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艺术教育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课程

第1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通识教育理念高校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强调了面向所有人群(非专业人群)来讲述公共艺术方面的知识、理论及鉴赏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却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近些年高校加大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然而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研究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教育

1.1关于通识教育的概述

通识教育,也叫“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是教育中的一种。在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教授帕卡德,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联系,随后该项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虽然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表述存在诸多差异,但通识教育的本质目标确实一致的,即在多元化的时代下,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当前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反思,特别是近些年高等教育表现得急功近利,职业、市场化导向明显,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这些都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欠缺。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意识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1.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概述

所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指综合了学科与公共艺术专业学科内容,对公共艺术各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分别的研究与学习。它是当前高校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挖掘学生艺术潜能,强化学生艺术能力,健全学生艺术人格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内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它是一种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熏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其次,它是一种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行与品质,通过艺术来美化学生心灵,传递艺术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再次,它是一种形象思维教育,有利于通过艺术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后,它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而艺术教育则是一种精神的探索过程,有助于健全学生心理发展。

2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足够重视

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有效促进该课程的进步发展。然而从实际现状来看,由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发展一直难以迈向新高度。从具体的表现来看,教师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普遍不高,形式化问题严重,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投入不够,其原因就在于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

2.2缺乏课程高效开展的运行机制

随着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但由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和学生切实利益直接挂钩,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一直举步维艰。从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上来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属于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这种薄弱一方面表现在基础设施等硬件上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师资力量、课时安排、学校艺术文件建设等软件方面的不足,这些因素都使课程运行机制受到影响。

2.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并不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评价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显然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各地在设置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时,往往没有明确标准,全凭教师个人经验进行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功利性较强,学生只要拿到学分即可,没有系统科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此外,课程开设的容量较小,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可选择性,一些学校只开设音乐、美术等少数几个方面的课程,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大大降低。

2.4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水参差不齐

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还无法满足通识教育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表现中,很多公共艺术课的教师都是由其它课程教师兼任,教师只精通某一方面的艺术知识,缺少一批长期从事公共艺术教育且有经验的教师。此外,很多教师专业技能很强,但综合艺术素养不高,这造成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很难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用。

3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强化对策

3.1更新课程建设理念,加大公共艺术课堂投入

首先,要深入理解通识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让每个学生从教育中有所收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艺术家,因此它是一项大众教育,要做好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使全体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其次,要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公共艺术课程提供场地、设备等基本保障,同时提高课程的覆盖程度,避免课程流于形式,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艺术教育的体系建设,首先要根据通识教育理念的特点来完善教学体系,要考虑到艺术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特点,不能以偏概全。从艺术内容上来说,书法、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各个艺术门类虽然内容不同,但却有相通的地方;从艺术类型上来说,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包含着基础理论、实践应用、拓展等关联层次。艺术教育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与拓展,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是广泛、深入、多门类、相关联的教育体系。

3.3创新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

首先,通识教育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爱好者,都应从课程中有所收获,因此课程的形式种类必须丰富多样,课程的内容要广泛,课程的选择要多样,例如可设置包括必须、选修、公共讲座等多样的课程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要设置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例如,音乐剧具有知识结构多样的特点,就是对音乐类艺术课程高度概括的结果。最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可以围绕一个明确的艺术主题来进行开展,做到课程内容构建形散而神不散。

3.4利用艺术团体建设强化课程实践

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有很多,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应该贴近高校学生生活,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可以考虑开展文艺实践活动,建设校园艺术团体,提高校园艺术文化气息,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提高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艺术团体的建设可以由学校组织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发组织,如艺术社团等等。通过这些艺术团体,可以搭建艺术实践平台,给学生更多接触艺术、感受艺术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形成更高水平的认知。

4总结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的开展应打破学科的界限,通过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脉搏,将通识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当中,相关高校也应该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从而推动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03-105.

[2]赵云.通识教育理念观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3,(22):241.

[3]李慧.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J].艺术教育,2014,(10):66-67.

