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锻炼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职类学校 学生 课余体育锻炼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还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校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更具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丹东市民族学校、丹东市技师学院、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丹东市旅游学校等五所中职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各校随机抽取50人;男、女生各25人。
2、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以上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1.7。男生129份、女生1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开展必要性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程度,从调查结果(表1)来看,男生认为“很有必要”(41.1%)和“有必要”(52.7%)的比例和女生(30.3%、58.6%)基本相差不大。从总体来看,选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展的占总调查人数的91.2%,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的占8.8%。这一结果表明8.8%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学生体质较弱,缺乏锻炼,还未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不经常参与课余锻炼活动,日久天长,对课余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心理,远离运动场,认为课余体育锻炼是身体条件较好学生的专利。
表1 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必要性的调查表
2、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无不与其动机、兴趣等心理有关”。而人从事活动的兴趣和动机的基础是他们的需求;没有需求就不可能产生兴趣和动机。通过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是否感兴趣和有无必要的调查,了解他们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
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动机排序是:强身健体;自我磨练;调节压力;结交朋友;丰富生活等。 (见表2)
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排序可以看出他们的参与动机是丰富多采的、追求的目的是多样化的。作为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应根据学生动机特点,开展益于学生健身、健心,提高学生兴趣和运动技能课余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反映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健身、健心的机率,关系着学生能否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 274人中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87人,占31.8%;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110人,占40.2%;锻炼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77人,占28.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基本没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87人,占31.7%,他们大多只是课间偶尔活动。
3、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见表7),但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有35.4%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条件无法满足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纠其原因:首先是多年来各高校扩招,中职学校受挤压,不被重视;有的甚至生存受到威胁,无法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而体育场地、器材等条件原本就落后,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氛围与环境 ,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进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而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大体育教师的组织指导力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有17.9%的同学认为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有17.2%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组织、教师的指导更有利于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表3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有兴趣,动机也端正。部分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着自卑心理。尚有7.6%的同学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2)学校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经费投入方面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余体育锻炼的全面、深入、健康开展。(3)各校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较为松散,缺乏专门指导。(4)影响显示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但场地、器材条件是首要因素。
(二)建议。
(1)提高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2)机动灵活地开展课余体育锻炼,吸引学生广泛参与。(3)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作者单位: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邹师.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3):56-59
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其中尤以促使学生养成长期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最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完成以上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参加体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及活动热点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整了教学内容,但是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爱活动的那几个人,不管什么项目都不爱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有关?我有了想探索的想法,为了能正确地反映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我对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外界条件的影响
1.家庭环境(社区文化环境)。家庭居住的环境对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反映出居住在文化区即居住在高校及科研单位周围的学生,从小受到校园氛围的影响较大,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对“大”学生们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有了表面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自由、有趣,从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2.父母爱好(家庭)的影响。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对某一体育项目的执著热爱,给予小孩子的心灵印象特别深。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受其父母影响就会很大,加之父母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孩子从小就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形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在爱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从小被父母带领着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3.大众传播媒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各种高水平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及现场直播节目增多,深深地吸引了那些喜欢偶像、追逐“明星”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NBA的引入,“飞人”乔丹的出现,使他们在篮球运动中尝试模仿他们的高难动作,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技术的学习及掌握;屡战屡败的中国男子足球,虽然让球迷伤透了心,但是“铿锵玫瑰”的表现又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因此你经常会看到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在像模像样地踢着小皮球。
4.经济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是高投入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最简单的也需要运动服装的投入。因此,有部分人因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对某些运动项目可望而不可即,没有亲身体验其乐趣及内涵,因此也就没有兴趣可言,这在养成习惯中有很大的作用。
5.学校体育。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体育习惯的形成影响不同,虽然我们现在教学受大纲和教材的限制,有《体育卫生条例》的规范,但是由于不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同时也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反映在教学中也就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极深,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大都要受到社会经济、大众传播媒介、社区文化环境、家庭、学校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其中,家庭和学校起主要的、直接的作用。
