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宝宝的护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宝宝的护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宝宝的护理方法

第1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美国;地方保护主义;立法;举措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53-02

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都存在保护地方经济的动机。这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运行依赖于当地的税收,另外,就业情况也直接关系到政治家的选票及社会稳定。为了保证税收基础和确保地方就业率,地方政府可以构建各种贸易壁垒以保护地方行业免于外部的竞争。

一、历史回顾

诺斯(1999)在他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认为,由于市场分割和管制,使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大国走向衰落。在这两个国家,君主制逐渐夺取了代议制机构的权利,发展了一套税收制度和标准。这套税收制度提高了地方性和地区性的垄断,抑制了创新和要素的流动,导致生产性经济活动在法国相对下降和在西班牙绝对下降。

美国也不例外。

构成美国的最初13个殖民地,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的团体、业主或人分别建立的,因而它们自成体系、互不相属。建国之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个地区与欧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的贸易联系仍然频繁,但彼此间――尤其是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则非常微弱,区际交易极不发达。有研究显示,独立前夕,在地理上分为四大块的北美 13个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比重平均不到15%,即85%以上属于海外贸易。

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各州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深,贸易利益冲突也不断加剧,各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纷纷筑起贸易壁垒。某些州政府订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刁难来自本州以外的商贩,如故意订出一些有关等级和标签的规定,或制定一些为其他州不易达到的检验标准和规格等,以帮助本州的生产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汽车运输大发展的时候,许多州制定通过本州公路的卡车载重和尺寸标准,筑起运输壁垒,阻塞了原本畅通的公路交通,增加了汽车运输的成本,等等。

美国先有独立的各州,后有统一的联邦这一独特的建国史使各州拥有广泛的权力,特别是各州拥有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权力,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以州立法机关颁布法令的形式出现,具有法律依据。比如纽约州为了保护本州牛奶生产商的生产和销售,曾颁布 《牛奶控制法》,以限制其它州的竞争。某些州还钻法律空子,以宪法第21条修正案(1933)中“禁止违反当地法律,为发货或使用而运送或输入致醉的酒类”的规定为楔子,制定法律对外地的酒类征收更高的营业税,对外地来的制造商颁发特别许可证等,其目的在于协助当地酿酒商、蒸酒商或农民。这些措施常常引起报复,直发展到一个州对另一个州进行攻击,如此等等。

二、完善立法

在美国,地方保护主义由来已久。在美国独立初期,不少州法院存在“歧视外地当事人”现象。所以,美国《宪法》在1789年通过之时便明文规定,要设立一个特别法院,专门审理涉及来自不同州的诉讼当事人案件,以便中立审判。《宪法》还明确要求,必须由联邦政府负责监督管理跨州的商贸关系,各州不允许干涉、破坏。为了解决矛盾,促进合作,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法律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各州所签契约受美国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应。相应各州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正式和稳定的州际合作。契约的内容涉及州际商品贸易的互惠条款,一些大型州际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跨州大桥、隧道、水利工程等),以及具有超越本州利益的项目建设。如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通过协议联系成立了梅尔马克峡谷水控制委员会,负责在新罕布什尔州内建设一项抗洪工程,该州由此而损失的税收收入则由马萨诸塞州给予补偿 。另一方面,建立各种形式的州际合作组织与机构,频繁地活动于各州之间,建立彼此的联系,增加信任,对于未雨绸缪,化解矛盾,促进州际合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州不平衡,在实行州际自行协调时难免出现不公正,这时需要求助于联邦法律的规制。美国宪法授予国会在处理州际关系中具有优先权,国会可以超越各州彼此对立和矛盾的法令,制定全国统一法律,规范市场。美国通过构建,从立法到司法层次来着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1824年“吉本斯诉奥格登案”,引起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州际贸易法的修订。

这宗案件起因于1808年纽约州授权汽船的投资商和发明者利文斯顿和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的30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其他州则进行报复性的仿效,汽船航运垄断在沿海和沿河(密西西比)各州形成敌对气忾,各州各自为政、相互报复,不允许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奥格登买断了其中一条航线的垄断经营权,而吉本斯因也经营这条航道的的航运业务而违反奥格登的特许权,被判败诉,吉本斯最后向联邦最高法院。这一问题牵涉到联邦与各州共同拥有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来。判决结果是宪法只授予国会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从此水域开放,航线增多,航运业繁荣。

这一判例①的深远意义在于,任何看来会妨碍州际交通和货物自由流通的地方法律法规都会被判定违法,地方再也无法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国家的前途。州际贸易条款成为联邦政府最大的权力来源。随后美国1887年通过的《州际商业法》、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以及后来的《克赖顿法》都对美国统一自由市场的形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美国联邦宪法作为一个经济,它规定整个国家――从缅因州到佐治亚州,从大西洋到密西西比河谷――是一个共同市场,对各州之间的贸易不得课取关税或捐税(第1章第9条)。宪法规定,“在整个美国,所有关税、流入税、国内货物税必须是统一的”(第1章第8条)。国会制定税率时,不能对某些州采取区别税率,包括歧视性税率和优惠税率,全国实行统一税制和税率。“对于自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对开往某州或从某州开出的商船,不得强令在他州报关、办出港手续或纳税”。这也就是原产地规则(the rule of origin),即在国家任何一个地区合法生产的产品在国家各地的销售都自动地具有合法性,任何对不同地区生产的产品进行差别待遇都是非法的。

