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操作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普及,且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尤其是当今社会对计算机的大力需求,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如何高效整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应用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与实践过程中获取最大效益,这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W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好奇心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传统单一化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不仅鼓噪乏味,而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不但丰富有趣,而且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引导其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这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同时,课程内容更为多样的实践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其创新素质与技能。
(二)提升教学的整体成效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如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备不够健全、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就必须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整体成效。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实践基地相对匮乏
开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支持,即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然而,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基地通常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这对当前多数高校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而言是很难落实到位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基地较为匮乏,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就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主要以理论型的师资力量为主,实践型教师资源比较匮乏,这种不均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多数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规模较少,一名教师往往需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课程,这种“僧多肉少”的师生比例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教学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过于单一,多数实验课程以操作为主,这种实践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充分提升广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能力,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与分析,制定出多元化的实践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与辅助作用。
(二)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创建“双师型”队伍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实际教学成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相关院校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如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园网络的建设工程中,提升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组件能力,以及对大型网络设备、网络形态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要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养等。
(三)选用优秀教学案例,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专业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缺乏丰富的趣味性,易于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学校应科学选用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法,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丰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具体可供选用的教学手段包括项目教学、实物教学、目标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分组教学等等,不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式,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就必须不断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设置,建立健全网络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动网络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更充足的实用型与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
1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概述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其能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旺盛的生命力。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和操作型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是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其需要实现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工作和交流,最常见如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通信、信息收集等。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在高校中开展相对比较晚,其发展的历程比较短,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且,一些高校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很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难以体现出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网络技术相关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培养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能力为主的培训目标强调单一,很少涉及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这其中没有指定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没有建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学知识结构;第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特性,学生之间的区别很小,而且其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第三,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的是学科专业对口的方式,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的教学;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强调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的单一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进行渗透,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这样就会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显然,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且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一些比较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培训专业特点,采用创新的培养模式,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
