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新闻传播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发展史

第1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介产生了很大冲击,诸如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和时展节奏相脱离。而报纸媒介要想在这一竞争市场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新媒体主要是在移动电视以及网络等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视域范围内,其存在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新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新主力军,快速占据了信息传播市场。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开放性和网络的实时性。微信、微博、论坛等大众平台的大力发展让新闻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不能相比的。[1]另外,新媒体中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没有空间的限制,并且还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媒体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能够传播信息,使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沟通比较便捷地进行。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传统媒体要及时地寻求发展道路,否则会面临迫切的生存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与发展策略探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变化。

处在新的媒体发展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组织结构层面的变化就比较突出。虽然受到了行政管理以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报社还是在结构改革方面有了不少的收获。要能对新技术加以利用,从而推进报、网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形式上要能进行积极创新和管理创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工作流程的变化是在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媒体生存的必要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优势互补”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2.新闻信息源的变化。

在传播主体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时代,其中的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而新闻工作者则是承担着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制作的职能。即便如此,在信息的数量上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量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2]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由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向着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源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及言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3.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在接受以及新闻的手段、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更多的媒体对多媒体加以应用,在多种终端介质上进行听、说、读、写,这样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多种化发展。报纸新闻的信息来源以及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些新的变化对新闻的传播效率和速率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发展策略探究

1.传播渠道的整合发展策略。

发展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对全新的发展模式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报纸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将传播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受众的范围进行扩大。在当前竞争比较激烈的发展环境下,报纸要通过数字化的转型对新的生存空间进行拓展。同时,其最大优势就是内容生产能力,而在信息社会,传播渠道的单一对新闻的扩散力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所以,报纸传播要将自身作为基础,对新的传播平台进行积极整合,进而有效地拓展传播渠道,这样新闻传播影响力才能得到扩大。

2.报纸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的交互策略。

报纸媒体跨界传播之后,除了在社交媒体上有所创新,在用户行为和轨迹上也产生了新的传播数据。互联网用户每个月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工具搜索报纸的频次达到300多万次,并且每个月以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报纸在跨界传播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黏合度,更加凸显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截止到2015年3月,纸媒微博粉丝量持续增长,党报粉丝量突破5800万。[4]纸媒在微博领域的粉丝数量、传播影响持续增长。390份各类报纸媒体在新浪微博的总粉丝量达到3.34亿,并且每个月以4.7%的速度增长。

3.报纸新闻传播的数字化策略。

报纸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则要进一步地加强传受互动能力,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嫁接数字技术对传播速度的加快。新媒体是新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对先进新闻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有着指导作用。报纸由于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到达读者手中时就已经在新闻价值上打了折扣,传统的报纸媒体就要致力于电子号外的发展,这在时效性上能够得到显著的彰显。[5]电子号外对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这将对传统纸质报纸的传播模式和形态都带来巨大的变化,为报纸数字化目标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报纸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只有实现在优势上的互补,才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此次主要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在这一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希望能有助于报纸传媒在当前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芸.用户黏性视角下报纸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对策[J].新闻世界,2015(12):25-26.

[2]王悦.简析报纸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5(12):68-69.

[3]陈洁丹.怎样让报纸新闻“短小鲜活”[J].中国地市报人,2014(08):18-19.

[4]兰元.简论报纸新闻图片的选用标准[J].社会科学战线,2013(04):36-37.

第2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企业;网络新闻;传播趋势;探讨

一、网络传播的历史

从世界上第一份网络报纸《圣何塞信使报》1987年在美国诞生,到中文刊物《神州学人》1995年成为中国最早的网络报刊。中国网络新闻17年传播历程,从实践摸索到理论研究,由照搬传统媒体内容发展到独立运作。网络新闻市场激烈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新闻传播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趋势也基本同步于上述情况。从政府引导企业走向“信息高速公路”到企业自觉、自发探索新型的电子商务道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洪流催生着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也自觉、自发地不断得到探索,诸如“新闻中心”、“资讯中心”、“新闻室”、“NEWS”、“MEDIA CENTER”乃至独立的企业网络新闻网站以及网络企业新闻企业的诞生,种种实践性工作,都亟待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具备宣传、沟通、营销整合三大功能。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理所当然要为企业服务。经常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新消息,无疑是提高业绩、增加竞争力、扩大企业美誉度和公信力的一把“利剑”。 企业网络新闻的传播无论是企业综合新闻,还是企业行业新闻,抑或是企业产品科技新闻,其所有宣传活动都是围绕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打造进行的。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宣传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潜增效、技术革新和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以及生产工作中涌现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让外界通过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必然的选择。

二、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一方面是由互联网这一媒体的技术特性或者说网络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又是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相比较而言的。

简言之,就是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

1、交互性

传统媒体的逻辑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

2、海量性

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具体表现在: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

3、多媒体

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

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

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

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受到信号传输的限制;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

此外,传统媒介还有制作周期、截稿时间、播出时间等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受限很小,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

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

6、超链接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只能按线性顺序的限制。

企业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经济效益,并间接地为巩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网络新闻传播要及时地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反映产品的产量、产值、效益。要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本质性的问题。通过深入的报道,宣传企业各部门、各生产单位的成功经验,包括阶段性成果的报道等。

三、网络传播的趋势

企业是社会经济实体,企业许多工作具有社会属性,诸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保绿化、社会公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搞好企业的这部分工作,就是为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就能取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增强企业的信誉。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的新闻中心地位已经日趋突显,在这样一种发展背景之下的企业网络新闻传播除了搜索服务和交互功能逐步完善,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外,企业网络新闻传播正在迅速地朝以下方向发展:

1、传播的专业化

与传统主流媒体和综合门户网站不同,企业网络新闻的受众是特定领域的受众,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企业职工,同行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以及消费群体等。因此,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将朝着专业化领域发展。同时,企业网络新闻还更加注重专业领域新闻信息的深加工,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2、服务的个性化

网络时代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的受众不再是被动地选择阅读新闻信息,而是积极地、主动地选择。因此,企业网络新闻正朝着为特定领域受众量身定做新闻信息的方向发展。

3、营销的统摄化

整合营销传播是企业调动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企业内外所有资源,再造企业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以实现企业品牌传播目标的统摄。企业网络新闻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受众反馈”循环互动模式,就是整合营销传播中双向沟通的践行。在当今网络新闻媒体愈来愈为更多信息消费者广为接受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将发挥重大的龙头传播作用。如何加强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的建设,切实搞好企业网络品牌传播,提升企业网络品牌传播力,已成为中外500强的共识。

4、管理的总监化

伴随着网络传播环境发展的日渐成熟,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已经被提升到企业信息流管理的高度。企业网络新闻技术部也日渐成熟。企业网络新闻的传播亟需理顺企业记者、通讯员、企业新闻编辑和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的新型协调关系。企业媒体管理统一化趋势正催生着新型企业新闻管理机制的诞生。从组织构架上建构专门负责企业内外部新闻信息乃至负责品牌管理的“信息总监”就应运而生了。由信息总监统摄下的企业网络新闻传播,正在企业整合营销传播战略麾下,集成企业线上、线下一元化的广告、促销、公关等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管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在激发企业整体品牌的提升,促进企业目标的健康稳定地实现方面必将成为更多企业整合营销的选择。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因为网络新闻的受众是复杂的,它不仅有文字的爱好者,也有图片、视频、动画的爱好者。因此,网络新闻的编写不仅要内容精彩、文字优美,更要图片艺术、动漫动人,这样才能满足各种受众及网民的需要。

构建诚信网络,打造自己的网络信誉平台。网络诚信是网络发展的重中之重,网络新闻的监督最多的还主要靠网民,而我国网民的综合素质和监督力还不尽完善,这给一些不负责任的不法商人和别有用心的新闻传播者以可乘之机。他们即便失去诚信、捏造新闻也不会受到有效的制裁,只要换一个网名,或换一个域名便可“重新做人”,得不到法律惩戒,便给这些不法分子再次滥造新闻以平台之便。由于这些不法人员的随意滥造性造成了网络的秩序混乱,使网络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使网络新闻的发展失去张力和耐力。因此,如何规范网络信息平台,打造诚信新闻报道,这不仅是网络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维护网络诚信,还原健康网络。只要我们每一个网民认真努力,诚信网络的健康之路将指日可待。

第3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特别是新媒体领域的飞速前进,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数量要求日益增多,同时对能力的要求也悄然发声转变,传统的“采写编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改革显然没有跟上传媒行业的改革步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到无法与就业需求良好对接。因此,实践教学就变成了新闻传播教学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不是一句空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将他们打造成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1 实践教学中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思路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新的新闻传播思路推动着新闻传播的教学改革,面对媒介融合,我们的新闻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验教学条件有限