三、现实举措

仅有完善的立法并不够,因为地方政府受地方利益驱动,自然都会偏向本地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不能指望地方政府(包括司法)自我约束。为了防止有法不依,保证宪法原则能够得到有效贯彻,美国专门建立了“州际贸易管理委员会”,设计了双层(two-tier)司法体系。在地方层面,除存在各州司法体系外,还有独立于各州的由联邦财政支持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司法体系从下至上包括地区法院、巡回法院(或称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所有联邦法官均由总统直接任命,完全不受州政府的影响。凡属跨州性贸易纠纷,都由联邦司法体系进行仲裁,从而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了跨州贸易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一个现代市场经济是不会自然形成和自我维持的,而在一个大国内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司法制度的组织安排十分重要。

更多的时候,美国是依靠司法来制止地方保护主义的。首先,可以通过法官的宪法审查来实现。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戴维・巴伦教授说,对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管理不同州之间的商贸活动的权力,法官们除了字面解释外,还会这样理解:对州来说,除非立法赋予它这种权力,否则不允许它干涉州际之间的商务活动。“实际上,一旦地方政府想去管理本辖区内市场的事务,你都可以说它影响到了其他的州,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里所有的事务都可以跨境流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其次,美国法院还对政府与市场的几种互动模式予以审查。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如果政府明显区别对待不同主体,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说是违法的,还有些政府规章可能不区分外地和本地,但如果实际上违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违法的;在税收方面,如果一个地方政府区别对待本地和外地的商品,课以不同税率,肯定违法,但也有例外,因为有时税率应该和该市场主体在本地区的商务活动程度、本地政府的成本支出成比例。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国会议员中也有人喊出了“买美国货”的口号,但美国各州之间并没有开始摩擦,没有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因为美国各州之间,州与联邦政府之间一旦在商业条款方面争执不下,都由美国联邦法院来调整。美国联邦法院的所有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再由国会批准。联邦法官是终生制,其薪酬也由联邦政府支付,且只有美国国会有权罢免联邦法官。总统都奈何不了联邦法官,更何况各州州长。负责协调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机构只有最高法院。另外,美国发达的市场机制,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以及完善的国家银行系统,将各州各地区联结起来,共同保证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美国在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上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很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福克讷.美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 郑迎平.美国是如何处理各州之间关系的[J].经济研究参考,1998,(18).

[4] 任东来,等.美国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 郑赫南.美国如何应对地方保护主义[N].检察日报,2007-01-12.

第2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雾霾治理;方法

雾霾是由大雾与灰霾相叠加形成的一种严重的污染天气,从2014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雾霾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北京、广东、天津等地,雾霾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雾霾的频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长久的呆在雾霾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危害也是很大的,其中含有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对人们的呼吸道、心血管造成影响,雾霾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1 雾霾的产生原因分析

雾霾的发生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就是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比如燃烧煤炭、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污染和扬尘,这些污染源都是空气中PM2.5浓度过高的元凶[1]。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如果受到中低压的包围,气温就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在气温升高之后近地面就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会像一把伞一样笼罩在区域的上方,对于低空的空气的正常的垂直运动受到了阻碍,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这种状态下对于空气中含有的悬浮颗粒的飘散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就会引起雾霾。第三个方面就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造成的,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更多的高楼大厦得到建设与应用,对城市季风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对悬浮颗粒的扩散与稀释也是非常不利的,进而造成了PM2.5在城区与其周边的沉积,使得城区的雾霾状况更加严重。最后是区域污染的叠加因素,比如江西省因为受到周边经济区域发展污染物的输送,与本省污染物相叠加,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使得江西省的污染更加严重。

2 雾霾的外部特性及治理的特殊性

2.1 雾霾具有的外部特性

雾霾可以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雾霾的外部特性来分析,首先其具有时间的积累性特点,雾霾的形成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2]。空气中PM2.5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指标就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在积累与加重的演变中,会逐渐增加雾霾的治理难度与成本。另外,雾霾的发生还具有空间转移的特点,因为雾霾并不只局限于局部地区,而是区域性的天气情况,而且雾霾能够被运输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发生二次反应,也就是外来污染与本地区污染的结合。尤其在我国大部分的南方地区,雾霾的发生通常是由外来污染造成的。此外,雾霾还具有污染主体分散的特点,在污染的实体辨别中比较困难,本身雾霾的形成就有其复杂性,它会受到工业排放、尾气污染以及生活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雾霾还会与酸雨、光化学污染共同构成复合性的大气污染,为区域环境的治理增加了难度,结合雾霾的这些特点可见,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更深,治理难度也更大。

2.2 雾霾治理的特殊性

雾霾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外部特征使得其具体的治理方式与一般的污染治理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根据雾霾的空间转移特性分析,以往那种治理固体污染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也就是不能单纯地依靠地区环保机构去开展局部治理清除雾霾,需要积极的实行地区间的合作模式。其次,雾霾主体所具有的分散特性,使得污染主体的准确识别具有较大的难度,也就是说要治理雾霾不是通过单个机构或者企业的管理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雾霾天气的影响之下,人们都有责任,雾霾治理可以说是需要不同行业、地区、群众共同参与的一场长久的斗争,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人们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理效果。

