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第1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城市公园景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0-01

一、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强调城市公园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因地制宜主要是指规划过程中遵循本地的光照、水资源、土壤等具体的特点,如:合理选择树种,有利于减少公园景观的后期管理费用。同时也主要是指将现代城市公园在规划过程中定位为本土化的原则,主要注重的是城市公园自然景观的和谐,不断引入合理的景观元素,以确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让整个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整体规划,注重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统筹全局的原则,将现代城市公园看作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强调城市公园的整体性。因此,应该坚持以城市空间作为规划基础,充分结合地理位置、功能用途等各项条件,选用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方式,促使现代公园的景观规划能够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来看,让城市公园能够起到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为了让现代城市公园更好的服务于人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便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人们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加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尽量避免出现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景观设计元素。总之,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性,以便满足现代人们对公园环境的高要求。

二、现代城市公园规划布局形式

(一)规则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北方的城市公园主要讲究对称布局这个原则,强调公园的对称美感。现代城市公园的对称美感能够充分展现出一种整齐开阔的气势,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几何形态,如: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古典园林。这些园林的形态在规划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建筑物能够协调统一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均衡对称的美感。同时还有我国著名的中山公园,其布局也主要遵循的是规则是布局,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

(二)自然式布局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必须采用特殊布局形式,尽量与所在的城市自然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统一起来。同时采用合理布局的形态,在布局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布局形态,自然布局。其中这种布局形态应用在我国公园的布局中主要有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等等。这些公园在布局的过程中主要以自然景观元素为主,崇尚自然,选择多种多样的主题元素。

(三)混合式布局

混合式布局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中应用较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城市公园。这种混合式的布局形式要求在遵循城市公园对称美感的同时,也要求作出一些变化。其中主要针对不方便布局的地段,便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合式布局,以便取得良好的公园景观效果。

三、现代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一)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在现代公园规划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设置有游乐场、舞池、旱冰场等公共娱乐设施。由于这些娱乐设施需要容纳较多的人口,针对这个特点便可以将这些娱乐场所设置在公园的进出口等地方。除此之外,由于这些娱乐设施所占的空间较多,便需要合理的分割公园空间,尽量避免出现浪费空间的现象。

(二)安静休息区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安静休息区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城市公园应该为人们休闲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种植物、公园山水的布局都是公园规划中应该重视的环节。坚持合理布局,确保休息的密度在城市公园整体规划中能够做到合理。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如:花草树木、假山、石头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区。

(三)小型建筑物

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娱乐区和休闲区都需要修建一些小型建筑物。这些小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造型应该做到独特,有创意,并且将其应用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市人们真正在公园中感受到轻松自在。其中建筑小品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休息性小品、照明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建筑小品存在在城市公园中,无形中增加了城市公园的魅力。

四、结论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水平,应该遵循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合理布局,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2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防护绿地;城市公园;生态设计;骨干植物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道路广场不超过%,绿地不小于%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个方面。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

.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

  

最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第3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公园是大众休闲、游览、健身等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是某一区域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现代社会,公园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日益提高.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下不断的更新,加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元素,以满足现代人对公园景观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68-03

景观设计理念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清晰明确是公园景观设计元素有效、科学利用的前提.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地域文化理念、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合理的统筹公园景观设计的自然元素、人工元素等,使公园建设更具文化底蕴、精神风采和情感感染力,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动物公园则要围绕各种动物的生存、观赏为主题进行开发;历史名园公园则要结合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进行开发.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味、求异心理.当前,我国公园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雷同,公园设计存在普遍的模仿、照搬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园设计水平的提升.其次,对于公园设计的经济性、文化性考虑不足,不能通过公园充分的展示地方特色,公园设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不足,难以维持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况.再次,公园设计的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能和谐的组合,增加了公园建设的成本支出,亦不利于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2 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健康、环保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理念,公园景观建设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大众的健身、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人们通过公园游览、景观体验等获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因此,公园的设计理念也要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大众需求进行创新思考和发展.

2.1 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当前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大众对于健康的要求,设计必要的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并能使公园景观带给人精神方面的放松和享受.另一方面,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带给大众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享受.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上供人休息的长凳、供人玩乐的林下空间等.公园景观设计能以大众意识为基础进行加工和升华,使人们在公园游乐之中深刻的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之感.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科学的关注人的活动体验、精神体验等等,使人在公园之中获得自己期望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环境,使游园大众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满足感、舒适感.

