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描写花儿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花儿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花儿的词语

第1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落下、口笛、狂欢、荒野、放假、衣裳等词语。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学校,谁来说一下,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不光我们有学校,你们相不相信花儿也是有学校的,请跟我进入今天的课题——《花的学校》

2.

指名读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PPT:阵雨、落下、互相、口笛、狂欢、双臂、碰触、急急忙忙、荒野、口笛、放假、衣裳

听写:荒野

跳舞

放假

双臂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得词句多读几遍。

(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边读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分享读书收获。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分享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从有新鲜感的句子中,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3)

再读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边读边圈画词语“跳舞、狂欢、做功课、放假、冲了进来、急急忙忙、扬起手臂”

联系生活

实际想象体会,重点围绕“关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展开想象。

师引导:

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

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

花儿做的功课会有哪些?

他们放假了是怎样的情形?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圈画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文描写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结合阅读提示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图书《榕树》。

1.划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1)有新鲜感的词语:

蓬头、差异、纠缠、挣扎、萧萧

(2)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①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吗?

②你的大黑影边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2.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雨来了,他们便放假了。你们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轻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

…一来,他们…

第2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美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命的意味在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出示:

纯洁 娇小 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拔地而起 失望 遗憾 惊奇 怦然心动

2.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用来描写什么,用“拔地而起”来写花是否合适?

二、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1.速度读文,思考课文写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把文中写花儿拔地而起的句子划出来。

2.练习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概括文章大意。

3.朗读写花儿拔地而起的句子,初步感知“拔地而起”所表达的情感。

三、品读欣赏,由景及情

1.欣赏画面“千万朵小花藏身草地”,感受吃惊之情。

过渡:作者的感受时刻与花联系在一起,只有读懂了作者的感受才能读懂“拔地而起”。作者第一次看到了千万朵小花藏身在草地,课文是怎么写这片景象的?

引导:读一读,你能否从写花的景象中读懂“我”的心情与感受?

出示: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①静静地读,脑中只有这一段话、这个场面,读着读着,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新奇 惊喜 高兴 舒畅 惊叹……)

②作者没有用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却能把这种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每一丝的感觉,都藏在字里行间,再细细地读,哪些词会跳到你的眼中,在你眼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边读边动笔,圈圈点点。

③自读,交流。

④指导朗读。

过渡:只要一使劲儿花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谁能给它劲儿?现在花儿能冒出来吗?

2.欣赏画面“花的原野”,感受兴奋、惊奇之情。

学生聚焦最有温度、最有情感的词进行交流。(预测:改天换地、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重点引导品味“改天换地”。

①“改天换地”是不是说天地都改变了?改变的是什么?联系整句读一读。(出示三个段落)

②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改变的仅仅是眼前的画面吗?学生自读。

③此刻你就是一朵维也纳的小花,你的心中充满了什么,脸上洋溢着什么?指导朗读。

作者整个心灵、整个心情,从失望到惊喜,又从怕见不着花的遗憾到无比的兴奋。因为曾失望、吃惊、遗憾,所以这一片花的原野更令作者激动不已。

四、扣词想象,理解勇气

过渡:几天里,没有花的绿地成了花的原野,让作者想到了花的勇气。(出示最后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花的勇气了吗?

再次引导体会“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用得贴切吗?除了让你读到了花儿的坚强、勇气,还读到了什么?

(我被那份力量与勇气深深地折服了。)

指导读最后一段,读出内心的震撼与敬佩。

五、拓展写话,内化理解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儿的勇气,同学们,当我们融进大自然,你会发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鸟一虫这些平凡的生命都在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勇气,大家也来动手写一写。

出示: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儿的勇气。

第3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千( )百( ) ( )( )勃勃 德( )望( )

慢( )斯( ) 不( )不( ) ( )( )不吭

二、填上合适的词。9%

一( )墙 ( )的稻田 ( )地走

一( )马 ( )的乐曲 ( )地问

一( )秤 ( )的感情 ( )地看

三、选词填空。6%

感觉 发觉 察觉

1.我的心事到底还是被母亲( )了。

2.熟透的杨梅太甜了,吃起来都( )不到一点酸味了。

3.掩耳盗铃的人刚把手触到门铃,就被人( )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1、一个人无论( ),都( ),要( )。

