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

第1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根据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并结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体育产业兴起以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并通过发挥其独特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体育产业;城市经济;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8-04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ZHAO Huan

(Sports science Dept., Wuhan Sports Univ.,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sports indus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Wuhan?s strategic goal of nation?s central ci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have inner relations. The sports industry is supported by the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can improve the city?s image.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structure.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urban economy; urban image

城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腹地。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其主体是指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休闲健身娱乐业,以及由此派生的场馆运营、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外围产业。纵观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国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以城市的发展为依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日渐成为城市居民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又能提升城市发展的平台,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发挥巨大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013年武汉市审议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纲要》,由此武汉市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也为武汉市的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世界各国大型城市发展经验,体育产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武汉市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应重视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充分发掘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城市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推进

1.1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均与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化水平低且产量增长缓慢,需要依靠工业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工业在城市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服务业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产业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财富增多,同时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于是便出现了盈利性的休闲体育俱乐部,如当时英国的赛马俱乐部、板球俱乐部等。19世纪初期,这种体育运营模式传入美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并被发展成为现代的职业体育,体育产业开始成为这些城市发展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开始陆续进入工业化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并最终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快速崛起。本文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 Bureau)和Plunkett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资料,整理得出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率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GDSP)从1988年的629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4410亿美元,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23%上升至3.01%,在美国各大产业的产值排名中,体育产业排名从第23位(1988年)上升至第6位(2010年),体育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体育产业的产值规模也迅速膨胀。2006至2008年三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分别为982.9亿元、1265.2亿元和1554.9亿元,平均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1]。以此增长率计算,到“十二五”期末,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率达到73.64%,位列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之后,居全国第六位。同年武汉市共有体育产业生产经营性企业 6 479家,其中服务性企业5 352 家,体育销售企业112 家,体育制造型企业15家, 体育产业总从业人员 19 491 人,创造体育产业总产值 19.07 亿元,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4 620.86 亿元)的 0.41%[2]。从武汉市目前的城市化率判断,当地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将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也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产业获取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拉动体育消费需求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会从生存资料的消费到发展资料的消费再到享受资料的消费,从物质资料消费品转移到精神资料消费品。根据这一理论,当城市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会逐渐提高,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的各类产品,如体育健身指导、竞赛表演、休闲旅游等服务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娱乐和休闲的消费需求,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质。根据日本经济学家烨政治雄的研究成果,体育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美元,体育消费支出将占到总体可支配收入的8%左右[3]。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比2011年增长14.0%。事实上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消费正在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武汉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其中城市白领阶层的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2000元以上,且呈上涨趋势[3]。伴随城市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升,体育消费将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新增长点。

1.3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加快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

城市群的出现和繁荣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资源优化整合的产物,因其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聚集效应,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被视为现代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城市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形态,而中国正经历着城市群崛起的过程,我国目前公认的四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中南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以及前沿产业发展的腹心地带。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城市集群整合地区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体育产业细分市场(如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旅游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的供需平衡,从而加快体育产业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武汉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100km 左右为半径,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 9 市联结的城市密集区[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根据城市圈内大型城市的数量、城市化率、人均GDP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将武汉市列入国内15个已达标城市群之中。 “十二五”期间,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全面融合,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等已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该地区的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市圈内体育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体育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例如投资 6 亿多元兴建的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资 1.5 亿元兴建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已投入使用,此外各类健身中心、网球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 水上主题乐园等体育休闲健身设施也已初具规模,武汉中体倍力、武汉东方马城等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不断涌现。

2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

2.1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

体育是现代城市的名片,通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快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新兴城市来讲,这种作用尤为明显。比如英国城市温布尔顿,原本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英国小镇,由于举办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如今已成为公众熟知的世界名城;英国的南开普敦是一个仅有19.7万人口的小城市,由于每年的世界大帆船比赛都以此为起点,给它带来数以万计的帆船、游艇爱好者和观光游客,如今南开普敦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滨休闲胜地;再如俄罗斯的城市索契,通过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让全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个黑海之滨的魅力小城。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赛事的成功承办能够通过媒体的高频报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加深世人对城市的了解,也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一个宣传的渠道。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正经历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象日新月异,急需一种有效的途径宣传城市形象,体育产业被许多城市视为一种有效的城市营销手段,大型体育赛事的引进已较为成功地塑造了某些城市的形象。例如20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开赛期间,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转播了该项赛事,近7000万人观看了这场比赛[4],休伊特、费德勒在内的8名选手身着唐装在外滩集体留影,这一策划活动很好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如表2所示,通过大师杯赛事的举办和相应的营销宣传活动,国内外大多数观众加深了对上海市的了解,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并因此改善了对上海市的印象。

鉴于这种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武汉市近几年陆续承接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如2010年戴维斯杯网球赛亚太区第二轮、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等,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武汉市进一步承办国际赛事提供了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影响力。

2.2体育产业关联效应有助于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经济各部门中与体育产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产业部门,构成了与体育产业的关联产业。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按照与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可分为:与体育产业存在供给关系的后向关联产业;与体育产业存在需求关系的前向关联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能够间接带动的旁侧关联产业。如图1所示,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筑、建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条件,体育又能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成为旅游、传媒、广告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的载体。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设施、环境的完善,因此也能间接带动交通、环保和地产业的发展。

