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

第1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1.1专业课程评价督促引导技工学校教学活动

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重要的部分,对教学起着督促、引导等重要的作用、和明确的目的,科学、严谨开展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起显著促进作用,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特别能提高技工学校学生技能水平。

1.2专业课程评价是技工学校教学活动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验和判定教学效果,是了解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教学效果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3专业课程评价在技工学校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

检验教学效果、反映教学问题,因此说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价要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对教育有着激励作用,激励着教师学生发展,促进教学的不断反思和改进;引导着教学方法和目标稳步推进。保证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评价可以检教学效果,有效地评价教学,促进教学的发展。不单纯在某个教学阶段和教学时刻检查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培养的不同教学对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教学要素都围绕教学评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

2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技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教学模式相比,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社会竞争中,技工学校相比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改变技工学校专业课程评价尤为必要,引领教学专业技能是必由之路,对于技工学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如以下问题。

2.1应用性评价体现不明显

突出应用型技工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重视技能培养,在教学中加强操作技能,到企业就能顶岗生产。这也是技工学校与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最大区别点。技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受大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技能教学的核心地位在部分技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指导教师缺乏,偏理论教学、而显得实习教学有脱节等方面。因此,应加强技校的课程教学特点,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来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2.2单一专业课程评价对教学指导作用不强

专业课程评价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的主体,按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向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内容、途径、资源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使其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对学习者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另一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为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依据。于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过依赖于考试对教学评价方法,这种单一的以考试为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几乎对教学没有任何的知道作用。

2.3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

评价不能有效体现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能够玩游戏和上网等,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必要性,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探究评价不能有效体现。

3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方法的创新

3.1建立符合技工学校教学特点的评价方法

在技工学校中,加强实践极强的专业课评价,专业课程极具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注重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大量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开展教学,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显得相当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较为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评价方法要与技工学校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特点相符合,是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评价体系建立要以学生为基础,符合社会需要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3.2评价形式要以丰富多样为基础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不能注重考试结果这种评价形式,还要充分抓住学生对问题理解和认识深度以及老师在课堂讲授中引导的做出评价。开展不同激励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组织技能比赛,观摩和参与一些大型比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完成必要困难等形式,从而避免学生人数多,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往往难以开展,流于形式。可以让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其他组完成的任务作出评价,最后由老师作出总结性评价。通过多形式的学习引导活动,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第2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课程 课程优化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30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在各行业里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必设课程和重点课程。加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探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了。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此,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针对其未来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使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教学岗位上迅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1 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和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大。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的深入开展,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而由于生源差异、城乡差异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重视的差异,致使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非常大。

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开设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师范类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外,他们都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服务。而现阶段,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类学生所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几乎完全相同,缺乏针对性。并且目前大部分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教材内容上也并未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项目设计,造成教材内容不适应于师范类人才的培养。

2 课程的优化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师范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课程整合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特点,其课程的优化应该面向师范类专业的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其课程设置不是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简单删减,而应结合各专业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以便更好地为将来的教师职业服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在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师范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教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一方面可以采用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必修和选修课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课程可以进行如下分层: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操作、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信息浏览和搜索、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下载与上传)、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高级程序设计(如:C语言、Visual Basic)、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语言、Flash、Photoshop、Authorwar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内常用的软件工具,用以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美术教育专业可开设计算机图形图像实用软件等;音乐教育专业可开设作曲软件和音频编辑软件等;数学教育专业可开设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等;化学教育专业可开设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等。

在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而言,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需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设立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制。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达到学校免修的要求可以允许免修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而直接参加第二层次课程的学习。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素质,并且能使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各方面的技能。对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可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及相应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开设,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发展要求进行选修。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介绍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面,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化改进:

1)注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适合计算机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而是通过严密的课程设计,使之贴近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让学生学习时有更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实训教学。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设计与其职业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课程实例的设计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3)注重计算机学习方法的培养。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计算机工具性使用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学生中对于计算机“过分娱乐性”与“过分复杂性”的两种极端理解,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技能,使计算机能在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辅助工具。

3 结束语

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课程体系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进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第3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生新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校计算机教育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从最初的为科技计算机服务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现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普遍采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然而,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异常蓬勃的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教育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有了根本性变化。但与此同时,现今大学计算机专业,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