第2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一、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

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淡化艺术技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欣赏来说,两者又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应该区别来看。第一,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艺术欣赏主要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进行欣赏,而审美欣赏的客体相比之下则广泛得多,从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到科学技术,总之在各个领域、方面,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客体都存在审美欣赏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需求的指引下以及审美意识的控制下,协调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的审美情感和理解。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上要有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针对性和广泛性置于美学意识的统领之下。以音乐艺术为例来分析。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建立在大的艺术改革之下,素质教育课程应成为以艺术欣赏为手段,艺术文化视依托来找寻主体,在社会理性的意境中感受领悟,让感性认知成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自由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一个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面帮学生们理清体裁风格之间的美学差异,将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结合统一分析起来。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压缩饼干来进行教学,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版”来进行艺术教学,这将导致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难以正确理解艺术所产生的功用,难以调动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职业人,而是培养拥有专业水准的爱好者。只有将音乐的欣赏分析过程时刻浸润于审美与文化的丰厚含蕴之中,才有可能使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更受欢迎。当然音乐技巧在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可是就音乐欣赏来说,技巧分析永远挖掘不了音乐的精髓。 就现在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设置过分重视学习知识技巧和应试能力,这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大打折扣。违背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相协调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创新,这是个关乎艺术教育总体性战略问题,涉及到诸如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问题,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中求出路、求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培养学生和发挥学生能力相一致的,要考虑到课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泛的空间。艺术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可以说,艺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一种永远而永恒的创造活动,艺术贵在创造创新个性,有美的规律,又有独到的开拓和表现。而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意义。 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创新原则,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昵? 第一:强化感知。感知是受教者去感受艺术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创新艺术课程,实行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更多体现在感知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从远古社会开始收集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并加以美学原理对其进行作品审美分析,让学生从中感知艺术作品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展开联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感知艺术作品,也会逐步更加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之一,从教者应多利用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培养、发展学生。 第二: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需要经历观察意象、体验情感体和悟解理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确切的说,这种情感体验就是伴随和融会艺术意象观察的一种性情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汇。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把握理解艺术作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者,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艺术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去排除学生内外界因素对艺术欣赏的干扰,让学生学会潜心学习艺术知识、体验艺术美感、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的应用于艺术欣赏当中来,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教师带领学生的这种艺术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重构艺术作品,这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重构使等于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造,这种建构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更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人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2]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3.

[3]萨.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第3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学生非专业类学习课程,大多的学生碍于面子,羞于主动表现,在课堂互动和提问的环节,还存在部分学生“保持沉默、目无表情”的情况。公共艺术实践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行动,但有部分学生对此感到羞怯,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被其他学生嘲笑,有部分学生对此甚至存在排斥的现象。面对这类群体,普通的教学方法会造成课堂气氛的尴尬和学生内心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要随之发生变化,为稳定课堂环境并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首先要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艺术课程的学习,这需要在教学中摸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坚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所及方面出发,并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其亲身感受艺术的感召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培养有全面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当前的流行因素,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变“主动”为“被动”,并为学生提供的自我创作作品或是最新流行音乐精品展开音乐赏析,与学生共同挖掘作品潜在的艺术知识。当然,在艺术作品的选择上也要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因材施教”,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师对教学资料的积累、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也重新定义了学生对公选课程“为学分而学”的观念。

二、“公共化”的特点

高校公共艺术公选课程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因此具有“公共性”的特点。面对大学生艺术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在对公共艺术课程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需舍弃部分专业知识的传授,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照顾大众群体的喜好,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来进行教学内容难度的选定。高校也可以在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的同时,适当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课下或是网络通讯式的辅导,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将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到同一水平线上。由于我国各地音乐艺术教育程度的不同,致使在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对艺术课程的了解微乎其微,甚至连简单的音阶都没有概念。在他们而言,艺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还有部分学生羞于表现自己的才艺,或是觉得自身没有音乐天赋而怯于张嘴演唱。面对这类“羞涩”的学生群体,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打开专属他们的世界,切忌急于求成,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公共化”特性。

三、“公共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表现为面向每一位学生的课程构思、创设富含艺术性质的学习情境,旨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强调的“公共性”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均衡发展而提出的,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整体规划虽有统一的要求,但并非一成不变。相反,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艺术教育。将“公共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全校各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能在思想观念上给予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审美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和追求、探索完美的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取向,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情怀。在技术、技能以及艺术表现上,寻找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使学生既能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赏析,又能通过实践学习创作艺术形象,为学生掌握并愿意展现文化艺术增砖添瓦。

四、结语

第4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课程

一、前言

创意产业是各种行业发展的先驱,它推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向大众推广许多新的思维、设计、理念,所以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培育创意人才。由此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旨在为设计行业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因为其历史较为短暂,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想办法解决。

