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4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82-02
1治疗实例
我院于2013年3月开始盆底康复治疗,于2013年4月――2013年11月共收治盆底功能异常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30.6±2.5)岁;对照组患者24-38岁,平均年龄(33.5±4.5)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方法上,我院对观察组患者实行电刺激治疗,电刺激强度由小到大,以患者有刺激感而无疼痛感为准,每次电刺激治疗时间约为20min,2次/w;对照组则使用常规肛提肌训练,治疗时间15min,2次/d。当两组患者共同治疗2个月后,再次进行盆底筛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产后3个月和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仅为2.5%、3.2%,12个月盆腔官脱垂发生率为30.1%,而对照组在产后3个月和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为10.5%、10.6%,观察组盆底肌肉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
现如今,通过神经肌肉刺激疗法,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明显,与常规提肛训练相比效果显著。针对不同的盆底功能异常患者使用不同强度的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阴道紧缩度。
2产妇产后盆底治疗相关概述
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是一种常见疾病,又被称为盆底缺陷,在西方国家中被称为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FPFD疾病[1-3]。盆底功能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极大,甚至会降低她们的生活质量,患有这种病例的女性,在生活中也有很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大小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等,而尿失禁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产妇患上盆底功能的几率为2%-50%,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抑郁症相比,患有盆底缺陷的产妇占大部分比例,在治疗费用上,也远远超过冠心病、骨质疏松症以及乳腺癌等重大疾病,早已成为了严重威胁产妇身体健康的5大慢性疾病之一[4-6]。导致女性患有这种病状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妊娠和分娩是最容易引起这种病症的因素,在对盆底功能发病表现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产后产妇尿失禁的临床现象高达三分之一,盆腔器官脱落的现象有七分之一。一旦产妇出现妊娠或进行分娩,那么就及其容易造成盆底肌肉破坏,如果在生产后不进行彻底防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妇患上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几率,并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对于我国而言,在北京、广州等地,产妇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0%-60%左右。可是,对于这些产妇而言,她们的就诊意识相当薄弱,很多患者对盆底功能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认为这是老年的必然表现,或者由于胆怯、羞涩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去医院进行及时就诊,错过了最佳就诊时间,盆底功能的就诊率也非常低[6]。使产妇产后患上盆底功能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其中包括了妊娠、分娩、产妇肥胖程度、年龄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盆腔手术史等等,在这其中,产妇在妊娠以及分娩过程中,患上盆底功能的几率最高。当产妇在分娩或妊娠的同时,其盆底会发生生理改变或解剖改变,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让产妇的盆底结构以及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变化,导致盆底功能的发生。
针对这样的现象,为了避免产妇产后出现盆底功能的可能性,近年来针对这种病例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7]。这种治疗手段是一种以物理为主的治疗手段,它主要是针对妊娠期以及分娩后如何降低患病几率和减少盆底受损情况而实行的手段。我国为了减少产妇患病的可能性,保证女性顺利生产,并实现对盆底功能的有效治疗,从根本上保证减少女性生殖系统出现此类病症的几率,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手段,并在很多地区的妇幼保健院设置了专门的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从而提高了女性生产的安全性,提高了她们的康复速度,保证了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医院为了实现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还研究了这种疾病的依从性情况,并进行了准确的分析。这样做的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对女性患有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从而制定出一系列完善、规范的治疗措施,并保证其科学性和适用性,从而减少产妇的疾病痛苦,实行安全有效的治疗,保证女性健康。
3我国产妇产后治疗现状
现如今,我国女性盆底学正在迅速发展,各种新观念、新理论也正在慢慢浮出水面,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也专门成立了女性盆底学组,对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以及各种临床症状做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从各个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诊疗经验。其中最为典型的理论则是在19世纪90年代,由Delancey所提出的“吊床假说”以及由Petros提出的“整体理论”,这些由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都为治疗女性盆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方案,即通过解剖使其达到理想的功能恢复。产妇产后盆底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两种。在这其中,手术治疗的种类较多,且历史较长,特别是在女性盆底修复和重建手术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从传统的“3R”原则正逐渐朝着“4R”过渡(即:恢复、重构、代替、再生)。由此可见,当产妇产后对其实施盆底重建手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改善症状,对于那些患有重度盆底障碍性疾病的产妇而言,更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是,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并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手术方法,还应该重点考虑到治疗之后能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是否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改变生活质量,例如,尿失禁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虽然没有明显的漏尿情况,但却有尿频、尿急等不良症状产生,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通过手术治疗之后,解剖结构虽得到有效纠正,但手术之后这些患者均出现了障碍以及漏尿等情况,这些现象从传统意义上讲并不能算是帮助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8]。除此之外,在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首先会给患者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不断增加治疗成本。其次术后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最为典型的便是泌尿性感染、手术会对尿道、膀胱以及直肠等重要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补片出现暴露或侵蚀等情况,患者的以及膀胱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术后容易复发。
与之相反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了盆底肌肉锻炼、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涉、生物反馈治疗、子宫托、盆底康复器械治疗以及各种药物治疗等,其最大的特点是这种治疗方法成本相对较少,而且没有任何风险,针对手术治疗而言,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在这其中,被临床广泛运用且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盆底康复治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包括了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肉锻炼以及刺激疗法等。
4治疗措施与效果
多层肌肉以及筋膜共同组成了女性的盆底肌,这些组织器官都具有良好的弹性。而对于弹性纤维来讲,则是盆底结缔组织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其中的弹性蛋白可以作为构成弹性纤维的重要部分。当产妇在妊娠或者分娩时,会让自身的盆底肌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使支持组织削弱。对于维持女性盆底结构而言,弹性纤维的重造以及相关重要组织的变化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产妇盆底肌肉的强度下降之后,不仅会让盆底肌肉出现松弛,使兴奋点敏感度下降,同时还会让产妇后尿失禁,对今后的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便显得极为重要。
当产妇产后对其进行提肛肌训练,可以通过有节奏、反复、自主的将阴道、周边以及尿道口的肌肉进行收缩,从而不断加强盆底肌的收缩力以及紧张度,使产妇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可以帮助产妇恢复神经细胞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妇神经肌肉以及盆底肌张力的兴奋度,将因受压而导致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激活。当产妇产后对其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早已被得到广泛认可。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产妇进行盆底锻炼能够有效使盆底肌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过去,由于操作简单且费用相对较低,阴道哑铃训练备受人们关注,而且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可是因为产妇PC肌本身的强度情况以及产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阴道哑铃训练时往往效果不佳,特别是对于重度患者而言其效果极为不理想,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治疗技术以及方案,对产妇进行更加全面的治疗。现如今,对产妇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可以有效帮助产妇提升盆底肌肉恢复功能,而且效果显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使用神经肌肉刺激疗法采用强度不同的生物反馈、电刺激以及盆底肌肉训练等各种疗法,可以有效帮助产妇的盆底肌肉恢复健康,使阴道更加紧缩,使产后性生活更加满意,从而有效预防了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从根本上提升了产后产妇的整体生活质量。盆底肌电刺激疗法的治疗机制并没有被完全阐明,很多人们认为,盆底肌电刺激疗法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①对产妇经分进行刺激,传入神经纤维到骶髓逼尿肌核,控制逼尿肌兴奋,再通过经盆神经至逼尿肌,限制逼尿肌进行收缩。通过这样的反复刺激,可以使其形成条件反射。②传出的纤维能够有效刺激产妇,使产妇尿道关闭压功能得到提升,对尿道周边横纹肌功能以及盆底肌功能进行加强。③电刺激能够直接影响到胸腰段,体内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之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使β-肾上腺素受到兴奋,膀胱会变得松弛,使膀胱颈的封闭性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膀胱颈和尿道近端会逐渐收缩,提升了尿道关闭功能。
5结束语
现如今,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治疗产妇盆底功能疾病方面起步较早,而且治疗方法也相对较为先进。可是从我国情况来看,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治疗还起步较晚,再加上很多产妇由于心理原因出于羞涩或者胆怯等因素,不敢去医院就诊,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就诊时期,给产妇带来了极大困扰。所以,为了能够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要对产妇及时进行治疗,使用盆底肌训练法,保证减少产妇盆底功能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京晨.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115-118.
