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

第1篇: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集约化; 校园规划; 高校校园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67-02

高校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大建设,因扩招引起的学校校舍不足的情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高校建设规模的压缩,人们对集约式校园的呼声日益渐高,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保证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建筑使用空间成为高校基建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 集约的含义

“集约”的概念原用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表述,就是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投入,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粗放”的概念相对。显而易见,集约的内涵当中包括节约土地、空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等属于节约观念的内容,但集约绝不仅仅等同于节约,还包含在硬环境上建构群体秩序并完善单体形态,在软环境上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

二、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从以追求数量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品质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积极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从高效复合的空间概念出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研究具体的使用行为活动与所需空间体积的对应关系,对空间进行详尽的立体划分,通过综合组织功能和高效复合空间的探索与设计,追求功能使用,优化功能复合,形成紧凑、高效、有序、可持续的高校校园布局形式。

三、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析

(一)影响提高校园的功能与效率的因素

1. 土地利用率低

由于高等教育自1999年起的迅速扩张,校园用地规模的迅速膨胀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粗放用地现象。我国内地大学校园生均用地面积平均值为69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也不在少数,浙江大学达到133平方米,平均校园容积率不超过0.40。而美国人均占有国土面积最多,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大都在10平方米左右;在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严重缺乏,人口密度较大,大学生均用地面积则更少,基本都在10平方米以下,最少的香港理工大学则只有4.2平方米。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必须承认我国内地目前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偏大,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过大的直接后果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间接造成了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布局的形式化

空间布局设计的任务,是要把一些物体或空间合理地布置在一个场地中,使它们满足一定的尺寸与位置关系并能符合约束条件的限制。设计投标单位为追求中标,不重视实质性内容,只片面追求设计成果的图面效果和包装。设计方案过于重视构图,总平面的形状力求有象征意义,比如象龙、火箭等,采用直径极大的圆来作为形式布局的组织系统,曲线、圆弧、放射线等构图手法被大量地使用,再加上一些如生态轴、人文轴、历史轴等轴线的组织,采用象征意义和轴线本来并无不好,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设计的核心,而忽视甚至牺牲交通组织、建筑结构及朝向等实质性的内容,这就得不偿失了。

3. 空间尺度过大

某些学校新校区的占地面积较大,为了构图的完整,规划中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如几公顷的水面,上千米长、上百米宽的景观大道,数万平方米的广场,完全超出人们步行距离的情况,显得“不近人情”,如此的环境设计建成后,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会发现比例失真,师生活动其中,感觉并不自然,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

(二)高校校园建筑的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建构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要体现现代化、集约化的特点。首先总体布局要满足现代高校的功能使用要求,保证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及其在今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既要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能方便地往返于两区,又能领略到沿途优美的校园景观。现代校园的布局在总平面上更讲究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也体现了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反映在布局上,则强调布局紧凑、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变化丰富。

2. 完善集聚性单体设计,并做到传承文化,突出建筑特性。

校园内空间的整合和学科的集群化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集聚,突破了传统校园建筑空间的彼此分离、孤立的特点,在同一建筑空间中将多种功能层次进行并置和交叠,各功能单元的组合出现了多种功能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走向了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开放系统。不同功能、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空间集聚在一起,多元空间相互融合,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将来校园的发展留出足够的余地。

大学的空间是一种文化的空间,是需要长时间培育的空间,尤其扎根于地域的,大学校园应在逐步有序的建设中,做到传承文化,彰显功能特性,并不失时代气息。

3. 追求功能使用,并满足一定时期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校园建筑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不断提高,许多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的建筑设施已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校园建筑的功能空间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仔细推敲,仔细审视和认真思考建筑的规模、高度,平面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交通流线组织等设计细节问题。

同时,这些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其功能组织方式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并且同种类型的建筑之间由于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思考教学用房应该以多高为合适时,显然大量人流集中使用的教学建筑不宜层数过多,但全国却有很多教学综合楼被设计成了高层,实际是只有低层部分才被用作教室,高层部分用于科研办公。

4. 优化功能复合,可拓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建筑使用效率。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建筑的灵活可变性和功能适应性是提高使用功效的常用手段,在大的功能分区概念下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是必要的。功能的模糊性、空间的多用性而要在设计时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从单体建筑来看,许多大学校园建筑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功能空间组成,如实验楼单体中设计局部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更有助于科研及实验教学的对接,更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