文科实践教学和理工科相比有其特殊性。理工科实践教学主要依赖精密仪器设备,文科实践教学则依靠于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数码设备和编辑软件。例如,数码照相、摄像机、视、音频编辑、网页制作、报纸编辑软件等等。

然而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对理工科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的投入,却不愿花大力气在文科实验室器材的投入上,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器材的更新换代非常之快,基本四、五年一些机型就淘汰了,学校对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资源短缺,软件和硬件跟不上时代步伐,学生自然就缺少了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1.2 实践教学体系割裂

新闻实践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新闻的动手能力培养相较于其他学科要好很多,熟不知,“扛机子”、“剪片子”这些技能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实验教学绝不是造就只懂一两项技能却没有感悟能力的“拍摄机器”。电视新闻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有新闻的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拍摄、后期剪辑、文字编辑、设计、评论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各流程之间需要进行很好的衔接,从而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然而,在新闻实践教学中,大多人都的对新闻作品制作过程并理解,认为不全面,认为实验课程中只包括技术和制作部分即拍摄、编辑等部分。因此,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重在向学生传授这一部分的知识,譬如电视摄像这门课,老师主要灌输的是电视摄像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如果缺乏好的新闻策划、新闻采访、相关文字的表达能力,那么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技能掌握得再好,也很难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新闻作品。

而新闻策划、新闻采访这些课程又在课堂上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策划方法和采访技巧都是靠书本和老师口头传授,更别说和后期的节目制作融合在一起了,这种割裂的片段化的教学体系很难让学生把各项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

1.3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落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闻实验教学中已经根深蒂固,理论学习是新闻学习的常见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后再进行实践演练,这对于其他学科效果很好,但对于新闻学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学生是一群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其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学习成果更是很难检验。然而在全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个人掌握所有的职业化技能,同时也隐含着专业分工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很好的人际协调、统筹调控的能力。

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环境与学生未来的媒体工作环境存有很大的差别,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学生毕业之后,到工作岗位中还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在新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去适应一个新的媒体环境。

2 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应用

2.1 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据相关统计,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人士的媒体工作经历相当丰富,大多由媒体人升华为媒体相关专业教师。根据近些年的调查,全美最佳的五大新闻院校中,很大部分的教授都有十年以上的媒体相关工作经历,所以可见从业经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我认为,国内新闻教育的一大缺憾就是在很多普通二本院校中,专业教师从业经历严重缺乏。目前,各大院校聘请的新闻专业教师大多都是高学位人士,其基本上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甚至是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但真正具备丰富实战经验、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却寥寥无几。也正是因为很多新闻专业教师缺乏从业经历,导致教师在讲授实验课程时使得自身也缺乏足够的底气,因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事实上,如果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好的话,在教学中便便无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因此,各新闻专业教师必须通过种种途径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复合全能型的新闻专业教师。

2.2 建设学生媒体团队

在新闻传播的教学中,可开创实验课程,建设学生媒体团队。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实战性的新闻传播学习平台。在实验课程中,建设学生媒体团队,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枯燥、固定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变为媒体空间,让班级成为媒体团队,让学生来扮演新闻作品成产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每个环节的工作。因此,新闻传播实验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带入到媒体的工作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效,实现教学的目的。以纸媒为例,学生可分别承担记者、编辑等角色,记者负责报道新闻;编辑则负责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同时,学生组成的媒体人团队内部也按个人能力、经验、专业的不同划分不同级别的职务,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除了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团队以外,也可以成立学生实践活动组织,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如建立以新闻专业为依托的传媒网站,增强新闻学子之间的交流,网站由学生自主管理,内容、管理、运营、推广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成立学校的微信宣传平台和微博协会,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边干边学,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为学生提供展示新闻成果的平台

第4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012-02

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间的产物,电视的诞生就源自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给电视带来的变化都是革命性的,从机械扫描电视到电子扫描电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都是革命性的进步。电视是目前最大众化、最具有效力的传播媒介之一。

随着村村通电视的完工,2009年,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7 39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 200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电视新闻是人们特别是广大7亿多农村人口获取信息主要渠道。技术的进步,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重点对如何顺应技术进步,提高传播效率进行了探讨。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1]。

1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电视与报纸、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的共性,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重要性等,然而电视新闻因其传播方式不一样有其独特性,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事实氛围的传真性,深度渗入的参与性[2]。

1.1 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电视信号以电波为载体进行传输,速度达到30万km/s。就传播技术而言,它可以做到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这一特点,让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1.2 传播符号的综合性

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这些符号形象、鲜活、直观、表现力强,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显示了电视新闻独特的魅力。

1.3 事实氛围的传真性

电视观众透过记者的镜头了解新闻现场所发生的新闻事实,观众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品味,产生共鸣、得到启示。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媒体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及时报道,当人们得知地震消息后对灾区人民所表现出的关爱和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再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1.4 深度涉入的参与性

电视将记者在现场的报道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与被采访者的交流和对新闻的挖掘,容易让观众产生亲切感,激起观众的交流欲望。

当然,由于早期电子技术发展的制约,电视新闻的传播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即转瞬即逝,缺乏重新可看性,过时不候,缺乏自由度。如今,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弱点不复存在,VOD技术、互联网的发展、IPTV等可以让您随时选择你想看的新闻。

2 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

2.1 由模拟信号转向数字信号发展

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模拟信号的采编播设备目前正逐渐淘汰。以BEATCAM为主要制式的前期采编设备慢慢退出历史舞台,DV、DVPRO、SX、IMX等数码设备开始登场。数字时代的到来,图像色彩还原更加逼真,采集更加高效,查找更加方便,编辑更加快捷,传输信号更加稳定。拍摄信号由标清发展到高清。

2.2 设备由大向小发展

拍摄要出动三四个人,两套对编机占据整个桌面,满屋子的机器也只能接收二三十套节目,这些曾是电视人的噩梦。从尼普科最原始的机械电视盘开始,曾出现过各种摄像机。以ENG便携式摄像机为例,从摄录分离,到摄录合一的BEATCAM,到数字式摄像机的采用,使得ENG摄像机具有更小巧灵便、解像力更高的特点。放像机由一个人抱不动演变成只有几斤重;一套100多斤的对编机被一台安装了编辑软件的手提电脑所代替。

2.3 功能由弱向强发展

一台摄像机不但有摄像功能,还具有编辑功能,让摄像师现场就可以编辑节目,节省时间;一台非线性编辑机不但可以精编节目,还可以制作各种特技,硬盘储存的节目从几十分钟提高到现在的几百分钟,甚至几千分钟;一台数字双向机顶盒,储存着几百套节目,一个遥控器,让你随心所欲想看你要看的新闻节目,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2.4 接收终端的多样性

电视新闻的接收终端已不限于电视屏幕,随着世界进入基于Web2.0技术的后互联网时代,接收电视的节目的终端,不但包括了手机、计算机、电视,还包括了地铁、机场、公交、医院、楼宇等各种移动多媒体终端。

3 电子技术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3.1 制约传播的及时性

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时空的距离不断拉近。早期,电视刚刚起步的时候,新闻的及时性无法得到反映,由于技术和空间距离的限制,很多新闻导播发时已经成为旧闻。现在,电子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发展,现场直播已成平常,即使是在珠穆朗玛峰顶端,深圳广电集团的记者通过海事卫星电话也可以实现“珠峰零公里环保行动”的现场直播,直播登山队员的每一个脚步。

3.2 影响传播的效果

电视符号由图像、声音、字幕等组成。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图像符号更清晰;话筒拾音效果不断提高,使声音更加逼真、现场感更强;字幕制作更具视觉冲击力,通过三者的叠加,增强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即使是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收看直播和点播720P甚至1080P的电视新闻。

3.3 提高了工作效率

早期的电视摄像,最少都要两个人,一个扛着摄像头,一个要背背包机,有的还要一个人打灯,一条新闻要四五个人,浪费了人力物力。如今,小巧玲珑的DV,拍摄出来的图像质量不但比原来的好,而且方便携带,一个人可以既做摄像,又可以做记者,通过手中的一个小小遥控器,就可以操控自如。一个3D动画,原来要一个工作组几十台电脑花费半天才能完成,现在一台电脑就可轻完成,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新闻的及时性。

4 对电视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建议

4.1 加快双向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到2015年,全国将关闭模拟信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后,电视频道资源理论上可以扩展到几百个,为人民群众选择丰富多彩的新闻源提供了呼出,而且各地都投入巨资进行双向改造,这样电视服务就由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互动,电视成为了百姓生活必须的一种工具,人们对从单纯看新闻转为选新闻,这也要求我们的新闻必须与时俱进。

4.2 利用3G技术,拓展传播形态

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如何让这“流动的电视机”更好地传播信息,必须大力开发“移动电视”,让人们除了随时打开手机看电视新闻外,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和汽车上也可享受实时的新闻节目,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大事。同时,移动电视还可以进入出租车、电梯等有线电视无法到达而人群又密集的地方,扩大传播空间。

4.3 借力三网融合,发展IPTV

目前,国务院已经通过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北京、上海、深圳等12个城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是指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由于IPTV具有时移、点播和强交互性,为电视新闻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 充分利用互联网 扩大传播范围

世界进入网络社会,据环球网报道,到2009年9月30日,全球有17.25亿互联网用户。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到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3.84亿人。网络电视成为全球传播中具革命性、最受用户喜爱的新媒体形式。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以视频门户、视频网站和网络电视台等名目出现的视频服务正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社会普遍关注和广电发展的热点,如何以广电为主导,建设好、发展好网络电视台,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3]。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传播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针对电子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电视新闻传播的策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各种信息,开阔眼界,更及时地聆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主编.中国电视新闻学.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3:152.

