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莞市泰洋电力设备维护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明显进步,我国的电力设施越来越完善。10kV 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10kV 线路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决定着电力能否正常输送,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对10kV 线路继电保护概述,提出了10kV 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分析和探讨了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10kV 线路;继电保护;日常检修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76-02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肖伟光(1979-),男,广东河源人,技术员。研究方向:高压电力设备试验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用电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配电线路是整个电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配电线路受气候条件和地形状况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配电线路自身也比较长,涉及的面积非常广,因此,常常出现线路故障,使得配电线路的安装运行受到严重挑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加强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我们应当明确配电线路的基本结构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
一、10kV 线路继电保护概述
1.10kV 线路的基本结构
10kV 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配电线路,它由隔离开关、断路器、架空或电缆线路、测量电路和变压器等组成[1]。
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主要是利用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变化,来进行继电保护[2]。一般情况下,如果安装了继电保护装置,当电力系统中出现了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发出警报,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另外,更加先进一点是,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直接发出命令,使断路器自动跳闸,终止系统故障的扩散和蔓延。
3.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
通过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不难得出,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反映电气设备的异常状况,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故障的设备的损坏。具体来说,当电力系统的设备发生了故障时,该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会及时发出命令或警告,使得出现故障的设备以较快的速度脱离电力系统,能降低出现故障的设备的损坏程度。另外,继电保护还可以通过警报的形式及时反映出电力设备的异常和故障,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电力设备的故障并及时调整和修理,有利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二、10kV 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1. 安全性
安全性主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以及安装调试等科学合理、安全无误。同时,要保证保护装置的各个组成元件有可靠的质量,各个元件之间的运行与配合要得当。安全性是10kV 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最根本要求。
2. 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敏系数,这样在电力设备或者配电线路在被保护的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的短路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应当在规程中对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进行科学的设定[3]。
3. 快速性
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当能够对出现的短路故障进行及时地切除,以较快的速度减轻故障设备和配电线路的损害程度,将故障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因此为了满足快速性的要求,必须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等的自动投入效果。
三、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的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预控管理
为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我们要着重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预控管理。相关的单位应当对10kV 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予以充分的重视,从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电网结构的全面了解,及时掌握10kV 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前做好安全风险的预控管理,保障电网在任何意外条件下都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为此,我们要根据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实际的负荷情况,对10kV 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再结合着相关的检修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预控管理措施。此外,还要注意根据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反事故演练,以此来不断检验和修正已制定的预控管理措施。
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必须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措施,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按照规章制度去检修和维护设备以及线路,同时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要着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真正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对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的要求。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工作岗位上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然后,要加强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宣传,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好电网的相关设备以及配电线路,主动加强10kV 线路的继电保护。最后,要注意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对相关工作人员实行浮动的吸筹待遇,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在着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宣传,并注意对绩效考核的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才能真正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
3. 着重做好日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
为了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需要我们着重做好日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首先,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查看电力设备的箱体和外壳的温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防止温度异常给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压力。同时,要注意仔细检查各种温度信号是否正确,各种保护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还要确定电力设备的循环冷却系统能否实现自动的切换。其次,在日常的检查中要注意检查内容的全面,除了对变压器等重要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之外,还要注意充油套管有没有破损和断裂,并保证其清洁,对于配电线路和相关的引线接头也要注意查看,检查其是否有发热的现象。第三,要着重做好一些特殊的检查工作。特殊检查工作主要包括配电线路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在进行大规模检修以后设备能否正常运转,高温环境下配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还有在暴风雨过后配电线路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最后,一定要注意确保检查的质量。我们一定要把10kV 线路继电装置的日常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对于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要特别留心,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10kV 线路继电装置进行日常检查,当发现问题以后要及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及时更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配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10kV 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决定着电力能否正常输送,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我们应当对10kV 线路的基本结构以及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掌10kV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预控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日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10kV 线路继电保护,不断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钟伟. 继电保护在10kV 线路中的应用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200.
