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高中数学基础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基础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基础培训

第1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在您最近三年内是否接受过继续教育”的问卷调查中,93.5%的人接受过教师继续教育,6.5%的人没有接受过教师继续教育。在“您平均每学年参加培训类继续教育的次数大概有多少次”的问卷调查中,选择1~2次的人数占43.5%,选择3~4次的人数占20.7%,选择5~6次的人数占15.2%,选择6次以上的人数占18.5%,没有参加过培训的人数占2.2%。在“您最近三年接受过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的问卷调查中,23.9%的人认为效果好,59.8%的人认为效果一般,16.3%的人认为效果不好。

在“您参加继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19.6%的人是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40.2%的人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16.3%的人是为了增长知识和见识,21.7%的人是为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还有2.2%的人“说不清”。其中“,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和“说不清”这两项的百分比之和为21.8%。

在“您认为目前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16.3%的人认为“没有针对不同教师的需要”,34.8%的人认为继续教育特色不鲜明,31.5%的人认为“课程种类少,选择余地小”,10.9%的人认为“没有系统性”,6.5%的人认为“没有体现时代性”。

在您认为“您对目前主要以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是否满意”的问卷调查中,16.3%的人认为“满意”,56.5%的人认为“基本满意”,22.8%的人认为“基本不满意”,4.3%的人认为“不满意”。在“您认为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64.1%的人认为“理论联系实际不够”,13%的人认为“教师教学水平欠缺”,20.7%的人认为“理论水平不高”,2.2%的人认为是其他因素。

二、改进建议

1.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预示着,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新课程也向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主管部门应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培训经费来源,确保更多的高中数学教师能接受免费培训。

3.要保质保量完成高中数学教师培训的任务,高水平的师资是关键,培训师资的素质也是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培训机构首先要抓好培训部门自身教师的培训工作,在确定继续教育专职教师时,可以根据职称、学历、教学经验等条件选择优秀的教师。其次,培训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高中的协作和联系,不断增进了解,承担培训的教师应该以“熟悉高中数学教学、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服务高中数学教学”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再次,培训部门要重视从教学第一线选择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工作,这些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刻的课堂教学体会以及生动的教学案例更容易引起接受培训的高中数学教师的共鸣。

4.继续教育应有和职前教育不一样的地方,从而体现教育的针对性。首先,根据在职高中数学教师的需求和新课改的要求开设课程。其次,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把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加强教育技术、教学理念、教育心理方面的培训。另外,培训的目标定位要考虑不同层次高中数学教师的实际,不同年龄段的高中数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第2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困境;原因分析;解决思路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是,当到了高中教学阶段,数学学习就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即高中生应该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否则,他们将难以理解高中数学中的理论与问题。因此,高中阶段有不少原先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开始出现了数学成绩下滑的迹象。那么,这就造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困境。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解决思路来帮助高中数学教学走出困境,尽可能地提高其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更多地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仍然集中在教师身上,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都没有能够及时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无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导致这些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中数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庞杂而抽象,但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却又十分紧张,加之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使得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了多个教学困境。就学生层面来说,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较低,缺乏竞争意识,对很多方法不够灵活运用。就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培训资金不够充足,教学方法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一些教师过于循规蹈矩,一些教师则过于追求创新,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出现了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此外,家长层面也认为高中数学学不好已经是无可救药的事情了,从而对学生缺乏关爱。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困境的解决思路

(1)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那么,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切实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其必须非常熟悉初中数学教材与要求,并把之与高中数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及时进行升级,从而让二者在有效的衔接中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由较为低级的初中数学向更高级别的高中数学过渡与转化。

(2)改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与方式。我们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大大压抑了高中生的求学欲望。加之高中数学内容本身就较难,因此,高中数学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规律等方面的实际状况,让教学内容显得更有主次性及次序性,设计出更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让高中数学教学由易及难,逐步地深化下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

(3)积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高中数学内容的教学难度较大,这就极其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中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的现状,采取一种趣味性教学的模式,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导者与组织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引导工作,重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去。

总之,高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中较高的阶段,它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求也是变得越来越高,加之新课改的要求更是让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不少的教学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工作,改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与方式,积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尊,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信,让学生的思想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韩金平.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

第3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少数民族地区 高中数学

引言

随着新课改在我省近三年来的推进,而今全省几乎所有中学都已经推行了新课程,使用了新教材,新课程充满了挑战,有很多突出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课改的实施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新课改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观念传统,重教轻学[1]

新教材的优点是它面向全体学生,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基础知识,而且给学生加固知识理解提供了较好的情境,教材内容设计巧妙,富有创意.但是从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有些教师却往往忽略了这些新素材,不安排讨论,不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机会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把这些新素材的价值体现出来.

