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授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一号改革工程”的部署要求,专班紧扣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局作用,凝聚服务经济发展合力,围绕理顺机制、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精准发力,努力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构建良性发展生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双组长制”优势凸显。制定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小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架构,理清各专班、专题组具体职责,推动形成区委统抓统揽、各层级各方面协同发力的整体格局。加强统筹调度,先后召开联席会、调度会10余场,对现存问题召集党政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路径,确保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企业家满意指数测评等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举办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专题“三述”评辩会,述实工作具体路数打法,现场收集部门和企业建议共21条。
(二)服务企业取得实际成效。省、市服务队进驻以来,专班主动沟通联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22个小分队深入基层、下沉网格,“点对点”菜单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手把手”引领式帮助申报兑现优惠政策,截止11月份,收集包括“四上”企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问题3486件,解决各类问题累计3473件,办结率达99.63%。组织部门接到拜访会见重点商协会8家,召开座谈会3次、工作推进会5次,多家省级商协会与市北达成合作意向。+
(三)惠企助企政策密集出台。协助区委、区政府制定《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的指导意见》,配套印发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76条,并在今年企业家大会上公开。参与制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20条”“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展现市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组织起草《关于促进全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完成异地商会、街道商会社会团体登记,社区商会、网格商会试点陆续展开。制定完善鼓励商协会发展政策,国际商协会中心论证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四)专题调研有序推进。依托“党群e家”平台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有效问卷5180份,梳理汇总企业需区政府帮助解决事项80余个,意见建议150余条。采用面对面、点对点方式,到街道、部门实地调研9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及时掌握推进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邀请国家发改委法律顾问来我区座谈交流,专家详细解读了世行标准、国评标准内容,并结合我区实际给出专业化指导。组织部分单位、街道赴深圳市、上海市考察学习,实地了解非公党建、企服中心建设、审批流程优化等情况。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探索设置营商环境综合机构总结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有益参考。积极参与全区“创新突破”金点子活动,依托第三方机构助推涉企政策集成创新建议成功入围。
(五)营商氛围逐渐浓厚。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和信息收集报送制度,注重选树在招商一线、服务一线的事迹典型,累计编发营商环境专报3期。加强新发优势总结推广,作为六个区县之一,我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上进行分享。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突出流程再造,狠抓落实再提效。把前期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规范问题收集、部门办理、及时反馈、挂账督办、跟踪评价的工作机制,形成“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闭环模式。一是实施营商环境问题调研常态化,做好数据分析、评估,动态掌握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二是借助“党群e家”平台,推动资源力量向网格延伸,利用紧邻企业的优势,加快涉企问题解决,有效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三是探索建立区人大、区政协及公检法机关与企业常态化联系制度,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主监督视察、专题调研和人大建议案、政协提案办理等的重要内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四是定期调度、研判、督导,将营商环境指标纳入“大督查”范围,跟踪《指导意见》及重点任务清单办理落实情况,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
【关键词】 技工培训 富士康集团 培训规划
1 引言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知识、技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才能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而我国现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社会公众对人才的追求目标是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白领”、“金领”,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招生扩了又扩还供不应求。而同期中专和职业高中达不到招生计划数,有的学校就因生源不足而停止招生。这就造成了在我国众多行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各制造企业都在着力构建自己的技工培训体系,富士康集团的技工培训体系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
2 富士康集团技工培训体系内容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富士康的快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人才培训体系。“人才本土化、人才科技化、人才国际化”是富士康集团挑战21世纪的人才经营策略。富士康集团对于其内部技术工人的培养与培训具有一整套管理实施系统,该培训系统的实施为富士康集团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1) 技工培训目的
富士康通过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员工掌握生存之道。富士康集团的技术工人通过培训能够真正掌握技术,即使离开富士康,他们的技术也能够为他们赢得生存空间。
2) 技工培训方式
富士康技工培训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为:内部授课、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培训相结合,且实践操作培训为主,实习工人们在生产线上边生产,边培训。员工通过在产线上的实践操作可以直观地接触生产,能够在短时间里适应生产操作。外部培训是委托培训机构帮助其招聘新员工,再由培训机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3)技工培训流程
富士康对于刚招聘进入公司的新技术工人,一般的培训流程是,首先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思想道德、业务知识、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岗前培训一般维持一周;结束岗前培训后,即进入产线培训,工人们将被分配到生产的第一线,有公司为新员工安排熟练工帮带,实行“师徒制”,采用“一带多”或“一带一”的方式,在生产线上,新工人在熟练工的带领帮助下能够尽快熟悉生产技能,尽快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4)技工培训的考核
员工每次培训后的考核都由人训部组织,人训部通过以卷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的形式来测试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员工,员工们的考核成绩将会被保留,作为以后晋升的依据。
5)技工培训阶段
富士康技工培训分三个阶段:岗前、岗中、岗后培训。岗前培训:以课堂的形式对新入公司的工人进行书面培训,包括了思想品德、生产操作、规章制度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卷面考核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测与控制;岗中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的员工进入生产线后,公司将安排熟练技工以师带徒的方式对新员工进行帮带,而新员工的表现将由帮带他的师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将被保留作为考核甚至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岗后培训:组织员工在工作之余寻找工作过程中的问题,配合部分案例分析,让员工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反过来结合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整改。
6) 技工培训师资队伍
在富士康集团内部有一个特殊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集团内除了拥有一份本职工作外,还担任了一份兼职工作,他们就是――富士康内部讲师。集团内的每一位讲师都将负责给公司员工进行培训以及资格认证,而每一名讲师的资格也必须得到公司内部认证,这些讲师是公司内部的兼职,没有培训的时候,他们活跃在公司的各个生产或辅助岗位上,当公司组织培训时,他们则变为内部培训讲师,他们将他们的生产实践经验或理论知识传授给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
3 淮安富士康集团技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为了切实感受富士康技工培训体系的效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淮安富士康技工培训体系。通过对淮安富士康集团技术工人走访调查发现富士康集团对于技术工人的培训很重视,但调查问卷显示员工对于培训的方式、内容等比较满意,同时,提出公司培训规划、培训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3.1 淮安富士康集团技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3.1.1 技术工人培训的缺乏规划性
在对淮安富士康集团技工培训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技工们希望培训的方向能够往高层次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应该全方位的,多层次,综合化的培训员工。这说明:在富士康集团内,技术工人培训体系虽然很完善,但是对于一般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项目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同时缺乏技术工人发展培训的规划体系也易造成人员流失,很多工人在感到公司没有得到重视,而对公司失去信心。
3.1.2 技工培训的单一性与机械性
