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理学基础知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教育部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即PBL(Problem-basedlearning)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1,2],同时也是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而作为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将PBL和双语教学两者融会贯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科作为本校“211”工程中的重点及精品课程,率先从2006年至今开展病理学双语教学,并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2009年荣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下面就我校病理学科在双语教学中积累的经验、遇见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提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对病理学双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师资和教材问题的解决
师资紧缺是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教师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优秀的双语教师应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应有较好的外语能力。我教研室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最初阶段,也遇见了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教研室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几个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不但专业知识广博,而且都有国外进修深造的经历,而年轻教师的外语基础都很好,在这些资深教师的带领下使得双语教学的开展有了好的开始。但是双语教师资源还是甚为有限,为此,教研室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缓解双语教师短缺的现状。
首先,向校方争取更大的双语教学投资力度。随着双语教学在全国开展的推动下,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逐渐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知名院校参加专业英语口语培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而我教研室作为学院的重点学科,是投资的重点对象,因此该学科近几年每年均有年轻教师到知名院校接受外语培训。同时学科带头人也经常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提供学科教师与国外医学专家交流的机会,从而更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其次,坚持、定期地进行学术讨论及交流。学科每周都进行业务学习及集体备课,年轻教师带领研究生轮流进行10-20分钟的“journalclub”,用英语来讲述病理学各个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通过这个平台能很好的提高教师英语交流能力和专业外语水平。同时教研组还建立了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累积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承给青年教师,对于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更快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
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外文教材,各高校选用双语教材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两种方法。国外使用的《病理学》原版教材在知识的权威性、信息的快捷性、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具有自编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生动的图表使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把握一目了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科目前尚缺乏权威的双语教材,普及英文原版教材存在成本高、与目前本科教材差异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病理学这门课程,经过严格的讨论,本学科现在以KhanRobbin主编的Robbin’sBasicPathology原版教材为英文参考,第七版李玉林编写的《病理学》为蓝本,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进行调整。这一措施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实施后,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2PBL-双语教学模式方法的实施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3]。病理学的核心目标是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阐明疾病本质,与临床紧密联系。学习的内容较多,概念抽象及形态描述多,显微形态复杂多样,这些均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因此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PBL教学模式,能使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本科生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每个章节都设定一些PBL的环节,具体如下:
2.1PBL问题的设计
PBL教学对问题的设计应遵循Norman阐述的原则[4],即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能力的情况,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或选取的病例应该将基础知识揉合在其中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终能够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规定的学习领域并且达到预想的目标。在双语实际教学中,还应该将重要的部分或全部加注专业英语,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或病例,可以在具体讨论之前给予适当的讲解,简要介绍相关概念,或者给出具体的参考文献以供学生阅读。
2.2PBL学习小组讨论
在PBL教学中,实施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均设有组长。课下,同学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充分预习教材,通过网络、图书馆、请教专家等途径查找相关文献及资料,由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根据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并做相应的记录,分析国内外的文献,对相应的双语内容进行学习和消化吸收,同时记下未能解决或有疑问的问题。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每组根据自己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回答,回答的时候可以采用全英文,或者英汉相结合的办法,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针对每组回答不足之处或有疑问处,可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通过学习讨论的过程,学生既加深了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又培养了独立学习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PBL总结
讨论完毕,综合讨论的内容,先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对一些共同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分析,对讨论的案例与涉及到的病理学知识进行梳理、剖析,让学生充分的消化、掌握整个讨论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病理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对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给出评价并适当给予奖励加分,如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最后,记录每个组的综合成绩,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PBL-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医学院到目前为止,已在所有基础和临床课程中按比例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5]。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PBL教学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侧重于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其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6]。尤其是病理学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学科,在双语基础上,辅以PBL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病理学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通过本科生病理学教学实践,发现双语教学和PBL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对临床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保障该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比较重要的方面包括:①学生的提前预习。PBL-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医学英语,涉及到很多的医学专业词汇,特定的一些英语表达结构。所以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这样才可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很好的接受。②PBL-双语典型病例的选择。
