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如何发展孝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发展孝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发展孝文化

第1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承与保护;课程设置;良性互动发展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笔者认为我国多元文化有这样两种不同的形态。即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和移居中国的外来移民文化。

一、多元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自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政策上推行民族团结,推行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直以来,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歧视与偏见,民族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已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双语双文教学,推动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然而,尽管国家特别重视义务教育的开展,但在民族地区,由于受不同民族的各自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学校教育没能在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化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少数民族各级教育的升学率很低,而失学率、辍学率高等特点。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提倡和加强多元文化教育。

二、外来移民文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运用,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繁荣和稳定,移居中国的外来移民会不断增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将面临移民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必将提上中国教育的议事日程。中国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中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不应重复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弯路。

那么,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民俗化呢?

(一)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世界文化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对待文化趋同和文化差异,我们要梳理正确的态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排斥,一种是沟通。无庸置疑,沟通是最好的态度。这既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能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近几年,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贸易抵达世界各地。中国与其他国家频频建立并举行了不少文化交流年活动。中国软文化在经济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一是汉语走向世界――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除孔子学院外,近年来还有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在亚洲及全世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世人打开了一扇窗,铺设了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沟通了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增进了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也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二是中国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随着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行,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确立,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这些成就都无疑引发了世界各国“话语热”,同时也给孔子学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也因此正成为世界的焦点。

第2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关键词】孝;家庭养老;探析

一、孝

第一: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做阐述为:孝是天经地义之事。同时,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追溯“孝”的本源,要从“孝”作为汉字出现时开始研究,而“孝”字在我国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中已经存在。孝,一目了然,属于象形字范畴,“孝”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一个老人,下半部分,则是一个孩子,作服侍状。现在,很多学者对于孝字的解释与上面提到的解释大体一致。例如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词典》说“金文‘孝’字部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得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行以示‘孝’”。 i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ii

第二:从社会起源来看,孝的产生应归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生活方式趋于定居式,母性在整个氏族内部占据绝对实力的掌控地位,所以,在孕育以及抚养后代等方面母性占有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母性的权威,也在另一方面客观促成了“孝”的产生,这种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形成,并通过日后的历史进程得到沉淀和发展。可以说,属于人类的孝意识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在其头脑意识领域中的一种附属。

第三:“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iii也有人讲,西周时作为伦理概念出现的“孝”,已经带有善事父母的家庭道德的含义。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较为同意肖群忠先生的观点,即,西周时期的“孝”属于宗族伦理的范畴,其初始义只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善事父母是其后起之义,是在向春秋至战国时期过渡时衍生的意义。

二、家庭中的孝与养老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同样,家庭也是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最直接窗口。据台湾地区《时报杂志》刊登的有关台湾家庭状况变化的统计,可以看出家庭变化对养老问题的影响iv:“一、以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之家庭增多,传统式大家庭相对减少;二、父权夫权趋向于平权家庭,长辈权威趋于低落;三、职业妇女增多,妻之经济依赖减轻,家计趋于共同负担;四、传统家庭伦理发生变化,祖先崇拜不如过去受重视;五、家庭功能趋于特殊化,以满足家人情感需要为主,其余则由社会负担,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六、传统孝道日趋淡薄,家庭不像以往以父母为中心,而以子女为中心”等共计20余条家庭状况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家庭形式的变化以及家庭孝道观念的弱化趋势。所以,自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所以说,国家将孝道立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与尊重。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的方式来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面对家庭养老这一现代问题,如何以孝文化为起点,对其进行规范,进而解决老年化的社会现状,妥善处理老年人群体出现的相关问题,是很长一段时期国家和政府尽全力探索的关键点之一。对此,国家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养老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经济力量还相对薄弱,财政支撑力度还比较脆弱,家庭养老模式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社会养老将难以取代家庭养老。因此,孝文化的弘扬和渗透在维系家庭养老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v

三、孝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作用

第一,重视老龄群体生活状况。“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是自古以来被中国人传颂的,孝的核心内容便是“尊老、敬老、爱老”。父母养育子女成人,一辈子辛苦操劳不图回报,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因子,每个人都有变为老年人的阶段,孝有助于督促全体社会成员重视老龄群体的生活状况,关心老龄群体的衣食住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有助于老年人乐享晚年的氛围,才能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第二,提高子女自身修养。培育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的生长,不仅对于社会个体的发展有利而无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尊老、养老意识,只有从自身做到尊老、敬老、养老,才能妥善解决老龄化这一问题。孝道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建设中华儿女所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如何使每一个为儿女之人深入领会孝道的内涵,以孝修身是新时期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孝对于家庭养老的重要意义,也从这一问题中得以体现了。

第三,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建设和谐社会,这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绘制了蓝图,也为创建一个和谐世界、创建一个的文化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vi充分发挥孝在解决家庭养老问题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而且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性保障,在利用孝道解决养老问题的过程中,努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养老问题发展的道路,与其它国家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进行的辩证互补。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社会转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加强对孝和养老问题的研究,以遇到的问题事实为基础,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贡献力量。