[2] 吴少强.10kV 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对策与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43.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技术;基本原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0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促进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概述 1.继电保护基本概念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短路等。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异步运行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2.电力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
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3.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一个可靠稳定的继电保护系统是整个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通常来说继电保护的稳定性能主要是由搭配合理的技术终端和安全可靠的继电保护设施来决定的,它们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如下:
(一)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当电力系统元件在受保护的状态中发生故障的时候,保护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及时准确的通过距离该原件最近的断电保护,使得故障元件能够快速的的与电力系统脱离,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整个电力系统元件的破坏,把对整体供电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对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进行提示
对于没有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要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和设施运作过程中的不同情况,来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便值班的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有系统进行自动的调整;手动使故障的电气设备脱离系统;手动脱离故障连带的设备。同时在设备发生不正常工作的时候,允许继电保护装置有一定的延迟,以免过度敏感的保护装置发生误报。
4.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重要性 用电设备在运行中都会发生故障致其不能正常运行,最常见的就是短路现象,短路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它能损害发生故障的元件,也能减少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能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继电保护技术的出现可以将其伤害降到最低,它分为测量、执行、逻辑三部分,当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故障的时候,它能够快速、正确地将发生故障的元件从电力系统中撤除,避免其受到更多的损害,这样也能保障其他正常元件不会受其影响继续正常运行。并且这种保护技术还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元件受损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做出保护动作。
三、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任何电力设备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级断路器切除故障。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套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所取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备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具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速定实现。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四、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自主化运行率提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加之自动控制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
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的制造上采用了比较通用兼容的做法,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
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与此同时,该保护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监控性能,大大降低了成本。
五、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工厂和企业的高压供电系统和变电站都会运用到继电保护装置。在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的应用中,分段母线不并列运行时装设的是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但是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才会投入,合闸后就会自动解除。配电所的负荷等级如果较低,就可以不装设保护装置。变电站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线路保护、母联保护、电容器保护、主变保护等。 1.线路保护 ,通常采用二段式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其中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
母联保护 ,限时电流保护装置联同过电流保护装置一起装设。
电容器保护,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和失压保护。 4.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复合电压过负荷保护、过流保护)继电保护技术在目前已经得到飞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微机保护装置正逐渐被投入使用,微机保护装置是有各种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六、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入,科研的深入,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齐俊玲.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1):43.
[2]王金明.浅谈电力继电保护[J].大科技,2012(12):86-87.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 U224.4 文献标识码:A
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可靠性。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1.3 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包括:①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②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③主变保护: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④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保护的装置逐渐投入使用,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开发时间的先后,微机保护呈现丰富多彩、各显神通的局面,但基本原理及要达到的目的基本一致。
2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值班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并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 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盘柜有值班人员负责。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一是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二是检查转换开关、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动作灵活。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三是检查控制室光字牌、红绿指示灯泡是否完好;四是检查各盘柜上表计、继电器及接线端子螺钉有无松动;五是检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是否完好;六是配线是否整齐,固定卡子有无脱落;七是检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根据每年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查评,按情节将设备分为三类:经过运行检验,技术状况良好无缺陷,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设备;设备基本完好、个别零件虽有一般缺陷,但尚能安全运行,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为二类设备。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危及安全运行,出力降低,”三漏”情况严重的设备为三类。如发现继电保护有缺陷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其存在隐患运行。对有缺陷经处理好的继电保护装置建立设备缺陷台帐,有利于今后对其检修工作。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投资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王翠平.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试验[J].科苑论坛.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维护
目前,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对继电保护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研究开发的新天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为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做出贡献。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可靠性。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1.3 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包括:①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②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③主变保护: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④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保护的装置逐渐投入使用,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开发时间的先后,微机保护呈现丰富多彩、各显神通的局面,但基本原理及要达到的目的基本一致。