[2]刘海静.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30):5019.
[3]张瑞女.知信行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20):1-2.
[4]杨梅.126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01):121-122.
[5]吕丽姝.产后盆底康复治疗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178.
[6]邬开会.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134-135.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产科最常见手术,目前在美国因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疾病,每年施行的子宫切除术超过60 万,30%的女性在60岁前做过子宫切除术。盆底功能障碍是子宫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中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障碍;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37-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也被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1]。PFD常见于中老年妇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将对PFD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分型与表现
PFD的临床类型主要有: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epses,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和产后障碍等[2]。临床表现以下腹坠胀感、慢性盆腔疼痛、排便障碍、阴道穹隆脱垂及性生活障碍等,其中排便功能障碍与性生活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最大。
1.1 排便功能障碍:
人类正常的排便、排尿及是由神经与盆腔神经共同支配,子宫全切除术中会对肌肉、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盆腔解剖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当腹压升高时,压力不能传导不均匀就会导致尿失禁及排便障碍的出现[3]。另外,由于直肠移位、直肠自主性神经支配功能障碍,都会导致便秘的出现,而且长期便秘还造成盆腔器官脱垂。
1.2 性生活障碍:
子宫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调节局部及全身生理过程,由子宫动脉供给卵巢的血液占全部血供的50~7O%,通过刺激雌激素分泌以达到舒张血管,改善阴道、和尿道的动脉供血,调节女性并与卵巢内分泌保持精确而细微的动态平衡。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破坏这种动态平衡,而且手术会切断子宫动脉,使卵巢血供减少,直接影响卵巢功能。全子宫切除术中会切断腹下神经丛血管和神经,会造成阴道缩短,残端相对宽浅,阴道分泌物少,不能有效阴道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研究显示[4],子宫全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解剖学上,子宫缺失、恐惧、不适感以及盆底结构改变等变化都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下降。
2 子宫全切除术与PFD
女性盆底的主要器官有:尿道、膀胱、子宫、阴道和直肠,这些器官均由盆底韧带、肌肉和筋膜组成的肌性弹力系统相互协调、支撑,自身缺乏固有形态和强度。
骨盆神经丛是盆腔器官与肌肉自主神经的主要来源,该神经丛位于骨盆深部盆腔脏器两侧,由腹下神经(交感神经T10~L2)与骨盆神经(副交感神经S2~4)[5]经以及一些运动感觉神经共同组成,其核心功能是协调膀胱与肠管肌肉的正常收缩与舒张。腹下神经丛位于直肠侧隙,附着于盆腔器官表面,伴随着侧盆壁的血管及淋巴管,部分神经进入子宫体和宫颈。行子宫全切除术时,会切断圆韧带、子宫阔韧带(包括卵巢固有韧带,打开膀胱腹膜反折腹膜)骶韧带、子宫血管及主韧带,在阴道穹隆处环切阴道;子宫切除术操作造成的结缔组织、筋膜、肌肉和韧带等盆底支持结构异常、神经组织损伤、血管营养障碍等,破坏骨盆底解剖结构与盆腔自主神经,影响盆底其他器官功能。在盆底组织中,对阴道和子宫解剖位置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宫骶韧带、主韧带和肛提肌,肛提肌在盆底组织中起主要支撑作用。因此,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膀胱功能,紊乱,结、直肠功能及障碍中[6]。
3 PFD的治疗现状
3.1 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中针对PFD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是指盆底康复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有Le Fort阴道封闭术、manchester手术等。关于手术治疗PFD的报道称[7],手术治疗具有以下缺陷:(1)医疗费用较高,患者经济负担过重;(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报道称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其中0.6%为泌尿系感染;膀胱颈筋膜吊带术后排尿因难的发生率为10.8%,长期尿管导尿率为1.5%-7.8%;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的短期排尿困难发生率为4.3%[8]。
近期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医疗设备与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PFD手术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如超声刀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对盆底血管、神经系统的损伤;侧对侧缝合阴道断端可以使两侧主韧带靠近形成桥状结构,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相应缩短圆韧带及骶韧带,使之形成较坚固的盆底中心腱,可加强主韧带、宫骶韧带修复,防止脱垂。另外,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以及施术者的手术经验等因素都会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存在一定影响,对于已经确诊为PFD的患者,治疗原则应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对于民出现轻度脱垂但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例要先行保守治疗,如果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给予手术治疗。
3.2 保守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是PFD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指在理论指导下对盆底支持结构进行训练、及功能加强恢复,主要包括: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法等。(1)盆底康复法以凯格尔锻炼(kegel exercise)为著称,最早应用于l9世纪40年代,是指有意识地对耻骨-尾骨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增加尿道、阴道及的阻力,增强尿控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阴道“吞噬”力度,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因此也被称为“爱肌锻炼”。(2)膀胱训练(bladder dril1)是指导患者学会自主抑制尿意延迟排尿(如交叉双腿并缩夹),在训练中要记录饮水与排尿时间,以期达到2.5~3h排尿1次[9]。(3)生物反馈法是通过仪器测量阴道压力和收集肌电信号,通过声音和(或)视图进行反馈,从而指导盆底肌肉的运动及感觉协调功能。盆底肌电刺激是通过间歇式电流刺激盆底肌肉群,以增强其强度和功能。
盆底康复医学中汇集了基础学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消化科、神经科、心理科、康复科等专业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盆底组织病生理学、盆腹动力学及盆底电生理学等方面关于女性PFD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为开展个性化盆底康复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临床中针对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血液循环、性器官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有明显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证实[10],盆底康复治疗会有效修复盆底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性器官功能恢复等功能,已经成为防治PFD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手段。要注意的是,避免术中对盆底神经组织的损伤,术前严格手术适应证,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借助超声刀、对侧缝合等现代化设备与技术减轻对血管、神经的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盆底结构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Luo X. To affec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by pregnancy and 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J].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2008,4(2):4-8.
