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战术上,通信运营商需尽快开放业务平台、通过多种手段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服务提供商结成战略联盟。
应对移动互联网“over-the-top”服务带来的冲击,通信运营商被日益管道化,因此首要任务是搭建开放平台。平台是通信运营商拓展移动互联网的核心,通过搭建聚合的内容型平台和开放的能力型平台,创新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为创新应用服务提供生成环境,引导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业务和服务。通信运营商开展价值链合作,一定要围绕开放平台的战略定位、客户定位、产品定位而进行有效刷选,为自身提供更多补充性产品,只有通过合作强化平台的差异化定位,从而才能在客户心中树立独有的品牌形象。
通信运营商还应尽快建立以“云计算”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应用平台体系和“智能管道”的建设,为大规模数据提供了有效处理。
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必定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接入方式,因为接入智能手机的终端已超过计算机PC的数量,原有传统接入方式会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数量上逐步减少,这样移动互联网下的数据中心如何进行连接,都可能会对整个技术构架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变化。下一代数据中心会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模式的数据中心,而且它会是以一个大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加光纤的基础设施为核心,它所对应的服务终端应该是以IPv6包括像智能视频终端服务为核心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通信运营商还应实现与之相配套的“智能管道”,即实现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调控、网络可管理,满足不同接入需求的新型通道。
定制终端模式将成为通信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有一利器。
目前移动互联网对终端的要求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新功能不断涌现、多媒体性能逐步提升、待机时间逐步延长、屏幕品质不断提高、终端外观更加美观、用户体验得到提升、人工智能得到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智能终端加速融合、终端与业务应用结合发展等。因此终端机终端的业务定制是通信运营商后续对终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通信运营商的优势所在,因为和终端生产商相比,通信运营商更有机会接触到客户,更熟悉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同时通信运营商也可以通过业务定制推广新业务、做品牌宣传等。终端定制有技术定制、业务定制和操作系统定制。
网民增长的驱动力
1996-2007
2008-2014
电子邮件扩散免费浏览器内容爆炸低于1000美元的PC机企业局域网虚拟主机服务B-C电子商务 ISPS的PC购买退款B-B电子商务 下降的互联网接入价格低于500美元的PC机国际市场上免费的互联网接入价格 网络驱动的生产力 网吧电缆调制解调器和DSL连接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家庭网络宽带连接:DSL,光纤或其他互联网的手持设备接入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互联网网络授权的消费性电子设备 多功能手持设备无线和手持设备的网络内容 计时的互联网接入费用预付的网络支付卡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Facebook etc)$200-$400 的上网本50美元以下手机入网基于位置的内容互联网娱乐内容移动互联网设备手机宽带(WiMax)
网民增长的驱动力
1996-20072008-2014
电子邮件扩散免费浏览器内容爆炸低于1000美元的PC机企业局域网虚拟主机服务B-C电子商务ISPS的PC购买退款B-B电子商务下降的互联网接入价格低于500美元的PC机国际市场上免费的互联网接入价格网络驱动的生产力网吧电缆调制解调器和DSL连接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家庭网络宽带连接:DSL,光纤或其他互联网的手持设备接入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互联网网络授权的消费性电子设备多功能手持设备无线和手持设备的网络内容计时的互联网接入费用预付的网络支付卡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Facebook etc)$200-$400的上网本50美元以下手机入网基于位置的内容互联网娱乐内容移动互联网设备手机宽带(WiMax)
根据EtForecasts公司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996年-2007年期间全球网民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上网设备的成本(主要是PC机成本)下降,互联网接入成本下降和方式多样化,网络应用(电子邮件等),电子商务的发展等。2008年-2014年期间全球网民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上网设备更加多样化,成本更加低廉,移动上网设备的作用更加明显;内容专业化,并能适应不同上网设备;网络应用(如facebook等)更具有吸引力;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发展(DSL、光纤和手机宽带等);移动电子商务等。
对比两个阶段的驱动力,主要的变化在于:移动互联网益发重要,网络应用(如社交网络等)的影响加大,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设备更加多样化,上网设备的购买成本更加低廉,内容专业化和针对性更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什么将影响我国未来的网民数量的增长呢?互联网实验室分析师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人口。人口数量是网民数量的基础,也是上限。各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同他的人口基数关系密切。截至2010年6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4.2亿,超过美国和日本的网民总和,但我国的网民普及率仅为31.8%,远远低于美国的77.3%和日本的78.2%。我们的网民数量发展潜力还十分巨大。
上网设备。上网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从大型机、小型机,到PC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再到多种多样的移动上网设备。多功能、低价格的上网设备满足了不同层面网民对上网的需求。无论你是用于商务、娱乐还是休闲,也无论你的收入水平处在什么水平,都有一款适合自己的上网设备。上网设备的多样化和低成本将大大刺激了网民的增长。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在预估网民数量时,通过接入网络设备数量来计算的方法难度越来愈大,因为你无法确定一个人拥有几种网络上网设备。
网络应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穿住行到交友、商务等等。网络应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便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回想几年前,证券交易大厅还人满为患,现如今,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寥寥几人。证券网上交易满足股民交易的同时也把这部分股民变成了网民。根2010年8月,有消息称铁路网络订票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技术方案基本确定。如果网上订票系统开通,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将通过网络这一方式来购买车票。那么经常来往于各地的非网民们,是不是很快就会步入到网民的行列中来?
