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行动规划;襄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自然地域特征受到较大的影响,当今的城市早已不再是自然环境中的“翠碧镶金”,而日益发展成为连绵相接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自然生态保护所能带来的远期效益,在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面前,完全处于下风,很多城市环境因此变得愈加槽糕。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然而,“虽然整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数量、内涵在持续拓展,但是在实施管理层面的应用却依然含糊”。并且,在我国各城市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并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设计框架,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者编制单位在摸索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项目成果,实施效果也不相同。
1.总体城市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1.1与总规互动不足。总体城市设计与总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导致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地融入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中,未能充分发挥总体城市设计对总规的补充完善乃至引导作用。
1.2系统性要素的分解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缺乏基于系统性城市设计要素的分解落实过程,常常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1.3微观转译不足。
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属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且与下层次详细规划及局部城市设计之间缺乏有效的转译路径,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规划设计要求,对具体规划建设的指导意义不大。
1.4特色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过于泛化,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特色及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
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困境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总体城市设计设定的目标与实施方法供给之间存在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过于关注空间形态,对总体设计的综合性特点考虑不足,难以对城市实际需求做出有效回应。总体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空间发展框架和保有城市发展特色,而城市特色是城市物质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因此总体城市设计缺乏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基础研究,容易局限于对物质空间设计本身的分析研究,对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关注较少,而无法对城市特色的多方面实际需求做出回应,导致城市特色丧失,城市景观风貌定位不准,进而导致其对城市特色的打造表现出“有心无力”和“口号化”。
(2)系统化不强,工作内容庞杂,成果繁琐泛化。总体城市设计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工作框架,不同工作阶段缺乏核心要素提炼,工作成果内容庞杂,研究系统性不强,工作重点不清晰;同时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特色和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以及针对地域特征的实施和控制内容,造成编制成果内容泛化,实施性较差。
(3)实施性不强,缺少与城市建设工作的衔接。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实施主要是对设计要素的设计引导和空间管制,并以设计导则形式表达。但偏向控制与管理的城市设计成果,其本质上不在于获得最好的设计,而在于避免最坏及不良的设计,这本身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控制”。设计成果本身对于在近期推动实现城市特色目标的作用有限,而缺乏行动计划或对行动计划的重视不足,造成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积极主动地引导城市建设。
2总体城市设计特征
行动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项目类型,强调对规划实施的行动安排,具有时效性、直接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与传统规划侧重终极蓝图的空间合理性相比,它更注重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考虑,并强调实用性和公众参与,能够将传统规划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落实。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与传统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2.1内容的综合化
内容的综合化是指拓展设计内容,针对品牌建设、活动策划、建设计划等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往往担负挖掘城市空间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任务,而单纯地针对空间系统进行设计,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总体城市设计需要跳出传统的空间设计思维模式,对设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将城市品牌推广、休闲活动策划、文化内涵提炼、市民公众参与等内容囊括进来,在宏观和策略层面对城市特色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2过程的系统化
过程的系统化是指围绕核心要素开展工作,突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基于行动规划理念,总体城市设计要明确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框架,强化不同阶段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在不同阶段有重点地选择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能实现目标的设计核心要素开展工作,并根据对城市特色目标的支撑程度,适当增减研究内容,突出不同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最终有效地完成阶段目标。同时,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其成果也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和不断的修改中,因此需根据实施效果的不断反馈,对设计重点及成果内容进行不断修正。
2.3明确的行动计划
明确的行动计划是指城市总体设计需强化近期行动规划研究,形成空间设计、项目落实、阶段划分相结合的实施管理手段。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以空间发展目标为核心,侧重于空间与项目安排,有效地落实规划设计构想,形成对各项行动进行综合协调的有效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需要在空间上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类建设项目,近期行动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同样,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下的近期行动规划,其研究重点为对实现远期发展目标的项目提出相应的开发时机和时序,以及将城市设计的目标与要求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项目的方式。