2、( )照在( ),没有( ),湖面( )。

五、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4%

(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 )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

(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会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事情。

(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六、读一读,连一连。10%

独坐幽篁里 早有蜻蜓立上头 王维

蓬头稚子学垂纶 弹琴复长啸 胡令能

平明寻白羽 侧坐莓苔草映身 卢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没在石棱中 张继

小荷才露尖尖角 江枫渔火对愁眠 杨万里

七、阅读。29%

小老鼠赏花(14%)

春天到了,山上开满了wǔ yán liù sè()的鲜花,小老鼠哼着歌儿去赏花。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对不起!”小老鼠连忙说。

蒲公英那长长的茎都被踩弯了,可它还是摇着头说:“没关系,我不会倒下,我要坚持到花开的那一天,让更多的人来xīn  shǎnɡ( )。”

小老鼠感动了冲着太阳喊道太阳公公快让蒲公英开花吧太阳听了它的话,把温暖的阳光洒在蒲公英的身上,蒲公英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来。

1、拼读音节,将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中。(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急忙( ) 感激( )

保持( ) 暖和( )

3、在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

4、“着”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在“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这句话中应该读(zháo zhe),用“√”勾出。它还可以组成词语:( )(4%)

5、小老鼠为什么而感动呢?请用“ ”划出相关的句子。(2%)

乡间绿阴(15%)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 悟)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柳树。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 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 值)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括号里错误的字划去。(4%)

2、文中描写植物长得茂盛的词语是( ) ( ),

你能再写两个描写植物的词语吗? ( ) ( )。(4%)

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照样子写一写。(2+3%)

,像 。

4、短文中“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句中省略号(……) 表示( )。(2%)

A、省略了其他的果树 B、省略了其他的景色 C、省略了其他的人

第4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一、语词上的“无理而妙”

语词上的“无理而妙”就是指用词上和用语上所体现出来的独到的审美意义。语词上的“无理而妙”指描写事物时用词不合常意,具有一种反常规的词语搭配,或者反常规的句法结构,但表达出来的却是极为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

张先《一丛花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花何能“弄”影?事实上,应为“花动而影随”。而词人却用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作一‘弄’字,境界全出。”因为,“词以境界为上”,所以,一个“弄”字,提高了词作的审美效果。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杨柳是不能“堆”烟的。词人借“堆”字,表现了杨柳茂密,攒聚一起,似烟雾堆积。这恰恰流露出闺阁女子化不开、理还乱的愁绪。雨是不能“横”下的。除非狂风暴雨时,也许雨急而斜飘,看似“横”飞之状。可以说,词人借助这样的环境,不但暗示了思妇的处境,也表现了“无计留春住”的无奈之感。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往往会改变诗句中词语排列的位置,使诗句不合语法规范,这样不但造成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而且引人思考,突出要表达的内容。杜甫《秋兴》之一:“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一联中两句,诗人把主语倒置,造成陌生化效果。也就是说,照字面看,却是好解释,如果改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在表意上就清楚了。联系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这首诗就是杜甫回忆长安景物,强调长安京城景物的美好。因此,诗人就把“稻”和“鹦鹉”前置。虽说不好理解,但把叙述句改为描写句后,诗句的形象感更强,不但引人思索,而且在思索的过程中使读者真正获得诗人所要表现的本意。

二、表意上的“无理而妙”

表意上的“无理而妙”就是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事理(事物的道理)看似无理,实则妙趣横生。在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好地抒感,表达思想,就违反一般生活常识及人的思维逻辑,对“无理”的东西进行描写和叙述。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做到表意上的“无理而妙”。

由于诗歌受到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诗人在创作中,往往会渗透自己的主观情感、思想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从一个更好的、看似不合常理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亡国后,被羁留汴梁。他的身份是亡国之君,是“违命侯”,眼前的处境,难免产生故国之思,按照常情,诗人就该凭栏远眺“无限江山”,沉浸在“故国之思”之中。可是,诗人在词作中却说“独自莫凭栏”。这看似“无理”之语,恰恰从另一角度道出了词人思国之切,失国之痛。因为,凭栏而远望,远望而生情,生情而伤感。