(二)数学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教师没时间也没精力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对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不透

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除了带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以外大多都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因此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班级管理,所以有的老师有时连基本的教学工作都完成不了,那里还有心思和精力进行探究性教学. 同时,从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教师因为忙于讲课,怕耽误课时的进度,总认为还是教师讲解既快又省力,效率最高,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及迁移.

(三)现代远程教育及多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面较窄

在调查中我发现,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条件较差,资金不足,大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远程教育设备和多媒体器材,即使有的学校已经具备这些条件,但学校也不太重视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虽然有个别老师对多媒体使用但主要还是为了减少黑板上的书写,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学生却像是在“看电影”,没有实际效果误解了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理念.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而言,普及的不仅仅是远程教育与计算机等多媒体,更应该普及高中学数学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四)学生基础薄弱,认识肤浅,对高中数学新课改态度冷淡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不是很好,初中学生会考六科合格率全县才是7%到10%,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贫困的农牧民家庭,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加之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大多学生都可以上高中,这样致使学校大面积招生,录取分数线低的惊人,高分考生还有外流,这一切对新课改的实施更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高中数学新课改认识模糊,态度冷谈,只关心考试成绩,习惯被动接收,甚至可以说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时偶尔在课堂上的讨论也变成了他们玩耍的机会,学而不思,何来创新.这对新课改无疑是极大的阻碍.

二、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现对部分困难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用心学习新课改

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并专心领会新课改精神,试着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仔细研究有关课改的教育理念,重新建构自身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深层的教育观念,更进一地深化为自己对新课改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为新课改助一臂之力.

(二)挖掘教材,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

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究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把把很多内容设计成“实验探究”、“探究活动”等形式.通过这些探究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知识的理解,还感受到了获得探究成功的愉悦,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注重培训的时效性

大力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相结合,逐步实现现代化手段在课堂中的使用,加大对数学教师进行培训,利用寒暑期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把新的东西带进来,而不是仅限于新课改网络远程培训,表于形式.把外出学习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学校监督,这样里外结合可能会让学校的高中数学新课改有所进步.

(四)解决新课改困难的根本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2年10月,我参加了银川一中高中数学新课改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我的心灵感触很深.他们的授课方式基本接近了电视或报纸上报道的数学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开放、真正地自主、真正地探究.教师没有做知识的占有者,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参与学习、指导他们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小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新高中数学新课改存在的困难远大于我们估计中的困难,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新课改还处于萌芽时期,我们数学教师基础教育改革正是发展的阶段,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教改中,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真正意识到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会化为乌有.把“数学家的数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数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现平.农村中学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困难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0-32.

[2]高伟霞,王金铎.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4):87-89.

[3]干旭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分析[J].中国教师,2009,12(10):59-61.

第4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创新型人才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这就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创新型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教学的重点。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将枯燥乏味的公式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二、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思维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相互间的心得交流,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交流,结合实际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生硬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从而忽视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在落实方面仍存在严重问题。由于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落实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游淑梅.例谈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35):189.

第5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尖子生 培养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思维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重视不够,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只要是考试成绩高的,就是好学生,这种所谓的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与现在所理解的尖子生是不一样的,所以以前的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数学尖子生。另外,随着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对“因材施教”的理念更重视,同时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就要成为各学科的尖子生,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高中数学尖子生的特点

探索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尖子生的特点有全面了解,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更好地进行培养。首先,高中数学尖子生的数学基础较好,数学尖子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尖子生,首要因素就是有一定的实力,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好,这样在后期的学习中才会成为“黑马”,有突破的机会。其次,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方法很重要,尖子生数学成绩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大多数尖子生对数学都有较浓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不能学好,而是因为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还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会形成恶性循环,以前学不好,后面也难学得好。相反,大多数数学尖子生对数学都有较高的学习探究热情,而这种兴趣激情又会促进他们数学成绩的不断进步。

