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

第1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有效预防、控制和扑救森林火灾,及时处置火灾事故,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结合我乡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处置森林火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乡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同时指导全乡及各村制定本辖区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落实处置责任制。

2、专群结合,协调配合,快速反应。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和发动群众相结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快速有效处置森林火灾。

3、以人为本、安全防范。在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

4、警钟长鸣、常备不懈。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三)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空壳树乡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本预案启动后,乡护林防火指挥部承担本乡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联系电话:7822021)负责电话值班、森林火情动态变化监测、信息统计汇报、森林火灾扑救协调等工作,乡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等相关支持保障部门应快速响应,按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各阶段的扑火救灾工作。

(二)乡护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在乡政府统一领导下,乡护林防火指挥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快扑灭火灾。具体职责是:

1、组织扑火力量,保证通信联系,做好火场监测及部门间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工作。

2、负责协调扑火队伍调动,确保扑火机具、装备及救援物资快速运输,协助提供后勤保障。

3、协助和指导开展扑火救灾工作,负责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解决在扑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乡护林防火指挥部由副乡长为指挥长,乡林站站长、乡武装部部长为副指挥长,有关乡直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成员单位在应急处置森林火灾中的的主要职责是:

1、乡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协同配合进行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2、乡林站:负责森林火灾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的管理及培训,扑火工具的准备、保管、维护,火灾调查与评估及组织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3、乡武装部:根据需要,调动全乡民兵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在平时组织全乡民兵进行森林火灾扑救演练。

4、乡综治办:负责协调县消防大队、公安等部门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并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及火案侦破等工作,保证火灾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5、乡财政所、民政所:负责为扑火救灾所需经费提供保障。

6、乡卫生院:负责对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无法满足救助需要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7、乡司法所、国土所:负责组织对全乡中小学生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防止学生玩火引起森林火灾。适时组织全乡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竞赛。

8、乡安监站:负责监督检查全乡各村及重点山头的森林消防安全,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四)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实行片区责任制,指挥部成员单位要经常性地到所在片区进行宣传、检查、督促。(五)村防火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制定和完善扑救森林火灾预案、做好扑火准备,发生森林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和上报。

三、森林火灾预防、监测、预报、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1、乡防火指挥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宣传要做到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着重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扑火安全常识、扑火科学知识;要在各种宣传媒体公布“119”森林火警报警电话,要在全乡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2、要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各村森林管护人员要坚持巡山护林制度,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口的检查监督,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特别是对春耕生产季节烧灰积肥、清明节前后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严加制止,切实消除各项火灾隐患。

3、在重点林区有计划地开设巡护道路和防火隔离带,加强全乡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乡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二) 信息报告和处理

1、发生森林火情后,管辖单位要立即向乡防火办上报火情动态及组织扑救情况,乡防火办接到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森林火灾的信息后,要立即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报告,并积极组织扑救。严禁组织动员残疾人、老年人、孕妇、中小学生和儿童参加扑救森林火灾。

2、出现重要火情时,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应在发现火情后1小时内详细准确地将森林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扑火力量及设备,现场指挥负责人及联系方法,火情动态,发生地森林资源、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状况,火灾现场气象情况报告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3、当发生乡外火烧入或乡内火烧出的情况时,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及时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并通知相关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共同研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进行扑救。

四、森林火灾扑救:

(一)、火灾扑救分工

火灾扑救分为前线指挥部、 扑救组、后勤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及保卫组,其具体分工如下:

1、前线指挥部职责:制定扑救火灾实施方案;指挥扑救火灾工作;统一组织、调动和调整扑火力量;做好后勤保障、火场保卫和医疗救护。各工作组的职责是:

2、 扑救组:全权负责火灾扑救工作,紧急制定现场扑火作战方案,并组织实施;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调动扑火队伍,并负责向上级报告扑火进展情况及问题;及时报告扑救火灾人力、物资需求计划;根据上级部署和前指决定,调整作战方案,做好火场清理、火场看守的工作。

3、 后勤保障组:根据前线指挥部提出的人力、物资需求计划,及时从后方组织扑火人力、物资(包括扑火人员、扑火工具、汽油、柴油、机油等)及食品,保障前方扑火需要;统一组织管理扑救火灾车辆;负责做好临时通讯系统的组建和架设;负责安排扑火人员食宿;负责组织财产转移或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

4、医疗救护组:组织管理好现场医疗救护车辆和医疗卫生人员;及时组织抢救伤病员;搞好食品检疫和防疫工作;接收、管理救灾药品。

5、 保卫组:负责起火原因调查和火案嫌疑人员的调查、拘留、审理工作;负责维护扑火现场治安秩序,保障各项扑火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二)、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前线指挥部要及时组织对火场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确定无余火后,报经乡护林防火指挥部批准方可撤离火场,同时要安排专人留守火场4小时以上,经检查确认无火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三)、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它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四)、扑火安全

在扑火过程中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五)、群众安全防护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村委会及村防火委员会应在林区居民区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五、森林火案查处

轻微违章野外用火及森林火警案件原则上由林站处理,一般及以上森林火灾案件报县林业局查处。

六、后期处置

(一)、火灾调查及评估总结: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乡林站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准确掌握火灾面积、森林资源损失、组织扑救森林火灾、起火原因、肇事者等相关情况。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将情况汇总统计后,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火灾发生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上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参照《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奖励与表彰;对在扑火工作中牺牲人员需要追认烈士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报县级有关部门和部队系统办理;对火灾肇事者,报司法部门依法查处;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参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相关规定执行。

(三)、灾后安置及灾后重建:火灾发生后,乡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保证灾民不受冻、不挨饿、情绪稳定,并重点保证基础设施和再建工程。

七、附则

(一)本预案是空壳树乡处置森林火灾的应急措施,预案实施后按施行情况予以及时修改和补充。

第2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对师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应急处置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确保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妥善应对。

