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服装设计的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装设计的培训

第1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产训融合 同基分向 创建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46-03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一直致力于为广西区内、区外服装行业、企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工艺、服装销售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东桑西移的政策及广西的区位优势和服装发展规划,为加快广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服装企业行业急需一批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这为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更多地获取本地行业、企业对中职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开展多方向、多渠道的专项调研,准确定位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广西地区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分析

通过对广西地区服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各层级用人情况及数量需求,参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岗位职责,结合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本专业近17年的办学经验,现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面向广西区内外大中型服装企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服装营销四个方向的技能型人才。

(一)服装设计方向

由于广西全区上规模、上档次的服装企业屈指可数,自主品牌、贴牌生产的服装企业更是没有,加上本地企业服装设计类岗位非常有限,要有一定的学历门槛,鼓励在设计方面有兴趣和有潜力的中职生升入高职、本科院校继续读书提高学历,为三年后作设计助理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服装制版方向

广西本地区服装企业以中小型制服生产企业和外贸加工企业数量居多,对版师需求量也不多,但对版型技术要求较高,这类企业往往花重金聘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行家来担任版师,这方面的人才又是非常紧缺,所以培养的制版人才主要定位在制服版型设计这一块,要求能胜任从样衣量体―号型归类―纸样制作―推挡放码一系列技术工作。

(三)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方向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跟踪调查,结合广西本地区服装行业企业对工艺与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及趋势,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样衣工、工艺员、质检员三类。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利用电脑绘图软件编制各种生产工艺文件,能独立完成样衣制作,能独立完成成衣的检验等。

(四)服装营销方向

通过分析广西服装营销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营销专业的办学经验,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服装导购员、服装陈列助理、服装网络销售员;能胜任服装导购员、服装陈列助理、专卖店店助等岗位。

(五)民族特色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和艺术审美情趣,其蕴涵的无限商机给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广西本地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该行业目前急需一批具有一定民俗文化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一线初级到中级的设计与制作人员、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来填补市场的空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思路

通过前期的广西本地区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分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分析岗位能力―岗位方向分类―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修正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创建“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各方向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采取“分类合作”策略:选择广西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特色企业参与设计方向产训融合教学;选择广西实力强、规模大的制服生产企业参与工艺、制版方向的产训融合教学,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真实产品,全程参与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选择广西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的运动休闲品牌连锁服装企业参与服装营销方向的产训融合教学。如图1为“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图。

图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图

三、“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践

“产训融合,同基分向”的内涵是:将校内专业技能实训与企业生产任务融合,学生专业作品与企业生产产品合一;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意愿和基础能力,进行专业分方向培养。

(一)第一学年:培养专业核心技能

同基培养: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

产训融合:服装工作室专业基础实训作品。

依托校企共建的“服装工作室”进行基础技能实训,学生在专业基础实训中生产出民族绣品、民族饰品、家居用品等简单的作品,通过服装工作室中的营销实训店进行展示和销售,在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二)第二学年:培养专业方向技能

分向培养:学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能力基础,选择岗位方向,进行分班培养。

产训融合:实训基地专业生产实训产品。

各方向的生产实训与广西金壮锦文化有限公司、广西丝绸集团高华制衣有限公司、南宁圣祺纺织品有限公司、南宁乔威制衣厂、南宁聚冠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企业派驻技术人员到服装生产型实训基地与专业教师共同进行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实训,真正达到生产和实训的融合,使学生“作品产品化”,在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掌握专业方向能。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各方向产训任务是毕业设计,与广西金壮锦文化有限公司合作,民族服装服饰产品的设计制版制作陈列与销售,四个任务整合为一,将产训融合的产品推向市场。

(三)第三学年

岗位培养:根据岗位方向选择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最终达到分方向培养的职业发展目标。

产训融合:企业专业顶岗实训成品。

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成品生产的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综合技能。

四、“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阶段性成效

(一)创新环节

1.构建了“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训融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区域民族特色,渗入国家技能竞赛赛事内容,将三者相相互衔接、相互融通。

2.构建了“任务引领,产品导学”教学模式,以任务产品为载体,专业教师参照企业项目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工作页,下达教学任务;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实施,参与技术指导和结果评价。

