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第1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关键词】出口中的进口成分;出口贡献率;消费驱动型增长;收入分配;贸易和增长

一、前言

经济危机背景下,出口对东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多数经济学者则将焦点对焦到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能否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与发达国家存在直接的关联?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Anderson(2007)[1]认为中国经济并非出口驱动型的,他认为虽然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发达经济体在危机中经济受到重创,但是中国仍然能保有其高速增长,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正是使得防止世界经济滑向更深的衰退的重要保证。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出口中的进口成分偏高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之一,进口成分偏高使得出口的国内增值部分受到挤压,不利于培育国内经济增长点;同时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就必须不断的加大出口的力度才能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这样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爆发贸易纠纷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那么确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中国经济增长是由贸易驱动的,就成为制定经济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数据经验

按照增值法计算,出口占GDP的比重(出口增值贡献率,VAX/GDP)仍然很高,达到18~22%,其中7~9%是出口部门的直接增值。中国出口增值贡献率不仅高于同期的美国、日本和巴西,甚至还要高出这些国家出口贡献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是国内消费增速的3倍以上,是国内投资增速的2倍以上,出口占GDP的比重在危机爆发前高达36%。

无论是出口占GDP的比重,还是出口增值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至到2007年间均呈上升趋势;(2)出口增值占GDP比重则远高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不考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之间的相互影响,简单的将出口分成两块,及国内的增值部分A和国外增值部分B,将进口同样分成两块,即最终消费进口C和出口引致型进口D,理论上B=D,贸易顺差=A+B-C-D=A-C,出口增值=A,因此出口增值要明显大于贸易顺差,按照本文的估计,60%以上的进口或者80%以上的中间品进口直接或者间接用于出口而剩余部分用于国内最终消费或投资,即D≈0.6。

(二)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面的分析说明正如危机期间所表现的这样——出口下降极易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2008年中国出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急剧下降,2009年变成负增长。尽管出台了高达4万亿(占GDP规模的15%)财政刺激政策,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信贷急速膨胀,2009年经济增长率还是比2004-2007年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之所以高度依赖出口,主要原因还在于消费压抑,2000年至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远高于消费的增速,投资和消费形成的缺口只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弥补。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90年代的50%以上一路下降至危机爆发前的36%,而同期投资的比重则上升到45%。4万亿的刺激计划进一步拉高了投资占GDP的比重至50%,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同时进一步依赖出口带动国民经济增长。财政刺激政策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领域,只有不到20%的很少一部分投到了社会保障领域(郭菊娥等,2009[2],郭庆旺、贾俊雪,2006[3])。房地产市场复苏政策和按揭贷款膨胀,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高达40%,造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特别是汽车消费和家电以旧换新刺激政策,整体消费水平没有改变,或多或少弥补了出口萎缩留下的缺口。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估计高达80~90%。

随着经济刺激政策逐渐退出,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实现经济增长似乎还得靠出口的带动作用,因为在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虽然出口在2009年底已经实现迅速恢复,在2010年出口增速高达31.3%。但是世界银行预测2011-2012年增速会再次出现显著下降,尤其是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泛滥,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甚不明朗。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速不仅会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还可能低于2008~2009年的水平。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的恢复,中国会重走上外贸驱动型的老路吗?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出口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比重也随之翻了一番,相继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如果继续保持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在世界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目前我们所看到是,美国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坐视美元泛滥,居民肆意超前消费,如果世界经济还是回到这条老路上来的话,无疑对世界经济的前景是不可持续的,只会使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因此,美国需要限制消费,由消费驱动转变到出口驱动上来,就目前来看这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持续扩大的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爆发更多的贸易摩擦。事实上,中国目前所遇到的贸易纠纷不仅来自于美国和欧盟这样的发达国家,同时也来自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如果中国出口增速下降到10%左右的水平,但是对内却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变化和调整的话,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仅仅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如果信贷支撑的投资泡沫破灭的话,经济增长的形势会更严峻。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onathan, 2007b, “Solving China’s rebalancing puzzle,”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Vol. 44, No. 3, pp. 32–35.