2.依法规范,科学应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到预案依法制定,管理规范运行。把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科学安排报告、救援程序,各行动小组形成整体合力,切实增强处置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3.统一领导,积极参与。学校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学校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类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根据事件事故性质,各相关部门、人员有义务参与处理,不得推诿、回避。

(三)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各小学、幼儿园发生的可能发生人员死亡或群体重伤及可能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以及其它性质比较严重、有可能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

1.学校火灾安全事故

2.学校交通安全事故

3.学校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4.学校工程建设和危房安全事故

5.学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6.学校大型户外或外出活动安全事故

7.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8.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9.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

10.学校遭受自然灾害安全事故

11.其它造成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的安全事故

12.其它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发性事件

二、应急处置组织及工作职责

成立姜堰市z中心小学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7个具体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安排下开展工作,办公室设在z中心小学校长室。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办公室主任:z

联络员:z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各类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加强有关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决策和措施,确保各类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工作组任务分工及职责要求

1.现场指挥组

组长:z

副组长:z

通讯员:z

工作职责:

(1)听取事故或事件情况简要汇报,迅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按照方案协调相关部门、人员组织救援或处理事件。

(3)及时向指挥部及有关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4)对各工作组的工作进行调度,研究工作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内容。

2.伤员救治组

组长:z

副组长:z

工作职责:

(1)迅速赶赴事发现场,调查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

(2)协调全市各医院对事发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3)协调血站、疾控部门做好受伤人员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长:z

副组长:z

工作职责:

(1)在事故或事件处理过程中,进行超前或动态预测,及时调度、采购、运输,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2)准备所需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3)安排受伤及伤亡人员家属事故或事件处理期间的生活。

4.交通治安组

组长:z

副组长:z

工作职责:

(1)迅速调集人员,配合公安部门组织事发现场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

(2)协助维护现场治安,防止事发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发生。

(3)协助现场指挥组组织调动运输工具。

(4)帮助维护事发现场附近交通秩序。

5.媒体协调组

组长:z

副组长:z

工作职责:

(1)了解事故及救援工作情况,现场接待媒体记者。

(2)配合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全面通报情况,确保正确舆论导向。

(3)负责起草事故处理相关文字材料。

6.事故调查及善后工作组

组长:z

副组长:z

工作职责:

第3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s origin and the definition, simultaneously described in the galois field elliptic curve algorithm, proposed one kind new based on 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plan, and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safety analysis to it, thus the proof elliptic curve algorithm has the very strong security.

关键词:椭圆曲线 安全 数字签名

key word: Elliptic curve safe digital signature

作者简介: 赵若银 (1972-),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市交通运输局物资处干部,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和物流方面的研究。

张昌霖 (1981-),男,四川南充人,唐山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和物流方面的研究。

一、椭圆曲线来源和定义

自公开密钥加密算法问世以来,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加密方法,它们的安全性都是基于复杂的数学难题。一般来讲,对某种数学难题,如果利用算法计算出秘钥的时间越长,那么基于这一难题的公钥加密系统就被认为越安全。基于所应用的数学难题来分类,有以下三类系统目前被国际公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一、整数因子分解系统 (代表算法如RSA),二、离散对数系统 (代表算法如DSA),三、椭圆曲线加密系统(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s)。有时也把椭圆曲线类归为离散对数类。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s )来源于对椭圆曲线的研究,所谓椭圆曲线指的是由维尔斯特拉方程:

y2+a1xy+a3y=x3+a2x2+a4x+a6

所确定的平面曲线。其中系数ai(i=1,2,…,6)属于某个域K,可以是有理数域、实数域、复数域,有限域等,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中用到的椭圆曲线都是定义在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上所有的点外加一个叫做无穷远点的特殊点构成的集合连同一个定义的加法运算构成一个Abel群。根据椭圆曲线的加法原理,可以计算,令Q=mP,在等式中,已知m和P求Q很容易;反之,已知点P和点Q求m相对困难,这个问题称为椭圆曲线上点群的离散对数问题。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正是利用这个困难问题设计而来。

2. 基于有限域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

在椭圆曲线加密系统中,我们使用的是某种特殊形式的椭圆曲线,即定义在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其方程如下:

y2 x3 + ax + b (mod p)(1)

这里p是一个大素数, a和b为属于某一有限域两个元素,并满足:4a3 + 27b2 (mod p)0,满足方程(1)的椭圆曲线如图1。

用E(a,b)表示模p椭圆群,其元素是满足上面方程的小于p的非负整数对(x,y)

以及无穷远点O。在E上定义加法运算,P+Q=R,R是过P、Q点的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如图1),当P=Q时R是过P点的切线与曲线的交点的对称点(如图2)。将椭圆曲线中的加法运算与离散对数中的模乘运算相对应,将椭圆曲线中的乘法运算与离散对数中的模幂运算相对应,就可以建立基于椭圆曲线的对应的密码体制。

3. 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方案

设系统参数为,为有限域,E为上的一条强安全椭圆曲线为基点,其阶为大素数n,即nG=O,O为无穷远点,H为安全哈希函数SHA1。

签名方(发送者)取随机数(小于n)为原始私钥,令为公钥。这里J表示时间函数,若,则为空串;若,则。

签名方案签名过程:

签名方计算,H(M)为所要签名的消息M经过安全哈希函数SHA1得出。

选择随机数k,计算;

计算;

计算,公开。

发送给验证方。

签名方案验证过程:

接收签名方计算;

计算;

计算

如果,表示签名有效;否则表示签名无效。

签名方案安全性分析:

