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风险理财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理财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理财措施

第1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最后不能达到预期财务收益,使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企业设立的组织形式、长期证券估值、资本性资产投资、财务预算、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营运资本管理、财务分析、并购重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因此财务风险的存在给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必然。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可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资本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这四个方面,然而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与灵魂,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控制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

二、新形势下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利润最大化的观点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是根深蒂固的,近代西方许多经济学家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理念来分析和评论企业的行为和业绩的(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具体的生产领域中,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原因是,企业要想取得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做到在人才、科技、质量方面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收益就必须先要考虑自身的价值,只有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满足,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企业与扩大其规模。在新形势下风险是无所不在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从管理的基础和实际出发,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创新观以及和谐竞争观,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其风险降到最低,以此实现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把责任嵌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里。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充分表明了责任对社会人的重要性,人需要责任才能在如今科技发达以及国际化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那么,责任对一个企业来说也一样的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守诚信,没有责任感,那么它将很难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中立足,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责任感强、非常的守信,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作为其创业的初衷,它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价值,还能提高其经济、社会效益,即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及社会资本进行了合理的价值补偿。这样就达到了企业与利益、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人民的“双赢”策略。

三、新形势下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灵活面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市场经济环境(即财务环境)是指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财务环境包括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经营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水平等微观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并且财务风险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所以企业应该提高其分析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增强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与财务风险意识,从而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使企业有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财务预算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并加以实施,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的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其中财务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利润分配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可见财务预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减少甚至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来安排财务支出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显然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环境里,只是指定全面的、合理的财务预算是往往不够的,企业一定要在市场各种复杂的环境冲击下,严格地区执行财务预算,以此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使其能够快速、平稳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预警指的是一种防御手段,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由各种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风险的一种管理手段。顾名思义,财务风险预警则是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出发点,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及时发出警报,从而避免或减少因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地并及时地认识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有效的对其实施防御措施。然而,建立良好的、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首先要对自身的企业财务管理机构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地发挥其监控预测、诊断、修复和维护的功能,从而使企业得到全面地发展。

四、结语

第2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随时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清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并能运用相应的对策进行控制与防范,使企业减少甚至避免财务损失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充裕的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目的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目前来看,由于竞争激烈,市场行情不断变化,银行为了降低放贷成本,减少放贷风险,不愿意贷款给经营规模小、业绩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同时,现代中小企业本身资本金就不充足,在效益好时,企业大量投入资金,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没有注意资本积累,可用资金很少。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虽然现在有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大多不健全,而且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财务费用的增加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一般重销售、生产,轻管理,许多财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不扎实,平常也不注意提高,而且许多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也没有设立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更无约束监督机制。所以导致掌握相关权利的人员篡改会计数据,收受贿赂、贪污公款,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不法行为的产生。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以上现象均已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分配及合理利用,所以急需转变。

(三)内部控制环节薄弱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原始凭证制单、记账、稽核等制度要求,管理非常混乱,致使相互之间的核算很难统一口径,企业很难通过及时地掌握真实的、准确的财务信息来控制物资和资金流,容易导致投资失误,或者投入的资本金经过生产经营过程之后不能成功地回到起点,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不能实现集团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未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约束,导致其缺乏责任心。

二、我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决现代企业融资困难

首先要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安排好单位时问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以及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等,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分散投资风险,能平衡各个投资项目的盈利程度,达到减小风险的目的,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及时收回各种款项,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自有品牌和无形资产建设等,通过这些无形资产来吸引资金。

(二)督促财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人员已远非传统的账房先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优良的品质,合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熟悉现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具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总之要依靠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运用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要鼓励财务人员多学习专业知识,促使他们真正掌握先进的财务理论知识;其次要使他们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意识和自主理财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和“复合型”人才转变;改变旧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能着上,庸者下”的制度来促使企业财会人员去熟悉企业生产营销、法律及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提高财会人员的总和素质,真正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体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且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保证财务管理各岗位权责分明。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清晰明朗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要保证岗位之间互相牵制,设置授权、执行、审核、保管和记账五个岗位时,要考虑五个不同的人选,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风险。另外要提高对财务预算和计划执行的追踪监督力度,及时调整和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控制和管理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确保目标和预算的正常执行。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如树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并针对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足,积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渠道,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