二、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当下社会中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非常推崇创新,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思维的活跃性,它需要现代社会高端的电脑技术、活跃的信息传递作为基础。在满足这些需求后,创意产业能够爆发出相当大的创造性,以自身的先驱性领导其他产业飞速发展。创意产业的涵盖面非常广,它是一种文化产业,但是却可以涉及广告传媒、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电影戏剧等各个方面,并且在这些产业中占据领导地位[1]。不过除了社会物质基础之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化创意必须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基础。我国为了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均开设了培育创意人才的教育课程。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现今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他产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其相应的创意人才也是各个领域行业的抢手人才。因为创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隐性资产,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竞争中始终走在其他企业的前方,这一份优势对于竞争激烈的各个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许多企业争相发展的方向,一些高素质的创意人才也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能够促使这一产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意味着一份产业的发展逐渐具备输出与输入两方面。我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正逐渐在教育中也增加相应的教育课程,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素养的创意人才,但是我国创意教育尚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

1.创新性不足。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学为主,无论是哪项科目,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学习先人的知识,以掌握和运用知识为主。艺术设计教育虽然主打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其课程采用的仍是和其他课程相同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仍然是前人的经验,继承的是前人的思维和成果,缺乏相应的延伸和发展。并且,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同,上的课程、做的练习都相同,很难在这种统一的学习中发现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而一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在固化死板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维的能力[2]。当然,艺术设计课程中,对于经验的继承是必须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评判与鉴赏能力,了解优秀的前人是如何思维的,这有利于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也能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是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重心仍然应当放在学生的自主创造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判断的能力。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等着教师为他们指出设计的重点、方向和方法,那么他们将逐渐失去自主思维的主动性,而这本是艺术设计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会逐渐习惯模仿前人的手法、视角和构思,在思维中形成固定的程序,让视线范围开始变得狭窄,最后导致培育出的人才在前人的道路上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但是缺乏自己走出一条道路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2.文化素质不高。

从高中教育分科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艺术专业。这是一种非常偏颇的想法,艺术与文理科都是平等的方向,选择艺术的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文理科学习能力。但是,这一观念却在现实中被广泛认可,文理科被当成高中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在文理科方面无法取得很好成绩的学生才去选择艺术类的方向。这就导致了高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后,所招进的学生大都是人文素养较差,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再加上这几年高校逐渐扩招,放低了招生要求,使招进的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实际上,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取得较好发展的人才,势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只有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在艺术设计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比如建筑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数学与物理方向的知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历史与语文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服装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生源问题,即使是高校的教育也仍然是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色彩、技术的运用,极少见人文素养的提高课程,只有一些民间艺术方向的课程会保留一些关于民间艺术历史背景的课程。这种存在严重偏颇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进一步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3]。当学生学成毕业后,他们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缺乏知识底蕴,在工作中不能依托丰厚的人文素养进行设计。试想,当建筑设计师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当服装设计师不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当游戏设计师不了解受众人群的文化视角,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即使创造力十足,又如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如何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措施

1.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艺术设计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在这方面,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知识自主完成,并将作业成绩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对于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作品还要提出表扬。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鼓励各种自主社团的开设,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意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进行一些设计项目的研发时,可以招收一些具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助手,学生年轻活跃的思维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新的方向,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社会前沿的工作,提前为学生展现发展的方向。一些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将已基本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送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走在社会前沿的设计行业是如何发展的,能够接触到一些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眼界,在受到新的思维激发后,也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离不开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首先,高中时期就不应该指引文化科目成绩好的学生选择文理方向,而是应当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选科思维。当学生倾向于艺术专业时,学校不能干涉学生的选择,还应当为其排除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障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4]。这样,高校在招生时,就能获得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艺术设计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时,也应当开设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以包括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人体结构比例或者建筑受力分析等理科知识,也可以增加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规律等文科知识,还有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必备的主修课程,也可以作为选修科目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例如心理学、数学、英语就应当作为学生在设计专业知识以外应当掌握的学科,而人体学设计、建筑力学、生态学等在特殊方向才需要的学科就应当在学生对自己将来涉足的行业有一定倾向后有选择地学习。学校也应当安排一些校园活动,例如人文讲座、文化竞赛、文化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也应当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可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应当是艺术与文化、科学相结合的科目。学生应当明白文化素养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意产业化的背景下,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上,应当多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创作,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设更多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创意文化的产业化,才能推动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56-59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34-38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102-105

