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

第1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的不断推进,黄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8]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

第2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humanist,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seep the humane spirit

meng jun

【abstract】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insist humanism the basic spirit, the class changes now the core value is to the humanism basic spirit development. opens many yuan teaching resources, in can have the life-long significance again through these resources raise to the student, the valuable thing, this is the objective real historical manner,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power of thought that profits from the introspection the self-awareness, comprehensive clear humanities concern. the history is remaining which the humanity moved in the past, along its natural “situation”, the establishment history teaching “the scene”, let the student “experience personally” the study,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y had “the practice” on the necessity the nature.

【key words】humanism spirit; course content humanities value pursue; scene; practice teaching

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蕴含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汲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1 历史教学应该坚持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教学思想

1.1 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当今的中学教学,唯分为高。分数是老师、学生的命根,分数影响学生升学,分数影响教学成绩,分数影响教育干部的升迁,总之,分数成了中学教学的唯一宗旨,其毒害之重,范围之广,让人触目惊心。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人性。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可以用“四多四少”来概括。一是多见历史概念,少见历史细节。真是的历史细节才有可能展出鲜活的历史过程,鲜活的历史过程才有可能冲击学生的整个身心。二是多见历史事件,少见历史人物,要讲历史人物也只是“宿命”的符号。没有历史人物的“历史”,怎没可能“见贤而思奇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怎么能陶冶学生的“人性”呢?三是多见重复记忆,少见分析论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历史不再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立体的、螺旋的过程,只是一大堆单个的,支离破碎的“点”。现在的学生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考试比名次而活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自由灿烂的快乐的生活?四是多见教师,少见学生。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听老师讲,至于教材的内容所内含的人文认识价值的东西,老师则大多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若某个学生因此而问询之,有些老师含批评学生不知轻重缓急,不知用与无用的区别。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怪老师,主要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1.2 历史教学应该践行“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将人的天性、快乐、幸福看的高于一切。

作为国家意志的我国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他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活课程”,这样的理念,无疑是非常充分、十分丰满,特别发展了人文主义基本精神于教育的体现和要求。

孔子认为,凡是人都“性相近,习相远”(《论语》)因此,他挑战“学在官府”。“学术官府”的历史传统,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举办私学。在他的三千弟子中,今有据可查的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看。从“招生”的角度,说明孔子践行着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人文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能因材施教,同样的疑问或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的回答不同。

的教育思想,也是根植于“精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要全面发展,必须体力与脑力协调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人的才能与品质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这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后来被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是借助已有知识实现的,获取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要使学生在教学中富于积极性,教师就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对于那些知识无动于衷的学生,老师要认真的、谨慎的研究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等等。

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这些“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在教育中的基本要求,理应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2 历史学科渗透人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第3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雅安地震 灾难信息传播 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媒介化生存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媒体在灾难信息传播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灾难信息传播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传媒伦理理念,这无疑是媒体报道的巨大进步。本文以雅安地震报道为切入点,探讨了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人性光芒。

一、人文精神是新闻媒体的题中之义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humanism)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它注重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提倡人学,反对神学,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个性解放,赞美人的本性和力量,实质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注重人的价值尊严。由此可知,“人文关怀”是从“人文精神”中提取出来的。它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有所失落,即“物质丰裕,精神家园荒凉”而提出的。它注重对人的尊重,尽量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在精神层面则希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些价值既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二)新闻媒体应该具有人文精神

正如上文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无一不是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而从外延来看,这里的“人”主要可分为受灾者和受众两个方面。

1 以受灾者为本,抚慰受灾者心灵

在灾难突发的时刻,新闻媒体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灾难现场,他们将成为幸存者的精神支柱,因为他们能给予幸存者或其家属最直接的人文主义关怀。相对来说,如果媒体在采访中处理不当,给受灾者带来的伤害也是最直接的。任何人在经历灾难后,他们的心理世界都充满了不安、焦虑、恐惧、悲痛等负性情绪,因此,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采访灾难亲历者时,需要格外关注和照顾受灾者不稳定的情绪,尊重受灾者提出的要求,否则,将有可能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2 以受众为本,尊重人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政治地位的体现。新闻媒体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是对公民的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其政治地位的肯定,而这可以说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的基础。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必定牵动受众敏感的神经,他们需要及时知道灾难事件多方面的信息。在这个时候,媒体就要发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发声,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弱声、失声,就会大大地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能及时准确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终会被受众所遗弃。因此,媒体要对灾难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二、雅安地震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从报道形式角度

1 全天候不间断播报

最早发出地震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仅仅十多分钟就插播了这条新闻,随后,新闻频道立即进入到“雅安时间”。与电视相比,网络的速度就显得更快。各大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将“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消息放在首页,并开始进行专题报道,消息来源有从电视上获取的,也有直接从微博中获取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微博,虽然微博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但是其作用不可小觑:从4月20日8点17分第一条微博发出,短短一个小时便被转发6000条;而在热门微博的排行上,有关雅安地震的微博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到第一位;加上微博这种自媒体独有的特性,消息的更新更是从一开始就不曾间断……这一切都表明,同常规的新闻媒体一样,微博在传递新闻信息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拥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优势。所有媒体的反应与全天候的报道形式,都体现出新闻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一面。

2 媒介联动

地震发生后,电视和网络率先行动,报纸也从次日开始报道,同时,联通、移动等通信服务商也开通了短信寻人的平台,并与网络寻人平台相互连接。与此同时,由于电视要不断更新最新报道,在深度上会略显不足,因此,往往需要借用报纸采写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稿,来弥补这一点。例如,在《早间新闻》栏目中,主持人会引用当天报纸来对此次地震进行介绍,并且作适当的点评,这种良好的互动方式既可以利用报纸新闻稿件的深度,也能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广度,让广大受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地震灾情和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就这样,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各自发挥其长处而又相互联动,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极其广泛,信息传达及时、全面。这样的媒介联动,是对受众的负责,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人文关怀的外在表现。

