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环境;创新人才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网络、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同志曾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则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最宝贵的财富在于创新人才。学校是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面对网络与教育紧密相关的信息教育时代,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呢?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实现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能激发展创新潜能的环境。[1] (P.21-23)目前,学校和社会都为学生创设了适宜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越环境,充分发挥出网络在信息传播和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作用。

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推进创新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在网络时代除了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进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培养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温度,鸡蛋永远不可能变为鸡子。可见在内因一定的情况下外因起着决定的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还在学校,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至关重要。目前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讲,网络信息已非常普及,校园基础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试验也在逐步向多元化拓展。这一切都为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需求、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创新环境,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在硬件设施上投资,建设良好的网络创新教育环境,更要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2] (P. 23)

二、创新环境发展必不可少的是组织环境的建设

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而是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除了学校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外,团委、学生会要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展开丰富的活动。

三、课堂创新教学是创新环境建设的基础平台,创新教学离不开教材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教育主管部门、教材出版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教学大环境的发展不断创新教材。这些教材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到网络教材应有尽有。同时,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高校编写出大量的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甚至可以自报选修课程、自主进行课题探索、研究。中小学也开始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多以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体验为主,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

四、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

(一)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网络的“第一生产力” 作用,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与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成立兴趣小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创造力的源泉。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兴趣,写出了《物种起源》;爱迪生痴迷发明,而获得了二千多项专利;丁肇中对物理学有兴趣,而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同时,适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电脑建模、设计大赛、联网创造、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三)根据个人能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同时,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参与教学实习与社会实线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

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五、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和考评制度,确保教授队伍的质量。”因此,学校要开展创新教育,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3] (P. 52)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因此,加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校园创新环境建设的好,学校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对创新人才要求的目标不同,创新环境的创设也应有所区别。高等教育阶段要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有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高校一定能够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百年的夙愿,实现伟大的复兴,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1]范刚.学校教育创新与课堂文化构建[J].中国教育 研究,2008.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Www.133229.cOm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0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题。推动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趋势之一。而创新人才的典型特征和立足基点是“研究型”,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培养研究型人才进行创新活动,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大学视为基础研究和成果创新的重要力量,把“研究”的理念根植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提供动力保证。

一、研究型理念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教育的战略高度和哲学的角度给予理论上的诠释和注解。研究型人才应内含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以探索未来或求知问题为主要任务;第二必须具有人文社会观念和全面能力发展的人格和品质。研究型人才应该是学习者、思考者、规划者、探索者和行动者,能按照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潜能并持续创新。

对于研究型理念的内涵的界定,人们可以从研究型理念一词的构成上来分析。首先,所谓理念,根据《辞海》的解释,是等同“观念”或“思想”,基本含义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其次,关于研究型的定义,应该先明确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以从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学术理论研究与创新为职业和使命,他们致力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科技领域的创新。创新是一种思想、一种实践或是为采纳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方案,而“创新――决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寻找信息加工的行为”。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研究和探索”,只有具备了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才会增长创新的思维,产生创新的行为。因此,研究型理念的核心概念就是提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始于“研究”、基于“研究”、贵在“研究”、成在“研究”,把研究型教育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环节中。

二、研究型理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连续过程来看,研究型理念提倡应从本科教育开始重视研究型的教学与体验,这种通过研究型教学与培养使学生积攒起来的基本功力,会在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与培养中得到延伸和体现,并将形成出色的科研、实践和创造能力。研究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优秀的研究型本科基础就没有优秀的研究生,更不会有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乃至创新人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促进本科研究型教育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毫无疑问,在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过程中,本科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切不可忽视了研究型人才智慧与潜能的早期开发。

从我国教育实践成效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研究能力。尤其是在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渗透研究型理念的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束缚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尝试以及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大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拓展人才培养的思路,用研究型的理念、方法与途径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从大学的逻辑来看,大学的生命意义和魅力通过学者们对至真、至善、至关境界的执着追求来实现,而学者们的人格生命与学术生命则需要通过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来延续。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研究进行教育,科研与教学统一已成为经久不衰的大学理念。大学要培养出既能学习人类已知领域,又能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研究型人才。研究型理念提倡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将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的理念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方式等各个环节中,贯彻“以研究为本的学习”,使学生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得到更为充分的提升和彰显。