图1体育产业关联结构

体育产业通过带动其关联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城市经济产生强大的产业辐射和产业波及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在通过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来带动经济增长。英国体育营销研究机构SPORTCAL对2007年至2018年举办或即将举办的700个国际重要体育赛事进行研究,该研究机构根据这些赛事对主办国和城市的产业经济、投资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为参数,于2012年公布了排名前20位的国家,其中中国以55 709分的总评分高居榜首[5],这可以说明我国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各城市承办体育赛事的热情,也足以验证我国通过体育产业发挥的产业关联效应已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武汉市承办的赛事不仅数量有所增多,且赛事规模和层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休闲健身娱乐业的市场也稳步增长,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 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例如自2014年起每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武汉网球公开赛(WTA),是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杯赛之后,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为了办好这一赛事,武汉市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耗费巨资兴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按照规划将建成可容纳15 000人的主场馆和一座容纳5000人的副场馆,随着场馆建设的推进,商业配套设施也会更加完善,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体育公园,酒店、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交通都将被纳入到这项规划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武汉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成功打造了渡江文化节一类富有观赏性和影响力的“水上体育”活动和水上主题乐园等娱乐设施,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带动了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业、餐饮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在武汉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为当地的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市场契机,同时激活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

2.3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技进步, 以劳动力或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以粗放型生产为优势的产业,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时面临困境,致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城市不得不面对经济转型的压力。这些城市通常会通过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复苏城市经济。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其中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就是发展体育服务业,争取大型赛事的承办权,同时改造和新建体育场馆设施,以此重塑城市形象,带动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例如,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曼彻斯特,通过承办英联邦运动会以及英超俱乐部联赛,使其主要承办地曼彻斯特东部地区在短期内从一个萧条的工业都市成功地转型为欧洲著名的“体育之都”。又如上世纪80年代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谢菲尔德市,通过承办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赛事创造了超过30 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当然,对于这些传统的工业城市而言,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或决定性因素,但借助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并快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体育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最大的老工业城市, 长期以粗放型和外延型增长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 同样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武汉市也将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未来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比如2013年武汉市与WTA签订15年超长合同,承办超五巡回赛,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网球城市”,以此宣传武汉的城市新形象,发展新兴产业,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3结束语

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体育产业得以兴起并不断走向成熟的基础,城市兴则产业兴;另一方面,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更好地宣传城市形象,体育及其关联产业也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武汉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应积极创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以便尽量挖掘出体育产业的市场价值,最终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06.

[2] 孙立海. 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61.

[3] 张俊伟.中美日三国体育产业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1):41-43.

[4] 樊莲花.武汉市居民假日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

[5] 阮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4-45.

[6] 方春妮.基于本土资源的城市体育赛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43-48.

[7] 刘瑛.奥运会主办城市经济效应与北京奥运商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40-44.

[8] 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40-41.

第2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摘要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为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了研究北京市少儿业余体育培训的情况,更好的了解少儿业余体育培训的需求,更加科学的来认识少儿业余体育培训这个产业,并更加合理的来制定开发的战略,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和访问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制约和影响北京市少儿业余体育培训产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北京市城市居民收入具备了体育消费的能力,少儿课余时间的相对充足和父母及少儿的体育观念有很大提高,北京市体育场馆相对充足的结果;并推理得出了北京市少儿武术业余体育培训产业应采取增长战略,进一步得出了应采取相关多元化的增长战略。希望能够对北京市少儿体育业余培训产业的相关企业和组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少儿业余体育培训市场战略体育消费

一、结果与分析

(一)北京市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了2011年的经济数据,全年CPI最终定格在5.6%,GDP增长达到8.1%。北京市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达到国际上“富裕国家”的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产业贡献大,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从第三产业来看,贡献度超过80%,即8%的经济增长中有八成是靠第三产业带动的。经济数据通报显示,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市人均GDP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于秀琴说。全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7%以上。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2%。

经济基础是决定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更加确切的说是恩格尔系数对体育消费的影响更加大。一般来说,居民总收入越高,而且物价水平在合理范围之内时,恩格尔系数也会处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从上面的北京市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的人均GPD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良好的经济水平为体育消费提供了竞技基础。综上所述,北京市居民的经济水平有了为子女进行体育消费的能力。

(二)北京市少年儿童余暇时间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伴随和素质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和加深,北京市少年儿童的业余时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作者随机调查了北京市5家小学的放学时间,均在3点半到四点半之间。而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规定,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可以超过6个小时。在素质教育和“减负运动”的推动下,少年儿童的家庭作业情况也有很大的改观。

充足的业余时间是少年儿童参加业余体育培训的时间条件。当然业余时间不等同于余暇时间,因为业余时间包括了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完成家庭作业和余暇时间。在《体育社会学》中,余暇时间被定义为:也称为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下的那部分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

成年人多采用看电视,看报纸和上网来利用余暇时间。少年儿童则多采用游戏,玩耍的方式来利用其余暇时间。当然也包括一定时间的电视和网络时间。但总体来说少年儿童用在身体运动和玩耍上的时间是较多的。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北京市少年儿童具有充足的余暇时间可以参加业余体育培训活动。

(三)北京市少年儿童及家长体育观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奥运会的生理召开,大众媒体对体育的正面的积极的宣扬,以及学校体育的逐渐开展,人们的体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多数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体育运动被看作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但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健康教育理念的推广,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渐渐的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学生家长的体育观念的转变。体育运动从来都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在学习压力过大时,孩子们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强烈体育锻炼的理念。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四)健康的、娱乐的、社交的和社会化的需要更加突出,青少年体育消费的需求更强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的担忧。学校越来越多的“小胖子”,少年儿童的抵抗力越来越差等。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良好方法和途径,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希望孩子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由于城市化的进展,孩子们游玩和娱乐的场所和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体育更多的作为一种游戏的方式出现,是孩子们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少年儿童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来体验快乐。另外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在家中我们没有兄弟姐妹,因此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但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需要也正在逐步加强,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通过体育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进行团队合作。另外一个需求就是社会化的需求,通过在运动中掌握规则的重要性、学会不同的分工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等也是少年儿童体育需求之一。