3 报道方式人性化

报道方式的人性化,集中表现在电视报道镜头中对现场伤亡画面的处理。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此类画面在电视上基本没有出现,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其家属的关怀。同时,主持人在播报时情感化的表达,也是报道方式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例如,著名主持人邱启明在直播雅安地震灾情的节目中,因为长时间播报,导致声音变得十分嘶哑,对此,不少网友就表示:“太让人揪心。声音都播报哑了。”这种情感化的报道方式,也透露出了人性的内在美。

(二)从报道内容角度

1 内容丰富,角度多,有区别、有重点

此次雅安地震,信息传播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很多大型都市报纸都用了大量篇幅来报道。以《潇湘晨报》为例,4月21日,即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有10个版面是有关雅安地震的,22日、23日、24日也都有9个版面,内容之多可见一斑。而前面所提到的电视全天滚动播放,网络消息不断更新,也都凸显了报道内容的信息量十分丰富。至于多角度,我们可以参见《楚天都市报》的版面。该报4月21日的每个版面都被细化成了独立的小单元,如第二版“关注芦山强震・动态”,第四版“关注芦山强震・直击”,以及第六版、第八版、第十版、第十四版的“特写”、“微闻”、“救援”、“影像”等各个单元版面,且从不同的角度报道,这对受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读,显示出了该报对于此次地震报道的用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每日最重要的新闻(如道路的疏通状况、人员伤亡状况)总是在头版头条,而对救援状况的报道、对地震的新闻评论等就依次排在后面的板块。

内容丰富说明重视,角度多代表用心,有区别、有重点更是一种细致的负责态度,这都彰显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的。

2 标题、图片人性化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眼睛”,而图片则是新闻传播中的“感性符号”,最容易抓住受众眼球,两者都能表达出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而两者相结合,效果则更甚。仍以《潇湘晨报》为例,该报4月22日、23日的封面图片就让人动容:一张是灾区孩子们举起求助的破纸板,标题是《别让他们的需求堵在路上》;一张是在帐篷里复习备考的高三学生,标题是《雅安孩子的“清华”梦》。有网友如此评价:“极具感染力的图片配上饶有意味的文字,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其中的感情虽如水般平静,但却有绵绵不绝之感。”

3 内容更加实在,不浮夸

央视在4月20日地震发生后立即开始直播,并且在短短半天之内就第一次播报了当时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此外,自20日晚上开始,各大网站的专题中也都出现了很多具有救援指向性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追求实用、时效,不浮夸,给灾区救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指引作用。这些信息的传播是新闻媒体注重消息质量、始终心系灾区的表现,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灾难信息传播中人文关怀失度的表现

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但也不能表现过度。一旦过度,问题便随之而来。

(一)关怀过度,中伤灾民

4月20日晚,各大网站及微博上纷纷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悲情母亲:5・12地震中失去儿子 雅安地震中又失女儿》。这位悲情妈妈疼痛还未平息,媒体便如此疯狂肆掠地报道,无异于在当事人的伤口上撒盐。也许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更多人来关注她,给予她温暖与人间大爱,但这样的过度关怀,使其伤心事一再被提起,又何尝不是一种“二次伤害”呢?

(二)煽情炒作现象严重

人文关怀肯定得有人情味,但也得自然真实,过于注重人情味则会使人文关怀走向做作的煽情与炒作误区。比如微博上流传的搜救犬“反复牺牲”的报道,这种报道多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就会下降。媒体本想要体现人文关怀,到最后却被受众认为是虚情假意。同样,微博上过多的祈福活动,也会使一些网友产生反感。这都说明,过度追求人情味并不是一件好事,走向煽情误区的人文关怀会让其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三)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失衡

追求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体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相冲突的现象,记者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灾难报道中,面对悲惨的受灾者,具有记者和公民双重角色的新闻工作者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处理好,既尊重了社会伦理道德,又尊重了灾民的意愿,人文精神就会发亮;而处理失误,则会遭人反感。在伦理价值与新闻价值面前,衡量好两者关系,对于适度表现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四、结语

第4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大学精神;传承发扬;现代大学制度;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08-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确定的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因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从它出现开始就和其他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一些大学,虽然饱经风霜但仍然以其自身的特色和对社会的贡献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始终是其发展不能分割的两个定点,“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互为表里,大学精神产生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大学制度蕴涵、滋养着大学精神,超拔的大学精神附丽于坚实的大学制度才得以薪火相传”。所以大学是有精神的,只有传承和发扬大学精神、培养出自身的风骨才能使大学制度历久而弥新。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发展

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其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就是其在教育教学和学习实践中积淀的思想精华,是大学文化的深层要素,并集中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本质和特色。所谓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特指,一般而言是指启蒙运动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精神的传承需要制度的培育。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的外在体现。没有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就不足以凝聚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

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才逐渐出现的,官方认定的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大学。“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并且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具有自治权和学术精神的现代大学。以、梅贻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使我国大学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到现代大学的转变。开创的中国大学制度即现代大学制度与学术制度:一是阐明大学教育的宗旨在培养学术人才,而非变成求官发财之门梯。故学生之志趣必以钻研学术为指向,教师聘用也应视其才学为原则,这是对官办学堂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发展学术,给学术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特别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三是在校内实施“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调整北大学科,确立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他将西方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的核心思想融入北京大学的改革中,开始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性探索。在这一时期,大学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办学自,同时又减弱了浓厚的“官办”色彩,现代大学制度才真正在我国形成并得以延续、发展。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悠久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这使得传统大学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二、弘扬大学精神的时代紧迫性

近些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建设日新月异,科研经费逐年攀升,学科专业与日剧增……大学过分的求全图大、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对传统大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却微乎其微。各大学之间存在互相攀比、片面追求学生数量而忽略教学条件承受能力和教育质量,各种各样学术腐败的事件层出不穷、官本位充斥着学生头脑,大学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教育信念和学术诚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的特色和个性在缺失,大学精神和文化在衰微。教育问题已经和医患关系、住房紧张并成为三个最突出的社会矛盾。

