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热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虽然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使用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及效果,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传统媒体的传播面广、冲击力强等相关优势。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使其共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当前媒体领域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内涵及优劣势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包括网络媒体以及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等。简单来说,新媒体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和无线网及卫星等为依托的,将电脑PC、手机、数字电视作为终端的一类新型媒体[1]。新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首先,新媒体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信息传播的范围较广,且易被大众接受;其次,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声音等所有载体形式的信息传播,且各类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还可进行有机结合,图文并茂,增加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再次,新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较为简单易懂,为社会各领域人群特别是时间不是十分充裕的上班族提供了简单、易懂、省时的信息浏览方式,满足了这一人群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最后,新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互动性大幅提高,受众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发表符合相关规定的自由言论,充分表达其自身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使得新媒体下信息交流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2]。新媒体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相关方面的缺陷。首先,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将相关信息分别植入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当中。其次,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如媒体方面为了获取点击量或收视率,进行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报道,又如,网络水军通过门户网站和微博账号对社会公众人物进行恶意攻击等,从而使得社会秩序受到了一定影响[3]。
(二)传统媒体内涵及优劣势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年来的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体形式而言的,即通过相应的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相关信息,或为人们提供娱乐、教育信息的媒体平台。传统媒体主要包括了报刊、广播、电视等相关形式,虽然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与局限,但所报道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相较于新媒体有一定优势[4]。传统媒体的优势如下:(1)核心优势即强大内容的生产力,具体来说就是,存在于媒体领域的全部信息均需要进行收集,而收集信息则是传统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新媒体,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也需要依赖于传统媒体。(2)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等方面相对滞后,但所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优势。当前,新媒体对信息的解读知识停留在表面的阐释工作上,追求简单、明了、快速等信息传播特点,而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对信息的实际意义进行解读,增加受众的理解难度[5]。(3)传统媒体的品牌与知名度优势。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时间较长,且在受众中的影响力较深,其品牌的优势与影响力相较于新媒体更强。以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为主的传统媒体的劣势主要体现在:(1)形式单一。以新闻报纸这一媒体形式为例,当记者对较为复杂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时,仅能够采取单一的线性方式进行报道,对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也仅局限在某一抽象概括方面,加之受到版面的限制,使得新闻信息的容量同客观事实具有较大差距。(2)时间限制。为了迎合受众更多的阅读取向,传统媒体的内容也愈加混乱,而受到出版、播出时间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信息相较于新媒体信息相对滞后,又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导致能够反映典型社会现象的信息仅能够在局部区域内进行传播,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局限性[6]。
二、新闻传播媒介融合必要性与趋势
媒介融合即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主的传统媒体与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为主的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借助网络信息等相关技术,以计算机、卫星等作为信息传播手段,各类信息在同一平台进行整合并以不同形式的媒介增强彼此互换性与关联性的新型媒体。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媒介融合中,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的基于微博、微信的信息传播优势,在巩固所发信息权威性的同时,满足广大受众需求,带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产业的全面发展。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是二者结合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的发挥力度,在结合传统媒体深度与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对新媒体形式的构建和创新,从而探索出更好的信息展现方式,最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平台的拓宽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加强二者的优势互动,打造数字化媒体产业,而且还要加强二者的线上、线下平台互动,构建专业强、深度好和质量高的新闻专题,提高这一新型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路径――以市级报纸媒体为例
(一)建立针对性新闻,完善资源配置
建立针对性新闻专题并增进报纸采编与网站编辑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是报纸媒体完善资源配置的首要措施。加强具有针对性新闻消息的采集和撰写力度,集中体现在以本地新闻作为融合后全媒体核心这一层面。例如,报纸媒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应加强创新力度,扬长避短,将传统的“门户网站”转变为具有市级地方特色的报纸网站,专注于本地新闻的采编和传播,尽可能搜集、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信息,满足市级人民对市内各类资讯、信息的小众化需求,打造地方性报纸网站。此外,加强报纸采编与网站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联系,对于日常的新闻采集、整理和最终定稿工作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进而使最终稿件满足本市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在报社内部建立局域网,提高各部门对相关资源的共享程度,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报纸媒体网所刊登的新闻满足地方人民需求。
(二)拓展热点范围,提高竞争力
通过微博、微信、视频平台等相关载体寻找热点线索是进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关键措施。报纸网站除了需要接收报纸媒体一线记者所提供的新闻稿件外,其网站编辑也需要从以往的纯粹网编逐渐向采编一体的全能型“全媒体”记者进行过渡和转型。一方面,需要相关渠道对当前热点新闻或新闻线索进行搜索,而后,借助网站、电话、即时通讯软件等进行采访,补充并整合消息,进而撰写成稿件,促使网站的可看性得以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报纸媒体还需及时、全面地了解地区媒体市场的竞争形势,通过及时浏览同行业相关网站中的新闻内容,加大热点新闻的挖掘力度,并尽可能发现市级其他报社及其媒体网络尚未刊登的新闻消息,提高新闻的前沿性和新颖性,促使自身在地区媒体行业中的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
(三)转变观念,合理融合
转变观念,加强媒体融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当前报纸媒体需要开展的关键工作,为此,报纸媒体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改变领导观念。报社领导应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科学融合观念的转变,在保留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新媒体在信息搜集、传播的速度和形式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宣传力度,使报社自上而下形成对媒体融合的重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2)改变员工观念。改变一线记者的时间观念,由于次日出报等原因,一线记者必须强化其时间意识,增加紧迫感,为次日的出报争取时间;改变网站编辑的资源观念,与一线记者相比,网站编辑所接触和了解的时事新闻与热点新闻较多,故应加强其对相关资源的共享力度,从而为一线记者和平面媒体提供丰富的素材,共同促进媒体融合下报纸媒体的发展。
(四)加强政府参与力度
受报社自身规模和资金的限制,报纸媒体要想独立完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转型极为困难,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其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辅助其由传统媒体过渡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全媒体中来。政府可在必要时,予以其相应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积极性,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好融合提供外部保障。同时,加快建立市级的新闻媒体约束机制与相关规范,对市级各媒体行业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确保其在进行相关活动时,有理可依、有章可循,提高地区媒体行业的规范性。
四、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得知,新闻传播媒介融合是当代媒体发展必然趋势,因此,需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路径方面,文章以市级报纸媒体为例,指出了融媒体应当建立针对性新闻、完善资源配置、拓展热点范围、提高竞争力、转变观念、合理融合,同时要加强政府参与力度,这样才能保障融媒体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规避自身存在的劣势。
参考文献
[1]于凡.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及传统新闻的创新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0).
