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第1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干旱;吉林长岭

中图分类号 P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39-03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1-3]。全球气候变暖已是被各国气象学家所承认的不争事实,它对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严重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4]。2001年IPCC第3次评估报告指出,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 ℃,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在此大环境下,该文对长岭县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了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无霜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通过掌握气候变化趋势规律,可以提前做好干旱预报、预防,为当地各级领导组织指挥农业生产、开展人影作业、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属于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由于水分收支严重失衡,造成该区旱灾严重,有“十年九旱”的农谚。近20年中1993、1995、1996、2000、2001、2004、2006、2007、2009、2011年都出现严重的旱灾,其他年份也有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干旱,且干旱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由于长岭县春、夏、秋季经常发生不同时段和程度的干旱,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该文选用长岭县1971—2010年40年历年逐月地面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用最简单的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当地各种气象因素,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过程,了解某一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出现的规律和特征。为了对这些气象要素进行更好的分析,该文用时间年份(x)作为自变量,各个气象要素作为因变量(Y)建立一元趋势方程Y=mx+c,以反映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其中c为常数,m为趋势系数。m、c都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所有数据均作为整数计算。

2 气温变化

选取1971—2010年年平均气温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经相关计算,其变化趋势方程可表示为:

Y=0.043 9x+4.865 1(1)

通过(1)式,对其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均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水平。通过数据可知,长岭县的年平均气温以0.20 ℃/10 a的速度上升,其速度远远高于中国1951—1989年的平均气温线性增长率(0.04 ℃/10 a),也比每100年升高0.6 ℃的全球平均升温趋势要显著。

从年平均气温波动看,1974、1976、1985、1987年是长岭县的“冷谷年”,年平均气温为4.6 ℃,最低值是1985年的4.4 ℃;而1995、2002、2003、2004、、2007、2008年则是长岭县的“暖峰年”,年平均气温≥6.5 ℃,最高出现在2007年,为7.5 ℃,比40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值高出1.7 ℃。1971—2010年间,最暖的2007年比最冷的1985年平均气温高了3.1 ℃。从1985年开始升温趋势逐渐明显,到2000年,气温回升速度加剧,从2001—2010年年平均气温为6.4 ℃,比近40年年平均气温高0.6 ℃。

3 降水量变化

近40年来,长岭县的降水量在总体趋势减少的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起伏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得出延吉市年降水量的趋势变化方程为:

Y=-2.044 4x+466.58(2)

对(2)式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均通过了0.05和0.01的显著水平,通过1971—2010年40年年平均降水量折线图可以看到,近40年来的降水量阶段性的起伏变化明显:但整体降水量在下降,1983—1994年表现为波动性增加;从1994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减少,1973、1982、1993、1996、2001、2006、2009年是长岭县年降水量的低谷年,这几年年平均降水量为286.5 mm,其中2006年降水最少,为270.3 mm;从趋势看,1983年开始回升,至1994年为降水量高峰年,最多为1983年,为716.2 mm。而且自1994年以后,年降水量的减少幅度明显增大,但在总体上,长岭县近40年来年降水量呈缓慢减少的趋势。

4 日照时数和无霜期

通过1971—2010年40年年日照时数资料可以计算得出日照年合计的趋势方程为:

Y=-6.204 5x+2 818.2(3)

(3)式通过了0.05的显著水平检验。通过公式可知,日照年合计以平均每年6.2 h速度减少,趋势明显,如图3所示。由于近40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而引起雾霾天气的增多及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

通过相关资料得知,长岭县1971—2010年40年平均无霜期在150.85 d,且无霜期不断延长,每年以0.468 d的速度在增加。

5 未来干旱的发展趋势

吉林大学的李海毅、汤 洁等人,首先进行了吉林西部应用分形理论对1951—2003年共53年干旱指数的R/S分析,计算出Hurst系数,结果表明吉林西部的干旱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应用连续变维分形模型预测了2004—2023年的干旱指数,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间吉林西部干旱指数呈上升趋势,最大值为5.35,平均值为4.70。与前l1个时段相比,最大值增加0.48,平均值增加0.57。干旱指数持续上升,反映了该区气候向干旱化演变的趋势。造成这一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诸如干旱、少雨、多风、日照率高等自然因素,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二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诱发了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及草场退化),导致地表植被盖度降低,干旱程度将加剧。

6 结语

由于长岭县的干旱总伴随阶段性高温,而高温又使得干旱加剧,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加上地理环境影响,各种因素使得长岭县发生干旱灾害的频率和程度都远远大于吉林省的其他市区。近年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岭县气候异常,雨热不同季,大田作物生育期内降水量少,持续的高温、干旱给农作物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损失,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选育抗旱品种是首要任务,其次应做好灌溉准备,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营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再者根据长岭县的干旱特征合理地调配水资源,降低干旱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社会经济干旱的发生。建立合理的用水、蓄水措施,根据长岭县干旱特征的规律,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合理地调配水资源,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减少干旱带来的危害。不断开展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将有助于促进长岭县的农业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及时准确的服务产品尽量减少干旱对当地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7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2] 钟起海,钟佳李,王芳.定安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2):8-11.

第2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最高温度;ARMA(p q);时间序列分析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是现在社会气候变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人士研究的热点问题,这引起了全球各界媒体的强烈关注。气候与我们息息相关,关乎我们的生存发展,更是对人类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气候发生改变,自然而然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存环境的改变不仅仅对社会经济有着阻碍作用,更是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甚至危及人们生命安全,例如:阻碍农业发展、改变物种多样性等。到现在为止,国外及国内很多气候专家已经越来越看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更加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分析。

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1906年以后的100年的时间里,地表平均气温上涨了0.742℃,而在前50年期间,平均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 10a-1。在目前的全球的改变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挑战中,气候变暖问题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影响非常广泛,由于全世界气候逐渐趋于暖和,提高了海洋、陆地以及大气的平均温度,各种温度的上升引起了许多连环问题:各个地区积雪和冰川融化、全世界海平面水位上升等。到现在为止,国外及国内很多气候专家已经越来越看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更加投入对气候改变的研究分析。国内外气候专家还探索很多气候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山地的气候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也渐渐发生改变。在全球陆地面积的组成中,山地所占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给全球十分之一人数提供生活物资条件,全球百分之五十人口从山地中间接受益,山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遍布全球。山区在人类的生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向人类提供各种有生存和生活价值的资源,如旅游、水、气候等资源,还能为地球保留丰饶的生物种类多样性,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能够非常迅速的响应气候的变化,并且山地和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山地的分布状况以及气候会对全球气候起一定的作用,反之,全球气候也必然对山地的分布及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息息相关。随着全球越来越暖和,气象灾害的典型现象―高温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在欧洲地区所发生的高温灾害事件中,人员的大量死亡以及经济的受创,使当地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同时,最近几年,在我国南方区域和四川以及重庆区域频繁出现高温现象,这对农业发展、电力维系甚至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三面环山, 坡地面积较大,山地地形面积占重庆的70% ,湿度较大,盛夏感觉潮湿闷热,在各个崎岖的不同地域,气候分布状态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因为在不同的山地,各海拔不一,所以,对某一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的研究在学术和实用上都有积极的意义。重庆市高温现象在区域上分布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然而这种时空特性会对整个重庆市辖区的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气候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对重庆市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防灾减灾的预防措施及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积极的指б庖濉M时,重庆是整个中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目前重庆市还存在包括片区气候改变、物种变化及森林植被的砍伐、生态环境的改变、反映生态状况的象征性或者标志性物种的增减变动以及水源分布及水污染等各种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

二、研究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对社会生产生活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探索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趋势预测尤为必要,在把握了重庆气温变化的规律下,通过规律把握重庆市温度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提醒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做好相关准备,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而增加整体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们的切身利益。

探索分析重庆地区气温的变化特征会使我们更加深入更加准确了解以上问题,同时这也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在水和碳氮循环中所发生的变化,更加清楚地看出生物物种和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回应,为指导林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行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对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实际的现实指导意义,更是对整个重庆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更有可能会对整个中国甚至全球在生态及经济发展方面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气温的研究现状

(一)对最高、最低气温的发展趋势及原因探究以及通过不同的预测系统进行趋势拟合

国外专家Karl、Horton等[1]主要分析研究了全球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未来发展变化趋势,他们研究发现,在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昼夜温度变化的不对称性。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2](AR4)报告中, 评估报告显示,目前的气候系统形式有23个,是对以前气候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的规律进行模拟,对将来全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势做预测分析。报告最后还总结出气候变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过度影响所引起的气候变暖。

(二)我国地表平均温度变化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研究

近百年来,因为受全球气温的改变,我国的平均气温也在逐渐升高,但在具体的年代气温的变化过程中,在转折发生时间和变暖程度上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区域性特征,这是与全球温度变发生改变的不同之处。任福民和Zhai等[3]很全面的探索研究了我国区域极端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的差别:近几十年中,季节在春季和秋季的变化幅度最大,北方地区是极端最低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区域,极端最低温度变化率最小的季节是夏季;在秋冬季节,相比往年,极端最低温度上升这种性质更加显著,而在秋季我们才能更加显著地看到极端最高气温的降温现象;东北地区、蒙古地区和四川接壤等地的极端最低温度都是越来越高,在整个四季都是这种现象。

(三)中国最高温度变化的地区突变点差异分析

在淮海、黄海和西北地区,夏季高温越来越低,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突变的转折点有所不同,年最低温度发生突变的时间很早,要远远早于最高温度发生突变的时间,这说明最低温度在变化的过程中比最高温度的变化敏感,同时最低温度上升也是我国北部气候变暖关键原因。