三、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应该推崇“研究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功能与作用,具备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创新的功底。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该重视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研究生教育的层次。本科生参与研究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查尔斯・维斯特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说:“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入科研领域。”在本科阶段学生就接受研究型理念的熏陶,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 全面认识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创新人才培养观

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社会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研究型人才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正是这些认识的误区架空和泛化了创新的本质,使学校推行的创新教育雷声大雨点小,不能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实施的创新教育可能是培养“创新”,但不是“创新人才”。

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举办一些小发明、小设计的比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够发明一些新的产品,然后就觉得是培养出了创新人才。而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这些比赛的过程中,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不能真正得到提高,能不能掌握一套科学的去创新、去思考、去研究的思维方式。高校推崇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积累、潜移默化和熏陶锻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最直接、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这个过程是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得到锻炼的过程,是学生的专业性、学术性、研究性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和提升的过程。

2. 构建以人为本、以研究为本的课程体系

第一,构建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本着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利于人格品质塑造,有利于自学能力增强,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改变过去的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来调整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能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合理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来讲,二者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材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有助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二,构建以研究为本的学术研究教育体系,开设有关创造理论、技法和应用的创新教育的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造理论基础教育和创造综合能力训练,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意识、主动地参与实践性创新活动,以利于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倡导通过更多的课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全面构建学生科研创新体系,为研究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

3. 推行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方式,即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的定位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使自己的授课具有科研含量,对学生关心和提出的问题既要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又要在理论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作出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解答和阐述,给学生以启发,达到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的目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及相关背景资料,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及启发创新意识的“研究性”问题。“研究性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问题,而是带有探索性质的问题,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同时,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求应适度,要以鼓励、启发为主,使学生从解答“研究性问题”中得到“研究”能力的培训,“在探索中体会成功、享受创造的快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学生主动去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开展以研究为主的学习目的主要是通过参与研究的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品格和研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本科教育中,应该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学术这个核心中去。

4. 从注重教学控制转到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现行本科教学管理中学习自由体现不足的缺失,归根结底是教学控制与学习自由之间的矛盾失调的反映。因此,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趋向应该从注重控制转变为注重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大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基石。教学管理既要强调规范意识,又要体现教育自由的理念。一方面,制度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保证教学管理口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制度要体现教学自由的理念,能够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去“学“。教学管理要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灵活进行调整。比如,就高等学校而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监督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系统,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选科(专业)、选师、选时,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培育创新人才的保障,是营造宽松环境、发展个性教育、倡导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高校特别是国内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摇篮,就必须重视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提倡高校对本科阶段的学生要进行研究型理念的熏陶,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在研究生阶段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积蓄发展的潜力,从而大面积提升我国创新教育的品|和水平,推进本科教育科研训练计划的制订和落实,促进我国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持续创新力方面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长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5(08).

[2]史静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7.

[3]曹菱红,陈红.高校本科阶段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08(02).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创新实践 创新人才 培养 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要再续辉煌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民族,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为此,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人们已普遍意识到学校素质教育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但创新实践本身尤其是社会的创新实践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加以培养,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担负起培育的重任。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素质,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说来,学校应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科技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加以培养。而创新实践无论是学校的创新实践还是社会的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创新实践是相对重复性的实践活动而言,泛指人们从事的一切具有创造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实践有助于强化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具有的基本意识,它是驱使个体进行创新的心理动机,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人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并调动和激发起自身的潜能,提出创新目标和构想,产生将其付诸行动的精神动力。在创新实践中,创新者能够深切意识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创新奉献社会的道德观念、追求理想目标的进取心、发现问题的探索欲和批判精神,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或激情。

第二,创新实践可以极大丰富创新者的创新经验。经验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对于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也是这样。比如从书本上知道理论研究需要进行文献调研、确定选题以及怎样调研、怎样选题、选题的原则等,但如果没有亲自从事过文献调研和选题工作,就不会对文献调研和选题工作有深切的理解,也不会把这些工作做得很出色。只有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人们才会理解什么叫文献调研、为什么要文献调研、怎样进行文献调研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是靠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直接经验。创新经验只能来自亲身经历的创新实践,创新经验越丰富,创新的能力也越强。