3.改革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竞赛、作业、参加各种职业活动的能力、成绩和证书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考、评、鉴、赛、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正是这些紧密相连的创新环节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实现了实践导向的教学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统一,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成效

1.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近两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98%以上。通过学校每年举办的校园服饰文化节、师生技能作品展等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

2.参加省内外服装技能大赛成绩优秀。近两年,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共获各类省级以上奖项达20人次。2013年获得全区服装技能大赛中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同年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民族技艺比赛,作品《民族进化论》获得荣获二等奖;2014年获得南宁服装技能大赛中1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全区服装技能大赛中2个二等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大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制作项目一等奖,成为广西首个获得一等奖的中职学校。

3.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得到提高。2012级、2013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对口率、岗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上比两年前得以明显提提升,90%的毕业都能在省内外大型知名的服装企业从事对口的技术工作;在职业发展能力方面,许多毕业生经过锻炼,迅速成为企业一线骨干、中层管理者,有的走上创业之路,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如2011级毕业生李某现担任中山湛海时装有限公司的板房主管,他每天细心接待处理各种不同技术工作,公司的产品销往香港、日本等地,公司年产量过12万件,每月制出20个时装新版。

(三)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按照企业流水线生产模式,并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需要,合理设计实训室的环境、设备工位、(下转第60页)(上接第47页)操作规程、人员配置等,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校内实训室有:服装制版实训室、服装特种设备实训室、服装展示实训室、服装电脑设计实训室、数字化仿真实训室、服装绣织纺,每个实训室引进工艺一体化同步摄放实训教学系统。

(四)社会影响方面

1.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的认可度和评价越来越高,满意率达97%以上。连续两年,报读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招生规模从2011年的4个班增至2014年的8个班。

2.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日趋扩大。“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新闻网、广西八桂职教网、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多家媒体对学校的技能培养特色作过深入报道。2014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广西民族织锦及服饰表演”活动中展示。学生身着自己设计制作的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以T台走秀的形式,配以民族元素创意文化产品展示,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盛宴”。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高度称赞这场民族服饰秀是一场展现了民族与现代相融合、传承与发展相对接的民族文化盛宴,彰显广西民族文化魅力的民族服饰技艺。

综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需要,使培养目标能向设计岗位中的设计助理,制版岗位的制版师、制版员,工艺岗位的质检员、工艺流程编排员,营销岗位的店长、店长助理等职位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

第2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1)在专业课程的内容上,过于注重系统性以及知识的完整性,却忽视了服装设计专业应具有创造性,在实用性上也不够重视。

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服装设计这门课程总是从低到高的进行安排,学生很难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在教学观念上偏重理论,对于技能的要求偏低,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必要的实践检验。

从具体情况来看,专业教育与目前的企业需求不甚相符,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教学定位以及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专业教学缺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实践课程中,将一系列的知识组织在一起进行项目的操作还不多,使得学生在实践上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将学校与企业所具有的不同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结合在一起进行利用,以培养出符合企业标准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还可以给学校推荐优秀的技术工程师傅作为兼职教师,并且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的场地,指派专业人员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各种设备操作熟练掌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服装设计专业应充分重视校企双方的这一合作,加强沟通与联系,以企业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设置针对性比较强的课程,使理论与实践能够充分的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相对比较科学、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中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建设

(一)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需要高职院校充分考虑自身具有的实际情况以及服装设计这一专业的特点,积极与服装行业的相关协会以及当地的各大服装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具体协议,继而在学校中建立与服装设计专业有关的训练基地。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以及各大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参与,只有对校企合作模式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够在接下来的运行中实现良性发展。校企合作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校企双方应进行深度合作,并积极探索设立合适的教学课程。在对服装行业以及合作的企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之后,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一同建立一个专业指导类型的委员会,主要是依据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校的实际考虑在内,研究制定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

(二)对专业教学条件进行优化

1.师资队伍方面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师资队伍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加强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外,学校还应该从企业当中挑选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以作为对学校师资队伍的补充。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所带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使得学生能够学到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2.实训条件

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实训条件的优化,建立一批与服装相关的实训中心,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组建服装立体剪裁培训室等一系列与服装设计专业有关的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服装设备,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中进行实践。在将实训基地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应从企业调入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继而再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操作,根据课程的安排,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强联系,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

