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第1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金融数额也在快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出口量也迅速增加,国家也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工作,给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国际贸易实务的市场营销策略也逐步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我国出口贸易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改正,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与进步。

二、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逐步增长,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认识到进行对对外贸易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充分的研究了进行国际贸易的必需手段。市场是国际贸易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出发点。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要充分的结合对外贸易市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对外贸易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相应的对外贸易策略的研究工作,采用合理有效的对外贸易策略进行对对外贸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进而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进步,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

3.1时刻掌握国际贸易市场的最新动向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市场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国家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管理与营销,在国际贸易的进行过程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对外贸易的经济水平,就需要有效的把握住国际贸易的命脉就必须时刻了解国际贸易市场的动态实况,了解国际贸易的环境与情况,充分的结合自身的实际贸易情况,有针对性的促进对外贸易效率的发展,从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实务。掌握国际贸易市场的信息与新闻更有利于出口企业对自身出口产品结构与质量的优化,更全面地完善我国国际贸易实务的结构。对于掌握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信息的手段,通过国际市场动态信息调查,能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市场营销策略与营销策略进行认真的分析评估,并选择出有效的改进手段。

3.2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实行不同营销策略的细分在我国的国际贸易实务中,市场营销策略是应对市场变化与市场需求,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结构优化的手段与措施,而且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实务的市场营销策略中,主要策略的核心就是“stp营销策略”,即重视国际贸易实务中对国际市场的正确定位与划分,“stp营销策略”通过对不同目标市场的精确划分,决定实行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且根据“stp营销策略”,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产品需求也要做到充分地了解,所以对于出口国家的内部市场的微观细分应该做到更好的地步,出口贸易企业应该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找出目标客源市场中客户的需求特点,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来进行销售。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应该做到对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在进行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贸易的交流过程之中,充分的注重选择的对外贸易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对于不同区域有着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则是要求相应的管理企业能够有效的找寻出相应的管理手段,尽可能的做到可持续发展,保证在后续的对外贸易进程之中,可以充分的保证对外贸易事务的正常运行。

3.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实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市场是国际贸易进行的土壤与根基,因此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要不断注意对新市场的开发,以及旧市场的稳固,保证市场营销渠道的通畅。在国际贸易中,不能光考虑自身国家的经济效益,也应该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多下功夫,完善国际贸易对销售渠道的要求。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服务才是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国际贸易,将自己国家的产品销往国外,需要自身过硬的质量与服务来拉拢客户的心,这代表的是自身国家的面子问题。完善国际贸易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适当的调价措施,都是加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的必要途径,出口贸易企业要认识到,产品出口国际后既是销售的结束,也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开始,稳定国际市场的份额与客户源,是当今国际贸易实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第2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会计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对外贸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大市场对对外贸易企业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对外贸易企业一定要自强本领,不断完善外贸体制机制,完善会计管理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只有了解清楚现实中对外贸易会计存在的具体问题,才能够找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进而加强对外贸易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

一、 对外贸易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会计缺少完善的法规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立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立法水平和等级来看,存在着法律条文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从法条分布来看,存在着法条分布分散,缺少系统性的问题;从立法类型上来看,带有较多的行政色彩。对外贸易会计立法存在用样的问题,对外贸易会计立法政策中存在的专业性不强、适应性弱的缺点,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逐渐暴露出来。

(二)会计资料通用性不强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所建立的会计准则是相对独立的,与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此一来,当出现两个不同的价格以及两个不同的市场时,外贸会计就无法有效统一财务报表,且相关的核算工作以及编制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料通用性不强,还直接导致了国内企业所产生的会计资料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在进行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别国通常会质疑定价以及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致使正常的国际贸易受到影响。

(三)对外贸易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对外贸易企业的会计工作并不是单纯的会计工作,企业性质决定了需要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了专业会计知识技术,还要熟练操作会计实务,既要坚持会计原则,又要注重灵活性;

(四)对外贸易企业会计的外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会计理论和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对外发展,造成企业会计外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贸易企业对国际反倾销措施应对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与国际通用的规则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应对国际市场、国际规则时存在着事先准备不足、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第二,对外贸易企业会计结算制度不健全。面对着对外贸易市场情况复杂、多种货币使用等情况,企业会计结算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 对外贸易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会计法规政策

相关职权部门要对外贸法规进行整理汇编,对条纹简单、操作性差、不符合实际的法律条文进行删除;整合分布过于分散的的法律条文,形成对外贸易会计纲领性的指导法规;制定符合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会计政策,避免因法规和政策问题造成的贸易摩擦和企业利益受损。

(二)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完善对外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财务管控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对企业财产的监督效力,保障企业财产得到正确、规范、合理的使用;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各种手段,强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注重会计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企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利用协会的力量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接轨,整合集体的力量,保证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维权。

(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对外贸易企业要解决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着手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第一,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其会计思维模式。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从传统狭隘的会计思考模式中走出来,接受国际先进的会计思维模式。促使其树立不断学习的正确理念,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第二,企业要给予会计人员实务培训的机会,锻炼其实践能力。企业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实务培训,可以加速他们吸收理论知识和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促进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完善;第三,要注重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注重培养其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综合能力。

