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有机农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农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农业研究

第1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新疆地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通过种种科技手段改变自然地能力大大加强。原来农民需要积攒脏臭的有机肥来增加粮食产量,现在只需要将化肥运到田间就可以了,并且还能够极大地增加粮食产量,但是随之而来的早场的潜在健康隐患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而有机农业这一新型农业种植形式的实施,就是为了规避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加健康、天然无污染。

一、有机农业的概述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

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上避免使用或者根本就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有机肥来促进农业作物的生长或者此案有有机饲料来为满足畜牧业的需求。有机农业生产机种植技术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加自然健康,对人体没有危害,使人们吃的放心,且符合现代人对高质量环保生活的追求。

(二)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差异性

从有机农业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有机农业是根据严格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实施,绝对不存在任何转基因的问题,重点强调纯天然种植,且在种植的过程当中,不使用任何新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完全遵循农产品的自然生长规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入整个种植过程当中。而传统农业讲求的是“精耕细作”,生产结构比较单一、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规模一般比较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在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高产量、低消耗和无污染的新兴农业系统。

(三)有机农业的生产原则

1.循环利用原则在有机农业及种植过程当中,要想建立自身养分供应系统,就必须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将收货中的有机肥料充分利用,如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这些东西原本都是生活中的垃圾,需要被销毁扔掉的,但现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将其运用到有机农业生产中,既减少了原本农作物中农药、化肥的使用,还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且通过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加天然健康、生态环保。2.培育良好土壤原则有机农业的操作与实施是十分严格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仔细周密地分析研究,才能够确认所选择的区域是否适合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种植。对于农作物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土壤的选择,土壤是保证农作物优质生长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土壤农作物是没有办法茁壮成长的。由此可见,培育良好土壤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有机农业就是要在提高土壤肥沃性的基础上,实施农产品种植。

二、新疆地区有机农业及生产种植技术探讨

(一)新疆概况

新疆位于我国中国西北边陲,首府是乌鲁木齐,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约为166万km2,地形是在山脉与盆地相间,曾被誉为“三山夹两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比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比较少,气候干燥。新疆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还有棉花、油料、烟叶和药材等产品。当然,不可不提的是新疆的瓜果,一直以来新疆由于自身的地理特点和客观环境条件,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葡萄、哈密瓜、巴旦杏及香梨等都香飘万里,远近闻名。

(二)新疆有机农业模式的探究

1.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在新疆地区,实施有机农业生产种植,必须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没发展“资源-环境-产业-资源-环境的循环”模式,充分将新疆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将有机种植业和有机畜牧业联系在一起,既能够让有机种植业为有机畜牧业提供所需要有机养料,还能让有机畜牧业为有机种植业提供天然肥料。2.以新疆“哈密瓜”为例展开有机农业模式的探究新疆地区的哈密瓜种植,就可以采取有机农业种植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哈密高的优质质量,又能够控制其生产量,使其平衡发展。一方面可以从哈密瓜种植基地入手,坚持轮作倒茬的种植方式,以防止土壤退化,保证土壤的肥沃性;另一方面,要抓养殖,形成“种养结合,相互促进”的生产模式。通过建设哈密瓜种植基地,能够充分发展有机农业,吸取有机肥料。既能够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来增加土壤的肥力,保证哈密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作为养殖场的饲料。

三、结论

从长期来看,有机农业及生产种植技术发展前景良好,无法否认的是,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在中国,尽管存很多现实问题,如中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和水资源被破坏的问题等,都相对地制约了有机农业的发展,但这并不能阻挡有农产业的发展脚步。笔者相信,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学家们的细心研究和国民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的大环境下,必将能够促进有机农业在我国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剑,吴坤,李梦琴.有机农业及其生产种植技术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5(10):96-99.

第2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1.有利于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健康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污染、品质好的有机食品无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研究表明,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直接的毒害,间接危害也很严重。有报道说,农药在降解过程中将形成各种各样的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的分子结构与动物体内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这可能是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基因工程食物的潜在影响普遍比较担忧,而有机食品绝对禁止引入基因工程技术。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有机产业化

通江农业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绿色、生态、有机”,要瞄准有机消费市场,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以助推农民增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身优势产业是新时期通江跨越发展的有力措施。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及其所依托的有机农业,正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事有机生产的农民虽然投入了较多的劳动力,但可省去购买农药、化肥的支出。从而可以从较低的现金投入和较高的产品价格之间获得较大的利益空间。

3.有利于保护通江独特的生态环境

通江独特的生态条件是通江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必会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使有益生物特别是鸟类、鱼类等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是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退化的重要原因。有机农业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利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不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这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做大做强通江有机产业

1.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和科技投入。

做好通江有机产业既要结合市场规律,也要符合地方实际,既要有利企业发展,又要有利农民致富;既要有利示范建设,又要能够学习推广。所以,需统筹规划、系统规划。同时,要充分利用专家效应,努力做到利用专家包装项目,专家包装园区,专家包装企业,真正达到专家包装通江有机产业的目的。2.更加注重机制完善。有机产业发展还需要对建设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把市场、业主(企业)、农户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利用好有限的建设资金,建立好良好的环境保障,更多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调动多方面建设的积极性。

3.更加注重综合价值。在目前有机产品市场上,虽然有的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受到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很高。因此,要根据通江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和利用有机农业的综合价值,把农产品的价值与旅游、科研等价值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

4.更加注重营销推广。有机产品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对有机农产品推广的方式主要采用展览会和媒体、网络等手段,但是往往缺乏专业性。根据当前的市场特点和反馈来看,有机产品专营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营销方式,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有机农业产品知识,确定当地农业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促进专营店的结构升级。