在选择典型病例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常见病、多发病。所选病例应便于学生讨论,通过对病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掌握哪些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查找哪些资料,在病例选择与建立时均应充分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所用的医学术语准确,检查数据和内容书写规范,对学生具有模仿、学习和参考的价值。③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PBL教学法强调每个学生参加到小组活动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PBL教学后,其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PBL-双语教学可以改变其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加强对PBL教学过程的监控,善于引导和控制讨论进程,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双语教学及PBL教学方法结合,教师应当增加自身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在PBL-双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教师的要求较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懂PBL教学法,他们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常常觉得PBL教学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求教师不但对病理学基础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临床病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主动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能力等,因此,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是有效完成PBL过程的重要因素。最后,对教学条件的要求,需要较为全面的医学图书和便捷的电脑网络资源,因此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求比较高。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病例教学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73-01病理学是基础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病例教学以临床病例和临床问题为材料,引导学生将病变与临床表现相互联系,并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能力,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1]。笔者将自身应用病例教学法的体会和经验浅谈如下。
1 重视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是有效实施病例教学的第一步,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病例挑选。首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典型、适用、具有现实性的病例。比如,在总论中讲解急性炎症时,可以选择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这种病例虽然简单,但可以比较全面的阐明教学要点。其次,病例收集尽可能完整,包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最后,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加工处理并制成课件。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整个病例及相关的图片制成图、文、声、动画并茂的课件,很受学生欢迎。在制作课件时,注重围绕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过程、诊断依据等展开,突出强调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注意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运用及贯通。其实,在我们进行临床病例选择时,发现不典型病例比较多见。比如,都是急性阑尾炎,有些病例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典型,有些就不典型。对此,我们尝试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别,适当挑选少量不典型病例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经过对比教学后发现,不典型病例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不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全面客观认识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尝试将部分病例的临床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转归列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确有提高。
2 注意加强学生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
病理学是形态学科,实践性很强,而疾病的病因及进展是复杂、动态的,学好这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尤其是临床医学知识。在病理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尚处于低年级医学学习阶段,他们尚未接触诊断学以及妇、幼、内、外等临床学科,因此,在进行病例教学时,需要教师全面引导并逐步拓展学生对疾病的认识[2]。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课前导入法。该方法要求在新课讲授的前一次课时布置好预习内容,将典型病例发给学生,并对病例进行简单说明,使学生能够通过病例引导预习新课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注意的是,教师应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结一些难以在现阶段理解的临床问题,失去对病例讨论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尝试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较为简易的临床医学教材读物,让他们对一些临床知识先建立初步印象和概念,以利于课堂病例教学的展开。
3 强调病例教学法的实施技巧
与纯理论讲授相比,病例教学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但是,教师需要清楚,如果认为只要引入病例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是不对的。病例教学有许多技巧,技巧应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病理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比如,多数教师喜欢带领学生进行病例讨论,此时应注意鼓励学生不同看法和不同观点的提出,灵活调节课堂气氛。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对病例进行总结,对理论知识做到恰到好处的升华,使学生逐步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定期病例考核评价的办法,来评估已实施的病例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否已牢固掌握知识要点,从而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方法。最后,还需要注意合理分配课堂讲授时间,因为展开病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往往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为理论课授课老师,我们需要清楚教科书理论知识的清楚阐述是进行病例讨论的基础和前提,病例教学是讲解理论知识的辅助手段,二者不可本末倒置。
4 注重病理学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病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一定的临床知识,须掌握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前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精心做好病例设计,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将病例与病理基础知识点密切相连。课中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需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精炼而又合理的解释,并且具有驾权一个充分而又热烈的讨论课堂的能力。这些都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挑战。笔者所在学校,校方经常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鼓励并督促教师定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另外,病理学教研室还很重视加强新教师岗前培训,建立新教师听课和试讲课制度,注重发挥高年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这些都对提高病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病例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结语
通过在病理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笔者体会到,合理灵活地实施病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PBL; 病理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24-0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引入我国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1]。病理学作为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将疾病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是很多学生头疼学,老师头疼教的课程。PBL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2]。本文对比分析总结了我校近年来通过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导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08届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112人,按授课班别,一班为实验组56人,二班对照组56人。两组学生既往学习成绩差异较小,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授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各章节课时安排相同。
1.2 教学方法
1.2.1 传统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由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具体课时安排对学生进行详略得当的教学。
1.2.2 PBL教学 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以教科书及书本内容为基础和主线,针对病理学课程中的难点和常见问题提出质疑,将学生随机分为七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内容及图书馆、网上检索等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汇总,然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根据相关知识的课时安排进行详细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阐述和讨论,最终由教师根据大纲内容及最新研究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汇总。讨论过程即要由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和认识,也要有教师控制主线方向;既要有多角度的争论,也要有教师控制最终的结论结果。