第5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广播的“狼时代”已经过来。据国内外文献研究数据表明:随电视、互联网的发展,广播在电子媒介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广播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却让广播无意中“柳暗花明”。私家车的增多,车主在开车时,更愿意打开收音机,接听广播节目。然而,这对广播业而言只是一个短暂的幸福,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另一种电子媒体取代车载收音机。

2广播自身特性决定不容其他电子媒介吞噬

作为广播人,我们既要看到广播面临的巨大困境,又要充满希望,广播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其他电子媒介轻易吞噬。

(1)广播收听无边界。与电视相比而言,广播具有移动性,不受限于家中、室内,只要是有广播频率覆盖的范围内就可通过轻松地收听节目。

(2)多媒体中声音具有独特魅力。在现代生活中,各种媒体迎面而来,除带来了广大的信息量和丰富的资讯,同时也带来了视觉的压力,一种新的需要随之而来,要求“释放眼睛”,“给眼睛减压,做个深呼吸”。广播是通过纯声音进行传播,恰好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在人们疲劳之余,打开广播,不仅可以释放精神压力,享受声音带来的,而且同样可以获得电视、网络带来的资讯信息。

(3)传播信息迅速,先声夺人。广播能做到随时插播、同步播出、跟踪报道。比如,采用记者口播的方式发新闻,一个手机(或电话)直通播出机房,就可以随时播报。可以频繁地利用现场直播,使新闻传播的时空距离接近为零,别的媒介由于没有广播设备那么简单,一般难以办到。遇有突发性事件、战争、自然灾害等情况发生,广播更有其独特的优势。

(4)广播制作成本低。相比电视片的制作而言,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数量上完成广播节目,它的制作成本要低的很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成本的角度说,广播是有很多竞争力的。

(5)新技术为广播发展注入活力。技术是广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广播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广播技术的发展史。在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时代,广播未来空间的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的传播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是多媒体信息时代三大最为重要的技术,专家预言“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当前,应用于广播领域的主要是网络广播和数字广播技术。

3广播的创新发展

(1)广播节目创精品。广播受互联网的影响,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好的节目存活了下来,并且倍受追捧,质量不过硬的节目面临着淘汰,这也迎合了“物竞天择”的法则。它也再一次告诉广播人,只有自身过硬才能赢得生存空间。对于广播工作者要尽其所能,以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追求品牌的目标,创造出精品节目。节目要求“新”、求“鲜”、求“活”。

(2)合理的规划、整合节目。以往广播节目有明显的“黄金时档”,广播策划人把重点节目安排到这一时档,然而随自由职业者、有车一族的增加,以前所谓的“黄金时档”也不再明显,所以要适时调整节目的安排。广播电台频率开通专线节目,也就是个性清晰的频道,稳定每个专线频道的听众,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使频道节目更本地化、专业化,让不同爱好的人随时收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最终使听众成为固定频率的忠实听众、粉丝。

(3)花气力挖掘老年听众。从年龄层次分析,中、年轻人愿意接受互联网,移动通信,要让他们专门为一档广播持续性的收听难度比较大。然而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更愿意使用原有的习惯,因此,老年人是广播收听的一个重要群体。广播人要抓住这一特点,深度挖掘老年听众。重新衡量老年市场,发挥已有受欢迎的老年节目的优势,增加老年节目。通过老年节目积极宣传健康知识、党政方针,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4)与新媒体合作共赢。越来越多的广播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网上直播和点播,从而克服了广播的不可见性和易逝性的弱点。另外,广播节目中设置的话题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放大后,再将受众的网上回应反馈到节目中,使广播通过网络更大范围地和听众实现良性互动,这不仅拓宽了广播的传播渠道,还提高了广播的影响力。广播应把手机在节目中的互动作用普遍化,即把原来主持人与听众之间一对一的电话交流扩大为在节目中与多个听众的微信交流,并将交流的信息经过整合再反馈给广大听众,把原来个人之间的沟通变为公众之间的交流。这样,由手机平台与广播平台互动带动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互动,从而实现广播与社会的互动。

4结语

第6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广播 传统媒体 互联网 新媒体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自1920年面世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新闻传播方式,先后与报纸、电视“平分秋色”,征服了数以亿计的听众,分割并占领了媒介市场中属于自己的领地和份额。传统的广播媒体在20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国,至少培养了几代忠实的听众。广播作为当时的主流媒体,在传播各类信息特别是传播和宣传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广播要想摆脱目前在新媒体时代所遭遇的困境,必须谋求转型,找准新的定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的生存困境

(一)传统广播媒体的优势逐渐式微

翻开新闻事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广播媒体在出现之初,相对于此前的报纸来说,其先天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时效性、伴随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众所周知,报纸一般每天出版一期,新闻有截稿时间,而广播则相对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广播新闻可以随到随编,最起码可以做到整点播发,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随时插播,甚至作现场直播,其时效性显然是非常强的。

传统广播的载体大多是半导体收音机,小型收音机是可以装在口袋里、放在旅行包里随身携带的,让听众在移动状态中随时接收新闻资讯播报;同时,还可以让处于工作或生活状态中的人们,一边工作处理事务一边收听广播,真正实现“一心二用”。广播的一些节目除了提前录播以外还可以在演播室进行直播,主持人通过热线与广大听众就设置的话题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听众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可以参与话题讨论,或提出意见与建议,其互动性也是三大传统媒体中最为明显的。

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广播的这些先天优势不再为广播所独享,一部手机打天下,新媒体在时效性、伴随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广播媒体,甚至比广播更强,这样,传统广播媒体的先天优势也就逐渐式微了。

(二)传统广播媒体的劣势日趋突出

广播新闻播报属于典型的线性传播,声音转瞬即逝,无法满足受众反复阅读或收听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它比不过能够反复阅读的报纸,也许正因为如此,广播曾给报纸留下了一定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当下又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而这恰恰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画面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无疑超越了广播和报纸。但是在网络时代,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业余时间和闲暇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难以拥有整块的时间连续收听或收看新闻节目,广播电视的线性播报逐渐失去了较多的受众市场。相对而言,传统广播所暴露出来的这些劣势却正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网络新媒体几乎可以把制约传统广播发展的这些“瓶颈”一一打破或消弭。在这种情势下,广播和报纸、电视均无法避免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和挤压,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面临必然萎缩。

(三)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挤压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对广播的冲击更加明显和突出,在新媒体用户突飞猛进之时,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受众日趋萎缩。虽然传统媒体仍然拥有一定的受众市场,分众化、小众化也让它们具有一定的立足之地,但受众量的减少与转移势必影响到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缺少受众的媒体,其成长空间必将变小,发展能力势必受到限制。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的多方挤压下,传统广播的发展空间和势头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处境较为艰难。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发展机遇