[2]顾晓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

第3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措施

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都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虽然国务院制定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许多企业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预算管理松弛、不严谨,达不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更不能规避财务风险。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措施,督促企业改变观点,重视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及意义

财务预算是企业在经营预算与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安排现金流量,制作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

1.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财务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战略性。预算在战略规划与经营之间起沟通桥梁作用,使得企业战略意图顺利落实。一方面,预算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目标与实际的比较分析,及时纠正战略目标与经营之间的差距,监督控制经营过程;最后预算还可评价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奖惩机制提供证据。因此,财务预算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系统性。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过程、考核及奖惩各环节构成企业的一个完整体系,相互联系;另外,一个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将会影响其他部门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有权部门的权限批准。第三,全面性。体现为全员性、全方位、全程性。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全员参与;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含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及奖惩等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2.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管理在规范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优化配置资源及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促进了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财务预算能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提前制定计划,以免盲目发展,优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第二,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加强了内部团结。企业财务预算需要全盘考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便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调动了各部门与员工的积极性。第三,为考核评价、奖惩等提供了证据,有利于企业绩效工作的实现。财务预算对企业计划的数量化与货币化的表现,为企业的绩效考评提供了具体的证据,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表现方面

1.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生存的环境。一方面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加速了环境的变化,还有当地政策的变化,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不断变换,企业的资金链的不确定性、人才的流动性及努力工作程度、资源的不确定性等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更甚。第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水平低。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设置的内容繁多,但是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预算松弛,不能达到较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2.财务风险管理的表现方面

一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体现在资金储备、人才储备与技术储备三部分。财务风险贯穿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风险是一种可量度的可能性,即财务风险以认知风险为前提,若无法度量风险,就不能真正认识并解决风险,;也就无法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另一方面,财务风险与风险收益大小成正比,即高风险,高收益。取得的任何收益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成本。

三、财务预案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措施

企业经营风险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财务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而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要想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管理好财务预算。因此财务预案管理与风险管理相辅相成,把两者的管理措施综合到一起,以便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明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避财务风险。

1.密切联系市场动态

财务预算管理之所以要密切联系市场动态,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财务预算把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用数字与表格展现出来,进而把企业所学的资源、人力等确定下来,如果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那么企业的生产活动就没有价值,企业的目标亦不能实现。同时从投入的角度,市场情况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企业制定年度战略目标及财务预算,而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企业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变化调整战略目标及预算计划,那么企业将失去市场机会。

2.坚持战略管理导向

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组织,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管理者和股东会为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而战略规划具体体现在每年的企业年度预算上,导致财务预算需要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坚持过程控制原则

企业财务预算最终要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察企业及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还要对执行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

企业坚持过程控制原则,能够及时发现预算计划具体实行过程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损失。同时,对过程进行控制,还是对企业部门及员工的考评,奖惩员工,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贡献。

4.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与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概率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一般而言,对市场情况掌握明确的企业,采用固定预算法;对市场情况把握不清的企业,采用弹性预算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编制方法。同时,预算与考核同属一个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比较,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评价员工的工作成绩。此外,经过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便于企业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5.加强预算信息反馈

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需要加强预算信息反馈。编制预算是,需要的变量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一些近似值,在编制预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编制。第一,预算编制应具有先进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现实性的预算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预算的可验证性。预算的可验证性,不仅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有利于企业员工参与管理过程,提高预算的认可程度。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控与预报,并且及时防范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分配指标权重。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和发展的变化往往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展现出来,各指标相互关联。通过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财务指标进行拓展或根据经验筛选两种方法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第二,确定财务预警指标的标准值。不同的企业、行业,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企业条件,财务预警指标的标准值难以确定。财务指标一般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国际公认数、行业平均数、企业历史数值等。第三,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在前两步确定之后,对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财务数值进行综合分析。