1.3 评估方法
所有课程结束后,分别给两组学生发放课程设计匿名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针对所学课程考察统一的考核试题,比较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情况及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
2 结果
两组各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56份,回收率100%。实验组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为:好:54例;一般:2例;差:0例,实验组课程设计好评率为96.4%,对照组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为:好:45例;一般:9例;差:2例,好评率为80.3%,两组对课程设计的好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病理学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能够将病理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是很多学生头疼学,老师头疼教的课程。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方式较为死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问题提出及分析能力不足以在日后临床工作中应用[3]。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引入我国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PBL引入病理学教学模式之中,针对病理学中常见的难题及多见问题,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辩论讨论,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用性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4-5]。PBL教学法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之中已经初见成效,在国内的部分医学院校逐步启动PBL教学,且相关报道效果较好。
P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PBL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病理学内容较枯燥和抽象,属于形态学科,PBL教学模式,对抽象的病理变化结合具体典型的临床病例来教学,使学习过程由静变动,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也活跃轻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②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对病例的研讨过程中交流,从看、写、查、合、讲、结环节中相互讨论,贴进学生思维和思想,新知识新内容易于学生吸收,使课堂学习轻松愉快。③PBL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了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对资料的查找、整合和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观察和看法,不同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可共同提高,实现互实,学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质疑和老师的询问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使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积极、主动的状态。PBL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倾听技巧、沟通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④PBL教学模式使病理学与临床其它学科的联系增加。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对病例进行研究时,会自觉的把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即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了解,又为后续学习其它临床各学科课程垫定了病理理论基础。
本文对比分析总结了本人近年来通过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PBL模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掌握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内容较为枯燥和难理解的病理学知识教学,学生满意度较高,且对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裴丽霞.局解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临床解剖学.2007,25(4):95-96.
[2] 王金德,陈邵春,范艳,等.教与学互动的解剖学PBL教学模式[J].中国临床解剖学.2007,25(4):96-97.
[3] 吕磊,张正厚,李永珍,等.PBL结合LBL在医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5-68.
医学
【关键词】病理 教学 方法
医学
病理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不仅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一门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开辟了新的前景。因此,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病理学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向前,这种发展对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医学
1 教师注重自身素质
1.1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课堂教学淋漓尽致 教师应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实验技能,同时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在当今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还应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等,使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提高一个新档次,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完整性。当一位病理学教师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的临床知识,多彩的社会知识,在授课中会胸有成竹,应用自如,信手拈来,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神圣的崇拜之情,也是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
1.2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对于病理学这门涉及相关知识较广的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不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炼性及艺术性,而机械地将书面上的语言搬到课堂上,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会心生厌烦,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增加难度。病理教学中,将病理学中一些枯燥无味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变化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准确的描述,严密的逻辑推理,巧妙、灵活、形象的表现出来,使课堂生动活泼,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讲血栓形成的原因时,可以把血流速度的缓慢比作一个水流缓慢的水渠,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就容易血栓形成。在讲炎症时,可以把细胞渗出过程比作穿过铁栅栏围墙的小孩,白血细胞穿过血管壁时作变形运动。 2 尊重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1尊重每一位学生,使课堂教学平等互助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学生全方位情况的眼睛,留心学生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主动性会大大削弱,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通过这种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教师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讲课方法,补充相关知识,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1重视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动物实验的观察,力求融会贯通,使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步入临床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
3.2重视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充实,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善于总结和改进实验方法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个角度思考,换个角色感受,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找原因,从多方面、多渠道加以改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相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基础更扎实,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教学法;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65-03
