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反转教学和翻转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通过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聆听了专家有关教育的最前沿的信息,看到了名校师生的教风学貌,领略了先进城市的教育风采,认识了“翻转课堂”。主要针对“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思考 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80
一、初识“翻转课堂”
此次学习,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初次接触到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他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因为过去的讲课已经可以通过授课视频由学生在家里完成,而过去的家庭作业却被拿到课堂上完成。在“翻转课堂”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引起的思考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学习方式、 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先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头脑充实,然后带着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进入课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我认为,既然“翻转课堂”对我们的教学有利,我们就应该充分学习它、利用它。虽然我们现在的条件有限,暂时无法进行微视频教学,但我们可以利用其他的现代化工具与手段,初步实施我们本土的课堂的翻转。利用这些手段有利于促进我们教育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我们的教学中开花结果,从而改变我们的教学现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让教者教得轻松,让学者学得高兴。
三、立足本土的实践设想
结合我们的本土实际,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唯恐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讲得不彻底,学生就学得不明白,让自己处于一个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我们教师不先转变这种教学观念,这个“翻转”是无法实现的。
2.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料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制作与发放固然重要,但在课堂中,教师还要考虑如何支配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学生进行怎样的交流和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等。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才是“翻转课堂”的关键,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与深入的观察,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的素养
“翻转课堂”与教学视频的编制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技能。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上网、查阅资料、制作简单PPT课件,更要学着制作视频资料,想办法让学生在家里看到教师提前发放的自学要求与课堂关键点。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四、立足实际的初步做法
如何把“翻转课堂“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尽快地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上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先以座谈、讲座、报告等形式,让教师了解这种国际视野下的“翻转课堂”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了解它的特点、优点、要求等,让教师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才能在实际中落实“翻转课堂”。
第二,切合本校的课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前置作业的实践研究》,明确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今后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力求让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第三,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具备制作视频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多媒体(班班通)、QQ群、手机语音信息等多种可操作手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初步实施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翻转”,然后再步步深入,探索前行之路。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课堂经验,不断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完美程度,从而使自己不断提升,直至成为专家型教师。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特级教师袁蓉也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二、历史教学反思的几种方式
1.课前反思。学习教学理论,是反思的知识基础,而参加教育科研,则是反思的能力保障。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是详细备好这节课。备课不仅要把知识内容备透,还要多备学情,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备好一堂课之后,回顾所设计的历史情境及课堂设问,往往还能找出漏洞,发现需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如,《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中,关于开辟的四条航线,备课时重点注意到人物、具体航线和支持国家,但备完课后反思时,发现还可以通过课本上的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很形象地把握四条航线的具体路线,所以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示意图来形象地展示四条航线。深入挖掘这幅示意图就可以对四条航路的基本内容把握好,如人物、方向、时间、路线等,甚至可以联系地理学科的其他内容来讲解,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把握。
2.课堂反思。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提些“奇怪”的问题,如《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有学生问到课本上一幅图片里亨利王子戴的帽子是什么样的。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备课时并没有想过,只能给学生解释中国的帽子与西方的不同,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尽人意。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历史时对历史概念、理论等内容不太感兴趣,而某些可能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反而是他们感兴趣之处,在之后的备课中可以多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
3.课后反思。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课堂气氛、参与程度等,教师可以反思这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本堂课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与讲解,可以发现需要补充的问题。课后的反思内容是很多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小到语言的速度、声调、表情、教师本人的心理反应等,大到重难点的分析、与学生的互动、提问的方式及反馈、知识点的过渡以及课堂的连贯情况等,对这些方面做详细的反思和记录,对今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坚持做到每节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并书写下来,从中受益匪浅。
三、历史专业教学反思的几种来源
1.来源于自己的课堂。教师将刚结束的课堂感受写下来,并经常去回顾,之后的课堂可以吸取第一经验,并且可以很好地突破重难点的阐述与解答。当然,仅靠自己的经验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其他的途径来提高反思能力及教学水平。
2.来源于其他教师的课堂。多听其他教师的课,收获的不仅是对教材的处理方法,还有别人的智慧。多听课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地掌握知识,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这些教师都有他们教学的秘笈,多学习、请教他们,会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一个直接的推动作用。
3.来源于书籍。《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是历史教师必看的资料,登载了许多特级教师和名师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历史专业教育理念的形成与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其它的历史专业书籍也能对我们教学反思提供广阔的来源。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