第三,创新实践可以极大增强创新者的创新动力。观摩或模拟创新是必要的,但在观摩或模拟创新的实践中,人们常常不可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创造潜力。在“真枪实弹”的创新实践中,创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创新实践的主体,是身处战场中的战士,在创新实践中担负着特定的创新任务和责任,而且通常与自身的前途、利益和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状况使创新者能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使创新者在创新实践中意志得到磨练,能力得到增强。

第四,创新实践可以增强创新者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比如对于技术创新实践来说,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新技术的开发通常不是一个人能够胜任的,往往需要许多人分工协作来完成。一个具有良好社会交往的人也会比一个缺乏正常社会交往的人能够在信息获取等许多方面得到更多的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能获得成功。在创新实践中,工作的需要会迫使创新者进行协作和广泛交往,从而使创新者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磨练而增强。

第五、创新实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缺乏创新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创新实践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创新能力主要指与智力因素相对应的创造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和创新技法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在创新实践中,创新者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造,从而使创新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总之,创新实践使创新人才在实践中得到磨练从而迅速成长起来。

2 学校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学校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美国是一个创造力十分旺盛的国家,这与美国一百多年来重视学校创新教育分不开的。近些年我国已充分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广泛开展,比如学校在普遍重视知识掌握和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开始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社会实践被作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和一般的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创新实践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级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一般学校都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条件。现代大学尤其是科研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结合也更加紧密,科技研究已成为高校的基本职能,研究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创新实践中,能够使研究生在进入社会之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但对于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由于受时间、地点、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主要还是理论教育,即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这就使得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各种实践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一些大学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们以积极的启示。比如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举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竞赛等。有的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实践或直接进入企业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在校创业,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于是就有了学生创办报纸、学生社团等,这些报纸社团存在的时间可能不长,但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为此,学校一方面应有计划地、制度性地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相关实践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提供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为创新意识强烈的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3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需要人们不断地认识新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办法。此外,人类还在不断地追求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索、发明与创造,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可见,社会是创新的大舞台,社会为创新人才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天地,社会创新实践也使创新人才迅速成长起来。如果说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后方,那么社会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如果不能在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他的创造力就会萎缩或消退,反之,如果经常地参与创新实践,创新能力就会极大提高。就像“时势造英雄”、“时势锻炼英雄”一样,创新人才也是在创新实践中造就和锻炼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无数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家和企业家;如果没有中国航天人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也不会在“神六”时出现那么多年轻有为的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并不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社会的实践反而需要创新人才的积极参与和奉献,但在客观上却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但要注意到,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创新的步伐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会有人报怨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有时又会人才辈出,英雄遍地,这都与当时社会是否具有创新的精神紧密相联的。一个缺乏创新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没有生气的社会,它会扼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而一个创新的社会则会造就一个创新的民族。创新人才与社会创新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的社会将培育出无数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又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创新实践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创新人才推进社会创新。为此,社会应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创新人才有用武之地,又能使创新人才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创新,推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转型期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并不能够有效地满足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对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人才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3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54- 02

0 引 言

目前很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质化较为严重,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上无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很多院校为了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形式,院校逐步转型为应用型院校,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受到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很多院校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重视,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 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1.1 应用型院校概述

应用型院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所形成的一种院校模式,这是相对于传统学术性院校而言的一种院校模式。

1.2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综合概括。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形成特定的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 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B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很多院校都在进行应用型院校转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判断。同时很多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危机感,仍然以传统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 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很多应用型高校在的教师没有编制,教师的整体流动性较大。教师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并不了解,在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达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体来说,应用型院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2.3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社会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没有根据地区发展和学校发展设置专业课程,这使得学校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学校自身的发展。

3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与提升

3.1 明确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调查地区和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时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来明确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样能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好地明确目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提升院校教师整体水平

在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外出学习,让教师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自身的认识。