虽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但是它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最起码网络新媒体还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广播现有的地位和作用,传统广播仍然享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社会发展为传统广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其中老龄化阶层的出现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等为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两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到2050年左右,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对传统广播的钟爱一般缘于两个因素:一是接收信息的习惯问题。如今的老年人大多是在广播的伴随下步入老龄社会的,他们年轻时获取信息的媒介或渠道主要是广播,所以对广播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二是身体健康状况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往往不济,对阅读纸质文字和收看电视画面感到有些困难,于是选择广播便顺理成章。不仅如此,老年人因为退休的原因大多喜欢进行户外锻炼,使得具有移动性和伴随性特征的广播自然成为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他们接受信息的首选媒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和居民个人收入明显提高,普通市民的物质和文化消费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私人汽车和家庭汽车的保有量在持续增长,人们在使用汽车时凭借车载广播获取信息的需求也随之而来,车载广播的伴随性特征恰恰能够满足这种诉求,因此广播就成为驾车一族的不二选择。人们在驾驶汽车时既不能阅读报纸,也不能观看电视,更不能当玩手机的低头一族,车载广播应运而生正好占领了这一块信息接收“阵地”。从信息的内容建设来看,除了日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外,应用性和服务性较强的交通信息更成为车载广播首当其冲的重要媒介产品。

(二)国家制度设计给传统广播提供新的生存环境

从国家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层面出发,国家还会出台相关规定对传统广播予以特殊保护,主要用于在特殊时期、极端情况下使用应急广播向国人传达重要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出现断电、断网等非正常情况,使用传统广播则能有效发挥传播和组织功能,解决其他传播媒介缺失所造成的信息空档或信息真空问题。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等应急状态下,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提供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的广播体系。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政府直接面向灾区群众进行救灾的最有效的指挥调度平台,是政府公众和灾区民众沟通情况、传达意见的重要载体。按照德弗勒(Defleur M.L.)的媒介依赖理论(Media-system dependency),当社会转型冲突增加的时候,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会相应增加,如果公众不能寻找正确的信息渠道重新组织自己的信息环境,往往会不知所措造成更大混乱。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广播,为灾区群众及时提供权威信息、行动指导、科普知识、沟通渠道和心理抚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开播也是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有益尝试。从国际上来看,利用传统广播传播紧急信息、预警消息,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应急、救济手段和国际惯例。欧洲及美国、日本等均把广播等作为政府应急体系中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并由此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应急广播系统。在美国,从1963年开始就逐步建设了覆盖全美的应急广播系统,美国广播协会甚至要求政府规定手机制造商必须安装调频收音机天线,以确保在恐怖袭击、大面积停电等紧急状态下,绝大多数国人能够接收到无线电信息,以便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④由此可见,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给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三)媒体融合让传统广播出现新的成长空间

传统广播走媒体融合之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与报纸融合,开辟报纸广播版;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广播网;三是打造自己的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化产品。在传统广播创办初期,由于自身新闻采编力量有限,新闻稿源显得较为紧张,广播就依托报纸的内容,将尚未进入大众化、家庭化和市场化的报纸稀缺内容有选择地搬到广播中播出,既满足了广大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又解决了广播自身采编队伍不足的矛盾。诸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就属于这类情况,而且一办就是几十年不变,做到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早已成为广播中的王牌栏目。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地方广播又纷纷与报纸联手开辟报纸的广播版,此举既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又扩大了广播的覆盖率。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传统广播又搭上了互联网这趟快车,纷纷借船出海,与网络联姻,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新闻播出平台。用广播行业人士的话来说,这就叫“进平台”,也就是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终端把传统广播的内容推送到各个社交和商业网站平台,做“看得见”的广播。在广播网上,广播既有声音版,又有文字版;既可以听,也可以看,而且还具有反复听、反复看的功能。近些年来,由于各类商业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传统广播采用上述方式和手段已显落伍,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时俱进中的传统广播又开始谋划“造船出海”的战略,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自己掌控的媒体融合产品,也就是“建平台”。所谓的“建平台”,就是采取自建、合作等方式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产品,试图巩固目前已有的阵地,夺回一度失去的听众市场。2014年8月,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会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⑤这一指导意见为“媒体融合”在制度设计层面确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它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来说无疑都是一大“福音”,包括传统广播在内的各类媒体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乘着这股强劲的政策东风推动媒体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发展路径

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与报纸、电视一样,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相对于报纸和电视的广告量纷纷出现“断崖式”滑坡的情况,传统广播的广告量近些年来却有“逆势上扬”的趋势。我们认为,传统广播只要坚持走媒体融合的道路,仍然能够享有自己在媒介市场上的一席发展之地。

(一)适应“碎片化”信息消费需求,精心打造“微广播”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一般需要选择相对固定的地点,占用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例如:过去一个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一般也是要在半小时以上。然而,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连续收听广播节目达1.5小时的听众却在呈逐年减少的趋势。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众既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移动终端不仅成为人们感官的延伸,也将受众大量的零碎时间及时地勾连并充分利用起来。可见,受众信息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人类社会出现了“碎片化”的信息消费趋势。正如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所指出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微交往、微文化正在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⑦

既然受众的信息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那么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就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对于传统广播来说,节目的呈现形态就要随之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听众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分享的需求。传统广播那种诸如长篇通讯、录音专题等大时段、大板块的节目样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必须根据听众信息消费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和要求,对节目内容进行分类化、分众化、分段化、浓缩化改造,这已经成为传统广播改革与转型的一种选项,“微广播”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微广播”是指微型广播作品,即是以采访录音为主体、音乐音响为烘托,以单个作品体量为界定标准,时长简短,要素齐全,叙事完整。这种短小精悍的微广播兼具消息的元素和通讯的手法,因每集时长不足2分钟,既可以独立成篇,也可系列成章,受众容易接受,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微传播”的需要。⑧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百集系列微广播――善行河北》和《燕赵追梦人――“中国梦・赶考行”百集系列网络微广播展播》,就属于“微广播”的代表作。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推出的《文艺微生活》,打破原有版块直播节目的固有样态,以“碎片化组合”为听众提供广播套餐,也属于“微广播”改革新的探索与尝试。⑨

(二)坚持内容为王,把声音新闻、交通信息、音乐等作为广播的立足之本

受众接触新闻媒体、使用新闻媒体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先知先觉的新闻媒体来了解大千世界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各种信息,信息的内容无疑是受众的目标追求。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变革与发展,无论信息内容以何种形式传播、在何种终端上呈现,受众对具有专业品质的信息需求,尤其对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需求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作为新闻媒体就应当以内容为王,把受众关注、关心的信息内容作为立足之本。媒介社会发展史表明,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围绕内容供给所进行的博弈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内容为王”是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变换的制胜之道。“媒介产业的本质是内容和创意,传媒在内容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对内容的开发和再利用以获得受众的眼球资源和广告收入,是目前我国传媒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内容的同质化正成为困扰着我国传媒发展的一大‘顽症’,而内容的稀缺性又将成为我国传媒‘做强’的瓶颈之一。从媒体的本义是传播信息这一角度来看,新闻传媒的发展应遵循一个基本模式,那就是通过采集或整合相关内容资源,形成比较有竞争力的内容,通过内容吸引受众群,再经营受众群的商业价值。”

对于传统广播来说,在内容上的优势一般体现在声音新闻、交通信息、音乐等方面。声音是广播的强项,通过声音来传达新闻或信息是广播难以被取代的最大功能。在人类的感官中,声音可以执行多任务活动,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类同时从事其他活动,这又直接造就了大量只适合广播传播的特殊媒体场景。比如:对于处在行车状态中的受众而言,了解路况交通信息既是他们此时非常之需,同时对于他们的安全行驶也没有形成负面影响。据了解,在全球范围内,广播是音乐的最佳传播渠道之一,对于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的人们来说,欣赏音乐往往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一种享受,也是高强度工作之后的一种自我放松。2014年6月,移动互联网发展大会的《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交通、新闻、音乐广播在移动传播上发展得更好,三类广播入围百强榜单共占比74%,其中新闻类占22%,音乐类占20%。因此,这类信息的传播就应当是传统广播的主业,广播就应当毫不动摇地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即使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这些具有个性化的功能依然无法被撼动,强化这些功能就可以进一步彰显广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三)发挥传统广播的天然优势,继续主打音频产品

实行数字化转型,走全媒体化发展道路,虽然是当前所有传统媒体面临的选择和发展的趋势,但是此举并不意味着广播一定要抛弃传统音频业务,一律去发展视频、游戏等全媒体业务。喜马拉雅电台创始人余建军认为:“音频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伴随式媒介,它的优势和功能是被低估的。”广播电台是音频制作的核心力量,不仅拥有一流的专业音频制作设备,而且拥有一流的专业制作团队。音频制作向来是传统广播的天然优势。广播的传统优势不能丢掉,应当继续主打音频产品,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对于传统广播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不完全是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更多的还是自身主打的音频业务是否做好、做实了。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制约广播媒体发展的瓶颈,传统广播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音频资源和专业优势,制作适合受众信息接收需要的精神产品,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成立专门的制作团队,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制作适合网民需要的网络广播作品。在整合原有音频资源的基础上,还可以聚合其他广电类媒体的音频资源和网络用户自采并提供的原创内容,打造形态各异、不同凡响的音频广播产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乐达人或音频专业人士积极投身于网络音频的开发和运用,各具特色、名目繁多的网络音频平台相继在互联网上登台亮相。据艾瑞市场咨询机构一项调查显示,在线音乐(包括音乐、电台)覆盖人数已超过视频。美国著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每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俨然已成为业界一个风向性报告。她认为:“声音将成为下一个移动端上传和分享的重要内容。”当下,在智能手机上可方便收听的网络音频平台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综合性的专业音频网络平台,如喜马拉雅、考拉FM 、爱听FM 、荔枝FM 、窄播、蜻蜓.fm、啪啪等;另一类是内容比较单一、指向性较强的音频网络平台,如音乐类的有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听书类的有懒人听书、善听听书、话匣子听书、掌阅听书等。