[2]弓力成.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路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23).
[3]张慧.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9(8).
[4]骆丹.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路径创新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9(11).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方汉奇先生从教55周年教学思想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 实习生浮婷) 方汉奇先生从教55周年教学思想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专家代表、各种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方汉奇先生的朋友和弟子齐聚一堂,对方汉奇先生的学习学术思想和治学作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作为中国新闻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方汉奇先生在国内外新闻学界有着崇高的声望;作为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老一代前辈,方先生桃李满苑,他的弟子和学生现在多活跃在中国新闻学界研究和教学领域前沿。这次会议既是对方汉奇先生学术成就和教学思想的整理与总结,也是对中国新闻学50年发展的回顾和归纳。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主办。
文明论坛2006:一次感受文明的盛会
(本刊讯 实习生高蕾) 由中国传播学会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暨《文明》杂志创刊5周年纪念年会,于2006年12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首都及全国各地人文与社会科学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上,众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与传播、和谐与发展主题各抒己见,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时迸发出思想交锋的火花,引人入胜。会议还了《丙戌文明宣言》和十大文明话题。此次论坛是新闻传播学界第一次大规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是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多学科对文明和传播问题的第一次探讨,为中国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下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六届
关键词:短文本挖掘;新闻事件挖掘
中图分类号:TP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Text Mining of News
Zhang Jing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Studies Affairs Office,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assiv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causing a large amount of text data accumulated,much of it is a short text data.How to find information from the mass of information flow theme of unexpected events,and track information about emergencies,text mining technolog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ext mining text min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analysis the research of mining news events.
Keywords:Short text mining;News mining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连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造成了大量的文本数据累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短文本数据。这些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只包含50―100个词的短文本数据,如文章摘要、电子邮件、图片标题、产品描述等。网页上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短文本信息。文本挖掘技术对于从这些海量短文中自动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文本挖掘在新闻文本挖掘中的应用,分析了新闻事件挖掘的研究现状。
二、文本挖掘概念
文本挖掘是采用计算语言学的原理对文本信息进行抽取的研究和实践文本挖掘可以对文档集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以及趋势预测等。Web文本挖掘和通常的平面文本挖掘有类似之处,但是文档中的标记给文档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可以借此提高文本挖掘的性能。
三、文本挖掘在新闻文本挖掘中的应用
“新闻的处理,是一种对事实的选择、安排、解释等意义化过程”,作为文字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新闻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如篇章短小精干、表达客观公正、语言准确简洁等。新闻专题是指围绕某一个突发的新闻事件或某一个广泛受关注的问题提供详细、深入的资料。这样的专题信息目的明确、信息丰富,让人一目了然地清楚整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能够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新闻专题都是经过专业人员加工处理的,即人工归纳到一起。新闻事件挖掘的目的是,是借鉴文本挖掘技术、文本分类和聚类技术,实现对新闻资料的自动组织、生成专题,以满足网络用户检索新闻信息的需要。专题的生成涉及到新闻事件的探测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跟踪。
四、新闻事件挖掘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新闻事件的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问题:
(一)主题发现与跟踪(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TDT)
主题发现与跟踪旨在开发一系列基于事件的信息组织技术,以实现对新闻媒体信息流中新话题的自动识别以及对已知话题的动态跟踪。该研究作为一项1997年开始的公开测评而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研究热点。TDT包括五项子任务,即:主题分割、话题跟踪、新事件发现和报道关联发现。
主题分割主要采用相同词语数目和词语密度的方法,其优点在于简洁性和高效性,不受领域的限制。目前已有TextTiling算法等方法用于主题的分割。采用遗传算法对TextTiling算法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使得同一主题内的段落之间的总差异应尽可能地小,而不同主题间的总差异应尽可能地大。也有研究采用遗传算法来直接寻找主题的最优划分。骆卫华提出了基于分治多层聚类的话题发现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把全部数据分割成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分组,对各个分组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各个分组内部的话题(微类),然后对所有的微类在进行聚类,得到最终的话题。
(二)热点趋势检测(Emerging Trend Detection,ETD)
热点趋势检测用来自动识别热点主题,从而识别主题趋势的变化。热点趋势检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题结构的识别,主题出现的检测和主题特征分析。总结了目前研究的ETD系统和商业的ETD系统,其使用方法大多数以关键词的词频分析为基础,形成相关主题的发展趋势。例如,采用关键词项词频分析的方法,寻找芯片封装领域内的技术发展规律。对于这类问题需要优化关键词的选择,看哪一个或者哪一些关键词与该主题上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有的研究使用序列模式挖掘来识别短语,生成短语的历史图,使用形状查询来识别指定趋势的短语。
(三)事件预测规则的发现
该问题主要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同传统的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对于时序文档集的关联规则的进行挖掘,提供相应事件发生的预测规则。