“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总要求教育出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 在大学里倡导平等自由、勇于提出质疑的人文主义和追求真理、尊重理性的科学主义精神渐渐被世俗和功利气息所淹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怎样让教育回到育人这个根本的初衷上来,使受教育者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大学拥有人文精神,大学才多了几分正义和正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支撑就成为了当前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弘扬大学精神,推进现代大学机制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是互补的,精神文化的渗透增强了大学制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弘扬大学的优秀传统,发挥对师生员工的激励、教育和引导作用。如果说现代大学制度是促进大学健康发展的强壮筋骨,那么大学精神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只能是行尸走肉。追求卓越的愿望、淡泊名利的心境、成人之美的胸怀弥补了大学治理结构中正式制度上的不足,因此,这种大学理念也只有在与之相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下才能使包括人文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内容的大学精神得以存在和发展。

1.人文精神

第5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1.高中生的思维特点相比较初中生而言,高中生的思维开始向着抽象思维转变,这些都是依赖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在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对各种事实材料进行理论分析的时候,还是容易造成片面性和表面化的缺点,往往只能估计事物的一方面特点而忽略了别的方面。

2.高中生的情绪体验从高中生的情绪体验内容来看,他们不再单纯的以生理需要为主,开始转变为社会性需要,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度增强,学会了把自身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3.高中生价值观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在心理上区别“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热切的关心自己的成长,关注自身在他人眼里的评价,和自身个性方面的优缺点。以上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其实就体现了人文精神在高中历史教育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现代性危机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呼吁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提高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教育只有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必须要目标明确,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模式提供修改的指导性方向。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应该具有基础性、导向性、综合性三个特点。

1.基础性说到人文精神,广泛的意义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人类文化精神遗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必定要以人文知识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必须要建立在对相关历史知识认知的基础下,学科知识是基础、是载体、是桥梁,同时人文精神的主体又是人本身,所以需要学生最后把历史知识内化、整合、提升为自己的思想精神。历史史实转化为历史认识为学生们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人文精神目标首先要遵循基础性原则。

2.导向性俗话说“历史可以让人明智”。一方面,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这样的认知可能存在错误的方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观点及时的纠正。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虽然是以一定的具体知识为载体,但是仅仅依靠强制性的记忆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选择那些能够增进人幸福、促进人的发展内容进行教学,积极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认识和判断观念的形成。

3.综合性人文精神的范畴是广泛的,它渗透在人类历史各个方面的活动之中,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科技等多方面。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要分别从宏观、客观两方面入手:从宏观揭示历史发展不可逆的方向,又要以微观的眼光看个别人物、个别事件中体现的情感和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总结普世价值,又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标准。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体现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1.运用诗性语言,增强情感共鸣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史学深深的影响着历史研究的思维方法、历史教材的编写方式、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现在的高中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变得公式化、概念化、符号化。历史老师更是反复多次的强调课本中频繁出现的“标志、开端、转折、”等词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历史学习变得注重强调概念,而忽视了对情感色彩的鲜活和灵动的把握。如今课堂上的老师们语言表达力求精准到位,自认为说的很好,然后却缺少了精彩的语句和优美的诗文,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历史探究的乐趣。假如现在的教师能够挣脱传统理性主义史学的熏陶,在准备的历史语言中加入丰富生动的警句和哲理,则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帮助课堂效率的提高。

2.探究历史细节,追溯历史生活以宏大的叙事为线索的历史教科书,非常具有概括性的给学生重现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教材的内容是已经十分浓缩和概括了的,它遮蔽了很多鲜活的历史细节。这时候,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对教科书没有提到的细节进行补充,带领学生重温历史的丰富和浩大,从而加深对某个时代、某种文化的价值认同。例如苏俄经济政策的知识点,教材知识轻描淡写的说到粮食税、部分资源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等知识,这些都是属于国家政治经济层面的宏观概念。一般如果课时安排紧张,教师是不会就其展开的,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的转换一下授课重点,尽量的把学习的重点偏向对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和体会上,而不是占本宣科的陈述历史事实,在深入探究历史细节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多面去理解历史,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的体会政策的必要性。

四、结语

第6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教育性、审美性、工具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三个特征又是辩证地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如果只强调一点而不顾及其他,那就不能称为语文学科,离开了工具性,审美作用和教育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以书写为契机,以导读为根本,以记忆为重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写作为动力。这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这里,笔者就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综合

字词句章、谋篇布局是语文教学应抢建的平台。可自古以来就强调:不得“以词害义”。不管多么激动人心的内容变成一遍遍领读、齐读、轮流读,变成不分重缓急、没有情感色彩、千遍一律的串讲的时候,也会索然无味的。语文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言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这其实不是什么新的境界,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已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亲和,言语对话的形式传递的是心灵交流内容。这是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最本质的区别。这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这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2.鉴赏审美过程是精神享受愉悦的过程,是对生命质量的体现和升华。

有生命的思想并不等于有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很单调,内心很苦闷,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语文学习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成为欣赏的过程: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基本追求,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所以,语文课程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应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可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生词抄写课;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课;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推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享受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发觉。得到的东西也许只是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海水下面冰山的主体。我们教师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幻想的青少年,要想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就应该引导他们去真正的投人生活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鼓舞,受到感染,这是品尝美这块甜蜜蛋糕所不可缺少的。用他们好奇的双眼,天真的心灵,炽热的激情与美的事物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出绚丽夺目的色彩。美中蕴涵着富有个性的人文色彩,这是一种真美,也是我们语文应该所不可缺少的。

3.审美情趣的深入,给当前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第7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论文摘要]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一提起人文主义,人们总会想到文艺复兴,认为人文主义是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文化思潮,甚至认为两者具有同一性,“这是每一本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以及导游书中不断重复的陈词滥调。”就连一些哲学百科书在解释此条目时也写道:人文主义是于14世纪后半期发端于意大利,随即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类似的表述无论是普通读本还是在严肃的学术出版物里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这种拦腰一截的方法不仅忽略了这一术语的历史性,更是在内涵和精神气质上使人文主义一词大为逊色。人文主义其实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它的主旨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对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给予精神指导。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希腊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对人性的基本理解是身与心、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其对人的基本理想和总的追求是塑造身心俱美的人,既是世俗的,又是神圣的:是“具有躯体的精神”和“精神化了的感官性”的和谐统一。这项宏伟事业的起点是荷马,终点是希腊古典时代辉煌的“三哲”。

