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建设工程安全导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火电 企业档案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企业档案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行政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等等。在以往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往往被认为只是单纯的人事档案管理,由此被遮上了一层一般人不便问津的神秘色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由于人力资源实行了广泛流动,企业员工基本上摆脱了人事档案的束缚,档案越发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科学稳定持续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中心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中心工作”。档案管理尽管不是企业的核心经济业务,但是它对于企业的核心经济业务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管好用好档案,对资源开发的作用尤为明显。
2、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各企业应注意日常工作中,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并按一定要求进行科学分类整理,统一管理本企业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1)企业的档案是企业科技发展的催化剂。
(2)企业的科技档案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企业档案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表现形式。
(4)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企业成功的金桥。
3、电火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归档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由于一些电火职工对《档案法》不甚了解,对电火档案也不够重视,存在重安全生产,轻管理的现象,所以电火档案管理的档案工作仍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不规范现象。 近年来,在企业资产重组、单位转制、项目招投标、质量体系认证、产权登记过户等工作中产生了各种门类的新型帐外档案资料,而档案人员对新型档案资料不了解以及收集的滞后性使这些档案在收集过程中容易遗漏,从而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3.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大部分档案员不是档案专业毕业的, 对档案管理比较陌生,部分档案员由于年龄大或身体欠佳由其他部门照顾到档案部门,致使造成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也趋于老化。 当前,电火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工作环境较以前都已有很大的改变,在舒适的环境里工作,图安逸,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现象较为普遍。
3.3档案意识不强。 在电火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经营、轻档案”的意识还很强,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电火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应该打破“轻档案”的传统思维模式,将档案工作完成情况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从而强化全员的归档意识和责任意识, 确保公司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及实物及时归档。
4、加强电火档案管理对策
4.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企业基础工作, 档案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档案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条件。 所以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 对电火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企业应该经常把他们送出去培训专业知识,同时也培训相关的计算机以及企业管理知识,让他们既懂档案业务知识,又知道企业管理知识,更明白如何运用计算机去管理档案。 当然,电火企业档案工作者也应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休养,积极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切实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做到电火企业档案分类,归档准确,规范、标准,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编研起到促进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4.2加强档案的信息开发利用,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电火企业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由过去的封闭型转换为开放型,改变了以往重视管理,忽视开发利用工作的弊端。 增强了信息的开发意识,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真正体现档案的实际价值,为企业发展和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系统、全面的服务。 企业档案打破传统服务方式,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主动出击,把握市场动态、预测企业要求,了解捕捉市场经济和企业所需的档案,从而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 企业档案部门要及时了解企业各阶段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扩大充实档案资料的信息量,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4.3规范电子文档归档,提高档案信息的实效性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推动了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为档案信息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历史数据更能从文、图、影、像等多方面更形象地展现出来,所以对电子文档的前期收集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纸质档案要按照规定统一载体、统一格式,在归档的同时,也需将电子文档归档,才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检索的便捷性,实现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对档案编研工作也起到整合作用。 一份真实、完整的工程档案是一个电力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反映, 而工程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电火企业施工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好档案资源。
5、档案案卷质量的控制
从档案形成到档案移交,积极、主动地寻找改进机会进行质量改进,档案人员除了参加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外,还要组织档案案卷质量的检查,做到“三查三整改一验收”。
5.1在单项工程进入时,由档案工作小组组织对各单位形成的文件、记录、图纸资料的格式、签名、盖章等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全面检查。