三、总结

第3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绿色消费对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有机食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偏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地理优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丽水市有机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丽水市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丽水市;高山农业;有机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1-03

1 引言

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深度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国际农场品市场上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有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国外,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界90年代,国家开始根据IFOAM相关标准制定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有机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贸易中心统计,世界有机农业市场销售额在2006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占市场份额9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有机农业将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促进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内我国有机农业无法迅速形成成熟市场模式,但是各地区的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填充有机农场品市场占有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丽水市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剖析,全方位了解地域发展有机农业条件,为推动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2.1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

2.1.1 原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优质条件

丽水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9.1%,国家环保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空气质量在全国大中小74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是天然的氧吧.区域内河流众多,其中瓯江最为有名,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处,全长达388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达1080多米,流经多出水电站,较大的有紧水滩水电站,玉溪水电站和青田滩坑水电站,这些电站不仅仅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库的蓄水,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丽水市山清水秀,受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少,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农耕条件.

2.1.2 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丽水在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具备很好的市场区位优势的.第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较高,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8593元,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五.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都被商业开发,使得第一产业只能是外扩和外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进了浙江丽水地区作为上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培养.第二,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连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不断重视,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提高,相比前几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素食类食品,宁愿花更多的钱买生态有机的绿色食品.第三,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式生活.这种农家田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城市,特别是有孩子的白领家庭的口口相传,以一种实体的广告传播传达推动了生态消费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2.1.3 长期发展所树立的一定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有的一些农产品发展底蕴,为丽水新一轮的有机生态发展提供了优秀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知名度.例如松阳县的银猴茶叶,拥有自己的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有着中国生态茶叶第一县美誉,浙南茶叶市场拥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是浙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香菇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自古就为宫廷贡品,2011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已达44.01亿元,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企业发展应该注重品牌打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提供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2.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劣势

2.2.1 山区交通不便,影响产品物流

丽水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丽水2007年底才开通了丽龙高速,这条高速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横穿莲都、云和、龙泉和庆元,联通了浙江西南和福建北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当前,丽水地区沟通联系长三角的火车班次少,时点差.丽水市还没有运行的动车和飞机场,这些也是导致丽水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表现.

2.2.2 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管理.

丽水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虽然总面积宽广,但耕地面积的严重受限,仅有的几个较大小平原地带也多是被居住或是商业开发,山地严重的阻碍了丽水发展大规模连片生产种植.分散的山地同时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管理,修建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成本提高,机械翻土和收割也不利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

2.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机会

2.3.1 浙江省“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

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的市长负责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菜篮子工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供应也将成为浙江省今后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丽水市为浙江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

2.3.2 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连年递增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级酒店、政府部门采购和各大型超市的需求量巨大.根据《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报告中还详细说明了国外有机农业市场发展,国内大城市有机农业消费情况,有机农业品种、产量和重点有机农业企业.正是因为有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2.3.3 土地转让机制逐渐成熟,民营资本投资活跃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在许多传统实业起家的企业家拥有大量资本,正瞄准和评估国家政策发展,准备投身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希望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在农业经济链中分一杯羹.

2.4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威胁

2.4.1 地域优势不明显

丽水地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不像海南,有着独天得厚的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不像东北,有着天然广阔的黑土地,可以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作业.丽水的区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江西也可以种植有机茶叶,贵州也可以开发竹炭产品,福建也可以培育食用菌.丽水地域的有机农业发展是受到本省乃至省外的竞争.

2.4.2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在炎热的夏季带来降雨和降温,但是过猛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是对农业生产的严重打击.例如,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2013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上千万的损失.素有“江南小火炉”之称的丽水地区也是连创夏季高温纪录,严重的干旱天气也给部分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4.3 市场服务平台落后,信息交流不够

相对于大城市的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丽水地区的网络交易就比较混乱,没有及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流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地平台去更新和处理供应和需求信息,导致了大山里的好产品为人问津,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客户却找不到所需原料的尴尬局面.

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调动积极性,增强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民营经济在全区首屈一指.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有机农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1].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合理地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土地可生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机农业发展.

3.2 政府加强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惠农的政策出台,但是很少得到用心地引导,缺少资金地扶持.在日本,对审查合格的环保型农户,银行可以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在设施农业建设上,政府或协会提供50%的资金扶持,在税收上第一年可减免70%~30%,往后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2].政府应当放宽对有机农业的农业贷款限度,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息.对于业绩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户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时加强有机农业的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3.3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合作,走多样化特色发展道路

大力引进农业发展的先关人才,加强企业加工和大学农业调研,形成产学合力.结合山区自然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引进吸收、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3].发展合作社的形式,有序地组织农民种植和销售,利用合作社集体的资源联系大客户统一管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拳头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格局,走多样化农产品道路.

3.4 依托科学技术,健全安全检测体制,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农业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改造[4].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部门定期地进行有机农业的质量检验,确保品牌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商标认证管理,将农户农产品质量保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出台农产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宣传和教育,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制,将绿色农业产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质量和廉政作风.