1、可验证性

若签名方A、接收者B按照上述方案执行,则该方案是可验证的。

因为

由得。

2、 不可伪造性

签名方案的不可伪造性是指攻击者或是接收者试图伪造文件或签名,任何人能够通过验证签名得知文件是否伪造。攻击者(包括接收者)只有获得签名方的私钥才能伪造其签名,想要获得私钥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公钥来推导出私钥,而这就需要求解椭圆曲线的离散对数问题,做不到;二是通过签密文推导出,由于中含有两个未知数k和,也做不到。

3、机密性

机密性指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可以从签密文中恢复原始消息。攻击者想由恢复消息M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安全哈希函数SHA1推导出M,由于hash函数的性质,这不可能;二是通过推导出M,由于攻击者根本无法得到签名方的私钥,也不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传林,林立东.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及其应用[J],数值计算及计算机应用,2002,3:188-208

[2] Anderson R. Low Cost Attacks on Tamper Resistant Devices[C].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ecurity, ACM, 1997

第4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蔬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食品质量安全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蔬菜供给在数量上基本实现了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但在食品质量安全上,由于政府监管体系发展滞后、市场良性发展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蔬菜供应链组织化程度较低、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越发严峻。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向其提供最佳品质的蔬菜,实现蔬菜供应链供应商、分销商之间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互赢和双赢的关系”的共同目标。本文将源于工业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蔬菜质量安全,在分析现有蔬菜供应链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基础上,提出蔬菜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应着力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逐渐实现从一般的供应链管理向基于蔬菜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管理转变,以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二)研究意义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从供应链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供应链的局部或个体经济利益的最大、蔬菜供应链的可追溯与可追踪体系的建立、政府监管体系、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研究。从供应链整体出发,以蔬菜质量安全为视角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选择、协同发展的研究还不多。我国要在蔬菜供应链管理中实现或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能力,从而实现从蔬菜供应的源头到销售的终端都能够重视和保证质量安全。加大供应链的整合力度,认真选择好供应链合作伙伴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一是将主要运用于工业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及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分析方法运用于蔬菜供应链管理当中;二是本论文研究内容将有利于加强蔬菜供应链上各节点组织对更好地选择出注重蔬菜质量安全的合作伙伴的重视,为消费者生产出品质更优的蔬菜,也能够增加蔬菜供应链中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食品行业中的实行基于蔬菜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管理的能力逐渐增强。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基于蔬菜质量安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状态,基于蔬菜质量安全的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内部各成员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研究的文献不多见。在基于食品质量安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的文献中,布朗(Brown)等对我国牛肉供应链的分析指出,牛肉供应链的高度分散性使得我国牛肉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都隐藏着极大的质量安全问题【1】。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供应链的合作,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建立一个良好的协作品牌。韩纪琴等针对供应链整合影响我国猪肉加工企业绩效的研究发现,通过强化猪肉链的整合有利于提高企业肉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2】。供应链整合程度与合作关系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王华书等从供应链视角,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路径,研究指出只有加强供应链的合作与整合,才能有效控制或解决食品质量链上不确定性因素及其负面影响【3】。具体可以通过与上、下游食品企业之间实现纵向或横向合作、联合或合并等途径实现。因此,加强供应链的合作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之间已经密不可分。

三、蔬菜质量安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一)蔬菜供应链概述

所谓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4】。蔬菜供应链则是指由蔬菜种植户和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所组成的,在整个蔬菜的物流过程中要求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蔬菜从采摘后到销售末端的各个环节都在适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而形成的链条。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

在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中,Robert J.Vokurka 等人提出,合作关系是指买方和供应商针对未来合作所达成的相关协议和共识,其中包括:信息共享,利益和风险共担等。同时,提出信任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基础【7】。Alfred 认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要了解每个伙伴的需求和能力,以建立一个清楚明确的合作愿景【8】。国内学者认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SCP),也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4】。

(三)供应链合作视角下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

1.蔬菜供应链环节多,供应主体分散。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制度的普遍存在,这就导致了生鲜蔬菜的最初供给者,必然是由分散的、小规模的、在一定范围内基本无差异的生产单位――农户组成【5】。供应链上游生产主体众多且分散,上下游之间多为短暂的交易行为,各环节间联系并不紧密,供应链上下游间缺乏合作所导致的交易环节多、蔬菜多次转换,引起了蔬菜的损坏、腐烂、变质等风险,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2.蔬菜供应链质量监管困难。供应链上如果节点企业数量少、规模大,且合作关系稳定,企业之间容易产生信任,增进彼此了解,则贯穿整个链条的产品质量监管就会容易;反之,质量监管就会非常困难。我国蔬菜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众多,大多数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多为短期甚至一次合作,因此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大而分散,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成本高。

3.蔬菜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易出现障碍。一旦某个节点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首要的是向合作方传递信息,避免问题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整体损失。但纵观我国蔬菜供应链现状,蔬菜的生产与消费极为分散,从而使需求与供给信息也极为分散。蔬菜生产者难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以致蔬菜的供求信息不对称【6】。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共享,会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传递内容失真,一旦某个环节发生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整条供应链的反应会严重滞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蔬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意义

曹永辉在研究供应链合作关系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中发现,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三个维度(信任、合作意愿和未来期许)均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正向作用【9】。种植生产技术、信息共享程度、冷链运输效率、物流时间长短、蔬菜销售方式,都将对蔬菜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造成巨大影响。经销商或零售商需要质量安全的鲜活农产品,这就需要超市以及这些蔬菜生产商或供应商之间建立协调、协作、合作、和谐的关系来保障。另外,由于生产技术、运输效率的逐步改善,供应链上的企业也越来越注重蔬菜的质量安全,然而消费者却对蔬菜质量安全不太满意,这样,建立食品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消除或缓解蔬菜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构建蔬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节点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在信任基础上变短期交易为长期合作,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单方败德的风险;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还能减少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数量,使供应链变得简单稳定,易于实施质量控制;合作伙伴关系能使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上下游企业对蔬菜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减少损失。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还能够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凝聚力,使供应链变得灵活应变,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节约流通时间,减少蔬菜滞销带来的安全隐患。

