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网安全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配电网安全运行将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10kV配电网覆盖着整个城区,再通过变压系统转换到低压配电网把电能分配至每个用电客户。配电系统直接与客户紧密相连,是电力部门向用电客户分配电能和供应电能的重要环节,如果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需要进行试验、检修,就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中断,会给生活、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电客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安全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2 当前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的老化及故障问题
配电网中的各种配电线路和设备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故障,会影响着对用电客户的正常供电和整个配网系统安全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城镇大多数10kV配电网设备落后,而且老化严重,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今城镇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比如配电网设备中的高压熔断器、绝缘子、避雷器、以及客户终端的供电设备存在老化或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而且设备没有定期的维护,为配电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2 现有的10kV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由于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远超于电力规划的预期,而导致了电力部门设计的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主要问题在于:随着配电网负荷的不断增大,配电网的导线没能及时的调整,有些线路的首尾段线径较小导致供电电压不足而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另外,一些配电网线路还未形成当一个电源停止供电后能将负荷转移到其他的线路中的“手拉手”环形结构,即使有些已经形成这种比较先进的配电网结构,另外一个线路也并不能完全带起原来的全部载荷。
2.3 过电压造成10kV配电网的影响
配电网的电气设备在运行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过电压有雷电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由于设备的落后及老化,使得配电网有时不能承受巨大的过电压,导致电网故障停电。其中幅值很高的是弧光接地过电压,当配电网电容电流超过安全值的时候,若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必然会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形成很大威胁。此外,在一些早期建设的10kV 配网中,绝缘仅靠一个针式瓷瓶,这是配电网中绝缘级别比较低的物体,它不能承受直击雷击,感应过电压也会起闪络。
2.4 部分10kV配电网运行环境恶劣
2.4.1 树、线矛盾突出
部分城镇中的配电网线路经过路边的绿化带,然而树木在恶劣的风雨天气会常常使得配电网线路故障,造成供电障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砍树又会影响到市容市貌,树、线矛盾异常突出
2.4.2 施工环境影响
另外由于道路的拓宽,原来的线路杆塔位于道路中间,经常发生机动车撞毁线杆事故,造成电力供给故障;一些在道路旁施工的工地上,在建筑期间,时常有工具、脚手架碰到配电线路上,损坏了配电线路的同时造成人员的人员伤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一些野蛮的施工也经常会破坏埋在地下的电缆。
2.4.3 乱接乱搭
在老城区,由于监管不利,当地的居民自己随意搭接配电线路、闭路电视线、电话线、网线等,高压、低压同时搭载一个配电线杆上,这样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影响了线路的定期维护。另外还有一个塑料袋、漂浮物、风筝被风吹到配电网线路上容易引起配电网短路、进而损坏配电网设备。
3 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3.1 加强组织领导
定期组织配电网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考核,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宗旨,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经常性组织召开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会议,探讨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先进的技术、并不断的归纳总结出更有效的管理经验,不段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利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在管理运行中要立章建制,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排除安全隐患,力争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2 加强管理措施
3.2.1 加强输配电线路、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供电企业应加快用电管理的步伐,制定与当前形势匹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提高整个配电网的装备水平。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配电网线路、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24小时展开巡查,降低事故隐患,保证配电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3.2.2 加强检修计划管理
在检修管理工作中,安排每项检修时,将生产计划管理与安全运行管理紧密结合,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电时间。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误操作。
3.2.3 10kV配电网自动化故障管理
运用自动化的配电网故障处理系统,对配电网发生的故障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首先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功能对故障点定位检查、对不同的故障点进行故障隔离、在根据现有的运行条件来进行配电网的重建,最后通过遥控完成整个配电网的恢复供电。配电网自动化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配电网实时状态、负荷、情况设备、潮流动向、开关动作次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最优配电方案,在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处理的能力和安全运行的能力。
3.2.4 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从技术、管理、电力营销上,都要加强配电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建设,以利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才能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
3.3 加强10kV配电网技术措施
3.3.1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3],可以精准的对整个配电网发生的事故进行定位,并即使对故障点进行有效的隔离,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恢复供电,这样大大降低了故障对整个配电网的影响。原来的手动操作时间为10几分钟,当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以后,故障定位和隔离操作时间可大幅度缩短到几分钟完成。
3.3.2 减小10kV配网的故障停电范围,增强配电网的转供电能力
制定合理的配电网供电运行方式,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采用高可靠的发、供电设备。如在单个电源供电的放射性接线方式下,配电器之间的距离较长,在配电网线路上任意一点发生故障,都会使整个区域配电网停电。所以应该在配电网络中使用联络开关,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停电的范围,还可以在线路故障时缩小停电范围。这些开关具有安装造价低、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性能优越、寿命长、检修周期长等优点。在供电电源故障情况下,及时把原来的载荷转向另外一个供电电源,增加了配电网的转供电能力。
3.3.3 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
在10kV配电网结构中,选择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目前10kV配电网中,架设双回线的还比较少。由于双回线路输电线路可靠性很高,供电送电能力大。主干线架设分支、增设线路开关,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下转第111页)(上接第96页)降低停电造成的损失。在线树矛盾突出、人口较集中的地方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或架空绝缘线。
4 总结