2、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值班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并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 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盘柜有值班人员负责。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①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②检查转换开关、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动作灵活。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③检查控制室光字牌、红绿指示灯泡是否完好;④检查各盘柜上表计、继电器及接线端子螺钉有无松动;⑤检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是否完好;⑥配线是否整齐,固定卡子有无脱落;⑦检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根据每年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查评,按情节将设备分为三类:经过运行检验,技术状况良好无缺陷,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设备;设备基本完好、个别零件虽有一般缺陷,但尚能安全运行,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为二类设备。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危及安全运行,出力降低,“三漏”情况严重的设备为三类。如发现继电保护有缺陷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其存在隐患运行。对有缺陷经处理好的继电保护装置建立设备缺陷台帐,有利于今后对其检修工作。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投资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
4 结论
随着电力系统的告诉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6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条件,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就必须有一个科学先进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即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了设备的支持,才真正有维持电力系统的能力。因此,要做继电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重视设备的保护。设备的质量问题,直接确定继电保护效果,所以必须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6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和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的措施。
l、6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继电保护
1.1 6k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6k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1.2 6kv线路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2)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A,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流保护,而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车间内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气体保护。(3)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800kVA及以上时,应装设过电流保护,而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气体保护,另外尚应装设温度保护。
1.3 6kv分段母线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应装设过电流保护。
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2.1 电力系统故障的特点
供电系统中的故障种类很多,但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应属各种类型的短路事故。一旦出现短路故障,就会伴随其产生三大特点,即电流将急剧增大、电压将急剧下降、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将发生变化。
2.2 继电保护的类型
供电系统中以上述物理量的变化为基础,利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各物理量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如:反映电流变化的电流保护,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等;反映电压变化的电压保护,有过电压保护和低电压保护;既反映电流的变化又反映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化的方向过电流保护;反映电压与电流之间比值,也就是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阻抗的距离保护;反映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之差的差动保护,其中又分为横联差动和纵联差动保护;
另外,6kV系统中一般可在进线处装设电流保护,在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装设电流保护、温度保护(油浸变压器根据其容量大小尚应考虑装设气体保护);高压母线分段处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电流保护等1。
3、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负责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当供电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及时发送一个信号,提醒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发生的故障,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在投入运行后,就进入工作状态,根据给定的定值正确的执行保护的功能,时时监测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出现故障时及时把故障排除。当电源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这就有“正确的动作”和“正确不动作”两个良好状态,说明保护装置是可靠的。如果保护装置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发生“误动”或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时,“拒动或无选择性动作”,则为“不正确动作”。就电力系统而言,保护装置“误动或无选择性动作”并不可怕,可以由自动重合闸来进行纠正,可怕的是保护装置的“拒动”,造成的大面积影响,可能导致供电系统崩溃导致继电保护工作不正常。
4、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在整个继电保护的设计、选择、制造、使用和维护、整定计算及整定调试的过程,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依赖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其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因为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但只要编制各种防范事故计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消除隐患,弥补不足,其可靠性就能得到实现。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保护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把好质量这一关,提高装置综合水平,选择设备故障率低、寿命长,别让不合格的劣质的元件混入。同时,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择质量好和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的厂家。
4.2 晶体管保护装置的设计中考虑应安装在和高压室隔离的房间,避免遭到高电压大电流、断路故障的影响,同时为了防止环境对晶体管造成的污染,有条件时可以装上空调。磁型、机械型继电器及底座之间加胶垫密封,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入侵。
4.3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在整定计算过程中要增强责任。计算时从整个网络全面考虑,仔细分析,使各级保护定值准确、上下级定值匹配合理。2
4.4 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能力并定期检查,制定出反事故措施,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4.5 从保证供电系统动态稳定性角度考虑,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具有快速切除故障的能力。为此重要输电线路或设备的主保护采用多重的设施,需要有两套主要保护并列运行。
总之,6kV线路的继电保护设置是在大型企业中最常用的保护设置,6kV线路能否做到可靠、稳定、安全的运转,不仅关系到工厂企业用电的畅通,也涉及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加以落实,才能使6kV线路正常运转,保证企业的生产用电。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继电保护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从分析当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提出保护装置维护的几点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继电保护发展的趋势。