(四)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会计外部市场形势优化

企业要从内外两个层面上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外部市场形势。从内部讲,要不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健全的会计制度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管理,解决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和容易出现的核算问题和贸易风险;从外部讲要建立反倾销会计系统,充分利用国际规则,解决涉及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对企业国际经营造成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适应复杂条件的能力。

三、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对外贸易企业的生存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同时,时代给予的机遇也越来越多。面对机遇和挑战,企业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与企业决策和经营密切的会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目前会计管理的不利情况,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对外贸易的快速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自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巨大发展,在这3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远远高于世界同期的对外贸易增速中,从占全世界贸易比重的1%提高到11.2%仅仅用了三十五年。与此同时世界货物对外贸易的第一大国也由此而得,在全球货物对外贸易的排行榜上上升了三十一名,跃居第一,成为世界上的货物对外贸易的第一大国。贸易伙伴的增加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标志,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再也不是改革开放初期几十个国家的惨淡场景。多元化的对外贸易经营格局体现在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变化,如今已是民营、国有和外资代替了单一的国有对外贸易公司。在我国对外贸易如此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研究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创新对我国新常态时期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意义。贸易政策是重要的经济调节的方法,在这演变的过程中也逐渐在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在大量的对外贸易中税收中应运而生。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之所以在不断调整,与其定义的主题是密不可分的,贸易保护和自由都是追求的目标,因此各国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因此而变化着。对于我国而言,目前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正处于新常态的时期,如何在贸易矛盾争端不断的国际贸易中更好的将对外贸易政策应用到维护我国的利益中,不断创新对外贸易税收政策,完善其创新体制,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点。

二、税收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创新历程

在对外贸易中运用的税收政策,源自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税收政策的不断创新和改变中,对外贸易中的税收政策主要在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这两个主题内容上进行改变。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无论是在传统理论支撑下,还是新时期的理论研究中,重要的都是反映这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外贸易地位和对外贸易需求的情况,贸易税收的政策也广泛应用于各个时期的贸易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税收政策在古典理论支撑下的情况

古典的贸易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在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为基础,综合分析贸易与分工的产生情况。其中古典贸易中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要素禀赋理论都起到基石的作用。在贸易税收政策上,把贸易自由化和福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目的,弥补关税带来的福利损失和分工优势劣化的弊端,强调各国降低甚至取消关税,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外贸易的限制,大力支持贸易自由化。

2.贸易税收政策在贸易保护主义时的情况

贸易保护理论强调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一定要对进出口进行相关干预。在贸易保护主义的代表学说中幼稚产业保护论、重商主义、“中心一”等都是有提及。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要保证本国产业的发展,同时依靠出口退税刺激对外贸易带动自己国家的发展。

3.税收政策在新贸易理论支撑下的情况

在上世纪末,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纷纷引入对外贸易的理论中来解释解决在国际贸易中初现的各种新问题。新贸易理论中指出如果贸易只在一国中不对外贸易,则产品差异需求和规模经济之中的矛盾将不能解决,也正因为产品差异化需求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有机会获得垄断能力。国际贸易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可以通过不同的国家生产不同层次和批量的产品,既使消费者满足于对相同产品不同层次的需求,又能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自然化解。新贸易理论下的贸易税收政策主张政府通过税收和产业政策,为有前景的企业提供各种支持,使其获取规模经济。通过上述的分析,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经历了漫长的创新改变的历程,而不同对外贸易的俄税收政策的应用也源自于不同时期学术专家研究的贸易理论。一定程度上来说,自由贸易理论要求降低甚至取消对于关税的限制,减少政策对于贸易的干预,换个角度讲,贸易保护理论则主张通过各种限制措施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本国的出口对外贸易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调节和发展各自国家贸易的重要手段,是本国的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的延伸,因此各国相当重视本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制定。

三、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

新常态时期,全球一体化的合作更加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也会做出新的自身定位和调整,一系列的对外贸易优惠政策也因此而备受关注。

1.新常态时期我国贸易政策的变动

在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中关税是其核心的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影响并增加财政收入。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关税水平在逐年的下降,对于关税发挥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削弱了对我国自己产业的保护。关税进一步的下降必然会影响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从具体的方面进行分析,关税的下降必然会刺激外国产品大量涌入我国,也会带动我国产品的出口量增加,关税收缴的基数增大所收税额总数必然也处于增加的状态。我国进出口数额增加,相对弱小的产业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关税的降低就会造成其保护产业的作用降低。除了关税之外,出口退税是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又一重要内容。新常态时期下,我国大力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在这过程中利用出口退税,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产品出口,保护我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变得越发重要。但在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出口退税的情况,不难发现其功能偏离了预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究其根本是对出口退税改革不彻底带来的资金短缺情况,不能及时到位的促进我国产品的出口并促进我国产业额的发展即是其功能出现错位的表现,从而不能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除了上述分析的两项内容外,反倾销税是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纷纷采用的保护各自国家贸易的有效方法。但分析目前我国保护本国产业的现状,不难发现反倾销政策的保护作用发挥的并不到位,仍需对其规定进行完善,跟上其他先进国家的步伐,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反倾销的功能。