四、重庆市平均最高气温分析

(一)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重庆最高气温的研究中,我选择的数据是处理之后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数据序列。(ZG代表月平均最高气温)

据平稳性理论及时序图显示得出,在2011―2015年这5年期间,总体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所以判定该序列是不平稳的。如果序列是非平稳序列,通过差分运算DZG=D(ZG,0,12)得到差分序列,再做差分序列平稳性检验。差分序列时序图显示,差分序列在水平某一值随机波动,基本可以看作是平稳序列。

2.数据的纯随机性检验

在拟合序列之前,还要判断该序列是够属于纯随机序列。在判定了数据序列是平稳序列之后,还需要做纯随机性检验,只有通过了纯随机性检验的序列才能对序列进行模拟,序列的纯随机性检验可以利用Q统计量检验法。

上图表明,差分序列每延迟阶,所对应的Q统计量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都通过纯随机性检验,所以不能接受原假设,则序列是非白噪声序列。

(二)模型的识别和定阶

模型的识别是建模的关键,识别模型和定阶是通过观察值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ACF)和样本偏自相关系数(PACF)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判断。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

模型确定后,还需要估计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用样本序列值估计的参数值去代替实际参数,并进行参数显著性检验。

εt表示随机误差项,B表示延迟算子,

从图中可看出,常数项、AR(12)及MA(13)的系数所对应的P值都显著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系数显著异于0,则模型参数通过检验。

残差白噪声检验可通过Q统计量所对应的P值来判定,上图显示,模型延迟6阶和12阶对应的P值都显著大于0.05,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模型的残差序列是纯随机的,说明拟合的模型总体上是显著有效的。

(四)模型的优化

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该模型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能有效地模拟序列的变化趋势,实际上,这种能够反映序列总体变动趋势的有效模型是多类型的,于是就需要进行模型优化。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优化模型是利用AIC准则来选取最优模型的。

在本文进行模型选择时,通过模型显著性z验的模型形式也有多种,主要有ARMA(12,1)等5种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AIC最大值原则,最终选择模型ARMA(12,1),则该模型的估计回归方程如下:

εt表示随机项,B为延迟算子。

(五)模型的预测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从图3.9中发现,模型ARMA(12,1)残差单位根检验中,P值为0.007,小于0.05,则拒绝原假设,即拟合模型残差序列无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则模型拟合效果很好。

五、结论

本文以2011―2015年重庆市的逐日最高温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重庆市近几年月最高温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①近几年月平均最高温度走势的图示发现,月平均最高温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说明在月平均最高温度的变化中存在一定的季节效应。

②对剔除季节效应后的差分序列进行模型拟合,建立了有效模型,即,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重庆未来最高气温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Karl T R,Kukla G Razuvayev V Net al. Global warming:evidence for asymmetric diurnal temperature[J]. Geophys Res Lett, 1991(18):2253-2256.

第3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候风险;气候移民;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4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8

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导致的各种气候风险所引发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势之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现象及气候移民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难民潮、地区冲突等问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自莱文斯坦将“不适宜的气候”视为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1],关涉气候移民的研究历经波折,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性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威胁越发严重,Myers等有关气候移民规模的预测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2]。但由于Myers,等关于气候移民的研究偏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警示性预测,集中于对气候移民称谓、类型、规模及迁移动因的探讨[3];对与之相关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则主要见诸于一些新闻报端之中略显羸弱[4]。随着气候变化、气候移民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复杂,施国庆等17位国内外专家指出现阶段我们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导致的严重的人口迁移问题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移民却是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如何从开发项目导致的移民安置(DFDR)活动中学习和借鉴,响应潜在的气候移民问题,就需要我们对实施气候移民的政策、途径以及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做出探索[5]。如何以已有研究为基础,突破社会文化交叉法、经济视角的牵绊[6],提升人们对气候风险导致气候移民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对关涉气候移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索与梳理,剖析造成气候移民问题的制约性因素,已是一个摆在世人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性、迫切性的重要议题,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提出因应气候移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方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

1 气候变化的表现以及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气候变化现象怪异难料,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已对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严峻挑战,已成为人类最迫切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

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 600万气候移民,在未来40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0%的人口,约5亿到6亿人,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风险,其中将有约2亿的气候移民被迫背井离乡,不得不迁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孟加拉国政府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称,该国有越来越多的气候移民已从沿海低洼地区向内陆大城及印度等邻国移民,度假天堂马尔代夫也已开始为40万国民另觅栖身之所[7]。

全球气候在持续暖化恶化的同时也导致冰川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融化,使冰川和积雪的储水量减少。据一些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0 m[8]。而当今世界发展格局的客观现实却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基本集中密布于各大洲的沿海低洼地区(如纽约、伦敦、上海等),由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势必将导致世界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

此外,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还表现在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加剧等方面。

1.2 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背景下,气候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全球气候变暖致使近半个世纪以来极端突变性气候风险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热浪天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出现飓风、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气候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大、危害程度更深。极端突变性气候变化使得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如亚洲和非洲的大型三角洲和一些小岛屿。

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催生大批“气候移民”,他们因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受灾。

2 气候风险与人口迁移的历史与现实机理

2.1 气候风险与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关联分析

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在相关气候政策或气候工程的影响下,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他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8]。从我国浩繁的史料记载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历史时期上因气候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气候风险致因下人口迁移路径图大致呈现出:“气候变化气候风险气候灾害环境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变化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变更”的总体轮廓。

中国的气候类型是典型的季风气候。由于最近几千年来,中国寒冷气候期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降温的幅度越来越大,气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因气候干旱化和荒漠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因为年平均温度降低1 ℃-2 ℃,等温线即要向南推移200-300 km,气温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牧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9]。加之,古代中国的社会生产以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产为主,其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受自然灾害影响明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末期和元代初中期,是我国北方气候偏寒偏干,旱灾、沙尘暴和冬季雷暴出现频繁,湖泊退缩,土地沙漠化强烈和黄河决溢频率减小的时期,同时也是中亚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的时期[10]。强烈的气候变化导致了畜牧业的严重减产,使其产量已不能维持秦汉、隋唐湿润时期已增长起来的人口的需求而发生了人口的向外流动,并多次导致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规模迁移。在13世纪40年代蒙古地区由于连年干旱,“野草自燃,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元史·定宗纪》);加之冬季暴风雪的侵袭,气候风险导致北方地区环境严重恶化,引起元代内、外蒙地区蒙古族牧民的大量南迁,因灾害而“北来贫民八十六万八千户”[11]。气候风险和气候灾害不仅诱发了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南迁,与此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汉族内部的人口迁移并导致了社会加速变迁。类似的现象也见诸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历史时期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导致的玻利尼西亚群岛的人口迁移;干冷时期的干旱迫使中亚地区的人口向欧洲迁移,中亚游牧民族大规模的向西、向欧洲迁移成为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12]。

2.2 气候风险与现代人口迁移的关联分析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条件的加速持续恶化导致了气候风险加剧与环境剧烈变迁进一步催生了气候移民。目前,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已呈现出“气候变化气候风险生态失衡环境变迁气候政策出台气候工程实施气候移民局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趋势。国际卫生组织的报告称现在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在美洲,20世纪30年代,持续干旱和土地过度开垦导致的席卷北美大平原的“黑风暴”,曾使北美数百万居民被迫逃离家园,许多城镇被一度弃为空城。

气候变化、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在过去20年增加了1倍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已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以中国陕西为例,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应对辖域内南部山区频繁多发的多种自然、地质灾害,不得不从2011年年末开始计划并着手实施一项为期10年、投资约1 280亿元人民币、搬迁约279.2万人的宏大移民规划。这其中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避让49.16万人,洪涝灾害避险搬迁32万人。如何将深受极端气候风险影响和难以快速有效脱贫的居住生活在陕南地区的民众向陕西其他地区进行迁移安置成为了其首要和主要目的。气候变化及由其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加之荒漠化、水源污染和其他压力,将导致地球上的更多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3 气候移民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注意到移民问题与气候变化、环境退化之间的关联。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确定性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环境退化、极端突发性气候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问题,使得“气候移民”成为了国际社会新的关注点,气候移民及与之关联的问题逐渐进入了国际相关组织、政府部门与研究者的视野并日益受到关注。

3.1 气候移民的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受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显著上升、降雨方式改变、季风变化加大、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干旱、洪涝灾害、更强烈的热带气旋、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直接导致了气候移民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数激增,气候变化成为了21世纪人口移民的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环境和人类安全组织、香港发展与救援NGO组织——香港乐施会等组织机构在2009年4月的报告,在1998-2007年间,全球每年受气候灾害影响的气候难民人数约为2.43亿人;2015年后气候难民人数将达到3.75亿人以上。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气候难民已开始进行自发和有组织的气候移民,世界上现在已有约2 600万因为气候变化而被迫迁徙的气候移民,到2050年,全球估计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移民”[8]。而亚洲开发银行在2012年3月最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亚太地区的迁徙》的报告称,仅2010-2011年,亚太地区因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导致的移民人数就已达4 200万以上。

3.2 气候移民的波及区域持续扩大

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生存环境改变,造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与居住(如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没入水底),按照气候风险的预期发展演变模式地球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面临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风险。气候移民不得不在高压的气候风险之下奔波在不同区域之间、国与国之间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现阶段气候移民波及区域明显呈持续扩大的态势。世界银行、国际移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根据全球遭遇的主要气候风险,预测未来20-50年全球气候移民的热点地区,主要包括东亚、南亚、东非、中非、中美洲等地区的沿海低洼地带、河口三角洲、地势较低的太平洋小岛国、半干旱或不太湿润的区域,这些地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成为气候移民的重灾区[13]。在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中,常住人口不超过40万的亚洲岛国——马尔代夫,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无独有偶,另一个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已经与新西兰签订协议,全国国民将陆续“搬迁”到新西兰,现在已有5 000多名图瓦卢人在新西兰安了家[8]。人口集中分布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所罗门群岛、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及肯尼亚在内的其他很多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气候移民。

