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的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命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35-02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生命教育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之后。在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当中,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1]。在美国兴起之外,世界各地也开始注重生命教育。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主要针对艾滋病、吸毒等问题,而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1989年日本还为了解决国内逐年上升的自杀、杀人等社会问题,把传统文化结合到生命教育当中去,以人的精神和尊重自然为道德教育的目标。
国内发展较早的生命教育当属台湾和香港。台湾非常关注生命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晓明女子高级中学对生命教育的探讨至今,生命教育已被列为中小学课程。香港在20世纪末开展了生命教育。笔者认为香港的生命教育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社会问题。最近几年,大陆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现实的角度,主要从当今的社会问题出发,着力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二,理论的角度,从哲学领域、教育学领域出发。
2.生命教育的现状。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此生命教育主要面向学校的学生。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有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学生除了面对各式各样的压力之外,还要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例如、烟酒等侵袭。那么,怎么进行生命教育?在内容的组织上:采用学科渗透和独立设置;在生命教育课程中:以知识逻辑组织为主和以活动组织为主。有人主张渗透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渗透式教学存在着几种难点。一,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有适合生命教育的内容。二,渗透式教学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科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不一样,讲授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也可能存在为了完成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生命教育。当然渗透式教学也有它的优点,就是不用另外开设课程,节约了学校的课程资源。相比于渗透式教学,我个人更加推崇课堂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学设置为一门课程。
(2)渗透式教学的优点在于以下二点。一,目的性。将生命教育设置为一门课程之后,就会有相关的课程研究,这样促进了生命教育这门课程发展。二,系统性。成为一门课程之后,就需要教师,教材。这些都保证了生命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当然课程式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投入较大,占用学校的课时资源,而且需要配备任课教师。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以知识逻辑组织,还是以活动组织为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以知识逻辑为主,活动组织为辅。生命教育应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包含多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应该达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们应该通过实践来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这就是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组织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是火灾、、还有地震等突发事件。而在乡下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就是较多的自然灾害和来自动物的威胁。活动组织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理论知识学有所用。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紧密增强。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外,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化入侵就是负面影响之一。当今的文化同政治、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政治大国,经济强国更利于将自己的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回到我们身边的生活,国外的品牌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包含许多方面,饮食,服装,节日,语言,文字,风俗礼仪等,就笔者对于生活的观察来讲,民族文化在语言,节日和饮食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大。
1.语言的冲击。现代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生词汇,词汇的更新率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更新率。这些新兴的词语,有的是来源于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有的是来源于社交媒体;有的来自于影视媒体。以蒙语为例,蒙语也有许多词汇是直接用英语或者新生的词汇代替了本民族创造新的词汇,例如computer,很多人在使用蒙语的时候直接将其带入到原有的语言体系当中,这无疑是对原有语言体系的一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当中,地域之间较为封闭,一种民族语言往往是一个区域内使用的交流工具,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而交通发达,网络发达的今天,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电话、网络使人们在千里之外可以进行交流,这就需要一种共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中国便是汉语。那么在少数民族家庭中,也存在着用汉语代替本民族语言交流。目前在中国,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汉语交流为主,这也造成了对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2.节日的冲击。近来年,外来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冲淡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反倒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一些历史悠久的节日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推广。依照地缘远近来讲,我们离西方国家的距离远远超过离我们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距离,那么为什么西方的节日漂洋过海得到了我们的认可,而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却没有推广呢?这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得到大家认可,大家没有去发扬和继承。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接受西方节日文化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丰富我国民族文化。
3.饮食的冲击。走在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餐厅伫立在街道两旁。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这些国家的文化被我们了解,被我们接受。这就看出了优秀文化对于他国的影响。
综上所述,是文化冲击所表现的几个方面。民族文化不应该是封闭的文化,狭隘的文化,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和世界优秀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生命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生命教育提高民族文化传承质量。人是创造民族文化的主体,没有人这一因素,民族文化便无从谈起。人既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2]。尽管关于教育价值的论争如此烦杂,人们仍然可以发现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一是对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讨论,二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的个体价值的讨论[3]。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生命教育也不例外。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的自由发展、生命的终身发展。只有健全的人,完整的人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民族文化,才能在原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创造。
2.生命教育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主要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至3岁的孩子主要是通过家庭受教育,还没有接触到学校。一个人的早期童年经验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而民族文化传承,通过父母在生活中的引导,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亲子教育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儿童传递民族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则更为广阔,民族文化涵盖了方方面面,老师讲授民族文化,主要还是依靠渗透式,其中社科类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课堂。社会向大家传递的民族文化,主要依靠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
3.民族文化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如果只是用突发事件,用冷冰冰的数据讲授,那生命教育不免显得死板。生命教育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民族文化素材,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传统故事是我们生命教育可以借鉴的素材。通过故事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们的代入感很强,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移情思考,这样更利于接受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吴蓁蓁.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J].未来与发展,2008,(11).