二、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策略

(一)在班级内部建立数学尖子生学习小组。

在高中进行分层次、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教学,既是实行“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又是更好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在班级内部建立数学尖子生的学习小组,并不是说不重视后进生的学习,而是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更具体详细的针对性教学,不会因为是差等生就不重视他们的学习。相反,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可以使他们得到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巩固好数学基础。另一方面,尖子生建立学习小组,老师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后进生或者中等生的教学上,或者是,不是尖子生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进程中,把班上的尖子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引导他们积极进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积极探讨一些较难的或者是稍微超出提纲的数学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自身数学能力。对于不是尖子生的学生,也可以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他们的基础探究与内容深化上,以此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二)鼓励数学尖子生积极参加高中奥数等市省国家级的竞赛。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声音说要取消各种奥数等形式的竞赛,或者是这种类型的竞赛在高考中不再享受加分的优惠,但是传言归传言,一些省份还是照样进行。这对于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是有利的。因为数学尖子生的能力必定超过一般的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检测、训练他们,有利于挖掘真正的数学人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校或者教师要鼓励数学尖子生积极参加高中奥数等市省国家级的竞赛,例如,学校积极组织高中数学奥赛,对参加的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培训,这样可以扩大学校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对学生来说,在准备过程中,也是一种学习与提高,获奖了甚至在高考中还能加分。

(三)积极指导数学尖子生进行课外课后数学自主探究。

从以上尖子生的特点分析中可以知道,一般的数学尖子生对于高中数学都会有比较高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不像有些学生那样对数学有恐惧心理。此外,数学尖子生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着重指导数学尖子生进行课外课后数学自主探究,例如,就某个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己在课后自主查找资料,针对同一题型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尖子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挖掘出更多的数学尖子生。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往往数学尖子生也是在这种激励下被挖掘出来的。例如,在学校层面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某一学科分数高、进步快的学生等进行奖励。在班级上也可以建立另一种激励机制,旨在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挖掘出更多的数学尖子生。

三、结语

对于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一定要根据尖子生的特点及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并且要与传统的培养形式有所区别,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尖子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机制等具体方式培养。这样才会培养出真正的数学人才,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垂趁.浅谈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D].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2]左顺兴.浅谈怎样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14).

[3]李明.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1(04).

第6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一、全面理解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的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只有理解这个总目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二、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发掘教育对象的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的一种教育。从教育的结果来看:其宗旨是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从教育的过程来看这是在培养人的素质,所以说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对人的教育。因此,应该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大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数学新课标中要求并强调数学学科本身要注意的一些规律:观察了解实际问题,创建数学模型,并最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以此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到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要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新课标中同时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全体、长久持续地发展。所以数学课程改革除了要注重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之外,就是要求实行人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就是加强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加强数学学科的学科育人功能。

三、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第7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实例研究

在中学阶段系统实施高中数学选修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能够给予教师一定的施展空间。根据教育部部署,从2004年9月开始,广东、宁夏、山东等地就正式启动了高中新课程选修实验。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经进入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深入实施阶段,为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然而,根据现有教育文献的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部分教师虽能领会课程标准中选修专题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但参与专题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分析影响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个别学校对实施选修课程的态度不够积极;高考评价体系成为“绊脚石”;教师自身的知识框架和教学经验难以满足选修课的教学需要;选修课程教材不够成熟;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以促使数学选修系列课程能够有效开展。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现状调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程包含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包含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等。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包含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等。系列3包含数学史选讲、信息安全与密码等6个专题。系列4涵盖几何证明选讲、矩阵与变换等10个专题。这四大系列是为满足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系列1为想补充人文和社科知识的学生而设,系列2为爱好理工和经济的学生而设,系列3和系列4则是为希望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市X高中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新课程选修系列设置的内容和说明,也认可其意图和作用,但部分教师存在思想误区,积极性并不高,这直接导致选修课的实施进度不够理想;(2)教师大多偏向于选择初等数论初步、数学史选讲、不等式选讲以及矩阵与变换等比较好掌握的专题,其他与高考或传统中学课程结合度不高的内容选择率较低;(3)在选修专题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上,教师表现的态度差异比较明显,但统一认为课时紧张;(4)大多数教师在选修专题学习成果的测试和评价上仅以笔试和课堂表现为参考依据;(5)教师普遍反映除人教版选修专题教材外,其他教学资料相对欠缺。