问卷中富士康的技工们提出:培训时内容、方式显得太单一,培训时间、流程显得太机械。培训的内容无非就是在原有技术技能上进行深化,工人们得到的除了操作熟练、技术提高之外得不到什么;培训的方式除了内部讲师授课就是在生产线上由师父帮带,缺乏新型模式,这导致工人们在培训时缺乏其激情。同时,在培训时工人们往往只知应该这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使得工人们在整个培训的过程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培训的时间和流程则显得很机械,员工们希望培训的时间安排不能影响工作,最好能够在业余时间,并且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
培训的单一性和机械性使得培训失去了活力,同时,也很难为公司培养出“全才”、“多面手”。尤其是富士康集团,公司内部很多基层、中层、甚至是高层干部都来自于生产一线,如果让产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接触更广阔的培训知识,公司培养他们成为管理层将变得更加方便。
3.1.3 技工培训的封闭性
技工们在问卷中对培训期望一栏都希望能接触外部培训,或者是技术交流。由此可见富士康集团的技工培训比较封闭,参与问卷调查的所有员工都表示,他们接受的培训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培训。企业内部的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节省培训开支,同时内部培训针对性更强。但是,封闭的内部培训、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技术工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虽然技工们在封闭的企业培训下接受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但是缺乏长远性。长期不与外界进行技术交流,很难接受到先进的技术,即单纯的企业内部培训不利于技工的成长。
3.2 外部环境问题
影响富士康技工培训体系完整性的除了培训体系内部问题还有外部环境问题。
首先,外部培训资源缺乏影响培训体系的完整性。富士康进入淮安后,招聘了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这些工人的招聘以及初期基础培训工作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委托外部人力资源公司或是培训中心来完成。由于缺乏一个委托招聘及培训单位的统一标准,帮助富士康集团招聘并组织员工基础培训的机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加上外部人力资源公司和培训中心的规模、师资力量、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参差不齐,这大大影响了新员工基础培训的效果,也给富士康集团对新员工组织的岗前培训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正是由于外部培训机构层次不齐,使得富士康中、后期的培训方式均为内部培训。
当然如果继续深究外部培训资源缺乏的根源,这又与我国长期教育观念和办学体制有很大关系。我国现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社会公众对人才的追求目标是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白领”、“金领”,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这样的教育观念下,政府部门对办技校热情不高,财政投入的力度不够,学校办学条件差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更不能规范有序的培养技术工人。国家对职业培训机构关注力度也不够,社会上虽然涌现出大量的职业培训机构,却难以得到国家在资金上的扶持,导致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一系列社会背景,对很多制造型企业技工培训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缺乏外部环境基础,很难构建一个完整的技工培训体系。
4 完善富士康技工培训的对策
4.1 完善富士康内部技工培训体系的对策
4.1.1 制定技术工人培训规划
技工培训目的是为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必备的人才,这需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要求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不能“拔苗助长”。 一般来讲,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规划包括短期的“充电”计划、中期的“镀金”计划、长期的“发展”计划。以短期的“充电”计划为例,它解决的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题。针对一个期间、一个阶段生产和设备出现的问题、人员出现的技能不适应现象,应及时组织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针对设备改造、产品更新、操作优化等新情况,应及时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岗位技能培训,使技术工人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避免技能人才“折旧”现象的发生。当然,对技术工人的培训不能仅仅考虑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还必须有超前性、系统性,要把对技术工人的培训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对技术工人的培训进行预测与规划,进行有效的中、长期培训,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4.1.2 改变培训的单一性
改变原有的单一化培训模式,增加培训类型,保留原有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之外,可以举办企业内部员工技术交流会,让“技术能手”们将他们的学习经验向他们各自部门产线上的员工们进行推广。在技术交流会上,工人们可以将自己在平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拿出来讨论,交流生产技术上的心得体会。这样可以提高工人们参加培训的兴趣,增加培训的生动性。
同时,公司除了培训技工的技术能力还可以增加培训管理知识,在富士康集团里,中层的管理干部基本都来自生产一线,提前给部分有培养潜力的一线工人培训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可以为将来提拔干部做储备。
在技术培训过后举办各类技术竞赛活动,既可以为身怀绝技、勇于进取的技术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激发了其发奋学习、苦练基本功的热情,在技术工人中形成赶、学、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使每个技术工人通过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切磋岗位技能,提升技能水平。
4.1.3 鼓励外部培训与开展技术交流会
鼓励并引导员工报名参加外部职业技能培训班,同时公司可以批准员工一定的假期去参加外界的技能培训;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通过开展技术讲座,开阔技术工人视野。企业可组织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也可通过“借势”或“借脑”,聘请科研院校的人员进行讲座,拓宽技术工人的视野,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员工保持技术的更新;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公司可以组织技术工人到同行业兄弟单位参观交流,也可组织高技能人才到国外先进企业参观学习,了解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技术,更新观念,拓宽视野。
4.2 优化外部环境
首先,为了能够保证招聘的新员工素质以及技术基础,便于岗前培训的顺利进行,富士康集团有必要制定一个标准用来衡量所委托招聘与培训的单位。在统一的标准下,受富士康集团委托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机构将被进行甄选,留下的将是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拥有培训师资队伍的中介单位。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加强企业与院校合作,开设与企业岗位相关的技术培训班或设立定点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
最后,还需要社会和政府加大对技工培训的支持。企业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是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宣传,政府政策的导向和资金的支持,都将给技工培训的现状带来质的改变。鉴于目前“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倾向,政府可以考虑制定鼓励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优惠政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与投入。
大环境的改变,当技术工人成为人们热捧的职业,社会上的技术培训达到一定层次时,包括淮安富士康集团在内的各个制造型企业的技工培训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扩大。
参考文献:
[1] 陈松林.企业应强化对技术工人的培训.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4(6):256
[2] 李刚,张沈伟,刘巳洋. 富士康快速成长的启示.中国机电工 业,2008(9):57~61
作者简介: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信息化
1新时期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定位
过去,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以会计理论为主,辅之计算机理论的应用;另一个是以计算机理论应用为主,辅之会计学理论。两种形式各有优劣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形式容易走向一个极端。而在“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下,为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注入新的元素。打破传统的“以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和熟悉基本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定位,我们的教学定位应该转变为:让学生“以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和熟悉基本计算机技术”为基本落脚点,“以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发展要求”为最终目的。
2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陈旧,与时展需要脱节
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培养课程主要以学习有关会计基础知识,配以选定的某款软件的操作过程进行讲解。这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只熟悉固有软件的操作,而缺乏对市面上其他会计软件的了解。因此,应该把打破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软件的操作原理,开设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和ERP系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新形势下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2.2教学课时设置不合理,缺乏校外实习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许多高校存在会计电算化课时量远远低于会计理论课时量的问题,这对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非常不利。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近些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外实习的培养设置取消,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电算化操作缺乏校外实际应用。校内自主学习和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缺乏校外实习的联合培养,学生对电算化的实际掌握水平将大打折扣。