四月。我们封校了,季节的循序渐进依然。教室后面的柳树叶儿开始绽出。我在教室里凝望窗外阳光一丝一缕地晃动,一支笔在手上没有动过。
阿亮说世界上柳树最寂寞,在明媚的春天抱着满怀白色的心事,抖落在空气中,随着风飘,一点一点寂寞地白。
我想我的生命就是棵柳树,站在一个拐角,在风中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
那些日子,每天顶着简单而纯色的头发穿过校园,频繁地进出图书馆,安静地做题。只是偶尔在人群中大笑,肆无忌惮地笑,天真地笑,然后匆匆离开,躲进一个角落。围墙外的景色浪漫而煽情,悲哀的是我们依然在校园内。我仰望天空疾疾掠过的飞鸟,手里握着坐井观天的幸福。就像两只大雁依偎在一起飞归天空,那么简单,那么快乐。
我突然变得很沉默。安静的时候,独自趴在宽大的桌子上,静静地做我喜欢却又想逃避的思考。我的十八岁青春年华究竟是怎样的华丽景致,我从来没有找到过答案。哗哗哗,我听到时光断裂的声音。我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快会站在十八岁等待生活给我着色。我不知道活过多久才叫一辈子,那些过去的分分秒秒在我身边汹涌成河哗哗流走,掏空了我积存的回忆和想象。我一片空白。
摊开白色的稿纸,给小龙写信。对着大片大片的白色,心里空空荡荡地难过。眼前苍茫,叠加的色泽被荒芜的白色一瞬间漫过,包括安妮宝贝的冷艳张扬的华丽。我一直在看安妮宝贝的书,身边的面孔被猩红色的罂粟花覆盖。内心一片兵荒马乱,然而表情冷漠。安妮宝贝的文字像罂粟花的果实中流下洁白而有毒的汁液,我怀疑会被她的文字谋杀,因为每次都能让我从喧嚣到安静。冷漠一点点在我脸上刻下痕迹。我无法知道安妮宝贝的生命是怎样的颜色绘叠而成。她的文字仿佛是忧郁做就的纸手铐,铐住我嚣叫的灵魂,在夜色的灰暗下更加灰色,一片幽黑。
习惯在黑暗中包裹自己,习惯在入睡前读一段安妮宝贝的文字,宿命和流浪,和死亡。人间四月天,柳絮五月飞,我们的面孔是如何的苍白。而入睡的时候,听见一些声响,每一个毛孔都有急速而逝的衰老细胞浩浩荡荡地走过。想睁开眼,可是眼皮很重抬不动,终究黑暗。
我和佳佳在黄昏里行走,阳光不急不慢地流动。透过栅栏,街上的行人是那样稀少而行色匆匆,我们在围墙内穿行城市的夹缝,自在地抬起头看那破碎的晶莹剔透的阳光。我说我们生命的颜色是如此吗?过了这个十一月你就十八了。佳佳说这些话的时候,大片大片的树叶闪闪成熟,透出吐脉暴青。
我的四月如烟火一样热闹光彩,最终幻化成一堆模糊的时光四散而去。看见的,熄灭了;看不见的,永远不会看见。
女生的头发都褪去了颜色,本原的枯黄暴露出来。小龙离开的时候那也是个四月。阳光妩媚而明朗,我们很多很多的人去送他,没有一丝焦荒。女生的头发精彩纷呈。
窗外立在春风中的树一刹那完成一生颜色的装饰。小龙走了,在一场迷乱中寻找填充他生命的颜色。我们都是,我很多次在寻找,但被大片大片的寂寞挟持。我知道,我只是一个蛹。
开学。分科。
终于抛弃坐井观天的幸福,我穿越大半个城市只为欣赏久违的风景。在凌晨三点的时候,街安静而空旷,高大的树木浓密的枝桠斜斜地伸过来,越过我的头顶。我停下来仰望天空。然后闭上眼睛,我像一个蝴蝶到处乱飞。
那个四月已经过去。
大部分女生又重新染了发。阿亮鬼使神差地坐在文科班的教室,而且是我的同位。当初他填的是理科。教导主任找阿亮去谈了话,阿亮悲怆地去了理科。听教导主任说,要是阿亮不去理科就拿不到毕业证。阿亮最终还是去了理科班,最终也习惯了理科的快节奏生活。
四月的愚人节一点也不好玩。日子一天天地过,我一天天观望苍天的颜色和镜子中的我。阿亮说:“没有最帅,只有更帅”,何必那么经常照镜子,老气横秋的,给自己心事重重。我要看我什么时候能蜕变得五颜六色。
五月的时候学校的睡莲开了,早上有时候我就一个人安静地站在小池边上看。因为书上说,如果看到一朵真正的红莲,那么你就可以达成一个心愿。我也在等待一朵真正的红莲,等待一个奇迹。
暑假的苍白一拨赛过一拨,我听得见寂寞在内心疯长的声音。就像雨水丰沛的季节麦子欢快拔节的声音一样。我骨头炸裂,我的表层开始出现一点点好奇的颜色。
那些行云流水的时光,那些万劫不复的过去。怎么就这么过去了呢?怎么悠长的日子成了荏苒的一瞬?我还没有看清呈现的颜色。我还没有完全蜕变。
我无可避免地长出了颜色。过了这个十一月,我就十八了。从幼虫变成一个封闭的茧还是从一个封闭的茧破裂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想现在只要等待,在长久的刺探与打断中保持沉默。
一、“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途径特征分析
在“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中,传播者为三级组织,分别为省电大、市电大、县级分校及教学点。这三级组织形成三级资源平台,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教材内容、考试考察内容还包括农业信息、农业技术、课程教学等。这些学习资源首先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等传播渠道传递给学校教师,然后由教师经过加工和整理,形成既有对文化水平相对普遍较低的农民学员而言易于理解的视频方式传播的IP课件、双项视频直播课、CAI课件,又有专家辅导讲座、文本材料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内容。经教师整理加工后的学习内容或通过面授课堂教学或转化为动态教学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传递给“一村一”学员。网络教学平台还可提供实时教学活动、BBS论坛空间等供师生交互。
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将“一村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媒介技术手段与教师的面授课堂、网络教学相结合,信息传递由教师经由网络再到学员经历了三个级别的信息传递,在传递上呈现出多级化的特点。“一村一”的信息传递也可以不通过网络直接传递给学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增加网络这个平台后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对于学员的持续性、经常性开展自主学习更有利。根据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观点,“创新——扩散”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与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事实上,“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一村一”受众内部的人际传播活动。通常情况下,“一村一”远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为由政府传给农民先进代表即“一村一”学员再传递给普通农民。这一传播过程中,“一村一”学员就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承上”即通过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技能;“启下”是将习得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在广大农民中传播开来,解决“信息入户”的问题。