[2]郭菊娥,郭广涛,孟磊,薛勇.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测算分析[J].管理评论,2009(2):98-104

[3]郭庆旺,贾俊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36-41

第2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自从200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筹备建设以来,中国和东盟的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984.74万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73144.32万亿美元,增加了5.1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49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441美元,增加了4.7倍。同期,东盟10国的GDP总量由5986.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1781.48亿美元,增加了2.6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36%,人均GDP由2000年的1159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01美元,增加了2.1倍。同期,欧盟自由贸易区的GDP总量由2000年的62557.9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001亿美元,仅仅增加了0.9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5.72%,人均GDP由2000年的19850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9322美元,仅仅增加了0.98倍;北美自由贸易区的GDP总量由2000年的11205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79267亿美元,仅仅增加了0.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99%,人均GDP由2000年的2141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55,仅仅增加了0.7倍[1]。

2中国和东盟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2.1样本数据选取本文采用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模型中,用CGDP代表中国GDP、CRGDP代表中国GDP增长率、CPGDP代表中国人均GDP,AGDP代表东盟GDP、ARGDP代表东盟GDP增长率、APGDP代表东盟人均GDP,WGDP代表世界GDP总量、WRGDP代表世界GDP增长率、WPGDP代表世界人均GDP。2.2中国和东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是对中国、东盟和世界经济波动相关性强弱演进的历史路径的分析,考察中国、东盟和世界经济的协动性的强弱[1]。从相关分析来看[2~5],自2000年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渐增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东盟国家的经济开放性强,其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一致。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盟以及世界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经济增长率呈现下滑的趋势。但中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阻止了经济的快速下滑。2000~2011年中国和东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8和0.892(图1),比较分析说明东盟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高,经济开放程度较高。2.3中国、东盟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协整关系2000~2011年,根据Eviews中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中国GDP增长率是世界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在5%的显著性检验区间获得通过,而东盟则在10%的置信水平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东盟经济和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正向关系,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表1)。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的关系的统计描述。协整关系是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中国、东盟和世界的ADF检验如下。中国、东盟GDP增长率与世界GDP增长率,由WRGDP对CRGDP、ARGDP作回归的OLS估计,结果如下。模型公式表明,中国GDP增长率增长变动0.01,则世界GDP增长同方向变动0.4348;而东盟的GDP增长率变动0.01,世界GDP增长率变动0.9337。东盟的经济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于中国经济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4中国和东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0~2011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均呈现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由2000年的0.35%增加到2011年的1.2%,东盟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不大。中国和东盟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受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都略有下降(表2)。

3FDI对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影响

图2和图3显示,中国和东盟对自身信息冲击具有正向反应,并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中国GDP对FDI的信息冲击,在第一年没有变化,而在第二年出现负向反应,随后一直为正向效应,且逐年加大。东盟对于自身的信息冲击一直为正向效应,总体呈逐年减少趋势。在中国和东盟,FDI对来自其自身及GDP的信息冲击都即刻做出正向反应,这表明经济的增长与FDI的流入密切相关。VAR模型方差分解显示,如图4和图5,中国GDP对来自自身和FDI的影响逐年减少,趋于稳定趋势,到2011年,仅仅只有40%的变化来自自身因素分解解释,来自FDI因素分解解释的达到60%。同时期,东盟的GDP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身因素,达到了90%以上,而对来自FDI因素的影响虽然逐年在增加,但仅仅只有10%以下的变化来自FDI的分解解释。对于FDI,中国的FDI来自自身的分解解释达到60%,剩余的由GDP分解解释。东盟的FDI来自GDP因素的分解解释达到90%以上,其他的来自自身的分解解释。由此得出如下结论:①在中国,FDI的流入重要是靠自身的因素,GDP因素的影响弱于来自FDI自身因素;②在东盟,GDP对于FDI流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FDI自身因素影响很小。

4结论

第3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一)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基本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217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超出全国2.3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14398.53亿元,增长23.6%,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为338.67亿美元,增长63.4%,比全国高出57.2个百分点。

(二)从完整的经济周期看,经济增速依然处于波动下行区间

1981~2012年,河南省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平均10年左右。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值为2007年,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为14.6%;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波动下行,2008年为12.1%,2009年为10.9%;由于国家实施一篮子投资刺激计划,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至12.5%;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增速回落至11.7%;2012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0.0%,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的波动下行区间。

(三)从短周期分析看,经济增速缓中趋稳,筑底迹象明显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河南省经济增速正在由“下行趋势”转向“稳定筑底”:一是工业经济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6月和8月到达谷底12.8%,此后回升至9月13.3%,10月13.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8月份到达底部,1~9月增长23.6%,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首次出现回升,1~10月增长23.7%,较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触底回升,5月份增速到达谷底14.2%,6、7、8、9、10月份分别回升至15.4%、14.75%、14.7%、16.1%、16.1%。

二、2013年经济走势预测:缓慢复苏,波动回升

(一)2012年具有经济周期谷底的显著特征,2013年有望出现复苏

从经济周期分析来看,2012年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为7.7%,已经接近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谷底1999年7.6%的经济增速。当经济处在谷底时,中央“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陆续出台,稳增长已经逐步上升为2012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预计中央还会持续加强宏观调控。由此判断,2012年可能成为经济周期的谷底,2013年全国和河南省经济有望缓慢回升。