注释:

i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

ii 百度百科:孝

http:///link?url=FDhmb2af8wPowu7swKW-Lsfhe1xgOu_JU1ZGxR2LBo0cS8kUbma3cK_hyjFKbrQE。

iii 百度百科:孝的起源

http:///link url=FDhmb2af8wPowu7swKW-Lsfhe1xgOu_JU1ZGxR2LBo0cS8kUbma3cK_hyjFKbrQE。

iv 廖奔等.爱的困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60-161.

v 丁立磊,郝亚飞,刘景辉.孝文化的社会变迁及其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J].党史博采,2008(90.

vi 陈功.社会变迁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7.

【参考文献】

[1]张树骅,宋焕新.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萍,李树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变迁和老年人的健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第3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5-02

传统孝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极大改变,孝道观念淡漠,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有着积极的功效。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对于“孝”这一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大体上存在着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孝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二种认为,孝起源于殷代。三种认为孝正式形成于周初,这一观点被大多数的学者肯定。三种观点虽不统一,但孝大兴于西周,并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却是毋庸置疑的。孝在西周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以维系宗法制。为适应历史形势,西周实行地域分封制,各诸侯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趋于分散。为维护统治,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宗法制,在血缘的基础上,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团结,使周天子以及奴隶主贵族的家庭财产不致分散,地位不致下降。孝的内容也由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便意味着“小宗”孝于“大宗”,诸侯孝于宗室。这样,“孝”便走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使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成为“小宗”对“大宗”的义务,父子关系便扩大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以“孝”为中介形成了家族与国家、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即“家国同构”。

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西周分封制受到破坏,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的宗法制受到严重的冲击,“孝道”也被动摇,即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以儒家为主要代表,思想家们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的基础上将孝和仁、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是养亲,更为重要的是敬亲与爱亲。如何敬亲爱亲,孟子说:“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文化经儒家改后,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孝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至汉朝,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以孝作为制国安邦的主要手段,孝被纲常化、神秘化,使孝不仅具有人伦特色,也具有政治特色。经过宋明理学家的进一步宣传与改造,孝道向极端化、绝对化发展,最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欺骗、愚弄民众的工具,从而使孝道成为精华与糟粕杂糅的复合体。

纵观孝文化历史流转发展,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浓烈的孝亲情怀,这种发自血缘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宣扬,使“孝”从家庭伦理范围推演出来,逐渐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传统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中成为文化的根基。

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内涵深厚丰富,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主要内涵,即《孝经・开宗明义》所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事亲”基本要求为养亲、敬亲。所谓养亲即是赡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高,因此赡养父母乃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如何养亲,传统孝文化中多有论述,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养:“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除养亲之外,“事亲”还要求敬亲。所谓敬亲,即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比养更为重要的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何敬亲,关键为“无违”。所谓“无违”即顺,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顺礼,即子女严格奉行礼节侍奉父母;其次要顺志,即子女要把父母的志愿作为自己的志愿,帮父母完成心中所想;三是谏亲,当父母犯错时,子女应向父母谏言,父母如不采纳,子女仍然要顺从父母。

“事君”即为忠君。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国”是“家”的推衍,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孝亲与忠君是相通的,忠君是孝亲的泛化,故“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君具体要求:其一,臣对君应绝对忠诚,做到“事君不贰”,对君不欺、不叛,没有二心;其二,臣事君要尽心竭力,奉献自己的一切,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其三,事君不应出于私心,应持利君、利国、利社稷的公心。

所谓“立身”即是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如何承志立身,光宗耀祖?首先要承志,《中庸》指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尽孝不仅在父母生前侍奉顺从,若父母去世,子女应当继承他们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继承父母遗志,替父亲达成未竟的心愿,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容忽视之“孝”。其次要光耀门楣,曾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所说的“不辱”即是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就是“荣亲”。子女如果能在社会上扬名并且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备受尊敬,这样可以使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继而使父母和家族的名声得到彰显,这不仅是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对孝的最高要求,即“立身行道,扬名传后世,孝之终也。”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对子孙后代德行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这是父辈对子女最高期许,也是子女所努力达到的孝的最高目标。

三、传统孝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即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把中国农业文明史与中国的文明史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因此,农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构筑的社会关系,因此,亲情、乡情、友情是中国人不可缺乏的心理依托。因此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传统的孝文化起着特殊的纽带作用。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孝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根基,其发展遇到前所未有挑战。

(一)现阶段农村孝文化的现状

1.孝观念淡化。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从过去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得家庭结构由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过去农村家庭以父子关系为中心逐渐向夫妻关系偏移,因此,农村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观念已不适合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例如传宗接代,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观念与现代农村人产生分歧。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涌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的伦理道德意识不强,传统孝道推崇的尊老养老观念在当代农村青年中日渐淡化。因此,在婚后小家庭经济独立发展情况下,使年青一代在情感上与父母日渐疏远,而更多关注他们自己和下一代。