5.2在档案立卷前,对照分类大纲查档案的分类是否科学,初拟的案卷标题是否准确,卷内目录编制是否便于日后查找,以及文件资料是否用正本、原件归档。
5.3档案立卷完成准备移交前,再次抽查档案整理立卷的案卷质量,如装订是否牢固,有无去钉等。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用档案整改通知单发送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在下次检查时同时检查前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最后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半月中,立卷全部完成并具备验收条件时,对照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组织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通过不断循环的改进,使案卷达到高质量,从而创建出精品工程档案。
6、火电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突破及其实施效果
5.1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
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规范是面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各类工程档案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所列文件归档范围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应该编制从立项审批、前期准备、施工建设、竣工投产到验收检查各阶段产生的各类应归档文件内容和项目文件归档范围,从而解决建设项目产生哪些文件,哪些文件需要归档的问题,为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和系统提供保障。
5.2工程项目文件的整理方法
编制火电施工工程档案管理导则,按照分类号、文件顺序号的结构,详细排列所有火电施工建设工程项目文件,为整理项目文件提供依据,为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提供保障,使项目档案的分类编目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日后的检索查找,从而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整理项目档案的效率。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实施,受到各单位专职档案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兼职档案员的欢迎。导则实施后,项目文件的收集更加齐全、完整,整理更加规范,归档更加及时,查找更加方便快捷,为档案专项验收、达标投产验收和创优检查的顺利通过提供了方便条件,为日后的查找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最新修订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 针,明确电力行业安全隐患(以下简称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电 力事故和电力安全事件的发生,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等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发电(含核电厂常规岛部分)、输变电、供电企业 和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和电力监管机构对隐患实施 安全监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隐患是指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产 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或对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不良工作 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二章 分级分类
第四条 根据隐患的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电力事故事件类 型,隐患可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 故隐患、大坝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六类。
第五条 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 患。其中:重大隐患分为Ⅰ级重大隐患和Ⅱ级重大隐患。 第六条 重大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电 力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和其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事故的隐患。
(一)Ⅰ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者 50 人以 上重伤事故的隐患。
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 599 号令《电 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较大以上电力安全 事故的隐患。
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 上设备事故的隐患。
4.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或者燃煤发电厂贮 灰场大坝溃决的隐患。
5.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规定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
(二)Ⅱ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 1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 者 1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事故的隐患。
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 599 号令《电 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电力安全事故 的隐患。
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 上、5000 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的隐患。
4.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漫坝、结构物或边坡垮塌、泄洪设施或挡水结构不能正常运行的隐患,或者造成燃 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断裂、倒塌、滑移、灰水灰渣泄漏、排洪设 施损坏的隐患。
5.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安全责任制 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严重缺失,安全培训不到位, 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定期开展,水电站大坝未 开展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未开展安全评 估等隐患。
6.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 安部第 108 号令)和《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 定》(公安部第 121 号令)规定的火灾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一般和较大等级的环境污 染事故的隐患。
第七条 一般隐患是指可能造成电力安全事件,直接经济损 失 10 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电力设备事故,人身轻伤和其 他对社会造成影响事故的隐患。
第三章 认定原则
第八条 隐患等级应在客观因素最不利的情况下,按照其可 能直接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来认定。不同类型的隐患,应按照其可 能导致不同等级事故(事件)的最严重程度认定。
第九条 人身安全隐患的认定:
(一)死伤人数按隐患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计算,可能导致重伤的按死亡计算。
(二)在特定条件下,确认不会导致人身死亡和重伤的隐患, 可以认定为人身轻伤。
第十条 电力安全事故(事件)隐患的认定:
(一)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厂或者变电站全厂(站)对 外停电事故(事件)时,不考虑其可能对电网造成的电压波动。
(二)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机组故障停运事故(事件) 时,不考虑其可能导致的电网减负荷。
(三)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电网减供负荷和城市供电用户停 电事故(事件)时,县供电企业事故等级认定可参照县级市事故 等级的认定。
(四)供热电厂停止供热是指所有时间段的供热中断。 第十一条 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认定:
(一)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认定应按照隐患可能造成最严重 的设备设施损坏计算。造成设备部分零部件损坏,但无法更换损 坏零部件的,应计算整套设备的损失。
(二)隐患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 或者为恢复其功能所发生的备品配件、材料、人工、运输、清理 等费用以及事故罚款、赔偿费用等。
(三)设备设施的修复和整改时间认定,按照设备设施正常 采购、修复及更换时间来计算,特殊设备考虑厂家标准制造时间。 第十二条 大坝安全隐患的认定:
按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第 3 号令), 安全等级评定为险坝的水电站大坝,定为Ⅰ级重大隐患;安全等 级评定为病坝的水电站大坝,定为Ⅱ级重大隐患。按照电监会《燃 煤发电厂贮灰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xx〕3 号), 安全等级评定为险态灰场的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定为Ⅰ级重大隐 患;安全等级评定为病态灰场的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定为Ⅱ级重 大隐患。
第十三条 安全管理隐患的认定:
(一)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是指未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要求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二)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是指未能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 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生产人员在生产运营和建设施工 中应负有的安全责任。
(三)安全管理制度严重缺失,是指按照发电、供电企业和 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法律 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部分得分没能达到 36 分以上的。
(四)应急预案严重缺失,是指企业未能按照《电力企业综 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以及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 式、生产规模和风险种类等特点,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或者编制 的应急预案内容不符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的基本要求。
(五)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指未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xx〕10 号)要求, 实行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 人员)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六)应急演练未开展,是指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或虽已开展 应急演练但无相关记录和总结的。
(七)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开展,是指未 按照电监会《关于印发发电机组并网安全评价及条件的通知》 (办安全〔20xx〕72 号)、《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评 价及条件的通知》(办安全〔20xx〕79 号)要求开展并网安全 性评价工作的。
(八)水电站大坝未开展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是指水电站 未按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 3 号令)开展 大坝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燃煤发电厂未按照《燃煤发电厂贮灰 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xx〕3 号)开展贮灰场大 坝安全等级评定。第十四条 火灾事故隐患的认定:
(一)影响人员疏散或者灭火救援的;
(二)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存储易燃 易爆化学品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六)其他违反消防法规的情形。
第十五条 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认定:按照因危险源泄漏, 可能对人身、设备设施、大气、水源等方面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 因环境污染可能引发的跨行政区域纠纷的严重程度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电力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电力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上报和管 控工作全面负责。电力企业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方位 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落实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对 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并于每月 10 日前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上月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见附表 1),于每季度第一个月 10 日前报 送上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总结。
第十七条 建立重大隐患即时报告制度。电力企业经过自评 估确定为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区电力监管机构报告。 涉及消防、环保、防洪、航运和灌溉等重大隐患,电力企业要同 时报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整改。重大隐患信息报告应包 括:隐患名称、隐患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隐患危害程度、整改 措施和应急预案、办理期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见附表 2)。
第十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重大隐患 实行挂牌督办制度。电监会负责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Ⅰ级重 大隐患挂牌督办,电监会派出机构负责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 Ⅱ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电监会可根据情况委托派出机构对部分Ⅰ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涉及到跨省跨区和多个单位的Ⅱ级重大 隐患,派出机构可报请电监会挂牌督办。