    1、学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来自城镇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就已经接触了计算机,城镇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大部分城市家庭也拥有电脑,有些学生拥有了笔记本电脑,甚至IPAD等高端个人电脑,他们对办公应用和网络应用甚至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已有所了解, 所以高校面临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 学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发展趋于缓慢,致使许多学生认为, 该课程只是对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内容的重复, 与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 因而导致学习兴趣减淡、学习动力削弱,所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体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是研究计算机本身,而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重要的是应用。

    2、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的教学方式较笼统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给新生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但从教学大纲、课件和教学形式来看,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开设初衷就是强调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就会使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了却用处不大,例如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CAD制图、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学习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设计软件等。但学校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时, 并没有综合分析这些需求。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每天都在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每天面对过度的信息轰炸,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都会出现,以笔者目前所在的高校为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在学完既定课程后,会安装操作系统的占25.3%;能够进行计算机组装的仅占15.7%。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1)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没有涉及到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硬件组装这两方面的内容;(2)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知程度非常浅,完全是为了应付随之而来的考级。这充分说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3、考评标准较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设计操作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成绩主要以考勤分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现状,结合笔者在本课程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改进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1、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提高, 计算机类课程的授课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前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授课+机房上机"的授课模式已逐渐被"机-课"一体的授课模式取代。以笔者目前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为例,课程中的理论性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微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等) 适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而其它的实践性很强的章节(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应用、多媒体设置等)即使在课堂讲授,并不见得有多大效果,因为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演示,由于教学设备与环境等因素,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老师的操作过程,特别容易忘,这样就浪费了课时。建议改变这种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在多媒体机房进行这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跟随老师一起操作,在实践中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2、打破笼统的教学模式

    第一、我们应该灵活的调整课程内容。例如,可以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作为基本的内容, 要求所有学生学习, 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点进行选修。例如,财务管理类的学生可以选修电子台账软件,金蝶软件等。建筑设计的学生选修CAD等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偏向理论的课程,也可以同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起学习。这样一个宽松的氛围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可以提升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竞争力。第二、合理的安排课时。我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为56课时,理论与实践各占28课时,而其中的office办公软件不管在理论与实践课时中都占了很大比重,这样就造成了课时分布的不合理,像这部分完全就可以用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实践,比如:硬件的组装、系统的安装都要有固定的课时,添加到公共基础课程里,要纳入年底的考核当中。

    3、健全考核形式,综合衡量学生实力

    《计算机基础》的最佳考试方式是笔试与实践结合,并且应该以上机为主,考勤分只占较少一部分。三者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例如必修课程上机比例可设为70%,选修的课程可设为30%。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平时成绩以上机实践课作业为主,考试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展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前景

    1、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未来的高校,将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为适应这种要求,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而具备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更是重中之重,除了引进权威师资,加强队伍建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新发展,才能为全面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升就业率和高校的竞争力。

    2、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大部分的企业要求的不再是"专才",而是"通才"。大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信息素质,才有可能在走向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独立处理工作职责,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贡献社会的同时谋求自身的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的"含金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中,都将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时代的需求,计算机教育应面向社会,与时俱进,与各学科发展接轨,与时代同行。

    参考文献:

    [1]陆志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实施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4)

第4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工具课程;管理学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37-02

Cours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anagement Specialized Computer Tools//Liu Guos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on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majors for a variety of computer tools,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tools, and proposes a main objective of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tools course curriculum.

Key words computer tools cours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methods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zhou, China 510631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管理学的有用工具,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工具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领域的各种计算机工具,代表了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管理领域的科学化改革。因此,管理学的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课程是今后高校管理学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新世纪的管理学专业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管理学计算机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学专业计算机工具课程代表了现代管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我国管理学领域从传统理论教育转向现代化科学教育和我国新型管理学领域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管理学专业特点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研究管理学中某些特定问题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和工具加以辅助,其中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工具对于管理决策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非常迅速,各种管理决策问题都难以避免地面对海量数据和复杂的环境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面,单凭传统理论和单纯的脑力输出,是很难作出精确最优的管理决策,必须依靠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用各种计算机工具对现实情况进行模拟和数据处理,对管理决策进行数据支持,才能得出优质的管理决策。因此,各种计算机工具对于现代化管理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2.1 管理专业学生思维特点

