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179-02
文章探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内容,阐述了建筑企业对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内容,以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在行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1建筑施21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点
1.1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建筑施工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建筑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部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竞争的能力。
1.2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根据以上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长期价值性,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建筑企业的创建与经营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长期积累才可能在市场上立足。由于这一特性,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具备价值性的同时,还应具有长期性,才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存活于市场;(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竞争者难以复制模仿的,难以被替代的,且是稀缺的,但并不是说核心竞争力只有一家企业独享,而是指该企业拥有的某一竞争力水平比其他竞争企业都强,这一竞争力也可以是普遍存在的技能;(3)整合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指企业单一的构成要素,而是几个要素优化组合而成。虽然其中的某一要素可以外购,但外购得到的要素只有通过企业各方面的磨合,且适应企业长远发展之后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2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心层(质量、成本)、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间层(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层(工期、业主满意度)。
2.1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心层的打造
(1)质量的打造。建筑质量的打造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的质量控制,每一步都严重影响建筑的最终质量。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关键的一步:打造建筑施工质量的最终目的――打造建筑品牌。品牌是建筑企业打造质量体系的最终归属,也表现了业主对建筑产品的认可。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2)成本的打造。成本就是效益,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工程费用由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费构成,所以,降低工程成本通常会从降低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费人手,而制定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也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从原料、人工和机械使用费中降低成本是最直接的方法,而勇于且巧于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技术和新型工艺才是在这个时代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2.2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间层的打造
(1)管理的打造。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时间和预算内按照质量要求,得到最终的建筑产品。要实现对企业管理的打造,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以人为本,强化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以施工班组为重点,强化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以技术为指导,强化施工的效益。
(2)技术的打造。越来越多的应用现代新技术和新工艺,是目前使建筑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必然因素,也是使工程成本得以降低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今,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寻求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3)企业文化的打造。企业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发展和壮大就难以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应该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使其深入渗透。随着建筑企业走向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最终通过在建筑市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2.3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层的打造
(1)工期进度的打造。进度打造的目的是要求承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施工进度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施工进度计划是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各主体、各工序的顺利衔接与配合,并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按计划要求完成施工。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具有周期性,即编制进度计划、实施进度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最后是纠正计划的实施,并根据项目进行情况对工程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2)业主满意度的打造。信息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转向业主,转向围绕“获得和保持客户”理念下的竞争力打造。业主对建筑产品的满意度就是企业服务能力的体现。核心竞争力中心层和中间层的打造是建筑企业打造业主满意度的基础,而外部层业主满意度的打造则是中心雍椭屑洳愦蛟旌笏产生效应的外在表现。
论文摘要:伴随着黄河施工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黄河施工企业有内部经营转向市场化经营,企业已进入战略制胜的新阶段。黄河施工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靠“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才是提升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在此,笔者结合从事多年黄河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就黄河施工企业如何以管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管理创新统领发展全局
随着施工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和统筹企业协调发展的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诚信观念,研究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运营好施工企业的核心业务。加强企业各类资源的战略整合,增强集约化发展和经营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靠的是“管理创新”,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系统组合,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细分,企业更加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战略和文化的竞争上升到更为重要的地位。理念思维的创新、机制的创新、黄河文化的创新是黄河施工企业面临市场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去企业发展战略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义日益凸显。企业的发展战略围绕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来谋划,成为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是在于发展,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前进的本质性特征,这种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在变化,是质的变化。在市场竞争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企业不能只注重竞争而要注重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作为黄河施工企业,要时刻把握好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不能偏、道路不能弯、步骤不能乱、动力不能断,不能顾此失彼。作为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要善进善退、进以求治、退以求全,兼顾好企业现实和长远的利益。用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来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用科学的发展战略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塑造共同愿景选准突破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带来发展。