4.来源于网络。网络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能极大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转课堂 经济法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34-02
经济法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对其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仅知识结构上,较民法等部门法而言,经济法知识体系相对松散,内容抽象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离日常生活较远,学生经验性常识性难以积累。因此,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难度大、学生理解任务重、掌握知识点困难等问题。因此,如何深入浅出地讲好这门专业核心课,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法任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难题。案例式教学、法律诊所式教学、辩论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方法都被引入了经济法的课堂,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改革中也多被探索,该文试图从校企合作模式下,探讨经济法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
1 翻转课堂的概念和优势
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由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2011年在TED大会上所做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介绍,由此这种新型教学形式开始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意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为翻转课堂或者反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首先任课教师将每节课的经济法知识点和相关内容录制成经济法课程视频。正式上课之前,学生通过课程视频完成初步学习,即一个自主学习过程,对经济法的知识点和授课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课堂上,任课教师通过合作教学、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并集中讲授重点和难点,巩固已掌握知识点、击破重难点。也就是说,翻转课堂通过微视频将知识的讲授过程剥离到课外进行,课堂上对经济法知识点不再做系统的讲解,有限的课堂时间主要用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上。
1.2 翻转课堂的运行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翻转课堂已从发展之初的帮助学生补课、查缺补漏功能,转化为将知识传授“前置”至课前,将课后的作业“前置”至课堂由任课教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讲解。相对于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翻转课堂实现的是“先教后学”模式。其运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翻转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也Q定了学生需要课前观看视频,预习全部内容,甚至完成初步练习,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学生需要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其次,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教师在课堂上不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而只是集中讲授重点和难点,答疑解惑。课堂上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真实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力和认知度。从而使一般知识点在课前消化掌握,难点重点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各个击破,实现事半功倍。
最后,翻转课堂实现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可以选择自己效率高或者有兴趣的时间段来学习,不在受课堂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的限制,可以选在宿舍或者自修室学习,不受地点限制。同时,如果在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甚至是漏听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直至理解为止。如果确实不明白,还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由任课教师来答疑解惑。
2 目前翻转课堂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
诚然,翻转课堂有诸多的优势。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运行中还存在许多困难。翻转课堂看似淡化了教师的角色,实则不然,恰恰加重了老师的任务和负担,也对教师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翻转课堂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录制完成大量的视频资料,教师将经济法的全部知识点分章节进行系统讲解,录制剪辑,便于学生课前观看。这些工作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专业的摄影设备并掌握一定的编辑和剪辑技术,完成这些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教师来说,不管是精力上还是技术上都有点勉为其难。
其次,课前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组织课堂,准备习题和案例分析等。课堂上虽然老师不再是和盘托出式的讲授,但是组织和控制课堂却需要任课教师做更多的课前准备。譬如,与重难点相吻合的练习题,收集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真实案例等,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甄别挑选、收集和整理,甚至是时时处处留意生活中的案例。
最后,翻转课堂对教师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教师提高责任心,为自己这堂课程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正是由于上述几点困难的存在,很多任课教师在探索经济法翻转课堂的道路上也许初衷很好,但由于精力、技术或者其他原因,很难真正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期准备,在教改的道路上半途而废或偏离初心。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实现经济法翻转课堂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翻转课堂面临的几个问题也得以解决,经济法翻转课堂这条道路也亟待我们进行更多的有益探索,使其得以在高校课堂真正实现。
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郑州财经学院2015年正式与正保远程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网上教育资源的共享。其包括经济法全书知识点分章节详细讲解及其视频、按照各章节排布的习题、按照知识点的分类的习题、课后作业、每章测试题、错题集、重难点的微课堂等。这些资源均有助于任课教师为翻转课堂做前期准备工作,缓解教师前期准备压力和技术难题,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课堂组织上。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利用正保会计网校资源实现经济法翻转课堂,只需要下面轻松几步。
第一步,课前教师不必再为录制视频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克服技术难题。正保会计网校利用优秀的师资录制经济法的全部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提供第一手资料。方便的是,这些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线观看,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正保专有无线网络下载到手机端,在寝室或者图书馆、甚至是公交车、餐厅等任何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观看视频,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内容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端向网校任课教师提问。
第二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该环节也是决定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教学视频并不是翻转课堂的全部内容,教师发挥作用的主阵地还是课堂,只不过教师不再以和盘托出的方式传授知识,而是以指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要使翻转课堂达到理想效果,该环节要做到以下4个方面。首先,摸底。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摸清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亟需解决什么”“遗漏了什么”“混淆了什么”“没有掌握的还有哪些”。其次,梳理。引导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产生的碎片知识点形成体系,帮助学生厘清该章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再次,答疑。通过交流、辩论、讨论等方式,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困惑”。最后,拔高。通过真实案例对该节知识点进行纠偏、挖掘,实现更高层次知识的呈现。
