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

第1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甲硝唑 牙周炎 缓释药膜 疗效

牙周炎是目前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牙周炎的局部因素之一是细菌感染,牙周炎主要感染的病原菌为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卟啉菌等厌氧菌,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需氧菌。由于各种细菌很难一次性清除和杀死,此病容易反复发作。为此寻找对病菌敏感的药物非常重要,同时应考虑到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治疗时间长,牙周袋内的病原菌很难以消除等因素,所以对于治疗牙周炎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甲硝唑是一种抗菌效果比较好的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强大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等。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此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牙周炎。

口腔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环境,容易造成药物浓度过低,不良反应大,使得甲硝唑在用药方面很难达到应有效果。而甲硝唑缓释药膜因为其作用部位专一,药物浓度保持时间长等优点,在牙周炎的治疗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7月~2009年8月收治部分牙周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对照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的作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牙周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14例(60.9%);女9例(39.1%)。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56.5%);女10例(43.5%)。两组年龄35~75岁,平均49±8岁。均为牙周炎活动期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临床症状:深的牙周袋、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齿松动、咀嚼疼痛、大部分患者伴有口臭及低热等全身症状。所有病例2周内未用过抗生素,半年内未进行过牙周治疗,身体一般情况良好。全部病例观察期间不服用抗生素,不用其他牙周病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治疗组23例,于初诊时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在隔湿情况下将药膜插入牙周袋内,每患牙1~3片,7天复诊,观察治疗效果。对照组23例,采用药物碘甘油,在隔湿情况下,用口腔镊的喙蘸取药液,放药液于牙周袋口,再用口腔探针导药液流入牙周袋内,7天复诊,观察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牙龈肿胀充血消失,无溢脓,牙松动度明显好转,咀嚼功能恢复,无口臭及全身症状;②有效:牙龈肿胀充血明显好转,牙周袋有少许分泌物,牙松动度好转,但仍觉咀嚼无力,口臭明显减轻,全身症状缓解;③无效:牙龈肿胀充血,牙松动度未见好转,全身症状未减轻。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经过7天的治疗,根据牙周炎疗效判断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治疗组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23例病例中,显效15例,总有效率达到91.3%,而对照组只有9例显效,总有效率为73.9%,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讨 论

牙周炎是以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牙周炎的治疗药物有很多,如四环素类药物、甲硝唑等。因为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牙周组织和牙龈周围因为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因此抗菌类药物是治疗牙周炎的首选药物。

以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口服广谱抗菌药物和用抗生素漱口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但因为都存在其明显缺点,所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口服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出现耐药菌株、菌群失调等,另外即使全身使用大剂量药物,局部浓度并不高,不良反应非常大。用抗生素液漱口或做牙周袋冲洗。有研究发现,通过漱口,不能使抗生素液进入牙周袋内;牙周冲洗后其药物浓度不能维持,不能起到长期抑制和杀死口腔内有害菌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药物控释技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第2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音乐情绪情感;个体反应;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现实生活,为人们带来诸多不同的情感体验,也可以为人们的心理进行一次次的洗礼。由于学生对于音乐情绪所激发出的情感可以做出个体反应,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有效地开展心理治疗工作。个体对音乐情绪情感做出反应与个体对音乐情绪情感反应程度的深浅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音乐心理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以音乐时效功能为前提,遵照系统的治疗手续引用音乐或者是与音乐相关情感体验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音乐治疗的本质内涵是心灵层面的治疗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可以影响学生的生理活动,尤其是情绪。基于此,初中教育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来缓解学生生理及心理问题,进而解决学生心理病症,增强学生身体机能等。

二、音乐情绪情感与个体反应对心理治疗的作用

(一)个体反应是音乐可以用于心理治疗的物质基础

音乐具备治疗功能,主要是由于音乐中的音律运用于学生个体心理运用具有相似性。音乐作为一种动态性物质,人体情绪情感也是动态性的;音乐本质就是节奏的整合,人体也具备节奏,如:心跳。两者间一旦产生共鸣,学生就会随着音乐而律动,进而深入w验音乐中的情感因素。音乐节奏间的相似性,作为音乐表现诸多主体对象的物质条件,特殊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可以使学生的左脑得到短暂的休息,对管控情绪、激发创造力的右脑则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发散思维等潜在能力的强化具有较大帮助。

(二)音乐情绪情感对个体反应的调整是心理治疗的主要

渠道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音乐情绪情感逐渐发生变化,学生将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反射强、内分泌多少等显著的生理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指音乐情绪情感所引发的学生反应,对学生音乐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大量专家经反复实验得出,节奏轻缓旋律安静的音乐,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兴奋情绪。如《二泉映月》《念故乡》《在那银色月光下》等歌曲。在倾听此种类型的音乐时,学生会感到轻松、享受,进而逐渐稳定自己的情绪,调节心理问题。据现有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既可以实现镇静、缓解痛感的作用,还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音乐情绪情感具备较强的情绪美感,创作者将内心情感寄托在形态美中,结合细腻、巧妙的音律变化,使其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密切的情感交流,进而逐渐产生音乐共鸣。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初中生认为曲调比较阴暗悲伤的音乐适合难过情绪,在心情比较低迷时会选择倾听一些曲调比较悲伤的哀乐,会引起情绪的大幅度波动,甚至会出现大哭的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情绪的释放,只有学生将内心的压力全部释放,才有能力去接受全新的事物。同时,音乐情绪情感对学生个体内心情感具有舒缓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演奏乐器中经常出现“散板”的音乐表现手法,此种节奏方式是依据人类心理需求的规律性而创新发展的一种形式。