3襄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襄阳为中国著名古城,是以居住、传统商业、旅游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主生态城市。但襄阳内部的建设却特色不足,未能给居民和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阶段空间特色的核心问题为:缺乏古城文化特色;古老的城建限定了城市的空间边界,而城市空间的框架和脊梁却还未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缺少统一引导和管理。
3.1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拓展总体城市设计内涵,为打造襄阳特色提供有力支撑襄阳总体城市设计基于行动规划理念,同时关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魅力古城”既有品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精致古城”,突出城市特色的核心价值;建立未来襄阳人居特色的总体城市框架和价值标准,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控制引导手段;开展近期行动规划,提出达到设计目标的途径及策略,将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近期的实际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可操作的城市建设项目计划。
3.2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把握,还包括对襄阳的总体策划、功能设计、价值标准设计,以及面向实施操作的近期行动规划、面向公众的宣传计划等,从而建立一套城市空间特色价值标准。并针对襄阳的特点,在传统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格局整理”“城市功能优化”“交通系统梳理”“公共生活引导”“古城美化”及“文化品牌提升”六大策略,统筹安排古城品牌策划、市民公共活动及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
2009年初,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开展“街区规划”试点项目,以特定街区作为试点,探索将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纳入规划管理的可行性。在历时2年的编制和研究过程中,承担此项任务的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前期研究———充分作好与规划管理对接的准备首先,考虑到城市设计主要内容需落实到规划管理平台,在城市设计编制调研阶段,就应该采取“一体化”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管理对接。在现状调研阶段,除了对用地权属和建设现状进行详尽的调查外,还应该详细收集、整理规划局历年的行政许可信息,并与已批和在办项目充分协调。同时,深化研究规划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关系,以及上层次规划对本区域的目标定位,确定规划区发展方向和承担的城市职能,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方案的可实施性。
2规划方案———以量化为基础确定形态方案一般的城市设计在构建形态和空间时,往往会追求方案效果,忽视对于规划区建设承载能力的思考,以致最后实施难度较大。所以,在设计方案阶段,首先应以量化分析为基础,再进行方案设计。由于成都市的地块建设量控制,主要依据《成都市技术管理规定》中形态分区所确定,而形态分区由于各分区面积较大,常常出现各地块基准容积率均相同的情况,导致了各地块在开发建设后,建筑高度、建筑体量趋同。因此,我们采用了在保证片区内建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同一开发主体的不同地块之间,可相互转移开发建设量的规划方式,以此调整整个片区的空间形态,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和富于变化的形态。
3控制内容———深化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成果一般应包含三部分主要内容,分别为分析研究、方案设计、设计导则。其中,设计导则提出的各类设计控制要求,应结合规划控制的各项指标,共同落实到地块图则中去,直接作为落实规划管理的依据。可以说设计导则是衔接管理最为直接的部分,控制内容也只有通过设计导则衔接控规和规划管理。因此,为使后续编制人员能准确理解城市设计对于各地块的控制要求,在设计导则编制阶段应尽量避免使用描述性语言,需采用“量化、定性化”的方式对控制内容进行明确。
4控制力度———确定刚性和弹性控制内容在城市设计编制完成后,控制内容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但控制内容进一步落实到控规还需要在制定时,将控制内容进行必要的分离,分别形成刚性和弹性的两类控制内容。对于可量化的指标控制体系,如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退界退线距离、连续面宽长度等内容应在控规中通过刚性指标和图示予以控制。但对于建筑形态、建筑风貌、交通引导、环境设计、功能业态等非量化性控制体系,应相应制定弹性控制内容,进行必要的引导。
5成果表达———与现行规划管理平台对接目前,成都市的控规详图是通过土地利用控制规划图以及道路工程规划图进行控制管理的。因此,针对形态控制需新增一张控制图纸。由于不同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不尽相同,在图示化表达的规范性上,不易限制过死,但需遵循刚性控制内容定量、弹性控制内容以引导方式为主的表达方式。
二、结束语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旧村改造;运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villages in the cit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foreign experience, analysis of city design i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n the issues.
Key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ity old 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起着连接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键作用。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补充。笔者针对在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威海市田村旧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实践工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理位置在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市域的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西与烟台市接壤,整个海岸线长985.9公里,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隔海对峙,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
随着城市环境的逐步提高,城中村的问题也逐步体现出来,城中村中较差的居住环境和治安状况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007年威海市政府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市区51个主要城中村的改造,以形成新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规划方案简介
根据已审批通过的《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区被定位为以居住用地为主,《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中明确了规划区周边道路等详细要求,《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7-2020)》中明确规划区内新增一所25班小学,规划区东北角的市立医院高区分院(佛顶山医院)扩建至3公顷用地,保留田村派出所。结合规划管理部门意见,规划范围控制在世昌大道以南,环山路以北,东至福山路,西至沈阳路,总用地规模54.25公顷。
本规划区规划功能结构特点概括为“一线双环、双轴四片”。
一线:规划区东西狭长,且北临交通性主干路世昌大道,南靠现状城市交通性道路环山路,对此情况一般将解决用地狭长方向交通作为规划交通准则。所以规划以一条12米宽的曲线型小区级道路贯穿规划区东西方向,成为区内交通的大动脉,并以曲线线型体现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并在东部与仁柳庄规划小区路对接,使区间交通更为便捷、合理。
双环:规划区东西狭长,由东西向小区级道路联系东西向交通。以中间规划城市次干道为界,小区东、西两部分由7米宽组团级道路组织南北向交通,并形成环路,使得交通形成良性运转。
实轴:小区中部结合规划次干道,形成空间主轴,集中设置小区配套公建,合理确定建筑高度与层次,丰富城市景观。
虚轴:以小区南侧植被丰富,风景优美的山体为对景,结合东西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预留景观通视走廊,形成景观虚轴。将远处制高点山景引入,并且向世昌大道辐射,使得规划区与自然山体风景、城市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景观价值。