10kV配电网管理必须依靠科学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技术经验,并且需要在管理、技术措施上进行不断提高,配电网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走上新台阶,才能为广大的用电客户提供稳定、安全、优质、经济的电能供应。
【参考文献】
[1]吴金民.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关键词]电网运行方式;经济运行;影响;调度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20.271
1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中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网的功能与结构不断完善、升级,但在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上却还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仍然采用传统的检修运行模式。传统的检修运行模式在一定时期里是电网运行方式的重要方式,保证了电网满足供电需求和运行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网的运行追求着一种更高效、经济的方式,也就是电网的经济运行。本文将通过阐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重要性及要求,充分分析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对经济运行的各方面影响,并针对电网运行方式经济运行的提出几点策略。
2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重要性及要求
2.1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升级,人们对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保证电网的经济运行,需要在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上做出行动。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有效开展是保证我国电力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现今电网功能与结构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完善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势在必行。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
首先,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工作的有序开展使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都可以正常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电网运行的方式不是单一的,在日渐复杂化的电网机构及功能中,电网运行方式也得到了丰富。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势,需要一个切实的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由此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长期正常运作,为不断发展中的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有助于电网设备运行状况与季节环境相结合,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高效。在实际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现弊端,结合各相关因素改革薄弱环节是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必须要准确严谨,兼顾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高效率,保证整个过程安全经济化。
最后,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是不断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保证。电网运行安排使不同的运行方式得到充分利用,电网运行过程的安全与效率也得到了保证,那么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以变压器安排、电力线路安排为主,为提高经济效益,电力工作人员通常会通过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变压器损耗及电力线路损耗等途径。电能质与量的提高有赖于一个有序的电网运行方式安排。
2.2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要求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并不简单,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的因素,如电网的结构、电源的负荷与分布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等。总的来说,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要符合几点要求: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及准确性。
第一,安全性。安全性是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无论在哪一种电网运行方式中,电力设备的运行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各类设备的运行指标要保证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保证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各输电线路的安全。
第二,稳定性。电网运行方式的稳定性涉及电压、电流、功率等方面的稳定,同时要求电网运行的各种状态的稳定,也就是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等。
第三,可靠性。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一方面要保证电网运行时本级与下级变电站用户供电的可靠,另一方面还要兼顾不同变电站、电源、断路器等关键因素运行的可靠。当同一级或者上级变电站出现故障或者维修时,同级的变电站或下级变电站用户的供电不受影响。
第四,灵活性。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要注重灵活性,除了使各种电网运行方式都能够满足不同负荷用户的需求之外,还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发电能源类型,利用特色新能源,如发展水电、风电等。此外,要保证电网设备的增减留有余地,达到各变电站供电的可调整性与灵活性。
第五,经济性。电网运行方式的经济性实际上也是近年来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化所追求的,指的是在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变压器与电力线路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变压器与线路的损耗,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在同等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
3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到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电网运行在变压器等方面的投资,以及电网运行各方式造成的损耗程度等,而这些方面都是提高电网经济化运行的关键。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从其重要性及要求便显而易见了。电网运行过程中降压变压器损耗、电力线路损耗、低压母线不平衡都是降低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就输电线路损耗而言,在一般的输电网中,其总损耗以负载损耗为主,几乎占总损耗的4/5。假设负荷没有变化时,负载损耗将与电压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电压每提高1%,负载损耗就会降低2%。因此,为使整个输电网的损耗最大限度地降低,要从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着手,提高电网运行主要的网架电压水平,另外,还要保证配电网中的线路损耗与变压器损耗的比例协调。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有序开展不仅仅能够充分利用各电力设备,合理节省电网运行在变压器、电容器等方面的投入,投资于其他方面的完善与升级中,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经济安全化,将已有的资源创造最大化的效益。此外,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开展尽可能地降低了电网运行中的各方面损耗: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电压损耗等,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同时促使损耗最小化,从整体上有利于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行。
4 促进电网经济运行的调度策略
4.1 科学安排及完善电网运行方式,建立设备检修制度,减少损耗
电网运行设备的检修通常是安排在电网低负荷时期以最短时间完成,不推崇断电检修。因此要求电网检修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尽可能降低,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保证社会经济生产的正常运作。科学合理的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要将电网运行环境的参数等其他复杂但必要的数据考虑在电网的数据分析工作中去,如在进行电网故障类型分析过程中对母线与电感回路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电网运行正常。另外,电网的运行方式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变功率因素和补充装置的投入,加强或减弱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电压。