盲诗人荷马无疑是希腊人文主义之父。令诗人永垂不朽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古代希腊被看成是智慧的宝库,“所有城邦都把它当作学校教育的基础”。荷马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至8世纪,上承希腊米诺斯一迈锡尼古风时代的爱琴文明,下启希腊黄金时代的雅典文明。荷马是当时许多游弋在希腊各地的行吟诗人之一,之所以至今依然不朽,在于他把各种各样的传说、神话,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想象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别林斯基写道:“荷马的艺术才能是座熔炉,通过它,民间故事、诗歌和诗的片断的粗矿石炼成了纯金。”荷马生活在人类的早期,人类文明的生长时期,也是希腊个性形成阶段,崇尚的是自然主义,精神生命呈现出“青春的新鲜、欢欣的状况”。荷马笔下的希腊人生命纯朴、热烈、奔放而自由,在自然的天性中尽情享受生命的愉悦。史诗中那些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整日宴饮。直到日落时分”,“宴会上还有阿波罗持有的漂亮的七弦琴和用美妙歌声相和的文艺女神们。”荷马对躯体的健美、相貌的俊俏、欢宴的场景、感官的享乐真是不惜笔墨不加掩饰,史诗充分展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的无拘无束。荷马不愧为是人性美的讴歌者、颂扬者和倡导者。

荷马的人文主义集中体现在神人关系上。荷马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有时很难区分到底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还是希腊凡间的人。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烈,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在荷马这里,神愈近人,人更像神;神与人同乐,人与神共欢。但拨开人神共舞的场面上的热闹,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本能与理智的较量。荷马史诗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元素是希腊人不竭的泉源,“希腊世界生息在荷马这个元素里,就像人类生息在空气里一样。”但荷马的人文主义更关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在这一时期,人类理性刚刚走出襁褓,只显露出微弱之光,非得借助神力才能唤醒。作为深刻影响欧洲文明传统的希腊古典人文主义,不是仅由希腊的神话、诗歌、悲剧来完成的,荣誉的花冠更应属于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

希腊历史进入古典时代的标志是希波战争的胜利。任何战争的胜利本身都是值得欢庆的。希波战争的胜利对于希腊的伟大意义除了在于其结果决定希腊人是做奴隶还是做主人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影响——成功抵制了东方专制政体向西方推进,“使亚细亚的原则失掉了一切力量”,从而“挽救了文化和精神的权力”。此后希腊,特别是雅典,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植根于西方文明的希腊人文主义的理性智慧诞生在雅典城邦民主政制的鼎盛时期,完成于雅典城邦由强盛转为危机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典人文主义的发明者、完成者、完善者。

众所周知,希腊文化一转而至于哲学便开出了异常绚丽的花朵。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了苏格拉底时生了转向。荷马为希腊人发明了一个神的世系,要在神性中发现人的理性,这种理性往往表现为“神异奇迹”。任何文明的起源首先是宗教,希腊也不例外。荷马史诗中的神成百上千,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处处是求神问卦、请求神谕的记载。处在文明早期的希腊人对鬼神显灵之类的事情是很在行的,“只有苏格拉底不受它们的吸引,因为他深知科学和艺术不是神异事迹的产物,而智慧也决不是在秘密之中。真实的科学宁肯说是在公开的意识里。”苏格拉底把视线从神界转向了人事。“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人文主义者不断反复要求的就是,哲学要成为人生的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由于专注于人事,对人事的关心,苏格拉底不但实现了由神界向人界的转向,更进一步地完成了对人的本身的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希腊人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决定了他们从来就不是禁欲主义者,希腊的古风流韵即使是苏格拉底也不能免俗。他对俊美的面容、矫健的躯体也会投以惊羡的目光,但他认为惟有高贵的灵魂才会使人尽善尽美。苏格拉底确立了一个原则,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善。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帮助雅典人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获得精神的启蒙与教养,苏格拉底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他不知疲倦地行走于街市,向所遇到的任何人——无论是贵族还是鞋匠——不断地询问、讨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义;什么是虔敬,什么是不虔敬;什么是谨慎,什么是鲁莽。他认为,“对这类问题有知识的人是有价值的。善良的,而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为奴隶”。诘问方法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不仅仅使人做有道德的事情,还要使人知道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这样做就是道德的。比如说,中国孔子之学教人以伦常,君臣关系位于五伦之首。这炉火纯青的君臣理论如果到了苏格拉底的手里,他就会向他的讨论对象诘问:为什么要忠君尊王?因为人有君臣之伦。再问:如果君臣之伦为人之本性,是否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有君臣之伦?显然不是。人类社会莫不有父子夫妻,莫不有长幼朋友,这才是人类天赋的关系。苏格拉底就是在这种诘问中让对方反思其行为的依据。孔子是教人做什么。苏格拉底是教人为什么要这样做。黑格尔高度赞扬苏格拉底“是道德的发明者”,“苏格拉底以前的雅典人是伦理的人,而不是道德的人;他们曾经做了对他们的情况说是合理的事,却未曾反思到、不认识他们是优秀的人。道德将反思与伦理相结合,它要去认识这是善的,那是不善的。伦理是朴素的,与反思相结合的伦理才是道德。”伦理是风俗、习惯、训诫、神谕或上帝的箴言。在伦理的状态下。个体行为也许是道德的,但却意识不到。伦理是直觉,而道德是个体意识的自觉,是理性的指引。在理性状态下,个体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如果理性意识到行为的恶则会放弃,避免恶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苏格拉底在乐此不疲的追问中,促进了被问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增长了理性思维的水平。

苏格拉底为了雅典人能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灵魂的善才是幸福)耗尽了一生的激情和智慧。就在对他执行死刑的时候,他还在教诲人们不要只专注于尽力获取金钱、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他劝谕人们不要“把实际利益看得高于精神和道德的良好状态”。苏格拉底是道地的人文主义者,他用他的思想和行为铸就了西方理性的典范、人格的楷模——“一个恬静的、虔诚的道德形象”。希腊精神在苏格拉底这里发生的转向同时也是世界精神的转折点。此后,理性精神像基因一般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和精神的传统里,尽管时代不同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未来时现到的问题是什么,“在原则上、基本的特征上都已包含在古代的学问里了。”