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次新突破,对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的潜在的颠覆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它扩展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和情境,改变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图景,并带来新一轮IT技术和业务发展浪潮,一条以移动多媒体终端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重构相关产业格局。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方面移动互联使互联网进入新的产业周期,上网终端数量已超过PC机;另一方面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重心、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组合模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互联网业务及信息逐步从以PC为中心转变为以移动终端为中心。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各国信息化发展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之时却存在以下问题:
2.1手机网民年增长率呈急剧下降态势
截至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新增3G用户合计为8046万户,使3G用户总数达到1.27亿户。但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手机网民年增长率一直呈下降态势,由2008年的133.3%下降到2011年的17.5%。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如图1)。
备中,手机是最主要的移动上网终端之一。尼尔森在线研究于2011年4月开展的一项有关中国移动互联网调研表明: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各类移动上网的设备选择中,手机上网以93%占据榜首,紧接着是笔记本电脑(81%)、上网本(24%)与平板电脑(23%)。
2.2我国移动电话发展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在2000-2007年,移动电话普及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而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但从2008年以来,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开始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其中2010年,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50个百分点(如图2)。
2.3中国移动宽带发展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移动互联网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宽带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通过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采用HTTP协议接入公共互联网,与固网宽带用户相比仅仅是接入网络不同。另外一种是采用WAP协议的互联网(窄带移动互联网)。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现阶段主要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宽带是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信号覆盖的地方,获得高于1Mbps的访问体验,消费者不再受热点位置、繁复的使用程序限制。移动宽带强调的是3G提供的“类固定宽带”服务体验,具备移动性、融合性和个性化等特征。移动宽带在全球的发展十分迅速。据国际电联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无线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是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2009-2010年期间增长率160%。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为17.0部/百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为56.6部/百人和8.5部/百人(如图3,2011年为估计数)。2010年中国3G实际普及率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2011年为13部/百人,高于发展中国家4.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 资费是制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资费较高。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资费较高既有主观感觉因素,也有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
从主观感觉因素来看,影响用户满意度和使用的因素主要是“费用”和“速度”。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相比,其优势在于简单、灵活和个性化,但在速度和容量方面很难与固定宽带相抗衡。虽然随着3G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接入的速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每个用户而言,其可享受到的数据速率与其具体地理位置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小区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数、传播信号的强度、其他无线信号源的干扰等都具有强相关性。对于我国移动宽带用户来说,由于受移动终端价格、3G资费以及手机上网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用户90%以上主要使用低速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我国2011年第2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接入方式仍以2G为主,2G网络页面浏览量占比为93%,其次是3G网络接入方式,占6%,WiFi接入方式位列第三。
无论是数据卡用户还是智能手机用户,资费问题是影响人们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阻碍。对于数据卡业务,消费者往往以固定宽带的资费、使用量和使用习惯来评价移动宽带。当覆盖范围、网络信号稳定性和网络接入速度不能达到固定宽带的质量时,在同样资费情况下,消费者会认为移动宽带太贵了。另外,大多数消费者不习惯基于流量的计费方式,用户感觉流量难以掌控。有关调查发现,53%的数据卡用户和42%的智能手机3G用户从没有达到或超过其流量上限。因此,许多消费者一般是将移动宽带作为固定宽带的补充。
上述主观感觉抑制了人们的现实需求。文献[1]指出:“信息通信技术(ICT)业务在价格上的可承受性是将更多的人引入信息时代的关键”。ICT服务只有在人们认为资费可承受时才会对其加以使用。国际电联用两种基准工具――ICT发展指数(IDI)和ICT综合价格指数(IPB,ICT Price Basket)监控全球信息化发展。IPB可以监测ICT服务的成本,而ICT服务成本影响着ICT的发展和使用。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ICT综合价格指数与信息发展指数密切相关:更低的价格有可能增加接入和使用,而ICT的接入和使用水平的提高将减少每个用户固定成本分摊数额,从而有可能导致降价,运营商的规模经济会得到加强。当消费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价格较高,难以承受时,自然也就减少了应用。
从客观存在的现实看,用国际电联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的两个指标衡量,我国信息化发展程度受资费影响较大,说明我国目前收入水平下人们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承受能力较低。国际电联对各国IPB与IDI的比较结果表明,IPB相对较高的国家的ICT接入和使用程度相对较低;与此相反,在ICT服务具有相对更可承受的价格、因而有更多人接入和使用ICT的国家,以及名列IDI前25的几乎所有经济体均在IPB上占据前25的位置。
从2008到2010年的3年中,发达国家蜂窝移动分价格指数(占人均GNI百分比)分别为2.4%和2.0%,降幅达16.7%。发展中国家蜂窝移动分价格指数分别为14.7%和11.4%,降幅达22.0%。我国近年来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基本呈下降趋势(图4),移动电话分价格指数2008年为2.3%,2010年为2.0%。降幅为13.0%,降幅既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IDI与ICT综合价格指数密切相关,IDI值高则价格相对较低。由于综合价格指数较高且下降较慢,这导致我国ICT发展指数IDI在世界的排位越来越靠后,2007年为77位,2008年为79位,2010年为80位。
移动互联网资费下降速度较慢主要源于移动运营商发展移动宽带建设动力不足。移动宽带互联网使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业务流量急剧增长,但业务收入却难以随之线性增加。从目前全球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经验看,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基本是以前的50~100倍,但收入只增加10%~20%。这种现象使运营商在移动宽带网络的投入上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入对比问题,最终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建设和运营。