4.2 因地与时制宜,利用小水电季节性调度,建立风―水互补模式
电网的经济运行不仅仅只停留在运行方式的安排和完善上,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特色新能源。现如今,水电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电力资源,小水电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得到发展和推广。因此,促使电网经济运行可以利用水电资源中的小水电。而水电是有明显的季节性的,所以在具体的电网管理过程中,要以电力系统负荷要求为基础,根据丰水期与枯水期制定不同的调度计划,尽可能发电。就可调节的水电站而言,发电水库的水位必须要在规定的高度上运行,无论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首先要保证电网正常运行,当水库水位低于规定水位时才可以考虑向外购电。小水电的季节性调度虽然能够减少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发电差额较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
4.3 电网运行采用经济运行管理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要将所有的可能性考虑在内,这一点的实现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采用经济运行的管理模式,对电网运行的发展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如提高事故预想的意识,建立事故应急机制,细节化应急措施,降低事故给电网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此外,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理论与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人员应有的作用。
5 结 论
“十二五”规划的推进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电网经历了强有力的改造,趋向经济运行。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电网运行要抓住机遇,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要求,明确电网运行方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电网运行进行合理调度,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重要性;智能电网
引言
电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影响深远,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电网来说,如何实现电网的低耗能、低污染,已经成为电能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电网结构,完善电网的系统流程,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电网主要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战略”的提出,通过对电力资源的“发电、储电、输电以及配电”等步骤的智能化整合,协调电力资源需要以及电能供给的平衡,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电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实现电能企业的高效率、低消耗。火力发电厂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1 智能电网简介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是通过将现代先进设备、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与以包括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为基础的高度集成面形成的新型电网。与现在电网比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透明开放、环境友好。智能电网的发展是未来新能源发电的重要途径,能够满足新能源的需要。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是自愈电网、促进参与、抵御攻击、特殊优势、蓬勃发展、优化资产。火力发电厂作为智能电网中的主力发电设备,也起到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智能电网图如图1所示:
2 火力发电厂简介
在发电设备中最主要有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站、生物能源发电厂等所有发电方式中,火力发电是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发电方式,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目前主要以煤为主;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火力发电厂过程图如图2所示:
燃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能变电站电网供用户。
火力发电仍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我国的发电厂主要是燃煤机组,容量占70%。截止201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8.1917亿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的71.5%;水电2.4890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核电1257万千瓦,并网风电608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328万千瓦。由此可见,火电厂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重大作用。
火力发电厂弊端就是:污染空气、污染水源、耗费宝贵的煤炭资源。
3 在智能电网中,火力发电厂的重要性
发电设备是智能电网的基础,目前发电设备中最主要有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站、生物能源发电厂等。而目前核能发电厂存在着核安全及核废料是强发射性物质,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水力发电厂存在着建设费用高,发电量受水文和气象条件限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下游湖泊、河道珍稀水生生物灭绝、湖泊自净能力下降、河道断流、支流水系两岸生态环境恶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其它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电站等由于受到投资成本、发电容量、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只能作为辅助发电设备。所以就目前而言还是以火力发电厂为主要发电设备,至2012年底火力发电仍占总容量的70%,而保证了智能电网的坚强性,可见其重要性。
其次智能电网可靠安全中自愈就是智能电网的“免疫系统”。这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除了其先进的传感、控制、遥控技术外,必须有坚实的发电设备来调节,当电网中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还是要通过火力发电厂来进行调节,这是核能发电厂和水力以电厂不能做到的;这就是火力发电厂的调峰作用在自愈性起到很重要作用。
智能电网中高效经济、清洁环保是相互相成的,虽然火力发电厂由于其耗能高、污染大,但我们可通过安装脱硫、脱硝等设备,减少污染;通过优化发电技术,改进火力发电厂“上大压小”力度,实现整合大发电厂,改进小发电厂的办法,集中优势力量实现火力发电厂整体技术的革新。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火力发电厂普及性高的特点,在突破火力发电厂能耗高、污染大的弊病的同时,将火力发电厂形成集群效果、规模效果。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发电能源设备之一,火力发电给智能电网提供了科研实验,为智能电网实现电网智能化提供了可行性;而智能电网给火力发电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火力发电形成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的节能减排式发电设备。智能电网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战略能源问题以及现代电网优化设计问题,通过优化火力发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实现能源供应以及保障,在形成规模化以及集群化效果的基础上,以火力发电厂现有的设备以及技术为支撑,在提高火力发电厂发电技术以及优化发电厂发电设备的同时,确保火力发电厂在整个智能电网中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4 结语
能源结构的调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是国家战略能源问题的关键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战略能源问题以及现代电网优化设计问题,通过优化火力发电厂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实现能源供应以及保障,在形成规模化以及集群化,优化我国电源布局,从而降低燃料运输成本效果;同时,通过降低负荷峰谷差,可提高火电机组使用效率,降低煤耗,减少发电成本。作为火电发电企业立足以人员精干、装备先进,管理现代、效益领先,环境优美、和谐共生为宗旨。以确保火力发电厂在整个智能电网中能够发挥更大重要作用。火电发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周世平.智能电网及国内近期发展概述[J].湖北电力,2010(S1).
[2]刘国忠.智能电网建设将解决我国风电送出瓶颈[J].电力技术,2010(10).