2.3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涉及会计理论知识、计算机理论、管理学综合等等,这要求负责会计电算的师资队伍涵盖这些领域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负责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比较单一,要么是会计专业出身的学者,要么是计算机方向的老师很大程度上不具备综合性的理论基础。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资队伍缺乏相对应的扩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质量也缺乏相应的保障。
2.4课程考核形式不合理
当前高校的期末考核形式主要以“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占比考核形式为主,而会计电算化的考核内容也是在此基础上加上“上机操作考核”,考核的针对性不强。并且,多数高校最终考核结果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与学生电算化实际掌握情况相脱节,考核形式落后且单一。这将极大限制了学生会计电算化实操水平的掌握情况,阻碍了对于高质量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3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3.1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形势下,社会对于会计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更要求与新时代的需求相匹配。首先,高校应当适当增加《Access数据库》课程,以培养会计人才对于大数据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其次,增加《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提高会计人员为公司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能力;最后,增加多样化会计软件操作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会计软件,了解不同会计软件之间的处理差异,做到举一反三快速适应软件不同带来的困难,了解软件操作的原理。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更上一层楼,从“传统的会计信息记录”转向“财务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3.2优化课程安排,重视校外实习安排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课程安排多是先理论后实际操作,但是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是不可相分离的,高校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交叉进行,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以后,尽快地上机实操加深印象和对于相关会计操作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课程学时安排要适度、合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者并重,不可片面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重要性。此外,高校由于扩招导致学生实习安排缺失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校外实习与校内上机实操还是存在明显区别,校外实习不容忽视。高校要加强构建与企业联合培养会计人才的平台,注重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考核,让学生真正把会计电算化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3.3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学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学生人才培养的效果。高校重视对师资队伍人才的打造,对培养适应新时展的会计专业人才产生重要意义。首先,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或许存在差异,有些老师专长于会计基础知识,有些老师专长于计算机理论与操作,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双导师联合教学的形式,避免陷入单一知识模块的盲区。其次,注重会计电算化教学老师的不断深造、继续教育,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要与时俱进,主动去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课本上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加强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后,应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多元化教学形式。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向新兴的授课方式转变,授课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辅之以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加强学生对于电算化教学内容的反复学习提供了存储记忆条件。
3.4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考核结构
现如今,许多大型的考试考核都以无纸化形式进行网络测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在会计电算化的考核中加入无纸化线上测评,用以测评学生平时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占比考核形式。此外,新时代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发展需要打造出一群具有创新思维、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人才。高校在传统的“老师对学生打分”考核当中,适当加入“学生互评”、“校外实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考核内容。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让考核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4总结
新时代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对于会计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改革不容忽视,否则进入社会的会计人员将因为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被时代淘汰。现如今,高校越来越注重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对于会计方向教学形式的改革,也需要各个高校的积极配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期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批创新性、专业性的会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欧阳瑜.基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分析[J].财会学习,2018(25).
述职报告,顾名思义,是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陈述自己在任期内的工作情况。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修理工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修理工个人述职报告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20__年就快要过去了。首先,多谢张班长、蔡主任、候主任,给我这个学习技术的机会和这段时间以来同事的帮助与支持。回顾这几个月以来的学习,工作虽累,但并不阻碍我那颗“阳光之心”去享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用心”体会的实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通过此次学习,能够巩固汽车构造的理念知识,能让我感性的接触实物,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现在我已经知道保养的工作流程,并能做些简单的汽模具维护。
二、思想层次提高不少。
在闷热的天气中,我仍能坚持按时学习,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并让其变得更加坚强。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要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新环境新工作;要怎样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快地成为一名正式的技术人员;怎样与同事(群体)交流,尽量减少能量的内耗等。
三、敬业精神。
每位同事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现职。在维修工作中,忘记午餐时间已经是常事,就算是已经下班,都是能尽责、认真地对待手头上的工作。在维修的过程中,他们的那份责任心、认真、严谨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们一起在车间中挥洒汗水,为的是生产线上正常生产。
四、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困难留给我们,将方便留给顾客”这样的标语在公司每个显眼的位置都可以看到,可见公司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我们的口号是:全力以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超越目标。这口号鞭策着我们每位追求更加的目标,共创佳绩。
五、沟通非常重要。
良好的沟通能达到统一战线的目的。学组员之间的沟通、模修工与生产线上人员的沟通、机修人员与上产线上人员的沟通、模修工与机修人员的沟通,这些同级沟通有利于各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当前的任务,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而领导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主要得益于公司优秀的管理制度。通过开早会、培训、技术交流会、员工大会等,其既能提高其办事交流,又能主各位员工都站在统一的战线上,协同管理好公司,我相信:在这种优秀的管理制度之下,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__实业会越来越好,实行飞越式发展。
或许对于公司而言,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过客;但对我而言,__实业是我人生道路中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__实业在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会发展得更好。而我也会跟__实业一样,天天进步。
修理工个人述职报告220__年,我毕业与__学院,公司内燃机制造及维修专业。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公司工作,工作期间,我通过认真实习,勤奋实践,逐渐掌握了现车辆修理的基本要求,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指出!