第三步,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上述两个步骤的开展,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已基本实现,课堂可以预留5~10 min的时间,对教学效果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教师可以利用会计网校网上系统中“随堂测”的功能将该节课的测试题发送到学生的手机端,学生现场作答。现场提交后,答题正确率当即会以百分比的形式反馈到任课教师的电脑端,学生对该节课的掌握情况会一目了然。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习题。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经济法翻转课堂的改革目标已基本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会计网校的网上资源还会为学生后续的复习铺平道路。例如,如果学生由于程度差或者理解能力弱等原因无法跟上课程进度,可以课后反复观看视频;如果对难点不理解,可以通过网校的微课堂来加强学习(专门对难点录制的短小视频);另外,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习题可以随时提问,网校的老师会在24 h内进行专业回复。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背景助力了该院对经济法翻转课堂的探索和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帆.翻转课堂在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X):271-272.
[2] 邵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公民与法,2016(6).
师范类,泛指一类高校,而不是具体指某些专业。过去师范类高校中的所有专业均可算为师范类专业,包括不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心理,教育学等专业。现在很多师范类高校改为综合类高校了。因此习惯上将师范类高校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外语、政治、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教育。同样,将中小学教育的科研基础性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也称为师范类专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混合型教学;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6-93-03
Research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Yuan Song, Wang Chengj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ies i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combining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flipped classroom, makes the online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Establishing the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in a way of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s preview the courses before the class and discuss with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 Strengthens the examination to the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teachers' leading role, so that the teacher can give each student a specific guidanc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model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1]。然而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方式早已不适合内容多、学时少、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化教学模式愈演愈烈,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但在这种网络化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由度较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旧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⑾呱贤络与线下面对面式教学结合起来并让课堂翻转,既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
1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依赖资源和劳动力,向依赖创新和人才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2]。然而目前的高校毕业生还难以与企业无缝对接。以软件专业为例,虽然我国软件开发类岗位需求量比较大,待遇也比较好,但是好多企业都招不到合适的程序员。形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计算机类毕业生动手能力比较弱,而企业需要的是入职后无需培训就能直接工作的员工,这直接造成了很多应用能力欠缺的学生毕业即失业[3]。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实践创新能力;②缺乏自学能力;③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④考核方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信息轰炸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缺乏与学生互动,既不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难以得到学生对学习情况及问题的反馈。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纸质形式,缺少对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全方位的考核形式,大多是知识记忆的考核而不是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2 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简介
混合学习是网络化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4]。一般认为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5]。但是在实施混合学习的改革中,教师一言堂的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
翻转课堂是突破性地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6]。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授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推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由传统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3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将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相结合,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
⑵ 采取课前学生预习,课堂教师与学生讨论的翻转课堂形式。
⑶ 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自学能力但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⑷ 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由“知识和记忆”的考核变为其与“能力和实践”的考核相结合。
本文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在软件产业班进行了应用,整个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 准备阶段:创建在线教学平台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收集、整理和制作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平台上,主要包括在线课程、练习/实验、综合实践,构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库。
⑴ 在线课程: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
⑵ 技术专题:针对每门课程中的练习或实验。
⑶ 微案例:针对课程和实验阶段检测。
⑷ 案例:针对课程的综合实践。
教学资源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因此教学资源要从技术性、教学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衡量。教师制作学习内容视频时应注意,每节内容最好是一个知识点,长度约为15分钟左右,另外最好可在每节视频转换时安排互动,这些互动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游戏闯关或者测验形式等。
3.2 实施阶段
3.2.1 课前
将学生划分为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教师的任务,以此增强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消除在线学习孤独感。
对于给学生的各阶段作业任务,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作业任务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实现学习者新旧知识的衔接。为了确保作业任务的设计合理,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⑴ 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即允许学习者有多种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⑵ 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能够将获取的知识技能更好地迁移到实际生活工作中。
