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开始提高对精神文明的关注与发展,这既是时展的需求,也是先进文化的进步表现。
【关键词】
群众文化;先进文化;背景;艺术教育;作用
一、群众文化在先进文化背景下的内容表现
群众文化在先进文化背景的作用下,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形成以及大众精神文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目标中包括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府、社会大众都应当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关注,通过选择更为合适的发展模式,确保群众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实现新时期的发展。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应当结合于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融会贯通,以此来带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的稳定开展。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大众对群众文化的认识存在不足。群众文化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大众,群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但是,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依旧是对娱乐活动的简单运用。同时,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速度较慢,导致社会文化对其的推动作用无法有效实现。而且,政府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力。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文化意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二)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投资力度不足。因为思想偏差的存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在针对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发挥出实效。首先,群众文化的系统构建离不开资金支持,而我国的财政支持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上。其次,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需求矛盾,带来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后续力难以达到预期,也就出现了组织形式涣散,缺乏优秀的组织表现。
(三)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落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想要建设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化,需加强对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借助于对群众文化的引导来激发社会大众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与关注,使得更多人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与传播,以此来带动整个文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团队既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也需要加强对文化艺术建设活动的热情,二者缺一不可。
(四)区域性群众文化的差异性表现。文化建设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的发展将会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我国,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得文化艺术理念的推广程度也较高,群众文化就能够以更为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建设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表现形式都处于落后状态,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性文化差异。
三、借助于先进文化来实现对群众文化建设方法的完善
(一)对意识观念的改变。群众文化的建设活动与民生质量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这是文化建设活动的重中之重,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建设活动本身也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的支持。此外,还应当以先进文化作为指导方针,促使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能紧密地围绕着先进文化来不断发展,激发群众的推广作用与学习意识,形成更符合社会实际与民族需求的群众文化体现。再者,领导活动本身也应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此来确保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能够与文化建设之间产生体系效应,增强文化建设发展价值。
(二)提高资金投入力度,降低地域差异的影响。针对群众文化的发展矛盾,政府各级部门应当首先实现对发展观念的转变,加强对群众文化的重视,促使文化建设能够得到来自于财政的稳定保障,实现体制上的发展支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降低区域间的群众文化建设差距,借助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来让企业文化能够与群众文化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提高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水平。专业化的建设队伍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的发展质量。在进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做到对从业人员的优化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来提高人才的引进质量;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即加强工资薪酬与生活福利的保障,以此来保持优秀人才的参与积极性。
(四)建立更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融合模式。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应当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运用,发挥出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使得群众文化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国际文化相融合,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融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四、结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既需要来自于政府的正确认识与资金支持,也需要来自于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以此来确保我国的群众文化能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提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作者:王磊 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苏州是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苏州是一座开拓进取的城市,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目前经济发展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苏州的文化亦是底蕴丰厚,发展迅速,园林、苏绣、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苏州的文化代表。近年来,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评弹学校等的创立,更是让苏州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学习欲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苏州市人民的艺术消费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然而,由于传统文化遭遇发展瓶颈,外来艺术形式难于推广等问题,苏州人民的艺术素养还有待提升。苏州大学作为苏州最具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来源范围广,专业类型齐全,学生数量众多,在全国大学中较为典型,适用于本文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产品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路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良好的文化鉴别能力与文化消费习惯是优秀大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研究工作,探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都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大学生又处于脱产阶段,普遍可支配的收入不多。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文化活动,向着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做了有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参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们以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文化市场为例,以专业种类丰富的苏州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此次调查。