(五)北京市体育场馆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2007年北京市共有体育场馆共有6146个(北京市统计局)。主要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场、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奥体中心体育馆、北京射击馆、丰台垒球场、月坛体育馆、国家网球中心、五棵松体育馆。以上统计数据还不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体育场馆设施等。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体育场馆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足够的体育运动场馆的数量是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培训的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培训产业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六)北京市少儿体育业余培训产业的发展前景的推断和战略分析研究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北京市少儿业余体育培训产业的前景是美好的。伴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体育观念变的更加的科学和对健康成长的进一步的需求。参加业余体育培训的青少年儿童人数也会相应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作者认为各家北京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培训产业的相关企业和组织应该采取增长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和队伍建设速度,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并进行相关多元化的策略,开展多项目的培训和除了培训以外的其他活动的开展和运作。

二、结论

(一)北京市居民的经济水平已经具备体育消费能力。

(二)北京市少年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余暇时间并正在继续增加。

(三)北京市少年儿童及家长的积极体育观念正在形成。

(四)北京市体育场馆增长较快,具备相应的功能,为少儿业余体育培训提供了场地需求。

(五)北京市少儿体育培训产业前景大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和快速增长的前景。

(六)北京市少儿体育培训产业应采取增长战略,加大投入拓展市场

三、建议

少儿业余体育培训相关的企业和组织应该采取增长战略,加大市场投入和人员队伍建设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以尽快占领市场和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 卢三妹.广东省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 林星.少儿家长体育培训消费动机调查与分析――以新余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

第3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课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6C074)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北海市舒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钦州杰克斯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龙道跆拳道俱乐部等体育用品公司和健身俱乐部的成立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现代体育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契机,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应抓住发展机遇,规划好经济区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及对策,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一、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经济的现状

目前,国内的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北京、上海、长江经济带等,其体育产业在GPD中占的比例在2%-3%左右,并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这足以说明体育产业的光明前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新兴经济带,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经验少,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健全、体育产业结构布局也不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也受行政制约,导致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但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内6市50多个县(区)城镇,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有2120多万人口,每年生产总值达1980亿元。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内的体育场地中,有60%场地集中在中小学和高校校园内,俱乐部和营业性的场馆仅占15%,剩余的25%基本为公共开放的场地。在一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俱乐部和营业性的场馆占35%以上,延伸的体育产业链可想而知。因而,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现状和消费水平相比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客观差别,制约了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使体育产业难以在整体上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是纸上谈兵。

随着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工业园区的投入及运行,人们对体育产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因此,北部湾经济区需要不断向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整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培养开拓及大力开发体育产业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体育产业化中的宏观指导,利用北部湾劳动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增强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分析

现代体育已经与经济紧密结合后形成一种新型的体育产业,并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广泛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运动的趋势可见,体育产业具有低能耗、少污染的特征,这使得体育产业成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模式。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产品、环境及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这为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一些较为成熟的体育功能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单从北部湾经济区视觉看,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便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体育对人体、组织、和社会在经济层面所起的作用。由此可知,体育产业有着十分巨大的经济潜力,发展空间广阔。而北部湾经济的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产业的推动。因为体育产业涉及众多与其相关的产业,形成的产业链足以说明其潜在市场,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所以,北部湾经济区呈现出体育产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互赢互利局面。分析可知,体育的经济功能在各个层面都有其不同的体现。第一,从个体视觉分析,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超越自我的品质以及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还可以使人们达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从个人需要的角度去看体育功能的作用,所形成的体育产业既增强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及身心健康指数,又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微观的层面去分析,体育产业能发挥出有效的经济效果。主要体现在开展各类体育运动时所需运用到的体育器材进行研发,如体育服饰、体育装备、体育俱乐部等,通过衍生的各种体育产品链条的形成,不断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化的运作,从而更加拓宽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二,从社会经济层面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体育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内越是受到人们重视,影响力直接扩散到经济区之外,其体育的经济功能更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休闲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区域内人文环境的优化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第三,社会整体层面去看,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品位,优化经济环境和拉动内需及消费,提供和扩大社会就业岗位,提升民生的生活水平,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

三、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内的体育产业处于发展阶段,针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体制改革与创新、规范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和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加快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思路。

1.稳步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

理顺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对现行体制进行有效整合及改革,去除不必要的体制障碍,促进体育产业门槛全民化,通过招商引资加大体育产业的投入,盘活体育产业的现有资源,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体育市场进行改革与创新。

2.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投资政策

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部门规范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环境,在提供场地、融资方式、资源配置等给予倾斜政策,鼓励投资公司、顾问、服务、媒体等体育产业组织成立,形成多元化产业投资的新格局,为优质的体育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引进专业的体育经济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与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专业的体育经济人才和管理策划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体育产业与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应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到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进行人才引进,制定中长期人才保障政策,提高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质量。通过人才的有效利用,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不断推进普及体育产业全民化

发展社区体育,通过知识普及、宣传、引导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育健身的意识,不断扩大体育产业服务的消费人群。随着群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着潮流发生变化,正面引导群众的消费观念,让体育产业服务、健身、消费等成为人们的良好习惯,其对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结语

目前在国家有关政策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应该注重通过社会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更要注重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完善体育产业的金融投资机制,鼓励体育产业链延伸;通过发挥区域优势,使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更适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不断推动体育产业社会化和市场化,使体育产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内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陈俊钦,袁嘉良.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09(12):137-139.