7.完善制度体系与组织结构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作用,需要完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企业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预算真正落实的前提,同时只有在企业的相关预算的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后,成为员工的潜意识,才会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更需要相关的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保障预算编制的顺利开展。

8.其他措施

企业还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树立全员参与预算的意识,激励员工为预算编制提供自己的见解、纠正有关的错误。还可以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中心,明确并详细划分生产经营业绩。还可以建立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等等措施。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转变意识,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智林,刘艳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院报,2013.32(3):13-14

第4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勘行业;财务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一、地勘行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

1.资金筹资风险

地勘行业为了能够满足市场体制改革以及企业化改革的要求,不断涉及地方经济,建立投资、矿业、房地产、矿山服务等方面的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同时再加上专业人员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很多投资项目失败,不断产生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地勘行业走入周期性困难的背景下,加之地勘行业的优质资源较少,增加了地勘行业的发展难度,其资金筹集能力也自然下降,并极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2.资金投资风险

由于地勘行业决策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勘单位的权利泛滥,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同时勘探行业内部的审批程序不完善,授权不合理,项目投资不科学,其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导致投资成本不能得到合理的收回。除此之外,勘探行业在生产之前,需要编制合理的预算,以此估计相应的资金扶持。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扶持,勘探行业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在投资过程中,勘探行业缺乏对设备采购的深入研究,同时再加上信息和数据的缺乏,使得地勘行业做出的决策不合理,这严重导致了设备的闲置,对资金的收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得资金日益紧张。

3.资金回收风险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例如,有的地勘单位针对于现金流预算不合理,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指定严格的控制措施,资金管理质量偏低,缺乏计划,使得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再加上地勘行业的工作人员受到计划经济的深远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资金成本意识,资金的使用和调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勘行业对于资金的回收,缺乏有效的管理,有的项目无法及时进行结算,从而形成坏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金的及时回收。

二、相应的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风险预警系统以及应对机制

地勘行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和特点,建立相应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及动态的预警系统。对于地勘行业而言,其财务分析系统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有资金使用率,偿还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并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纵横向分析。另外,还需要建立动态的预警系统,科学有效的分析当前一些不合理的趋势和指标,预测其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已经出现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建立责任制度,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奖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

2.分析现金流风险,降低资金风险

财务预警机制可以对地勘行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和识别,为相关人员制定应对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地勘行业需要对现金流风险进行正确的判断。承揽市场项目时,对于垫资施工、资金难以回收的项目,要着重加强分析研究,提前做好项目预判,坚持“现金为王”理念,不盲目介入开展工作,以确保现有现金的安全。由于地勘行业所涉及的单位较多,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再加上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子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现金流量也较大,因此容易导致较大的现金流波动,而这种波动能够影响到地勘行业的发展。对此,地勘行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并根据现金收入、使用计划、投资流出等编制正确的预算,以此降低资金风险。

3.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

地勘行业的资金来源之一便是预算资金。为了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就需要严格控制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地勘行业需要提高预算资金的控制力度,确定预算年度目标,并根据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政策编制预算,以此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效率和节约的原则下,减少资金的损失。同时,地勘行业需要根据预算效果,对其中的偏离项目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落实每个岗位人员的责任,重视预算效果的反馈,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和效果。

4.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地勘行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授权和审批等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地勘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地勘行业过于重视生产而忽略管理,对某些业务可能会进行特殊的处理,因此导致违反相关的规定。对此,地勘行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规范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利,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约束,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

5.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地勘单位应加强应收款项管理,严格控制信用管理,对客户进行资信评级分类,对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不抵债、信用不良、回收无保障的项目不承接;对以前年度的款项建立债权对账档案,如承担单位应从法律角度向欠款客户发询证函,避免出现超过法律时效的情况发生,建立应收款项奖惩相关制度,保证项目款的追索权,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勘行业想要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掌握其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才能促进地勘行业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

作者:胡乐文 单位:青海煤炭地质一五勘探队

参考文献:

[1]陈红梅.论地勘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J].中国经贸,2012,(2):164.