第3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职服装设计作为我国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进行各方面改革的问题。无论是软件设施的提高还是硬件设施的完善,都是提高中职服装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而设计水平的提高,将会对我国的服装设计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中职服装教育是服装行业培养人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今后服装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起步较晚的中职服装教育作为服装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办学思想理念陈旧滞后

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教研人才,导致服装专业教学安排与其他学科基本雷同,没有能够遵循服装设计专业的行业特点,尤其是局限于课内教学,许多技能性教学要求未能完全得到满足,影响了服装专业学生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与服装行业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要时刻与流行元素接轨,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忽视了这一要求,如制版理论教学中从教材到纸上,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而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不将其与服装制作工艺、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教学,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境地。

3.实践经验的欠缺

现今的服装设计教育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未能摆脱单一的教学方式,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方式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市场了解消费者喜好的机会。因此,在面对具体的工作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设计出能让企业和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4.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制约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今中职服装设计的发展要求。服装设计教学需要摒弃那些简单的、枯燥的理论式教学,将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使学到的理论能在实际的运用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现实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中职服装设计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建立适合服装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服装设计专业具有自身的特征,教学中要体现实践性,紧贴社会发展潮流,与生产技能课更为接近。针对教学实际,教师要在完成基础性教学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服装设计第一线有价值的信息,并充分融入到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提高学生服装设计能力。

2.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因此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走进专业市场开展实地学习,如服装材料教学可以在专业市场中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掌握效果。教师直接站在商家布料面前进行相关种类、性质、特点等方面的讲解,效果明显比课堂教学好得多。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也要强化自身能力素质,定期深入到市场以及企业进行调研和进修、实践锻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企业精通业务的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为学生进行实践讲解,完善专业师资的不足。

3.中职服装设计要融入市场积累实际经验

学校要完善教学体系,加强与服装行业的合作以便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将为企业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人才,而企业为学校提供各种实习基地,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到不同的岗位进行服装设计培训,在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学到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以及应变能力,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服装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

4.更新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传统理念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提炼出理论知识中的精华部分来进行课堂教学,为服装的设计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审美能力和对人文艺术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掌握好线条的弧度、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等技巧,对美进行恰如其分的阐释。

5.强化师资建设,灵活设置教学计划、编制教学方案,令学生掌握绘窗技能

面对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师资匮乏的现状,我们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行业交流机会:如通过定期聘请行业知名设计师来学校讲座,令教师更多地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各项交流比赛与成果鉴赏会,使教师走出课堂、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汲取成功设计理念与经验。在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我的同时,构建起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全面的双师型服装设计教师队伍。在教学计划与方案的制定中,我们应充分依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通过深入实践的社会调查,了解专业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同时聘请行业内的成功教育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真正设计出灵活、多变,适应中职学生特色,注重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知识面拓宽的实践教学方案。

第4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改革思路;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3-0044-01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动手操作十分强的技术性课程,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体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与专业性,必须从市场需求着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中职服装设计专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技能操作,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一)注重发展性原则

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探索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逐渐增多,这样才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发展性原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注重针对性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不仅仅体现的是服装设计的本质,也符合中职阶段学生的智育发展水平,故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就是区分好重点和次重点,合理安排好教学进程。

(三)注重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为学生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总体特征,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前景、工薪收入等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及时调整好教学内容,逐渐实现专业教学与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做好工作,需要与诸多服装企业合作,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四)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课程设置要科学编程,确保实现教学目标。故此,相关人员应该从教学整体的高度出发,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特性,广泛采纳意见,及时制订好相应的计划步骤,实现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二、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力量,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技术类的课程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他们尽早熟悉工作岗位,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建立“教学实验—仿真实训—岗位实务”的体系,这样可以初步实现校外与校内两个方面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校内实习基地中,应该加快服装实验室的改建,加快服装CAD设计室的建设步伐,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校内学习环境。当然,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广泛设置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促进学与做的结合。

(二)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仅仅依靠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与实践教学环境是不科学的,更重要的是有一支专业能力高、责任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故此,我认为,实现服装设计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就在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的发生,然后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选派骨干教师去外面参加培训,增强专业能力。同时还可邀请国内著名的服装设计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行业最新知识和信息尽快传达给学生。

