量。

3.优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们舆论的评价以及法律、道德、纪律、规范的检验,凡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会得到社会的认同,使良好行为得到强化、巩固和继续发扬;反之则不然。因此,加强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思想品德向良好的方面形成和发展。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1.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是优化社会宏观环境的主体,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导向分为社会的政策导向和自觉的舆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将党和政府认可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群众的思想政治品德。强有力的社会导向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大气候”,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公认的制约力。在社会导向正确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将事半功倍。加强立法,整治、违法犯罪,整顿社会秩序,强化社会治安,加强环境管理,普及环保知识等,确保社会宏观环境的积极增长,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传媒环境。

2.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微观环境。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区这些微观环境的建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培养高尚的道德风尚,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而且还可以影响和改善宏观环境。要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父母要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要优化学校环境,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解决他们的精神支柱问题,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要优化工作环境,创造公平、民主、团结的理想氛围。

3.加大社会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美化环境,改善设施,合理布局,创造高雅别致、使人心旷神怡的舒适环境,能增强教育效果。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场所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必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文体活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9篇:政治文化的要素范文

文章在分析领导力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以及作为跨国公司如何提升其领导力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字:领导力;跨国公司;跨国公司领导力

一、领导力分析

领导力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要想理解领导力,首先应理解“领导”这一词汇。我国学者对于领导本质的认识主要是两种。一是认为“领导”是一个名词,即领导就是领导者。二是认为“领导”是一个动词,即领导是领导者带领和引领被领导者选择并实现领导目标的过程。2人们对于领导力理解的不同也主要是基于对“领导”一词理解的不同。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并在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后,总结出领导力的含义――领导力是任何组织都不能缺少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合力,即领导力是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量。同时,领导力又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又影响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

二、跨国公司领导力分析

领导力研究包括在领导活动中对其系统内所有要素进行研究。但是不能说这当中的某个要素就是领导力。领导力系统中的要素包含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组织以及领导环境。领导者是最重要的要素。没有领导者就无从谈起领导力,没有领导者,领导力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在跨国公司中,领导者就是公司的管理者、决策的制定者。被领导者对领导力的发挥具有影响作用。领导者的影响主要是作用于被领导者上,被领导者如果不能与领导者达成共识,无法赏识和认可领导者,无法理解领导者的决策意图,那么就不可能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会影响领导力的执行效果。在跨国公司中,被领导者主要是指员工,他们不仅包括本国的人员还可能包括外国的工作人员。领导组织,其作用的显现主要取决于组织结构。在跨国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当跨国公司发展到全球性结构时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为全球结构。而全球性结构大体可分为全球职能机构、全球产品结构、全球地区结构和全球矩阵结构。具体采用哪一种结构,就需要领导者做出决策。当领导者采取正确的组织结构时能促进组织的发展,当领导者采取不适合公司发展的组织结构时就会阻碍公司的进步。领导环境,是指领导力发挥作用面临的环境。既有内部环境也有外部环境。与一般公司不同,跨国公司领导力这一系统面临的不仅包括外部竞争者问题还包括跨越国家、地理、政治以及跨文化等问题。其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三、领导力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领导力对于跨国公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领导力这一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作用对跨国公司的影响。领导力作为一个系统,其要素之间的影响是1+1>2的效果。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领导者对组织结构的选择,领导者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以及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均会对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信关系,积极互动,那么不仅会促进组织工作高效率发展也更容易达成公司的既定目标。若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不能信服,二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即使对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做出了正确的分析,也会影响领导力的执行效果。又如领导者对外部环境做出错误判断,那么被领导者对任务的执行会朝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发展目标。此外,被领导者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也会对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影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又影响公司的发展;被领导者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也会对其自身工作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被领导者工作效率的下降等。因此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组织、领导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当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时推动了跨国公司的进步与发展。

四、跨国公司提升领导力策略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影响跨国公司发展的因素,那么提高跨国公司领导力就要重点分析如何提高这些因素,从而使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促进公司的不断发展。

(一)提升领导者个人特质

领导者个人特质主要是指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领导者个人魅力在某些情况下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无法衡量的价值。如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虽然他所做的许多事情都与教科书上描述的相悖,但是凭借着极强的个人魅力搭配那些看似不会成功的做法,最终使苹果取得了超乎人们想象的成绩。虽然每个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不同,但好的领导者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

(二)知识

在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是领导者的坚强后盾和依托。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的制定者不仅要拥有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要有概念思维能力。技术能力主要是指具备的专业化知识,作为领导者应该对与企业相关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而人际交往能力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概念思维能力是指感知能力或感知复杂事物的能力。领导者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判断和分析能力。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三)信任

研究发现,良好的领导效果与高质量的下属信任的正向推动作用密不可分。领导者对下属的信任与赞赏更能增加下属的成就感。正如斯蒂芬・卡维在《高效率者的七大习惯》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人际关系中存在这“情感银行账户”,高效的领导建立在信任的基石上。要想使员工信任自己,首先必须要信任员工。注重向员工授权,使其获得激励产生信任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领导力》一书中,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研究了全球排名前200位的企业,发现有13家的业绩更为突出。他们发现在这些公司中,各部门享有更大的自。

(四)胸怀

作为决策的制定者,领导者要有远大的胸怀与志向。要注重长远利益和公司的发展前景而不能将目光只放在眼前。一般来说,对公司的前景展望,一线领导应该展望1年,中层领导应该展望3-5年,而高层领导则应至少看到10年后公司的未来。此外,作为领导者还要有博大的气量和风度。能够容人、容事、容言。

虽然企业领导者的成功走的往往是不一样的路径,但以上所讲的是大多数成功领导者都具备的特质,所以领导者如果想要提升领导魅力要努力培养出个人特质,并作出设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者。

(五)提高被领导者执行能力

在跨国公司中,员工作为被领导者,他们对决策的执行能力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当公司的领导者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时,员工应该充分了解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执行。这就需要员工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因此这也要求跨国公司要注意上下层级之间的沟通,同时对员工做有关方面的培训,确保准确高效地执行公司策略。

(六)制定合适的组织结构

正如文章前面所介绍的,跨国公司发展到全球阶段时会出现不同的组织结构。随着全球化大浪潮的到来,跨国公司也一定会走向全球化,这就要求领导者能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选择正确的组织结构。战略决定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反过来,组织机构又影响战略的执行。因此,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公司战略的组织结构,促进战略的执行和整个组织的发展,提高跨国公司的内在实力。

(七)正确分析外部环境

跨国公司的发展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等。面对复杂的环境,领导者要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而避免或减少不利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在这些环境中,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对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掌握。一国的政治决策通常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多带有政治的色彩。因此,跨国公司如果想在东道国取得发展,就要对其政治环境做出充分深入的分析,包括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相关政策的出台等等,而不能只是看表面的政治环境。跨文化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词语,也是一个相对来讲更加广泛更加抽象的词语。跨国公司面临的就是跨文化的发展环境。跨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学术界对跨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展时,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沟通就会产生障碍,这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这不仅表现在母国领导者与东道国员工之间,也可能表现在跨国公司与企业消费者之间。因此,跨国公司为了在东道国获得发展必须将跨文化这一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将文化差异具体化,落实到某个方面,然后再制定出适应这些文化差异的策略。如母国与东道国在颜色方面有不同的偏好,那么就改变产品的颜色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跨文化交流,接受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促进企业在经营中适应东道国的文化环境,使企业顺利发展。

五、总结

领导力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发展能促进领导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国公司领导力对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提高跨国公司领导力就必须提高跨国公司中各要素的发展。只有个要素都发挥出最优效用才能使领导力创造出更强大的力量,促进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