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

第1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碳排放权;气候正义;分配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34―07

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气候协议制定减排制度已一种共识。然而《京都议定书》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原因是各国对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存在巨大分歧。如何为各国分配碳排放权才是正义的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气候正义的视角提出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和路径。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缘起

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不受限制的自由到一种由协议规定的权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事实。即科学界、国际社会和国家间对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共识。

(一)全球变暖已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暖问题首先是由科学界提出并推动的。1820年开始,全球变暖就引起西方科学家的关注。德国天文学家Herschel最早研究太阳黑子对地球气温的影响。1827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了二氧化碳可能吸收太阳能的结论。1861年,爱尔兰物理学家John Tyndall通过实验发现,大气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热辐射吸收和释放能力,其量变可能引起气候的异常。1896年瑞典物理学家Arrhenius将Fourier的理论定义为“温室效应”,并首次提出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造成显著影响。

全球变暖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1971年,美国大气研究员会的威廉・凯洛格在一次会议中提到“因人类的疏忽而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问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倘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如现在这样不断增加,那么20世纪末气温的上升将达到可以测量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该组织现在是气候变化报告最权威的机构。截至目前,IPPC已经了五次评估报告,结果证实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证据也表明“温室效应说”解释全球变暖是科学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论有“温室效应说”“太阳活动说”“天文冰期说”“潮汐调温说”“海洋调温说”等理论,但只有“温室效应说”属于人类影响气候的范畴,并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对冰芯的空气采样研究表明,过去长达65万年内,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浓度一直保持在180ppm和300ppm之间。但从工业化革命早期到2005年,这一数值从大约为280ppm达到了379 ppm,并且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快速增长,如甲烷从715ppb上升到2005年的1 774ppb,氧化亚氮从270ppb上升到319ppb。虽然甲烷和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浓度小,但甲烷对增温效应的贡献是15%,氧化亚氮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被认为是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却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因此,从科学上讲,防止气候变暖必然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发起了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大会以“气候和人类”为主题。大会承认因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大会同意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共同负责制订一个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定期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82年在内罗毕人类环境特别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社会不但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而且开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1985年在奥地利召开的温室气体国际研讨会呼吁,必要时考虑草拟一个控制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国际公约。198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主题为“变化中的大气:对全球安全的影响”世界大会,呼吁全球应当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89召开的几次有关气候变化的会议,均表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和采取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不但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且由国际社会达成应对的国际公约。1990年,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呼吁立即开启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气候的第45/212号决议,决定成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问谈判委员会。1991年,政府问谈判委员会正式成立,气候变化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序言中承认,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994年公约生效,为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P)。1995年,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召开,通过了“柏林授权”,并成立“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三)各国政府共同制订《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开启了国际社会以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时代。为了保证公约得到有效实施,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提出了碳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即“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同时该议定书明确了附件B中的缔约方在第一减排阶段减排目标,并规定了缔约方实现减排目标的三种机制。应当说,《京都议定书》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如果不采取多边协定的方式约束缔约国的,就无法在对抗气候变化上取得显著进步。所以,《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并上升至法律层面,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由法律赋予或规定的权利。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厘定

全球大气环境中,一定含量的温室气体不会引起气候变化.但如果温室气体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造成明显的气温升高,引起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要将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碳排放权就是这种容许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它不同于传统的权利,而是由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

(一)国际碳排放权的内涵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际法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国际条约所赋予的向大气排放一定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其实质是权利主体获取的一定数量的气候环境资源使用权。这种权利不同于传统的权利,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权利的本质上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国际碳排放权形式上表现为国际条约允许某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实质上是重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即只有在该指标规定的数量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才是合法的,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权利的主体范围广泛。气候资源无法为任何国家独占使用,是公共物品,全人类都有权使用.所以国际碳排放权的主体是全人类。但国际碳排放权经过分配后,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法人等。

第三,权利的客体是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碳排放权概念是在大气环境容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权利以大气环境容量为客体 。人类的早些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并没有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或一定的温室气体含量.也就没有将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作为一种资源。只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太快,严重超过了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大气环境的温室气体容量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不具有特定性和排他性,与传统物权法中的客体有所不同。

第四,权利的内容是主体对若干大气环境温室气体容量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具体而言,权利主体可以占有其拥有的排放指标而不做任何使用,也可以自己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或者将盈余的排放指标赠予、出卖给其他主体。但权利主体一旦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处分了排放指标,这种权利就予以消失。

(二)国际碳排放权的属性

关于碳排放权的性质,目前存在准物权说、生存权说和发展权说。本文重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所以仅分析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属性。

1.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生存权。

生存权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产生的自然权利或者是“法前”权利,即伴随人的出生而产生的一种权利,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国际碳排放权是国家存续的前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或民族,只要存续,其衣、食、住、行等过程必然产生温室气体,所以碳排放权的享有及其指标多少直接关系到个人、国家或民族的生存空间和状态。从这个意义讲,国家争取碳排放指标就是保障国家的生存空间,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碳排放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没有碳排放权就没有生存权。产生影响。第一,它是一项天然权利,其是否享有与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分配过程中不能随意剥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需要。第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都无从谈起。国际碳排放权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意义如此重大,分配方案应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生存需求。第三,它最终是为了满足国民生存的基本需求,分配方案应当考虑国家的人口因素。第四,生存权是一种靠国家的积极十预来实现人“像人那样生存”的权利。,意味着积极谋求碳排放权是国家的一种责任,国家不能在气候谈判中随意妥协。

2.国际碳排放权是一种发展权。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受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控制,争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而提出的。后来,瓦萨克提出第三代人权理论时,将发展权归为第五代人权。l979年,联大第34/36号决议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强调发展权利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仅是国家的特权,而且是各国内个人的特权。1986年,联大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目前的大多数二氧化碳排放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的“副产品”,“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个发展问题”。所以发展中国家强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任何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人均二氯化碳排放高峰期的现象,所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就要增加碳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就要改变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因此排放权是…种发展权,这种观点也体现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中。