3.3 临时性迁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续演变

气候移民正在或将要经历短暂临时性迁移向永久移民的艰难过渡。气候移民主要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由于缺乏迁移的资源,在遭遇台风、暴雨、洪涝、干旱、泥石流或突发疫病侵袭时,人们一般是暂时性的避难迁移,不过随着气候风险在某一区域的持续化常态化,临时迁移已不能解决问题,而永久性的迁移成为无奈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西海固地区,由于这一地区“十年九旱”的趋势愈演愈烈,“一方水土已养活不了一方人”,为了应对这种极端干旱的气候状况适应气候变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得不将中部干旱地区、南部山区约76万人进行永久异地转移安置,安置到扬黄灌区或水源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以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发展需要。在气候风险不断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低洼地区被淹没,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开始进行永久性气候移民。如孟加拉国越来越多的气候移民从沿海低洼地区向内陆大城及印度等邻国的移民,度假天堂马尔代夫近40万国民不得不另觅栖身之所[4,6]。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永久性改变和生产居住环境条件的恶化,已使人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永久性气候移民成为了现实气候移民的典型类型。

3.4 多种因素叠加交织致使气候移民问题日趋复杂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未来几十年间,气候风险引致“气候移民”的过程还会加速,气候移民问题更趋复杂。首先,气候移民将进一步加剧相关国家国内的社会矛盾冲突和紧张局势。气候风险引发的自然灾害会迫使一些受灾民众暂时涌进大城市,而有些大城市的生活资源本来就很紧张,一旦这些移民涌入,大城市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陡然加大,就有可能恶化现有局势、加剧紧张关系和不稳定因素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其次,气候移民除了会造成国内的社会矛盾外,更为严重的是,气候移民问题将威胁到脆弱的、濒临冲突边缘的国家与地区间的沉重关系,威胁有关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在气候移民集中地区及其边界区域出现气候变化环境衰败气候移民社会冲突的恶性循环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由此将导致一些局势脆弱国家加速崩溃、种族问题与宗教冲突激化、政治激进主义抬头,致使世界部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第三,气候移民的贫困问题与环境恶化交织叠加在一起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气候移民肇始区域一般是贫困与自然资源条件的严重恶化的区域,本就脆弱生态环境加之持续恶化的气候变化状况,在导致不同区域气候移民的形成与汇聚的同时,极易引发“气候贫困”产生的次生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影响,使得气候移民遍及世界各地,解决与气候移民相伴而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资源、心理、生态、管理等问题,已不只是某个或几个国家的职责,而是需要全体人类共同担负、共同面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协商解决。

4 应对气候移民及相关问题的对策思考

由于各国眼下主要将精力放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关涉气候移民的议题还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没有采取足够的应对措施,现阶段还尚未设立任何国际合作机制处理气候移民问题及接踵而至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风险,将使这一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基于对全球日益紧迫的气候移民问题之社会现实的关照与因应,易受影响的地区和国家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努力,实施更广泛的应对气候移民的措施,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有效的适应机制,以应对其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尽量减小未来气候移民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4.1 改进现有国际性法律条款关于“难民”权利的相关规定,制定应对国际气候移民法

鉴于目前非自愿气候移民还没有被纳入国际难民和移民政策之中,气候移民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尚未得到国际相关法律的明确认可[14],趋于紧迫的现实气候移民问题与相应法律规范严重脱节,气候移民在国际社会上还未甚至不能得到合法的保护,这就需要尽快修改1951年的《难民协定》(Refugee Convention)或单独起草气候移民法律协定,以适应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移民问题,为气候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同时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制定出台应对国际气候移民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部门在涉及气候移民工作中的职责,明确应对气候移民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构建应对气候移民的国际合作、国内协调两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部门在应对气候移民中的主导作用,以法律为准绳规范预测气候移民的科学评估报告,及时解决处理相关的气候移民问题。同时,在气候风险导致的环境退化和极端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将人权不驳回的原则纳入国际法的考虑范畴。

4.2 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地区间协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协力促进气候移民难题的有效解决

气候移民是全球性问题,气候移民在政治、外交、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合作等领域都可能对国际社会造成新的挑战。它事关各方利益、地区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气候移民难题的有效解决需要世界各国联手应对,加强应对能力建设,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将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纳入到各国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计划之中,使其成为国家行动的一部分;建立各相关成员国官员、专家相互交流经验的对话机制,推动在气候移民方面的国际智囊合作。其次,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无偿接纳气候移民的伦理道德责任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并倡导国际社会直接为极端突发性气候风险事件导致的移民进行捐赠、救助和投资。第三,完善以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为主的国际移民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国际发展合作机制,比如南南合作,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等,促进发展中国家逐渐提升适应能力,降低气候风险和气候移民的潜在压力[4]。

4.3 在国际社会建立灵活应对气候移民迁移的政策、治理机制和管理机构

从目前气候移民遭遇的现实境况来看,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而言,气候移民都尚未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国际社会也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对气候移民事务进行管理。从速召集国际社会移民研究的权威机构和组织,尽快形成世界公认的关于气候移民定义的权威性论述,明确国际移民组织(IMO)和联合国难民高级专员署权责内容,使气候移民摆脱成为游离的中间人角色,制定相应的气候移民政策、管理机构、组织制度与治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首先,可在国际社会构建起一套灵活应对气候移民的社会管理与治理机制,包括在认识和分析气候移民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基础之上,探寻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与治理机制,以使气候移民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社会环境变迁;建立气候移民预测预警系统,完善预防和减少气候移民问题的社会管理体系,以有效降低与规避气候移民给社会良性运行带来的原生冲突次生风险。其次,要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地区主要气候灾害的历史信息库和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气候移民救助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完善的救助体系,在法律、政策、组织、制度等层面强化救助体系制度建设;同时,加强移民管理及国际经验交流和高效的气候移民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推进应对气候移民相关问题的社会文化适应机制建设。第三,基于预防胜于治理的认识,加强对气候移民的监测和评估。

4.4 致力减缓与主动适应并举,降低气候移民被迫转移的社会风险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气候风险的数量与能量不断升级,在未来几十年内,即使做出最迫切的减缓努力,也不能避免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影响,这使得在气候移民问题上减缓和主动适应成为主要的措施或是唯一可行和适当的应对措施。虽然目前国际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但仍十分有限。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不同,为应对气候移民所采取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进行实施。首先是进行事先预防。在受影响较大的国家或地区需要未雨绸缪着手建立防洪堤、建筑水库等工程以对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后果引发的大量气候移民。其次,展开知识普及教育。普及应对气候风险的相关知识,加强人们对气候变化现象的认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灾害的措施等;在发展地方经济时融入气候变化视角的适应性项目,减少迁移的必要性助益于减少非自愿气候移民的数量。第三,进行人口迁移。迁移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一种应对策略,不只是在气候过程和气候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组织进行的人口迁移,也包括气候灾害发生后的非自愿气候移民。考虑从区域角度合理引导人口迁移,减少人口盲目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生活带来的冲击;将气候移民问题的减缓、适应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与更典型的信息和基础设施的措施一起,有助于气候移民减少脆弱性增加适应性。

4.5 降低气候移民的社会脆弱性,提升气候移民适应能力建设,弱化气候风险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群体、甚至不同家庭的社会脆弱性差异很大。弱势或边缘群体更容易从灾难中流离失所,如果受气候风险影响地区有更多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往往房屋损失严重),更大的建筑环境密度则飓风过后这部分人外迁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气候风险降低了潜在气候移民家庭的社会承受力,使其社会脆弱性提高,从而导致移民[15]。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人类不能阻止全球气候变化的脚步,那么面对各种可能引发移民的因素,人们至少可以想办法增强社会的承受力,降低社会脆弱性,而不总是选择移民。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因为气候风险而移民总是痛苦的经历,而对全世界来讲,气候移民问题又是一个无比棘手的会引发地区政治冲突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一方面,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气候移民迁移安置区时,需要借鉴社会脆弱性理论,尽量迁往就近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以提高移民群体的社会承受能力,而不致使移民因为搬迁使其社会脆弱性提高,为后续发展留下隐患,例如移民返流等。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适应资金机制,建立气候移民基金或融资体系,努力突破贫困地区资金和技术匮乏的瓶颈,有助于降低高风险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此外,在气候风险形式严峻区域,进行项目扶持和产业规划设计以降低区域社会脆弱性时,要综合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需要立足前期调研进行多方论证,以提升风险管理优化水平对症施策物尽其用,避免对有限紧缺资源的浪费,防止出现尽力不尽事的现象。

5 结论与讨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与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气候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由其引致的气候移民及相关问题的处理解决日益趋于复杂化敏感化。对气候移民的概念进行明确指称界定既是理论研究亟需,又是有效破解这一社会难题的现实需求。气候移民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既有需要迫切解决食物和栖居地的问题,还有在迁入地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下如何调适生计方式、实现文化及身份的认同问题。气候移民遍及世界各地,解决与气候移民相伴而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资源、心理、生态、管理等问题,已不只是某个或几个国家的职责,而是需要全体人类共同担负、共同面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协商解决。但是,由于现阶段尚未设立任何国际合作机制处理气候移民问题,关于气候移民的议题还没有得到适当处理,现实情况可能变得更加糟糕。将气候移民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在国际社会上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对气候移民事务进行管理;建立全球性的气候移民监测和评估机制,协商制定合适的气候移民政策、管理制度,或将有助于气候移民的统计和预测、政策的制定和国家的管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889, 52(2): 241-305.