3.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场营销,保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除了与其他食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促政府和有机农业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产品门户网站,大大加强了市场农业交流信息的交流.网络营销作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大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风险也减少了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手机软件进行最新的市场农产品需求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建立网络客户群,实现订单式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通过信息品台的互动,及时了解先关市场动态,拓宽农业知识面,学习各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模仿式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丽水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唤醒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加强政府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与此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拉长原料生加工产业链,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体系,开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科技兴农,实现山区传统农业生产向科学种植的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崔耘.蓬莱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

〔3〕陈修颖,叶园胜.浙江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以磐安县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第4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旅游农业 对策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 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5]李长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第5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强调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试图通过低碳经济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享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了当地低碳经济建设的相关需求,落实了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建设,这是黑龙江流域当地住户所需明确关注和重视的,本文将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及优化路径探索,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日常建设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限制性。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的综合建设,这成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低碳经济的开发需求,达成了较为良好的综合效益。他们能够凭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较为优越的综合发展模式,但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做出及时调整与改进。

一、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充沛且环境优越

根据黑龙江流域目前的发展来看,在市场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充沛且环境优越,这保证当地在具体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从自然资源角度看,黑龙江流域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这可以保证当地在建设农业生态旅游时可以将农业生态旅游向绿色旅游发展。而从黑龙江流域的河流流域来看,当地有大量的河流分支,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当地的水域条件是较为良好的。尽管在初步发展阶段,黑龙江流域对于水流资源和溶岩资源等相关特殊资源的实际使用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他们无法根据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需要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从实际开发建设来看,倘若能在后阶段适应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开发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二)当地住户追求低碳旅游

从黑龙江流域当前的发展来看,在市场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的当地住户普遍追求低碳生活,这为当地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初步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差,他们仅仅取决于一般的旅游方式,因此,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而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享受,而是希望通过物质享受与精神体验,实现较为良好的综合建设。他们认为低碳旅游适应时展所需,能够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可见,当地住户对于低碳旅游的实际追求力度还是相对较高的。目前,黑龙江流域的政府部门更是根据当地的住户需求,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综合建设模式,推进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的融合,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进展程度已然顺应当地的日常发展所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三)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已自成体系

在具体落实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为了实现较为良好的综合效益,根据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强化其体系建设,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常规管理体系主要是指黑龙江流域在具体开展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发展,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根据常规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实现对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高效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是绩效评估体系,主要是指黑龙江流域在具体强化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发展个体落实品牌差异性建设,并保证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能够具有一定的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总体而言,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已经适应当地发展所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综合效益。

二、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流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具备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尤其是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态旅游已经自成一派体系,这对于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建设是较为可观的。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偏差,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这需要在后续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和处理。

(一)自然资源的使用效力低下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黑龙江流域凭借着充沛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流水资源,具备了初步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自然条件,但他们在具体应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时,却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薄弱,他们无法完全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较为低下,这也是制约当地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落实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限制因素。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未能根据自然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合适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手段,在具体应用时,仅仅根据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规模作出大体划分并随意滥用,部分企业就由于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而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尽管有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使用浪费现象,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无法通过科技力量的提升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不高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黑龙江流域欠缺对低碳旅游的深度宣传,实际的宣传力度并不高。在初步发展阶段,低碳旅游的基本理念未得到全面灌输,大多数当地住户并不了解低碳旅游的本质和初衷。因此,他们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对低碳旅游的实际本质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而尽管他们发展到稳定阶段后,黑龙江流域的相关人等已经对低碳旅游的实际建设拥有了更多的认知,但实际的了解程度仍然局限在小部分群众,其他一些人仍然对低碳旅游没有做出过多的了解和认知。尽管她们有意去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宣传和建设中,但由于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实际的宣传力度不够已经最终限制了当地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倘若在短时间内,当地无法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黑龙江流域旅游宣传的制约性还是较为明显的。

(三)住户未将低碳旅游付诸行动

黑龙江流域拥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他们理应可以根据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低碳旅游。但在具体落实实践过程中,他们仅仅具有初步的低碳意识,而将低碳付诸行动的实际可能却相对较低。对于某些资金富足的人而言,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实现较为良好的产业建设,而对于部分资金较为匮乏的人员,他们在日常推进低碳旅游建设时,却未能根据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有效建设。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低碳旅游付诸行动的实际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尽管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部分游客已经高度强调低碳旅游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行动,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他们仍然会由于付诸行动所需耗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过多,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最初的初衷存在差异性。

(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存在限制性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的基本建设已经适应了各个阶段发展所需,具有一定的全面效益。尤其是在构建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时,他们基本适应当地的发展所需,建设起适应黑龙江流域生态建设的综合体系,并能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但在具体落实实践时,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的限制性也是较为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初步发展阶段,黑龙江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相对稳定,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利用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承载的相关要求,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但在发展进入到稳定阶段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遭到破坏,此时,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却未能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做出必要变动,旅游体系的限制因素由此激化,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发展受到明显限制。

三、低碳经济下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新战略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在日常落实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低碳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等,要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就应该通过政府旅游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单位的微观协调,来进一步强化对周边住户的低碳意识宣传,保证他们能够凭借优越的科学技术和良好的培训讲座,真正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体系的健全与优化。

(一)加强政府旅游部门的政策落实

根据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中获悉,要想在后阶段发展过程中,真正适应当地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下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新战略开发,就需要加强政府旅游部门的政策落实,保证政府部门的相关对策能够直接让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并带动旅游业的良好建设。在初步发展阶段,政府旅游部门对当地的建设主要是以经济扶持为主,政府旅游部门可以根据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认知,而在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基本进入到稳定阶段后,政府旅游部门则可以根据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推出相关优惠性政策,保证最终形成的协调模式能够适应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需要,真正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整合。倘若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旅游部门无法根据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落实相关政策,他们则可以根据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做出优化,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效益。