2.孝文化教育缺失。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孝的历史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将孝文化排除在外,甚至很长时间将孝作为批判、抨击的对象,因此,在现代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对孝文化的教育培养。同时,现代农村家庭也忽视孝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希望,农村父母概莫能外,因此,现代农村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父辈所经历的动荡与不安,让今天的农村父母对子女无比地关爱,无私地奉献一切。久而久之,养成子女自私的性格,对父母要求变为:父母能给予我们一切,也必须给予我们想要的一切。子辈人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更没有感恩之情。

3.孝文化实践弱化。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父母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年父母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同时,农村孝亲也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父辈与子辈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部分子女除提供物质供养外,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体贴关爱。甚至,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刻不容缓。

(二)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从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考察可知,孝文化在对农村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维系与稳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维系着农村社会亲情和乡情的伦理秩序,从而也维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孝的这种功能与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家庭和谐离不开传统孝文化。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广大的农村提供高标准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仍然依靠家庭。家庭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追求目标,发挥传统孝文化中“善事父母”合理内核,有利于调整农村代际伦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实践途径来论,可以社区文基础单位,以丰富的形式宣传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彰显传统孝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积极倡导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仅能掌握一定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接收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的高素质人才。传统孝文化通过“孝”社会伦理及政治伦理功能,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赡养推广出去,形成“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意识,从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即传统孝文化所说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对培养新型农民、塑造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若想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社会功能,还需要通过现念对传统孝文化加以新诠释与改造,赋予传统孝文化以现代意义,从而避免传统孝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观念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4-10-26

第4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今年8月,山东省政府制定的《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嘉祥建设文化经济强县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古老的嘉祥将如何依托自身文化优势抓住发展时机?就上述疑问《文化月刊》专访了嘉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张化陨局长。

《文化月刊》:嘉祥历史悠久,其名古已有之,请您谈谈它的文化底蕴。

张局长:嘉祥县是麒麟之乡,人杰地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一对儿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屡有“麒麟送子图”之作,将其安放在家中,有镇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仅令屋主事业顺畅,连带财运亦会好转。因此,嘉祥享有“吉祥城市”的美誉。

嘉祥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是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

嘉祥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县,武氏墓群石刻、曾庙、青山寺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6处。汉代武氏墓群石刻被史学界称为“世界文化瑰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庙,在海内外享有盛名;青山寺崇宇楼阁,景色壮观。鲁西南鼓吹乐、嘉祥石雕、山东梆子、鲁锦织造技艺、麒麟传说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嘉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巨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月刊》:山东是孔孟之乡,嘉祥距离孔孟故里曲阜和邹城都近在咫尺,本身又是曾子的故乡。嘉祥将如何凭借地缘优势弘扬儒家文化?

张局长:曾子名曾参,为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人,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宗圣”之称。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他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他编著的《孝经》,道传—贯,在嘉祥留下了“以孝为本”的儒文圣迹。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相传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讲的就是他的故事。相传某日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几乎同时,曾参忽然觉得心疼。于是他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后人为此事赋诗曰:“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1993年3月,嘉祥县政府在县城建设路与济董路交汇处显要位置设置了宗圣曾子大型雕像,如今已成为孝城嘉祥的县标。2005年新建“孝”文化广场,设立“孝”文化墙。2009年,县政府又投巨资在县城中心的萌山铺设环山路台阶,安装夜间照明系统,目前已建成孝贤阁、爱晚亭、暗香厅等景点,萌山成为了名至实归的“孝文化山”。

为了更好的传承曾子孝德文化,嘉祥正在打造“中国孝城”,并将以此带动老龄产业为重点的孝文化产业圈。

《文化月刊》嘉祥享有“中国鲁锦之乡”的美誉,请您讲讲它的形成、发展及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对传统技艺加以保护、开发?

张局长:关于嘉祥纺织工艺的最早记载是在《战国策·秦策》,其中有曾子的母亲织布的记载。另外,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刻有一幅《曾母投抒图》,画中曾母使用的斜织机就是今天遍及鲁西南家家户户的立式织机的先祖。上述史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嘉祥一带就是桑蚕之地。

元代,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棉花,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丝、麻纺织工艺与棉纺工艺相结合,织成鲁锦。嘉祥出土的元代营元用墓中的棉菱形花纹织锦,其精美的图案已显示出鲁锦工艺的精湛。明清两朝随着织具不断改进,纺织、印染技术迅速发展,鲁锦制造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清代鲁锦曾一度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清末,因洋布的大量涌入及现代纺织工业的兴起,手工织造受到冲击,日渐式微。