柏拉图沿着苏格拉底的方向继续前行。他是苏格拉底学说和思想的忠实记录人和继承人,并在继承中发展和超越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讨论城邦与人的关系时,重点认为城邦个体公民自身、个人灵魂的善和理性节制是城邦正义的基础。柏拉图的关注点首先在城邦本身,以城邦政治和伦理哲学为中心。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城邦国家是古典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在古代希腊,城邦共同体是公民身份的基础,失去城邦身份,甚至不能称之为人。个人不能单独生活,不能单靠个体力量达到自足,因此城邦共同体的公共秩序和共同精神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城邦的正义对于个人的正义具有优先性。个人的正义是从城邦正义中教化养成而来的,即对个人的道德教化依赖于城邦制度本身的正义性。个人品质的好坏,个人德行的善恶,灵魂的高贵与卑贱端赖于城邦制度本身的优劣。这其实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一种现象:在一个好的制度里,坏人能变成好人;在一个坏的制度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什么是城邦的正义?在回答问题之前,柏拉图提出国家应具有三个美德:一是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才智,属于少数统治者;二是勇敢,属于有力量保卫国家的军人;三是节制,是对感望的控制,这一美德不像以上两种只限于一部分人,而是一切人应具有的美德。正义看起来似乎是第四个美德。但是它并不是以上三者之外的另一个美德,而是统摄节制、勇敢、智慧的力量。“无论何处,只要你发现了其他的美德,你必然会碰见正义本身也已经在那里。”这就是说,正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关于外在的、单个的、具体的行为,而是自身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具体行为,而是关于内在的、正义本身的本质规定性。真正的善也不是一个一个善的行为,而是善的普遍原则,善的相。”“只有共相、理念、善是本质性的东西。”由于正义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关于内在的普遍性的规定,当一个具体的正义行为结束后,正义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依然存在,正义或善又是永恒的。因此,正义的总体特征是普遍的、单一的、永恒的。发现正义或善的普遍原则,即相,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超越。苏格拉底在永不停息的追问中,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正义或善,探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但苏格拉底并没有给出答案,柏拉图完成了老师未竟的事业。

确立正义或善之普遍性原则也就是确立了城邦正义或善的普遍性标准,同时也为城邦确立了道德和价值方向。但是,怎样实现城邦的正义?节制、勇敢、智慧的品质从何而来?柏拉图认为:“除了来自个人而外城邦是无从得到这些品质的。”个人的这些品质又从何而来?这进一步的追问直逼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人的教化。教化就是在善之普遍性指导下,对人施以教育,培养与陶冶人之为人的性情,使其具有城邦所需的道德品质。教化是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对人的理性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又是教化的核心。人文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使人完美不可缺少的更加内在更加深刻的精神修养。要塑造灵魂就要先认识灵魂。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既有较好的部分,也有较坏的部分,由此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当较坏部分受较好部分控制的时候就是“自己的主人”。而当一个人的欲望在力量上超过了他的理智,就是“自己的奴隶”。柏拉图认为欲望是最大的外在敌人,一方面它占每个人灵魂最大部分,另一方面它最贪婪。真实的存在,即正义或善的“相”寄寓在灵魂的理性部分。是永恒的,最接近于上帝。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培养人的灵魂的理智部分,使人具有理性力量去控制、支配人的感望,以防止感官的混乱影响灵魂的清澈。这正是柏拉图哲学的特点。他“把哲学的方向指向理智的、超感性的世界,并且把意识提高到精神的领域里”。在柏拉图看来,肉体及感性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有死的,而灵魂是永恒的。但灵魂的永恒性不是自动产生的,只有当灵魂摆脱了外在欲望的诱惑,处于澄明、宁静的境界,灵魂的理性部分才能区分判断什么是正义与不义。才能认识把握真正的善和真理。灵魂通过精神而达到不朽。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典人文思想的发明者、原创者。柏拉图之后的西方哲学家对他产生了后裔般的依赖,连最反对他的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活跃于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如此评价,未免不包含哲学家个人的特殊偏好,但是谁也不会否认柏拉图的精神哲学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正因为这样,本文不打算把来自遥远马其顿的亚里士多德当作继续讨论的对象,尽管他是“古代世界最博学的人”,但这里重点是从原创意义上讨论古典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则是理性,伦理原则是理性指引下的节制与适度,目的是社会的正义或善,终极意义是人的更幸福美好生活。在此我们能感受到古典人文主义最形而上的关注也就是为了形而下的目的。这意味着古典人文主义既指向哲学,也指向生活;它既是一种哲学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古代先贤不是隐居山林僻野的修道士,他们不做无聊的玄思与冥想。他们的思想是现实的、活生生的。黑格尔评价苏格拉底说“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而柏拉图“归根到底是一个雅典人,这意味着他身上所有其他人类兴趣都要服从他对于政治的兴趣”。他们对灵魂和精神的迷恋,对普遍原则和一般概念的钟情,并不是为了满足于精神世界的概念游戏,而是要解决人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人文主义者强调对灵魂的诊疗和精神的教化并不是否认更不是弃绝感官的生活,也不是贬低生活本身的幸福快乐,只是认为有节制的、适度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生活。“有节制不在于把享乐减到最少,不在于有目的地保持头脑清醒和压抑欲望,而是一种意识的力量,这种意识能在过度的肉体享受中保持清醒。”我们不能以空洞虚伪的道德教条来设想希腊人。希腊人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从来不提倡更不崇尚禁欲主义。完美的人是感性的美与灵魂的善的结合,完美的生活是在禁欲和之间保持节制的适度。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墓前著名的演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希腊精神的中庸、节制与适度。他说:“我们爱‘美’,而不流于奢华和挥霍;我们喜欢哲学思想,而不趋于文弱和无为(因为一般人在‘思想’方面用心以后,每每远离‘实践,——离开公共的和普遍的活动)。我们勇敢活泼,然而这种勇气,没有使我们轻举妄动;其他国家的人民就不同了,尚武必致轻文;我们深知怎样去区别什么是舒服,什么是困难,然而我们从不逃避危险。”这是一种由教化而产生形成的道德的美、精神的美,实乃人文之美!

