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与新闻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色办学;人力资源观;产学结合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是一种重要资源。其对生产力其他要素发挥作用起着决定性意义。通过分析研究现有人力资源,合理组织、利用、挖掘其潜力,不断协调生产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单位发展的目的。作为一个教学和培训机构,信阳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训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电大人才培养现状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高等专科、开放教育本(专)科、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网络教育本科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建校20余年来,各项建设已达到相当规模,拥有与现代远程教育相适应的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电视、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同时,还担负着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任务。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开设有20多个专业。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弘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讨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校园氛围的学习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电大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缺少大人力观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电视大学培养人才注重学历教育;缺少专门人才培养或者是实用人才培养或者说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不大。
(二)人才资源培养结构失衡
电大培养人力资源结构最明显的标志是“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肿”,博士、研究生培养尖人才凤毛麟角、本科人才培养数量不大、专科人员人满为患。据统计,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职工总数的23%、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60%,在职教育与后续教育15%。其他占2%。
(三)缺乏具有激励作用的分配机制
信阳电大执行的工资分配制度是全民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之处是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充分体现个人业绩和贡献。表现在生产一线教师,不管多苦、多累、干多还是干少、贡献大还是小,只要职级、工龄和任职时间相同,薪酬待遇基本相同,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缺少人才流动、互动,有些岗位一个人一干就是几十年,缺少竞争机制,容易造成人浮于事。
三、信阳电大自身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措施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应该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一)高度重视人才培训,树立大人力资源观
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以系统全面的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竞争,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中,当前正在制定信阳市2012~2016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积极抓住信阳人口多,生源好,后续教育、职业教育需求量大的特点,重视各类人才培养和开发,树立大人力资源观
(二)走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对于有需求,又不能来上课的单位,可以派员在当地班培养。要积极和广大事业单位联系,鼓励参加二次培训。信阳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现在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应当继续发扬。要结合个单位发展战略和目标、重点工作和项目,重点挖掘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持续的培训、教育和开发,做好人才储备,为单位的发展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对社会上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要采取请进门培养,发给相应的学习证明,并鼓励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微电子技术人才是上海最为紧缺人才之一,上海一家培训机构与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签订联办微电子技术专业的协议,双方共同培养上海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毕业生由协会推荐就业;目前,金融保险、同声传译、汽车运用技术、物流、数控、3G、网络编辑、珠宝专业均是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可以和当地、或全国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推荐就业。联合办学效果良好。
(三)实施分类分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有利拓宽学生专业面,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与择业竞争能力,学校实施了分类、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分类将招收的相关专业制定同类别的培养计划,设置不同专业,允许学生第一学年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重新选择专业,再进入第二学年学习;分层次指英语等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次的因材施教;分阶段指三年培养过程分为基础教育与就业教育二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业教育阶段结合就业着重加强职业技能与毕业综合训练。
(四)优化设置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您好!
我是**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届本科毕业生,在这即将踏入社会,实现梦想的时刻,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次自我推荐的机会。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专题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能独立提出一些危机公共的解决之道。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广播电视新闻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37-02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已不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又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传统考试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
1.考试制度上的弊端
在考试制度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统考试方式也是把期末进行的学业成绩考试作为对教学的最基本的评价。但考试作为教育测量的工具,学业成绩考试只能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新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受到广播电视新闻思维和实务的基本训练,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新闻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这一切很难从一次考试中得到真实和全面的体现。