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能够对系统的把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必须具备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也就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所以,在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只有方向把握准了,才能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共同愿景”是一种激发潜能的梦想,愿景是战略与文化的交集,既是战略的方向,也是文化的导航。很少企业能够享受安逸与足够的准备来进行经营和发展。谁都想放缓行动的脚步,有足够的现金流,有稳定的基础,有合适的人才,有足够的竞争力之后再放开手拼一场。可惜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你参与了市场,就决定了你的脚步的快慢,不是属于你自己,而是市场与竞争对手,而且资源总是有限的、人才总是有限的、时间总是不够的,所以,企业的发展永无宁日可言,要不断推进管理创新,要时刻注重塑造企业共同的愿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判断。作为黄河施工企业来说,在方向确定后,要按照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好发展目标,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诚信观念。共同愿景的实施是首先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职责落实到位,做到各负其责,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尽显个人才能,发挥聪明才智。
三、秉承用爱工作激活人力资源
黄河施工企业不仅是劳动的现实场所,也是黄河内部施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实现生活需求和理想抱负的地方,必须形成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创造共同愿景。因此,企业领导者应尽可能地对每一个职工工作的细分和协作构成最大限度的供给,这种供给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还应包括精神和职工个人事业发展的激励等。职工如果热爱一项工作,就会追求完美,完美是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体现,如果职工只因约束和满足自身需要而工作,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达到标准化而已,如果这种约束无法量化并且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调整,职工工作就会出项无所谓的现象,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热情就无从谈起。所以说:用爱工作是一种基于人本精神较高层次的需求和要求,有了爱就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焕发出压力感和紧迫感。用爱工作是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高境界。在企业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强化创新、激励、绩效、学习、是实现用爱工作、激活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效益最大化、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用爱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一、 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它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其中,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它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转换的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决定着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1)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齐齐哈尔市共有41家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每次加工业的大发展都对我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超过纺织类而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初级加工品和高级制造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料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据调查,齐齐哈尔市目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已超千家。这些企业以产业化利益机制为纽带,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关系。近年来,各地形成了一批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贸易区,推动了我市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的提高。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二是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
(2)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自我创新不够。
(3)投资不足,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管理混乱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4)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一些产品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只占其工业增加值的不到三分之一。
三、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1.核心技术能力――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的培育
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转变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抓好富华集团50万吨玉米深加工、依安黄淮非转基因大豆食品、依安奈伦淀粉、克山沃华马铃薯等大项目。促进农产品加工要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附加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推出优质高效和名优新特产品,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大力发展加工农产品出口。
2.组织协调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培育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运用现代企业组织系统的扁平化和分工合作方式的小组化。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改变分工合作和分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步向精益生产、并行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造和管理模式迈进。从我们调查的3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情况看,企业都应切实转变营销观念,加快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企业中逐步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增值过程为中心,整合营销的各种要素,提高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
3.产业集群的企业模式的培育
产业集群,一种是卫星式的企业群(一系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它们之间可能是“寄生”,也可能是“共生”),一种是串联式的企业群(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区特点的产业聚集,它们之间通常是“共生”关系)。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无论在信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和资源或服务的获得方面等都具有低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体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差异化。在对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能快速反应,在时间方面能够领先于竞争者从而来获取竞争优势。
>>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GPS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谈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无形资产对外向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研究 对外向型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与和谐环境”的几点思考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 基于扩展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 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中小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研究 面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价值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4-10.
[2]周剑倩.广东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困境与出路[EB/OL].广东工商联合会,http:///Articles/ArticleView.aspx?id=dd66efdb99f0406d90d5d1da5277eaa8.
[3]倪颂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习惯战略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J].企业经济,2008(06).
[4]牟若.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04).