“一村一”学员这一“承上启下”的作用事实上是履行了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创新人”的职责、功能。有研究者认为,在当前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简单机械地将技术和设备等投入进去,如果没有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影响力的“人”引路、指导、发动,就不能真正解决如何融合现代化和传统的优势这一问题,那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则很难在该地区发挥出作用来。对于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密集信息而言也不例外,只有在村子中存在善于利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这些“人”,由他们组织、带动村民,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村一”远程教育的开展给信息闭塞的农村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事物,使得每个村在传播渠道上能够有望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因此,“一村一”远程教育在传播途径上呈现技术手段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多级传播特点。
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过程特征分析
由于“一村一”传播途径具有技术手段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点,那么它的传播过程则兼具这两种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以技术手段为传播途径的信息传播过程相对简单,这决定了它的传播过程相对单一,传递方式也是单向的,即由远程信息(教学内容)传递于教师;而复杂的人际传播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传播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传播途径的信息是人际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其次还包括教师整理后的信息资源以及教师所利用的传播平台即二级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于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具有异质、多向性。并且这种传播过程中还有人与人、人与机的多种互动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信息源源不断输入,也不断向外界传播信息,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根据“一村一”远程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选择,按照互动中是否借助网络,将这一远程教育活动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划分为“网上”与“网下”互动两种形式。由于“一村一”学员中大多为利用业余时间在职学习,同时来自各个乡、镇、村相对分散,学习时间也不一致。另一方面本地教师力量的缺乏,还要外请教师,形成“师生准分离”的状态,于是集中面授、生产实践课更多的是选择“网下”开展,而象学习资源的传递等则更多的选择“网上”互动。呈现了“网上、网下”两种互动方式。与此同时,各教学点之间还实现了“教师与教师”、“资源与资源”互动。
根据远程教育传播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关系,在“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四个基本要素传播主体即教师、传播客体即学生、传播媒介即媒体技术手段、传播内容即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着以下八种关系:教师——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学生、教师——信息资源、教师——媒体技术手段、学生——信息资源、学生——媒体技术手段、信息资源——媒体技术手段。笔者认为在这八种关系中,影响“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本质属性的是传播主客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为,人是一切传播活动的主体,只有处理好传播过程中人的关系才是传播的关键。由于受农村现实条件的制约,形成了生生协作互动和师生协作互动这两种独具特色的互动形式。协作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协作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协作互动;协作互动的主体既有师与生,也有生与生;协作互动的媒介既包括利用媒体技术手段为媒介的师与生、生与生的间接协作互动,也包括不依赖媒体技术手段充当媒介的师与生、生与生的直接协作互动;协作互动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也可以是远程异步间接互动。这种师生协作互动的传播,既体现了教师在整个互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地缘关系或者相同的职业经历等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小组,这种生生协作互动有利于发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师生协作”互动与“生生协作”互动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的优越性,大大提高了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体现着多向、异质的信息互动特点。
三、“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传播要素的特征分析
“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一样,它的传播要素主要包括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但其较大众传播模式的传播要素在特点上则有所不同。