【关键词】智能用电系统;智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发展趋势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基础,智能电能表在智能用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安全、可靠性,促进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完善,还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为实现智能化电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智能电能表在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显得非常有必要。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与研究。
1、智能用电系统概述
智能用电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智能电能表、智能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智能互感器、智能检定技术、营销管理系统。智能用电系统的系统管理、信息采集输送、检定均是通过国家信息化系统进行与完成,且该系统是由各种不同渠道的通信网络和国家电网信息化工程相互连接而成。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对于智能用电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1]。
2、智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分析
相较于传统的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在检定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传统电能表对于报警代码、电池电压及电量方面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智能电能表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第二,智能电能表对环境条件、材料工艺、规格尺寸、安装显示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只需极少数人员就能完成相关检定工作,不仅加快了检定工作进度,还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第三,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致使智能检定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计量检定作业模式,使得智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工作由传统的封闭式检定变更为现行的全自动流水线式检定,实现了智能电能表室内检定工作的自动化。
3、智能电能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室内检测,能够得知智能电能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智能电能表辅助端子尺寸大小问题、开孔多少问题,若是智能电能表采用窄带载波的通讯方式时,其通讯速率较慢,通常需要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更长,这样就将对广大电力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些问题将对智能表检定工作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这些问题,通过科学的研究确定智能电能表辅助端子尺寸、开孔数量,提高窄带载波的通讯方式的通讯速率,例如使用光纤通信的通讯方式。此外,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智能用电系统,所以应大力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从而促使电能计量人员能够很好的胜任电能计量系统的操作工作,并熟悉掌握相关的维护措施[2]。
4、智能电能表在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性
4.1优化新能源用电秩序
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使得相关测量工作也更为先进、智能、安全,使测量所得数据信息更准确实时、安全可靠,从而为智能用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利用智能表能帮助人们优先使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并利用智能电能表网络分布广泛、功能强大的特点,不断对新能源进行优化调度,从而促使新能源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4.2提供可靠的故障分析依据
利用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对实际电能计量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生故障,通过智能用电系统广泛分布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和智能分析指挥系统,为电网提供可靠的故障分析依据,这样有助于增强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性、防御性。
4.3优化分布式能源配置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应用,将各个计量节点遍布于整个电网系统中,而电网则通过信息化的智能电能计量系统所分布计量节点获知整个电网系统的所需的智能化计量信息,并按照这些信息提供的内容,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从而对这些分布式能源配置进行不断优化,以此提高电网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及能源利用效率。
4.4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较于传统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设有专用的安全加密模块,以此保障电能表信息储存、传输安全。智能电能表的信息传输主要依靠于数字通信技术,具有信息传输快、传输准确、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进一步促进了电能计量信息的实时化、一体化。先进的数字化通信技术具有极强的大流量、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能有效解决电能计量监测数据存储量小、传输慢问题,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水平,从而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的全程实时监控[3]。
5、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是电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基础,加强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和应用,亦是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本文对智能电能表在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加深了对智能电能表的认识,还有助于促进我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黎军,陆东林.浅谈智能电能表在智能用电系统中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2012,03:139+141.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64-02
前言
电网输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状态检修十分必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网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将智能技术中的信息系统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中,成为了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1 电网输变电检修的重要性及原则
1.1 电网输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以110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系统的运行为例,在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电网很容易出现故障,如线路短路及变压器绝缘老化等,对社会各领域的顺利运行不利[1]。加强电网输变电检修,能够使故障被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可将故障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轻其影响,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成本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1.2 检修原则
电网输变电检修应坚持安全性、科学性及标准性的原则,具体如下[2]:(1)安全性:输变电检修应本着安全性原则而进行,检修应以保证电力用户、电网以及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为基础而展开。(2)科学性原则: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输变电线路的检修要求,将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检修过程中,体现科学性的检修原则,是提高检修效率与质量的关键。(3)标准性原则:检修过程,包括检修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均应坚持标准性的原则而实现,应在参考国家对电网输变电检修的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来完成。
2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2.1 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
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分别为GPS定位巡视模块、地理信息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状态评估模块[3]:(1)GPS定位巡视模块:即在应用GPS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其与智能终端设备相联系,使故障定位得以实现的主要模块。巡视人员可以通过对GPS定位信息的观察,准确评估各个位置电力线路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情况。(2)地理信息模块:即通过对GIS技术的应用,将地图信息、文字以及图像等,反馈给检修人员,为故障检修提供参考的一大模块。(3)生产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分析、检修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多项管理内容,要求针对输变电线路以及变压器等设备,建立信息管理档案以及检修档案,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各设备以往的运行情况[4]。(4)状态评估模块:通过在线监测的方法,对电网输变电设备以及线路的状态进行评估,发现异常时,可通过预警的方法,提醒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