第十九条 电监会派出机构对所辖地区电力企业报送的以及 在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按照本规定第六条进行定级和登记 建档,确定为重大隐患的,应组织评估。经评估为Ⅱ级重大隐患 的且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要向相关企业下达重大隐患挂牌督 办通知单。经评估为Ⅰ级重大隐患的且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 应于 2 个工作日内将重大隐患信息报送电监会和当地人民政府。
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Ⅰ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单可由 电监会下达到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成员单位并告知有 关派出机构,或通过派出机构直接下达到被挂牌的电力企业。重 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单主要包括:督办名称、督办事项、整改和 过程防控要求、办理期限、督办解除程序和方式。
对整改时间不超过 180 天的重大隐患,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 现场督查和指导。
第二十条 电力企业要建立隐患管理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 整治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措施、整改预案和整 改期限,限期将隐患整改到位。在重大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加 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实现重大隐患的可控在控。
第二十一条 在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 全的,如果不影响电力(热力)供应,电力企业应当停工停产或者停止运行存在重大隐患的设备设施,撤离人员,并及时向电力监 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电力企业要组 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符合安全生产 条件的,需经电力监管机构审查验收同意方可恢复施工和生产。
第二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了解重 大隐患整改工作进度,对于隐患整改责任不落实、未能按规定时 间完成整改的电力企业,电力监管机构有权责令其暂时停工停产。
第二十三条 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建立隐患 月报告、季度分析、年度总结制度,定期统计分析和通报所辖地 区电力企业在隐患管理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奖惩机制和信息报 告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于每月 17 日前向电监会报送上月本地 区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 17 日前报送上季度隐患 排查治理分析总结。
第二十四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于电力企业自主排查评估、及 时上报重大隐患并得到有效治理的,要给予通报表扬;在督查时 发现重大隐患而相关电力企业未上报的,要给予通报评批,造成 严重后果的,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电监会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关键词:建筑 电气 施工组织设计 审核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在每项建设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规划作用、组织作用和指导作用,是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各项具体施工条件,拟订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定施工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投产和交付使用;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保持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以实现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益。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总的概念,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类别、工程规模、编制阶段、编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在编制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所不同。
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此处我们主要涉及施工单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一般在投标时,针对标的编制综合指导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亦称为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标的施工单位在开工前由项目部针对具体的单位工程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电气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2.1建筑电气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2.1.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如上级主管部门或发包单位对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土地申请红线图和施工执照等方面的要求,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等;
2.1.2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其中包括:单位工程的全部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和标准图等有关设计资料,以及设计单位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要求等;
2.1.3施工单位年度生产计划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如进度等;
2.1.4资源配备情况。如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和来源情况;
2.1.5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2.1.6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如施工现场的地形、交通运输道路及气象资料等;
2.1.7预算文件和国家规范等资料。工程的预算文件等提供了工程量和预算成本。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有关定额是确定施工方案、编制进度计划等的主要依据。
2.2建筑电气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建筑电气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施工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等部分。对于较简单的建筑电气工程其建筑电气可以简化,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技术组织措施等部分。
2.3建筑电气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编制要求
2.3.1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包括电气工程种类、名称、地点、内容(电气内、外线工程,电缆工程或照明、动力、变配电、电子报警、安防、门禁等系统的要求、特点和方法)、工程量、交付使用的时间、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
(2)施工地点的特征:包括施工部位的特征、规模、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情况等。