四、构建蔬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实施策略

(一)减少蔬菜供应链环节和节点数量,简化供应链结构

蔬菜供应链节点企业,尤其是上游供应商的分散性会导致信息搜集困难交易成本高、运输期限长、监管困难等,这些都会成为供应链上蔬菜质量安全的隐患。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农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将众多分散的农场主有效组织起来,就可以使蔬菜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这些农业合作组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农户生产,对蔬菜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从而树立市场信誉,作为整体参与到蔬菜供应链的运营。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鼓励农户自发组成农业合作组织参与蔬菜流通过程,也可以通过蔬菜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连锁超市等将上游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公司加农户或超市加农户等形式,使上游分散的农户形成利益整体,由分散的节点变成单一节点,甚至实力强的核心企业也可以实行纵向一体化,收购、兼并上游农场或整合农户,变上下游交易为企业内部交易。另外,对于存在中间分销商的蔬菜供应链,建议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实现上下游节点组织对接。大幅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蔬菜供应链的长度,简化供应链环节,减少运输时间,可使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关系更稳定,供应链整体监管能力大幅提高,更有效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二)节点企业间建立互信机制, 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信任是企业间长期合作的基石,长期的合作又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节点企业相互信任,长期合作就会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加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构建互信机制方面,供应链核心企业因其规模大、实力强、信誉度高等特点,担负着重要责任,对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具有无法替代的影响力。所以可以通过蔬菜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引领构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标准,规范合作制度,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形成有利于供应链各节点互信的良好环境。此外,蔬菜供应链核心企业还要为合作方提供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及质量安全监测设备,积极向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服务等。核心企业在帮助合作伙伴成长的同时,提高了对方对自己的依赖性,增加彼此的信任基础。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能够提高长期合作的预期收益,进一步提高违约的成本,所以合作期限越长,越不容易背叛,双方的信任感也越强,合作基础也就越牢固。

(三)实现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

信息化程度低下,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闭塞势必造成供应链整体反应速度慢,对于突发性蔬菜质量安全事件应对严重滞后。因此,蔬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强调成员间的信息共享、风险共担。鉴于我国蔬菜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化程度较低,核心企业要发挥自身信息化技术优势,让上下游合作伙伴以较低成本共享信息化资源,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可借助互联网、RFID等信息技术构建全程可视的信息化系统,加强上下游的协调管理。并对其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实现上下游信息共享。

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使供应链对终端市场快速反应,大幅缩短蔬菜流通时间,降低蔬菜滞销带来的腐烂、变质风险。还可借助合作伙伴信息共享加强各环节监管,对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响应,尽可能降低不良影响。如设立蔬菜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做好防范,及时处理供应链各环节出现的不合格产品,不让它影响到下游环节,对于已流入市场但还未销售的产品进行不合格蔬菜召回等,同时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建立整条蔬菜供应链质量可追溯与可追踪体系,可以追溯和追踪蔬菜在供应链环节上传递的每个过程。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蔬菜供应链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生产供应商数量太多、规模小、环节长、相互之间信任不足、监管困难等,这些都是造成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隐患。为了蔬菜供应链整体利益考虑,也为了提高供应链信誉机制,蔬菜供应链应整合分散的上游生产商,减少节点组织数量,减少供应链环节,缩短供应时间。节点企业之间应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伙伴关系,成员之间相互信任,长期合作,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形成精简、稳定、灵活的蔬菜供应链结构,增加整条供应俩透明度,易于政府监管,更有效地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约翰・W・朗沃斯,科林・G・布朗,斯高特・A・万龙.中国肉牛业的商务机遇与挑战[M]. 刘玉满,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 Han J, Omta S W F,Trienekens J H. The joint impact of SCM and QMon the performance of pork processing firms [J].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7, 10(2):67-98.

[3]王华书,林光华,韩纪琴.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5).

[4]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何俊涛,王飞.我国生鲜蔬菜供应链问题及优化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

[6]张义珂.蔬菜供应链的物流问题及其对策.价值工程.2012(36)

[7] Robert J., Vokurka R.J .etal. Supply partnership:a casestudt[J].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1998,(1): 30

[8]Alfred W. Partnering through cooperative goals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9,10: 786-793.

[9]曹永辉. 供应链合作关系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基于长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13(2)

[10]张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11( 12) :31-3

第5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安全壳;预应力;张拉施工

中图分类号TL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80-02

1 工程概况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核电站是在原二期的基础上扩建的,共2个反应堆,分别为3#、4#反应堆,由基础底板、筒身和穹顶3部分组成。

安全壳预应力张拉系统为法国FREYSSINET公司K系列后张群锚体系。预应力筋分为竖向、水平和穹顶束3种。竖向束下端锚固于预应力廊道顶板,上端锚固于环梁的顶面,钢束类型为36T16,共144 束,沿筒体一周均匀布置;水平束两端交错锚固于两个扶壁柱的两侧,钢束类型为19T16,共199束,为全圆周的曲线束,沿高度方向分内(R=19 030mm)、外(R=19 230mm)两层交错布置;穹顶束两端均锚固于环梁的外侧,钢束类型为19T16,共174束,由三组互成120°的三层钢束组成。

2 预应力施工机具和材料

2.1 张拉设备

本工程采用的千斤顶为法国进口的张拉千斤顶。6台前置式K500F型液压双向穿心式千斤顶,最大张拉力为4905kN,最大行程为250mm,主要用于张拉水平束和穹顶束;4台K1000千斤顶,最大张拉力为8 945kN,最大行程为250mm,主要用于张拉竖向束;1台C30千斤顶,最大张拉力为310kN,最大行程为180mm,主要用于单根钢绞线张拉后的松锚和钢绞线滑丝时的补张拉。