2.针对新常态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调整的思考

作为首要的是要重视并强化对我国本土产业的保护,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中税收政策的保护功能,凸显其保护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减弱其在财政收入中的功能。不提倡关税的财政收入功能而重视其国内产业保护功能的其原因主要在于降低关税的同时要保证关税收入势必要增大税收基数,而扩大税收基数是扩大出口带来的变化,进口的大量增加即会冲击我国国内的产业,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凡是都有两面性,在关税税率升级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要有节有制有度,充分认识到其局限性和弊端,尽量避免产生关税税率造成的贸易双方同构化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其次,进一步改革出口退税的相关规范,保护并鼓励出口,是“走出去”战略实现真正的走出去,在我国产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鼓励措施,实现对境外扩张的不断推进。对于发展势头良好且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且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应积极鼓励并保护其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对于吸纳劳动人口促进就业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也要积极鼓励和保护,减轻其缴税压力,帮助其改善技术,促进技术革新,提升竞争力。采用不同的策略对待不同层次的国内产业的发展壮大。最后,加强对反倾销政策的运用,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分工与合作,避免反倾销税冲击我国的产品出口。与关税和出口退税相比,反倾销税的可控性要差一些,而且不同国家的主观性很大程度影响反倾销的认定,反倾销滥用成为近几年来的不良现象。对于我国来讲,在谨慎使用反倾销税收政策的同时又要防止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产业造成伤害。积极借鉴、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法规,灵活的处理反倾销的方法和方案,预警其他国家的故意反倾销伤害,时刻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四、新常态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创新的思路

1.站在长远贸易的角度分析研究

我国今年来的税收政策,发现对外贸易税收政策不仅仅是税收的问题,牵涉面极其广泛,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我国对外经济面临的难关,而且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很容易演变成国家之间贸易摩擦产生的导火索。因此,应站在长远贸易的角度深思熟虑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要更多的考虑全球化的大背景,明确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深入挖掘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上,及时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加强防范争端的能力,灵活应对贸易摩擦。

2.适时调整对外贸易税收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贸易顺差一直存在,对外贸易中的摩擦一直不断,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贸易平衡发展是创新机制改革的重点。在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创新机制时除了要贯彻国家的区域和产业政策的同时,重要的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作出合理的定位。对于新常态时期而言,在制定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的时候,要保证税收政策的实用性,达到预期吸引外资的目标,使改革后的对外贸易税收政策能够积极鼓励出口,保护并引导我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在挖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时时刻保证以其规则为基础,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基础上,利用规则的空间充分发展本国经济。例如,通过纠正一些有违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努力构建统一的对外贸易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取消部分属于禁止性补贴范围的税收优惠政,消除对外贸易税收歧视政策等。

3.积极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由于相关制度的欠缺,造成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退税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时存在一定问题。国务院确立“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等系列原则为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退税改革提供了思路。由于在目前的出口中存在报关口岸、出口货源和出口企业不一的情况,造成很难掌握出口的产品的实际赋税,变相的补贴产生不必要的对外贸易争端。因此,一定要积极完善出口退税工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规范退税流程,杜绝骗税行为,不断升级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退税的制度完善出发,构建科学的出口退税制度。

4.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税收制度改革。

营商环境要与世界接轨,与法制相连;加强对贸易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使贸易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进出口环节收取的费用需要规范化;面对外贸带来的摩擦,要积极主动应对;加大力度建设对外贸易的诚信体制;积极引领外贸企业快速调整企业结构,提高质量与效率,建立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将贸易与产业结合起来,以创新来推动进步与发展,努力协调好贸易政策与产业策略。从各个方位,整个过程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改进与更新加工贸易的方式,加快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升级步伐转型速度,全面促进新常态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创新机制的改革。

五、总结

第4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5.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尤其中国大陆有形贸易总额从1990年1154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到2010年达到29740亿美元,增长了近26倍,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增加4倍,中国占全球贸易总额由1.65%增加到10.34%。进出口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全面拉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增长机制、结构变化、未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也有些学者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研究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现有的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从中国大陆与对外贸易重点国家出发,研究中国进出口贸易国别格局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情况,如杜艺中从出口方面对我国经济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张煜等对与我国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等;二是以我国国内各省区或者国内经济地理板块为基本单位,研究我国国内不同地区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差异情况,如鲁奇等对我国东、中、西地带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格局成因分析,刘卫东等分析我国各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等;三是把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中国大陆与全球不同区域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如朱华友等研究我国与国际区域贸易组织贸易合作和竞争情况,火正德对于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现状描述及对未来展望,于峰等关于中国对拉美和非洲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等。