对某市X高中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的意图,并且不觉得会增加学业负担;(2)部分学生认为选修课专题内容有难度和广度,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参考资料辅助学习;(3)对于授课形式,学生普遍希望能破除以教师宣讲为主的传统模式,采用先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4)学生希望可以采用论文总结、研究报告和出勤记录等方式对选修课的结果进行评价,而非以传统笔试和课堂表现来定成绩;(5)学生表示学校统一开设的选修专题课程较少,选择度较低。

二、影响高中数学选修课实施的主要因素

1.对高中数学选修系列存在认识偏差

我国的高中教育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结构形式单一的问题,必修课以学校为主要教学核心地位,占据了高中课程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高考是很多学科的指挥棒,大多数学校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学校升学率上,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也做得不够到位,导致教师认识不到选修系列课程开展的必要性,从而阻碍了选修课程的推进。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宣传资料过少也容易导致他们对选修课产生错误认知,认为高考不考的知识对他们暂时没有用处,所以对选修课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此外,家长的观念从外界因素上也会起到干扰作用,个别家长对学生高考成绩期待太高,无形中会降低学生主动学习选修课的热情。

比如,在对某市X高中进行访谈调查时,一位教师表示:“学校要抓高考升学率、状元榜,也不管选修课的实施效果怎样。选修系列3和系列4与高考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教师也不愿意教”。有教师还透露,学校以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考核,学生考得不好,还会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待遇收入。所以,教师也不会关心与高考关联性不大的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

2.高考评价模式成为新课程选修系列绊脚石

作为选修课程的指导方向,课程评价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的课程评价方式,既单一又强势,使高中教育系统扭曲成简单追求应试教育的保守机构。虽然本次课程改革初衷是希望能让高中教育摆脱高考体制限制。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事与愿违,高考改革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真正与之相配套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使其落地,思想理论层面也还存在着不同声音,这从此次对X高中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教师认为,现在不完善的高考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利于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长远发展。有的教师甚至建议把选修专题的3系列列为高考选考专题,称这会立即提高该系列选修课程的实施效率,但这也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教育弊端。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完善数学选修系列的课程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

3.选修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选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教材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几个方面:

第一,从教师资源来讲,选修课程对教师的能力和智力是一项巨大挑战。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但目前,教师缺乏充足的时间,缺乏校方组织的系统培训以及大学和专家的相关指导。比如,在X高中,有的教师反映自己尚能理解系列1和系列2的知识,但系列3和系列4有点抽象难懂,自己都不熟悉,也没有相关教程可以研究,更别说辅导学生了。另外,学校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任务也布置过重,使他们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系统学习,以至于不好把握专题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没有能力开设系列3和系列4的个别专题教学。

第二,从教材资源来讲,现在各个高中给学生能够订购到的数学选修系列课程配套教材有限,教师手里也只有大纲教材,这对教师了解和开发课程、为学生授课辅导都带来了困难。同时,教材的短缺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他们无法了解相关课程的大致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推进和设置。个别教师坦言:“我们缺乏选修系列3和系列4的专业教科书,有时想自己学习研究一下都不太现实,这部分内容对我们老教师来说确实有些难度。”而学生也表示,选修专题系列中的开关与布尔代数理论性强,没有教材资料电路做参考,学习起来相当困难。

第三,从硬件设施来讲,大多数学校缺乏充足的教室、多媒体设备以及实验室等。由于选修课程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个体间差异比较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在建立选修班级时考虑实施“走班制”,当然这也需要足够的教室和多媒体资源做支撑。比如,在进行数学选修课系列的优选法与试验设计教学时,需要通过在数学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以达到最佳效果。但是,由于许多重点中学在投入经费等方面存在困难,都没有实验室。就连X高中除了仅有的几个阶梯教室之外,也没有任何空余教室。因此,要想推动数学选修系列课程实施,必须提高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投入。

4.学生相关能力有所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个性化教育阶段,其主要教育内容是传授专业化和理论化的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抽象问题。高中生虽然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但从年龄上来说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引导。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系列3和系列4对学生智力和接受能力要求很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过运算求解、空间想象、归纳类比、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才能更好地接受专题知识。但目前高中生这方面的能力还难以满足教学所需,抽象概括能力欠缺,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不用说对新知识的掌握、消化和运用。