很多研究根据互联网上的新闻稿来生成股票价格指数的规则。Wuthrich使用专家的先验知识,通过对过去的新闻中出现的关键词组的权重和对应的值产生可能性的规则,再利用这些规则对当天的新闻进行股票指数的预测。将关键词组转换成权重,采用基于规则、最近邻和神经网络的方法。Feldman等人使用多种分布模型对路透社的2万多篇新闻进行了挖掘,得到主题、国家、组织、人、股票交易之间的相对分布,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趋势。而Mittermayer则自动对新闻稿进行预处理,将它们分成不同的新闻类型,其每一类都对股票价格升降有特定的影响,从而得到对应的交易指导规则。
五、结论
文本挖掘是挖掘的核心技术,将其文本聚类与分类等技术应用到新闻主题的检测与跟踪中,能自动在线检测内容不断更新的网络新闻主题,提高了处理的速度,能及时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短文本挖掘技术是文本挖掘中的一个新兴的方向,针对于短文本特点的方法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彬彬,刘远超,徐志明.基于GA的文本子主题切分中的参数优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21:97-99
媒体影响力
什么是媒体影响力?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撰文认为:媒体的影响力,是指通过信息选择、处理、提供及分析、判断、见识等手段,影响新闻舆论的倾向、力度及构成……从而实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行为的能力。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陆地教授则将媒体影响力解析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定义针对目标受众,“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本文就新闻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而言展开论述。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影响力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新闻媒体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对公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可信度、指导性、贴近性等。媒体影响力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策划
学界对于新闻策划历来论争不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将学界对新闻策划的争论概括为三种论说:“手段说”强调新闻策划的报道方式;“行为说”强调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记者的行动参与;“效果说”从最终效果上理解新闻策划。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资料室主任刘保全把新闻策划的定义归纳为四类:新闻报道策划、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泛新闻策划活动、新闻本源策划。
理论界的争论并不影响新闻策划在实践领域遍地开花。媒介把新闻策划看作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吸引群众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从媒体形象策划到媒体社会公益活动的策划,新闻策划已深入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领域。以“新闻策划”而闻名的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认为:“新闻策划是对新闻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的全过程中的任一过程和任一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谋划和运筹,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社会价值,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益。”②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锋也认为,策划是以一种形式表现出报道,它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③
综合学界和业界的观点,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新闻策划是指以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者以及相关人员为主体,为实现媒体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展开的有谋略、有预见性的新闻资源整合与新闻传播活动。
以新闻策划提升新闻媒体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方面正确认识和进行新闻策划,有助于提升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正确认识媒体影响力,有助于防止新闻策划选题偏差,提高新闻策划质量,真正以新闻策划为手段将媒体影响力作为前提,同时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使新闻策划的运作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新闻策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新闻策划与媒体影响力两者的有机结合。
发掘新闻价值,提高媒体的受众注意力。受众注意力并不等于媒体影响力,但却是构成影响力的重要要素,也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凝聚更多的社会注意力,才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受众,内容为王。
新闻策划可以拓宽新闻源的广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选题,强调创新力与预见力,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价值,从而规避新闻同质化问题。这样的报道也更容易吸引受众关注,扩大媒体接触率,从而提高媒体的受众注意力。
对新闻策划人员来说,深刻理解新闻价值并正确运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必须从新闻策划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整个大环境考察,准确地判断每一个事实的价值含量的大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很难获取独家新闻资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媒体可以以有别于他人的切入角度、报道风格、版面或栏目设计、传播策略等形成自己的差别竞争优势,尽可能规避同质化的出现。角度新颖、别具一格的报道,在大同媒介里更容易提升新闻含金量,吸引受众关注,扩大接触率。久而久之,这种差别竞争优势还能转化为媒体独特的媒介文化,形成媒介特色,培育出特色栏目。
提高报道质量,树立媒体公信力。所谓媒体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凝聚在媒体上的普遍认同。也就是指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和权威性。相对于注意力来讲,公信力在媒体影响力构成要素中显得更为核心和本质,代表了媒体的内在品质,是受众建立和不断维护对媒体的信任以及忠诚的基础。新闻从业者应该有强烈的媒体责任感,负责任地报道一切,确保可信度,事实上,这种媒体责任感,就是媒体的公信力之源。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新闻策划提高媒体公信力。
尽管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出奇、出新往往成为新闻策划的表现手段,但新闻策划并不是脱离实际,凭空捏造新闻事实,更不是编造假新闻。而新闻策划恰恰是通过编辑人员对信息的甄别,发觉重点、热点,关注受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并对此进行筛选、组合,提高报道质量,树立公信力。树立媒体的公信力,重要的是提高媒体承担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感。它要求媒体牢固树立及时、公正、求实、求真的态度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敢于说真话,敢于为公众言,不回避社会热点话题和敏感话题。
整合多方资源,确立媒体指导性。新闻媒体资源包括新闻信息资源、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资源、新闻受众资源等。单个媒体在这些方面各有所长,新闻策划能促进媒介内部的新闻资源合理流动与整合,促使跨媒体间传播活动的联手,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层面搭建传播平台,培养新的增长点。
从过程来看,新闻策划不仅局限于新闻报道本身,同时囊括所有与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有关的行为。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信息和多方资源,尤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整合行业间、跨行业间的资源,搭建新闻资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新闻采集成本的最低化和利用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可以优化组合,更好地执行大型系列策划,做强、做深、做透新闻热点、焦点,影响主流人群,代表主流意识,从而走向主流媒体地位,确立媒体的指导性。