当前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在此种快节奏的教育背景下,经常会出现疲惫的问题,学生迫切期望生活节奏可以缓慢一些,压力得到一定释放,有效实现舒缓身心的心理治疗成效。如:当前比较著名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曲子在前期就选用了散板的表现手法,串联音律,进而有效彰显琵琶曲的艺术性。此种节奏也被专业人士科学引用至“医疗事业”中,通过有效利用一些不显著的节奏音乐,来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其身心放松下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曲调中强劲与阴柔、节奏及节拍的拿捏、力度强弱、高低音等方面的不同,分别代表着镇静、亢奋、舒缓压力、缓解情绪、情绪调节等不同治疗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药物治疗主要是对机体突出的诸多病症进行治疗,需要借助外来因素使个体恢复心理健康。音乐治疗则是运用恰当的病理音乐,激起病患的情绪变化,促使个体身心受到治愈。这也是药物治疗与音乐治疗的本质不同。

综上所述,据现有实践结果证实,音乐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通过有效利用音乐情绪情感,刺激学生的心理反应,舒缓紧张情绪,进而使其发生诸多生理、心理的变化,从根本上实现心理治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1 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治疗

1.1 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应用 沙盘游戏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目前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1]。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 rSD)是沙盘游戏的一个良好适应证。PTSD是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状态,是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性患疾之一。而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Grubbs[2]对沙盘游戏运用于待所致PTSD儿童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发现沙盘游戏是创伤愈合与转化的强有力的媒介,在沙盘游戏中,这种儿童显示出释放他们的创伤以及逐渐愈合的过程。Louise[3]对56名4~5岁遭遇海啸后的PTSD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经过4个月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获得了积极有效的转变。沙盘游戏对儿童品行障碍也有着良好效果。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沙盘游戏能为此类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 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陈静[4]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进行了探讨,选取了30名行为问题的儿童,随机分为5组进行团体沙盘干预,经过8次(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儿童沙盘作品的主题、Conners行为量表前后测分数以及老师家长的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得以体现。沙盘游戏对一些儿童神经症,如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等同样有着积极效果[5-8]。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沙盘游戏在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也进行了探讨,证实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着积极作用[9-11]。由上可见,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1.2 沙盘游戏在成人心理治疗的应用 随着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的治疗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被广泛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和人格失调,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Ammann[12]把沙盘用于1例严重抑郁症的女性并取得良好效果。李江雪等[15]把沙盘游戏用于治疗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大学生,经过了16次以沙盘游戏为主的心理分析治疗,患者在边缘人格的核心症状尤其是情感和冲动行为方面变化明显,各项神经症状均有了很好的缓解;各项人格问题也得到较好改善。Zoia[14把沙盘游戏带进公共戒毒所,证明了沙盘游戏对药物依赖的患者同样有效。部分心理学家还将该方法应用于非临床人群,如在心理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应用[15-16],整合了格式塔、催眠、角色扮演等方法。还有一些治疗师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学、家庭系统治疗理论的背景下使用沙盘,使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 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教育

近年以来,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并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运用,为学校心理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沙盘游戏尤其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陈顺森等[17-18]通过干预实验考察了沙盘游戏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并将其与放松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沙盘游戏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且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樱井素子等[19]对一所澳大利亚的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沙盘游戏的尝试,发现沙盘游戏对改善这些儿童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良好效果。Van Dyk等[20]通过对幼儿园儿童一系列的沙盘游戏干预发现沙盘游戏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方式帮助适应障碍儿童缓解不良情绪及缓和内心冲突。儿童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儿童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沙盘游戏恰恰为这些儿童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宣泄消极情绪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过沙盘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从而获得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3 沙盘游戏用于诊断

沙盘游戏不仅可以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其发展过程中,沙盘游戏治疗师和研究者们还看到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的潜力。维也纳大学儿童发育研究者Buhler把沙盘作为诊断和研究工具,在沙盘游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自己的技术命名为“世界测验”,并将其标准化。教育心理学家Bowyer首次把世界技法用于儿童的临床指导并使此研究方法更加标准化,她制定了用于分析沙盘作品的5个评分标准(沙盘中所使用的区域、攻击性主题、对沙盘的控制、沙的运用和沙盘作品的内容),并且发展了分析正常和异常组沙盘作品的常模。除了区分正常与非正常之外,还指出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对沙盘的影响。蔡宝鸿等[21]以初始沙盘为研究对象,其结论为,初始沙盘具有特殊和重要的诊断意义,不仅反映来访者的问题,也提供治愈的希望、线索和方向。张日异等[22]对大学生孤独人群沙盘作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沙盘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发现沙盘作品不仅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质。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和价值,对发现和诊断来访者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4 目前沙盘游戏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综上所述,沙盘游戏的方法及治疗技术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并不成熟,在研究、应用方敏还存在不足:研究样本量比较小,主要局限于个案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局限,跟其他疗法结合的研究很少;疗效评价比较单一,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沙盘游戏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大样本的疗效对照研究,考虑整合性的研究和更全面的、长程的疗效评估。另外,沙盘游戏中对于个体的种族、文化、教育及宗教等背景都有关,对沙盘游戏的跨文化研究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郑元洁.沙盘游戏法及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25―27.

[2] Gmbbs G 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ndplay process of exually abused and nonclinical children[J].Art Psychother,1995,22(5):429―446.

[3] Louise L.Immigrant and refugee preschoolers’sandpla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sunami[J].t Psychother,2006,34(2):99一Il3.

[4] 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5] Carey L.Sandplay therapy with a troubled child[J].Art Psychother,1990,17(3):197―209.