3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根据计算机应用培训目标来进行分析,要使得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来进行合理规划和实施。
3.1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训目标
高校需要建立面向新时代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合理地划分比重,科学重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业务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当中,使其能够做好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
3.2确定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也需要开设一下计算机辅助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制作三维动画和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能力,借助这些工具来处理计算机信息,并且还需要学会如何进行维护。还可以增设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这样能够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常用的三维动画、图形等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3.3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
当然,对于专业能够良好地进行建设,优秀的师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为了达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可以使得教师个人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有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在经过了实际的培训与学习以后,教师才能够掌握教学的真正本质,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专业人才,用他们的专业技能来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结论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网络技术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高校需要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等方法来促进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濮永仙.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1,(3):17-19.
[2]孙守双.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教学的一些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212-213.
[3]陈年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5):16-17.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与一些传统课程相比。不管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经验都非常欠缺,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的课堂讲授。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崛起与快速发展,依托国家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与推进,这使得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有旺盛的需求和缺口,但是现实中,应届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虽然他们的网络知识理论相当丰富,但动手能力普遍相比较差,很难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虽然现当今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纵观其发展水平与课堂教学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逐步发展出的新鲜事物,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复杂技术和多种理论。另外,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以及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是日新月异。面对相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协议、新产品应当如何让学生在学校中就掌握基本应对的能力是如今高职院校面临的又一问题。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很少能立刻接手需要的工作。这便加重了毕业生步入社会的就业难度。这是因为这样的状况,高职高专类院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等等方面,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人才的需求形势,进行必要而正确的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对如今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高专等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中可以参见的方法
(1)早期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若是按专业班上大课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学内容完全无法满足基础良好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要,但是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课程的内容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的理解和消化。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对教师上课有意见,教师上课也会有重重的阻碍。显然,按专业的普通班上课是存在这样问题的,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其开课的班次比较多,所需要的教师和教学资源也相对较多,能够实行分层教学就有利于提高教师及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其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开课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划分层次的摸底考试,其中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可以参照计算机网络课程结束时的标准要求。之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按其考试的成绩化分成三个级别,成绩相对较好的划分为一班,考试成绩相对持中的划分为中班,基础性对薄弱成绩不理想的划分为三班。这样的分层后,在计算机的课堂上就能够实施不同进度的教学,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一班以提高、加强为主要目标,中班则以巩固推进为教学主要进度和要求来进行上课,而三班则是以加强基础操作和理论的强化为主,授课时讲课主要以慢、透为方法,如有必要时可以增加上机课实践的时间。
(2)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可以自编符合其高职教育特点的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
由于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当选用什么教材,应当包含哪些教学内容,是学校教师和领导应该慎重考虑的。目前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大多是面向本科生教学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及其讲解都非常不适合高职学生。高职高专等院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深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还要兼顾国家有关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及要求,为学生能够顺利获取相关证书来奠定计算机基础。正因如此,高职高专院校可以组织教师来编写新教材,课任教师可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材中各个章节知识点的排列顺序及其讲解方式。
