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

第1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其中包括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当代世界经济基本包括三类国家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1、行为主体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两大类,其中非国家行为主体又可分为国际经济组织(包括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构成世界经济的最主要部分。

2、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专业现有4个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投资、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开放经济学与政策研究、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影响 应对措施

当今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格局可谓风起云涌,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显著改变了国际金融的发展格局,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也同样产生一些变化。

在实际参与国际金融、世界经济活动时,务必准确认识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趋势,深刻领悟不断变化的国际资本流动给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更重要的是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变革所引发的种种挑战掌握合适的应对措施。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变革

1.国际性直接投资(FDI)总量逐步减少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大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式而言,传统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都在发生着资本流动的结构性转变。具体而言,也就是国际范围的信贷、证券资本投资正在逐步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而国际性的直接投资(FDI)总量逐步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信贷、证券等的资本投资相比与国际性直接投资(FDI)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资本投资者可以更为便利的进出投资输入国。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是投资主体

众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利润的严重下滑,大型跨国公司也纷纷将区域子公司的大笔资金转移回购,这种保守的做法使得跨国企业利润进一步大幅缩水。但是毋庸置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旧保持着投资主体的绝对地位。它们在国际资本投资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伴随着大批经济救助计划逐步实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国际资本流动主体的事实在短期内不会有所变化。

3.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比例逐步增长

多种数据表明,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比例不降反升。仅以我国为例,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就从69.2亿美元攀升至688.1亿美元,以骄人的成绩位居全球第五。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新兴经济体并没有完全参与经济一体化,这也使得世界金融危机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破坏远远超过新兴经济体。其次,这次经济危机反而成为国际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导火索,一批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大量接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输出产业,与此同时也把本国技术较为落后的产业设备转移至次级的发展中经济体,逐步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也进一步使得新兴经济体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资本流动;最后,席卷一切的经济危机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流动性严重下降,企业经营大部分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发达国家政府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运作,大幅度降低国际资本的流入门槛,这些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对外资本输出。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的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全球化的稳步实现。从世界经济这一角度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利用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强有力地冲击世界各国的经济市场壁垒,与此同时结合贸易商品流通、大宗资源流通以及文化观念融合,逐步推动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稳步促进经济全球化。

①促进银行业不断提高信用水平,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各个国家的银行业务考虑到外汇业务、风险规避以及利润获取的需要,往往持续进行套汇套利、短期拆放等国际金融活动,大量在世界货币市场、世界金融衍生物市场从事经济行为。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国际性的金融监管单位都会逐步健全组织管理措施、提高国际间信用水平、逐步优化国际金融行业。

②投机性的国际资本流动也会促进国际金融的一体化。国际性的资本流动归根结底就是追求金融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由市场所决定的“利益至上”观念势必使得大量国际资本聚集于具有极高利润、同时具有极高风险的市场投资领域。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际资本流动恰恰契合了金融资金配置的内在动力要求,促使大量资金的国际间合理再分配,客观地发挥着繁荣、优化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的良性作用。

(2)维持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均衡。从调节国际性收支的角度而言,当某国家在国际收支领域出现暂时性的收支逆差,该国家的整体货币汇率往往下跌。一旦国际资本卖家认定货币汇率下跌为暂时性情况时,往往大量买入该国家流通货币,以期望汇率上升后的倒卖利润,这种投机性的国际资本流动能够产生短期的国际资本内流现象,与此同时减少乃至彻底扭转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逆差现象。

这样一来,国际资本流动有助于各个国家更为方便地调节贸易收支平衡。具体而言,有关政府机关能够向国际性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弥补这种贸易收支不平衡;国家中央银行能够相应调高货币利率、逐步公开金融市场业务,已达到吸引国际金融资本的目的。面对国际贸易收支的暂时性顺差,相关部门则可以选择与前面所述相反的宏观调节手段,政策性鼓励个人以及本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争取实现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稳定。

(3)减弱经济、金融领域的周期性波动。国际资本流动并不单单局限于国际资本输出、输入国家的基本经济领域,也绝不单单是微调、被动的资本运作,它在优化资本输出、输入国家金融、经济领域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国际资本流动一方面允许资本的输出国输送大量的过剩资本,另一方面使得资本输入国利用有限的金融成本进口大量资金,给予输入国走出经济衰败的资金保障,进一步避免了时间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与此同时,满足输出国向外输出扩张金融资本的要求,进一步巩固了输出国的经济,从两方面弱化了国际经济的周期化波动。

2.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的消极影响

(1)冲击世界货币体系。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日趋壮大、迅猛发展,国际间惯用的浮动汇率体制受到了不良影响。一方面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际性汇率的短期浮动,加强了国际货币汇率体系的不稳因素;另一方面而言,各个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会针对本国实际调节、干预现行的浮动汇率货币体制,而国际流动资本往往会针对政府宏观调控产生极大的削弱作用。

(2)破坏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的稳定。国际资本的世界性流动逆转,极有可能造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动荡以及国际金融波动。众所周知,戴蒙德、戴维格的金融恐慌模型以及其他经典的经济危机模型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实践方法探讨了国际性的资本流动对于经济、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这些经典理论直接表明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突发逆转的深层次原因;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模型都突出强调了国际资本流动一旦面临突发逆转,就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危机以及不可估量的损害。