(二)2012年经济增速明显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2013年有望回归适度经济增长区间

从河南省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来看,分三个阶段来对比分析,1981~1992年河南省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1%,比全国高出0.4个百分点;1993~200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1.3%,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2004~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2.7%,比全国高出2.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一,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不断抬高;第二,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约比全国高出2.5个百分点。2012年河南省经济增速预计为10%,已经接近适度增长区间的下限,随着稳增长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大,2013年有望保持略高于10%的经济增长,回归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之内。

(三)世界经济低位波动和缓慢复苏是一个长期趋势,2013年的国际环境不会比2012年更差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时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尤其是美国“财政悬崖”和欧洲债务均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尽管世界经济依然困难重重,可能会出现徘徊不前,但是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普遍预期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位徘徊并缓慢复苏。由于我国经济周期与世界和美国经济周期波动方向基本一致,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基本稳定的外部环境比较有利于我国经济复苏。

三、2013年政策取向: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开放

(一)“稳增长”是2013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稳增长”是河南省2013年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2013年全省经济增速不应低于10%。针对当前形势应做多手准备:一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稳定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二是迎接经济复苏的到来,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加快经济转型。

加快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优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国内外先进产业要素向河南集聚,把河南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二)推进投资扩张是“稳增长”的根本手段

第4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中国国家统计局长宁吉蹿故6.7%的内涵,“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达11万亿美元,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是很大的数量。因此,经济增长速度6.7%,依旧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也处在6.5%到7%的预期区间,仍是中高速增长。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高的速度。”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仍然取得了平稳中高速增长,说明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正在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渐积聚,下行压力正在逐步化解,总体趋势向好,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中国经济仍然折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面。

2016年度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而美国只贡献了0.3个百分点,且有高额外债,欧洲的贡献更只有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的贡献率远超所有发达国家之和。

当前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此之时,中国速度彰显引领意义。

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结构优化看,2016年,服务业的比重继续提高,消费贡献率占了将近2/3。从转方式来看,201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这是来之不易的;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企业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转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2016年中国“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钢铁煤炭行业圆满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全年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9.4%;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0.5%,增速同比放缓4.1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9.9%、20.4%和19.5%。

防范潜在脱实向虚的风险,把实体经济做得更加扎实,中国作为世界实体经济大国的地位没有动摇。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农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多数都处在世界第一,这其中既包括粮食谷物产量,也包括棉油产量。从农业、工业的角度看,中国是世界上实体经济大国。从服务业看,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都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它们自身也是实体经济,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涵盖60多个国家,中非贸易快速发展,对外投资大幅增加。2002年至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幅为35.9%,2016年为44.1%。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0978.6亿美元。中国将继续开放国内市场。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

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使“中国方案”有强大说服力。

第5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1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分析

1.1理论模型

通常来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以下源泉:土地(或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土地(或自然资源)是进行任何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是进行生产的载体。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有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物质资本是用于投入再生产的部分。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除了常规的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导致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外,往往还有一部分增长不能由这种要素增加来解释。也就是说,除了资本和劳动对产出增加做出贡献外,还有一种未被发现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系列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综合表现,所以将其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把全部生产要素归纳为三个:资本、劳动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

1.1.1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可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有三个来源:人口的增加、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作用由数量推动逐步转向质量推动,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人口增长率也高,这时劳动的增加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工时缩短,这时就要靠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来弥补劳动力数量的不足。

1.1.2物质资本

从发展经济学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性的资本形成过程,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量研究表明,资本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

1.1.3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反映一定时期特定技术系统投入产出的转换效率。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有时只考虑单一投入要素,仅计算产出与单一要素投入的相对比率,被称为单要素生产率。如果同时考虑几种生产要素投入,由于要素可以互相替代,所以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就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全要素生产率是以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占总成本的比重或要素产出弹性为权数,各项要素生产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的提高既反映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又反映要素组合配置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综合生产率的增长,实质上是知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因素作用于投入要素而引起要素品质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42年提出。20世纪50年代是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形成和大发展的年代;60年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从理论转向了实际应用;70年代,西方经济理论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不断“组织化”,政府对这一研究日益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世界银行在其编撰的有关研究报告中,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各成员国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率。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因此学术界常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代名词。