二、消费现状分析
调研小组通过学校偶遇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面向苏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共完成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87.6%。此次,接受我们调查的男性占总人数的49%,女性占总人数的51%,故调查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了男女在选择习惯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一定的可信度。此次调查中本科生占到了总人数的70%,硕士研究生占18%,博士或以上学历占2%。故所得结论的主体还是本科生。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大学的大学生中本科生处于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中,本科生的人数也是远远多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现就调查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消费能力与月生活费相关性大
―分析―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月生活费在800元至1000元人群,大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0%; 1000-1200元的同学占总数的32%; 1200-1400元的占13%;1400元以上的同学占4%。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月平均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除极少个案存在月消费支出与文化娱乐消费严重失衡之外,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剧院消费情况与月消费总额都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
(二)学生能承受的演出票价水平总体不高
分析调查显示,有67%的人能够承受在41--60元之内的剧院票价,另有19%的人能承受61--100元以内的票价。目前苏州市场内的剧院演出票,学生票价多在30--100之间,但学生票数量有限,而观影效果更佳的其他座位票则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进一步调查显示,在消费能力不高的前提下,学生们多倾向于团体优惠购票,有5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团体优惠(如团购等)购买的方式进行消费,另有29%的学生希望学校集体组织购买。一方面,集体购票能够在价格上占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团体行为也使得学生省去了前往售票现场购票、领票等多重复杂的手续。
(三)学生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
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大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剧院相关演出的信息,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而在“您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什么演出感兴趣“的调查中,对于戏剧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59%,对于音乐和舞蹈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31%,而对展示地方特色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偏少,故相对而言,大学生们的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且偏娱乐化,对于更具文化内涵的讲座类演出兴趣度不高。
(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分层化
分析我们发现,月消费可支出能力不同,在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在被调查者中,月可消费总额在元1000元以下的学生文化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几乎没有看过剧院的演出,这一部分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1%; 而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中,娱乐性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每年看过剧院演出一到三场的占29%,四到七场的占42% ,少数月生活费在1400元及以上的人每年观看演出多达八场甚至以上,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学生剧社(如东吴剧社等)的演出。
(五)学生对于演出的质量要求更高
在“对于剧院,你更关心的问题”中,有60%的人选择了“演出剧目是否有新意/舞台效果是否优良”,可见在多数人心中,节目的质量依然是观众选择是否前去观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这可以促进剧院不断发掘和引进高质量的作品,为剧院的长期持久良性发展助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们提高观演效果,好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启迪我们的人生,选择高质量的演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有利于大学生们在观演的时候有所得。此外,依然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演出票价是否在接受范围之内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见,票价依然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一方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合适的文化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与各大剧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观演信息优先、购票优惠、团体购票、演出进校园、建立实践基地、等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的文化消费,通过合作关系,校方应尽力为学生观看演出提供更多机会和票价优惠,以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校园,观看演出,提升文化艺术素养。
(二)学生应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 ,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淡薄,学校应加大促进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对文化艺术消费有更明确的认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自身,也应有意识地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与此同时,学生也应明确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自身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的作用、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项课程。
(三)剧院应调整相关经营模式,为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便利
剧院方面应针对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面向学生,制定更合理的演出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部分适宜学生消费、利于艺术普及的演出售票中,为学生提供优惠票价,同时不降低学生观演质量;另一方面,剧院也应积极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将售票模式丰富化,通过团体优惠售票等方式,既能保证剧院演出上座率,也能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观看高品质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高校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的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艺术涵养,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刘燕.浅析艺术素养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J].高校讲坛,2011(12):204.
实施辅导,是群众文化艺术辅导的核心。要把编辑的辅导信息变为实际辅导行为,辅导者需要使用有效的方法传授辅导内容,并根据辅导对象的理解和体现状况,调整辅导方式和进度;辅导对象则要努力领会和接收辅导内容,从进一步领会辅导者新的启示中加快接收速度;准确把握好双方的信息反馈和进行调整.是顺利实现辅导目标的保证。为了巩固辅导内容,检验辅导成绩,有不少辅导项目、特别是表演性项目,一般都会在结束辅导时组织汇报性活动,如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戏曲演唱会、器乐演奏汇报,以及参加文艺演出等。汇报演出前的指导训练,采取的是一种“精加工”方法,能有效提高辅导水平。
相对讲,专题讲座的过程比较简单,大致按照研究确定讲题、主讲人员和时间、地点,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发通知,组织听课人员,按时开讲等顺序进行。其中,有几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1.明确主题。选题,是做文章的第一要素。举办专题讲座也一样.,只有选准了主题(也称为“讲题”),才有可能把讲座办成功。可供选择的讲题多种多样,那么,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应选择哪些专题讲座,所选择的讲题是否切中肯綮、雪中送炭,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会产生什么效应,有何种学术价值等等问题接踵而至: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认真研究群众文化活动趋向,确立的专题才有可能比较适宜与准确。
2.聘请主讲。立意固然重要,但再好的讲题也得靠演讲者生动的阐述去传递,所以,聘请主讲便成为办好专题讲座的关键。文化艺术各个门类都有不少优秀人才和专家,他们往往各有特长。当确定某一门类讲题后,还得考虑聘请该门类哪位专家主讲比较合适。通常学术修养、专业特长、技能水平、演说能力以及社会影响是选聘的基本因素。