[6] Nagliero G.Sandplay therapy and verbal interpretation with an anorexic Girl Sidoli M ,Bovensiepen G.Incest fantasies and self destructive acts:Jungian and post―Jungian psychotherapy in adolescence[M].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5:297―310.

[7] Tsukum K.An early adolescent case who was cured of motortic dimrder[J].J Psychosom Med,1996,36(8):685―689.

[8] 王巧敏,黄钢,章小雷.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9):691-695.

[9] 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D].保定:河北大学,2005.

[10] 潘燕华.心理分析取向的整合治疗模式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探索[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11] 宋建宏, 陈敏.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34-635.

[12] Ammann R(著).蔡宝鸿,潘燕华.等 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6―73.

[13] 李江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14] Zoja EP(著).刘建新,蔡成后.等 沙盘游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60.

[15] 张日.箱庭疔法渐入佳境[N].中国教育报,2006-2-16(004).

[16] Sweeney D S.Sandplay with couples,techniques in marriage and fanaily counseling[M]. AIexandf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02: 95―104.

[17] 陈顺森,徐洁,张日.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J].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

[18] 陈顺森,张日,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19] 樱井素子,张日.在澳大利亚某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J].心理科学,1999,22(4):350―353.

[20] Van Dyk A,Wiedis D.Sandplay and aessment techniques with preschool-age children.Drewes AA, Carey LJ,Schaefer C.School-based play therapy[M].New York:The Commonwealth Fund and Ha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16-37.

第4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基因行为有“开关”

基因可以解释部分隔代遗传现象,但不能解释全部。有一种神秘机制,超越基因,在它的作用下,你可能最大限度地与所处环境相适应,但也可能生病、郁闷或二者兼具。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这一神秘机制“出轨”,正是肥胖症等“生活方式病”席卷全球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胚胎计划”现象,即基因与环境积极互动,使生物尽可能存活。

这种化学变化影响基因行为――在不改变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情况下,激活和关闭基因行为或使之低调发挥的机制,称作“表观遗传”。每个有生命的生物体都有一个基本的表观基因组,相当于控制基因功能的“使用手册”。在整个生命中,生物体通过与环境互动编辑“使用手册”,不断添加或删除“使用说明”。

环境影响可遗传

生物学家长期以来认为,当遇上卵子,原有的表观遗传信息将被胚胎删除。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基因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环境对基因产生的影响可代际遗传。

2006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怀孕时吸烟的女性,其孙辈可能患哮喘。通过研究瑞典某农村聚居区19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料,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以前营养摄入充足的男性,与在饥饿中长大的男性相比,其孙辈患糖尿病几率高4倍。

上述现象表明,青春期是对外界环境影响最敏感的阶段;而女性的卵子在母体还是胚胎时就已产生。由此推断:原有的表观遗传信息并未在代际传承间遭“抹杀”,胚胎的DNA中仍存有和卵子形成初期对外部环境的部分记忆。

英国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斯蒂芬・贝克博士说,只要搞清健康组织中的表观基因组是什么样,就能知道病变组织的表观基因组出了什么问题,“从理论上说,这将为研究所有疾病铺平道路”。

心病来自出生前

最新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因素不仅影响人的身体素质,还能诱发心理疾病。尽管心理疾病具有遗传性,但单纯的基因研究无法做出解释。

心理学家耶胡达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开办了心理诊所,专门收治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奇怪的是,病人中数量最多的并非幸存者本人,而是他们的后代。这些人虽未经历大屠杀,却也为心理焦虑和情感障碍所困扰。

2001年“9・11”恐怖袭击给耶胡达的研究提供了机会。直接因“9・11”留下心理创伤的人并没有预计的那样多。于是,她把187名“9・11”时正怀孕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当时距离爆炸中心非常近,后来均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她们的婴儿出生一年后,压力激素水平显示,其心理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母亲因为基因的缘故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并把这些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有一种现象让我们相信这是“胚胎计划”所致,即只有“9・11”发生时离预产期少于3个月的母亲,她们的孩子更易产生心理焦虑。”

细胞“失忆”可防病

表观遗传学有助于各种疾病的病因研究取得巨大突破,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呢?英国心理学家汉森说:“如果要改变肥胖症的表观遗传,父母得在分娩甚至受精前就处于健康状态。”汉森建议,从长远来说,更有效的做法并不是把肌肉松弛的成年人骗进健身房,而是在青春期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何通过修补表观遗传过程预防疾病?汉森和格卢克曼公布的一项实验显示,给按照“设计”一定会发胖的老鼠注射激素,该激素具有欺骗性,会给老鼠身体传递“已经胖得可以”的虚假信息。老鼠们每天吃高热量食品,其中未接受激素注射的老鼠迅速发胖,并患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接受激素注射的老鼠则依然苗条。这是全球首例胚胎计划可被逆转或干预的证据,在医学界轰动一时。

这并不是说,为预防肥胖症,在孩子刚降生时,父母就要给他们注射激素。但重塑个体、使之与外界环境更协调的可能性的确激动人心。为把可能变成现实,赖克目前把从DNA中删除表观遗传标记列为第一步,之后将试图“‘说服’细胞放弃它们承载的信息,重新成为干细胞”。

上述设想没有一项可能在短期内用于临床,但癌症专家正在研发一种新药,删除基因中的表观遗传改变,激活本不该关闭的基因行为。此种药物可用于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