3 环境保护中雾霾治理的方法

3.1 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宣传

在雾霾的治理中需要不断的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环保的意识才能做出环保的行为。首先可以从学校教育环节去开展相关的宣传,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内积极的开展相关的课程教育与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普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可以将环保的有关知识加入到教材或者课外书中,使环保知识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雾霾治理与环保知识的教育与宣传,通过政府机构的宣传可以加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逐渐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控体系,一起参与到雾霾的治理工作之中,在责任感不断强化的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会随之增强,这样更多的社会群众就会去关注与选择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从而就会提升城市的环境保护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不应该忽视一些细节问题,环保部门实行的一些细节处的管理手段往往会比举办的一些宣传更有效果,比如针对一些工程用车、长途客车等会在晚上进入市区带来大量的粉尘、煤灰等的情况,石家庄市政府就对洒水车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调度,增加在凌晨洒水的次数,采取水从上到下喷洒的方法,这样就将空气中的灰尘都清除干净了。

3.2 增加环境保护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应用

我国大部分城市化进程仍在发展阶段,工业企业正在转型,城市交通高速发展,住宅楼以及配套设施不断兴建,这是采用环保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好机会[3]。在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相关的技术与能源应用系统也没有建设成熟,因此新型技术与能源的推广使用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绿色照明等等,政府部门应该对环保技术与能源的使用与推广进行积极的鼓励,逐渐增加新型技术与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能耗的作用发挥,使得总能耗量得到减少。国家应该对新技术与新能源的使用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因为新型的技术与能源使用一般会成本较高,通过补贴的方式可以增强其推广的吸引力,在其普及之后生产技术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3.3 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增加绿化面积

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加剧的原因之一,根据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应该逐步建设公交、高速公交、地铁、轻轨等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4]。另外,还需要尽量的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出租车的运营方式,避免在非打车高峰期存在大量空驶车辆的状况,降低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比如增加出租车固定等候区以及落客点等方法,还可以通过推行打车软件的使用,政府监督软件的服务状况,增加其可信性,向人们宣传打车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因此应该增加区域的绿化面积,达到治理雾霾的作用,在绿化土地稀少的城市地区还可以使用楼顶绿化或者墙面绿化的手段去开展绿化工作。

4 结束语

在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需要对当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分析,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在知道雾霾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以及其他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雾霾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好转,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集钧.石家庄市雾霾治理政策分析及建议[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李征.北京市雾霾污染的联防联控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第3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通信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丰富人们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目前通信网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给人们生活打来极大的不便。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

1.1网络病毒肆意传播

网络入侵现象频繁许多人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大肆传播谣言及虚假信息,盗用他人账号欺骗他人,创建非法网站,传播垃圾信息,进行信息犯罪,影响他人正常生活。此外,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黑客入侵打来了方便。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成为黑客的一种新的犯罪工具和手段。恶意病毒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严重影响网络安全。由于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还存在一些漏洞,所以黑客们利用这一点研制出层出不穷的网络入侵方法。通过伪装发动攻击、利用开放端口漏洞发动攻击、通过木马程序进入入侵或攻击、嗅探器和扫描攻击等都是黑客入侵的手段。这影响网络正常运行,对网络用户造成极大的困扰。虽然近几年国家开始立法对这方面进行控制,但还有很多问题一直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1.2通信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大型计算机网络可能包含成千上万个用户,客户信息量也不断增加,信息流转也不断加快。一些通信企业的个别员工及第三方支持人缺乏职业道德,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利用自己的权利非法篡改、伪造、获取客户信息。造成客户信息流失,侵犯客户隐私,给客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些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需加强教育。

1.3通讯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在信息运输中,数据丢失,交换的接收端无法收到完整的信息,通信网络无法完整运行。随着网络信息量的增加,一些信息需要保密,这就需要用到加密算法。目前我国通信网络大多数使用的是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的公钥加密算法。但这种算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很容易被黑客破解攻击。如何提高通讯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亟待解决。

1.4非法访问账户

当服务器安全设置出问题用户使用非法地址登陆系统或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写上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会提示用户密码错误或账号错误,用户需按照提示找回密码,找回密码后,还需激活邮箱。即使如此,还是无法登陆主页。这不仅浪费了用户时间,而且还耽误用户工作,带来一些不便。

2解决运行建议与方法

2.1加强网络防护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

针对网络病毒肆意传播,网络入侵现象频繁问题,要从三方面入手即网络防护技术、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网络监管。首先网络防护技术方面。所谓的网络防护技术就是设定一个网络权限,用各种方法对流经的信息检查,只有符合规定的信息才可允许进入,以此来达到保护网络、防止入侵的目的。目前主要使用的网络防护技术有防火墙、防毒墙、VPN即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能够灵活的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对网络数据合法性进行分析,但是它却无法辨别出数据是否带有病毒。而防毒墙技术则弥补了这一缺陷。防毒墙在网络入口处对病毒进行过滤,使用签名艺术进行查毒,防止病毒扩散。确保网络安全,防止攻击,仅仅依靠网络防护技术无法实现,还需网络安全检测技术。所谓的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就是及时监测外界的恶意攻击和试探及内部网络用户的非法活动。现阶段主要使用的网络安全检测技术有入侵检测、入侵防御、漏洞扫描。网络安全检测技术有效的检测网络漏洞,积极防御病毒入侵。最后,除了技术方面外还需制定法律,加强网络监管。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内通信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通信网络发展的新动态,制定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相关法律,对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监管控制,监督企业严格实施。同时,还要提高网民素质,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2.2加密隐藏维护