病理学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性学科。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病理学课程概念抽象、机制复杂,难以理解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知难而退,同时传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下,学习积极主动性差,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成为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经典PBL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多个学科的教学实践[1-2]。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于2011年起源于美国,又称颠倒课堂,是近年来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分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个性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3-4]。本研究基于将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病理学教学,初步探索病理学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平顶山学院医学院2014级护理专科2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2班)99人,对照组(3、4班)102人;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共1学期;授课教师及指导教师为同一名教师。所有学生均为全国高考统一录取,随机分班,年龄、性别和学习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2.1课前准备 课前1~2周,授课教师将制作的教学电子课件、教学视频、临床病例及题库上传到校园网。每两个理论教学学时整理2~3个典型病例,并设计引导性的问题[5]:①该病人都出现哪些病理过程,依据是什么?②各病理过程的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③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是什么?④防护的病理基础是什么?学生在课前首先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临床病例,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性解答相关问题。授课老师或指导老师通过留言板等求助平台收集学生课前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确定课中讨论内容,使得老师的授课达到有的放矢。
1.2.2课堂设计 理论课:第一节课的时间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章节进行侧重的讲解,第二节课进行讨论和答疑,最后教师总结复习。实验课:教师根据大纲提供实验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及原理进行实验操作、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分析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出现的问题。
1.2.3考核办法 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6-8]。过程评价采取在同一时间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结果评价采取期末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考试成绩评价。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过程评价
实验组发放调查表99份,收回99份;对照组发放调查表102份,收回102份。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PBL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获取新知识的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末考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末考成绩为(74.67±8.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9±1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分学期系统学习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不利于知识系统掌握,使学生学习的病理学知识不易与后期学到的临床知识有效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病理学学习积极性差及临床工作中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影响临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PBL是以临床病例为线索,将基础知识和临床案例紧密联系,学习者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11]。但经典的PBL教学法在我国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达不到预期目的,具体表现如下。①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正确系统的知识,而经典的PBL教学法课堂及课下花费时间多,学生无法安排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甚至产生抵制情绪;②PBL教学法的小组讨论需要更多的老师进行指导,花费较多课堂时间,不符合我国目前的教育实情[12];③PBL教学法主张学生跨学科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主要起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师过多参与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达不到预期目的;④学生自身性格特征、自学能力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其自主学习的效果,课前学习资料的性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将制作的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组织讨论、引导答疑和及时总结复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且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使学习更具个性化[13-15]。
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我国其他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16],其优势主要在于:①学生课下按照大纲要求利用网络平台有目的自主学习,在较少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生生交流及师生交流,学习更加个性化、情趣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③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在听课中可以让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课堂听课积极性高,不易出现厌学情绪;④通过小组讨论,共享学习资源,并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答疑解惑,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研究将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病理学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可该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末考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研究表明,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病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同时,在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物资投资,另外,该教学模式要求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必需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实施相对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武江涛.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73-74.
[2]马少华,应志国.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09-110.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4]王珊珊.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项目开发与设计――以《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研究,2015,31(2):14-16.
[5]李海龙,邓敏杰,染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6]王斌,郑亚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3.
[7]李文春,李静,王配军,等.医学课程PBL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2):170-172.
[8]赵薇,孙世晓,沈宁,等.PBL在循环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16-318.
[9]宗谦,闵睿,李艳浓.大班PBL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估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97-98.
[10]Mansur DI,Kayastha SR,Makaju R,et al.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Kathmandu Univ Med J,2012,10(40):78-82.
[11]Yaqinuddin A.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an instructional method[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3,23(1):83-85.
[12]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等.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5,18(6):56-57.
[13]Tune JD,Sturek M,Basile DP.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mproves graduate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ardiovascular,respiratory,and renal physiology[J].Adv Physiol Educ,2013,37(4):316-320.
[14]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7-20.
[15]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36-40.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配备;教学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Li Minhui, Xi Pinggen, Zhou Guohui, Pan Ruqian, Liu Qiongguang, Jiang Zid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problem and actuality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uthors’ some helpfu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ing and furth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some practices were explored including set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llocating the teaching team and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It showed that teaching practice was effective.