(3)施工条件:包括现场条件、与协作单位的施工配合条件和其他工种交叉情况,材料和预制加工品的供应情况、劳动力和机械运输等情况。
2.3.2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选定,应在拟定的几个可行的方案和方法中进行分析比较,选用最优的。选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施工顺序安排:① 做好施工准备后再加工。② 要摆正电气工程施工在全局的地位。③ 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安排施工流向。④ 要注意施工最后阶段的收尾、调试、使用前的准备及交工验收等工作。
(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① 要使各个流水段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如电气外线工程可以利用转角杆、耐张杆来划分流水段。② 各段的工程量要大致相等,使各组工人在此段上工作的时间也应相同。③流水段的大小和多少要适当,既要与施工工艺相协调,又要和劳动组织相适应。电气内线工程的流水段可按土建工程施工的流水段划分。
(3)施工机具的选择 施工机具应遵循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选择。
(4)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选择:① 方法可行、条件允许、可以满足施工工艺要求。② 符合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③ 尽量选择那些经过试验鉴定的科学、先进、节约的方法,尽可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④ 要与选择的施工机具以及划分流水段相协调。电气工程施工中项目较多,在施工方案中不必将每个项目的施工方法都写入,而只写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即可。例如,电缆施工中的电缆沟开挖和电缆敷设、电气内线工程施工中的导管及线槽敷设、电气外线工程施工中的放线等项目。
(5)技术组织措施:技术组织措施是指在技术、组织方面对保证质量、安全、节约和季节施工所采用的方法。
(6)还必须有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措施;
2.3.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是在确定了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工程的施工程序、各个项目的延续时间以及项目之间的搭接关系、工程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及总工期等做出安排。在此基础上,可以编制劳动力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具需用量计划等。所以,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吸收他们参加编制和审定;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统筹安排,合理安排各工序间的立体交叉配合施工顺序,发挥施工单位的优势和水平。
3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与实施
当施工组织设计的初稿完成后,要组织参加编制的人员以及单位进行讨论,经逐项逐条地研究修改,最终形成正式文件,报送建设项目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施工单位和工程各相关的单位应认真贯彻实施,未经审批不得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各级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交底讲解应使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关部分的内容和要求,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得以有效的贯彻、实施。
各级生产和技术负责人要督促、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贯彻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并组织有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积累资料,工程结束后及时做出总结。
4结束语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总体指导性文件。编制和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国家方针政策、遵守合同规定、科学组织施工,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保证安全;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赶工期时更要严把质量控制关,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总之,一个优良工程的创建离不开施工组织设计、电气人员技能与管理经验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第三版)
[2]. 宁仁歧,郑传明主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国家电力公司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检测;并网技术
一、项目简介
西安隆基1MWp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位于西安隆基厂区屋顶上,该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MWp,全部采用单晶硅275Wp电池组件。电站分为33个独立的发电单元,共计3个0.4kV并网点,发电单元全部采用固定支架形式,每个单元采用1台30KWp的并网逆变器,每六台逆变器通过电缆接入1台交流箱,每3台交流汇流箱通过电缆接入1台低压并网柜,通过低压并网柜接入隆基厂区低压配电系统,实现光伏并网发电。
二、总则
(1)电站并网光伏逆变器和光伏发电单元、升压变电部分调试运行是并网光伏电站基本建设工程调试运行和交接验收的重要环节,它对电池组件、汇流部分、逆变部分、升压配电部分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考验。检查光伏电站设计和施工质量,验证光伏电站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质量,通过对光伏电站机电设备在正式运行状态下的调整和试验,使其最终达到安全、经济、稳定的生产电能的目的。(2)本程序用于西安隆基
1MWp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并网调试运行试验。(3)调试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本程序做局部调整和补充。
三、光伏电站调试运行前的联合检查
(一)准备工作。(1)协调联系制度;(2)各单位的协调联系制度已建立、落实;(3)机电设备安装、检查、试验记录;(4)投运范围内所有的机电设备安装、检查、试验记录,均须经参加验收各方签字验收,电气保护整定完毕。
(二)环境要求。(1)各层地面已清扫干净,无障碍物;(2)临时孔洞已封堵,电缆沟盖板就位;(3)各部位和通道的照明良好;(4)各部位与指挥机构的通信方式完备;联络、指挥信号正常;(5)各部位设备的标识已安装完成并核对正确;(6)各运行设备已可靠接地;(7)与运行有关的图纸、资料配备完整,相关记录表格已准备就绪,运行人员已培训后上岗;(8)运行部位与施工部位已隔离,运行设备和运行部位均有相应的安全标志。
(三)检测与试验。(1)太阳光伏组件检查。1)检查组件表面有无脏污及破损;2)组件产品应是完整的,标注额定输出功率(或电流)、额定工作电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有合格标志;附带制造商的贮运、安装和电路连接指示;3)组件互连应符合方阵电气结构设计。4)组件互连电缆已连接正确,有无破损,电池板接地可靠;5)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组件外壳与输出线间绝缘电阻;6)测试组件的开路电压。
(2)汇流箱检查。1)检查汇流箱外观合格,汇流箱内部接线满足设计要求,电缆标牌标识清晰;接线端子、铜排牢固;2)汇流箱内整洁无杂物;3)汇流箱应进行可靠接地,并具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设置相应的避雷器;4)汇流箱的防护等级设计应能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5)每一回路的电压、汇流输出电压正常;
6)空开、保险和防雷器完好、空开灵活;7)汇流箱及线路编号正确;
(3)连接电缆检查。1)连接电缆应采用耐候、耐紫外辐射、阻燃等抗老化的电缆;2)连接电缆的线径应满足方阵各自回路通过最大电流的要求,以减少线路的损耗;3)电缆与接线端应采用连接端头,并且有抗氧化措施,连接紧固无松动;