关键词:施工企业;文化品牌;竞争力;品牌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rand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has not to be ignored.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 contact togeth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therefor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br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brand construction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puts forward the cultural br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ulture brand; Competitiveness; Br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文化品牌建设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
(一)品牌建设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
品牌战略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品牌战略是建筑企业面临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全国资质就位工作的深入和全国工程建设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资质、质量、安全、诚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或拖欠工资等有失诚信的问题,企业将被公示和严厉处罚,甚至被清退出当地市场。同时,WTO给予中国建筑业的过渡期已过去,全面开放的时期已经来临,这就表明我们除了与国内企业竞争外,还要与外来的“狼”一起争夺建筑业务。而与外企相比,我们许多建筑企业在人力、财力、科技力、法则力和文化理念力等综合资源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种种挑战面前,我们只有抓紧实施品牌战略,才能尽快练好内功,增强实力,缩短差距,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品牌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企业的文化品位成为市场认同的重要标准。有的工程项目,因为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形象,丢失了市场。项目管理滞后,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后。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因此,如何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经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品牌建设是建筑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经历了广告力时代和营销力时代。随着众多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也进入到了品牌力时代。尤其是中国的建筑企业,面对世界品牌的强大竞争压力,更应该加强品牌意识,从而奠定建筑企业品牌运营的基础。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是建筑公司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施工企业品牌现状分析
缺乏对品牌内涵的认知
施工企业对品牌的理解不到位、不准确,往往单纯强调企业的知名度,而忽略了品牌的其他组成部分。品牌知名度仅仅是衡量企业传播策略和价值体系标准之一,并不能代替品牌美誉度及其他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这种误区,导致施工企业很难全面把握品牌的内涵,更无从谈起培育并升华品牌。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着眼市场、着眼长远去培育企业的品牌,树立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美育度、忠诚度,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与占有率,实不多见。
缺乏维护品牌的手段
维护品牌就是要恪守自己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等代价,都必须遵守市场经济法则。施工企业塑造品牌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其对业主承诺的过程。施工企业品牌建设的窗口主要是项目部,大多数施工企业实行星式管理,这种模式如果没有一套品牌指数评估反馈体系,对品牌发展状态保持跟踪测试和控制,就容易导致品牌管理失控,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指标数据反馈,就谈不上品牌的重新定位。
在施工现场,由于企业对项目部控制不到位,使项目部的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安全事故,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质量事故,服务意识不强而造成不和谐问题等,都会损害企业品牌的打造。另外,建筑行业单位之间为争抢某项工程,不惜竞相垫资压价,甚至中伤兄弟单位的做法,则是不珍视品牌、损害品牌形象的一种短期行为,一种不利于品牌成长的功利主义;同样,那些为了获得工程项目而相互陪标获得工程项目的做法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企业不顾品牌形象盲目决策的做法,不仅破坏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利于品牌的培育和提升。
四、施工企业文化品牌的建设措施
(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创树品牌的意识。
通过相关企业文化的培育,使创精品、树“牌子”的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要使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认识到质量和安全是品牌的生命,要保持随时有可能“砸牌子”的危机意识,在创精品的过程中时刻不敢懈怠,以此保证过程可控。现在经常出现的某些企业连最基本的产品都做不好,往往在很简单的项目上砸了自己的牌子,根源正是员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一个施工企业的信誉、品牌一旦受损,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要弥补、挽回将是极为困难、也是事倍功半的。相反,一个真正的精品工程,其影响也是非常的深远,甚至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会成为一个企业的代名词。一个优秀企业的产品品牌和人性品牌应该是共荣共生、相辅相成的。
(二)重视技术研发
重视技术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加快建筑科技的新陈代谢,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使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走在施工行业前列。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优势上尚不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内的工程竞标主基调仍是成本优势或关系优势。国内建筑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投入和创新建设无系统规划和建设,创新成果少,转换程度低,技术改进和创新以具体工程的工艺改造、管理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一向轻技术,重生产的国内建筑企业在科研人员配备比例较低,资金投入比例也不高。据2012年上市建企排名前20家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均值仅达到0.79%,除隧道股份、中国铁建外,多数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未超过1%,而这一比值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中,一般为2.5%~3%。