直到20世纪70年代,手工织造鲁锦在嘉祥农村依然普遍存在,多为自产自用。鲁锦通过抽象图纹的重复、平行、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和谐美,极具艺术魅力。

鲁锦用色多为红绿搭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不同颜色、纹样的结合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截然不同。在当今社会崇尚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鲁锦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俗图案三大特点显得尤为珍贵。家庭纯手工织造的鲁锦色泽淳朴自然,质地柔和,无论做服装还是床上用品,都不刺激皮肤,令人感到舒适贴身。以往在鲁西南农村,新娘的嫁妆中必有鲁锦,人们往往以鲁锦的花色、数量来品评女子是否贤惠灵巧。

嘉祥县先后在济宁市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工业展览馆及北京等地举办了嘉祥鲁锦艺术展览。1986年,嘉祥县文化馆与山东电视台对县内农家织锦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收集织锦纹样900余种。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锦织造技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先后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因技术条件所限,一家一户采用天然原料的传统纯手工鲁锦,色彩往往不够明艳,而且洗涤后容易掉色。近年来,嘉祥引进外资,建成现代化生产线,采用从水果皮中提取生物颜料的先进技术成功的解决了掉色问题,为鲁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全县现有鲁锦企业26家,年产值50多亿元,从业者达到3万多人。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国(嘉祥)鲁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项目采取“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模式,赋予鲁锦产业品牌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文化等时代性内容,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文化,活化了埋藏在行业变迁中的历史表情。为了展现“中国鲁锦之乡”的历史文化,未来还将在产业园内建成颇具规模的鲁锦博物馆。

《文化月刊》:嘉祥盛产天青石,在西汉石雕艺术已趋于成熟。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嘉祥石雕的工艺特色。作为矿物的天青石为不可再生资源,石雕加工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嘉祥在发展石雕产业时如何克服以上问题?

张局长:嘉祥石雕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崇高威严、古朴浑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与南派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艺术风格备异其趣。石雕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线雕、平雕、影雕等。嘉祥武氏家族于东汉桓、灵时期建造的武氏祠中的画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碑、汉画像群之一。石狮为按照狮子原型塑造的一对立狮,具有典型的东汉艺术风格,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石雕狮子。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中对武氏祠汉画像石已有明确记载。2008年,嘉祥石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祥石雕以大型作品为主,多用于建筑或陵墓。石狮大部分为坐狮,双目圆睁、大鼻阔口、胸肌突起,前肢和足爪刻画的特别坚实粗大,将狮子的雄健形象加以有力的夸张,气势慑人;石麒麟全身刻鳞甲,工艺细致精湛,行走姿态的麒麟安详端庄,步态稳重。飞奔的麒麟四蹄腾空,似欲乘风而去,极具动态美感;石牌坊既巍峨宏伟又精致秀丽,以雕工精美著称。近年来,我们又创作了一些现代风格的石雕作品,多选用汉白玉、芙蓉红等石料,格调清新明快。

嘉祥天青石大料多,适于雕刻大件产品。过去由于不合理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石料浪费。现在石料的开采、加工都有一定规划。石雕除了采用本地原产的天青石外,还辅以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更多在石雕技艺和品种方面下功夫。

私家作坊式的石雕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甚至出现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这是由于“开荒”时会产生大量粉末,分散加工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为发展绿色环保的石雕产业,嘉祥县委、县政府在郊区建立了石雕产业园,使原本分散的小作坊集中于园区内,便于统一管理,形成集群效益。近年来,嘉祥石雕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县已拥有大小石雕企业千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

《文化月刊》:嘉祥自古就是乐舞兴盛之地,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鲁西南鼓吹乐和山东梆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请您谈谈它们如何活跃在群众文化生活中?

张局长:地处鲁西南地域中心的嘉祥县,是山东梆子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形成、传承、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解放前它的发展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稍通戏路的富家子弟凑在一起自娱自乐,称为“玩局”;另一种是专门人员聘艺人,收学徒,组成戏班或剧社,演员多为穷家儿女,为谋生而从艺。

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各种戏班、剧社非常活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受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冲击,戏剧走入低谷。但是,嘉祥山东梆子工作者自强不息,一直千方百计地保持着戏剧事业的延续和生机。

近年来,嘉祥县组建了3个山东梆子民营剧团,成立了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山东梆子名家演出会和山东梆子艺术研讨会。

鲁西南鼓吹乐多在婚丧嫁娶及节日庆典中使用,具有广泛群众性,在嘉祥分布十分普遍,在我国众多民乐中以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著称。按演奏功能可分为:一般乐队、祭祀乐队和拜鼓乐队三种形式;乐器主要包括:吹管乐类的唢呐、笛子、管子、闷笛、大号和咔管和打击乐类的大鼓、云鼓、堂鼓、班鼓、串鼓、铜鼓、大面锣、大筛锣、低音锣等。