(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科学技术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在具体落实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他们尽管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但具体使用相关自然资源时,却由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而存在一定浪费现象。因此,在后阶段发展时,为了保证整体建设具有一定的综合效益,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科学技术,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技术主导的创新型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对于龙头企业,在具体强化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龙头产业应当根据当地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落实相关新的旅游政策,保证最终推行的科学技术能够让利于龙头企业的市场发展,并为旅游产业的整合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对于中小企业,他们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可以通过强化自然资源整合使用的方式,保证这些中小企业可以从基础性科学技术着手,提高对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的具体利用。

(三)加快周边住户的低碳意识宣传推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黑龙江流域,他们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更是高度强调低碳生活。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周围住户的低碳意识却没有真正适应时展所需进行进一步强化。因此,在后阶段发展时,加快周边住户的地摊集市宣传推广,成为了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从传统媒体角度看,周边住户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他们对于低碳意识的具体宣传推广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进行宣传,保证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低碳意识并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从现代媒体角度看,人们则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了解,保证他们在日后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所需,真正将低碳意识的相关内涵语义理解后应用到位,达成确实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四)推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

从现代化的发展来看,在日常建设时,黑龙江流域的相关人士对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建设存在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的实际建设欠缺一定的规范体系,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制约现象还是较为明显的。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黑龙江流域的整体建设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加强,就应该推进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保证不同个体的实际表现能够适应该区域发展所需,达成一定的良好效用。尽管在日常培训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讲座,并没有提起高度的重视和乐趣,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多边组织的方式,推进黑龙江流域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培训,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产业联合的方式,推进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保证最终形成的培训讲座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

(五)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旅游新体系

根据黑龙江流域低碳经济下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现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个体的实际发展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后续建设时,要想保证低碳农业生态旅游能够真正适应当地的发展所需,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旅游新体系,保证最终形成的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在初步构建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时,黑龙江省政府应当根据宏观调控与微观协调相辅相成的方式,初步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的体系框架,而在正式确立体系的细节部分时,政府部门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考察各个细节的具体处理,保证最终形成的低碳农业生态旅游体系能够落实好每个环节的规范化以及每个个体的权责统一。一旦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性,相关体系建设就应该与时俱进地作出必要的改观和完善,并保证最终形成的综合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完善性。

结论

基于目前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在落实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时,基本能够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人文氛围,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环境。但在具体建设时,黑龙江流域仍然因为种种因素限制而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当地住户未将低碳旅游付诸行动、农业生态旅游体系存在性质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作出及时更新和改进,同时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也需要确保宏观调控的科学化与精确化,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王姗姗 单位: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12):195-201.

第6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绿色环保;病虫害;防治;措施

现在农田生产中防病、去除杂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化学手段,在省力省工的同时也破坏了周边环境,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使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植物产生抗病性,同时农产品品质也在下降。因此,采用绿色环保的有效农业措施,防病、增产,还可改善生态环境的微循环,值得大力推广。

1有机肥高温堆沤

有机肥来源十分广泛,但秸秆、落叶、干草绿肥等里面均夹杂有大量杂草、病株,所以经高温堆沤施于农田,在有效增加生产田基肥的同时,杀灭杂草和病原体,安全有效。具体做法如下:选一块沟洼地,也可按需挖地。先铺一层厚约10cm的秸秆等,再将切碎的秸秆、杂草等铺20cm左右厚度并浇适量的水,撒上1%~2%的熟石灰,再盖满动物粪便约10cm。如此逐层堆高约2m左右,最后用厚塑料布密封。堆中温度逐天上升,最高温度达70℃左右。夏季1~2个月、冬天2~3个月,即可完全杀死杂草和堆中的农作物病原菌。

2粮肥间作、以地养地

粮肥间作是增加绿肥、节约底肥、培养地力、降低成本的有效技术。在太原市所辖六县区取一块玉米试验小区,设立宽窄行,宽行0.8m,窄行0.47m,8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中隔行套种油菜或越冬性绿肥毛苕子。玉米收获后犁地灭茬,在翌年4月将油菜或毛苕子用锹镇压,灌水蓄墒,因地审时再次点播当地合适的抗病玉米品种。从小区通风条件上测量,间作玉米地比轮作玉米地的风速流动性要好。距地面50cm处风速要高于0.6m/s,100cm处高于0.5m/s,越往底部通透性越高,大大提高了玉米植株的防病、抗病能力。从地力上看,有机质的增加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的孔隙度,降低了土壤的容重,进一步提高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生物的活动并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

3覆盖地膜

农业生产中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地温和保持地面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尤其对水资源贫乏的土地十分有效。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湿,早播种、早出苗,提高产量,紧跟时令也提高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在具体操作中如果用法不当,揭膜过晚也会造成损失,因为揭膜过晚,植株生长迅速,次生根和垂直根生长柔弱,表面看长势很好,但后期会降低抗旱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影响产量。因此,要适时盖膜,揭膜也要讲求科学,循序操作,才能百利无害。

4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通过对太原地区连续几年玉米品种的区域试验发现,主要会发生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和矮缩病,以下分病害总结防治措施。

4.1玉米大小斑病

4.1.1病害特点病菌(分子孢子、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5—6月开始侵害玉米。以后病株上产生大量病菌,靠风雨传播,引起再一次病害。大斑病多在玉米生长后期发生,为害苞叶。斑病大而且少,最初为水浸状斑点,后期病斑长出黑褐色的霉层(分生孢子)。小斑病在玉米生长各期都可以发生,为害苞叶、叶鞘,斑病小而多。初期为褐色水浸状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黑色绒毛状物(分子孢子)。