(三)建立品牌的质量竞争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质量是通信施工企业品牌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维护商誉的关键。施工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服务业主的具体途径是在质量信誉中创造品牌。一方面,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是保证建筑用户利益,确保业主即建筑运营企业投资效益的根本。当前,建筑行业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建设速度快,建筑技术复杂,要求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正确处理利益与质量的关系,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工作。另一方面,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产品形象,而优质工程是施工企业良性循环的起点,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以高质量为基础。为此,施工企业应积极与国际接轨,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ISO质量体系等国际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使之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延伸至班组、工序,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业主和客户信心,使施工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以咨询服务辅助企业品牌提升
咨询服务对品牌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小品牌战略的实施风险和保证企业品牌的持续盈利上。咨询服务业目前是中国极具潜力的一个产业,它依附于各大产业,为各大产业服务,提供具有先进水平和较高实施性的咨询产品。建筑业内的咨询服务包括规划、勘察、设计、管理、财务、培训等众多内容,行业外的咨询企业很难准确把脉建筑业,行业内的企业又多处在实施层面,没有针对各项内容的系统分析。所以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联合、新建、重组等方式打造咨询部门或专业子公司。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加实际可行的发展战略,更可以通过各种咨询服务提高行业内外对建筑业内知识、产品、品牌的认识,增加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保证企业品牌的持续盈利。目前建筑业开展咨询服务的主要方向是提炼企业文化、打造“CI”标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投融资带动总承包,开展包括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业务及进行其他现代项目模式的研究应用等等。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施工企业必须清醒意识到的如何保持与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而品牌建设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重视技术研发、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打造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洪斌,王从远,刘洪岩.建筑企业品牌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建筑经济,2006(06).
[2]杜光字,建筑施工企业品牌策略概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2).
[3]杨淑华,鄢咏红.我国建筑企业品牌及其竞争力分析[J].建筑经济,2006(09).
[4]李新庚.信用论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小型建筑企业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一、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现状
(一)利润水平低。
近几年来,投资规模逐渐加大,建筑企业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建筑企业仍存在资金积累较慢,竞争力增长缓慢的现象。目前建筑业的建筑市场总量不断扩张,大部分建筑企业扩大了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却也受到利润下降、风险加大、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困扰。有关数据表明,施工企业所获平均利润率为1.2% ,而国有企业更是只为0.5%。目前建筑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仅仅能够维持其生存,所获利润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微薄的。
(二)竞争能力弱。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与国外同行相比,竞争力明显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模式相对来说比较滞后;综合机制不健全,竞争力偏低;技术水平差,技术含量低;缺乏专业人才;竞争意识薄弱。加入WTO对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来讲有利有弊。一方面,我们在国际工程的激烈竞争中由于成本优势有一些施工企业可以承揽一些国外工程,但同时由于中国加入WTO前,我国建筑公司不能直接在自由服务贸易中获得收益,而是只能在海外市场上获得一些外资项目,几乎不能真正参与到东道国政府的投资项目中。
(三)中小建筑企业未来形势严峻。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建筑业对宏观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宏观经济环境对其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国家的每次宏观调控都会给建筑业带来不可避免的较大影响。首先,中小企业占建筑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规模不大,主要承接中小工程,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会造成中小建设和低层次重复建设项目被取消,中小企业也会首先受到影响,这也就必将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其次,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逐渐国际化,国内外市场进行全面融合,外国企业一定会利用其各方面的优势趁机挤占我国的国内市场,我国中小建筑企业面临内外夹击,形势相当严峻。
二、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日本模式。
在二战之后,日本以柔性模式进行发展,其是亚洲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一直以来日本都积极鼓励企业和员工独立创立公司,并相应给予了许多优惠,许多中小企业随之产生了。这种模式之下,母公司与第一层分包商存在紧密联系,而第一层分包商又与第二层分包商存在紧密相连,依次类推,构成了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日本建筑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体系,它的柔性模式由中小建筑企业的运行机制来具体体现。2000年在日本建筑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比例为0.7%,中型企业1.3%,而小型企业高达90%。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建筑行业持续低迷,面对竞争加剧、分包收入下降、市场需求停滞等一系列问题,中小建筑企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中小建筑企业开始走向独立,并且注重创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进行了结构重构与调整,通过合理组织结构,优化工作流程,增强信息化管理,逐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二)台湾模式。
台湾是亚洲另一种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代表,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在其作为供应商,为日本或美国公司提供商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台湾中小企业取得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全部厂商的集成,还包括制造商、分销商、设计部门、材料供应商等等一些本地的生产网络,是一种 “共生网络体系”。21世纪,许多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转换,台湾中小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的:
首先提高企业的专业性;然后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再者采用一种集成化发展手段;最后与国际市场接轨。
三、中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模式的策略