但总体来看,受到研究目的、数据占有、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整体,收集整理较长时间序列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空间上涵盖世界上所有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并按照世界经济地理板块系统全面研究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格局的空间变化,能够作为预测未来对外贸易格局变化趋势预测的基础依据的研究明显不足。可见本文选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且贸易政策上具有一定连贯性的1990-2010年期间的有形贸易数据,以经典的世界经济地理板块为基本空间分辨率,全面揭示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增长特点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世界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对外贸数据(期间未考虑人民币与美元在不同阶段的汇率变化),整理为表1、表2,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大陆在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中国对于全球的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从进出口总额来看,1990-2010年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64%(同期全球贸易平均增长7.32%),贸易比重由1990年占全球(合计69,990亿美元)的1.65%增加到2010年的10.34%(合计287,487亿美元),对外贸易的总体地位迅速提升。从全球国家和地区贸易的重要性次序来看,进出口贸易额由1990年的第1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位,仅居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之后。

第二,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增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1990年以来,全球对外贸易以世界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为分界点,大致呈现出10年为周期的阶段性增长特点。中国大陆进出口额的增长虽然与全球贸易增长周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是也有自身的周期特点。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增长的黄金阶段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之间的“黄金十年”,其促进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外向型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获得的相对较好的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第三,维持较高的贸易顺差,并且逐年累计递增也是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重要特点。中国大陆贸易的出口额明显高于进口额,除了1993年形成122亿美元贸易逆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贸易顺差,并且贸易顺差总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维持较高的顺差一方面反映我国较长时间的促进对外出口贸易政策的有效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主要贸易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限制的结果。当然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的价格、品质、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也是顺差产生的重要原因。

2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

除了对外贸易增长的特征之外,中国大陆对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面研究和认识这些深刻的变化,对于国家制定相应的区域性对外贸易政策,培养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人才,充分关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基础环境,客观判断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等方面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主要对外贸易伙伴(国别)的变化

研究采用1990,2000,2010三个年份的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前20的国家,分析研究主要对外贸易国别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于2020年前20位的国家进行展望分析。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1、2011),在EXCEL环境下对统计数据进行排序整理,形成表3。

从图表中看出:1990年,中国大陆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45个,对外贸易总额为1106亿美元(海关口径,下同),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989亿美元和782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9.4%和70.7%。总体呈现出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高度集中的特征。

2000年,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65个,对外贸易总额为4669亿美元,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3955亿美元和2766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4.7%和59.2%。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2010年,存在有形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233个,对外贸易总额为28671亿美元,其中前20位和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合计分别为21803亿美元和12663亿美元,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76%和44.1%。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贸易伙伴趋于分散。

2.2 主要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地理区域)的变化

目前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分区一般分为13个分区,由于南极地区不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本文按照12个经济地理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欧、东欧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中国大陆对于全球各经济地理分区之间的贸易变化,研讨贸易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和趋势。基于1990年和2010年中国大陆对于233个存在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按照经济地理分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归并,得到各地理分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进行统计数据的地理编码,实现统计数据的可视化,形成专题地图1和图2。

从对外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综合来看,我国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东亚、西欧和北美地区,中亚、北非等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年来增长近30倍。1990年我国对东亚进出口贸易占绝对优势,贸易额为587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50.8%,超过一半。2010年对东亚进出口额8883.4亿美元,但占进出口总额下降为29.9%。其次是对西欧的进出口贸易额1990年177.9亿美元,所占比重15.4%;2010年4937.2亿美元,占16.6%。最后是对北美洲的进出口,从1990年贸易额136.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4129.2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也从11.8%上升至13.9%。其余9个区域在1990年和2010年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均小于10%,该9个区域比重之和从1990年22%到2010年近40%,其重要程度逐年增加。

3 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展望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未来发展中,基于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增长的惯性,进出口贸易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平均增长速度应当在12%以上。假定全球贸易额按照5%的年均增长率递增,到2020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200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作用将更加强大。预测以上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主要考虑:一是国内促进外向型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会有较大变化;二是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还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三是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多,刺激有形贸易的增长。

从贸易国别来看,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美国、德国、日本仍将是主要贸易伙伴,这是因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含量产品需求,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量只会增不会少,同时,我国廉价初级产品的出口也是发达国家的“宠儿”。此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伊朗等国的贸易额会有一定增长,国家发展对于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的自给能力会不断下降,进口会有一定增长。

从贸易的经济地理板块来看,我国将加大同资源储量丰富区域的贸易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紧缺问题将显现,对矿产,农产品、石油等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同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拉丁美洲,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东南亚和以石油出口为主的西亚贸易额会逐步攀升,这就需要我国鼓励企业收购一些能源、矿产、农业、林业等资源产业,确保掌控石油、钢、铁、大豆等初级产品进口的主动权,获得稳定的资源产品价格和供应。

4 结论

第5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合作模式;人才联盟

在全球经济变暖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好的发展,选择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但通过对以往的数据观察可发现,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以2015年的第三季度为例,对外贸易经济收入有所下降,下降了大约60%,收入仅仅只有301亿元。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的大形势可以促进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规范行业要求,并促进其产品结构的增加与转型。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现在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比如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观察国际经济形势,从全球的经济环境分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明确规定衡量的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各部门间的责任分配、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拓宽产品销售途径。综合来说,即使在短期的效果下国际经济形势可能会阻碍保险利益增长,但对外贸易经济依旧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为更好地寻求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解决困境与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解决方法:构建战略联盟、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构建监督体系等。