对于传统广播而言,在生产高品质节目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拓宽办台思路,拥有产业意识,善于把与音频相关的业务,诸如音频节目网站、播客、音频客户端等,作为自己的拓展疆域和衍生产品。优质的音频内容既是传统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传统广播在新媒体时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7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报网互动 媒介 网络 报纸

中国分类号 G206文献标识码A

The Inevitability and Problem of the Interaction of Newspapers and Network in the Times of Media Convergence

Yang ShanghongZhang Zhiqi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um in the history and comparison between internet and newspape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ooperation of newspapers and network in the primary stage in China and makes concerned recommenda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advantages of combination of network and newspapers.

Key wordsthe interaction of newspaper and network medium network newspaper

一、网络传播的兴起与报业面临的挑战

媒介总是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每一种媒介技术的更新都会影响新闻的传播,进而影响受众的接受方式。新闻首要提供的是消息,没有消息也就没有新闻,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去获取消息而不只是聆听新闻,于是媒介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断地加以改进,而信息也在这种外在的包裹中缺乏辨别真伪。媒介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存在,他的存在注定会影响新闻,加速新闻报道的异化和重组。报网互动成了媒介融合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报纸发展迅猛,到20世纪最后一年,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00种,报纸年出版总数达到195亿份。20世纪后半期,作为“老牌”大众传媒的报纸,首先受到来自电视“新宠”的打击――它的大量受众被电视窗口分流。电视由于视频报道新闻事件而拥有大量观众。电视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分散的大众的集合,相同的新闻报道,类似的广告宣传,大众日益被趋同的世界所包围。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在我国90年代末期,随着电视机的家庭普及率达到了100%,以及同期电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平民化走向,报纸产业正式受到这种“视听工业”的大规模冲击。全国性报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主要表现在全国性大报发行量急剧萎缩,各类行业报和专业报也逐步走向衰落。如广东的《南方体育》,北京的《现代商报》、《中国金融网》、《竞报》等等。

新千年伊始,中国的大众传播领域刮起了互联网经济的旋风。经过短暂的“概念资本”泡沫化之后,沉淀下来的是坚实的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和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步入“使用与满足”的正循环轨道。2002年以后的中国互联网首先以信息传播的强大功能走出低谷,并迅速扩大终端和内容,引擎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被融合在一起。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被隐匿,任何一个端口既是接受终端又是信源。各个信息结点不断地编织着这个庞大的网络,信息接收者可以对信息者编码的信息进行任意地解码。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创作主体,也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流”和“意见流”更加丰富,这是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大众在网络中可以任意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免费的信息。而这恰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获取途径,报纸新闻再一次受到了冲击。

根据CTR市场研究的数据,从媒体接触时间看,2001年读者每天平均读报时间是53分钟,2006年下降到38分钟,读者总体的这一变化已经相当显著。报纸的广告收入在快速持续下降。报纸2007年广告收入与上年同期比较下降了0.98%,成为负增长;前10个月广告的刊登规模为36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65亿元。考虑到这一数据是以刊例价格统计,那么报纸广告的实际下降程度就有可能更低。这表明报纸广告的下滑趋势仍然在继续,报纸在广告市场的份额在持续减少,报业的困境还在延续。①

保罗・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功能的补救和补偿。②与网络媒体比较,报纸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报纸在信息社会步履蹒跚。报纸是“原子”的制造者,而网络媒体是“比特”的创造者;报纸传播渠道单一,而网络则是一种多媒体展示;报纸是定时出版,而网络则能即时传播;报纸新闻只能隔天更新,网络媒体能滚动播报;报纸属于单向传播,网络媒体实现双向互动;报纸的容量有限,网络媒体的内容海量;报纸内容针对的是大众,网络媒体覆盖的是分众。③

互联网不是媒体,它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具有媒体的特点,又超越了媒体。④互联网改变了媒体信息的方式、组织方式,也改变了受众的接受方式。当互联网这类超媒体形态还处于边缘化的时候,不会对整体的传播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当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互联网的特点就会逐渐成为未来传播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二、报纸与网络的交融――报网互动

报纸在新媒体中寻求变革,它们开始自主地与网络进行融合,我们可以将之称为“报网互动”。“报网互动”是2006年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新名词。

最早对报网互动进行尝试的是1987年的美国硅谷《圣何塞信使报》,借助硅谷对网络技术的优势,人们第一次将报纸搬上了网络,但《圣何塞信使报》只是将本报内容送上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互联网。作为“电子报纸”(electronic newspaper),《星文》(StarText)早在1982年5月就作为一种“以更新的新闻和信息”去补充《沃思堡明星电讯报》,通过公告牌系统进行。在国外,新闻门户网站一般都是由传统新闻报纸做大、做强的,如美国的纽约时报网站、华尔街日报网站、英国的经济学家网站、德国的镜报网站、法国的世界报网站等。

我国报纸媒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加入报业网络化进程。1993年12月6日,我国首家进行电子化尝试的报纸《杭州日报》通过联机服务网络进行传输,揭开了我国报纸网络化的序幕;1996年1月2日,《广州日报》电子版通过新加坡报业控购的服务主站“亚洲一号站”进入互联网络,成为我国第一份上网的地方报纸。在2007年首届中国报网互动共赢高峰论坛上,《浙江日报》和《潇湘晨报》被评为“2006与报纸网站互动最佳的报纸”。

报网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报网互动是从媒介融合的角度而言,报纸与网络的融合恰好是对报纸与网络的新闻报道形成互补。报纸的时效性要在网络上得到体现;网络的深度报道与授权信息的可以在报纸上登载。两者是媒体的互动。狭义的报网互动指的是报纸与网络上开辟某个专栏,形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焦点网谈”,以及重庆商报的“报网互动”,这主要是栏目的互动。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从网上发起的讨论,比如重庆商报的“报网互动”很多时候是从大渝网的“大渝Q吧”上去发现网友讨论最新最激烈的问题,然后在报纸上,有的时候也参照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上网友讨论激烈的问题。这种互动也可以叫做网友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针对的主要是25到45岁的,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受众。

1.当前我国报网互动存在的不足

报网互动的最初层面就是报纸数字化,真正意义上的报网互动还涉及品牌融合、广告运营、内容采编、活动营销、数据库建设等系列的问题。早期的报网互动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将报纸照搬到网络,成为报纸的网络版。在网络媒体方面,只有“读者评论”之类的方式可勉强算作“互动”。从本质上看,如今的网络媒体目前仍未摆脱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甚至,绝大部分媒体网站,还只是对传统媒体的照搬照抄,仍未走出“电子版”或者“网络版”的巢臼。

第二、互动性不足。将报网互动片面地理解为从网络讨论到报纸的登载,认为网民激烈讨论的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难点,而忽视了报纸新闻向网络的互动。

第三、资源简单整合,忽视特色建设。中国媒体无论大小,总喜欢跟风似的建一个网站。这样做的后果是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当网站新闻内容大同小异时,它们同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失去了特色,它们又如何生存?⑤

第四、经营体制上受制于传统媒介。报纸媒体在向网络发展时,经营理念也十分滞后,不能有效地开展资本运作,为自身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大多数报纸网站依靠内源融资的方式维持运作,将纸媒和网站的收入作为投资,来支撑网站的发展。

第五、新闻报道没有真正意义的“动”起来。尽管网络提供了最新的新闻,比如大渝网借助QQ平台第一时间一些最新、最及时的消息,包括第一时间“5・12地震”后的几次较大的余震中的伤亡人数,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的消息,以及三鹿奶粉查处事件等,但是这样的互动仅仅是改变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仅仅是让新闻的名字滚动了起来,缺乏更深入的分析与更具吸引力的报道。