4 促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建议
移动宽带对于用户而言,资费、速度和便利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对运营商而言,为了满足用户对资费和速度的预期,就需要搭建一个经济高效的移动宽带网络。
4.1调整付费方式
包月接入互联网业务的开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去,电信运营商共同的定价策略是:移动宽带的资费多以流量为主的套餐形式。虽然可以包月,但只能接入运营商的专网而不能接入互联网。和黄3于2006年12月在英国率先推出包月宽带接入互联网业务,将移动运营商置于和固网运营商同等地位。2007年欧洲主要移动运营商如T-Mobile、O2、Vodafone都被迫开展了包月接入互联网的业务,尽管是封顶的包月形式,但却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从我国来看,随着移动宽带和多媒体业务的展开,继续采用基于时长或流量的简单收费政策,不仅难以让消费者满意,运营商也将面临投资回收周期长、数据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因此,建议采用基于内容计费和包月的付费方式,降低用户对流量的担忧,这将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流失,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
4.2 降低移动宽带使用资费
移动宽带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成本,要降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资费,必须有效地控制移动宽带成本。由于移动宽带技术的3G技术比2G业务需要更多的基站,同时也因为流量骤增的原因,运营商需要建设的基站数量迅速增加。美国彭博社报告,预计中国3G用户2012年年底将达到2.29亿户。如此巨大的新增用户规模将带来移动数据流量的激增。在站址稀缺的情况下,同一运营商不同制式的基站,甚至不同运营商的基站实现共站址就成为一个迫切需求,这对于降低移动宽带使用资费十分重要。此外,3G的发展如果仅靠新功能来拉动,效果十分有限。日本目前3G普及率已高达90%,其最早是通过视频通话等应用来拉动用户从2G升级到3G;但真正拉动日本3G高速成长的重要力量是在同等业务下,3G资费较2G有很大的下调。
4.3 创新盈利模式,推动宽带战略
移动互联网带动了移动网络流量的急剧增长,导致无线网络资源加速消耗和服务质量急剧下降。2010年,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59%。据思科估计,2010-2015年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复合增长率将达92%,届时无线资源稀缺性和无线环境的突变性导致的宽带资源矛盾更加尖锐。要打破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就必须改变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改变主要依靠流量获得收入的状况。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收入构成包括流量费、产品与服务费、广告费和电子商务四部分。截止到2009年底,这四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9%、39.6%、1.2%和0.3%[2]。
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接入手段,更是构建了新的产业空间和传媒空间,搭建了新的传媒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和娱乐平台等。这些功能的拓展将极大地丰富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空间,引领信息产业的革命。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目前移动互联网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移动数据存取、移动应用、移动广告和移动商务。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1940亿美元,其中移动数据存取占了绝大部分。如今日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2008年日本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收入达到430亿美元,占世界的22.2%;其中移动应用、移动广告和移动商务占到整体市场的34%,而同期世界(不含日本)的比例仅有12%[3]。据摩根士丹利报告的研究,这种构成代表了世界其它国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这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3G 技术的不断完善和 移动4G 技术的快人一步,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推进互联网和通信网络更深层次地融合,还有利于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无线信号的范围得到适当地普及,有利于推动整个信息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1.1移动互联网概念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对“移动互联网”缺乏清晰统一的科学定义。比如,有的人将移动网络终端使用的数据服务视为是移动互联网;有的人将无线应用协议,英文简称是WAP,作为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还有的人将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等同,并把“移动”视为一种网络信息的接入方式。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将移动互联网定义为一种以移动网络为接入点的,包括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的互联网和网络服务的统称。[1]具体而言,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对移动通信网络和传统互联网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技术,其终端用户主要通过2G网络信号、3G网络信号、4G 网络信号和WLAN 热点等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到传统的互联网体系中的。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集众多创新应用业务和新型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其能够充分结合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可定位的优势,进而实现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的网络信息服务的目标。
1.2移动互联网的组成结构
从宏观的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的组成结构可知,移动互联网主要由移动接入网络、移动子网、核心网络和移动终端这三个部分组成。移动互联网的主体是移动子网和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网络主要是为移动子网和异质异构的移动终端提供专门的移动接入服务,并将影响移动核心网络的复杂介质进行有效屏蔽,实现移动子网和移动终端的顺利运行。[2]移动核心网络主要进行路由信息的有效维护,实现互联网主干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组合,实现交换路由接入网络的数据统一和严格的标准划分。移动互联网组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一种多样化、个性化的能够适时适地地感知周围环境的网络应用服务,进而完善移动互联网参考模型的构建。
1.3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捷性、移动性、多样性、开放性、隐私性、移动性、融合性、局限性、智能性等典型特点。具体而言,便捷性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在在同一时间进行多种移动网络使用。
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者应当综合考虑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用户,实现移动互联网业务渠道的高度融合和开放。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终端用户能够在移动状态下随时享受到互联网服务,方便携带和使用移动终端产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主要借鉴Web和SOA业务模式,实现移动互联网内容和业务开发者对移动电信网络业务的合理开放。移动互联网的隐私性主要体现在对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实现对移动终端用户内容和服务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外发展现状简述
现阶段,美国的移动互联网主要由接入网、主干网、近距网络和编队网构成,并且开启了研发空间互联网路由器的网络历程。
国内外互联网主要存在传输时延大、传输距离远和传输误码率高等问题,使得移动互联网中的数据链路资源容易流失,造成移动网络通信的时延较大,使得移动互联网的空间环境受到严重干扰,降低了传输协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功能指标,限制了移动的空间网络和移动宽带,使得移动网络空间资源的互联操作受到制约,不利于异构网络的传输安全,削弱了移动接入资源的互联互通性和互联网的可扩展性。