[2]Myers 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n Emergent Security Issue [C]. 13th ed Economic Forum, Prague, 2005, 5:73-79.

[3]Castles S.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 Making Sense of the Debate [R]. New Issues in Refugee Research - UNHCR Research Paper, 2002:70.

[4]潘家华,郑艳,薄旭.拉响新警报:气候移民[J].世界知识,2011,(9):61-62. [Pan Jiahua, ZhengYan, BoXu. Sounded New Warning: Climate Immigration [J]. The World Knowledge, 2011,(9):61-62. ]

[5]Shi Guoqing,et al. Ready for Climate Change Related to Immigration[J]. Science, 2011, 10(334): 89-94.

[6]Stark O, Bloom D E.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 175-178.

[7]陈绍军,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C]. //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移民与社会发展,2011:20-29.[Chen ShaoJun, Cao ZhiJie.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Climate Migration Analysis[C]. // 2011China Sociology Annual Meeting -Migr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2011:20-29.]

[8]李继峰.被迫迁移的气候难民[N].文学报,2010-01-07(8).[Li Jifeng. Forced Migration of the Climate Refugees[N]. Literature Report, 2010-01-07(8).]

[9]倪根金.试论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业考古,1988,(1):56-62.[Ni GenJin. Discussion on Climate Change on the Chinese Ancient Northern Agriculture Economic Effect[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1988,(1):56-62.]

[10]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168-188.[ Zhu Kezhen. China’s Nearly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limate Change a Preliminary Study [J]. Chinese Science, 1973 ,(2): 168-188.]

[11]方金琪.气候变化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J].地理环境研究,1989,(12):42-44.[Fang Jinqi. Climate Change to Our Country Historical Period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J].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989, (12) :42-44.]

[12]Huntington E. The Solar Hypothesis of Climate Changes[M].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4:477-590.

[13]潘家华,郑艳.气候变化催生移民 亚太成热点区域[N].文汇报,2011-05-27(2).[ Pan Jiahua, Zheng Yan. Climate Change Hasten Parturition Immigration Asia Pacific has been a Hot Topic Area[N]. WenHui Newspapers, 2011-05-27(2).]

[14]FOE, Melbourne. A Citizen’s Guide to Climate Refugees[C].Friends of the Earth, Australia, 2005:226-241.

[15]Lori Hunter M.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J].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5,(4):79-86.

Analysis of Climate Migrants’ Migration Mechanism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e Risk

CAO Zhijie CHEN Shaojun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8,China)

Abstract

第4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二氧化碳是所有温室气体中数量最人、影响最人的,据估计人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占全部温室气体总温室效应的61%。从1860年左右开始的工业革命到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由280ppm上升到353ppm,增K26%。日前的年增长速度为1.8ppm,即0.5%。按目前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50ppm。根据现有的研究确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而大量使用化燃料造成的。当然,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二百年中的工业发展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大气二氧化碳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 因。此外,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的破坏也是人气二氧化碳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据某些研究估计,从1850年至1950年,由于化引燃料的燃烧,总计向大气排放的碳为1500亿吨~1900亿吨。而在1850年至1950年间,由于森林的破坏而排放的碳总量估计为900亿吨~1200亿吨。

森林对全球人气二氧化碳的影响,森林与温室气体的关系主要是指森林与大气二氧化碳的关系。森林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光合物质,并把它保存起来。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与森林生物量的增长率成正比。森林被采伐利利用的过程即是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

在全球范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按碳的重量来计算,含量约为七千亿吨,植物中(其中森林占90%)含有碳8270亿吨。每年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净排放碳量为50亿吨,火山爆发向大气输送的碳平均每年为0.5亿吨,根据理论计算海洋每年吸收的碳量约为25亿吨,大气中碳的年增加是为23亿吨。如果全球的森林不被砍伐,它的生长每年可以吸收约六百亿吨碳。但是实际上,全球的森林每年正以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对森林的采伐利和破坏,使森林储的碳正在迅速地排放小米。这样,从总体上说,森林反而成了一个二氧化碳的巨大人排放源。

对森林砍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有许多研究。70年代初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全球的森林起到吸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但70年代斤期开始发表的大多数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全球森林受到破坏,森林止向大气释放它过去储存的碳,成为大气二氧化碳的一 个主要排放源。

气候变化及其预测。很多学者认为当前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由于温室气体大量集结造成的。从1880年至今地面气温已升高了0.5℃-0.7℃。从全球来说,高纬度地区增温幅度较大,在低纬度地区则不太明显。未来的气温变化是用一些全球环流模型进行预测的。根据人多数全球环流模型的预测,在未来一百年中,气温将增加1.5℃-3.0℃。

尽管现已观测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迅速上升和全球变暖,但定量地确定各因索的作用并对气候变化进行准确预测还有相当困难。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地球上的因素,还有太阳变化和宇宙变化等因素。地球上的诸因素中还存在复杂的反馈作用。例如,升温可使蒸发加强、云量增多,而云量的增加则会阻挡太阳辐射,起到降温的作用。火山爆发一方面会使大气增加大量温室气体,而同时排放出的大量气溶胶也会阻挡太阳辐射而使大气降温。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结果仍在不断改进。

气侯变化对森林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森林、农业、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

有的研究认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倍后寒带森林的南界有可能会向北移动256公里-900公里,而北界只移动80公里-70公里,所以寒带森林要人人减少。古气候和古植被的资料能给我们某些启迪,有益于判断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有人根据最近冰期古气候利古植被的相关研究,认为可以相当准确地确定,人气温度每升高一度,树木的分布区域北界会向北推移100公里,而树木的分布南界会相应退缩。我们根据中新世(2千万年以前)的植被分布和目前的植被分布相比较,发现亚热带南界约比现在偏北200公里~300公里。根据气候预测,下世纪中叶的温度要比现在高l.5℃~3.0℃。所以有理由认为,下世纪中叶的气候会类似于2千万年以前的气候,而二者的植被分布可能是很相近的。有人用森林演替模型来研究未来森林的变化。这些模型通常考虑环境因子,可用于预测较长时段的森林演替和动态变化。

有人研究了美国重要的用材树种秤,结果是某些树种的分布面积要缩小,在某些地区扩人。国内也就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用材树种的分布和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大部分树种的分布面积会缩小,而单位面积的生产力却略有上升。近来有人认为,虽然气候变化会对森林产生较人影响,但人为影响可能自然变化的影响要人得多。由于人为的十地利用变化和不适当的农业可使全球的荒漠化十地增加13%,而二氧化碳增倍造成的荒漠化仅增加2%。

不确定性。温室气候、气候变化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影响,虽然已普遍受到重视,但真正要把问题研究清楚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问题都有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温室气体的计算方面,通常认为森林采伐对大气二氧化碳影响的不确定性最大,尤其是对十壤碳排放影响的计算误差更人。至于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它决定于气候预测模型,而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到目前为止并不成熟。有人对14个全球环流模刑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由于对云的反馈什刚采取不同的假定,预测的结果会有2个数量级的差别。全球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看来往5年至10年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在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预测中,都是根据某种“平衡式”的假定作出的,即植被经过数白年的时间完全适应于某种稳定的气候,达到一种平衡。但是在日前气候迅速变化的情况卜,植被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度,所以达不到这种平衡。如果把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对森林病虫害的影 响等方面考虑进去,就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国际社会的行动。尽管问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人们普遍认为,温室气体的剧增旨定是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人量的森林砍伐肯定会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人们普遍担忧,如果这—发展趋势保持不变或者加刷是否会危及钊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伞球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的结果。为此各国己开展了斤多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大型研究计划,例如国际地图与生物圈计划(1GB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作用(BCTl)利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等。

第5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 P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53-01

现阶段,我国主要利用动力模式、经验和统计方法对天气和气候进行预报和预测。在这一过程中,概念预测模型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将天气气候学和物理因子与前兆强信号紧密结合起来的结果。同时,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动力模式预测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动力模式的不断发展,短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将逐步走向一个新阶段,该阶段的指导思想也将是动力模式客观预报。

1 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现状

目前,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在对国内现有数值预报模式结果进行有效利用的基础上,还参考国外各国的数值预报结果。由于大气运动极为复杂,而人们认识大气本身运动的能力极为有限,因此天气预报水平较低。预报员在预报实践中,应积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并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水平。每次预报的过程都极为复杂,需要综合分析,并预报各气象要素,比如温度、降水等。现阶段,以往极少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多,这极大地增加了预报的难度。目前,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分辨率可以小于20 km,但可供我国预报员参考的产品分辨率只有250 km,预报产品的分辨率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2]。

2 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方法

2.1 经验统计方法

经验统计方法在制作预报时将大气活动和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分析各种要素序列的年际、年代际及周期性、转折性等的变化特征,预报要素未来的变化趋势;或以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概率为基础,将一定的关系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预报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十分方便,但是相关系数只是将2个变量有限样本的线性相关程度表示出来,而变量之间所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却极为复杂,相关程度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而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会有逆转情况出现。相关系数值的存在具有极为明显的阶级性,运用在实际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得到的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因为气候变化的阶段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相关系数的变化。因此,对相关系数进行分段计算可有效改善预报效果[1]。