第六、报网互动太泛化,没有区域特性。媒体总是有做大、做强的心理,想在有限的空间尽量囊括更多的新闻从而赢得更多的广告。现实中,新闻具有趋同性,国际国内新闻趋同度高,而本地新闻由于都市报的竞争而略有不同。报网互动重视的热点也被泛化而缺少新意,读者认同感不强。

第七、记者的角色单一。做报纸和做网络是否需要两班人马?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媒体行业的高层,没有找出传统报纸新闻的编写与网络新闻的之间的衔接点。造成经营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是记者还停留在传统记者的水平上,忽视了采、编、写与摄、录、编的关系。

2.对我国报网互动的建议:

第一、在内容上,网络媒体不能单一地照搬报纸,应该增设滚动新闻和谈论、评论板块。新闻网站要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就必须要及时地更新新闻,而滚动新闻最能体现这种及时性,如新华网的滚动新闻基本能做到五分钟之前的新闻,并且每分钟都有新闻更新。大多数网站都开办了原创评论,包括人民网的“人民时评”、千龙网的“千龙时评”、东方网的“今日眉批”等。它们以较强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深化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让受众能读到报纸之外的内容。

第二、实现报网的双向互动。既要有网民热议的问题向报纸读者的话题转移,也要适当有报纸新闻转向网络多媒体新闻的互动。如经济参考报网站经过再次策划而产生重大影响的报网互动案例。2003年7月9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听陈淮博士谈向总理汇报》一文,此稿经历了纸质媒体的第一次传播,本报网站的第二次传播,网站及其它媒体的再传播,经过缜密策划,该稿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任何重点报道。

第三、整合资源,办出特色。这种整合在门户网站那里已经开始。比如说,新浪以内容为主,搜狐倾向服务,网易侧重社区、游戏等。门户网站正开始纵向整合,逐渐体现自己的特色。媒体应该重视精品内容营销、实用资讯营销、广告营销、活动营销、咨询服务与创意营销等。现在无论是网络还是报纸,单一的广告营销已经难以维持媒体的生存,媒体已经进入包括活动营销与创意营销在内的多种营销方式时代。

第四、经营体制上的独立运作。目前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新闻网站都是由传统媒介创办的。它们在纸媒领域已经获得了很高声望,自己办的网站也同样出色。究其原因,一方面报纸网站依托了纸质媒体的资源优势,而更重要的是选择了适合新闻网站的运营模式,注重网络媒体的特点,在信息提供方面重视数量和及时性,并提供大量的相关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培养独特优势与其他网络媒体相区别,也与自身的纸质媒体相区分。资源上整合,体制上相独立,是这些报纸网站与纸媒的关系写照。国内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网站的资本运营意识相当强烈。强大的外源资本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从而创造出优异的商业表现。

第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更新。根据皮尤调查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的生活”项目的调查数据,57%的上网者有观看和下载视频的习惯,在宽带用户中,这一比率达到了74%。另据“广告网”的统计数字,42%的消费者会把视频片断发送给朋友。根据市场调查顾问机构埃普索斯的数据,75%的在线视频受众有观看视频新闻、体育视频和视频评论的习惯。《底特律自由新闻》的网站的编辑保罗・安格在一次编前会上的提问:“我们能把视频放在网站上吗?”新浪与央视国际做了这方面的先行者。对于“神七”的系列视频报道显示了视频新闻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

第六、报网互动应突出区域性。都市报呈现区域性特征,读者认可的也是国内重要新闻与本地新闻,都市报应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充分引导读者与网民参与到事件中进行讨论。2008年9月12日重庆商报对“大渝Q吧”上讨论激烈的《这是重庆最牛的城管?》进行报道,在网上和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读者与网民不断辗转于报纸和网络中,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商报通过接连三期的“报网互动”专栏对该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于“跷脚城管”,人们的舆论不是偏向对他的谴责,而是倒向对该城管赞赏。《“重庆最牛城管”该不该被开除?》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从这起事件我们发现,报网互动是可以做小的,关键是要做到受众的心坎上。

第七、媒介融合时代要培养“数字化单兵作战”的“背包记者”。媒介融合时代要求,记者要从传统的采、编、写技能融入到摄、录、编一体的“数字化单兵作战的”的记者。网络新闻对图片信息、视频新闻的需求远远超过文字新闻。艾维利奥・康特若斯是发行量为97000份的《罗诺克时报》的3个视频新闻编辑之一。他说:“我不想成为那种只懂得写而且只写的人。我想一个记者应该能够写作,能够拍摄视频,采集声音,或者至少,一个记者应该知道这些活应该怎么干。”康特若斯今年尽管只有25岁,但他可能是未来记者的代表。

四、结语

在国外,报网互动已经带动了整个报媒的发展,传统报纸的竞争已经由报摊市场转向网络。对于国内的报业集团来说,我国的报网互动还处在尝试阶段,短时间内各报业集团一时还难分高下,这种互动大有可为。但只是观望不行,墨守成规更不行。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冬天,报纸要发展就必须走一条数字化的多媒体道路。简单地将报纸搬上网络,已经吸引不到读者的目光,网络的张力所体现的竞争力远比现实更激烈。没有受众的阅读率也就没有市场,也就失去报纸生存的根本――广告。报纸的发展不是地震来临造成的瞬间毁灭,而是温水煮青蛙般的安乐死。报纸需要突围,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以将“公信力”的品牌优势进行延伸经营,如事件营销、活动营销、整合营销等;报网互动也不是“网+刊”的简单组合,这涉及系列新媒介经营与发展理念的更新。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转化,文字新闻向视频新闻的融合,以及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公信力”的建设与网络互动性的进一步融合将是报网互动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对象。

注释

1 参见陈刚:《2008:变革已经开始――互联网的真正起飞》,新华网2008年9月25日。转自《传媒》。

2 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remedial medium)理论用以说明人在媒介演化中的理性选择。

第8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科技发展;人类传播;媒介形态;传媒产业;语言形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09-02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丰富,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信息系统也日趋发达、日趋复杂,人类社会也日趋进步。而在所有这些进步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1 科技发展对传播媒介形态的影响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对媒介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非常积极的评价。他提出的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奉若经典。他指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由此可见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从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所能选择的媒介工具的数量呈加速增长的趋势,而这种加速发展的推动力正是科技的进步。人类传播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以人类用于传播的媒介形态的变化为标准的。回顾人类传播的历史,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传播媒介形态发生革命的结果;而媒介形态的每一次变革,又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产物。

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中,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类能制造工具、利用工具。随着人类学会利用工具,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工作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于是人类的族群日益壮大,生产分工开始出现,人们需要更多地协同劳作。如果人类再仅仅借助于声音、鸣叫、手势等原始的手段进行交流,是无法顺利实现协同工作,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这种对交流的迫切强烈需求,导致人们渐渐以一些固定的声音代表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感情,最终语言的诞生了。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正是科技因素。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也日趋复杂,人类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类积累的知识在不断地增加,而语言作为口语媒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原始人类开始用结绳、画图等方式来记录事件、传送信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变,人类社会终于又出现了重大的文明成果——文字。文字的出现打破了语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把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并传递到远方。以纸为载体的手抄文本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这仍然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前进的结果。语言和文字的传播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之内仍然具有旺盛的活力,并成为各种传播形式的基础。

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印刷时代的到来才有了改变。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特别是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出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复制成为可能。到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了横扫欧洲的工业大革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能源动力不断得到发现运用,印刷技术也随之大大提高,迅速实现了从人力生产到机械大生产的跨越。于是,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等印刷品得以随之产生。

19世纪80年代前后,以电的发现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再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对无线电技术的运用开启了人类电子传播的大门。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产生,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等新兴媒介飞速发展。从此,人类传播的手段更加丰富,不仅可以记录下文字,还能记录、实时传输声音和影像。如果说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那么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传播媒介再次迎来了它的飞跃式发展,不仅出现新媒体——计算机网络,而且传统媒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70年代才出现的计算机互联网,现在已经把世界连接起来,成为力量强大的“第四媒体”;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网络进军,出现媒介融合的趋势,电子报纸、杂志大行其道,电视节目可以在线收看;而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卫星电视进入全球千家万户,现在全球观众能同时收看相同的节目、直击事件发生全过程;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带来手机的普及,人们已经可以用手机收看电视节目……新科技革命颠覆了我们对媒体固有形态的传统观念。

进入电子传播的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媒介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媒介发展的成果。科技成果运用于传播领域的转换时间越来越短。美国学者韦伯对人类传播的历史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如果把人类历史100万年当作一天来计算,那一小时则相当于41666年,一秒钟则相当于11.5年。他经过计算,得出结论:人类原始语言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相当于这一天晚上9:33;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相当于晚上11:53;活字印刷术则于11:59’4”出现,距离午夜仅56秒;无线电发明距离午夜7秒;广播距离6秒;电视距离4.5秒;电脑仅3秒。