1前言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组成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电子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正确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遏制电气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技术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期。70年代中期起,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投入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已形成完整系列,并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技术,集成电路保护技术的研制、生产、应用的主导地位持续到90年代初。与此同时,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关于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微机相电压补偿方式高频保护、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等也相继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此时,我国继电保护技术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目前,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对继电保护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研究开发的新天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为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做出贡献。
3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3.1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3.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可靠性。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3.3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等,用于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主变保护、电容器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还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可不装设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包括:①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②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③主变保护: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④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保护的装置逐渐投入使用,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开发时间的先后,微机保护呈现丰富多彩、各显神通的局面,但基本原理及要达到的目的基本一致。4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值班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并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强监视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盘柜有值班人员负责。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一般只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及卸装熔丝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①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②检查转换开关、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动作灵活。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③检查控制室光字牌、红绿指示灯泡是否完好;④检查各盘柜上表计、继电器及接线端子螺钉有无松动;⑤检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是否完好;⑥配线是否整齐,固定卡子有无脱落;⑦检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根据每年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查评,按情节将设备分为三类:经过运行检验,技术状况良好无缺陷,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设备;设备基本完好、个别零件虽有一般缺陷,但尚能安全运行,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为二类设备。有重大缺陷的设备,危及安全运行,出力降低,"三漏"情况严重的设备为三类。如发现继电保护有缺陷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其存在隐患运行。对有缺陷经处理好的继电保护装置建立设备缺陷台帐,有利于今后对其检修工作。
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投资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
结论。随着电力系统的告诉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按时巡检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做好处理,保证系统无故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翠平.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试验[J].科苑论坛.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基本要求 现状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1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
继电保护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熔断器作为最早、最简单的保护装置已经开始使用。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熔断器早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建国后,我国断电保护学科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应用的时代。1984年,原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因此,自进入90年代以来,不同原理、不同种类的继电保护装置相继出现,经过多年研究,微机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成为电力系统保护、监控、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2.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任务
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尽快地将故障切除,以防故障扩大,当发生对用电设备有危害性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应及时发出信号告知值人员,消除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可靠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映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或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后,不同电气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动作于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基本任务如下: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遭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当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发出信号,以便告知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保证安全供电;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供电系统的自动装置,如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配合,大大缩短停电时间,从而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之后,总是伴随有电流的骤增、电压的迅速降低、线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流、电压之间相位角的变化等。因此,利用这些基本参数的变化,可以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如反映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反应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等。
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正确地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对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有以下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第一,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的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使故障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二,快速性。指的是可以减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加快非故障部分电压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第三,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应根对保护装置动作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第四,可靠性。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性质如何,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产生错误动作。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
2.3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与维护