2.2 穿束机

FREYSSINET公司2V型双速电动穿束机,共3台,有0.6m/s和2.40m/s两档穿束速度,用于将单根钢绞线穿入孔道内。

2.3 锚固系统材料

本工程的预应力锚固系统采用的是法国原装进口的FREYSSINET公司K系列后张群锚体系,该体系是专门为反应堆安全壳而设计,由锚头及夹片、承压板、喇叭口、灌浆连接器、灌浆帽等组成。

2.4 钢绞线

钢绞线采用英国标准BS5896:1980超级7股 15.7mm的1770级低松弛钢绞线,且将标准中的3.5%的延伸率保证值提到到4%。预应力钢绞线为国内产品,能与Freyssinet公司K系列锚具匹配。本工程采用了天津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作为钢绞线的供应商。

3 预应力摩擦实验

为有效控制钢束张拉施工质量,使安全壳得到预期的预应力效果,在预应力正式张拉前,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钢束,采用与实际张拉相同的钢绞线、锚固系统、张拉设备及张拉方法进行张拉试验以测定孔道摩擦系数,据此确定最后张拉力。

4 预应力张拉施工

4.1 穿束

在孔道编号和孔道探查合格后,钢绞线采用双速穿束机向导管内进行单根推送。竖向束由上向下穿送,水平、穹顶束则由一端穿向另一端。穿束时,钢绞线从放线盘架中引出,经导向滑轮由穿束机送出,再经导向管进入孔道,待钢绞线从孔道另一端伸出时,用对讲机通知控制人员,以低速进退钢绞线,调整好钢绞线在穿出端的的外露长度,同时用砂轮切割机在穿入端的适当位置切断钢绞线,保证张拉用的外露长度,并将钢束的外露部分裹上二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4.2 张拉

张拉工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分阶段进行,竖向束分6个阶段,水平束分10个阶段,穹顶束分3个阶段,张拉顺序由设计给定。

根据设计技术条件0401JT060B《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后张拉和灌浆》的要求张拉力不得超过抗拉极限强度保证值的80%。

4.2.1 张拉工艺

穿束过程中安装锚头、夹片安装张拉设备张拉至初始应力(50bar)安装测量标记并测量初始值分5级加荷(100bar、200bar、300bar、400bar、最终张拉力)并测量各级荷载下的伸长值加荷至最终值并持荷3分钟测量最终伸长值顶锚、回油测量内缩量拆除张拉设备验收切割多余钢绞线头。

4.2.2 张拉控制力

整个安全壳的最终预应力全部由外部所施加的张拉力获得,张拉控制力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混凝土预压应力能否准确形成。张拉力是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最直接、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之一,在张拉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束实际张拉力通过千斤顶油压泵的油压表中的油压值P来控制。

4.2.3 实际伸长值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应按照下式计算:

ΔL实=∆L1+∆L2-A-B-C

∆L1――从初始应力到张拉控制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始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本工程初始应力取油压值为100bar时的应力);A――锚具楔紧引起的钢束内缩值(mm);B――千斤顶体内钢束的张拉伸长值(经计算K1 000千斤顶为5.7mm,K500F为2.3mm);C――混凝土构件的弹性压缩值(本工程可略去不计)。

4.2.4 伸长值校核与判断

钢束张拉除采用控制张拉力外,还应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和内缩值,根据EJ/T998-96《压水堆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建造规范》和设计规定实测伸长值应在理论计算伸长值的95%~108%之间,钢绞线内缩量控制在5~8mm范围内。否则应查明原因,松锚重新张拉直至合格。

5 施工中注意事项

5.1 穿束过程中注意事项

1)钢束穿束之前,应对钢绞线的表面状态再进行一次外观检查,表面状态应符合A、B级,表面状态低于C级时被认为是致命的缺点,应坚决拒用;

2)同一孔道中钢绞线应采用同一盘的钢绞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多采用力学相近的两盘钢绞线,且两盘钢绞线其弹性模量之差不能超过5Gpa;

3)钢绞线在穿束完毕后,切割钢绞线时应采用切割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5.2 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张拉顺序要遵守对称原则。本工程张拉顺序由设计给定;

2)千斤顶与油泵及压力表应定期配套校验,且在施工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千斤顶检修后都应重新校验;

3)在安装千斤顶前应检查锚具、夹片等是否有磨损现象,如果有磨损现象,应做报废处理;

4)在张拉前应检查钢束、夹片清理是否彻底,夹片与钢束之间或夹片与锚环之间是否有油、锈或杂物等,以免在张拉时发生滑丝现象;

5)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状态。第一次使用前,应在夹片的背面涂上脂,以后每使用5~10次,向锚板的锥孔中重新涂上一层剂,以防夹片在退楔时卡住。3#、4#机组均出现过竖向钢束张拉完毕后退楔时卡住夹片的现象,有的最终采用切割的方式才将将工具锚取下。

6 结论

在秦山核电二期扩建的3#、4#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施工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及时采取了措施,均未造成最终的质量缺陷,约99%钢束在设计张拉应力下的伸长值满足设计要求,其余伸长值偏小,但偏差范围不大,经设计论证认为可以接受。2009年底3#反应堆安全壳已经初步通过了安全壳整体性实验,认为3#反应堆安全壳完全满足核级要求,认为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1] 核工业标准,压水堆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建造规范EJ/T998-96,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6.