1.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结构分析从以上两个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投入强力推动。从增长速度来看,无论是在总时间段还是在3个子时间段内,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都是最快的。1979~2007年,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75%,高于GDP的增速。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在总时间段和在3个子时间段内,资本也是最大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3.5%,高于附加人力资本的劳动与TFP的贡献率之和。从3个子时间段的发展趋势看,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幅增加,每两个子时间段之间的贡献率增幅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人力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1979~2007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12.2%。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1年特别明显(年均达到了22.87%),在这一子时间段内,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和贡献率都远高于TFP。但在之后的时间段,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贡献率大幅降低。1990年之后,其贡献率被TFP远远地超越。2000年之后,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5.28%。

第三,劳动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1979~2007年,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13.08%。在总时间段和3个子时间段内,劳动投入的增长率和贡献率都远远小于资本投入,这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高投资率是其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资本稀缺而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状态,因此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对资本需求的迫切程度远远大于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1990年之后,劳动力的增长率和贡献率比前一时间段有大幅下降,而且一直稳定在较低的水平,这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第四,TFP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进入21世纪之后,TFP的增长率和贡献率出现明显的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在2000年之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79~2007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9.6%。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其贡献率大幅增加了约8个白分点,但2000年之后,又下降了约7个白分点。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可能在数年之后,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突出地显现出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也是需要时间的;进入2000年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技术研发上投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的质量问题影响了科技进步的速度和效果。从时间段1990~1999年到时间段1979~2007年,中国的资本增长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达到了14.16%,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达到了66%,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却降低了约7个百分点。资本投入的高速增加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资金流向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失调和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等,很有可能导致科学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效率的降低。

2目前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阶段性特征

人口红利逐渐衰竭,未来储蓄率将逐步降低,中国较长时期内依靠人口红利和高储蓄率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将出现变化。TFP的提高是未来中国在成本优势削弱的情况下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2.1从资本投入来看

近年来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占国民储蓄的53%下降到2005年的40%,而家庭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5%下降到2005年的56%;而家庭总消费占GDP的比例却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5%下降到2006年的38%。相关研究表明,高国民储蓄率和我国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越高,储蓄率就越高。如果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代,由于要动用储蓄的人多了,能够储蓄的人少了,那么全社会的国民储蓄率就会下降。而随着我国逐步满足老龄化社会,我国高储蓄的状况将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用于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的预防性储蓄将下降,储蓄率也因此将会下降。因此,未来随着社保制度的完善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依赖高储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那么,中国今后经济高增长的关键,主要是提高TFP。

2.2从劳动力要素投入来看“十二五”期间劳动力的供给有两个显著特征:

2.2.1劳动力价格上升2010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快速下降,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熟练工人普遍难招。劳动力供需区域失衡,出现“民工荒”,直接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率先上升。以东部地区企业加薪和中西部地区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为标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信号”不断闪现。与快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利润相比,中国经济多年来处于廉价劳动力时代。2002年至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幅度为10.13%,但职工工资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年均增长为8.18%。长期看,劳动力成本上升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大空间。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反映了新一代劳动者的要求。随着“80后”“90后”人群和“新一代农民工”走上就业岗位,他们渴望得到比父辈们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好的福利待遇。

2.2.2劳动力供给高峰将结束

按照联合国中方案人口预测,从2015年开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10亿人之后,绝对数量就从提高的趋势转而逐年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快速下降则已经开始。今后20~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慢,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北美发达国家。在这个趋势中,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的年龄构成也同时发生变化,即趋于老龄化。2005~2030年间,中国50~64岁的老年劳动人口将增加67.1%,而15~2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则减少18.8%。从这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人口转变的较早完成及其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化,不仅意味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也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和绝对减少的相继发生,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从而劳动力的短缺或迟或早终究会成为现实。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本世纪中叶之前的人口动态有三个转折点:(1)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06年开始进入稳定期,而从2010年起趋于下降;(2)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011年起即趋于稳定,2022年以后则大幅度减少;(3)总人口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为14.39亿人,随后绝对减少。这个预测表明,中国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的转折点,比大多数人所预期的要来得更早。相应地,人口转变形成人口年龄结构三个阶段的交替也较早来临,有利的人口结构将会提前发生变化。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看,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结束。

2.3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

2.3.1存在通过提高TFP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的约束,存在通过提高TFP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先例表明,单纯依赖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扩张,生产率没有实质性增长的国家,尽管在一定时期也可能实现高速增长,但是,最终都被证明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例如,前苏联曾经表现出比西方国家快得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其增长是典型的靠增加投入而在外延上实现的,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微小,而且呈现日益降低的趋势,导致经济增长不能持续。决定经济增长有两种效应:一是水平效应即短期效应,即指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会产生一个短期的增长效应,只要增加资本投入,经济水平就会提高。一是速度效应即长期效应,即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组织变革,就会产生一个长期的增长效应。从今后来看,提高中国劳动力的增长率已经不太可能,尽管未来劳动力供给的绝对数还加,但增长率并不会很高,低于1%。从资本增长率来看,中国国内的储蓄率在40%,也不大可能再进一步提高,因为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也是高的国内投资率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国家之一。那么,中国今后经济高增长的关键,主要是提高TFP。