第5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评估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123-02

作者简介:崔德忠,贵州思南人,中级会计师,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罗甸供电局总会计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与电力工程财务管理

一、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概述

(一)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含义

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是指为防止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管理财务目标而采取的预先控制措施。预控借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会计资料,融合金融、财会、统计及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及因素风险等方法,来达到尽早发现电力工程项目财务是否出现恶化征兆,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这一目的。

(二)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主要功能

笔者认为,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实施,企业可以尽早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及发生程度;其次,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实施,企业利用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在不断观察、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随时监督,有效把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财务偏差,并尽早制定出防范措施来阻止财务偏差向着不利方向发展,将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危机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最后,通过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实施,企业可以根据其财务分析资料,进一步评价和总结类似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行为,为日后类似项目的财务风险预控提供参考。

二、电力工程项目具体财务风险分析

(一)电力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疏忽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人为疏忽而造成的,具体体现在:

1.物资管理纯粹依靠人力,没有采用现代化物资管理技术(如物资管理系统)而导致物资丢失的现象屡屡发生;

2.工程物资的存储、分类及领取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极易出现工程物资乱堆乱放、工程物资随意领用、工程物资没有按用途进行分类等问题;

3.没有配置专门的物资管理人员,物资采购、保管及派发等岗位人员的职责没有明确划分,极易出现舞弊的现象。

(二)电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受到施工现场、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索赔情况(如部分承包商以低价获得承包合同,为弥补损失而在施工中寻找机会来进行索赔),如果

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则可能引发较大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当前电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合同中没有对付款的条件和具体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导致无法科学控制付款进度和付款金额;

2.合同的签订比较随意,甚至部分合同是在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后才进行补签,导致合同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控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3.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没有就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分析和修正,导致部分合同条款自相矛盾,极有可能给工程的财务管理造成法律风险;

4.合同中注明了包工包料条款,但依然存在承包商向发包方领料的现象;

5.企业没有严格根据合同规定来对付款时间和付款金额进行审核,导致资金管理失控,严重时可能出现资金紧缺的问题。

(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不力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成本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控制不到位将导致项目投入使用后经济效益的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首先,电力工程项目决策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决策阶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电力工程项目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但决策定下的问题却直接关系着后续图纸设计、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成本费用的高低。当前,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工程项目时并不重视决策的成本控制,只重视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一开始做策划报告并没有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而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而对项目进行了包装。所以,我们在进行决策前,在收集材料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分析计算过程的规范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指标选择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其次,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重视。多年来,很多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几乎都是套用一个框架性版本,按“工程概况介绍、施工现场布置、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编制,却忽视了在其中进行成本控制方案设计,缺少了考虑成本控制这一重要因素。这样的施工方案,自然很不完整,使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控制目标、控制路线、控制方法和控制措施,导致项目部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算,甚至干完再算,发现问题无法补救的失控状态。

(四)电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不合理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多是沿用将财务核算和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的做法,但由于财务部门并没有深入到项目实施的一线工作中,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和分析,因此更多地是根据收支情况进行财务核算,缺少一套责、权、利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监督管理等各个部门,因此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传统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制度

笔者认为,要从如下方面构建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预控中应具备的职能及原则、工作业务范围、拥有的权力、应尽的责任、应得的利益等联系实际整理成文。

1.分别对合同预算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材料员、机械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等制定财务风险预控岗位职责,如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制度,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都必须做好及时的、完整的、准确的原始记录;