第5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关 键 词:高等职业 艺术设计教育 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并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高职院校中已达成共识。目前,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考国内艺术设计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和大纲来制定的,其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教育特点;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计划中体现得不够;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和科学的衔接;课程和教材的选定与社会的发展有些脱节;毕业生中部分存在专业功底薄弱、职业技能不强等现象,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大艺术教育观和“广种薄收”式的教学方式,倡导新形势、新观念下的“术业有专攻”的艺术设计教学思想,能以工学结合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使高职类学生“学有所长,技有所专”,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本文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组织形式和课程安排上,分析了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说明了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组织形式及课程设置模式

从目前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发展等方面思考,现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所谓专业群,是指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艺术设计专业群各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看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比如,工业设计专业群就囊括产品造型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门类。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十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应有三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形态认知与基础构成:主要解决形态性质、结构以及基础的造型能力与设计的连接问题。建立初步的形态理解观念,着重训练对形态的视觉控制能力,通过元素式的解构分析,获得纯粹的造型的理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整合或者跨越色彩、空间乃至行为,寻求连续连接的造型语义知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

2.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

形态创意与设计语义:为了交流与沟通的需要,要求掌握基本的将设计思想可视化的能力,比如对设计的理解,设计思维的培养与激发,专业设计的科技成分、人文背景以及形成平面与立体表达的方式等。侧重解决各个专业之共同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方法。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的设计语言的适应性开创性训练,侧重设计语言的意义、内化方式以及将其用于有意义地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各种方式和可能性。例如,摄影与摄像、CAD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模型制作、版式编排与设计、字体标志设计、平面及立体软件、图形图像设计、建筑初步等课程。该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今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对稳定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了专业群中的各方向有相对稳定的建设内容(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公共教学资源、师资梯队、实验实训条件等),并能够共享建设成果与资源条件,以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核心专业的品牌建设。

3.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专业设计或方案设计:开始专业项目的设计,根据各个专业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或虚拟项目,有目的地开展系统及大型方案设计练习。设计管理以大专题、小组化的方式协作完成设计的系统训练。例如,CIS企业形象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广告策划设计、环境规划与设计、网页与动画设计等课程。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与行业结合,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工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好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和相关行业进行实习,把课开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

二、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

所谓主干课程,即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渐进的合理过渡和知识的衔接规律阶段式单线推进进行排课,具有相当的完整性、科学性,教学方便易行。所谓非主干课程,即区别于主干课程之外的各种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第二课堂、院级和系级通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提高的综合化。

首先,主干课程遵循单线阶段推进主要是出于知识体系的衔接的考虑,但是非主干课程可以不受此限制,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安排课程。其次,在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与设计理论三块空间分配上采取弹性机制。总体上的设计是第一阶段设计基础课与设计理论分量相当。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对专业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所以需要加大认知课程的分量,如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赏析等课程。理论课程从第二阶段则适量减少,在对专业有一定理解后,可适当开始提高学生的美学、哲学、艺术史修养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到第三阶段则是密集的专业设计课,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训练,从实践中体会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初步的能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该阶段学院公共课程已经结束,学生又面临走向社会的现实,所以在这一阶段增加了设计与社会方面接触的知识,比如,交流策略、文化与设计、社会与设计、设计与法律、设计与传媒、WTO与市场经济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时间不必太长,可同时开课,但要把握好针对性。

其次,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制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原则,为今后高职教育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做好准备。

最后,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目的主要是辅佐主干课程,课时大量增加甚至在课时量上超过主干课程的课时量,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未来设计教育的趋势之一。艺术类选修课分为两种:大课选修与工作室选修,大课选修适合知识面宽广,普及型或者是外聘(客座)教师开设的不定期的课程,人数可从50—150人不等。工作室选修则适合知识面较窄,纵深方向带有技术实践性质的课程,人数以10—15人为佳。这样,学院不仅达到了专科层次的学有所专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为一部分学生职业迁移和走向更深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

和其他应用性专业一样,工学结合是实现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社会及行业需求,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及师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争取企业注入资金,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仿真职场氛围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施“双证书”教育,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做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组建项目建设与课程建设团队。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团队及负责人,各核心课程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各项目、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概要描述。完成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教学单元的典型教学设计方案。各核心课程团队与聘请的兼职教师(典型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要针对已形成的项目课程(项目一模块一单元)框架结构、能力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描述,进行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典型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方案,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有明确的任务或技能训练要求,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情境组织等体现“学做合一”特色的教学设计要求。

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势必要求人才培养标准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综合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的运行来说,一批具备了多专业背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为了实施设计教育综合化,先前以教材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只有以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项目教学来代替课程教学,即以一个个由易渐难的项目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在这些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包括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当然,一些系列化的项目教学并不一定是面向实际对象的设计,也可以是基于设计程序和方法的教学课题。这些项目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研、综合调研、顶岗实习、市场研发、毕业设计等。这一模式对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都是适宜的。

结语

结合传统的艺术类单元制课程教学模式,新的改革就是确立主干课程阶段式单线推进与非主干课程弹性并进相结合的课程推进模式,加强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与建设,使得学习时间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也完成了教师、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课程框架,到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至设计教育管理,我们都要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建立完整、高效,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9).