(4)接地检查。1)光伏阵列框架应对等电位连接导体进行接地。等电位体的安装应把电气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所有附件及支架都应采用接地材料和接地体相连。
(5)逆变器检查。1)与组件、交流汇流箱接线正确;2)接线端子牢固;3)柜体内整洁无杂物;4)空开完好、灵活;5)通讯监控系统完好;6)接地电阻测试,是否可靠;7)设备表面不应有明显损伤,零部件应牢固无松动;8)线缆安装应牢固、正确,无短路;9)模块安装检查:模块应安装牢固,螺丝打紧,地址拨码设置正确,标识和铭牌清晰。
(6)监控系统检查。1)应对监控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准确、可靠;2)应对监控系统的显示功能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显示参数正常;3)监控系统与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相关一次设备同步投入运行;4)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通信畅通。
(7)接地系统。检查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交流并网柜。1)电缆连接牢固、相序正确;2)接线端子牢固;(3)柜体内整洁无杂物;4)操作机构进出无卡滞、空开灵活、机械闭锁装置可靠;5)抽屉进出灵活,空开完好、灵活,通电指示灯显示准确;6)并网断路器符合接入批复功能要求;7)接地可靠。
(9)其它。1)各逆变器、汇流箱接线正常;2)照明正常;3)绝缘胶垫铺设完整;4)电缆沟及沟盖板铺设完毕;5)灭火器配置齐全;6)悬挂警示标识牌;7)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红外测温仪、接地摇表、组合工具箱齐全;8)防鼠挡板安装完毕。
(10)安全工器具。绝缘手套、绝缘鞋、验电笔、安全标识牌、安全警示带等。
(11)并网工作注意事项。1)在并网调试过程中,要组织好现场秩序,电站所有人员必须服从指挥,禁止随意走动。2)并网前现场工具配置要齐全并保证好用,如万用表、对讲机(保证电量充足)等。3)在确定并网日期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厂家工程师到现场。4)参与并网调试人员应对现场的电气接线、设备安装位置及其操作等非常熟悉。5)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在没有得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绝不允许对设备进行操作。
四、并网技术流程
(1)380V倒送电流程。1)合上接入点断路器,检查确认无误后。2)合上并网柜并网断路器,检查确认无误后;3) 逐个合上交流汇流箱内主断路器,检查确认无误后;4) 逐个合上交流汇流箱内各分支断路器。
(2)逆变器开机操作流程:1)合上逆变器对应的交流汇流箱分支交流断路器;2)合上逆变器本体交流输出断路器,等待逆变器界面初始化完成后,检查交流电压显示正常;3)分别用万用表测量与逆变器对应的直流及交流输出端子处的电压正常;4)逆变器自动检测,如符合并网条件,等待五分钟后逆变器进入并网发电状态;5)检查逆变器并网正常,用触摸屏对逆变器进行按键关机;6)断开逆变器一路直流输入断路器;7)用万用表测量该逆变器对应汇流箱所有直流输出端子在直流柜上电压正常,依次合上所有汇流箱对应在直流柜上直流输出断路器。
(3)注意事项:逆变器并网调试时,现场操作人员要注意低压交流柜电流是否随着并网逆变器数量的增多而增长,并做好相应记录;
五、并网后连续运行
(1)完成上述试验内容经验证合格后,光伏电站具备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条件,开始进入运行;(2)执行正式值班制度,全面记录运行所有参数;(3)运行中密切监视逆变器运行温度,以及电缆连接处、出线隔离开关触头等关键部位的温度;
六、并网运行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按各自的岗位职责、安全要求、工作程序进行工作,并持证上岗,遵守各项安全规程,服从指挥;(2)所有设备的操作和运行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和制造厂技术文件进行,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3)运行区域内严禁烟火,并配有齐全的消防设备,有专人检查监督;(4)运行设备安装完成后,彻底全面检查清扫,无任何杂物;(5)设备区域道路畅通、照明充足,通讯电话等指挥联络设施布置满足并网运行要求;(6)运行区域内设置一切必须的安全信号和标志;(7)投运设备区域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8)组织全体参加运行人员进行安全规程、规范学习,严格进行安全交底;(9)运行设备要求按设计图统一编号、挂牌,操作把手操作方向做明确标志;(10)保持电气设备和电缆、电线绝缘良好,保证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11)电气设备设置明显标牌,停电检查时检查部位的进出开关全部断开,并设有误合闸的保护措施,装设临时接地线,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高压危险”等标志牌;
七、并网运行规定
(1)运行人员必须纪律严明,工作中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2)运行人员不得无故缺勤、迟到、早退,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经本值值长同意;(3)运行人员必须熟悉运行设备,了解运行试验程序;(4)运行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了解和掌握所辖运行设备的用途、性能、主要参数、操作方法及事故处理办法;(5)运行人员要按时记录各表计的有关读数,详细记录各项试验的试验时间、有关数据、缺陷及处理结果;(6)运行人员要定时巡检所辖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7)运行值班交接必须在工作岗位进行,交接班记录填写真实详细、特别时对设备缺陷、试验进展情况、注意事项要交代明确;(8)运行的各项操作命令必须而且只能由运行指挥员下达,指定操作人员操作,其他人的命令均不予受理;(9)运行的各项操作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各项操作必须有操作人和监护人;(10)运行人员不得私自操作任何设备,要作好设备的监护工作,防止非运行人员乱动设备;(11)运行出现紧急情况时、运行人员要保持镇定,严守工作岗位,严格服从命令听指挥。按照指挥指令处理紧急情况。
总结: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国内迅速发展,相关从业及施工人员相对经验不足,因此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标准化并网、检测、试验流程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为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健康发展,合理利用现有的法规、技术,从而为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GB 9535)
[2]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1部分:结构要求》.(GB 20047.1)
[3] 《晶体硅光伏(PV)方阵 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 18210)
[4]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Q/SPS 22)
[5]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 20514)
[6] 《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 19964)
[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
[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48
[9] 《变电站运行导则》.DL/T969
[10] 《陕西光伏靖边电站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1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2009
[1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13] 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15] 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 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