发展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之上,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积极努力消除发展的各种国际,进而平等的参与国际气候事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应采取行动为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的义务,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不同。具体而言,在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中,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给予特殊的制度安排。

三、气候正义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中的适用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运动向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它强调在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利益和负担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必须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气候正义关系到减排协议是否能够被各个国家所接受,所以“如果不解决气候变化与正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就绝不可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公平、正义作为判断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 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墨说:“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可随心所欲地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模样”。但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气候正义至少应当包括了程序正义、矫正正义和代际公平。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亦应遵从合国际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和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一)合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体现了各国的协调意志,是各个国家互谅互让、的结果。国际碳排放权问题事关各国的生存和发展利益,其分配必须符合国际法,否则其分配协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合国际法原则要求国际减排协议应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其内容与现存的气候协议相一致。首先,国际减排协议的拟定过程是透明和民主的。公约所有缔约方都有参与协议拟定的机会,都能充分表达自己意愿,而不仅仅是个别强权国家或利益集团的参与,或者是由个别利益集团依据区域性条约进行的制度安排。如欧盟单方面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的不满,其合法性也受到了质疑。其次,国际减排协议的谈判应建立在已有的气候协议机制之上,如《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不能抛开现有的机制,以未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新机制进行。最后,国家减排协议的内容应与现有的国际法规范一致,如《联合国》、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国际习惯.特别是他们不能与《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存在矛盾或冲突。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最早出现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中,最终由1992年《里约宣言》予以确认。同时,该原则也写入了1992年公约的序言、第3条和第4条。《京都议定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但对公约附件一国家和其他国家规定了不同的减排义务,这种制度安排是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具体实施。气候变化是由温室气体累积的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工业化,温室气体历史排放值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历史排放值少。且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也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祖父原则”,应考虑各国的碳排放和碳汇贡献,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应当考虑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压力和面临的困难,由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和资金的援助。

(三)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

国际帕累托主义不是一条伦理原则,而是一种实利性制约因素:在国家间体制下,如果协议得不到所有国家的认同,那么它是不可能达成的,国家只会加入服务于自身利益的协议。全球减排协议必须遵守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即所有国家必须相信自己会因为国际减排协议的签署而使自身境况自然好转。并且,“有效的气候行动必须把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排放量较大的国家动员起来”。所以,全球减排协议必须反映各国的利益需求,让所有国家能享受到减排带来的好处,不能因为减排让某些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或者让个别国家享有“超额”利益。

四、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

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路径,是国际社会通过何种方式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个国家(包括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应对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行动,国际减排协议的实施更有赖于各国的积极遵守,所以其拟定者应满足全球性、政府性和职能性三个特征。目前主要有两种路径,即国际社会以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大会的形式通过碳减排协议,分配国际碳排放权。

(一)公约缔约方大会

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公约的缔约方会议有权通过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协议。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缔约方会议作为本公约的最高机构,应定期审评本公约和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履行情况,并应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为促进本公约的有效履行所必要的决定……”据此,公约缔约方大会有权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文书和促进公约有效履行的必要制度,这种法律文书和必要制度当然包括含有国际碳排放权分配的减排协议。事实上,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各缔约方也积极履行了议定书的内容,说明国际社会承认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气候协议分配碳排放权的方式。目前缔约方大会主要是通过柏林授权特别小组,负责进行公约的后续法律文件谈判。

第2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关键字:气候变化;传染病;疾病控制

气候和气象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 “苍天之气, 清静则志意治……春善病鼻衄, 仲夏善病胸肋,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风症, 冬善病痹厥”等记载.可见, 我国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气象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更加深入.各种气象因素, 诸如气温、气湿、气流、降雨、降雪和刮风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健康.这是由于气象因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各种感受器,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从而改变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气候变化的概况

气候变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全球变暖趋势,另一个是较大的天气可变性。从19世纪末,全球变暖的趋势已得到很多资料的证明。许多气候学家对于伴随着这种趋势出现的极端干热天气和洪水现像已经描述得非常生动,其实这就是大规模天气可变性的反映。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从7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苏联地区有所增加。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风暴和森林大火,都直接导致死亡和伤害,而且破坏人类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洪水浸泡土地,添满了很多水坑和水沟,致使菌类生长增多,并为传播疾病的昆虫提供了新的繁殖场所。洪水还可通过扩散垃圾和污水而污染洁净水源,垃圾可以传播致腹泄的微生物。

热浪对人和野生动物都是不利的。许多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都关注较强大的热浪。在1995年夏季,全世界从印度到美国的热浪肆虐导致死亡人数有所上升。在芝加哥地区,几百人死于无法忍耐的热浪。同年,南美洲哥伦比亚6月的一次热浪和8月的一场50年一遇的大暴雨导致了一系列蚊子传播的登革热和委内瑞拉马类脑炎的流行,以及有毒藻类的大量繁衍。新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的报告认为: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很可能增加,结果会使与酷热有关的城市中心的死亡率增加近一倍。