诗人在诗歌中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蓄蕴藉的,这主要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我们知道,生活中的物象进入诗歌,就是审美意象,即包含着诗人情感的物象,具有情感性和审美性。对于“无理而妙”来说,诗人所选择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特点。

第5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63-02

重视思想,忽视语言;重视内容,忽视形式是当前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让学生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口头、书面语言中积极自然地运用,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就是“迁移语言”。

语文教材科学系统,丰富多元、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教师与其让学生在书山墨海中盲目枯燥地索词觅句,不如从教材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有效地迁移教材语言,这样既可以提高教材的使用率,还能扎实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迁移教材语言呢?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欣赏荷花、按顺序描写荷花上,并引导学生赏析教材语言、活用教材语言、丰富个体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欣赏荷花,积累语言

《荷花》一文用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了荷花、荷叶的形色之美。在课堂导入时,笔者播放了荷花图片的音乐课件,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真观赏并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鼓励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眼中的荷叶、荷花以及莲蓬,欣赏、领悟荷花之美,从而进行语言的积累。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生1:我看到了荷花雪白雪白的,莲蓬嫩黄嫩黄的。

师:“雪白雪白”“嫩黄嫩黄”,你不仅看得仔细,说得也生动准确啊!

生2:我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像孩子的笑脸!

师:说得真形象!你注意到花儿的形态了。

生3:我看到了小蜜蜂们都飞来了,忙着采蜜呢!

师:是什么吸引了小蜜蜂呢?

生(齐):荷花的清香。

师:说得真好!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4:我看到了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小伞!

师:“碧绿碧绿”说得多准确,“像一把把小伞”讲得多形象!掌声鼓励!

生5:荷叶像小露珠的绿色小床。

生6:荷叶是荷花姑娘绿色的裙子。

师:多么生动的语句啊!

……

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渗透中,争相描述荷花的形、色、香之美,积累了一个又一个美词妙句。

二、欣赏文字,运用语言

《荷花》一文词语丰富、文字优美,尤其是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荷花颜色、形态的描写细腻生动,极富感染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感悟,感受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之美,并适时指导学生仿照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对荷花进行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师:叶爷爷也非常喜欢荷花,瞧,清早,他到公园去玩,闻到一阵清香后,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在叶爷爷的眼里荷花是怎样的美呢?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荷花特别美?

生1:我觉得“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这句话很美。

师:怎么美呢?

生2:这句话让我感受到花瓣全开了,开得很大、很美。

师:花瓣的颜色是――

生3:雪白雪白的花瓣儿,跟嫩黄嫩黄的莲蓬配在一起,很可爱!

生4:我喜欢“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真会读书!你不仅读到了荷花,还读到了荷叶,“红花还须绿叶扶”,叶爷爷把荷叶比作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你能读出荷叶的大、荷叶的绿吗?(生读)

生5:我喜欢“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写出了花骨朵也很美。

师:“饱胀”一词会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6:小青蛙鼓足劲“呱呱”叫的时候,肚皮圆鼓鼓的,就是饱胀。

师:你的想象真奇特。请你读出花骨朵饱胀的样子。(生读)

师: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叶爷爷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了荷花的美丽(课件出示图文: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有的……有的……),让我们也学学叶爷爷用这一句式描写自己心目中的荷花!(生先观察思考,后动笔仿写)

生7: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钻到大荷叶下乘凉,有的紧挨在一起说悄悄话,有的展开雪白的花瓣儿跳舞。

生8: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花骨朵鼓鼓囊囊的,里面似乎装满了秘密;有的花瓣美美地展开,像要给小蜜蜂一个大大的拥抱;有的只展开小半的花瓣,还害羞地躲在荷叶下面。

……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读出了荷花之美。学生在品读课文精美文字、欣赏荷花之美的同时,放飞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去描写荷花,展示自己心中的荷花形象,有效地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欣赏菜花,迁移语言

学生经过充分阅读领悟,大胆交流发言,明白了要想写出荷花之美,需要有丰富的词语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再让学生活学活用,更有利于欣赏描写家乡的菜花,实现教材语言的迁移与提升。

师:孩子们,我相信经过刚才的阅读与欣赏,你们现在也一定成了赏花高手和写花高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贵客,就是我们兴化大名鼎鼎的菜花姑娘(出示菜花实物)。现在正是家乡的菜花节,你准备怎么向别人介绍菜花的美呢?学学叶圣陶爷爷,仔细观察,放飞想象,描述一下菜花的形色香之美。

生1:菜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个个小巴掌,正向我们打招呼呢!