[2] 罗新.妊娠和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4(2):4-8.
[3] Jeanette SB, George S, et al . Hysterectomy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a systematic review[J].The Lancet,2008,356:535-539.
[4] 罗新,董晓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危险性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7,3(4):205-208.
[5] 李玉芳,郭端英,魏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肛提肌超微结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15-18.
[6] 宋岩峰.盆底功能及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24(8):565-567.
[7] Luo X. To affec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by pregnancy and 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2008,4(2):4-8.
[8] 李玉芳,郭端英,魏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肛提肌超微结构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15-18.
关键词:痔;手术;升阳除湿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112-03
我国直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占80.6%,外剥内扎术是混合痔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术后患者常出现坠胀、疼痛、便次增多等脾被湿困、气机升降失调症状,笔者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混合痔患者术后运用升阳除湿法遣方用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70例,其中男30例,占43%,女40例,占57%;年龄18~60岁,平均35.4岁;病程1~30年,其中嵌顿痔15例,占21%。对照组:70例,其中男36例,占51%,女34例,占49%;年龄20~60岁,平均37.1岁;病程1~33年,其中嵌顿痔10例,占14%。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嵌顿痔所占的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病例分组
按病人入院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外剥内扎术,术后运用升阳除湿法遣方用药治疗,对照组单用外剥内扎术治疗。
2 方法
外剥内扎术:根据混合痔的类型、痔块的数目和位置,精心设计,在外痔部分顶端肛缘至齿线的皮肤上作1~3个V形切口,钝性剥离痔外静脉丛及皮瓣至齿线稍上,以大弯止血钳夹持被剥离的痔外静脉丛、皮瓣及内痔基底部,7号丝线行8字缝扎,剪去V形切口内的静脉丛及两侧皮瓣,1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用食指纳入肛中检查松紧度,若过紧,于6点位作放射状切口,或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使松紧适度。术毕肛内放置消炎痛栓1枚,明胶、油纱、塔形纱布,宽胶布固定。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外剥内扎术,术后第l天即开始运用李东垣升阳除湿法理论遣方用药,加服升阳除湿中药至伤口愈合。自拟“升阳除湿汤”基础方:秦艽15g,苍术15g,白术15g,山药20g,炒薏苡仁20g,白芍20g,防风6g,升麻10g,当归10g,泽泻15g,神曲10g,木香10g,炙甘草6g。随证加减:坠胀明显者加槟榔10g。痛明显者加威灵仙15g,白芍加至30g。瘙痒、潮湿明显者加茯苓15g,苦参10g。神疲乏力明显者去升麻,加黄芪15g,党参10g。精神抑郁、排便不爽者去苍术、白术,加柴胡10g,枳壳6g。
对照组:行痔外剥内扎术。
两组患者均术后清淡饮食,合理使用抗生素,换药至愈。
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u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与体征均消失;显效:症状消失,留有皮赘或内痔黏膜轻度充血,痔核变小;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2)功能评价标准,正常:对大便、肠液、肠气的控制正常;部分失禁:对肠液、肠气、稀便不能控制,或污染内裤;完全失禁: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3)证候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3.2 复发判定标准
术后随访1年,伤口愈合后又出现便血、肿物突出或伴有疼痛。
3.3 并发症评分标准
(1)疼痛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疼痛;1分: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2分:持续疼痛,睡眠受干扰,病人主动要求用镇痛药;3分:强烈的持续疼痛,往往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严重受到干扰,需用镇痛药治疗。(2)便血的评分标准,0分:无出血;1分:出血,手纸上可见血迹;2分:便后滴血;3分:喷射状出血。(3)水肿的评分标准,0分:无水肿;1分:轻度水肿(1/2肛周面积)。(4)坠胀的评分标准,0分:无坠胀;1分:偶有坠胀或便后坠胀;2分:坠胀较重,每日达6h;3分:持续坠胀、难忍。
3.4 疗效
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见表1~5。
4 讨论
4.1 痔的形成及病理改变
现代研究表明,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脱出。肛垫发生移位的机制主要是经年累月的排便动作及粪便本身所致的机械性作用给肛垫造成的损害。在肛垫结构受到损害的较长过程中肛垫不断地遭受损伤、反复慢性感染,以及肛垫本身已出现的不正常条件,再加上很可能存在的各种炎性因子的作用,使肛垫病变继续加重,直至形成痔。在痔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诸多因素,如个体因素的遗传、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肛管内压增加,影响静脉回流,慢性便秘以及腹泻,排便异常,多次妊娠,以及人类所特有的直立位活动等均参与并起作用。新近研究资料表明,痔与盆底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痔患者存在内外括约肌活动异常、肛提肌和联合纵肌机能障碍、盆底动力障碍、肛管静息压及肛垫内压力增高。痔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痔组织的纤维固定支持结构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包括Treiz肌、结缔组织在内的肛垫固定支持结构的破坏。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的病变,使肛垫移位、回缩能力差,排便后难以自行回纳,造成日渐严重的肛垫下移和脱出。由此表明支持痔组织固定支持结构的破坏是痔形成的重要原因。
4.2 痔手术的不足
痔手术治疗是通过手术切除所有病变严重的痔组织,同时尽可能地保留病变不严重的肛垫。但痔手术只是消除了痔的外在体征,而对痔具体病因未能彻底祛除,使痔形成和演变的诸多因素未消除,内在的破坏因素对肛垫固定支持结构破坏的机制未得到改善,肛垫的病理损害未能修复,肛垫会继续下移和脱出而形成痔。
4.3 升阳除湿法在痔术后的应用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方法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儿童骶尾部畸胎瘤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行肿块切除术。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良性肿瘤。有畸胎瘤各种成分如骨质、牙齿等3例;1例为恶性肿瘤,系畸胎瘤恶变;4例为混合性畸胎瘤。20例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均获随访,5例良性肿瘤患儿均存活;4例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中。3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个月后死亡:1例恶性畸胎瘤术后15~24个月内死亡。结论:骶尾部畸胎瘤一旦确诊,无论瘤体大小,都应及早手术切除。肿瘤直径超过10cm的骶尾部畸胎瘤瘤体较大,侵占盆底组织广泛,周围组织失去正常形态,并不同程度影响排便或排尿功能。
畸胎瘤是小儿常觅肿瘤,多发生予纵隔、腹膜后、卵巢及,以骶尾部最为常见。畸胎瘤有恶变倾向,随着小儿年龄增长,恶变率也逐渐增高。Altman等报告,男性者,2个月内恶变率达10%,2个月以上可高达67%;女性者,2个月内恶变率为7%,2个月以上可达48%。良性畸胎瘤如未完全切除,而至复发,其恶变率会显增高。一般囊性畸胎瘤不易恶变,而实质性者较易恶变。恶性畸胎瘤发展快,易穿破包膜侵及周围组织,并可随血液及淋巴液转至淋巴结、膝及骨髂等部位。骶尾部畸胎瘤分为显露型、隐匿型及混合型三种[1]。①显露型:出生时即发现骶尾部包块,多偏向一侧。肿瘤大部分为囊性,含蜂窝状和实质部分;②隐匿型:向盆腔内突出生长,位予直肠和骶骨之间,直肠被肿瘤向前推移并受压,出现便秘或粪便呈扁平带状。肿物间接盛追尿道,发生排尿困难、滴尿或尿潴留。有些病人以肠梗阻或尿潴留而就诊。多能触到肿块,有时腹部可触及;③混合型:向盆腔内及向骶尾部生长,呈哑铃状,也可出现排便和排尿困难。未成熟及恶性肿瘤中隐匿型及混合型多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10例,2例瘤体直径超过10cm,占20%。其中男1例,女1例。年龄30天至9岁。l岁以下5例,1~3岁3例,3~9岁2例。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1例。显型5例(50%),混合型4例(40%),隐型1例(10%)。5例良性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尿道受压,且出现梗阻现象。
