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绿色产品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产品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产品管理体系

第1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认证;问题;策略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和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安全认证食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的方向,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1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安全认证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方式生产、加工,达到一定安全卫生标准,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相应产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

安全认证食品的显著特征有:一是产地环境无污染。要求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的洁净;二是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化。生产过程中应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控制、减少乃至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有效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无污染;四是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安全认证食品是通过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相应产品使用标志的产品。无公害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初级层次,绿色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中级层次,有机食品是安全认证食品的高级层次[1-2]。

国内安全认证食品发展经历了无公害食品发展阶段、绿色食品发展阶段。其中绿色食品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农垦系统启动基础建设,向全社会推进、加速发展,向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推进3个阶段。

2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央一级的安全认证食品管理工作由3个部门分别负责,其中,无公害食品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绿色食品的管理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有机食品的管理工作主要由隶属于农业部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负责。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体制属于分块管理。

2.1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人为地将安全认证食品中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割裂开,导致安全认证食品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现象。同时,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完全相同,且它们之间是平级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2.2认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认证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在认证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认证技术和能力、认证的普及程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认证体系不完整。目前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严重缺乏,缺少对申请认证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二是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的认证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联系,认证过程不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3];三是专业技术和人才不足,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建立的时间不长,对认证人员的培训不足,人员认证能力较差,难以建立我国专业化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队伍;四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能力不强。安全认证食品认证方式和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差,认证的结果不能得到国际认可。

2.3市场准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二是检测机构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对食品检测的专门机构很少,而且食品市场准入的检测手段简单;三是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问题食品的管理尚缺少必要的惩罚处理措施,问题食品的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2.4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方面,对安全认证食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难以全面、快速地检测。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目前的安全认证食品认证体系是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过程控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方面,对违反食品安全质量的行为没有彻底、坚决地惩处。质量安全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安全认证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3完善食品安全认证的策略

我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仅依靠政府来解决安全认证食品管理上的问题困难非常大。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认证。

3.1优化管理体制

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应该实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协调统一,实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机构设置的三位一体,能够明确管理者的职能和相应的责任,减少冲突,提高管理效率。

3.2完善认证管理

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积极组建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4]。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从事认证业务的审核与认可,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和审核。加强认证的国际合作和互认,争取认证结果相互承认,提高我国安全认证食品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3.3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统一权威的安全认证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质量的控制。提高市场准入检测水平,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专业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3.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必须有严格的执法保障。科学制订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减少标准执行时的交叉与重叠。加强贯标力度、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建立统一、协调和权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4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正明,吕林,李秋.食品安全的开发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2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1.1基础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准入管理制度。制定“准入”制度的意义在于设置了基地创建的“门槛”,从“源头”上提高了基地建设的水平。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生产管理体系,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自上而下形成了生产管理体系;实施耕作轮作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轮作计划,采取少耕、免耕和保护性耕作等先进技术保持土壤肥力,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完善生产管理档案制度,研究制定了便于生产管理的册、簿、图,按照基地农户有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村、乡、县有田间生产管理登记簿,乡、县有地块分布图和基地分布图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投入品管理制度。制定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以政府文件下发并有效实施;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基地管理者随农时深入农户、田间现场检查,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使用关,有条件的创建单位还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实行连锁配送和销售跟踪记录管理。在病虫草害防治上积极引进并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对农业投入品使用及农业投入品市场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杜绝了违禁农业投入品进入基地。技术服务管理制度。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了技术小组,利用专家大院、农业技术咨询110等形式为基地农户传授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帮助基地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产业化经营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而基地企农对接制度的执行效果对产业化经营有着直接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基地企农对接制度首先体现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上,主要有契约联结、服务联结、资产联结等三种形式。通过相互制约,使三方紧密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1.2验收管理制度。重点是把握以下环节:首先审核基地是否具备验收条件。创建期满,达到了标准化基地创建要求;自查结论合格;创建档案真实健全;达到了标准化基地创建目标。其次明确验收依据。包括农业部已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或规范、《关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再次严格验收程序。认真执行听取汇报、资料审查、实地检查、访问农户和产业化经营企业、逐项评分、验收总结等规定的验收程序,对基地验收情况做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坚持验收标准。从资料审查到现场核查,每一环节都严格执行程序和标准,做到检查过程不落项,验收标准不降低,严守最后一道防线。

1.3基地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监管办法。先后出台了《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监管内容,重点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农户生产档案等进行监督和检查。认真开展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导基地农户、组、村、乡(镇)、县(市)自下而上开展生产管理自查。