二、内因的作用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是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需要和动力;二是对体育锻炼本身的认识,对其行为起直接指向作用;三是动作经验的形成。以上三点与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稳固的联系。
由于环境尤其是学校体育影响方式不同,个体接受方式存在着差异,使一个人参加体育锻炼有多种开端。
一是服从型:在认识和情感上虽然不能达到与体育锻炼要求相一致,但由于权威命令,或希望避免惩罚、获得奖励的动机,在行动上仍遵照执行。比如,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遵守纪律、听话,体育教师就经常用考试、不给体育合格证相要挟,学生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做。
二是模仿型:由于对某一体育明星的崇拜和仰慕,而效仿榜样的锻炼行为。最简单的,教师的示范动作干净、漂亮、流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明星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最明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全国上下掀起了排球热;随着贝利、马拉多纳等足球明星的家喻户晓,足球让中国人着实疯狂;美国NBA中明星们的出色表现,就连中学生也会模仿他们扣篮。以上种种,反映最明显的群体就是学生。
三是认知型:由于受家庭成员喜好运动的影响及自身的学习,学生不仅接受了体育锻炼本身的含义,而且接受了体育价值观和以信念为基础的锻炼行为。
学生通过锻炼行为的内、外反馈信息,可以使上述几种类型获得转化。在长期体育锻炼中获得认知与情感体验,对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应对策略
了解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体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年龄特点,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使之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各级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进行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各个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有所长,终生受益。
1.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亮点后,及时启发引导。
2.安排小型多样比赛或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提供一些精彩的体育比赛录像片给他们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摘要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任务。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但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顺利应对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则关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问题,两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文就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这两个问题,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现状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身体素质 学生 体育特长生 提升 培养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顺利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对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我国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学生中的超重和肥胖的比率不断提高,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以及肺活量水平等也正在呈现阶段性下降的趋势。这些情况表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的体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一)认真落实学校体育课程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级教育相关部门对学校体育都有一定的要求,如课程计划、课时要求、课程目标等,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应开设的体育科目,开足应完成的体育课时,达到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课外体育活动的开设,以补充课内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切实保证学生应有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过程中,还可结合本校的特色,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二)组织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机会和体育锻炼氛围
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组织,并且要在保证体育活动身体锻炼功效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增加体育活动的多样化、趣味性和娱乐性,以增强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提高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和教育成效。
三、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现状
学校体育特长生,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肩负着不断为我国体育界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提升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的重任。所以,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特长生的前途及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导致他们对体育特长生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很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对学生培养体育特长持淡漠甚至反对的态度。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在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时,也往往从学校的升学率、优秀率等方面进行考察,而极少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情况纳入评价范围,也导致了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训练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所以,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迫切需要人们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体育特长生培养过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人生观、价值观、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应放在体育特长生培养的首要位置
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而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则决定了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和行为,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一个优秀的体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应该关注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积极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训练习惯,为其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科学协调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特长生的日常体育训练和文化课程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和体育运动水平,无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体育后备人才,没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长远看来,必将为社会所淘汰,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协调体育特长生的日常训练安排和文化课学习安排之间的关系,训练学习两不误,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体育人才。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保健 运动康复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Introduction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LIU Hongyu, XU Pengyu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Campus,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s a frontier discipline combined with new sport, health and medicine. College PE health lessons t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methods as the base, mainly teaches fitness, the basic theory of health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care programs to PE curriculum, as well as related policies and practice method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sports rehabilitation; curriculum
1 高校体育保健课及现状