2.2 动力学方法

有关调查表明,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气候动力学方法的预测结果被越来越多地参考和应用。首先,低温—热力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地气系统热平衡和大气水分平衡方程,推导出描写降水与地温、气温相互联系的方程,然后依据土壤热传导方程推导出地温预报方程,由此将一个长期降水预报方程建立起来;其次,月动力延伸预报是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出来的一种月尺度延伸预报,它利用T42L9中期数值预报模式。随后,国家气象中心又利用中期业务数值预报T63L16全球谱模式进行月尺度动力延伸预报和动力集合准业务预报运行,并运行动力集合准业务预报,每月将月及预报月内各旬500 hPa距平预报与平均位势高度提供给月预报会商,并利用滚动方式每月做3次[2]。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动力学方法的预测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达到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要求,但是通过不断采用并改进集合预报等方法后,能够显著提升预测能力。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该方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和强大,代表着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2.3 关于预报的综合方法

目前,大多数单位在对天气和气候进行预报和预测时缺乏客观的综合方法,在试图得到最后的预报图时只简单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随着决策预报、客观继承方法的出现和发展,有关单位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在进行综合决策预报时逐步使用客观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3]。一是分区权重法。该方法以各种不同预报的历史评分资料为基础,确定各个预报方法在综合预报中的权重,然后在对方法的稳健度进行设定时严格依据评分资料的年数及评分的年平均增长率摆脱历史预报档案资料的限制;二是递归正权决策。该方法所采用的风险函数是误差平方和,是一种多途径气候预测决策方案,它以证券综合为模式,从理论上使决策结果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保证。试验充分表明,相对于主观方法综合预测预报来说,客观方法综合预测预报具有较为良好、稳定的效果,但同时严重依赖于各方法的预报水平[3-4]。

3 展望

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将会开发出新一代天气预报模式,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气象科学将会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更多学科会深切关注气候变化。同时,天气预报的视野还将向更为宽广的领域拓展,气候预测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4 参考文献

[1] 吴兑,邓雪娇.环境气象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04-1131.

[2] 周慧僚.天峨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9,26(4):151-154.

第6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桂林;降水;气候变化;突变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17-02

引言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效应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工业化社会的迅猛发展,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效应可通过降水的改变影响水分截流、地表径流和蒸发等整个水循环过程,这势必加剧水资源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因此,全面认识研究各地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土地面积27809平方公里。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1 资料

本研究通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中心资料室的中国753站50-2010年逐日站点资料和160站50-210年月平均资料,筛选出桂林气象站中资料最完整、分布均匀、最具代表性的站点。从台站获取了时间序列为1951- 2010年, 共60a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月降水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统计出月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降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2.1.1 年降水量

线性趋势分析表明,整个分析期,桂林市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1.64mm /10a, |r|=0.03 < r0.05 = 0.2875) 。但从图1 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951 - 1954年为正距平,1955-1967年(13a),以负距平为主, 1968 - 1983年( 16a) ,正距平。1984 - 2010年( 27a) 正距平与负距平年份交替出现,且正、负距平变幅较大,为震荡期。

除了上述的分析之外,从图1很难看出更短周期的变化信息。对此,图2给出了相应的Morlet小波变换图。图2清楚地显示了桂林市近60年来年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振荡和突变点特征。图2上半部分为低频,等值线相对稀疏,对应较长尺度周期的振荡。下半部分是高频,等值线相对密集,对应较短尺度周期的振荡。由图1与图2比较可见,从图2中可得到更丰富的变化周期尺度信息。由图2可见,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现象。明显地存在2-3a、5-6a、7-8a的短期振荡周期1960年以后生成的14a左右的振荡周期,25a左右的中期振荡周期贯穿整个时间序列。

综上分析,桂林市近60年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规律控制,明显地存在2-3a、5-6a、7-8a的短期振荡周期, 1960-1980年期间生成14a左右的振荡周期,25a左右的长期振荡周期贯穿整个时间序列。从振荡的剧烈程度上看7-8a左右短期振荡周期和14a左右的中周期变化是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2-3a、5-6a的短周期和25a年的长周期变化也对年降水有较大影响。

2.1.2季降水量

线性趋势分析表明,整个分析期,四季的降水量均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春季,-6.31mm /10a, |r|=0.16; 夏季,6.97mm /10a, | r| = 0.148;秋季, - 4.17mm /10a, | r | = 0.173;冬季0.64mm /10a, | r| =0.045) 。春、夏、冬季降水量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春季降水量变化可分4个阶段, 50年代初- 50年代中期为正距平阶段, 50年代中期- 70年代初期为负距平阶段, 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又转为正距平,之后又转为正距平,但属于振荡过渡期,其变化表现为由少到多的趋势,在50年代初、6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存在三个转折点。夏季降水量变化有3个阶段, 50年代初- 70年代中期为震荡阶段, 70年代中期- 90年代初期为负距平阶段,其变化表现为由多到少的趋势,在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存在两个转折点。50mm以上的暴雨80%以上发生在夏季, 100mm以上的大暴雨全部发生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冬季降水量变化有2个阶段, 50年代初期-70年代末期为负距平阶段, 70年代末期开始又转为正距平。

春季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规律控制,明显地存在2-3a、6-7a和14a的短期振荡周期和24a左右的长期振荡周期。

夏季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规律控制,明显地存在2-3a、6-7a和10a的短期振荡周期和25a以上的长期振荡周期。从振荡的剧烈程度上看2-3a和6-7a左右的周期变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

秋季降水量同样受多重周期性规律控制,明显地存在5a和8-12a的短期振荡周期和17a的长期振荡周期。从振荡的剧烈程度上看8-12a和17a左右的周期变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5a的短周期变化也对年降水有较大影响。

冬季降水量也受多重周期性规律控制,明显地存在5a、10a的短期振荡周期和13a的中期振荡周期。从振荡的剧烈程度上看10a和13a左右的中期周期变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5a的短周期变化也对年降水有较大影响。

2.3 降水量的突变分析

在50年代初期,UF和UB均大于零,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自80年代中期以来,桂林市年平均降水量有一明显的增多趋势。90年代以来这种增多趋势均超过显著性水平0.05临界线,表明桂林市降水量的上升趋势是十分显著的。根据UF和UB曲线的交点的位置,确定桂林年平均降水20世纪80年代的增多是一突变现象,即可确定桂林站年降水在1988年由一个相对少雨期跃升到一个相对多雨期,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所谓多雨期与少雨期是相对于当地平均降雨而言,是相对的。(见图5)

3.结论与讨论

(1) 50年代- 21世纪初,各时段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当地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1.64mm /10a, |r|=0.03 < r0.05 = 0.2875);可能原因是太阳活动对亚洲季风降水的影响。太阳活动对亚洲季风降水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18-21],太阳活动增强,亚洲季风强盛而且带来的降水也增多。按季节分析,春季和秋季降水量有减少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春季, -6.31mm /10a, |r|=0.16;夏季,6.97mm /10a, | r| = 0.148;秋季, - 4.17mm /10a, | r | = 0.173;冬季0.64mm /10a, | r| =0.045) 。

第7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基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转让和传播气候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现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阻碍了气候技术的有效转让,发展中国家获取气候技术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巨大。调适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以法律生态化为调适原则,以利益平衡为调适法理,以强制许可为调适路径。

关键词 :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调适;利益平衡

中图分类号:DF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15)03-0162-09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概况

2013年9月,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致近万人丧生,损失不计其数,美国和英国在2014年相继发生极寒天气和洪涝灾害,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被证实与气候变化相关,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人们采取措施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新的气候协议谈判分歧较大的争论议题,处理好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的定义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下称“气候技术”)在性质上是环境友好技术的重要类型,二者在逻辑上属于种属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环境友好技术(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简称“EST”)又称环境无害技术,这一概念直接源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34条的相关规定,是指那些保护环境、污染少、以更加持续的方式利用所有资源、回收大部分废弃物以及比他们所取代的技术以更加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残余物的技术①。气候技术虽未在任何一部相关的国际法中直接界定,但相关气候保护的国际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无害环境技术谓之。

气候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减缓技术,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例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另一个则是气候变化适应的相关技术,通常指的是那些借助于政府干预并主要针对集体和公共产品的技术,例如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公共健康等领域的应对技术。结合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现实,气候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当前的气候变化技术还不能与传统的技术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其转让仍与普通制造业技术一样须遵循国际技术转让已有的法律规范,二是气候技术性质上是有别于普通制造业技术的,其具有明显的应对气候变化之公共利益目的属性,三是气候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且已申请专利,受专利法的严格保护。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概念

技术转让多指私人企业、大学、金融机构、政府和非政府之间对技术和技术诀窍( Know-how)的传播和采用,强调技术要素的动态流动和空间转移,全球化使得技术要素超越国界进行国际流动和转移,即为国际技术转让,主要是借助跨国公司来完成转让过程,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下称“气候技术转让”)意指涉及气候变化的所有技术要素的跨时空转让或转移。当下气候变化国际法律规范并未对有关气候变化的技术及其转让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只是将其隐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框架公约”)或《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条款之中,比如,《框架公约》第4.5条表述为“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其他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环境的技术和技术诀窍(know-how),以使它们能够履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或附注于相关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相关定义之中,如《21世纪议程》第34章第1条对无害环境技术转让的概念作界定,或直接出现在一些气候规范性文件之中,如《关于开展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手册》就特别指出技术转让是“经验、诀窍和设备的国际流动,包括市场化技术和尚未实现市场化的技术,再比如IPCC在2001年撰写的《技术转让的方法学和技术问题》对技术转让作了较为完整的定义,是指一系列内涵广泛的过程,包括各利益攸关方之间就专门知识、经验和硬件等促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推广,报告所指的技术转让比UNFCCC或其任何具体条款所指的技术转让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技术和技术合作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之间的扩散。事实上,技术转让的内涵不仅限于转让,根据历届气候大会形成的决定文件述及,还包括技术的研究、开发、演示、部署和推广。尽管如此,《框架公约》之下有关技术转让的概念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欠缺可操作性,甚至漫无边际,虽说是气候软法妥协性及国际政治现实的无奈,但对于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和国际气候协议的制定并无益处,因为清晰的概念是法律的必备要素,在任何法律体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合理地进行司法解释和有效运行法律,围绕着法律概念而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属相关方合理和高效履约的保证和关键,国际法尤为如此。