2 科技发展对传媒产业产生发展的影响

传媒产业的形成,发端于19世纪于美国诞生的“便士报”。

第一次科技革命从英国开始,带来了横扫欧洲的工业大革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能源动力不断得到发现运用,欧洲各国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大生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外商品贸易日益频繁,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商业信息的重要性显得益发重要,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对信息的需求成为传媒产业诞生的市场基础。

各国开始工业化的进程后,城市规模开始扩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出现了高密度的城市人群。同时随着造纸术和机械印刷的发展,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复制成为可能。由于有了廉价的印刷品,文字的使用,知识的传递不再只是贵族、僧侣阶级的特权,文化知识开始普及,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城市人口中识字的市民普遍增多,这一人群的出现为传媒产业的产生创造了潜在的客户群体。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印刷、造纸的成本下降,为廉价报纸的诞生创造了技术条件。

在这种种条件的催化下,“便士报”——世界上最早的大众报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国诞生了。而归结起来,“便士报”的诞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报纸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大规模发展起来。从此,传媒产业从报业开始了它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广播、电视、网络,传媒产业的疆界也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而不断扩展。广播业、电视业、互联网相继出现并走向繁荣。同时,在科技的推动下,经济利益的驱策下,传媒产业开始突破单一媒介的界限,出现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传统的报业、广播与电视、网络之间相互渗透;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传媒产业跨越国家的界限。数字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传播突破一国的范围,向全球扩展。其结果是传媒产业出现媒介集中化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切都是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而这背后则是科技在发生作用。

毫无疑问,科技发展对传媒产业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它所带给传媒产业的就只是一片光明。随着高科技(如卫星技术、数字技术)普遍地运用于传媒产业中,要从事传媒产业的经营就需要比过去更雄厚的资本支持、科技支持、人力资源支持,也就是说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大型媒介集团就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将会出现市场竞争的缺乏,造成日益严重的媒介垄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样超大媒介集团的诞生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媒介集团都集中于发达国家,它们拥有技术上、资金上、经验上的绝对优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它们利用其自身优势向不发达国家迅速扩张,倾销其媒介产品,对不发达国家的传媒产业无疑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发达国家传媒产业的扩张背后必然伴随着其文化的扩张,造成对不发达国家民族文化的破坏,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破坏。

由此可见,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肯定它对传媒产业发展的积极贡献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由其带来的种种弊病,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3 科技发展对传播中语言形态的影响。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一直贯串着人类传播史的始终。但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传播中语言的形态都在发生着变化。

在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工具。语言是口语化的,简单易懂。进入文字传播时代,文字产生使所指事物和语音分离,也使发声的人同声音分离。它弥补了口头语言时空障碍的缺陷,具有了规范、便携、能长期保存等优点。在语言表达上,这种书面语言与过去的口头语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口语的表述是随意的,浅显的,所承载的信息是简单易懂的;而书面语言,它是规范的、逻辑性强的,它所承载的信息是复杂繁多的。特别是在这一阶段,文字的使用是贵族僧侣阶级的特权,是一门独特的技能,我们可以看到用于记载的书面语言,和用于日常交流的口头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是相互分离的,书面语言一般较为晦涩难懂,难于被普通人理解。

进入印刷时代,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有阅读能力的市民阶层产生,文字的使用不再只是贵族的特权。报纸产生后,不论它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还是作为刊载信息的商品。报纸、书籍这样的产品面对的都是普通的大众,如果要将报纸、书籍顺利卖出,让大众接受,就必须要符合大众的需求。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用于表述的书面语言有通俗化的趋势,表达不再如过去那么晦涩难懂。此阶段大众传播的媒介是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因此,书面语言是此时大众传播中所运用的主要语言形态。

当电子传播时代到来,媒介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运用的语言形态也随之变化。随着广播、电视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声音的远距离传输。广播、电视的兴起,把口头语言又带回到大众传播中来,在大众传播领域,不再只是书面语言一统天下。虽然广播、电视都要通过声音传播信息,但两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其各自的特点。相较而言,因为广播完全是依靠声音为载体传播信息,而且广播电台多是区域性的,因此它的语言更加俚俗,更加贴近听众。电视则是用影像和声音共同传递信息,语言的运用必须要配合影像。同时,正因为有画面影像的帮助,电视语言能够传达一些更为深层的信息。但总体来说,由于广播、电视的线性特征,语言的口语化,在深层报道上不如印刷媒体有优势。

传统媒体报纸在进入电子传播时代后,其文字表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电报出现后,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重大消息公之于众,记者在采写到新闻后用电报传递消息回报社,在语言表达上重点突出,简洁明快,适应了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节奏。随后广播、电视的出现给了报纸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电视,它是声画合一的媒体,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报纸为了与之竞争,出现了对事件的深入采写,解释说明性的特稿应运而生。而且,随着分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的报纸依据其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报道。

上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问世,对语言的运用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个人际传播的中介,它赋予了大众更多的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网民们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语言“网络语言”,比如大虾(大侠)、东东(东西)、酱紫(这样子)、GF(女朋友)、青蛙(丑男)、很S(拐弯抹角)、恐龙(丑女)、偶(我)等等。而且,这种网络语言现在已经超越网络的使用范围,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的语言使用。这种大范围的对语言的创造,在过去的时代里是从未出现过的,也是过去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这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力量,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传播事业,并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本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的科技从理论转化到实践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还远未结束,并在加速发展着,我们不能确切知道这个科技浪潮最终会将我们带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发展必将推动人类传播事业继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第9篇:新闻传播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传统广播 微电台 多级循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处于web2.0向web3.0过渡阶段的网络媒介形态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以往的大众传播模式。于是,报纸消亡、电视终结、媒介融合的讨论不断,传统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触网,建立传媒的网站,随后建立传媒的微博。先是报纸、杂志、广播和网站居多,2012年11月1日,央视在新浪微博上开辟“央视新闻”“央视评论”等微博。至此,各类传统媒体的形态已在微博上聚齐。

从传统媒介的发展史来看,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①微博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然与其息息相关,但是微博自身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也不可否认。微博的多级传播模式有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这也是吸引众多传统媒体驻扎微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以线性传播方式为主的传统广播来说,由微博而衍生出的微电台,不仅打破了传统广播地域和终端的限制,改变了其线性单向的传播路径,还进一步优化了广播受众的年龄构成,有效地培养了年轻用户的黏性。

一、微博的多级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出现的早期,传播学奠基人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等就认为,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直接到达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很多的中介因素,他们把这种传播过程称为“两级传播”。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杰斯对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他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罗杰斯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见图1)

图1 新事物普及过程中的“信息流”和“影响流”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传播规则和方法论的巨大变革,传播路径由线性改为非线性。与此同时,传播层级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变为多级传播。网络传播的革命意义,并不是取消信息链,而是变形信息链,传播层级仍然存在。②

在一级“信息流”的传播过程中,受众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获取信息。但是在接下来的多级传播过程中,就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这样的传播方式在工业化时期,传播范围、传播强度、社会影响力都很有限。但在信息化时期,尤其现在的微博,为多面向、多层次的人际传播提供了几乎无限广阔的平台。

作为一种新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博的传播机理最初是较为简单的人际传播,以140字记录生活琐事以及个人心情或者感悟,“粉丝”之间相互转发、评论,互动后就形成了多重的人际传播,在关注同一事件或议题时形成“圈子”,从而发展为群体传播。当一个微博具有相当数量的粉丝或追随者时,它就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从而形成了多级传播模式。因此,作为一种互联网应用,微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人际传播经历了口语和文字等阶段,虽然早期单一的口语传播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息来源可靠,但传播渠道单一,传播速度慢,影响范围也十分有限。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且信息量大,但对信任关系的依赖程度较低。微博信息的传播,基于信任关系的关注与被关注来实现,因而结合了传统传媒与人际传播两者的优点。假如一个微博以100个“粉丝”计算,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如果被10%的“粉丝”转发,会增加1000人看到该信息。随着不断被转发,信息滚雪球似的在不同的受众群中传播,最终受到影响的人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另外,微博信息的人际影响力更加随意和自由,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海量信息中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选择接受某一信息源,也可以选择忽略。微博信息的者也是自由的,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者不需要考虑信息所影响的受众群体。