[2]卢元镇,郭云鹏,费琪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01):41-44.

[3]蒙钢.浅谈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今日南国,2009(01):59-60.

[4]刘湘溶,刘雪丰.论体育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结构[J].湖湘论坛,2013(05):103-107.

[5]张萍,王溯.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3-128.

作者简介:

高海锋(1989.02-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产业;

第4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政策 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占到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从2002年的28.2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10亿元,翻了两番。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了许多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成效显著,有些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与原目标南辕北辙。因此,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的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是检验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一项经济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实现了相应的效率和效益,往往并非是一目了然的,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技术收集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述,确认政策的特点、优点和缺陷,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效益。

其次,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中央和省级政府可能更多的侧重于政策的制定,县乡级政府及至村集体可能更侧重于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而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估结果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

最后,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为下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主体,向上要接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向下又要对乡镇政府、村集体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其特殊性,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的对产业政策进行评价、反馈,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

二、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主体

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由具有相应权威的独立的机构或被上级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实施,杜绝职能和利益交叉关联的情况。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以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为主。

三、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原则

第一,评价应符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评价必须符合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二,评级应符合系统综合的要求。产业政策的作用往往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与多种因素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

第三,评价应符合客观全面的要求。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根据资料和数据尽量得到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结果。

四、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

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应以效果评价为主,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为辅,同时兼顾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其中短期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等,长期评价除包括短期评价的项目外,还应包括包括受产业政策影响的其他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先看短期评价。政府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往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某一产业的集聚,提升特定产业的竞争力等等,基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还往往侧重一些特殊目标,如发展某一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因此,首要的评价应是看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这些可以通过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特定产业要素投入的倾斜度、产业发展超前度、市场集中度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效果,也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产业政策是否符合上级政府的统一布局,实施前是否经过了广泛科学的论证等,具体的实施手段等。

再看长期评价。产业政策在实践与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所以产业政策的实施结果与产业政策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除短期直接效果外,还应考虑其综合影响,如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等,如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区域内人民幸福感的增强,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等等。具体评价体系如表1

五、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评价主体缺乏独立性。县域经济的评价主体往往就是县政府自身,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评价的结果关乎政府的政绩,因此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应尽可能由专业的独立机构来进行评价。

重视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由于受政府换届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经济产业政策在评价中往往注重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使得一些产业政策的效果难以持久,甚至长期还会对社会、生态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现代服务管理业是中国经济全面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依赖于市场、政府和环境。文章通过与东部和南部服务管理业发达地区比较,分析欠发达地区现有的现代服务管理产业环境和政策现状,利用市场理论对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的产业市场化推进以来的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在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中国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环境优化

一、引言

近些年,中国服务管理业总体保持较快发展,总量翻了一番,服务管理业对就业、税收、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一些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仍未消除Ⅲ务管理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给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降耗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研究新的战略决策.将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这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使服务管理业保持平稳较怏发展。如何加快服务管理业发展,实现和谐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服务管理、也称第j产业,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服务管理、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莺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同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的自身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要求还很不相称无论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动力再造,还是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水平提升的角度看,大力加快推进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构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致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政策举措促进服务管理业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总体上看,服务管理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管理业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管理业的影啊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一是总量规模迅速扩张。自2002年以来中国服务管理业得到迅速发展,5年翻了接近一番,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l2.5I%(不变价增幅);二是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交通运输、商贸业等传统服务管理业相对繁荣,增速较快: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并蓬勃发展,形成了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共同促进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社会贡献增加。服务管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服务管理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平均托动GDP增}乏0.5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每实现亿元增加值可提供就业岗位4700个2007年服务管理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服务管理、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36.7%:服务管理业已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四是资本结构趋于多元,投入总量不断加大。随着服务管理业开放程度的拓展,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人服务行业,服务管理业的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2007年服务管理业投资中.国有经济占19.66%,比重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占32.04%,比重比上年提高O.78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对服务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在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棚务管理业投资比年增长37.8%,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服务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会极大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进一步促进服务管理业的快速发展;五是拓宽了就业创业空间。目前,服务管理业从业人员达到23.86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0.51%。近几年,新增就业80%以上由服务管理业吸纳。

三、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与瓶颈

(一)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比较

总体来看,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特色。由于中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正处在]二业化中期向]二业化后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近几年来各地区服务业比重呈现回落,这是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规律性特征的体现,中国广东、浙江、江苏以及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也同样呈现出这种阶段性趋向。然而,撇开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服务业比重相对下降的因素,全面审视中国的服务业经济,把中国的服务管理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互相匹配的高度来分析,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欠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依据以上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发达地区商务服务业活力无限、会展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初具规模、服务外包发展壮大、创意产业释放活力、总部经济发展快速、现代服务管理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现代服务管理业增速强劲,有效地推进了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就业的增加,现代服务管理业聚集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管理业特色区块初步形成,生产管理业在浙江现代服务管理业中占有相当比重,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服务管理业市场主体。而将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管理业放到全国范围来考察,其服务管理业经济明显发展滞后。

