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医疗体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体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体育研究

第1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针灸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m)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咽炎、支气管炎或肺炎。肺炎支原体大小为200nm,是自由生活的微生物,比病毒大,比细菌小。

1 诊断要点

1.1 临床表现

1.1.1 春季多见,起病缓慢,有低热、咽痛、倦怠、乏力、纳差。

1.1.2 随后出现咳嗽,渐加剧呈刺激性,咳黏液痰,偶有血丝。

1.1.3 肺部体征很少,偶闻干湿啰音,无管状呼吸音。

1.2 辅助检查

1.2.1 血液检查:白细胞多数正常。发病两周后冷凝集反应阳性,超过1:32支原体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及补体结合试验可阳性。

1.2.2 X线表现早期可呈细网状阴影,代表间质性肺炎期;两天后即有肺泡小叶性实变,呈小片状阴影;4日后呈更多融合性或散在性片状阴影;在病期第7~10日则小片阴影吸收消散。

2 治疗

2.1 体针疗法

2.1.1 处方:取穴分为六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六组取单侧的少商、商阳。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退热、咽痛消失后去掉第六组穴位。

2.1.2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1.2±0.2寸。斜刺孔最1.2±0.2寸,平刺列缺1.2±0.2寸,直刺太渊0.4±0.1寸,直刺鱼际0.8±0.2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太溪0.8±0.2寸。

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关元1.4±0.4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点刺少商、商阳各出血3~5滴。

2.1.3 按语:支气管与肺脏接受来自T2~T4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2~T4节段及其附近的节段内选用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T2~T4节段及其附近节段内的穴位。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气管、肺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学基础。取用第四组、第五组穴位是为了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点刺第六组穴位可治疗咽痛、退热。

2.2 电针体穴疗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六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六组取单侧的少商、商阳。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咽痛消失后去掉第六组穴位。

2.3 灸法

多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2.4 耳针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肾上腺区、耳尖、耳垂。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

2.5 电针耳穴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肾上腺区、耳尖、耳垂。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孔最列缺(双侧交替使用)。

2.6 耳穴贴压疗法

多在咽痛消失、退烧后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参 考 文 献

[1]陶义训,等.《针灸疗法国外文献集锦》.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70.

第2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57-01

摘 要 道德风险指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了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本文提及的“道德风险”,是说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里面,各相关当事人由于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利益损失。本文首先介绍社会医疗保险领域中的道德风险的现状,其次分析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从患者和医方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 风险约束机制

1 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

1.1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需求方根据自己的信息所做出的使医疗保险费用急剧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1] 人们在购买社会医疗保险后,会倾向于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使用更贵的药物和住院的时间更长。因为社会医疗保险客观上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这使患者可以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进而造成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同时由于个人机会主义的存在,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加“昂贵”的治疗方案,从而诱发道德风险。

1.2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提供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与患者和保险机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所采取的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医疗领域特殊的信息系统,对于疾病和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医生知道,病人使用的诊疗方法、服用药物等都是由医生决定。因此,医疗机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可以“创造”需求为自己牟利即医生诱导需求。

1.2.1 处方及用药的问题:由于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低于药品价格,因此医生为了从药商处获得经济利益而开好药、开贵药,从而使得医疗资源极大的浪费。

1.2.2 诊疗检查的问题: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患者做没必要的检查,甚至会诱导患者做各种价格不菲的高新仪器的检查。

1.2.3 住院的问题:医院对病人不坚持出入院标准,收治门诊病人住院,并且鼓励医保小病患者住院,小病大治,从而更多地收取费用和恶意地套取医疗保险金。

2 分析形成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原因

2.1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的原因:第三方支付方式。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是由除患者和医方之外的医疗保险机构来支付的。对于患者而言,则具有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倾向,,以确保自己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而对于医者方面,则具有提供过多医疗服务以获取更多费用补偿的动力。因此患者和医者都有花统筹基金的钱不心疼的心理,从而造成医疗保险支出的急剧增长。

医疗市场的价格补偿机制。医院“以药养医”的价格补偿机制,客观上促使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扩张。我国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求公立医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提升某些医疗服务的价格来弥补损失,并且允许药品以15%的利润来加价。这种医疗价格补偿机制,事实上鼓励了医院和个人以诱导需求和过度供给的方式来获得好处。