体育保健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的应用科学。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研究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锻炼效果;研究常见运动后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措施、日常保健措施的一门学科。大学开设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结合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有利于高校学生和青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因外伤或者疾病等原因部分时间是不能参加常规的体育课的。1998年大学生体格健康标准的修订,使许多身体异常、病弱学生能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上述两部分群体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教育和保健练习以及身体运动。一部分身体异常、病弱学生群体,由于受身体健康、心理、机能、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普通学生。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得到全面的身心锻炼,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符合目前在校学生的需求。因此,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课程内容以保健养生为主。
2 运动康复与健康
运动康复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为了弥补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损害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运动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带来身体的强壮与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然而,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在受到运动损伤以后有的需要休养,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很多会影响未来的锻炼。手术后伴随而来的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运动损伤者术后获得正常功能的最大障碍。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进行术后康复,很多都是无法自愈的,即不能获得完全恢复,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运动损伤手术后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康复,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愈合,防止毗邻未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使受伤者及早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 运动康复课程的设置
3.1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必要性
学校体育任务的制定必须反映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人生体育的整体结构和教育模式,有大部分时间的体育锻炼是靠自己来实现的,学校体育只是个中间的一个过程。运动的本意是给他们带来身体健康的,运动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生活的,然而很多人的一生中会有身体外伤和疾病的经历,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会有更多的身体运动损伤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运动康复知识、技能,对自身科学锻炼,减少运动损伤,受伤后坚持以锻炼的方法积极康复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十分必要的。如今,运动康复的理念已经被很多运动医学科和骨科的专家认可。基于国家培养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一些运动康复的理念和知识以及普通的技能,因此,开设运动康复课程相当必要。
3.2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可行性
要达到使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并结合体育课的运动项目自发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获得的直接健身经验和医务监督能力,会激发学生自觉参加科学锻炼的热情,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以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为基础,讲授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身体健康,喜欢运动的普通学生,因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参加体育保健课的热情也不高。如果体育保健引入运动康复内容,学习人体运动器官功能障碍进行的康复,给予相应伤病合适的体育运动处方、学习系统检查、评估、诊断,以及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包括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和理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加关节运动幅度和功能,重建身体机能,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机能重要性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需求,最终的结果是使更多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健身、保健中来,使学生掌握终身健身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强健体魄的复合型人才。
3.3 实施运动康复课程的策略
与体育保健相比运动康复的教学目标则更加深入、具体、细化,侧重方法。高校引入运动康复课程,首先可以选送具有体育保健课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学习、深造,培养具有运动康复课程教学的教师。由授课教师负责,以教学研究立项的形式探索、完善课程设置的各项内容,选取适当教材,由课题成员和授课老师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逐步扩展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基础的同学,完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大力宣传,向学生介绍运动康复课程及相关课程,吸引学生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养生保健意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进行外伤和疾病等的康复。教学中通过“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安排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学习内容,并注意根据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方法和方式,对学生生理、心理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康复方法和实践能力,不仅能自我康复,而且能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进行康复训练,最终达到保健和终身锻炼的目的。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ZX/10B101-13)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职院校;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
引言: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影响下,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策略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于技职校体育教育工作而言,其教育目标与教育形式都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随着技职校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明确起来,部分技职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终体育教育理念的教授。但实际上,因为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目前依旧处于发展期,所以其中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时,积极探索在技职校体育教育中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的策略已势在必行。
一、技职校体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
技职校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具体来讲,即为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任何阶段均可接受体育教育,这也是增强其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接受终身体育教育之后,将体育当作日常生活的关键构成部分。经实践证明,帮助技职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不仅能为其今后工作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也能为学生的健康体质提供有效保障。
现如今,多数技职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实现各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实际展开终身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如此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在了解体育教学特征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计划,确保学生体质的真正增强,从而帮助其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在技职校体育教育中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的策略
(一)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思想的及时转变
首先,技职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保证自身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全面认识,同时为保证体育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原有智育教育基础上的有效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情況下,尽可能营造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氛围环境,进而为终身体育教学奠定牢固基础。其次,站在实践教学的角度上来看,技职校体育教师也应有机结合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在及时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的多样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最后,教师应明确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评价结合的重要性,如此十分有利于技职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发挥终身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良好效果[1]。