2.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贯穿于全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始终,并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全省绿色食品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绿色食品总产值1330亿元,占全国的1/6;实物总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占全国的1/5;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720万亩,超过全国认证总面积的1/4;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390万亩,为全国总面积的1/2,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面上分析和典型解剖看,全省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涉及绿色食品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且衔接紧密、相互配套,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2.1质量管理制度的全程性。从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看,其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制度体系,包括生产基地质量管理、产品加工质量管理和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等方面。而实际上,每个环节还包含多个管理层次,如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就包括原料种植过程、收获过程、加工过程、销售过程等都是基地的组织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各项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下进行的。基地生产前阶段,主要有环境评价制度、环境检测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基地生产过程阶段,主要有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管理制度。基地原料收购、加工和销售阶段,主要有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基地建设单位出台的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原料的政策措施、原料生产订单、原料收购合同或种植协议等。

2.2质量管理制度的多层次性。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而且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并从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制订层面延伸到基地农户、生产企业和市场销售的管理层面,再由制度执行效果层面延伸到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各个层面。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制度为例:从制度制定层面看,有组织管理制度、验收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从基地管理层面看,有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管理制度;从制度执行效果层面看,主要有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基地建设单位出台的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原料的政策措施、原料生产订单、原料收购合同或种植协议等。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制度是相互交叉的,有的是由一个层次独自实施或者执行,有的是需要各个层次综合实施或者执行。从各地情况看,制度体系这一多层次特征比较符合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消除了制度执行的盲点和薄弱面,把涉及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各个层面、各种组织都纳入到制度的覆盖之中和约束之下,这也是绿色食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2.3质量管理制度的可操作。从各地调查情况来看,方便操作是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种可操作性非常符合现行的农村生产关系实际,符合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体制。因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确立必须以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由于在大多数生产基地分户经营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制度的制定指导和规范农户全程、全面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对整个绿色食品质量管理而言,制度体系对绿色食品发展和管理更为重要,各项建设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必须落到实处。从各地情况看,近年来,各地针对现阶段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实际,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生产关系的特点,力求制度简易化、可操作。

3.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组织与实施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重在实施和落实。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大胆创新管理思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与实施模式。

3.1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各地普遍成立了农业及绿色食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牵头,吸收农业、环保、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领导参加,负责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组织和落实。这一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制度落实的“盲区”,以及“扯皮”、“推诿”现象,也逐步形成了多部门协调一致,合力管理绿色食品质量的良好局面。

3.2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制度实施中的骨干作用。针对绿色食品产业链条长,经营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各地采取部门联动,分段落实,合力管理的办法,确保了制度的效果。主要是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具体表现为职能部门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如工商部门通过开展“红盾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三品”产品;质检部门则通过“亮盾行动”,对绿色食品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检查,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市场。同时,注意协调和组织农业系统的植保、药检、土肥、农技等单位,重点开展基地阶段的监管,严格按标准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这种统分结合,部门联动的监管模式,切实堵住了监管工作中的漏洞,有力地维护了“三品”产品质量安全。

3.3充分发挥农户制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户分散经营的实际,各地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积极性,实现由“管理我”到“我监管”的转变。重点是在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生产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以确保“三品”质量安全的“农户联保责任制度”。即在“三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以若干农户为单位,建立联保责任制,户与户之间,相互监督,诚信生产,确保每个基地农户都能诚信种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一些地方还注意从强化农民主动参与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入手,通过细化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户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激励和制约手段,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讲诚信、讲道德,牢固树立按照标准生产绿色食品为荣,不按照标准为耻的荣辱观。

第3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措施;存在问题;建议;安徽宿州;桥区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75-01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1990年,农业部正式向全社会推出“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全面启动。发展绿色食品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健康消费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2]。

1 宿州市桥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桥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现有耕地面积14.37万hm2,人口187.9万人,同时是全国农业生产大区,全国粮食生产超级大县,设施蔬菜生产大区,该区农产品生产品种多、质量优,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客观优势。2009年农业部批准绿色食品原料小麦基地1.33万hm2,地点曹村4 666.67 hm2、夹沟5 333.33 hm2、符离3 333.33 hm2。由于诸多原因,2014年3月到期没有续展。2013年以前桥区共认证绿色食品6个,基地面积1.33万hm2。2013年至今全区获批绿色食品企业共3家6个品种,新申报绿色食品4家企业6个品种,发展形势持续稳步增长。

2 主要措施

2.1 政策支持

安徽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及桥区政府出台的《宿州市桥区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奖励扶持办法(修订)》中明确了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具体奖补措施。文件强调“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强化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督,积极扶持特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对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给予4万元的奖励。

2.2 紧抓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色食品基地标准化水平。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在生产中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强化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绿色食品质量追溯制度[3]。

桥区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环境优美、无大污染工矿企业,产地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水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施肥严格遵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执行,争取中央及省扶持,进行农田标准建设及生态林网建设。