目前“官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使医疗服务的供方缺乏自律的动力,而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监督也容易产生“管制俘获”,从而使得医方的道德风险有更加宽松的生成环境。

2.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医生的委托身份和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都是源自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医疗服务市场,医患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只有专家(医生)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等信息,而患者则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而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多数情况下,患者都是服从医生的安排,也就是说,患者在医疗产品上缺乏消费者。医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不仅是患者的人,还是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其处方权决定着患者能否消费以及如何消费。医生诱导需求能力的大小与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医生诱导需求的能力就越强。

3 解决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3.1 患方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3.1.1 完善重点参保对象的监管,扩大拒保范围。 首先,由于退休人员和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占据医保基金支出的很大比例,因此将大病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单列出来,并交由医保管理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其次,扩大拒保范围。将那些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病种排除在医保范围之外,并且为那些费用支出过高的病种设置一定的封顶线,以免形成保险资金的黑洞。

建立守门人制度。守门人制度是说门诊服务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俗称守门人)来承担,而各类医院更多的是提供专科医疗服务,从而限制患者向大医院盲目的流动,同时鼓励个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的就医。在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大医院的转诊时,如果没有全科医生这个“守门人”的首诊和准许,所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病人不得住院或者看专科医生。因此,这就从医疗价格方面降低了医疗费用,客观上将患者的过度需求降低到最低限度。

3.1.2 医方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医药分家”的经营机制。将医院的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令其独立核算、分开管理,此时医院只负责开处方,这从根本上切断了医院的效益与医药供给量的联系,从而杜绝“以药养医”道德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还应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资,以此来消弱公立医院对医疗创收的依赖。

退出机制的引入。当医方不能满足医疗保险机构代表患方提出的要求时,医疗保险机构可以主动退出与医方的委托关系,找寻新的医疗服务人。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代表患方与医方进行谈判,并且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有效的监督。

3.1.3 “官办分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做到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管办分离”,培育医院的市场声誉机制,从而增强医生自我行为的约束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健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其次,要做到医疗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管办分离”,当医疗保险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走向市场时,医疗保险机构同医疗供方的谈判能力才能得以发挥,进而抑制医生道德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张芳,涂庆丰.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3).

[2] 王建.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信任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 王锦锦,李珍.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制度消解[J].河南社会科学.2007(1).

[4] 赵曼.社会保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3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摘 要 本文从造成我国医学专业毕业生①就业困境的三点体制原因分析,给出了医疗体制需要完善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的特点是撇开费用成本,单纯从医疗服务的供需角度对中美两国进行比较,由现象看本质地讨论如何改善我们国家对医疗这种特殊商品的供给。

关键词 医学专业 就业困境 医疗体制 就医观念 垄断

一、引言

我们国家学习医学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一个困境,医学学生就业率下降是“就业难”最直接的体现。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麦可思公司日前“2009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这种局面是否正常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更深入的考察。

二、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并非供大于求

综合来看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另一个原因就是岗位供需的差距。但是,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可以从其他专业当中挑出来,医学院毕业生供大于求是一个“伪命题”。至于为什么说第二个原因不能用来解释医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要用下文的一组数据在说明,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如何来否定第一个原因。

(一)从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分析

医学院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来说,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是随着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且是一种近似正比例的增加。但社会对其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却不是随着人口增加正比例增加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比如说社会对汽车的需求增加了,但不一定成比例的反映到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上去。因为汽车厂可以用前期的库存来满足这部分增加的需求,还可以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人口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近似正比例的增加,因为医疗服务没有那么多的可替代途径,它不能被库存也不能通过进口。也就是说,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好的原因中应该不包含这种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影响因素。

(二)与美国比较分析

然后我们再考察一下第二个原因为什么不成立。这里主要通过我们国家和美国之间的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给出数据之前也很有必要对美国公民的医疗状况做一个介绍。

美国的医疗机构中,州及以下政府所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仅占医院总数10%,民间非营利性医院占60%,民间营利性医院占30%,而私人诊所遍布全国所有社区,几乎都是营利性的机构。美国始终不是全民公费医疗,美国医疗保险体制是一种“雇主主导制”。即没有一个全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保险都是由各家公司去买,鼓励各家公司买保单,不需要政府插手,美国的医疗体制是全世界作的最市场化的。但它所受到的批评也不少,由于美国保险主要是由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由私人医院提供,增加了成本但是没有增加价值。在这个庞大的体制下,每个利益团体各有其经济利益的考量,全面性的体制改革将难以实现,而且成本控制仍将是首要课题。