Key words: plant pathology; allocating teaching team; teaching practice
植物病理学是我校植物保护学专业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方向、微生物工程方向、农学、茶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认识植物病害的重要性,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植物病原的种类、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的基本规律、病害流行与防治的基本原理;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诊断田间作物病害并给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农业高产稳产服务。本文针对现阶段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热爱学科、热爱专业的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植物病理学课程包括理论、实验和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对于植物保护专业,该课程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而对于植物保护方向下的其他专业以及农学类的专业,这门课程近几年都是在一学期完成这三部分的内容,其时间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内容上,植物病理学又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内容有绪论(植物病害的概念和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侵染性植物病害及其病原、寄生性植物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防治原理,各论部分则包括按照作物种类划分的各种主要病害。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在注重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增加一些新的知识。无疑,现阶段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大于过去。因此,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较大。
1.2 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
首先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能够指导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植物病害,并帮助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因此要在生产季节适时地安排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环节。以往,如果是秋季的课程,等所有课程结束后再开始教学实习的话,已经到了12月底,而此时,即便是在广东这样的南方,田间作物种类少且单调,教学实习的内容也受到限制。因此,适时的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教学实习基地远离学校本部等一些客观的问题也影响了教学实践的效果。由于广州市的道路规划及学校的再发展,校本部的实习基地面积越来越小,只能在较远的郊区位置再设置教学基地,但无形中也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如显微镜质量与数量的扩充上都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招生人数;所用的植物病害标本老旧,有的标本已经完全反映不出病害的典型症状,有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很难找到目标,即使找到也不是典型的形态特征。这些现实困难也是造成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客观原因。
1.3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薄弱,存在得过且过现象
实验课上一些学生有敷衍了事的现象。比如实验课的作业一般都是绘制病原显微特征图,有的学生把它当做是临摹课,从书上照描病原图交差,虽然有些学生的画工很好,但实验课演变为临摹课,这完全背离了实验课的宗旨。其次,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这门课程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学生还没有很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未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像显微镜观察这样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也不是很熟悉,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提醒显微镜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 解决问题的教学探索
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1,2],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的这些实际问题,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探索。具体作法如下:
(1)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制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计划,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成员结构。
(2)配备研究方向齐全的教学团队。针对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这一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教学组依附并整合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的整体优势,将植物病原各个研究方向(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都设有的相关研究室纳入授课主体,各个研究室的教师讲授该课程中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的部分内容,将讲授重点内容或重要病害与要求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实现了发挥多名教师所长、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而且还在不减少教学学时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不同授课小组教师之间定期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和协调课程进度。此教学模式既注重了同专业不同方向本科生的学习效果,也注重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年轻教师更快地成长。
(3)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精髓,也是教学实践中最具威信力的准则之一[4]。对于植物病理学这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来说,合理适时的实践教学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减少理论课时的基础上,不疏忽实验及实习环节的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互相配合, 从而使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具体做法是每一单元的理论课完成之后,紧接着就安排相关的实验课,以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巩固理论课的知识要点。同时尽量将理论部分的内容,如植物病原学、各类作物病害的内容放在课程的前半段介绍,这样在课程进行中期即11月中上旬就可开展教学实习。利用本校所处华南地区的地域优势,此时田间仍有各种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的栽培,不会对教学实习造成任何影响。这一教学探索不仅使课程安排更加紧凑,而且让学生更及时地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加强实验室的软硬件配备以及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近两年,植物病理系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添置教学用显微镜。更新实验室的多媒体放映设备,组织教师整理、检查、更新和制作植物病害症状标本和病原玻片标本;并将组织教师整理和制作标本列为一项传统的期末工作,起到了补充实验材料和加强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双重效果。学校农场和位于广州郊区的增城教学实习基地是专门负责全校农科专业教学实习的场所,基本上能够满足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实习任务需要。同时教学组还与广东省农科院、珠江农场等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外出实习的场地有充分的保障。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尽量增加田间病害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次数,提高学生的兴趣。
(5)充分利用植物病理系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的内容。植物病害标本(包括实物标本、瓶浸标本和镜框标本)、植物病原玻片和挂图、田间植物病害症状和病原显微图像的投影以及网上下载的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动画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而在教学实习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例如要掌握显微镜镜检技术、常规植物组织分离与培养技术、病害标本采集与玻片制作技术、病害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植物病害的一般诊断技术等。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是两周,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还需理论课教师、实验辅助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一切以实习为主,全力以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教学任务,特别是外出采集标本时,要保证至少有3~4名指导教师,以便为学生现场解惑。
为提高学生实验课的学习主动性,避免敷衍了事现象,我们还对课程的评分机制进行了改革。以往,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起给分,而实习课单独给分,这样无形中使学生不重视实验课。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病原形态的观察上,而不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我们鼓励学生多看玻片标本,甚至是自己制作标本。同时,实验课实行单独考核,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实验最终成绩的40%;期末时病原实物鉴定占实验最终成绩的60%,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需重修。向学生提出要求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起到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认真对待实验课、不再敷衍了事的作用。
3 实践效果
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我们就逐步开始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至今已经完成了6届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对于学生,这套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消化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重点培养了学生植物病理学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团队中,也真正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普遍认为经过这样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助于他们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学到了解决生产中实际出现的植物病害问题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高智谋,陈方新,吴慧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3-54.