四片:依据道路结构,小区共划分成四个片区:西北、西南、东北和东南。各个片区自成体系,又通过景观轴线和道路紧密联系,形成整个规划小区的有机整体。
图1 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2 城市设计意向图
(三)规划编制的特点
1、项目的背景分析
由于这个项目是旧村改造项目,有其特殊性,涉及到村民躲迁、回迁等许多在普通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因而它的指标体系也就要求的更加严格和精确,需要充分考虑拆迁成本,同时这个项目位于城市主干路的南侧,城市景观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设计的必要性显的尤为突出。
2、 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
(1)功能分区合理。合理安排旧村回迁区,建设起步区,保证规划能尽快顺利实施。
(2)公共设施安排合理。根据上位规划及相关规范,本次规划范围内设置25班小学一所,托幼两处,根据服务半径合理安排,并保证采光满足要求。
(3)指标体系精确可靠。在经过专家评审认可城市设计后,对日照分析进行翔实验证,使规划指标能站得住,从而保证旧村改造的可操作性。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旧村改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划分地块,确立指标体系,从而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虽然城市设计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了严谨的依据,但是城市设计本身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其地位相当尴尬,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问题现在已变成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实施中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城市设计的立法变得十分必要:
(1)城市设计立法是确定城市设计在各个层次城市规划中的地位的根本保证;
(2)将城市设计纳入法规体系,是约束开发建设、规范建设活动、保证城市环境品质的必要条件。
一般而言。城市设计法律效力的实现有以下两种途径:
(1) 建立相关法规;
(2) 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以获得法律效力。
三、对国外相关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的研究
发达国家城市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运用城市设计工具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过程的经验,特别典型的有美国和英国等。研究国外类似规划层面城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对推进我国城市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美国——与区划(zoning)相结合的城市设计
美国的区划和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较为类似,美国各州乃至各个城市的规划体制并不相同,城市设计管理体制也不一致,但总的来说,城市设计技术性地介入区划是美国城市设计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分区奖励、开发权转移、规划整体开发单元以及管制特别区等已经大大拓宽了区划的基本概念(John Punter,1999)。同时美国还有一千多个城市中实施了城市设计管理与审查许可制度(林钦荣,1995),这些措施充分保证了城市设计的实施途径和执行力度。美国的城市设计管理准则通常会直接告诉开发者,怎样的设计是允许建设的,这样开发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制定满足要求的方案来获得开发许可,这就好似面对一个目标明确的圈起跳。
(二)英国——结合“审查许可”的城市设计
英国城市设计的实施是借助设计控制的审查体制进行的,中央国土与经济计划的指引、地方发展与地方计划当局对开发申请案的规划许可制度是实施城市设计的重要工具(唐子来,2001)。城市设计由于是颁发规划许可的重要考核内容因而能够得到具体落实。与美国相反,英国城市中各种层次的城市设计管理准则往往不能直接告诉开发者什么样的设计最终能获得许可,所有开发案必须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评议后才可得知建设允许与否,所以管理准则对设计的控制是弹性、原则的,开发者需要蒙着眼睛跳过一个方向不那么明了的圈。
(三)英美城市设计的经验借鉴
国内针对英美城市设计运作体制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改善我国城市设计管理方法的建议,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设立机构:在政府规划管理部门中成立专门的城市设计管理机构或专题小组;
2、完善程序:制定必要的城市设计编制程序(内容、层次、深度)及审批管理程序;
3、法规保障:通过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法令等确定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及实施保障;
4、控制引导: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导则等,通过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管理城市建设;
5、设计审查:建立城市设计审查体制,使城市设计要求成为项目开发建设的许可条件;
6、公众参与:确保市民对城市设计的广泛参与,确保城市设计能体现和维护公众利益;
7、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设计评价体系,让专家、公众、利益集团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评价、审定以及实施、监督。
四、结语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预测论证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较为常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将城市设计研究作为一种制度确立,将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有利于加速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内容规范化的进程。同时在控规中保障城市设计研究的制度化有利于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衔接,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性控制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研究制度化,还有利于保持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环境政策方面的连续性,它是城市环境长远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J].城市规划,2006(1):89-90.
[2]于丁一,胡跃平.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6(5):35-36.
[3]阎树鑫.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的完善.同济大学学报.2007,(7).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标准;保障;特点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Wuhan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mplementation of Wuhan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extended from 2D to 3D fine management goal, Wuhan city started the work of city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uhan city design, basic research of special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macro level to carry out the city before 2008, for strengthening design work of cit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mpiling methods of city design and planning content, featur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sig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n Wuhan city.