2.明确各部门业务范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序;

3.定期对财务风险预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仅要让参与财务风险预控的每个人能够及时掌握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而且让他们都能意识到加强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使财务风险预控的各项工作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有效地贯彻和实施。

(二)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准备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首先,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1.企业要选择科学合理且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认真研究和分析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并且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确保技术资料、施工顺序、机械设备选型、施工方法等都要和设计方案相适应;

2.对施工队伍班、组的工作进行认真分解,详细编制联系劳动定额、技术组织措施和材料消耗定额的节约计划;

3.在认真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的基础上,分解农网改造项目的预算明细,并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所需人数来编制间接费用预算。

其次,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人工费等进行控制。例如各班组和施工队伍可以配备专门的材料员来实行物资的班组包干,根据班组的实际需求来发放物资,从而节省时间费用;

2.通过指标和包干等手段来降低生产项目以外的开支,财务人员每月定期计算工程成本,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并作为责任考核的依据;

3.认真做好发生费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每个包干班组的责任者在月底自行对实际费用和预算费用间的偏差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内部纠正,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偏差造成的后续影响;建立对外经济档案管理制度,对物资供应的厂家进行定期、经常性的检查,并且建立备用合作伙伴,一旦发生不能保质保量的情况可尽量避免延长工期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1.在编制合同前,要提前分析可能发生的索赔事项,并在合同中以清晰的条款进行规定,为日后处理索赔提供合同依据;

2.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索赔准备,一旦发生索赔事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3.建设过程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变更洽商、现场签证、材料代用、额外用工和各项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要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同时及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

4.在竣工验收时,构建完整的审查档案,督促承包商积极配合审价单位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审价,然后根据工程最终审价报告进行工程款的支付。

(四)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根据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现状,可将其项目财务风险预控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公司管理层次对项目财务风险预控负责领导、组织、监督、考核责任;第二,项目管理层次(项目经理部)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预控进行全权负责(如项目的成本降低率、项目成本);第三,岗位管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所承担的财务风险预控责任来实施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控措施(如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和材料、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和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控措施)。

四、结语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存在诸多风险,其中以财务风险的表现最为明显和突出,它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然而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没有对财务风险预控给予足够重视,从项目资金审批到实施财务风险预控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故笔者希望以本课题的研究来引起大家对电力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预控的重视,从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念,杨兵.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风险及防控[J].财经界,2015(18)

[2]许咏芳.工程财务管理实践与风险防控分析[J].上海电力,2011(5)

[3]吴琳.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9)

[4]刘翠.电力工程资金审批工作流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3(27)

第6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1.1我国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较低

1.1.1我国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时间较短

目前我国工程施工企业大多属于刚刚成立或者改组建设而成,企业都较为年轻。并且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开展,这些企业也获得了超速的发展。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之前并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且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时间都较短,因此工程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完整度较弱。例如,ZH施工企业承接大型油气管道的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由于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建设加速,对于管道铺设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该企业在近些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了5倍,年业务量也增长了8倍之多。但是,由于该企业是一家较为年轻的企业,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完善程度较低,造成企业发展受到内部条件制约,在项目选择及资金流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难以再进行业务的拓展。

1.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中内控性较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并没有细化到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所需完成的职责和任务,这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同时很难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在出现施工项目问题或者财务存在问题时难以找到第一责任人。除此之外,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内部控制能力较弱,财务管理人员在其中的作用有限,很难发挥工程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对企业所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把控。

1.2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施工项目所需财力人力评估准确性较低

1.2.1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施工项目所需财力评估准确性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型企业都存在因调研能力较低而造成对于所承接项目所需财力评估准确性较低的问题。由于企业对于施工项目所需财力的评估准确性较低,因此给企业正常经营及项目的正常完成带来了较大难度。财力估计不准确往往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等严重危害企业生存的问题,而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评估,减小企业风险。