古典人文主义既热爱生活,更崇尚理性。身与心、灵与肉、理智与情感在这里处在理性支配下的和谐状态,是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和谐统一。古典精神所包含的这两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希腊文明诞生之后,西方人一直在希腊人的影子中思考。

希腊化时代的罗马全面吸收希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政体制度到艺术作品。似乎要把整个希腊搬过去。但是罗马人不得希腊文化的精神要领。他们有技术,却没有科学精神;他们引进艺术品,但缺乏艺术精神。在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雕塑等文学艺术中对美的描绘与讴歌是永不衰竭的主题,但希腊哲学的理性智慧告诉人们这些美虽然是必需的,惟有灵魂的善才是最高的美。在罗马,由于没有一个精神世界的普遍原则,希腊的美在这里剥去了神圣的一面,走向了它的反面——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当罗马足够强大之后,整个帝国陷入了庸俗的物欲与之中。灵魂被感官享乐所腐蚀。道德自然是无暇顾及了。“纲纪逐渐废弛,道德可以说先是倾斜。继而愈加下滑。”财富没有精神的指引,必然带来更大的贪婪。“泛滥的逸乐带来了因奢靡、而毁灭自身与毁灭一切的欲望。”罗马在穷奢极欲中耗尽了旺盛的精力,导致的第一个结果是帝国自身的灭亡,第二个结果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报复。对此海涅似乎有些幸灾乐祸,他写道:在这罗马人的世界里,肉身已变得如此肆无忌惮,看来需要基督教的戒律,来使它就范。吃了一顿特利马尔奇翁的盛宴之后,是需要一次基督教似的饥饿疗法的。

基督教的本质精神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作为一种起源于东方的文化,基督教得以从精神上征服西方人,与它对希腊哲学的妥协密切相关。从希腊哲学中寻找思想根基与理论支撑,从而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链接,完成了基督教的西方化。柏拉图的灵肉二元论为基督教提供了有力的信仰依据。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柏拉图主义统治基督教800年,如果说基督教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柏拉图主义并不为过。但基督教把柏拉图灵魂哲学推向了极端,把灵肉对立无限夸大到灵肉撕裂的程度。认为肉体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渊薮,灵魂被拯救的唯一出路是弃绝尘世的一切欲念。肉体越是被压抑越是受尽磨难就越接近上帝,灵魂就越能得救。希腊哲学的理性智慧表现为灵肉二元对立中的和谐统一,基督教则把它绝对对立化,把谦卑、压抑、弃绝世俗欲望当作人类最高品质,实质上与希腊精神格格不入。

文艺复兴把人从上帝的世界中解放了出来,重新确立了人的世俗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世俗欲望和感性追求,明确提出要“回归古代”、“回归人性”。“那时候人们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就摆脱了上千年来的压迫;特别是艺术家们,似乎觉得基督教的恶魔已从胸膛上滚走,就重又自由呼吸了;他们热忱地投向希腊欢快的大海。”古代希腊文化中所包含的感性化原则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又得以重现。在雕塑与绘画中张扬人体的力量与俊美,在文学作品中用粗俗不堪的语言描写之欢,以对抗基督教对肉体的扭曲、丑化与诅咒。文艺复兴对消解神权、确立人权、重建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对思想束缚的解放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并打着回归古代希腊的旗号,后来人们认为文艺复兴就是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但本文认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古典人文主义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一。表现领域不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文学艺术是同一回事,主要表现在文学、诗歌、雕塑、绘画等领域,而古典人文主义是希腊哲学的产物。其二,内涵与精神特质不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针对上帝的绝对权威提出的,其核心是从神权到人权,从神性到人性。它是一个解神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凸显人的世俗性诉求。人不再为上帝而活着,活着也不再是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应该尽情享受和追求此生的尘世的快乐。因此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特质是世俗的、感性的,至少不是那么节制。与此相反,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推崇理性生活,教化的目的是把人从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感性世界提升到心灵的世界,以达到理性的高度,其精神气质是理性的节制、中庸与宁静。

正因为激发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是古代文学艺术在视觉上的美感,而不是哲学的真理,使这场运动显得有些轻浮和不节制,没有真正重建理性的权威,欧洲人决定再一次向古代希腊世界寻找模范和灵感,这就是启蒙运动。什么是启蒙?康德回答说:启蒙就是理性的苏醒。从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到它的辉煌的顶峰康德,理性一直致力于解决人类的道德和社会问题。从精神特质上看,启蒙人文主义最接近希腊古典精神。然而近代启蒙理性在近代科学的加盟下,把希腊的理性精神推向了绝对的权威,导致了理性主义的专制。从此,源于希腊的古典理性发生了根本转折,从人文理性与价值理性转向了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科技不断挤占人文空间,从前的人文主义者为塑造全面的人而主张的通才教育在近代开始分科化、专门化,这一价值观念的转向持续影响到今天,而且愈演愈烈。当科学开始物化,运用于生产。变为技术,而技术又与商业“合谋”,这个世界真是天翻地覆了。科技主义必然导致两大后果。一是人与自然的异化。在科技理性支配下,人自以为变得无所不能,对自然肆意掠夺,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今天。天灾人祸此起彼伏,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以及核威胁,足以让人生活在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惊天浩劫的惊恐、忧虑与不安之中。二是人与自身的异化。由于科技与商业共谋,科技不断生产财富,商业不断制造消费和制造新的欲望,人们对身外之物的不断占有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必然导致心灵空疏、人性阻塞、精神无家可归。财富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幸福的感觉却越来越少。这让人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第8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共时性发展;文化缺失;城市竞争力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2.00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其中,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历史进程,其经济的腾飞是以城市化快速发展为支撑的。当然,中国城市的快速进展在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相应地也累积了诸多的问题。中国作为后发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所面临的特殊时代背景和现实社会转轨发展的环境,造成中国城市发展中面临速度、环境、人口、资源、文化、传统、现代等多重矛盾的挤压,其经验和教训都弥足珍贵。