2.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主要是 WLAN利用的速率有待提高,能够增加移动互联网能源的消耗和蓝牙的能耗,降低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传输速率,不利于移动设备的有效识别和连接,不利于蓝牙技术的运用率,降低了WLAN 技术在数据传输中的速率,降低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挥和创新,不利于整体网络系统能耗的减少和终端定位节能技术的运用效率。
因而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定位过程中,降低移动接入资源的耗能是我国遇到的技术瓶颈。此外,我国在移动操作系统、网络定位技术、移动应用程序、移动网络接入和管理等服务技术还应当不断完善。
三、未来趋势及展望
3.1向着多样化和便携式发展
融合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融合产物,其向着便携式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主要向着宽带化、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接入技术,实现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实现移动网络用户内容体验和制作的丰富化,进而促进多元化移动网络业务模式的形成,促进各种业务应用的快速发展,实现移动接入网络无线接入手段的多样化。
3.2向着高校定位发展
未来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将向着高效精确、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提升高校定位技术研究的精准度。尤其是在多类定位技术的重叠区域,应当提升移动互联网感知定位和网络定位的综合利用率,以便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精确高效的定位服务,进而提升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因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提升了信息定位的效率。
3.3与物联网高度结合
物联网作为绝大多数国家大力推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信息网络技术,其用途十分广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丰富物联网的功能,提高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效率,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络应当努力实现与物联网的高度融合,优化移动终端的识别和网络信息采集等重要节点,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创新和接入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物联网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的提升。因而,未来应当完善物联网的传输、定位和节能等环节。
3.4与高效智能化接轨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传送地址无法满足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效智能化完美接轨,信息传送设置应当保护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而满足网络结构的规模化需求,实现移动互联网传送数据的完整性和技术的安全性,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点的自动化配置和计算,有利于保持网络路由聚类的有效性,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个性化、多样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用户的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移动网络的传输能力、传输环境、信息容量方面。
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定位的智能化,实现对周边环境温度信息的采集,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和移动终端应当坚持个性化发展道路,这有利于实现个人消费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合理绑定,进而促进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
参 考 文 献
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的宽带化水平较高
报告显示,85%的受访中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在办公中使用了互联网,48.1%的受访中小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从企业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上看,宽带已经是最主流的接入方式。根据调查,受访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固定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而移动宽带也开始占据一定份额,窄带方式的互联网接入已经接近消亡,在所有上网企业中的渗透率仅为5%左右。
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情况较好
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中主要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情况普遍较好,一些基础的沟通类、信息类应用的普及率已达较高水平。其中,电子邮件的普及程度最高,在所有受访中小企业中的普及率达到了64.5%;而网络电话/VoIP、在线员工培训、与政府机构互动这几项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程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这几项应用对于普通中小企业的重要程度和必要性并不高,但实现的成本却相对较高,短期内这几项应用普及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表企业主要互联网应用普及率一览表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情况较好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的电子商务普及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在销售和采购环节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手段。
报告显示,33.2%的受访中小企业过去一年曾有过在线销售(指通过互联网接收订单的行为,包括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活动,26.2%的受访中小企业过去一年曾有过在线采购(指通过互联网发送订单的行为,包括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活动。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的中小企业进行在线销售和在线采购的比例较高。
中小企业营销推广投入水平普遍较低,网络营销成最普及营销方式
报告显示,多数中小企业目前在营销推广方面的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接近七成的受访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内没有进行过任何营销推广投入;而在进行过营销推广投入的中小企业中,年营销推广投入金额也是集中在10万元以下。
由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投入资金有限,投入小、见效快的网络营销成为了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营销手段。报告显示,受访中小企业中过去一年在互联网渠道进行过广告和营销推广投入的比例最高,达26.7%;营销推广渠道中,使用率位列第二的杂志仅达13.3%。
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及搜索营销是中小企业最青睐的网络营销方式
报告显示,进行网络营销投入的中小企业中,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搜索营销推广、即时聊天工具推广是普及率最高的三类互联网营销方式,普及率分别达67.8%、62.3%、57.2%。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方式具有门槛低、使用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对于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入门有很大帮助。搜索营销具有成本可控、投放精准、效果可见等优点,但搜索营销一般要求有企业网站,同时对网络营销运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受到一些限制。
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和搜索营销不仅在中小企业普及率方面领先,根据报告数据显示,在投入水平、效果评价方面这两种营销方式也是处于领先位置。
市场营销中最重要也最本质的是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换,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兴起,业已成为企业在营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软件+服务”模式
1 移动互联网特点和发展趋势