1.2.2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施工项目所需人力评估准确性较低

我国施工工程企业除了对于施工项目所需财力存在评估偏差较大的情况外,对于所需人力物力也存在评估偏差较大的现象。人力物力的偏差容易造成施工项目的资金产生偏差,同时如果对于人力物力需求评估值大于真实需要,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引起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产生亏损,使得企业蒙受损失。

1.3工程财务管理人才缺口较大

1.3.1企业内部涉及工程财务管理的人才较少

目前我国施工工程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这与我国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各家企业对于自身生产施工环节的管理较少,主要依据平时的经验进行简单管理,很少对于管理进行量化分析。这造成财务管理人才需求量较少,企业内部相关人员配备不多。某大型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道路建设工程,该企业于2013年负责ZA市某主干道的维护建设工作。该工程持续时间为6个月,有110名工人参与工程施工。但该项目并没有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是和另一项目合用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造成该项目成本项目记载混乱,利润核算不合理等问题。

1.3.2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财务专员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由于工程财务管理在近些年才获得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因此目前很多企业有关工程财务管理的财务专员在从事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较低,没有专业的工程财务管理知识,造成企业对于工程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较低,难以提前对于某些风险进行规避。企业工程施工大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施工建设企业大多数资本密集型企业,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参与施工建设,后期收回成本。而如果委托方到期不进行给付,会造成企业产生重大资金问题。因此,如果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未对委托方进行一定限制,会增大自身风险,难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2企业规避工程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举措

2.1增强我国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工程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都存在较大难度,而企业如何规避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提高自身内部控制水平呢?企业首先需要增强自身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性不仅仅是针对财务管理方面,还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及员工管理等内容。想要促使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必须有其余制度进行配套。

2.2增强我国企业在工程财务管理时对于财力人力评估的准确性

增强企业规避工程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在工程财务管理时对于财力人力评估的准确性来入手。评估系统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进行项目选择及投融资决策时考虑的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项目选择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时主要依据主观判断,很少采用客观数据对有关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必然会导致对于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的评估准确性较低、有失偏颇。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新型评估机制的方式提高评估准确性,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增强对于市场的调查来获取更多真实信息以防止决策失灵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3提高从事工程财务管理的人员专业性

2.3.1增多从事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

施工企业除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来减小风险,还可以通过增加从事企业内部工程财务管理人员数量的方式来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以减小财务风险。在很多时候,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数增多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精细程度,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某些评估指标也可以有准确的判断。因此增加工程财务管理人员数量是一种快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直接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当企业工程财务管理人员数量已经较多时,此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风险控制问题。

2.3.2提高企业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现行大多数施工工程企业而言,提高企业从事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对财务部门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对重点项目进行集中解释。同时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员工的监督管理能力,对于存在的现象或者违规操作现象进行及时举报,以减轻企业存在的风险。对于正确行使自身监督管理权力的员工,企业可以进行合理的嘉奖,以促进企业监督体制的良性运转。当施工企业的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发现工程存在的财务风险或者经营风险时需要及时和管理层进行沟通汇报。除此之外,施工工程企业的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的资金流现状,对于应收账款进行及时追缴,对于应付账款进行及时给付。防止因为应收账款未及时收回造成资金链断裂和应付账款未及时给付造成的滞纳金过高等问题。

3结语

第7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 风险管理 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

根据企业的资金运动分为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四个阶段,相应地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后是否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可以按原定合约要求满足资金投入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投资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一是可能对内投资于生产经营,二是可能对外投资于商贸活动。然而,各种投资活动并不能产生预期收益,如投期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等,均可能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形成投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资金回收主要来自于销售过程,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能否及时、足额的收回资本金及其收益是不能事先肯定的。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企业的信用政策、结算方式灵活多变,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从而导致坏帐损失的上升。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宏观环境对财务管理的风险。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前段时间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燃油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欠缺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也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及财务预警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有效利用财务预警机制,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三)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