漫长的干旱结束后,昆虫和囓齿类数量因食物充足和繁殖地增多而迅速增加。在整个美国、拉丁美洲各国、南非、印度和欧洲各国,祸害田间作物和传播疾病和囓齿类的数量正在增加。气候可变性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伐木增加了囓齿类的食物来源,并使囓齿类的天敌数量减少。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导致许多地区囓齿类极其猖獗。这样的结果在美国西南部已得到证实。1993年春季的大雨过后,囓齿类的数量增加了10倍,而且一种新的致命的疾病––汉塔病毒肺部综合征(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出现了。大约130人得了这种病毒性疾病,其中一多半人死去。究其原因,是这次雨季之前的较长时间干旱使囓齿类天敌数量减少,如猫头鹰、狼和蛇等。与此同时,大雨使蝗虫和松子的数量大大增加,这正好为传播汉塔病毒肺部综合征的拉布拉多白足鼠创造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大气层中有多种温室效应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氯化物等)。当短波长的太阳射线进入大气层时,大约三分之一的射线直接反射回空间,另外一小部分被水蒸气、云层和颗粒物吸收,但大多数被地表面吸收,然后以长波射线的形式辐射回大气层[1]。由于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气体具有吸收长波射线(辐射热)的特性,因而这些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罩一样,使得地球保持相对恒温(目前平均气温是15℃),若大气层中没有这些气体,地表面气温将会降至零下18℃。温室效应气体主要有两大来源:①自然界:也就是来自生物、自然环境(例如沼泽地)和自然灾害(例如森林火灾);②人类活动:也就是来自使用燃料(例如石油、天然气和煤),森林砍伐和工农业生产等。自从工业革命(1750~1800年)以来,大气层中温室效应气体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燃料使用的逐渐增加和对森林破坏的日益加重。举例来说,工业革命前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是278 mg.m-

3,现已升至358 mg.m-3(上升28.8%),根据南极冰核记录,从16万年前到现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与全球气温密切相关。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最近指出: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温室效应气体逸入大气层,这将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趋势,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变化幅度为1℃~3.5℃)。在大多数地区的不同季节,夜间气温的上升要比白天明显。对有些国家来说(即南纬45°至北纬45°之间),气温变暖的同时将伴随着降雨的增加。但在另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北部),降雨量将减少。这就预示着在有些国家,风暴洪水将更加频繁,而在另一些国家,干旱将更加严重更加持久。此外,全球变暖将使极地冰川融化和使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预计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50 cm,这将会直接影响有些沿海地区(特别一些岛屿)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二、气候变化对常见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虫媒的地区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外潜伏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和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

1、疟疾

疟疾是全球流行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全世界有1/20的人口患有疟疾,每年有3亿5 000万新病例,约200万人死于该病。疟疾在有些地区原已被消灭或控制,但现呈复发之势,这主要是由于疟原虫和传播疟疾的蚊虫已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气候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疟疾的传播,由于疟原虫一般在16℃以下难以存活,所以疟疾分布有地区性。温度可

直接影响疟原虫的生长和蚊虫的生命周期。充沛的雨量有利于蚊虫的滋生,适宜的气候条件可加强蚊虫的侵袭力。1987年,疟疾在卢旺达大流行,主要是由于气温(尤其是最低气温)升高和连续下雨。计算机模型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45%增至60%,即每年将新增病例5 000万~8 000万。

2、血吸虫病

现场和实验资料表明,气温可影响血吸虫和钉螺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并可影响人群和疫水的接触情况。一般在低气温时(9℃以下),血吸虫感染不会发生,但感染机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气温在24℃~27℃时,血吸虫感染率可达最高。但气温过高时(39℃或以上),可造成钉螺死亡,血吸虫感染率反而下降。此外,钉螺分布还受到降雨量的影响。最近据数学模型预测,到2050年,由气候变化而增加的血吸虫病例数可高达500万。

3、登革热和其它虫媒传染病

全世界有五百多种虫媒病毒,其中一百多种可引起人类疾病,在适当情况下,虫媒病毒可引起相关疾病的爆发流行。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病毒病包括登革热、病毒性脑炎和黄热病。

每年全球有25万到50万登革热病例,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40%~50%,但若及时地补液治疗,病死率将显著下降。目前,登革热主要分布在一些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趋暖,登革热分布范围可能扩大(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易被霜冻和持续低温天气杀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登革热传播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升高时,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潜伏期缩短,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加快。此外,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分布区域也可能扩大。

4、脑炎

蚊子可以传播脑炎病毒。流行性脑炎的暴发与高于30℃气温的时间长短有极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夏季干旱之后湿润的深冬季节。在美国,全球变暖的结果使得脑炎发生更频繁、更靠北,甚至到达加拿大。目前在美国南部,最普通的脑炎––圣路易斯脑炎(SLE)病毒可通过几种鸟类传播,如麻雀、鸽子和乌鸦。1980年以来,圣路易斯脑炎已在佛罗里达州、密苏里州、新奥尔良州等7个州中出现。

5、霍乱和副霍乱:自1817年至今,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计8次,前6次起源于印度,病原体为古典型霍乱弧菌,主要局限于亚洲。第7次霍乱大流行于1961年起源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位于该岛的EL Tor型霍乱(亦称为副霍乱),逐渐蔓延扩大到亚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中东、非洲和欧洲等国家。第8次大流行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渐蔓延到南美洲。目前,一种新的毒力更强的O139型霍乱弧菌正从南亚蔓延到东欧等国。气候变化(诸如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更频繁的洪水,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和环境恶化(如在难民营里)可引起霍乱爆发流行。最近,霍乱流行的生态学观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即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霍乱大流行有关。现已知海洋浮游植物为霍乱(或副霍乱)弧菌提供了栖息场所。当海水温度上升或呈富营养化时(如沿海城市向海洋排污过多),海洋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如海藻泛滥造成“赤潮”)。这将有利于霍乱和其它疾病(如贝类海产品中毒)的爆发流行。1991年10月,赤潮在智利引起三百多例贝类海产品中毒,造成11人死亡,并同时在拉美国家引起霍乱流行。