2.2 检修思路与流程
检修思路与流程如下[5]:(1)对输变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u估,获取相应信息及数据,建立数据库,将输变电系统状态存储其中。(2)对输变电系统的状态进行诊断,将当前运行状态,与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对比,评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根据可靠性评价结果,提出检修决策,将可靠性分为1级、2级、3级共3个等级,1级代表可靠性强,无需维修,2级代表可靠性差,存在故障,需要维修,3级代表该设备或线路寿命终结,需对其加以更换。(4)将本次检修结果,存储到系统当中,以实现对输变电系统运行全过程的记录与控制。
2.3 数据检测与分析
数据的检测与分析过程,即输变电系统状态的评估过程,根据输变电设备类型的不同,评估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压器是输变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例,状态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种,具体如图1[6]:
状态评估指标及其所包含的评估内容如下:(1)定量指标:包括油色谱分析、油中微水的分析、局部放电量评估、电容型套管介损、铁芯接地电流5部分内容。(2)定性指标:包括绕组及底层油温评估、振动评估以及有载分接开关状况的评估3项指标。
考虑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数量,传统评估过程相对困难,应在应用智能化检修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算法,使状态评估更好的实现。可以根据变压器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4种。正常即变压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注意即变压器的运行处于危险状态,存在发生故障的可能,需对其加以严密关注。异常即变压器处于异常运行的状态,需要检修,以将故障控制在小范围内,提高输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严重,即变压器出现严重故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维修。通过对电网输变电检修信息系统的应用,检修人员能够实现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监控,获取其状态信息,进而为故障的诊断提供依据。
2.4 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方法如下:(1)建立故障诊断数据库,通过对知识以及经验的积累,建立相应诊断标准,以此为参考,对故障进行诊断。将国内外输变电诊断标准要求纳入其中,提高诊断的合理性。(2)明确诊断程序:将故障的检修,分为大修、小修、临时修3种,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明确检修的类型,以为检修人员以及检修顺序的规划提供参考。(3)异常数据诊断与分析:发现异常数据,应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将诊断结果以诊断报告的形式发送给检修人员,报告中,应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等级等多种。(4)检修管理:包括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过程的记录以及检修结果的生成等,将上述信息补充到系统数据库中。
以变压器为例,变压器故障诊断参考标准如表1:
将上述诊断参考标准输入到系统当中,在上述问题发生时,系统能够根据特征参量,判断发生故障的部位,判断故障类型,完成故障的诊断,诊断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3 讨论与展望
将智能信息系统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中,能够有效提高检修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对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电力领域对上述技术已经有所应用,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电力领域应在总结知识及经验的过程中,加强对系统的优化与升级,进一步提高系统应用的可靠性,确保电网输变电检修技术智能化技术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 结束语
电力领域应将电网输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到电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电网状态的检测以及对故障的诊断,使故障发生时,能够被及时感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戴文,阮羚,丁坚勇,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湖北电力,2013,03:8-10.
[2]孙晋,陈鹏,彭文彬.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42-43.
[3]程晖,林伟.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05:116.
[4]王少华,叶自强,梅冰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J].高压电器,2011,04:84-90.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系统重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对智能电网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现代化电网得到不断发展,就要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下继电保护系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重构。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重构进行分析,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意义深远。继电保护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对此,对面向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系统进行重构已经成为当下相关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重构的重要性
近几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不断提升,但是运行过程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属于刚性结构。在链接方式以及网络应用条件上,均需要提前设定。这些因素的存在降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自适能力。另外,要不断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可靠性。这充分证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重构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从而极大的改善了我国智能电网运行效果。对继电保护进行重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1)完整性,重构后的继电保护,要起到保护系统的最作用。(2)低速重建,当一次性系统和继电保护相脱离时,导致其运行不正常,致使电网产生较大的事故,这就要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重建,重建过程中利用最低功能,进而避免电网云心过程中出现故障。(3)进行系统重构的过程中,需要将系统进行重新组合,进而满足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指标,使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2 继电保护系统重构方法
2.1 继电保护系统重构准则
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重建时,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1 功能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已经重构的继电保护系统应当和原有保护系统的功能相同或者超过原有的功能。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对部分功能如保护工作速度或者选择性进行降阶或者解除,进而使系统最低安全指标得到满足。
2.1.2 重构的快速性。因为一次系统不能和继电保护系统脱离,因此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应当本着高效快速的原则。对多套保护需求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应当对最低功能进行维持,进而采取分步实施策略。
2.1.3 重构的可靠性。继电保护重构时,需要对设备组合进行重新选择,因此对于重构的新系统而言,一定要保证其的可靠性指标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2.1.4 重构的经济性。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重构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资源进行重新划分。因此在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的占用。
2.2 继电保护重构通用模型
如上所诉,继电保护的重构也就是进行保护资源重新组合,其中包括资源、组合资源以及怎样组合三个要素。
2.2.1 继电保护资源。结合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可以把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划分,使其成为不同功能原件集合。例如,在重构过程中,可以将继电保护系统划分为互感器、通信通道、测量以及比较原件等功能原件。一般情况下,可以对继电保护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共享,尤其是数字化变电站,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这些因素为资源的多种组合提供了方便条件[1]。