1.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现有的拥有的良好发展条件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明显滞后于中国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拥有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条件仔在较大反差。2007年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2007年规模以上服务管理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2007年服务管理业增速虽然达到l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1.2%。2007年,有些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但服务管理业增加值仅占CDP总额的24.6%。

2.欠发达地区生产管理业发展水平不快,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不相适应。近几年,一些欠发达地区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生产和加工快速发展,客观要求金融、物流、科技研发、科技信息等生产业的强力支撑,但生产业,尤其是为农业经济及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服务管理企业发展层次低成为影响和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之一。2007年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此外,欠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支出、市场销售服务支出、人力资源服务支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服务管理需求偏少。

3.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管理业仍占主导地位,仅交通运输和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34.26%,一些基础管理业仍然发育不足。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与生产行业整合配套程度较低,新型业态比重较小,连锁经营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广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4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与现代服务管理业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管理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管理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这些既抑制了需求扩大,又影响了欠发达地区供给增长。

(二)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瓶颈透析

尽管从全国角度看,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有许多共性原因,如政策性的因素、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等,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以下一些方面的因素不无关系。

1.观念滞后。社会各界对发展服务管理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重工轻商”、“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服务”的意识仍普遍存在.对服务管理管理业的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和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服务管理业的认识停留在非生产活动的观念上,一些应当作为产业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对于科技服务、文化事业等,过于强调其公益性功能;对于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管理业,过于突出其调节经济、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对于城市交通、社区建设等,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功能;许多服务管理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服务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总体上步伐相对缓慢,发展环境仍不宽松,现代服务管理业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扩张。

2.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类同,欠发达地区垄断经营项目较多,市场准入限制严格。受政府控制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科研技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团协会等行业,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壁垒多.门槛高,包括其他一些服务管理行业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没有开放;在投资上仍以国有为主体,除住宿、餐饮、娱乐、房地产、租赁等行业主要由私营资本投资外,其他服务管理业的国有投资多在五成以上;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中的会展业、文化产业等几乎全是国有资本投资;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建立,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制定。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

3.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服务消费潜力不足。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定的收入水平又决定着消费需求的水平、结构和层次。受收人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同时,占总人口较大的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对服务业需求潜能不足。

4_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管理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应,即人口须达一定规模,服务管理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管理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全球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可以说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水平;同时,欠发达地区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服务管理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缺乏统筹规划和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也是导致服务管理业发展不畅的内在因素。

5.最终消费长期偏低,新型服务管理业带动作用不强。从源头上讲,消费才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消费率的高低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服务管理业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保持在75%以上,90年代中期,美国的消费率达83.7%、加拿大为79.5%、日本为70%,而欠发达地区2003—2007年,平均消费率38.6%。高积累和大规模出口对增加有效需求、扩大经济总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增加出口与投资的同时,对本地消费市场培育的投入尚显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与地区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服务管理业本身的增长动力看,传统产业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具有现代服务管理业特征的新型服务管理业的主导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6.人才匮乏。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欠发达地区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专门人才稀缺。据劳动力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有j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可见,现代服务管理业人才匮乏是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发展现代管理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新优势,放宽市场准人,支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在旅游、通信、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进入现代服务管理业,合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壮大第一一、二产业,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点多面广、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实行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加强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十分重要;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人文等优势,以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生产管理业,大力发展消费管理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管理业,努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升品质、加快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国际市场相对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度高、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着重发展为第一、二产业配套的生产服务管理业,构建和壮大区域中心功能;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有选择地承接先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第一、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主攻方向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以增值服务提升第一、二产业水平。此外,欠发达地区还可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和加速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合理安排现代服务业经营用地,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尤为重要。欠发达地区应借助国家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机遇,统筹城乡建设调整政府资金投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集镇倾斜,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功能,从而带动高效农业、精细农业、集市贸易、乡镇工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通过集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行政管理等活动,大力培育商务、会展、信息、叶1介。依据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及培育、使用、流动的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现代服务管理业紧缺人才。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吸引国内外人才兼职、挂职与合作。激励优秀人才从事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使用和待遇上一视同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求才渠道,采取灵活方式,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形成良l生的社会互动机制,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6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湖南;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8-02

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现象,它是一种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形式,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要,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例如,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加利福尼亚的娱乐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产业集群战略现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产业集群指地方企业集群,是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组织,该组织形式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1.2 基本特征

1.2.1 地域化集聚

这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一个或几个关键性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企业数量的集聚,一方面带来了产品的集聚,实现了生产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还带来了信息、人才甚至是竞争的集聚,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1.2.2 专业化分工

很强的专业化特征是产业集群能够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里。由于高度专业化分工,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就业,不仅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还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1.2.3 社会化协作

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工种从企业内部逐渐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专门从事服务的企业出现了,专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还带动了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2 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湖南省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了较多的产业集群。但与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比较,湖南产业集群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2.1 集群内部组织体系水平较低,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不强

产业集群强调的是规模经济效应,关注的是企业间密切合作的关系。而总体上,湖南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行业关联度不高,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未形成。纵观湖南省内的一些优势产业集群,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目前能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的产业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还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处于较低的层次。

2.2 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

湖南省很多产业集群是依托于农村或小城镇发展起来的,这些集群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花炮业、陶瓷业、米业、酒业、湘绣业、卡通业、老字号饮食业等。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因此仅仅通过简单的模仿与学习就形成了大量低端路线的产业集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模、资金、人才,企业只能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优势,培育不出知名品牌。这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3 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湖南省的产业集群中,围绕着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发展水平亟待增强。很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少集群缺少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当前,产业集群及相关企业最为缺乏的是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高技能的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