一、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诞生的较晚,但发展很快。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但相较国际市场中的其他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出现众多问题,具体分析可知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过程单一化、销售失常化等。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趋于规模与效率、质量与数量无法共同保证的趋势。

(一)合作模式短视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模式短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贸易双方仅以利益相关联,管理松散,没有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表现为,国外的企业来提供客户的信息与网点等,我国中小企业为驻外点支付手续费来处理与海外的客户之间的业务。除此之外,若多家公司同时与其合作,中小企业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少量的佣金来竞争。同时,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不利于与客户长期开展合作关系。结合以上分析,可发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当前想得到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销售过程失常

对外贸易中,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失常化是目前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因为销售人员未提前对产品进行说明或者销售人员选择隐藏产品性质来推销产品,导致顾客对产品产生误解,误以为选择的是本土产品。这些行为具有很强的欺诈性和失实性,而这些都会导致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问题。

(三)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丰富企业的产品种类,进而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但是,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走访发现,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单一、种类较少,在加工方面,大部分都是以低端的代加工为主。而这些单一的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并不能很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种类过少,面对不同的顾客时,就无法提供更多的选择,无法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对外贸易的产品与本地产品相比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竞争力明显不足。例如,由于属于代加工,导致部分产品的利润很低,甚至比原产地的产品利润还要低,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的外贸产品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同时,对外贸易采用的资金运转方式还不成熟,无法满足公司资金灵活运转的需求,这样就为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麻烦。

(四)监督体系缺失

当前负责监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为监督局与监事会。但当前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监督局与监事会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问题。监督系统的关系不对等,在两者意见不统一时,监督局的权利优于监事会,这样就导致监事会的约束力和申辩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体系缺失化就会极大的影响每一个中小企业,无法实现完善的监督,因此需建立合理全面的监督体系。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

根据上述的分析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现在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比如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观察国际经济形势,从全球的经济环境分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明确规定衡量的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各部门间的责任分配、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拓宽产品销售途径。综合来说,为更好地寻求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解决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构建战略联盟、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构建监督体系等。

(一)构建战略联盟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对外贸易过程中往往选择构建战略联盟,从而促使双方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合作模式并不完善,属于分销协议的初级过程。中小企业相互合作以共同谋取利益为目的,但实则互相独立。而在国际市场中,双方互相关联,资源共享,所面临的风险也由双方共同来承担。双方合作的产品,由双方共同参与设计修改,面对客户的需求,共同分析设计。为更好获得利益,因此需要针对市场需求来设计产品。中小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可以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高的利益,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所追求的利益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二)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

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还属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够雄厚,所经营的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发展对外贸易,首先就应该扩大产品种类及产品结构,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出口销售量,从而增加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其次,加强专业贸易中介的建设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销售量。专业的贸易中介可以规模化管理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从专业的角度指导企业人员培养以及管理工作等。通过专业的贸易中介指导,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更好的调动,监督好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及素质。随着销售人员素质提高,越来越专业化,可以极大的避免销售质量风险,减少纠纷,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的捍卫了企业的声誉。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的重要性在国际上都得到认可,各国选择专业化的贸易中介来介入对外贸易。通过专业的贸易中介,可以使得交易双方获得更高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三)构建监督体系

当前负责监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为监督局与监事会。但当前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监督局与监事会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问题。监督系统的关系不对等,在两者意见不统一时,监督局的权利优于监事会,这样就导致监事会的约束力和申辩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体系不规范会极大地影响每一个中小企业,因此需建立合理全面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解决当前存在的弊端,将责任明确划分,解决关系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分配具体责任与权利。其次,对外贸易涉及国际经济市场竞争,随着经济发展,产品种类与销售也会随之改变,这就要求监督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应与改变。

(四)加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需通过团队合作的努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拥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才能经得起经济大市场的考验。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商务英语类的优秀人才。为更好的培养所需人才,中小企业纷纷选择与高校合作,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为从事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与高校内的商务英语人才良好合作搭建平台,从而加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当然,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将教学的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国贸专业学生进入外贸企业实习,可及时了解报关流程、商务谈判流程等,包括英文合同的确认等。这些过程都将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当中,为下一步的工作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产品研发投入

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高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产品的研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而研发出更多类型的产品,以此满足国际市场上更多客户的需求。而加强对产品的研发,还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制造的利润,以此提高产品的利润,进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备价格方面的竞争力,更好地占据竞争的制高点,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拓奠定基础。结语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但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使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应主动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境中探寻出一条出路,从而提高国民经济,使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铀生.“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企业经济,2011,(8):10-12.

[2]谷莹.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6-129.

[3]李铮.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困境及破解机制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4,(29):27.