四、气候变化对其它传染病的影响

污染的食物能传播疾病,食物在其制作、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均可能被污染。食品被污染大致有三种类型:①食品本身带有病原体(如猪肉带有旋毛虫);②食品在制作时被病原体污染(如污染的冰淇淋、凉拌菜);③食品在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被污染(各种传染病如痢疾、甲型肝炎等病原体均可通过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蚊虫污染食品)。气候变化对以上污染过程可能造成影响,因此,全球趋暖将可能增加经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例如,1982~1991年,英国经食物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密切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尚有阈值,即平均气温高于7.5℃时,这种相关关系才存在。因此,预测到2050年,英国的经食物传播疾病将增加5%~20%。此外,其它一些传染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虫病)的传播也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3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暖通设计节能系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开采能源的量越来越大,部分能源开始出现匮乏的现象,据有关专家统计:由于建筑耗能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己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左右, 而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28%左右。建筑能耗已逐渐成为我国能耗中日益扩大的黑洞。节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当前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积极推进建筑节能、降低不必要的能源耗损、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是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节能,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

空调新风问题是影响空调是否节能的一个方面, 新风量过多会增加其负荷,进而增加电耗,处理的新风量过少则会影响空调环境的质量, 因此针对具体的空调环境做好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的调整非常有利于节能。比如, 对于夏季需供冷、冬季需供热的空调房间, 室外新风量愈大,系统能耗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室外新风应控制到卫生要求的最小值。而在过渡季节, 空调室内一般不需供冷或供热, 可全部采用新风, 这种方法是空调系统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

尽量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在既要节能, 又要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风量可调的置换式送风系统、冷辐射吊顶系统、结合冰蓄冷的低温送风系统、蒸发冷却和去湿空调系统以及免费供冷系统等在国外绿色办公建筑中已成为流行的空调方案。还有,空调系统能耗特点之一是大量余热的浪费。从节能考虑,将系统中需排掉的余热移向需要热的地方去是节能的一种趋势。一种常用的方式采用热轮回收余热, 它由多孔和高比热容量的材料制成, 有转盘式和转鼓式两类结构形式。

近几年来,变频空调由于其具有节能和提供舒适内环境的显著特点, 而得到飞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变频空调器占房间空调器市场销售份额的80%以上。变频空调应是空调发展的一个趋势,使空调尽可能达到节能要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我们应采用变频技术,其主要有两种形式:用变速泵和变速风机替代调节阀,减少系统内部消耗, 提高整机效率。或者采用变流量技术,根据空调负荷改变水流量或风流量,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2影响暖通空调节能的因素

在房屋的建筑热工设计时, 为了使房间内产生舒适的微气候,往往需要恰当地利用房屋围护结构的热特性以抵抗室外气候的变化。因此,围护结构在热工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建筑规划设计、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等多方面。

建筑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 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设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有利于节能,充分重视和利用太阳能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和地貌,利用自然因素。节能规划设计就是分析构成气候的决定因素) 辐射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和地理因素的有利、不利影响,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利用、改造, 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3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空调运行季节进行全工况、全过程的分析, 寻找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使空调系统在不同的室外气象参数或室内状况下都能经济合理地运行, 并在运行过程中创造良好条件。

3.1选择合适的冷热源

在系统设计中对设备进行合理选配己成为空调节能的关键, 合理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对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的意义非常重大。中央空调常见的冷热源配置方式有水冷冷水机组十锅炉、热泵型机组和澳化铿吸收式机组。第一种冷热源在设计工况下的能效比较高, 一般为3.7~ 5; 第二种冷热源即热泵型机组, 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在设计工况下, 其能效比较水冷机组要低, 仅达到3左右,但其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中央空调的另一种冷热源为澳化铿吸收式机组, 这类机组的能效比( 制冷量/消耗的热量) 比较低, 节电不节能, 适用于有废热和余热的地方。

3.2采用蓄冷系统

各国用电状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情况, 在用电高峰时电力供应不足, 而在低峰时电力供应过剩。在实施电力峰谷电价的地区, 就可利用低电价时段采用冰蓄冷系统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量,高电价时段再将冷量释放出来,这将对整个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工作起很大作用。采用冰蓄冷系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采用变频系统

变频技术在现代空调中的使用己成为必然趋势, 它不仅能有效改良空调系统的工艺不足,还能大幅降低能耗, 节省运行成本。采用变频技术的原因有:

1) 设计者在选择设备时, 通常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20%~ 25%) 实际上设备也极少在全负荷工况下运行, 甚至从未全负荷运行过。

2) 建筑物由于使用情况的变化( 如出租率不高, 建筑功能变化等) ,负荷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3) 建筑物的实际负荷会随着室外气候的变化而波动。通常空调设备只能按设计的额定功率运行, 当负荷降低时, 设备仍然按照额定功率全负荷输出运行,这就必然造成能量的浪费。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变频技术使空调设备的输出功率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就可起到节能的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的应用,可以实现空调节能,具体的设计思路以及发展方向有了具体的解释和阐述,为以后暖通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和建议。

结束语: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环境开始变得恶劣,暖通节能设计的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工作者们应当将暖通设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绿色建筑更多的出现在现代社会中。

参考文献:

第4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排放量;响应;黔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0304

1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生产、生活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碳排放的成因、机理、碳排放与农业生产,以及碳排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强烈关注,如方精云[1]等对不同用地类型的碳排放系数及碳排放效应进行了研究,曲如晓[2]等对碳排放交易地环境效应及对策进行了研究,Stern N、赵荣钦[3~4]等对低碳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研究,赵先超[5]等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区域生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之间关系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徐国泉、宋涛、谢松[6~8]等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耗等因素的关系,王礼刚、徐玉高[9,10]等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学者们对中小尺度区域的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尚不深入[11]。本文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黔东南地区近24年内主要年份区域性气候变化特征与近10年碳排放量

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天气气候变化对碳排放量的响应关系。研究成果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山区及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区概况

黔东南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107°17′20″E~109°35′24″E,24°19′20″N~27°31′40″N),总面积303371km2。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西连黔南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全州辖凯里市、黎平县、榕江县等16个市县。2012年共有人口4535万人,生产总值达477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3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764亿元。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388%和511%[12]。黔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温差小,雨季明显,降水丰富。境内地形崎岖,沟壑纵横,森林植被茂盛,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