2.3.2具备通过提高TFP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从发展现状来看,以技术创新为主要表现的TFP增长具有极大的空间,具备通过提高TFP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三十年的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从1979到2007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9.6%。从80年代到90年代,其贡献率大幅增加了约8个百分点,但2000年之后,又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研发上投资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的质量问题影响了科技进步的速度和效果。从时间段1990~1999年到时间段2000~2007年,中国的资本增长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达到了14.16%,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达到了66%,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却降低了约7个百分点。资本投入的高速增加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诸如资金的流向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失调和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科学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效率的降低。依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MainScienceandTechnology》公布的最新R&D数据来看,中国R&D/GDP比例1999年以后才开始逐步上升,2007年达到1.44%,高于同期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11%,但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日本和德国的R&D费用分别是中国的7.6倍、3.1倍和1.7倍。2007年中国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比例更低,在可获得数据的38个国家(地区)中,仍只列第33位,约为德国和日本的1/6、英国的1/5、法国和韩国的1/4。而作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型企业2007年的高技术产业R&D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只有25.8%,这一比例远低于英国、美国和法国的40%,韩国的53.8%,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30%以上的比例。因此,制定恰当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战略,特别是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摆脱高技术产品的低附加值化的关键,也是深化专业化优势的关键。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看,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足,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低层次的水平,三次产业的比重失调。2008年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49%和40%,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低,我国服务业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在技术创新较弱以及对经济贡献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未来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促进结构升级。

3经济增长要素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第6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关键词]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贡献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水平逐年升高,年平均增幅为4.3%,从各地区看价格增幅不平衡,差异较大。居民消费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需求增长最主要、最稳定和最安全的推动力。除个别年份,消费增量占经济增量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波动。总消费中,居民消费的比重一直在80%左右,处于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进行定量分析时,根据它们的统计特性和经济含义,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数据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虽然近年我国外贸出口有了较大的恢复性增长,但从外部来看,整个世界经济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不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这影响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再看投资拉动,近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风光无限,却只有国家投资在唱独角戏,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但民间投资市场仍不活跃,财产保护、融资和政策公平三大屏障难以跨越,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投资热点不明确。因此,民间投资在今后一两年内不可能变得十分活跃,经济增长只能主要依赖于消费需求。

一、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及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分析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GDP=C+I+NX)。其中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又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投资需求奏效迟滞,出口需求不稳定,所以从长期来看扩大消费需求必将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从1981―2005年各要素的平均贡献率来看,居民消费平均贡献率为48.28%,政府消费平均贡献率为11.99%,投资平均贡献率为35.81%,净出口平均贡献率为4.74%。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居民消费和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8l~2000年,居民消费对CDP的贡献率高出投资对CDP的贡献率;2001~2005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急剧下滑,最低下滑至2003年27.5%.而投资对CDP的贡献率迅速上升,最高上升至2003年66.87%。投资过热而居民消费疲软的现象暴露出我国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和谐度偏低。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经济的增长应该靠内需拉动,因此,以消费需求结构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使消费与投资实现良性循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90年代初,我国城镇居民进入了消费结构变动平缓的积蓄准备期。根据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品市场成长经验,消费革命第一浪与第二浪之间一般要经历7-10年的积蓄准备期。从消费结构变动周期的经验波长和我国近年的市场表现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变动平缓的积蓄准备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虽然出现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的现象,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扩张潜力不足。事实上,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扩大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由于前几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加大了对能源、交通运输和农业等“瓶颈”产业的投资,我国的“瓶颈”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使我国GDP潜在增长率的供给下限抬高;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对需求扩张的自发抑制作用,使我国GDP潜在增长率的上限下移。据测算,今后10年内我国GDP潜在增长率年均约为7%一8%,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仍位于前列。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据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在未来几年可以分别保持6%和5%左右的增长速度。

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将带来巨大需求。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为30%,根据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口转型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城市化现实水平推算,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加速期。1978―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0.62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据此推算,到2008年,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会提高到37%,每年将有2000万-40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目前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4倍,2000万-4000万人口转型每年可增加消费需求1000―2000亿元。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