1.1 移动互联网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包括网络的开放性、应用开发接口的开放性、内容和服务的开放性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基本标准,更多新颖的业务将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无需依靠现在的移动运营商;二是分享和协作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各类资源,实现互动参与、协同工作,用户将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内容创造者;三是创新性,移动互联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使各种各样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出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移动用户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群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方面融合发展,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推出速度快于传统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相对于桌面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廉价的、高速的上网体验。对于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的便捷性、业务应用的随时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开放性,能够融合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
推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有三大力量: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做智能管道,互联网企业则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并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服务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终端厂商围绕着终端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美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美国智能手机流量占比将达到98%,如表1所示:
另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3亿,其中有5亿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2)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终端接入方式的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移动语音流量。据美国思科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无线网络连接数增长了一倍多,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在2011年超过了预期,达到133%,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8EB,60%的移动用户即全球约30亿人口将加入千兆字节俱乐部,即移动用户每月将消费1GB的移动数据,详见图1所示。
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也具有同样的增长趋势,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 173亿MB,同比增长了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 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 050亿MB。
(3)终端接入的多元化且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其接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主要接入方式有:移动电视、PDA、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Notebook等。并且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渗透到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微博、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社交网站等,如图2所示。
(4)产业链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不断走向纵深
移动互联网走向纵深的推动力是产业链融合,各行各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使移动互联网必定走向合作共赢。在2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产业为彩铃精细运营、MMS娱乐、音信互动等;到了3G时代,就涌现了大量的移动产业,如精确定位、健康监控、移动电子钱包、媒体直播、家庭监控、移动卫星电视;到了4G时代,由于有了更大的带宽,将涌现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各个产业将不断融合,如传媒行业、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广泛的行业融合,这将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存在形式和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
(5)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下载流量、彩铃彩信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外,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有广告类盈利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盈利,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内容类盈利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共生盈利模式,如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2.1 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演进路线
2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是话音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这种服务非常有限,因此产业链也相对简单,运营商能够把控整个价值链,主要是通过价格吸引客户消费,用户的价值都比较低,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的不断增长。到了3G时代,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和服务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使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营商不再在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收入增长的来源也转变为现有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往运营商一家独大,享有大部分价值,其他参与者都居于从属地位,而在3G时代单凭网络运营商已无法完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各环节必须均衡发展。在产业价值链分割后,对价值的重新分配取决于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和各种力量的对比,网络运营商从产业链中的获利一般不会超过50%,并且不同的定位及力量的对比必将导致不同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
泛行业的合作、清晰的利益分配、合作者的准确定位,这将使移动互联网产业、产业链、盈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
在目前和未来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终端软件平台和网络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业务和应用平台已成为整个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控制地位,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在产业链中逐步下降,如图4所示。