1.2手术方法与操作要点
1.2.1会阴切口①患儿俯卧,臀部抬高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应尽量远离,围绕后方,作穹形或倒v形切口,以免术后被粪便污染;②沿肿瘤包膜进符分离,尽量保持包膜的完整性,以防止破裂后肿瘤组织种植在创腔引起复发;③在分离整个肿瘤时对,助手将食指放入直肠内,作为标记和引导,避免损伤直肠和分清肿瘤界限;④尾骨多与肿瘤紧密附着或包含在内,一定要将它与肿瘤一并切除,以防止复发;⑤骶中动脉为肿瘤的主要供应血管,需妥善缝合结扎,减少出血量。
1.2.2腹会阴切口骶尾部畸胎瘤如深入骨盆,经会阴不可能分离而完整取出者,定先做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切开肿瘤周围包膜,游离肿瘤,找到两侧输尿管加以保护,避免损伤。骶前有丰富的神经和骶前静脉丛,分离时,应提高警惕切勿损伤。待腹腔内肿瘤彻底分离后,在做骶尾部切口,游离会肿瘤,行肿瘤完全切除。切下的肿瘤要在多处,尤其在实质部分多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如有恶性成分,术后需用联合化疗。无论良性或恶性畸胎瘤,治疗后均需长期随诊,因有恶变和复发的可能。
2结果
10例均行肿块切除术。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良性肿瘤。有畸胎瘤各种成分如骨质、牙齿等3例;1例为恶性肿瘤,系畸胎瘤恶变;4例为混合性畸胎瘤。20例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均获随访,5例良性肿瘤患儿均存活;4例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中。3例生长发育正常,l例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个月后死亡:1例恶性畸胎瘤术后15~24个月内死亡。
3讨论
骶尾部是畸胎瘤好发部位,病因不清。骶尾部畸胎瘤一旦确诊,无论瘤体大小,都应及早手术切除。肿瘤直径超过10cm的骶尾部畸胎瘤瘤体较大,侵占盆底组织广泛,周围组织失去正常形态,并不同程度影响排便或排尿功能。手术要点:①尾骨Henson氏结节是多功能细胞集中的地方,因此,彻底切除尾骨和完整瘤体是防止畸胎瘤复发的关键;②在分离肿瘤前面时,助手将食指置入直肠内作为引导,先在肿瘤和直肠之间,分出一个问隙,沿此问隙进行分离,避免损伤直肠;③骶尾部畸胎瘤多数有完整的包膜,应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力保存已薄弱的臀大肌,否则易发生臀肌缺损,影响臀部外形及其功能。作切口和分离盆膈时均不应超过坐骨结节,否则易损伤肛提肌的血管和神经,造成不可修复的盆膈功能障碍。应从直肠外筋膜上逆行切除肿瘤、尾骨和多余的盆底组织,尽可能不分层解剖分离。④修复盆底,重建肛尾韧带,将其固定于骶骨的较高位置,并具一定张力,从而保证回复到正常位置和重现臀沟,也为肛提肌提供了强有力的附着点。固定直肠以消除骶前死腔,重塑直肠后屈,防止直肠脱垂。盆膈两侧也应同定在骨盆下口的致密结构上,使其有可靠的附着点。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锻炼;盆底重建;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3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上又称为盆底缺陷。因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盆底结构缺损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患者普遍有盆腔内器官脱垂、尿失禁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等临床表现。而自身器官或组织出现结构缺陷、产伤或创伤给患者带来的损伤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盆底结构缺损[1]。盆底缺陷尤其是盆腔脏器脱垂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其中女性盆底重建术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2]。此外, 为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对本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时须开展康复锻炼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探讨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56.2±7.4)岁;绝经时间9~18年, 平均(13.4±2.8)年;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5.5±1.7)年。其中有11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 9例合并高血压, 10例合并糖尿病, 入院时均采用手术治疗。
1. 2 治疗方法 术前本组患者行B超及阴道镜检查, 均无子宫及附件病变, 对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实施盆底重建手术, 同时根据盆腔脱垂程度对全盆腔、前盆腔和后盆腔进行悬吊, 患者子宫颈延长时切除宫颈。
1. 3 护理方法 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行血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和B超检查, 视情况需要行宫颈组织活检, 以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临床检查时需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术前3 d保持阴道干燥清洁, 必要时遵医嘱行抗炎治疗。术前1 d给予流质饮食, 同时加强营养, 为术后早日恢复打下良好基础。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做好预防感染工作。②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 应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患者加强交流, 了解其心理健康状态, 努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 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术后护理。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 了解其疼痛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 了解下肢是否出现疼痛、麻木以及坐骨神经是否有受损等情况;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吸氧, 定时翻身叩背, 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进行必要的心电监护, 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为患者开展盆底和尿道周围肌肉张力锻炼及骨盆肌、肛提肌的收缩训练提供指导, 以恢复其肌肉功能,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④并发症护理。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积极进行治疗护理, 必要时可联系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等,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⑤术后康复指导和锻炼。护理人员应提供饮食指导, 术后3~6 h给予半流质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纤维素的食物, 多进食蔬菜、水果, 以保持大便通畅。协助患者翻身, 术后24 h可适当在床边活动, 48 h后可尝试下床行走, 患者的手术范围较大时护理人员在其活动时加强监护[3];术后应积极锻炼盆底与尿道周围肌肉张力, 可主动做收缩练习, 10 min/次, 3次/d[4];出院后严防手术部位感染, 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或疼痛等症状时应回医院复诊, 同时禁止性生活。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60~90 min, 平均手术时间(75.5±10.2)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 平均出血量(124.6±11.4)ml。无院内感染发生, 术中未出现血管、尿道、膀胱及直肠损伤病例, 未发生尿潴留、伤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有3例患者主诉坐位时臀部疼痛, 2 d后缓解;2例自觉会疼痛, 给予针对性护理后, 疼痛明显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网片侵蚀病例, 盆底功能障碍得以有效纠正。
3 讨论