三、推动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的可行性建议

1.从思想上转变师生观念

以创新为灵魂的教育改革离不开新时代、新观念的支撑。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更新校方、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观念为前提条件。对于教师,校方要通过大力宣传,制订完备的考核方案来调整教师观念,让教师积极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以配合选题系列课改实施。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领域的新知识,把教学过程看作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积极互动,发展动态教学。对于学生,要通过创立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了解选修课程的内容和目的,从而主动挑选适合自己兴趣的专题课程。学生自身也需要转变被动的学习观念,进行主动探究,同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考单一的评价体系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有一定弊端。笔者认为,学校在评价选修课的学习成果时,应综合考虑学生成绩、平时表现以及成长轨迹等多方面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推行选修课学分制,把学分作为评判学习状况和学生未来升学的一个参考依据,严格学分认定工作,严惩违规单位。其实,对于高中数学选修系列课程的评价方式,《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示,比如,选修系列3不作为高校选拔的考试内容,学校可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自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3.创建适合选修课实施的教育环境

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实施离不开教育气氛的营造和教育环境的支持。校方需要建立选修课实施推进的“土壤”。比如,做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衔接和资源分配。在教学内容上,必修课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选修课则侧重于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必修课基础,把选修课当做必修课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采用灵活有度的多样化模式,进行个性化教学。

4.加强课程改革和资源投资力度

加强课程改革是从选修课教育资源的分配层面提出的思路。诚然,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但该改革在配套制度建设、学校资源分配方面还不够明晰和完善。比如,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室资源的分配、教材的健全完善。选修内容还要考虑到与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是否匹配。在对X高中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选修内容确实有不适合的地方,比如,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信息安全与密码、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对目前的高中生来说还有一定难度,不适合高中阶段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对高中数学的课程改革来说也相当重要。X高中的现状就是缺乏充足的教室、配套的教材以及相应的实验室等,这也不是该高中的特有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吉林、山东、浙江、北京等高校均出现资源不足问题。因此,在这方面,国家、地方和各级教育部门需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道理,加大投资力度,下拨专项资金,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尽量满足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的各种硬件需要。

5.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改革有很大影响,它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与选修课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访谈中,教师也表达了对学校组织选修课相关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和愿望。笔者建议,教师自身要尽可能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数学学科相关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了解掌握新的教学模式,提升相关技能。而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增加选修课程培训机会,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操作方式指导;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扩展教师视野和知识面;加强与国内大学的课题研究合作,为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比如,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为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教师创造进修机会,让他们多多参加研讨会和短期培训。

6.完善选修课的选课制度

学校要想推进高中新课改的选修课实施进度和效果,需要创立专门的指导办公室,完善选修课配套制度,通过指导部门引导教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选修课教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避免盲目性。因为一旦选错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而选修课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一点,国外的教育机构已经做出示范,也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地方。比如,美国就专门成立指导咨询办公室,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程,规划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使高中生在统一掌握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很多学校因教师对开设高中数学选修课尚存争议、高考的竞争压力制约校方及教师对选修内容的重视度、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等诸多因素,导致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系列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学校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国家新课改的目的和初衷,通过调查研究、沟通交流、改进完善、补充资源等,积极推进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实施,从而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义.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专题设置与实施研究[J].吉林教育,2011(03):49.

[2]孙静.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0.

[3]李金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

[4]贾晓琳.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田果萍,康淑瑰.高中数学选修系列3、4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12):74-76.

[6]高鹤.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专题的设置与实施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0.

[7]张勇超.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8(02):61-64.

[8]欧阳志.高中数学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第8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师生共同探究模式;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逻辑性的学科,因此,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不但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采取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营造一个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深度参与其中的课堂情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深度参与一起共同探究,从而使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

一、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在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教师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数学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实现双向互动的目标,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质疑和练习的机会,师生共同探究,能实现师生间的信息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在一对一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光凭教师的分析,学生很难掌握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3.有利于促M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师生共同研究模式在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师生共同探究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在一对一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师生共同探究模式,决定了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师生共同探究模式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力。

二、师生共同探究模式在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导学生共同探究。

师生共同探究模式在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分析例子,总结数学知识规律,然后进行证明,教师在最后举例进行知识点巩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以师生共同研究模式进行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就是指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基础,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我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进行一对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合理安排数学一对一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重视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书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教学,给学生不知大量作业,采用题海战术,这样只会让学生变成做题机器。高中数学相对复杂,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模式教学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4.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和学的设计上更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正如上文所述,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对角色和定位要准确,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检验并评价已有的求解结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出更多的数学问题。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例如指导学生从何处人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例子,总结规律,猜想规律,然后证明,教师最后再举例巩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从而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面,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现阶段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改变了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师生关系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节约教师板书时间的同时,还是高中数学一对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再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图片和视频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会变得更简单,学生在一对一教学中的学习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教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程,一对一高中数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模式,且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最佳的一对一数学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军霞.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学周刊,2017(09).