(3)在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上实行一体化教学。教学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的结合的方式方法,但是由于高职等院校的机房资源的相对于紧缺,很多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安排上通常采用在教师教室上理论课,等到实践课程的时候带领学生到机房上机进行实践操作的上课模式。但是这样的教学安排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合起来,实际的成果并不好,计算机教学的效率也不高,并且教师受制于硬件的要求不能及时的为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的演示。如果实施一体化教学就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足。其具体做法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保障一人一机实施操作,教学中实行讲练相结合的方式,就是上课时用一段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点,然后趁热打铁立即让学生上机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每堂课上讲授理论知识所用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不然难免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研究。笔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就如何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现状调研
通过分别对吴江地区IT企业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走访、跟踪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随着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开展,项目教学的应用,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已能基本达到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但从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非常看重,而我校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却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原因分析
为推进课程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年来逐步开发了一些项目课程,但仅是把部分课程改为项目实训课程,大部分课程仍然是以往的学科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开发的项目课程也仅是直接照搬了职业标准来组织教学,简单地把课程改成了技能训练,忽视了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优秀双师型教师数量仍远远达不到教学的需求,师资结构也不够合理。
三、中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建议与方法
(一)对接吴江地区产业需求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对吴江地区IT企业的调研活动,了解到吴江地区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三大类: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规划与组建和网页设计,对应的职业分别是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和网页设计制作员。
我们按照以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三大教学模块:基础模块、专门化方向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综合实训模块是针对经过市场调研和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紧密结合网络管理员(四级)、网络设备调试员(四级)、网页设计制作员(四级)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的校本项目课程。把企业工作岗位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在企业的技术岗位上独立工作。
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对接工作任务开发实训项目课程
通过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共同论证与研讨,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项目课程,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
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吴江市金大陆电子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实训项目课程。之所以选择与金大陆公司合作开发是因为:金大陆公司是吴江地区IT企业的代表,是最早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是吴江地区弱电工程施工的主要企业,常年有弱电工程处于施工状态,便于我们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
首先通过对专家工人的访谈,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工作流程,并把工作流程归纳成四大模块:网络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和工程管理。
根据我校中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首先面临的都是网络工程一线的施工岗位。因此,我校把安装施工部分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按照网络综合布线施工职业岗位的要求,把安装施工部分整合成6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规划设计、测试验收、工程管理部分相关内容,则结合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的要求,进行了优化整合。
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校还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把安装施工部分放到了最前面,让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还增加了“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能大比武”两个项目。在“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项目中安排了到金大陆公司施工工地参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对课程首先有个感性的认识。
(三)对接实训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个好专业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我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特别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聘请企业专家,组建了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的课程改革,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实训课程。这保证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生岗位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组织教师到吴江IT企业顶岗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践掌握网络行业前沿的工作需求和工程技术,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视角和专业知识水平。
3.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在近两年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3人次,省级培训6人次,市级培训15人次。通过这些培训,老师们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4.充分利用现有骨干教师资源。组织开展“校内培训”、“师徒结对”、“集体备课”和“六个一”考核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并针对每个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其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和建议。
(四)对接职业标准,创新教学方式
1.改造项目课程,渗透素质教育
从前面的调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除了专业技能要求之外,对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非常重视。所以,中职教育不能简单地引入职业标准,要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与时代接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按要求正常开设了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还注重把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所有开发的项目课程中,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外,都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除进行学期末的统一考评之外,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对每个项目的完成结果评价之外,对项目的完成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情况、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课外拓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终身发展是目标