2.4 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根植性较差,市场化程度低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外移,则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因此,从产业集群的经验上来看,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业有1/5是成功的,而4/5则是失败的。

2.5 集群内部缺乏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湖南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缺乏诚信机制,而诚信恰恰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资源;产业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人文氛围,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心态,更少于合作。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外来企业和人口,阻碍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动和配置。

3 以产业集群促进湖南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策略

(1)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科学规划以加强产业关联度,形成“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灵活专业化”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社会化,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强产业的关联度,关键是加大扶持龙头产业和企业的力度,从而带动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和“小规模、大辐射”的路子。

(2)围绕产业集群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以改变“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的现状技术。研发在产业集群中的支撑作用和在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条件来保证,靠单个企业很难办到。因此,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应携起手来,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实力较强、水平较高、面向整个产业服务的技术研发机构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集群上,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

(3)认真学结浙江、广东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湖南省产业集群的服务体系。在未来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上,形成以商贸流通为主体,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特征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融资担保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以及与湖南省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4)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某种程度上讲,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自发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社会享受成果。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角色应该是做好服务,保护市场主体,提供园区空间和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群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

(5)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湖南应加强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31.

第7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五力模型

1.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迅速增长。如图1所示,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由1995年的139.18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653.61亿美元,几乎为1995年的5倍。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回落到598.21亿美元,仍然高出1995年4倍多。

多年来,纺织业在积累资金、出口创汇、增加就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彻底的“民生”产业,对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纺织业举足轻重,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和生活。中国纺织业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了大量质量精良、价格实惠的产品,使其切实享受到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福利。纺织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成本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优势。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方面有优势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纺织服装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优产业选择。

2.纺织业国际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出口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类商品占世界贸易额的份额之比。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种商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

一般认为,当RCA>2.5时,则表明该国出口产品极具竞争力;当1.25

中国纺织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大于3,说明中国纺织品出口极具竞争力。但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发现,2009年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的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高于中国,巴基斯坦的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达22.04;同时台湾纺织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与中国接近。这表明在纺织品出口市场上,中国的竞争力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挑战。

3.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1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两者比较有以下不同:

前提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竞争优势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当前的现实;

角度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从全球角度考虑,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原则分工,就会增加自身福利;竞争优势理论从国家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在贸易活动中得到的福利更多一些,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范围不同: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某些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主要是对成本即价格的竞争能力进行比较;竞争优势理论则是将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即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它国进行比较,而且它除了考虑现实情况之外,还要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

性质不同:比较优势是相对性的概念,一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具有比较劣势。这种理论的逻辑结果是,任何国家都应安于现状、保持现状;竞争优势是绝对性的概念,一个国家或者处于竞争优势,或者处于竞争劣势,界限相当清楚,没有半点含糊。任何国家都必须付出极大的到努力,才能使自己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

原因不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初始条件,这些初始条件或来自自然原因,或来自历史原因,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分工,只能生产和出口矿产品、农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而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只要敢于创新、积极竞争,一个后进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又竞争优势的国家。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也是有联系的,表现在: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它去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获得持久的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并不必然等同于竞争优势,但比较优势可能随着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转化为竞争优势。

3.2 根据五力模型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3.2.1 要素条件: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利用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使该行业得以严格控制人力成本,这样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竞争对手。

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每小时工资为0.6美元,相当于日本的1/28,美国的1/21和韩国的1/6,但比印度高20%,是孟加拉国的1.5倍,印尼的3倍。与印度、孟加拉国、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而且存在上升趋势,加之自身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制约,如果不尽快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我国纺织业的成本优势将逐渐缩小。

3.2.2 需求因素: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

我国纺织业从1991-2007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2007年已占世界市场的24%左右,说明我国纺织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中,美国是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出口市场,欧盟、日本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3.2.3 相关支持因素:生产资料和纺织机械制造行业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主要纺织技术装备在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产品质量、档次、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纺机机电一体化、信息化及快速反应的技术发展趋势下,我国国产纺机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纺织机械仍需要进口。

3.2.4 战略结构和竞争

从我国目前纺织品的出口结构看,尽管最终产品已超过2/3,但其中加工贸易的份额很大,即使是在一般贸易中也很少是中国自己的品牌,服装出口完全依赖于进口商的市场网络和品牌。我国以庞大而低廉的劳动力群体及其低附加值的产品令发达国家的零售商和消费者获益,这种状况是我国纺织品经常遭遇反倾销,在中高端市场无法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原因。

3.2.5 政府因素:政府相关政策

政策不合理也导致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纺织产业政策主要刺激出口贸易,而没有促进国内加工,与中国的产业提升脱节。

4.提升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纺织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应该从以下几点提高纺织业的竞争力。

4.1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纺织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对我国纺织业的市场结构进行整合与重组,增加中高档纺织品的比例,不断提高纺织品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4.2 科技创新

推动技术进步,以技术带动创新,从而加强产品开发。我国必须及时把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我国高科技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4.3 多元化战略

积极扩宽出口市场,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减轻境外对我大宗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特保压力。我国在继续瞄准美国、日本、欧共体等传统主销市场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战略,分散市场风险,拓展国际市场。

4.4 提高劳动这素质

依托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我们要在充分发挥丰裕劳动力优势的同时,注重劳动力素质的培养。

4.5 政策引导,调整布局

若要快速提升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政府可通过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构建行业发展法规与标准体系等,为整个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纺织行业更高、更快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与空间。

5.结论

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在当前资源流动性越来越强,技术越来越进步的情况下,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的一个必然选择;掌握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我国纺织业目前要做的是如何把传统的短暂的“比较优势”转变为持久的“竞争优势;”日本纺织业的发展可以给我国纺织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技术进步,战略调整,政府的支持是我国纺织业调整必须关注的。

参考文献:

[1]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和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

[2]符大海.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实力和潜力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

[3]黄兴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4]金旭.共享中国纺织业优势[J].中国经贸,2007(120).