3.准备教材。在一些举办的讲座中,或许是时间匆忙,或许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可能是由于理解上的差别,讲座材料准备不充分或不切题的现象时有出现,影响了讲座的实效。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教材准备是讲座辅导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讲座组织者应该跟主讲进行详细交流,明确讲座主题,商定讲稿要点,给予充裕的准备时间,并打印好讲座提纲,在开讲时分发给辅导对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
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且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美术等门类,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是中国文化馆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目标是全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普及和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长久以来,中国文化馆以文化惠民为宗旨,长期致力于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开展综合性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提高广大国民素质,为中国群众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迈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国内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模式已满足不了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和文化高要求。因此,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着力开展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推进群众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当前文化馆从业者的重要课题,值得深思和研究。
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重要作用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这无疑对文化馆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是新形势下文化馆不可推却的责任和使命。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但能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改善文化民生,让人民群众便捷均等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而且能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现状
迈入21世纪,随着免费开放的深入推进,文化馆重点抓好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颇见成效。由于艺术普及受众群体是老中青少等各年龄层次人群,旨在让广大群众接触、认知和喜爱艺术,因此全国各级文化馆按照“文化惠民,覆盖城乡”的工作思路,以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进基层为基础,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对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文艺演出、辅导培训、艺术展览等艺术普及宣传教育,着力构建覆盖城乡、门类齐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艺术普及的领导机制、教育机制、传播机制等长效机制,使文化馆成为广大群众终身受益的课堂,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呈现公益性、多元化、受众广等特征,广获赞誉。
三、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时期新形势,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日益凸显。一是经费有缺口。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评估标准,文化馆每年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演出展览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需达150场次以上。但由于财政经费紧张,缩减的财政拨付专项经费难以保证常规普及活动的正常开展,亟需解决经费缺口问题。二是人员不合理。有些专业人才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缺乏发挥人才作用的平台;有些重点岗位被占用,人员难以适应专业化、技术化工作,导致艺术普及的低效率和低满意率。三是普及有盲区。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宣传方法、普及手段比较简单,并且受地域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致使偏远地区成为文化普及盲区。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文化建设提速增效和文化职能任务不断增加的需求,亟待解决。
四、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
在新形势和经济新常态下,全国各族人民正按照党的十确立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向中国梦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供给侧优化升级,定能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普及发展新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创新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大力给予政策支持,完善财政体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应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动态调整和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扩大普及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进一步探索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安排政府补助。同时,拓展完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艺术普及的方法,提升供给水平。(二)创新普及队伍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灵活的人才培训机制,对基层文化干部的培训需求开展调研,倾听民意,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并因材施教,创新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加大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创新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并大力实施借脑战役,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灵活的方法聚集创新发展智慧。(三)创新惠民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创新艺术普及的常态化、品牌化特色发展之路。举办群文艺术精品展演,普及高雅艺术,打造具有群众基础和文化品位的艺术普及品牌。通过展演、巡演等方式开展作品推广活动,使群众成为文艺普及的受益者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志愿者。落实“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开展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辅导培训等文化服务配送进基层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多变、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打造艺术普及示范基地。(四)创新社会参与的效率提升机制。强化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示范作用,充分整合辖区有效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单位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促使社会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成为自觉意识和基本价值观。要广泛组织社会文艺团队自导自演,引导群众自发有序地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丰富参与内容,构建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创新文化宣传的信息传播机制。加强媒体宣传,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报道,不断提高艺术普及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当地文化的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加强与门户网站的合作,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捷优势,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形成艺术普及的网络宣传合力。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拓展信息传播平台,巩固和发展艺术普及的文化建设新局面。
五、结语
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我们更期待在新形势下通过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向普惠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变,让市民尽享文化福祉。
作者:杨碧云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价值;空间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0-02