职业学校不是培训学校,不能只培训满足企业工作岗位上机械重复某项工作的劳动者,要面向职业岗位,做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不仅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独立工作,也要注意学生的专业发展。科技在不断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落后的岗位不断被淘汰,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专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从事安装施工的工作岗位,但我们不能只培训学生安装施工的职业技能。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中规划设计、测试验收和工程管理部分,我们还是按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的要求整合了几个简单易懂的项目,让学生对工程规划设计先有个大概的了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讲台,经常进行多媒体使用与课件制作的培训。老师通过培训和自学,都能够独立进行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授课。为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学校每年都开展课件制作比赛。
1.1教材更新速度慢,与技术发展节奏脱节。
当下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化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当前社会市场的考场,不了解技术发展速度。对于计算机网络化专业的教材依旧使用旧版本、老版本。一些当下流行核心发展起来的技术学生们无法从书本上学习到,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员培养。学生毕业后发现在校时所学知识技术与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只是学生无法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只能从一些低级简单的职业入职。违背了高职学院教学的初衷,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1.2教师授课方式不合理。
教师授课方式不合理问题,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一切教师在课上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单一的讲课,往往在的知识教授完毕之后一堂课就结束了。显存的这种授课方式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学生仅仅学会了知识,却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该怎么使用。对学生的培养不到位。同时,教师授课时不注重实践教学。在没有具体案例分析解决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工作起到了不利影响。同时无法为社会提供亟需的计算机人才。教师不去了解当下社会最新信息,到时上课时传授的知识存在偏差,无法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2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改革的具体计划
对于新形势下,高职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硬件、软件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切不可单就某一项进行改进。只有对教学模式全方位的改进,才能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网络化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使学生毕业之后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2.1改善计算机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
旧设备、旧的教学环境是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化教学硬件设施上的一个重要漏洞。学校应该及时了解社会形势,引进新的教学设备。配备标准的计算机教学设备,配备专业化计算机教室,建立大型多媒体教学课堂。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效率,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操作练习,老师一边授课学生们一边进行相应的练习,加快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同时,需要相应的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制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学校应该培养起学生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校方可以以给学生提供补助或发放贷款的方式鼓励学生购买电脑,并提供场地成立计算机小组在课余时间供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交流与研究。总而言之,学校应该紧跟计算机发展的脚步,使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与计算机发展技术接轨。
2.2更新计算机教材,引进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授课是以教材为载体的,旧的教材无法反映出当下社会计算机发展的形势以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教材的更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学校在改革过程中,应该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讨,对当下计算机网络化技术进行分析,深入社会走访调查,到公司企业中进行学习。同时与其他同专业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大胆改革,摒弃原有的旧教材、旧理念。坚持创新精神,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怕困难,根据当下社会要求引进具有先进行、代表性、前瞻性的计算机网络化专业的教材,并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之下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紧跟技术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进行学习充电,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己思考、乐于动手的精神。配备与教材相适应的立体化教学方式,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包会,同时配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将教材电子化生动化,建立案例库、试题库,为学生课后练习。考试复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期间,不妨参考一些西方计算机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将课堂气氛、学生活跃程度、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上去。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计算机网络化技术发展现状为学生讲解分析,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以及对社会的充分认识。
2.3创建专业化教学团队,强化师资力量。
我国计算机网络化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这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的短缺。校方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化教学改革时应注意到,原有的教师力量弱,教师承担的授课量大,这在无形之中就削减了教学质量。面对这种情况,校方应该面向社会光照人教,壮大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对应聘教师进行全面考察合格后才可进入学校教学,以此来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家算计网络化专业人才。每年对本校教师进行考核,每个一段时间就给老师提供学习以及出外考察的机会,是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
2.4创新考试制度。