⑶ 任务要难易适中,不能过分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⑷ 基于时间的考虑,任务量不宜太多。
学生在课前接收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需要在教师提供的在线资源中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对课程任务的大部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应积极与同学交流讨论,或者自行网络搜索。如果解决不了,应详细记录,在课堂上提出,由教师辅助解决。
3.2.2 课堂
学生课前在线学习,而课堂上主要汇报自学情况并展示自已的作业成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内化。学生也可以就不太理解或自己课外拓展了解等方面的知识与同学加以讨论,也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获得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学习汇报,查收作业,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对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对于重点及难点的理解与应用。
3.2.3 课后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成果给以评定,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自己所的教学任务、学习资源等,尤其对于学生不太理解的地方要反复强调。课后教师还要测评题,且需承担答疑与指导工作,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教师的测评题且进行知识的总结内化,遇到问题时也要及时与同学讨论或者与教师进行交流。
3.3 成绩评定
传统教学中对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等)、实验成绩、考试成绩。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评定方法保留了传统的作业、考勤及期末考试的部分,增加了关于小组方面的考核。图1为学生成绩各部分的构成,其比例可适当调整。图2为小组整体评价分值比例构成。
小组整体评价主要反映实践考核部分。教师案例后阶段性地督促组长,组长充分与组员沟通、协作,以保证按时按量地完成计划任务。任务完成后各个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展示成果、答辩、互评,并提交相应的阶段报告文档。教师可以从技术、过程管理与开发成果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
4 结束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原来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参与者,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沟通、协作、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在时间投入、思维转换、技能提高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混合型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曾玲晖,张,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2]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 周树森,邹海林.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软件开发类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14:83-85
[4] 吴志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重构研究[J].现代教
育科学,2016.3:75-78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考核体系
1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进行预习新课知识,包括课本知识、例题等;课中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整个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知识,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后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课后作业或测试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能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探究问题,具主观能动性,而教师仅仅是辅助者和引导者。课前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录制的微视频或教师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课中教学活动主要是解答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的问题、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新知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知识内化、教师评价学习情况并进行反馈;课后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后练习与评价,包括学生通过QQ、网站、手机APP进行作品展示、师生互评、考核评价、知识拓展等。从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时间分配、技术支撑、评价考核等方面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如表所示。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
首先是课前教学活动阶段。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哪些内容适合探究式教学,哪些知识点适合录制视频,哪些内容适合直接讲解等,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录制微视频。录制微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哪些知识点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教学效果好。微视频设计要点是1个微视频只讲1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在录制过程中,要选择安静的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3)教师微视频。教师录制完微视频后,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课程网站、4A平台等将微视频及时发给学生。4)学生学习微视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观看微视频,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多看几遍视频,或遇到不会的,先暂停视频,及时记笔记,上课时着重关注此问题。5)学生做练习。学生学习完微视频后,需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及学生做练习的反馈情况,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实际学习情况。然后是课中教学活动阶段。教师确定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课中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也会将学习微视频时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独立探究,独立完成作业,独立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探究后,需要通过合作交流将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内化;最终学生个人或小组将会完成作品,学生可以通过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宣传栏、展示会、网站或比赛等形式进行交流,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也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想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的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其强调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若将现有的考核方式用于该教学模式中,将影响教学效果。需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创新,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应该由课前自学评价、课中交流与合作、最终学习效果评价三部分,并进一步细化分解,包括观看微视频时间、练习完成情况、课中交流次数、课中发言质量、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情况、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其中观看微视频时间和课中交流次数可以量化,练习完成情况、课中发言质量、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情况,教师可以主观打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在期末组织学生统一考试,采用万维全自动考试平台配题库,学生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机试。最终成绩评定核算采取新的考核体系,而不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成绩占%70的核算方式。计算机基础课堂期末总成绩构成比例如图所示。