[2] 景兰,周洪友,胡俊.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研究及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92-193.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加强病例讨论、挖掘著名医学专家的名人效应、网络教育和课外活动等方法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3],不但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病理学实验教学也变得生动起来。
将哲学思维引入病理实验教学由于病理学内容庞杂、理论抽象、概念繁多,学生容易陷入机械性地记忆一些抽象的病理学名词和形态学变化等之中[4]。这就要求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能运用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疾病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化难为易,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例如:①以运动的观点认识疾病过程:如大叶性肺炎的四个时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也是运动发展的。纤维素变化规律:从无到中量到大量最后溶解消散;红细胞数目:从少到多再变少直到最后消失;中性粒细胞:从少到多最后死亡溶解消失;巨噬细胞:逐渐增多;②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如机体损伤后通常先由肉芽组织进行修复,以后肉芽组织转化为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在于,它能把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而且抗拉力要比肉芽组织强得多。但是瘢痕组织对机体也有不利或有害的一面,如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可引起幽门梗阻;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的瘢痕性粘连,可发生器官硬化;③病变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病理学总论主要研究和阐明各种疾病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规律,即共性;各论是在总论共性规律基础上的具体化,即个性;④疾病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⑤疾病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通过加强哲学思维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医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pathologicalcon-ference,CPC),培养学生临床病理思维临床病理讨论会始创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其形式为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共同参加,对疑难病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医疗机构经常开展的一项学术性活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类似临床病理讨论会的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复习所学病理学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体现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把病理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养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步骤是:由教师提供要讨论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在详细阅读这些资料和讨论要求的基础上,将有关资料按系统或器官进行归类,确定病变在何系统,主要累及何器官,哪些病变是原发的,哪些病变是继发或伴发的等,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地作出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进而分析疾病发生过程及各种有关因素的因果关系,找出引起死亡的直接原因。讨论会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PBL教学PBL(problem-basedleaming)教学法也称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不同,PBL教学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用探索、发现的方法去搜索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找出问题的要点,把各要点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索,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5]。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亦是如此。在要求学生掌握本次实验的各种基本病理变化的基础上,鼓励其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了解一些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由奥苏伯尔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即: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方式介绍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这种渐入佳境式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述溃疡型胃癌时,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导入前期学习的有关胃溃疡的相关知识。溃疡型胃癌和胃溃疡在形态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其病理特征。因此,可以设计溃疡型胃癌和胃溃疡之间的类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新旧知识的异同,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
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等)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将有效教学理念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实验的参与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师生共同创造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6]。紧跟国内外医学教育前沿,与时俱进,结合我系教师团队特长及本校学生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探索最优病理学实验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提高病理教学质量,服务学生,惠及社会。
构建病理学实验教学开放性教学平台开放性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构建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索。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尸体解剖教学,讲解病变;组织学生参观临床病理工作的病理取材、制片、诊断室、细胞室和病理科研室,了解常规临床病理工作程序,熟悉病理学常规技术和新技术、方法;开放人体形态学科技馆;开放病理学多功能开放性学习中心;鼓励学生参加我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以及毕业答辩等。
建设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集显微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及灵活互动为一体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大显身手,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我系建立了5个设备先进,集电脑、高级显微镜、摄像机、网络为一体的显微形态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形成了以师生互动、图像共享的教学新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形象思维,还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显微互动多媒体教学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成为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7]。#p#分页标题#e#