2.3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组织乡镇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并组织公司产品完成绿色食品认证。

2.4 严格管理

加大绿色食品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增强企业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落实绿色食品技术培训;要求企业签订“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承诺书”,开展经常性市场打假工作,纠正不规范使用绿色标志的行为[4]。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绿色食品具体标准的认知。二是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绿色食品生产程序及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检查员制度不够完善[5]。三是重申报材料,轻现场检查;重初次产品认证,轻现绿色食品年检和续展。四是绿色食品用标不规范,有超范围使用现象。按规定,“绿色食品”标志的有效期为3年,但有的商品“绿色食品”标志已经“超期服役”。

4 建议

4.1 加大绿色食品推广力度,提高认知

结合“农业技术提升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的实施,将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及绿色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培训内容,同时采取聘请专家授课、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等各种有效的宣传推广形式,大力宣传绿色食品相关知识,努力加深全社会对绿色食品基本制度的认知。

4.2 健全绿色食品认证及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完善绿色食品各项制度尤其是检查员制度,打算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内部检查员制度;二是在绿色食品认证后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检查监督,并加大对产品质量的长期监管检查力度[6];三是严厉打击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不规范现象,同时对检验出的不合格产品加大相应处罚的力度。

4.3 创新机制,优化龙头企业申报程序

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要细化和完善现场检查程序和评估报告。明确现场检查时间,规定必须在作物生长期和产品加工期实施。重点加强龙头企业、系列产品、特色产品的认证服务工作,抽调检查员集中到申报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对检查结果集中汇总,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申报企业。解决企业在认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4 科学规划,加强基地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严格按照绿色食

品、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设粮油产品、瓜果、蔬菜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严格控制农药、激素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在种植、加工过程中,执行规定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生产资料[7]。

4.5 抓好农产品加工,确保品质

大力引进绿色食品加工工艺,制定绿色食品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保障绿色食品的质量[8-9]。加快培育和建设绿色食品市场,培育品牌,加速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

4.6 明确目标,实施重点产品、重点企业认证

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明确绿色食品的认证重点为桥区优势农产品及重点龙头企业:一是粮油产品;二是瓜菜类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励建荣.绿色食品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与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12.

[2] 韩沛新.绿色食品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与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7-68.

[3] 熊建,刘旭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策略[J].粮油食品科技,2009(5):64-67.

[4] 韩沛新.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重点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5-9.

[5] 陈倩.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及发展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2):23-26.

[6] 怀锅.江苏绿色食品发展模式与发展动力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926-927.

[7] 杜长玉,高明旭,刘全贵.发展绿色食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2):1-3.

第4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按照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市县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菜篮子”为突破口,以加强生产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有效形式,建立起**市无公害食品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和控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控制、农产品质量检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

我市到2005年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主要目标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2003年,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达到有标准可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300万亩;无公害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33%,无公害畜产品中肉、蛋、奶产量占总产量比重达到30%;无公害饲料生产占生产总量的50%;全市建立20个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每个区县至少要建立一个畜牧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乡镇),50%的大场(户)、饲养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全市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五大超市试行市场准入制度。

第5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安全管理体制;安全信息系统;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92-01

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提出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以供参考。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按照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特征,分为4个体系:质量监管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1.1 质量监管体系

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卫生部在建国以后都刚刚建立,整体体系发展还较为年轻。经过20世纪80―90年代到新世纪的多次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归为国家食品药品质检总局管理,其主要管理对象就是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虽然成立了下辖到地方县城的基层机构,但是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1]。

1.2 检测检验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主体是农业部门质检机构。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却伴随着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现有的质检机构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

1.3 质量认证体系

同质量监督一样,我国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历史也很短,基本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赋予社会行政责任。在加入WTO以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压力也越来愈大。2002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它借鉴了更多国际农产品管理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资源认证两者之间的合二为一奠定了实证基础,构建了我国统一标准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框架。

1.4 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已经形成了4个主要方面。一是与农产品生产地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基本农田保护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二是针对农产品生产过程所出台的质量安全控制法律法规,包括了《动物防疫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三是像《农药条例》《兽药条例》《饲料添加剂条例》等是根据农药的农业相关周边投入而设置的法律法规[2]。

2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管理的发展对策

2.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2.1.1 围绕质量核心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以质量为核心建设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其关键就是更多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法规修订工作,做到与世界接轨。按照WTO的相关协议进行关于农产品安全的积极研究与合理采用,从而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逐步接近国际标准,将中国农业推向世界最前沿。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各个环节与领域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引导,以科技为动力,以生产为基础,以农业等级制度为发展重点,进而完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建设与环境操控,真正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联系起来并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正轨,尽量早日与国际标准体系相匹配。