3.3 针对学校自身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

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当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这就需要院校要针对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设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开展学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3.4 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开展特色专业和实践性较强的专科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应当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提供实习岗位,提升其实践能力,也为其适应社会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课程的考核,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应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明确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院校教师整体水平、针对学校自身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基于海洋管理;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方针,高校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高校海洋管理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为国家和浙江地方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我国高校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社会精英,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近几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领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发展不够重视,我国高校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1.1我国高校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的海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当前我国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高校直接开设海洋管理专业,专业培养海洋管理人才;二是沿海高校开设涉海管理专业,培养与海洋管理有关的各类复合型管理人才。我国现有的涉海高校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几所高校,而目前通过直接开设海洋管理专业来培养海洋管理人才的高校仅有中国海洋大学和淮海工学院两所。

为了满足本地区对海洋管理人才的需求,许多沿海高校相继开设了涉海管理专业,主要包括有海洋特色的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旨在为海洋综合管理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优秀复合型管理人才。本类培养模式有别于海洋管理专业模式,而且更适合地方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类模式培养的海洋管理人才目标是在其掌握原有的各类管理专业基础上,增加在特定沿海区域的应用海洋特色,从而使该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更有针对性,也更适用沿海地区的实际需要,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1.2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体系支撑

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什么。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者的综合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实现根本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海洋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支撑。支撑海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计划体系、实验室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科研创新体系、教学团队等。笔者对地处浙江沿海的浙江海洋学院进行了调研,以该校为例,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需要依托行政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管理类、海洋理工科专业作为改革实践平台。从当前现状分析,学校支撑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第一,人才培养计划体系。管理类专业从1999年开始在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完善海洋知识结构,形成了具有一定海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第二,实验教学体系。设置了经管类综合实验室,浙江省教育厅投入150万元建设了现代港口物流实验实训中心,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企业实践平台。近年来陆续签署了涉海类企业作为海洋管理人才实训基地,聘请了部分实践导师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不健全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之初因考虑到海洋特色和就业需要,在社会环境还不能充分支持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不成熟的特征,致使所培养的海洋管理人才的相关海洋理论知识不扎实,海洋特色浮于形式。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

我国当前海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许多高校对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处在调整期。随着地方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推进,海洋管理人才培养需进行在各方面进行创新。

2.3人才培养过程的能力因素不足

教学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忽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这是目前管理类专业的通病。造成不同地区高校培养出来的涉海管理人才基本上没有专业能力上的特色和区别,致使毕业生的就业没有针对性,增加就业难度。

海洋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同时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若干涉海管理专业给予支撑,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新的管理理念、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对海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支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无疑对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更重要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加强地方高校涉海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3、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思考

3.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

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若干涉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能力素质,能力导向的培养思路不仅需要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对专业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并以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并针对海洋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

3.2改革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

实行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科研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开设辅修专业、公选课、实践基地等平台进行教学,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海洋管理学科发展的学术前沿;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等,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挥海洋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为学生在校内外创建创新实践基地。

3.3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病反映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或采用非考评学,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评学。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积极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看其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专门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4、结语

基于能力导向的海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涉海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认知度;接受度;执行意愿;实践环境;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79-02

一、前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确定的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很难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在当前,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要求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要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依靠实践型名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用政策和机制激励增强培养动力。近年来,部分高校肩负责任,以强烈的市场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按照老套路照本宣科;新增加的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成了“放水课程”;学校号召的教师实践锻炼活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其实创新能力和创新态度是一种品质,它要求人们要怀揣一种批判精神,随时能够追求着崇高的境界,随时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去努力。大学的责任其中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大家的创新能力。不置可否,大部分本科院校早已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各类比赛,以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体现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对全校学生。所以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层面来考虑问题,在教育教学诸多环节进行改革,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力、意识等创新品质。我们不能将高校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育与培养和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对立起来人的本质属性与人所从事工作的类型进行概念的混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新形式下国家不仅需要高级的技术型应用人才,还需要善于用新思路,大批能主动钻研,运用新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显然,本科院校人才目前培养目标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完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责无旁贷。学校除了进行一般的专业训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将其作为当前与以后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源头和关键环节是教育,决定性因素是教师。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以淮海工学院为例,通过师生问卷调查,深入调研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执行意愿和意见建议。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方案。供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参考。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