同时,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与应用为主的几大商业模式:“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而前两种模式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以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及合作成本,削弱了原来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业务/应用平台商在产业链前端环节对用户的控制力度,从而利用其优势业务和特色业务获取更大利润及产业发言权。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产业链用户控制点向终端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靠近,使强势终端厂商利用终端掌控权而获得内容运营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终端制造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和应用服务已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如诺基亚、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在产业链上已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苹果公司既具备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实力,也具备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它首创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风靡全球,很多商家都建立自己的手机软件商店,例如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谷歌软件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商店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将自己的用户吸引在自己的手机平台上,也吸引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使得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占比越来越大。
当然,为争得在产业链中更大的利益,各运营商也在不断地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如中国移动和联想公司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苹果的iPhone手机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和竞争还在不断地演绎。
3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3.1 日本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40%的日本国民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80%移动用户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在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从手机制造商到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控制着整个价值链。运营商好比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客户,移动运营商为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平台、广告服务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收入分成比例。例如内容提供商(CP)和运营商按照9:1的比例分配收入,而在欧美大部分国家仅仅只有50%,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就极大地鼓励了CP/SP的创新,并有效地控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费。在这种低资费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大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扩大了用户规模并培育了市场。日本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既有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扬,又有手机支付这样的创新模式。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SNS)和手机支付是日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中前三者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扬,而手机支付是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3.2 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利益参与者的地位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运营商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1)“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
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从原来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变成既能承载话音又能传送数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还能连接互联网,具有收发邮件、移动办公、网上交易等互联网终端的业务特性,成为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终端+业务”一体化模式是现在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手机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第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动运营商渠道垄断,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可以不使用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从而在价值链上取得主动权。第三,手机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其必须加强与价值链其他成员的合作。
(2)“软件+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用户中的广泛使用,很多都取决于软件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软件平台与应用服务的竞争与合作是该产业新的趋势。Google的Desktop和Amazon的AWS就是“软件+服务”盈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在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运营商的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即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如运营商按照流量盈利、按照短信条数盈利等。
(4)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与运营商利益相关的有用户、SP/CP、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其中,SP/CP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3G时代,移动运营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和合作的成败将关系到移动互联网能否繁荣,因此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这包括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盈利模式,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iPhone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和广电集团的合作盈利模式,如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收费等工作,而广电则负责提供内容;运营商和移动门户网站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按照流量或是包月形式收费,再向门户网站或内容提供商支付信息服务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这种合作共生盈利模式还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4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该产业链,并且整个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链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随着多种盈利思路的不断碰撞,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拓. 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3]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关键词]计算机 保密 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39-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应用领域,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信息保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样给保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安全工作,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品所带来的泄密隐患