一、声景文化
所谓声景文化,是由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在1929年所提出的,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人们愿意与不愿听到的所有声音。目前世界各国国家对于声景文化的研究已经研究到了音乐、美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并且涉及到来社会学、医学、景观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更是细致到来室内音质与心理声学以及噪声控制等。
二、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价值
1.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一方面,乡镇声景文化中,历史传承价值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价值所在,可以说语言与音乐是对于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汉族乡镇地区,声景文化对于代际传承具有直观重要的影像,在少数民族乡镇地区更是如此,语言类声景文化作为当地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承手段与文化传承方式,所以尤其是在我国南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多种口述历史记载的方式,其中的很多内容比之史书更加客观、鲜活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时间,形成了很多历史文化与双重构建的声音与文本形式与特征。
另一方面,在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居民组成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然而声景文化则是任何一个屋子民族的文献与口述历史等方式进行相互支撑、共同构建的,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音乐类的声景文化,基本大都记载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将歌曲以及其内容进行言语的记录,进行实践的记述,从而将某一区域的文化与故事全面而广泛保存与传承了民族文化与历史、生产劳动知识等多个问题,所以,在我国境内有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歌声将其记录下来。例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俗文化之中所感应出来的。
2.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文化归属价值。一方面,无论是音乐还是语言,在民族之间长久的存在着,对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区别具有辨识性,通过音乐与语言可以直观地对于民族间、区域间、地域间进行文化上的区分,从而构成了一定区域内部的文化认同感。这其中除了曲艺形式之外,也包含了声乐语言韵味,例如老北京的京腔、京味,形成了北京语境为中心的低于文化认同,同时带有区域特质的音乐、戏曲,当地民俗中的意识等所生成的声景文化,就是无形之中所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其中的很多独特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区内部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强化地表达了当地人的自我认同之感。
另一方面,在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之中,其价值尤为重要的就是其文化的归属性,对于该地区中所生活的人类来说,文化的归属性已经融入到了地区内民俗、文化等多个内容中,更是融入到该地区生活的居民的骨血之中。例如江南一带的吴侬软语,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广西壮族的大歌,这已经不仅仅一种曲目,通过声景文化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这些地区的人文差别、民俗上的不同等,这些都是声景文化的归属价值所带来的优势,以及文化传承中的文化自觉性。
3.l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环境营造价值。一方面,所谓的环境营造价值主要是由于生产、生活以及安全需要等原因而产生的声景文化,可以真实地描述当地人生活方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所以具有显著的环境营造价值。这其中无论是物质环境价值,还是非物质环境价值。显然无论是何种环境的营造,对于该乡镇地区来说,都应从文化传承、文化归属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保护起来。
另一方面,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在环境营造价值方面,包含了很多的因素,例如,北方农村中,耕作的吆喝声,风吹稻田的声音,农民之间的招呼声,田间地头的说话声音等,这些都是构建乡镇声景文化艺术环境的重要因素。
三、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空间环境保护
1.对于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空间环境保护。首先,就目前我国乡镇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空间环境保护现状来看,很多声景文化已经被破坏、消失了。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声景文化来说,已经进行了文本性质的保护。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将已经有的声景文化与传统乡镇建筑一同保护起来,并且形成乡镇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
其次,对于乡镇当地所出现的相关的诗词与曲艺形式等内容,可以进行分类性质的统计与保存。对于当地已经进行保护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其中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都以民族活动为题材,例如大量的农民活动声景文化题材的描述等,那些如实的描述耕作的内容,对于乡村历史生活的画卷进行记述的曲艺形式。应该对其进行保护与统计,这些有利于文字层面还原声景文化遗存的原貌,同时也是作为文化背景研究的史料补充。
再次,对于那些文本上没有记载的内容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后的整理,对于民间记述者的整理成果进行汇总等,总之在声景文化艺术遗产的整理中,应该更加注重民间的群众基础,将戏曲、乡镇生活、民俗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民俗 艺术 表演 声乐 教学
论文摘要:从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提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音乐表演(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方向)是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特色专业方向之一,百色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艺术系教师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民俗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系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以及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许多赛事中,都凭借民俗艺术表演节目屡屡获奖。然而,也正由于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效仿,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专业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栽过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
目前,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健康因素,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勿论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业了。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民俗艺术表演方向中亦是如此。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艺术系的声乐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声乐教学模式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在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对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师资配备来看,百色学院艺术系现有专任声乐教师8人,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其中美声唱法教师3人,民族唱法教师5人,而8位教师中,对民俗声乐表演比较了解的教师只有1人。从学生情况看,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个年级共有213人,主修声乐的学生有179人,占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族唱法学生最多,有163人,占声乐学生的91%。从授课方式来看,声乐主修生上课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方式,每周每人一节,非声乐主修生上集体课,每周2节。从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来看,与一般音乐院校(系)开设课程和所教内容基本一样,只有一门“原生态歌舞表演”略显与众不同。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每年下乡采风一次,其他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舞台演出活动。以上就是当前百色学院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为百色学院艺术系的特色专业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不仅背离了百色学院人想要办出特色的初衷,而且如果长此以往,形成定式,不仅偏离了专业轨道,而且对本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百色学院最初开设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歌舞和原生态歌舞表演能力,较为全面地掌握民俗文化概况和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的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认清这个目标,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也没有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和努力,授课内容与上课方式等都与普通音乐院系基本一样,在师生思想定位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2.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中民俗文化内容过少