从效果来看,搞好新闻策划,调动多方资源,有利于放大新闻亮点,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报道强势,树立报道权威性,增强传播效果。2005年《武汉晚报》关于“三千小考生妖魔化妈妈”的系列报道,通过“调动全国著名专家参与讨论、培训家长,以增强报道权威性”,“构建媒体联动平台”,“让新闻亮点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裂变,把影响力扩充到极致”。④从媒体品牌战略来看,新闻产品的同质化使媒介竞争日益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高度,而品牌竞争的高度是一种文化整合力的选择。新闻策划就是要寻找一个落脚点,寻找媒介文化的灵魂,从品牌战略的高度对媒体的自身资源、读者资源、广告资源、社会网络资源和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资源进行整合经营。
2005年《中国房地产报》推出大型新闻策划活动――2005北京房地产15年,活动内容涉及深度新闻报道、业界及相关机构研讨会以及评选活动。活动持续了3个月,联合专家、业界人士、消费者进行关于北京房地产15年的持续探讨,全面、深入解读北京房地产15年发展面面观,通过举办丰富的读者互动活动,精心设计征集回顾展、征文、短信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同时整合传播网络(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各大主流媒体编织立体传播渠道,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地面推广、发行促销,形成多维宣传网络。“追溯15年来北京房地产风雨历程,追寻房地产政策演变轨迹,历数北京房地产名优产品,盘点风云人物与事件,挖掘地产文化内蕴,探索房地产品牌之路,描绘新北京房地产发展愿景”,《中国房地产报》这种全景式的扫描与勾勒呈现出很强的内在相关度;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民生视角,产业经纬”很好地把握了读者关注点与广告贡献度之间的平衡关系,版面内容与广告有机融合。同时,以报纸品牌和影响力整合为支点,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商家、读者互动共振为形式,将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有机结合,着力于开发行业性广告资源,树立行业标准评介的话语权。
搞好媒体活动,提高媒体知名度、美誉度。毫无疑问,公关活动是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美誉度的有效方式。而对于媒体来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公关活动以外,具备新闻价值的媒体活动和在媒体业务范围内开展的活动也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新闻策划并不仅仅停留在新闻稿件的组合和制作上,更多的是通过策划媒体活动,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增加受众对媒体活动的参与率,增强媒体对受众的黏合力,由此来提高媒体影响力。
优秀的新闻策划往往是媒体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吸引最多的眼球,实现媒体活动在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纬度上的最大回报是决定媒体活动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要想取得更多“注意力”支持,提前造势和在活动过程中制造话题非常关键。因此在具体的策划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造势”。要利用新闻、话题设置讨论、活动宣传等手段进行“预热”,争取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可以在大型策划开展之前,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尤其是实施策划活动的媒介本身进行宣传,不断告知公众,提前预热,吸引受众关注。
其次,加强“公益”色彩。在所有的议程设置中,越是关系到多数人的事件,人们关注和参与的愿望就越强烈。同时对于媒体来说,注重公益色彩,更能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引发更广泛的社会效应,进而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前文所述的《武汉晚报》配合关于小考生妖魔化妈妈的报道,策划了系列公益活动,如成立专家团为近2000对母子进行专业辅导,举办公益讲座等,极大地吸引了人气,让这组报道成为那个夏天武汉家庭最关注的话题。
再次,多样化传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取不同媒体间的互动,以求达到一种“立体化传播”的效果,也即前文所述的充分整合资源。
最后,注重开展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活动,积极吸引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南方都市报》曾经用一个通栏做自己的活动广告,即“每日最喜爱新闻评选赢汽车大奖”,通过短信,读者可对已经编号的新闻投票,然后进行抽奖,有机会获得幸运奖、月奖、一等奖、特等奖。实际上这是媒体提高自身阅读率实施的常规性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性和持续性,通过不断吸引关注,增强效果。
从长远发展来看,影响力是传媒最宝贵的资产,是媒体保持持久竞争活力的不竭源泉。在引领社会舆论方面,谁的影响力大,谁将处于优势地位,赢得受众,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做好新闻策划,在提高媒体自身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同时,对于促进我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新闻策划的论争可能会继续下去,但随着新闻策划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完善,媒体必将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策划运作,也必将因为新闻策划的推动而更为精彩!
注释:
①方延明:《新闻实务方法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②包国强:《媒介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④胡俊、张秋根:《让新闻亮点更“亮”――》,《新闻记者》,2006(9)。
【关键词】新闻平台 传播学 新闻学 新闻实践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平台
在谈讨新闻人才培养之前,我们先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平台的发展做一简略梳理。从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算①,新闻平台大约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传统媒体的自办网站,二是门户网站,三是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在这三类平台中,第一类多为传统媒体的附设平台,将线下的内容放在新平台上,大多是简单的平移,方便用户查阅及作为数据库。由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这种平移的受众到达率反而不如原有平台。就收益看,如电视新闻,通过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很容易培养用户黏性,广告的到达率也较高。对比其网站视频,播映同样的电视内容,虽然可以采用贴片、水纹、弹窗广告等方式,但是很多用户会利用广告时间去浏览其他窗口的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逐渐形成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只用点击率来考量到达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报纸、杂志这类平媒的内容在搬上互联网后,只依托其的广告更是毫无强制阅读的可能。
我们再看第二类新闻平台。门户网站在联网兴起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新闻的主要来源。但门户网站在新闻本质上只是扮演了整合者的角色,将不同的传统媒体分散的消息整合到一起,本身并不生产原创内容,新浪的新闻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征。因此,门户网站需要的新闻人才以编辑居多。他们只要筛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通过改动标题吸引读者点开某个链接,整理相关新闻专题,整合视频、音频、文字等形成多种媒体形式的报道,制作可视化图表等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就可以了。门户网站还有一个优势是快,但这只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出现后,用户产生的内容,评论、点赞等均成为新闻的附加值,门户网站也适时加入社交功能,用跟帖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比如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这种形式以后被忠实地移植到移动新闻客户端,其吸引受众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微博的兴起对门户网站冲击很大,因为微博将新闻的“快”又大大提速了。比如,当微博上发生热点事件,通常会有当事者或知情人提供最新信息,传统媒体很难派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甚至是本地媒体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很难做到第一手报道。门户网站的消息源大多来自传统媒体,在速度方面也难以和微博相比。此外,门户网站引以为豪的帖下评论已无优势。微博出现后,其评论的方式不再是门户网站一层层“楼”的累积或接龙,而是打破线性结构,任意一个账号点赞、转发(甚至无评论转发)都可以表明受众对某条新闻的态度。微博个人账号的各类参与行为最后会形成合力,推出热点新闻,使用者因此而得到社群满足感。因为门户网站的评论并不能使某条新闻进入大众视野,只要用户没有点开这个帖子的链接,再多的评论也只是小圈子行为,这对于特别强调用户注意力的互联网生存法则来说是个缺陷。