造成微机保护装置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电源问题,比如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若电压下降过大,会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的变化,充电电路时间变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到微机保护的逻辑配合,甚至逻辑功能判断失误。如果微机保护出现无法给出后台信号或是重合闸无法实现等现象,应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元件老化而下降。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针对以上事故,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继电保护运行的维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值班人员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当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后,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并查明事故原因,同时记入值班记录及继电保护动作记录中。第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岗,一般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在清扫工作时,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护安全距离。第三,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各类继电器外壳是否破损,感应型继电器的圆盘转动是否正常,各类信号指示是否正常。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发热冒烟或烧焦等异常气味。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3.1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一台PC机的功能。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需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3.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用主要是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因为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3智能化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也为探索新的继电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智能电网中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现对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
4保证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
4.1做好常规巡视检查
不论何种保护,常规巡视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清点连接件是否紧固焊接点是否虚焊机械特性等,将装置所有的插件拔下来检查一遍,将所有的芯片按紧,螺丝拧紧并检查虚焊点。在检查中,还必须将各元件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的螺丝紧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
4.2做好继电保护装置检验
认真完成各类检验项目,在完成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改变回路接线等工作。
4.3接地问题
继电保护工作中接地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屏障等的接地问题,必须接在屏内的铜排上,保护屏内的铜排是否能可靠地接入地网,应该用较大截面的铜辫或导线可靠紧固在接地网上,并且用绝缘表测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可靠性是指一个元件、设备或系统在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工程涉及到元件失效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评定,运行维护,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等各方面。具体到继电保护装置,其可靠性是指在该装置规定的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动作,而在任何其它该保护不应动作的情况下,它不应误动作。
继电保护装置的拒动和误动都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但提高其不拒动和提高其不误动作的可靠性的措施往往是互相矛盾的。由于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负荷性质的不同,拒动和误动所造成的危害往往不同。例如当系统中有充足的旋转备用容量,输电线路很多,各系统之间和电源与负荷之间联系很紧密时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使发电机变压器或输电线路切除而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可能很小;但如果发电机变压器或输电线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作,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系统稳定的破坏,损失是巨大的。在此情况下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不拒动的可靠性比提高其不误动的可靠性更为重要。但在系统中旋转备用容量很少及各系统之间和负荷和电源之间联系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使发电机变压器或输电线切除时,将会引起对负荷供电的中断甚至造成系统稳定的破坏,损失是巨大的。而当某一保护装置拒动时,其后备保护仍可以动作而切除故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不误动的可靠性比提高其不拒动的可靠性更为重要。
2保护装置评价指标
2.1继电保护装置属于可修复元件,在分析其可靠性时,应该先正确划分其状态,常见的状态有:①正常运行状态。这是保护装置的正常状态。②检修状态。为使保护装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应定期对其进行检修,检修时保护装置退出运行。③正常动作状态。这是指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正确动作于跳闸的状态。④误动作状态。是指保护装置不应动作时,它错误动作的状态。例如,由于整定错误,发生区外故障时,保护装置错误动作于跳闸。⑤拒动作状态。是指保护装置应该动作时,它拒绝动作的状态。例如,由于整定错误或内部机械故障而导致保护装置拒动。⑥故障维修状态。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后对其进行维修时所处的状态。
2.2目前常用的评价统计指标有
2.2.1正确动作率即一定期限内(例如一年)被统计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次数与总动作次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正确动作率=(正确动作次数,总动作次数)×100
用正确动作率可以观测该继电保护系统每年的变化趋势,也可以反映不同的继电保护系统(如220kv与500kv)之间的对比情况,从中找出薄弱环节。
2.2.2可靠度r(t)是指元件在起始时刻正常的条件下,在时间区间(0,t)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从起始时刻到首次故障的时间。
2.2.3可用率a(t)是指元件在起始时刻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时刻t正常工作的概率。可靠度与可用率的不同在于,可靠度中的定义要求元件在时间区间(0,t)连续的处于正常状态,而可用率则无此要求。
2.2.4故障率是指元件从起始时刻直到时刻t完好条件下,在时刻t以后单位时间里发生故障的概率。
2.2.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建设从修复到首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无故障工作时间,则其数学期望值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2.6修复率m(t)是指元件自起始时刻直到时刻t故障的条件下,自时刻t以后每单位时间里修复的概率
2.2.7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修复时间的数学期望值。3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
10KV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用电的畅通,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3.110KV供电系统的几种运行状况
3.1.1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种状况系指系统中各种设备或线路均在其额定状态下进行工作;各种信号、指示和仪表均工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运行状况;
3.1.2供电系统的故障这种状况系指某些设备或线路出现了危及其本身或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的运行状况:
3.1.3供电系统的异常运行这种状况系指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了破坏,但尚未构成故障时的运行状况。
3.2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3.2.1在供电系统中运行正常时,它应能完整地、安全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
3.2.2如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它应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3.2.3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地、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3.3几种常用电流保护的分析
3.3.1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有关,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动作时间越长,这种保护就叫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虽外部接线简单,但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调试比较困难;在灵敏度和动作的准确性、速动性等方面也远不如电磁式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
3.3.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时间是恒定的,时间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来获得的。时间继电器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可调的,这种保护方式就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继电器的构成。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由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限元件)、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它一般采用直流操作,须设置直流屏。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两相两继电器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它是由两只电流互感器和两只电流继电器、一只时间继电器和一只信号继电器构成。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只决定于时间继电器的预先整定的时间,而与被保护回路的短路电流大小无关,所以这种过电流保护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过流保护装置中的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按照躲过被保护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考虑的。也就是只有在被保护线路故障时才启动,而在最大负荷电流出现时不应动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元件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发出信号,并使断路器跳闸产生动作的一种自动装置。