盆底重建术是通过固定网带和网片(位于皮下、盆腔筋膜及骶棘韧带上)对盆腔脏器起到提升和承托作用使其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 进而修复整个盆腔、纠正侧壁结构缺陷最终达到整体化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术。该术式无需进入腹腔, 手术范围较小, 对患者的创伤小, 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能保留有生育需求患者的生殖功能, 近年来获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但该项手术需将网片植入患者体内, 手术难度较大, 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配合, 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同时为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改善预后, 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十分关键[5]。
本次研究采用盆底重建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进行了治疗, 同时对其实施了包括康复锻炼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盆底功能障碍得以有效纠正, 表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并给予必要的康复锻炼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加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吉萦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24):3137-3138.
[2] 郭晓敏.女性盆底重建围手术期的护理.吉林医学, 2011, 32(29):6282-6283.
[3] 骆建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 30(5):578-579.
[4] 陈燕挥, 杨卫萍, 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广东医学, 2012, 33(6):757-759.
【关键词】 曼式手术;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子宫脱垂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8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 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传统的手术方法以阴式子宫切除术或曼式手术为主, 但传统的手术方式复发率高, 30%患者需再次手术。2010年1月~2012年5月本院采用曼式手术联合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 达到了微创、解剖复位、复发率低及保留子宫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依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对子宫脱垂进行诊断与分度。13例患者年龄39~63岁, 生育1~5胎, 均有阴道肿物脱出伴腰酸下腹坠胀感, 均为Ⅰ、Ⅱ度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宫颈延长及阴道前后壁膨出, 其中1例合并单发子宫肌瘤, 2例合并卵巢囊肿同时行腹腔镜下肌瘤及囊肿剔除术, 1例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尿道悬吊术。术前常规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或分段诊刮排外宫颈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先经阴道行曼式手术, 再腹腔镜下子宫韧带缩短术。曼式手术:术前行POP-Q分度, 评估宫颈长度。①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向下牵引。②将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内, 辨认膀胱与子宫颈分界, 于此分界稍下方横弧形切开阴道黏膜。③钝、锐性分离阴道膀胱间隙, 沿中线剪开阴道前壁黏膜达阴道横沟(如需行尿道悬吊则达尿道下沟), 向两侧充分游离阴道前壁黏膜以完全暴露膨出膀胱。④紧贴宫颈钝、锐性分离膀胱宫颈间隙达宫颈内口水平。⑤沿宫颈前横行切口围绕宫颈1周环形切开, 分离宫颈前后侧方阴道黏膜下组织, 暴露宫颈两侧主韧带, 根据宫颈延长程度分次钳夹切断缝扎主韧带。⑥于宫颈内口水平用电刀稍向中部倾斜呈锥状截除宫颈。⑦7号丝线将两侧主韧带缝扎并固定于宫颈前。7号丝线将膀胱(尿道)两侧的筋膜“U”形缝合于中线上。⑧修剪多余阴道前壁, 缝合成型。用Sturmdorf缝合法成形宫颈, 碘仿纱条置宫颈内口防粘连, 48 h后取出。⑨切开会阴皮肤与阴道后壁黏膜交界线, 分离直肠阴道间隙达膨出部以上, 暴露直肠及肛提肌, 1号丝线修补膨出之直肠及直肠筋膜。⑩间断缝合肛提肌内缘, 缝完后阴道腔可容2指, 切除多余阴道黏膜后缝合切口。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①腹腔镜下子宫圆韧带缩短术:腹腔镜下探查盆腹腔情况, 先分离粘连及处理附件囊肿及肌瘤等病变。用不可吸收缝线将圆韧带外2/3处缝至宫角处, 使双侧子宫圆韧带各缩短约2~4 cm, 使子宫位置前倾前屈;②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缩短术:辨清双侧输尿管走行, 近宫颈处于骶韧带外侧打开侧腹膜, 分离出双侧宫骶韧带长约4 cm, 不可吸收线折叠全层缝合分离出的宫骶韧带(缝至宫颈后部骶韧带起始部位), 打结缩短宫骶韧带, 子宫位置明显提升。后间断缝合两侧骶韧带, 以封闭子宫直肠窝。
2 结果
除外腹腔镜下处理肌瘤、囊肿及分离粘连等病变的时间, 曼式手术联合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手术时间为1.5~2.5 h, 术中出血80~200 ml, 术后第4~5天出院。无一例中转开腹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2010年1月开展该手术至今随访最长时间达35个月无复发, 腰酸下腹坠胀感和阴道异物感消失, 性生活正常, 妇检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 cm。
3 讨论
分娩尤其阴道分娩是导致盆腔脏器脱垂最常见的原因。患者有阴道肿物脱出伴腰酸下腹坠胀感, 及膀胱、直肠膨出所致的泌尿直肠症状, 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 最主要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修复, 通过手术力求恢复正常解剖及盆底组织的完整性,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1]。既往常用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曼氏手术、阴道闭合术等, 均没有达到恢复盆底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从而恢复功能的目的, 术后复发率较高且需多次手术, 而阴道闭合术仅适用于年老无性生活的妇女。1994年Delancey详细阐述了子宫阴道支持结构的3个水平:主-骶韧带复合体;覆盖在肛提肌上的腱膜及盆筋膜腱弓;尿生殖膈和会阴体。第一水平(主骶韧带复合体)薄弱导致子宫及阴道上1/3脱垂入阴道, 宫骶韧带悬吊可以将子宫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达坐骨棘水平以上, 两侧圆韧带悬吊使脱垂子宫明显向上向前提拉, 使子宫体往前倾以防止子宫脱垂的进一步加重。开腹和腹腔镜悬吊疗效均好, 但开腹后瘢痕大, 创伤大, 恢复慢, 现多采用腹腔镜下悬吊, 具有微创、恢复快、无瘢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 腹腔镜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成功率报道在79%~100%之间。第二及第三水平(覆盖在肛提肌上的腱膜及盆筋膜腱弓、尿生殖膈和会阴体)薄弱导致阴道前后壁中下段脱垂。子宫脱垂患者常伴宫颈延长及其他部位缺陷, 国外宫颈长于5 cm不单独行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 因术后延长的宫颈仍会引起阴道肿物的感觉, 故行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前先行曼式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 宫颈部分切除及主韧带缩短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本院开展曼式手术联合腹腔镜子宫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显著, 可保留子宫及恢复子宫阴道正常解剖, 腹腔镜下可同时处理盆腔内其他病变, 是治疗Ⅰ度或Ⅱ度子宫脱垂较好的手术方法, 但对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用该手术需慎重, 因宫颈切除后发生流产、早产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弥可保; 生物反馈疗法;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逼尿肌无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07