针对通信技术保密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问题,可以采用加密隐藏维护策略以确保通信信息不泄露。加密隐藏维护技术,将明文信息变为密文,对传输包进行加密和封装,确保数据传输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关闭通信网络中不必要的装置,提高网络安全性。此外,引用国外新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加密算法,改善我国加密算法,提升信息保密性,为客户信息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2.3身份认证,加强网络维护管理

针对非法访问账户或网络安全设置问题,用户要熟悉网络操作技术,对网络比较熟悉,对服务器的安全装置重新设置,组织非法地址对电脑的干扰。对与通信员工素质不高问题,这需要加强培训教育。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培训,培训内容要广泛。此外,还要设立奖惩制度,对那些为了不法目的而泄露客户信息的员要严惩不贷,对那些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员工要给与适当的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想网络长久健康的运行,除了解决这些问题外,还需要做好网络的维护工作。网络维护对于网络的长远发展和深化有重大意义。事后维护、预测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是通信网络维护的三种方式,这三种维护方式相互补充各自的不足,有效的维护网络设备。随着网络用户对通信网络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有必要做好网络维护工作。

3结语

第4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业植物保护;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S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18

前 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的活动中,对于农业植物的保护是核心环节,也是促使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关键。对于农业植物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农业植物与周边环境,同时也包含对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护。这样,在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数量的前提下,还能够确保生态平衡,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1 农业植物保护的理念

1.1 对农业植物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农业植物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指的就是对于农业生产的细节与流程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控制,因而体现出现代化农业植物保护的理念。想要增大对农业植物的保护力度,需要对农业植物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这样才能进一步的确保农产品的质量[1]。对于农业植物的监督与控制不仅需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还应当在对农业植物进行管理时采取全面的监督,从而达到提升农业发展进程的目的。因为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有农药使用与施肥等环节,这些环节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数量,所以需要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明确使用农药与肥料的细节与流程,对相应的环节进行记录与总结。

1.2 有效防治农业害虫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通产会因为农药与其他化学药物的使用导致农业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对于农业害虫的有效防治逐渐的成为了现代化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最有困难的一点。现如今,如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对于农业害虫的有效防治成为了当前农业植物保护理念中的重点。

1.3 重要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农业生产而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得错误的理念与操作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现如今,人们已经开始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也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政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也被广泛的推行[2]。

2 农业植物保护的有效方法

2.1 综合防治农业植物病虫害

远离病原体。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个可以远离农业植物病原体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播种时间。

严格控制病原体。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对农业植物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规范农业生产的操作及流程,阻止农业植物病原体的扩散。

彻底消灭农业植物的病原体。在控制住病原体后,需要彻底的将其消灭,然后对土壤与植被进行综合的清理与维护,从而使得病虫害不能再次发生。还需要在发展农业时,培养出能够有效抵抗病菌入侵的农业产品,并且改善农业植物的生长环境。

2.2 选择优异的农业植物品种进行播种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需要选择具有优良品质的、抗逆性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品种进行播种,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农业植物的保护力度,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为改善农业产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这类幼苗的自身就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能够确保幼苗不被病虫害危害[3]。所以,筛选出具有优良品质与较强抗逆性的种子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农业的重点。

2.3 引进先进的培肥技术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采用先进的培肥技术能够提升对农业植物的保护力度。因为先进的培肥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农业植物的种植条件以及土壤环境,还可以增加农业植物种植土地的肥力与活力,使得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但是培肥技术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成产中植物保护的难点。在使用培肥技术时,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平衡能力,还需要对农业植物的种植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确保土地的活力与肥力。

3 结 论

对于农业植物的保护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不仅要求保护农业植物与周边环境,同时还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进行综合性的维护。这样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数量,增大农业植物的安全性与多样性,也为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震宇.我国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理念与措施[J].现代园艺,2014(22):94.

第5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长春市历史保护区形态类型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217-01

一、相关概念释义

(一)长春市历史保护区

长春市非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在其城市形成期的三个特殊历史阶段内遗留下大量的建筑遗产,并由此形成了长春市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由于这些建筑遗产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分三类对象进行划定长春市城市紫线:

(1)保护街区;(2)保护区;(3)历史性建筑。

本论文把保护街区(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由两栋以上历史性建筑组成一个保护区,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性建筑、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统称为历史保护区,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型态类型

为了能够配合长春市的城市设计实践,以城市典型空间中的城市街道和广场二大要素进行划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类型。同时又具根据保护区的空间特点对保护区的形态类型进一步细致划分,归纳类型如下:街道型、广场型、组团型、院落型、其它型。

本论文以街道型保护区为例研究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方法。

二、保护方法

本论文以街道型保护区为例研究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方法。

(一)场所定位

沿长春市重庆路步行街现今有三幢相邻特色建筑,即长春市春城文化娱乐发展集团光大银行西部转角处带有北欧风格的建筑。其中光大银行和长春市春城文化娱乐发展集团的前身分别是国都饭店和丰乐剧场,现被法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三幢特色建筑,可作为商业街上的重要城市建筑景观。同时由于重庆路是长春市最重要的步行商业街,建筑底层可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整治为商用。这样在重庆路步行街上营建一个具有特色城市建筑景观的综合商业区,同时这种特色建筑景观本身就可以产生一种广泛宣传效应,即而形成特色场所,吸引市民高效活动于其中。所以把这三幢历史性建筑所在区域划定为重庆路步行街保护区。