1.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和需求,理工科教师全部知道,文艺经管法教师中90%的知道;理工科学生中70%的表示了解,文艺法经管学科学生中60%的表示了解。对于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40%的教师认为非常好,14%的老师认为不明确,56%的教师认为很一般,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缺乏激励教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的政策措施,降低了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情。学生中16%认为非常好,36%认为较好,42%认为一般。大部分学生选择“学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较一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学校缺乏清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连贯的指导思想与扶持政策;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中去,缺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感同身受。

2.分析与讨论。教师,原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理工科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这一严峻问题――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所以在学校整体研究水平不能显著提升时,迫切需要在实践该环节的整体水平飞跃。文艺经管法学科师生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特别重要,是与这些学科需要的实践较少相一致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与原因分析

1.调查结果。淮海工学院组织教师参与“实践锻炼计划”,委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0.5~1年,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政策提出后仅有1%的教师有参与愿望。原因调查结果表明,40%的教师认为学校支持不够,23%的教师不知道该计划,11%的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0.02%的教师选择“太辛苦”。

2.分析与讨论。很少教师因为“太辛苦”而为参加实践锻炼计划几乎所有教师都愿意参加实践锻炼,而仅有1%的教师具有参与意愿表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大量教师不知道该计划表明学校对这一计划的宣传不到位,大量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表明学校在实践单位对接上工作有所欠缺。计划的执行瓶颈在于政策,尤其是缺少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与财政支持,这与很多其他计划的参与不不高相似。整体来讲,政策力度、宣传力度和对接力度是主要原因。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进方案

1.调查结果。收集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经整理主要建议如下:(1)精准定位:各学科应该根据市场发展和需求,确定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可执行的培养计划,甚至将学校课堂与企业车间,专业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高效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率。(2)宣传解释:在教师层面大力宣传和解释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深入人心。再准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在校学习与未来就业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控制因素。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给教师一定压力和必要支持,使教师既明白自己的重担,也能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认可和回报。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保证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就能在教授学生时培养应用型人才。(4)实践环境:设立多种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实践基地,如企业实习基地、企业培训基地、校内工厂、开放实验室、创业空间等条件,使学生可以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以灵活的配套政策,如学分转换、奖学金评定等。(5)政策的制定要广泛的征求意见,一方面师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政策及其意义,也能从师生中得到一些反馈建议,促进计划的不断完善,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度。

2.分析与讨论。师生的建议契合实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一些建议也与其他专家的观点高度一致,如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学的“应用型”、如校企联合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等。

五、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导致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具有不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但执行意愿很低,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宣传力度不足。建议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精确定位、加大宣传,创建良好的实践软硬环境、加大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和压力,广泛提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季红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中国教育报,2008.

[2]俞立中.大学之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斯阳.浅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06).

[4]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李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大众,2007,(12).

[6]胡建华.培养创新人才之断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7]赵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8]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9]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10]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性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2002,(3).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中小企业;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113-03

【作者简介】卓玲,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广东佛山528000)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其中,广东省中小企业的“主推器”作用不能低估。然而,与长三角的中小企业发展相比,集中在珠三角的广东中小企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上明显后劲不足。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中表现出的与可持续发展不和谐的诸多因素,已成为制约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小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新产品创新的障碍。这使得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降低。究其原因,缺乏合格和优秀的人才日益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2006年2月,在广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批准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提出继续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中,把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总体要求中“六个加快之一”,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创新人才培养对广东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1.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证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企业的成功与企业管理者的创业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及个人魅力有关。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广东省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机制灵活、经验管理而获取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使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成为主要资源。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应用都必须由“人”这一第一资源来掌控。只有拥有人才优势,才会拥有市场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员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局限不仅会受到实际工作的挑战,而且会严重制约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突破这个瓶颈,广东省中小企业就必须对企业内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来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之所需,更是保证企业强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

2.创新人才培养是企业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多地依靠复杂的知识劳动创造财富。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越来越需要依靠自己的员工应对环境,提高企业绩效,创造企业财富。这惟有通过培训。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各种能力:包括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变革能力、适应能力。企业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企业与员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实现“双赢”的集合点。通过培训,在思维上员工能跟上企业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在行为上能帮助员工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潜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升员工绩效,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广东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含义认识不充分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源头抓起,而企业员工培训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目前,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已进入一个误区。具体表现在:重技能培训,轻知识和态度培养。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让员工用掌握的技术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实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济目标。而企业的重技能培训,恰恰忽视了益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层面及态度层面的培养。技能培训可在短期内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而知识、态度却要靠长期的不间断培养、教育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同时,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极大地制约了员工们的想象力、判断力,从而扼杀了员工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抑制了员工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企业不能只将技能、知识、态度的培训视为单纯意义上的培训,而要通过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运用、态度的端正来激发和培养企业员工的自信心、毅力、勤奋、胆识、责任感、不怕挫折等,这些都与员工们的创新精神紧密相关。因此,培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点的前移。