1.传播者在加工、传递信息时受信息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一村一”远程教育的传播模式中,教师作为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处于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教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加工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在加工、传递信息时,教师既受到信息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人格特征、社会群体),既有来自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的、组织的、专业的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由于受到个人知识水平的影响,教师在理解传播信息时理解会有偏差和误差。例如课程农村政策法规如果仅依靠法学基础知识而没有农学作背景支撑则不易理解。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源制作显得十分棘手,大多数情况需要技术人员支持,那么在技术人员不了解理论体系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信息加工的误差。笔者认为“一村一”传播模式中,传播的主体还应该包括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开发者、教育管理者、技术制作者等。
2.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既要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个人因素的制约学生作为远程教育信息传递的最终归宿,是“一村一”远程教育传播的主要受众。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很多,可以选择地接受来自课堂的教学信息,也可以选择地接受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还可以选择网络其他资源。学生在面对纷杂的信息时,决定选择所要接受的信息既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其个人因素的制约。与教师一样,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格特征等同样是制约其选择的影响因素。例如学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其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且学员的自身知识背景也是其在“一村一”学习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孝道;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启迪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31-02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尽管已在关注和推行生命教育,但他们所关注的依然主要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说,青少年突遇挫折或打击后就选择以终结自己的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由于他们缺少磨砺、心理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实际上背后隐藏的却是他们最基本的责任心――孝心的缺失造成的。孝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一切责任行为的最为内在和最为深刻的心理动因,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为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却无处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智慧和要求,因此,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孝”字中承载着生命的意蕴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许多文化与思想观念都沉淀其中。在中国,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关于孝的文化,所以“孝”字是出现较早的汉字Z-。最早的“孝”字见于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后来在《诗经》和《尚书》中也多有出现。关于“孝”的写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但无论何种字体,“孝”都是一个形声会意字。从象形角度看,孝字上为“老”、下为“予”,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从会意角度看,孝字中“老”与“子”相连的构词形式意味着生命的传承:“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被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子有责任、有义务对“老”施以赡养和照顾,又可被看做是“老”在用饱经沧桑的手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嘱托着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从“孝”字创生的本义看,它所要表达的就是生命与生命的链接,目的是实现生命系统的无限延续。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的经典里也留有痕迹。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孟子说得更清楚:“不孝有三,元后为大。”(《孟子・离娄下》)宋金兰先生对“孝”字的字义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认为,“‘孝’的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儿育女”。周予同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经考证后也认为,孝与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多数观点认为,追求对生命的自然传承是中国古代关于生命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孝的基本内涵之一。
当然,“孝”字本义中不仅是单纯的对生命的传承,而且也包含了生命的价值。老与少互为存在的条件。可以说,“孝”字向我们展示了孝道中所具有的最原始和最质朴的生命意蕴。正是通过对“老”和“子”的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