2.1.2 加强质量认证评价,保证农产品高品质。积极完善农产品的认证并不断多元化,真正建立一套既符合国际管理,又适应于我国生产实际情况的标准化评价认证体系,进而形成健全的规范与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机制,政府应该鼓励、推荐并保护一些农产品品牌打入市场,学习国外保护农民生产商个体,为他们能持续生产高品质农产品而制定相关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商户开创自己的品牌,从而带动地方农业经济,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2.1.3 建立大型绿色生态系统。围绕高质量农产品种植与农业建设,地方政府也应该投资建立大型的绿色生态示范区、生态园,发展有机农产品,形成相关体系,从而拓展地方农业市场向国际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迈进。同时,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自然健康的追求,应该将绿色有机农产品出口作为农产品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迎合了国际市场消费趋势,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先天资源优势,另外它还间接地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外向型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积极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同时积极调动当地劳动生产力,通过学习科学农业知识和给予技术指导,既丰富了我国农业建设体系,也帮助了边远地区的贫困百姓脱贫致富。

2.2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

2.2.1 建立农产品科技信息系统。农业技术是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命脉,因此应该考虑把一些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转化为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力,将农业供给与高新技术相连接,落实技术咨询、产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实现科学种田,从而提高最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2.2.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机制,是目前各国农业产业都在考察和研究的热门课题,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开始为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它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追溯农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产品的整个物流体系。我国也从2003年开始设计了自己的“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全国20余个农场试点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子系统的实验实践。当消费者在市场中购买了任何农产品后,都可以通过包装上的产品条形码来登陆相关网站,查看该产品生产农商的基本信息以及商品资料等,这其中就包括了商品的生产人、产地、单位、生产过程、各种化肥使用情况以及生产日期等。一旦农产品出现了任何安全事故,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这一信息渠道来追溯责任,借助互联网和法律查清到底是农产品的哪一环出现了问题。而商家也会快速回收问题产品,进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再度发生,因此这种融入了科技化的追责制度对于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它督促并规范了我国农业农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3]。

3 结语

在实践中寻求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积极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做到科学合理,重量更应该重质,实现农产品生产规范化、信息化、人性化,从而推动我国农产品的高品质、可持续性发展[4]。

4 参考文献

[1] 王小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17-19.

[2] 陈丛梅.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28-39.

第6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黑龙江省;食品工业;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一、黑龙江省食品工业的现状

黑龙江省经过60多年的建设,食品工业已成为黑龙江省包括石油、装备、能源在内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增速首位,在黑龙江省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主线,整合绿色食品品牌资源,带动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企业规模逐步壮大,品牌战略稳步推进。

(一)食品加工体系初具规模。

2012年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2958.1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4.8%,超额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00亿元年度目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酒、饮料制造业增速较快,分别完成产值2109.09亿元和290.38亿元,增幅分别为30.2%和24.9%,食品制造业增速放缓,完成工业总产值456.17亿元,同比增长4.4%,烟草制品业增幅持平,完成产值102.48亿元,同比增长18.2%。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863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407家,超十亿元企业28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52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65家,绿色食品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

(二)品牌产品数量有所提高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品牌数量有所增加,名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已达1250个,形成了以九三粮油、北大荒薯业、完达山乳业等企业为代表的4个中国驰名商标、2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38个黑龙江名牌产品。

(三)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日渐推进

在食品安全方面黑龙江省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调味品和饮料5个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有9家乳制品企业包揽了国家首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证书;多数企业建立了包含原辅料进货管理、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等9大类、21项诚信管理制度。

二、黑龙江省发展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一)原字号产品多,附加值低

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在加工品中所占比重较小,粗加工的产品较多;原字号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产业链短,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能力较弱;内销产品多,创汇产品少。

(二)企业规模偏小,集群效应不强

由于食品加工企业门槛低,食品加工厂遍布省内大小村屯:省内许多乡镇甚至村屯都有自己的米面加工企业,有的企业充其量称为“小作坊”,加工能力弱,技术水平低,不仅互相竞争压价搅乱了市场,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对全省食品工业的行业发展起到强力冲击作用。同时,食品产业相关企业总体布局相对分散,原料供应、初级加工、精深加工、销售服务、物流运输等关联性产业单元相对孤立,集聚性不强,联系不紧密,彼此带动能力差,难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阻碍了产业链条的快速延伸。

(三)科技应用落后,科研资金缺乏

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资金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项目建设资金缺乏,导致有些产品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效益收入可观的项目无法实施,甚至有些已经过论证的项目无法开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规模扩大。大型企业国际领先食品加工设备应用程度仍相对较低,小型企业和小作坊的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相对落后,生产设备简陋,多事大中型国有企业淘汰、退役下来的,陈旧老化严重、工艺流程落后。研发力量普遍薄弱,大型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中小型企业基本无研发实力,高科技含量、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品牌仍相对不多。高级人才缺乏,一方面,高级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开发新产品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才比较短缺,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比较粗放。