(3)打破国际持久性贸易收支的平衡。上文已经说到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贸易收支的暂时性不均衡情况,但是一旦某国经历持久性的贸易逆差现象(具体特征就是本国的货币汇率持续快速下跌),国际性的投机资本家预测该国的货币必将贬值,由利益驱动便会迅速撤回资金,更有甚者将手中持有的该国货币全部兑换以保证自身利益,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大量国际资本外流,加剧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状况。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巨头的投机行为也会伴随各国货币利率的变化而时有发生,这种纯粹投机性质的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频繁流动,逐步扩大了国家贸易收支的不平衡情况。此外,国际流动资本会在部分地区局势动荡时进行规模化的输入输出,也给国际贸易收支平衡造成的不良影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际贸易顺差国家往往采用提高货币利率、缩小通货膨胀等手段减少货币发行,但伴随着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在保障货币平价汇率稳定的条件下,某个国家的利率提高往往吸纳大量国际资本,使得该国外汇储备激增,并且伴随着国内货币的流通量增加等迫使货币利率下降的状况,也完全抵消了该国政府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同理可知,国际贸易逆差国家的种种货币宽松政策也会被愈加流通的国家资本市场所抵消殆尽。综合而言,独立国家的货币宏观政策针对贸易收支项目的作用往往相反于国际资本流通的作用方向,也就不可避免地减弱甚至抵消政府宏观调控针对贸易平衡的调节作用。

三、我国针对国际资本流动消极作用的必要措施

1.有序放松市场以及解绑资本管制

我国现有外汇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以人民币为币种的国际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但是也要明确我国的相关资本项目采取循序渐进,有序管理的开放政策,也就是说资本开放的过程必须提前预测、优先控制。大量经验告诉我们,必须首先保障合理有序的政府宏观政策、稳健可行的银行体系以及切实有效的部门监管,才能实现资本项目的成功开放。

2.扩展货币政策的应用范围以及政策工具的灵活性

现有的外汇管理制度往往无法有效控制管理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使得央行投放市场货币时必须被动考虑资本流入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银行务必灵活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施行针对资本流入的冲销办法,减弱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的不利影响。

这种冲销行为可以利用再贷款业务、调整相应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部分市场业务等办法实现。具体而言,公开市场这一主动举措能够实现更好的冲销效果。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公开市场买卖一定限额的有价证券,以此来明确调整政府的净债权,自由调控大量基础货币。最终实现基础货币总供应量的有效控制。针对货币宽松政策,央行可以尝试买进有偿债券,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力度;针对货币紧缩政策,也可以任意自如的施行返销举措。

3.提升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力度

我国务必施行有效政策扩大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府监管,预测、评估、控制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重大风险,努力保障我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具体而言,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国际资本流动控制的监管体制,使得监管工作有效、明确、直接、规范。

四、结论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新变革对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产生了众多影响,那些不良后果也给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务必采取必要措施,充分迎接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新兴挑战。

参考文献:

[1]D. H. Brooks, D. Roland-Holst and F. Zhai, “Behavior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on FDI: International capital allocation across Asia”, 19, 40-52.

[2]S. Edwards, “Capital controls, capital flow contractions, and macroeconomic vulnerability”, 26, 814-840.

[3]祝国平.《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段丽媛,车燕妮.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生产力研究, 40-41, 56

第3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国经济;世界形势;既存现状;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32-02

依照基本原理关于政治经济层面的论述集合,我们会直接意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等这些睿智宏博的精神财富与意识结晶,这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在社会经济运营发展层面的集大成者,也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体构筑基本理论、丰富指导方法、拓宽实践途径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发展整体低迷、社会阶段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对象个体价值取向模糊混乱的阶段背景下,合理有效地结合运用基本原理进行以上实践问题集合的针对性解析、实效性处理以及长效性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伴随着近年来美日经济体发挥态势持续低迷、欧洲债务浪潮不断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集中爆发的物质集体层面的阶段性问题,附带导致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困阻重重的物质发展曲折性,而且也催生了社会阶层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群体自身利益诉求无法有效保障、社会系统道德价值取向沙化现象严重等消极混乱的精神意识层面的典型问题。而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中国经济体也当然地遭受了物质系统内相联系的因素要件的制约影响,集中性地出现了国内需求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受挫、投融资领域潜在风险增大等主要瓶颈问题。

针对以上艰难困阻的经济发展世界形势,我国经济系统运营的相关决策管理者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阶段实际、找出问题症结的关键部分,稳定继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深化释放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以有效的量变积累实现稳定的质变突破,从而积极推进既存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在并不利好的全球经济态势背景下,逆势增长,最终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取得突破性改革以及实质性进展。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系统的格局现状以及产业特征

现阶段的世界经济格局不同于以往同期的整体架构走向态势,更多地参杂融合了政治因素干扰、社会价值个体诉求等新的特点,这也是基本观点所揭示的物质永恒地在进行运动发展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最为基本也最为核心的意识导向,排除不利的外部因素干扰,充分进行物质改造与意识能动作用。

接下来笔者将就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瓶颈两个位阶层面进行层次剖析、内容辨识,从而为相关研究、实践操作提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辅助资料。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态势