二、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与冲突

技术转让通常发生在私人领域,由民商法律调整,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部门法对其规范和保护,侧重对技术转让方私权的保护,强调转让方与受转让方之间的意思自治和私权神圣。

(一)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

从国际立法的成果看,目前并无统一的国”际法规范技术转让,已有的是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系列条约、联合国体系中的国际条约或国际法文件及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协议等为主的国际法体系。从《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1年编撰的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文集看到,多边条约性质的国际法文件总共28个,涉及环境或环境保护约15个,超过总数一半。气候变化国际法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转让的主要国际法律依据。总体而言,《框架公约》只是对无害环境技术转让作原则性规定,《京都议定书》也仅是在《框架公约》基础上稍作细微的具体化,涉及技术转让的内容主要还是见于历次气候大会的相关会议决定之中。《框架公约》在第4条第5款就作出规定,“发达国家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的环境技术和技术诀窍”,这一条款是技术转让最重要的国际法来源。《京都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变化国际法规范,对技术转让的条款规定较《框架公约》具体。比如,第2条第1款规定,为履行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指标的承诺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缔约方均应促进、研究、发展和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对环境无害的先进新技术;第3条第14款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履行将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考虑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等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第10条(c)项进一步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制订政策和方案,以便有效转让公有或公共支配的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并为私有部门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促进和增进转让和获得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京都议定书》较《框架公约》进步之处在于,不再局限于宣示口号,而是提出了一些技术转让的具体措施,包括敦促发达国家制定政策与方案,为私人部门创造有利于技术转让的良好氛围。

世界气候大会所形成的会议决定也是气候技术转让的主要法律依据,几乎在历届会议决定之中都有涉及。自COP3以来,为落实减缓承诺,几次比较重要的气候大会通过了一些决定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每次气候大会都在之前取得的成果上有所突破,历次大会的重要决定除不吝对技术转让的重要性加以表述外,更重要的是在解决技术转让的具体办法方面,气候大会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切实方案。199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决定建立协商进程,2001年马拉喀什会议决定设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和技术转让行动框架,2007年巴厘岛会议将技术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决定性措施,2010年坎昆会议决定创建技术执行委员会、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两个技术机构,2011年和2013年的两次会议是对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的职权、工作范围、作用、模式和程序等内容作更进一步的规定,但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几乎没有对技术开发与转让有任何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议题开始被边缘化或忽略。

(二)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及其根源

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与专利国际法之间产生,国际法冲突的实质又是气候技术受专利法的私权保护与基于气候环境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

1.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

从现有的可操作及权利义务明晰程度上看,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还包括知识产权法,甚至主要适用该法律制度。气候技术在内涵方面与专利法调整的传统专利并无二致,权利客体的重叠,使得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同时适用气候变化法和专利法,气候技术转让因此与知识产权之间发生密切关系。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发达国家将气候技术转让到发展中国家是否造成了阻碍?就此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和立场截然相反,发达国家主张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的保护,不应该为气候变化而专门设置知识产权制度,现有的知识产权不会成为气候变化的障碍,甚至有些国家建议取消气候谈判的知识产权议题;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技术转让的成本,应当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调整,以促进气候变化技术的有效转让。事实上到底如何?如前述发展中国家所言,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阻碍了气候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制度对私权的严格保护使得气候技术转让变得极为困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取技术的经济成本极大,实践中也难以发生实质性的技术转移,特别是核心技术转让,这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得极为艰难,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气候生态的脆弱性,尽管上述气候变化法律及其系列决定文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事与愿违,在刚刚闭幕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应尽快落实其之前的一系列有关技术转让承诺。面对这一窘境,《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气候会议试图通过书面文件形式厘清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模糊关系,2001年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最后达成的《马拉喀什协议》在相关的决定中专门述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要求各方在知识产权政策的应用上避免阻碍技术转让。另外,《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问题特设工作组第七届会议2009年会议报告附件案文汇编作为非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强调需要确保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权利和义务与《公约》目标相互支持而非背道而驰。从法律关系的客体来看,气候变化国际法是规范气候技术及其转让的特别法,知识产权法是一般法,依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法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应该优先适用气候变化国际法,但现实情况是,气候技术转让实际上还主要由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调整和规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对技术转让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和强制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气候技术转让方面无法适用,另外,知识产权制度过度强调私权保护,公共利益的灵活性条款适用极为困难。

2.气候技术转让法律冲突的根源分析

首先,国际环境法具有的“软法”(soft Laws)性质决定了《京都议定书》虽有法律效力却无强制力,虽对发达国家减排义务有具体规定却无法对相关国家违约行为作出相应惩罚,虽有严厉措辞被频繁使用却因过于原则性和任意性给法律适用留下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诸如“适当、鼓励、尽力”等概念表述几乎充斥整个条约文本,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吸引相关国家遵守条约。《京都议定书》的现状使得气候技术转让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履约,首先是对其概念没有作明晰界定,正如上文所述,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就无法确定权利客体,自然也构不成法律关系,更徨论权利和义务内容;其次,对技术转让的具体操作、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及不遵约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没有作明确规定,使得气候技术转让的预期落空。上述气候大会决定是有助于推进气候技术转让,比如,2001年《马拉喀什协议》决定成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2010年《坎昆协议》决定建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机制,包括成立技术执行委员会和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但从性质和实施效果上看,这些决定没有法律约束力,更像是政治宣言。以清洁能源技术转让为例,《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条款,据此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在2000年至2012年间的减排量计人其总的减排量之中,发展中国家因此也可获得必要技术,理论上有助于激励发达国家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实践并不理想,发达国家在利益驱动下,并没有转让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仍为气候技术转让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不进反退。其次,国际层面保护各国技术专利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下称“TRIPs”)。根据TRIPs协议第27.1条规定,专利一般可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该协定强调对知识产权进行确权和保护私权,对技术转让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不太关注,从TRIPs协议对技术转让仅有零星的原则性规定可见一斑,第7条和第8条规定了协议的目标和原则,第66.2条特别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应鼓励其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促进对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技术转让,以使它们创造合理的和独立发展的技术基础”,但实践中难以适用。在协议中有关强制许可条款中,未提及“应对气候变化”是需要特殊考虑的公共利益。目前只有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药品专利技术可以强制许可实施,但适用条件却极为严格,必须是发展中国家受到公共健康紧急情势困扰,2005年WTO总理事会通过了《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在第31条之下增加第31条之二条款,允许利用强制许可所生产的药品出口至在医药领域缺乏生产能力的国家,这被认为是在公共健康、药品的获取与专利保护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TRIPS协议框架最新的、也是最重大的发展。

三、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的调适进路

如何打破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转让已构成的实质障碍?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既存的现实条件下,能否考虑通过国际法律制度的调适或重置来解决或缓和上述冲突关系?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法为气候技术转让这一动态过程的顺利发生提供了静态的制度保障,明确和保护了气候技术的产权归属及权利人正当的无形财产,理论上应该可以充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气候技术转让过程中利益平衡的“调节器”。

(一)法律生态化作为调适的指导原则

法律生态化是指从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对现有各部门法从观念到法律制度进行更新、改造,使法律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理论以及法律制度的生态化。美国法社会学家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也提出“回应型”法律是未来法律改革的方向,相对于关注形式理性的自治型法律而言,回应型法律是现代法制的一种实质理性追求,它把社会的压力理解为认识的来源和自我矫正的机会,气候变暖的严峻现实,迫使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作出回应。

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化指向演化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2008年6月WIPO举办的一个专题研讨会就专门讨论了多边环境协定下知识产权在技术开发和转让中的作用,同年9月第41届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年会将环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列入大会议题,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宣扬的“提倡绿色创新”主题强调知识产权对推进研发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重要作用,表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必须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和改革,如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主席H.E.Akiko Domoto所言,“20世纪的法律以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基础,但21世纪要求从环境角度,尤其是从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的角度重新评判所有的法律”。因此,为更好地转移气候技术,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当以生态化为指导原则对既存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加以调适,以利于气候技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二)利益平衡作为调适的法理依据

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根源在于利益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不仅受国际气候法调整规范,也应该在知识产权制度内得到体现。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制度,指制度内的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知识可以看成是一定的信息,知识产权就是信息产权,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信息是有限的,信息的专有和公有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专有成分太多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及信息的自由流通,公有成分太多,则会形成知识产权的弱保护,不利于知识产创新,造成原动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信息的专有和公有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

就气候技术而言,其本身具有公共利益特性,就是说对其发明创造最终的目的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这里,为了激励人们更多限度的自由创造,以专利制度对其进行私权保护,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强调对专利权利人的私权保护,势必造成对专利信息的垄断,不利于社会对信息的获取,不利于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展中国家或支付巨额专利许可费来获取技术,或因无力承受巨大经济代价,陷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极度茫然,这与共同的气候环境利益保护及专利制度“促进公众充分获取专利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以利益平衡为法理依据调适知识产权制度,衡平气候公共利益和私有知识产权,针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条款稀少、多为原则性规定和难以适用、操作等困境现状进行调适,增加公共利益适用的范围、内容和具体化程度。