嘉祥的鼓吹乐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出现各个流派,以五大班社——任家班、伊家班、杨家班、曹家班、赵家班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团体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鲁西南鼓吹乐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在新时期呈现出新面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朵齐鲁大地上的璀璨的艺术之花,定会大放异彩,结出累累硕果。

《文化月刊》:嘉祥的武氏墓群石刻、曾庙、青山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比邻即将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嘉祥如何在保护好上述文物古迹的同时,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张局长:位于嘉祥县南,风景秀丽的南武山南麓的曾子故里,建有气势恢宏的曾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它始建于周考壬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称“宗圣庙”。明嘉靖、隆庆年问,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奏请重修,当年9月动工,年底竣工。那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多次进行修缮。

曾庙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古代官式建筑群体,迄今保留了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庙宇坐北朝南,四周围着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尽显肃穆壮观。

嘉祥县武氏祠画像石内容丰富、雕制精巧,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40余则历史故事,有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旁有隶书榜题。

为加强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此专设文物保管所。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1972年将旧墙壁中的画像拆出移入阙室陈列。

嘉祥县青山寺位于县城南8.2公里的林木葱茏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崇宇高阁,掩映于古树翠柏之中,景色颇为壮观。从山下望去,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有6个层次,即:泰山行宫坊、三门、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在惠济公大殿两侧,还有白玉宫、享殿、子母殿、万佛阁、关帝庙、迎客厅等附属建筑。

嘉祥按照“休闲山城、石雕名城、中国孝城、科技新城”四位一体的特色定位和“依山建城、一山一色、主城东移、提升老城”的发展思路,推动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以“济兖邹曲嘉”都市圈功能为依托,加快山体绿化、水系贯通,突出“显山、露水”的特色,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大生态旅游,重点策划了卧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萌山公园开发建设工程、滨河公园开发建设等项目,着力完善“青山拥南北、碧水贯东西、绿脉系全城”的城市景观,努力把嘉祥打造成济宁西花园。

《文化月刊》:“嘉祥作为济宁‘都市圈’的五大城市节点城市之一,集多元文化于一身,在鲁西经济、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有何总体规划?”

张局长:嘉祥崇文大道——太白路——呈祥大道,沿线依次分布着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吉祥文化三大核心文化圈;贯通曲阜、微山、邹城、兖州、济宁市中区、嘉祥等县市区的旅游线路,将嘉祥的曾子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全方位融入济宁儒家文化核心圈、文化旅游景观带、生态农业示范区。我县立足于上述文化空间布局,着眼于打造鲁西文化产业高地,确立了“一带、三圈、十二模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一带”,即以呈祥大道为轴线,打造以运河湿地文化景区、老赵王河文化景区、祥城文化中心、麒祥岛文化景区、萌山公园水景区、卧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载体的吉祥文化景观带;“三圈”,即以传承曾子孝德文化、打造“中国孝城”、发展老龄产业为重点的孝文化产业圈,以中国(嘉祥)鲁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嘉祥滑雪手套城、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区为依托的创意文化产业圈,以九顶山养老养生城、青山风景区、纸坊“万亩观光采摘林业生态园”等为龙头的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圈;“十二模块”,即雕艺产业模块、鲁锦产业模块、戏曲产业模块、影视产业模块、动漫产业模块、高档印务产业模块、演艺产业模块、手套产业模块、休闲产业模块、老龄产业模块、观光农业模块、书画产业模块。

嘉祥正在依据“一带、三圈、十二模块”的布局框架,高起点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拉长石雕、鲁锦、滑雪手套、生态休闲四大文化产业链,五年内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升20%,成为嘉祥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柱性主导产业。

第5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关键词】孝;和谐社会;建设

一、孝及孝文化

正如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阐述它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样,孝也是人的德性之根本。回望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一定能够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这样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

对于孝文化的概念界定存在几种说法,笔者较为同意台湾学者杨国枢在其《中国人之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肖群忠先生也这样说过:“孝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文化,种种家庭中自然生长的伦理意识,与我国自古以来以家庭为本的宗法制社会相结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意蕴的传统孝道,沿袭后代,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和政治规范。自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所以说,国家将孝道立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与尊重。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是的,孝悌乃人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到,其他的品格也就无从谈起。

二、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首先,孝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和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传统孝文化对于整体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孝文化进行调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的发展,都需要以孝文化为理论依据进行传承。只有每一个家庭中的诸多关系得到和谐发展,整个社会关系才能有序发展,家庭关系的融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文化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及伦理依据;其次,孝文化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道德规范。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子女长大成人外出打拼事业或是组建自己的家庭后,“空巢老人”随之出现。这类人群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给予空巢老人心灵上一个温暖的家?这时,利用孝文化缓解“空巢老人”这一问题,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道德层面上的规范,是孝文化的特殊作用。最后,孝文化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文化参考。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很多年,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解决,而孝文化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提供了文化上的参考。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培养人人尊老、人人敬老、人人养老的孝道观念,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想内容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不能保证老龄人口的生存问题,就会产生尖锐矛盾,一旦矛盾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利用孝文化规范这一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没有停歇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孝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克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的侵袭,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树立和谐社会风尚。孝德、孝道和孝行的长期持续的推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成为和谐、和睦的文明之邦的代表,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1月.