由于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所以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仍然是在教授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上课练声、演唱作品,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基本不搭调。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仿习正规音乐院系选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创作歌曲,还有一少部分的民歌和美声歌曲,真正意义上民俗文化的作品极少。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笔者并不是反对要教授美声或民族的发声方法,相反,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和改良民间原生态唱法的音色,但如果偏废了一方,照目前民俗文化艺术内容极少的情况发展下去,离当初办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宗旨只会越来越远。 转贴于
3.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师资配备不均衡
目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课程也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尽管“原生态歌舞表演”一门课程有所创新,但仅此一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这门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声乐课教学形式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形式,虽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他们个人歌唱技术上的不足,但对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训练明显不足,而好多真正的、民间的民俗艺术表演都是由于相互配合得好才更显魅力的。关于师资配备,如前所述,目前艺术系专任声乐教师有8人,但真正比较懂得民间歌唱艺术的只有1人,这样的师资配比对于民俗艺术表演专业而言显然是很不合理、很不均衡的。
4.教学实践环节民俗艺术方面内容相对薄弱。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艺术系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活动也较多,但与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相比,有关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仍然偏少,除每年一次的采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民俗艺术实践活动,要么就是参加比赛、展演时,由教师临时组织排练一些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常态,如此一来,学生对真正民间民俗艺术的了解只流于表层,民俗文化知识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客观看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系特征的改革策略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证声乐教学乃至整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艺术系要统一全系师生思想,同时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找准定位。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扑下身子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歌曲等,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教学中去。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促使他们认清民俗文化的巨大价值以及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走专业特色化道路成才的良好机遇。
2.改进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大量增加民俗文化艺术内容
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后,要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多采用从民间采风回来得到的“鲜活教材”,从而不断加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民俗艺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真正为进行民俗文化艺术研究做好准备。
3.改革声乐课上课方式,完善师资结构
改变声乐课传统的“一对一”上课方式,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上课方式。个别课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学生的歌唱音色;小组课主要训练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间的艺术默契感,体会民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集体课主要讲授一些民俗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在集体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完善师资结构,聘请校外优秀民间民歌手担任原生民歌演唱的教学工作,同时派出本系声乐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进行“接地气”般地采风学习,尽快扭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师资薄弱的局面。
4.加强教学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增加学生采风次数和时间,除了系里组织的采风必须参加外,还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采风,深入学习民间文化知识。二要训练学生对采风回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多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有一定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
三、结语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的专业建设,针对百色学院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整个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深入,外来文化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尤为强烈,因而就目前针对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成了不太好把握尺度的内容。就这一问题我们在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以此找到问题的结症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内容的设计项目时,少部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同时能比较主动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素材,并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从而使设计作品表现得比较到位。而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元素的积累并不是很深入,往往流于表面的了解,因而设计出的作品效果肤浅,内涵不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体现,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归于失败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文化归属感薄弱
文化归属感应是在文化氛围之内接受一定程度的熏陶后积累形成的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青少年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益薄弱。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是当下大多数现代青少年关注的文化趋势和热衷追逐得对象,多元文化的冲击慢慢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中的地位,因而形成了上面所述的在目前艺术院校当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游离感”,这种“游离感”的形成使学生对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往往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点到为止。