Keywords: city design; case; technical standard;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设计主题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也在向多元方向发展。由于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成果深度不统一、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脱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的系列与长效的研究,并在对2008年所做的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找出城市设计编制全过程的理念、标准、路径、深度和方向,探索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对策,改进工作的思路,将有利于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规划。
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分析
国内城市设计工作历程概述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1997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提出 “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倡议。
经历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近600座城市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的范畴大至整个区域,小至一个广场、建筑、小品,甚至广告,因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有总体城市设计、新区开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设计、步行商业街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以指引性条例和控制导则为主的城市设计,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类型的多样化表明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6年),陆续编制完成城市设计项目近20项,但涵盖区域较为分散、关联性较差,城市设计成果及编制手法缺乏系统性指导。
第二阶段(2007年),在新的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后,近期已启动了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武汉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滨江滨湖控制研究等各种宏观层次的前期专项技术研究,为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的建立指导下为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8—2009年),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市初步确立了与各层面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及局部城市设计等三个层次。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的编制,武汉市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展开了从宏观范畴的总体城市设计到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再到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并在对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自此,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整体框架、相关技术标准与相关管理规定基本确定。
三、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体系主要可概括为支撑研究、项目编制、制定标准等三个阶段。
3.1 前期支撑研究阶段
2008年,我市结合控规导则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城市设计工作,编制了《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二环线地区整体城市设计纲要》,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讨论稿)》,并于2008年10月邀请国内知名城市设计业内专家召开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及二环线地区城市设计纲要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下步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编制技术要求,并陆续完成了《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等支撑性空间理论研究。
3.1.1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
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绝对的高度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天际轮廓线,为有序引导和控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武汉市规划局委托规划咨询中心在已编制完成的《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以及东南大学编制的《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武汉市建筑高度分区、分级以及相关控制要求,编制《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及相关导则,为城市规划管理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武汉市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以此两项研究为基础,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整合研究成果,编制《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划分空间特色分区、划定武汉市特色意图区,提出特色控制要素,明晰武汉市主城区内能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区域,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中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的控制与引导。
3.1.3 《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
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建设和谐、有序、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特对形成良好道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和共性的设计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同类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通过该研究,改进和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探索良好的城市干道街道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和设计控制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景观综合性干道的设计导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方案比较和评价的平台,规范规划设计成果内容。
3.2 城市设计编制与反思阶段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二环线内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为设计重点,全市共完成“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武昌主城区东西山系景观体系”等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和二环线内“解放大道城市设计”、“徐东大街城市设计”、“武珞路珞瑜路城市设计”等重要景观干道及“沙湖周边城市设计”等重点特色区域共计14个城市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设计道路长度约90公里,基本实现了二环线内重点特色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主城区覆盖率达32.4%。
在已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成果的运用和实施成效分析,武汉市对城市设计编什么、如何编、如何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总体、分区、局部、街坊等不同层面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衔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进行了梳理,为城市设计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实践探索。