[2] 张云风.漫说中华孝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3] 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年9月.

[4] 孙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孝文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第6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第一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故事---《大树和孩子》,我深受感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孝心的故事。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尊老爱幼意识薄弱,作为00后家长的我们,即为人子又为人母,我们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怎样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方面,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孝是基本的,有了孝还要有仁爱心。有了这两颗心,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于丹教授说:"仁"字拆开来看就是两个人,就是说两个人相处好了才能体现仁的含义。所以说我们要适当的鼓励孩子或带孩子出去玩,多交朋友,自己处理好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才能培养出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独立完成。有时候家长的事情还可以问问孩子的建议,不管对错,都要鼓励。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度依赖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一个有爱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会。

第7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摘 要:当前,一些中小学的孝道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建构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要真正实现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必须重视孝道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内容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衔接,在教育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孝道教育 传统文化 德育

作者简介:陈建浦,男,浙江省浦江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沈卫华,女,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今,面对社会变革、制度变迁、全球化挑战下的道德困境,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再次受到中小学的青睐。许多学校为缓解学校德育的困境,尝试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将孝道引人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教育模式方面尚未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只有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孝文化潜在的现代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孝道教育既要实现道德教化功能,更要重视文化传承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伴随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面临巨大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力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起点和基本内容的孝道,更因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德之本”的孝,其最初的涵义是敬亲养亲,是一种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的人伦道德。它既符合人类的自然天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又符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同时,孝道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信条,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在各地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将其引入学校德育有利学校开发和利用本土化的德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破解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的难题。另外,孝的内涵经过不断的理论改造与创新,范围从最初的家庭道德向社会道德、政治道德乃至人类道德拓展。这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利其与学校德育的全面对接,从而在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以及理想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因此,为破解学校德育的困境,许多中小学纷纷把孝道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希望借助这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

然而,现代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又不应止于此,孝文化本身的传承以及以此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是其更重要的目标。学校教育历来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使命,这一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沉重与迫切。这是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带来不少的冲击:异域文化的强势入侵消解着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破坏,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和文明土壤,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是国家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和自我认同的精神之根。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促使年轻一代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而孝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征决定了以它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孝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德行标准、政权维护的思想工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民族文化的演进和传统政治的进程。它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儒家思想的仁、爱、智、信、义都可以从孝文化中找到渊源,而且也是释、道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绕不开的内容。同时,经过几千年统治政权的推广与强化,孝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生活基础,这为孝道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推行孝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孝文化,并以此为起点了解和认同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精髓和时代特点,形成文化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德育需要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要借力于学校的平台。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借助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要以此为切人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当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通共赢时,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才得以真正全面地体现。

二、孝道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与学校德育衔接,注重规范性与系统性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内容已不符合时代精神,甚至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这就需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语境的表达,才能使学校孝道教育真正发挥德育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功能。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对孝道的现代解读往往比较随意,各行其道。大部分学校把孝道教育等同于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使孝道仅局限于私德范畴。另一些学校则是从孝道思想中随意截取部分内容,组成几个相互独立的主题,突击搞几次活动、作几场讲座,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对孝文化碎片式的解读和随心所欲的肢解使学校的孝道教育零碎而分散,缺乏有机统整,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与理解孝文化,更难对它产生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孝道教育与学校德育无法全面融合,优势互补,难以产生持续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改造必须在系统梳理孝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融合。

传统孝观念经过历代儒家的理论拓展和统治者的实践强化,已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让学生理解孝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孝道思想包括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等多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关注孝的爱亲养亲的内涵,更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具体性的爱亲向一般性的爱人转化,进而爱社会,爱整个人类,爱世界万物,把孝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结合起来。这样,孝道的德育资源才真正全面地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孝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现代意义及未来趋势,完成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全面融入学校德育实践中。首先,这种现代的诠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与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是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源泉,因此把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的做法。事实上,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历代正统学说对孝观念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挖掘、拓展与完善,才使它得以从最初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逐渐演变为家庭伦理乃至政治伦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提升个人修养、维系家族、凝聚社会,衍续文明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传统孝道只有被赋于顺应时代需求的解释和理解,才能在当下发挥其潜在的德育价值,才能面向未来绵延不断。所以,学校的孝道教育必须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统一性,把孝道教育与青少年德性养成结合起来,并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与学生心理需求给予符合现代语境的表达。其次,针对孝文化内容庞杂的特点,为了使孝道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德育实践,我们可以采用“模块”的理念,把逻辑关系紧密、教育目的和手段相近的内容整合成主题化、综合化的德育模块,如规范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和立志教育模块等,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其中规范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自然和社会,具体包括生命知识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学习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具体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立志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形成学生的生命自觉,促进学生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发展,内容有“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意志毅力教育。这样,孝道教育既可以全面地渗入学校德育,从而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又能为学校德育注入新元素,使之更具开放性与生命力。

