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本文试图将实践观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对于作为实现主体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一、关于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的内涵

1、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在实践中人把自我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现实的客观物质上。

2、实践是人类感性物质活动,它表明实践不单纯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⑴实践提供了人类的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

⑵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生命体。

⑶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从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成其为人,从而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二、应用实践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践观注重突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内容上讲,的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纷繁复杂、较为抽象难懂,因而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情况下出现了“一言堂”的课堂局面,教师成为了该课堂的绝对主角,将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情境,缺乏师生间的良心互动和激发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不利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那么,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确立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实践发挥了及其主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收益,必须适时加强教学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1、 布置教学任务,课堂互动研讨

“教师针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现实问题设计题目,根据题目解答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分组,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积极思考,并形成书面材料或做成课件,由小组负责人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发言、讨论”[1],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2、 经典案例教学,引起师生共鸣

“经典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2]教师根据讲述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路线,灵活多变的选取相关教学经典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效果。

3、 观看影像资料,分享观后感悟

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和教学媒介也在日益更新。教师组织学生适时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吸引学生的、教育性与艺术欣赏性充分结合的影像资料,并在观影后与学生共同分享观后感悟,也是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教师不忘在观影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总结,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之外,身处校园中还有许多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参与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本着经济、便利的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校园资源和师资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诸如主体辩论赛、主体演讲和宣讲等活动。借助大学生社团等团体的帮助,以宣传画、音乐、情景剧、小品、相声等艺术方式,阐明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主题或反映某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利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做报告会、讲座等,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

(三)积极落实社会实践

1、 学校方面

在走出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中,除了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社会,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更是促进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文化科技馆、监狱等、探访文明社区和先进企业、革命前辈等,参观后,结合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形成探究性报告或心得体会。

2、家庭方面

家长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扮演主导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角色应该从“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家长必须不遗余力的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合理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

3、社会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环境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党的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全方位的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紧密合作从而为大学生,特别是广大90后大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还需为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安全的场所和充分实践的机会,形成国家、社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风尚。

4、个人方面

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应该增强实践意识,将自身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恰当地运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完善、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活动后积极认真的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教训、完善理论学习并不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傅正华.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初步设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7,⑶:105.

[2]胡昂.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合.[J].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第2篇: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身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历史课堂,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实践和认识:

一、转变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首先是教育者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如果教育教育观念滞后,自身素质低下,那么学生素质的提高,就要打折扣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教师首先要克服以下几点;①上课时只注意了教学内容而忘记了学生。②只注意了基本知识的传授而忘记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③还是沿用以前的 “一根粉笔、一本书”而忘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④教学上还是满堂灌或采用死记硬背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我们提倡“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就是好法”,用科学艺术的方法育人,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多想些办法,让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历史课所面临的失落而放弃信心,每一个历史课教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想些办法,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智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自然论教学法的奠基人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有效教学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1.课前预习,培养探究意识

不会发现问题,人只是知识的容器。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所以每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观点,能在每节课教材里发现1~2个与现实联系较紧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2.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在讲《三国鼎立》之前,我就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一组人物画面:曹操、刘备、孙权、董卓、袁术、吕布、孙策、周瑜这样神态各异、各具魄力,又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右到左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你走来,同时播放小说中最经典的几句诗词朗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将这几句诗词依次打在屏幕下方,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

3.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

“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真理”。新教材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自我分析判断、自我检查监控、自我反思矫正,且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触发灿烂的思维火花。

4.撰写小论文,强化实践探究能力

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发表议论、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实践探究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情境,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和开放式教学环境,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和实践活动中去。还可以重视影视、录像片的利用。利用这些影视片,既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总之,历史课所独具的审美情感和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够得以很好的提升。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历史课教学真正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形成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