第6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论文摘 要] 本文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地域美术资源的拓展,将现有的资源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为基点概括为石窟艺术、美术文物与考古、民间工艺美术三大资源群,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化构建,对其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提出可实施方案,为基于网络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在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日益呈现开放性的特征,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已没有必然的优势,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愈来愈丰富、更具选择性。因此,信息化也就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效率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教学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成为日常教学准备的基础工作。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将丰富、生动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公共艺术教育一成不变的内容、直线式美术史知识灌输的积弊,已成为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之一。作为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其传承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的最佳资源之一。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是极具潜在价值的教育基点,具备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优越条件,应当在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中给予足够重视,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那些蕴涵了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地域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并逐步转换成基于网络进行存储、传输的数字形态,完成其信息化构建,以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仅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拓展和应用的途径。

一、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体系的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美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彩陶、壁画、石窟、岩画等均是中国原创艺术的载体和宝库,也是西北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民俗形成等方面的宝贵纪录。合理利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这一宝库,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梳理这些珍贵资源的基本内容,并按照不同的类型特征来归纳,初步构建资源体系的框架。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来概括,这些独特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石窟艺术资源群

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和桥梁,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的遗存,有着比内地、沿海地区更加广泛的资源分布,而且体系完整、衔接紧密,保存相对较好,具有系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特征。石窟艺术带自东向西知名度较高的有庆阳的南石窟、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等,形成了从北魏到明清时期近千余石窟窟龛和雕塑,壁画达6万多平方米。这些石窟在从关中、陇东到河西走廊、新疆绵延数千公里地域中,构成了跨越了1000余年时间的石窟艺术带资源群,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石窟艺术长廊,真实地记录了西北地区宗教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以及宗教、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面貌,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2. 美术文物和考古资源群

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汇集之地,数千年间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址和珍贵的美术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如武威的铜奔马、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美术文物类资源中较突出的有莫高窟藏经洞文献和彩陶艺术。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半山文化彩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记载了中华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等诸多因素看,都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美术考古类资源中较著名的历史遗迹有横贯东西的岩画艺术带和星罗棋布的各种历史遗存。闻名遐迩的岩画艺术带由新疆的阿尔泰山岩画、天山岩画、昆仑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等组成,其他的古代遗存如关中地区的历代皇室墓葬、大地湾地画、河西地区的汉、魏、晋墓壁画及画像砖、嘉峪关、阳关城址、高昌古城、交河古城以及各地的长城、峰火台等等,都是西北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宝库。

3. 工艺美术资源群

工艺美术“通过与其物质功能相适应的抽象物态和形式组合来概括地反映生活,从而侧重于表现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主观感受和情感”,[2]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艺术,与所在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息息相关。西北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手工艺最先发展、繁荣的地区,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很多项目现在都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西北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可以包含实用工艺品和装饰工艺品两大类,实用工艺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必需品,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器皿、腰刀、编织等;装饰工艺品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手工制品,如雕漆、洮砚、剪纸、皮影、刺绣、面具、砖雕、各类草编、鼓艺、各种石艺、布艺、毡艺和藏族的堆绣、酥油花等。这些工艺美术资源风格独特,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共同汇聚成繁花似锦的西北“工艺美术资源群”,许多品种已形成了新兴的传统工艺产业,成为一方文化和经济的象征。

二、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区域性共享的网络资源库系统,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并接入校园网,使资源库得以在高校内顺畅地运行,在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指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立项资金、专业协调、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资源库建设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让教师了解本资源库的设计框架、功能及工作流程;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尝试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生动、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根据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要求和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实现信息化转换,资源的采集是关键的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采集的种类和分工合作方式。根据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构建完整的基于网络的专题资源数据库,其在高校的应用部分包含系统管理、教师教学和学习资源三大模块,由政府牵头,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和教师共同进行分类资源采集,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以确保资源库能够顺畅地运用到课程教学活动中。[3]

1.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以保障资源库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控制。对于非特定的用户访问,可采取限定IP地址的方法,控制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而资源库的特定用户组,则按照类别赋予其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上传信息的质量。