医疗体制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公民患病可医!总体地看美国的医疗体制,只能说它的运行成本偏高或者过高,从医疗服务在供给是否能满足需求的角度上看,它基本不存在问题。而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运行成本,而是如何提供足够的、公民所需的医疗服务。因此,在对下面一组数据进行对比时,我们只着眼于对供求数量的考量,对于体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先暂时不予以讨论。下面将给出一组中美两国2008年的一组数据: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算两组数据:平均每万总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2.7,美国为1.3,平均每万农村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5.0,美国为6.4。这两组数据可以说明,我们的毕业生数量平均后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可能前一组数据还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那么后面一组按照农村人口作为标准的数据更加实际和具有说服力。因为农村医保制度缺位、生活条件相对低要低、保健设施和保健的观念更缺乏,因此他们才是医疗服务应该重视的群体。另外假设我们能够剔除教改扩招的外部影响的话,医学人才供过于求的论断就更不会成立了。

三、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就医习惯

在我们国家,普通公众的就医观念就是:需要治的病就大治,无论是什么程度的疾病,小医院根本不值得相信,只要去大医院才能治好病。但根据相关统计,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会上大医院就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我们国家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它们只发挥了药房的作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越低,公众就越依赖大医院。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这种资源调配的错误思路在我们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并不少见。比如说第一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只放在了高等教育层面上。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应该是类似于金字塔式的、有层次的配置。县级以下医院应该有对一般疾病的治疗能力,当超出其医疗能力时应该及时的建议病人转向高一级的医院。这样,金字塔底部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从事对常见病的处理。由于我们国家和美国的行政划分不太一样,而且国情也不一样,所以在美国没有很明显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划分。但美国医疗体系中有一股相类似的力量――私人医生。首先美国医疗保险覆盖了大部分私人诊所,老百姓患一般的疾病必须首先看私人医生,经诊治如果认为有必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则通过私人医生联系相应的医院办理相关手续,这样在医院发生的费用才能通过保险公司支付。与我国相反,美国技术好的医生在私人诊所较多,因此私人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非常融洽,也比较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实,新的医改应该学习新教改,吸引人力资源的流动,建立起这种医患的信任关系。另外,在保证和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些高档次的医院,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政府对医疗服务的垄断

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处境非常艰难,一直困扰私立医院的三大问题――国民待遇不平等、市场竞争实力悬殊、公私税收两条线。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市场就已经引入市场机制,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民间力量似乎“有负众望”。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总数中,私立医院部分仅占医院总数的9.5%。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国家居于垄断地位。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于垄断行业,要么政府对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实行限价或者引入竞争者来打破垄断,提高社会福利。也就是说――要垄断就监管,不垄断就竞争。反观我们国家,一方面国家没有完全开放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权限,另一方面有鼓励医疗行业走市场化,让公立医院转为私立医院,自负盈亏。这其实是个矛盾。国家的垄断力量使得医疗行业的规模过小,而且医疗成本偏高。在美国申办医疗机构比较自由。政府审查所办医疗机构资质的合法性,只要符合规定的办医标准和行医者的执业资格即可。因此,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美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美国政府采取的是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然而在立法和监督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任何市场行为都不能超越其法律框架之外。因此,我们国家的医改应该在做好立法和监督的前提下放开私人资本参与医疗行业的通道,将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市场没动力解决的或者没能力解决的才交给政府。政府应该创造更适合私人资本运作医疗机构的环境,释放更多的医疗服务岗位。

(三)医疗保险体制

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虽然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它仍然也要受到价格信号的刺激,这和其他商品或者服务市场是一样的。而医疗保险体制的健全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信号是否合理。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巨大的医疗成不使得患者不得不消极治疗,特别是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医保资金划拨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医保资金的来源方面应该发挥我国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加医保资金在大型国企和矿产资源中的持股和分红比例。让全民共享国家福利。总之,医疗价格偏高就打消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我国医疗保险体制仍然不健全是造成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四、结论

本文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察我们国家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而是借助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面和需求面的问题所在,透过这个表象来看本质。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是数据上可以说明,如果综合考虑到我们国家居民的饮食饮水卫生、生活环境、保健水平和相对庞大的农村以及城市低保人口等因素,医疗服务供给的缺口就显得更大了。医疗体制改革已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是关乎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的竞争力,乃至是一个国家对人性的关怀。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跟健康连在一起。就像本文说过的一样,医疗体系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公民患病可医!