作者:李伦彬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现实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由学生在课后以看视频讲座、收听播客、精读增强版电子书、与网络社区伙伴互助等形式完成,而不是由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学生可以随时使用在线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在与每个学生的互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课后,学生可以管理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风格,教师则可以调整教学与协作的方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结合职业院校教育的基本特点,关于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呼叫中心专业课堂,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点经验:
一、呼叫中心专业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自带设备学习法
据美国《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资讯:大学生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超过3.5小时;学生人均有2.7件数字设备。使用自带设备已成为学习的基础部分。【自带设备(BYOD),也称为自带技术(BYOT),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使用自己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是其他移动设备的做法。】教师在上新课前,需要提前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课题及研讨的题目。学生在课前使用自带设备查询搜集好教师下发的学习课题及研讨的资料,参与课堂的互动教学。在课堂中由教师教学转变成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或者教师以同伴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一起进行的活动。“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提高学习成就感,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和跨学科的教学机会。学生将由教育的消费者向创造者转变。也就是说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地创造教育产品。这是因为各种数字化工具的出现,让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多媒体教育资源,成为教育资源积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课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探究新的学习主题。
二、角色转换,学生180度逆转式教学
翻转课堂使教学实施更加多样化,从教师通过几分钟的实践性学习来减少讲课时间到设计视频或布置课前阅读,都可以开展翻转式教学。针对呼叫中心专业的特殊性,在呼入呼出等基础学科课程上,教师讲课可转换成由学生来试讲,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亲自投入到教学体验中,获得了个人对新知识的深层次感受;课外时间,由竞争当小老师的学生代表做好授课的资料、课件、视频等;课堂上,学生轮流授课,剩下的学生和教师负责听,参与点评、互动、讨论。灵活性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说课能力。
三、教师由知识的呈现者变成学生的“教练”
教练式教学,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将课前有疑问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根据课堂需要成立协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学生问的问题比较统一,可以成立辅导小组,给学生统一讲解。 课后,教师将课堂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将这些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和学生作品收集整理后分享给学生。分享的形式可含建立QQ群、微信群、邮件等。这些内容可以长期保存,遇到问题可随时查阅。对于个别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前的学习视频或者课后教师整理的资料进行补救性学习。
四、“混合式”翻转教学的分组式搭配法教学
我们以高职院校呼叫中心专业课程《电话营销的运营与管理》(该教材是由客户世界机构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呼叫中心专业规划教材)为例,讲解教师如何使用“混合式”翻转教学的分组式搭配法教学。
《电话营销的运营与管理》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呼叫中心专业学生在大二时必须完成这门课的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讲解项目运营的关键要素和团队管理的流程方法,在内容上非常贴近企业与组织的实际工作需求。该课程的探讨研究性较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混合式翻转教学。
1、建立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本课程主要以校内课程资源为主,校外课程资源为辅,按照教材里呼叫中心项目运营的关键要素和团队管理方法重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选取学习内容、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课程资源要美观实用,方便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课程资源做到最小化,即一个概念一个资源,一个(组)案例一个资源,便于灵活组合,及时更新;将课程资源分门别类整合在不同的资源库中,至少应包括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或学生课后学习需要灵活设置其他教学资源库。根据课堂教学实施需要,每个教学单元应有一个图表教案,能完整反映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并连接必须的课程资源。
2、将课程资源进行分类
建立好资源后,将资源进行重新整理,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划分为两大部分,自主学习部分和课堂讲解部分。其中自主学习部分有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以及电话营销教材里各个章节里专业名词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外预习时自主完成。课堂讲解部分主要为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比如电话营销的发展历史,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等。
3、混合式翻转课堂的实施
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人数控制在20人之内,根据上述分类课程资源对学生分配任务。一半的学生在图书馆或是其他学习场所,利用网络、教学辅导、微课、慕课、移动学习等方式搜集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记录好疑难点。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则在课堂由教师讲解疑难知识点,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与教师探讨。教师和学生也可以登录客世教育教学系统,一起寻找案例探讨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地理
在全球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迫切需求。高中地理在高中时代化为单独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影响巨大,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翻转课堂,或称颠倒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于美国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尝试,目前已具有蔓延到高效课堂教学的趋势,本文将这一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进行探讨。
一、合理设计教学视频
社会已经是信息化时代,全民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发展不仅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教育事业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正确运用能为高中语文课堂增添不少乐趣。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设计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在讲解有关知识点时结合教学视频,使难懂的知识点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二、小组模式下进行合作学习
地理翻转课堂中,应设计以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活动。学生在自学环节已经基本了解了需要学习的主干或原理性的知识,而课上的活动应让学生有机会应用这些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分组,把4~6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合作,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从同伴中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老师从中协助时给予各小组足够时间讨论,并帮助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当学生碰到难点时适当指导,让学生往正确思路思考。最后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再指出正确的结果,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深刻。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在高效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对传统的地理课堂中学生活动参与不足做出很好的弥补。正所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在看到翻转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时,也不能忽视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遵循摒弃不利于发展的因素,继承传统中的优秀精华为指导思想,正确运用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27-03