二、孝道观念中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关注
人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动物,他们很早就开始思考自身存在和其生命本源的问题,从而也产生了生命寻根的意识。早期的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就是生命寻根意识的产物。后来,人们又将迫寻生命之源的意识转化为对现实中的人的生命的关爱。“生我者父母”,这句流传千百年的民间俗语,道出了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这一最朴素的事实,所以作为获得此恩泽的后人,理所当然地要回报先人。正是在这种生命寻根和生命关怀的过程中,“孝”的观念得到生发、扩充和传承,孝道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人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觉意思的体现。为了提倡孝道,古人明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意思是说懂得了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有人性的人。中国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最为重要的不是在生理上,而是在心智上,只有具有了人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和情感,才算是真正区别于禽兽,才能说是有了人性。因此,能不能理解孝道,实施孝道,便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标尺。
从狭义看,孝道观念中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和祭祀祖先、对父母的孝养以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是对现在的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则是对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才得以传承与提升的。孝所指向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也是家族生命系统的存在,华夏先民正是从这种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的生命之流中才感受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喜悦的。随着历史的延续,这种生命价值观被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更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责任。
从广义看,孝道还被扩充为是对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伦理要求,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从孝敬父母到为人处世,它贯穿了人的一生,包括了人的所有簧的行为。《孝经》中早就说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即是说,~个孝顺的人,他对他人和社会必然会有一种善良和仁慈的心肠,因为这种爱心是可以被放大、被扩展、被外化的。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百善孝为先”,就是为什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道理。在这里,孝包含了个人、家庭与社会在内的一切做人的道理,孝不仅是一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的元素,它也是社会上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天人和谐的基础和起点,进而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目标。
三、孝道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的契合
孝的本质可以说就是生命论。人们通过对父母的尽孝,可以深切地表达对自身生命来源的尊重与关怀。古人将“孝”与“文”组合为一个“教”字,即说明古人在将教育看做是“孝道教化”。而且自古以来的关于孝道教育中的孝就不仅仅是针对父母的一种孝行,而且更包括了从敬爱父母到关爱他人、从完善自我到报效国家,从而就全面提升了生命的价值。这与由西方率先提出并加以倡导的生命教育相比,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更开阔的视野,并且也更符合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首先,孝道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记载孔子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中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父母赐予的。没有父母的赐予,就没有子女的一切。孝敬父母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如果一个
孩子的心中真正装着父母的牵挂,他就会特别爱护自己,就会对自己负责也对父母负责。因此,善待自己身体便是对父母的尊重,是对父母的敬孝之始。在孝道观念中,生命不仅是自己的,并且也是父母、是家庭、是社会乃至是宇宙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其父精母血孕育而成的,同时他也要繁衍子孙后代。这就使人的生命与其前辈建立起了关系,也与后辈不可分。人只能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生话在社会,他就必然要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结成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一个单独的个体将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一些青少年片面地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是纯粹的自然生命来对待,甚至可以由自己来随意处置,忘记了父母的生养之恩,因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的悲剧,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关键词:道家;老庄;生命价值观