[5]梁亚林.微利时代的纺织业如何持续发展[J].纺织器材,2007(1).

第8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产业群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美国哈佛大学迈克・波特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生产率、刺激企业创新、促进新企业的不断衍生、形成地区品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凝聚企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架起了桥梁。

一、国内外集群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通过产业集群化加快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微电子业群、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等等。在德国,有图特村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等。意大利有专业集群地199个,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都依靠专业集群实现。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国,大约有1500个城市,都有集群计划。非洲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也有各类集群存在。在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存在着发达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在印度有350个集群,创造了印度制造业出口额的60%。集群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资本聚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我国先进地区发展的实践来看,通过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近几年,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都制订了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最集中的地区,有调查显示,在浙江省内的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519个,总产值近6000亿,平均每个县有三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分布于机械制造、纺织、电器、制衣、制笔、医药、建材等175个大小行业。浙江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强大。

作为产业集群的典范,其产业经济的集群化特征可以概括为:产业定位明确,企业高度集中、支持系统发达,发展环境一流,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二、德州集群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1、产业集群在德州已经初具发展态势

一是政策指导。德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扶持,因势利导,逐步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化学工业、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等十大千亿级产业。20li年初,德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确定了十大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组织有力。按照“集中优势率先突破、着眼未来顶层设计”的要求,全力实施“10+3”主导产业集群推进计划。市政府班子成员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全都进入产业建设主战场,分工负责10个重大产业,各自组建工作机构组织实施推进。三是区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2010年,德州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0个,从业人员36万人,集群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000亿元,实现年利税200亿元。其中中央空调、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和机电产业集群等5个产业集群的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00亿元。四是产业基础,德州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0余个,并打造出一批区域品牌,如德州市、禹城、宁津、陵县、武城分别被授予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之都,中国桌椅之乡,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等称号,市场竞力明显增强。五是市场基础,“十一五”期间,德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行列。2010年,人均GDP突破3万元。未来几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内需进一步扩大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同时消费结构变化会迅速转化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六是载体基础,全市有12个经济园区通过国家布局审核,集群载体相对成熟和完备。七是集群潜力,按照要素条件、企业策略及结构和竞争者机遇等6个因素标准看,德州在太阳能产品、棉纺服装、汽车配件、化工造纸、生物制药等方面,也都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或形成条件。

2、德州地处两大经济圈交汇的节点地位

在国家大力发展京津冀经济圈、山东省着力加强半岛城市群、东部产业“西进”的宏观环境下,德州市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要素资源,经济发展必将加快。

3、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在加速进行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速度,这些转移的目的地正在逐渐由我国沿海向内地推移,同时发达地区的产业也开始向内地转移。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都构成了经济落后地区发展集群的机遇。

三、德州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的规划滞后

各地的产业发展带有自发性,还没有真正由政府主导,有计划、有高水平的产业规划。

2、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不足,企业发展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

政府支持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也是产业发展的初始动力。目前对重点产业尚需完善税收减免、金融支持、贷款担保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政府投入力度不够,企业融资难度较大,长远规划缺少资金支持是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而且产业内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可抵押性资产少,较难得到银行的支持,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膨胀。

3、工业产业比较宽泛、发展层次较低、产业雷同现象严重

传统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小、技术档次低、经营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如,目前德州市太阳能产品仍主要是热水器,市内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要是皇明集团一家,产品有待向深层次产业链迈进,尤其是光伏电池等关键原器件,大部分依靠进口,造成太阳能产品成本高,群众购买力有限,阻碍了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央空调企业以生产末端产品为主,技术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主机主要依靠进口,这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或材料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行业进入门槛低,易受到市场冲击。

4、缺乏行业协调组织,集群内部协作水平不高

由于新兴产业国家标准相对滞后,集群内企业鱼龙混杂,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低,产业内易形成恶性竞争。目前,产业集群缺乏行业的协调组织,来协调企业间资源共

享,产品、技术、生产合作以及市场拓展,避免无序竞争。

四、推动德州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完善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壮大产业集群作为实施工业强战略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尽’陕调整确定各产业推进委员会领导及成员,靠上工作,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有关减免税收、价格补贴和奖励相结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应科学规划布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对全市重点调整振兴的产业进行规划布局,确定主导发展县(市、区)。要倾斜特色优势产业扶持政策,确定政策倾斜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范围,研究确定市级政策倾斜支持的县(市、区)特色产业集群名录,重点考核奖惩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2、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努力争取政策资金。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筛选提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盘子。二是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对有条件上市的企业,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设立发行上市的“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三是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四是大力启动民间资本。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

引导和鼓励企业特别是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技术服务中心,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山东省及德州当地高校科研优势,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吸引优秀人才。加强职业培训,为集群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力资源。以支持产业化为手段,推动产业形成消化创新与自主创新并重、多层次的技术开发体系,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专业化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把工业园区的发展纳入产业集群发展之中,做好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园区开发经营实体化、园区建设投融资市场化,园区经营建设由政府办园向企业办园转变;按照产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最低出让价,鼓励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园区集中;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同类项目落户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加速产业集聚,提升产业集聚度,壮大产业规模。