一、书山有路,技海无涯
到维修制造中心后,我深知: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若看不懂图纸资料,搞不清设备原理,钻不透车辆构造,不但十分尴尬难堪,而且不是合格工人。我克服实践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牛劲”,努力为自己“加油充电”。我整理了一些有用的技术书籍,深入学习了《车辆构造》、《机械基础》等技术理论,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有时,为了弄清楚某一个配件的来龙去脉,对照技术资料,彻夜琢磨研究,不搞明白,决不撒手。
有时,在车间里做不完的事,就拿回宿舍研究,久而久之,我的宿舍成了我的“研究所”。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我进步很快,但是我没有丝毫的自满,我深知,自己虽是一名大学生,但是维修制造中心很多师傅经验十分丰富,是我学习的榜样,在钻研专业技术的道路上,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要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企业不断做出新贡献。
二、勇于攻坚,解决难题
我用自己聪明才干和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与师傅们一道为维修制造中心解决了一道道难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今年四月份,维修制造中心通知我有一台车,带负荷倒档调档,修理了几次都没有修好,待修车一到,我和师傅马上带上工具与司机进行试车,行驶中发现,沙漠路段,倒档自动跳档。
驾驶员说:毛病已在三个月前出现了,就是找不到毛病。我和师傅商量后判断:“倒档齿箍打滑”故障的原因,驾驶员说已经更换过了,没发现有问题。试车回来,我和师傅再次详细检查,还是确定为倒档打滑。在拆解变速箱以后发现倒档上采用的齿箍异常,虽然大小一样,但是齿的形状不同,这就是直接导致调档的原因。更换后,故障顺利排除,不但解除了驾驶员的烦恼,也为公司节省了大笔费用。
三、爱岗敬业,热情服务
“站着做人,跪着服务”是运输公司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见到很多车辆在行驶时出现制动不灵的故障,我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造成车辆行驶制动不灵的故障有以下几个原因:制动系产生的压缩空气压力不足。车辆由于储气筒不能储存足够的压缩空气,制动阀的供气量不足;制动阀管路漏气、气路堵塞都会造成制动时制动系产生的压缩空气压力不足;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不合适;制动蹄接触面积太小。根据以上原因,围绕着制动不灵的问题,我反复查阅、研究了有关维修保养资料,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对逐个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检查分析,对可能会发生故障的部位,采取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拆检。
我首先检查储风筒,看气压是否符合标准。起动发动机,检查制动系的压力表反应情况,发现其充气困难,充气>3min才充到0.3mpa。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空气压缩机有故障,也有可能是密封气压管路有泄漏,造成气压很难提高。我检测发动机中速运转时的气压,发现上升较慢,熄火后检查气压,发现压力快速下降超过标准规定值。检查空气压缩机传动皮带松紧度是否符合要求,又拆下空气压缩机,发现泵盖内大部分被积炭盖着,气门口亦都有积炭堵着。清除积炭后装回泵盖及附件试验,发现效果比以前有改进,空气压缩机有明显的泵气声,工作效果良好,然后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风喉接紧继续起动发动机,将总阀前的每一段管路逐段松开试风量,再加以彻底清除堵塞管道上的积炭。
通过以上操作,使发动机起动后,气压很快可以达到490kpa以上。我根据踏下制动踏板后气压下降值来判断故障,发现气压下降正常,但在放开脚踏板后,排风阀的排气量不足,当即解体检查刹车总阀,发现进气阀阀胶有明显沟槽的现象,排风阀阀胶发涨关闭不严,经更换装复好后,再适当调整排风阀,然后我又把后车轮里制动蹄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适当调整到最佳位置,使之不会有拖滞的状况。并且检查前后四轮制动气室推杆伸出行程是否达到规定值,前轮推杆行程应为15~35mm,后轮推杆行程应为20~40mm。
不料在检查调整的过程中又发觉左右车轮制动气室推杆外张费力,缓慢且不够灵活。拆开制动气室进气管即有空气排出,证实气管接头无堵塞,而阀胶又无穿漏,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一级保养的过程时不够认真彻底,或长时间失去脂而使凸轮轴与衬套锈蚀,造成推杆推力困难行程少,故此,将车轮顶起,随后转动车轮试踏下制动踏板,果然车轮不是即停而是缓慢停下来,证明凸轮轴失去了作用。当即把左右轮和制动凸轮推杆拆下清锈加以、调整,并且将整个制动轮鼓清洁一千二净,以及检查制动蹄的回位弹簧拉力情况,从直觉看弹簧已经被锈蚀了许多,用新旧弹簧对比确认弹力和粗细都有差别,所以更换新件。换上新后,这一故障排除了。经过试车检验,该车原刹车不灵的故障被排除。
四、加强修养,向党靠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在工作期间,我深切的感受到职工群众的力量和自己肩负的使命,善良淳朴的职工群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默默无闻尽职尽守,勤奋工作,他们面对困难时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修理工个人述职报告3一年来本人立足本职工作,深挖潜力,继续深造,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参与车间快修组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立足本职工作。
自取得技师证书后,在工作中更加努力,积极完成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对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仔细研究和审核,出现问题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解决维修中的难题,配合车间经理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积极倡导新管理制度和新技术,使所在的车间、班组管理完善,作风严谨、技术力量过硬,能够超额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其他小组的维修工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文件和管理制度。在维修质量和维修台次方面多下力气,使公司的营业额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不断进行各种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取得技维修师证书后,不仅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和较为先进的汽车技术,促进公司车间班组内各项技术提高,又能深入生产现场积极和技术人员,班组管理人员探讨技术难题,提出解决办法。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都主动参与攻关。在20__年解决难题共20多项。还能将所有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员,能够做到细致耐心、态度诚恳,并促进学徒学以致用。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互相学习,互相督促。
三、安全生产两手抓。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工作,能够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带头遵章守纪,做到了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每日工作前进行危险源辨识、三位一体、手指口述工作后,进行自检,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排除,将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自取得技师资格证以来,本人及所在管辖车间没有发生过任何违章指挥、三违事故,有力的支持公司的安全工作。
四、态度良好。
端正劳动态度,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任劳任怨,安心本职工作,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对组织安排工作,尽心尽力积极完成。平时工作中团结同志、遵守职业道德、无不良行为。带领职工共同维护文明氛围,形成互劳互助、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的良好工作环境。
以上是本人取得维修技师资格以来的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水平,钻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深入现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了解车间里的生产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个人的所长为京宝行的发展多做贡献。
修理工个人述职报告420__年设备部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设备部全面贯彻公司20__年TS16949的推广,“提高管理、提高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方针,以制造部“提高生产、降低不良、节约成本”的年度目标为指导,认真落实工作部署中提出的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需要,培养一只高效专业团队”的部门年度目标。
纵观设备部20__年全年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下是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今年新设备的增加,部门工作的重新分配,11个专项工程中又有多项涉及到的面较大,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设备管理部门全体员工通过认真的总结,仔细的分析,从已经出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在困难中锻炼能力,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提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20__年设备部KAIJO机台金线使用量降低了3%,每年降低成本合计约为人民币200万元。降低设备故障率和提高设备的运转,目前焊线零库存细则如下:
一、节约成本:
1、对已损坏价格昂贵的部品进行分解修理,使修理工作细致到元器件,缩小故障范围,使用最低的维修成本修复设备,避免直接更换新的部品。
2、减少设备外修次数,加大内部修理力度。
二、降低不良:
1、对生产中发生品质异常的管控,及时分析,找出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同样错误再次发生。
2、对设备内部参数的认证。
3、进行保养管控,组织对高故障设备大修,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生产不良。
三、提高生产:
1、及时巡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落实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变更保养频次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减少机台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机台正常生产运行。
四、员工流动:
本年度设备部焊线共7人,其中焊线白、夜班技术带班2人,保养维修人员3人,新提升人员2人,人员稳定,圆满完成公司给设备部20__的设定目标。
五、队伍建设
1、我们通过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处理办法,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专人授课,同时到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提高技术素质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使组织更加团结,更富有战斗力。
2、日常负责对焊线机台进行维护保养,定人定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确认,保证其它设备日常生产需要的正常运行;
并负责对特殊产品,在设备组织大修的时候也主动灵活的作为维修主力参加设备抢修。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处理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时,表现不够主动,究其原因是头脑中有怕越权、越位的思想,有时就表现出不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节奏慢。
2、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处理问题,表现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3、班组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仍不够强,导致本年度的1起安全事故。
虽然事后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针对性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但还应以预防为主,加大平时的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根上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