注释:

①本文所述医学专业是指包含临床、牙医、骨科等所有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专业.

②美国教育部统计的学生数是按骨科、牙医等细分后的数量,表中数字已被作者合并.

参考文献:

[1]陈伟,叶俊,沈绍武.对美国医疗服务体制的考察与思考.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2005.

[2]丁林.公私结合――普通移民眼中的美国医疗制度.新华网.2005.9.22.

[3]刘北辰.美国医疗制度的几个特点.新思路.2008(5):55.

第4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抑郁症;米氮平; 阿米替林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ide effect of mirtazapine and amitriptyline in treating depression. Methods 60 cases with depression were pided into 2 groups: mirtazapine group and amitriptyline group, 30 cases in each; HAMD Scale and HAMA Scale were applied in evaluation and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HAMD and HAMA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no obvious difference while the occurrence of side effect in mirtazapine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amitriptyline group. Conclusions Mirtazapine and amitriptyline have the same effect in treating depression; mirtazapine cuases slight side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WORDS depression mirtazapine amitriptyline

米氮平(Mirtazapine)又名瑞美隆,是去甲肾上腺素(NE)和特异性5-羟色胺(5-HT)能抗抑郁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的NE和5-HT神经元以及突触后膜的5-HT受体亚型,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米氮平对抑郁症的疗效,我们将其与阿米替林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2009年1月~2009年6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单相或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有关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抑郁障碍、严重心、肝、肾疾病,癫痫、闭角型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酗酒或药物依赖及人格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共60例病人,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及阿米替林组。米氮平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46岁,平均27.5±11.3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2.7±3.1年;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31.70±5.6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25.31±7.43,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分4.21±0.71。阿米替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7~49岁,平均27.2±11.3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2.8±3.3年;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30.49±5.58,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25.20±6.96,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分4.23±0.72。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AMD、HAMA及CGI-SI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全部病例经一周清洗期后纳入试验。米氮平组起始剂量15mg/d,治疗剂量30mg/d。阿米替林组剂量从50mg/d逐渐加量,治疗量100~200mg/d,平均150mg/d。睡眠障碍者临时使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疗程为6周。

1.2.2 疗效观察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CGI-SI)进行评定,在疗前疗后各评定一次。在研究前评分人员进行了集中的学习和训练,并进行一致性测验,kappa值>0.86,达到了较高的一致性。在治疗结束时,按我国现行的四级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1.2.3 副反应观察 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副反应,并逐一登记。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心电图1次。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2.1.1 量表评分比较 米氮平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量表分值比较见表1,无论米氮平组,还是阿米替林组治疗后HAMD、HAMA、CGI-SI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

2.1.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痊愈24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3例;阿米替林组痊愈23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3例。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量表分值比较

2.2 副反应比较 米氮平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40%),阿米替林组出现不良反应22 例(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79,P

3 讨 论

米氮平是NE和5-HT能抗抑郁剂,通过阻断α2自受体,促进NE的释放,增强NE能神经传导,引起5-HT释放增加,阻断5-HT2和5-HT3受体的作用可促进5-HT1A受体介导的5-HT传递,同时阻断5-HT能神经元末稍的受触后抑制性α2受体也可促进5-HT的释放,最终通过促进NE和5-HT神经传递而发挥抗抑郁作用[3]。孙祺章等[4]应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36例,并与氯米帕明治疗38例对照, 结果发现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我们将米氮平与阿米替林作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HAMD、HAMA、CGI-SI分值均显著下降,各量表减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疗效评定亦揭示二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二者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本研究发现,米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的73.33%,米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恶心、食欲减退、口干等,且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

综上所述,米氮平治疗抑郁安全有效,其抗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且副反应轻微,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柳福真,李智强,王继洪,等.米氮平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3,3(2):80.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7~108.