为了完成对电力系统相关装置的安全保护任务,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借助正确区分的保护元件来检测被保护的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对被保护的装置进行保护的。其中,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所处电力系统的周围条件而异,也随被保护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故障量是工频电气量。工频电气量指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他量,如功率、相序量、阻抗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阻抗保护、频率保护等。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较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断线、短路、接地、负荷过载以及振荡等。上述故障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大范围的电力系统事故,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导致电能质量破坏和设备损坏,损失非常巨大。一般对上述故障的有效处理措施就是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迅速地将正常运行的系统与故障部分隔离,从而将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尽量减少。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避免事故的扩大。通常,依靠人的判断和处理是来不及的,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务须由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完成电力系统故障的安全保护。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有:一是值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及时掌握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电气元件的反应,以便能够及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电气设备的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继电保护装置自身能够迅速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元件有选择地进行切除,从而确保其他无故障原件的正常运行。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监督系统运行状况和及时处理系统故障的重要职责,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是对它的四项基本要求。
选择性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线路或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负责本段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会动作,此时其他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不动作,而当其拒动时,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装置会作为后背保护将故障切除。
速动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够快速地将故障切除,将故障可能对人和设备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线路或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及时反应动作能力。在规定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不论故障点的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如何,以及故障点是否存有过渡电阻,能够满足灵敏性的要求的继电保护都能够正确反应并动作,即要求不仅在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线路短路时能够可靠动作。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动作,不发生在故障时拒动或无故障时误动的情况。
三、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电网的自愈特征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常规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常规保护在这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所侧重。如在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网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将导致短路电流增大很多,因此,短路电流增大造成的定值可靠性降低。然而,挑战往往是与机遇并存的,智能电网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也将给继电保护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根据智能电网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可以预计它将会在以下几方面推动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3.1 信息数字化信息的数字化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量手段的数字化,新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将广泛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和数字接口;二是信息传输方式的数字化,传统继电保护设备采用的模拟量电缆传输和状态量电缆传输方式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光纤为媒介的网络数字传输方式。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及智能化设备的广泛使用,传统的互感器将逐步退出运行。而且电子式互感器采用网络接口,通过网络保护装置和智能断路器连接,大大简化了二次回路接线,使之易于维护。
3.2 通信网络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是现代电力系统实现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的保证。通信网络化使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够实现共享全部故障信息与系统运行的数据,并且使各个保护单元之间与自动重合闸装置能够在分析这些数据信息的基础之上做出协调的动作。这样就在各个保护单元之间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增加了保护单元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3.3 动作智能化
智能电网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利用全网信息准确、实时地判断运行方式并且调整定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整定。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迈进了更高层次,逐渐向着微机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例如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经过大量的故障样本训练,只要充分考虑了现场各种情况,则发生任何的故障时都能够作出确判别,最终做出正确动作。
3.4 综合自动化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了可以从网上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与各种故障的数据信息的能力,并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也可以将它从网上获得的电力系统被保护元件的数据与信息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和其他的保护单元,及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完成继电保护的各项功能,如监视、测量、控制、保护、数据通信等。从而实现了测量、控制、保护、数据通信等各方面的综合自动化。
3.4.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数字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主流。数字化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全部数字化。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是利用电子互感器采集数据,数据在互感器内通过光纤利用光数字信号将数据传到低压端,在MU(合并单元)处理后得出符合标准的数字量输出。其涵盖了变电站的全部范围,比如一次设备的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二次设备中的保护、控制、通信,以及软件开发、系统建模、数据应用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一是智能化继电保护测试仪。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投入和普及,数字化测试设备在电力用户和制造厂中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二是全数字化变电站的动态仿真系统。智能电网推广的重要举措就是建设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点的数字化变电站,然而目前大多数变电站无法有效检测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性能,只有全数字化变电站才能实现设备检查和监测功能。
3.5继电保护输电技术的突破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技术日益成熟,多种新的发电方式所产生的电能都要以直流方式输送,比如磁流体发电、电气体发电、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必然得到更多的应用。另外,超高压输电可以增加输送容量和传输距离,降低单位功率电力传输的工程造价,减少线路损耗,节省线路走廊占地面积,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继电保护的技术微机化化绝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方面,很多都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才会慢慢体现出来。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已经给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例如我国 220kV 以上的输电线路已经全部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微机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继电保护专业一定会适应电网需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技术[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2]葛耀中.数字计算机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继电器,1978.
[3]杨奇逊.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