3.3 标准制定阶段
在总结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武汉市陆续出台《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规定》(试行)、《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城市设计技术标准文件,为下步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标准及规范。
四、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手段
为更好地引导城市设计实施,武汉市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保障工具和诱导工具,有效地实施城市设计构思中的刚性和弹性要求。主要手段有法规和政策、财务手段等。
法规和政策是指从法律文件到地方政策、法规等以不同的法律作用方式全面保障城市设计之设计原则的核心手段。
财务手段包括直接经费援助、税收政策、信贷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性机制。例如在城市设计关键地区,由政府基金直接补助,促发核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并以此为媒介,引发相邻地区的发展。
五、总结思考
国外城市设计起步较早,现已进入成熟期,对城市面貌、城市形态塑造已然发挥出其显著的作用。城市设计的编制已从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竞争力及城市振兴的层面,体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梳理和研究,武汉市基本解决了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为武汉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关键词】:市政工程;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政府也开始关注城市设计问题,但关注的重点是建筑和城市的关系,而对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工程(如道路、桥梁、轻轨等)及市政公用设施景观设计则关注得不够。例如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与高架桥、轻轨等。特别是高架桥使道路尺度和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满足功能要求,而忽视空间、比例、尺度以及和周围建筑的关系,使我们的道路给人一种拥挤、无序的感受。又如我国一些南方城市防排洪工程的建设,市区内建设的排洪沟,只考虑了排洪的需要,直挺的线型,凹型沟断面,呆板生硬,给人一种名副其实“沟”的感受,有损城市环境质量。其它的如防洪堤、挡土墙、人行天桥、电力、电信输送等大量的市政公用工程现状也不能令人满意。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需我们认真去思考怎样改变此现状,为此本人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1、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而人们的观念和认识已远远落后于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工程遵循着“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建国初期,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快速改善城市面貌的思路下制定的。然而随着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不仅在于使用功能的满足以及工程本身的美观,更主要是在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质量。当代城市空间形态和过去相比较,正朝系统化、立体化演进。传统的观念缺乏对三维空间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要求等更深层次的考虑。为了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现代城市设计已在我国兴起,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给人带来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等密切关联,并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有关,城市设计是这些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城市物质、社会、环境结合点上的C合体现。市政工程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及空间和城市设计密不可分,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就必须在市政工程设计中融入城市设计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自身功能或形象而漠视城市整体的观念,从城市整体出发,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加以处理。
2、加快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
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来控制及引导市政工程景观的设计,是创造高质量城市环境的重要方法。
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只有对市政工程功能的要求,而未对景观诸多要素作要求。如对市政工程的造型、尺度与城市周围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等缺乏具体有效地控制和引导手段,这是我国城市环境缺乏整体感,杂乱无章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引进城市设计必不可少。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设计之间的桥梁,根据城市设计理念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成为工程设计的先导。由于市政工程范围较大,具体到个别地块时,可根据其在整个地段中所处的位置、特点及重要性分别加以判别归类,对不同的地块其引导内容和详细程度可有不同。设计导则应经过一定程序后,使其成为有相应法律效应的规范文件,为规划部门的具体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法规依据。
3、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如今大量的市政工程项目基本上是由市政设计院或专业设计院设计。通常项目设计负责人由市政专业工程师担任,如果对景观有一些考虑的话,也是在工程功能问题解决后,由景观设计人员作一些装饰,而不是从项目开始就由景观设计人员参入到市政工程项目中,以城市观来考虑工程景观问题,这一切需我们在制度及操作方式上作改革来使功能和形式得到高度统一。
1)实践证明,竞争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所以市政工程前期设计应广泛邀请(有选择性或公开征集)多家设计机构参加工程的竞标,广集思路。设计方案除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外,还应对市政工程的景观设计以城市观提出方案(文字、图纸)。设计评标应邀请城市设计方面的专家按城市设计的理念来评议市政工程的景观设计,评议结论作为全面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之一。特别是对重点地块、重点工程更需如此。
2)完善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审查、审批制度,按城市设计的理念或设计导则(如果已制定的话)的要求审查和审批市政工程项目。严格的审查、审批制度,有利于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功能或自身形象,漠视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模式。
3)当今,由于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协作的基础之一就是对对方专业的充分了解与认识。景观设计师如果对市政工程的一些基本特性,缺少了解与认识,就不可能从市政工程的自身特性出发来构思设计,使功能和形式高度统一起来。所以需要我们培养一批对市政行业有着丰富知识和了解的景观设计师以及对景观有一定了解的市政专业工程师,倡导协作精神,使我们设计上摆脱过去那种专业之间严重脱离,设计上功能和形式分离的局面。
4)市政工程景观设计是一门横跨多种学科的课题,需我们从城市的角度,结合多种学科对其作深入的研究。然而当今市政工程景观设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纵览我们的专业杂志及书籍,理论上对其研究、探索的文章甚少,这种状况需尽快改变。通过理论上的探索和引导有利于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市政工程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设计上应把城市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市政工程设计中。市政工程一旦溶入了城市设计的思想,那么它便成为城市设计的合理延续和组成部分,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建设 王乐 《山西建筑》2009