2.缺乏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

人才培养是一系统工程。目前,广东中小企业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对象缺乏针对性。具体表现在对培训需求缺乏理性的分析。如“赶潮流”、“广覆盖”、“一揽子”、“订单批量”培训等。这也是培训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它决定了培训目标的准确与否,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和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因此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就会造成企业培训的目标不准确,而缺乏针对性的培训不仅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失败,资源的大量浪费,更使得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3.缺乏对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力弱、培训资金不足、风险大是企业管理者不愿持续投资的主要借口。对广东省614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显示:采用上岗前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的有324家,占52.7%;采用边干边学试培训的有271家,占44.13%;仅有14家企业回答将员工送学校培训,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28%;在问及员工培训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时,在583份有效问卷中,回答缺乏师资的147家,占25.21%;缺乏经费投入的171家,占29.3%;回答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培训的114家,占19.6%;因员工流动性大而不作安排的最多。达到237家,占40.1%;还有82家企业对员工未作任何安排,占14.06%;由此看出,即使是最常规的短期员工培训投资都得不到重视和保证,而长期的、在短时期内不可预测的、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投资,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奢望。因此,人才到用时“方恨少”。

4.缺乏人才培养转移的环境

人才必须要有发挥创新潜能的环境,才能长期为企业所用。培训者在获得技能、知识、思维等理念上的进步之后,要巩固培训效果,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进行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且持续地将所学到的技

能,知识运用到生产、管理、研发等各项工作中。因此,培训完成后企业必须要给员工一个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既成果转移环境,以激励员工学以致用。但现实环境是企业管理者根本不知道每个员工培训后的情况,造成“培训没有太大实际用处”,培训对工作帮助不大,培训没有与激励机制、反馈机制挂钩,忽视培训后期的培训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令培训成果缺乏转移环境,结果使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感到失望,纷纷跳槽。现实情况是,如果企业对培训人员不加以充分利用,不给予人才施展才能、智慧的平台以及成果转移的环境,即使花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培训上,即使培养出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最终也会导致“为他人做嫁衣”的结局。

三、应对策略

1.充分认识,正确理解培训的深层含义

根据培训作用模型(如下图)。大凡企业现在和将来目标的实现,绩效提升,皆来自于企业员工良好的行为。而良好行为又来自于良好的动机。实践和理论都证明企业员工的知识程度、岗位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决定了动机的健康与否。所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要从这个源头上抓起。中小企业多属初创和发展时期,在实施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上,不但要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上的培训,更要从源头上就要对员工进行创新能力的长期培养。其中包括企业文化的传承,诚信教育,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等。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才能激发员工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

员工培训是一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在日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我省中小企业,要使投资产生收益,即通过培训投资,获取由员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各种能力所带来的绩效,就需要完善已有的培训体系,使之成为一套科学、有效、发挥作用的系统。而确定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是这一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中小企业要从组织需求、工作需求、员工需求三方面分析人手,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员工在各自不同发展阶段内各自不同的培训需求,尤其要帮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营目标。

3.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投资

企业绩效的提高要依靠人才,人才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投资培训员工的基本技能、知识水平才能获取企业所必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因此,管理者应把培训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人才培养不是短期就能奏效的,但其对中小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却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应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员工培训以充分的支持。大量研究表明,如果,企业管理者在培训项目上提供必要的资金、时间的支持;多在培训内容促进工作中的应用及成果转化方面给予财力支持,不仅企业员工受益,而且使企业在留住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4.提供良好的培训成果转移环境