(一)企业群落—中小建筑企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目前中小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逐渐形成 “中小企业群落”,力求实现“专业化”大生产,还要逐步加强中小建筑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中小建筑企业群落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主要依附大型建筑企业,并且在管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和条件,这些企业需要与大型建筑企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进行专业化生产, 在协作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第二种是彼此之间互相合作联接合作。
(二)开拓创新—中小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源。
核心竞争力以企业的核心资源为基础,是企业的技术、产品、文化、管理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一种综合反映。核心竞争力室企业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对外影响能力等等,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竞争的成败。提高中小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加强企业技术、文化、人才等方面的创新。
(三)电子商务—中小建筑企业新的经营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而且得到快速普及发展。电子商务具有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交易成本等诸多优点。对中小建筑企业而言,电子商务的出现有利于改善其在传统经营方式中存在的劣势,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企建筑业在其建筑领域中应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力求以新型的手段和方式增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型建筑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企业竞争优势。随着国家政府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一定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游志红.国有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建筑企业受到跨国总承包商的压力越来越大。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不仅在规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综合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建筑企业有必要摒弃单纯外延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追求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集约增长方式。选择适当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并加以培育,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国内建筑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面还不是很深,还没有进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阶段。本文对建筑企业核心能力体系的评价方法采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底层指标项对于企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权数,然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加以评价,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然后用此指标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综合能力,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研究的参考。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集A。本文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A的评价体系如下所示:
1、工程项目管理能力B1:其中包括进度管理能力C11,造价管理能力C12,质量管理能力C13,采购管理能力C14。
2、人力资源能力B2:包括领导能力C21,员工素质C22。
3、财务能力B3:包括偿债能力C31,营运能力C32,盈利能力C33。
4、企业环境B4:包括企业内部文化环境C41,外部环境整合能力C42。
(二)建立权系数矩阵。由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各指标的性质、相对关系以及实际经验,通过对指标的重要性两两进行比较,采用1-9尺度。1-9尺度cij的含义如下: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程度;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极端重要;2、4、6、8表示两个因素相比重要程度为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则可以得到下列判断矩阵:
其中,R的行数n决定于所含指标的个数,R的列数m决定于评价集中元素的个数。
(五)模糊综合评定模型。根据模糊数学矩阵的复合运算规则,可求得模糊综合评定矩阵为:T=W・R。
(六)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得分。最终得分S,S=T×C。C是评价等级的分数所构成的列向量,可以得到最终建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得分。
二、实证分析
(一)根据1-9标度法,假设对某建筑企业进度管理能力C11、造价管理能力C12、质量管理能力C13、采购管理能力C14,进行比较后我们构造出如下判断矩阵:
M1=1 1/41/3241 2531/2141/21/51/41
(二)求正互反矩阵M1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M11=1×1/4×1/3×2=1/6
M12=4×1×2×5=40
M13=3×1/2×1×4=6
M14=1/2×1/5×1/4×1=1/40
计算Mij的n次方根得:w′11=0.639,w′12=2.515,w′13=1.565,w′14=0.398,对W′ij进行标准化处理有:w11=0.12,w12=0.49,w13=0.31,w14=0.08,则得出特征向量(权重向量)为W1=(0.12,0.49,0.31,0.08)。
(三)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W2=(0.67,0.33),W3=(0.23,0.31,0.46),W4=(0.75,0.25),W=(0.48,0.13,0.32,0.07)
综合以上各权重,可以得到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分配向量:
W[W1,W2,W3,W4]T=[0.058,0.235,0.149,0.038,0.087,0.043,
0.074,0.099,0.147,0.053,0.018]
(四)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等级可根据习惯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分别赋予相应的评价尺度C=[10,8,6,4,2]T。
表1中给出的是10名专家对该企业的各项指标给予的评价。(表1)例如,C11指标栏内代表10名专家中有1名认为好,6名代表认为较好,3名代表认为一般。用专家在各指标评价等级中的分布数除以总专家人数得到隶属度,进而可得该企业核心能力的模糊评判矩阵:
RT=0.100.20.20.20 0.100.20.300.60.60.40.30.80.30.50.30.60.50.50.30.40.40.500.50.40.50.20.20.5000 000.2 00.2000000 000 00 000
T=W×R
=(0.113,0.520,0.339,0.028,0)
(五)计算出该企业在核心能力方面的得分为:
S=T×C
=(0.113,0.520,0.339,0.028,0)×(10,8,6,4,2)T=7.436
(作者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对策
2006年后,建筑业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后,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建筑企业面临新的发展与变革。根据建筑市场发展规律以及国家建设部提出了《中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将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1 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1 国有建筑企业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6月,我国重点监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17家,国有绝对控股企业2696家,占86.6%;189家中央企业中,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9家,其他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投资主体缺位和单一的产权结构导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很难实现,企业资源监督不利,企业经营效益难以提高。未来几年,国有建筑企业将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筑企业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政府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机构和企业职工等进入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2 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走向高端市场