5、继续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集中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向名牌企业倾斜,扶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6、规范产品市场,加强产业内部协作

加快有关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加强业内合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通过利益引导等方式,促使龙头企业重点研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一般产品和配件尽可能产业集群内协作生产,中小加工企业积极向龙头骨干企业靠拢,逐步形成相对稳定、配套协作的专业化生产集群。

五、发展德州产业集群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发展产业集群要与要充分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构建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应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规律,符合德州市实际。

第二,产业群本质上是一个独特的区域性创新系统。产业群中的企业是在一个价值链或知识、生产网络上的,简单的企业聚集并不能必然地形成产业群。产业群内的企业要求必须有紧密的分工协作,这些分工合作是围绕某一类产品服务而展开的。一些开发区内的简单企业聚集及一些围绕极少数大企业而形成的供应网络不能称之为产业群。

第三,重视小企业的发展。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前提,是构成完整产业链的“螺丝钉”。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鼓励小企业向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产业氛围;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培育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构成上下游的产品衔接,形成产业配套能力。

第四,产业群作为一个系统,不但需要一些制度规范,比如商会、质量监督部门,而且还需要一些机构来支持企业的活动如会计师事务所、大学等。因为产业群本身对这些有很大的需求,同时产业群的发展也促进了它们的成熟。

第五,避免发展产业集群带来的企业与外部联系较少、模仿创新导致结构趋同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59-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路径和模式研究”(批准号:08CJY024)

[作者简介]蒋云霞,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湖南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湖南 长沙 410000)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区域经济。(湖南 娄底 417000)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集群的日益兴起和广泛实践,集群带来的负外部性也日益突出。浙江永康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等产业集群发展“块状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山东省的造纸业集群在促进造纸工业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资源紧缺和同类污染加倍问题,环太湖流域化工企业聚集引起的水污染问题,都是典型的集群污染。这种集群内资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难以承受的,更是制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地区发展目标的不科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引入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产业集群绩效的科学评价方法与体系,引导集群的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是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经济学理念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假定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物资与能量的交换。因而,经济系统的理想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物资财富的线性增加过程,该模式的特点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资流动,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提取物资与能量,还给自然生态系统污染和废物,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扩张模式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实现。然而,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张。经济系统快速膨胀,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环境与资源日益稀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极度脆弱,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随之显现。长此以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正式创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中间环节――由各种技术手段组成的技术系统,二者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流动和转化运动。因此,概括地讲,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2.生态经济系统。所谓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中介技术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大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在各自独立存在,发挥彼此功能的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耦合。经济系统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低熵物质和能量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同时剩余的高熵物质和能量又还给自然界,在自然循环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二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转化。

鉴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统筹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下表系统总结了传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差异:

二、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组织,是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合体,是以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系统。

放眼全球,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世界上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创造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目前,探讨产业集群的绩效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影响。马歇尔就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迈克尔・波特则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分析产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区域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同时,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由此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经济学范畴之内,以集群经济绩效为研究考察对象。可是,一方面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有着“中国皮都”之称的温州平阳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2002年,近12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40多亿元,但是水头制革污染在200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之一。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拥有针织企业430余家,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可是由于针织企业高度集聚,缺水、缺电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集群系统中,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

分认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保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建立多角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出产业集群绩效科学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从而为测度和比较不同产业集群对地方区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2.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本文认为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本研究所确定的指标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要求指标涵义明确,界定清晰,能够量化,计算方法规范,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

(2)完备性原则。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涵盖面,能够概括地反映集群综合绩效的基本内涵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实用性原则。指标设计不仅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实用性原则包括以下含义:指标不宜过多,力求以最少的指标来反映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避免重复和交叉,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指标的设计应有利于资料的获取,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3.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开发。基于以上分析,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本文从产业集群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共生共荣、协调统一的视角,构建集群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如上所述,将产业集群看作是生态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认为产业集群的绩效应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此谓之综合绩效。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集群经济效益、集群社会效益和集群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第三层为指标层,为准则层的进一步深化,由8个具体指标构成,各指标层次递阶结构如图所示,各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可以从集群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资金利润率三个方面进行测量。

①集群总产值。它是反映集群生产规模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生产规模越大。计算方法是:

集群总产值=一定时期集群内企业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②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100%

③单位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资金平均投入)×100%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集群发展对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社会效益可以从安全生产、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①安全生产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指标计算方法是:

安全生产率=(一定时期安全生产天数/同时期总生产天数)×100%

②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能够综合反映集群内员工接受教育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计算方法是:

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一定时期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人数/同时期全部员工的平均人数)×100%

③新产品率。能够体现集群生产新产品、开创新市场的能力,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因而对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越大。计算方法是:

新产品率=(一定时期的新产品数量/同时期销售的商品总数)×100%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绩效,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人类整体的、长远的经济也难以得到保障。生态效益可以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二个方面进行测度。

①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突出性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应将单位产值能耗作为生态效益的主要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越少,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产值能耗=(一定时期总投入能量)/(同时期总产值)

②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如果将大量未达标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这种做法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从环境方面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应该是生态效益中的重要内容,指标数值越高,就说明环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计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某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标准的项目数(个)/同一地区考核的全部项目数(个)]×100%

参考文献:

[1]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

[2] Herman E Daly. Beyond Growth: The Economics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oston Beacon Press, 1997.

[3]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4).

[4]李煜华,胡运权.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