第6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同时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途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发展自由化。因此,探讨、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需要充分认识到贸易自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促进我国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

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

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

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我国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国家应该对其发展大力扶持。例如,我国钢铁、汽车以及造船等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发展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这类产业对国家完善整体工业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这类产业的保护。高技术产业是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技术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该产业整体发展较为薄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目前有些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较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鼓励扶持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对高科技研究力度,同时建立高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研发补贴政策,注重对研发条件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及充分考虑和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国际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应该对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体现在很多方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以及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上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笔者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19-23

[2]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209-210

[3]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130-132

[4]邱王锦.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J].中国投资,2013,S2:20+15

第7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出口品牌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出口品牌战略问题研究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一、中国实行出口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一)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可谓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经过这么多年以价格优势为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廉价资源优势逐渐消减,到现在我国外贸发展更需要的是质量。如今中国对外贸易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对外贸易风险大。由于廉价资源优势的存在,使得大多商家忽略了商品的不可替代性。随着中国劳动人口红利、廉价资源的渐渐消失,中国商品唯一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岌岌可危;其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外需骤减,大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倒闭。为了市场,中国的大多数出口企业以减少利润换取销量,造成恶性价格竞争。综上所述,以低价为竞争优势的问题制约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改变当前的局面,就必须从构建中国商品的不可替代性入手。

(二)实行出口品牌战略的意义。要构建中国商品的不可替代性,必须实行出口品牌战略,以品牌代替价格成为中国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实行出口品牌战略能使中国商品以品牌的价值获得世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用这种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品牌忠诚取得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实行出口品牌战略可以使中国外贸从普通的加工制造转变为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等,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转向高端,从而能让中国在整条产业链中具有发言权。同时,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可以大大提高贸易福利。因此,实行出口品牌战略能够通过构建中国商品的不可替代性有效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当前的问题,让中国真正走上贸易强国的发展之路。所以,当前状况中国实行出口品牌战略十分必要。

二、中国商品品牌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出口品牌现状。中国出口品牌现状有两大表现:第一,世界级出口大品牌少。每年的“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国至今从未上榜。而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2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入选国家共计26个。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据500强中的230席,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王国。而中国内地入选的品牌却只有23个,位居入选国家第五位。从品牌入选的数量排名来看,中国品牌似乎并不落后,但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世界级大品牌少之又少;第二,品牌缺乏国际影响力。入选“500强”的中国品牌大多数是靠着垄断优势获得巨大发展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国际上这些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就大大减弱。比如,上榜的中国工商银行,如今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但在国外影响力就远不如花旗银行。

(二)中国缺乏世界级出口品牌原因

1、缺乏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近几年,尽管中国已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构建世界级出口品牌的意识,但由于缺乏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国国际化出口名牌寥寥无几。两大因素破坏了中国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一是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二是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其一,中国现有的体制决定了政府在经济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配置能力。政府运用权力干预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以拉动经济增长。过量的政府投资,只带来了短暂的经济增长,而遏制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严重破坏了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其二,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许多领域不能实施,如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拥有社会最好的资源,依靠其垄断优势,轻而易举地获得快速发展,但却忽略了品牌的重要性,而那些想构建品牌的非国有企业却缺少所需的资源。因此,中国经济不彻底的市场化严重阻碍了品牌构建的进程,破坏了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

2、缺乏品牌培育的法制环境。由于中国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大量假冒、劣质商品横行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品牌的形象,给中国品牌培育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样不够完善,立法与产业界联系不够,并且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纷繁复杂,管理分散,缺乏沟通衔接,这些不完善的法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山寨文化。而这些山寨品经过市场的选择遏制了正宗品牌的发展。缺乏优良的法制环境造成品牌成果难以得到维护,品牌培育可谓难上加难。

3、企业经营理念落后。相比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国企业至少落后20年。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活动以顾客为中心,实行一系列营销策略构建品牌满足顾客需求以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而中国企业大半还处于产品、推销观念中,对顾客需求、品牌的重要性根本没有认识。那些认识到品牌重要性的企业,对品牌战略却没有认识,没有完整的品牌促销策略,而是选择贴牌生产以获得短期利益。结果是这些企业完全被压在了产业链低端,只能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严重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创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因此大受制约。

4、品牌缺乏核心价值和个性。所谓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个性就是针对目标消费者群体体现出能够与众不同地、准确地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品牌特征。而中国诸如洗衣粉品牌只强调去污力强之类的相似面孔,似乎成为亘古不变的主题。但市场上不同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是大不相同的,若品牌缺乏核心价值和个性,断然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出口品牌之所以缺乏核心价值和个性,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没有以消费者为中心,脱离市场需求,以至于企业所建设的品牌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这样就无法塑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形象。再者,大多企业都不愿意承担风险去创建与众不同的品牌特征。没有创新,没有特点,中国出口品牌只能平庸而已。

三、中国实行出口品牌战略措施建议

(一)政府

1、创建良好的品牌培育市场环境。中国要实行出口品牌战略,必须由政府引导创建良好的品牌培育市场环境。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减少政府权力对市场的干预。中国政府为保增长的投资行为是在维护粗放落后的生产力,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品牌构建的阻碍。政府权力配置资源是不具备效率的,因此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又必须介入,这样只会打乱经济运行,破坏经济健康,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律。因此,政府权力必须减少干预才能让市场完成经济的转型;第二,完善市场化改革,打破不必要的国企垄断。由于国企的垄断性不利于国企的品牌构建,也破坏了其他企业品牌培育的市场环境,所以中国政府要完善市场化改革,向民企开放并鼓励民企发展。引入竞争不仅让国企能产生危机感去谋求不断的发展、构建强大的品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品牌培育的公平市场环境。