【2】 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发展方向 贾红云 《城市问题》2009(10)
在规划主题的引领下,项目组本着“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规划原则,形成基于各自主题的城市设计策略,并成为本次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1基于“活力”主题的设计策略
1.1多元的功能城市的活力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多元功能来加以体现。现代城市设计要求塑造“二十四小时的城市”,最核心内容即为体现功能的复合。本次城市设计基于建宁路现状,将其沿线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又有各自的中心与重要节点,最终呈现“一轴四区多节点”的功能结构,从而体现多元的功能。其中四区分别为:(1)中央门现代商贸区(中央路———紫竹林路):以现代商贸为特色,规划主题“智慧商贸,乐购中央”;(2)钟阜路商务研发区(民生街———紫竹林路):以商务研发为特色,规划主题“铁领商务,创意金川”;(3)四平路品尚居住区(护城河———民生街):以品尚居住为特色,规划主题“宜居生活,盈彩四平”;(4)阅江楼文化休闲区(仪凤门———护城河):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规划主题“山水休闲,人文阅江”。多元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还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城市设计要求,在重要节点处的高层建筑区域也实现功能的多元混合,从上到下可分布酒店(公寓)—办公—商业(休闲)—停车等多种功能,从而打造城市综合体概念。1.2丰富的界面丰富的界面也是实现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本次城市设计界面控制主要通过开放空间、界面引导、高层塔楼控制来实现。(1)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体系主要由线形开放空间和节点开放空间组成。其中线形开放空间结合建宁路现状,民生街以东以商业和办公界面为主,考虑相对人流量较大,需要有较大的集散广场,沿线开放空间预留相对宽阔,基本保证连续20米左右宽度的开放空间。民生街以西以住宅和其他混合界面为主,街道空间相对狭窄,主要结合局部待改造区域及节点加以拓宽,保证街道活动的丰富。(2)界面引导界面引导主要考虑沿街界面的统一性、开放性和连续性。其中对建筑界面的统一性控制,城市设计考虑建宁路道路曲折,新建与保留夹杂,退线难以统一,为确保沿线界面的统一连续,对沿街界面的控制实现多元融合方式。首先,区段整合、整体统一。也就是说以区段为单元进行整合,保证整体统一效果,开放空间的设置在变化较大的地段建议加以调整,以保证界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其次,新老协调、软硬融合。由于建宁路现状保留建筑本身界面并不整齐,前后错动较多,规划建议新建建筑后退距离需要与两侧现状建筑相协调,部分局部难以协调的区域,建议采用树阵等软质界面融合的方式加以调节。界面的开放性主要考虑公共界面的开放和私密性界面的控制。界面的连续性主要考虑景观视廊及连续街墙的控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控制对沿线的建筑界面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3)高层塔楼控制高层塔楼的控制主要包括节点高层的选址及退线控制。对于节点高层的选址,城市设计提出动态视线的分析方法加以确定,由于建宁路本身线形不笔直,而是相对蜿蜒曲折,因此必须分析不同角度下街道视觉的感受变化,重点加强视线转折处的处理,在视线焦点处处理高层建筑的选址。高层建筑的退线控制,则结合两侧建筑高度控制及街道高宽比确定,保证在1:1至1:2之间,形成适宜的街巷空间。1.3地下空间的利用随着城市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不断升值,城市土地资源的不断稀缺,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其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本次城市设计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通过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地下商业空间布局、地下交通空间布局来加以体现。其中地下商业空间布局是重点,城市设计要求沿地铁线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布局,强调沿建宁路和钟阜路形成连贯的商业步行通道,并于地铁站点处进行重点开发,形成集聚的地下商业空间节点。在节点处设置地上地下通道的出入口,从而保证地上,地下空间的整体协调与利用。
2基于“人文”主题的设计策略
“人文”主题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在于对建宁路沿线人文资源的保护、协调与利用,本次城市设计紧扣“特色”二字,分别从城市风貌、慢行空间、城市小品等方面加以重点阐述。2.1特色的城市风貌城市风貌的重点在于沿线建筑,整体建筑风貌主要从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建筑色彩、玻璃控制、室外构件等方面提出,其中,对于整体建筑风格的控制是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城市设计通过对各区段特色的把握,对建筑风格采取两类控制方式,即以护城河为界,护城河以西考虑与阅江楼景区风貌的整体协调,建筑风格以中式现代风格为主;护城河以东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对于建筑色的控制,城市设计主要依据建筑功能分类对整个建宁路建筑进行色彩规划。其中阅江楼文化休闲区以砖红、青灰色调为主,四平路品尚居住区以暖黄、暖灰色调为主,钟阜路商务研发区以冷灰色调为主,中央门现代商贸区以淡红、淡黄色调为主。通过对沿线建筑的控制,城市设计形成了特色的沿线城市风貌。2.2特色的慢行空间慢行空间是最能体现城市人文风采的部分,本次城市设计重点塑造沿路、沿水的慢行空间,其中沿护城河慢行空间的塑造是城市设计的重点。首先,护城河沿线确保滨河步道和慢车道的连续和贯通,同时考虑慢行系统往东跨中央路与神策门段的衔接。其次,沿河建筑高度进行梯度控制,沿建宁路与护城河之间增加开敞空间,严格控制新建建筑之间间距,形成多条视线通廊,从而增强护城河与建宁路的联系。2.3特色的城市小品场所精神是城市设计塑造的重点,本次城市设计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出发,特别推出本地化的标识符号、街道家具、文化小品的控制要求,以期营造统一的、特色鲜明的地域场所。其中,设计的标识符号以简明、鲜艳的线条为主,曲线代表建宁路曲折的道路线形,红色、黄色、绿色分别代表建宁路“活力、人文、生态”的三大主题。城市设计将特色标识植入相关城市小品之中,形成统一的街道氛围。
3基于“生态”主题的设计策略
绿色开敞系统的营造“生态”的主题对于建宁路的要求最直接的就是构建一套完整的绿色开敞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是针对建宁路自身的,而更应该是融入城市的绿地系统框架,具体来说就是把建宁路周边的重要山水资源加以串联,共同构筑横贯东西的城市绿地系统骨架。整体绿地开敞系统由路内绿化、路旁绿化、节点绿化共同构成。(1)路内绿化城市设计主要在现状沿路绿化的基础上,重点优化道路断面,加强对于中分带、侧分带的补充与优化,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拓宽绿化带宽度,以形成厚度足够的沿路绿化基础。(2)路旁绿化城市设计控制沿路3-10米不等的绿化宽度,结合沿路开敞空间进行布局,部分地段难以设置路旁绿带的,建议通过镂空性围墙将内部绿化对外开敞,或采用绿篱围墙等的方式,补充绿带的不足。(3)节点绿化规划在重要节点处设置绿化广场,其中,在中央门节点处,建筑退后形成最重要的一处绿化节点。通过这一节点,将南侧护城河及明城墙风光带对中央门节点敞开,形成资源的开放;同时这一处节点也使得护城河与对面神策门公园连接成一体,共同构筑南京市的山水长廊;再次,这一节点也是重要的地铁站点出入口,公园绿地的建设将使其成为市民重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基于道路特点的植物栽植策略植物的配置在生态绿地的设计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除一般的“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等的植物配置原则外,还提了基于道路特点的植物栽植策略。具体来说,绿化景观的设计主要依据沿街街道空间公共性的变化、车辆和人行通过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绿地设计,形成韵律、连续等不同的景观和随之而变化的观赏视线,并从车行速度和尺度考虑植物配置节奏;在开敞地段,绿地景观应保证沿街建筑的使用功能,避免因过度遮蔽产生的隔离感和街道氛围等。整体绿化空间组合方式的变化主要通过道路绿化块面与建筑体量关系、绿化结构层次与视线分析、绿化块面与穿行方式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加以确定。3生态化技术的运用节能策略的实施贯穿于城市设计与具体建设的始终。本次城市设计中强调的节能策略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节电规划、垃圾回收利用、节水规划、节气规划、新型材料利用等。另外,城市设计还提出了多项节能减排指标,并在城市设计导则中加以控制,主要的节点减排指标有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覆盖率、透水地面率、建筑节能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中水回收利用率、垃圾分类回收率等。
二、结语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体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72-02