2.考试内容上的弊端
传统考试在内容上重理论测试、轻实践能力考核;重知识的掌握、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往往是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和理解题等识记性内容较多,案例分析等综合能力型内容较少,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客观地反映出来。考试如同指挥棒,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授,轻视或忽视对学生实务(或实际)能力的培养,极易催化高分低能。
3.考试形式上的弊端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有笔试多于实践操作,记忆性内容多于理解性内容,内容形式单一,方法单调等问题。一般采用书面、闭卷的形式进行,而口试、操作、新闻实践、综合考试等很少见。这种考试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新闻理论知识,忽视新闻实践教学的考核,忽视学生新闻实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核。
4.考试成绩评定上的弊端
传统考试由于多用闭卷,成绩评定一般是按教师编制的“标准答案”给分,学生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种按既定标准答案评定分数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另外,“一纸定乾坤”这种学业成绩的评定,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缺少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要摆脱传统考试的尴尬现状,培养符合现代传媒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应确立的指导思想
(1)坚持正确的考试理念。首先,要树立考试是双向活动的理念。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法,面对考试,学生永远是被动者,教师永远都是审判官。其实考试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活动,它既是对受教育者知识掌握和实际能力的考核,也是对教育者工作态度和教学能力的检测。只有树立这样的考试理念,才能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2)坚持能力导向,促进素质教育、就业教育。考试内容要反映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考核方式应当多给学生动手实践及独立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
(3)坚持综合评价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考试的直接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变能力;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先天的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具体措施
整体改革思路清晰之后,本人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仅主干课程就有十多门,还有专业任选课、限选课以及职业技能课等,而每一门课程由于课程性质、开课时间和课时分配等均有不同,故不能采用统一的考试形式,而是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此本人就所教《新闻学概论》、《电视节目主持》、《礼仪文化》等课程展开探讨。
本改革方案将考试分为 5个部分:平时表现、作品、展示、口试、笔试。成绩分别占总分的10%、10%、20%、20%、40%。
(1)平时表现。学生平时表现是指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笔记情况、回答教师提问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平时上课时一定要做好登记,以避免随意给分或者恶意扣分,引导学生注重平时表现,从点滴做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作品。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上交一定数量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单独或分组拍摄、制作的成片。因为作品计入期末成绩,所以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用心去策划、思考、拍摄、制作,因此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3)展示。其方法是学生根据课程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很多课程落脚点在于学生懂,能上手。因此,展示既是对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检阅,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次考查。
(4)口试。指的是答辩式口试,其程序可参照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师预先做好试题库,考试时由考生抽取题目(可抽2次),当场宣讲对题目的理解,然后由评委围绕考题就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学生当场回答评委提问,最后老师根据考生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这种考试对学生和教师要求均很高,教师要充分准备提问,学生要非常熟悉所学课程内容,而且要很好地表达出来,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口才。可以说,学生要想得到较高分数,单凭临时突击是不可能过关的。
(5)笔试。这是通用的一种考试方式,它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改革中加入笔试部分主要是两个原因: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并非单纯的实践课,学生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才能做好新闻实践工作,提高实践技能,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②如果没有笔试,学生就会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误导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形成。因此,理论知识考核的分数在整个考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40%)。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为期2个学期的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1.形式新颖独特,深受学生喜爱。
由于此种考试制度构思别出心裁、形式新颖独特,一改过去那种沉闷单调的方式: 既考理论也考实务;既考期终也考平时;既有笔试又有口试;既有任课教师打分,也有评委小组打分。其透明度很高,基本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2.充分发挥了个体优势,激发了学生各种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此种改革积极拥护、兴趣浓厚,因此,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新的考试制度、考试形式多样,能充分照顾到学生不同能力表现的需求,学生在此种考试中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途径,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让考试充满快乐,重新找回曾经失落的自信。
3.杜绝了突击复习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调整课程设置,扩大新闻实践类课程的比重
我国大部分新闻院系都采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学术型课程设置,以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为主,涉及采访、写作技巧和实践的比重有限。另外,在传统的新闻专业设置中,新闻院系往往围绕一种媒体来安排具体课程。例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讲解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传媒间介质差异被打破,按传统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就设立了一个媒介融合的新专业。近年来,新闻院系在我国很多大学设立,虽然它们有心培养融媒体的新闻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新闻实践类课程偏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机会少,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程内容比较浅显,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类的课程,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经常是7名~8名学生分成一组,根本达不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环节的目的,自然难以适应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编。