3数据与研究方法

3.1数据来源

限于黔东南地区对能源消费数据统计逐年的不完整性,本文所用能源消费数据主要来源于1998~2008年间的《黔东南州统计年鉴》,包括各年黔东南地区原煤、焦炭、气油、柴油、煤油及其他石油化工制品等能源消费量数据。黔东南地区气象、气候数据来源于黔东南地区气象局观测、监测的近24年统计数据,包括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高温日数、年低温日数、年暴雨日数等统计数据。

3.2研究方法

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制了《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用来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黔东南地区植被茂盛,平均森林覆盖度约60%,由于长期的森林保护政策,其林地面积近年来变化率低。同时,其农业生产中碳排放与碳汇基本持平,故其碳排放对区域气候影响相对较低。因而,黔东南地区森林面积变化及农业生产其对当地气候变化影响较弱。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量增长变化迅猛,对区域天气气候变化会产生主要及重要的影响作用。黔东南地区工业生产与城市建设活动消耗大量能源,通过测算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到其能源消耗碳排放。这里采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13],具体公式为:

A=∑nj=1Bj×Cj×Dj×Gj(1)

式中,A为碳排放量(t);n为能源种类数;Bj为能源j的消费量,按标准煤计(t),不同种类化石能源燃料对标准煤的折算系数[14](表1);Cj为煤的有效氧化分数,取值为98.20%;Dj为每1t标准煤的含碳率,取值为73.30%;Gj为CO2释放量相对于煤燃烧排放规模的倍数 (表1)。

运用Excel软件对黔东南地区1985~2009年的16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实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高温日数、年低温日数、年暴雨日数等气象要素与黔东南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相关性等方面的计算与分析。

4结果与讨论

4.1黔东南地区主要年份的能源消费量及其碳排放量

黔东南地区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其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黔东南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以煤、石油及其制品等为主。通过对1998~2008年的《黔东南州统计年鉴》[15]获得其主要年份的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表1),并通用公式1对其进行碳排放量的计算(表1)。

4.2黔东南地区近24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近24年的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年低温(日最低气温≤0℃)日数、年暴雨(日降水量≥50mm)日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其中,年最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年最低温(日最低气温≤0℃)日数及年暴雨(日降水量≥50mm)日数均为黔东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指标。由于气候变化通常需要更长时间观察去体现其变化特征,因此,根据数据可获得性选择近24年的天气气候数据,具体见表2。

表2黔东南地区近年各时期气候、天气指标变化状况

时期1985~2009年1985~1997年1998~2009年1998~2002年2003~2009年年平均气温/℃17.27 17.02 17.55 17.51 17.59年降水量/mm1266.61 1281.37 1250.62 1324.87 1197.58年暴雨(日降水量≥50mm)日数/d3.16 3.16 3.16 3.48 2.93年最高气温≥35℃日数/d7.65 6.13 9.29 7.19 10.80年最低气温≤0℃日数/d15.70 16.16 15.21 12.11 17.42

4.2.1黔东南地区年降雨量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对表2分析可知,1985~2009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为1727℃;1985~1997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仅为1702℃,比近24年平均气温值还低025℃,比1998~2009年期间平均气温值低028℃;1998~2002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为1751℃,比2003~2009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低008℃。结果表明1985~1997年,1998~2009年这段时间黔东南地区的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1998年以后气温增长速率明显上升。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1985~2009年期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26661mm;比1998~2009年期间平均值多1599mm;1998~2002期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32487mm,比2003~2009年期间的年平均降水量多12729mm。结果表明,1998年后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同时其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起伏性也更显著。

4.2.2黔东南地区极端天气变化特征

黔东南地区极端天气日数变化,以暴雨天数、极端高温与极端低天数等指标来体现。年暴雨日数的变化:1985~2009,1985~1997,1998~2009年它们的平均年暴雨日数均为3.16d,但1998~2002年期间则增加为年均3.48d,2003~2009年期间则降低为年2.93d,表明1998年以后日降水量≥50mm暴雨天数的变化波动性更显著。

年最高气温≥35℃日数:1985~2009年平均值为7.65d,1985~1997年仅为6.13d,但1998~2009年的平均值则为9.29d,表明年最高气温日数在1998年后呈快速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003年到2009年期间,期年最高气温增加为10.80d。

年最低气温≤0℃日数:1985~2009年平均值为1570d,1985~1997年仅为1616d,但在1998~2009年的平均值则为1521d,表明年最低气温日数在1998年后呈快速减少趋势,特别是1998~2007年的最低日温数为1348d(2008年因受罕见的凝冻天气,其最低温达3307d)。因此1998年以后黔东南地区的最低气温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且其最低温日数变化较以前波动性也更显著。

2014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5黔东南地区气候对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响应

作为温室气体的CO2排放进入大气,会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并导致区域及全球气温上升。黔东南地区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其化石能源消费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将黔东南地区主要年份的碳排放量与其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极端天气等气象要素指标作对应分析,如图1。对图1分析可知,1998~2006年,黔东南地区碳排放量呈显著增加趋势;2007、2008年期间,其碳排放量呈一定幅度降低,这与黔东南地区凯里市火力发电厂停止发电,当年大量降低煤炭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相吻合(2007年原煤消耗为83724830t,而2005年消耗为162838901t)。这充分表明原煤消耗是黔东南地区能源消耗量比重最大、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大的部分。同时,1985~1997年期间,其年平均气温仅为的1702℃,而1998~2008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为1755℃,表明同时其年平均气温也呈增加趋势。另外,表征极端指标中,年最高气温≥35℃天数,1985~1997年平均值为613d,在1998~2009年期间平均值增加为939d,呈显著增趋势;年最低气温≤0℃日数(d),1985~1997年平均值为1616d,在1998~2009年期间平均值增加为1521d,呈减少趋势。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与碳排放量增长趋势有较好的相关性,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与年最低气温日数等天气气候变化对碳排放量变化做出相关性的响应。