[2] 核工业准则,RCC-G核电厂土建工程设计和建造规则,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3] 蒋译汉编著.预应力混凝土实用施工技术,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第6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group company, enhanc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subsidiary, carry out targeted assistance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eak subsidiaries, so the divis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levels of the subsidiary companies is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security assessment level of the division is usually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the level of turnover, the sub companies te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ion and ignore the security risks. That can not reflect the true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subsidiar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Fuzzy-AHP, we selecte 7 common indicators of subsidiaries as the classification basis, use AHP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es, use the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the 3 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level, finally we use weighted average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assessment rating of each subsidiary compan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4 first-level safety assessment units, 6 second-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units, 8 third-level security assessment units can 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AHP in subsidiary companies comp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level in the subsidiary companies and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关键词: 模糊层次法;子公司;加权平均;安全考核分级

Key words: Fuzzy-AHP;subsidiary company;weighted average;safety assessment and grading

中D分类号:X922.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006-04

0 引言

安全考核分级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差别化的一种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考核子公司,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针对安全管理较薄弱的子公司应加大帮扶力度,针对安全管理较强的子公司则借鉴优秀的管理方法并在全集团推广。

传统的安全考核分级主要以子公司的营业额为分级依据。子公司往往会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隐患,不能反应子公司的真实情况。因此,本文借鉴Fuzzy-AHP方法,运用于对子公司的安全考核分级。马舒琪等[1]利用模糊层次法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确定工伤保险费率水平。王起全等[2]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工业企业安全评价,确定企业的安全等级。吕显智等[3]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高层宾馆的消防安全评价体系。Arvind Keprate等[4]提出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检查和修复疲劳关键管道的位置选择,识别疲劳关键管道系统适用的激励机制。Guozhong Zheng等[5]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方法来评估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中的安全工作,确定综合安全指标、安全等级和预警等级。Li,L等[6]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成功运用到环境脆弱性的评估当中。成连华等[7]提出基于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陈勇等[8]提出了基于安全管理的运行过程与安全结果评估指标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分级评价模型。

本文分析影响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的分级指标,应用Fuzzy-AHP解决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9],使分级结果更加符合人们的判断。通过对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有利于为集团公司开展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安全考核分级的模型建立

1.1 AHP确定分级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利用分级指标之间相对重要度比较,确定分级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方法如下:

①确定安全考核分级指标。

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指标应该能够体现子公司的安全管理状况并且能够涵盖大多数的子公司。假设安全考核分级为决策层A,分级指标有n个,每个分级指标Bi(i=1,2,…,n),则A=(B1,B2,…,Bn)。

②构造判断矩阵A。

在层次分析法中,分别利用其中的一个分级指标与n个分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比较对于决策层的重要程度,形成一个n阶的判断矩阵A(表1)。其中,判断矩阵中的各个元素按照1~9尺度[10]法进行确定。

③一致性检验。

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合理性,需要一致性检验:

3 结论

①利用Fuzzy-AHP对子公司进行安全考核分级,适用于子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或产品相类似的企业,以便找出共性分级指标;否则,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毫无意义。

②应用Fuzzy-AHP方法,可以将分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得出分级标准,不仅体现了分级指标及分级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了主观因素对分级结果的影响,比单一指标作为分级依据等更符合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因此,分级结果更加可行。

③由于影响子公司的安全因素较多,相互之间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即模糊评判的方法对子公司安全考核分级,旨在便于集团公司在安全方面管理,并不代表一级安全考核单位的风险高三级安全考核单位的分险低。

④子公司的安全考核分级更好地体现在同一考核标准下反应公司的安全管理状况和水平,利于子公司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优势之处值得推广,不足之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马舒琪,蔡嗣经,孙庆云,等.安全分级评价在工伤保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0):167-171.

[2]王起全,佟瑞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分析与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04):26-31.

[3]吕显智,马建云,陶昆,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层宾馆消防安全现状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5):138-143.

[4]Arvind Keprate,R.M. Chandima Ratnayake. Enhancing offshore process safety by selecting fatigue critical piping locations for inspection using Fuzzy-AHP based approach[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

[5]Guozhong Zheng,Neng Zhu,Zhe Tian et al.Application of a trapezoidal fuzzy AHP method for work safety evaluation and early warning rating of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s[J].Safety science,2012,50(2):228-239.

[6]Li, L,Shi, ZH,Yin, W et al.A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pproach to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China[J].Ecological Modelling, 2009, 220(23): 3439-3447.

[7]成连华,李树刚,林海飞.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1):66-69,179.

[8]勇,胡甚平,轩少永,等.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有效性组合赋权评价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8):78-84.

[9]胡甚平,许玲,席永涛,等.基于云模型的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分级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0):139-144.

[10]黄小美,李百战,彭世尼,等.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管道风险评价[J].煤气与热力,2008(02):13-18.

第7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方法 畜产品 安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17-01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重视和保障畜产品安全以及如何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和深化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体系和监测体系,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以及为全面了解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掌握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本文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对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

1 安宁区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在综合考虑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个方面,在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下,从畜产品检验检疫、饲养方式和模式、饲料和兽药、环境污染与治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质量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表1)。

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基本原理:设因素集A={B1,B2,…,Bm},评价集Y={Y1,Y2,…,Ym}。由全体单因素评价组成的模糊子集Ri{i=1,2,…,m}所构成总的评价矩阵R为:

这样R就是一个AY的模糊关系矩阵,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将评价结果向量单值化。

(2)构建评价等级:指标的评价等级是对被评事物各指标优劣变化的一种划分,使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一个模糊评判向量。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如下评价集:Y={Y1,Y2,Y3,Y4}={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 隶属函数的建立

指标隶属函数的构造采用半梯型函数和线性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设Di和Di+1为相邻两级的分级标准,显然Di>Di+1,则因素对Di的隶属函数为:

对Di+1的隶属函数为:

4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

(1)构建判断矩阵:根据表1的层次结构,以上层中某因素为标准进行下层因素间的两两比较。为确定下层因素对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10位参评专家按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分,由判断矩阵K确定权重Wi,其判断矩阵为:

(2)计算特征向量:将上述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后,然后按行进行相加后再进行向量的归一化,即可求得特征向量:W=(W1,W2,…,Wn)T。

(3)最后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指标和检验系数检验。

5 应用实例

运用上述评价理论方法和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兰州市安宁区2006-2011年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将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根据AHP法得到准则层、指标层的权系数;再根据隶属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程度,得到指标层的评判矩阵R=(rij)mn;通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向量;最后利用加权平均原则,将评价向量单值化(表2)。

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兰州市安宁区2006年至2011年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提高的,但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希望今后通过改进制度、体系和方法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着实提高基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6 结语

本文采用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初步的综合评价,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这对今后如何提高基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第8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 R714.3;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7-00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comparison of epidural (CEA) and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CSEA) labor analgesia with ropivacaine and sulfentanyl. Methods A total of 90 cases of primiparas with uterogesta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EA group and CSEA group at random. The primiparas in CEA group were given 10 mL intermixture of 0.75% Ropivacaine and 0.5 μg/mL by epidural injection, while the primiparas in CSEA group were given 3 mg 0.1% Ropivacaine and 5 μg Sulfentanyl by intrathecal injection given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ump(PCEA). Results The 1st stage of labor, 2nd stage of labor, 3rd stage of labor, total stage of labor and occurrence rate of untoward effect in CSEA group were all shorter or lower than those in CEA group(P0.05). VAS of primiparas in two groups at T0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s(P>0.05), which were improved at T1, T2,T3 and in either group(P

[Key words] Ropivacaine and sulfentanyl; CEA; CSEA; Labor analgesia

分娩疼痛是大部分女性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剧烈疼痛,与其他疼痛不同,分娩疼痛与病理无关,其来源于子宫阵发性收缩及胎儿分娩时的子宫及产道组织损伤[1]。分娩疼痛持续时间长,常从第一产程持续至胎儿完全娩出,许多产妇因为对疼痛的恐惧放弃自然分娩,甚至出现产后抑郁[2]。分娩镇痛是指采用药物或精神疗法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精神疗法疗效不确切,个人差异大,在临床上较难开展[3]。药物镇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本研究观察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硬膜外阻滞(C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麻醉科分娩并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共90例,入选条件:①ASAⅠ~Ⅱ级;②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③产妇有接受分娩镇痛的强烈愿望。排除条件:①伴有严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②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③长期服用精神类或阿片类药物;④长期酗酒或吸毒;⑤患者或家属不愿意接受分娩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CEA组与CESA组,每组各45例。CEA组产妇年龄18~33岁,平均(26.1±7.1)岁;体重50.8~78.5 kg,体重(63.3±8.8)kg;孕周38~40周,平均(39.1±1.6)周。CESA组产妇年龄18~35岁,平均(25.8±6.8)岁;体重50.9~82.4kg,平均(64.2±8.5)kg;孕周38~40周,平均(39.2±1.5)周。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和孕周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两组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宫口张开至3 cm时送至分娩室,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CEA组孕妇取左侧卧位,在L2-3或L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75%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有限公司,规格:10 mL/75 mg)+0.5 μg/mL舒芬太尼(德国mPfstoffwerkDessau-tomau公司生产,规格:1 mL/75 mg)混合液共10 mL。CSEA组孕妇在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与蛛网膜下腔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0.1%罗哌卡因3 mg+舒芬太尼5 μg。两组患者均在麻醉30 min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自控镇痛泵内含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共100 mL,参数设定:背景输入量4 mL/h,PCA量4 mL,锁定时间10 min,宫口开全后停泵。

1.3 观察指标

1.3.1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各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在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进行评定,评分标准[4]:对新生儿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其中8~10分为正常新生儿,5~7分为轻度窒息,≤4为重度窒息。

1.3.2 疼痛评分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镇痛后30 min(T2)及宫口开全时(T3)VAS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5],从0~10分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0分为无痛,1~2分为优,3~6分为良,7~1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CSEA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少于CEA组(t=2.22、2.32、2.14、2.24,P0.05)。见表1、表2。

3讨论

自然分娩疼痛对母婴影响较大,剧烈的疼痛容易造成孕妇紧张或焦虑,导致其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出现难产、胎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6]。无痛分娩是一种新型的分娩模式,其不但可使产妇安全、无痛地进行分娩,减少宫缩乏力及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还能降低剖宫产率[7,8]。

无痛分娩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有研究显示美国的分娩镇痛率高达85%以上,我国的无痛分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9,10]。无痛分娩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物与麻醉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1,12]。

罗哌卡因是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起到神经阻滞作用,作用时效是普鲁卡因的4~8倍,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较低,且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0.2%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对运动神经无明显的阻滞作用,0.75%则产生较好运动神经阻滞作用[13,14]。舒芬太尼是新型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用药时效价是芬太尼的10倍,且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其镇痛强度大、持续作用时间较长、呼吸抑制持续时间较短,其副作用较少[15,16]。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EA是临床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能为产妇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但该镇痛方式起效较慢,运动神经阻滞可能会对产程及分娩方式造成影响,亦有研究表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EA分娩镇痛可能导致剖宫产与助产率的增加[17,18]。近年来,随诊分娩镇痛技术不断改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SEA分娩镇痛逐渐出现于临床,其疗效及安全性受到关注[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CSE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CEA组,两组产妇T0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T1、T2、T3 时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改善,且CSE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SEA可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的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快速阻滞子宫和阴道的感觉神经达到快速镇痛的效果,在腰麻作用消失后通过硬膜外腔持续给药达到连续镇痛的效果,整体镇痛效果好,同时由于物剂量较小,对运动神经基本无阻滞作用,对产程影响较小,不良反应更少[21,22]。

总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对产程影响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康,靖梅芳,朱耀美,等. 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9):4613-4614.