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异常,即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and urethrae dysfunction,DNBUD),发病机制主要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引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神经原性病变以外,逼尿肌自身的肌原异常也是致病机制[1]。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5%~85%[2]。该病可继发泌尿系感染、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笔者所在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1月对8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伴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采用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为住院患者。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WHO制定的标准。神经原性膀胱病变诊断标准为排尿间隔延长,清晨尿量增多,尿流变细,排尿不尽,尿滴沥,尿失禁及下腹包块,膀胱B超示膀胱残余尿量≥50 ml以上。经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参照Krane siroky法分类,患者均属于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48.75±17.67)岁。病程为3~9个月,平均(6.33±2.94)个月。对照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42.33±14.48)岁;病程为3~10个月,平均(5.59±3.58)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1 mg/d,肌内注射,3周为1个疗程;AM1000B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仪进行治疗,协助患者插入肛内传感器,贴上腹部电极。患者取坐位,面朝计算机,帮助患者识别反馈于电脑屏幕的压力曲线,电刺激剂量为耐受量,电刺激间歇时嘱患者配合做收缩运动,每次治疗25 min,1次/d,6次/周,3周为1个疗程。训练结束后,布置并指导患者家庭训练的课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电针仪器选用广东省汕头市医用设备厂公司生产的805-AⅡ型电针仪。穴位取双侧三阴交、膀胱俞、次、中极、关冲。使用疏密波,15 Hz,电流强度为耐受量,留针30 min,1次/d,6次/周,3周为1个疗程。
1.3 尿流动力学测定 应用美国Laborie公司的BONITO尿动力检查仪。患者呈半卧位,按照标准方法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和尿道测压;同步测定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灌注速度为50 ml/min;尿道测压力2 ml/min,导管退出速度为2 mm/s。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周后,膀胱内残余尿正常;有效:膀胱内残留尿量减少50%;无效:膀胱内残留尿量无明显减少。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经治疗,两组膀胱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neurogeni cbladder)。本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致病因素为糖尿病。逼尿肌的支配神经发生病理改变后,逼尿肌丧失全部或部分神经支配,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力减弱[3,4]。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加强,致“外括膀胱-逼尿肌”舒缩失调。糖尿病早期即可损害膀胱收缩功能,可能是膀胱体原肌球蛋白含量降低所致[5],同时膀胱逼尿肌细胞钠钾通道活
性降低,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逼尿肌收缩反应性也降低[6]。光镜观察显示,逼尿肌细胞代偿性肥大,间质和胶原成分增多,晚期逼尿肌细胞萎缩,减少甚至消失,仅见大量的胶原及弹性纤维成分,膀胱壁菲薄呈无张力的囊状[3]。肾上腺素能受体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布在膀胱底部、膀胱颈部、三角区和近段尿道。有研究表明,膀胱颈部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性增加也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病原因,这一改变可以解释本病排尿困难症状[7]。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在保护肾脏功能,防止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同时,还应改善排尿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表中膀胱压力升高,因为本组病例观察时间为20 d,已可以观察到膀胱压力开始升高,一方面膀胱压力顺应性有先升后降的特点,另一方面,膀胱充盈压力升高,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膀胱顺应性增加,抑制了膀胱功能亢进,提高了尿流率。残余尿量减少,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 ml以下),可减少尿路并发症。弥可保的化学名称为甲钴胺(Mecobalamin),又称甲基维生素B12,是有活性的维生素B,为维生素B12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系一种糖酶型维生素。进入体内后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核酸的合成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同时它又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胺辅酶A的必要成分,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组织细胞修复所必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8,9]。因在中央钴分子上结合了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化反应及核酸、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DNBUD治疗最重要的是积极控制血糖,从而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与再生,但神经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弥可保是目前治疗DNBUD的常用药物[10,11],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即钴宾酰胺,其甲基化的功能可参与身体中生化甲基转移作用,促进神经组织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且直接转入神经细胞,刺激轴浆内蛋白质合成,促使神经髓鞘卵磷脂的合成,加快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它通过以下方式修复受损神经纤维:高浓度地转入神经细胞器;加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轴浆转运;促进髓鞘形成;刺激轴突再生;加速轴突传递恢复。本研究发现:大剂量弥可保续贯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增加弥可保剂量以及延长治疗时间均显示出更好的治疗作用。
生物反馈疗法是应用电子仪器,将人们意识不到的身体功能变化,转变为可以被人感觉到的信号,再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功能,从而治疗疾病,适用于治疗较深的神经、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疾病。训练的目的是排泄期间学会有意地控制括约肌。电刺激量强度为耐受量,机体易适应,人体组织深处内生的脉冲电刺激可引起肌肉收缩,产生明显的震颤感,促进血液循环作用[12,13],通过掩盖或效应兴奋粗纤维,达到治疗目的。生物反馈疗法是建立在人类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调整训练技术,生物反馈并不是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而是一系列训练技术,包括能使人们更容易的控制盆底肌肉或更容易掌握其他自我调控技巧的行为训练。人们经历并且能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结果,从而通过自我调节的手段达到改变生理功能的目的。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充盈压;同步膀胱压力-容积、尿流率、肌电图及排尿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为损伤部位进行尿动力学分类,并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糖尿病早期由于Na+-K+-ATP酶活性被抑制,导致代谢障碍,支配膀胱的有髓鞘传入神经进行性脱髓鞘改变,使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3]。此方法早期介入疗效较好,可以对躯体深部神经进行刺激,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简便、易于推广。生物反馈疗法的电刺激对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对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相互间耦联作用调节的原理,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作用机理,对骶髓排尿中枢的作用和各中枢复杂单位放电变化关系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Levin Rm,Wein AI,Buttyan R,et al.Update on bladder smooth mascle Physiology[J].World Urology,1994,12(5):226-232.