(三)基于环境利益的强制许可作为调适路径

基于利益平衡的法理,实施以保护环境利益为目的的强制许可是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调适的具体路径,具言之,就是在TRIPs协议中增加对气候技术转让的强制许可适用条款。专利权是一种独占的垄断权,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施该专利,但为了平衡专利权人财产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专利制度对利权人的权能进行限制,强制许可是最典型的限制形式之一,也是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平衡理念的具体表现。

气候技术能否适用强制许可?强制许可的发生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为了公共利益目的强制许可、普通强制许可和交叉强制许可。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许可可以作为气候技术强制许可的原因,因为气候技术转让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公共的气候环境利益,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对气候利益的获得尤为迫切,这直接关乎其生存问题。但目前TRIPs协议和各国的专利制度并未将环境作为公共利益加以考量适用强制许可。TRIPs协议第31条虽然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允许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有其他极端紧急情况或有公共的非商业使用情况时,各成员国可以在未经专利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但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因为没有对这些情况加以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对强制许可的适用存在明显分歧。直到2001年多哈WTO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言》(多哈健康宣言)第一次列将公共健康危机明确列为上述强制许可事由,《多哈健康宣言》的意义是积极的,因为它确认了公共健康应优先于私人财产权,并且明确WTO成员充分利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的权利,2005年WTO理事会通过《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以法律形式将基于公共健康作为强制许可事由确定下来并在内容作了适当扩充。

调适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气候技术转让的规定从TRIPs协议对强制许可的规定条款人手。前述分析可知,知识产权制度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识信息的社会传播和公共利益,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过度保护知识财产权而轻视公众利益,是工业革命以来崇尚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使然,气候变化应对刻不容缓,涉及广泛的环境利益,如上文所述,现代法律制度改革应朝生态化方向发展,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是其内在要求.只有利益平衡才能维持机制的长久存在。因此,气候技术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和扩散气候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气候技术转让作为公共利益被明确列入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之中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2013年3月,由厄瓜多尔向TRIPs理事会提交的一份题为《知识产权、气候变化与发展》议案作为“其他事项”被提上会议议程,并引起会议各方长时间讨论,在今年2月和6月的TRIPs理事会上更是被作为主要议题讨论。议案认为当前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阻碍了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ental Sound Technology)的使用与发展,必须对TRIPs协议进行修正,参照2001年《关于TRIPs与公共健康的多哈部长宣言》,缩短绿色技术的专利保护期限、放款TRIPs协议的灵活性条款适用及参照特殊药品专利增加对气候技术强制许可适用。厄瓜多尔同时表示将在今年10底召开的TRIPs理事会上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该议案得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家,当然,由于触犯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利益,受到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强烈反对。可以想象,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的问题必将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未来WTO及TRIPs理事会内争论的重要议题。强制许可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要对气候技术的概念作清晰界定,将涉及气候变化的技术类型化,将涉及重要公共利益的气候技术抽离出来,与其他的一般技术或主要是商业用途技术相区别,于那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的基础技术允许在TRIPs协议下适用灵活性条款强制许可,放宽对最不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条款适用条件制约。其次,在TRIPs协议有关强制许可的条款中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明确为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事由,将气候环境与公共健康一起,规定为人类的公共利益,适用强制许可实施。

第8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连阴雨;累积距平法;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甘肃康县;1971―2014年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38-03

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较少,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1]。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干旱、雷暴、寒潮、大风、倒春寒及连阴雨等。根据季节的不同连阴雨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的影响。1987年夏季连阴雨对康县冬小麦的成熟和收割打碾造成严重影响,使冬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芽、霉变、黑穗等现象,导致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1989年春季低温连阴雨造成冬小麦生长发育期比往年推迟10 d左右,后期气温回升慢,诱发小麦病虫害;2009年秋季连阴雨天气影响康县经济作物秋收,导致核桃等经济林果不能按时采收,品质下降,减产明显。此外,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连阴雨也会造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对交通运输业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影响。

国内外气象工作者对连阴雨的研究主要包括2个方向:一是基于预报的连阴雨产生的环流背景及影响因素,二是基于测报的连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和交通运输等的影响[2-25]。方建刚等[26]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陕西省2011年秋季强连阴雨期间欧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王建兵等[27]分析了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得出副高偏强有利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到甘南,对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潘 D等[28]分析了2009年2―3月我国南方一次连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得出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形成的稳定准静止锋,是影响这次连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张 智等[29]运用多种方法分析了宁夏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得出连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周期变化;王 栋等[30]分析了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结构特征,并建立了秋季连阴雨强度指数模型;魏 锋等[31]分析甘肃省近35年连阴雨天气气候特征,得出甘肃省连阴雨的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增加。

本文以甘肃省康县为例,利用近44年康县气象月报表中的日降水数据和日照数据,运用多种方法分析了年际、季节、月际尺度上连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突变和周期变化。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累积距平法得到了多种尺度上连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得到连阴雨的突变时间,避免了一种方法导致的虚假突变,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得到了康县年际连阴雨的周期变化。通过以上方法,希望在精细化的大趋势下为康县长期预报灾害性天气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减少连阴雨造成的农业、交通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损失。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甘肃省康县1971―2014年气象月报表中的日降水数据和日照数据,统计出近44年逐月连阴雨次数,并得到年代际逐月连阴雨总次数(表1)。根据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情r,各地对连阴雨天气的规定略有差异。本文所用标准为甘肃省气象局所定,即连阴雨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连续阴雨日数在5 d或者5 d以上,总降水过程雨量≥15 mm,期间单天日照≤10 h,过程的开始、结束日雨量≥0.1 mm(允许过程中有1 d微量或无降水),即称为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将连阴雨按季节划分,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连阴雨,3―5月为春季连阴雨,6―8月为夏季连阴雨,9―11月为秋季连阴雨。

1.2 研究方法

1.2.1 线性倾向估计法。线性倾向估计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回归形式,用一条合理的直线yi=a+bti(i=1,2,…,n)表示连阴雨次数y与其时间t之间的关系。其中,回归系数b为倾向值,倾向值正(负)表明连阴雨随时间呈上升(下降)趋势[32]。

1.2.2 累积距平法。累积距平是气象上一种常用的、由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的方法。累积距平曲线呈上升趋势,表示距平值增加;呈下降趋势,则表示距平值减小。从曲线明显上下起伏可以判断,其长期显著的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变化,从曲线小的波动变化考察其短期的距平值变化[32]。

1.2.3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也称无分布检验,其优点是不需要序列遵循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更适用于顺序变量的分析,计算也较简单,而且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并指出突变区域,是一种常见的突变检验方法[32]。

1.2.4 滑动T检验。滑动T检验是一种均值突变,通过考察2组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来检验突变,这种方法子序列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人为性,需要反复变动子序列的长度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32]。

1.2.5 Morlet小波变换。Morlet小波变换是连续复小波变换,可以同时给出时间序列变化的位相和振幅两方面的信息,并消除用实小波变换系数作为判据而产生的虚假振荡,揭示出隐藏在时间序列中的多种变化周期,充分反映时间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中的变化趋势,并能对时间序列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性估计[33-34]。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间变化特征

利用康县1971―2014年年际连阴雨数据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并求得近44年康县年际连阴雨距平值(图1)。可以看出,康县年际连阴雨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但未通过T检验,说明这种减少趋势不明显。连阴雨累积距平曲线呈“两降两升”型变化,存在明显的偏多年和偏少年。其中,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连阴雨呈增加趋势,1977年以前呈上升趋势,趋势明显,1978―1984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较为缓慢,总体上康县进入连阴雨多发阶段;80年代中期有一个明显的短暂下降趋势,康县进入连阴雨少发阶段;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康县连阴雨次数呈直线上升趋势,进入多发阶段;90年代末至今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90年代末呈直线下降趋势,21世纪初开始呈波动减少趋势,康县连阴雨进入少发阶段。

[20] JING Anhua,ZHANG Zonghao,KONG Fanzhong.Climatic Analysis of Continuous Rain Southwest of Shandong[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9):15-17.

[21] ZHAI P M,SUN A J,REN F M,et al.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hina[J].Climate Change,1999,42(1):203-218.

[22] 张秀雯.上海地区早秋连阴雨的中期预报方法[J].气象,1979(12):26-28.

[23] 邹浩,陆善a,楼世博,等.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春季连阴雨预报[J].气象学报,1983(2):231-235.

[24] 项瑛,程婷,王可法,等.江K省连阴雨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1,31(增刊1):36-39.

[25] 宋连春,杨兴国,韩永翔,等.甘肃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初步研究[J].干旱气象,2006,24(2):63-69.

[26] 方建刚,易俊莲.2011年陕西秋季强连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3(1):6-10.

[27] 王建兵,安华银,汪治桂,等.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J].干旱气象,2013(1):70-77.

[28] 潘D,李建,廖捷,等.2009年2―3月我国南方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10(3):39-46.

[29] 张智,梁培,陈玉华,等.宁夏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研究[J].灾害学,2010(1):69-72.

[30] 王栋,谭桂容,耿新.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5(1):75-81.

[31] 魏锋,白虎志,孙秉强.甘肃省近35年连阴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4):479-482.

[32]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7-65.