2.2.2 继电保护资源组合的实现。进行继电保护资源的组合,可以按照给定原则进行继电保护内部原件的重新连接,或者对内部信号进行重新分配。传统的继电保护原件很难满足重构需求,但是数字化原件实现起来较为容易。例如,电磁性电流互感器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的是固定的连接方式,这就导致无法在线对其链接方式做出改变。但是光电子式互感器在输出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交互实现再分配功能。
2.2.3 资源组合的方法。怎样对继电保护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是继电保护重构的关键性因素。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一次系统信息和继电保护装置状态对信息进行综合性决策和诊断。结合以上三个核心要素,可以将其分为功能原件层、重构执行层、协调层等。
很多变电站将继电保护功能称为继电保护重构所需功能原件层。信息采集和分析决策计算机共同构成状态检测和重构执行层,主要对各个继电保护原件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所采集的材料对运行状态进行诊断,从而对故障的异常原件进行确定,并明确代替原件的重构方案,再向各个功能原件下达重构命令。可以根据电网拓扑结构对多个区域设置决策处理中心。大部分情况下,区域内处理中心的计算机可以使这一区域对继电保护重构决策的要求得到满足,如果涉及跨区信息,则可以使决策层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对其进行协调[2]。
3 促进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重构策略
由于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系统为继电保护运行效果提供保障,进而使电网使用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3.1 不断强化故障诊断功能
为了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重建,提升智能电网构建速度,进行设备重构的过程中,电网运行工程中可能发生异常状况。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判断这些状况,并对故障进行适当检测,从而将存在的隐形故障查找出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我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诊断功能,当对设备进行重建之后,降低故障的发生率,进而预防电网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同时,需要不断提升电网运行效率,进而建立安全可靠的系统。
3.2 完善继电保护的系统功能
为了使继电保护系统的重构得到加强,需要使系统的自动化诊断和故障的排除功能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对继电保护系统功能进行完善,从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对现代化领域中通信技术进行应用,为智能网络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继电保护的重构,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3]。装置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提升,并充分的发挥保护作用,进而使智能电网的科学性得以实现。
3.3 继电保护系统重构的发展方向
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重构效果,就需要不断加强继电保护功能的单元和原件诊断。利用继电保护的重构,进而实现系统所要求的保护功能,为信息提供开放性接口。进行功能原件诊断的过程中,注重隐性故障的诊断。进而及时判断出硬件失效问题和动作行为错误等问题,使每个单元进行相互协调,使继电保护故障带来的电网故障被降低,提供安全可靠的电网运行环境,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为人们的安全用电提带来一定保障。
4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实施智能电网,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构建是关键部分之一。进行电网保护系统的重构,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发挥各个功能时,需要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重构,进而提升系统自动检测作用和异常故障的检测能力,这样可以及时转换电网运行方式,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从而减少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方,刘登.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137-138.
[2]汪敏.关于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的探讨[J].通讯世界,
2013,11:159-160.
【关键词】高压试验;状态检修;电气设备;电网
随着我国电网的改革,目前我国家用电及工业用电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1]。在用电量及电气设备增加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用电安全隐患,国家电力部门根据目前国家用电的状况,实施了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用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高压试验作为检测电气设备绝缘与否的重要措施,在状态检修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状态检修高效、科学实施的重要保障。
1 高压试验简述
高压试验用于检测电器设备绝缘与否,以及解决绝缘出现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增加,高压用电日益普遍,对于电气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情况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用电的安全与否及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因此,高压试验在检测电气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绝缘状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压试验通常根据是否具有破坏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破坏性试验,通常用于检测较高压状态下的电气设备,对于电气设备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但是也能够集中高效的发现电气设备中存在的绝缘问题。另一类是非破坏性试验,对电气设备所实施的电压较低,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要求较低,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隐患,如泄漏电流等[2]。高压试验应用于多种设备,如开关、避雷针、变压器等。
2 高压试验的影响因素
2.1 温度与湿度
温度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压器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和离子的不规则运动加快,导致电阻的极性增大,进而电阻阻值变小,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内部的水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溶解,导致阻值降低。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的阻值逐渐变小,绝缘性能变差,进而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降低。湿度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由于高压试验通常是几次试验,每次试验都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因此湿度会对试验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温度、湿度对高压试验产生严重的干扰,所以在高压试验中要采取屏蔽措施[3]。
2.2 泄漏电流中的升压速度、电压极性
泄漏电流主要指受潮中的电流,高压试验中的升压速度会对电流的测量值产生影响,导致与理论值不同的实验结果,尤其对于容量大的电气设备。电压极性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压器受潮方面,正极导致水分变少,电流也会减少,负极导致水分增多,电流也会增加。从而影响高压试验的电阻值,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
3 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的相互关系及各自重要性
3.1 高压试验的重要性
3.1.1 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保护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能否高效、稳定运行,从而也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制造厂时,高压试验可以检测所有的原材料、中间产出过程及产品定型等质量是否合格。在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以及运输过程中,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及作出准确的反馈和采取应急的措施。在电网使用上,高压试验可以检测出高压线上所存在的绝缘问题,避免人身产伤害及国家经济损失。
3.1.2 高压试验是状态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质的好坏,从而保护电气设备,而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试验,因此预试的过程中,高压试验有助于状态检修安全、高效、科学的执行。在我国的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中,高压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状态检修量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我国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应用高压试验的比率占到89.6%,并且通过采取高压试验与不采取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中,前者安全性、科学性更高[4]。
3.2 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3.2.1 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