第5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 监管 发展

1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1 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型互联网医疗主要提供在线的医疗服务项目,包括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就诊提醒、提取报告单等服务。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建立移动医疗监测系统,对患者生理参数进行监测,针对性地提供就诊服务,在紧急状况下还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使得互联网医疗更具及时性、便捷性。

1.2 医患信息交流

该类型互联网医疗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主要提供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服务。一些医疗网站邀请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坐诊,为患者提供私人诊疗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如,“好大夫在线”网站作为我国互联网规模较大的医患沟通平台,已经在线注册了3200余家公立医院,拥有大批的医生资源,可提供多种在线医疗服务。

1.3 信息化服务

该类型互联网医疗主要是针对专业医务人员开辟的服务模式,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药品信息、用药指南、医学计算工具、医学文献等。甚至一些医疗网站还推出了与医院诊疗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如杏树林网站为医务人员提供移动查房应用模式,使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查房。同时,该网站还能够向医务人员介绍最新的药品,使医务人员了解药品动态。

2 互联网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盈利模式不完善

由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速度较快,从而使得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未能跟上其发展的步伐,这就造成了现行的法律中对医生在网上行医的资格限定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国内互联网的使用群体也并未养成付费使用手机客户端的习惯,自愿支付软件费用的移动设备用户相对较少,通过软件收费的形式进行运营,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所不符。如“好大夫”网站中所提供的几个在线医疗服务产品中,仅有电话咨询一项会向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其它服务产品均为免费提供,并且也没有向患者收取必要的问诊费或是挂号费,上述种种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不完善的问题。

2.2 诊疗效果不确定

稳定性不足是当前互联网医疗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大,故此,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对引入网络移动医疗系统有着多方面的顾虑,大部分机构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并未真正进行实施。

2.3 行业环境不规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行业并未完全开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很多医疗单位不愿向社会公开本院的医生及病患信息。由于医疗行业的发展环境不够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也尚未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到统筹规划当中,医生借助APP向患者提供在线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也尚无定论,这些种种都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加强互联网医疗监管的建议

3.1 加快互联网医疗监管立法

我国要针对互联网医疗领域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规范和指导该行业发展,为强化该行业监管提供政策依据。首先,在监管政策中将移动医疗平台纳入到监管范围内,定期对移动医疗APP进行评估。其次,对移动医疗APP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包括入市前申请、资格审查、风险评估等,提高移动医疗APP的市场准入门槛。再次,区分不同医疗应用软件类型,对各类型用途软件进行规范化监管,如临床应用类软件只能提供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交流等应用,而不能提供患者咨询服务;健康咨询类软件只能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健康咨询服务,并提供医前指导意见,而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在线诊断。

3.2 建立互联网医疗行业监管机制

我国应从法律层面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进行监督约束,准确界定互联网医疗行为的概念,对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从事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范围予以明确规定,并对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医务人员资格和服务权限进行界定,不断提高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此外,我国有关部门还要针对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监管的成功经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移动医疗机构和医师服务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如,医疗机构的医师要想在医疗网站上提供相关服务,必须获取所在医疗机构的批准, 并要求医师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为前提, 妥善安排好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工作时间。

3.3 加强互联网医疗机构监管

我国要针对不同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类型和项目,对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将机构资质与人员准入作为监管的重点。具体如下:一方面,审核部门要对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办理备案手续,要求从业医师必须具备相应资格证,拥有注册执业医师资格。另一方面,审核部门要对提供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要求第三方机构所聘请的医师必须在其相关专业范围内开展咨询服务,规范第三方机构的运营。

4 结论

总而言之,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种服务模式,为提高在线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务人员交流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成熟的盈利模式,创建良好的行业运行环境,保障医疗机构、第三方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安其,郑雪倩.我国互联网医疗运行现状――基于3家医院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02):54-56.

[2]周刘芳.网络虚假医疗广告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12):99-101.

[3]王玲,彭波.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医疗APP应用前景与风险防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01):39-41.

[4]李宁,李G,王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及交易的日常监管与行政处罚[J].首都医药,2015(04):99-100.