第一,政治周期与经济位阶交叠重合。自公元2011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实体都纷纷进行了新一轮的政府选举、议会更迭以及政治改革,试图从物质基体的排列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更新物质内涵、实现物质质变的经济索求。而面对经济持续下滑、债务急剧膨胀、失业率加速增长等集中性问题,政治家群体以及政治团队都纷纷发表相对偏激的“大嘴”言论以及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承诺,暂时营造“面包、香槟”的虚空幻境,从而迷惑误导处于被剥削位阶的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群体,进而使得整个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的社会格局的意识导向更为扑朔迷离。

第二,国际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大。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物质存在对应的意识实体都具备难以短期改造的本质属性,具体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则是彼此政体、经济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利益诉求、政策取向的差异化,而在极不景气的经济基础的影响制约下,这些原本就对立割裂的矛盾因素要件也开始变得更加微妙。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效益目标的抵触冲突。由于在公元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治权力角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使其无法实施真正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这样就是基于唯物主义矛盾对立层面的关键本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论断的现实体现。不过由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自身属性与既存特征,欧债危机的真正化解消除还有待时日,这也使得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上陷入中长期低迷的可能性继续增加,甚至深陷难拔。

(二)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性瓶颈

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营系统的出口增长速率明显减缓。由于处于物质系统客观联系的链条之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乏力、债务危机拖累以及财政刺激空间压缩都直接或间接得在世界经济市场体系内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导致整个物质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都不同程度遭受连带性影响。加之国际市场动荡、出口条件恶化、资本流动的冲击加大,无效些微的局部量变无法实现矛盾整体的实效质变。我国出口增长也难以达到同时水平,这是物质运动发展的必然联系,我们必须正视现状、敢于承认、勇于接受,真正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价值

导向。

另一方面,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基于任何运动物质都处于客观联系的有效链条之中的基本原理,由于进出口速率的下降,附带产生了国内内需的增速放缓,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这两个关键环节的集体低迷,深刻凸显了关键部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从房地产投资看,目前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资金链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这也就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的运营发展增加了不稳定的制约因素,从而使得物质系统的运动发展历程更为曲折、螺旋式上升的周期消耗更为长久。

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形势背景下的改革探索以及可行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结构性减税,持续提高国内经济活力

依照有效量变积累引发实效质变突破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量变因素进行重新的结构调整、排列组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量变的实效进度。而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改善调节、增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则是改变物资结构与排列次序,是应对总需求收缩、实现经济量变的重要举措。首先,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财税支持力度;其次,加快落实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食品生产和价格稳定;再次,加快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解决现行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最后,研究建立资本利得税,对房地产增值收入开征资产所得税,并实行累进税率。这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量变因素的结构调整优化、排列次序整合的“组合拳”推衍,通过一段时间的量变积累,必然协调实现经济实体物质系统的最终质变。

(二)继续改进货币政策,深化微观机制的具体改进

坚持运动物质客观联系的因果要素,做到实事求是、灵活应变。一方面,我们应当把握国际资金避险回流美国、人民币远期无交割汇率贬值的时机,采取非对称加息操作,在维持贷款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小幅提高存款利率,适当缩小利差。这一举措通过对处于物资系统内部的联系要件进行重新整合,统一矛盾的内涵位阶,不仅有利于减轻长期负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改善管理、增加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基于物质载体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我们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在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借鉴现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得省级政府逐步成为小、微型金融机构的管理主体。从而在合理遵循事物因果联系的基本前提下实现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

(三)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改善,协同促进稳定就业

利用矛盾系统的关键部分改进实现矛盾整体提升的核心原理,加强对关键部分、重要环节的适配运作。在抗通胀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稳定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实物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存款利率定得过低,适当提高各类账户计息标准;再次,鉴于社保基金收入增长较快,支出相对稳定,可考虑对中小企业实施社保基金按比例返还制度,根据一定时期社保缴纳标准,加快实行农民工随读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促进劳动力进一步有效转移,缓解局部民工荒。通过以上对经济体系物质系统内部的矛盾体的关键部分、重要环节进行改进拓展,大力改善民生、深化构筑社会保障,从而助推国内经济运营发展的协调进程,最终实现物质系统矛盾整体的更新改造。

三、结语

现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可知性因素,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实际。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秉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的基本原理的价值导向,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积极的财政、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操作,稳步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年度经济改进措施,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民生机制、产业结构的物质集体的关键部分突破、结构层次优化、实效效益提升,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雪秋.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J].商业研究,2011,(2).

[2] 杜人淮.和西方的政府与市场理糙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6).

[3] 王天龙.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4).

[4] 郑琳佩.浅谈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2,(4).

第4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一、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激发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态,基本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根本指导理论地位的体现,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坚持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基本理论。

第一,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指出商品价值的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抽象劳动。这一理论观点为货币、资本、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财富形式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明确提出劳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必须高度重视。这同样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攻坚阶段重要的理论指导,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第二,货币理论。货币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货币流通量由待交换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进入资本主义后,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其流通量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决定。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第三,剩余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剩余劳动为任何社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劳动力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商品,其超出自身价格的劳动成为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通过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形式体现和存在。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有剩余劳动存在,形成以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税收等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及其产生的剩余价值不再是资本家的个人利益所得,而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之一。