第9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摘 要:由于温室效应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相当显著,因此许多国家与产业都将投入 大量资源以努力降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中当然隐现着未来全球节能减碳领域的庞大新商机, 各项节能减碳相关创新技术因而相继发展。笔者指出,节能减碳产业是藉由材料、设备、制程以及 产品之改善,以达成节能减碳目的之产业,其产业范畴可略分为节能材料、节能设备及产品、系统能 源整合、节能减碳认验证、碳资产管理等。综述了国际间节能减碳相关产业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 势。指出,面对未来之挑战,应确实评估节能减碳相关产业之发展潜力,确定发展对象,擘划出适合 节能减碳之产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节能减碳产业;节能减碳;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能源节约

Abstract:Scientific evidence of climate change puts the reality of human-induced global war- ming beyond any doubt. Various innovative industr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develop techniques and markets addressing global warm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re subsequently induced by the ac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red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he scope of these industries relating to energy saving and CO2emission reduction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the fabrication of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the integration service of ener- gy system; the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arbon asset. Th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for GHG-related industries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strategies for promo- ting these industries.

Key words:GHG-related industries;CO2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global war- ming;greenhouse gases;energy saving

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引发的全球暖化及气候 变迁现象,似乎比过去的预估发生得更快、更显著.

但由于国际间对于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管制执行架构 之共识不足,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签署有约 束力的任何协议,最后达成所谓“认知哥本哈根协议 (Copenhagen Accord)”,系由美国、中国、印度、巴 西、南非五国最后磋商的共识,并未得到所有与会国 的支持。协议支持应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下之 观点,但并未明订具体之减量目标,但各方的底线已 大致浮现,有助于营造未来后续谈判、甚至达成协议 的气氛.

由于全球暖化议题影响涵盖的层面相当广泛, 与能源供需、产业发展之关连性相当高,这几次气候 变迁纲要公约会议有许多讨论议程,都与经济工具 相关议题有关,许多国家都将投入大量资源以积极 推动节能减碳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粗估未来每年需 投入全球暖化减缓与调适之经费约为总生产毛额的 1%以上,亦即未来应对全球暖化可能需要 约每年4,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1]。其背后意 涵隐现着未来在全球节能减碳领域的庞大新商机.

以韩国为例,将推动绿能产业与温室气体减量合并 为绿色成长基本法,成为韩国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 目标。因应全球暖化议题的急迫性及各国政府的积 极推动,国际间对于科技及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已 有大幅变化。各种形式之节能减碳科技的发展相当 快速,整体而言,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交通、 住家、商业、产业等部门)仍被认为是主要对策,而低 碳能源、碳封存技术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2].

1 国际间节能减碳相关产业之发展趋势 针对全球气候变迁冲击,各项节能减碳相关创 新技术及推动策略相继发展,其中节约能源技术以 及高效率产品之应用推广,为其中发展之重点。因 此有关节能减碳产业是藉由材料替换或改良、制程 设备改良、制程系统整合以及节能产品之应用等方 式,达到减少节能减碳目的之产业,在此定义下所衍 生出的产业范畴可以大致分为节能材料、节能设备 及产品、系统能源整合、节能减碳验认证及碳资产管 理等。本文针对节能减碳产业在国际间发展现况进 行汇整,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1 节能材料 随着节能减碳意识的高涨,许多产业纷纷投入节 能、绝热及高热传导效率材料的研发。节能建筑材料 为节能材料产业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建筑外壳材料之 发展应用重点包括:轻质隔热外墙板,隔热涂料,玻璃 透光/隔热涂层以及调光薄膜等节能建材。美国为建 筑外壳涂料发展之主要国家,其白色及浅色系隔热涂 料之节能特性已被列入美国“能源之星”之产品要求; 窗户组件主要包括玻璃以及窗框,一般搭配隔热贴膜 以达到隔热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散热效率材料以及 高效能组件材料亦需研发,高散热效率材料是用来替 换制程中各项设备之散热材料,以增进散热效率;而 高效能组件材料则可以增加各项组件之能源使用效 率,以达到有效节能的效果.

应对全球暖化之材料研发产业目前尚属于已发 展产业,要推动该产业的发展,需先整合现有研究成 果,积极研究如何提升各项材料之性能,并针对新开 发之节能材料进行环境测试,加强各项材料之推广 运用,同时配合各项节能技术的发展,以达到节能的 目的.

1.2 节能设备及产品业 节能设备及产品可提供制程耗能之改良,以提 升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制程设备(如马达、锅炉及冷 冻空调)所占耗能量远高于其他项目,其中又以转动 马达所需耗电量最大,用电约占工业部门之64%~ 70%.

马达为工业主要动力来源,用于帮浦、空压机、 风机等多种转动机械设备。国际能源署(IEA)[3]估 算马达系统之改造,节能潜力可达20%~25%。因 此若能全面提升马达能源使用效率,将可大幅节能.

目前已将马达效率纳入强制管理的国家和地区包 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台湾等,其高效率马达 之普及率(37%~70%)较未纳入强制性管理国家之 普及率(如欧盟、巴西及日本等,仅1%~15%)高出 甚多.

冷冻空调设备及产品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从冷冻空调器具制造业、中央空调主机以及系统设 计施工、工厂与建筑的通风、高科技制程环境所需的 无尘无菌室、产业制程所需的冷冻技术乃至电子产 品散热所需的微型冷却系统均属于冷冻空调的范 畴,因此冷冻空调势必会朝节约能源以及提高能源 效率的趋势发展,各项散热及温度控制技术亦相应 而生,以达到有效的设备节能的目的.

国际能源署[4]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照明用电 占总发电量19%,其中住商照明用电占总照明用电 的74%。全球照明节约能源潜力约为37%~57%.

白光LED技术运用于一般照明可有效省电且使用 寿命长,可取代低效能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将为未来 一般照明市场主流[5].

1.3 系统能源整合 系统能源整合产业可积极整合冷冻空调、压缩 空气、热能与燃烧、电力及照明、远程监控与预知维 护保养等技术,提供节能改善、策略分析及系统规划 评估,并针对各设备系统效率之改善、系统之监控、 维护及调整、适当规格之选择以及电力质量之改善 等方式,协助有效利用能源、提升机组效率.

1970年代能源危机后,整合型的能源技术服务 业(ESCO)应运而生,主要提供能源用户诊断咨询、 改善评估、设计及节能改善工程等,并对节能绩效给 予保证、量测与验证。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40个以 上国家积极推动能源技术服务业,政府的积极推动 是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诸如要求公 共部门节能,使政府成为能源服务产业最有规模经 济效益的客户;订立节能相关规范与配套措施;提供 奖励或财务补助措施等[6].

1.4 节能减碳认证 目前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认证工作,主 要依据系参考包括政府部门之法规规范、联合国气 候变化纲要公约及IPCC指引、ISO 14064及14065 等国际温室气体盘查系列标准、温室气体盘查议定 书(GHG Protocol),以及国际间许多产业团体与非 营利组织所开发之相关盘查方法。因此温室气体认 验证需熟悉各项相关规范内容,以提业温室气 体之登录、盘查及查证以及各项方法论之拟定及撰 写之协助,作为其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减量计 划与提出相关报告的参考.

国际间也发展出

的各类能源效率标章,大致可 分为三大类:认证标章(Endorsement Labels)、比较 性标章(Comparative Labels)以及信息标章(Infor- mation-only Labels)。认证标章属于认可标志,设 定特定的能源效率标准(通常以市场能源效率前 15%~20%之产品型号为门坎),针对符合或超过此 标准之产品授予标章;比较性标章是指提供相关信 息,以利消费者将特定型式之产品与市场相似型式 产品进行能源效率之相对比较,通常为法规强制性 之规范;信息标章则仅提供消费者产品之能源消费 量、能源效率指针等数据,产品间之能源效率比较则 由消费者自己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欧盟各国则启 动绿色能源认证,评估并认证再生能源发电是否满 足规范。透过绿色认证的建立,以区分再生能源发 电的电力与其他来源之电力。产业未来要进行相关 能源效率标章申请文件的撰写及能源效率的查证 等,都需要相关服务的协助.

1.5 碳资产管理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温室气体的管制与交易俨 然形成新的探讨热潮。若企业可以通过国际间认可 的弹性减量机制,自国际上获得资金和技术,进行节 能减碳工作,温室气体减量将成为有价值且可交易 的资产[7]。碳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温室气 体减排项目的潜在效益,以期协助产业开发其在碳 市场的潜在价值、规划执行项目所需的资金来源、取 得温室气体减排认证(CERs/VERs)以及出售温室 气体减排认证等[8]。碳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可包括: 国际碳资产交易、碳资产规划等服务项目。国际碳 资产交易的部分,可协助业界进行温室气体交易策 略,寻找与筛选最合适的减量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并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协助完成温室气体减 量采购协商等服务。此外碳资产规划则包括协助温 室气体减量项目方法学撰写、碳市场投资的风险评 估,协助进行碳市场开发策略的制订,协助建立关于 碳市场的操作能力以及投资咨询至购买CERs的服 务等.

2 结论 鉴于温室效应对于全球各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已 经相当明显,人类开始体会到,唯有确保环境生态资 源的稳定,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因此 必须同时考虑并选择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节能减 碳相关产业多属新兴产业,建议负责相关产业发展 的政府单位应确实评估节能减碳相关新产业之发展 潜力,确定发展对象,擘划出因应节能减碳议题之产 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Climate Capital Network.CSR News-Climate Capital Network Launches Global Market for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s[DB/ OL].http:∥csrwire.com/News/11435.html,2008.

[2] 林唐裕,吴再益,梁启源.发展减温产业之潜力及其对总体经济之影响[R].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6.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5] 李丽玲. LED照明技术及标准发展现况[J].能源报导月刊,2008(6):20-22.

[6] 吕锡民,陈发林,张忆琳.由美日节能成功案例规划台湾未来节能策略[J].能源报导月刊,2007(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