在我国供过于求市场总体格局成为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运行中对居民消费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居民消费在未来几年总体上自发走势为平稳略降,必须实行强有力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1、提升消费结构,拓展消费空间。消费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而不断升级换代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可以使消费得到全面实现,从而拓展消费总量。要顺应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生产符合广大居民需要的实用、功能简单、价廉物美的产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积极推动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应加强卫生服务、家政、维修、食品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开辟老年护理、休闲保健、健康咨询等消费新领域,大力推广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享受型消费。促进服务消费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

2、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统一实行城镇全面货币化工资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未来几年要将住房等各种实物收入和工资外收入分配统一纳入货币化工资。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实行住房工资和住房支出明补明收、先予后取政策。一方面,增加住房工资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工资水平,改变居民收入预期,刺激消费品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住房租金水平和住房公积金水平,通过住房分配货币化可增强居民消费信贷的还贷能力。要提高政府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改变连续几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下降的局面,通过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改变消费者收入预期,增强即期购买力。

3、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加快建立并健全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教育收费制度,把教育成本控制在广大农民能够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建立公平而合理的教育收费制度;改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构建有利于农村消费的环境。研究表明,交通通讯、文娱用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三大消费领域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稳定和降低这些商品的消费成本,对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意义重大。因此政府有必要对供电、电话、移动通信等垄断行业商品或服务的定价实行行政性的干预;对粮食之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也应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

4、强化信贷消费,配套信贷消费法律法规。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开展信贷消费,同时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加快信用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政府及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由于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等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信用体系,逐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增加品种,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使更多的居民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要依靠投资、消费或净出口拉动。我国连续几年实行的投资拉动政策对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此后,投资过热导致商品过剩现象日趋严重,并引发了企业利润率下滑。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以解决过剩与增长并行的矛盾,长期来看,难以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近两年,随着我国进出口额的激增,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同时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愈来愈大,造成单一依靠出口拉动很难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消费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还是经济运行的前提。消费者的支出就是生产者的收入,消费支出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工作收入引发再次消费,如此循环,形成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还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旺霞.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当代经理人,2006;8

[2]陈旭红,袁志远.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徐肖冰.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黑龙江金融,2009;2

[4]刁永柞.论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1;3

第7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支撑

[中图分类号]F20;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29-0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种兼顾发展的效益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增加的崭新发展理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即要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回首世界经济发展的路径,无外乎选择创新依靠型、资源依赖型或者技术依存型。以创新依靠型选择取代资源依赖型、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日俱增,越来越高于资源型投入的贡献率,资源依赖型逐渐被创新依靠型的发展路径选择所取代。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等经济学家对美国1900-1996年间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人均产出每年1.8%的增长中大约有1.5%(约占83%)来源于技术进步。索洛(R.Solow)、丹尼森(E.F.Denison)、库兹涅茨(S.Kuznets)等人所做的统计分析以及罗默(PRomer)、费格伯格(J.A.Fagerberg)、阿罗(K.Arrow)等理论经济学家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在于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日俱增,20世纪初,仅为5%~20%,到60年代,这个比例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则高达60%~80%,90年代甚至达到了90%。回眸世界经济与创新发展史,在过去50年、100年、200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索洛证明,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途径是技术升级,美国经济增长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的与日俱增,以至于理论和实践都使世界领先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所谓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美国人曾如是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

当然,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训也从反面证实,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国际上人均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特别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如何处理的尤其需要我们注意。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世界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像韩国、芬兰等国家,它们建立了自主的产业体系;还有一种是像拉美一些国家,因其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时期的问题,落入了“增长的陷阱”。其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发展的自主性较差,增长动因依赖于国外的技术、资本等要素,缺乏创新能力,丧失了发展的独立性,国际上经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同时,1997年7月由泰国开始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金融风暴到来3年之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克鲁格曼教授就《东亚经济的奇迹》,指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奇迹建立在浮沙之上,没有技术创新的支撑,很快就会出问题。”因此,进入21世纪后,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能力的重要源泉。

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约束日益明显,资源人均相对拥有量日渐萎缩,但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资源投入量大且资源利用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刚性表现为资源性约束与增长模式惯性。

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3。全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缺水,森林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林地、草地、湿地也在逐年减少。石油、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十分紧缺,对外依存度均在40%以上。生态环境也面临巨大压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资源等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这两大约束将始终存在。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而且最终可能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如期实现。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能源的高投入基础之上的。例如,2005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氧化铝分别占到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40%和25%,尤其是有些资源产品增量部分所占的比例更大,其价格也随之上扬,进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中科院2006年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资源总体消耗状况比较,以及中国资源消耗总量的国际排名。可以看出,中国资源环境压力的形势严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日趋紧迫。报告指出,当年中国的GDP(按汇率计算)约占世界的3.9%,但可以看到,重要资源包括煤炭消费量、钢材消费量、水泥消费量、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年淡水使用量、化肥消费量、海洋年捕捞生产量等均为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的31.9%、27.0%、45.6%、19.1%、15.8%、28%和17.3%;一次