2011年5月27日至29日笔者参加了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广西赛区的比赛,通过比赛前的课件制作、模拟试讲、修改、最终的比赛和赛场观摩学习,笔者收获颇多,结合此次比赛的经历和教学理论、教学经历,笔者对当今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一、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的简介
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仅体现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关系着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质量。“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搭建全国性的英语教学竞赛平台,促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赛设立综合课、听说(视听说)课两个组别,复赛需利用电子课件进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应用和创新,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方法和手段,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观摩,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复赛和决赛分为三部分:展示赛前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 临时根据赛场所给材料进行说课;说课完成后即席回答评委的提问。这三种形式反映了参赛教师的英语基本功、课堂教学设计水平、教学反应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风格、互动氛围、教学效果、教育技术辅助、所依据的外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教师本身的思维逻辑及其中西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短暂的20分钟教学比赛,课件精彩有趣,教师教学方法娴熟。进行课堂配合的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本科班级,水平并不一致,考查了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笔者参加了第二届“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复赛,在比赛和观摩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发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水平、教师讲授内容的难度、授课方法、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辅助具有紧密的联系。笔者作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结合此次比赛,对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行了反思。
二、结合比赛反思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高职高专的学生入学的分数相对本科院校来说较低,英语单科的成绩也较低,英语基础普遍来说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好。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应该“以英语为主,必要时可用汉语”,而高职高专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本无法实现“全英授课”,大部分的学生因为听不懂,吃力,会主动要求教师多用汉语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听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使用汉语教授英语。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迁就学生的水平,教师用汉语教学,学生习惯了汉语教学,只懂得做习题,却不能提高听力和口语的水平,更无法实现“全英教学”。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许多任务无法顺利开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限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发现,此次赛场上配合课堂教学的学生都是主办方广西大学的本科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参赛选手能够实现“全英授课”。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比赛中的教学进行得很顺畅,互动积极,配合起来毫不费力,教学效果良好。如果换成了高职高专这些英语基础不那么好的学生,参赛选手就难以实现“全英授课”。因为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提示和讲解,配合起来就不会那么顺畅,开展互动时会有障碍,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英语教学条件有限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条件有限,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不足,英语开设的教学课时不多,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以笔者所在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一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时是第一学期14周,第二学期10周,每周4个课时。大二的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时是每个学期12周,每周2个课时。这些课时中每8个课时中有2个课时是听力课,只有听力课才能用到语音室,其余的课时教学使用带有黑板的普通教室。教材方面,难以找到很合适各专业学生英语水平难度和专业特点的教材。在笔者工作的学校里,近五年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希望英语》,每学期一册,每册包含8个单元,一个学期是上不完的,通常只能挑着内容来上,或者是上前几个单元,放弃后面的几个单元。相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的课文长内容多,句型较复杂,词汇量大,习题难度较大,内容不够实用,学生认为其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并无实际用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单一,不管是焊接专业,建筑专业,还是艺术系的学生,教材都是同一本,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涉及的内容差别很大,但在教材上却没有区别。听力课少,语音室不足,学生的水平无法实现“全英教学”,导致学生的听力和口语难以提高。在此次比赛的准备过程中,笔者在选择教材上感觉到一筹莫展。既要以自己平时上课的教材为主,符合高职高专的水平和特点,又要考虑到赛场上的学生的水平和评委的反应。笔者参赛的科目是听说课组,选择的教材是肖涌编著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听说教程3(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这本教材主要是日常的交际对话,语言和内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相对比较简单。经过比赛和观摩其他本科参赛选手的比赛,笔者发现,高职高专的教材对于赛场配合的学生和评委来说过于简单,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和互动的积极性,评委也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让学生复述和记忆的教学方式简单,体现不出教学方式的新颖和有效性,而本科参赛选手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赛题目内容较有挑战性,教师可扩展的文化知识点更多,通过让学生参与挑战性较大的互动活动,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学到的东西更多,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参赛中,各位选手都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配以图片、影像资料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高职高专平时实际的教学条件中,这点是无法实现的。仅仅依靠普通的带黑板的教室,教师是无法用语言和手工制作的图片等物品来代替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和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的。