第四,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目的在于按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理论上可以通过货币在市场竞争中的中介作用实现比例的平衡;但实践上,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比例周期性失衡的矛盾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由此产生。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自发和盲目性,通过增加国内消费的比例,来形成与生产资料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五,世界市场理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伴随着国际贸易及拓展,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在为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财富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还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接受和肯定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参入国际竞争,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凭借社会主义自身的制度优势,对内扩大内需,对外谋求合作共赢,使我国的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规避市场经济弊端具有实践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对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的市场经济弊端。做好市场经济顶层的制度设计,抓好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将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结合,弱化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l展。当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执行的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消除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努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促进协调发展,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结合供给侧改革,通过科学划分分配比例,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购买力,强化社会救助帮困机制的建设,增强国内的消费需求,使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比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

第5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关键词:公平;公平意识;自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22-3

一、何谓“自助课堂ABC”

“自助课堂ABC”在课堂结构上由三种版式的学案和四个活动环节组成,是一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课堂发展模式。

三版式学案分别是:A版助学案,B版导学案,C版复习案。A版助学案(见表1)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并在集体互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导学案(见表2)主要是为A版助学案中的问题提供思路分析和答案要点,同时精选一些用于学生集体竞答的判断题和选择题,以促进学生的自助提升。针对高中知识易忘难学、复习迎考缺乏复习时间(尤其是等级学科)等问题,C版复习案(见表1)对此做了提前准备。在自助课堂上,学生可以将B版导学案中的答案要点和错题粘贴到C版复习案上,也可以写一些知识感悟和学习心得,这样,它在新学阶段就为后期的自主复习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实现复习自助。

表1:公平课堂模式:自助课堂ABCAC版

A版助学案(自助生成)C版复习案(自助复习)

××课题

主持学生:

问题1:。

(问题1一般设置为主旨类)

问题2:。

(问题2一般设置为主要内容类)

问题3:。

(问题3一般设置为延伸或细节理解类)

问题4:。

(问题4一般由每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其他组回答)

说明:1.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材料、视频、PPT等。

2.每个问题的得分由主持人、各组组长、老师各一票(制)组成。

3.问题4存在问题设置得分和回答得分两种情况。

4.在自主学习时组内可以先行分工。答题要点、感悟或错题粘贴

日期:本组得分:

表2:公平课堂模式:自助课堂ABCB版

B版导学案(自助提升)

一、问题13解答要点/重点解析二、判断题三、选择题

从具体的课堂流程来看,学生的自助学习过程需要通过自助课堂的四个活动环节来完成。这四个活动环节是:

1.组内自主。教师首先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牌的形式)选出本节课的学生主持人,然后,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和前后文联系,简要导入新课,发放“A版助学案”(见表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全班学生则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A版助学案”上提供的问题与要求。时间约10分钟。

2.组际互助。学生主持人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签)确定每一组可以回答的问题,并依题序组织整个回答过程,每一组同学则派代表依次回答问题,并提供本组思考的问题,各组也可以针对其它组的问题与回答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主持人根据他们的回答通过表决的方式确定是否加分,教师则在黑板上写上各组组别,记录成绩,参与问题设计与答案的讨论。时间约16分钟。

3.学案助导。教师发放“B版导学案”(见表2),每组根据“B版导学案”上的答案要点或解析,自我检讨自己答题的缺陷或指出对方的优点和缺陷,回答较好的加分(方式仍实行一票制)。接着,在主持人组织下,各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B版导学案”上设计的选择题和判断题(答对+2分,答错-2分)。时间约11分钟。

4.总结反思。老师简评学生自助学习情况,统计各组总分,宣布获胜组和失败组,由胜利组确定自己还是对方表演节目。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和需要当堂或课后将本课(答题)要点、错题、感悟粘贴/写到右边的“C版复习案”,作为备考复习资料。时间约8分钟。

二、“自助课堂ABC”的公平性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要求课堂教学本身具备公平性,要求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价值和意义。课题组曾经在问卷调查后仔细研讨过影响高中生公平意识形成的不利因素,他们认为,与课堂教学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有三点:教师自身公平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师本位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公平话语权缺失;不公平的教育过程,助长学生的自私观念。[1]“自助课堂ABC”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了比较优势,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内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因此被称为公平课堂模式。

1.淡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时至今日,师本位的教育理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课堂的话语支配权牢牢地掌控在教师手中,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却成了课堂的附庸或看客。通常所认为的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由于醉心于形式设计,所谓的主体性也只是一种被抽去了本真意义的“虚位”存在,即便是想努力展示学生主体性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和公开课,仍渗透着教师精致布局的课堂流程和话语掌控。而“自助课堂ABC”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师主导的呈现方式,由强调课堂着力前移为课前下功夫,逆转了挥之不去的师本位的课堂教学僵局。从“自助课堂ABC”三个版式的学案看,A版助学案通过组内自主和组际互助着力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导学案以知识辅助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提升,C版复习案以课堂向课后延伸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助巩固;从“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来看,课堂基本处于学生自己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之下,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帮助、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2.扭转教师教学中的负激励模式,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课题组认为,学习动力问题是很多表面教育问题(包括一定范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背后的根本性和持久性因素,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最为切近的因素、最为高效的途径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灌输与反复训练,而是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就是说,学生持久学习是需要持续动力助推的,而学生学习动力衰竭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薄弱学校的情况就更为明显,这就需要把相当部分精力合适地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动力上来,倒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没有注重动力激发,但通常的激励模式往往是分数、标杆、批评等压力激励模式,这些模式短期看是有一定效果的,长期看,在不可及的现实面前,压力不但不能转化为动力,反而会不断增添学习的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而“自助课堂ABC”模式采用小组竞赛和娱乐奖惩制相结合的方式,增添了激发学习的多维动力因素,比如:参与与贡献增加了学习快乐,表现与荣誉带来了学习自信,比较与借鉴培育了学习斗志,知识逻辑关系背后所反映的生活元素增添了学习的生活趣味等,这些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使得那些后进学生由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我要学习的主动追求者,增强了教育公平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3.注重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