重视培训转移,提高培训有效性,增加培训投资,扩大人才收益是目前广东省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中小企业衡量培训目的达到与否的指标是看经过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启动后,受训员工是否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当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工作中是否被长期保持。良好企业平台的提供――培训转移环境是企业获得培训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为了使企业环境更有利于培训投资成果收益的转化,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努力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在学习型组织中,全体员工都有学习、培训、创造与共享的理念,有适应外界环境与内部组织机构变革的能力。学习型组织对培训成果的转换是最高水平的支持;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人才选拔、聘用、考评机制,调动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再次,企业管理者要为受训员工制订执行计划,鼓励受训员工运用所学知识,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按照计划实践培训所学内容。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园区港口物流园区管委会,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制度,专利制度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制度设计。专利制度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创新活动形成的专利信息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源泉;利用创新专利成果可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利审查、专利数据库建设以及专利服务研究,可以培养专利创新服务人才,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关键词:创新人才;专利制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2-4107( 2015)01-0077-03

创新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基础之上进行的,文化和制度为创新性活动和创新型人才教育提供源泉和丰富的土壤。知识产权作为促进创新的最重要的制度设计,是集技术、法律、信息和创新活动的结合体。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是人才最为集中、科研条件最为优越的地方,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大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制度设计的完成;另一方面,创新制度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大学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文化包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它与制度文化紧密结合相互影响,利用专利信息资源进行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以专利信息利用为切入,探讨专利制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

“制度变化及其随时间的演进对创新绩效和创新系统结构的变化具有最重要的影响。……美国和德国大学体制的转变以及英国大学结构的调整就是这种共生演进的例子,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是另外一个例子”。特别是专利制度。相比其他各种制度,专利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其历史悠久,现代专利制度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二是广泛的文化认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专利制度保护和推动创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专利合作达到空前高度;三是资源属性,专利制度在保护创新成果的过程中,通过公平的制度设计为创新保驾护航,同时形成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即专利信息,这些信息资源构成了新的技术创新源泉。

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专利制度同样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首先是专利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优良的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专利制度为创新成果提供全面的保护,对侵犯创新专利成果的行为给予惩罚,保护正当的专利成果的交易行为,从而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和安全的环境。

其次是专利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因专利制度而形成的专利文献,囊括了人类95%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资源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重要的信息来源,从而也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沃土。

再次是专利制度与大学文化相融贯。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实质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这与大学的目标与宗旨具有不谋而合之处。大学创新人才教育与创新制度可以形成双向的促进力量。

在我国,除了国家对专利成果依法保护外,为了鼓励发明创新和专利成果产出与专利资本化、商品化,各地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奖励、资助等,例如:对专利的申请给予资助和奖励;鼓励以专利方式投资入股;促进专利资本化,利用专利抵押或质押为企业和个人融资,等等。这些制度设计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法律上的指引。

二、专利信息资源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突破,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要对自己领域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这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专利信息与其他各类科技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新”。由于专利制度实行先申请原则,专利文献反映的技术成果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大”。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各国和国际组织积累了海量的专利文献和技术,形成了巨大的专利信息资源库。三是“博”。专利信息不仅覆盖经济各个行业,而且集技术、经济、法律信息为一体,为科技活动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支持。四是“详”。专利说明书要求对权利要求有详细说明,技术公开程度要达到同业技术人员可以重复的要求,因此,专利信息一般完整而且详细。五是“精”。专利文献格式规范统一,高度标准化,分类体系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文献的利用。因此,专利信息资源是公认的创新富矿,特别是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专利信息资源,更是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

由于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大多以知识创新为主,所从事的研究也多为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因此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一般没有对专利文献检索的强制性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研究立项过程中进行专利检索是不必要的。

首先,随着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专利保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范围已经突破对实用技术产品的保护。20世纪后,由于科学对技术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科学技术化、实用性也越来越显著,使专利授予中“以科学为基础的专利(science-based patent)”所占的比例持续增加,从而使得专利信息的“科学性”越来越强,对基础研究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其次,科学研究需要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和新技术的支撑。通过专利检索可以对高技术与适宜技术、新技术与成熟技术有全面了解,可以丰富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现手段,提高研究起点,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第三,利用文献的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文献检索已成为科研的前置项,而学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信息道德与科研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相关性。通过专利信息检索可以大大扩充文献的范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某一领域的专利研究成果,从而提高科学创新能力。