生命精神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生命关怀也被认为是贯穿中国传统哲学之始终的根本意蕴。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千百年来,诸子百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过生命问题,但最集中、最突出地弘扬古老文化传统中之生命精神的却是道家。道家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哲学。要走进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殿堂,道家的生命哲学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一、道家哲学中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道家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念,理论上有其原创性,但并不排除其资料上的继承性。从前人那里继承的历史资料便构成了道家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 上古神话中的生命意志
神话被誉为是哲学的史前史,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生命意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创生型、抗争型、转生型、不死型四种类型。“开天辟地”是创生型神话的典型,以垂死时将身躯化作宇宙万物的辉煌成就来化解生命有限性的遗憾;“夸父追日”是抗争型神话的典型,以夸父追逐烈日找水源的行为来表现对威胁人类生命的自然条件的抗争;“鲧复生禹”是转生型神话的突出代表,通过讲述鲧因治水死后以顽强的生命意志孕育出最终征服洪水的大禹的故事来表明古人对群体生命无限性的追求;“精卫填海”则是不死型神话的代表,通过讲述炎帝侄女淹死后化作精卫鸟衔石意欲填平吞噬她生命的东海的故事来表明古人生命意志的顽强及追求生命目标的艰难。这些上古神话都在某种程度上使老子产生了一定的神话思维和复古情结,从而成为道家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渊源之一。
(二) 原始宗教中的生命崇拜
原始先民在探讨自然与人生奥秘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最原始的,但最能直接反映原始先民生命意识的则是母神崇拜。母神崇拜是母系社会女性重要作用的反映,“母”之所以值得被崇拜,是因为她有孕育生命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拜,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崇拜。道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的衍生物,《老子》中就有非常明显的崇母意识,将道生万物比拟为母生子,以“母”称“道”,以“道”创“生”。老子在确定了“道”是万物之母的主体地位之后又提出了“贵食母”的价值取向,主张“得其母”、“守其母”。老子的崇母意识所反映的同样是一种生命崇拜意识,是对原始宗教中母神崇拜意识的继承与提升。
(三) 古代典籍中的生命关怀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源头,其浓郁的生命情怀对道家的生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周易》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认为“阴阳合而万物生”;另一方面,《周易》将宇宙间最高尚的品德归结为创造生命,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儒家传承《周易》的群体生命意识不用,道家侧重传承的是《周易》的个体生命意识。从老子创立的“长生”之道,到庄子提出的“达生”之方,到杨朱倡导的“贵生”主张,再到黄老道家整理的“养生”之术,无一不是个体生命意识张扬的体现。另一层面,道家诸子对《周易》生命思想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渐进性。从老子到庄子再到黄老道家生命思想的传承及演变,便是从生命存在意识到生命超越意识再到落实生命超越意识的渐进发展过程。
二、道家哲学中生命价值观的主要内涵
(一) 生命的根源――道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最高范畴,亦被道家诸子视为终极性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便提出了“道”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总根源,从时间上确定了“道”的优先性。同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言论,认为“道”还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庄子理性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为生命本源的观点,在《大宗师》中对“道”做了如是集中论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认为“道”虽然无形无像,却具有实在性,是比天地更为古老的原始存在,是化生万物的第一性的精神本体。可见,道家生命哲学是用“道”来解释生命的根源。
(二) 生命的价值――重人贵生
道家高扬个体生命价值,认为在世界万物中,个体生命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存在,这主要反映在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中。老子提出贵身、爱身的主张,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认为一个人只有爱惜自己的生命,才能爱惜天下人的生命,从而堪当天下大任,所以要重视人、珍惜个人生命。庄子认为,当时社会以身殉物,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来换取人生价值实现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个人都有其天然的生命时限,“齐生死,顺自然”,把死亡看做大自然的一种现象,看做生的一种回归,无需畏惧。在老庄看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着,不断地超越,当心与“道”相一致时就参透了人的生死大关,无所畏惧,从而能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称之为“卫生节”。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我们在享受与传承端午节俗中,获得伦理教育、精神愉悦与生命的祝福。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让我们的祖国与人民在仲夏时节平安吉祥