生2:菜叶像绿色的小床,菜花宝宝正美美地在上面睡觉。

生3:菜叶的边是波浪形的,像菜花姑娘的绿裙子。

生4:菜花金灿灿的,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球。

生5:菜花一大朵一大朵的,其实每一大朵都是由许多朵小花组成的。

生6:没开放的小花骨朵绿中带黄,像一个个小宝宝聚在中间;开放的花儿们像大姐姐一样守护在四周。

生7:要开放的小花,像一个个金色的小铃铛挂在枝头。

生8:一朵菜花有四片花瓣,花瓣中间还有金色的花蕊。一不小心碰着了,衣服上会沾上黄黄的花粉。

生9:菜花开放了,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到处是菜花的清香。

生10:金色的菜花开放了,无数的蜜蜂赶来采蜜,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菜花。

生11:有的菜花低着头,好像是被爸妈批评的小姑娘;有的仰着笑脸,正开心地跳舞;有的斜着身子,正和另一朵菜花说悄悄话呢。

生12:有的菜花低着头,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菜花挤挤挨挨的,似乎在开心地玩着游戏;有的菜花迎着风儿,翩翩起舞……

第6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一、巧扮秀“眉”

亮丽的标题,就像女子精心修饰的双眉,让人一瞥之间,顿生好感。特别是考场作文,亮丽的标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下述几种方法,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尝试一下。

(1)巧借名句或歌词。如“怎一个愁字了得”,“就这样被你征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

(2)投人所好。如“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

(3)妙用修辞。如“眼睛上的窗帘”,“糖醋排骨有点酸”。

(4)反弹琵琶。如“近墨者未必黑”“铁杵定要磨成针?”“雨后就能天晴”,等等。如,同样是写放晚学,下雨天母亲来学校接自己的。各人拟题不同,《雨中情》、《雨中“云”》、《那阵雨下在我心里》、《在雨中》、《爱伴我同行》、《那场彩色雨》、《雨啊,我想和你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伞下日出伞外雨》、《一边下雨一边太阳》、《太阳雨》、《那把最美的伞》、《雨中的温暖》、《音乐雨》。

二、巧敷“脂粉”

言犹面也。如果文章的语言枯燥乏味,苍白无力,整篇文章就会黯然失色。而且近年来,中考作文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准确通顺,还要求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作文“浓妆淡抹总相宜”。下述方法是学生给作文“美容”必不可少的“化妆品”。

1.推敲用词

在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等的运用上,要辨清词义、范围、感彩的细微差别,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努力做到“一字传神”。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活用,采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成语活用等。再现特定的情景、特殊的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对清朝留学生辫子的描写“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这个词语“标致”里面包含了文章的背景,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几乎包含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大胆用修饰

很多同学的语句只有干巴巴的主干成分,如果恰当地以定语、状语、补语加以修饰,从事物的数量、色彩、形态、性质等方面进行细致刻画,语句就会大为增色。如《紫藤萝瀑布》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大条幅”写出了紫藤萝的多,茂盛。“银光”写出在阳光下的紫藤萝在风中微微舞动的样子。“”写出了活泼、不认输。整句话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灵活用句式

在行文中交错使用长短句、整散句,可以使句型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营造出参差美、匀称美。

4.适时用修辞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可使文章或形象生动、或亲切活泼、或气势磅礴、或风趣幽默、或意蕴深厚。如《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和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三、巧着“新衣”

第7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一、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表层指导读