高职院校原有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善。在社会对人才要求如此之高的社会形势下,校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增加对学生的考核才能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应该在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基本技术、专业技术考核。学生实习期间尽量安排到锻炼机会多的公司去,在校期间举办模拟招聘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赛等活动,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3结束语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1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深远影响着人们日常工作的发展,是当前社会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技术类型。然而随着其向更层次的发展后,一系列因计算进网络技术而附加产生的问题接踵而至,很大程度上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了阻碍。近年来,关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攻击而造成的全球互联网和军事情报网及商业等频频瘫痪的状况此起彼伏,传播速度快、破坏能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病毒入侵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时刻经受着挑战。因此,掌握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变得十分必要。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关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刻地透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其认识了解也不在少数,同样的对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病毒也不陌生。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当属木马病毒,它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且难以根除,使得其在各大互联网络肆意横行,时时刻对网络安全造成致命的威胁。而且计算机病毒的存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很多计算机用户往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感染上的,这些病毒大多潜藏在诸多非专业的资料网站内,用户在下载这些资料时病毒就趁机入侵,使资料下载用户的计算机硬件遭到破坏并出现相应的安全漏洞,长期受到病毒的侵扰威胁。计算机病毒有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的区别,恶性病毒具有超轻的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等特点,难以及时发现、彻底清除,在相当长的时间和广阔的范围内对计算机用户构成极大地困扰。良性病毒带来的破坏力相对较弱、时间较短、危害范围也更小,可以在发现后利用杀毒软件进行彻底清除。
1.2 关于黑客攻击造成的安全隐患
黑客攻击是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黑客攻击是人为的未经管理者和法律许可就直接进入其电脑,完成破坏电脑管理者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操作,使管理者电脑出现严重的漏洞,用户电脑中的资料信息遭到窃取,并且还会将隐藏的病毒程序种植于用户电脑之中,长期的对用户电脑进行破坏性操作控制。黑客攻击相较于一般的病毒入侵更具威胁性,人为的不可控性是黑客攻击难以防范的最根本问题。
1.3 计算机系统软件漏洞造成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应用系统本身存在着不少系统漏洞,这些漏洞对计算机本身的网络安全并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但这些固有的漏洞为黑客攻击、恶意软件侵入、病毒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旦黑客、不法分子及病毒掌握这些漏洞,他们便会趁虚而入,此时原本无害的系统漏洞就成了病毒滋生的温床和计算机遭受入侵的帮凶。
1.4 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隐患
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如果安全配置不当也会引发相应的安全隐患。安全配置的合理设置如同计算机自身的“看家本领”,良好的配置才能练就过硬的安全防护能力,若是配置不当,很多安全防护软件便不能正常使用,也不能发挥其为计算机用户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更会给计算机留下漏洞,形成网络缺口,最终导致病毒入侵的后果。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建设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性、广泛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深厚的用户基础,这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更存在着相对等的安全隐患,一旦问题产生,可影响辐射的范围是全球性的。网络安全状态下可以惠及全球,网络存在隐患时也可以波及全球,因而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用户都必须时刻警惕网络安全隐患的侵扰,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设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的防护体系,在问题发生后迅速作出反应,并且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传达,将破坏范围降到最小,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确保全球网络通信环境的安全可靠。计算机网络安全遭到威胁和破坏后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信息窃取、网络瘫痪等造成人们生产生活难以正常继续,商业及军事情报遭泄露带来的危害是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极有可能引发社会骚乱、局势动荡,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即便问题出现也可以第一时间内妥善解决,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3.1 针对病毒入侵采取防火墙技术
利用防火墙技术构筑起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道屏障,将内网与外网通信过程中程序的访问进行控制,有选择的访问安全可靠的资源网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访问程序进行首轮筛选拦截,确保网络通信正常运行。防火墙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攻击能力,目前常用的防火墙技术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地址转换防火墙和防火墙三种。这三种防火墙技术通过滤除不可信地址的信息接收与发送,转换内网地址、隐藏终端地址,利用服务器与网络服务器沟通等手段不断加强内网的安全稳定性。防火墙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最基本的防护技术,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需要推广使用。
3.2 针对黑客攻击采用访客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管理技术可以保障网络系统在可控的范围内被访问,使网络资源不会被非法利用和访问。对于入网环节实施首层访问控制,并且对进入者的访问时间、访问内容、访问权限都作出明确限制。还需要计算机网络用户对系统相关文件设置相应权限,筛选出符合访问权限者,及时报告并阻截不符合权限者。还可以使用身份认证技术对网络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对用户限定相应的网络操作权限,这一操作的设定将加大非法用户的访问难度还可以对网络不明用户的不正常操作行为进行记录。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整个网络系统的监控,记录好服务器登录用户信息,一旦有异常出现,可利用声音、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应急报警,提升网络管理者的警惕性,及时阻拦黑客的不良攻击,有效预防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
3.3 针对计算机系统软件漏洞造成的隐患
计算机本身的漏洞问题是固有的,为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必须定时的对系统漏洞做全盘扫描,深度清理。发现漏洞后及时修补,不给黑客、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计算机本身存在的漏洞若不及时发现并修复,很可能会产生外部病毒入侵、黑客攻击与系统本身的漏洞“里应外合”的严重后果,造成的影响更是毁灭性的,因此必须严格搞好系统本身的漏洞监控修复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相较于其他防御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它扭转了原来被动防御的劣势,主动出击,主动展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防护工作,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及时对异常入侵者做出反应。入侵检测技术可以与多种相关技术合作,共同制定出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安全规则,从而对网络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检测,并时刻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排除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
3.5 搞好计算机网络专业人员培训,建设专业的防护人
才队伍
计算机是由人发明创造的,其操作使用者是人类,其管理维护者更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为了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专业的网络管理维护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搞好计算机网络网络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专业的防护人才队伍,提高其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安全进行控制,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畅通运行。