(三)实现与业界的横向联合,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服装设计必须紧贴流行趋势,也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与季节性,故此,服装设计必须追踪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及时了解服装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了解服装企业技术最新的流行工艺。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实习提供的平台,加强设计实践、市场实践。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参与,但是也要从实际出发,迎合市场需求,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冯浩,(1979.11-),硕士,讲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服装教研室主任,教师。

摘要:本文从改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突破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专业师资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服装设计教育改革,论述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生活中,服装成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这些都使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服装设计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就是艺术和技术、市场和个性的矛盾,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育的改革也围绕着这一话题。

究竟应该怎样进行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育的改革?这个问题值得深究。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注重某一专门职业的培养,因此,大学的培养目标也应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高等院校服装设计的教育也应如此,应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定位。针对这一目标定位,服装设计教育改革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服装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改革传统的服装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以实践为本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在很多领域都普遍适用的定理在服装行业也不例外。

据调查,服装设计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其工作岗位上因为其坚持设计的到个人理想化原则,没有按企业的需求和原则进行创作,导致其设计采用率比较低。现在的服装设计师也已经从早年的学术型,逐渐走向动手型,已经从纸面设计型,走向生活实践设计型。这些资料都显示出:仅注重艺术型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创新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

最近几近,学校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专业技术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都太基础化理论化,没有同社会和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相结合起来,教学与实际相脱离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经营体制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做为企业来讲,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做为企业来讲,对待学校学生的实习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都是排在企业生产的后面。就算有的时候接收了实习生,安排好了实习计划,如果企业有需要都会随时变化这个计划。所以学校应该加强自生的校办生产性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本校的学生的实习提高更好的平台,按当前国家工程师的标准来培养学生。

(二)改进绘画基础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服装设计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但绘画基础只能完成设计中的一部分内容,也就是服装设计效果图的绘制。大部分服装设计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沿袭的是美术院校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模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纯艺术绘画在艺术类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大学期间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本身就很少,绘画基础课程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再次,服装是针对人的设计,作为服装设计师只需对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基本比例以及男女人体的体形特征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能够用绘画的手段准确的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而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才是服装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主干内容。

服装设计除了要多画,还要多裁、多做,要把设计构思、创意变成现实。不能只强调点、线、面和画“服装画”的要求,还要掌握服装的制作工艺和面、辅料的选择,以及市场的营销和生产的管理。要避免单一模式的教学,应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

(三)将服装的款式、结构与工艺设计融于一体

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现象还较普遍。对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没有把款式造型设计效果与结构变化原理对应起来讲授。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多地注重在常规服装上,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服装工艺实验通常仅集中在常用款式的服装工艺上,如裙子、衬衫、西裤、马甲、西服等。

服装设计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给学生多练、多实践的机会,使其能真正了解服装设计的本质,随意设计、变化服装的款式结构,将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各项技能融于一体,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以专业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模式护士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他们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也忽视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些不足。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只要能接受百分之三十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当然,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靠这种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

要突破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应培养学生学习服装专业的兴趣,提高服装教学的效率,改变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以讲授法为主,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模式为自主式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然后教会学生分析、处理并且运用这些信息。

三、专业师资建设

要培养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专业师资存在的问题

来自高等院校从事美术工作的教师,美术功底深、艺术修养较强,对服装工程的知识了解不够,对服装的本质认识不深,其教学指导思想存在错位倾向:重视对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描绘技法训练,而服装设计所涵盖的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没被更多地意识到。造成了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做,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完整体现。

还有大部分专业教师是高校毕业生直接留校任教,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照搬空洞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方面,把专业教师送去最好的服装院校进修,补充专业知识;送去培训机构深造服装设计专项技能;送去名牌企业进行岗位生产实践锻炼和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另一方面,把企业的专家请进学校作讲座和作新技术培训。

四、结束语

当今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发展方向。只有当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时,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服装设计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获得就业生存的能力;使企业可以获得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员工。(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15~27.