2.2 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地域色彩融入公园景观的设计之中是现代景观建设的核心理念.景观离开了文化,就会使人感到“年年地地景相似”,公园建设就缺少了新意和特色.例如,在北方,看到的公园景观是楼台亭阁,到南方亦是如此.在南方看到的假山喷泉,到北方也是一样.公园景观的相似与“统一”会给人造成审美疲劳,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精神体验兴趣,久而久之,不是人在观景游园,而是走路、散步,公园的景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个泡影.因此,公园的设计要有地域文化理念,第一,有较强的区域环境理念,能结合当地的温度、湿度、土壤等客观条件,进行景观设计,确保公园景观建设中植物的成活及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第二,能够科学的思考公园建设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设计,将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起来,给人以自然之美、舒畅之感.第三,能将地域文化融入公园造景之中,使公园景观能够反应一个城市文化的面貌,与城市文化形成一体.例如,“陕西十大怪”是陕西关中的特有民俗,又如剪纸、窗户、秦腔形象等,以其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或制作成雕塑立于景观园林之中,或以石碑雕刻文图立于公园适当位置,就能使人在游园之时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使大众通过文化体验从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对这方水土的热爱.第四,将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赋予公园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西安的“骊山森林公园”,将骊山的自然景观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及“烽火戏诸侯”等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造景,使人在景中感受到历史的韵律,享受特色的精神文化体验.又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残墙断壁呈现的是历史的沧桑,作为公园景观的设计,对这些有着历史意蕴的景观要具有保护意识,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激发游园者的精神情感,使其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达成一致、产生共鸣.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情感体会,使其精神、文化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受益.

2.3 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环境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题,公园作为大众休闲、游赏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中生态环境环境理念的体现,一方面,能使人接近自然、亲近自然,产生人与自然的亲密感.从而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产生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有利于公园景观建设的持续、和谐发展,有利于公园精神生态效益的体现.生态理念的体现,第一,要重视公园建设的功能,例如公园景观建设的吸尘功能、隔音功能、调节温度等功能.第二,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例如,公园所处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较严重,可选择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能很好的吸收该类有害气体,净化环境.注重公园内小生态环境的形成,例如,公园内人工湖景观的设计,单调的湖景设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景观体验需求.在湖中种植植物,饲养游鱼,各种生命体的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景观更具生气.

2.4 公园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

公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动态的艺术创作,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一时,而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性和持续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艺术理念的发挥能使公园的景观更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在湖堤上种植翠柳,碧水映着婀娜多姿的翠柳,当水汽湿润时,薄雾袅袅升起,如诗如画,使人自然的想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再如在湖中种植莲花,春发芽、夏飘香、秋采莲,每个季节展示的出不同的景观特色,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在较冷的北方,冬季的时候还可以将其变为滑冰场,给寂静的冬日平添几分热闹.此外,还可以向莲池中放养金鱼,使游园之人深刻体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别致情调.这就叫做意境美!其次,要重视艺术理念下的形式美,例如,湖的设计,将它设计成圆形、方形等,更多的会带给人一种呆板的、水池子、游泳池的感觉.如加以曲线设计,使湖岸蜿蜒曲折,再搭配以湖心岛、小桥流水等,带给人的就是另一番感受了.再次,重视公园景观设计的时空美,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湖—荷花—游鱼的设计方式,使湖这一景观在四季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人在不同的时间中都能欣赏到别致的景观美.

2.5 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

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 公园景观设计的元素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元素很多,对于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尽可能的加以利用,对于特殊的元素要将其融入到公园景观的设计、建设之中,使自然景与人类文明融合起来,发挥其独特魅力.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要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如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第五,光影元素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影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光影元素的利用能使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特色.例如,光元素在喷泉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喷泉在五颜六色的光的映衬下绚丽夺目,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元素丰富,除以上元素外还有宗教元素、科技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等.例如,宗教元素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宗教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元素,要注重应用的适当性.其次,宗教元素的应用要与公园景观的自然元素相映衬,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例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公园,大雁塔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入适当的佛教文化元素,即拓展了公园文化的范围,使公园景观文化更为丰富,更有底蕴.还能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引出一段取经佳话,使大众体会到更丰富的公园景观文化、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众的精神感受质量.总之,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设计元素很多,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应结合公园建设的实际条件,将各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统筹规划,确保公园景观的空间感、时间感,使公园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并能在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创新的发展和完善.