3.6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有力的信息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诱惑侵蚀,从而无意中进入到病毒携带网站的圈套,进而受到病毒感染、木马入侵等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干扰。因此广大计算机网络用户务必有较强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对浏览网页时自动弹出的信息窗口作仔细的甄别,确保其安全可靠后再选择进入页面,对于安全性不能确定的网页要及时举报拦截,将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牢牢树立于脑海之中。
3.7 利用多种新兴媒体加大网络安全维护的宣传力度
新兴的媒体客户端在广大计算机用户中有着深厚的用户基础,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中,二者可以互相结合,利用媒体宣传安全上网、防范网络危险的知识和方法,营造安全和谐的上网环境,对于诸多恶意信息网站要及时举报、曝光,必要时进行关闭处理,避免网络用户二次上当。在安全上网的方法指导下,计算机网络用户就可以走出操作使用时的盲区,在最大限度内做到趋利避害。
3.8 用资料备份储存技术
计算机用户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料存入电脑之中,这在网络安全畅通的情况下是非常方便的,但计算机网络若遭到破坏或损毁,内存的资料也就不复存在的,这就要求采用资料备份存储技术,将计算机内的个人资料信息作出备份存储,避免资料信息丢失,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
4 结 语
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渗透得越来越深入,已经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经无可替代,而且在更长远的时间里,计算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会更加透彻,更加广泛,人们的生活较之于现在也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人们的生活会向着智能、简约的趋势发展,这种生活追求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换言之,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可靠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确保人们生活日渐美好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用户都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营造文明上网的和谐环境、倡导安全上网的操作规范,做到全社会参与,共同抵制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侵袭。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机损及网络安全防护不仅需要技术上的革新,还需要网络用户的积极响应参与,二者有效配合才可以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嘉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
关键词:校企合作;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作出了各种努力,其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如何使计算机网络专业更迫近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要实现这一目标,校企合作是最好的途径。
一、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的改革
1、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缺点
一是由于实训项目基本是通过教材的安排来制定的,而教材由于受其系统性影响,每个实训项目往往只会根据单一知识点安排;而教材又是因技术类别的不同而编写的,因此,实训项目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而造成了技术的离散,这极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二是实训项目由于只为知识的掌握而设成,且教材的编写大多都落后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实训内容往往与现场技术有脱节,或已大大落后于当前的技术应用,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性。
三是过去的实训,由于多是随堂进行,单独为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因此往往只注重实训的结果,不注重实训的过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校企合作改造技能实训课程
现在,我们在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全而推行了项目教学法,其中,具体的项目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制定的。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办学,共同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利益。我们引进企业技术规范,合作改造技能实训课程。
1)与联想合作开设台式机组装维修技术课程
从联想的维修中心的阳光服务职业规范,到台式机维修流程、故障排除技术,都被引进我们的专业组装维修课程,在教师系统授课的基础上,由联想公司的维修工程师,结合自己的丰富维修实际案例,分析演示各类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企业与教师合作授课,实效突出。
2)与神舟数码合作改造网络专业核心课程
经过努力,我校网络专业获得与神舟数码合作的机会。我们与企业交流达成共识,校企合作重点研究神舟数码网络产品的技能应用课程。
二、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能的掌握,必需经过学生的反复操作,不断训练习才行。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习室,不可能和企业网络中心等同,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习室实习,总有“实习机会少”、“实习场地局限”等问题。同时,学校往往也找不到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准确定位,不能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上下更大的功夫。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合作.能使我们明确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能让我们找到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方向,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的盲目性。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学生的动手机会就多了,并且,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计算机网络行业的氛围、行规、要求,从而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能水平的提高。
2、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还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科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计算机网络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工作。但计算机网络理论较抽象,纯粹的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很枯燥,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无心向学,上课经常睡觉,甚至逃学。但经过校企合作后,他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求知欲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学好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1、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校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每年顶岗时间2个月以上。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到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2、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
我校主动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到学校兼任一定职务,共同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参与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发;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邀请技术骨干担任学校计算机网络课改指导,参与学校课程开发;邀请技术骨干担任计算机网络技能教学指导,指导学校技能教学。