第6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一)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目标

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不仅能够在传统实用类服装设计领域取得成就,而且能够参与到舞台服装制作、影视造型等相关行业中。在社会文化事业极大发展的今天,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不乏用武之地,社会也需要更多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熟练掌握制版和缝制工艺以及服装营销、服装陈列技巧的人才参与到服装相关行业中。因此,服装设计课程应以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多面性的需求为方向,进行全面课程改革。

(二)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教育的宗旨

进行职业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是个体毕生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这是现代心理学对职业心理进行研究之后所得的重要结论之一,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影响会持续一生。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也必须注意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宗旨。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方式

(一)以实践教学开展为目的

进行教材改革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注意到服装设计课程本身的应用性。目前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中,无论是对服装设计的理念的表述,还是对服装设计方法的教学都显得太过死板,这样的教材不仅制约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挥,而且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局限。因此,有必要以实践教学的开展为目的进行教材改革。教材改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服装设计专业书籍,选择其中应用性较强的那些作为教材;第二,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原本的教材理论基础上,另外自编一本全部是应用实践知识的辅助教材,在服装设计课上使用,辅助教材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从刻板的理论教学中跳出来,通过动手设计、动手成衣,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以就业为目的进行教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就必须在教法改革中明确“就业”这一目标。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所处的环境始终是学校而不是职场,因此,学校应从教学环境变化的角度实施教法改革,即应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校可以与当地服装设计公司、大型影楼等企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在企业注入资金,为学生争取综合性较强、设备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应用课程与服装设计的日常应用联系起来。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方法的实施,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们也能够从教学指导当中获得有用的反馈,从而更好地总结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教法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学的岗位指向性理解的更好,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的进行教师职业素质再教育

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如果教师们本身的职业动手能力不足,对目前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类型以及职业前景了解不足,也就不能给学生做出表率,更遑论对学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再教育,是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使教师对服装设计应用领域的最新动态有所理解;其次,学校可以将教师安排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再教育,使教师通过实际感受增加对服装设计应用的职业理解,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

三、在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应充分应用学校资源

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法对各院校的教学资源要求不一样,对学校的办学实力要求也不一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进行课程改革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学校所占有的教学资源和所拥有的教学实力,在高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不使课程改革活动成为学校发展的压力。

(二)课程改革应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在以人本教育为主要教育思想的今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性,例如,刚入学的学生社会经验太少,直接使用校企联合教学的方法更容易使他们的职业心理发展受到挫折,因此应该先从学生对教材、对服装设计学科的熟悉和认识开始进行教学,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则更适合于高年级学生。

四、结语

第7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民族: 汉族 学历: 本科

出生年月: 1988-01-01 所学专业: 服装

籍贯: 上海 现居住地: 上海

婚姻状况: 未婚 手机: 139*********

身份证: 3302********* E-mail:

对成衣时装设计,服装产品季度开发与策划,服装色彩策划、时装设计表达有良好经验,具备独立操作及管理品牌服装设计流程能力,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及产品市场定位,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熟练使用photoshop CS 、IIIustrator、CorelDRAW, 等绘图软件与办公软件。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上海、宁波

期望工作行业: 服装、纺织

期望工作职位: 服装设计师

期望工作待遇: 面议

到岗时间: 面谈

2009 /1--至今:上海XX服饰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男装部 男装设计师

主要负责XX品牌商务休闲男装产品开发,根据公司品牌定位及当季流行趋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总监一起确认当季度流行色趋势,结合相近品牌,挑选适合当季的面辅料,选款以及购买样衣以确定当季款式,出款,下单及修改样衣等;且挑选与负责拍摄catalogue样衣,做陈列杂志等 。

--------------------------------------------------------------------------------

2008 /3--2008 /12:上海XX贸易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设计部 女装设计

和日本设计组共同完成内销XX和XX品牌设计工作(款式设计、面辅料设计、平面绣印花设计等),掌握色彩搭配、色仓陈列设定、细节应用、面辅料应用搭配、平面应用搭配;

品牌定位:20-30岁中高档女休闲装。

--------------------------------------------------------------------------------

2006 /6--2008 /2:苏州XX服饰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设计部 设计助理