4.1.2防治措施首先,用丰产高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其次,实行轮作倒茬,尽量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可有效减轻病害;播前将种子晒2~3d也可控制病苗的发生;深耕灭茬,平整土地,可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传播。大小斑病通常都在高温、高湿、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发生严重,所以应加强田间管理,搞好三沟,增加玉米田的通透性,做到雨晴田干。

4.2玉米青枯病

4.2.1病害特点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土壤传播病害。进入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一般发病只需5~8d,自下而上叶片逐渐枯死。苞叶也是青枯状,秃顶增长,叶穗下垂,籽粒不饱满,植株根系变黑腐。

4.2.2防治措施农闲时深耕冻土,对前茬作物、杂草全面深翻,灭茬平田,清洁田地,控制侵染源。将田间病株落叶运到田外沟中烧毁。施足基肥,有效提高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

4.3玉米矮缩病

4.3.1病害特点这种玉米病毒病是由一种飞虱传播病毒后发生的,从幼苗到抽穗结实均能发生。发生时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后期不能抽穗结实,植株提前枯死。

4.3.2防治措施冬季深翻冻土,以达到消灭越冬害虫的目的。如果灌溉条件便利,可在植株幼苗时放小水然后用植物油(煤油、废机油)500g/667m2左右滴油。滴油后扫动植株,使灰飞虱落到油面杀死,傍晚将田内水放尽,再换清水。

5小结

第7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项目评价;运行机制;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S-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960-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62

项目评价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被大量运用,为农业、工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项目做出可行性、经济性、有效性、效率性、扩散性、公平性及可持续性的评判,项目评价与各领域的进步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有关农业项目评价的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对某种评价方法进行论证与应用,农业项目评价的绩效被忽略,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评价过程的效率性与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探究。农业项目评价结果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与指标的选择依据及科学、高效的运行路径等问题都值得深思。某些农业项目评价活动虽采用了复杂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予以计算和赋值,却没有遵循项目评价内在的客观规律与要求,产生了诸如在时间维度上的割裂、内容模块上的残缺、在指标和方法的选择上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等问题[1]。当前的农业项目评价更像是一种黑箱式评价,实现评价结果的中间程序、影响因素不明,运行过程缺乏管理和监控[2]。如此运转的项目评价,其评价结果的信度有理由被质疑,效度有待商榷。

项目评价历经发展已从最初的成本效益评估工具进化为项目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关于农业项目评价的研究也须超脱于评价方法的实践性、局部性、个别性的活动范围,关注项目评价的一般运行过程,找出农业项目评价绩效的实现路径。本研究试图在哲学层面上立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从评价的本质出发研究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机制,揭示其基本要素和运动规律,打破项目评价运行过程中的“黑箱操作”。据此抽象出一个贯穿全局的、具有普适性的农业项目评价运行模型,为今后的农业项目评价实践提供方法论上的参考。

1 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机制

评价的本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3]。农业项目评价是人类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遵守、结合农业项目的客观属性,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主体与项目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农业项目评价绩效是指主体对价值关系评判过程的效率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它包含了对静态最终结果与动态运行过程的双重度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农业项目评价是一个主体对主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的过程系统,它具有系统整体性、结构性、相关性、目的性的特征[4]。而农业项目评价绩效则是项目评价系统中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构成要素运动、相互连结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评价过程,输出了不同的评价结果。

农业项目评价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价值主体、价值客体、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价值主体是项目的相关利益方,包括项目受益方和项目执行机构[5];价值客体是价值的承载者,即农业项目。评价主体是项目评价活动的发起者、实施者;评价客体即评价活动的实施对象,即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6]。如图1所示,在评价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评判中(以虚线箭头表示),价值主体以其主观需要、价值客体通过客观属性作用于评判过程(以实线箭头表示)左右评价结果。

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是农业项目评价的出发点。由于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评价主体或多或少代表着价值主体的利益,这种特殊关系使得农业项目评价活动永远摆脱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7],农业项目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因此一直备受关注和质疑。然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并不等于纯粹的客观性,也不会来源于肆意的主观性,忽视主体的主观满意度或是客体的客观属性都会给农业项目评价绩效带来影响。

价值客体的客观属性约束农业项目评价的活动范围。价值客体――农业项目的客观属性在时间维度上体现为周期性、动态性,在内容维度上呈现为复杂性、整体性。首先,农业项目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前期计划、中期执行和后期使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农业项目评价活动重视项目过程的完整性、逻辑性、动态性及其中每一个环节活动的有序性[8]。再者,农业项目具有涉面广、要素多、周期长的特点,相应的,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系统也不仅仅是线性、单向的前进过程系统,而应是一个可以覆盖各方面、各环节的多维系统,用以梳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整合各方的作用力。

农业项目评价的绩效取决于主、客体双方各自的运作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情况。项目评价运行过程的有效与否、结果的科学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很好地平衡了主客体的作用效果,保证主客体要素有序、有效地碰撞。

2 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路径设计

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机制揭示了主、客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价值评判过程、结果的作用效果,也说明了农业项目评价良好绩效的实现有赖于项目评价沿着一条科学的路径运行。农业项目评价系统的关键要素有待正视,要素间的关系有待协调,所有要素的作用力有待整合,系统的结构有待修缮,系统的运行流程、方式、方向有待明确,系统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如此才能获得有效的评价结果与高效的评价过程。在研究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机制、尊重项目评价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农业项目评价运行模型,并进行了路径优化,旨在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发挥项目评价的作用,更好地为农业项目评价实践服务。