[2] Boudou M,Teissedre F,Walburg V.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childbirth pain and The intensity of postpartum blues[J]. Encephale,2007,33(5):805-810.

[3] Arendt KW,Tessmer-Tuck JA. Nonpharmacologic labor analgesia[J]. Clin Perinatol,2013,40(3):351-371.

[4] 郑丽娟,刘晶,黎昆伟.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心变化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34(6):1046-1047.

[5] 罗振吉,磨勇华,吕田杰,等.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6):547-550.

[6] Leone S,Di Cianni S,Casati A.et al. Pharmacology,toxicology,and clinical use of new long acting local anesthetics,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J]. Acta Biomed,2008,79(2):92-105.

[7] 韩志才,李小兵. 腰-硬联合阻滞与两点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1):887-888.

[8] 刘玉秋,陈怀龙,李井柱,等. 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986-987.

[9] 景晨萌,徐铭军,王保国.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比观察[J]. 山东医药,2009, 49(10):53-54.

[10] 王弘,冯嘉宝,张伟玲.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产程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3):77-78.

[11] 刘兴会,吴连方.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管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30(6):362.

[12] 王迪建.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88-1289.

[13] 吴超英,任利容,王泽华.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6):369-371.

[14] 陈丽,韩伟,孙荃,等. 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77-4479.

[15] 田毅,柳培雨,田国刚. 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4):783-785.

[16] 耿志宇,吴新民,贾乃光,等. 硬膜外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应随机、多中心研究[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 26(11):1028-1031.

[17] 梁燕红.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应用比较[J]. 吉林医学,2012,33(34):7488-7490.

[18] 盛娅仪,陈杰.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6):514-515.

[19] 王伟,徐世琴,沈晓凤.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镇痛效果和产程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9):742-743.

[20] 王平,陈本祯.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 27(2):176-177.

[21] Atinzar MC, Palanca JM, Torres F, et al.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levobupivacaine, 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for laborgesia[J]. Int J Obst et An esth, 2008,17(2):106 -111.

第9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

论文摘要: 从现有安全设施来看,TDCS网络系统安全体系初步形成。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种安全威胁和计算机病毒也随之而来。现有的网络安全系统虽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整个骨干网络的系统安全问题。因此,拟采用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结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加强对TDCS网络的监视和防护。

1 TDCS网络安全状况

1.1 TDCS网络安全现状

TDCS(Train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列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分为铁道部、铁路局和车站三级建设,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手段和平台,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种安全威胁和计算机病毒也随之而来,这就导致TDCS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

1.2 TDCS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TDCS网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安全问题:1)间接来自于互联网的病毒威胁;2)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3)应用软件的安全威胁;4)计算机设置的安全隐患;5)实时监控能力弱。

2 TDCS网络安全防护

2.1 TDCS网络目前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TDCS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结合各种技术和方法,目前全路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采取的措施有:

1)防火墙系统。防火墙技术是实现子网边界安全的重要技术。首先路由器将对网络层安全进行初步保证,但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只能作为防火墙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只能通过防火墙系统来实现复杂的安全控制。

2)身份认证系统。由于TDCS人员结构复杂,用户众多,安全意识参差不齐,所以用户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如此重要的系统,目前采用的以静态密码为主的身份认证系统带来的安全威胁是非常严重的,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此类安全隐患,实用动态口令对TDCS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是非常必要的。

3)网络防病毒系统。根据对病毒来源的分析,TDCS网络防病毒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防病毒集中统一管理,就是在铁路局内部安装防病毒软件管理系统,对所有客户端防病毒软件进行统一管理;第二,服务器病毒防护,就是对各种服务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第三,桌面防毒防护,就是对各项桌面系统软件进行病毒扫描和清楚。

4)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对网络的非法控制,通过监视、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流,防止外对内、内对外的非法访问,隔离内部网和外部网,为监视TDCS局域网安全提供便利。

5)安全漏洞评估系统。

2.2 TDCS网络采用入侵检测进行防护的好处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在TDCS网络安全体系中,入侵检测系统是唯一一个通过数据和行为模式判断其是否有效的系统。

形象地说,入侵检测系统就是网络摄像机,能够捕获并记录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同时它也是智能摄像机,能够分析网络数据并提炼出可疑的、异常的网络数据,它还是X光摄像机,能够穿透一些巧妙的伪装,抓住实际的内容。此外,它还是保安员的摄像机,能够对入侵行为自动地进行反击,如阻断连接。

在TDCS网络中引入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实现对网络的非法控制,通过监视、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流,给网络系统提供对外部攻击、内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安全保护,为监视TDCS局域网安全提供更多便利。

3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3.1 传统的IDS存在的问题

1)准确性差。传统的统计方法需要依赖于一些假设,如审计数据(或用户行为)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实际上用户行为具有随机性,这些假设有时可能无效,从而导致较高的错误率。

2)灵活性差。传统的IDS对攻击特征的刻画只能是某些固定的序列,但现实中的入侵者利用的手段往往是有变化的,而要在入侵模式库中反映出所有可能的变化是不可能的。

3)适应性差。入侵者的攻击方法是在不断发展的,但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有效地预测和识别新的攻击方法,使系统的适应性受到限制。

3.2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IDS的好处

将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最优和传统神经网络局部寻优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既可以减小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提高搜索效率,又可以较容易地收敛到最优解,为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

4 结束语

目前在TDCS网络安全系统中采用的IDS一般都是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由于神经网络的设计主要依据设计者的经验在大样本空间反复实验来进行选取,尚无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以及网络结构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选取具有全局性的初始点,因而网络求得全局最优的可能性小。本文提出的技术很好的克服了这些缺点,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参考文献:

[1]铁道部运输局,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0.

[2]高丽,铁路站段计算机网络故障解决方法[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3(9):13-16.

[3]周明孙、树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