第四,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合作研究包括国际合作成为研究的主要形式,通过专利检索可以寻找优秀的合作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同时通过专利检索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应用能力和应用人才,对学生未来走进企业、为培养实用人才打下基础,

目前,无论从定性还是定量研究来看,我国高校利用专利文献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据统计,我国利用专利信息最大的用户是企业,高校业务量居第三位,仅与科研院所一起占用户量的不足15%。可见,在这方面有极大的工作潜力,有很大突破的空间。

三、专利创新成果与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是未来劳动者和创业者的主体。但是,据统计,当前我国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比例不足1%。这显然是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不相匹配的。大学生创业不足反映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不足,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国家创新能力,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国家的创新能力。专利制度作为保护创新成果的制度,积累了创新信息,提供了创新资源,丰富了创新环境,大学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事实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我国大学并不缺乏研究和创造能力,据统计,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我国大学科学研究水平逐年迅速提升,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家级基金资助产生的国际论文13.47万篇,83.3qc来自高校。在2012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中,81.8%来自高校。但与之不相称的是,作为科研成果最有力保护工具的专利申请情况并不乐观。即便是国内,大学仍然不是专利申请的主体,出于认识与体制因素,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很多应用性成果并没有及时得到专利保护。

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它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同时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将科研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第一,是保护了科学研究的优先权,使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竞争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第二,主持和参加科学研究取得专利化成果,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资本和能力,也会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并提高其发展能力。第三,专利成果作为应用性、创新性的成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基础。专利制度可以很好地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作为智力人才的高地,应当充分运用专利制度这个平台,深刻认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作用,唤醒现代“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提升科技产业整体资本运作水平,使大学生由知识主体转向权利主体、创业主体,推动我们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利用专利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并非是重点大学或者一流大学的专利。事实上,由于地方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直接以技术传授、改进和研究为主要使命,在这类院校中加强专利制度的教育与提升专利能力同样是十分必要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这将大大提升这些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四、专利信息利用与创新服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专利工作也得到空前的重视,而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系统、地方科技信息机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等为主体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但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专利信息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大学集中了最优秀各种专业人才、外语人才、信息人才和法律人才等的人才队伍,大学参加专利信息服务具有广泛的渠道和广阔的前景。

第一是应用专业知识参加专利审查工作。随着专利申请量的迅速增加,专利积压问题成为世界难题,大量的专利申请由于不能及时审查,使得很多创新成果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充足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游离于专利系统之外,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大学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以博士、硕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经过一定培训后从事专职或兼职专利审查工作,一方面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专利审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专利创新人才。特别是在当前产学研结合日益成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开拓创新思路,促进大学与社会、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是参与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等信息服务。基于专利在科研创新和情报分析中的重要地位,除专门的专利、情报咨询机构外,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开展了情报咨询服务,为学校、院系、重大项目组提供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分析报告,推动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但是目前高校进行的专利信息服务与社会服务相比同质化而且水平低,不能发挥大学的自身优势。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是服务机构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特别是现代专利检索已到“专利分析”时代,对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如在专利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中,在许多高技术领域和特殊专业领域,例如,制药、生物技术、材料、农药等很难利用常规手段进行专业信息的有效检索,需求进行特定专业领域的“制定统一的标引规范、加强主题标引、提高标引人员素质、与国际权威数据库接轨、加强标引工作管理”等特殊要求,这就要求专利检索人员、分析人员以及数据库建设人员既要有过硬的检索技能,掌握分析方法,又要有扎实的工科专业知识。这种高要求为大学中的高层次专利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可限量的大舞台。在现阶段,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与专利专业化服务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有望成为产学研结合新的形式与增长点。 专利分析本身又是一项创新活动,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工作,是对行业领域全面“检阅”的过程,也是促进创新思维的过程。通过对本专业专利进行分析和数据库建设,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对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为进一步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从事专利信息服务研究。专利信息服务研究是致力于专利信息服务工作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工作,它是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专利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制度设计,与一般的科学文献研究相比,其时效性与应用性显得更为突出。大学中拥有大量的信息专业人才、高层次工科专业人才以及经济、数学、统计、管理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具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功底,加强大学专利信息服务研究是保证专利制度促进创新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