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

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如工业企业按一定规定和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商业企业可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

2.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第8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关键词: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合同风险防范;合同风险管理;电力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8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9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行业,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看,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以及电力的供应情况,物资管理作为内控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物资采购中的任何一个疏漏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其中存在的合同采购风险,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整个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现如今,电力企业领导者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合同制定的重视度也有了增强。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企业在物资采购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合同制定没有规范化的流程作指导,常常发生合同风险,防范管理也不到位。本文就从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入手,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做好合同风险的防范工作,并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规范,保证合同的履行,为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有关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概述

1.1 合同

合同是基于两大主体构成的协议,主要是指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的被双方接受的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违反合同的行为涉及违规操作,其中的一方有权提出上诉赔偿。

1.2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

顾名思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主体是电力企业,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需物资进行采购而设立的协议,当买卖双方就合同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就会签署合同。常见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具有多样性,包括设备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办公室家具买卖合同等。

1.3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对协议进行的有效的把控,一般而言是指当事人在实现自身合同规范要求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管理操作,也是在合同法规定的要求之上做出的内部制度管理规章,属于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的概括。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只针对电力企业开展的合同管理工作,它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制度,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协调,对于减少物资花费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还能够防范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合同的法律效力,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经营。

2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类别

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任何疏漏都会影响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具体风险类别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品质风险

品质风险是针对电力企业电力供应情况而言的风险之一,判断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是否成功的根据,就是能否准时收到物资以及所接收物资的品质和数量是否达标,所以物资品质对电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电力企业所采购的物资品质不佳将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2 存货风险

电力企业在购买物资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分析或判断的失误,难免会多购进一些物品,一旦存货过多或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物资价格的下降或是存货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导致供应链受阻,从而引发存货风险。

2.3 服务风险

服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服务能够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一旦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例如因物资供应商服务质量不佳所造成的风险以及采购无形服务所引发的风险等。

2.4 交期风险

物资采购都会涉及到交款、交货的时间问题,严格按照规定在确定的日期进行交期,能够保证企业不会因为供应不足而引起问题。相反,一旦交期后延,就很可能导致企业生产链条的断裂。只有严格根据规定,按照合同依据,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物资交付,才能降低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5 弹性风险

电力物资采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包括弹性风险,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性,往往会在采购物资之前做出预测,对一段时间内所需的物品进行核查,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向供应商提交订单。然而因某些外在因素甚至出现紧急插单等现象,供应商因自身产品供应的弹性问题会引发一定的风险,此外还存在采购方在拿到产品后因进行价格调整、产品修正等而引发的弹性风险。

3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了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风险与管理的概念,明确了采购风险表现出的各种类别。想要提高物资的购买能力,降低资金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防范合同风险,就必须加强合同管理水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1 重视合作,强化采购合同创新管理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涉及到购买双方的利益,与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息息相关,无论是企业供应还是电力采购机构都要言出必行,坚持诚信经营,重视彼此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期合作,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电力企业在物资购买的过程中以及签订合同的时候,要保证供应的物资不间断,不会影响电力的持续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采购合同是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关乎彼此的利益,对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合同的签订内容,确立内部的细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中的风险,提高供货的效率和质量。当然,电力企业还要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我监管,制定健全的采购方案和计划,从根本上创新制度,在需要购买物资过多的时候,要分清采购的主次,精准做出市场定位,判断价格涨幅,确保物资供应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将合同风险降到最低。

3.2 灵活制定合同,加强合同弹性

合同是维护双方利益最有力的保障,但是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此供应商和电力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适当增加合同的弹性,以保证双方的利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对合同进行变更,将风险和双方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供应商都要加强自身的应变能力,以合同中适度的弹性来保持双方合作的最佳状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保证双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供应商,都应该重视合同的作用,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制,优化合同条款,确保双方能够真正做到利益分享和风险的共担。