2、创建良好的品牌培育法制环境。政府必须健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品牌培育创建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政府不能再只顾鼓励产出增长而忽视产出质量,对产出质量的监管一定要全面细致,对假冒、伪劣的产品生产者进行严厉的法律惩罚。政府要给予品牌原创者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对抄袭、复制的行为要坚决取缔。让品牌原创者获得坚强的法律保障和优惠的政策扶持。通过法制维护好品牌原创者的成果,激发企业品牌创造的热情。

(二)企业

1、提升品牌意识。企业要改变过去落后的经营理念,将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提升品牌意识。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才会选择你,而通过品牌的力量才能获得消费者持续的青睐。只有通过创建自主品牌,才能让企业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将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品牌构建作为企业经营的中心目标,让品牌给予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2、创建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为了避免造成千牌一面,中国企业必须从了解消费者需求出发创建与众不同的品牌价值,让品牌富有个性,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企业在创立品牌之前要对市场有详细的了解,依据消费者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经过分析选择出需求尚未被满足的目标市场,再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对品牌进行准确定位,这样塑造出来的品牌形象才能具体且准确地符合消费者需求。例如,宝洁公司在洗发水这块市场就通过市场细分找到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据此赋予了不同品牌不同的核心价值和个性:“海飞丝”的个性在于去除头屑;“潘婷”的个性在于对头发的营养保健。这些品牌因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取得成功。所以,中国企业要善于挖掘消费者还未被满足的需求,以此来塑造品牌的特点。在构建品牌时可以将中国特有的文化运用于品牌之中,在品牌中传递文化思想配合品牌形象,一定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四、结论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行出口品牌战略。在政府做出口品牌战略实行的环境创造者的同时,企业要针对在品牌培育中的问题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正确地执行出口品牌战略。只有这样,中国实行出口品牌战略才能成功,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才能解决,中国才能真正走上贸易强国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十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对外贸易,又称为国际贸易或者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贸易合作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在这样的形式之下,以对外贸易活动来解决减缓企业竞争压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时,常常会由于国家间的法律差异以及合作方的欺诈行为,往往会造成非常大的交易风险,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对外贸易合同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一、对外贸易合同品质条款方面风险

商品品质,是对外贸易合作过程中最重视的内容之一,如果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无法满足对方的相关需求,则会严重影响到合作结果,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首先,商品品质应该按照合作方国家相关品质要求来进行品质条款的制定,这时,如果参与贸易合作的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和分析品质条款而盲目进行产品加工和生产,就很容易造成对外贸易合作的失败,使产品无法得到销售,而很多合作企业也常常依靠品质条款中的漏洞而对企业进行欺诈,从而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比如,国外企业甲向我国企业乙定制一批女装,双方在进行合同签订时,企业甲仅仅是对女装的规格、样式、材质以及颜色进行了相应的标注,要求企业乙在一个月内将女装生产完毕,供甲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并标注产品生产结束后又企业甲进行相关检查和复检。由于企业乙没有完全认识到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和贸易陷阱,按照我国相关产品规定进行了女装的加工和生产工作,并按时将产品提交给企业甲。但之后甲按照本国相关服装检验技术和检测标准对这批服装进行了相关检验工作,并出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发生。因此,企业甲以违反合同条款为由向企业乙提出索赔,而企业乙却强调条款中的漏洞并控诉甲的欺诈行为,并强调企业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开展的生活活动,最后,仲裁机构作出最后判决,在企业乙实行降价政策之后,才保证了双方交易合作的最终结束,但依旧给企业乙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效益影响。

因此,我们今后在开展相应对外贸易合作时,要针对对合同品质条款的阅读工作,及时发现合同品质条款中的漏洞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企业的相关经济损失。首先,在进行合同阅读和签订之前,要充分了解合作企业所处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以及国际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合同签订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内容,要确保合同品质条款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尽量要求条款中的相关描述语言精确准确,要有法律效益,并且要认真发掘合同条款中的隐藏条款,并针对品质条款中所存在的不平衡性同企业合作方进行协商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合作时遭受不必要的风险,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形象。