作者简介

刘畅(1983-7),女,重庆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深圳循证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职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大数据整理分析。

第6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障;资金投入;财政措施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5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医疗保障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如今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医疗保障水平偏低,资源分布不均和城乡之间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其均源于医疗保障资金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单单靠市场这一方面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

1 我国医疗保障事业中政府资金支持的必要性

医疗保障的主体是基本医疗保障,所谓基本医疗保障就是依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缴费主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来确定的保障人们生存和正常发展的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制度。现阶段,我国根据国情逐步建立起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内容的新的三元基本医疗保障模式。面对我国国情和复杂的医疗保障体系,政府有必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1)医疗保障各个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呈现出医疗保障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差异较大、“看病贵”等诸多问题。既表现出了资金的缺乏,需要政府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又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使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和利用。

(2)由于医疗保障的自身特点,需要政府资金支持。

医疗保障具有特殊性。医疗保障包括公共卫生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包括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和监控;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和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其自身具有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的介入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是由各级医疗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疾病诊断和医疗服务,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排他性。在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存在医院垄断现象以及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缺乏资金支持逐步向营利性转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现象,不利于保障被保障对象的利益。需要政府介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财政措施保障基本医疗的有效性。

2 医疗保障中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表现

由于医疗保障的自身特点,政府责任不到位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现阶段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保障水平偏低。

医疗保障水平应与一国经济水平相适宜,我国医疗保障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是财政投入仍然不足。据统计,我国2007全年GDP为257305.5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为1989.96亿元;2008全年GDP为30067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为2757.04亿元。这两年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为别为0.77%和0.92%。虽然有所增长但总体偏低;同时,近几年来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从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4586.6亿元,到200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11289.485亿元,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2297.1亿元,社会卫生支出3893.7亿元,个人现金卫生支出5098.66亿元,三方面卫生总费用构成分别为23.3%,34.5%和45.2%。2008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4.7%、34.9%和40.4%。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比例较低,大部分来自社会和个人的支出,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医疗保障水平偏低。

(2)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2009年新农合参合人数8.33亿人,比上年增加1800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4.01亿人,比上年增加8239万人。农村参保居民占大部分,必须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利益。但是,城乡医疗资源差距较大,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远远低于城市。据统计,农村的医疗人员数、床位数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数远远低于城市。2006年,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3.6人和2.5张,而农村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2人和0.8张;市级卫生机构拥有的100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占88.1%,而县级卫生机构拥有量仅占11.9%。2008年卫生总费用中城市11255.0亿元,占77.4%;农村3280.4亿元,占22.6%。并且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说明现阶段医疗保障在公平性方面的不足,政府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偏低,而市场的运作又是以效率为前提的,单单依靠市场作用会进一步使资源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流向较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造成更大程度的分布不平衡。

(3)存在看病贵问题。

目前,在公立医院的总费用中,大概只有7%-8%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补助。由于政府财政补贴不足,造成公立医院为了维持正常经营管理逐步向营利性转变,造成病人医药费用控制难度较大,居民医疗费用居高不下。2009年医院门诊平均医药费159.5元,住院人均费用5951.9元,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9%和8.6%(当年价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的幅度基本持平。政府应该对公立医院和农村基本医疗机构进行补贴,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3 完善医疗保障的主要财政措施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要解决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必须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政府增加医疗保障的投入。

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从医疗费用负担比例来看,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较重,应根据国情提高政府医疗费用支付比例,适当提高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水平,增加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政府补助。

在公共卫生方面,政府应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等方面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比例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力开展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的监督管制和宣传教育工作,可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向医疗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政府增加农村卫生资源的投入 。

针对农村卫生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增加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具有较多的卫生机构,配备较好的医疗设备,雇佣素质较好的医疗卫生人员,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等卫生资源。保证农村居民能切实享有基本的医疗待遇,使得农村居民对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增强,缩小城乡医疗资源的差距,逐步提高医疗保障的整体水平。

(3)政府加强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经费补贴。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加强其公益性,就要政府拨款来换取医院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和药品价格,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这就要求政府应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公立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医院的政策性亏损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这样才能切实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上涨。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补贴,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政府卫生投资带来的实惠。

参考文献

[1]文姚丽.从政府职能转变分析我国医疗保障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

第7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感染;处理方式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患者及疑似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1,2]。其较强传染性和污染性经常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医疗废弃物与突发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让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了解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任务变得刻不容缓[3]。