四、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总体规划方案按2万名学生规模配置教学、实验、科研、体育运动、生活设施、景观主体等,同时要考虑与校本部结合,使图书、资料、设备和重点实验室等资源互补而不重复。一次性规划、分期进行实施,同时为二期工程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一)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原始地形地貌保留与改造

西湖校区选址定位之后,基建处现场踏勘建筑基地,并专门测绘基地地形图,帮助分析拟建基地的原始地形地貌,为开展设计做好必要的铺垫。针对低洼地势和多处沟塘等不利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平衡挖方和填方,对基地地形地貌进行了适当改造和调整,平整临城市道路用地,与城市实现完好对接。

2. 功能配置与分区的整合

在集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设计要求,在密切结合地形情况下,将整个校园分成三大功能区组团,分别是:办公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其中办公教学区包括公共教学、专业教学、院系办公、学校行政办公、专业工作室、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等,属于功能的高度整合;学生生活区包含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学习、用餐、购物、活动的出行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体育运动区包括局部集中的运动场、体育馆,便于学生分散式的休闲活动。

3. 使用空间的高效挖掘

校园内的土地存量不足,建筑的层数和容积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如此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要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高效布局,得到尽量多的使用面积,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增加可以使用房间数量。比如,在每一幢学生公寓单体中设计了下沉空间,考虑自行车停放、活动室、自习室、书库、机房等功能。从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实现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在不突破占地面积和限高的条件下得到了更多的有效面积,以达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二)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在西湖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强调的核心理念就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具有弹性的规划模式,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集约化策略。

1. 低层高密策略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应考虑节地,顺应时代的设计追求的是高效率和高效益。西湖校区容积率0.57,建筑密度30%,建筑由于紧凑型的布置和良好的空间组织达到低层高密度的效果,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2. 集中布局策略

学生公寓、教学区的布局都采用了集中制布局的策略,形成了充分的集中布局,把公共教学楼、学术报告厅、院系教学楼等统一布置于一幢综合体建筑中,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

3. 弹性生长策略

摒弃传统的“每学院一幢楼”的布局模式,采用通用型教学实验空间布局,既可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不同步发展,又有利于多学科的整合,符合弹性生长的要求。同时由于采用了紧凑型和集中式的布局,预留了大片的发展用地,利于今后的扩建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鉴于上述,当代节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消费模式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的利用的转变,从而形成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利用土地,尊重原有地形,力求创造出新型集约化校园建筑与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方向[J].新建筑,2002(4):18-20.

[2] 高峻,吴雅萍.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J].华中建筑,2003(6).

第2篇: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公共艺术设计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些环境多为公园、广场、车站、校园、公共大厅等公众活动场所。公共艺术设计的三个要素是指公共的环境、公共人群和公共社会,是空间、人本和思想力三者艺术火花的紧密结合。公共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在于什么形式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在公共空间展示公众对于生活状态、社会环境,甚至精神信仰的理解、交流与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复兴,全球化概念的提升,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方面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破精英文化,更多地关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媒介,使艺术品不再是“高处不胜寒”的“奢侈品”,而是具有人情味和人性化特色的文化商品,甚至是普罗大众的文化福利。

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公共艺术价值核心的界定。前面提到公共艺术的本质是为公众而服务的,所以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主旨也因定位为――培育“为公众而设计”的设计师,研究公共空间的环境特点,掌握公众生活的发展规律,分析公众的审美和需求。根据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现将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以公众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学科的教育一直离不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作为和公众联系极其紧密的公共艺术专业,这个原则体现得尤为重要。作为公共空间中最主要的活动本体,公众是品鉴和检验公共艺术成败最主要的对象,因此只有关心公众的态度,了解公众的生活背景与喜好,分析公众的接受度和认知度,才能够真正体现公共艺术的特色。要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和有趣点,以便设计出使大多数人看得懂并能会心一笑的作品。

二、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教学方针

“宽口径”是指作为交叉综合性学科的公共艺术课程,涉及的艺术种类丰富,涵盖面广泛,表现手法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它可作为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空间展示等多个专业的必修课开设,也可在视觉传达、多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选修课程。既作为空间设计类专业深入研究公共空间的绝好机会,又可作为视觉传达等专业认识空间,学习利用公共空间的最佳方式。