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公平意识,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做到形式公平还是不行的,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自私观念和伪装表现,与我们课堂教学中公平形式与内容脱节不无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公平文化素养,破除对公平的狭隘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打破授课一言堂,只要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只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训练时间,就是把公平还给学生了。本质上,公平是一种自由。之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是压抑的、不公平的,不是说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而是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忽视或剥夺了他们思考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所谓的具有普适性的“导学案”本质上改变不了它“导教案”的工具性价值理念。“自助课堂ABC”模式在课堂公平内涵式发展上进行了尝试,该模式在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思考、阐述和讨论问题的自由,此外,课题组还在A版助学案中设计了“留白”,即问题4一般由各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各组讨论和回答。这样,课堂就增添了学生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存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自由的价值和意义自然而然地会在他们的意识中埋下公平的种子。

三、“自助课堂ABC”的限度

可行性是“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生命力之所在,在研讨和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觉得该模式并非具有普适性,而是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即限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模块和课型方面的限制。

“自助课堂ABC”模式着眼于学生自助学习的可实现性,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就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希望学生在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中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材文本解读的难度系数不能偏高,可以与之匹配的显然是一些偏文学科,事实上,“自助课堂ABC”模式的设计本身就带有文科的眼界。当然,在文科范围内,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宜采用该模式。

2.教师能力、学生素质方面的高要求。

从现象上看,“自助课堂ABC”模式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弱化”了,但实际上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要能预判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把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方向,在“助学案”、“导学案”的设计上要精炼、科学,A版问题、B版判断题和选择题的设计与筛选要紧扣教学目标,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识和解读疑难,为学生答疑解惑。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简短讲话能够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它要求教师在自助课堂上有所节制,既要避免按耐不住上演越俎代庖,也要避免过度放任导致状况失控。“自助课堂ABC”模式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是学生自主和自助学习,它要求学生主持人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局面协调和掌控能力,它要求全体学生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秩序意识和公平意识等。

3.课堂节奏、时间方面的制约。

“自助课堂ABC”模式的四个环节是连贯和紧凑的,由于学习自主和自我管理,它所引发的各种意外状况会比较多,从而给课堂推进的节奏带来影响,有些问题比较重要,但学生可能一带而过,有些细节和问题可能并不特别重要,却会被他们不断讨论。除了课堂节奏的问题,时间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课堂安排的容量来看,密度比较大,每一个环节都有其时间上的限制,比如第一环节,时间设计为10分钟,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包括教师导入,选出主持人,学生阅读教材和问题,组内分工和组织答案等,如果说第一环节还可以控制的话,第二环节讨论的不可控性就大为提高了,类似的问题在第三和第四环节都有存在,所以,自助课堂在时间和节奏上的把握上还是一个问题。

当然,约束性因素不是用来作为否定与回避的借口,而是需要我们提高的路径和动力。而且,随着“自助课堂ABC”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不断完善,它的适用性也会相应增强。

四、结语

南京市文枢中学高中政治教研组推出的“自助课堂ABC”模式在培养学生公平意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自助课堂ABC”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高度肯定,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说明,这一课堂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公平意识。只是,从该模式基本要求的苛刻性来看,从课堂实验中的一些缺陷来看,“自助课堂ABC”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

第6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启示

资本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与经济危机抗争的历史,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其根源与必然性的探究,西方资本主义此时重读《资本论》也定会倍感亲切。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在《资本论》这样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巨著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产生之前,一次商品交换行为既是买进又是卖出,买卖行为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步进行,鲜少出现生产过剩,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但在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买卖成为了两个阶段,商品所有者要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换成货币,再用货币买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商品买卖脱节、生产过剩的情况,这其中也就酝酿着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首先,一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想方设法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这使得企业生产存在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资本家长期的剥削使得无产阶级越加贫困。因此,市场的发展必定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有其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此,生产过剩的危机就在所难免了。最后,与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相对应的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意味着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了阻碍者,这必然会导致资产阶级的“被革命”。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生产过剩。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其对资本的无限追求导致了资本积累以及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继而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矛盾的升级,生产过剩的危机也就出现了,主要表现为: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灵;失业率和利率上升。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一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是起点;进入萧条阶段后生产逐渐恢复,逐渐转入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没有破产的资本家加紧改进技术,投入生产,加紧对工人的剥削,生产不断扩大,逐步进入高涨阶段。而在繁荣的背后,新的危机也在酝酿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像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子,只要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存在,这种“周期性现象”就不可避免。