(四)行业活力不足,国企比例较大

在黑龙江省地方食品企业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中占有全省的较大份额,且具有较强的资金、技术、设备与品牌优势。但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在食品工业这个竞争激烈的经济领域中并不具有真正优势和后续优势,加之非公企业普遍发展相对落后,造成行业整体活力不强。同时,黑龙江省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品牌杂、小、弱的情况不容乐观。

(五)加工企业原料短缺,剩余生产能力闲置

黑龙江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满足不了食品加工企业的需求。加工企业因原料短缺导致剩余生产能力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在全省食品行业十分普遍。以大豆加工企业为例,今年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区规模较大的民营油脂加工企业吉庆豆业集团开机加工仅一个月余,九三油脂集团宝泉岭油脂分公司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由于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减少,本土加工企业停业、停产、转产已经是必然趋势。其原因之一是目前各地大豆上市数量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萎靡,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土大豆剩余无几,有价无市。原因之二是本土大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据最新消息,从已完成的播种情况看,今年仅哈尔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就减少到230万亩,比上年减少近100万亩。

三、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关注国内外食品加工最新趋势,促进各种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生产和产品研发中的应用。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便、快捷、风味多样和降低生产成本,还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与传统食品工业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应把食品研发相关高新技术列为全省科技创新的重点项目,整合专项资金,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做好项目论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并鼓励有条件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设备制造企业自主攻关研发;对获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和优化食品工业。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原字号产品多、附加值低的问题。

(二)推进循环经济,加速食品工业园区建设

建设软硬环境俱佳的高标准食品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资金、技术、人才优势集聚,吸引优秀中外企业落户园区,对杂、小、弱品牌进行整合,进而繁衍出更多实力强劲的企业,实现食品经济跨越式发展。此外,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科学选址,科学规划,加速建设国家级、省级大型食品工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投资兴业。

(三)推进企业改革,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食品工业企业在所有制上应打破国有国营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按市场原则配置生产要素,更好地与原料生产基地和地方企业融合;给予非公企业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速资本扩张;改革家族式小型加工企业,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对全省食品企业的整合、辐射和带动能力。对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租赁承包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打造能带动行业跨越发展的企业集团。

(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产品产能

黑龙江拥有世界上稀有的寒地黑土,土质肥沃、养分充足,与南方一年两到三茬的农作物相比,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营养极其丰富,深受全国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消费者欢迎。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针对黑龙江省资源优势的特点,研究、制定引导和鼓励政策,从税收、财政补贴、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装备水平、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大幅增加我省农产品产能,促使黑龙江省食品产业产值加速增长。

(五)实施品牌战略,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利用“哈洽会”等大型经贸展览会,经贸科技交流的合作平台,大力宣传和推介黑龙江省优秀食品企业和品牌产品,唱响黑龙江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产业和品牌产品“绿色、安全、优质”主旋律,全面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大省的品牌形象。制定并实施黑龙江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相关规则,研究制定诚信激励和惩戒措施,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源头的治理和管控,规范建立和完善可追溯系统,力促食品工业再上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吕世翔,陈凯新,李家磊,卢淑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2(5)

[2]李翠霞,郑秋鹛.黑龙江省食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学术交流,2004(10)

[3]刘洁.产业布局不合理黑龙江食品工业亟待治乱[N].中华工商时报,2010-12-30

第7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1.优化机制,建立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上下功夫。德惠市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与政策引导,合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1.1建立组织,完善责任体系 德惠市坚持换人不换路子、换班子不换调子,始终把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了领导组织,成立了德惠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责任分配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二是成立技术指导组织。由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联合农优中心、农业环保监测站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负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采集、生产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生产技术培训和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同时,依托各乡镇农技推广站,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农业标准化生产服务网络;三是成立质量监督管理组织。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建起了全市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负责全市和外埠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任务。为进一步把好农产品质量关,各乡镇、各专业批发市场也相继建起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已初步形成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质量监控体系。

1.2制定政策,建立标准体系 德惠市根据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了《德惠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德惠市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德惠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使全市标准化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按照“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五统一”要求,组织编写了蔬菜、果品、水稻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案,从档案管理、农资供应、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产品标识管理等环节入手,实现逐一贯标达标。

1.3加大投入,健全管理体系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在管理。为此,全市加大了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强化农业部门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加大人才投入。依托省市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现全市农业系统有中、高级农艺师300多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采取农闲集中培训与农忙分散指导的方式,对基地农民进行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和指导。每年举办市、乡、村三级农业标准化培训班1000多次,培训人数近12万人次,为大规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加大财力投入。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奖励为农业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加大物力投入。为满足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全市积极为农业系统各部门配置相关检测化验设备,建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从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种、肥、农药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一整套监控测试系统。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现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农业标准化推广网络。