(三)传统教学方式难以突破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沿用凯洛夫的“五环节、三中心”教育理论,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和“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下,虽力图转换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是实际收效不大。原因有:1.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习惯了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方式,到了大学并没有积极去转变。2.学生缺乏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关注的重点是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考试,英语课堂上和课堂后都不会主动学习和复习。高职高专对学生的要求是通过大学英语能力考试B级,大部分学生不会有很强的愿望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在通过B级考试后,学生就产生了厌烦和放弃学习英语的情绪,也失去了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在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比较低。课后的学习也仅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作业,主观能动性欠缺,自觉性不强,所以他们虽不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在抵制传统的课堂的同时又对那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具有很强的依赖感”,[1]自己没有要转变的动力。
(四)学生对外语不重视,有厌学情绪
学生忽视外语学习,重视专业学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请学生来读课文或者是回答问题时,学生拒绝回答,理由是“我不会读,我的英语真的很差”。在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状态差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常把埋怨自己基础差挂在嘴边,这种表现是因为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这些想法源于学生对高考分数差距的认识,源于“我们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不是本科学生”的心理比较。反过来,学生这样的心理和不配合无形中打击了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完成课堂任务,为了不拖延时间,教师只能把整个课堂的主导权抓在手中,最终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参赛中,被抽来进行课堂配合的是本科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优越感较强,在课堂中自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在讨论环节中踊跃发言,想法多样,教学气氛活跃。可见,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课堂配合对教师的教学情绪、敢于采用新颖的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鉴于上文中反思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笔者试图提出几点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改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改善教学条件
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和建设经费多数用于建设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投入在大学英语教育和设备上的甚少。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仅依靠每周少量的课时,在普通教室上英语课显然是不够的。教学效果有赖于良好的学习环境,高职高专要增加对大学英语教学设备的投入,尽量使用多媒体和语音室,利用图片、音频、影视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外语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到知识,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外语对专业是有用的,就要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和水平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需求、社会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认为“学外语对专业、对将来工作无用”的偏见。
(二)坚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外语水平较低和兴趣不足,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反感却又依赖“填鸭式”课堂教学。高职高专的外语教师不能因此止步不前,应当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继续坚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转向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语言实践的指导者和质量监督者”。[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授的内容,设定一些易于课堂操作的任务,如以小组为单位,参照网络上英语网页的制作自行设计公司英文网页;以个人名义给身边的同学写英文邀请函,收到邀请函的学生也必须用英文回复;参照产品的宣传资料,自行设计英文的产品介绍和英文广告词;模拟各种生活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操练和练习等。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操作性较强又比较有趣的活动,这既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完成,又能够通过团队共同协商、讨论、合作来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教师不做好或不好的评论,只进行启发、指导和监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教师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英语交际中感受到使用、创造语言的乐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去探索、去发挥。合作学习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2]这样一来,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也得到了改善,变成了“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向模式,具有启发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对于将要踏上社会的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调整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和思维
要想学生在行为上积极参与,就要使学生从心理、思维和情感上参与,只有这样,学习才能焕发出动力和活力。“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对语言学习者产生较大影响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焦虑和性格等。”[3]动机不同,学习的意愿和态度就不同。对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练习和涉猎英语的相关知识。相比之下,只为了应付考试的学生,在外在压力下学习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一旦考试结束就容易懈怠甚至停止。上文提到,学生不重视外语学习,认为学习外语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没有用处,有厌学的情绪,有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而一旦考试不及格或者等级考试没有考过,学生就容易产生焦虑,这更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学生只有怀着兴趣和动力来学习,才会学有所获。教师相应的也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不能因为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而失去教学的激情,不能因为学生认为学外语无用,在课堂上不配合就一个人唱独角戏,包揽一切,单向灌输,只知道讲解课本内容,灌输语言规律,死板地讲解习题,略过语言操作练习,只追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思维,不要只是钻课本,而是可以通过依托课本内容,设计角色扮演、模拟对话、课堂讨论和辩论等,改革课本教学内容,自编教材,使其中的内容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把教与学搞得生动有趣。只有教师对外语教学,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情绪和思维转变了,教师才会教得有激情,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学习才会有收获。
四、结语
高等学校外语教师不仅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分析者,还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如何上好大学英语课是广大高校英语教师一直在探讨和努力要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外语教学大赛,这既有利于教师通过比赛和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知识水平,又有利于教师反思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利用在比赛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转变教学方式和探讨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作一个和谐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达到以比赛促进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穆正礼.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89).
[2] 徐丽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进[J]. 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0(32):101.
[3] 王珍珍.浅论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