管理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首先,管理专业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发散的,同样面对一个问题,可能理工科学生从一两个方面入手,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能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想到解决相关问题的多类方法。然而在另一方面来看,管理专业的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比较直观,这是跟工科学生抽象性思维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同样面对一个问题,理工科学生善于把问题具体化,针对问题的特点建立一个描述问题的模型去进一步分析推理,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结果,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管理学专业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联想到很多跟这个问题相关的理论方法,但往往只停留在这一步,很难进一步地对问题进行抽象推理,利用各种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因为各种计算机工具是把各种理论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并进行集成封装,往往只需使用者直接调用指令进行实现,这恰恰说明管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工具的必要性。

2.2 计算机知识较薄弱

然而,管理学专业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主要是进行文档的处理和资料的搜集,平时比较少对一些专业计算机辅助工具的使用,对于各种计算机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是相当的陌生的。如果想很好地掌握这些计算机工具,一个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是非常必须的。因此,为管理学专业学生设计合适的计算机工具课程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3 教学方法探讨

3.1 初期以概念性教学为主

计算机工具实质上是对各种理论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封装,要很好地掌握各种计算机工具,除了对各种计算机工具有所了解外,必须对其中的理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内在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概念是各种理论和工具的基础,掌握好计算机工具和其中理论方法的每个概念,就好比理解了其中的一个框架,对于学好计算机工具十分重要。再者,管理学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有限,从概念入手,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显得更加重要。

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2)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正反两方,讲清概念。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总之,在进行概念性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学生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非常重要。

3.2 中期强调学以致用,分析真实案例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工具和其中的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而对于实际的操作仍然相对陌生。因此,接下来应该让学生慢慢接触实际的东西,在课堂上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案例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将对学生有极大的启发,因此在选择案例上有所讲究。在案例的选择上,主要选取以下几类,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1)选取表面上很容易解决,但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的案例;2)选取有多个目标指标,但各指标之间存在互斥性的案例;3)选取数据量大,解决步骤多,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大规模处理的案例。

在案例讲解分析的过程中,注重跟学生的交流,不能让学生单纯地听讲。因为仅仅让学生听讲,就不能让学生完全地进入案例的分析里面,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因此,当遇到一些典型问题的时候,给一些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综合大家的意见,并给出问题的常规解决办法。这样既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能让学生切身地进入到案例的分析里面。

案例分析讲解完成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动手,重新操作一遍案例的解决过程,这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中所用到的各种方法,又能训练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结束之后,让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再一次让学生重温案例的解决过程。

3.3 后期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完成中期的案例分析阶段之后,学生对该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考虑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程的后期将会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师设计若干个跟本课程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挑选,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利用本课程相关知识独立完成题目,撰写报告。

这个阶段,学生将经历一个分析题目、构思解决方案、动手实现和撰写报告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4 结束语

由于现在学生找工作的压力比较大,提高学生的对于各种计算机工具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就业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管理学专业计算机工具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个初步探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计算机工具课程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必要性,并根据学生和计算机工具课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该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进一步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师忠凯.《计算机工具软件》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5):133-134.

[2]王黎萍.在计算机工具软件课程中实施“三步法”教学的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14):18-21.

第5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摘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办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本文结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谈谈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策略。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细分为如表1所示几个能力模块。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开发主要包括网络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网页设计、广告装饰设计制作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开发及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交替、“双证”课程的融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逐步建立,行业产品换代频繁,导致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岗位能力的需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能够根据行业需求来进行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实现产学“零距离”的教学模式。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一个动态机制,能够根据行业调研信息和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行业人才需求分析高职教育是面向地方行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走社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及课程设置“四步曲”。即通过社会行业需求调查研究,构建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几年的调整,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社会实际需求、行业实际需求及学生实际需求信息,构建出社会需求岗位群,对专业作模块化分解,对课程作进一步的整合,从而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我院注重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对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通过信息收集分析,不断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新,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始终保持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依托行业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过程(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形确定,每门学科根据所属模块专业方向,围绕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技能训练或能力培养,传授工作过程知识;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构成扩展能力模块,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每个模块可以包括若干个子模块,它们也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以我院为例,我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煤炭行业、IT行业,深度融合煤矿安全、煤矿产量监控网络技术知识,调整课程设置,制定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交替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确定“网络工程与管理”的核心能力为课程主线,按照“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专业方向(三个模块)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别与行业建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表2所示)。