(二)保护范围划定

在严格遵守《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基础上,长春市历史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历史性建筑本身用地范围,即指历史性建筑拥有的产权用地范围。如果保护区内各历史性建筑分属不同产权单位,以所有建筑产权边界的总和为参考标准。这也是其它类型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时所遵守的准则。其次综合考虑建筑周边道路及现存环境状况。重庆路步行街保护区内的三幢历史性建筑沿主要街道重庆路一字排开,主要立面都朝向繁华的重庆路,状况良好。建筑背立面方向为大面积2-4层砖混结构的混杂建筑,状况较差。三幢建筑的左右山墙所夹区域分别为建筑和次要街道。以上状况为街道型保护区的通况。所以街道型保护区在尊重产权边界的基础上,核心保护范围主要控制好保护区的左右边界和三幢建筑背立面方向的后边界,而三幢建筑主立面的边界与主要街道边缘重合。此类保护区的建设控制范围的划分也同样注意控制好左右边界和三幢建筑背立面的后边界,而三幢建筑主立面方向的边界与核心保护范围边界重合。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街道型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的共同特点。核心保护范围沿历史性建筑主立面方向的边界与主要街道边缘重合,历史性建筑主立面后侧和两侧边界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产权用地范围具体划定。而建设控制地带前后边界的划定以核心保护范围为基准,主要是控制好历史性建筑山墙两侧的范围,如有次要街道与次要道路边缘重合,如为建筑,则划定范围为D≥h,h为靠近核心保护边界的历史性建筑的高度,D为核心控制范围边界到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的距离。如果此距离D的范围不能包括一幢完整建筑时,延长其长度到这一幢完整建筑的产权用地边界。

(三)整治不利景观

在保护区保护范围确定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整治不利景观。在具体整治时,主要从空间形态和保护区周围环境两方面进行。

第6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问题;方法

1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1.1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较慢,基本上是停止的状况,且保护区总面积也发生降低的情况。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开发和保护矛盾非常明显。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开发活动持续增加,面临对保护区功能和范围私自调整的问题,甚至在开发过程中撤销自然保护区,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造成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1.2自然保护区投入的资金总量和每平方公里投入的平均经费均严重不足。自然保护区资金具有来源结构不合理,投入水平差距大等问题。自然保护区的资金管理使用不当。

1.2.1政府对自然保护区投入严重不足

自然保护区管理资金应凭借国家给予最强大的扶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资金,而其他资金都是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而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发展重视不够,对环境投入通常排在军事、卫生、教育等项目之后,对自然保护区得到的拨款和投入的财政预算也就比较少了。

1.2.2自然保护区“创收”能力不平衡

一是,保护区自身创收能力受到区域和级别的影响很大。

二是,自然保护区因地理位置不同,所处的地区实力状况和经济环境也不同。地区之间面临着很大的贫富差距,此贫富不公其实对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工作进行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国很多数绝美的自然风光都处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带。

三是,保护区自身“创收”能力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因为开发程度不同,加上地方政府对保护区的掌控权力大,造成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创收”的机会很少。

1.2.3捐赠和贷款占自然保护区资金份额小

自然保护区的经费主要渠道之一是接受捐赠和通过银行贷款。可银行不可能将钱借给还不上钱的单位。银行贷款多投入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比如停车场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此类今后可以有收入还贷的项目上。对于捐赠,所占保护区资金份额就很少很少了。原因包括民间投资少、国际合作不足、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差、公众参与保护区不足、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不够等。

故从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情况来讲,捐赠和贷款的投入对于落实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功能作用较小,此类投入实际用在保护工作上就更不用提了。

1.2.4资金使用不当

行政开支支出比例大,自然保护区资金使用分配比例不合理。国家级保护区用于添置交通工具、改善员工福利和盖楼等方面的新增资金超过9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于开展科研和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矛盾等方面基本没有投入。现实就是如此,自然保护区用在保护的投入非常不足。因此,资金得不到解决是当地社区与保护区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1.3保护区网络的类型分布还是面临不足,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重要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都在自然保护区获得了很好的保护,但仍然存在着保护程序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在保护区内,草原和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通常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自然保护区孤岛情况非常严重,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一些濒危物种保护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2解决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的方法

2.1政府大投入、社会多帮助,解决“来钱”问题

政府资金是自然保护区资金的稳定来源。解决自然保护区的投入问题,主要还应依靠政府。我国必须尽早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提升到较高的意义层面,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国家资金支持。具体方法应采用:增加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财政预算等;?通过设立环境基金来支持保护区工作进行;受益者付费原则,通过税费筹集资金。社会对自然保护区的帮助在于公众参与和积极宣传等方面。国外自然保护区通过社会组织筹款的办法,已经成为了自然保护区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致力于特殊保护目的或某一类型的保护组织在筹款、宣传方面有着主要的贡献。

2.2“钱权分开”加强监督,解决“花钱”问题

第7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安全保护;测试

引言

长期以来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由于其测试方法较为复杂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又极易损耗变流器的各相关元器件,因此各变流器供应商一直将其作为风机的型式试验要求来做而不作为出厂试验的测试要求。而型式试验只是在有试制的新产品或定型产品做重大改进时或产品质量遇到其它特殊情况时才做,而且一般也只测试一两台,其它相同型号的产品在出厂时就不再作为强制试验项目做出厂测试了。这样变流器安全保护方面的功能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就不易受重视,容易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而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又恰恰是关系到风机变流器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一类保护功能。