今年的端午节非同寻常。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洗礼,山崩地裂,不仅没有动摇中国人坚强意志,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却让世界为之瞩目。在奥运圣火传递与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温厚与崇高。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从今年起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间情感的一种尊重。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关爱生命。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激扬精神。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前时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眷念家国。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关键词: 美术鉴赏 民间艺术 生命渴望
美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而获得的特殊能力,美术教学应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艺术认识不足,认为它俗气、土气,是乡野艺术,不能与高雅的学院艺术相提并论。针对这些学生的这些认识,在鉴赏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美的规律、体验和欣赏美。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认识民间美术。
一、民俗与民间美术的血肉关系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民间美术就是一种民俗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产生、发生与社会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许多民间美术的造型直接来源于日常民俗活动,比如以前旧的结婚礼俗活动,产生了轿帘刺绣、盖头等刺绣艺术品,产生了各种制作精美的面花艺术品,过春节、正月十五闹花灯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产生了年画、剪纸、面具、大头娃娃、舞狮等艺术作品,可见没有民俗活动,就不会有与之相关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俗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是民间美术品用来承载民间文化精神等观念形态的媒介,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没有民俗活动就没有民间美术。
二、民间艺术的情与美
民间美术的情与美的流露,是民间美术的灵魂。许多民间美术都渗透着母亲的真挚情感,比如在陕西农村,有种娃娃睡觉用的耳枕,会做成各种孩子喜爱的精美动物造型,中间还留有一个洞,这样,孩子睡觉时就不会压着耳朵,泪水也不会湿了枕头,平时也可以当做玩具。又如孩子戴的帽子、穿的鞋子,都会做成老虎的形状,虎帽、虎鞋把孩子打扮得“虎头虎脑”,也蕴含着母亲深深的祝福,愿自己的孩子像老虎一样,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勇敢、健壮、健康地成长。虎鞋已经够漂亮的了,细心的母亲还会在后面加上一条上翘的尾巴,成了便于提鞋的鞋拔子,这无一不是母爱的结晶,这真诚无私的爱心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鉴赏教育,其不是为培养专职鉴赏家,而是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进而使审美接受不是视觉接受,也不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民间美术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它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改造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所需中不断进行创作。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来说,它是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美术行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并且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她传授的不仅是民间剪纸、表现技巧、造型特点,更多的是这一较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生活中的风俗时令、人生礼仪。所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民众中代代传承。可以说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还真实而又形象生动地记载着民间习俗,展示、维系和丰富着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活动增添亮丽的色彩。
三、对生命的渴望与礼赞
徘徊在生与死之间,踌躇于明与暗之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魂大气磅礴之歌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片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辛苦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刃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迎接蔚蓝的天空
万紫千红
炫彩万千
这是我们希冀的风采
传承的记忆中
这是理所当然的美丽
没有理由的怀疑
我们告诉自己
只要走的更远,飞的更好,我们就能远眺一切美景。
传承告诉了我们结局
却忘了告诫我们代价
茂密青葱的间隙中
满是荆棘
炫彩夺目的阴暗里
处处危机
而后
不该玷污的翅膀
总忘了承载的过去
总疲倦的开始抛弃
灯红酒绿掩盖了绚丽
我们终难逃避
继而
逃避了无畏的使命
逃避了传承的记忆
承载的负荷变迁不断
忘了最后还剩下什么
在闪烁的十字路口
期待着梦
梦中的一切多么安详
安详的记不起交织的点
安详的接受了一切
当承载的梦想转变成了生命的记忆
延续的是脆弱的幻影
负担的是柔弱的羽翼
那么
忘不了的
抛不弃的
是传承的真理,还是虚幻的现实
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