3、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改公关,反哺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每年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教师直接参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当然,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这两者可以获得双赢的合作。在对学校有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办学,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加工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总之,校企合作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了毕业生业率,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和实际的岗位中进行更加规范的技术操作,这种边学习,边生产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促进了高职学生成长为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案设计技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948-01
Discuss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LIU Xin
(Computer Department,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ing 8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technical major’s core curriculum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uter specialized knowledge raise system, the experime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omputer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quality of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cides this curriculum overall teaching quality directly. According tothe current teaching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urriculum openning experiment project, analyzes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gives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 specifically in the later’s experimetal plan.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tal teaching; project design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已成为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联、Internet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以及网络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一直以来,许多学校在讲授这门课时,着重于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教学。所以最后学生学得似懂非懂,且很容易遗忘。计算机网络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如何设计实验教学内容,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建立一套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已成为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
2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运行在各种具备独立功能的硬件和软件上,通过成熟的协议规则进行高效可靠地通信的有机体,从硬件、软件、通信几方面讲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及应用技能的提高进而又能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认知。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是民族类院校,前几年计算机专业相对较为弱势,相应的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投入较少,实验室的工作较为薄弱,由于缺乏实验环境,几年来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多是偏理论轻实践,。由于缺乏实验教学的支撑,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网络设备和网络整体构成,更谈不上与实际相结合。对网络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空洞的层面。再者,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于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实验只是单纯的在PC机上装上相应的软件就可操作,计算机网络实验需要更多的实验设备和更高的技术支持,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相互协调关系,组织管理,实验项目的可操作性,可行性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实验难度更大。
3 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方案
随着我校对实验室的大力投入,在我分院成立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我们基于实验室的硬件环境,设计了与教材同步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学生实验都是在华为3COM公司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系列产品上完成的。开设了TCP/IP协议层的实验及网络工程常用技术的实验。(见表1)每个实验都需要三个阶段来完成,即: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实验准备:教师先写好实验指导书(提供学生预习实验、作实验用),课前教师应对实验设备作相应的检测调试,确保设备的完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难点重点做好标识。学生应该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认真的预习。
实验过程:上实验课时先由教师简明扼要讲述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再让学生进行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实验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主研究讨论解决,教师作启发性提示和引导。(必要情况下教师应做演示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应形成书面形式的报告。实验报告总体要求以下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及心得体会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意见。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出相应实验成绩。
在实验过程中以分组进行,每组按成度差异相互搭配,每个学生一台主机,6个学生为一组,每个小组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组与组之间由学生自己构建成一个独立的局域网,每个局域网又可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互联。通过分组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硬件环境下尽可能多的接触到网络设备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分组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体现相互学习研究及团队合作精神。
4 结论
本文所给出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案,已经在我系逐渐得到实施,并且通过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一是学生对原本枯燥的原理有了学习兴趣,二是对网络协议的掌握更加牢固、更加系统,有利于计算机网络其他相关课程学习。
当然,本实验方案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的增减实验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选择性的布置RIP、OSPF等路由协议的内容,相关FTP 协议的实现设计、网络流量的分析设计、包过滤防火墙设计、Proxy的实现等实验题目,因材施教,形成阶梯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骏.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与方案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2] 金尚柱.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整个课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的概念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必须辅的加以实验课程教学,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难点重点内容。在实验课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IRIS软件是一款优秀的网络流量分析检测工具,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引入IRIS软件能够使学生直观明了的掌握IRIS软件工作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对判断和解决网络故障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1 IRIS软件简介