突出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和工作过程本专业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注重“工学交替”的科学实施,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相对独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计算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实践能力目标主要指培养“建网”、“管网”、“用网”三个模块的实践能力。本专业依据工学交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实际工作过程制定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课程标准,重组课程内容,联合开发《网络交换设备安装与调试》、《煤矿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等7门核心课程(见表2)。

工学交替、岗证结合、注重“双证”课程开发“工学交替”指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这里的“工”和“读”的指向均是学生。“岗证结合”指行业工作岗位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即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受企业选拔、考核,在岗位上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对于“双证”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它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标而组织的专业课程的统称;从微观上看,则是某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直接对应、紧密联系的一门或一组课程。“双证”课程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协作开发。“双证”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即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展开设计与开发,按照工作过程或结构的要求来形成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结构,使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所以,在“双证”课程开发中,应遵循“以工作过程(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以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规范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如图2所示)。

以我院为例,2007年,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行业调研及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本专业与更多的业内著名企业深度合作,引入行业内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全程按照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实施“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新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过程分为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工作两部分,两者交替进行。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第二、三学年,学生以工学交替形式学习专业课程。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另外,引入了行业内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实施“岗证结合”教学模式,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岗位的完全统一。该专业网络工程、网络艺术设计、网络开发三个课程模块分别与联想(阳光雨露)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引入CompTIA A+系列资格认证;与重庆龙形广告等公司合作,引入CEAC系列资格认证;与重庆港澳软件等公司合作,引入SCJP系统资格认证等,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及岗位工作过程知识结构三者的统一(如图3所示)。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工学交替和岗证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双证”课程的开发来实现的。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正确处理好工、学、岗、证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地融入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赵倬.浅谈模块化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第6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项目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构建

典型工作任务下项目课程开发的研究,较早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引进这种课程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工科专业中起步较早,但都处在探索研究之中。高职教育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项目课程重要而富有特色之处是在于其突出结果论,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既可以理解为制作的一个物品、一个故障、或者一项服务。依据项目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

一、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作用与意义

1.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专业课程方案的形成,必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

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专业实训课程,是以职业任务和行为导向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学习课题单元,是对完成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全面的、综合的和系统的能力准备。作为高职院校以培养地方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所设置的课程方案必将以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为课程目标基础,依其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门类,参照其工作过程,通过课业设计,形成体现以地方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能力的优化课程。

2.专业主干项目课程的形成与实施,必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必然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按照工作逻辑,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项目课程标准的形成,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研究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主干项目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重建教师的能力,通过大范围地吸引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项目课程的形成与实施,对专业教师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实践中,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课程方案的实施,为高职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提供范例。

首先通过研究,确定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一条培养金华地区乃至我省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大力发展我省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其次,通过对计算应用人才其岗位需求的分析,构建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体系,对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全新的理念在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形成计算机应用人才高职培养模式具有指导性价值,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实践,结合社会需求提供理论研究。再次,通过研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互学习有着重要价值。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专家指导委员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开展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反映我院毕业生的主要问题:一是从事一线的计算机组装与网络构建或企业应用软件管理与维护工作时的基本素质不高,表现在刚工作时的能力与较新员工比较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从事企业材料组织工作及营销的毕业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业务洽谈技巧欠缺、不能准确地理解客户意图。三是从事企业IT方案策划及实施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策划组织项目实施的能力欠缺,统筹创作的空间有限,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通过专业调研发现其中的几个要点:对于加强校企合作,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实际操作项目教学来完成;对于加强团队精神可以通过以团队方式完成实训项目来加以改善;对于加强综合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在专业综合课程里面开展项目教学来解决;而上述的几种解决策略,与进行项目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思想是相当符合的。

通过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总结,汇总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为:计算机软硬件管理与维护能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与应用能力;企业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程序编写与测试能力;ERP实施与维护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等。结合金华本地的特色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出了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能力包括三大部分: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企业应用软件及商务系统的维护能力。

2.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技术的现象,教师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等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师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把企业成熟案例引入课堂,把书本的理论要点融入案例,强调实践教学,通过上机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与实践订单人才培养。该专业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即在二年级学生中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组成订单班级,三年级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流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企业互派师资,校内校外交替进行,学生在毕业前三个月正式上岗。迄今为止,该专业有四个订单班级,与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对日软件外包项目的软件编码》订单班、与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软件测试与维护》订单班、与浙江搜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与运营》订单班、与金华利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与运营》订单班,订单班学生到企业就业和实习,受到了企业高度评价。此外,编写课程大纲时充分融入职业资格鉴定要素,做到课证合一。该专业作为金华市劳动技能鉴定中心IT类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浙江省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委托鉴定点、Linux高校推进联盟金华分支机构,开发了职业技能鉴定与题库,开展了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安防、计算机维修与调试、网络管理等职业资格认证。历年来,学生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达98%以上,其中获得高级证书达到55%以上。