(二)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实际上,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站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角度上来看亦是如此。在终身体育教学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充分考虑在内,在制定教学方法与问题应对措施的时候,尽量保证方案的针对性,确保各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真正调动,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得到保证。经实践证明,如此能在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养成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体质的养成。另外,高职院校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推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让学生能真正了解到体育锻炼的益处,使其终身受益[2]。
(三)推动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不断提升
现如今,在全面健身、终身体育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已然渗透到技职校中,与此同时,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多数技职校中的体育教师,也以终身教育目标与教学任务为基点,确保学生体质与综合素质的真正提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人体机能变化作为根据,帮助学生明白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此时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绝对不能忽视,通过对学生运动行为与姿势的有效规范,使技职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保证对体育终身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终身体育评价体系的公平性与完整性,能为技职校学生正确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代替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为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体育锻炼意义的增强也非常必要。技职校体育教师应将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学生身体素质相结合,制定出合理且详细的教学大纲,另外,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以便能在体育课堂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从而确保学生长期锻炼身体、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这一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传授体育知识的必要性
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许多学生的锻炼兴趣不能持续,不能很好地自主参与体育锻炼,还有许多学生的锻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针对性,甚至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存在着身体伤害的潜在危险。纵观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课,都非常重视在课中普及体育知识。以一节美国小学体育课为例,教师一边和学生一起做着准备活动,一边说着活动关节和主要肌肉的名称,体育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了有效传授。
1.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
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有助于培养其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首先,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运动兴趣,促进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学习耐久跑项目为例,学生如果认识到长跑项目对身体的好处,如锻炼心肺功能、减肥塑身、延年益寿等,会增加对耐久跑的兴趣,提高锻炼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诊断能力
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在运动中潜在的危险,使学生的锻炼更加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例如:肥胖的学生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认识到,肥胖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许多危害,哪种运动减肥效果好,运动的强度怎么衡量,运动持续的时间是多少,在了解了相关的体育知识后,这位学生的锻炼将会更趋向主动、持续和科学。又如,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在运动时知道什么状态下疲劳了,及运动后怎么样缓解疲劳等体育知识。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积极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能力
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能力,提高体育课的效能。许多的体育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组织,既费时又费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学生在锻炼与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举行一场篮球教学比赛,学生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学生能够按照有关比赛规则,组织比赛,使比赛顺利进行。
4. 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可以把运动保健和科学养生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生命在于运动”“手脚宜长搓”及合理的膳食营养对我们身体产生的影响等等,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后一定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挑食等。
5.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可以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学生在了解一些体育知识后,可以更好地欣赏精彩体育比赛,分享体育无穷的魅力,从而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二、传授体育知识的措施与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每学期都安排了4―5课时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体育知识的传授要和实践课相结合,体育知识要写入体育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体育知识内容,适时地进行传授,教师的讲解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等媒介了解体育知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传授体育知识的内容
体育知识内容有运动保健、营养、养生、运动损伤的防治、体态和体形矫正、慢性病的防治等等。教师在传授时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的需求、季节特点等进行选择。
四、体育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引导学生有更高的热情进行体育锻炼。
关键词:中小学 课外体育锻炼 组织 管理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种形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一、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健身性
健身性是学校利用课余体育锻炼的本质特点。在这里的健身性是指体育活动是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2.娱乐性
娱乐性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一种课余的、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非强迫性的体育活动。娱乐性是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他们就很难持久地进行这类活动。
3.全体性
课余体育应是体育教学课的延伸,当然也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4.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体育的深刻理解后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特点。
5.灵活性
灵活性指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的特点。在追求健身目标上,一个人对运动形式的选择是可以多样的。
6.艺术性
当前,艺术,特别是音乐、造型和舞蹈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学校体育锻炼中。实践证明,体育活动中配以音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身心,使人的身体更健康。这种特点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益处与吸引力。
二、组织与管理
1.“两操”
坚持开展“两操”活动。早操和课间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两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并起到增强体质和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动静结合,接受自然力锻炼,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对造就校园严肃、紧张、活泼的良好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课间操组织形式的改革。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应围绕课间操的目标,根据季节、气候、学生人数、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各种组合形式。夏季以合操为主,采用单操轮换模式用音乐和操型变化调控;春、秋两季合操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2.业余运动队训练
加强专项运动队的训练,在开展群众性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应集中挑选在某一专项上有特长的学生组成运动队,并加以科学的训练,以提高本项运动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各班培养一批体育活动骨干,以促进各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每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召开联席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育教师分别介绍思想表现、学习情况、训练情况,做到对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各项情况心中有数,便于齐抓共管。分管校领导也参加联席会,便于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以进行综合管理。