主要负责公司 XX 商务休闲男装 棉针T恤款式设计及生产工艺设计,根据品牌市场定位,结合流行趋势配合设计总监完成当季产品。

2010 /3--至今 东华大学 服装设计 本科

服装设计,品牌策划,服装产品季度开发与策划,服装色彩学,服装面料学等时装设计表达

--------------------------------------------------------------------------------

2003 /9--2006 /6 苏州工艺美院 服装设计 大专

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了服装设计和相关专业

主修:服装效果图 图形处理 服装CAD 网印技术 摄影 设计与时装艺术 西方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中国工艺史 主题创作 形态表达 色彩表达 创意表达

选修:色彩构成 插画语言 广告与消费心理 公关礼仪 化妆 针织工艺

第8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 服装设计 教学定位 教学方法

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集政治、文学、自然、数学、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人文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学、美术史和服装史、材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一体。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只有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素质、设备现状加强学生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教育,正确定位,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服装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服装设计专业技术人才。

一、借鉴国外经验,正视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师资、生源现状。

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由于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起步,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们起步晚了近二百年,因为起步晚,所以我们的服装专业师资非常短缺,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相关的学科转型而来的,如由美术教师转成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或由其他学科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型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等。老师缺乏全面的专业训练与学习,势必导致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全面,动手实践能力不突出等弊端,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服装设计教育相比,我们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体系,老师缺乏直接与一线生产接触的机会,无从了解当前企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服装设计教学往往变成了“纸上谈兵”,片面的讲究画面效果,而不注重服装款式造型的合理性,以及服装的商品性和市场运作性。

中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我省乃至全国,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厌学思想较重,有特长特别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很少,综合素质明显低于普通高中(中专)的学生,中职服装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由零开始,导入学习服装设计的正途。

二、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向.

中职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定位历来是众多职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定位上出现了一些矛盾的局面,陷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学生学习时就是冲着“设计”两个字来的,学生就业定位往往好高骛远,不愿从小事做起,轻视企业相对较基础的初级劳动,比如车位、熨烫等工种,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认为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自己已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完全能胜任企业或厂家的设计、管理等技术工作,在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由于缺少工厂实践经验从而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能完全胜任企业或厂家的工作,进而导致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形成就业障碍。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向,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培养,使得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做服装设计师也是从最基本的岗位做起的,妄想刚走出校门就能做一个风风光光的设计师,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写写画画就能拿高薪是不太可能的。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与教师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服装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中等技能的技术人才,办学与教学应更注重与企业的衔接,着眼于服务企业,加强中职人才的培养,走实用型路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任务和目标,中等职业服装设计教学就要以服装企业的需求来定位。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供应什么样的人才,很多大型服装企业,并不特别看重设计人员的艺术思维与绘画功底,更看重服装从业人员的了解市场和快速捕捉商业信息的能力,他们看重的并不是服装的纯艺术价值,而是商品的市场流通性能,说到底就是要商品化、大众化,因而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要做一个“实践派”而不是只会动嘴巴和笔头的空谈理论的实践经验少得可怜的所谓“学院派”。

三、以能力为本位,改进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方法

(一)根据能力培养需求,合理设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

通过本人市场调查和亲历服装企业学习,总结近l 0年的服装设计、教学经验,我认为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般以素描、色彩、基础图案、速写、服装画技能等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当然,必要的结构造型与缝制工艺课程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服装本身的内在品质与构成原理,才能做到艺术与商品的有机统一,才能跳出学生只能在服装设计大奖赛上获奖、只能搞一些艺术性、文化特征鲜明的表演装,而不能很好的设计出实用的、商品化的生活装的“怪圈”,突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二)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资源现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就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体现以绘画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

设计的美感与独创性思维的表现,往往要借助绘画特别是服装画的形式来体现,而绘画技能的提高来源于刻苦勤奋的绘画训练。只有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才能借助纸与笔快速、形象、具体、经济地体现出服装的整体效果。当然,在传统设计教学一味追求纯艺术和带有幻想主义思想的所谓“高雅教育”的基础上,现代中职服装设计教学应把工艺技能与艺术素养并举,才能使设计与工艺两方面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第二、强调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

富有激情的创造力不是偶然的,正如蔚为壮观的火山喷发一样,需要长期能量的积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牢记自己的使命:美化自己、美化他人、美化社会。从点滴实事做起,在学习生活、体闲、工作当中,时刻做有心人,积极收集设计素材,碰到好的服装式样、流行包袋、鞋帽等服饰品,及时用款式图或其他方法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速写本上,在设计专业课学习之余,多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美术欣赏、建筑、音乐、戏曲作品等,融会贯通,促进思维的横向发展。