现代城市设计致力于城市良好空间环境的塑造,强调设计的人本主义与生态保护思想,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开展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时间较早,对此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都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设计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时间虽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有关城市空间设计的工作不断涌现,城市设计已经成为规划师与建筑师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并逐渐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发展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1]在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设计能力,开阔视野,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去审视和了解城市,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实践。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建立对城市空间的完整认知,熟悉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具体设计工作。
为了完成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应从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教学三个环节入手,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与目的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实际设计能力。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
3.教学方法
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小结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城市,并针对具体空间进行设计。为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安排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将三者相互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参考文献:
[1]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会刊,2003,(3).
1城市设计导则的定义与分类
1.1城市设计导则的定义
“设计导则”一词由designguideline和designguidance翻译而来,也有学者将其译为“设计指南”、“指导纲要”、“设计指引”。本文将其翻译为“设计导则”,是因为在汉字的解释中“导”即引导、指导;“则”即规范、准则,两字的组合更能反映其本质,体现出城市设计对城市开发控制和引导的双重作用。城市设计导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人的行为、心理诸如艺术性、可达性等出发,研究建筑空间布局与城市环境品质之间的关系。从工作的深度看,导则可以说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精细化,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地段(如传统商业步行街)和特定要素(夜景、商业招牌等)的设计。导则是在定性、定量和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
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导则是实现城市设计目标和概念的具体操作手段,是对未来城市形体环境元素和元素组合方式的文字描述,是为城市设计实施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
1.2城市设计导则的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应该有所区别。总体城市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总体规划级城市设计、分区规划级城市设计),目的在于从宏观层面把握有关城市发展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设计原则抽象概括;而详细城市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级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级城市设计),目的在于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直接的管理依据,相应导则也表现为在对城市局部地段进行详细研究后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建议与规定。城市设计导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关系上看:大体分为总则与通则。总则指开发设计项目的设计目标与用途,即一个总体思路,特别是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价值理念和宏观要求;通则是在总则指导下的具体要求,两则的关系类似于文章的主题思想与具体内容。从设计导则管制的深度上看:大体可分为绩效性导则和规定性导则对城市加以管制。绩效性导则主要采用过程描述的形式,按照作用的方式刻画事物,提生具有希望特征的事物的方法。遵循这一思路,绩效性导则并不限定设计采用的手段,而只提供设计必须达到的特征与效果,并通过“为什么”、“怎样做”的原因与方法鼓励达到设计效果的多种可能途径。对于绩效性导则而言,其限定的最终设计效果而不制约设计方法和过程,为设计者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会过多的禁锢设计思路,相反还能提供设计思路。这就是导则中“导”的含义所在。相对于绩效性导则,规定性导则明细标准的管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师的创作和发挥。这种制约的目的不在于制约建筑师的思路,而在于更多的维护公众的利益,避免少数个体为了私人利益损害大众的利益。设计导则的最终目的是为建设城市环境提供一种有理性的弹性控制。
2城市设计导则的基本功能
城市设计导则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是一种保障,对整个城市空间也是一种整合;而且在城市设计的实施中,在城市整体和局部地段的改造与建设实践彰显出强大的功能。城市设计导则的本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承上启下
从城市设计的过程而言,设计导则为上一层次规划与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奠定基础;并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划拨土地等其他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
2.2保持城市特有风格、城市文脉的延续
文脉设计是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城市设计重在特色,把握“源”与“流”的关系。城市设计应抓住“源”加以梳理、提炼,保持并发扬,形成特色。设计导则不仅保护城市现存的风貌,还要促使城市新的成长和发展的和谐。例如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改造,其设计导则的建立目的在于确定传统商业街区独特的风貌,并力图确保进行的改造有助于风格的保持。“改善的途径不应当是大拆大改,而是有机更新,即保存完好的,修缮半好半坏的,拆除最坏的加以重建。”
2.3保证公众的利益
城市设计导则重在以“人”的活动为中心,重在考虑人的行为人对空间的感知,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是为广大市民而设计。城市设计导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市民创建一个宜居的空间环境,而不是让城市设计师自己画着看的,设计导则不仅要研究建筑的高低和空间的大小,更应真正从市民的角度去考虑究竟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环境。例如不解决好市民依法所提出的日照间距问题,即使再好的空间设计理念也难以实现。通过制定设计导则还可以避免少数个体一味的去考虑经济因素,造成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的破坏,从而达到保障公众的利益。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实践(校内)、生产实习(校外)等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先理论教学,再制定设计任务书,然后进行方案设计指导,后形成城市设计成果的教学方式。通常这种教学方式到最后的结果是老师们往往自然而然的倾向于注重成果的表达,这在成果评定过程中尤为如此;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设计理念的引导及思路的形成却被忽视,最后由于评分标准的不完善,变成了设计成果图面表达效果的比拼,导致城市设计的学习“重成果包装、轻成果内容”。事实上,当前的城市设计教学应告诉学生紧跟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步伐,真正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变传统“量”的城镇化到当前“质”的城镇化,城市设计教育也应注重教学过程中思维和理念的培养,而不单单是设计的成果表达。可以说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角色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结果更为重要。总的来说,传统的城市设计教学结果是设计成果的大同小异,这也显示出教与学的笼统和肤浅,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城市设计课程的封闭性,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入相当薄弱。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怎样的城市设计人才,以应对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层面城市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一起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3]。