未来的建筑市场根据企业实力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将发展成为一种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家以资信、专利技术、工程总承包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型建筑企业,金字塔向下是大量的提供专业化施工服务和劳务型企业。
1.3 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工程总承包模式
近十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在国际工程中发展迅速,已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ion ofameriea)的报告,国际上“设计-建造”总承包(d-b)比例,1995年就己达到25%,2000年上升到30%,2005年上升到45%。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造。国有建筑企业要摆脱和国内中小型施工企业的同台竞争,适应国际工程市场需要,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尽快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1.4 向国际市场拓展速度加快
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相继进入,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部一再提出我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有条件利用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注重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对员工所在国的语言、文化、经济等培训宣传机制,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建立同当地人才资源的合作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揭示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间的核心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
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企业发展趋势的首要对策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那么国有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人力资源如何能够支撑和企业帮助赢得这些特有能力,并使得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2.1 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一组技术和技能德综合体”,并强调“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的能力才可称为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为技术方面,也可以是生产经营、营销、财务、品牌、人才等方面,是企业在某些生产或管理环节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手,并创造超额价值的关键能力。建筑业企业是管理技术密集型企业,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是指承包工程项目的市场范围、对业主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企业的投标报价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直接显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己经完成的项目只能显示过去的业绩,对新市场的开拓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2)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指企业的品牌地位、社会知名度等。由于建筑产品是高投入,一次性生产,业主要承担较大风险,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求很高。包括企业的资质等级,形象信誉,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知名度,银行信用,融资能力等都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3)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是以项目管理为运作方式的,包括资金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项目管理体系,因此,是否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产出的管理能力是建筑业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条件。
(4)技术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产品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超高层、异形建筑以及对新型材料的开发使用使得技术能力成为建筑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专利技术的数量,是否拥有知名的设计师等。
2.2 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办法
建筑企业的这些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取竞争对手的表现形式,而拥有和实现这些竞争能力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拥有相关方面人才技术。
(1)企业需要成立一支具有很高素质的高层管理团队,熟悉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精通建筑业的经营业务、建筑企业管理知识以及资本经营管理,能够领导企业适应国内国际的市场发展需求。
(2)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团队,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能够及时获取各地区的建设信息,加工整理,为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3)企业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实施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两支队伍。企业只有拥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实施的保质保量,安全高效,为企业赢得效益和名誉。而企业对建筑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能力还要看企业是否拥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一些国际领先的施工建造技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层次,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总而言之,企业的人才队伍是支撑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德斯勒著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脚步进一步加快,建筑施工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然后,作为建筑业作为目前竞争激烈的服务型工程行业,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不同规模、以及所有制不同的施工企业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能力与技术偏低的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些企业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专业的建筑类人才、系统的施工质量体系,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安全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技能素养、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是当前整体行业的关键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1.1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在部分兼职施工企业管理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缺乏内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利于企业整体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不统一,在处理决策时考虑不够周全,缺乏对企业发展的科学认识,特别是部分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容易导致一些隐性问题。