媒体融合课程并不是对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的一个“大杂烩”,而是积极探索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应以新闻理论课程为基础,新闻业务课程为核心,加大新闻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新闻业务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不能低于全部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二。另外,新闻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与理论类课程有所不同: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媒体实践、新闻作品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鼓励学生多参与媒体实践,多发表新闻作品,把这些也列入期末总评的加分项。其中,新闻作品应多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来完成,以能否按时完成、创新性、新闻专业性和音视频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论是采访、编辑、写作或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但国内大学新闻学专业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这种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小班授课,授课方式以研讨为主,教师讲授比较少,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摄影摄像等课程,要求学生结合作品阐述自己的理解,学生之间要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再进行点评和引导;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新闻理论、中西新闻比较,学生要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比较辛苦,但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关注、锻炼和成长。
建立完备的实践体系
培养融媒体新闻人才,建立完备的实践体系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学习到相应的新闻理论知识后,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其学以致用。目前,我国新闻院系的实践体系普遍不够完备,完备的实践体系一般应有以下几个层面:
1.建立音视频实验室、非线性新闻编辑实验室
新闻实验室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编辑等课程的实践需要,但实际上这些实验室的投入不菲且更新换代快,很多院校都没有能力建立。有的学校只能租用其他新闻院校的新闻实验室,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次数都受到限制,对于学生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
2.借助校级媒体平台
校级媒体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实践平台,但也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因为校级媒体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的,并不是只有新闻专业的学生才能参与,这样落到每名新闻专业学生头上的锻炼机会也很有限,而且校级媒体的报道范围往往局限在学校,与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进入的面向全社会报道的新闻媒体还有很大区别。
3.建立校外的新闻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新闻院系都积极探索与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媒介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新闻实训基地,媒介为新闻院系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锻炼机会,报道范围也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学校的人和事。但是,建立各种媒介形态齐全的校外新闻实训基地对普通的新闻院系并非易事,很少有新闻院系能同时拥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完备的校外新闻实训基地,这不利于培养融媒体新闻人才。
国外高校新闻实践体系完备,大多设有实践基地,如电视台、报社等。由于国外高校十分重视与社会的接轨,他们拥有 “真正”商业化运作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电视台是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由学生担任记者、制片人和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商业电视台。该台每天有3小时的新闻直播节目,且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电视台的经营额就超过1,000万美元,纯利润达400多万美元。
配备完善的师资队伍
融媒体背景下,要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新闻专业知识、教会学生新闻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传递一种融媒体的理念。但现实中部分新闻院系师资队伍的配备并不完善、合理。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重新思考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不少新闻专业的教师并没有媒体从业经历,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即使在媒体实习过,时间也极为有限,这样的教师如何给学生上好新闻实践类课程?学院招聘实践课教师时应主要看其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专业成果及讲课能力,专业实践课的教师必须有相关领域的从业经验。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实践类课程教师基本上都是有数年甚至数十年媒体工作经验的编辑、记者,他们的实践经验不仅能让学生不出校门便能得到权威性的指导,而且也能使学生在专业标准的要求下迅速成长。此外,新闻院系也可以从媒体聘请兼职教授加强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力量,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它的全职教师只有20多人,但从各大媒体聘请的兼职教授有120多人,许多主干课程也由兼职教授担任。
新闻师资培养应该有多种渠道,既有高校内部的进修,也应该有媒体一线的实践,新闻院系可以有计划地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安排教师到各类媒体去挂职工作,参加媒体采编、策划、制作等业务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媒体的最新技术、最新经验、最新理论以及新闻传媒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问题传授给学生,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和业界接轨。
融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授课方式、系统的实践体系和完备的师资队伍,融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当然,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学新闻传媒教育。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工作实践是培养新闻传媒人才最好的大学。在新闻传媒毕业生日后的工作实践中,作为传媒机构,亦负有培养和提升他们基本技能、科学和人文等综合素质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刘赞,王宏.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学人才培养重点[J]. 青年记者,2013(5).
[2]蔡雯. 融合:新闻传播正在发生重大变革[J].新闻战线,2009(6).