第三、注重实效,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应在课堂内外灌输重实践的思想教育,设计不只是画画服装款式图与效果这么简单,应强调学生对服装本质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结构、工艺技术,多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与设计专业大赛,实现服装设计由抽象的纯艺术理念转变为畅销的商品,彻底解决有些学生款式设计和效果图在画面上时很美观,但真正变为成品时却与纸面效果相去甚远的难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中小企业实习,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第四、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提供“练兵”场所和机会。

我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值得向广大中职学校推荐:一方面定期开展服装设计大赛,学生在第五学期期末必须完成中专阶段的毕业设计,利用所学设计专业知识,学生自己画设计稿—老师定稿—打样板—采购面料—剪裁—缝制—试穿—修正—老师、学生集体评价,基本把工厂的设计流程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加强了与服装实际生产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充分培养学生对服装的领悟力与表达力,学校有专门机构的服装设计形体老师,组织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与时装表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热情。

第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第9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张朝阳(1971- ),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煤炭职业学院艺术学院教改秘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河南平顶山467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服装专业适应生产性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KGHAC-014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57-03

自从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来,相关部门和高职院校均开始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服装设计专业属于需要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因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相关特性,决定了其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更需具备创新性与实用性。服装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运转是否科学是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与学成败的关键点之一。因此,本文提出只有改革并发展传统的实训基地,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和实用型兼备的服装设计人才。而对于建设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式则需要务实求真的原则,并采取相应合理有效的措施,下面将具体阐述这些观点。

一、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所在

实训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更有助于加快培养经济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极大程度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前进的步伐,也深化了教育改革,增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强大。

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弥补了纯理论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它搭起了教与学,学与用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实习、实训环节。在实训期间学生可以完成迈向工作岗位的职前培训,把学生知识技能最有效地转换为企业员工实际需要的能力,学校也能够很好地完成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社会责任。

现在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大多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主要面对的现实状况有:设施陈旧落后,相关设备不齐全,具备相应能力的指导教师匮乏;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对于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缺乏规范,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至于原本就不能满足学生实训需求的基地更加束缚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动手热情。

社会需求的是灵活机动,富有创新能力和热情饱满的服装设计人才,服装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却也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服装设计和制造相较于其他行业更早地迈向了全球化的阶段,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服装设计人才,越发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实训基地的创新建设。服装设计高职院校是服装设计人才的摇篮,从初始就开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是根本有效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可见,改善现有的实训基地现状,通过加强实训基地设施建设、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是当前服装设计高职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二、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创新思路

探究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的新思路需要以务实求真为原则,坚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能让实训基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具体创新思路如下:

1.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创新思路之一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创新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始终应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教书育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体现在学生是否成才,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自身、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而非是眼高手低,或者不具备创造性的庸才。当今高校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专业匹配率极低,排除学生本身不想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毕业生未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是高等教育领域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社会与企业需要的并非是谨守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员工,服装设计企业更是如此。服装企业经由设计开始,经过选料、制样、批量打版到最后批量生产和销售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不仅需要考虑到样式的时尚、实用,还需考虑到设计的服装是否能够量产,是否能够紧扣市场的节拍。这里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设计知识,生产知识、服装面料的识别与特性,当前人们对服饰的偏爱与喜好,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通过校内的实训、简单粗浅的想象必定做不到,若希望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和提升就需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于实训过程需要专业规范化的管理,更要紧密联系服装行业的真实需求,确保学生技能和创造性思想都是与社会需求紧密合拍的。

2.以务实求真为主要原则。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创新思路之二在于创建实践基地需要坚持的原则――务实求真。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均是一个高职院校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一个长期累积进步的过程。国内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繁多,档次各有高低,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主要部分的实训基地可最大化地彰显高职院校的真实实力。高等教育也是在竞争中进步的,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彰显学校的形象,也并非面子工程,若是刻意为了美化学校的面貌而不去注重实际的管理与运行过程将是很大的错误。政府和教育部门给予高职院校的经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应时刻以务实求真为第一考量。