我们最后看第三类新闻平台。微博、微信及移动新闻客户端都与移动设备的出现有关。这三个平台上的新闻有什么特征呢?如前所述,微博的传播模式打破了议程设置或把关人的壁垒,热点由用户合力产生,但这一模式也有缺陷: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描绘某个事件的完整过程,以及解释事件的成因、走向,这就给了传统媒体很多机会。新浪微博兴起后不久,很多传统媒体就在微博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其内容有三大组成部分:一是线下新内容的预告;二是吸引新受众,开展营销活动;三是热点事件出现时的表态。所以,微博出现后,对深度报道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恰好给了传统新闻人才用武之地。至于微信,以目前公众号或服务号的运营情况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比如个人经营的新闻账号,如罗昌平的“平说”)的账号各有其受众。和微博不同,用户在微信上多阅读长篇文章。微博虽然也能登载长文,但是通过链接和长微博图片的形式,用户一般读了摘要后就不一定再打开。而长篇报道、成组报道、深度报道在微信上更为常见,从而弱化新闻的时效性。由于微信朋友圈的封闭特质,用户转发突发新闻的行为明显少于微博。再看另一个热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有些是门户网站的APP版,比如网易,仍坚持其海量内容的特征,也保留评论特色。还有一类客户端,如从传统媒体中产生的澎湃新闻客户端,不以新闻的量为卖点,而是将内容定位在政治、文化等严肃新闻的报道和解释上,同时也重视用户的设置。
分析上述三个主要的新闻平台,会发现除了速度、便捷、社交因素,内容依然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社交增强了互动,满足了用户的表达欲望,也为新闻本身带来补充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技术性的因素,如门户网站进站页面的分类和排版、表达内容的方式、单条新闻的容量、更新的速度等都会影响新闻最终的传播效果。再有,新闻风格是严肃还是轻松?是吐槽还是“卖萌”?厘清了如此多元的平台,才可以谈一谈新闻人才的有针对性培养。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明晰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是兼具传播学和新闻学,而且在传播学日益成为显学的过程中,新闻学似乎渐渐被冷落。笔者以为,新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本科,不同于研究生培养,新闻学不可偏废,并要立足于文科。这既是现有的基础决定的,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的。
诚然,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因素不可忽略,新媒体人才培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纯文科的教师和纯文科的学生来掌握原本属于理工科、经济领域或艺术设计领域的知识,并娴熟运用,比如编程、传媒经济、网页设计等课程。因为新媒体影响了很多学科,比如学习图书情报专业可以进行舆情分析,但由于该专业的招生面向理科生,编程、数据抓取较符合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作为文科专业,就会在这样的知识结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培养目标显得非常重要,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然,笔者并不是强调学科的进一步细分,过于狭窄的培养模式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比较理想的模式应是大一大二学生上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课程,也包括一些其他通识课。比如,分析和定位受众及传播规律,是传播学所擅长的。因为分众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运营不争的事实,从业者只有对自己的受众有清晰的认识,放上去的内容才有的放矢。到了大三,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流上课。擅长写作的,应继续训练其采编写能力,对图片、视频等制作感兴趣的,应加强其对专用设备和软件的熟练使用。
就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看,文字和图片还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流量的限制和WIFI不能全方位覆盖的现实情况,移动客户端的音频、视频新闻受众有限。这种有限,在智能移动设备未能突破技术瓶颈前,比如手机耗电过快、程序安装一多动力不足等,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出现的新闻还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着力在文字图片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传统的新闻专业旨趣并无太大差别。当然,也要注意,新媒体的文字表达和图片风格,乃至编排风格和传统媒体有差别。比如微博这样的平台,要在140字内讲清楚并能吸引受众,这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有很大不同。新闻史上有因电报发明而产生的倒金字塔结构,那么140字的新闻表述也有其一定的技巧和规律,比如文字的力度和风格(如拟人化的卖萌体)。再如微博的新闻可以用链接外部网站和图片长微博的形式,远远超出了140字的容量。但和传统媒体比,其长文一般限制在3000字以内,这是移动设备所决定的心理阅读长度。而这种长新闻,在微信公众号出现后变成主流。因此,在文字和图片的混排上,新媒体平台一定要注意图片不能喧宾夺主,大量的图片容易打断长新闻阅读。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图片,编排的时候放置在文中的什么位置,都需要专业训练。与大而化之的空洞研究比起来,这类技巧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更为实用,也贴近市场的真正需求。不过,这些技巧的总结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新媒体来加强体会,也需要教师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与传统采编写技巧进行对比总结。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新闻专业学生对社会思考的能力仍然非常重要。新媒体出现后,虽然有海量的信息,但真正好的新闻作品还是会在网上辗转流传。尤其在经历了微博带来的信息狂躁后,对新闻深度的要求正在逐渐增加。无论是哪一个新媒体的新闻平台,选择稿件和组织稿件的人才必不可少。受众选择某一个新闻平台,究其根本,还是缘于的新闻符合自己的信息需求。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特色,除了快和互动,就是对深度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选择新闻和解释新闻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一能力的训练可以在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类课程中加以体现。
由于新媒体上知识产权问题不易得到解决,因此“复制”、“粘贴”和“免费”极大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那么是否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再锻炼自己的思考、编辑和写作能力,只要会些技术性的操作就可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技术因素和内容质量并重,Kindle阅览器便是成功之例。因此,不管新媒体平台如何变化,新闻专业的基本技能仍然是将来的立身根本,要纠正学生认为互联网不需要原创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观念。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非常普遍的跨界现象,但在跨界中,重要的是协作,而不是要求从业者样样精通。目前许多高校在有些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涉猎面过宽,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力不从心,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集中力量,发挥自己所长,才能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