三、孝道教育的模式应强调平等地对话与交流,鼓励反思性建构与批判性思考

孝道历经千年传承,文化资源丰富,经典读本层出不穷,民间孝德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孝道教育也因此离不开经典教材重温,传统民间孝德故事学习,古代优秀德育思想借鉴。但是现代孝道教育要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蜕变,迸发活力,彰显新价值,除了正确的目标定位、现代化的内容改造以外,在教育模式上也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而不是如当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孝道教育那样,教育者凭借权威地位,以“独语”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孝道的知识与外在的规范体系,辅之以机械的操练与模仿,形式大过实质。

第一,在教育中应改变单向度传递信息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要借力传统孝文化提升实效性,不能只满足于对孝文化知识以及伦理规范的浅层认知。孝道教育的旨趣远不是孝知识与外在规范体系的传递,而是在于孝文化精神内涵的影响,目的是要让学生不仅从认知上,更重要的从情感上、信念上对孝文化的精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在道德情感与动机上认同孝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外化为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孝德知识,释义古代经典读本,讲述古代民间孝德故事,未必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事实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孝道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中国近代对传统孝文化的落后性和消极性进行过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孝文化远离学校教育,许多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主要源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往往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等同,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伴随外来文化的夹击,孝文化在这些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常是保守而封建的,落后于世界和时代,应该被淘汰。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内心的这些认知与情感上的冲突,通过平等对话,双方敞开内心,共建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对孝文化的前认识。对于那些有悖于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如绝对的长者本位、服从权威等思想,不是一味地回避遮掩,而是应当允许学生质疑,甚至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分享,观点的碰撞、反思与修正,形成视界的融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孝文化的两重性:认可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理解和悦纳其中具有继承价值的如孝亲敬长、珍惜生命、忠实诚恳、承志立身等思想;对孝文化的局限性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观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非理性地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探索如何突破这种局限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让他们在对孝文化全面认识与理性反省中,萌发文化主体意识,完成对孝文化在知、情、信、意上的反思性重构,激发自身在孝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责任感,并赋于孝文化以新的理解和内涵。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实现孝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道德判断力与道德情感的过程。

第二,孝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取材要回归学生生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要。这是德育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孝文化的载体一一古代经典读本以及民间孝德故事,大多以古文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艰涩难懂,年代久远,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遥远,不易勾起兴趣,更难引起共鸣。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到传统孝文化与学生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开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德知识与观念、构建“孝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展主题和形式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来推进孝德教育。让抽象的孝文化转化为学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在理解、体验和践行三个层面上引发学生道德思考和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在教育内容的取材上,应避免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脱离学生生活的形式主义做法。教育案例、活动主题、隐性课程资源等都应尽可能地源自于学生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能反映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资源。如举办“助力高考”、“草坪养护行动”、“光盘行动”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孝义之星”的评比活动,利用校园文化长廊、黑板报、升旗、集会等形式和场合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深层感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文化受益感。

第8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关键词:孝文化;传承;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思想领域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现象表明:在我国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带来的诸多难题影响家庭和谐的建设;家庭生活之中尊老不足的现象增多;各种利益的争夺冲淡浓浓的亲情关系;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偏移问题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最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也包括家庭中各成员间发生的各种互动。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家庭生活,家是社会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而家庭教育在人生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非正式的同时又是终身式的,从始至终不断地影响着教育着人的各方面。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传承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优秀资源。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传承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孝文化的传承。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孝文化无疑是最传统的,最古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把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教育,孝文化是我们必须吸取和借鉴使用的根本内容,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教给青少年孝文化的精髓内容,使孝的中国传统深埋于心。

何为孝文化?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出:“百行孝为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将孝字从结构上分析开来,“孝”是由“老”与“子”组合成的,意思就是下面的“子”侍奉上面的“老”人。孝文化是指包括古今关于孝的所由概念、观念、法律、规范以及行孝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内容存在的总结。在传统的孝文化中,其指孝道以及它所涉及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大体分为几方面。首先,尊亲敬亲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养亲的思想。对父母的侍奉,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的最基本的孝行要求。最后,贵生博爱的思想。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对孝文化加以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孝文化加以弘扬和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道德、精神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感恩意识。孝文化的核心是有感于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形成感恩意识。由感恩父母而推广至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由感恩小家而至感恩大家。孝文化的传承使得他们理解感恩、学会感恩、诚信感恩他人。