3.3 健全采购合同内部控制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电力企业采购部门必须重视合同的内部管理工作,不断健全相关体系,发挥出合同管理的作用。首先,电力采购物资工作要按照不同的购买环节做出具体的人员分配,落实岗位责任制,从而更好地强化监管,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分工不当导致的互相推诿;其次,对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分工和一定程度上的责任限制,保证购买工作的合理性,确保物资质量符合标准;最后,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电力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开展集体学习,培养他们树立工作责任感,切实完善合同管理,为企业贡献力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物资采购作为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同的管理和制定直接影响着电力物资的持续供应,与供电质量也密切相关。对此,电力企业必须明确采购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防范与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确保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秀江.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2] 邱际康.电力施工企业在建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4,(23).

[3] 施F.强化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7).

[4] 刘彬,万薇薇.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J].水利电力机械,2007,(7).

[5]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

[C].2005.

第9篇:风险理财措施范文

一、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21世纪的社会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促使不同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不断竞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盲目性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资金投资方向把握不准,从而出现内部资金匮乏、成本较高等现象。目前,我国医疗水平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大医疗投资力度非常重要,但是医院并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导致相关工作展开缓慢。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医疗改革的内部资金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与人才少。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理念在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内部运用还不够成熟,财务管理风险知识在医院内部员工中还没得到全面普及。主要表现在医院在组织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开会时,员工财务知识的专业性还不够强,员工对医院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没有提出实质性和针对性的意见。由此可见,医院对员工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还有待加强。员工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即财务管理观念模糊,没有将医院的发展与自身利益做到有效结合,医院财务人员会计处理流程还不够熟悉、业务水平还有待提升。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高校教育目标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对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方向有了明确的规定,即加强财务管理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学校对学生财务管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将财务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和实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如果学生在学校财务知识理论没有打好基础的话,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时就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工作。企业的领导者和HR在招聘人才时看重的是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如果员工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在学校或者公司培训时没有办法得到提升,最终将会被社会淘汰。有些小型医院为节约成本,在新员工入职时没有花费时间和资金对新员工进行单方面的培训,从而导致新员工在开始工作时频频出错。

(3)财务管理内控存在漏洞。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财务管理模式在大型医院和中小型医院中得到广泛关注,财务管理模式以及风险控制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财务管理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财务体制也存在一些漏洞。例如,财务管理内部体系还不够健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不强、财务资金安全性不高、财务风险性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医院在资金、成本、内部控制方面带来了影响。21世纪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促使医院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医院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虽然可以提升医院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医院之间的不良竞争就会使医院的内部控制失去效果,无法展开医院正常的资金运转和财务管理工作。甚至还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医院的内部控制如同虚设,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导致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得不到良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措施

(1)采取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分散性的资金管理模式,造成医院内部资金管理得不出预期成果。基于这种情况,医院管理者需要改变管理观念,采取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资金资源,实现医院资金的优化配置。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减低医院管理、资金成本,加大对预算资金的控制力度,确保医院日常资金的周转。另外,医院管理者还需要定期盘查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避免出现资金冗余量不断增加的现象。

(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控制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医疗机构员工的个人素质有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医院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原有的财务人员在实际会计处理工作中,其专业知识能力不强,且财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不仅会导致医院对财务信息处理不够及时,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医院要提供多种渠道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使其转变懒散的管理理念,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3)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新会计制度中要求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是改善医院财务漏洞,实现内部信息化管理的保障。首先,国家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为优化会计信息编制途径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国家《新会计法》就是针对《会计法》中有关于会计政策上存在的问题而制定与完善的,其不仅可以避免医院在权责发生制下出现利润指标纵的现象,还可以促使医院的会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走向法制化、层次化、规范化、合理化,保证医院的资产得以有效支出和使用。其次,医院要根据自身内部结构和管理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风险理制度,加大对员工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举办有关于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突破管理工作的局限性,需要国家和医院之间的共同努力,为保证医院合理合法控制财务风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