一、风机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

风机变流器的安全保护功能根据其所保护的部位及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过温保护、过 流保护、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缺相保护和相序错误保护、接地保护、发电机过速/欠速保护、直流环节过电压/欠电压保护和浪涌过电压及防雷电保护。

1.过温保护,其中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散热器过温、输入电抗器过温和输出电抗器的过温保护。即当变流器某关键部位温度过高时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

2.过流保护,为变流器控制器检测到网侧及转子侧过电流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触发相应逻辑保护。

3.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当主功率回路开关跳闸或主熔断器发生熔断故障时变流器控制器发出相应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逻辑保护的功能。

4.发电机过速/欠速保护,变流器通过发电机编码器传来发电机转速信号来判断其转速是否正常。当转速高于或低于一定的数值时即发出发电机过速或欠速报警信息并触发相应的保护逻辑。

(五)直流环节过电压/欠电压保护,当变流器控制器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

二、风机变流器安全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法

(一)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包括网侧和转子侧过流保护

根据过电流采集信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电流互感器进行模拟量的电流采样,这种较为简单,一般在测试程序中修改下调网侧及转子侧过流保护参数值,然后变流器启动运行,并网后给系统加载使网侧和转子侧电流上升至修改后的过流参数值,查看测试系统保护逻辑及故障信息是否准确即可(网侧和转子侧应分开测试)。第二种是通过数字量过电流传感器(比如霍尔元件)进行数字量过电流信号的采集。由于数字量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保护值是不能修改的,因此需通过并网加载加电流测试使过电流传感器置“1”的方式试验,显然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破坏性的试验方法,容易损伤变流器的某些元器件,所以作为出厂测试一般可以省略并网加载环节,而采用直接断开连接过电流传感器信号线的方式测试,然后查看测试系统故障信息及保护逻辑动作是否准确即可。这种测试方法就是有不能验证过电流传感器本身是否符合要求的缺陷,但至少验证了过电流安全保护的其它所有功能,增加了该功能的出厂验证测试面,提高了可靠性。

(二)开关与熔断器故障保护

1.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一般主功率回路开关的故障有触点烧毁、脱扣器损坏、操作机构损坏、过载线圈烧毁等等。当开关出现故障时,其自身会有一个数字量故障信号节点动作,此信号节点外接至变流器控制系统。为了安全的测试出此项的全部功能,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可分成两部分测试,即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测试部分和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主功率回路开关故障可在变流器不通电的情况下测试,人为给主开关一个故障,然后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故障信号节点是否变化,变化为符合要求。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测试要先给变流器送控制电源,然后人为将连接主功率开关故障信号节点的信号线在主开关接线排上短接,待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该安全保护功能测试通过。

2.熔断器故障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变流器主熔断器熔断后其辅助熔断器也跟着一起熔断并触发相故障开关量节点(微动开关),变流器控制系统接收到此熔断器熔断故障节点信号反馈后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由于主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要比辅助熔断器大很多,只要目击检查若辅助熔断器熔断后其微动开关是否能随之触发即可。微动开关的检查可以人为拨动其微动挡块听其分合动作声音是否清脆,或者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其节点是否有通断状态即可。相应变流器控制系统响应部分的测试同样要先给变流器送上控制电源,然后人为拨动其微动开关的微动挡块,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可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

3.缺相保护及相序错误保护缺相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分为总网侧、定子侧及转子侧三个变流器主电路进出线位置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

(1)总网侧进线缺相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这个测试的方法较为简单,缺相保护测试是在总网侧送电之前先将其三相进线接成二相进线,在并网接触器及励磁接触器主触头未闭合的情况下给总网侧进线送电并合上主断后,给网侧送电变流器测试系统应立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按照A、B、C三相分别做一次测试)。相序错误保护测试则是在总网侧送电之前将三相网侧进线相序人为接反,然后在并网接触器及励磁接触器主触头未闭合的情况下给总网侧进线送电并合上主断后,变流器测试系统也应立即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及触发相应保护逻辑,这样即可视为此项功能测试通过。

(2)定子侧及转子侧缺相及相序错误安全保护功能测试:这两个位置的测试需要分开测试,但测试方法基本相同。缺相安全保护测试首先将定子侧或转子侧三相出线改接成二相出线,然后按测试程序正常启动运行变流器,期间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按照A、B、C三相分别做一次测试);相序错误安全保护测试同样首先将定子侧或转子侧三相出线的相序接反,然后按测试程序正常启动运行变流器,期间测试系统报出相应故障信息并触发相应保护逻辑即视为此功能测试通过。

三、结束语

在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每一个部件时,设计工程师们考虑最多最全面的往往就是该部件自身及其对整个风机的安全保护功能方面的诸多要求。风机的安全性能也是各风电业主采购风机时的重要参考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上述对风电机组变流器系统各个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的详细分析和描述,使读者基本了解了该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将其作为出厂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同时对变流器系统本身及风电机组的其它工作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其实际的出厂常规测试应用中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8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文献管理部门尤其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西部地区曾有过兴盛辉煌的一页,并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与历史的象征,是国之瑰宝。西部古籍地方文献是这块瑰宝中的一朵奇葩。它记载了祖国西部地区几千年来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是一种宝贵的地情信息资源,对研究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地方文献,同时深入地挖掘它们的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保护和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一般文献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作用。