能源消耗总量、石油消费量、精炼铝消费量、精炼铅消费量、精炼镍消费量、纸和纸板总消费量为世界第二,分别占世界的12.3%、7.3%、19.0%、17.0%、10.7%、14.2%。同时,主要危害物的排放量也令人堪忧,其中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燃料燃烧产生的CO2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的14.9%。同时,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一半,但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已占到世界的第二位,能源利用率仅为33%,远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从资源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分类方法来看,我国资源的投入结构与使用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约占世界的一至四成;煤炭消费量、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物质消耗量这么大,但生产出来的价值量又比较低。就是用同样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到1/6。2003年我国GDP增长为9.1%,增长总量不到世界GDP增长总量的4%,但我国能源消耗却占到世界总消耗量的30%。我国每增长单位GDP增长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且,高物耗、高能耗加剧了中国巨大的资源对外依存度,2003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52%,铜接近70%,钾超过80%,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应当看到,劳动力比较优势之路将越走越狭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国直接投资(FDI),借助其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和市场溢出而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利用“搭便车(free tide)”越来越难以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溢出的陷阱往往导致技术的挤出效应,致使产业链上游企业难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获取自主品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较少,我们生产的产品利润率过低。同时,迫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投资母国国内就业压力,劳动力成本必将逐步提高,劳动力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我们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益。

“原始性创新能力缺乏,集成创新能力缺失,加之科技引进模仿的边际效应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其结果是科技创新能力低下。长此以往,就不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最终导致所谓‘一低两高’,即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与对能源资源的依存度高。”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并不具有要素禀赋优势,资源相对贫乏且利用率较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与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日益增强,且劳动力比较优势之路将越走越狭窄。要求我们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以创新依靠型选择取代资源依赖型、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以创新替代资源的投入,并提高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嬗变,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随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日益提高,推进自主创新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倡导自主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和效益的提高。要言之,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于它的稀缺性,要从根本上缓解以至解决资源的稀缺和短缺问题,唯一地取决于人类能否借助科技的发展,科学、理性而合理地开发资源和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自主创新可以通过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来形成和发展新的产业,可以提高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与产业结构的其他制约因素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借助技术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从需求方面看,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借助于需求结构变动来实现的,具有间接性。在现实经济发展中,这两种影响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概言之,自主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的传导机制表现在:在推进经济发展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嬗变的进程中,不断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从以下诸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增强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我们应树立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充分认识我国倡导并从事自主创新所具有的基础与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3位,经济规模、出口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来增加技术开发与创新投入;具有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较雄厚的技术基础;企业研发投入逐渐加大;自主研发有了一定的人才条件,我国科技工作者约为4000万人,研发人员约为150万人(年当量),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约为120万人(年当量),其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特别是国内涌现了一批通过自主研发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区域典范,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我国出现了如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区域,也涌现了诸如华为、中兴、海尔等类似的创新型企业。这些创新典型。为我国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也坚定了我们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其次,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

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十分紧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这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新一轮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特点,要求经济要素的协调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在这一意义上,创新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长此以往只有通过非创新性要素的投入获取粗放型增长。应当认识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决于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于资源能源投入的替代性与增效性,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转变。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资源依赖型和技术依存型的发展路径选择,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创新依靠型的路径选择,以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型取代要素驱动型,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再次,发挥自主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当妥善处理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主导作用。企业天然地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但不能由此而否认政府在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卸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反,由于自主创新具有风险性、长远性和持续性,自主创新天然地存在系统失效的特性,因而,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成为必然。政府应在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财政支持、税收激励等方面,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与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作为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者。政府投入政策应体现政府的资金扶持性与政策导向性,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自主创新精神,树立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间接财政支持。政府采购是一项既能节约政府开支,又能间接扶持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制度。目前西方国家政府采购的金额已经占到GDP的10%到15%之间,主要是为了缩短高科技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高其竞争力。它们普遍采取高价购进低价销出的政策,加快用高科技产品取代传统产品。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大规模政府采购,从本质上讲是打破市场自然竞争的周期和规律,用经济手段对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落后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让高科技产品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市场占有率,从根本上建立起创新带动型发展模式。我国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也将逐渐增加,1998年只有30亿元,截止到2007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已经达到4千亿元,虽然仅为GDP的1.62%,但政府采购市场巨大。各级政府要完善采购制度,认真执行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首购订购制度、奖惩制度和进口产品审核制度,改变以往政府采购中“同等优先”甚至“先外后内”的观念与行为,给予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