“厚基础”既是凸显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跨界性,同时又给各个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交叉学习的最优平台。这样做强调了设计手法的多样性、材料媒介应用的广泛性和大众化特征的传播性,使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了解艺术设计领域以外的更多艺术表现形式。比如绘画、雕塑、传统手工艺、戏曲等。这些与公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不仅限于专业艺术家们的“架上创作”,而且通过设计手法的转换,使它们的传播模式更加贴近大众,取得更快更好的社会影响力。

“重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加强手动能力的培养。公共艺术设计不仅注重设计理念的表达,更注重设计理念的实现。这就决定了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如利用工作室或实验室,教导学生学习泥塑、陶艺、金属、木工、漆艺和多媒体等各个材料媒介的特性与加工方法,使学生的设计理念得到综合的实现。

“求个性”是指在“厚基础”的前提之下,根据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辅导。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很好地理解公共艺术设计所要表达范畴的前提之下,挖掘原本具备的设计能力,补充艺术素养方面的漏洞,应用熟悉且擅长的设计材料、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做出符合公众审美,得到社会认可的艺术设计作品。

三、使学生在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体味设计的真谛

着重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品和艺术行为,皆可称之为校园公共艺术。高校公共艺术是校园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雕塑、壁画、景观绿化、空间指示系统、公共设施、校园公共艺术文化活动等多个部分。校园公共艺术的特点是:设计风格和校园环境有机统一;公共艺术品是对于高校人文精神的物质体现;公共艺术活动和大学生精神风貌得到完美融合;具有优异的尺度感和人性化的设计效果。由此可见,好的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应该是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给学校师生带来美的体会、善的熏陶,使他们在美丽的学校环境中工作与学习,同时又伴随有艺术的气息和设计创意的灵光。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时候,特别着重以校园环境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载体。校园环境是同学们熟悉的公共空间,而活跃于其间的师生们又是同学们无比熟悉的人群。在学生深刻体悟公共艺术设计概念和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校园环境访问和分析。并且将这样的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在全体同学面前进行汇报和讨论。报告主要包括:目标空间的空间形态特点、目标空间中人群的活动性质、目标空间中人群的活动特点(包括心理、行为、运动轨迹、行为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目标公共空间中公众的生活习惯、行动与喜好。只有在抓住空间与人的特点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设计公共艺术作品。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结果,提出新颖并极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结合前期所学习的材料工艺知识,尽最大可能将设计方案实践,并最终放置在校园公共环境中。鉴于实验室的条件局限性,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经济适用型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

图 1

图1是2007级同学在大一时制作的公共艺术品,地点为某教学楼一楼。该空间的特点是空间宽阔,四周墙壁有大面积的玻璃窗,进出口在当时基本处于锁闭状态,因此缺少学生们的光顾。为了这个校园空间能够吸引更多同学,得到有效利用,课程班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了50个石膏梯形体,并将它们有次序排放,形成一个巨大的白色拉链状。拉链开口处对准长期锁闭的空间出口,别有寓意。这个公共艺术品的出现,有效地吸引同学们来此参观,给空间以活力;巨大的玻璃落地窗也向外展示了“白色拉链”的形式感;更重要的是,因为石膏单体是放置的形式,其他同学可以随意搬动摆放成新的形式,而这个临时的公共艺术品在学校需要该空间作为公用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回收,对空间环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如在某教学楼后的广场上,有一大片硬质铺装,没有绿化也没有供人休闲的公共设施。由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同学们更加关心并关注身边的校园环境,提出对此进行力所能及的设计与改造。在空地上,他们用防水的绝缘胶条,贴出围棋棋盘格的形式,再用木板制作了围棋棋子,并用黑白两色的防水漆涂装表面(如图2)。这个设计吸引了广大师生驻足观看,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加入了“下棋”的行列。原本寂静无人的广场,一下子成为了休闲和交流的好去处。围棋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师生们对此熟悉并且喜爱,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教学楼外的闲置空间有了价值,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师生都能参与到设计中去,真正达到了“为公众而设计”的最终目的。并且,防水防锈处理也使得该设计以较小的经济成本,赢得了较高的舆论评价。“棋盘”、“棋子”维护、清理都很方便,对于原环境损耗极小。

图 2

四、结语

公共环境是人类的广阔活动舞台,体现着人与空间、文脉、生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艺术的角度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优化生存环境,优化自身状态的一个良好方式。通过艺术感召力和表现力赋予公众权利、传达公众精神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历史使命。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既根植于艺术的土壤又体现人本设计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良好的培养方向和教学方法的确立,必将为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更为优秀的设计人才,也会对社会公共环境的艺术化演绎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