状态检修改变了传统的定期检查机制,实行了依靠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而进行实时监控,除了需要工作人员每天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也会及时的上报设备的运行工况。这种状态检修有助于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平稳运行。如果不实行状态检修,如果出现电气设备或者电网故障,则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毁坏与电网的安全隐患,从而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3.2.2 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电力是一门危险性非常高的部门,如果对电气设备管理、监控不当或者电网出现电流泄露,则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用电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隐患,同时国家在电力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会影响设备、资金的损失。因此实施状态检修,一旦检测出故障,及时对故障进行清除,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重要的保障。
3.3 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的相互关系
3.3.1 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占有很大比重
状态检修量化评比是评价电气设备状态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电力部门加大力度监督的重要方面[5]。高压试验由于可以及时、高效的发现电气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在状态检修中维护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因此,高压试验成为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状态检修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3.2 高压试验保证状态检修的高水平实施
高压试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故障、消除故障,因此高压试验有助于状态检修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参与状态检修的设备有很多,试验项目也相应的增加,有些试验对状态检修起到了作用,有些则不能及时起效,状态检修的成果不是很明显。而高压试验有助于检测电气绝缘的状态,如果高压试验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检测工作无法正常、科学规范的实行。
4 结束语
高压试验是用于检测电器设备绝缘与否,以及解决绝缘出现问题的重要措施,受到温度与湿度,泄漏电流中的升压速度等影响。状态检修是保护电气设备的重要措施,因此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是状态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状态检修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两者可以相互作用,如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占有很大比重,高压试验保证状态检修的高水平实施等。
参考文献:
[1]许云江.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与状态诊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
[2]陈雯胜.高压电气设备常规试验向状态检测转变可行性浅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
[3]刘勇.基于泄漏电流递归分析的绝缘子状态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9.
关键词:网络安全;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P393.08;TM76
智能电网现在己经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高级应用中的深度渗透,相互依存的信息网和电力网将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智能电网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然后总结了智能电网中的几种网络安全技术,探讨了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对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提高智能电网网络安全水平的可行对策和改进措施。
1 智能电网网络安全分析
相比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中需要监测和控制的设备数量更多,分布更广[1]。为了实现全面和实时的监控,成本低廉的无线通信网和分布广泛的公用因特网将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然而,电力系统中公用网络的大量接入为恶意攻击提供了更多的入口。这将为电网和用户带来更大的危害。
2 智能电网网络安全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2][3]是一种由硬件和软件设备构成的,在公共网与专用网之间和外部网与内部网之间的界面上形成的坚实壁垒。它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可以形成Internet之间的安全网关,以达到保护合法用户安全的目的。由于目前的电力系统网络整体安全涉及的层面比较广,合理配置防火墙安全策略,就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抵御非法入侵以及黑客攻击的第一道屏障[2]。
2.2 入侵检测技术(IDS)。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电力企业需加强对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对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进行补充,即时监视和审计网络中的攻击程序和有害代码,并进行有效的中断、调整或隔离,降低电力系统所遭受的安全威胁。
2.3 防病毒技术。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外部连接的信息系统以及终端很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病毒的威胁,因此电力企业安装防病毒软件或防病毒网关十分重要,同时必须对其及时更新、升级,防止病毒的入侵以及在网络中的扩散。
2.4 加密技术。为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电力企业要求对于重要终端上的数据传输必须经过加密。为防止电力系统工作中出现主动泄密,电力公司加强部署桌面终端管控系统、邮件安全审计系统、下发信息安全保密U盘等措施,实施对数据的用户授权、传输、拷贝进行安全管控,同时对移动终端采取硬盘加密等技术手段来防止被动泄密。通过安全管理与技术管控的结合,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数据安全。
2.5 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为确认操作者身份而产生的解决方法。目前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对身份认证技术的重视,从单纯的静态密码,到同时使用动态口令、智能卡、USBKey、生物识别等技术,采用双因素甚至多因素身份认证技术[5],并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进行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身份认证模式,提高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2.6 VPN技术。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的组件和资源之间的相互连接,它提供了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VPN 采用加密和认证的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专用隧道的网络,从而实现在公网上传输私有数据、达到私有网络的安全级别。
2.7 建立网络安全联动系统的重要性。以上这些安全技术主要针对安全问题中的某一点而开发,对于一个系统,要取得较好的安全防范效果,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因此,智能电网需要一种网络安全联动机制,综合各种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势,从而取得更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效果。
3 网络安全联动系统模型设计
针对当前智能电网的网络安全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网络安全联动框架。该联动框架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1)设备管理层:直接负责对联动设备进行监控,包含联动设备和。
(2)事件管理层:对设备管理层采集的大量安全事件进行处理,产生一个确定的安全警报,送到决策层的策略判决点和安全管理员控制端;同时将安全事件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安全管理员查询,进行攻击取证时所用。事件管理层包括事件管理器和事件数据库。
(3)决策层:决定对产生的安全警报如何进行处理,下达指令到设备管理层,使相关的设备联动响应。决策层包括策略判决点、策略库和管理控制端。
联动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详尽阐述了联动过程在联动框架各层中需要经过的步骤。首先,安全设备检测到新产生的网络安全事件,随后经过格式化处理的安全事件,被事件管理器接收。通过归并的方法将各安全事件分类,随后过滤其中的冗余事件,最后实施关联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确定的安全警报送到策略判决点。策略判决点解析安全警报,通过查询和匹配预先配置在策略库中的策略,触发相应的联动策略,然后给需要联动的设备下达指令,从而使得相应设备产生联动响应。另外,管理控制端还可以处理一些上报的安全警报以协助管理员进行决策,当突发一些较为棘手的情况而找不到相应联动策略时,则需要管理员凭借自身的经验与知识来处理次安全事件,操作相应的设备,完成联动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编辑成联动策略,更新策略库。具体的联动策略可以根据电力公司实际的网络应用环境,由安全管理员进行配置和维护。
4 小结
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多种多样,正确的安全策略与合适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只是一个开端,电力企业网络将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
参考文献:
[1]高鹏,范杰,郭骞.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策略研究[C].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2013.