2.加强监管,探索农业标准化实施途径

农业标准化,实施是重点,监督是保障。德惠市着眼于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拓展农业标准化发展空间,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发,积极探索了农业标准化实施监管的有效途径,重点强化了三个控制。

2.1加强生产监管,强化基地控制 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和吉林省地方标准,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内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堆沤、选用生物农药、保护害虫天敌等综合技术措施,扩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杀虫灯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施用面积。目前,全市在布海、菜园子等乡镇标准化生产基地安装杀虫灯1500余盏,防治面积达10多万亩,占全市标准化基地总面积的25%。

2.2加强专项整治,强化投入品控制 以市农业执法部门为主体,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搞好农业投入品管理;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内大力发展农资专供连锁服务部,建立直供直销、连锁专供的农资专供体系,全市已建成无公害农资专供连锁服务部11家。同时,在全市各农资经销商店均设立无公害农药销售专柜,有效避免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限制使用的农药、化肥和激素类物质的投入使用。

2.3加强质量检测,强化市场监管 为了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德惠市在各大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设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销售区,将已获得绿标或经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集中到此,统一销售。凡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允许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销售区出售。在农业部和省市检测部门的几次抽检中,德惠市的无公害蔬菜产品全部合格。

3.强化服务,创建农业标准化发展环境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对农民从技术到意识上的革新。针对许多农民认识不够,基地建设启动慢的问题,全市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3.1科学规划,引导发展 基地和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有效载体,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围绕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德惠市进行了认真规划,引导农民和企业加快发展。一是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围绕国家级龙头企业――德大公司建立了3.6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5.25万亩的绿色大豆基地、30万亩的无公害玉米基地、30万亩的无公害大豆基地;建立了高标准现代化肉鸡养殖基地16个,发展肉鸡代养户6000户。围绕省级龙头企业――上禾公司建立了30万亩的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二是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天台镇的产业基础,建立了2万只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围绕菜园子镇建立了1.5万亩的无公害西红柿生产基地;三是围绕市场建基地。郭家镇围绕果品批发大市场建立绿色果品基地1.5万亩,布海镇围绕“鬼市”建立无公害瓜菜基地6万亩。

3.2制定政策,扶持发展 一是制定吸纳人才政策,对省内外科技人才、经济能人到德惠市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或技术服务的,给予解决住所、提供交通工具等便利条件;二是制定免费检测政策,在基地建设初期,免收农民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费用;三是制定认证补贴政策。从2002年开始,每认证一个无公害农产品,市政府补助1000元,每检测一个基地,乡镇政府补助500元,有效调动了企业、基地认证的积极性,使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逐步走上了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76个,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吉林省著名商标4个,吉林省名牌产品10个。产品认证和品牌数量在全省保持了领先优势,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第8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塘沽,建议

Abstract: the green economy is the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i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evitable choi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ea as the binhai new a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tanggu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ts forward the key development green economy tanggu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green economy, tanggu,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社会背景

当今社会,世界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等多重危机的重要对策。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出现了资源危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发展绿色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理念,也是201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的两大主题之一,绿色经济将成为加快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结合点[1]。

天津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致力于把天津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宜居城市。全球首届绿色经济峰会在天津开幕,世界大部分百强企业代表以及在国内外经济界有影响的人士汇聚一堂,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未来全球复苏的契机”的主题展开研讨,积极商讨应对金融危机、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举措,共同探求扩大互利共赢合作的机制和途径。张高丽指出:要以本届峰会在天津举办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加强绿色经济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塘沽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如何立足自身情况,结合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发展塘沽绿色经济,是我们塘沽各级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绿色经济的定义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2]。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追求环境效益,即发展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是指在从事环保行动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即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按照以上定义,我们可称绿色经济为环保型经济或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有非环保型经济体系的面貌转到环保型,即对原有经济系统进行“绿化”改造, 它包括使用高效和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减少或替代对环境有危害物质的使用,改进原有生产工艺并开发先进工艺,达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并控制排放量稳定达标,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二是发展包括高新科技项目、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这些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产业不但能减少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资源投入,还能通过节约资源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3,4]。

三、塘沽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与不足

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审视塘沽的经济现状发展,可以发现塘沽的优势与不足如下:

1、政府政策支持、高新产业密集是塘沽的优势

滨海新区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先行区,国家有关部门围绕支持滨海新区的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出台了财政、税收、土地、政府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从各个方面为企业和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区在金融、涉外经济、科技等方面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也为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塘沽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在正处在全面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不断实践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石油和海洋化工、船舶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已为塘沽下一步战略发展构筑新的优势。