2.1 农业项目评价运行模型构建

首先构建实现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模型,将农业项目评价绩效的影响因素全部纳入其中,并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逻辑框架法(Logic Framework Approach)是通过一个简单的4×4矩阵来概念化项目的目标层次、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际验证,如表1所示。逻辑框架含纵横两套逻辑关系,其核心是各层次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适合用来模拟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过程。

借鉴逻辑框架法搭建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在水平逻辑上,逻辑框架法原是以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外部条件来衡量各层次目标的实现情况,本研究则引入价值客体――项目的客观属性作为水平对照。在垂直逻辑上,将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按层次划分为战略目标、直接目的、产出需要和投入需要。战略目标是指价值主体期望农业项目产生的宏观影响,包括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等;直接目的是指预期项目能够带来的微观作用;产出需要是指主体要求的项目建设结果;投入需要是指项目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物[9]。与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层次列相对应,选择农业项目的时间属性作为客观属性的代表,将其依照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前期计划、中期执行和后期使用三个阶段,并将客体的中期执行阶段进一步分解为实际投入、实际产出两个环节,后期使用阶段细化为微观作用与宏观影响两个环节。

从图2来看,虚线箭头表示评价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评判过程,实线箭头表示项目评价的运行方向。整个项目评价流程的逻辑起点是价值主体的目标,由目标倒推确定项目的目的、应达到的产出以及应有的投入;接着连结价值客体的生命周期――农业项目的计划、实际投入、实际产出、发挥效益这一系列实施环节;再以一个项目的输出结果、持续影响为参考,进一步影响下一个农业项目的价值主体进行目标确立。

2.2 农业项目评价的路径优化

2.2.1 主客平衡,整合运作 路径模型框定了主、客体双方的平等位置和对应关系,农业项目评价在运行中同时接受主、客体的影响与制约,并合理地整合、平衡双方作用力。首先,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列表达人的期望与利益,为农业项目评价设立导航,保障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得到执行,防止项目评价活动误入歧途,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如偏执地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单纯地以项目的投入-产出率作为评价标准等。其次,价值客体的客观属性列反映项目自身的客观规律,设置了达成主观目标所需的客观前提,它不受人的主观意愿的影响,每个阶段的情况都展示了主体目标的实践成果,用于验证、判断主观目标、预期产出、预期投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主、客体双方各自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两者结合,生成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路径。首先分析价值主体需要,分辨并协调多主体、多层次的主观需求;然后把握价值客体的属性,分析主观需要如目标的设定、资源的投入等是否合理;接着以客观规律调整主观需要,得出合目的、合规律的评价标准;最终,以此标准来评判项目的规划、实施进程与使用功效,检测客体是否如实贯彻了主观需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此运行,项目评价既不会放纵价值主体的需要,也不过分强调理性、定量的评价模式。

2.2.2 目标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结合 本研究的路径模型把主客体融合在一个模型中相互作用,将各运作要素整合成了一条“目标-过程-结果-目标”的循环逻辑链。这条循环逻辑链同时打开了项目实践过程与结果、项目评价过程与结果之间的黑箱,阐释了农业项目评价绩效的形成机理。过程-结果链保障农业项目评价在运行中将项目的中间过程放在重点考察位置,强调评判各目标层次、目标和达成手段、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不再是孤立地评审项目结果。目标-过程链则体现了以结果为中心的项目评价运行思维。目标指明了价值主体所期望的结果,农业项目评价从结果的角度来分析所需要的投入和执行手段,指导项目实施过程,控制中间环节。简而言之,就是以目标为引导,通过指挥每个要素的运作、协调要素间的关系、规范项目的实施过程而最终自然、平稳地得到理想的项目结果。

2.2.3 动态评价,循环往复 农业项目是一段连续变化的进程,这注定了农业项目评价不应是截断式的、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实时跟进、覆盖全局、动态反馈、反复调整的。本研究的农业项目评价模型清晰地展示了进程中的各个活动环节,项目评价活动沿着农业项目进程流,详细而完整地评价前期计划、中间执行和后期效果。项目评价以价值主体的战略目标、直接目的、预期产出和预期投入为标准,监控项目的实际投入、实际产出等各实施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保障计划的顺利执行,使农业项目的各个环节、阶段与主体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实际情况与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评价主体,重新调整价值主体的预定目标与计划,以更好地适应客观情况。而对项目交付使用后的效果、影响所作的评价,既是对一个项目绩效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个项目的参考和引导。其他农业项目评价活动应借鉴后评价的成果,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后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回头斟酌价值主体的利益诉求,规划发展方向,制定更加合理的目标,保障项目目标、项目实施和项目影响之间的良性循环。

3 小结

本研究站在哲学层面上以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机制,发现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分别以其主观需要和客观规律作用在项目评价运行的过程中影响项目评价绩效。因此,设计农业项目评价运行模型,协调主、客体关系,并优化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路径,整合主、客体双方的作用力,指明了农业项目评价运作的逻辑流程。为提高农业项目评价结果的信度与过程的效度,应做到平衡主客体作用力,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相结合,及时反馈与动态评价。

在实际操作中,农业项目评价的运行过程常常被看成一个黑箱,要素的运转未得到评价主体很好地重视与控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方法论的指导。本研究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路径模型,涵盖了整个农业项目评价活动过程,揭示了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和关系,使项目评价在运行时能整合各要素的作用力,达到综合、动态评价的目的,为农业项目评价绩效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路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保龙.基于突变理论的战略型项目评价选择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7):122-127.