三、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坚持以“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立足金华、面向浙江,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统。我校计算机专业群采用的是“3+X”人才培养模式,即用“语言模块+数据库模块+WEB模块”3个模块垒实职业基本能力,通过突出强化职业核心能力“X”;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企业信息化实施为平台,重点培养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企业信息系统实施及维护能力及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采用“订单培养”、“厂商认证”、“项目实战”等多元化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我校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着重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计算机网络与系统管理员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通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从职业分析入手,用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收集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汇总如图中圆角矩形框的内容所示。

根据专业的人才调研需求,适当调整了专业的课程模块,弱化了语言模块,增加了多媒体应用模块,结合区域性的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汇集,得出了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四、结束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统开发有它一定的操作步骤,通常会按照从组建专家批导委员会、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课程的步骤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调研,只有经过大量的调研,经过多轮次的实践,才有可能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做得更加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现有项目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实践,也仍然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2]高林,鲍洁.高职课改“三重门”[J].教育与职业,2008,(3).

[3]鲍洁.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框架体系[J].职教通讯,2007,(2).

第7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1)12-40-03

0引言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软件工程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南京邮电大学这样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校,除了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计算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开设此课程外,还专门设有软件工程专业。同时,基于软件工程在信息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非计算机专业为了本学科实际应用的需求,也开设了此课程,例如我校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培养计划中把软件工程作为专业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也专门开设了GIS软件工程课程。

软件工程课程由于其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对软件工程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设置有一系列软件工程相关课程,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了软件工程导论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课时安排和先修课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既完成相应的理论讲解和教学,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本文中,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软件工程教学为例,讨论了如何紧扣专业应用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本校资源,通过合理安排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实践环境等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课程内容,进而为后期学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改革课程设置,完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攻方向为网络教育和知识工程,目标是培养出拥有扎实的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及宽广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驾驭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上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教育技术学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满足专业的实际应用要求,从2002年开始,学院领导与各任课教师多次探讨,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软件工程课程作为高年级的专业课,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先修课程,涉及领域较广,所以在开课学期、学时安排、实践性环节的衔接等方面更要精心安排。我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开设时间由最初的大三第一学期调整为第二学期,因为此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开设完毕,能更好地将以前所学课程结合起来。学时数在以往教学中为理论授课32学时,软件设计实践性环节40学时。在最新版的培养计划中,为了突出课程的重要地位,理论和实践性环节的学时比重均有增加。实践性环节的设置除了认知性导入实验程序设计(上机),还安排了软件设计Ⅰ,另有专门针对本课程,完整实践软件工程理论的软件设计Ⅱ。这三门实践性环节分别在第三、四、六学期开设,学时分别为32、16、32。这种模块化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强化实践能力。具体理论课相关信息参见表1。

根据这份培养计划,我们在课程建设时,以课程群为目标,以此实现多课程之间的协作和有机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综合掌握知识。

2 加强课程开发,更新教学内容

为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相应地,教材也应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同时反映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使教材的选择紧跟时代步伐。我们的教材基本三年更新一次,先后使用过的教材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工具”,高教出版社史济民主编的“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等,目前采用的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张海藩编写的“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这本入门教材从实用角度讲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符合“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的原则,很适合作为基础性教学的教材。国外引进的教材一般更多强调软件工程的实践性,可以作为补充,我们把郑人杰翻译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和“软件工程一理论与实践(影印版)”这两本经典书籍作为教学参考书。

3 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调研,国内外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较常采用的有面向实践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面向实践教学法包括与行业人员合作的教学法、基于项目维护的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的教学法、以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模拟教学法使学生能在一个较大规模层次上以快捷方式在学术环境里参与实践的软件工程实践,这种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以一种更贴近现实软件开发环境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得到应有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该方法需要购买模拟器,目前在在国外教学中使用较多。我们的教学将实践教学法的几种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合理运用。