2、传统工业布局、生活污染是塘沽面临的课题

塘沽辖区煤炭占能源结构比例偏高。塘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焦炭所占的比重高,占据主导地位,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首要根源,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主要贡献者(95%以上)为矿物燃料类排放源所致。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布局与塘沽社会现有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虽对辖区内超标工业污染源分期、分批的限期治理,工业污染状况总体得到控制。但是随着塘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剧增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生活污染对环境影响日益明显。

四、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及建议

针对绿色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塘沽的实际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加强塘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力度,提升当地第二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快天津碱厂、大沽化工厂和新港船厂等污染型企业的外迁。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加快传统商业改造机制步伐,发展金融、中介、配套物流等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加大对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塘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应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塘沽拥有的独特地理位置,依托特有的港口优势,借助渤海油田,在海水、风力和太阳能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和利用,尽快将能源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

3、引导传统产业加快绿色经济改造

引导传统企业加强以绿色生产为取向,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全面开展绿色生产审核,引导企业积极建立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及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4、构筑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塘沽绿色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涵盖生产领域、生活领域、生态领域,能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这样不仅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指导依据,而且对政府考核企业的绿色经济水平提供参考。

5、全面推广绿色技术,开发节能产品

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应加强塘沽绿色技术的推广。鼓励企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低水平扩张。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搞好绿色技术改造的政府财政奖励。把好产品环境标识、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关,使节能产品能深得人心。

6、倡导绿色消费方式,营造绿色生活氛围

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居民节电、节水和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等。加强能效标识产品和绿色产品管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如节能家电、环保型汽车等。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营造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活氛围。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塘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顺应这种潮流,从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与利用新、可再生能源、引导传统产业加快绿色经济改造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条具有塘沽特点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绿色经济:21世纪持续经济的主导形态[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2] 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战略[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吴玉萍,任勇,孙高峰.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J].环境经济杂志,2005,(23).

第9篇: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范文

一、进一步增强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

“九五”以来,*市流通行业以企业改革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观念、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型业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重视和加强物流配送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构筑起了现代流通的基础框架,为流通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从总体上看,流通业仍是*市经济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连锁经营规模小、骨干龙头企业少;连锁经营机制不完善,企业规范化程度不高;现代物流发展滞后;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落后,管理的科技含量较低;大多数商品市场档次低,交易方式落后,辐射功能较弱。

重视和加快流通业发展,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全市十分迫切的任务。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推进全市流通现代化建设。要紧紧抓住入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调整结构,整合社会流通资源,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市场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努力提高流通企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的省会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方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突出抓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现代批发市场的技术升级,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社会流通资源,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尽快构架起促进现代化大生产的新的商品流通体系,使现代流通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指导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决策,协调发展;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高标准起步,规范化运作,规模化发展;坚持多元化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竞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经营的服务领域;坚持市场引导,企业运作与政府扶持、推动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较为完备、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改造、建设一批辐射力强的现代批发市场,初步建立起适应加入世贸组织要求、能与国际运行规则接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现代化的区域市场流通中心。到“十五”末,流通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3%以上;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总数达到1000个,年销售总额200亿元左右;连锁商业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店铺总数超过100个的大型连锁企业达到4-5家,其中年销售额过20亿元的达到3家以上,过百亿元的1-2家。

三、突出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一)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在大力发展日用品、食品零售和餐饮业连锁经营的同时,加快向汽车、电脑及软件、石化、建材、药品、卷烟、图书、音像、家具、家政、租赁、维修等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的发展,行业种类发展到45个以上。以中心城区为主,并以其为依托,积极向周边地区和乡镇延伸;以直营连锁为主,向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发展,基本构建起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十五”末,全市连锁门店总营业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新型业态年营业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

促进业态结构合理化、多样化。在坚持商品、服务大众化的前提下,注重满足消费者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业态互补发展。根据不同情况,积极发展标准超市、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发展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便民店、便利店。适应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有计划地发展专业店、专卖店。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增加生鲜熟食品经营。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企业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和订单加工。

抓好规范化运作。加快流通现代化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科学规范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贯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条件的争取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大集团战略,通过兼并、联合、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等资本运作方式,重点培育一批大型骨干连锁集团,走跳跃式发展的路子。大型骨干连锁企业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通过输出无形资产、品牌商誉、管理经验与技术等发展特许经营,膨胀企业规模。中小企业通过批发主导型或零售主导型的自由连锁,实现联合采购,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配送。发挥物流配送对联结生产、消费和降低营销成本,促进连锁经营的支撑作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物流先进技术,积极采用物流网络系统和信息化、技能化技术标准,高标准起步,高水平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大型连锁企业要建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尽快形成5家年配送额20亿元以上、辐射省内及周边省份的大型物流集团和物流园区。