4 结语

借景抒情,情和景的交融是现代化公园建设必不可少的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1)韩东.浅析纪念性公园的景观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02):60-62.

(2)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06):84-86.

(3)吴小龙.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4):200-200.

第4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林业;园林设计;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92

维护生态平衡,加强园林生物之间协调共存是园林绿化、植树造林的根本宗旨。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城市公园到街头绿地,都被景观设计所覆盖。

1 园林设计分析

1.1 植被以及绿地分析

在选择植被时,要将园林里的植被和土地等构成先调查清楚,然后分析,有效区分植被类型。这样做利于在植被出现问题时,做出细致调查,便于对绿地系统的结构做出细致分析,为制定出最适合的绿化结构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探讨,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建议。

1.2 加强景观园林的独特性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包括4大步骤:园林景观施工图纸设计;整体效果设计;初步规划施工方案设计;总工程预算设计。就专业建筑工程师而言在进行最初的景观园林施工图纸设计时,会详细统计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具体材料、材料的类型与数量等相关问题,再根据投资者的意见修改、完善,确定施工图纸。

1.3 特色鲜明的地域性

地域的不同决定着人们行为活动以及生存方法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文化内涵等都是一个园林设计中文化的载体,并且能体现出本地区的景观特色。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都能明显体现本地区的气息与特色。因此,园林设计一定要体现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性。

2 善于用各类造景元素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汇总中,有很多可利用的乡村景观造景元素,比如说树林、小路、山坡等都可用来充当造景元素,对其进行统一设计可呈现出不同的设计效果。设计者在运用各类造景元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使其设计的部分和整体相统一,内容与风格相统一,通过不同元素的协调搭配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不能是零碎的元素堆砌;切实处理好各类新景观的加入。园林景观是统一性较强的自然景观,不被人为干扰,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尽量减少人造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在处理园林景观设计时,需把握和维护好不同造景元素的多样性,比如,视觉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要将不同造景元素的视觉效果体现出来。

3 要切实体现园林设计功能性

园林景观设计要具有观赏性,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人们日常生活等提供便利,在亲近自然、文明生态的基础上,加强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城市园林景观范围较广,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满足人们的出行、车辆出行等需求,合理规划,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道路规划。可结合线性分割对道路功能区进行区分,使其具有线条美,更便于人们出行。园林道路的周围也可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吸收噪音,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将园林景观的功能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4 加强生态功能建设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整合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是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可实现植物景观多样化。设计者要结合市民的生活空间、自然过程的整体性等进行绿地镶嵌,使廊道保持贯通,在人口密集区或者郊区等地要注重绿地的发展,使园林生态形成网络。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比较复杂,叶面积的指数比较高,能有效防御风沙和尘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断完善园林景观,提高绿地率是关键。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园林规划设计。

5 提高对于园林设计的认识

可以说,园林建设关乎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发展,关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将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各个部门也要认真对待。加大绿化的宣传推广力度,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们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加大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科研工作,将园林建设成果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中。使设计者以城市性质、功能、文化和区域定位等作为基础,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空间。

第5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中华民族拥有了弥足珍贵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全球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遗址旅游的发展正在实现模式的多样化和产品类型的创新。总体来看,遗址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遗址博物馆模式、遗址旅游区模式、遗址公园模式、创意产业模式、考古活动参与模式等,其中,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在呼吁协调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的热潮中,生态设计成为遗址公园景观可持续开发的切入点,其利用价值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生态设计、遗址公园、旅游开发

【 abstract 】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precipitation,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e valuable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glob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ites is the diversity of the mode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 types. In general, the site the basic model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e: ruins museum mode, tourist site mode, the site park mode, the creative industry mode, archaeolog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pattern etc, among them, the site park is the present domestic the most common a sit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 In calling for the site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boom, ecological design become site park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ts use valu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key words 】