1、无线移动技术的泄密。迅驰技术使电脑无需外加模块即可进行无线联网,既能以对等方式与其他有此功能的电脑实现无线互联,又能够以接入方式通过无线交换机组成无线网络系统,其无线联接的有效距离最远可达300米。当电脑作为单机处理信息时,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在有效距离内的其他装配迅驰技术的电脑以对等方式或被无线交换机以接入方式实行无线联通,其中存储的信息就可能被非法获取。或者作为终端接入网络工作时,会被其他无线设备进行无线联通,从而获取该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权限,造成整个网络内信息的泄露。
2、打印、复印、传真一体机的泄密。多功能一体机通常会与计算机连接用于文件打印,同时与市话网相连用于收发普通传真。这样就使得打印的信息、传真的非密信息和复印的信息都存储在同一内存中,形成泄密隐患。一些具有通过连接的电话线或网络向其维修中心发送数据功能的普通多功能一体机,如果对其控制芯片做一些技术改造,就可以通过市话网对其内存中的信息实现远程获取。
3、数字复印机的泄密。数字复印机的一个特点是含有大容量存储硬盘,凡复印过的文件都记录在内。数字复印机一旦发生故障,通常需要该复印机的专业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现场维修。由于复印机数字化程度较高,现场维修时一般需要使用售后服务人员的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进行故障分析,如果该复印机处理过信息,那么就存在着泄密隐患。
4、高性能网络交换机的泄密。一些网络交换机设备商生产的高端产品具有无线联网功能,能够以无线方式自动识别其周围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并与其进行通信联系和数据交换,无线连接范围最远可达几百米,同样存在着泄密隐患。
5、计算机操作系统漏洞造成的泄密。目前,大部分计算机使用的都是美国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存在许多漏洞,极易被利用,安全隐患突出。
6、移动存储介质的泄密。按照保密要求,网与互联网等应实行物理隔离。但一些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从外网或互联网上复制数据,有感染病毒风险。如染病毒的移动存储介质在网上使用时,病毒就会自动使用关键词检索等方式搜集计算机上的信息,并自动复制到移动存储介质上。一旦该存储介质再次接入互联网,复制的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出去,造成泄密。
二、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建议
1、严禁用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严格做到内外网分离;及时安装系统补丁,修补计算机漏洞;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病毒代码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扫描,清除病毒、木马。
2、严格落实《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办法》,利用新技术手段加强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实时监控和管理,切实解决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之间交叉使用的问题;完善计算机、移动磁介质、笔记本电脑、多功能一体机等办公设备的购置、领取、使用、清退、维修、销毁等环节的保密管理要求,抓好全过程安全保密职责的监督和落实。
如何将无照网吧信息,即在ISP处登记的用户名准确地抄告给ISP,这需要借助现有计算机技术,提高工商部门执法能力来解决。本文从技术手段方面阐述如何获取无照网吧经营者的接入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概念
现在的互联网接人流程是用户计算机向ISP计算机提出接人要求,ISP检查用户提供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后,分配给用户计算机一个固定或动态的IP(Inter―net Protoeo1)地址,这个IP地址就成为该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志,用户计算机用这个IP地址完成信息的收发。一个用户一般只会拥有一个IP地址,若有多台计算机需要上网,如无照网吧,就需要使用路由器。路由器将多台需上网的计算机组成一个内网,其本身使用分配给用户的IP地址,把内网中各台计算机对网络的要求以路由器的身份发出去,再以其身份接收信息并把信息分发给相关的各台计算机。
路由器是直接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因此ISP提供的上网账号、密码都是通过路由器提交给ISP确认的。无一例外,路由器都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保存账号、密码。而无照网吧经营者一般都会将账号、密码保存在路由器上的,这些信息就是执法部门所需要的。路南器一般是接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方式,如AD―SL)、光纤收发器(光纤接入方式)的后面或直接与外部ISP提供的双绞线相连。路由器是一个专用的设备,但也有用一台计算机担任路由功能的,甚至与收费、监控等计算机混用。
那么如何通过路由器获取无照网吧经营者的接入用户名呢,根据无照网吧经营者的不同接入方式。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接入方式一般有两种:动态IP接人和静态IP接人。静态IP接入,每次联网接入其IP地址是固定的。动态IP接入,每次联网接人其IP地址是由ISP随机分配的。对于静态IP接入方式,其固定的IP地址与用户信息是绑定的,因此只要获取这个固定的IP地址即可。而动态IP接入,则必须获取接入的用户账号。无照网吧的接入方式中,受限于接入费用,以动态IP接人为主。可以通过路由器获取接人的用户账号信息。
二、获取用户名的操作模式
执法人员一般可在现场未切断网络时,通过无照网吧的计算机直接查看路由器信息,建议在网吧的管理用机上操作,其他计算机可能会因装有网吧控制软件导致操作失败。但因为基层现场执法经常遇到干扰,黑网吧业主提防意识强,所以一般将路由器扣留带回单位查看。笔者重点以最常见的TP-LINK的路由器(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XP)为例,推介五种获取用户账号的操作模式:
将路由器通电,用网线连接路由器的LAN口中任意一口和计算机网卡,并正确设置计算机的网络属性。可以通过开始一设置一控制面板一网络连接一本地连接,然后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本地连接属性页的中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框中找到Internet协议栏,双击该栏,建议在弹出的Inter-net协议属性页中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以便利用路由器的DHCP功能自动获得IP。不过,自动获得IP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需等一段时间后才能下一步操作。
路由器有一个Reset按钮,请尽量不要按,若不慎导致复位,会清除上面存贮的所有信息。
(一)查看默认设置的路由器
每个路由器均有默认的WEB设置地址,可以查看路由器背面的标签,TP-LINK一般的为192.168.1.1。在浏览器如IE的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1并确认后,会弹出对话框,提示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路由器背面标签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TP-LINK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若是用户名和密码都通过,那么已完成90%的工作,剩下的只要在设置页上找到网络参数,再找到WAN口设置,就能找到该无照网吧在ISP登记的上网用户名和密码了。
上图中的上网账号是nbcxl2345678,密码是不可直接看见的,但这不影响我们抄告,我们只要将上网账号nbexl2345678抄告给相关ISP(这个是中国电信的用户)就可以了。
一般的路由器,常见的WEB设置地址有192.168.1.1,192.168.0.1等,用户名有admin,root,user,密码有admin,root,user,password,1234或空白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路由器的型号在网上搜索一下,不能一概而论,如有些中国电信光纤用户的路由器是向中国电信租的,其路由器的密码是一段乱七八糟的乱码。
(二)查看WEB设置地址更改的路由器
若是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背面的标签上标注的地址如192.168.1.1后,显示无法打开,那就说明该路由器的WEB设置地址已更改。可以通过开始一运行,输入cmd,按回车键运行后,会弹出命令对话框,在命令对话框中输入ipeonfig/all,按回车键运行后,如图:
找到“本地连接”的网关地址,即Default Gateway后面的数字,如上图,这个值为192.168.1.151,这个就是WEB设置地址,在浏览器如IE的地址栏中输入查到的地址192.168.1.151打开设置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
若是运行命令ipeonfi/all后,显示的“本地连接”的网关地址仍是空白,则该路由器的DHCP功能已被关闭,对于这种路由器,一般建议放弃。因为虽然可以通过扫描IP找到这个IP,也有专门的IP扫描软件,但是花费的时间太长。
(三)查看默认用户名和默认密码无法登录的路由器
路由器的用户名通常是固定的,具体和品牌、型号有关。所以用户名可以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查到,密码则需要破解。有专门的破解软件,如WebCrack等,不过这种软件已经带有黑客软件的性质,因为要是用于恶意就是黑客了,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杀毒软件一旦发现,都是杀无赦,所以要运行这种软件,不能在有杀毒软件的计算机上,当然也不能在单位的计算机上运行,必须单独装一台计算机。破解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穷举密码。花费时间当然也不会少,没有
特殊要求一般也不会采用。
(四)采用专用计算机做路由器