第5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摘要】 《内经》中蕴藏着丰富而朴素的医学心理学学术思想,包括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内经》中的有关中医心理治疗思想:祝由、情志相胜法、暗示疗法、言语开导法、气功行为治疗法等是我国古代唯物观心理学,亦是我国心理学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 《内经》;心理学;心理治疗;祝由;情志相胜法;暗示疗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医学心理学则是一门将医学和心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探索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发挥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1]。《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蕴涵着防治心理疾病的丰富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现略谈一二。

1 《内经》中的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2]。《内经》对心理活动过程作了精辟论述,在《灵枢·本神》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等精神活动产生的由来,“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些对思维过程的具体描述,与现代心理学所表达的认知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悲、忧、恐等五志是对情感的具体描述。

个性心理特征,即人的气质、性格,是中医学体质学说的重要范畴,个性[1]是稳定于个体身上且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它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如《灵枢·通天》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论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特征,这些差异往往决定个体对情志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3]。《灵枢·通天》按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把人群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是把人按五行分类,再分为五个亚型,根据人的气质性格总共分为二十五种类型。此外,《灵枢·论勇》根据人体脏气有强弱之分,禀性有勇怯之异,再结合生理特征,把体质分为两类。

《内经》心理学概念的论述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和五脏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心理活动是五脏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五脏的生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所藏之精气活动的体现。脏腑病变可导致情绪改变,情志失调也可产生疾病,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反映,该理论为后世医家诊断、治疗心理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内经》中的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是一种病因治疗法和身心整体治疗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治疗病人的心理障碍,达到缓解和治愈疾病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医生的言行情态等影响患者的情感、性格、举止,以改变患者的神情行为,从而使之恢复正常[1]。

2.1 在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时,一定要全面综合地审察病人的情况,除了审察病人的常规体征,如脉象、舌象等外,最主要的还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神志,以及其言行举止。

2.2 在注重病人心理因素的同时,也必须发挥医生的能动性。医生能够全面地综合分析病人的心理,如其欲望、志愿、知识背景、社会处境,所经历的变故以及心理类型。同时要了解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规律性,对人的心理整体性有深入具体的认识,还要懂得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

2.3 医生对病者的“主动—被动模式”要变为“共同参与模式”,一定要有病人的配合,充分调动病人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病人要正确地对待疾病,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双方良好的配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要注重“医德”与“医术”的结合,不能片面地强调医术,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会相得益彰。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行医态度,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3 《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心理治疗方面,《内经》亦提出了许多大法,体现中医心理治疗的特点,有:祝由、暗示疗法、情志相胜法、言语开导法、气功行为治疗法等,在此略谈其中的几种。

3.1 祝由 “祝由”就是通过分析疾病的起因来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理情绪,以达到治愈心理性疾病的目的。“祝由”之名始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澹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由此可以看出,祝由是一种很早的治疗疾病的方式,甚至早在出现针灸、砭石等工具治疗之前。《灵枢·贼风》篇:“帝又问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说的是巫医掌握了一定的治病方法又能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用“祝由”的方法就能够治愈疾病。

3.2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是《内经》对中医心理治疗的最大贡献,与现代的行为治疗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和《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中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提出了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法则,即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并列出了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的情志相胜规律,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七情五志太过,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3.3 暗示疗法 《素问·调经论》说:“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这是暗示疗法的最早记载。暗示法是指在“无形”的条件下采用语言、表情、手势或其他暗号含蓄地对病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做法。暗示疗法在各科临床上收效尤佳,其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通过语言、针灸等作为暗示手段,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促进身心处于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3.4 言语开导法 《灵枢·师传》指出,在治疗疾病时要“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即医生通过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暗示等法对患者启发诱导,助其分析病情,说理解释开导以解除病人内心忧烦之苦[4]。医生一定要陈明利害,告诉患者如何进行调养及治疗的具体措施,讲解其疾病可能向好的趋势发展,安慰使之明晓道理,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起到改善病人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3.5 气功行为治疗法 即现在的气功,从其本质上看也包括一定的心理疗法因素,主要目的在于精心调神,进而调身。《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呼气,独立守神”,《素问·异法方宜论》的“导引按?”指的是气功类健身防病方法,包括呼吸、吐纳、叩齿、按摩等,促使患者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改造、矫正不良的行为,树立正确行为模式,既可进行心理治疗,又可养生防病[5]。

4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内经》中的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唯物观心理学,它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珍贵遗产。当前,世界文明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因社会适应不良导致的心理疾病空前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医学心理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内经》中的许多关于心理学的认识,我们应该将其作系统化的分析和整理,以充实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适合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同时应积极汲取国外心理诊疗的新理论、新方法,使心理学理论更完备,更具有时代性,使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本土化。

【参考文献】

[1]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78-282.

[2]董少萍.论七情致病的内在因素[J].中医药学报,2002,17(6):333-335.

[3]刘建新,危 玲,李 花.《黄帝内经》所论情志致病原因之我见[J].中医研究,2004,17(6):10-12.

第6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灾难不仅让人学会去关注原本毫无关联的其他人,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2008年5月12日到现在,绝对是中国人继唐山地震后,最关注地震避险信息和自救知识的时候,在关注灾区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免不了情景投射:如果是我们,能做什么?远在美国的科学家们也在模拟可能发生在11月3日的加州7.8级地震情景。

特大地震的恐怖之处在于,除了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外,地震中受困人群最容易遭遇的骨折和截肢、灾后的肠胃道传染病及空气性传染病,以及从懵懂到害怕到拒绝的心理路程,因为被大众所熟知,因此被关注的程度比较高,相应得到救助的可能性也大,而一些普通营救人员不知道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最快的重视,可能会把营救人员的辛苦都白费了,因为,他们的疾病是隐形的,最晚会在被救后三天才出现。