二、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如今,2008年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债危机又接踵而至,成为了2012年达沃斯经济论坛的重点议题,但是仍然未能找到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这充分暴露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一)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实质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放任金融创新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此次金融危机与传统的经济危机有很大不同,表现为消费过度而并非消费不足,而导致危机的原因是金融监管缺失和金融创新过度等金融市场的自身因素,而事实上,此次危机同时存在着物质产品与虚拟产品过剩的问题,金融产品过剩刺激着虚假的消费需求,产生了许多经济泡沫,一旦这些经济泡沫破裂,危机便无可避免。美国金融危机是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次级贷款这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刺激了消费需求,导致了“需求过度”,出现了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过度的需求导致了违约率的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了经济泡沫的破裂。所以,此次金融危机仍然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特点

此次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一场以银行信用危机为起点,进而扩展到实体经济的有别于以往的新型经济危机。这场新型的经济危机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传统的经济危机由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到金融领域,此次危机是从金融领域进一步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其二,信用对危机的影响已经大大地增强了。其三,以往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的边缘或非核心地带,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相对较小,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心脏地带——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影响颇大,甚至还导致了当今的世界性难题——欧债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危机。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资本论》热”,他们试图从中找到解决之道。巨额救市方案与《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都只是治标之策。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仍然有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在我国,市场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也继续存在,贫富悬殊也较大,加之我国经济具有的开放性以及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经济危机也具有的全球性,使得我国也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为指导,提高警惕,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努力防范经济危机风险。

(一)正确认识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及信用的缺失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这在虚拟经济极为发达的今天尤其引人深思:虚拟经济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虚拟经济的发展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讲还处于“幼年期”,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也反映出我国金融业发展还不成熟,开放性不够。美国金融危机给了我们警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虚拟资本的投机性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推动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要监督虚拟经济的发展,严格控制虚拟经济泡沫和恶性投机行为,引导虚拟经济走上优质轨道,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实理二者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缺位、金融创新过度以及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是对金融自由化的更正。事实证明,金融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和金融市场自身具有的内在缺陷表明金融行业’需要政府进行监管。我们必须要防范和控制好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在金融创新中应当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市场将资金带来时,也带来了风险。我国的金融业开放程度不足,这使得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这同时也说明我国金融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较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势必会融入全球金融圈中,这时,加强金融监管就显得十分迫切。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的金融监管经验,加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控制金融创新,通过立法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三)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有效结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非常具有活力的,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缺陷,如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孕育着经济危机。所以,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有形之手”也不可或缺,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形之手”既不能缺位,也不能错位,应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有进有退,实现政府职能的收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弥补市场调节所固有的缺陷。

(四)刺激内需

经济危机表现为消费不足,因此,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成为了应对和防范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在美国,消费者的支出部分大约占总体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因此,消费需求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当前扩大内需主要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农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致力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有财产性收入,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微型企业,拉动农村和小城镇经济以拉动内需;合理规划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比例,以需求带动投资,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控制房地产业过度开发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房地产市场开始蔓延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住房升级换代的需求刺激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非理性繁荣,我国的房价上涨已经超过了收入水平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对我国GDP的贡献非常大。这也是地方政府不舍得割爱的原因之一,相比教育等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房地产业更有吸引力。“次贷危机表明,向本来无住房购买力的人群推销次级抵押贷款并不能真正增加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同理,我国人口城市化、消费升级换代等所谓的‘刚性’需求也并不等于有效需求。”所以,稳定房价,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是规避风险,防止美国金融危机在中国重演的重要手段。

第7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关键词】跨国公司 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其名称先后经历了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全球公司以及跨国公司几种变化,起源于资本主义宗主国的资本输出,现在己成长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产物,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主体,其含义十分宽泛,正是由于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概念。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投资及其发展不论是对整个世界,母国还是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跨国公司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跨国公司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一、跨国公司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动力,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通过跨国经营活动来实现对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整合,使世界经济从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的排列组合变成为跨国公司的排列组合。跨国公司经营的全球化、内部化和网络化发展和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国际化生产中的国际经济关系更加深化和错综复杂,推动着一些国家和地区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2.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跨国公司的经济技术和占有资源的差别,生产同一产品的效益各不相同,生产要素总是流向效益高的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依靠自己的产业、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以获得适应自己需求的资源为目标,开展全球性经营,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同时,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通常还把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投资、贸易、来料加工等形式转移到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国家。这对于推动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资源的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激烈的经济竞争的需要,跨国公司加强了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当今跨国公司己是现代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主体,不仅制定、实施面对个球的科技发展战略,而且建立了庞大的科研体系,拥有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二、跨国公司对母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大大增加母国资本积累

从短期来看,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初期,如果跨国公司在母国筹措资金则会减少母国的资本存量,如果在国外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则不会影响母国的资本积累。但从长期来看,跨国公司的利润汇回,使投资母国资本积累大大增加。

2.有利于母国进行产业转移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也是产业转移的过程。但是这种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投资时,由于发达国家国内技术水平高,迫于竞争的压力,跨国公司将先进技术带入东道国。所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相互间的投资,促进相互间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相互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为母国获取廉价和重要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其分布却是非均衡的,有些发达国家资源十分缺乏,即使资源丰富的美国也有不少原材料依赖进口。所以,为了夺取和控制主要自然资源,跨国公司主要对能源和基本原材料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对矿产资源丰富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在矿产业上的投资从50年代初的4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60%,并逐渐成为世界石油、铁矿石的垄断者。