二、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陈汉民、靳埭强先生为代表的内地及港澳台的一批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以极致的手法运用到标志、招贴、包装等设计项目中,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得深厚悠远,他们的这一举动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重新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主题的设计课题,在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中也在一时间兴起,大家都以“传统”为对象,但学生设计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1)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优秀的设计作品印象深刻,同时也容易在思维上陷入某一模式,因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类似于”的作品,这些作品“依葫芦画瓢”,缺少个性,往往能从中看到某些作品的痕迹。这种没有经过借鉴、消化的一味模仿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2)设计元素的套用。这一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设计主题理解不到位,同时对于设计元素只知是“传统”而没有理解其出处、关联、寓意等,从而不能从深层次发掘出具有内涵的精髓,只是将元素直接搬用,照贴在画面中。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院校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掌握,即自身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在教学当中能剖析案例,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给学生确立正确的赏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对其作品进行指导,这里所谓的指导是指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面思考,避免学生流于表面的作品出现。因此,教师的把关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方式、敢于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国设计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加强
设计史讲述的是设计发展的历史,中国设计史主要讲述中国自原始社会人类使用工具开始自近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的设计,顺着其发展的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文化绽放的光芒。因此,中国设计史是我们接触和了解中国优秀设计文化的开始。
目前全国各类艺术类院校均基本设置有中国设计史方面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设计文化的了解,培养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
但是,随着设计史课程的结束,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学生基本对课程的内容没留有太多的印象,以至在接触专业课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时发现基础的理论知识已基本被淡忘,这其中是教师用什么样的教授方法提起学生学习中国设计史兴趣的问题。中国设计史理论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基本上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应当要尽力避免用“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授课程,那样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印象不足”,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2、专业块题教学中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理论内容的掌握与设计的结合在专业学习中会体现得比较突出,因此,专业教师应当在设计该项内容的课题时可侧重某一类内容进行设定,比如以具体造型元素方面的如“剪纸”为主题来进行设计,整个课题必须以“剪纸”图形为主体,在相应的设计项目中均体现出来;以传统文化引申语意内涵方面的如“道”为主题,从字面中充分发掘文字内涵,将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提炼出来,这些内容有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比如“仁”、“礼”、“义”、“智”都可以从“道”中引申出来,这是一个可以拓展含义的文字,是抽象的。当学生可以从类似的块题设计中自觉的调动手、眼、脑来收集、了解、分析与主题相关资料的同时,他们已经在学习中自觉的探寻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了解文化的发展了,这对学生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和知识的积累是不无裨益的。
3、“走出去”与“请进来”
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积累并不局限于书籍和教师教授的内容,在艺术院校中,“采风”是很好的“走出去”收集第一手资料的途径。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艺术有些被发掘出来进行了整理展出,有些则隐匿在民坊间,需要通过影像资料和写生、文字记录等方法去深入收集。
每个学生看待同一事物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即使是同样的元素符号在不同的学生处理应用后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正体现了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本质的过程。
再则,“走出去”不仅仅是走入民间,还应当是走入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即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大部分是理论知识,课堂设计过程中表面的、抽象的、唯美的、自我的东西比较多,这些设计大多经不起社会应用实践的考验,学生一旦接触到具体的设计项目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或者即使设计出来了也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与实际脱节。因此,鼓励学生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到实践中去锻炼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应用到实际当中的途径。
高校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艺术文化知识,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艺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恰当地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间的关系,致使民族文化传承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关键词
中国艺术教育;转型;文化传承;意义;现状;措施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艺术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照搬传统应试教育方式,缺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不断向前迈进,高校应提高在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欢,成为一种良好的精神享受。[1]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一方面需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促使学生自我思考,实现自我价值。艺术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传承民族文化
高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艺术精神,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更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积淀,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现代艺术教育通过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供重要保障,促使社会文化的繁荣及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艺术教学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实现艺术教育的美育价值。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世界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
二、我国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国外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冲击着中国本土文化,致使中国教育出现迷茫。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相对落后。在一段时期内,一部分高校摒弃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盲目效仿西方,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给高校艺术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受传统的实用教育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的艺术教育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大学生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缺乏培养。
(二)教育方式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底蕴薄弱,缺乏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观念,致使大学生的艺术底蕴薄弱。
(三)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不协调
我国由56个民族构成,历史悠久,积淀多种传统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形式,如民族乐器、音乐、书法、绘画等。此外,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各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性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学生个性差异性造成较大矛盾,阻碍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高校难以在有限的师资及课程时间内,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教育课程。