4、设备常用部品备用库存量及在库量确认不够,应加强自身学习多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保障设备维修有备用部品更换,减少生产耽误的时间。
以上的缺点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来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展望20__年,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保证20__年设备正常运转的好势头的同时,加强科室管理和建设上,使设备部的管理上台阶,工作上档次。
修理工个人述职报告5自从事本职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认真地进行各项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不断地探求新知,锐意进取,积极地开展智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完整履行好一个技师的工作职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大地做好了传、帮、带的作用,并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指标,在公司的生产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没有坚定真确的政治方向,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思想。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几年来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形势,结合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到生产过程中去,保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企业保持一致。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追求自身进步。有人说: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得先做人,此话有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成功,必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特别是干我们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的,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所有首先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地职业素养,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听取别人的指点和建议,要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二、端正工作态度,起好带头作用
自从进入公司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从事所有了所有的机电事务,包括所有基建时期的安全和质量的监督巡查。我深知机电管理工作在建设期间的重要性,特别是含有大部分隐形的电器基础设施与工程,要随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决不能草草了事,否则后患无穷且再无法根除,这就摆机我们作机电管理的面前是一种考验和责任。作为我是一位机电班班长和一名电工技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义不容辞。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不仅要求自己班组成员在监督巡查时,要认真仔细,做到一丝不苟,而且自己还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
我对我自己做出了这样一些严格要求:一要在遇到脏累苦险的工作时抢在工人前头干,而且要比工人干的多、下得力;二要在遇到技术性难题是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我始终坚持以尽我最大努力做好每件事,以公司利益为重。包括建成后的生产过程中,有时是抢时间争分夺秒地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电气设备故障有几十起,为公司赢取了宝贵的生产时间,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强有力的保障。三是我要求自己能勇于承担责任;我认为既然自己是一名技师,那么在业务水平等诸多方面就要比一般工人要强一些。在公司分配任务时,在一般工人完成起来比较困难的任务时,自己要主动踊跃承担,更不能与工人推诿扯皮,要做出师者风范,勇挑重担。平时我不仅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实践中,我也是按这些要求去做的。所以我的这些表现也深深受到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发挥了我作为一名技师应有的作用,树立了一名技师应有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长到老,学不了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天不学,就被落后。特别是电气自动化这一块,没有谁能百分百的什么都精通完了,它是不断地在开发在更新,就和电脑软件一样,天天在更新,时时在发展。说不定你昨天还认识它,过两天它就变了样了,就有更先进的东东装进去了。所以我平时只要有时间就多看看专业书籍。一年来,我搜集了大量的新的专业书籍资料,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知。例如《电气设计制图》、《电子技术》、《现代变频技术》、《直流在工业中的应用》等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如:PLC编程控制原理,ABB变频器设置和控制原理、SIPMOS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的控制原理等等使我的确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技术水平,也使我对更高层次的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我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当中,加强领导、严格管理、采取措施、杜绝隐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并按照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实现一个目标、健全两个体系、突出三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的会议精神和工作目标,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
坚持安全与生产相一致,“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认识,进一步落实了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按部门划分了安全管理责任区,层层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签定责任书,形成了一个安全管理,领导有力、组织健全的管理体系。
四、具体工作如下:创业教育整理
一、健全两个体系、实现一个目标安全工作对于我们这种特殊行业的企业来说,责任重大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稳定,绝不可掉以轻心。虽然安全工作本身不产生经济效益,但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谈得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有公司的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应该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目标置于全体员工的控制下,首先在公司内部从公司到各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抢险应急预案,然后实行分级管理,使其达到各尽其责的目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今年年初公司制定了培训计划,分期分批派出人员到外地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取证(特种工ic卡),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日常维护的业务技能,增强了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我们还经常开展一些有关安全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并进行了达标考试,合格率为100%,使全体员工做到了人人懂安全、事事重安全。天然气的安装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通气的每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按照城市燃气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决不通气,坚持“一票否决制”,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资料存档备案。
为杜绝事故发生,施工中严格实行动火制度,分管领导签字后方能实施。对天然气管网及用户的后期管理,今年公司新添燃气泄漏巡检仪和智能管线控测仪各一台,实行专人长期的巡回检查,对供气设备定期保养,使其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按日作好检查记录,每月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存档备查。
二、加强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公司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所以形成了雷打不动的安全检查制度。今年对全市天然气主管网再次进行了安全评估检测,对发现的15个泄漏点及时的进行了整改,使事故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大赛;课程建设
1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展技能大赛的作用
1.1满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高要求的目标
从当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规划思想中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门槛进一步放低,而对电子产品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对于企业设计及生产技术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产品质量提升首先要从技术提升方面入手,我国中职院校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之中,一直秉承技术教育为先导的理念,为进一步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提升电子技术行业整体活力,保证电子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当前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思想,构建相应的学习课程体系[1]。
1.2改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综合人才匮乏的问题