第8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时针拨回“十二五”规划之初,“中国号”经济巨轮经过30多年快速航行,以“当惊世界殊”的气魄,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块头大,不等于结构好;体量大,不等于质量高。如何在全球经济阴霾笼罩的不利影响下,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怎样在经济快速上升的同时,挤干水分、撇去泡沫,提高“含金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谓刻不容缓。

“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从去掉“唯GDP论”的紧箍咒,到打响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到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我们以有力的宏观调控、合理的风险应对、积极的结构调整,在“十二五”前四年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农业实现“11连增”、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新常态下,新的活力正在迸发、新的动力正在聚集,中国经济动车在换挡调速之中,一路平稳向前。

转型,必然带来阵痛;升级,难免会有波折。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面临新旧动力转换的挑战,经济增速由高速切换到了中高速,一些省份GDP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也让世界皱起了眉头。而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更引发一些外媒关于中国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的臆测。然而,发展之路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经济周期好比人的心电图,只要在合理区间一起一落,都属正常。理解“十二五”奠定的基础、展望“十三五”可期的未来,可以从“形”与“势”两个方面,把握住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

先看“势”。中国经济体量大、规模大,即使是现在的增长速度,也是不得了的。更何况,“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增速虽有一定回落,但依然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也是跨越“10万亿美元”的门槛,稳居世界第二,约是日本的两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历史周期、世界大势来看,在全球经济“亚健康”的压力之下,中国仍可谓是“稳定之锚”,风景独好。

再看“形”。“十二五”期间,无论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跑赢投资达到60%,还是氮氧化物排放首次出现下降,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无不令人欣喜。而从增长动力而言,与“互联网+”的融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中国制造2025”,从价格改革到国企改革,市场梗阻、发展路障被清除,全社会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正如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判断,一国经济体增长放慢不一定意味着危机,也可能是成功的现代化的结果,中国经济正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第9篇: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范文

一、200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某种意义上是对孪兄弟,世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而房地产行业则受到显著影响。2008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重大转变: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拖累加速了世界经济向下的调整过程。在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回落。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至此,国内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二是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悄然转向:从宏观政策的密集调控对象到再次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想方设法平抑价格狂飙、降温投资投机热度到运用信贷、税收政策千方百计地去刺激需求,一系列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调控政策将对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包括3个方面:第一,作为投资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第二,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关联产业带动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第三,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拉动消费对GDP增长的引致消费贡献。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波动上升。近年该比重基本保持在18%左右。房地产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在稳步上升。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一场梦魇。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趋缓,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等都出现同比下降的态势。从全国范围看,房地产行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度在降低。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10.3%,略低于全国水平,这是上海近年少有的现象。房地产的贡献率为负,导致GDP少增0.4个百分点。从全年视角看,2008年1-12月份,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5%;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7.9%,其中住宅下降40.1%;另外,存量房交易也同比下降了三成。而全国其他城市情况虽各有不同,但房地产的贡献率都会或多或少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为36785.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6%,比2007年同期减少19.6个百分点;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26033.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6.3个百分点;200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为274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与2009年前几个月相比增幅在继续减慢,且减幅继续扩大,而用于住宅方面的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6%,达到216671.4万平方米,比2007年同期也减少了6.9个百分点,同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仅增长2.3%,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17.1个百分点;200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房屋竣工面积为5850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且用于住宅的房屋竣工47749.7万平米,同比减少4.2%,不可销售面积的房屋竣工3503.6万平米,同比减少18.2%,房屋竣工面积2008年比2007年有了一定的萎缩。

图1 200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土地开发及销售面积情况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2008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表现为中、西部地区领跑东部地区。具体来看,东部地区完成投资18325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投资6287亿元,同比增长31.7%,增幅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完成投资596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高14.6和5.6个百分点。说明政府在稳定东部及部分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同时,要重点控制中、西部和一些增长过快省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

图2 2007-2008年各月累计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另一个因素是金融机构相关资产减值,对房地产信贷意愿不足。同时,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并未有效放松,虽然央行在增加流动性,国务院办公厅“131号文”支持合理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但商业银行“惜贷”心理严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在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生存问题。从开发资金来源角度看,200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8146.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贷款7257.6亿元,增长3.4%;企业自筹资金15081.3亿元,增长28.1%;其他资金15081.9亿元,同比下降16.4%。其中,个人按揭贷款3573亿元,下降29.7%。在开发资金来源结构中,个人按揭贷款下降比例最大,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对开发企业现金流非常重要。

表1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累计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及同比增长情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