2. 教师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由二级管理员和教师管理员共同维护。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使教师用户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浏览、下载、查询、更新,上传信息的审核、入库、分类,保证应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统计分析资源的使用率。交互式教学平台可以提供虚拟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模式,选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或教学视频、共享桌面、共享白板、常见问题解答、BBS进行教学,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双边和多边的专题研讨,还可以通过作业组件、解答问题组件、测验组件和教学效果分析组件来开展教学工作。

3. 学习资源模块:本模块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导航平台和丰富的学习内容链接。学习导航平台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索引、地域美术资源分类明细、搜索引擎、个性收藏等。学习内容链接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有教师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信息。学生可以查看授课教师的网络教材、课件、电子教案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视频、演示和案例等,在线学习、做笔记,也可以直接查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或根据网址资源库提供的相关链接,展开拓展型的学习。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数据库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综合的角度去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文化系统和各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使之不断得以充实和更新,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相应的地域美术资源尽管范围很广,但是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资源才具备研究和利用的价值,需要围绕课程目标选择能够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理论认识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整体地感知艺术与生活,增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三、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资源的优越性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还应体现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种超越。网络的虚拟性与多元性特征,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讯传播形态,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克服了文本语言无法超越的障碍,建立了全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环境的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艺术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用超级链接来仔细观察、研究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的细节”,[4]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营造生动的情境学习环境。网络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创造情境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传媒手段来讲授课程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和使用。[5]例如关于敦煌艺术的内容,可以引入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实施的“数字敦煌”项目成果,即梅隆基金会在国际上率先开发的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 主要内容是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的数字化资料,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使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

3. 开拓全新的师生互动渠道。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课程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课程提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计划都放在网页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电子邮件和开辟BBS讨论区,教师则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流、辅导、考核,获取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很方便易行。

四、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

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把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

1.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短期和长远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合理地进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推广到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相关理论课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 对西北地域美术资源布局与内容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完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框架体系。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采集第一手的文字、数据、照片、影像、实物等原始素材,充实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内容,并不断更新,尤其是及时补充那些因工艺、材料或其他原因濒临流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种、新的美术文物考古发现以及近代美术的精华部分。

3. 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体系。开发专题数据库,尽快建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专业网站或网页,使各资源所在地、各院校、专家学者拥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得以存储、展示,并与专业研究机构、博物馆等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地区间、校际间、教师间教育成果的交流。利用国际互联网真正让西北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进入更为普及的教育领域,从而扩大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影响,开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新窗口。

4.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选编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并提升教师的网络技能水平。教材的选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三大美术资源群的内容纳入课程范畴,使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能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会WebQuest、Blog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技术,并自如地驾驭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结 语

由三个资源群为框架构建的西北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体系是西北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借助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把丰富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地域美术资源进入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更是一个对地域文化和生存智慧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15.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9.

[3] 陈思慧.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专业资源库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2~65.

第7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 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1-02

引言

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中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人文艺术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综合性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学习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一)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并非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艺术品味和人文素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并不仅是为了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技能而加以传授,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和引导功能。

(二)综合性公共艺术课程成为必然趋势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不同学科和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艺术课程也在探索以综合、整体的特征体现其学科价值。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一是将各门艺术课程进行整合,强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及影视媒体间的联系;二是强调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课程。这两个方向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关联互补的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不仅能极大地满足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素质培育的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艺术表达和评价能力,还能使学生整体思维与通感能力获得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条块分割单一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

艺术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理解和掌握好艺术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其中,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是艺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感知与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造;“创造与表现”是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进一步激发其艺术欣赏或是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艺术欣赏和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意在将前两个阶段培养起来的审美感知能力升华为大学生综合审美素质。这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现状

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要素。课程建设与实施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尽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但仍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就课程建设方面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普通高校一般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教学力量等办学条件来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使得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课程开设较全,基本覆盖教育部有关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方案(2006)中所规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结构布局也比较合理,课程开设连续;多数高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局限,并未切实按照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要求来实施,课程门类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由于受条件所限或者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多数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也就只能由艺术系院的教师兼任。相应地,根据艺术系院专业教师的现状去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课程,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开设。艺术课程一般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及美学四大部分,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并未完整涉及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公共艺术课程在各大高校都逐渐地增加,但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艺术欣赏课程。