[2]栾维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3]易文忠.课程改革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培训,2017(02).

[4]邓慧,夏峰.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实践分析[J].华夏教师,2017(02).

第9篇:高中数学基础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20-01

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性探析

把握好教学策略的特性,有利于对教学策略有更深理解,能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教学策略的特性关键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引导性。具体是指教学者对教学内容熟知,并能熟练运用,完成教学任务,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如果某个任务完成了,就预示着该问题处理了,该策略也就实现了目标,那么已用的方法及思想不可复用,要转到新的教学策略。其次,控制性。所有教学策略的制定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找到能够符合的手段、技巧与实施步骤,并要在师生间具体行为中有所体现。再次,全面性。教学策略应该覆盖一切与之相关的执行环节,各教学环节间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彼此关联的整体,各环节要协调作用,当某环节发生变化时,其他环节也要做出相应改变。最后,关联性。教学策略是否合理主要看各教学过程关联性是否明显,各种教学策略都有其具体的可用范围,具体作用有很大差异,避免相互混用。

2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的问题分析

2.1教师教学思想落后,课堂主次划分不清。

第一,教师是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主导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素质教学中的主体,有些责任心强的老师总是在难点处担心学生理解不了,为此不厌其烦的讲解,这种传统教学思想会阻碍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设计问题不合理,且在学生自由讨论期间给予限制,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教学,而不是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热情无法点燃,自然就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效。第三,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所有与课堂相关内容都由教师决定,而学生只能进行旁观,并没有参与机会。

2.2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教学内容设置时缺乏针对性,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有些学生不适应及不能合作学习,长此以往,对某些学生势必会导致自信心被创伤,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此外,教师过分倾向于教材理论知识以及解题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态度把握不够,缺少关怀度,学生与教师间不能建立朋友关系,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学习热情不高,将上课作为一种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没有将其作为获取实际应用价值的途径。可见,这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的根本目标已经严重脱离。

2.3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实施效果不明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已经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应用。从硬件的角度观察,高中数学教学网络技术化是要有高科技的网络技术做保障;从教学形式角度观察,它含有教和学两方面的内容,除了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外,还有档案数据库,通过对学生的档案数据处理,引导教和学协同工作,为其更具合理性、规范性及准确性打下坚实基础。

3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的策略

3.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形势。高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最新的教材,归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有提出问题意识,具体讲就是在对学生引导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并不是要将全部问题、答案都在引导中讲解出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问题有更较深刻的领悟。同时教师也应该适当地提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从而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2加强师生合作,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以往高中生都认为数学教师严肃,不容易接近,无意中就会有一种恐惧感,所以教师缺少交流沟通过程,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师生合作,创造和谐学习氛围,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师生协作教学时间要占全部教学时间三分之二左右,由于高中生还不具备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还是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例如,在函数学习时,全班同学都不能理解函数y=f(x)的意义,个别同学只能说出教材上的函数概念,却无法理解函数的深层次含义,这时教师就应该使用浅显易懂地语言讲解,即函数是用来研究生活、社会规律的,这样能缩小师生间距离,并设置合理的实例情境如"分析球体积和半径的关系",让学生结合球的体积公式V=4πr3/3,将球半径看做是函数中的变量,从而让学生理解函数y=f(x)的意义。

3.3优化网络技术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教学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应用,对数学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该有独立制作电子教案的能力,所以要对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定期的全员网路技术培训,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另外,要想使网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对教学网络技术进行全面优化。除了提高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外,还要培养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保证能够及时的对网络故障进行处理。只有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全面优化,才能避免数学教师受网络故障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保证教师能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创造出更多形式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不言而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势在必行,其中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还存在诸多弊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力度,试图找到最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变革的相应对策,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的高中生能符合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