[2] Menedez V,Cofan F,Talbot-wright R,et al.Urodynamic evalvation in sinnalaneous insulirr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end stage renal disease[J].Clin UROL,1996(155):2001-2004.
[3] 薛松.糖尿病性膀胱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72.
[4] Elcbadawi A.Funtional Pathology of urinary bladder muscularis the:new frontier in diagnostic uropathocogy[J].Sem Viagn Pathol,1993(10):314-354.
[5] Mumtaz FH,Shukla N,Sullivan ME,et al.Inhibition of diabetic 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by endothelial receptor antagonists[J].Uroc Res,2000,28(4):254-259.
[6] Gupta S,Yang S,Coben RA,et al.Altered contractility of urinary bladder in diabetic rabbits:relations-hip to reduced Na+ compactivity[J].Am J physiol,1996(271):2045-2052.
[7] 双卫兵,王东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病因学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8(4):421-423.
[8] 钟晓卫,付徐泉,李莎.糖尿病性膀胱病的诊治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144-145.
[9] 闫立枫,王宏英,姜晓东,等.弥可保对早期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29-30.
[10] 黄莉.弥可保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1,41(7):96-98.
[11] 郭文霞,许刚.参芎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4):338.
[12] 范小艳,张盘德,陈惠琼.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24(3):202-204.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临床;并发症
在妇产科的临床手术中,泌尿系的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如果能够在手术之前进行积极的预防或者在手术之中谨慎的操作或者在手术之后能够有效的治疗,损伤的避免或者修复是较易实现的[1]。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参与手术的工作人员主动的提高业务水平与责任意识,并加以准确的治疗措施,能够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以2012年4月~2013年3月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泌尿系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后,得到了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泌尿系损伤的患者,其年龄分布为19~53岁,平均年龄33.34岁,患者泌尿系的损伤都发生在手术当中。88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
1.2 方法 在进行输尿管损伤的患者当中,其中有23例是在进行手术过程当中被发现的,其他的有18例是在手术完成之后的三天之内通过临床反映、输尿管造影以及B超观察被发现的。所有患者都放置了输尿管双“J”管。其中22例膀胱损伤患者都是在进行手术过程当中,发现出现了输尿管损伤的,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及时运用了20或者40可吸收线对患者的损伤口展开全层缝合与修补,与此同时,在患者手术完成之后的十天之内为患者设置了导尿管。这次研究的所有病例除以上治疗方法之外,都对患者开展了包含抗感染在内的全面治疗。
2 结果
2.1 手术中泌尿系损伤发生概率 通过对本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妇产科手术683例进行研究发现,总计有88例相关患者出现了泌尿系统的损伤,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概率为12.8%。在这当中,发生输尿管损伤有41例,均是以下段输尿管损伤为主要症状,其中患者发生膀胱损伤有22例,发生顶部损伤与底部损伤各占11例,发生尿道损伤有25例。除此之外,医院在阴式手术过程中通常会造成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的状况也是一种尿道损伤,然而在进行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当中并未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损伤。
2.2 手术处理方法 通过对输尿管损伤患者在进行双J管治疗,开展1个月后拔出双J管,所有患者均愈合。医院针对膀胱损伤的患者,通常会开展了腹腔镜下的修补手术。而针对尿道损伤的患者,医院会由专科医生展开修补,通过泌尿专科医生的修补,患者留置尿管大概两星期之后就会达到了非常好的愈合效果。
3 讨论
3.1 泌尿系损伤的诊治与预防
3.1.1 首先是诊断与治疗。通常输尿管与膀胱在术中损伤不是很容易诊断[2]。如果在术后出现漏尿或者尿性腹膜炎者可以开展静脉尿路造影方面的检查,如果有必要时可以对患者开展膀胱镜检查、进行逆行插管造影、展开膀胱造影与美蓝注射方面的检查然后进行诊断。医生在具体处理上按照患者全身状况及尿管损伤部位、尿管缺损范围以及感染与否等状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一旦发生输尿管扩张,必须及时展开输尿管膀胱再植或者其他相关处理,这样可以挽救肾功能。如果患者在术后发现输尿管瘘与膀胱阴道瘘的状况,通常要在手术后半年之内等炎症消退之后需要展开修补与吻合手术。本院本组通过早期外科修复效果非常好,对肾功能没有损害,而且又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与经济成本[3]。如果输尿管缺损时间较长,就十分有必要运用膀胱角技术向上固定在腰大肌上,通过这样可以降低吻合口张力,也可以开展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手术进行修复。
3.1.2 其次是预防。医院妇产科医生一定要熟悉局部解剖,特别是输尿管、膀胱、子宫以及卵巢的相互关系。通常在进行手术前需要排空膀胱同时保留尿管,在手术过程当中认真辨认膀胱界线能够避免患者膀胱损伤。患者发生输尿管损伤的部位一般多见于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主韧带以及阴道角等部位,或者在对患者缝合盆底筋膜过程中,所以医生在上述部位操作时一定要十分小心,尤其重要的是医生要辨清输尿管位置及走行方向[4]。除此之外,患者在进行二次开腹手术,通常估计手术十分困难,当手术中出现不容易寻找输尿管情况,医生可在进行手术前先插输尿管导管作为标志。
3.2 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 因为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二者是同源及毗邻组织,因此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非常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损伤,通常损伤的部位和进行妇科手术类型密切相关。患者过去有盆腔手术史、妇科炎症、恶性肿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患者盆腔粘连非常严重,使得患者膀胱和子宫粘连,严重破坏了患者的膀胱子宫腹膜反折部位及患者的输尿管粘连移位,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很难区分膀胱界线及输尿管管状结构造成的损伤[5]。除此之外,由于妇产科手术大部分均运用下腹正中切口及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如果患者的膀胱充盈并且视野暴露较差,在开腹时就会导致膀胱损伤。通常输尿管损伤是进行妇产科手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与卵巢癌手术等非常复杂手术过程中导致直接损伤;还有就是由于游离过多输尿管鞘膜造成血液供应受损出现缺血与坏死,最终造成患者输尿管瘘;除此之外,是二次开腹手术与盆腔组织粘连非常严重或者发生解剖变异,再者就是术者不是非常了解输尿管的正常走向,由于机型盲目操作而产生了泌尿损伤。
因为女性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距离非常接近,再加上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医生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当中,通常会导致女性的膀胱与输尿管等泌尿器官损伤,不但不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而且非常容易导致各类医疗事故,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就成为了妇产科相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非常重要内容。尽管多种原因可能导致手术者在妇产科手术中损伤患者泌尿器官,然而并不是不可避免。降低损伤发生,重要的是预防。因此,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均一定要认真负责,要关注人体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真正避免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发生损伤泌尿器官的概率。
参 考 文 献
[1] 卫梦婷,孟镔,赵森林,等.45例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5):377378.