(三)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多数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实践中,一般高校多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而开设,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此外,学习成绩评定标准也较低,一般情况下,上了课、交了作业的学生即可通过。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教学设施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应定位在普及和综合层面上,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审美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多方面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要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意义和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艺术专业教育那样侧重艺术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第三,将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要尽量覆盖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兼顾理论、欣赏、实践等多个层次,做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在课程形式上,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二)以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为指导,强化课程内容建设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意在通过相关课程的实施,引导健康的价值导向,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生命的价值。由此,公共艺术课程的全面性、综合性十分重要。综合性课程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同一艺术门类中的不同类型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音乐作品赏析课就应融合基础乐理、主题视唱、音乐赏析、音乐史等相关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技能实践、作品赏析和文化史论的学习融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指不同艺术门类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文化史论课就应融合音乐、美术、影视、摄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赏析,使学生在多角度思考中提高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综合多种艺术门类进行教学。实践中,可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讨不同的课程设计体系。目前,不少高校正在探索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中的某一门作为主要内容,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实现艺术教学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这种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在综合的同时侧重于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特征,有利于教学活动找到着眼点,由点及面地展开综合艺术教育;二是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现有师资的状况和他们在音乐或美术等某一方面基础较扎实的学科背景,使不少教师都可以比较轻松地根据自身能力和现有教学条件去实施综合艺术教学。

(三)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有序规划和实施课程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的融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可大致分为艺术基础、艺术欣赏、技能实践三大类,结合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师资情况,划分为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和艺术类系列专题讲座三种形式,分层规划和实施。使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使得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个性发展。

基础理论课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审美时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感受能力,起到指引大学生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作用。艺术欣赏课侧重于通过引导大学生鉴赏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这两类课程,一般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课目一般选择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导论或鉴赏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定位在以技术基础理论和作品赏析为中心,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技能实践课意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艺术实践,激发兴趣,加深理解,提升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技能实践课主要是为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或在艺术方面有所追求的高年级学生而开设,课程性质一般设为艺术任选课。当然,为了分层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高校应在综合化原则和分层实施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本校实际去具体操作。

(四)立足于多元化视角,科学构建教学评估体系

现阶段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认识上还没有达到高度一致,教学评价上也不尽合理,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障碍。从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应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不仅应对其艺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更应注重对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综合评估,把教学结果与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对于教师,应以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拓,教学方式是否善于创新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相融合而进行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能促进教师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际运作中,各高校性质和教学条件有较大差别,要实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教育,光靠各高校现有的教学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在认清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整合地区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才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规划得以有效实施;此外,除了有效的课内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对达成公共艺术教育目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健全的艺术设施、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学生艺术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浓郁的艺术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应做到课程目标科学化、课程内容规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只有从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评价这三个环节入手,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最根本的是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永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6(2).

[2]张晓红.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性模式的构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

第8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

长期以来,河南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因基础相对薄弱,借鉴国内艺术教育试点院校的经验很有必要。实现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其具体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设艺术课程,二是举办艺术讲座,三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等问题,成为我们河南乃至全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展艺术课程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艺术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全国试点院校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多种形式,但它们仍有这样的总体特征:第一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包括在校学生的人文与艺术素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要求方面的实际,也包括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方面的实际。第二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布局尽量合理并有侧重点,兼顾艺术教育中的认识与创造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实践都能获得提高。第三是保证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在教学管理方面对艺术课程执行相对应的成绩考核与学分管理,以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这些试点院校除了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已逐步设置了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一点与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最后是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或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是,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艺术课程授课类型又可以分为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要求学生完成了练习与作业,有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也有集体排练与合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表现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因此,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已完成了发动与试点阶段。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订了公共艺术《课程方案》,可以说从此进入了走向规范化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没有艺术教育的问题,而是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涉及一般课程体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续、基础与拓展等共性问题,更关系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定位问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上,同时使特长生有发展的空间。基于这个认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做法是为大一学生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这就是“三个层次”的模式。

第9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教育扶贫;艺术教育;MOOC课程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艺术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和大众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学校艺术教育在育人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功能。[1]因此,给农村孩子普及艺术知识,可以补充他们缺乏的基础艺术相关知识,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子洲县艺术教育普及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课程开设不足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深处高原山区,全县现有各类学校15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124所,幼儿园3所,大多数学生都是农村学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因为交通不便,山路复杂,大多数年轻父母都外出务工,留有老人和儿童在家乡生活。这样的客观原因便导致了子洲县的学生在教育资源方面与外界脱节,只能保障基础教育,而艺术教育、课外活动却十分匮乏,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也是寥寥无几。