初读是一种浅层次的朗读,在这里我安排在课前预习。预习初读,要求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读顺课文,思考课文的大意;在课堂上新授初读,引导学生读得准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味,帮助学生疏通文本,从整体上形成课文的感性认识。课上,导入新课后,首先读中理DD疏通词句的意思;其次读中感DD解决预习题的思考题题;然后反馈、订正预习情况。在这一过程的整个环节,我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借助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范读、互读、单读、齐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细读品味,领悟“奇特的民族”――中层指导读

读懂文意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德国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请你找出重点语句)然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大都能找到德国人民族之奇特是因为他们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为了突破这这个重点,我先引导学生朗读重点句段,在朗读时,找出重点词语,并对重点词语进行咀嚼、品味。如“花的脊梁”、“莞尔一笑”、 “正是这样”、“耐人寻味”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读好重点词语,读出这些文字背后的意思来。

课文中有一语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学生特别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出示了季先生的《重返哥廷根》的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读这句话,并讨论这街道干净的背后,蕴藏着一种精神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再去朗读原文中的那个句子,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三、精读领悟,领会“奇丽的景色”――深层指导读

读出意境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所谓意境,即课文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读出了意境,会使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的朗读能达到这般境地,真是妙不可言。为了能读出意境,在指导学生朗读德国奇丽街景时,我精心创设了情境,在情境的烘托、感染下,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意境。

如在描写奇丽街景时的一段教学片断:

师(男女配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的花儿迎着朝阳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生2:我仿佛看到了许多的花儿绽放着他们美丽的笑容,在微风中摇曳。

师:你听到了,你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小鸟在花丛间来回跳跃、婉转歌唱的声音。

生2:我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嗡声,行人的赞叹声,觉得这的花获真美啊!

师:真美啊!老人说――

生:老人说这花真美啊!

师:真美啊!小孩说――

生:小孩说这花真美啊!

……

四、深读提升,挖掘“美丽”――深化文本指导读

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其文,悟其情,体其意,最终的目标是化其行。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已经有了语感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审美的情趣,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有效的拓展,把文本的语言材料加以引申运用,迁移反馈,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以深化、内化,精神得到升华。

第8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设计练习 素材

一 从教材中找切入点

1.利用语文插图想象

小语教材中的有些课文由于一定的原因,省略了有关的情节或细节,但却配有相关的插图,教师就可利用插图展开想象,将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进行补写或抄写练习,如:《乡下人家》一文教学时,文中对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夏天秋天的乡村风景描写得非常美,对人物的活动却没有过多的描写,可结合文中展示的乡下人家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院坝吃晚饭时的情境,让学生观察一家人的动作、神态,并想象出他们吃饭时会聊些什么,然后写下来,从而更进一步展示出乡下人家在劳作一天后,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的自然、闲暇、和谐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再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文中第三段描写了盲童安静竟然伸手拢住了那只蝴蝶的情境,可结合文中插图,指导学生想象并写出安静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笔把盲童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真正去感受“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通过这样的补写,充实了课文内容,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情节延伸想象

教材中有的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结尾留有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这时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补续课文。如教学《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的信爷爷收到没有,凡卡后来遭遇如何,续写《信寄出之后》;教学《穷人》之后,可根据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矛盾心情及渔夫善良的决定,让学生大胆想象,以《穷人之二》为题,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来。

3.拓展课文内容的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童话类的课文,故事性强,又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拓展开来,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学习《坐井观天》一文后,可设计拓展性的题目《出井观天》,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景象,启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的伟大。

4.扩写文中略写部分的想象

由于作者对文章的处理有详有略,有些内容往往一笔带过,未作详细描写。可依据这些略写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把它写具体。如《黄山奇石》一文中,“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文中未作详细描写,那这些奇石美在哪里?奇在哪里?教学时,可让学生小结并运用前面学习了的课文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块石头的描述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石头的样子,为什么人们给它取这样的名字,还可以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这几种奇石。通过这样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

5.古诗意境的想象

诗的特点就是语言高度凝炼,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多为写景抒情类。教学时,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写出了花多,开得很旺盛,那么花多,到底有哪些花?这些花儿怎样?形态怎样?开满花的枝头是怎样的?后两句写了蝴蝶、黄莺在花丛中各得其乐的情态,那么,蝴蝶在花丛中是怎样游戏的?黄莺怎样自由自在地歌唱?指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展开想象,然后以《江畔赏花》为题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学生对诗的理解就不单单停留在字、词上了,就会将诗的内容幻化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与诗人产生共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 教师设计练习的切入点