同时,对表1中碳排放量与天气气候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得到碳排放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年日降水量≥50mm日数(d)、年最高气温≥35℃日数(d)、年最低气温≤0℃日数(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6、-0299、-0375、0453、0455。虽然结果显示碳排放量变化与以上各指标呈弱相关或一般程度相关性,但由于天气气候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变化过程,因此该相关性已经能充分表明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对黔东南地区的天气气候带来显著影响,表明该地区在1998年后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已经对区域气候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图1)。

图1黔东南地区近年碳排放量与天气气候指标的变化

6结语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近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及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计算,对黔东南地区近年天气气候变化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碳排放与天气气候变化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黔东南地区近年化石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的特征。1998~2008年其化石能源消费量在近年呈快速逐年增加趋势,其中1998~2002年能源消费标准煤平均值为15269万t,2003~2008年期间能源消费平均值增加约65万t;碳排放量从1998~2008年呈也快速增加趋势,1998~2002年的碳排放量平均值约为10865万t,2003~2008期间年的碳排放量平均值增加了40万t。

(2)黔东南地区近24年气候变化特征。1985~1997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仅为1702℃,1998~2009年期间平均气温值为1755℃,1998~2002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为1751℃,而2003~2009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值低1759℃。表明1998~2009年时期的气温较1998年以前的气温增加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变化,1998~2009年期间较1985~1998年期间的年平均降水量呈降低趋势,虽然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1998~2009年的年际间降水量波动性更显著。

(3)黔东南地区近24年的极端天气变化特征。年最高气温≥35℃日数,1985~1997年仅为613d,1998~2009年期间平均值较1985~1997年期间增加约3d,表明年最高气温日数在1998年后呈快速增加趋势;年最低气温≤0℃日数,1985~1997年仅为1616d,1998~2009年期间平均值较1985~1997年期间减少约1d,表明年最低气温日数在1998年后呈减少趋势,特别是1998~2007年的最低日温数仅为1348d。

(4)黔东南地区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煤炭能源消费,且在1998~2006年呈显著增加趋势,1998~2008年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35℃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年最低气温≤0℃日数(d)则呈降低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黔东南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对其区域的天气气候带来显著影响,特别是该地区在1998年后工业发展与城市进程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天气气候的变化特征对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作出相关性响应反应。

贵州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属全国较少省份之一,黔东南地区是贵州山区重要的林业分布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也较其他地区低。但通过研究发现,黔东南地区化石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已经对其区域天气气候变化带来明显的影响,说明随着区域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与城市的加速建设,区域气候已经受到工业生产与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化石能源使消费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碳排放与碳汇平衡协调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特别亟待加强区域天气气候变化受化石能源消碳排放影响的模型及量化评价系统等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等.1981~2000 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2007,37(6):804~812.

[2] 曲如晓,吴洁.碳排放权交易的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6):127~134.

[3] Stern 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 赵荣钦,刘英,郝仕龙,等.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190~194.

[5] 赵先超,朱翔,周跃云.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3):941~949.

[6]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58~161.

[7]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27(2):156~162.

[8] 谢松,刘庆和.贵州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J].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92~96.

[9] 王礼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贵州的面板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145~148.

[10]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7(2):54~64.

[11] 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12(2):109~115.

[12] 黔东南州政府.黔东南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EB/OL].http:///gedi/itemlist.asp?id=1410.

第5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由国际卫生组织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CRED)和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中心(ISDR)等共同的年度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自然灾害的数量以每年8.4%的速度递增,主要是洪水、风暴等和气候相关的灾害的增加。国际红十字会气候中心的首席气候专家Maarten van Aalst也报告了同样的观测结果:1987到1997十年间,全球每年发生的自然灾难大约200起,进入21世纪,这个数字已然翻倍。

气候灾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气候灾害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往往是摧毁当地居民的基本生计。亚洲一直是受自然灾害(特别是由气候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打击最大的地区,2007年37%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主要和强季风影响有关),经济损失占全球的46%,而受灾人口高达90%。亚洲的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更居受灾人口、灾难死亡人数的前三位。

中国面临气候灾害加剧的挑战

而最近五十多年问,特别是最近十年间,中国经历的气候灾害的强度和频率也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升高;某些极端事件如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

仅在2007年一年,我国就发生了众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候灾害。2007年的夏天,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山东、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则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个别地区的降雨强度超过了百年一遇,甚至二百年一遇。2008年初,中国南方18省区遭受了大面积冰雪灾害,2008年夏天南方各省又都经历了洪水、台风等众多气候灾害,“XX年不遇”的字样屡见报端。

作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特别是气候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灾害每年带给中国的损失是巨大的。根据国务院2009年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国70%以上的城市、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2009年初,中国北方八个省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近400万人吃水困难,河北、甘肃等十二省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特旱区达五十年一遇,1.43亿亩小麦受旱。

由于海陆温差形成的东亚季风偏弱,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引发了中国境内一系列大范围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包括1976年以后华北的持续干旱、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百年不遇的酷暑干旱和2007年淮河流域的洪水。仅2008年1、2月份波及中国南方20个省区的严重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516.5亿元,相当于2008年一季度全国GDP(61490.6亿元)的2.47%(胡鞍钢《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区重建的报告》)。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认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拉尼娜现象(海表温度异常偏冷,是厄尔尼诺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和大气环流异常联手,是造成2008年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

进入2010年,中国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更是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值得我们警惕。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中的参与状况