[2] 孙翊锋.理论驱动型评价:项目评价的新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5(3):182-185.

[3] 李善波.项目评价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8):51-55.

[4] 纪国涛,金敏力.科技创新绩效: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8.

[5] 彭 慧,苟天来,毕宇珠.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8):2016-2020.

[6] 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 连燕华.评价要素系统结构分析及模型的建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4):17-20,44.

第8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的成就,然而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水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取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产业必须由以前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我们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矛盾突出,使得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变得意义重大。

盐池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甘草之乡”。甘草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有十分明确的生态效益,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可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过量采挖和无遏制的滥挖,加上封育禁牧前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致使野生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不仅造成草地严重沙化、退化,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近年来,当地不仅对天然草场进行了有效保护,也在现有耕地上发展人工甘草种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初步在环境以及经济方面都获得了收益。

当前,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情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

(一)行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当地主要是进行起苗移栽,建成了甘草育苗技术示范区,面积为近1万亩,亩生产的一级种苗达4万株,二级种苗达4万株。随着甘草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盐池县已经形成水浇地甘草育苗,水、旱地甘草移栽,草原补播,林(薯)药间作,人工甘草补植封育6种植模式。而今,盐池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苗培育基地、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区以及西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甘草产品集散地。

(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于盐池甘草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宁夏甘草产业的发展遵从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客观经济规律,以培育甘草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现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规范化高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科技兴药,以药兴经”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商贸为两翅,带动中药工业发展,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现已建设成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逐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人工甘草种植户收入水平提高

人工种植甘草,不论是育苗、移栽,还是采挖,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地务工,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目前盐池县种植甘草累计达到84.9万亩,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次,为农民劳动收入4000多万元。随着该县人工甘草产业项目的启动,人工种植甘草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效益十分明显。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人工甘草移栽、育苗5.6万亩,用工20余万人次,直接帮助农民家门口务工创收1000万余元。据花马池镇城西滩灌区甘草种植大户官正介绍,他今年种植了500亩甘草,前几天,在甘草移栽种植期,每天雇用农民工300多人,支付劳务工资1.5万元,人员紧缺时还要到县城或其他地方雇人。高沙窝镇李记圈村是林药间作甘草规范化种植示范村,村民石宗深穴直栽的甘草创出亩产鲜草1100公斤的纪录,亩效益超过3000元。甘草种植已经形成良性循环,采挖后就补种,这样年年都有一定的收入。

(四)行业发展带来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善

早些年,当地居民过度挖取野生甘草,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沉重打击。近年来,由于开展了天然野生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建设,也同时发展了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从根本上起到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政策上积极推行封山禁牧措施,将滩羊圈养,有效地促使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修复。

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中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甘草企业贷款难、人工种植甘草户积极性不高、甘草产业技术尚待提高。下面在甘草企业、政府、人工甘草种植户三个方面针对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一)企业方面

积极寻求种植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技术革新才能创造竞争优势。由于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有效物质的含量上与野生甘草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盐池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收购价格上受到些许阻碍。此外,在人工甘草种植实践中表明,假设仅凭器械播种的粗放式经营,人工甘草的收益很低,所以必须经过科研实验的不多深入,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培育方式并加以推广。同时,对工种植甘草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也是深化人工种植甘草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开拓潜在市场。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种的公司企业,应该加大专业营销团队的建设,在以往的经验来看,单单是通过现有的营销渠道,很难拓展销售业务,失去企业公司本身的能动性,通过加大“宁夏甘草”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国内外甘草研发专家及相关龙头企业前来参加研究开发、投资办厂,才能不断提高“宁夏甘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潜在市场,实现公司企业价值。

加强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随着甘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延伸,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涉及到培育种植、病虫害防治、深加工技术、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盐池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竞争优势薄弱,有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才这一领域,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应从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着手。

积极运用供应链融资方法

借助人工甘草的整条供应链,提高产业信誉度和贷款能力,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政府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扶持关联企业发展,内引外联促进延长并成熟产业链。人工甘草种植产业的运行模式应由由过去的政府牵头发展,转变成通过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盐池县的各方面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的优势;坚持开放发展,通过政府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开发的宏观引导形成多元化投资形式,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当地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开发的主体,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相应下游系列提取产品、药品和保健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外向型发展的格局,提高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份额,以产品的销售带动基地建设。加强内引外联,互利共赢,加快甘草成熟产业链条的形成

加大财政投入、推出导向性政策。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财政投入,给予农户稳定的收入扶持;另一方面,可以设立针对人工甘草种植农户的定向贷款,鼓励农户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方向发展。

建立科技服务队伍,指导和监督苗期管理,通过过程管理保证甘草产量和品质;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采种基地,从源头上解决甘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规模化种苗繁育基地,提高种子发苗率,确保种苗供给;强化宣传,打造产业品牌.充分发挥“中国甘草之乡”、“宁夏盐池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两大品牌优势和“盐池甘草”宁夏著名商标优势。

(三)人工种植甘草农户方面

只有小到每一个个体都能切实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积极种植甘草,提升栽培技术,与企业、政府科技团队积极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促进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的腾飞。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第9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农业保险是迄今为止对农业生产风险防范最为有效的手段。鉴于农业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弱质性,许多国家除了对农业生产给予一定的补贴外,都对农业保险也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补贴。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其供给品种逐渐增多,农户的投保热情也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由于当前我国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传统农业保险,传统农业保险因难以有效解决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关联风险、道德风险等诸多缺陷及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理赔难度大、勘查定损难等许多难题,导致农户投保率较低,从而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表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对农业生产风险的管理上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更为有效。我国一些学者也依据国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理论就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图采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对农业生产遭受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管理。尽管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具有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因而本文就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劣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就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应用进行研究,试图为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