挤压综合征 隐藏的杀手

受困者会因为长时间挤压,引发肌肉坏死,从而产生大量的钾。这些钾流入血液,会引起高血钾症,与此同时,组成肌肉的高浓度肌红朊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无论是高血钾还是高浓度肌红朊,都会引起急性肾损伤。这两种要素叠加在一起,会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或缺血性休克。

之所以称挤压综合征为隐藏的杀手,是因为一般人在被重物挤压两个小时后,肢体就会麻痹。如果同一个位置被压迫小时后,肌肉坏死的可能性为25%;96小时内,肌肉坏死率高达46%。

第一例挤压综合征报告出现于1941年德国炮轰伦敦时,当时的受困者被飞机残骸所压,救治被挤压者的是英国医生埃里克・比沃特斯。他发现,患者虽然没有任何溃烂或外伤,但身上有红色血点,肢体肿胀,尿量极少,尿液呈红褐色,很快,患者面色苍白,直冒冷汗,并出现呕吐现象。当时比沃特斯接收了四例相同症状的患者,都不治而亡。挤压综合征分两种,一种是受到冲击,另外一种是被埋压。前者受伤部位可以明确看到,因为受压时间短,治愈的可能性更大,后者因为埋压时间长,危险会倍增,从现有的案例看,国外报告挤压性肾综合征的病死率高达60%以上,国内有报告(包括地震伤)死亡率仅为6.7%。这个数字的得出,和国内很多抢救中忽视挤压综合征也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个病的表征非常弱。

在这次汶川地震救灾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士兵在救出被困者前,会给他们喝水。这个做法非常可取,除了可以缓减被困者的缺水状态,对于挤压综合征的缓减也非常有益。此外,我们在电视直播中可以看到,受困者一经解救,就会马上接受输液,这样的救治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阻碍挤压综合征的继续发展,当然。最后确定是否患有挤压综合征,还需要到有血液透析条件的医院做进一步分析。

幽闭恐惧症 终身的心魔

如果说挤压综合征会在被救出后三天内集中爆发,幽闭恐惧症可能会出现于任何情景相似的某一时刻:进入狭小黑暗的空间,比如电梯、船舱、车厢内,会脸红、心跳、出汗、眩晕,甚至窒息。这样的恐慌会持续在空间里的整个时段。

幽闭恐惧症不是一种显见的疾病,和许多心理疾病一样,大多时候,并不能得到有效而彻底的治疗,任何一种和自己童年心理创伤或恐怖记忆相似的情景都会引发不可抑止的恐怖表现,在大灾难中幸存的人,尤其是地震后被掩埋,最后得以生还的妇女和儿童,很可能会终身受到幽闭恐惧症的折磨。

现在对幽闭恐惧症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高压氧治疗。这种被广泛用于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原发性脑损伤的治疗方式,也在被用于治疗汶川地震幸存者,包括截至5月18日发现的58例气性坏疽病体,这些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交叉感染的气性坏疽是由厌氧菌引起的,只有高纯度氧气存在的环境才能快速杀死病菌。

问题就在于,高压氧治疗本身需要在封闭狭小的舱内进行,就是说,把那些刚从封闭狭小黑暗埋压地解救出来的人,又被送往封闭狭小的高压氧舱进行治疗,从精神上说,等同于二次伤害。这和很多电视记者,拿着话筒对一个刚刚失去父母的孩子说:你现在心里怎么想,你是不是很悲痛?效果没有任何区。

当然,比起身体疾病的紧急性,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要相对靠后。除了在挽救生命的排优性考虑外,还因为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的时间更长,使用的方式也更多样。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是一个感染了气性坏疽的幸存者,她/他不幸也成为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那么医生第一位要做的事,当然还是先杀掉厌氧菌。

好在,在这次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心理干预专家的出现,他们也给出不少很实用的建议,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灾后心理的重建,会比灾后家园的重建,来的更艰难。参照对2005年印度洋海啸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心理调查,发现他们患焦虑、紧张和幽闭恐惧症的几率比正常值高3倍。

第7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而造成的,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加上一些媒体的不实渲染,很容易造成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为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故本院进行此次试实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且均为首次发病。患者中已排除合并患有精神认识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患者中男患者有61例,女患者有31例,年龄57~82岁。其中有7例患心绞痛、31例患脑梗死、33例患心肌梗死、17例患脑出血,4例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学及以下学历有37例、初中学历为32例,高中及以上为2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检测患者的心理状态,测试工程由专门的心理医生完成,对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理解选项内容的患者,需逐条解读,发放试卷92例,回收92例。并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结构进行分析。对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制定了以下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饮食科学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结合医嘱,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与生理的需求;饮食要少盐、少糖、少脂,重视荤素搭配与营养均衡,多吃粗粮、水果,少加工的食物;戒烟戒酒,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可适量的进行户外锻炼[2];

(2)病症护理: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中常出现精神恍惚症、焦虑、抑郁及强迫症,因此医护人员要以更加耐心、包容、和善的心态面对患者;与患者交谈时,语气要亲切、缓慢,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详细向患者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与相关的注意事项,运用大量的事情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多倾听患者,了解患者真实的想法,多鼓励、支持患者,引导患者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患者家属多沟通交流,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技巧与知识,帮助患者家属更好的照顾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与温暖;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都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要求;若患者因心理问题产生失眠、焦躁等状况,若情况严重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安眠药或镇静剂,但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规范;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2℃,湿度为50%[3]。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常见的心理疾病

92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几率为94.56%;主要表现为焦虑(24例)、抑郁(27例)、精神恍惚(16例)、强迫症(11例)、焦躁(9例)等。

2.2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对比

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抑郁、焦虑、强迫是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患者要长期忍受疾病的痛苦,并且随着自身年龄增长,身体各机体功能都在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需要更多的依赖于他人。这时患者很容易对自我存在产生怀疑,,逐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4]。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缺乏一定的了解,常常会往负面的方向思考,或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有按时吃药等,从而出现焦躁、强迫等心理问题。因此在进行护理时,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提升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了解,注重患者的内心感受,多与患者沟通交谈,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治疗观念。

实验结果显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病为94.56%,在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其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本院认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精神恍惚、强迫与焦躁,对其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的正确认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徐秋.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7(15):183+173.