我国要从电子大国走向电子强国,大国重点在于生产,而强国重点在于技术,如何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并领导其走向国际竞争市场,并占有绝对优势,是我国电子技术应用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中职院校作为输送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应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大赛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此行业,忠于此行业。这样既为其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又为国家输送了技术型人才,并且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解决了当前电子技术应用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1.3促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3.1课程体系建设要贯彻育人根本思想根据当前国家与地方发展要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明确教育指导方针。技能大赛所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素质,还有临场发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当前培养的学生,既要拥有核心素养,又要具备专业技术,还要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作业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建议采用“五横五纵”的职业能力递进培养课程体系,践行素质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内涵。“五横”是指五个递进的教育内容体系,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拓展课程、专业自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贯穿于现代教育思想的全部领域。在“五纵”中要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分化,做到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实现全面育人,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完成基础工作,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考取资质,在岗位拓展课程中完成职业教育,在自选课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在社会实践课程中提升个人专业综合素养[2]。1.3.2专业技术课程坚持全面素养培训一是要把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身体素养和劳动观念以及创新意识。二是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以汽车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为例,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一是汽车机械基础(了解机械运动);二是汽车电子基础(专项技能知识);三是汽车文化内涵(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认识);四是汽车构造(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做铺设);五是新能源汽车基础(基础内容及行业拓展知识的整合)。为保证技能大赛的完善性,还要针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1.4帮助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选择教学内容
1.4.1知识内容的构建技能大赛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系统电路、系统控制三个板块。其中,核心是系统电路内容,在此环节的教育课程中应具备以下四项技术:整流技术、逆变技术、直流变换技术、交流变换技术。整流技术对应车载充电机以及车载发电装置的教学;逆变技术对应驱动电机控制器和空调电动压缩机控制以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教学;直流变换技术相对应DC/CD变换器教学;交流变换技术对应单相、三相交一变频电路工作原理和熟悉主电路教学。电力电子器件板块的教学重点为不可控器件、半控器件以及全控器件,在专业要求上要使学生掌握各类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原理以及参数特性和使用方法。1.4.2教材内容的改革纵观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市场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来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学生选择参加技能大赛的时候,也要针对自身专业情况,除了要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创新性,不能光依靠教材实施“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一是要加强对于现阶段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发展资料的收集,保证教材内容可以跟上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二是要注重教学案例的导入,进一步丰富课本内容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注重从实际角度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相连接,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加以梳理,并能让学生在原有基础教学知识之上,还能扩展视野。
2借助技能大赛建设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
2.1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法
2.1.1采用问题导入法授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及知识较为琐碎,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在课堂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加大对于现阶段学生思想的揣摩,将学生作为主体,实施相关教学方法。当前,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并做笔记,缺乏互动性,课堂整体气氛较为压抑。通过问题导入式教学,在关键节点,教师能够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可带着问题去思考。2.1.2采用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不同教学内容之中,设立相应的实践内容及实验课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达成一致。一是要加大与学校领导层的沟通,注重电力电子器件教学设备的投入;二是要与地方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观实践的平台;三是依照当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共同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2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教育信息化2.0时期,此时期的特征在于教育要全面推进信息化,即将专用资源转向大资源并实现共享,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转变教师信息素养观念,实现融合发展。因此,中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机构,更应加大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关注,并将教学任务及成果上传至平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结合网络资源对电力电子专项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扩张;二是建立评论区域,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控;三是设立课后辅导板块,收集评论区学习问题,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
2.3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2.3.1开设半实物仿真课程根据上述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及思想,中职院校应加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的规划,注重实训性实验过程以及验证性实验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已成为汽车行业、建筑行业以及IT行业的主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此项技术优势,带领学生在半实物仿真模拟课程中探寻电力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是教师要增加实物仿真软件的学习,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教师在使用相关建模为学生演示基础知识时,还应教会学生使用相关软件,方便在课余时间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三是注重课程内容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3.2增加课程设计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际作用,中职院校应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加入实验设计环节,将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实践过程进行充分的模拟。首先要按照分层式教学指导理念,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的实践及学习水平基本相同。其次,教师应设置相应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设计实践,在设置课题时要根据当前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一增加难度。2.3.3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在院校高水平实践性人才指导方针的基础之上,中职院校应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并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真正将专业所学内容落到实处。一是要加大与地方电子技术企业的合作,开展技能大赛,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使企业专家与院校教师共同合作,成立优秀的教育团队,在专业技术的实践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指导。二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平台,将社会实践内容列入毕业标准,并设立相应的考核内容,学生必须经过实践,考取相关资质证明之后,方可毕业,进一步提高毕业门槛和教育质量。三是根据地方战略发展需求,为学习成绩优异、实战经验较强的技术型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电子技术产业发展,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2.4.1多元评价针对当前丰富的教育课程以及教学形式,评价的形式也要随之丰富起来,要注重评价体系结构的多元性。一是要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将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列入评价指标中,通过学生的日常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线上测试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技术素养,在线下结合案例分析、项目答辩以及考试成绩内容进行评价,将二者结合,最后得出结果,实现综合成绩评定。二是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评价,注重两者的协同发展。三是进行小组考核,基于小组探究式学习和课题设计等问题进行组内评测和学生互评,考查学生的协作及动手能力。2.4.2过程评价根据当前所设置的“五横五纵”教学课程体系和新课程改革指导理念,应加大对于教学过程的评定。首先,专业技术课程作为考评的主体,而其余的拓展课程作为考评的辅助参考,最后建立综合评定体系。其次,由于所学科目不相同,因此在评价的方向上也要有差异化的体现,在建设过程中,教育团队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课程逐一分解,并分成若干个考核分项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每个课程的重视程度。最后,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把考核指标分化,像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等,并科学设置比例,让学生在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上都有所提升。2.4.3职业评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人员,为保证教学质量,应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第一,可通过评课的方式,定期组织教学团队进行课程观摩,并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优点进行记录,设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专项研讨教学会议,解决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放大当前教学优势。第二,通过巡课的方式,加大教师对于日常教学内容质量的监管,通过抽查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第三,加大基础专业能力的培训,设置考核内容,对教师进行定期测试,以保证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通知”指导,我国中职院校改变以往教学思路与模式,以基础知识为抓手,以技术技能为主线,实施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的发展目标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关教育人员应重视技术内容的学以致用,促进我国电子技术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柯.技能大赛对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N].山西科技报,2021-10-26(A06).
立足于服务和维权的定位,该局在合同审查、诉讼承办、法律普及、咨询解疑和风险防范等五项基础工作上下功夫。通过加强五大基础工作的专业度,打造法律诊所“贴心护权益、专业解法疑、服务零距离”的品牌。