在气候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是那些居住在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生计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气候、本身欠缺资源和应对能力的人。世界范围内,生活在沿海地区或低海拔岛国、河流三角洲、城市贫民窟和旱灾频发地区的人更易面对气候灾害的考验。在中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2009年6月17日在北京共同《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人类脆弱性和气候变化影响交锋的最前沿,气候灾害正成为国内外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尤其是公民社会组织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之一。但遗憾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在气候灾害领域的工作实践,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由于政策和国情等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国际上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民问组织的数量、规模和财力都十分有限,很多民间组织还处于接受外来“输血”的状态。而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在研究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这让很多国内的民间组织常常感到无处下手,力不从心。

其次,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对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关注的程度还比较轻,时间也比较短,很多民间组织还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即便是国内的环保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没有将气候变化列入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即使有的环保机构参与了气候变化工作,往往也专注于相对容易操作的倡导和宣传等方面,很少触及气候灾害这样具体的基层实践工作。

再次,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很难在一个区域内解决,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一个区域内采取行动并不能立刻产生显著的效果,这也使很多国内的公民社会组织缺乏从事相关行动的动力和目标。

而且,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造成的后果相当复杂多样,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集中在某个领域开展工作(环保、扶贫等),这也增加了公民社会组织介入气候变化议题的难度。

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公民社会组织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国外民间组织在华的分支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这个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尝试了一些联合行动,但是在气候灾害救助方面的参与还是不足。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救助的可行性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应对这些气候灾害的措施却往往属于传统“救灾”的范畴,而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一直被认为是救灾的主力,而相对而言,中国政府也确实在救灾方面做得比较迅速、有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民社会组织就应该将气候灾害救助的工作完全交给政府,政府在救灾方面固然是主力,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灾害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常态化,而政府的救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在中国现行的救灾体制下,防灾与救灾还是相对脱离的,分别由民政部、农业部、商业部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从整体上将防灾、救灾、灾后重建进行整合。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灾害的发生将越来越频繁,我国当前的这种救灾防灾体制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气候变化的本质就是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问题上,中国的救灾体系也有必要尝试打破以前的领域划分,进行整体综合的规划。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则应该发挥自己扎根本土的特点,在社区综合灾害管理方面进行先验性的探索,推动中国灾害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相关的经验。如孟加拉的很多民间组织就从事了很多构建社区灾害管理体系的工作,进行社区灾害管理的分析研究,并参与政府灾害管理机构的工作。在这些基础上,孟加拉政府部门和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从国家到各村级都建立了有效、系统的紧急备灾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最近的几次严重的飓风灾害中,伤亡和损失都比以往大大减少。在国内,也有一些民间组织开始始尝试社区层而的灾害管理工作,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本土民间组织绿色流域开展的流域管理,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其次,在突发的灾害面前,政府的首要责任和工作往往是确保主要大城市安全、交通干线畅通,媒体的关注焦点也放在这些方面,而对于弱势群体和地区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在2008年雪灾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而这正是公民社会组织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而原来就在弱势群体和地区开展工作的民问组织也应该联系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给各自所在社区带来的影响,将社区发展和扶贫与气候变化状况相结合,做好气候适应和灾害救助工作。

虽然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对于气候灾害,人们往往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制度惯性将之视为偶发事件,对其应对策略也往往纳入救灾的工作范畴,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缺乏可持续性和长期性,没有融人日常气候应对计划。实际上,不管是政府还是公民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气候灾害当作偶发事件或者额外的负担,而应将其作为更有效地减少贫困、促进发展、提升项目实力的机会,对于从事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公民社会组织,应该将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产生的影响纳入日常的工作,而不是将气候灾害作为突发事件来应对。

第6篇: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范文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是全球汽车工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首先从资源方面来看,如图1和图2所示,随着石油价格长期上升趋势明显,油价日益高涨已成为经济不能承受之重,同时随着世界和中国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对石油消耗造成严重负担。

其次从环境方面来看,能源大量消耗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各国排放标准不断严格,以减少汽车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在此背景下,以节能减排为重要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逐步形成以能源、机电新技术为支撑,多种新能源为动力,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部件、专用储能材料及相关服务等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呈现快速突破、竞相发展的态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各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既是有效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握战略机遇,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实现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汽车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期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 美国。当前国际上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是乙醇和生物柴油等非化石类燃料,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乙醇以及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使用量,以生物乙醇汽车为核心,近年来美国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量都处于快速上升中,其主要需求就来自于替代汽车燃料。2007年1月24日,美国总统前布什发表国情咨文,宣布了替代能源和节能政策,提出美国应努力在未来10年之内将汽油使用量降低20%。2008年12月,14家美国电池和先进材料企业,在阿冈实验室的支持下,成立了先进交通运输用电池生产国家联盟,以提高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制造实力。目前美国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一张王牌,联邦政府为推进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计划,斥资140亿美元支持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购车补贴和政府采购。同时,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以及电池制造业联盟在肯塔基州设立了研发和制造中心,目标是为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高性能的锂电池组。这些新能源政策,更加明确了研发节能减排新产品的方向和目标。

2. 日本。近年来,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巨大的减排压力,日本汽车制造产业正在酝酿一场重大技术革命,以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开发代替传统燃油汽车。目前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增多,逐步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有望成为未来日本汽车产业的新引擎。日本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独树一帜并已形成产业化,同时注重鼓励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的发展,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厂商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国内热销,在国际市场上也令其他国家厂商望其项背。同时日本鼓励并重视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的发展,计划在5年内斥资2090亿日元开发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体合成燃料技术、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科技;2007年着手生物燃料的普及,拟在2011年单年度生产生物燃料5千万升。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以及环保汽车,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了“绿色税制”,其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