[2]赵荣.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14-215.

第8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焦虑症是指不安、焦虑、紧张等情绪障碍为主的神经症。因其表现的核心症状为情绪不安,故亦可说是最单纯最基本的心理疾病。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它是以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过分紧张、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或者发作性惊恐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万分。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多难以接受。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本文应用意向对话心理疗法配合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2010至2011年在吉林市中医院治疗的患者,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诊断为焦虑症。在治疗过程中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其中A组为意向对话心理治疗+中药治疗(15例);B组为中药治疗(15例)。A组女6例,男9例;年龄在41~17岁之间;发病年限在4~12年之间。B组女7 例,男8例;年龄在36~18岁之间;发病年限在4~14年之间。2组入组前半个月未服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治疗,无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无药物滥用史。

1.2 治疗方法

1.2.1 意向对话心理治疗 治疗组采用意向对话心理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意向对话心理治疗包括:①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掌握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咨询目的,明确双方义务与权利。②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进行全身放松,让来访者进入潜意识或无意识状态。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的意象对话,扫描来访者的内心状态,引导来访者调整自己的意象画面,改善自我。④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结束意象对话,回归现实。⑤布置家庭作业,预约下一次的咨询时间。

1.2.2 中药疗法 2组均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分型进行治疗。方剂选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1.3 疗效评定 采用四级疗效和HAMA(汉密余顿焦虑晕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减分率>75%为治愈;50%~74% 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显示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都有显著差异,A组(实验组)疗效远优于B组(对照组), P

2.2 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 异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时,2 组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

3 讨论

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与遗传、神经系统代谢紊乱、社会压力及个性素质关系密切。当人情绪变化时,人体心血管系统会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和舒张,可以引起各种临床症状,但通过现代医疗检查手段,也检测不出患者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同时该病的难治性及易复发性,给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1]。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跟人的心理活动分不开的,药物可能改变患者的一时症状,但不能确保有复发的可能,也不能改变患者的认知方法和行为模式,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缩短疗程又能预防疾病的复发[2]。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博士发明的一种本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它认为一切心理能量都来自身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求表现和寻求紧张释放,这就是所谓的“本能”。人的一切活动都由本能决定,它们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或乔装改扮的。心理能量的产生,一种是在适当的心理状态下,心理能量自发产生,有如泉水在心中流出,没有与特定的情绪结合。人们在想象生命力的时候,常把它想象为水或者是火,这两个意象都可以反映生命力的一些特点。另一种形式的本能力量被激发出生命力,当一个情境需要生命力的时候,由于本能的存在,在本能中激发出了生命力。心理能量被激发后,表现为一种兴奋、激动、唤起一种内驱力或动机,继而表现为一种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图象和情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的图象和情景不同,而图象和情景也会改变人们的情绪。本文作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使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因而症状有了相当大的改观。焦虑症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属七情不舒,气机郁滞,进而气血不通,心神失养。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心安神法治疗本病。主要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治疗本病的代表方剂,临床随症加减用药。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作者运用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使患者认知、情绪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清除疑虑,缓解焦虑症状和不安情绪。本文选用意向对话心理治疗联合中药经典汤剂丹栀逍遥散联合治疗焦虑症亦取得较好疗效,比单一应用中药治疗焦虑症效果更好(P

参 考 文 献

第9篇: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VR时代 虚拟现实技术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077-03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已成为日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从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并推出头戴显示设备开始,VR、AR、视场角、刷新率等新的名词就开始不断地涌现。随后,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已领头进入VR领域(晓月,2016)[5],阿里巴巴宣布成立VR实验室,联合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等建立VR内容输出标准,推动高品质VR内容产出,20世纪福克斯及CNN等许多公司相继投入VR内容制作。VR目前就像一块“香饽饽”,从Facebook、苹果到索尼、三星,全球的科技巨头似乎一夜之间纷纷卷入了消费级VR的风口。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眼镜、虚拟现实摄像机……各种设备层出不穷。如今,VR市场的的确确正在迅速接近顶峰。此外,随着VR技术瓶颈的逐步攻克,刷新率与屏幕分辨率的极大提高,其他方面的技术如输入设备在姿态矫正、复位功能、精准度、延迟等方面的持续改善,VR技术也趋于成熟。2016年,VR技术被消费者真切地体验到,人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将能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到虚拟现实产品,真正体验虚拟现实技术,VR时代真正来临了。

虚拟现实领域的先驱Burdea认为:“虚拟现实是合成的计算机用户界面,通过视、听、触、嗅等多种感知渠道对现实进行模拟”(Riva G、Botella C、Geron P、et al.Cybertherapy,2004)[7]。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三维立体的模拟环境,借助传感头盔、数据手套等专业设备,使用户进入虚拟空间,实时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技术模块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虚拟现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酷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时空、使人既能沉浸其中又能驾驭其上的和谐环境,一种虚拟的体验方式,创造了联系第一世界(物理客体或物质状态的世界)第二世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和崭新的第三世界(虚拟现实世界)(卡尔・波普尔,2005)[1]。随着VR技术的大爆发,VR时代的来临,日益平民化的VR技术给心理治疗带来了便利和福音。