(二)全力推进艺术教育事业发展

2018年3月份开工建设的子洲县第一小学已经完工,并于2020年正式招生,子洲县第一小学位于子洲县城以西,占地面积70亩。建有教学楼、办公楼等基础设施,还有全民体育健身中心、游泳馆、艺术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是子洲县政府精心打造的包括教学、教研、综合实践、德育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基地。这所学校的建成便是子洲县加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通过教学设备的改造,配备更多的艺术教室来弥补子洲县在艺术教育上的不足。

二、子洲县艺术教育普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度低

由于子洲县的地理位置特殊,经济比较落后,导致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而一些年龄较大的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间接影响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甚至在一些学校,部分教师仍认为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为“可学可不学的杂课”,即便是在课程表中有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在实际上课时也是敷衍了事,甚至变为自习课或是被语数外等主要学科挤占,艺术教育便在如此淡薄的意识下变得形同虚设。

(二)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力量匮乏

在子洲县,从事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并不多,并且在一部分农村学校中,艺术教师都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很少有教师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艺术教育培训,不能满足农村艺术教育的需求。事实上,大多数农村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需要提升、视野需要拓展。因此,在一些农村学校,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教师紧缺,甚至有些学校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由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教师代课,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艺术涵养和专业能力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已建立的艺术教育评价和测试体系不能完全落实,导致农村相关教师教学压力小,积极性不高。[2]

(三)艺术教育相关设备不完善

目前,尽管子洲县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配置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学校管理和使用不当,造成相关设备损坏,艺术设施有所流失,导致有些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有的学校音乐课只提供钢琴和电子琴,艺术设备只有闲置已久的画板,缺少颜料等必要的艺术用品。因此,保证艺术教育正常开展的前提必须是艺术教育相关设备的完备,否则艺术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艺术教育MOOC课程创设探索

(一)MOOC课程创设背景

为实践教育扶贫,考虑子洲县地理区位特殊,路况复杂,可以采用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形式普及艺术教育。MOOC课程是以视频和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借鉴MOOC的三大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以视频的方式讲授知识点,辅以穿插交互式练习,以强化知识的掌握。MOOC课程视频采用微视频的方式,长度一般为10分钟左右。[3]我们结合西安培华学院的三大艺术类专业: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资源整合,选择对应的教师、学生进行趣味化的艺术教学。秉承普及艺术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MOOC网络课堂相结合,建立起艺术教育信息交互和教学资源共享桥梁,以点到面地进行艺术教育的入门普及,让农村儿童对艺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鼓励他们掌握在线学习方法,促进传统的课堂模式与网络MOOC形式相融合。

(二)艺术教育MOOC的趣味化教学方法

MOOC课程并不是课堂教学视频的网络播放,要针对课下教学内容重构后进行精心录制,使之适合在线学习。重构包括对原有课堂教学内容的规划、拆分、调整、精简、修改、添加和完善等操作,使得课程的脉络主线更加清晰可辨。[4]将复杂的艺术教育基础知识简单化、趣味化、精简化是教学方法的重点和难点,将课堂内容进行重构,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摄影摄像基础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知识点较枯燥且复杂。光圈、快门、感光度三个参数的综合运用是其中的核心知识点,也是学习摄影摄像的根基,而农村的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应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进行趣味化教学。所以我们编排了《我是小小摄影师》系列趣味课程,向学生系统、形象地介绍了相机的部件、使用方法以及常见参数。如将相机的镜头比作人的眼睛,将进光量比作流动的水,而快门就是控制水的阀门,感光度就是带有砂石的水等,这样趣味的比喻更易理解,也更贴近生活。

(三)MOOC课程创设的问题和思考

从编写教案到挑选录制设备场地、录制MOOC到最后的剪辑制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一便是MOOC平台的选择,国内的MOOC平台大多不支持用户自己课程视频,自行搭建网站服务器所需投入的精力和成本巨大,最后只能选择一个互动功能相对较少的平台进行投放,实际效果不如设想的理想。其二便是学习成果验收较难,所录制的MOOC不能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成果验收,只能通过习题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测试,而艺术教育更多的是靠作品和理解,所以在这一方面有所局限。其三,学生只看不做无法得到锻炼,艺术知识更多的是和实践相关,学生只是停留在看的层面,无法得到提高和加强,甚至无法理解所学知识。所以,艺术教育课程光靠MOOC还是不够,还需要线下进行实践和感悟才能全面地理解贯通,“MOOC+线下翻转课堂”互相配合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