1.根据词语展开想象

这种方法指的是:有意识地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运用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词语编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给学生出一组词语,“钢笔、刮风、西瓜、小花猫、油菜花”,可先让学生说一句话,一段话,再用上这些词语编一个有情节内容的故事,学生一定思维活跃,现象力得到有效训练。

2.给定中心词展开想象

这种方法较上有所区别,它只限于给定一个中心词,围绕这个中心词展开来想。如:围绕“热闹”一词展开想象,描绘出一个热闹的场面。学生就会打开记忆的闸门,去搜索、剪切、组装脑海中能反映热闹的场景,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强化了段的描写。

3.看图、添图、画图想象

生动、形象的画面是进行想象作文训练的好素材。训练过程可以是先易后难,先给出完整的画面,交给学生看图方法,弄清图画内容,根据主要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然后,可训练学生添图、画图再想象。

4.观物想象

世间万物不停地运动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着,绝对孤立静止之物是不存在的。教学时,选取有特征的物件,让学生观察或想象它的过去、现在、未来;或想象它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或赋予生命,使想象任意驰骋。

5.给材料假定想象

第9篇:描写花儿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口语交际;情境;说的欲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就低年级的一堂口语交际课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的优化整合,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谈点自己的做法。下面我以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为例,谈谈如何巧用多媒体。

一、巧抓多媒体声、像的特点,让学生在虚拟语境中想说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听力灵敏。因此在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一边听着配着鸟鸣、流水的春天的欢快乐曲,一边欣赏着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等风光图片,让他们进入一个虚拟的春天,学生各种感官兴奋起来,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完全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中,沉醉于迷人的春光中,他们脸上的兴奋与幸福告诉我:好快乐!

师:春风姐姐来了,(倾听状)真好听,噢,我听到了青蛙叫。咦,花园里百花盛开……你能说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吗?

生: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

生:(一个接一个)莺歌燕舞 阳春三月 春风拂面 万里无云 山清水秀……

师: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虚拟语境,学生表达、交流欲望已经唤起,在快乐中交流自己的感受。精彩!

二、巧用多媒体丰富素材,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语境中说

课堂上,我巧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可跨越时空的特点,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诸如春天百花盛开、柳绿花红等的图片,蛙鸣、花开、蝶飞、蝌蚪游等录像,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

师:(学生小脸通红,满脸阳光,写满春意,犹如刚开的花儿。)小朋友,你们智慧的眼光告诉我,眼里的春天真美!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你最喜欢的伙伴吧!看谁用到的好词多。

生:(饶佳慧手做蝴蝶飞舞状,好轻盈)飞舞的蝴蝶告诉我,春天来了。

生:(金智萍做鸟飞状)春天来了,莺歌燕舞,燕子飞回来了。

师:(鼓励、赞许的眼光)能用不同句式说话,你真棒!

生:(陈慧娟)春回大地,柳树醒了,花儿醒了,青蛙醒了,冰雪醒了。

......

师:不愧是小诗人,能用上好词,连学过的诗都能用上。评一评,看谁说得好。

生评:金智萍说得好,用上了好词,很有礼貌。

生评:饶佳慧说得好,声音洪亮,有表情,还加上了动作。

师:你的评语帮了他的大忙,谢谢你!你评得更好,还学会了倾听。

正是多媒体课件创造和利用情境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有一吐为快之感!

三、妙用多媒体的灵活操作,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说

在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中,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以下情境:

情境1(听中说):春雨沙沙沙地下,燕子叽叽地叫。(生:春天到了,我听到了春雨,好像看到雨中的花儿只开了一点点,柳枝洗得好绿、……)

情境2:(看中说):阳光中,花丛中,彩蝶飞舞,花儿徐徐开放。(生:春天来了,花儿在阳光中欢笑……)

情境3:(画中说):学生画出眼里的春天,再说一说。

情境4:(演中说):学生边唱边表演春天,用眼神、舞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