3. 欧洲国家。欧洲历来重视节能和减排,重视生物燃料的开发应用,凭借欧洲汽车厂商在柴油发动机上强大的技术优势,欧洲在清洁柴油乘用车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目前,柴油车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比重已超过50%。欧盟在2003年了《欧洲未来氢能图景》,并制订了《欧盟氢能发展路线图》。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1月公布了“新欧洲能源政策”,目标是到2020年,将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低到至少低于1990年的20%,将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同时将今后7年欧盟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预算提高50%。除欧盟委员会外,欧洲各国政府也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消费。

二、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十五”计划以来,国家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并在“863”项目等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上海811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家单位,把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列为重点课题,对各种主要技术路线进行了跟踪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基础好,生产工艺共性点多,具备大规模发展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条件。中信国安盟固利、比亚迪等企业已投资十多亿元,建设磷酸铁锂货锰酸锂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比克、力神、北大先行、威力克、寰宇、海霸、万向等企业也在加快投资。今年来,锁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国产电动汽车电机性能有了较大提高,自主开发的车用电机效率大大提高,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到中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电动汽车中。通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考核逐步深入。通过实施不断严格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应用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和优化设计等节能技术,我国汽车平均油耗明显降低。混合动力汽车开始进入市场,极大促进了传统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天然气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加,汽车质量快速提升,研发步伐明显加快,具备了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

一是亟待攻克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国内电动车面临着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瓶颈问题。动力蓄电池同时涉及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因此动力系统的转型将强烈依赖电池技术的突破。然而,我国在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过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电池技术是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存在的最大难点。

二是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从科研、设计到设备制造的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消费者所必需的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新能源汽车有关测试和试验的技术规范不健全,产品认证体系亟待加强,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严重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新能源大规模供应体系尚未建立。按照科学的划分,交通能源转型有三个阶段:找到可以大规划提供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供应;通过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有效利用新能源。可见,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突破,并成功进行示范运行,并不能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目前中国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远未建立,国家还没有制定出新能源大规模供应和能源基本转型的具体计划,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长久、稳定发展缺乏新能源供应这一物质基础。

四是直接惠及消费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靠的是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主题是消费群体,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一部分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大多都是针对源头生产企业的,对于广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国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政策,及时的给予补贴,由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比传统汽车高出1至2倍,甚至数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补贴缺位,市场需求无法兴起。

五是国内各类生产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各自为战,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整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各类要素和资源,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对新能源汽车的良好预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

六是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多数汽车企业走上了合资发展的道路,合资一方面解决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也方便了我们了解世界产业的发展动态,但是,造成了国内研发实力的弱化,企业越来越依赖国外技术,造成本国技术空心,企业自身核心技术缺失,和国外企业差距较大,在当前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潮流下,必将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多种技术路径并存,而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驱动是其发展的三个基本选择。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已经产业化,但相对于日渐枯竭的石油资源而言,终究是个替代方案,不可能长久;纯电动汽车也已经迈出产业化的步伐,但技术瓶颈较多;燃料电池驱动是最终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将沿着 “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将围绕最为核心的电池业务展开,并逐步延伸至电气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整车(乘用车、客车)以及上游资源(锂、镍、稀土)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因这两种汽车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较高可行性,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届时世界汽车将摆脱依靠石油能源的时代,进入单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一)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首选

目前主要的新能源电池产品有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等品种。铅酸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并且唯一大批量生产和应用的动力电池,主要用于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镍氢电池已成功应用于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动力电池,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全球销量已超过170 万辆。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容量大、功率大、无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温度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已开始逐渐取代酸铅和镍氢电池,成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汽车企业的首选目标和主攻方向,全球已有20余家主流企业进行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

镍氢电池以其成本优势占据了电池容量要求不高的混合动力电池市场,能量密度小、续航能力差。锂离子单体电池已经完全达到实用水平,但成组应用技术尚不成熟,导致动力电池成本高,寿命较短。我们认为镍氢电池是未来2~3 年过渡产品,最终目标是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具备优越性能的锂电池材料已经面世,但由于制造工艺和设备的限制,成品率较低,若成品率达到80%,成本即可降低30%~50%。未来2~3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之时,就是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被淘汰之日。

(二)永磁材料是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突破口

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永磁化、数字化、集成化。传统汽车的驱动部件变速箱在新能源汽车中将被电机驱动系统取而代之,但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对电机及驱动系统提出更高效率要求、温度耐受要求和更低成本要求。电机及控制系统作为关键的驱动部件,在整车的成本比重约占15%,从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看,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及功能单元数字化,电机与变速箱、电机与发动机、电机与电子部件集成一体化是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永磁驱动电机将迎来一个更为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发展趋势也将呈现以下特点: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可控性、高效率、高性能高价格比等,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实际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壁垒不高,短期内控制系统是瓶颈,仍然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寻找突破口。

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村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体系,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并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步伐,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力度,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环境,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第一,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力度。集中全行业科技资源,同时要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在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开展系统集成、动力总成、电磁兼容、高压安全、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先进的整车设计与开发流程。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装备自主化;突破和掌握高效动力总成、汽车轻量化、低阻零部件等先进节能技术。突破机电耦合、能量回收等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实现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自主研发和生产;突破电动化总成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系统)、整车分布式控制系统,掌握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底盘动力学控制、整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车网融合等前沿技术。

第二,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深入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进行产品试验验证和技术经济评价,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研究配套鼓励政策,探索建立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开放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以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城市物流用车和企业通勤车辆等为重点,加快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扩大试点规模,积极推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探索“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整车租赁等多种推广模式,建立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二手车交易、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再利用体系。

第三,加快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产业发展初期,应集中力量重点在试点城市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应开展充电网络建设,建立以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为主的充电系统。推进现有社会停车场改造,在主要商业区、住宅区和政府部门停车场配套建设慢速充电桩,在城市主要干道和火车站、机场等场所建设公共快速充电场站,依托公交场站建立公交车专用的充换电系统。开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与智能电网相融合的能量转换技术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