实践的重要性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习新媒体新闻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传统的由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路径仍然很有必要,因为那是真正的业界前线,这一条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仍秉持的原则。不过,就新闻专业的人才需求看,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相对不足,新媒体的到来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如何选择你假拟的受众需要的新闻,包括如何组织。如果受众有深度要求,又如何解释新闻、评论新闻,训练学生尝试寻找专业的解释并用文字表达,采访和写作课完全可以在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让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尤其是文字表达的实践训练必须加强。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减少,学生的写作能力呈现普遍衰退现象,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大量时间花费在应试上,也造成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理解不够。
另外一个环节是毕业论文,大多数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仍是理论研究,学生花费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撰写成的毕业论文在实际求职中用处不大。如果说,新媒体出现前的毕业生是拿着自己在传统媒体的实习作品去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在新媒体出现后,学生还可以采用另外一些形式。比如,擅长新闻摄影的,可以将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集中在新媒体平台上,无论是公共使用的平台还是自己的个人平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得到集中的实战训练,二是在平台上也可以真正检验自己的水准。笔者在今年的新媒体课程授课实践环节中,尝试让学生分组开设微信公众号,内容自定,但必须做满10期。同时,要求其观察一个微信公众号,分析其内容、风格和具体的服务措施。学生在自己运营与观察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了微信公众号的一些特点和困难,比如,好的内容如何推广,点击率不一定意味着接受,更不意味着影响力,只有两周之后的内容点击者才基本可以确定是账号的忠诚粉丝。而经历了最初的熟人粉丝迅速增长后,微信公众号很快就进入停滞期。他们由此充分认识了推广微信二维码的重要性,发现扫图比查找账号要直观和便捷,也容易找到熟人圈以外的真正对内容有兴趣的用户。因为熟人并不一定对内容有真正的兴趣,这类账号的粉丝量意义并不大。所以,打破微信公众号的闭环就成为微信推广最重要的一点。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这类校内展开的模拟实践和在校报、校刊、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的实习可以共同实行,这拓展了学生的实践面。因为新闻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最后的单位已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的范围,而且即便进入传统媒体,也很有可能进入新媒体部门任职。其次,传统的校内实习,题材、对象相对单一,虽有一定的实训效果,但与进入社会后的新闻实践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就近些年的就业实际看,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更在意的。高校的新闻专业应根据单位的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比如近年的新媒体单位招人,会要求应聘者会使用数据分析、photoshop、ps、dream-weaver等软件的使用,文科学生还是可以胜任的,和office、WPS软件的使用比,接受并无太大的难度。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新闻专业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教授写作、编辑等能力便可让学生应对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在整个大学生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敏感度和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这其实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教授新媒体课程的教师除了在理论高度上指导学生外,必须经常使用新媒体,与业界保持一定的联系。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就不能了解新媒体的动向,也难以发现不同的新媒体之间或显或隐的变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会比最初预想的时间要长,也要困难,但一定切忌完全否定原先的培养方式和规律,毕竟,新闻是文化生产,作为精神和思想的载体,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是技术型的革故鼎新。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形势前,要先观察而后寻找调整良策。
注释:
①新媒体泛指一切数字的而非模拟的媒体形式,除了可以像“旧媒体”一样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外,它还兼具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一、借助新闻事件的文化背景
事件营销就是借助各种社会活动、新闻事件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传播,来迅速提高企业出版的知名度,促进出版发行的营销策略。从本质上看,图书发行与一般的企业商品销售在事件文化背景的选取借势方面有共通之处,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对文化背景的选取直接影响到图书发行的品牌战略。借助新闻事件营销的手段主要包括借势和造势两种,对图书出版发行来说。在内容的选取上要借助新闻热点、社会实践、文化背景等,在发行与销售层面上要注重对文化传播的造势。
1.与新闻事件同步,营造文化氛围
由于新闻事件具有影响面广的特点,所以在一定周期内会给公众关注带来很高的人气指数,而该指数的高低则与新闻事件发生和出版的时间成反比,同步发行的图书会取得较高的人气。对于各大出版社而言,新闻事件是一种可利用资源,通过相应的公关策略,对新闻资源取得利用优势,获取观众的信任,披露独家资料,引起读者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提高出版发行量,同时还要秉持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使命。
2.注重专业领域的事件匹配
新闻事件背后是各类专家学者的长期关注与研究,在不同的领域,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研究也不尽相同。21世纪初,在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而备受人们关注的情况下,《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一书中,科普作家叶永烈通过使用珍贵的照片和资料提出了早在20年前,我国的航天员就已诞生的说法,该书在航天领域范畴内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借势是对新闻事件的利用,而造势则是借助该事件营造一定的声势,进而达到营销目的,造势可以通过与媒体的互动实现小中见大,每年4月23日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就被众多出版商所借用。借势侧重于对出版商的反应能力、爆发式行动能力的运用,造势更加强调对重大事件的预见能力。以《哈佛女孩刘亦婷》为例,在当前学历至高的社会中,人们崇尚高学历,教育界和家长也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而刘亦婷的出名则源自于出版社和媒体的互动造势,该出版商对学历背后潜在资源的深度挖掘推动了其发行量,使之成为成功教育的典范。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繁荣文学艺术
繁荣文学艺术,首要任务就是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图书出版发行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与艺术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带动图书出版发行的全面繁荣。出版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出版物质量,及时反映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重视出版传统文化精品和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同时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思想认识要积极引导,保证图书出版的正确方向。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采取各项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结构失衡等问题,努力实现质量效益的提高。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坚持不懈地开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各项管理体系,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规范图书市场的文化氛围。