Ecological design, site park, touris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为核心区的城市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展示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文化传承性的特征,同时又有普通公园的性质,如公共性、大众性、开放性、休闲性等。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有效地景观设计使遗址本体可以被充分利用,符合了遗址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大遗址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一方面,在城乡建设、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往往忽视对大遗址的保护和协调,往往将遗址视为包袱。另一方面,在旅游活动带来的巨大商机面前,对遗址进行过度开发,使文物保护受到利益浪潮的威胁。为了合理协调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既要保护遗址,又要展现遗址景观的独特魅力,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2.遗址公园生态设计探究

2.1生态设计在遗址公园开发中的运用

生态设计运用在遗址公园开发中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遗址本体及其载体的可持续性保护;二是遗址所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保护遗址景观的前提下,运用相应的景观生态技术,包括科学规划、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建立生态和谐为特点的景观。在遵循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等遗址开发原则的前提下,将保护开发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总结出具体设计手法为:

合理分区,注重遗址本体保护

首先,将遗址本体纳入核心保护区,严格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遗址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一切景观设计和旅游开发活动均以不破坏遗址景观、不影响考古工作为前提。其次,基于遗址公园主题要求以及多层次的需求满足,划分不同性质的保护和展示区域,要在不同分区(或次分区)规定不同的开发方式和游客行为方式。

统筹规划,注重道路系统的生态化设计

首先,既要做好遗址本体景观,又要做好景观序列组织和景观空间层次划分,规划合理的游览视线组织、道路系统规划等。例如,在道路规划上,应在线路选择上避开遗址保护敏感地带和生态脆弱地带,应选择确保遗址安全的区域进行,并尽量利用或选择自然现存的通道,在道路施工上应尽量利用接近自然的无污染材质,如竹木、石板、卵石。

加强绿化,修复和重建自然植被

加强绿化最主要的就是生态功能,遗址公园绿化最重要的是重建和修复自然植被。修复和重建自然植被并非将历史上此地的自然植被和景观完全还原,而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此区域生态建设目标。设计形成的单个生境、景观斑块要与遗址区外自然生境相融合,通过植物造景,丰富遗址景观。

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遗址景观

体现遗址景观特色,首先要发展地方特色乡土植物,凭借其强适应性和低风险性成为生态恢复中重要的植物种类,同时也是景观本土性和地域性的最直接体现。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遗址特色资源,建立其特色遗址景观。

2、3案例介绍――天津三河岛遗址公园生态设计分析

三河岛,又称炮台岛,位于天津市塘沽北塘,岛长270米,最宽处138米。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450多年历史,是北塘炮台中的北营炮台原址所在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三河岛成为一座生态岛屿,岛上栖息了多种鸟类, 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价值。

三河岛遗址公园开发模式侧重于保护功能,既要保护炮台遗址,又要保护自然生态的鸟类栖息湿地。三河岛遗址公园设有古炮台遗址、古炮台残墙、眺望台、大风车等9处景点。岛内的游览路线设计以及景观节点设置,将多处炮台遗址景观以及鸟类栖息湿地景观流畅的串联起来(见图一)。

图一 三河岛遗址公园平面图

亮点一:合理分区,分区保护炮台遗址和鸟类栖息湿地

三河岛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以保护性为主,根据现状按两大核心主题进行开发:炮台历史遗址公园和鸟类栖息湿地。(见图二)

图二 分区图

其中,炮台历史遗址公园,面积为:2.03 公顷。园内有炮台遗址、碉堡遗址、炮台残墙等遗址。炮台遗址的保护,主要是利用围栏进行围合。注重道路系统的生态化设计,园路设计和植物景观相协调,在主园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炮台遗址,以及岛上东南侧的古炮台堡垒的残墙。对于北侧碉堡遗址西侧碉堡遗址,保护开发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另外,鸟类栖息湿地,面积为:0.87 公顷,对现状已形成的湿地景观进行保护,并在植被破坏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在鸟类栖息地中设置体现生态理念的木栈道、木平台等,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

造山分区,在遗址公园的东北部抬高地形,形成山峦。其优点为:首先,将遗址区域和生态区域分开,这样既能对遗址进行保护,又能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保护鸟类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形成了北高东低的中国传统布局形式。

亮点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观

首先,由于三河岛地处北塘河口处,岛上栽种的植物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在岛上生长的乡土树种,如刺槐、山桃、金银木、山定子等,打造北方岛屿特色景观。其次,设置岛屿最高的观景点,根据当地建筑特色,结合岛屿丰富的风能资源,建造以风车为造型的功能建筑,建筑分为四层,首层为历史文化展厅,二层为休闲咖啡吧,三层和四层为观景望台,可俯瞰岛内自然植被、鸟类及各处美景(见图四)。