获益于微博由点到面、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成功案例很多,常被提到的是2008年美国大选中微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时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在推特(Twitter)上建立了微博主页,并都经常更新自己的竞选消息、竞选口号和纲领。但希拉里从来不主动回复别人,而奥巴马的主动回复高达15万次。最终,奥巴马获得了15万追随者的投票支持,而希拉里仅有6000多。显然,Twitter成为奥巴马竞选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竞选中尝到甜头的奥巴马,随后就宣布在Twitter上开设白宫的主页,以示亲民。除了奥巴马,英国学校和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是Twitter的忠实用户。

微博从最初的人际传播到最终的大众传播,既有传播形式的升级,也有传播范围的扩大,最重要的是带来了传播效果的加强。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微博用户经历了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转变。当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时,他们并不局限和满足于简单的陈述信息,为了使信息更完善、更有说服力,往往会进行更加详尽的解释、说明或评价。如此一来,传播者能够利用微博开放的转发功能,将话题从微博平台转到网络传播平台,当然也可以被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采用,使传播活动的参与者由个人、群体迅速扩大为大众,传播内容、范围、深度、广度和效果都以几何级数扩大,从而微博的“微”内容带来“威”力量。

二、微电台——网络微博造就的广播影响力

多级传播模式造就了微博相对传统媒体的诸多先天优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有内容、有深度、有观点,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信息为一体,并且受众范围广,互动性强。这些优势,成为吸引传统媒体开发和利用微博的关键。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主要以官方微博的形式运转,微博的内容一般为预告报道内容,报道内容的核心提示以及报道的直播跟进,等等。报纸和杂志先天具有文字和图片采集的优势,电视更是视频内容的最大来源,而唯有广播在微博这个全媒体平台上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微电台的出现,为传统广播弥补缺陷、寻求突破、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微电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相结合的新传播形态。受众使用微博的同时,能够在页面通过微电台收听到自己喜欢的电台节目。2011年5月11日,微电台正式上线。上线当天,共有来自北京和上海两地的13家电台入驻。据统计,上线短短一个小时,来自微电台的互动微博数便已经超过1万条。③2011年12月7日微电台改版,截至2013年3月1日,微电台已覆盖了全国34个地区427家电台,有3484位电台DJ入驻。④目前,微电台已经成为广播业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传统广播与网络微博的结合物,微电台成为传统广播适应新媒体挑战的变身形态。微电台不仅打破了传统广播地域和终端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广播线性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年轻受众对广播的黏性,优化了传统广播的受众结构。

1.传播路径:从线性单向到多级循环

以时序为单位的线性、单向传播,是传统广播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接受顺序的强迫性。通过微电台,广播的多次传播成为可能。加入微电台的各广播电台,都会将自己的节目实时同步呈现在微电台上,并可实现节目的回播和点播。受众成为这种信息多次传播的主体,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始终处于被动的单向接收信息的状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通过微电台上热门节目排行榜的推荐,选择性收听听众人数最多、互动最强的节目,并将自己获取到的信息通过微博分享、传播给其他人;当然也可以收听听众群很小的自己喜欢的节目。这样,逐渐使得传统广播的信息传播路径由线性单向变为多级循环。借鉴埃弗里特·罗杰斯关于多级传播的示意图,笔者绘制出网络“微”环境下,借助微电台,广播所呈现出的循环多级传播路径图,如图2所示。

图2 “微”环境下广播的多级循环传播路径

如上图所示:传统广播作为信息制作的源头,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信息的第一级传播面向固定受众群体,例如老年人、司机等。同时,由于传统广播将节目与信息实时同步呈现于微电台上,从而实现信息从微电台到达更广泛受众的二级传播。随后,利用微电台与微博相关联的评论、转发等功能,受众参与信息相关话题的讨论,并通过网络人际传播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再次扩散。最后,作为信息源头的传统广播也可能再次参与其中,被推动和反作用,例如相关专题的策划或报道的跟进等,从而实现多级循环传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级传播中,信息流是双向的,受众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如图2中箭头所示。因此,在微电台、微博和网民的参与下,广播信息的传播成为一个多级的循环路径。

2.传播方式:看得见、互动性强

微电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广播线性单向的传播路径,还增强了其互动性。借助微博平台,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并茂的传播方式,广播电台不再只是听得见,而且变成了看得见、互动性强的广播。

传统广播具有快速及时、覆盖率高、渗透性强等特点,在灾难报道中充分体现了其不可替代性。例如在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和“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报道中,当通信信号中断时,广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然而,在受众为传播主体的新媒体环境下,互动性弱成为传统广播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难题。

广播的互动方式,最初只是听众来信和复信,时效性有限,沟通很不完善。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了“热线电话加主持直播”这一节目形态的先河,实现了广播电台与听众的直接、双向交流,但这种直播主持的方式,对话只是点对点,听众的参与面仍然很有限。如今的微电台,使得广播的受众获得了边听边聊的平台,收听微电台节目的同时,可以在页面发表评论或与当班节目主持人进行及时的对话交流。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传统广播电台都把微电台作为电台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主要平台,定期安排主持人与粉丝直接在线交流。2011年8月10日,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受众可以直接通过微电台收听中国之声,在微博上看中国之声,与主持人以及编播人员进行互动。中国之声微电台上线第一天,在线收听3899人,发博452人,博文互动1383条次,荣登当天“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⑤

如今,通过微电台听广播,通过微博看广播,并且边听边聊,成为受众获取广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利用微电台和微博平台也成为传统广播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2012年6月16日,中国之声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时的特别直播“神九飞天”,边发图文微博边进行电台连线,微电台进行实时直播,多管齐下,报道效果显著,受众既能听到也能看到。同时,受众还可以参与互动。当日,中国之声微博上的互动评论和转发累计次数达到了千余次,微博粉丝数也迅速增加。

图3 2012年6月16日中国之声微博的部分截图

如上图所示,2012年6月16日当天,中国之声在官方微博上对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进行了直播报道,每条微博都得到了很多受众的关注、转发和评论,尤其在“神九”升空时刻所发的那条微博,转发和评论量都达到了最高峰。

再如,在今年两会的报道中,中国之声在微博上发起了“微议提案”“我问两会”等活动,如果受众参与留言,留言的问题将有可能被中国之声的记者带到两会上,得到人大代表的解读。从下图(图4)可以看到,3月13日受众参与“我问两会”活动中的留言,转发、评论的次数已经上千次,互动的积极性很高。这也充分说明,利用微电台和微博平台,受众对中国之声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图4 2012年3月13日中国之声微博部分截图

利用微电台和微博,传统广播打破了只有声音传播的束缚。接收信号的终端由收音机变成了网络,传播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声音+画面+互动,这就自然为传统广播添加了可视和互动的翅膀。

3.受众结构:趋于年轻化

传统广播极强的伴随性特征,使其渐渐被定义为“老年人媒体”和“车载媒体”,因为只有老年人和开车的人对广播的需求最大,因而目前我国传统广播的主流受众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群,其中55岁以上群体人均日均收听时间120分钟以上。⑥但是最近赛立信的调查显示,2012年广播听众年轻化趋势明显,25~45岁的中青年成为主要听众群,占比达51.1%,广播不再是以往所定义的“老年人媒体”;25岁以下的青少年听众占比15.4%,略升;35岁以下听众中,表示“一年前不听、现在有收听”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表明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收听广播。⑦

广播受众年龄结构得以优化,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主要得益于微博与微电台的影响。目前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学生,占到网民数量的三分之一。他们当中很多人虽然已经抛弃了传统广播的收听模式,但却正利用电脑、手机收听微电台,现代的青年人正逐渐成为广播的收听群体,只是收听所接收信号的终端和介质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微电台和微博所带给传统广播传播路径的改变,还是传播方式的变化,现在趋向于年轻受众消费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他们是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进行二级乃至多级传播的主体,更倾向于互动的交流方式。无论通过收音机,还是通过微电台和微博收听中国之声,一旦信息内容使得受众产生了兴趣,就能够培养出受众对其的黏性,即提升对中国之声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影响力。同样借鉴埃弗里特·罗杰斯关于多级传播的示意图,笔者绘制出网络“微”环境下,微博与微电台对广播受众结构的影响变化,如图5所示。

图5 微电台对广播受众结构变化的影响

上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着不同年龄受众群体对于媒介的关注程度,其中可以明显看到,老年和中年群体对于传统广播的关注度较高,青少年对于微电台的关注更多,但是最终都成为广播的受众,不仅使得广播的受众总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受众的结构得到优化,年轻化趋势明显。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介的消亡。多一种终端就多一种生存方式,多一分生存活力,微电台作为传统广播与网络微博的结合,为传统广播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探索出了一条很有前景的新路。

(本文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自主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