[2] 周萍. 对90例妇产科术后泌尿器官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4):9091.
[3] 蒋艳姣.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50例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9430.
【关键词】肛裂;CO2激光术;扩肛
The CO2 Lase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nal Dilatation for Anal Fissure.
WAN Fan1 YUAN Yu-feng2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aser combined withdila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fissure. Methods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fissure received lase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dilatation under local anesthesia.ResultsThe healing time was 7~11 days(mean 9.5±1.2 day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6 months. The short term cura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se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dilatation forfissure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curative effect, less bleeding and pain, shorter healing time and easy operation, etc.
【Key words】Anal fissure; CO2 Laser treatment; Anal dilatation
【中图分类号】R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89-01
肛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CO2激光加扩肛术治疗肛裂9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42.3±2.6岁;病程平均7.8±2.1年;裂口位置截石位6点73例,12点20例,其它位置3例。选取标准为:Ⅰ期肛裂、Ⅱ期肛裂以及外痔较小、伴有肛增生的Ⅲ期肛裂。其中符合Ⅰ期肛裂20例,Ⅱ期肛裂53例,外痔较小、伴有肛增生的Ⅲ期肛裂23例。
1.2 方法采用武汉春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WH-125 A型CO2激光治疗机,治疗当日患者排空粪便,清洁。术时患者左侧卧位,屈膝,暴露,消毒术野,用1%利多卡因10~15 mL作肛周局部麻醉。麻醉显效后双手食指伸入肛内,手腕相交,缓慢用力扩肛至2指,持续5 min,然后用CO2激光束对准裂口切开皮下组织,右手持弯钝头血管钳,从小切口内沿内外括约肌间隙插入达齿线水平,在指感下挑出内括约肌齿线下段,直视下用激光束将其切断,对Ⅲ期肛裂,合并外痔和肛增生的,应一并切除,然后将裂口表面及边缘的陈旧性灰白组织或瘢痕组织彻底汽化,对不能用光凝止血的血管应缝扎,术毕用油纱填塞创口。术后无需抗菌治疗,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 min。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②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③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96例肛裂均一次性治愈。治愈时间7~11 d,平均9.5±1.2 d。术后无大出血,愈合后的癜痕小,无大便失禁者。随访3~6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肛裂是以部周期性疼痛、便秘、出血、瘙痒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和排便后的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排便时可有少量出血。肛裂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1]。临床常见于便秘,肛窦和肛管慢性炎症刺激或其它手术所致狭窄。前后正中位皮肤相对固定,容易受损,因而成为肛裂发生的常见部位。排便时大便干硬且用力过猛,造成肛管皮肤裂伤,反复损伤则使伤口深及皮肤全层而难以修复,且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容易发生痉挛,因而肛裂更加难以愈合。现代概念认为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是内括约肌痉挛诱发肛管后位供血不足,日久难以愈合而成溃疡[2]。
对肛裂的治疗,临床方法不少,也各有特点。笔者体会:治疗肛裂应以损伤小、易恢复、不复发为原则。扩肛虽是治疗肛裂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单纯扩肛,由于钝性牵拉肛周组织并不能将内括约肌拉断,且会造成肛管局部血管淋巴损伤,组织变性粘连,失去弹性,使本来狭窄的肛管更加挛缩,而易于复发加重。切断内括约肌是彻底根治肛裂必不可少的条件[3]。CO2激光为单一波长光,聚焦后能量高度集中,术中采用不同功率密度将齿线下段内括约肌迅速切断,凝固止血与切割同步进行,因而术中无出血或出血少,术野清晰,操作简便,由于切割的精确度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为10~15 min,患者基本无痛苦。CO2激光焦点的温度可高达1500℃,此高温可杀灭肛管部细菌,创面碳化、凝固及形成的炎性细胞浸润层,具有屏障作用,能阻止细菌的入侵,加之术后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使创口可较快地愈合。疼痛是肛裂术后常见的症状,由于激光能凝固淋巴管及的神经末梢,术后水肿较轻并抑制了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使创口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激光的止血效果好,所以愈合后的瘢痕小,肛管弹性好,不会造成的畸形与狭窄。因此,激光加扩肛术联合应用治疗肛裂102例,结果表明:由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少,术后创面愈合快,无并发症,治愈率高,疗效确切,不需住院,是治疗Ⅰ、Ⅱ期肛裂及外痔较小、伴有肛增生的Ⅲ期肛裂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王玉成. 盆底与病学.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 415-423
[2] 张东铭. 肛裂的现代概念. 大肠病外科杂志,2001,7(4):3
[3] 贺执茂,黄惠勇. 肛裂的治疗研究评述.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