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促进东道国资本的形成

在现展经济理论中,资本一直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当代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依靠自身又依靠外部力量,才能突破自身封闭低资本积累率的瓶颈。所以,外资的进入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的进入,有利于克服东道国经济发展中资本的不足的问题。

2.提高了东道国的科研能力,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同时跨国公司又是世界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科技是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核心内容,世界上70%-80%的技术成果都是由跨国公司开发的。跨国公司尽管对其技术转移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但技术扩散效应依然存在,为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东道国可通过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直接获得生产所需的硬件技术和技术信息。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在当地进行的研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技术扩散效应;同时,跨国公司参与当地市场竞争而产生的竞争效应。

3.对东道国的就业形成拉动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指标。跨国公司投资,不论是采取绿地投资还是收购兼并的方式,都能够给东道国直接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调查,同时跨国公司具有广泛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可以使供货商、销售商和服务商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建厂后,会促进东道国与之密切联系的生产资料供应行业和消费性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跨国公司设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在当地的支出物上缴的税收,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间接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4.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扩大东道国对外贸易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张各国按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以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而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跨国公司具有生产、销售的国际性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势必增加东道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中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世界产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出口增加、财政收入增长、就业的扩大和资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了市场结构,促进了研发和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快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当然,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一分为二,采取辩证的科学态度。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其负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垄断问题、价格转移问题、对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影响、对高科技人才的争夺、资源优化配置不平衡问题、品牌的冲击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些问题,认真地分析、研究其中的规律,如何制订好政策、措施,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使跨国公司的投资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 一) 世界经济法产生的渊源

19 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他的的著作《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中就指出,要想很好的处理好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纠纷就需要对社会中各种矛盾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理解,但是我们应当理性的发现,如果我们过多的使用公法来调整经济那么私法则无法实现其自身的独有价值。因此,我们的社会组织一定要建立在作为政治法和民法之补充和必然结果的经济法的基础上。所以说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世界经济法学说领域做出了总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德国人终于使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的设想成为现实。从而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经济法一词的国家,从而使当代有关经济法的学说和概念得以产生。

( 二) 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基础

我国的经济法,是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得以产生,那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所以说建立和完善相关与经济体制相协调的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提出和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特色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以最求全社会分配公平为目标。由于当时受我国所处的国内与国际的大环境影响,这一特殊情况就决定我国发展自己的市场经济不会有充足的时间以及获得其他国家的帮助,所以我国必须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要压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以说,这就给我国发展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经济法的取向价值

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学的作眼点和出发点,所以要正确的处理好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出现矛盾时,经济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其价值取向,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所以说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精神价值目标的唯一体现。

( 一) 经济的自由和秩序

自由和秩序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和对立统一体,著名的经济法学者史际春先生在其著作中指出经济法天然要以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作为其价值追求的目标。

法所体现的是一定的社会秩序。所以说经济法所体现的是一定的经济秩序。这种秩序有利于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经济发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显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只关注和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整体利益,为所欲为,那么这样的自由发展显然是片面的。良好的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经济自由又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之所以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允许政府参与到经济的调控中来,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经济发展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体现经济的自由。笔者认为良好有序的经济秩序对于保障经济自由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促进经济自由的实现。所以说当代经济法在经济秩序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同时经济法在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统一性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综上所述,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但是二者之间除了统一以外有时也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出现矛盾时要学会解决矛盾。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主张秩序高于自由还是主张自由高于秩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前者是个人主义的体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后者以秩序为名损害了个体的利益,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生机,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综上所说无论是,经济秩序还是经济自由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只有两者有机的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更好的实现经济法的价值。

二) 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经济法的效率问题首先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效率问题,所以说效率的价值在整个法律价值体系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规范对于经济持续、健康、稳定、较快地增长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看来效率与公平应当属于不同范畴的问题,效率应当属于经济领域问题而公平应当属于道德领域问题,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而社会正义正是效率价值实现的保证,是社会效率的奋斗方向。事实证明,只有当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社会公平时,人们才能主动、积极的去创造。我们不应当像早期资本主义那样只重视个人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从而引发社会矛盾,但也不能再像我国的早期那样,过分追求社会分配的均衡从而满足于吃大锅饭,造成经济停滞不前。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出现过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的处理好社会的效率和正义。经济法作为调整经济问题的独立法律部门,它在调整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应尽量扩大二者之间的适应性,缩小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经济法能够正确的处理好效率和正义的问题。

三、经济法的价值体现

( 一) 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法价值的体现

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活动的最为主要的法律部门,同时经济法受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所以说经济法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经济和法律的双重问题,竟而经济法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效益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所以具有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同时包含着许多资本主义经济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法学家们也承认用效率来表示使价值的最大化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法作为价值的重要体现方式,应以弘扬公平、正义准则,所以经济法作为法的一部分也应当体现公平、正义无可厚非。而决大多数经济法学者也认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原则应当是经济法的重要原则之一,甚至有一些学者还认为这公平与效率同意原则应当是经济法的最为核心原则,笔者也同意此种观点。通过分析世界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经验,宏观调控的对象都是主要集中在商品物价、社会成员就业、以及本国经济增长等方面,它们都共同遵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在经济活动中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目标就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适度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宏观调控权的行使范围也并非不受限制在笔者看来应主要受限于相关的法规和规章,本国的经济计划,有关产业政策等。所以说在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经济法的价值。