亮点三:生态开发,充分利用岛上的生态资源

三河岛上的景点充分利用了风能、太阳能及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生态效益。例如,岛上的灯均选用太阳能照明灯、风光互补路灯、草坪灯等环保型灯具;观景风车建筑的顶部可通过风能发电;观景廊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等(见图五)。此外,整个三河岛遗址公园的给水系统是通过打深水井,然后利用风车动能抽水。在排水上,建立雨水管网系统,搜集雨水,实现了循环生态效益。

图四 风车建筑图五 图六 太阳能板

整个设计上可谓亮点层出不穷,只在遗址公园生态设计上给我们如下启示: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区,是进行遗址公园开发的首要步骤和前提,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整个遗址公园的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遗址景观与非遗址景观共同保护, 是遗址公园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3) 保护遗址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是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保障。(4)因地制宜,是建立当地特色景观的关键。

三河岛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是以保护遗址为主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和手法,从景观的构造,公园的空间布局,公园植物的配置等方面,结合当地丰富的生态能源来打造其特色景观,是一个生态设计比较成功的遗址公园案例。

3、总结

在我国大力倡导合理保护开发遗址景观的局势下,生态设计作为遗址可持续开发的主要手法,已经逐渐成为每个遗址规划设计项目不可分割的主题,也是衡量其设计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之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今后遗址保护开发工作的重点。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的最常见的模式,要做到可持续开发就要坚持:以遗址保护为基础,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责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远景。要达到以上目标,仅靠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手法还远远不够,怎样才能真正地将遗址公园进行可持续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使遗址文化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在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中。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王璐艳, 王浩.浅析绿化在大遗址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陆建松.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

[4]梁志刚.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薛静. 保护古城遗址,建设生态人文合一的园林景观――临汾古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理念[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第6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儿童公园 趣味性

引言

儿童公园最早是由儿童游戏的场地而演变而来的,18世纪中期,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地,后来逐渐将游戏场地移到公园中,20世纪出现了专为儿童设计的公园。鸿恩寺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基于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把时间、空间、场地的概念融入设计,由静态、安全、缓慢、魔幻、启迪型空间向动态、冒险、快速、科技、运动型空间转变,是一个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活动场所。

1、鸿恩寺儿童公园的概况

鸿恩寺儿童公园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东接重庆市主城区最大的城市公园鸿恩寺,西临中国著名商业景观――观音桥商业圈。儿童公园总占地145亩,公园总体布局以游龙般流线型组织整体的路网框架。中心广场区既是南北公园的交汇区,又是鸿恩寺公园的入口广场区。不同年龄层的活动沿动感的流线型游园路布置,由北往南,是婴幼儿活动区域到少年活动区域。

公园设计体现生态、乐趣、启迪、感恩、科技等五大主题,儿童公园北区规划布置了北次入口生态水公园区、生态主题园区、魔法森林区和北主入口开放活动区,设置了室外儿童游泳池、生态咖啡屋、种植感知园、沙地、高低起伏的魔法森林等景观节点;南区规划了南主入口广场区、科技水活动区,山地活动区和南次入口区,主要设置了主入口下沉广场、开心乐园、水战活动场地、兔形草坡、球类综合、地道迷宫、急速天地等景观节点。公园整体设计以形态多样的景观元素,引导儿童参与到环境之中,触摸自然、了解自然、体验童趣,让儿童在自然的嬉戏之中体验知识的多样性,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塑造生态而充满趣味的户外课堂。

2、儿童公园景观的特点

儿童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儿童的心理需要,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年龄的阶段性,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就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在儿童娱乐景区的场地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通过提供适当的娱乐环境与活动设施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儿童自发的去探索与思考,同时从各个方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鸿恩寺儿童公园就是沿着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活动组织,从幼年到青年,从缓慢到快速的儿童活动空间。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公园的游戏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娱乐空间,更好的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寻找天真浪漫的童趣世界。