这种计算机配置一般不高,采用的Linux等系统,安装专用的路由软件如海蜘蛛等。因为具体系统和路由软件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叙述,一股操作可以将该路由器接上显示屏、键盘、鼠标等,启动后进人系统再查看相关设置,可以以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尝试。如果密码不正确无法进入,那就要将该硬盘(或电子盘等)拆下,挂在正常的系统下再行破解。如采用海蜘蛛的软件,可将系统盘挂在其他计算机上,删除密码文件后再装机运行,即可以用默认密码登录,查看相关信息。具体因为相关的软件种类繁多,不便一一叙述。
(五)静态IP接入方式的用户名的获取
要获得静态IP地址,一种方法就是上面的通过路由器,如图:
还有一种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通过显示IP的网站,如123eha,com,省略/.省略/.省略/gb/broadme―ter/VisitorInfo/QureyIP.asp。但必须在现场未切断网络时,在无照网吧的计算机上打开上述的网站之一,就会看到该计算机连入互联网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就是该无照网吧在ISP处登记的IP。如图:
当然理论上这些网站显示的内容不是100%正确,对通过服务器上网的就会出错,但实际上,服务器会影响上网速度和稳定,因此对于追求速度的无照网吧,通过服务器上网的基本上不存在,所以这个方法还是很好用的。
上文虽然叙述了查看路由器上用户账号(IP地址)的多种方法,但实际应用中,采用路由器默认的WEB地址、用户名、密码是最多的,占了笔者所在单位查获的无照网吧的80%以上。所以,大多数情况只要根据第一种操作即可,至于另外几种,除非是情况特殊,一般可以不作查看。在技术手段上,最优的方法是工商部门与电信、联通、移动等ISP联合,设立专门的网页,利用执法人员的电子工作证在无照网吧现场登录这个专用网页,实时锁定IP地址与用户账号的对应关系,同时,执法人员在现场保护好证据,一并提交ISP,切断该无照网吧经营者的互联网接人,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三、实际效果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种类多、灾害破坏较重的国家之一。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电网停电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发事件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
目前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主要依托电力通信专网和公用电信网两种资源。通过多年建设发展,电力通信专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应急调度迂回能力,在保障电网生产、基建和公司经营管理及抗灾救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公用网络目前已经发展到采用最新ipv6协议,使现有的互联网具有更高的整体吞吐量、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改善服务质量(qos)、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等。
移动互联网在电力应急通信方面的应用,使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机动式应急指挥系统,能够确保电力公司在应对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保障重大活动所需具备的应急通信能力。
1移动互联网应用分析
从本质上看,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种新的网络,而是一种新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移动接入技术接入互联网络的方式。 与互联网相同,移动互联网也是基于 tcp/ip 协议的,按照小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子网将世界各地成百上千万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由于接入方式是无线,接入终端具有移动特性,因此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具有与传统互联网不一样的新特征。
1.1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性
由于在个性化、永远在线、位置性等方面优于pc,同时又具有小巧轻便、随身携带等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特性。具有接入技术的移动性、终端多样性、生活相关性等。
1.2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云计算
云计算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借助先进的商业模式将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云计算技术通过不断提高“云端”的处理能力,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把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按需享受“云端”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2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分析
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一个应急指挥中心及一辆应急通信车组成,保障了指挥中心与应急通信车之间通信联系的畅通,加强了自备机动通信系统、电力通信专网和公用电信网三种资源的互补整合。
系统主要包括卫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电话系统、无线视频传输系统、集群系统、远程办公系统、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等几个部分。
2.1vsat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实现了应急通信车与指挥部主站之间应急通信通道的构建。卫星系统分成两个部分:架设在指挥中心端的卫星通信便携站,装配在应急通信车上的卫星移动站。通过这两个点,建立应急通信车和指挥中心之间的卫星链路,从而进行应急业务的传输。
2.2 ip语音电话系统
本系统采用基于ip的卫星通信系统,实现语音业务在ip网络上的传输。通过在便携站接入电力系统行政交换机实现车内ip电话拨打市话和长途电话、电力系统电话。
2.3视频系统
本次应急通信系统配备视频会议系统一套、视频监视系统一套和录像存储系统一套。
2.4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单兵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使用无线单兵系统以无线传输形式将远离通信车的现场音视频图像实时回传到通信车上。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主要包括车载接收端和便携接收端两部分。
无线单兵系统采用dmb-t无线数字视频传输系统,实现应急通信车3公里以上半径的音视频信息的实时传输,并将现在的图像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传送至应急指挥中心乃至上级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
2.5集群系统
模拟集群系统可以为现场提供语音业务的区域覆盖,可实现的通信距离视基站天线高度和地形而不同,一般在在通信车方圆5km~10km左右的范围内,可为应急工
作人员提供电话互通及通过卫星或公网资源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联络。
2.6 gps定位导航系统
2.6.1 gps定位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采用北斗定位系统由位于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处理、显示系统和安装在应急通信车上的车辆终端组成。通过将北斗卫星通信、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图形显示等多方面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对车载站的定位监控管理。
2.6.2 gps导航系统
配备车载gps导航仪,为驾驶员提供自身位置信息及对行驶路线的确认。
2.7互联互通系统
宁夏电力应急通信选用的车载互联互通系统。该系统具备ip架构,软交换通信和dsp信号处理技术,能够融合汇接集群、对讲机、pstn、voip、gsm、cdma等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组成统一的通信平台,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快速组网,并具有语音信息,召开电话会议等语音基本功能。
2.8短波通信系统
本次配备手提式hf-90e短波电台一台,背负式hf-90e短波电台一台。手提式hf-90e主要用于野外临时建站,特别是在车辆和船只无法到达的地点,有人携带建站。背负式hf-90e主要用于徒步通信,使用3m鞭状天线可通15km~20km,在停止行进时使用快速斜拉天线可通1 000km。
3 移动互联网在电力应急通信的应用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技术具备数据存储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使得电力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应急指挥车上配备的视频监视系统将车内图像、车外图像以及通过单兵系统回传的图像能够实现实时传送至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在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互联网访问网络视频监视服务器以获取前方现场实时图像,将现场监控图像接入到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中,指挥中心的视频监视终端对视频会议系统以及视频监视系统回传到指挥中心的图像进行录像存储。
现场视频的及时回传,使指挥中心人员能够实时了解现场状况和电网受灾情况,有利于明确判断和指挥,提高现场的指挥调度能力,缩短抢险时间,提高应急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