第9篇: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范文

一、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

旅游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伴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从商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在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性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旅游经济的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特别是各种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灾害及民族部落之间的械斗,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发生经常性的空间迁徙活动。尽管这种为生存而进行的空间迁徙并不是旅游,甚至也不是旅行,但其事实上已蕴含着旅游活动最基本的雏形。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和商品交换活动范围的拓展,于是围绕以商品生产、商品各种商业活动为中心的旅游活动便产生了。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相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如:摩西出埃及,耶稣周游列国传教,古希腊的朝拜、祭祀,马可·波罗的出游,阿拉伯民族的经商往来,孔子周游列国,玄奘西域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遍游中华大地等等,为旅游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尚低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促使旅游活动商品化,而仅仅是孕育了旅游经济的萌芽。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阶段。旅游经济的形成是旅游活动向商品化发展的过程。从旅游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主要开端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促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迅速发展,从而为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条件。

1、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手段,尤其是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善,不仅使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扩大、市场空间范围扩展,而且汽轮、火车的产生为人们有目的的大规模、远距离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技术条件及交通工具。例如,美国于1807年开辟汽船内河定期客运航班,紧接着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设了蒸汽客轮经营服务,英国于是1830年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开设了火车客运服务,到1890年,已吸引了近20万国内外旅游者。

2、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地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兴旺,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改善,这就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需求。于是,伴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工厂化制度的建立,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组成部分,从而为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提供了需求前提和经济条件。

(三)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为旅游经济的形成创造大量需求的同时,各种专门从事旅游服务机构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形成。特别是1845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成立了第一家包括食、住、行、游等旅游活动在内的旅行社,开创了有组织地提供旅游活动的各种专门,从而促进了旅游商品化进程。之后,诸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各种以经营旅游业务为主的企业纷纷建立,各种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从而使旅游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商品化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经济正式形成了。

(四)旅游经济发展阶段。现代旅游经济虽然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迈向21世纪的最后几年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看:1995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已到5.67亿人,比1950年增加了21.4倍,年均递增7.3%;国际旅游收入达到3,720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142.1倍,年均递增11.9%。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3.2%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也超过了增长势头最好的工业的5.3%的平均增长速度。

2、从世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旅游业年新增价值已占到世界年新增价值总额的5.9%,提供的税收也占每年世界企业提供税收的5.6%。根据国际旅游与观光理事会的研究报告,在美、英、法、日、德五国旅游业同其他产业新增价值的比较中,五国旅游业新增价值分别是五国农业的5.7倍。这充分表明当代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高于那些被认为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

3、从世界旅游业吸收就业人员及创汇水平看:全世界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中每15个人中就有1人进入旅游产业工作。从前述五国就业人数比较看,旅游业吸收就业人数分别是农业的1.7倍,纺织业的3.8倍,汽车业的4.8倍,金属工业的6.2倍。此外,一些发达国家旅游业创汇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创汇产业。

4、从世界旅游业的地位看:其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综合带动效应较强的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汇,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更多的间接收入,并带动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因而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趆来赿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仅积极推进旅游经济的产业化进程,而且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积极参加扶持和发展。

二、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

现代旅游经济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方面显着的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旅游活动不再是以少数富有者为主的活动,而是一种面向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也具备了外出旅游的时间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大众普及性。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旅游条件和旅游服务,从而促使旅游经济活动又进一步向大众化普及和发展。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旅游或近距离旅游,而打破了地域、疆域的界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通讯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尤其是民用航空)的极大改善,使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经济支出周游世界各地,获得更多旅游需求的满足。同时,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又增进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为推进全球化的旅游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有组织的规范化旅游模式。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通常都是由旅行社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依托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风景区,按照预定的旅游线路、活动内容和时间表,提供综合性的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而旅游者只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尽情地享受旅游的愉悦,不用再为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等问题操心。正是由于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发展,才推动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发展,才促使现代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四)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盛况空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并经久不衰。虽然世界旅游业一度从五十年代12.6%的增长率下降到九十年代初的8.1%,但同世界经济及世界工业的增长率比较,始终保持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显着的提高;旅游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此外,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的广泛开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以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经济产业化标志

通过以上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及发展特点来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四个显着的特征:其一,旅游经济主业是派生的,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扩大而逐渐从商业中派生出来的;其二,旅游经济产业是相对来说独立的,有相对集中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具有独立的分工领域;其三,旅游经济产业是以服务为主的,即旅游主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因而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四,旅游经济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主体部门和产业结构体系,具备了成为一个经济产业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现代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并且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其具体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工业化的推进不仅使物质生产获得很大的发展,而且促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并引起需求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们从注重物质生活的需求向更注重精神方面满足的转变,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邻国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人们即产生远距离的国际旅游需求。可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休闲、娱乐、观光、浏览、度假等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为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二)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伴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业逐渐从商饮服务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以旅游经济活动为中心,把多个企业和行业集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的新兴产业。而这些专门经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不仅对旅游主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三大支柱,标志着现代旅游经济的成熟。

旅行社是指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旅游企业。旅行社在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部门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既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旅游主品的营销者,通过自己的活动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联结起来,促使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

旅游饭店是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的旅游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旅游饭店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旅游业的以展规模和水平。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旅游业。因此,旅游交通和食、住、游、购、娱等共同构成综合性旅游产品,提供旅游者消费,并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