(一)了解并掌握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上人才的需求中对于新媒体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课程,还要根据目前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融入一些其他关于新媒体方面的课程,将新媒体技术真正的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必备的一种素质。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要做到全面发展,既要有专业的新媒体技术,又要有敏锐的眼光,捕捉市场有用的信息。毕竟新闻学专业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活的题材。现阶段的人才综合能力要强,在保持新闻采写编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节目组织、新闻播报、视频制作剪切等能力,这是新阶段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任何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的选拔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能受到青睐,因为创新是竞争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改变传统的模式,在新的道路上走地更远,增强媒介市场竞争力。创新在我国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国缺乏创新,中国传媒行业更是如此,许多节目和传播的模式都是模仿其他国家的,没有中国的特色。因此,增强创新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给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将创新意识带到工作中去,改变现有的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和形式,甚至在机制上做出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变主动为被动,才能走向新生。
二、新媒体环境下人才培养新策略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新媒体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结合使得新的传媒形态不断出现,使得传媒市场变得十分活跃。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不断地更新现有的知识,将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吸收融合进来,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目前电视广播新媒体前沿技术与实际新媒体技术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社会和高校要有注意结合实际,调整计划。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调整目标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正确定位自身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将优势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市场需求型人才,避免出现毕业生失业的状况,将市场供求关系充分考虑进去。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要合适,在制定时要结合自身的目标与实际,切勿将两者分开,否则就会令目标难以实现,影响人才培养的计划。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设置多种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定位,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知识,这样才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结合自身情况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新的理解。社会是人才历练的场所,步入社会后学习到的知识更加重要。因此,社会要为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新的学习机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工作中能够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为社会做贡献。
(二)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很重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师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将课堂文化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一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创建培养新的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发挥更突出的作用。(2)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高校在教学模式上要做出新的调整,要创建出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社会的人文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在步入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师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学方式要新颖,改变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注重新模式的引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当前,要有长远的目标,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
三、总结
高中学文科大学可以选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等。
扩展资料
高中学文科大学可以选很多专业,比如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编辑出版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事业的特点
招生院校较多。30年来,我省高等新闻教育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截止到2006年,我省一共有44所本专科院校招收新闻传播类的学生,占全省高校比例为39.6%。其中有四所大学开办有新闻传播类专业,占全省大学的比例为57.1%;有15所学院开办有新闻传播类专业,占全省学院比例为68.1%;有4所高等专科学校开办有相关专业,所占比例为23.5%;有18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有相应专业,所占比例为47.3%。另外我省还有一所分校,两所独立学院和一所成人高校开办的普通本专科中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
招生数量较大。我省高等新闻教育的招生数量也较大。全省一年要招收7000多名新闻传播类的本专科学生,其中研究生100多名,艺术类学生3272人,普通本科学生1456人,高职高专学生2355人。
目前。全省共有两所高校可以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所是郑州大学,另外一所是河南大学。郑州大学2008年一共招收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63人。其中新闻学专业37人,传播学专业26人。河南大学目前在校研究生有200多人,一共有三个专业,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和艺术学,其中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已招收两届硕士研究生,是全国第一个招收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生的专业。
2007年,全省共有28个学校招收涉及新闻领域的艺术类学生,其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共有13个学校招生,共招收学生996人;共有8个学校招收编导专业,共招收596人;有15个学校招收广告学专业,共招收学生1270人。另外,还有7个学校招收245名摄影专业的学生,3个学校招收165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