3.1 构建学生团队,实现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案例导向、项目驱动”为指导思想,进行开发实践。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教材会配套一些实例,例如张海藩的教材附录中,分别针对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给出了完整的开发过程的描述。除了教材的这些实例,我们从历届学生的软件作品,以及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中,选择了一些合适的课题,作为案例的补充。给学生展示往届同学的优秀设计,可以给他们一些信心,觉得自己有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最终具备开发完整系统的能力;而教师选择自己的科研课题,因为是本人熟悉的领域,讲解时更加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项目开发过程。

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有足够的合作学习实践的机会,学会与人交流协作的技巧。学习该课程之前,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开发完整软件项目的经历,虽然有了课堂上的案例示范,但要做到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会贯通,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方向,模拟公司的项目组织方式建立团队,选择题目,开展实践。在授课过程中,设置了一些阶段检查点,团队定期提交作业,前期主要是文档的形式(此时因为学生开发经验所限,教师会提供文档大纲和样例),并且分组在课堂上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实现师生互动。在实践性环节的软件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将项目形成可运行的软件,并完善所有的文档,最后演示和答辩。

3.2 多课程协作,建立实践教学团队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践性环节中,实现了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层层递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实践环节内的课程不是各自为战,一开始就要

联动效应,为此建立了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协调合作。这是一个贯穿四年的长期任务。例如最早的一个实践环节是程序设计(上机),本环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的编程能力,选择审题、分析、设计、实现和调试,写出实验报告;软件设计I的实践内容是综合性的,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数据结构A,可视化编程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在这两个实践性环节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化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逐步将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工具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使学生初步体会软件工程方法与各种软件开发的关系。

软件设计Ⅱ要求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的软件类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一套需求分析,做一套完整的软件设计,编码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进行一次完整的软件测试,实施一次系统运行和软件后期制作。在结束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后,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和弥补其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业务与技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对该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还须逐步探索,不断完善。例如在指导方式上,由原先的单个教师指导改为团队指导,团队中的老师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可以给学生全面的辅导。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稍微调整课堂项目中的组合方式,可以让选修了Web技术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合作,以开发出质量更高的系统。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实践,除了课堂同步的实验任务上述的三个实践性环节以外,让同学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其他竞赛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从大二开始,我们采用跨年级组队的方式。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尽早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有利于以后的课程教学。在毕业设计时也可以继续早期的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出―个功能更完善的系统,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

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的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将科研心得、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以及实验项目设计中。通过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为学生科研创新配备指导教师、将教师科研基地同时作为学生创新基地等措施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3.3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组成团队进行软件工程全过程的实践。传统的考试模式很难反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在实际工程中运用项目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更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促发学生的团队工作效率,同时,出于教学方面的原因,教师应该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到项目工作中。在我们的考核中,笔试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核项目开发全过程,这一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占到50%或以上。项目评分采用“团队分为主、个人分为辅”的方式。要求每个团队提交作业文档时有个自我考核部分,说明每人所做的贡献。教师先以团队为单位,对项目作业划分出初步的等级,然后根据各人在项目中的分工进行调整。这种评价机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

3.4 充分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实现信息化教育

我校非常重视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于2006年购买了国际高校通用的Bl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利用该平台,可实现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课程习题、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在线教学与学习、在线实时交互讨论等功能的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该平台还可以帮助教师在网上实现团队管理。教师项目任务,学生进行选题与分组等都通过该平台实现。每个项目根据软件开发进程划分为若干子阶段,每一个子阶段都设置了提交成果的截止日期,超时者无法提交所完成的作品,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严谨、有序。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反馈,进行教学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信息化教育的特点: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系统开放化。

4 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软件课程效果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文献[5],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选择了一些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调研。研究对象包括最近两届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班的同学,以及一些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结果如表2所示。篇幅所限,在此没有列出所有问题的具体选项,仅把它简单划分为五个等级。针对不同的题目,这五个等级分别表示少到多,或者差到好的渐变程度。例如第一题:你在大学获得多少关于软件工程的知识?五个等级分别代表什么都没学到、学到基础、学得比较多、学得很深入、达到专业水准五个选项。为了让读者对研究结果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表中我们并没有给出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在总人数中的具体比重,只是标注出被学生选择最多的一个选项。每个问题之后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结果分别代表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同学的选择。第九个问题因为对后继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所以标注出选择人数相对较多的几项。