加快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要抓紧规划建设和完备物流配送中心,构筑物流基础平台。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配送服务。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尽快制定第三方物流总体发展规划,先规划建设盖家沟、三联、槐荫区三个物流基地,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定位准确、运作规范、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推进生产资料分销企业转型,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和木材、煤炭、混凝土、玻璃等大宗商品的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城市规划中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建设用地进行预先控制。生产资料制造业,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物流,搞好用户的直达供应和物流园区的合理配置,实现物品的按时按需营销。

(三)改造和建设现代批发市场。按照“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分级负责、规范管理”的原则,规划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集散功能较强、连接城乡、辐射全国的大型现代批发市场。改造提升现有各类批发市场,逐步将骨干批发市场培育成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加工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中心,使批发市场水平显着提高。努力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股份化程度,支持多种经济成份的公司制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包装水平,争创名牌、品牌。积极引入竞价拍卖、网上交易等先进方式。建立质量检测、统一结算等工作体系,提高市场知名度,努力扩大交易辐射范围。围绕重要农产品的集散,建成几处交易方式先进,加工、价格调控力强的现代批发市场。大力推进对市区传统农贸市场的超市化改造。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管理体系,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组织制度及市场准入、交易规则等,确保正常的交易秩序。

(四)认真实施“三绿工程”。加强绿色基地建设,疏通绿色产品进超市的渠道,推进绿色产品走出市门国门。培育绿色市场,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网络体系。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设施,经营鲜活食品的零售店应配备保鲜设施。大型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要配备简易的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鲜活食品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实行多式联运和直达运输。“十五”末,争取建成30处绿色食品基地,100家绿色零售门店。

四、落实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各项措施

(一)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加快流通企业改革、改制步伐,明晰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组织机构、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机制与现代经营方式,管理技术相适应,做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步进行。培育做大大型流通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盟,使社会资源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聚集。推动中小流通企业民营化。今年上半年,80%的商贸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20%左右企业的国有资本退至控股或参股地位,全市不再保留纯国有性质的商贸企业。鼓励资本运营,选择具有骨干优势企业特征的流通企业作为重点,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实现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二)扩大商贸流通企业对外开放。支持流通企业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开展跨省、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努力拓展商贸流通业新的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零售企业,与*市流通企业合资、合作,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既要注重引进资金和项目,又要注重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既要坚持高水平、高起点引进,又要兼顾当地消费水平和业态需要。支持企业在省外、国外建立营销网络,吸引跨国公司在市内建立商品采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贸易和物流网络体系,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省内外分销网络,提高*产品在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支持3-5家重点流通企业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开展跨区、跨省、跨国经营。办好3个边贸联络处,大力开拓经营,努力拓展商贸流通业新的发展空间。

(三)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提高企业采购、配送、营销能力,全面实现流通企业信息化。加强流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流通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建设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网络和对外信息传输通道。骨干企业要切实抓好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三大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行商品单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经批准经营专营、专卖商品。直营连锁企业办理经营资格审批,由企业总部向企业注册登记机关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统一办理。各分店持总部批准文件或证照复印件,按规定在所在地办理相关手续。除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商品外,有关部门不得干预连锁经营企业总部统一采购、跨区配送各类商品。交通管理部门要对连锁企业配送车辆的运营给予支持。各种检查严格依法进行,严禁重复检查和不合理收费。在确保监督有力的前提下,对经营范围的直营连锁企业,统一配送除食品类以外的商品,其商品质量、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检查,要简化手续,原则上只在配送中心进行。

加强财税政策扶持。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实行统一核算的直营连锁经营企业可由总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金融部门要加强对连锁企业基础设施的贷款支持力度。市重点扶持的大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企业和现代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重点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争取列入国债贴息项目。流通企业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生鲜熟食商品等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经主管机关批准,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所需国产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

支持企业进行产权改造。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符合条件的推荐上市或发行债券。支持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与国际着名连锁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合资、合作,引进资金和现代流通技术。在国有流通企业改组过程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层和企业员工购买产(股)权资金不足的,经银行等债权人同意,可用承担企业债务方式购买国有产(股)权。

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企业以原划拨土地为条件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按一定比例的优惠地价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企业以原划拨土地自行改造为物流配送中心,凡未涉及产权变更、转让的,可按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最低限价缴纳土地出让金。企业对旧仓库设施进行易地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的,原划拨土地由政府收回进行招标拍卖,所得收入按规定扣除政府土地收益和有关税费后,其余部分用于新建物流配送中心。

合理确定用电价格。流通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大型生产加工设备,以及列入市重点扶持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商贸物流配送企业和现代批发市场用电,按当地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具体实施办法由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