    1 西部古籍地方文献十分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古籍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文种多样,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古籍地方文献,如藏族古籍,在西藏自治区各大寺院及档案部门存有4 6万多函,其中有德格版《甘珠尔》、《丹珠尔》等2900余函珍贵木刻本古籍。甘肃拉卜楞寺藏经楼收藏了6 5万余部经卷、典籍、图书资料等稀有珍品。甘肃各馆收藏古籍善本1213种,6万余册,其中敦煌文献、汉简资料全国少有。陕西收藏的明版《襄阳郡志》、《三原县志》,属全国孤本,仅陕西师大收藏的地方志古籍书就有1400余部。内蒙古收藏有蒙文古籍,如《成吉思汗传》、《蒙古世系谱》,宋代《妙法莲花经》、《绥远通志稿》等地方历史文献。四川省图书馆收藏古籍60多万册,其中珍善本书4282种,4778部。可见西部地区古籍地方文献之丰富。

    2 古籍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古籍作为特殊的文献,不仅其内容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其形式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荡涤,许多地方文献已成为孤本、绝本,这势必就造成藏与用的矛盾。将古籍地方文献数字化,是解决古籍文献保存和利用矛盾的有效手段。建立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过程,也是一个地方文献的再整理和资源收藏的再覆盖过程,有利于发挥地方文献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从而促进了古籍地方文献的价值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古籍地方文献,让绵延数千年的地方文献为更多人所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技术

    1 原件保护技术。古籍地方文献多为纸质文献,除易因虫蛀霉烂而损坏外,纸中纤维还会受光、热、有害气体的作用造成纸张发黄变脆,强度下降,最终导致风化。如何永久保存好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是赋于文献、档案、图书馆的神圣职责。

    (1)脆弱纸张丝网加固技术。此法简便实用省工省纸,特别适用于两面文字的脆弱纸张。

    (2)纸张防虫防霉。纸张的虫蛀霉烂给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带来了不利因素,势必造成不少需要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珍本、善本遭损害,数目减少,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书籍、字画等纸质文献的防霉防蛀。近年来,文献保护专家又研究出许多现代杀虫技术,开发研制了多种防霉防虫药品,并已在许多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脱酸技术。纸中含酸影响纸张寿命。脱酸是用碱来中和纸张内部的酸,为重新保护纸张今后不受酸的腐蚀,采用把适度的碱留在纸中的处理方法。

    (4)字迹保护。这种方法可使字迹显示接近原来的清晰度,并延长古籍的有效使用期。

    (5)派拉伦真空涂膜法。此法使纸张的强度大大增加,提高了耐酸、耐碱、耐蛀、耐霉变、耐朽烂、耐水浸能力,是迄今任何其它保护工艺所不及的,特别是将自毁的珍贵纸质文献,进行整体加固效果更为突出,经该技术处理过的古籍,文字不受任何影响,几乎可以保持原貌。这项技术足以使古籍地方文献遗产免遭损坏。但该技术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大规模推广受制于经济条件。

    2 新技术在古籍地方文献保护方面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献保护也由最初为保护而保护,发展到为利用而保护,今天已经跃升为保存与利用并轨进行。利用现代再生技术手段将珍善本古籍地方文献进行复制,以减少对原件使用的压力,从而间接保护古籍地方文献。将文献内容从原始载体上抽出来,再移植到新的载体上,文献内容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使同一文献的内容在多种载体上再生,使同一文献可同时为多人使用。

    (1)古籍缩微技术。缩微技术,为扩大利用而保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后可借助于放大设备阅读的一门技术。选用高反差胶片或超微粒缩微材料,可使缩微复制达到去除原件污渍、斑点、发黄变暗、字迹褪色的目的,使冲洗后的胶片只有清晰字迹,而无其它损坏的痕迹。

    (2)古籍数字化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缩微已不再是最理想的保护手段,而随之而来的数字图像技术已为今天古籍地方文献提供了理想的保护手段。珍本、善本古籍地方文献实现全文数字化,也是古籍保护的一种方法。目前古籍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录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全文版”形式,此种方法便于检索,但有失原貌,无校勘价值. 二是“图像板”形式,由于它具有保持其原有文献形式的特点,从文献保护这一角度来讲,是最理想的选择。而且随着扫描器的发展,通过扫描可以使其转存到光盘等数字介质上,使古籍地方文献能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由于古籍文献的各种保护手段均有独特的优点,各种文献载体也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文献的保护方法将同时存在,保护与利用将并行发展。

    三、充分利用西部古籍地方文献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让古籍地方文献能够“物尽其用”,使之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做出贡献。

    1 开发利用西部古籍地方文献,能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依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经济部门在经济发展规划的决策过程中,为了避免失误,必须要对当地的省情、市情、县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掌握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和资源配置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理交通、物产资源等方面的准确资料,使决策更加科学化。而现实的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状况等,都具有自身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只有详细了解和占有各方面的历史资料,掌握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对现实状况作出合理的分析解释,才能事实求是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预测和规划。古籍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志中,对于各地的人口、物产、矿藏、水利、自然灾害、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等等,都有详细记载,内容十分广博,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政府和经济部门的宏观决策,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甘肃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结合本省实际,充分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开拓创新,制定出适应甘肃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即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草、畜、粮和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的农村改革规划。