1.在合同审查方面
全面推动标准合同范本固化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业务部门优先使用标准合同范本。对没有标准合同范本的业务类别,联合业务部门梳理合同常用条款,滚动修编参考合同文本,并推动各职能部门将参考合同文本固化为标准合同范本。常态化开展合同承办人培训工作,重点提高合同承办人的民商事法律知识储备和合同业务承办能力,确保合同承办人考试通过率达100%,从源头上控制了合同法律风险的产生。
2.在诉讼承办方面
全过程跟进法律纠纷案件的办理,确保诉讼万无一失。对应诉案件,开展诉前案件准备会,对案件事实进行内部法律调查,引导责任部门收集证据材料;对主诉案件,深入分析诉讼的必要性,对非诉替代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以最小成本依法维权。对办结案件开展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一案一分析”报告,促进管理提升。
3.在法律普及方面
结合不同业务领域的法律知识需求,制定“选修必修”法律培训课程体系,在法律诊所内开辟了“法律充电站”培训基地,引入“体验式”普法理念,融合法律与文化元素,以微电影、文艺汇演、互动游戏等活动方式,打造了新颖的“法意沙龙”法律文化传播品牌;法律诊所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牵手市普法办,在“空中普法”电台节目向东莞市民普及电力法律知识,现场解答听众法律问题;联合市普法办、东莞日报社开展“反窃电”、“保护电力设施”法治新闻报道,携手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开展“假节能、真窃电”专题法治新闻报道,掀起全市打击电力违法犯罪行为的。通过向社会公众宣传电力法律知识,传递电力法治理念,树立了法治企业的良好形象。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法律诊所品牌深入人心,促进员工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4.在咨询解疑方面
对于一般咨询,法律诊所直接答复解决,而对于疑难问题,诊所组织专家会诊,为咨询人提供客观、合理的法律意见。除了电话、线上咨询,法律诊所还积极开展“一线现场法律服务”,在纠纷案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业务人员面对面,指导事实的调查和证据收集,为后续纠纷解决提供及时有效地法律支持。
5.在法律风险管理方面
法律诊所着力在企业“建章立制”的过程中把好风险关。一方面,对“两书”(作业指导书和管理业务指导书)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执行“两书”而违法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融入“两书”流程节点,通过执行“两书”实现风险防控落地。
二、横向贯通主营业务(Inter-function)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法律风险往往产生于业务第一线,因此法律诊所充分融入企业主营业务,前移法律风险防线。通过定期走访、沟通座谈、业务调研等多种手段,在防范安全生产、电网建设、市场营销以及综合管理等各个主营业务中的法律风险收到很好的效果。
1.在安全生产方面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融入、依从和回顾工作,助力该局顺利通过安风四钻评审,确保全局生产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主动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密切跟进相关整改措施的落实,确保企业依法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在电网建设方面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法律诊所协助推动针对电网工程建设的地方立法,促进电网建设与市政规划的有机统一。梳理工程建设法律审批事项清单,编写《电网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指引》,明确建设用地许可、环评水保等重点行政程序的相关要求,杜绝违法强行施工行为的发生。强化对工程承包商、监理方资质证照的合法性审查,确保电网工程建设依法合规开展。
3.在市场营销方面
法律诊所积极推动营销部门开展供用电合同补签工作,强化合同法律意识,实现新报装用户供用电合同签署率达100%。开展“依法反窃电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盗窃电力违法犯罪行为,利用刑事法律手段震慑窃电犯罪分子,积极采取民事法律手段追讨被盗电费。深入分析法律案件背后的管理原因,促进市场营销业务的管理提升。
4.在物资采购方面
法律诊所重点开展对招标投标管理流程、主体资格等关键环节的合法性审查,规范企业招标投标行为。整理全局对外采购业务类型,重点细化产品质量、专业标准等条款约定。在物资采购合同中,固化财务支付条款,严控资金法律风险;引入廉洁保证条款,营造风清气正的商务氛围,防范审计法律风险。
三、整合搭建系统平台(System)
系统平台是法律诊所有效运行、发挥作用的基石。支撑我局法律诊所的系统平台主要有信息系统和人才储备库。
1.在信息系统方面
着力推动法律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通过OA系统,法律诊所可以对全局合同进行审查和对招投标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这样做既固化了审核流程,又节省了文件传递时间,还确保了法律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基于法律诊所门户网站,该局搭建了法律诊所“网上接诊”工作平台,开辟了法律知识普及与分享、重点法律法规查询等专题栏目,建立了“选修必修”法律课程体系,让全局员工随时可以进行法律知识学习。
2.在人才储备库方面
坚持“实战锤炼育才”的人才培养原则,利用法律诊所的众多实践机会孵化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法律诊所的咨询解疑、合同审查、争议谈判、诉讼承办等需要法律知识的工作,都要求诊所人员深度参与,提高专职人员的各方面业务能力。通过“送法下基层”、基层调研、为基层授课等方式,增强专职法律人员对一线业务的了解。举办合同法、电费回收法律风险、触电人事损害法律风险等的业务法律培训班,对兼职法律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其在本专业领域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借助局人才“摇篮计划”,吸纳懂法律、会管理的非法律岗位人员,通过借岗实习、轮岗培训等手段,培养后备法律人员。
四、建立完善诊断模式(Diagnosis)
该局法律诊所在CIS矩阵管理模型上进行“微创新”,加入“法律诊断”(Diagnosis),探索形成了CISD矩阵。目前法律诊断主要从管理流程、个案咨询和数据信息三方面入手。
1.流程诊断
借全局管理流程再造和固化的契机,全面开展管理流程的法律诊断。结合法律风险数据库,开展管理流程中的法律风险识别比对工作,突出关键节点和关键岗位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组织业务管理部门讨论并修编管理流程,从源头上控制法律风险的产生。
2.个案诊断
通过1500咨询热线、网上接诊和当面咨询等渠道,收集法律咨询个案,深入分析每个法律咨询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通过事实分析、法律研究和管理融合等环节,形成切合企业实际的法律意见书,促业务部门形成合理稳妥的工作方案。
3.数据诊断
数据是管理的基础,因此法律诊所十分重视数据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法律诊所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收集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形成季度和年度法律诊所运营报告。法律运营报告不仅对数据展示,还对数据背后的管理原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管理改进建议。
五、结语
一、树立全新理念,推进劳教民警队伍建设
面对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新形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特点的需要,劳教民警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
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格,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劳教民警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新理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形势下劳教工作的新理念。在理论上不断扩展视野,做出新概括,提出新思路,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实践。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总书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重要论述的基本宗旨。在劳教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确立民警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把关心民警、培养民警、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他们,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他们,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他们,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他们,形成各尽其能的和谐局面。
(三)树立法制化管理理念
劳教民警队伍建设,关键要靠制度和法律。新形势,新需要对劳教民警队伍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可是,当前劳教民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立法层次不高,制度不健全,个别民警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得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就迫切要求广大劳教民警进一步树立和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理念,同时,建立健全劳教民警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劳教民警职业,岗位特点的管理办法和执法机制。
(四)树立系统化开发的理念
劳教民警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系统化开发的理念。劳教民警队伍建设从环节上看,包括录用、培养、使用和考核、监督等;从内容上看,包括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从素质上看,包括政治、道德、文化、能力、心理素质等。总之,运用系统化开发的新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提升劳教民警的整体素质,对于做好整体劳教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抓好三项建设,促进劳教民警队伍依法行政,执政为民
(一)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干警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和管理,关键靠制度。靠制度提升民警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以严密有度,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激励人。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教养相关法规、规章,完善民警考核、培训、轮岗、竞争上岗等项制度,加强执法执纪检查,形成“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依托,以严明奖惩为保障,以监督机制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努力为民警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突出能力建设,提升劳教民警整体素质
1、改革干警录用制度,高质量地引进人才
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原则,消除“接班顶替”“近水楼台”“暗箱操作”等弊端,严把“进口”。根据干警在岗所担负的职责,分别采用合同制、聘任制及招标选拔制等形式,对公开录用的干警规定其任期、职责及个人所承担的义务。在人才引进工作中,除贯彻重点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原则外,还应因岗进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避免草率和盲目;对引进人员要认真考核,不听“一面之辞”,用人单位要质询考查,逐步将考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公开招考,一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一进入工作状态,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为劳教队伍带来活力,为劳教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益。人才的龙头效应,拉动全所民警素质的提高,促进劳教民警的年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同时,开阔了用人单位的选人视野,为建设高素质劳教民警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培训,优化素质,创建学习型劳教民警队伍