第二、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严重最特殊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问题高度。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对深化改革开放,稳固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积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实施时间不长,不是很成熟,快速的老龄化又使我国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孝文化的传承。基本要求善事父母,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是基础,为父母提供生活帮助,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进而对父母的精神照顾是关键部分。尊亲、敬亲、养亲的孝文化使青少年心系父母,为父母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有利于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

第三、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建设。孝文化中的平等、互敬、互爱原则,可以使自己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使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历程,与孩子一同成长,彼此尊重;平日对父母的电话问候,节假日的探望,回家的真心交谈等,有利于代际间的隔阂疏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孝文化中将爱推及他人,教会青少年做人的基本准则,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尊重生活,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设和谐健康的人际关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第四、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责任意识。自古以来,孝与责任相辅相成,总是相伴而生。孝几乎被认为是华夏文明责任的发源点,孝的精髓既是培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现在的青少年只关心玩乐享受,对父母对家庭淡漠,不对自己负责,不对家人负责,更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孝文化中的贵生博爱思想,要求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爱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守护自身的品质和节操;对父母家庭负责,承担起子女应尽的义务;对社会负责最后对国家负责,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领悟,以责任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第五、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孝文化正是这些优良传统的集合体,孝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断传播这华夏文明的精神世界。

家庭教育伴随一生一世,人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应当是孝文化,孝文化以其尊亲、敬亲、养亲、谏亲、贵生博爱等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思想屹立于华夏几千年文明传承长河中,对于自身,家人,社会,国家都有莫大的有利影响。孝文化的精髓精华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9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孝敬”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孝顺和尊敬的意思。因为尊敬,才懂得了孝顺,如果不能够做到尊敬,又何谈孝顺呢?然而要做到“敬”,也并非容易之事。“敬”不只要尊敬老人,同时也要尊敬所有的年长于自己的人或者是为师者。就一个家庭而言,身为子女,首先就应该学会尊敬父母兄长,细节上就是不与长辈顶嘴、对长辈的教诲要牢记等等。另外就是在社会中的“敬”。这包括尊敬师长、尊敬上司、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尊敬师长不用多说,和尊敬父母一般,师者如父,这是自然。而对上司就不一样了,这个“敬”要“敬”的恰当!过分那种尊敬就变成了谗媚,而尊敬不到位又会显得不懂礼仪,故而这个“敬”应把握住一个度,其中还必须要有正直!再说人与人之间的“敬”,这个“敬”最大的特点就“和气”,待人以和为贵,处世和心静气。做到了这些,那么“敬”字也就学习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孝”了。

谈到“孝”,我们首先看看佛家对孝的定义。

我们都知道“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孝顺父母长辈也是天经地义的。对此,佛家有三种论说。

其一:佛家认为孝顺父母首先是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倘若能把父母照顾得很周全,三餐饮食照料无欠无缺,行动无拘无束,物质方面使父母觉得无忧无虑,这就算得上孝了。但精神方面却不然,为人子女每每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孤独、寂寞无聊、心生凄凉、恐惧不安,做子女的不知如何安慰或安顿才好;或当子女的三不五时以语言对父母有形无形的刺激讽刺,乃至尖酸刻薄的话伤及父母,这时候,虽然物质上给予父母充足不缺欠,已得到父母的欢心,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喜悦,所以只能称之为物质孝顺。

其二:对待父母能细腻周圆,态度能低声下气,顺从父母之意,在精神上能得到父母的满意,但是物质上当子女的实有困境,经济瓶颈,无能施与父母得享,虽已尽心尽力了,亦不能两全其美,这称之为精神孝顺。

其三:物质与精神都能让父母满心得享,无从挑缺,与父母相处,彼此打成一片,天伦之乐等齐,以人间而言,已达到最可贵、最福乐、最天伦、最幸福美满之境地,登上人间至极之孝顺,人天共尊共仰也,这个就称之为物质精神孝顺。

当我们能够达到物质精神孝顺时,在佛家的定义里,就算是真正的懂得了“孝”。观其三点,我们要做到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在道家的精典之作《道德经》里说“六亲不和,有孝慈”,一如“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为什么会六亲不和,为什么不和以后就有了孝慈,这是个问题。投胎转世,无非是业力牵引,什么业力,就是子女无端杵逆父母,剥削压榨自己的父母,如此等等。曾经看过的《八仙成道》里也讲到仙人转世修行,修成之后先度父母的。这样一来,可看出道教所说的孝道,就连仙家修行,都要先学会善待自己父母,报答其借胎成人之恩情。

孝道从周朝出现,一直到现在两三千年来都在发展变化,而且在每个朝代每个历史时期孝道都处于极高的地位。儒家的学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那么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孝的问题呢?

儒学思想中的“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儒家看来,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这点与佛家所言大同。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这其中明确的指出了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这点亦与佛家大同。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以上所涉及的思想内涵在儒佛道中的定义都相同,但是孝的最高层次是什么呢?

“孝”做到最高层次时,它的要求就成了要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在《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告诉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把“孝”做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