目前,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已基本规范,而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废弃物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以120名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患者逐渐能自觉自愿的按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就诊及出院后需继续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名,男79例,女46例,年龄23~70岁(平均48.5岁),均采用口服药物加胰岛素治疗,患者能自行注射胰岛素及进行血糖快测,本着自愿的原则,各项调查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及积极配合。

1.2 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首先调查患者对医疗废弃物的认识,目前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有无被废弃物损伤的经历等。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弃物回收的重要意义,建立联系卡,制定废弃物回收卡,并和社区、当地基层医院建立联系,借助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为载体,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利用废弃的广口硬质塑料瓶,将居家治疗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有效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基础调查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个体化干预,一年后再次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调查;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医疗废弃物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参与该课题医护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 讨论

3.1 随意处置医疗废弃物的危害 医疗废弃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危害性三个特点,在国外医疗废弃物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4]。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并随意丢掉,势必会严重的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最常见的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等,使用过的注射器中,乙肝病毒能存活一周[5]。糖尿病患者用过的废弃针头、血糖试纸,若混入生活垃圾,将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对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构成直接威胁。我国也有报道儿童因捡拾废弃空针玩耍而剌伤眼球的事故等,给社会及家庭均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33%患者有被针头刺伤的经历。经过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降为12.5%。

3.2 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的提高,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大量医疗废弃物品的处理障碍,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上仍存在薄弱环节。本调查说明,80%的患者经常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主体是针对各大医院、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涉及如何正确处理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医疗垃圾,缺乏相关规定,目前在管理上仍然是空白。只有少数患者(9.17%)曾接受过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方法的指导,非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在所调查的120人中,仅有23人知道什么是用来废弃物,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95.83%的患者对医疗废弃物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知道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的方法,但因没有比较便捷的终端回收部门,所以仍然有15%的患者将医疗垃圾最终全部混入生活垃圾。

4 对策

4.1 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废物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提高社会公德和处理医疗废弃物、防治污染的责任感,切实提高公众的自我卫生和环保意识。

4.2 指导正确处置方法 在储存、收集医疗废弃物过程中:色袋分装,封闭存放,分类收集医院废弃物,使用利器盒存储利器如注射针头等都是针对处置医疗废弃物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准备、保证。本着就近原则可与患者居住地附近社区建立联系,使之代为处置医疗废物,鼓励患者利用回医院复查的机会将医疗垃圾带至医院统一处理。可根据科室情况,酌情奖励患者免费测血糖一次或奖励试纸、注射针头等。

4.3 生活区垃圾规范处理:环保部门加大对于垃圾的规范处理力度,在居民区设立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7.

[2] 张战赛,俞晓红,张韧. 环境相关卫生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 25(5): 453—455.

[3] 邓乔丹,潘华峰,江启煜,等.医疗废弃物与健康管理现状研究的启示与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122—123.

第8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区域合作;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对策研究

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地带,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对于国内和国际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区域价值。《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对我省意义重大,将进一步增强辽宁的总体经济实力,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一步促进辽宁沿海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加快我省与全国沿海地区共同发展,进而融入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局;进一步提升辽宁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老工业基地发展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必须建立适应沿海地区发展的“人才通道”。数量充足、质量配套的各类人才智力支撑,将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中高端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沿海经济带急需的中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港航物流业、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与管理业等五大产业十几类专业,而规划、法律、外经外贸等领域可用人才则不多。

2、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

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技能人才调查: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仅占10%,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80%,大部分没有受过技能培训。这也是制约沿海区域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

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实干精神。据反映,当前有的沿海区域干部仍存在凭热情谈发展抓工作的现象。个别区域的干部甚至仍在抓自己不熟悉也熟悉不了的工作。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1、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随着我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深入和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在滨海新区、沿海产业基地开工兴建,各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所在地区不仅不能满足其对人才的数量需求,更满足不了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高新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化的操作人才更是奇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2、人才环境尚需改善。

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时间不长,这些地区过去大都是边海荒滩,住的大都是农村渔民,其工作生活条件、交通医疗条件、教育文化条件等暂时都比较差,一时难以对国内外的人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体制机制仍不适应。

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是在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基础上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开发新区,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而我省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思想观念等,还不能适应沿海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人才工作的思维方式、管理体制、政策机制,势在必行。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开发对策研究