一、中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两大特征

(一)共时性发展的机遇与压力

全球化时代与中国城市化发展是共时性发展,这既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机遇又给其带来压力。全球化无疑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世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都打上了全球化的时代烙印。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钟情于城市建设,目的是为民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强势文化的渗透和进入,政府、建筑商以及普通民众在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舶来品”面前显得手足无措。各级政府机构为钟情于欧陆风格的大厦,为弥漫着洋名洋风的小区而炫耀,开发商们津津乐道于英国的维多利亚风格、法国的路易风格、德国的巴伐利亚风格,以及美国的现代风格的洋建筑,其实这些建筑许多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原因很简单,文化有其民族性,不可能简单移植,也不可能随意在各地生根。全球化时代为中国城市化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严重冲击了城市文化中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征。同时,在城市文化建设上,我们面临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怎样更好地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博雅与大众、功能与文化等之间的系列问题。显然,城市文化建设是其中最体现城市核心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二)城市化发展的“多转”与断裂

社会的历史转型与中国快速城市化并行,使得中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市场支撑的物欲主义、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的严重挑战,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断裂。中国社会转型是“多转”交织的过程——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等的转型和转轨的过程。

1、时间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毁坏

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创造的并行不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不可否认,随着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明显加快,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造成城市文化的破碎和丢失,城市扩建和旧城改造又毁坏了城市的历史原貌,使城市化发展中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上留下了诸多遗憾。

2、空间轴——中西文化的选择与碰撞

从空间上看,中国城市化又面临着中西文化的艰难选择与碰撞。中国城市化既是东方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更新,又需要博采众长、汲取异域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城市化对人类所共有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发展已然超越了中西两种文化孰优孰劣的一般争论,预示着中国当下城市化所面临的艰难抉择。正是在这一矛盾的境遇中,中国城市化取得了规模与速度上的成就,但同时也陷入了精神和文化的诸多困惑。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说,“现代性彰显稳定,而现代化却制造动荡和困惑”。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最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因此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困惑和弊端必然首先表现在城市文化发展和构建的过程中。

二、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缺失的主要倾向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急速发展的,其速度、规模等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由于发展速度过快,缺少足够的时间来沉淀和积累城市文化内涵,由此带来的就是城市文化的浮躁、单一、轻佻、功利等一系列弊端的出现。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把中国城市化过程遭遇的种种失衡无序现象归结为几个方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等等。中国城市化中的种种失衡,直接暴露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忽视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城市发展理念的缺失、城市建筑雷同的现象等。

(一)大规模“造城运动”导致城市文化积淀不足与城市文化记忆破裂

资本主义创造了现代城市化文明,它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城市化的进程应该是渐进的、自然的过程,违背规律、人为的过快城市化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据调查,全国主要大城市的城区地图每年都要修订,但仍然跟不上人们出行的需要。一个街区今天还赫然在目,过了不久,就找不到其踪影。很显然,城市化在造城运动范式下,其发展不可避免的必然是城市软件建设及城市文化发展的迷失和欠缺。

不可否认,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建设,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改变城市建设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是以新的的形式出现,这势必造成城市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城市文化遗产不断缺失,城市文化元素不断流逝。城市发展中的盲目扩张,文化遗产破坏所导致的城市文化破碎和断裂等,都在时时拷问着城市的建设者们,也越来越使人追想那些逐渐消逝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记忆”。

城市是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成长起来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每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闪现着它的历史文化光彩,沉淀着它的历史文化记忆,存留着它的历史文化烙印、符号以及故事。例如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苏州的“绿浪”和园林,常熟的七弦河,江南的周庄、同里、乌镇等小镇的小桥流水,吐鲁番的坎儿井和延安的窑洞建筑等,这些地域文化能够表达出该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城市个性,是人们流连忘返的文化符号和记忆,吸引大量的游人纷至沓来。对文化的漠视或无视,从根本上说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最基础的认识。

(二)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千城一面”之风造成城市文化差异消失内涵趋同

1、在城市面貌上抑制城市文化特色

诚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城市趋同化是一个难免的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它能有效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然而,当城市趋同越过生长上限后,边际收益递减必然带来城市发展边际成本递增,转而抑制城市发展。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城市管理体制缺陷与管理者能力限制,趋同化现象愈演愈烈,城市建筑模式化、城市面貌格式化,甚至城市人生活方式也走向同质化。资料表明,我国现有180多个城市宣布要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中心商务区和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硬件建设追求目标及标准,全国近700座大中小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形象趋同化。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富有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特色的传统建筑被拆除,代之以浮华、毫无城市特色的仿古建筑。

2、在城市建设上缺乏本土地域特色

城市化进程中的趋同化表现多样,如街区趋同、景观趋同、名称趋同、建筑模式趋同等。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形式,它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外表和风景,特别是那些地标性建筑和景观,更是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中已出现了一些新的标志性建筑物,其中一些还很具时代性、现代性,例如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国际会议中心等。2010年世博会,又有一些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伫立黄浦江两岸,如世博会中国馆、世博文化活动中心等。这些全新的文化建筑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记录,是中国文化当展的全新理念体现,是城市文化的时代化现代化的成就体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城市建设的雷同化倾向普遍存在,有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对环境和人文思考不足,其中一些地标性建筑更和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这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的质疑。

3、在城市功能上缺乏根植人本理念

城市化的一个根本指向是“以人为本”以及人文精神的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弘扬与城市文化品味的塑造是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但是,由于城市化发展进程过快,涉及的城市数以千计,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面临重物质轻精神、重建筑轻情感、重功能轻便利、重独立轻交往的问题,城市快速发展中人文精神的匮乏以及城市文化的浅薄化问题尤为突出。有专家妙语总结了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八股化倾向:“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玉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城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城市建设的人本理念的深植,对人的社会交流、人际沟通等社会功能给予的重视不够。例如,某些新社区建筑群,人们注意到了商业设施的配套,但却忽视了思想文化的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宗教道场、娱乐会馆等的配套。因此,城市发展中“城市人”塑造的缺位是城市人文精神缺失、文化浅薄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城市文化未来发展的建设策略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有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走向,即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技术理性时代”走向“人文精神时代”等。因此,我们在思考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未来走向时,为了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慎重而科学地处理好下面四个城市文化可持续建设上的发展关系。