在非艺术类专业中,本科一批共有2个学校招生311人,其中新闻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共有2个学校招收226人,广告学有1个大学招收54人,编辑出版学有1个学校共招收31人。本科第二批共有9个学校招收685人,其中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有8个学校共招收483人,广告学有2个学校共招收202人。本科第三批共有5个学校招收460人,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有2个学校共招收170人,有三个学校共招收广告学专业的学生290人。
高职高专第一批有11个学校共招收学生809人,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有8个学校共招收623人,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影视广告共有三个学校招收160人,电视节目制作有1个学校招收26人。高职高专第二批有13个学校共招收1546人,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有10个学校共招收996人,广告设计与制作有4个学校共招收358人,摄影摄像技术有2个学校共招收132人,印刷和印刷图文处理有1个学校各招收60人。
专业比较齐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专业比较齐全的发展态势。硕士研究生层次不仅有新闻学的硕士点,还有传播学的硕士点,另外还有全国第一个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点。在本科教育层次,全省的高等新闻教育涵盖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四个本科专业。在专科层次,河南省的新闻类专业更加丰富多样,实用性也更加明显,分别有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印刷和印刷图文处理等专业。河南省可以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也开设了一些涉及传媒领域的专业,比如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摄影摄像技术和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新闻的采、编、播、拍摄、制作等工作,为全省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
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事业表现出来的问题
教育层次偏低。目前,河南省的本专科院校每年要招收7000多名新闻传播类学生,但是从总体看教育层次偏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二是学生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
河南省尽管有44所本专科院校招收新闻传播类学生,但是没有一所设有新闻或者传播学博士点,硕士点也较少,而且招生数量偏少。
另外,我省的新闻传播类学生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在非艺术类学生中,高职高专的招生数量是2355人,在艺术类学生中,专科层次的学生有1500多人,二者相加将近4000人,也就是说,全省有将近60%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
新闻传播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科技含量高不仅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体需要采用大量高科技的设备,更关键的是在媒体中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全新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意识,还要有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懂得如何熟练地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这都需要新闻教育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要为大众传播媒体培养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而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层次偏低的现状无疑是不适合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趋势的,这也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把触角更多地延伸到省外高校,到那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所以,我省应该通过人才引进、加大投入等多种办法迅速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早日实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点的突破,增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点建设,为我省新闻媒体培养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发展不均衡。我省高等新闻教育虽然专业比较齐全,但是发展却并不均衡,个别专业相对过剩。
比如在艺术类招生中,目前我省高校涉及传媒领域的招生专业主要有播音与主持专业、编导专业、广告学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这些专业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招生较多,播音与主持专业有13个院校招收996人,广告学专业有15个学校招收1270人。这种宏观配置明显是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势相脱节的。按照现在的招生规模,我省播音主持类的在校生有三四千人,每年的毕业生将近1000人。对比我省的广播电视机构现有规模,这种招生数量显然供大于求。广告学专业更甚,艺术类院校加上普通本专科院校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了2334人,尽管广告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宽,但是对于我省的广告市场来说,每年2000人的毕业生数量无疑是太多了。
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的高等新闻教育在21世纪后迎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时期”,新闻专业点增长很快,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数量相对缺乏,而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落后,再加上大部分院校片面重视引进人员的学历层次,没有考虑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大批高校紧缺的有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却没有相应学历的新闻业界人士不能到高等院校工作。在我省,由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落后,所以师资力量更显薄弱,这也是制约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我省高等新闻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是瑕不掩瑜,经过30多年的历程,我省高等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数量多、规模大、专业全的格局,为我省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文为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一)
快速攀升的数字,接踵出现的专业点,都分明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息:新闻传播专业是热门专业!新闻传播教育在急剧升温!作为一名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一线工作20余年而新转至教育岗位的新闻人,笔者深深感到:新闻传播院系及新闻学科专业不断增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超常规发展的繁荣表象下,有很多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应设法加以改进的问题。
“隔岸观火”式的教学形式
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有许多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就是新闻教学内容与新闻实践工作需要的不相适应,也就是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对此,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都已认识到它的严重性。