3、鸿恩寺儿童公园依据特定年龄儿童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生理、心理、行为上的特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年龄是儿童分组活动的依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活动方式不尽相同。鸿恩寺儿童公园做为一个主题性儿童公园,其设计面对的儿童年龄段在10岁以下,主要面向3-8岁儿童。首先,这一阶段儿童具有自主探索的意识,可以自己玩耍,能够自行探索游戏;其次,孩子虽然需要陪护的程度不同,但都离不开家长的陪护;另外,这一阶段儿童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占据重要地位。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优势。这一阶段的儿童感知外界的主要媒介仍然是依据听觉、视觉及触觉,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游戏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如秋千、跷跷板等变化多样的器械,他们在游戏中认识环境,丰富知识,发展活动能力,这一时期的儿童明显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喜欢拍球、掘土、骑车,他们大都三五成群结伴游戏,很少单独玩耍。逻辑思维能力在6岁以上才逐渐增强。这一阶段一般是学龄儿童心智己逐步开发,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活动的体力强度加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参加体育运动,对智力活动的兴趣增强。根据儿童的心理的特点促使鸿恩寺儿童公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针对特定阶段的儿童特点来进行设计的现代主题性公园,也是一个风格独特、内容新奇有趣、互动性高的休闲活动公园,也是自然的、生态的、富有趣味的公园。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功能和设施,是儿童成长的好课堂,能启迪孩子热爱生命、融入环境和集体、在大自然怀抱中快乐健康成长。

3.1鸿恩寺儿童公园的行为特点与游戏活动

3.1.1通过文化、教育增添公园的内涵

儿童公园设计运用现有场地地质元素描绘生态性儿童活动景区的同时,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和人文习俗相融合,通过抽象雕塑,生态演示,艺术感知,群众艺术等方式培养儿童认识事物。该区域位于中心入口广场区,集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儿童创造轻松、自然、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使环境具有“寓教于乐”的潜在作用,让儿童们在游乐中增长知识。

3.1.2 以儿童的参与性为原则丰富了活动的方式

儿童公园为提高儿童的自发参与性,创造与儿童互动,与儿童的趣味交流的活动空间。公园包含水活动、电活动、自由运动、大地艺术活动、碉堡冒险活动、极限运动及龙型怪兽滑梯7个参与性景点。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一个集科技、乐趣、冒险为一体的生态乐园。

首先,儿童公园将探险精神运用到儿童活动空间中,刻意将儿童游戏增加困难,迫使儿童在经过思索以及实践后,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儿童会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游戏中。

其次是地形营造。如起伏的山丘和洞穴,许多儿童都喜欢洞穴或者是一些小空间,从实际说来,孩子们这种喜欢钻小洞穴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甚至还能提高儿童的思维方式。地形的营造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设置更多的儿童游戏方式,如滑梯、沙坑、攀爬等。在设计中以微地形的营造结合山地形态设计,增添儿童活动的趣味性。

最后是儿童戏水池。亲水是孩子的天性,戏水可以说是孩子最爱的游戏,公园将戏水做成多种形式,将溪流、喷泉、小品、水盆等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形式,活泼的造型,溪流中浅浅的水流和光滑的石头丰富了孩子的触觉,增加了孩子探险的感觉。孩子可以在溪流中涉水,在水盆中戏水,在喷泉边击水,为孩子们增加了更多的欢乐。多样化的戏水活动增加了孩子的参与性。

3.1.3让儿童接触自然,体会大自然的千变万化

儿童公园中植物的魅力除了自身各种特征所赋予的植物美,还在于以植物为主题而构成的各种游戏场所带给孩子们的无穷趣味。儿童在最亲近自然的游戏场所当中,能够得到各种不同的游戏体验内容,如感知体验、活力运动体验、探险体验、创造体验等。而对自然环境的营造,最核心的内容是模拟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包括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生物链、地形营造、自然水景等,创造一个微自然的儿童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儿童不仅可以尽情玩耍,更可以通过该空间的某些组成要素学习自然常识、增长知识等,大自然是儿童最亲密的朋友也是儿童最值得信赖的老师。

4、总结

鸿恩寺儿童公园内的项目充分注重儿童的参与性、探索性,促进其自我探索游戏的意识;注重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其触觉、视觉等感知觉系统的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游玩中获得各种认知。孩子在这里可以安全自由地玩耍,家长只需在附近,可不时观察到孩子即可,也可根据孩子的大小,处于不同的远近。儿童公园在整个场地的,或在孩子玩耍的旁边都设置了家长停留的空间。(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兰西斯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