2城市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2.1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并举
理论学习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培养其对学科新兴动态的敏锐嗅觉;设计实践在于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进,要求学生除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功底和正确的价值观外,还更需要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来提升,实现老师教学与学生实践的灵活贯穿,通过实践反馈的过程来加深理论学习,进而提高设计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2]。
2.2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导向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其中的综合能力培养具体包括:设计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设计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五种能力的培养;在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授课计划,辅之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而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彻在设计课程始终的[2]。
2.3教学互动改革为重点
强调教学互动,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互动式,这其中的引导和鼓励非常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其积极主动去学习、分析比较的兴趣,具体教学技巧上,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拟答辩、方案互评等多种教学模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收集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及实际工程项目等,让学生进行多方案讨论对比。而在讲授理论课时,注重教会学生一个观点: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与错之分;要注重做一个成功的设计,就应该尽力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3城市设计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3.1“价值观与角色”的再定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利益,维护弱势群体,节约长效资源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而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场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得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都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设计原则,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的重要指导手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设计师们也难免不“随波逐流”,因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在现阶段显得更为重要[4]。同时,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角色”的重新定位,这其中“角色”的第一个理解就是设计对象,设计过程中常以“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设计原则,应该让学生明白:“以人为本”并不是仅仅只考虑“人”本身,而应是把“人”置于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亦或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角色”的第二个理解就是设计师本人的角色定位,对于这个的理解就是:个人与团队的协调关系。教学过程中也应让学生了解,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设计师能做好的,而是由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多元设计团队,其中不仅涉及到包括设计师、城市管理部门等城市建设相关专业人员,还可能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在这个团队协作过程中,多个专业成员都应参与其中,树立对城市设计任务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集各方智慧,协同设计并共同推进项目实施[5]。
3.2“空间与时间”的再认识
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空间,而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终极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注重对“空间”的理解,其核心涵义就是协调好城市形体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系列动态空间及静态空间,并以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作为空间定义的标准。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形态永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状态。因此,积极应对并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城市问题是城市设计工作的特点。因此,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指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城市设计的重点不是终极蓝图的描绘,或是脑海定未来场景的遐想,而是预测并揭示这些终极蓝图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机理,并在设计成果中建立一个可优化可调整的作用体系,给将来实施者和使用对象以弹性发展的余地。
3.3“观念与技能”的再培养
新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观念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建立全局观和整体观,协调好设计地块与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关系;培养学生“小中见大”的能力,从事物的局部了解其整体与全貌,包括城市设计中对不同尺度序列空间的把控和协调,做到空间起承转合、合理并流畅。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人与场所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发掘场所中人的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并培养其学会调动自身的情感,站在业主的角度,去重视使用者的感受[6]。“技能”的再培养核心在于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设计意识和视觉分析理论、调查分析、观察阅读、设计表达能力、图示交流能力等方面。同时,应培养学生与多样人群进行交流和交往并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设计语言”的技能,作为城市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多地去与委托人、使用者、反对者和决策者交换意见。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