有一位西方记者曾经讲到 :好记者只有忘掉新闻学院教授塞进他们大脑里的理论,忘记教授们的理论,才能找到、写出读者爱看的新闻。这话听起来有些癫狂,但也反映了新闻教育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反映了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与新闻媒体和记者实践要求发生严重冲突。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某高校回答学生提问时多次指出,你这个问题属学院派问题,与业界差距太远。原新华社高级记者,现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也尖锐地指出:“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2006年11月,江苏省第七期高级新闻人才培训班)。许多媒体也普遍感到,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写小而浅的东西还可以,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李响先生更是认为,有些学新闻的学生写的东西空而泛,往往不得要领。甚至一条简单的口播导语都需要编辑修改多遍。
新闻教学如果不能教会学生采写新闻,那就是一种失败。近些年,很多媒体招聘记者不再一味考理论知识,而是组织应聘者集中实地进行采访,通过写(拍)新闻一比高下。2006年11月2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北京大学举行招聘会,方式为:应届大学生应聘该报业集团采编类岗位,必须先参加该集团举办的首届大学生报纸DIY大赛,不仅优秀作品将被精选制作成报纸出版,优胜者将赢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工作职位;入围的大学生还可赢得进入广州日报实习的机会。要求参赛者围绕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模拟编辑、设计制作半版的广州日报版面,也可以选择创作以大学生和大学生活动为中心主题的文章或摄影、插图等美术作品。全国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均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同时,他们并没有对参赛者所学专业做出限制 (2006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第12版)。由此可见,新闻教学必须紧紧关注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隔岸观火”式的教学形式显然与新闻实践相差太远。因此, 注重实践,强调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要学生学习系统的多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自相矛盾”的教学理念
目前新闻界普遍有一种看法,就是新闻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新闻实践,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事实的确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形态、不拘一格的写作形式、变化无常的媒介市场,都让一些教科书望尘莫及,无法跟上。捧着一本过了时的书给学生念,怎么能跟得上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新闻工作?加上新闻教学理念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差异,使毕了业的学生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以后,常常产生困惑。譬如,新闻教学一方面强调新闻工作要讲党性,一方面又教学生要借鉴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但现实是新闻媒体要求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以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并经常要被“宣传计划”牵着鼻子走。自我主张、自由讨论,这种符合学术规范的理念在新闻单位绝对行不通。因此,新闻教学如何实事求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确实值得新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此外,一个资深记者和一个新闻学教授或新闻学博士相比,新闻单位对资深记者更加青睐。他们认为专家学者大都是纸上谈兵,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有的文章既不中听更不中用。记者需要解剖事实,不能在幻觉中讨论。因而业界普遍认为,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儿,学生不去动手,整天高谈一些理论,可能永远做不了好记者。
薄弱的师资、不合理的课程与刻板的教学
师资力量不充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刻板也是当前新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李响先生作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培养对象赴美考察回来,在谈到美国的新闻人才培养及师资要求情况时说,美国的大学几乎不培养新闻学的博士,硕士也不多,新闻从业者不一定要有新闻专业经历;但对教授新闻的老师则强调一定要有职业背景,教授不需要博士、硕士学位,但一定要有2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经历(李响在江苏省新闻界庆祝第7个记者节大会上的发言,2006年11月)。也就是说它的职业背景门槛远高于学历门槛(其实,在我国的新闻界真正拥有高学历的人是少之又少,包括那些名家)。反观我们的不少院校,对学历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而对职业背景却常常忽略或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普通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点,竟然没有一个老师从事过新闻工作,甚至连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教师也没有,原来教文学史的改教新闻史,原来教文学概论的改教新闻学概论。有些院校更是先“搭台子”再找“唱戏的”。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某些新闻院系,《新闻采访与写作》沦落为一门选修课,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也不开设《电视新闻写作》或《电视解说词写作》。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电视台以后,部门负责人让他写个节目策划书,他竟然一筹莫展:“老师没有教过我们呀!”满脸茫然。这些都表现出课程设置的严重不合理。也有些新闻传播专业点只重视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而忽略或者无视相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上课时只好念教材,一味地进行概念灌输,缺少鲜活的案例。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欧阳霞老师在《新闻战线》上撰文说“连导语都不会写的新闻学博士,有相当一部分会走上新闻教育的讲台、从事新闻学术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闻教育的悲哀”(《新闻战线》2006年第7期)。
由于新闻教学内容、理念和方法与新闻实际工作需要的严重脱节,加之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少媒体已开始虚火上升,地市以下新闻单位大多人满为患,而导致了大量新闻专业毕业生游走于传媒专业的边缘,出现了一边是高校开办新闻传播院系专业热热闹闹,一边是新闻业界甚至学界对这种现象的不断批评(李希光就曾呼吁“记协要对新闻院系的准入进行资格认定”) ;一边是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理想的单纯追求,一边是新闻单位不愿接受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残酷现实。新闻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就业时显露得极为突出。一位媒体的招聘人员表示,现在媒体招聘人员大部分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本科毕业生虽然有一部分人很优秀,但是大部分媒体还是更欢迎“来了就能用的”。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