1.卖点定位
图书出版是基于公众对信息需求而产生的,其卖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显著性。突出表现在对热点事件的定位,包括名人、名栏出书。如针对伊拉克战争,央视的《东方时空》和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等栏目均有相应的图书出版。第二,接近性。图书出版要注重与公众生活题材相关,倾向于平民化、地域化的内容解读,帮助公众了解社会动态。第三,时效性。图书市场与新闻一样讲求时效性,出版商要借势销售,树立自身的企业品牌效应。第四,趣味性。相较于网络来说,图书过于枯燥,而网络媒体时效性强,且使用方便,所以读者更多地选择网络阅读,图书发行要想占领读者市场就要紧紧地抓住公众的猎奇心理,在图书编校时围绕风云人物、时政热点、幽默风趣的话题展开,吸引读者的注意。如《中东风云人物》等。
2.读者定位
读者定位是出版商进行图书选题的前提,对读者的定位不仅仅是读者群体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其阅读需求,读者群体及其需求具有变化性及模糊性,包括直接需求、间接需求;模糊需求、明确需求;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因此读者需求的动态性较为明显,它影响着图书出版质量和发行数量,需要出版商不断积累和总结,在出版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升华。不同的事件定位读者各不相同,同一事件定位的读者也可能不同,以航天新闻为例:针对少年儿童,可以选取少儿飞天梦等系列,针对青少年学生可以集中宣传科普知识,对中年知识分子可以从全盘新闻角度介绍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对于老年人则可以从爱国主义情怀着手提升其阅读兴趣。
3.推广定位
站在时代的高起点,我们要以国际的眼光和视野,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图书市场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的图书类型设计不同,出版社要有针对性地排版,做好内容资源的选择工作,通过与媒体的互动拉动图书的出版发行。
新闻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新闻信息二次传播和再利用的要求。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下,经由事实到报道形成新闻是其基本路径,也是用户获取新闻的最简单方式。现时代社会环境的变换和用户需求的提高,使得新闻信息的单纯一次传播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成为实现其二次、多次传播的必然选择。包括新闻机构在内的社会信息机构开始扩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途径、提升服务水准,通过对已有新闻信息的再挖掘、再加工后传递给用户。
图书馆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信息时代所引发的诸多变化使得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强化图书馆社会化意识,树立新型的图书馆社会化观念,做好图书馆的新闻信息服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应发挥所具有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将新闻信息这一最能反映社会飞速发展的资源利用起来,迅速占有新闻信息资源并快速进行信息加工,并对电子新闻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丰富信息服务工作内容的要求。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极大丰富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工作的内容。传统信息服务主要是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且内容主要偏向于单一学科领域。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后,网络将四面八方的商业化信息系统、图书情报系统、国内国际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成为用户通向整个信息环境的枢纽,及时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新闻信息。因此,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丰富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途径。信息服务机构在作为“信息中介”的定位下,充当连接新闻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不断开拓信息服务功能,扩大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新闻信息服务。
新闻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专题类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专题类新闻信息是新闻信息资源中定位精准的一类,信息服务机构应迅速、及时、准确地开发专题类新闻信息。如对于图书馆而言,应利用自身大量报纸杂志和先进的网络条件,对专题类新闻信息进行专门性的深加工处理,开发出高价值的二次产品,扩大信息服务对象。此外,对某个用户的特定要求应当提供专题类新闻信息调研,在符合针对性的前提下,注意材料的准确和真实程度,以满足符合用户要求。专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应严格遵照建立专题类新闻信息资源开发机构、确定信息开发选题、制定信息开发计划、整理与分析已有信息资源、撰写信息资源开发报告等步骤来进行。
教育类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同时知识的老化与更新日益加速。因此,教育类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有助于用户迅捷而全面地获取有关人才培养、社会教育等诸方面信息,为其采取相应行动贡献具有建设性的决策参考。信息服务机构应当凭借其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对教育类新闻信息资源加以开发与整合,另一方面适当地提供进一步的具有评论性意见的信息与服务。
学科类新闻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以图书馆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学科信息开发,是适应现代科学研究工作需要而开展的一项深层次信息服务工作。学科类新闻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也涵盖于其中。它是在广泛收集学科类新闻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根据信息源的性质和科研人员需要,通过图书馆高水平的专业情报工作者对多元化的信息进行高密度的浓缩及深层次的加工,使之成为具有较强方向性、针对性的热点情报信息。一般说来,在某一个阶段的各种类型的新闻信息资源当中所涉及的最集中的主题、论文引用文中引用最多的被引用知识单元的相关主题、用户检索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检索主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该主题范围之内的研究活动相对于其他主题要活跃,那么该主题就代表了这一阶段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总之,为了进一步加强开发与利用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以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印刷型信息资源转化为网络信息产品(如书刊题录数据库、专题文摘数据库等);同时将网络信息中的专题类新闻信息与相关学科信息下载,转化成为印刷型信息产品(如专题文献汇编、专题目录、综述报告和述评报告等),并及时提供给用户,努力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厚田:《新闻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2006年9月26日,http://www.cnhubei.com/200608/call68348.htm(荆楚网)。
2.铁翠香:《从新闻中发现新闻――浅谈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005年9月2日,http://www.hljnews.cn/by_xwcb/system/2005/09/02/000254436.shtml(《新闻传播》网站)。
3.伏广红:《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现代情报》,2007(6)。
4.杨荣:《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
5.林欢:《网络环境下期刊流通借阅可行性分析》,《图书馆》,2007(3)。
【关键词】议程设置 议题类型 新浪微博