其二就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等方面要求严格,而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施工流程规范,以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奖惩方案。从而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以及对员工奖惩问题考虑不周,缺乏激励手段,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以上两点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普遍问题。
1.2建筑施工队伍素质问题
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除部分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外,其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仍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部分企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建筑专业类人才缺乏,甚至部分管理人员也只是拥有长期施工的经验,缺乏对专业建筑知识的学习。其次,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技巧,只属于简单的卖力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整体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来避免整体队伍能力不足导致的施工程序混乱,对建筑材料等情况了解不足等等问题,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安全。
2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2.1健全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能
作为一个企业,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责任分化、优化资源配置等环节的主要保证。当前部分企业只设置财务、上层管理队伍等基础组织机构,因而导致管理上存才很多漏洞。要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各建筑企业就需要健全机构,从财务、人事、行政、施工各方面来完善组织结构,保证企业人事管理上的激励性、行政管理的日常性、施工管理的安全性、财务管理上的严谨性,使企业有效的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各企业需要注意防止机构盲目庞大,出现人员过多、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以保证各部分的正常运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力。
2.2严格控制成本、合理调配资金
就企业而言,同过合理运营不断增加企业利润,是每个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目前行业竞争激励以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利润逐渐降低,引发了新的生存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市场考察,结合施工材料价格、管理费用开支、以及合理的资金预算来科学严谨的进行资金调配。在成本控制上,企业需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可行的项目成本计划及预算。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人力是项目资金的主要流向,因此,企业在这些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并针对设备及材料深入市场考察,选取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的企业建立供应关系,来控制成本支出,提升施工项目的利润水平。
2.3提升创新能力、增加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企业需求增加,其建筑质量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设计新颖、项目质量、施工工期、使用寿命等。因此,传统的建筑施工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企业必须拥有更高、更新、更有特色的工艺及技术,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建筑施工企业要针对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不断引进新技术,让办公智能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其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让企业管理更直观便捷,避免各数据提取、项目施工状况、材料使用情况等出现漏洞。所以企业应通过各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提升项目施工效率以及质量。人才创新。企业要发展,需要不断引进行业人才,从管理、技术能力、专业水平等各方面,加强人才引进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让项目施工更合理,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其次,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多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通过专业人才来带动普通员工技术上的进步,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中小企业联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建筑行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乏巨头级、航母级大建筑施工企业,而中小企业之间的兼并与联合越来越多。就部分中小建筑企业来讲,要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针对各企业的优势特点,从项目承包、项目施工等具体方面入手,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合并,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保证企业在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并求得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保证人们生活硬件设施建设的关键。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自身生存以及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企业针对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建设需要,严格企业自身管理、规范经营理念,走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自己。最后,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通过合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生存能力,才能保证在日益剧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从而促使建筑行业整体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书伟 单位: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与策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2):323-326.
[2]胡望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3,(3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