网络教学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的载体;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和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结合病理学学科的特点,以校园网为依托,先后建立了病理学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病理学网页。学生不但可以在线浏览病理学电子教案、网络版CAI课件、病理学图片库和试题库,还可以通过病理学论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和进行网上读片讨论,学习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该网络平台指导学生看片和在线教学答疑等,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巩固和加强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图片库; PBL教学模式; 病理学;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由教师引导的一种主动性学习方法[1] 。本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为实验对象, 对不同分组的学生实施传统病理教学及多媒体图片库结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进一步改革中医药院校病理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
一、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1. 实验分组
1.1 实验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1班71人
1.2 对照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2班70人
2. 教材和教学大纲
两组均采用黄玉芳主编的病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年7月第2版) 教材, 并使用配套学大纲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制作的常见病镜下图片库。
3. 授课时间与学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授课时间均为72学时(于2012年3月2 日到6月29日完成) 。
4.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在规定时间内, 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 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5. 教师资质
均为讲师以上职称的任课教师,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授课为同一教师, 实验组自学讨论指导教师共6 人。
6. 教学实施方案。
6.1. 实验组方案:
授课: 授课教师在30 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知识的传授, 然后采取PBL 教学模式42 学时,讨论时8 人为一小组, 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负责组织自学讨论和记录。讨论内容: 选择各系统常见病例, 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症、大叶性肺炎、肝硬化和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在指导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问题的重点围绕病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内容。学生讨论病例时要提出问题,分工查找资料,最后进行组间讨论, 每组选1个代表在全班发言(约5分钟) 。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病例涉及到的病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播放图片库中相关病变器官的组织切片图。每个病例讨论为3 学时, 小结1学时。学生问卷调查1学时。
6.2.对照组方案:
全程采用老师讲授, 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在72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的传授, 小结1 学时, 学生问卷调查1 学时。
7. 教学效果评价
7.1. 问卷调查
于课程结束前1 学时, 对实验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 了解学生对PBL 教学模式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教学模式的认识、看法和希望。
7.2. 考试
考试试卷含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病案分析题五个部分。
7.3. 学生座谈
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班各派2 名代表参加座谈会, 全体指导教师参加。在召开座谈会之前, 要求各班代表广泛收集全体学生对本次PBL 教学的意见,教师学生面对面进行双向交流。
二、实验结果
1. 学生对PBL 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座谈的反馈意见主要有: (1) PBL 模式能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增强团队意识; (2)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PBL 教学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3) PBL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传统的考试成绩不能客观反映PBL 教学效果。
2. 学生对自身综合运用病理学知识的能力评价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甚至明显提高(表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多媒体图片库结合PBL 授课方式提高综合能力的评价人数( %)
评价指标 明显提高(%) 有所提高(%) 没有提高(%)
理解能力 39.01 61.54 7.45
自学能力 37.43 55.81 6.76
表达能力 28.74 59.6 11.66
交流能力 32.03 63.22 4.75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7.51 58.79 13.7
三、讨 论
单纯以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质量, 容易造成读死书的后果, 进而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和科研工作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填鸭式传统教学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 寻求适应时展的新教学模式成为必然,PBL 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3]。其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自主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 获取新知;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启发者; 学生主动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 充分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 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对工作实践真实情况的部分反映[4]。因此, 我们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初步尝试了PBL 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图片库的应用,学生对此给予了肯定, 问卷调查和座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或基本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了大家交流、沟通、表达的综合能力,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5]。
总结这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PBL教学效果不应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标准, 应采取多参数累积记分的方式, 增加过程性考核任务,如切片读片、病理诊断分析、提问和讨论等方式都可以计分[6]; 考试试卷不应完全取缔, 但出题形式可更加灵活。针对我国中医院校病理教学现状,制定科学的综合评价病理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也是我们将来病理教学改革的重点。