1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1.1 安全可控性

虚拟现实技术能模拟危险的情境,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与传统疗法不同,虚拟现实提供的安全环境可以让患者大胆地去体验和探索,各种困难、失误、无法预测的事件和戏剧性的结果都可以反复练习,而实际上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虚拟现实还具有可控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障碍程度来设计治疗过程,营造非常个人化的治疗环境。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反应变量,根据具体需要在因素的数量、速度、刺激呈现的排列顺序上灵活多变,根据难度和挑战性刺激可分为不同等级反复呈现。

1.2 逼真的临场感

虚拟现实技术可提供各种直观的感官刺激,在与虚拟环境中,可以看到各种景象,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触摸物体,可以闻到香气,使人直观形象地感受环境和事件,同时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传感装置能把感觉封闭起来,使患者感觉身临其境一般。逼真的临场感有利于治疗的实施,有利于患者全身心投入治疗,有利于患者心理问题的呈现。

1.3 体验性

虚拟现实的体验是一种在虚拟情景中进行的体验,虚拟现实中的体验不仅具备虚拟性,而且具备多样性,可体验着现实社会的诸多体验,甚至体验着现实社会无法获得的各种体验,如体验一些已发生的事情如战争、灾难,从心所欲地游于“象”,戏于情境,跨越时空的界限,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更多的治疗体验。伽达默尔认为,体验不仅是经历了某件事,更为重要的是从经历中获得了某种情感和体悟,自我的意识慢慢和体验融为了一体。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正在试着将它延伸到更多有意义的领域,其中一个就包括医疗界。虚拟技术可应用于治疗拥有心理创伤的病人,对于各种心理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症、甚至遭遇过事故而留下心理阴影的病人都有治愈功能。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从各方各面提高亚健康状态的人以及精神疾病病人的生活水平。

在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中,使用虚拟现实手段制定特定的虚拟情景并将患者暴露其中从而引发其焦虑,达到治疗焦虑障碍的目的(王广新、李立,2012)[3]。VR技术用于建立虚拟的社交情景,建立与患者的进行社交活动的虚拟人物,患者被置于虚拟社交情景中接受治疗。在虚拟的环境中,渐次暴露患者所焦虑的情境,逐渐提高患者对焦虑的阈限,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恐惧症的治疗中,VR技术主要用来建立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虚拟情景,把患者置于这种虚拟的情景中实施暴露疗法。除了在虚拟场景中运用暴露疗法治疗恐高症,虚拟现实技术还可用行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动物恐惧症(如蜘蛛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与真实情景相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虚拟情景可使患者避免出现过强的恐惧反应,同时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们在遭受创伤性事故或重大灾难后较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这类疾病的理想疗法是情景暴露法,但一般情况下很难重现个体当时遭受创伤和灾难的情景,而运用VR技术可以让患者所害怕的事情或情境得以重现(Ready、D. J.、Gerardi、R. J.、Backscheider、A. G.、Mascaro N.、& Rothbaum,、B. O,2010)[6]。通过对应的虚拟场景刺激患者或用来缓解内心的压抑情绪,使他们重新体验当时受伤的经历,让患者直接面对创伤性事故,从而消除恐惧,使患者认识到自己认知上的扭曲。要使治愈起到实际效果,必然要依据患者个体所经历的事故进行针对性还原与重现。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行为认知疗法主要使有利的、适应性的行为得以重建,使错误行为方式得以治疗性的矫正。VR技术主要模拟患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幻觉。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给患者,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些幻觉是由疾病引起的,是一种病态的不正常的心理,帮助患者忽略生活中出现的幻觉。在治疗期间,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哪些行为方式是错误的,从而改变其行为方式。

在厌食症的治疗中,将VR技术与认知行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VR技术制作模拟厌食症患者的虚拟人,让患者观看这种虚拟人成功完成各种对体形有严格要求的任务(Riva G、Bacchetta M、Baruffi M、Rinaldi S & Molinari E,1999)[8],从而纠正患者对自己体形的态度和认知,帮助患者处理挑战消极认知和信念,修正患者的体像观念。

在自我接纳的心理治疗中,利用VR技术,患者可以体验不同的身份,甚至其他形式的自我,进行角色扮演(柳菁,2008)[2]。通过扮演,将自己介入到对象中去,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当事人的角色,在替身扮演与不同视角的转换中体验不同自我,挑战原有假设。

在情绪困扰问题的心理治疗中,采用VR技术与艺术疗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虚拟现实头盔与头盔配套的画笔进行创作,完全自由地进入到“画的世界”进行艺术创造,让患者透过创作释放不安情绪,缓和情感上的冲突,澄清以往经验。同时,在将意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中,传递出个人的需求与情绪,使其人格获得调整与治疗。

在应用VR技术时,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可灵活运用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与技术。行为治疗可以应用VR情境来激活当事人的心理障碍,认知治疗可用VR情境来评估情境记忆或瓦解习惯性的选择性注意模式,精神分析学派治疗可用 VR环境作为情结象征系统来唤起或释放情感,经验派治疗可用VR技术将当事人从外部世界中隔离出来,并帮助其练习正确的行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可用VR技术构建艺术表达平台以缓和情绪冲突。虽然VR技术可广泛作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但仍需要治疗师的正确指导。