    2 开发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可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西部古籍地方文献记载了西部众多的特产资源。瓜果菜食用菌类如新疆的哈密瓜和无核葡萄;甘肃的白兰瓜、黑瓜子、临泽小枣、兰州百合、陇南木耳;宁夏银川稻米等。皮毛畜产类如新疆细毛羊、羊绒、伊犁马;陕西大尾羊、秦川牛、关中驴;甘肃河曲马、山丹马;宁夏滩羊皮等。药材类如四川及西南地区的珍贵药材虫草、天麻、川贝母、黄连、麝香、鹿茸、蛇胆等皆为世之珍品;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冬虫夏草;新疆的雪莲、贝母、罗布麻、阿魏等。仅甘肃的中药资源就有当归、红花、天麻等950余种,甘肃省图书馆发掘馆藏方志文献中有关资料编制出甘肃中部地区、河西地区、陇南地区特产资源资料汇编三种,共计74万余字。这些地方土特产经过长时间的流通,逐渐成为人们所熟悉的地方名牌,在市场经济中产生了名牌效应,成为西北独有的资源优势。因此,西部古籍地方文献无疑是为其发掘提供丰富多彩经济信息的传播载体。

第9篇:宝宝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保护弱者原则 当事人 合法权益

一、保护弱者原则的概念

保护弱者原则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在国内的民商事法律中经常可见。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李双元教授在《国际私法》(冲突法篇)一书中首次提出将保护弱方当事人正当利益的原则,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原则。[1]简单来说,保护弱者原则就是保护民商事关系中处于劣势或不利地位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以实现社会公正的法律原则。而国际私法中的保护弱者原则就是多了一层涉外的含义。国际私法中的保护弱者原则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重点保护涉外民商事关系中弱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原则。法律是公平的,应该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论当事人是内国人还是外国人,这是国际私法立法的首要原则。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其中一方总是处于较弱的地位。这些较弱的当事人由于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实现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限制和制约,在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常处于被动、受制约的地位。这种因弱势或不利地位所引起的不平等现象,不仅不符合法律上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而且也会极大的损害弱者乃至其所属国家的利益,破坏正常的民商事法律秩序。因此,在国际私法中,应当重点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对弱方当事人有利的法律。

二、保护弱者原则的产生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对立。“生产商们利用内容复杂的专业化契约使消费者难以明其义而居于不利地位;企业主更是以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而使雇工接受低工资缺保障的条件等等。”在国际私法领域,这种两极分化和对立则体现为一股要求突破人格局限,倡导保护弱者的潮流。笔者以卡弗斯的观点为例,简单阐述保护弱者原则的产生。

卡弗斯改变传统的“管辖权选择”原则,主张适用“规则选择”或“结果选择”的方法。在依规则方法直接选择有关国家的实体法时,卡弗斯主张应先查明其内容,如果该国法律的适用能使案件得到公正地解决,则可以适用;反之如果发现其适用会违反自己的社会政策,则应根据法院地法来解决。在法律适用结果的比较上,卡弗斯首先强调的是对当事人的公正,而非简单地要求相同的情形应该得到相同的或至少是相似的待遇。但是由于这种平等“完全是依照某一特定时期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哲学决定的,平等待遇本身并不能自动排除对社会中不得势的群体采取压制性的待遇。”因此,在经济地位有明显差距的交易者之间,居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必然要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正因为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不平等,所以,法律必须有所倾向,以求恢复一种合理的平等。而卡弗斯所倡导的“规则选择”、“结果选择”方法,其重点体现在对消费者、劳动者的保护以及适用对弱者最有利的法律上,因而为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确立指明了方向。

三、保护弱者原则的法理基础及内容

罗尔斯从法理学的层面解释了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弱方当事人利益的原因:首先法律必须体现正义作为公平的正义,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尽力争取达到最大的平等,而要达到这种最大的平等就要尽可能地帮助最不利者,而最不利者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往往会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当事人,也就是弱方当事人,具体到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弱方当事人通过保护弱方当事人的利益,法律的正义性才能得到体现。[2]因此,保护弱方当事人利益是正义本身的要求。国际私法中保护弱者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涉外婚姻家庭领域中子女、被监护人、被收养人、被扶养人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对涉外侵权领域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对涉外合同领域中的消费者、被雇佣者、技术受让方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保护弱者原则的局限性

尽管国际私法在保护弱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无论是从国际条约还是从各国的国内法来看,国际私法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方法上研究不够

目前各国国际私法对弱者的保护,一般采用冲突规则方法。冲突规则存在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各国法律规定的不同,例如,在收养领域,有的国家认为被收养人是“弱者”给予保护;有的国家认为收养人是“弱者”给予保护。冲突规则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是间接方法,即不直接规定保护“弱者”的具体法律内容,而是通过冲突规范选择法律适用来保护“弱者”。尽管冲突规则本身体现了保护弱者的精神,但是根据该冲突规则援引的实体法的规定可能与保护弱者的精神完全背离,无法保护真正的“弱者”。例如,各国为了保护消费者,对消费合同的纠纷,多适用消费者(弱者)住所地的法律,但事实上,消费者住所地的法律可能在保护消费者的规定方面是落后的,可能会更加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国际私法在保护弱者的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