对比两者不难发现,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学到了较多的知识,且项目完成的满意度也较高。由于这些同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是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所以对软件工程的知识相对掌握得更熟练。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先修课的教学还得进一步增强。先修课的不足容易导致开发进程的不顺利,学生无法把理论上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调查中,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实践性环节的实施还需要继续改进,这一点在以后教学改革中需要更加关注和完善。

第8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年来,国家调整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强化了信息产业的地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如何以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为指针,围绕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技术创新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问题,是新形势下一项紧迫任务,对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各学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能力。

2现代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相关理念也渗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中,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信息技术中需要很多的变换和数据处理,采用的算法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如快速傅氏算法、离散余弦变换、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与回归拟合等。在算法实现上,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信息领域中的数据运算、数据变换和数据处理都可融入计算机程序中。

(2)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同时,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得到飞速发展,也使得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获得广泛的应用。

(3)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结合更加紧密,促进了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更新换代。以通信系统为例,传统通信系统的终端、传输和交换这三个子系统的界线不再明显;通信系统的业务类型已由通话为主发展到了传送语音、数据、传真及图像等多媒体的综合业务;计算机技术直接决定着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通信协议及系统性能,使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依存和协调发展。

(4)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线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试验更加便捷、高效,出现了许多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覆盖了电子设计的全过程。电子系统的设计已离不开计算机,EDA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电子电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计算机教育应重视的环节

3.1明确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有效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必须明确本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2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内容虽有独立性,但在很多情况下已很难将计算机技术单独分离出来,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多结合计算机技术。例如,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己编程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3.3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已渗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中,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才不致于使专业课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脱节。只有使本专业教学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完成计算机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层次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

4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要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计算机新理论和技术。同时,要根据本学科领域内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构建合理和优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第9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平法;钢筋算量

1 引言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职业院校更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要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的安排也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规范的出台而迅速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它强调通过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平法,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各设计院也普遍采用了这一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看懂平法表示的结构施工图,如何根据施工图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工作。而开设平法与钢筋算量相关课程的院校甚少,有些院校也只是在施工技术课程和建筑识图课程中顺便简单介绍,这样就导致很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后根本看不懂结构施工图,施工、造价、管理就无从下手了,因此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刻不容缓。

2 平法的概述

2.1 平法的概念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的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由建设部批准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G101 即平法图集),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已在全国广泛使用。

2.2 平法的优点

通过平面布置图把所有构件整体地一次表达清楚,使结构设计方便、表达准确、全面、数值唯一、易随机修正,提高设计效率;使施工看图、记忆、查找方便,表达顺序与施工一致,利于质检,利于编制预、决算。运用平法制图规则,通过施工人员的识图会审,对平法设计图纸全面熟悉、掌握,并对结构层面构件与标准构造部分翻样,为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与数据以及加工大样。

2.3 平法图集的种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与推广,平法理论已逐步完善,应用也已经普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也已经先后出版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101系列的标准图集,包括: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G101-3(伐形基础)、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3 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必要性

3.1 适应行业的发展,培养专业的钢筋翻样人才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新结构不断出现,各种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不断出台,高层、超高层、大型建筑比比皆是,复杂结构十分常见。钢筋涉及的构造知识理论不断丰富,平法规则基本普及,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逐渐淘汰,识图、计算和操作难度也不断提高,钢筋工程越来越呈现出相对独立性、复杂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没有丰富的结构理论和专业训练是不能胜任钢筋翻样工作的。传统的钢筋翻样人才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行业对钢筋人才的要求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应建筑业精细化分工的需要。要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立即看懂施工图纸,必须开设平法识图的相关课程。

3.2 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是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核心专业知识,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职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建设行业施工员岗位,预算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程量的计算,又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而钢筋是一种在工程上用量多,价格高的材料,钢筋工程量能否准确计算,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所以必须开设钢筋算量的相关课程,才能使学生胜任岗位工作。

3.3 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是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特点与关系所决定

平法,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方法,与传统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相比,读图更困难,平法图集包含的内容多,蕴含的结构设计思想深刻,钢筋的使用部位和种类多,识图、计算复杂。让学生自学或者以讲座培训的方式,是很难达到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并且平法识图主要就是要看懂钢筋的布置规则,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又是拿着平法结构施工图去算的,所以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关系密切,合二为一来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本文是作者是根据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总结,通过和往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交流,结合所从教的陕西省理工学校的实际,同时参考了部分兄弟院校的一般情况所写,旨在把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相关课程尽快加入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