[2]Kent S,Seo K.IETF RFC4301.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USA:IETF,2005.
[3]陈秋园.浅谈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1(14).
[4]翟绍思.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5]叶杰宏.加强电力信息安全防护[J].供用电,2008,25(3).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风险 调度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每个调度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在电网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如果电力调度员发生误判断误调度引起误操作,将会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人身、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1 电网调度存在的安全风险
1.1 调度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规程不认真执行,换班时未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调度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知半解,某些情况下判断失误,误下命令;在使用逐项命令,不能独立完成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复杂的课题,要么就是频频出错,拟写的调度命令错误率高;现场校核时,由于现场回报不清或班组之间未严格执行交底工作,对现场情况没有清楚的认知,致使操作失误。
1.2 受所在地区气候多变易发雷暴雨天气、电网运行面临的严峻缺电形势等因素影响,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潜在安全隐患。
1.3 班组基础管理存在漏洞,安全会议未形成常态机制,或流于形式,调度员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对操作规程执行不力;班组对于一二次资料管理不到位,使得电力调度运行缺乏必要的依据。
1.4 调度员缺乏责任意识。反对违章作业的信念不坚定。在调度管理工作中,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各道工序之间手续、证件不齐全,误送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多个班组从事线路工作时,工作结束时未全部回报工作终结就送电,或者用户在未得到当班调度许可就在用户专用线上工作,致使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 风险控制的措施
2.1 始终坚持“精、准、细、严”的安全调度理念,把调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四个加强”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把好调度安全操作关,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1.1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规程,明确各类生产、作业的关键节点和风险预控点,从停电检修计划安排、检修申请受理、电网方式及继保安排、调度指令票填写、调度指令下达、设备检修开工、设备检修竣工、新设备启动送电8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业务流程办理,实行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2.1.2 加强电网风险预控管理。认真梳理电网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变电站供电方式,加强特殊方式安全防护,防范电网故障停电风险;结合月度检修计划,当电网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同步进行电网安全分析,开展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制定安全控制要求和应对措施;对于因停电检修造成的单主变、单母线、单线路等风险较大的电网运行方式,制定并落实好风险防控措施,严防因风险预控措施不完善造成电网停电事故。
2.1.3 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针对复杂的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及调度操作,提前做好电网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因误调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防止人为责任电网事故。在用电高峰期,电力单位应该全面进入迎峰度夏保供电状态,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加大重载线路和设备的巡视力度,安排足够的抢修人员和车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2 加强调控员安全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调控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在调控员值与值之间每天进行一次“一日一问答”,每周组织一次事故预想,每月开展一次反事故演习;认真组织调控员学习上级下发的事故通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调控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整体业务素质。
2.3 电力调度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2.3.1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电气设备的性能、参数、功能和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知,了解电网的运行方式及特殊运行方式,设计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事故演练,不断优化电力调度模式。
2.3.2 对工作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熟悉所负责工作领域的电网运行模式,熟悉内桥接线变电站的自投及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单母线分段和内桥接线的区别、单母线分段的变压器保护和自投配置原理、小电阻接地系统的运行情况、保护配置及GIS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等专业知识,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时时关注天气变化,电力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要心中有数,并想好处理措施,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可以及时应对,防止事故恶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3 熟练掌握电力调度操作规程,工作态度端正,坚持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工作环境及危险点危险源分析等安全知识,调度管理中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并与同行交流,寻求解决策略,定期排查调度隐患,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3.4 要对自身定位、职责履行有形象而深入的了解,应紧跟时代形式及时转变职业心态观念、主动适应变化,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从工作中感悟企业与人生的和谐与魅力。
2.3.5 重视集体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尤其是人身安全问题,不能以包代管、似管非管;要全面执行设备质量和运维质量管控制度,以提升调度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2.4 提高管理水平,为调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1 充分认识保证电网安全对电网企业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真正抓好安全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落实“可控、能控、在控”的工作要求。
2.4.2 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要求严抓专业管理,及时提出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坚决杜绝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2.4.3 严格按照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公司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危险源管控、应急管理等13个要素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为调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电力调度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搞好电力安全调度,必须认真提高调度员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调度安全生产管理,其次就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遵循电网管理制度,最后要多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并要持之以恒,扎扎实实,深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编.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