经调查,目前劳教民警队伍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队伍的文化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改善和提高,懂得法律、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缺乏,有些民警法制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问题,为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素质,应以争创学习型队伍为抓手,全面推进培训工作。
(1)适应时势,拓展培训领域
培训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单位工作性质和需要,积极拓展培训类别。在劳教场所,开展以更新知识为重点,以劳教业务知识、法律知识、依法行政、公务员管理知识、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实行定人、定专业、定任务、定目标、定期限进行重点深化培养,并建立多层次
教育的培训网络,使干警的继续教育工程实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可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民警的继续教育,如:所在单位按教育形式和学历层次给予按比例报销学费,学习上课时视为正常出勤,以此来带动民警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气氛,提升素质,优化结构。
(2)搞活培训形式,增强内在吸引力
对劳教民警的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职务层级、人员素质、知识结构,结合培训种类力求做到内容与对象相对合、形式与岗位层次相匹配,并注重依托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邀请委、办、局领导和市委党校老师授课。培训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演讲答辩,拓展训练等方式,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学员之间互学,把教与学两个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培训实效性。
(3)制定有效措施,避免流于形式
为使培训稳定有序,确保培训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要建立培训与使用挂钩,培训与考核颁证等制度,把培训作为提拔使用和晋职、晋级的依据。这样,既能保证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教育培训的质量,又能激发广大民警好学进取的热情。
(4)增加实践性培训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
要有意识地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民警放到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磨练成长,经受考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扩大心理训练的广度。
以丰富情感、增强意识、提高综合分析、辨别真伪,快速应变、果断处事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使干警能较快地适应劳教工作管理的需要。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作风转变
作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劳教民警队伍建设的重点。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劳教民警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劳教民警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和形式主义,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做人民满意的劳教人民警察。
1、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改进机关作风
在管理学上,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是通过表彰先进,鼓励后进来发挥作用的。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劳教人民警察”和“向模范人物学习”等活动,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突破口,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深化学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模范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榜样引路作用,在场所内营造“比学赶超”,人人争先进,人人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劳教民警执政为民的思想境界,升华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2、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教育整顿,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劳教民警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不佳,工作质量不高,扯皮推诿和执法不公,索拿卡要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教育整顿,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树立新形象。在整顿每个阶段提出具体目标要求,进行量化考核。如:在民主测评阶段,规定查摆问题是否深刻,查摆问题是否准确,分析问题是否透彻,整改措施是否可行等测评内容,凡是测评结果“满意”,“基本满意”率太低的,找问题,分析原因,重交群众测评。如仍达不到要求,即按待岗、试岗等程序步步推进,促其醒悟。通过整顿,洗却队伍浮尘,使劳教民警队伍焕发更清新悦人的面貌。
3、广开“阳光工程”推行所务公开
劳教单位要按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便民利民的要求,实行办事公示制、岗位责任制、挂牌上岗制、作风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为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和环节作为所务公开的重点,做到按规定公开,增加透明度,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队伍作风建设问题。劳教场所广开“阳光工程”,推行所务公开,使劳教所的公众形象更为公开透明,规范了民警行为,也有效提高了广大民警文明执法,依法办事,高效、优质服务的自觉性。
三、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竞争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发活力。现在,竞争上岗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它是以任命制为代表的传统干部选拔方式的创新。作为特殊场所,更要全面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为广大民警成长创造条件。在职务晋升方面,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现象,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推开竞争上岗,研究提高竞争上岗的科学化水平,重点研究笔试、面试、测评和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问题,研究提高竞争上岗的制度设计、技术支持水平,并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竞争上岗的效果。竞争上岗,全员从零开始,大家机会均等,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大家会认识到职位升降是靠实力竞争,拿本事说话,虽然最后上去的是少数,但下来的心理也能承受。在多数情况下,竞争者之间是强强相争,上者是“相对的优胜者”,下者是“光荣的失利者”,从而为干部的能上能下拓展了新的思维空间和上下渠道。
疏通人员流动渠道,加大职位轮换力度。若在单位采取恰到好处的“内流”,就能收到动一子或几子,而满盘皆活的效果。职务轮换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竞争上岗相结合,坚持同步推进,使职务轮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与制度建设结合,使职务轮换工作有章可循。规定担任领导职务和管理人、财、物以及负责执法监督等职务的人员,应定期轮岗交流。一般民警每3年,中层领导3至5年,所级领导5-8年必须轮岗一次。三是与工作需要相结合,使职务轮换成为培养民警的重要途径。民警每交流一次岗位,其知识和才干就有可能增长一次。对一些需要多岗位锻炼培养或工作急需调整以及一些工作不胜任的民警,不受时间限制,随时轮换。四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使职位轮换成为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职务轮换,使民警有了多岗位锻炼的机会,新的工作容易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轮岗有利于调节干警苦乐差异,做到好岗位不自傲多珍惜,艰苦岗位不泄气创佳绩。
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难点问题,就是畅通出口。其主要解决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对于那些纪律松弛,工作涣散,屡教不改,违法乱纪的民警,坚决清除出队伍,不适合在劳教岗位工作的允许其辞职,到达退休年龄依法退休。只有不适合的人出得去,不断进入新人,队伍才有活力,否则死气沉沉。实行辞职辞退,依法退休,逐步告别“铁饭碗”,打破“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充分发挥了新陈代谢和择优机制的有效作用。
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拔,优化组合。打破公务员制度下的轻松感、安全感和保险感,树立工作无业绩自动离岗的紧迫感、危机感和风险感,从而在客观上促使民警努力,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完善考核机制,构建考核体系
考核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具有基础、导向、激励、监督的功能,它是加强劳教民警队伍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队伍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明显,在促进民警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往的考核定性标准模糊,考核等次比较难以界定,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利于体现客观公正性。所以应结合劳教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劳教民警考核的新路子,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年度测评和平时考核为系列,凸显“实、深、严、恒”四字特点,独具个性的立体量化考核体系。
首先,考核内容要突出重点,体现考核激励导向性。部门考核重点是对部门参与全所工作和重大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以及对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和服务情况进行测评。平时考核重点是民警的德和工作实绩。
其次,考核方法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实行动态管理,体现客观公正性。为便于考核操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职位说明书,按职位分类对每一个考核项目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每一项考核内容根据职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差别和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对质量、数量、时限,提出具体要求,附以详细的定性标准和相应分值,通过具体的标准去衡量每个职位,每个人工作优劣和得分,来解决过去重定性考核、轻定量考核,凭印象,靠感觉无标准的问题,克服考核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再者,考核结果贯彻奖惩分明的原则。在考核中,贯彻奖优罚劣机制,建立优秀等次比例制度。部门考评测评与年终奖金挂钩,个人考核结果与工资晋级、奖惩相结合,与职称评定、使用挂钩,与辞退相结合。切实提高考核结果的利用率,抓好考核结果的兑现。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扶正祛邪,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铁交椅”,“太平官”成为历史,优秀人才得到提拔重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五、着眼实际,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警队伍,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的源泉,是体现“生命线”作用的重要手段。劳教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劳教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