二、对外贸易合同其他条款方面的分析

对外贸易合同条款分为品质条款、价格条款、运输条款、支付条款和违约条款等多项条款类别,对于对外贸易企业来说,必须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各项条款的核对和分析,确保相关条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否则将会增加交易风险,误入交易陷阱,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支付条款,是合作方所设定的用以说明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的相关合同内容,支付条款应该详细标注支付货币种类、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这对于我国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支付条款的表达信息模糊,没有明确指出相关重要内容,生产企业也没有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反馈,则很容出现相应问题。比如支付货币种类就是必须要详细注明的内容之一,由于货物运输需要一段的时间,产品在运抵后同样需要等待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以及信息反馈,而最终合作企业要求以本国货币进行产品支付。由于国际金融货币兑换比率会发生不断的调整,甚至部分货币难以流通和兑换,这样就极容易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在支付条款中要求注明支付方式和支付货币种类,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违约条款风险,是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风险问题。一般,利用违约条款实施欺诈行为的合作企业往往表明都不会存在违法行为,看似以合同条款规定行使相关工作,但是,实质上是合作方抓住我国生产企业的重视心理,以缩短违约期限来迫使企业出现违约行为,最终使合作方赚取大量的违约金,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造成违约问题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够充分,以及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盲目进行合同签订,却没有正确衡量企业实力,最终导致无法履行相关合同条款,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外国企业A同中国生产企业B准备签订贸易合同,要求企业B在一个月内为企业A生产300万双旅游鞋,违约条款如下:如果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生产货物,导致企业销售活动受到影响,需要企业B向企业A赔偿5%违约金。300万双旅游鞋的订单对于企业B来说无疑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能够为企业B带来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扩大企业B的合作范围,促进企业B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但是,企业B并没有正确衡量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盲目接下订单,并签订贸易合同,最终无法在一个月内生产足够的产品,而企业A拒绝企业B的合同延期要求后,向企业B提出了违约索赔,最终企业B只得支付给A企业700多万违约金,使得企业损失巨大。

针对违约条款风险,首先,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贸易合同,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糊,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衡量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能够满足合同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能够完成生产任务。其次,企业要根据合同要求同合作企业进行有效的商榷和沟通,尽量降低合作风险,使企业能够符合合同生产条件,这与企业业务人员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外语水平和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企业应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能力,从而确保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三、降低对外贸易风险的其他措施

在确保对外贸易合同准确性的同时,对于生产企业,还应该不断提高企业外贸知识水平、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以及采取必要的风险转移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安全性,避免企业在对外贸易合作中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首先,企业要对外贸知识术语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些术语在交易合作过程中应用频繁且发挥重要作用,比如FOB、CFR和CIF等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才能够避免企业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不会误入合作企业陷阱,避免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企业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加强资信调查工作,加强相关信息的整理工作,对于汇单和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严格控制运输途径和运输流程,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达和准时运达,减少企业的运营风险。

四、总结

对外贸易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拓展企业的销售空间,避免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保证清醒的头脑,做好合同的分析工作,降低合作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保证企业的合法权利,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峰.国际贸易合同问题[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8(09).

[2]李小波.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8(03).

第9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20世纪60年代后,各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大量研究,西方经济学界主要理论有以下几条: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1960年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首次提出的理论,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垄断优势理论把跨国公司垄断优势归纳为: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

2.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主要指企业用内部市场替换外部市场,以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交换问题。其核心观点为,由于市场不完全,如果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可以利用管理手段协调内部资源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于经营效率的影响。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并不在于资本转移,而是利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降低成本,拥有内部化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节约资源,使得利益最大化。该理论由日本小岛清提出,他认为对外投资可以拉大两国比较成本的差距,创造新的格局。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又被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认为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时候才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二、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分析

1.贸易替代论

贸易替代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在严格的H-O假设条件下才能完全替代对外贸易,此时,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化的阻力障碍较小,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理想的替代品,并且能够克服贸易保护下阻碍国际贸易往来的种种阻碍。企业在产品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做不同战略结构调整以取得更大利益。

2.贸易相互融合论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与对外贸易往来变成了融合的两个部分。高度经济融合和细化的分工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这使得企业在经营选择上变得更为多元,区位优势的重要性逐渐被技术优势取代。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铺展,更多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将向沿线国家转移,我国可以在投资的国家采用对外出口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兼并重组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直接对外投资现存问题

1.战略弊端

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普遍存在着战略不足:企业大多认为,我国作为劳动力密集、原材料较为丰富的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没有必要,而更愿意投资占领发达国家高端市场,而我国作为技术相对较为落后、资本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发达国家贸易中不占优势,这样一种贸易战略使得企业难以获得最大收益。

2.忽视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指的是对国外商品设置的人为限制,目的在于合法合理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但一些发达国家会凭借技术、经济优势指定比国际标准更为苛刻的法规标准,实行贸易保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伤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对于贸易壁垒规则知之甚少。同时,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比较一般,普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因而容易受到贸易壁垒阻拦。

四、建议与对策

1.推动跨国公司的建设

跨国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的机构,其战略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资本、商品、人才、管理等交易活动,并进行高度统一的管理。

我国应当首先建立起一批大型跨国公司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并加强拥有独立专利技术企业的对外扩张,从而使得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同步发展,提升改善我国的贸易组成,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2.关税优惠及财政补贴

我国应对本国在外国投资建厂生产的产品进行进口关税优惠,一方面可以鼓励本国企业利用生产要素成本差异在国外生产取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进口利于抵消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顺差。

同时,我国可以不仅应当鼓励大型企业进入欧美市场,也应当通过投资补贴的方式鼓励资金实力尚不雄厚的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关税优惠及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推进二者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