只有切实地采用真场地、真设备,实训基地才实至名归,也只有秉持真项目真要求,实训基地才能称之为实践操作。政府与相关部门之所以特别强调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为了更深入地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是尽可能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务实求真的实训基地也将逐渐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让国内的服装设计人才更好更快地走向专业的领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职业舞台。

三、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应重视的问题

创造性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需要同样符合要求的载体与推动力。创新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亦然。因此,要想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改革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逐步建立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

1.建立健全符合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应重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建立健全符合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服装设计专业所属的上级高职院校可能是综合类高职院校或专业的纺织与服装高职院校。根据规模的大小及高职院校的定位,专业实训基地的规模必定是不同的。本文所主张的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不论专业规模大小,均主张实训基地走出校园,采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在这种情形下,要使实训基地充分的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训基地建设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社会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与企业合作实训项目需重点突出,尽量达到实训预设的目标。

学生实训过程的时间较长,需要辗转的空间也较大,为了有效地管理学生的实训项目,实训基地需要具备科学的管理体制,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训操作,完成实训目标。实训的主要目标是给予学生了解自身真实操作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时机,学生与教师均需要真实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实训的过程中,有企业的适量参与,无疑也可以很好的从第三方反映出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需要提升和改善的方面。这些目标的达成便需要实训基地具备顺畅有效的运行体制,保证各方搜集信息的真实与完全性。譬如,从教学课题的提出,经过教师的教学过程,接着申请学生实训项目,要求实训过程中邀请企业资深设计师参与实训指导,最后完成整个实训过程。这一系列的运行需要具备规范化的运行体制来监督确保实训活动的圆满完成。

2.改革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应重视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如何改革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服装设计专业领域既已确立了实训基地的核心地位,那么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便成为首选措施。为了将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地充实进学生的教学内容,淘汰掉将远离专业能力需要、不具备实用性的课程,将其置换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课程。

在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需要的是尽可能自由与开放的学风,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室,不仅仅采用文字输入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产生灵感的空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灵感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的累积,然后是一个突破的契机。当有灵感产生时,要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捕捉到这个灵感。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目前最适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譬如:观赏各式各样的服装秀;欣赏风格迥异的电影与音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感受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这对学生的知识增长、技能提高或者专业领悟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效果。

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统筹与管理能力,对课程的驾驭要较为纯熟,否则可能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师需要用笔记录下灵感与学习成果,需要细细感悟灵感产生的心路历程,所以,开放式的教育并非不需要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反而是需要教师有计划地收集、审阅并反馈学生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

3.发展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应重视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发展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跨越3~4年,传统的学习中只有在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才放学生出教室、出校园进行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专业性较浅,不仅不能体现学生的成绩差压,对学生的能力亦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一是实践活动时间短暂;二是指导教师能力欠缺,方法单一。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性,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时间分配最好能够做到1U1的比例,如此才可能最大化地保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均得到良好的效果。这也就需要教导学生的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能力,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地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科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创新型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不仅应安排好学生各个实训项目的环节、掌握好进度;同时,还要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肩负着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实训基地这座连接校园与企业的桥梁,一方面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使命,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输送的学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现今,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均能做到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甚至是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们了解当前服装行业的行情,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这也为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服装设计专业涉及的应用领域庞大无比,譬如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着装场合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选择性很强。只有具备足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最广泛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四、结束语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衣”位于人类四大基本需求之首。这也显示了服装设计专业的广阔社会前景与庞大的市场需求。服装设计需要的不仅是天分,还应具备延续天分的环境,我们的生活中天才很少,但是我们需要的服装却是一刻也不能少。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与学生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服装不仅是人们保暖的工具、是人们文明的体现,美丽得体的服装也是人们生活中百看不腻的一道风景线,它丰富着人们的内心世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艳红.服装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09(11).

[2]牛永鑫,高金文.依托校企合作优势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J].青年科学,2008(Z1).

[3]沈皆希,吴远征.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动力及提升策略研究[EB/OL]./releasepaper/content/201301-1184,2013-01-30.

[4]杨思明.服装设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7).

[5]王安平.浅析高职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

[6]朱香奇,胡心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胡绵娓.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6(4).

[8]邱义臻.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9]雷江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陕北高职高职院校为例[J].人民论坛,2011(2).

[10]吴学敏.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