【摘要】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学好《病理学》的重要环节,直面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有针对性地、切合实际地进行改革提供思路,从而促进病理实验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病理学实验教学作为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病变最生动、直观、感性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当学生首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各种疾病病灶,在感官上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激发好奇心,调动学习兴趣。而当这种好奇心被平铺直叙的、冗长的解释和说明一次次重复抑制,学习的过程变主动为被动,味如嚼蜡,索然无趣,这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所在。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而病理学实验课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因此实验课的教学尤为重要。改革单一化、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提倡多样化的、开放型的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1 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1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病理学实验教学由本系统知识回顾(课件复习理论课内容)、大体标本观察与讲解、显微镜切片观察与讲解三部分构成,基本上传承着传统的“灌注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也在教师的讲解中进行。虽然传统的授课方法较为系统与深入,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全面复习理论课内容,但却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人才[1],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识”和“能力”严重脱节现象[2]。目前,高等教育正在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人才的培养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2],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社会中坚,以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从事一切非学术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复合型人才为主[3]。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在通识教育模式与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上,培养从事科技开发和推广以及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用通识型和专业型人才[3]。因此培养各专业本科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的医学教学重点。
1.2 陈旧的教学思维限制实验课授课效果 师者仅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学界对“教学”赋予的新涵义是“教学生会学”[4]。病理学实验课是学生对理论课所讲疾病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学生掌握疾病本质,深刻体会和全面、真正理解疾病的过程,更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独立分析、思考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才是教学的双重目的和最终归宿。
1.3 病理学实验教学条件限制 学生观察切片需用显微镜,陈旧的显微镜不易观察或视野不清,影响学生与教师随时良好的教学互动。此外,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所用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相对不足,需要随时加以补充。尤其是新增专业的实验教学,如口腔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实验标本和切片的相对短缺,会影响教学效果。
1.4 病理学实验课内容多,学时数相对不足 针对临床医学的学生,有些重要疾病也只能是概要讲解,大致观察。比如: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病率近0.5%,是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应该在重点讲解病理变化的基础上扩展开来,强化临床病理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患者在原有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又出现了以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为主的临床表现,甚至是临床上常规的治疗原则都应该大致介绍,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又增加了趣味性,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采用PBL[5]开放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即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具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理临床联系、结局和转归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已有的临床资料要靠自己去思考、分析和判断。甚至除了病人的临床表现外,还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改变、疾病演变过程,甚至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等等,这些是教材所没有的,这就促使他们去认真读书,查阅资料,甚至相互讨论。这样使学生由机械的学习变为灵活的学习;由灌输式学习变为发现式学习;由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全面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辅之以适当的传统讲解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学习的重点内容达到精、深、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确保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讲授教学大纲中需要学生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两种教学方式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我国有部分医学院校已经试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6-7]。
2.2 改进教学思想,注重培养能力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一种疾病,然后对该病作一个全面的介绍,甚至包括临床检查项目和可能的预后,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精心收集、编写各种侧重点、考核点不同的病例,采用PBL教学,锻炼学生的全面分析、思考能力,或实际问题处理能力,或创新思维培养等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病检的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等。要做到授课效果最佳,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授课内容及方式。
2.3 实行病理学实验课考试制度 病理学理论课考试是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实验课的考试应该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学生的实验报告只能算作平时成绩。考试形式可以多样,试题需要精心编写或设计。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等。如此才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2.4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病理学实验教学条件 充分利用病理外检资料,收集和补充典型的大体标本和切片。同时可以通过数码照相和图文分析系统将制得的标本或切片转换为图片格式,作为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下载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供学生学习,也可以将实验课课件直接挂在校园局域网上,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学习。
2.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病理学创新性实验 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协助教师进行尸体解剖,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认真仔细观察各个重要脏器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特点,并初步分析其死因。之后,可以让学生参观并了解病理切片整个制作过程,然后进行镜下观察,分析讨论,最后书写尸检报告。本教研室已开展此项工作,学生踊跃参加,积极发言,认真分析,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总之,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效果更好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及创造性工作奠定结实基础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如何进一步完善、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筱红.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81.
[2] 马云,何淑雅,曹运长,等.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生物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42.
[3] 周连君,庄绪德. 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2:21.
[4] 苏敏,田东萍,杨棉华,等.病理学CPC开放式教学法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4(5):52.
[5] 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等. 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