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风险的空间关联难题。由于传统农业保险的保险原理来源于财产性保险,财产性保险要求被保险的各个单元是独立的,这样就可以在空间上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然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在空间上是相关联的。当一个地区发生气象灾害风险时通常整个区域内都遭受气象灾害,并且在一些相邻地区也会遭受同样的气象灾害风险,如果气象灾害较为严重,农业生产遭受的气象灾害损失根本无法在空间上进行分散,这导致传统农业保险在管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时必然失灵。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恰恰是针对于农业生产中各种气象灾害风险的关联性设计的,它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关联性以及各种农作物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设计了在不同区域不同气象指数下各种农作物的损失程度并对其进行赔付,从时间尺度上对各种农作物遭受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解决了传统农业保险在管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时的系统性关联难题。

第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能够有效地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难题。由于保险公司经营的各种保险产品在地域上范围较大,一些承保公司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都在全国范围内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各个地区各种农作物遭受的气象灾害风险了解有限,而农户由于在当地生产,对各种农作物遭受的各种气象灾害风险相当熟悉,这必然导致承保公司和投保农户的信息不对称。农户愿意投保的肯定是一些遭受气象灾害频繁且灾损率较大的农作物,不愿意投保一些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且灾损率较小的农作物。由于承保公司和投保农户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遭受各种气象灾害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造成承包公司收取的投保费低于赔付给农户的保险金,使承包公司入不敷出,难以有效经营各种农作物保险。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赔付依据是国家权威气象部门公布的各种气象数据,这样气象数据和各个地区各种农作物的区域平均产量对承保公司和投保农户来说都是透明的,不存在信息不对成问题,因而也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大大地管理成本和操作难度。这是因为在采用传统农业保险方式时,承保公司为了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必然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风险监督和信息管理体系。鉴于传统农业保险是逐户进行赔付的,这需要对每户的投保农作物在田间地头进行勘查定损,或者设立相应的样板田以确定不同农作物在遭受各种气象灾害时遭受的实际损失以此来作为赔付依据,这必然导致承保公司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自实行以来,我国有85%以上的为小规模农户,小规模农户从事的小农经营不仅保单很小而且数量上极为庞大,这无疑会提高承包公司的管理成本和操作难度。当采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时,由于承包公司和投保农户信息透明,不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来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需根据当地权威气象机构提供各种气象数据,一旦各种气象数据低于或者高于约定气象指数就可以依据实际的气象数据进行赔付,无需住户勘查定损,大大地降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成本和操作难度。

第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设计透明合理,有利于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管理。鉴于巨灾保险的赔付额度较高,当前我国各个承保公司在设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合约条款时,都有意或者无意地回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巨灾保险,以降低灾害发生时的赔付额。鉴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如果不对农户遭受的巨灾进行保险,无疑会降低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也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具有的经济社会功能大打折扣。由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根据客观的各种气象指数对保险合约进行设计的,合约条款透明、客观合理。其赔付依据既可以根据全国权威气象部门的各种气象数据资料,也可以依据高精度遥感卫星提供的监测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对于承包公司和农户来说都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使设计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合约在进行再保险时具有相当客观的再保险优势。比较容易与其他各种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工具衔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在遭受巨灾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其风险进行管理。

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赔付的精准性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理论上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各种农作物对气象指数的敏感性制定相应的赔付标准,这种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投保费率和承包公司的运营收益率。鉴于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气象灾害风险,且在同一区域内也存在着不同的气象灾害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貌地形的多样性,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小物候区域。要想针对我国许多地区的小物候区域制定精准的赔付标准及各种农作物在遭受双重或者多重灾害下的赔付标准,在我国现有的气象和农作物统计数据下还难以完成。

第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基差风险难以有效克服。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根据保险合约条款中设定的各种气象指数与约定的赔付指数之间的偏离值进行赔付。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际运营中,在气候类型相同的农业生产风险区域内,针对同一保险品种一般都按相同的投保费缴纳农业保险费。因此这一区域范围内只要达到约定的赔付指数,所有农户都以同一标准进行赔付。由于不同农户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气象灾害下,不同投保农户遭受的灾损程度也不尽相同。当采用相同的赔付标准进行赔付时,管理水平较低的农户得到的赔付远低于实际的产量损失,势必影响这一部分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率。

第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适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对于一些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且灾损率较高的区域,较高的赔付和投保费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公司和投保农户都难以承受。对于这些区域采用农业救灾的方式相对对来说更为有效,因为这些地区的农户收入一般都比较低,较高的农业保险费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农业救灾一方面能够保障他们的灾后损失和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免除了他们缴纳农业保险费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对他们的农业生产损失较轻,诸如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没有气象灾害风险,还有一些地区尽管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比较严重,但由于他们的规避水平较高,没有必要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来进行管理,像一些灌溉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尽管干旱灾害较为严重,但他们不需要对其进行保险。

四、我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制度建设

第一,加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运行的环境建设。首先,大力加强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宣传力度,使政策性农业保险主管部门、承保公司和投保农户这些相关参与方充分地认识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和实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健全和完善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明白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必要性。

第二,让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制度建设所需要的相关法制,并逐步规范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运行中的流程及保险产品设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有关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和操作运营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发展提供从产品研发到组织实施等各方面都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