三、传统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校艺术教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传统与实践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高校可以将对区域文化感兴趣且个性特点突出的学生集中起来,而后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根据区域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合理安排学生的师资力量,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系统。首先,高校应借助艺术教育平台,展现各个区域的民族文化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民族艺术社团,或自行组织相关社团;其次,在艺术文化节中组织文化民间艺术展览,提高民族文化艺术的宣传力度;最后,高校可以邀请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家,亲临学校开设讲座,从而让全校师生能了解更多的文化传承知识。
(二)建立科研基地
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如书本记载、口耳相传等,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且容易造成民族文化失传。因此,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应建立“教、学、研”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机制,研究与发展全新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新理论与方式;其次,高校应建立专业的队伍,加强对民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筛选;最后,高校在开展文化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教育方式的应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鉴国外民族文化传统的教学经验,有利于传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需要较长的时间。[2]因此,高校在艺术教学课程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大传播与发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力度。现阶段,随着全球文化一体化不断推进,高校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高校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与发展中国本土化的民族文化时,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土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因素,分别是学校、民族文化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首先,高校应加强对艺术教学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学的艺术专业素质与个人思想素质。此外,建立一支师资队伍,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3]其次,高校应结合区域民族文化的特点,适当添加艺术课程,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一定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积极参与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紧密相连,高校应提高对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视,在艺术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高校艺术事业进一步发展。
(五)普及文学教育
我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如《诗经》[4]、楚辞及唐诗宋词等,优美独特的文章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带领我们体验古代的人情风貌。因此,在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时,应向学生普及中国优秀的文化内容,展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5]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中应坚持“”的原则,保持文化多样性。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高校艺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弘扬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任,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融合,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
作者:杨兰亭 单位:中国美术馆
参考文献
[1]袁恩培,文静,庞杰.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8-101,125.
[2]高昌苗.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教育探索,2014,(9):25-26.
[3]刘卫红,广予.高等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与使命[J].民族艺术研究,2010,(2):166-170.
【关键词】辽西;皮影;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43-01
一、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及现状
据调查,辽西皮影戏由河北流入,到辽西形成地方特色,它与河北皮影戏以“俏”为特点不同,以辽西的粗犷地域特征而著称。由于辽西地区距离冀东北较近,其皮影艺术受乐亭、滦州的皮影艺术文化的影响较大,可是辽西皮影艺术没有失去自己的特色,具有造型简洁洗练、明快大方特点。辽西皮影流传最广的是七寸截子。辽西皮影戏讲究原汁原味,唱腔传统,只有上年纪的人喜欢,年轻人一般看不懂。辽西皮影戏其戏曲内容及完整的艺术效果的表达是通过灯光、影幕、音乐、唱腔和表演者来表达。政府将其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在皮影戏班经常深入社区、学校、部队进行义务演出,扩大了观众群基础,与此同时,他们编排新剧目,增添音响设备,不断创新,吸收青年皮影爱好者加入皮影队,为吸收更多的皮影爱好者参与传承皮影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辽西影戏艺术受到巨大冲击,正面临着皮影入箱,鼓乐入库,人员缺乏的濒危局面。与过去庞大皮影戏团相比,辽西皮影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失传危机。表演的时候,如果不是免费的,很少有群众愿意看皮影艺术。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例如地方特色“二人转”,很容易抢占了皮影的市场。辽西皮影戏缺少新生演员来继承,剧目传统、演出形式单一、如果没有发展中的创新,辽西皮影戏流传和发展将失去动力。
皮影戏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即将面临失传境地。近些年来政府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多方面的促进了辽西皮影戏的发展。
二、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调查者,我们首先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如何传承与保护,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使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得以传承,使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得以保存,使其不失去地域性的特色。其次,民俗文化的意蕴也在人们心中日趋淡漠,我们对于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社会各界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提高人民群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第一,走访民间艺人,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辽西皮影艺术文化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并建立完整档案,为后人提供演唱、表演的范本,收集曲谱,编辑成册。将散乱的、无序的曲谱汇总,方便后人查找和使用。
第二,录制辽西皮影艺术宣传片,在声讯传媒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借助媒体的宣传机制,宣传辽西皮影艺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辽西皮影艺术文化。
第三,借助互联网力量,帮助传承人发起众筹,将手工艺品在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展示,同时也可以带来相关产品的销售。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到传承人。
第四,与皮影团体建立联系,邀请艺术进校园,利用学校这个高密度人群地方,宣传辽西皮影艺术,加强人民去辽西皮影的了解与认识。也可以通过举办群众娱乐性活动,开展辽西皮影艺术交流活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音乐会、在群众中开展辽西皮影艺术演出,寻找推动辽西皮影艺术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在人民群众中创造良好的文化传承环境。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辽辽西皮影艺术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 达妮莎.辽宁皮影戏源流[J].美术大观,2009.
[3]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廉柄乾(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