对议程设置最早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在他的著作中首次对新闻“守门人”的现象进行了论述:“记者、编辑或新闻机构记载、报道的事件,都是他们认为相对重要的或者有价值;而其余的新闻事件则被他们湮没或者遗忘。每天都有数量巨大的新闻被如此‘扼杀’”。①议程设置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是以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的研究为标志。他们在1968年、1972年对夏贝尔山地区的政治选举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政策议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基础,他们撰写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阐述。②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大众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对现实环境中的新闻事件进行有选择的报道,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传媒的议程安排,这无疑是大众媒介对真实环境的重新建构和阐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Web2.0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现状,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等主动信息。网络传播和传统的媒体传播相比,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自由、参与门槛低。因此,网络媒体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传播方式。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给每一个公民公平信息的权利。在网络里,人们都具备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网络传播是否还受到议程设置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
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大众媒体、公众观念、公共政策三个方面。我们选取了2011年11月份的30天,将每日21时新浪微博首页、“微话题”、“热门转发”网页截图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参照新浪“微话题”分类,将全部热门议题划分为新闻类、生活类、情感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网络流行类话题。统计各类型话题、来源等属性分别在“微话题”热点、和“用户热门转发”(前十条)中所占比例,分析在新浪微博议程设置中的重要议题,以及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议程设置特点。
一、新浪微博首页的议程设置分析
1、多元化的微博主体设置
新浪微博首页由“广场”、“微群”“应用”、“游戏”四个版块组成;页中左栏为用户关注的全部微博内容、“我的微群”、“猜你喜欢”三个子项目,在全部微博内容下设有用户自行设计的分组,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分组筛选的形式找到用户想关注的人;页面右侧为“热门话题”、“可能感兴趣的人”、“人气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活动”、“关注的话题”;页面底端由“找找感兴趣的人”、“精彩内容”、“热门应用”、“手机玩微博”等栏目构成。按照议程设置的不同主体对这些版块进行划分如表1。
从新浪微博首页的版面分布来看,新浪微博议程设置的主体可分为媒体、公众、个人三大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版面的设计上发挥了与传统媒体旗鼓相当的作用。但是,新浪微博作为新型的社交媒介,除了发挥传统媒体的功能外,也将公众与个人的议题融入了媒介议程设置之中。通过诸多方式,将各类主体的需求进行细分,从数量上加强对某些议题的强调,此外,也给用户进行自我设置提供了相应的空间。
2、议题类型及排序分析
(1)新浪微博热议话题排序
在新浪微博的热点话题排序中,位居前三位的话题分别是新闻类话题(30.3%)、生活类话题(25.6%)及文化娱乐类话题(24.7%)。可见,新浪微博在热点的议题设置上还是延续了传统媒体注重新闻时事类话题的特点,将社会热议话题置于首位。其次,生活类和文化娱乐类话题紧跟其后,表明新浪微博很注重引入与用户关系较密切的话题,通过提供生活小贴士、生活秘籍、生活常识给用户提供贴心服务;通过引入明星加入微博,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明星动态。(见表2)
(2)新浪微博热门转发话题排序
在新浪微博热门转发话题中,生活类占了榜首(42.3%),可见普通用户更加关注与自身关系较密切的生活服务类信息,并希望通过社交平台将其转发给自己关心的朋友;文化娱乐类所占比例(30.4%)紧随其后,以上两类话题所占的比例接近总数的4/5。在剩下的几类话题中,情感类话题(19.9%)排第三位,在新浪微博中,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阅历的名人,很多充满悲情格调的短语被用户频频转发。(见表3)
从新浪网来看,大多数热门转发的话题来自个人微博(71.4%),明星微博(17.7%)占第二位。而官方组织的微博和媒体微博作为话题来源转发量相加才是总数的1/10。由此可见,微博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观念较强,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已不再指挥着大众该去关注什么。(见表4)
(3)新浪热议话题与新浪转发话题相关度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新浪热议话题前三位是新闻类议题、生活类议题和文化娱乐类议题;用户热门转发话题前三位是生活类议题、文化娱乐类议题和情感类议题。二者在生活类和文化娱乐类议题方面的重合,一方面表明在新浪微博中这两类议题的相对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新浪微博首页设置中这两类议题的传播效果最好。传统的新闻类话题议程设置在微博语境下有所削弱。(见表5)
此外,通过相关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娱乐类和生活类两大话题的热议和转发具有较强的关联程度,而情感类、网络流行类和新闻类的比重较低。可见,在文化娱乐和生活类是在新浪微博进行议程设置和用户转发中产生了共鸣,达到了一定的重合。
二、结论与思考
微博的诞生亦或宣示着一个“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能成为记者。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知识结构的人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微博是开放和自由的,在微博上,虽然受众面广且不确定,但其独特的互动性及信息多元性为网络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由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某些一致性的人进行关注,这种用户偏好聚合的下自我的议程设置,逐渐形成一个个舆论群体。他们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自由通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着其他意见和评论,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源。
通过上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新浪微博的议程设置作为网络议程设置形式之一,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先天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即网络议程设置的主体广泛、议题多元。其次,微博环境下,媒体议程设置仍存在,但硬性的议程设置功能有所削弱;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功能凸显。最后,微博对于生活类、文化娱乐类议题设置效果较明显,而重大新闻类议题关注度较低。
网络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特征,它开放自由,有时甚至颠覆权威传统与话语权,由网民通过调侃的话语进行新的解构,最终引发公众的自我表达愿望。但是,在网络媒体传播过程中,我们发现网民对于公共空间解读的随意性较大,反思性较小。网络公共领域以BBS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公共政治问题为话题内容,具备公共领域的基本功能、运行原则和运行方式的一种网络舆论载体。③它是独立于政府、媒体部门与社会个体的第四种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及公民精神的成熟度。但从研究中不难看出网民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注度及思辨力远不及生活、娱乐类议题。如何提升网民参与社会议题的热情,使网络媒体成为体现公众影响力的重要渠道,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①Park R E,《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NewYork :Harper,1922:328
②Mccombs M&ShawD,《The agenda-setting fuction of mass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2(36):176-187
③郑达威、蔡琳璐,《网络公共领域建设探析》,《新闻前哨》,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