(一)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构建沿海经济带区域人才高地

1、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导和鼓励沿海经济带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大力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促进人才引进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创新型、团队型转变。以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为载体,积极引进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带领国际水准研发团队的领军人才和技术水平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研发人才。

2、启动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沿海经济带企业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急需高技能人才。《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八城市2008年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指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八城市14个重点产业需求的79类专业人才。目前,八城市需求量较大的主要是5大产业16类专业人才,即先进装备制造业中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船舶制造、铸造和电气等类专业人才;港航物流业中的船舶驾驶、物流和港口机械等类专业人才;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中的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等类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中的财会、市场营销、管理和外语等类专业人才;城市建设与管理业中的建筑和水暖通等类专业人才。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目录》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导向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的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沿海经济带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突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实现有效对接,积极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

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依托中央党校和国家干部培训基地及省内各级党校、干校、高校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实施高层次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在沿海经济带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标准培训。通过理论培训、专业学习、外出考察和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和管理等方面能力。

(三)加强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1、构建政策贯通、资源共享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市场。以中国大连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大连分市场两个国家级人才市场为龙头,整合区域人才市场资源,并尽快与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人才市场衔接,形成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的全省人才市场。通过实行就业、失业“一证通”等方式,抓紧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和劳动力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资源共享、服务贯通、政策衔接的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2、建立健全促进人才资源有效开发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辽宁沿海经济带联动的人才结构动态变化监测及预警机制,完善区域内跨地域人才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引导和配置人才资源。健全人才市场管理办法,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允许在沿海经济带任何一地注册并经年检的人才中介机构,跨地域开展合法的中介业务活动。促进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市场与科技、资本、信息等资源市场相互衔接,实现要素资源市场的横向互动与共同发展。(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第9篇: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三唑酮;阿米替林;复发性抑郁症;副反应量表

三唑酮在我国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抗抑郁机制和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治疗复发性抑郁症情况如何,有关报道较少,因此。我们采用与阿米替林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全部病例均来自2007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人组标准:①符合CCMD一3复发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总分≥24,③无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疾病,④无精神病活性物质依赖史;⑤人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停服2周以上者。共入组120例,全部完成,无脱落病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1年龄16~55岁。平均29±7.3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6±14个月。所有对象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将人组病人随机分为三唑酮组与阿米替林组。各60例。起始剂量均25~50mg/日,1周内加至100~150mg/日。以后视病情再作加减。疗程4周。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天各作’1次HAMD评定,14、28天作1次TESS评定。量表评定由我院临床心理科两位主治医生独立评定。评定前经过一致性训练,Kappa=O。88。疗效评定以HAMD减分率计算≥90%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

1.3 统计 全部资料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及其减分率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同时期HAMD及减分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内与前1次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两组副反应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或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均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出汗、心律失常和障碍多见。尤其是阿米替林组突出。

2.3 临床疗效 三唑酮组:临床治愈8(13.3%),显进42(70%),进步8(13.3%)。无效2例(0.3%);阿米替林组,临床痊愈9(15%),显进41(68.3%),进步9(15%),无效1例(1.6%)。经Ridit分析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痊愈率、显进率及进步率比较,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两组治疗后14天、28天TESS评分总分分别是三唑酮组(0.86±0.23)、(0.90±0.34),阿米替林组为(1.03±0.56)、(1.23±0.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14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28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复发性抑郁症是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抑郁,发作与生活和性格有较大的关系,治疗上近期效果好而远期效果差,是精神科一个不小的难题。在新型抗抑郁药出现之前,医生对复发性抑郁症一般选择阿米替林,多年的应用证明它疗效确切,但外周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障碍等方面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与安全性,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三唑酮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剂,不仅具有抗焦虑。催眠作用,还可治疗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时期HAMD评分及其减分率比较,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自组内治疗后与前次评分比较差异均极为显著(P<0.01)。说明两药对复发性抑郁症均有明显作用。该结果与有关报道大致相符。从临床疗效分析上看,两组间在统计学上也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治疗1周末,2周末三唑酮组HAMD评分及减分率与阿米替林组比较,虽然有差异,且2周末差异较大,但经统计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故与有关三唑酮起效较快的报道不一致。究其原因是否与样本量有关,尚待在今后研究中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