3 具备心理调节功能的3D梦幻类虚拟视景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急剧加快,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加大,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紧张的工作氛围,激烈的职场竞争,错综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们身处其中,压力如影随行,精神紧张、精神焦虑、心情抑郁、内心悲伤、心理失衡等负面情绪频繁出现,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障碍频频发生。针对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紧张焦虑、心情抑郁、内心悲伤、心理失衡等心理困扰,从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出发,运用想象放松疗法和冥想疗法的原理,一方面通过唤起宁静轻松舒适情景的体验,来减少紧张、焦虑,控制唤醒水平,增强内心的愉悦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冥想的环境,让人学会静下心来体贴自己的情感,检视困顿,调整心灵。从这两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原理出发,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心理治疗方法中所描绘的环境,建立一个三维的立体的梦幻类虚拟场景,营造一个适宜冥想与放松的氛围,通过在虚拟视景系统中的沉浸与互动体验达到心灵的放松与调整。

通过具备心理调节功能的3D梦幻类虚拟视景系统起到心理调节的类似体验,虽然是虚拟的,但它给予人们的体验却是实实在在的。系统可以有效吸引注意力,使注意力集中于感觉之中,体验轻松感,完全地沉浸于冥想之中,缓解内心的烦恼,释放情绪,达到心理干预与调节的作用。心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免疫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行为效率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吴娜娜、严由伟,2008)[4]。此外,系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进行心理调节和缓解压力的渠道。

3.2 系统框架构成

具备心理调节功能的3D梦幻类虚拟视景系统具备放松治疗与冥想治疗两大功能,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含显示立体视觉设备头盔显示器、数字化设备数据手套及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硬件通过计算机接口与软件系统对接。软件系统包含四大部分,分别是放松的视觉环境、轻松的听觉环境、主动的治疗体验及心理调节提示,四大部分由交互声音、环境声音、视觉跟踪、碰撞检测、自主漫游、环境模型、特效系统、文字提示及语言提示组成,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环境模型和特效系统对应着放松的视觉环境,通过3DMAX、unity3d等软件构建虚拟环境,打造放松的视觉治疗环境,实现视觉上的放松体验。交互声音及环境声音对应着轻松的听觉环境,运用交互声音和环境声音营造轻松舒适的听觉治疗氛围,如悠扬的背景音乐、潺潺流水声与虫鸣鸟叫声等。视觉跟踪、碰撞检测及自主漫游对应着主动的治疗体验,主动的治疗体验以与场景的自由交互主动完成视觉听觉上的治疗体验,不仅可以以自己的视点在虚拟场地自由漫游,浏览和观赏梦幻类虚拟场景中的景色,获得放松体验,而且可以在虚拟场景中选择合适的地点静坐冥想,实现身心的主动调节。文字提示及语言提示组成心理调节的提示部分,提示用于提供提示指导,辅助心理调节的顺利进行,如在进行冥想治疗时,系统可以提示如何进行冥想呼吸。总言之,视觉环境、听觉环境、主动的治疗体验及心理调节提示共同组成一个适于放松和冥想治疗的心理调节系统,硬件数据手套、鼠标键盘和虚拟现实头盔用以实现虚拟现实心理治疗系统的体验,利用传感设备实现连续不断的人机信息更新,看到立体画面,听到模拟声音,达到身临其境的放松体验,获得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放松冥想治疗体验。

3.3 虚拟治疗过程

通过这样的虚拟现实技术达到的治疗过程是,心理压力大的人坐在一个很舒服的椅子上,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免去闭目想象,同时排除外界的干扰,通过虚拟视觉设备直接看到虚拟的景象,用视觉刺激代替想象空间,看着这如梦如幻的景象,听着簌簌风声、潺潺流水,一切是那么的舒畅自在,焦虑也都一扫而光,进而获得愉悦轻松的感官体验。通过交互设备数据手套鼠标键盘与场景进行互动,主动完成视觉听觉上的放松治疗体验,不仅可以以自己的视点自由漫游虚拟场地,浏览和观赏梦幻虚拟场景中的景色,体验在和煦的阳光下,聆听风声虫鸣,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乐趣,充分享受美景和情趣,心境无比舒畅。第一人称当事人的视角更能引发患者的情绪反应与认知改变,这种症状上的缓解和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可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若具备虚拟现实设备,足不出户,在家中就可体验着超乎常规的虚拟生活,利用电脑和沉浸式立体头盔设备,获得身临其境的放松体验和冥想体验,释放和缓解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使心身愉快、轻松。

4 结语

虚拟现实是电脑模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革命性地突破了以前二维成像的局限性。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的视觉形象生动活跃,交互自然,获得的体验逼真。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将逐渐走进主流消费者市场,人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将开始真正体验虚拟现实技术,VR时代的来临了,日益平民化的虚拟现实技术给心理治疗带来了便利。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心理治疗中,突破了传统心理治疗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了安全、可控的个性化治疗手段,使人直观形象地感受环境和事件,且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更多的治疗体验。虚拟现实能在现实与病魔间为病者和医者构建机架,让患者在虚拟世界面对现实世界不愿意面对的心理问题,在虚拟世界实现心理治愈,并将治疗的效果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彰显,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心理治疗提供更加便捷有力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45.

[2]柳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8,31(3):762-764.

[3]王广新,李立.焦虑障碍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77-1286.

[4]吴娜娜,严由伟.中国七种心理卫生相关杂志心理干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314-315.

[5]晓月.2016中国VR行业预测研究报告[J].互联网周刊,2016(7):121-122.

[6]Ready、D. J.、Gerardi、 R. J.、Backscheider、A. G.、Mascaro、 N.、& Rothbaum,、B. O. .Comparing 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to present-centered therapy with 11 U. S.Vietnam veterans with PTSD[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 2010,(1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