(一)正确处理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的支撑关系

首先,城市要做好功能性与文化性的有机结合。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复杂的城市系统中的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的文化指令和寄托。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决定性作用。一个城市不仅要有街区导引认知图,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文化层面的导引认知图。著名建筑学家林奇就说过,一个城市可以找好几个人(城里人、乡下人、知识分子、小商贩、旅游者等等)来分别描述各自对某一城市的认知图。一个城市如果仅仅以功能确定城市认知图而忽视居住者的情感认知指向,其发展一定是不成功的、不完整的。

其次,城市要用文化力支撑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当前,文化竞争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传统、文化法规的健全程度和城市居民的规则意识等。提升文化软实力要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共同理想为核心,让城市保持各自的文化特征。

再次,城市要以文化创新引领城市的发展创新。中国城市不仅面临着对旧有的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问题,更面临着对新的城市文化创新乏力的问题。城市文化首先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城市文化还必须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创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独特新文化。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和传播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北京奥林匹克主体建筑设计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设计者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功能效能与文化情怀的有机统一,为北京古城增添了焕发时代活力的新景观。

(二)正确处理世界文化与民族情感的衍生关系

文化、观念、思想或理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历史而具体的统一,这种统一铸就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内动力。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有史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矛盾之所以比较突出,只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曾经面临的境遇,更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所不曾经历的复杂形势和文化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交往普遍化”或“普遍交往”推动“地域性的存在”朝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发展。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疫病问题、贫困问题、资源问题等)愈益凸显,表明超越各民族利益和各阶级利益的普遍的共同的人类利益正在形成。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根植与衍生的关系,努力促成多元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和全球文化的多元民族化。对此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下力气研究外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对国外城市建设的经验进行分门别类,在模式、类别、特点等方面全面总结,积极吸取国外城市发展中的成功做法和优秀的城市文化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二是做好如何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工作,在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各种城市建设方案进行试验、探索、比较、分析和完善,将本民族优秀的城市理念、文化价值等融入民族文化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

(三)正确处理历史传统与时展的传承关系

在当今时代,精神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战略资源。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化特质上,而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其市民共有的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伦理价值、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是构建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两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纷纷提炼并塑造各自的城市精神,如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南京的“厚德载物同进文明”、苏州的“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精细雅致”、常州的“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无锡的“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等。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给予“守旧”更多的空间,应该神圣地对待我们曾经称之为保守落后的观念,这样说并非否定城市的更新和进步。城市必须创新,因为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总是在发展的,现代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旧有的城市里无法展开,新的内容需要新的形式来承载。在城市守旧与更新之间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坚持适度的原则。对于守旧与更新,一个城市应该区别对待。如果其中某一部分被确定为文物、文化遗产,那么它应该最大限度地受到保护,不允许打着更新或者其它目的对城市这部分进行改变,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仅仅属于这个城市。另一方面,不是文物的部分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有些地方要求外观不改变,内部可以改造,可以使用新技术。在不影响城市总体风格的情况下,建一些今天称之为假古董的项目,如果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美学价值上的推陈出新,不能一概否定。

(四)正确处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关系

科学是以实验和逻辑为主要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近代科学的诞生是人类进入理性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促进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经验模式向理性模式的根本性转折。这里所理解的科学理性,就是与哲学的纯粹思辨相对的,建立在科学活动及其成果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基础上的思维的合规律性与可推导性。科学理性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对整个科学活动过程的实质与核心的全面概括和最高抽象,是科学目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内在统一。科学是追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过程。科学理性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而人文主义传统是一种既有别于神学传统又有别于与它同时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自然科学体系的新的思想观念体系。人文主义认为,人本身是价值的原点,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倡导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

人是生命最复杂的载体,懂得生命的规律与尊重生命的价值,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前提与基础。生命科学、哲学的人文精神旨在让生命科学的成果恩泽于苍生,造福于人类,而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因此,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相统一,才能使一座城市真正拥有自己的精神,拥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生机和活力,以及不竭的动力源泉。

总之,城市是一个由大量不同类型的微观主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它的演变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城市发展中出现一些“病”态也是难以避免的。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波一波造城运动,已经出现了或即将出现的一笔又一笔的历史旧帐需要我们去梳理和偿还。在城市化进程中,尽管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口号,但往往是城市精神缺失,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软肋。所以,“美好城市”应该是一个敢于面对“城市病”、并不断治理“城市病”的城市,只有这样的善于自我纠错的城市才能够不断变好,不断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钦南.阅读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单翔.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4]彭怒,等.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5](美)薛求理.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孙逊,杨剑龙.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7]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9](保)亚历山大·利洛夫.文明的对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新华社,中国民生银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传播手册[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第9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是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随后是人民对于社会发展共同诉求的价值目标,最后是对实现目标所需作出努力的概括。三个层次自成一体,具有内在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帮助教育者占I道德的高点,保持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上具有主导性

在人民对崇高的思想道德进行追求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引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民提倡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起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一般的价值体系,它是对社会主义体系所需精神的一般概括和总结。这些表述在中国当代的发展中具有主导性。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别于其他价值体系的地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措施,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打造。

(一)加大方法创新,进一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创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之间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用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相对来讲比较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新型的网络媒介大行其道的当下,学校也要积极的利用好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开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表达方式,增强虚拟空间的话语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同空间领域的渗透力。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和社会变化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的解读,引导和塑造人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努力的发挥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意识。

(二)加强工作机制的改革,协同带动,发挥整体效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不是一个主体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协同带动,发挥整体效力。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改革内部的引导机制,增强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构与解读,通过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完善,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对于家庭来说,家长要不断的了解社会上出现的新观念、新名词,和学生保持交流和沟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保持学习和了解,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来说,全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整合好、发挥好不同的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形成全社会最广泛的参与。

(三)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涵

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传承历史人文精神,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赋予核心价值观新的生命力,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本质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对大学生的管理制度,引领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主义情怀的培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传承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8).

[2]王汉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汉大学学报,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