3.体育竞赛
举行各类体育竞赛,通过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可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检阅学生的体育活动技术水平,通过竞赛,学生的组织纪律、班级之间的团结也得到了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增强,而且各班的体育骨干也在竞赛中锻炼了组织能力,从而带出一批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实践证明,每次竞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泛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
4.俱乐部
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纪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自己的练习手段、练习强度、练习伙伴,创造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培养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5.体育节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提高之后,渴望竞赛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
摘 要 “树立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锻炼身体习惯的重要原则。新课标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1]。本文就如何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行研究,意在为学生切实提高身体素质提供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体育锻炼 锻炼习惯 对策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它是学校体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所谓习惯: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主体需要的“行为方式”。与熟练技能紧密相连,它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多次无意义重复中形成,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行为方式。而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它需要锻炼者能够凭借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坚持长时间活动来获得的,这样才能对锻炼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对策
(一)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根本不重视,导致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更谈不上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了。相反,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和锻炼兴趣的培养,另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加以引导,学生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科学的指导
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时,要对学生时行科学地掌握体育技能时行培养,只有科学地对身体进行锻炼,才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产生的锻炼效果,才能让学生有动力地进行长时间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体育教师在教学和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再次是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三)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锻炼的兴趣、爱好是使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前提。兴趣爱好会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和热情,进而体会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打起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球类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蹦乱跳到打球打出些门道”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锻炼习惯需要不断的重复与坚持
体育锻炼行为必须经过不断的重复和长期的坚持才能上升为习惯,才能给个体带来真正的效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体育锻炼进行重复巩固提高的教学过程,并将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这也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最佳状态”学说:“一个人的中心需要就是要从事一项活动,并在行动中成功地迎接一系列挑战。当发现技能与挑战处于平衡时“最佳状态”就产生了。太弱的挑战使人感到乏味,太强的挑战使人产生焦虑。因此在锻炼时要不断的完成一系列的挑战,并沉浸在运动中带来的乐趣,使锻炼者始终保持一种锻炼下去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锻炼水平的提高终将使锻炼主体从胜利的心理上产生一种锻炼的需要。
三、结论
体育锻炼习惯是属于积极性习惯,它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逐渐养成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深刻认识不断地排除干扰,创造条件进行锻炼,不断体验化育锻炼成功的乐趣,并使这种锻炼行为贯穿于一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养成相对稳定不变的锻炼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合理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需求引导式教学对大学生身体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兴趣 质量
在施教和培养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片面的或倾向性的误差,使其成效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中学是学生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得十分迫切。体育教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其根本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如何正确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当前,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或是由于基础较差对体育锻炼缺乏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待体育的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成效。教育实践证明,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整体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中学生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兴趣开展,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展开的核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锻炼需长久坚持,只靠区区几个课时无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体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锻炼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求学生达到无限的时间所能达到的成果是不可能的,但使学生获得使之不断锻炼的内在动力(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是可能的。要达到如此的效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切实围绕学生兴趣,将体育教学推向新的局面。
学生们更为广泛的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人们的广泛参与,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这一重要的原则。应该说体育活动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并适当地坚持体育锻炼,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加强心理素质。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待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有恐惧、厌烦和逃避的现象。如何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部分学生渐渐扫除心理的障碍,在体育锻炼中逐渐树立自信和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考察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重点。
此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十分重要,就是说离开教师的硬性规定要求,学生们能否自发组织和开展广泛、健康、安全、合理的体育锻炼与活动,这是衡量学生体育兴趣是否广泛与积极的参与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体现身体素质好坏最直接的指标,我们所普及的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体育健儿或运动员的标准,而是通过体育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 在锻炼和竞技的过程中感悟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精神意志品质,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单凭体育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对待体育教学的热衷程度,即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是片面的。我们在评价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时,应该注重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待体育训练的兴趣。通过积极、适当的参与并取得综合的成长效益,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加强和锻炼,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日趋好转,各科成绩协调提高。使学生在感受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加深体育锻炼的认识,这是检验学生体育兴趣科学提高的自身素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