IRIS(Iris Network Traffic Analyzer)是由著名的网络安全公司Eeye Digital Security研发的一款被广泛应用到网络通讯分析和嗅探的工具。它主要用来帮助管理人员轻易地可以捕捉并且查看近处网络的所有数据包,并且可以根据数据包来进行分析和解码,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统计图表,进而探测本机的端口位置和网络的使用情况,从而有效地管理网络通讯。
2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
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网络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该门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实用性远远超过其他一些专业的计算机选修课程,使得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选修计算机网络,希望通过实验课程的上机演练,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工作中去,因而,计算机网络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偏文科类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有些概念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单靠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可能上机操作演练才能消化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程分为五个部分:熟悉网络操作系统、制作网线、IP地址的规划与配置、WEB/FTP服务器的安装及简单配置、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等[2]。
3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引入IRIS软件的必要性
IRIS软件是一款优秀的网络流量分析监测工具,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IRIS软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增加课堂趣味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重点难点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因此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理论抽象难懂,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很多抽象概念,例如:网络体系结构,对于教师来讲,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这种网络体系结构的具体的框架内容,一般是需要利用TCP/IP或者OSI模型的层次结构来分层分析网络通信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认识网络传输数据如何分层进行数据封装、拆分以及传输的过程,但是这种观看图解的方式,不能使学生对整个传输过程有一个感性形象的认识,因此也更不可能真正理解网络通信过程,更不可能理解更为抽象的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具体格式。因此,利用传统的模型讲解理论的方法,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IRIS软件的引入,正好弥补了模型的不足,在实验课程中,学生不再只是通过观看,而是可以具体操作,模拟整个传输过程,从而能够对网络协议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3]。
3.2 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对网络协议的应用缺乏系统性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的高校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内容体系,往往是按照计算机网络体系的结构来进行分层介绍的,每一层的具体协议只是简简单单的介绍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及功能,并没有附加一定的实践操作的具体案例,并且也没有系统地将每层协议整合,因而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没有引入IRIS软件之前,没有搭建具体真实的网络环境平台供学生演示,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引入IRIS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
4 IRIS软件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第一次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使用IRIS软件时,首先需要他们自行安装IRIS软件,这是学会使用IRIS软件的第一步。安装完成以后,正常启动IRIS软件,点击软件上方的捕获按钮,IRIS软件后台就自行开始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捕获。在捕获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讲解可以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提示哪些操作可能会出现不能的情况。例如,教师要告诉学生,IRIS软件在进行捕获数据包时,如果不对过滤器进行设置,IRIS软件将会对所有经过本机的网络数据包进行捕获,如果设置了过滤器,则只是对设置的特定数据包进行捕获。
4.1 IRIS软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
实验设备是局域网内的两台主机,从第一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台主机192.168.1.102向另一台主机58.61.33.32正在发起TCP连接请求,此时,参数SYN=1,SEQ=2137685470,这是TCP连接过程中的第一次握手。从第二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台主机58.61.33.32正在对另一台主机192.168.1.102的连接请求做出应答,此时参数ACK=1,SYN=1,这是TCP连接过程中的第二次握手。从第三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台主机192.168.1.102正在对另一台主机58.61.33.32进行同步确认,此时,参数ACK=1,SEQ=2319632053,这是TCP连接过程中的第三次握手。通过这三次握手的方式使两台主机之间TCP连接建立起来。通过学生实验课程的演练加上教师对数据结果的讲解分析,能够使学生直观清晰形象地理解TCP的连接过程[5]。
案例二:IP数据包的格式与分片
IP数据包的格式也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理论抽象难懂,因此,该实验课程重在让学生理解IP协议的作用以及IP数据包分片的过程。同样,先启动IRIS软件,按下IRIS工具栏中的开始捕获按钮,执行PING 192.168.1.22-1 4000命令捕获数据包,如图2所示。
对于在发送终端的每一份数据报来讲,标识的字段都且仅仅包含唯一的一个值。这个值在进行数据报的分片的同时应该被复制到每一个片中。并且标识的字段可以采用其中的一个数位来展示更多的片。出去最后一个,其他的每一个数据报的组成部分都应该把比特放置于位置1。片偏移指的就是该片字段偏移到原始数据开始的地方。此外,数据报被分片了之后,每个片的长度都应该变成该片的长度值。最后,在该标志的字段中有一个“不分片”的位置。如果我们将这个比特的位置设为1,那么将会出现IP不对数据进行分片的情况。相反的,如果我们把数据丢弃掉并且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交给其实端。那么我们当IP数据被分片了之后,每一片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分组,并且具有自己的IP首,并且会出现在选择路由的时候与其他的分组独立的情况。所以,数据报的这些片到达了目的端就可能会出现失序的情况,但是在IP首部则会有足够的信息让接收端可以正确的将这些数据报片进行组装。
在该案例中,由于IRIS软件使用了PINK 192.168.1.22-1 4000指令,ICMP报文携带了4000个字节的数据,加上ICMP首部和IP的首部已经超过了数据连接层协议的最大传送单元,因此,必须将过长的数据包进行分片才能继续在网络上传送。根据图3可以看出,该IP数据包被分成了三片。
4.2 IRIS软件应用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教学成果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实验课程的亲自上机演练,自己安装并配置使用IRIS软件,捕获了很多数据包。然后根据理论课中老师讲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对网络协议以及各种指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网络通信过程也有一个感性的直观地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不再因为理论的抽象难懂而逃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