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多样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教育教学中,发现还有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其实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含义的的不同
1.算法多样化是指同一道算式,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基础、思维方式、思考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选择的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不同的计算方法,就构成了算法的多样化,即算法多样化。它是针对“计算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而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2.一题多解是指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数学题,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解题策略是指探求问题的答案时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适当的进行一题多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基础、思维方式、思考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选择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构成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是针对“在具体情境中,经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同学们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的思想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交流与讨论,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要掌握多种方法,而是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及其创新意识。
二、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面对范围不同。“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所面对的是群体,是针对全班同学而言。是学生数学学习个性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必然结果,更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每个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情感个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能在群体中交流。让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比较与之升华。而“一题多解”所面对的却是个体。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的学生,遇到同一题目有多种解法,让其情感与态度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②要求不同。“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的,一般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掌握不同的解法,所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由于人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这就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算法多样化” 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是要求同学们在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呈现群体的力量,是一种群体行为。要求学生可以会一种,也可以会多种,不对学生作统一要求。相反,对教师却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让学生了解对今后学习最适用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而定,不能强迫学生说出教材中的所有算法。
③追求的目标不同。“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重在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一题多解”通常在几节新授课、小节或单元知识教学之后进行的,往往通过练习、复习来巩固,达到综合练习与提高的目的。重在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着眼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多样性的联系是以知识(方法)为本位的。
④适用范围不同。“算法多样化”是专门对计算而言的,而“一题多解” 在小学数学中实际上是对应用题而言,“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则是针对所有的数学教学而言,同时还渗透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
⑤处理的方式不同。“一题多解”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但其实质只是对中等以上的学生进行了思维的有效升华。“算法多样化”却要求我们在集中展示学生的算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比较,对多种方法进行筛选优化,还要让学生知道对今后学习最适用的方法是哪一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却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视其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想法、观点集中展示出来,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组织学生分析,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筛选优化,还要让同学们知道对今后的学习最适用的是哪一种。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讲,“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都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行为,尊重人的实质表现。
导入:把握青山流水的教学节奏
【教学重现】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这节课,首先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师播放视频,5分钟)
师:“江山无限好,处处尽朝晖”。每当看到腾云驾雾的仙境,老师就会由衷地想到如梦如画的庐山,而一想到庐山,老师就会想到那首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跟读)
是啊(笑),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从游览的角度描述了庐山的千变万化,千百年来,始终在招引无数的后来者对庐山趋之若鹜。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苏轼的这首古诗要求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来看我们的大千世界呢?(生:答略。)
师:是的,这句古诗启示我们用多角度的思维观察我们的世界。那么,带着这样的思维我们来学习我们今天的课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有两层用意:第一,抓住课堂教学开始的前5分钟,用视频导入的方法营造氛围。第二,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思维去看待多样的世界文化。
但是,这样的导入使教学原意明显被异化了。教师在课堂开始的5分钟内全部用视频,而且视频本身的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联度不大,这实质上造成了两大弊端:第一,视频过长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第二,无法顺利切入教学主题,教学拖沓不简练。
【教学建议】
(课前播放录像:《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
北京市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这部片子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著名风景,画面中有太极拳、风筝、京剧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片子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
教师提示:其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体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推动作用。
教学建议中采取的教学矫正是在课前就播放视频《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直接切入主题并且解决占用课堂时间过长的问题。因为这一短片短小精悍、富含文化元素,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需要我们通过导入环节直入主题,用青山流水般的教学节奏,让学生顺畅地进入学习状态,即要做到“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探究:营造灵山活水的教学情境
【教学重现】
师:首先,请大家拿出我们刚刚分发的《谷歌引擎――世界文化》的材料。这则材料是老师在网页搜索中看到的关于世界文化的介绍,老师觉得它可以反映出世界文化的一些面貌。
那么,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一下这则材料介绍了世界的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小组活动1)
生:小组讨论。(师参与交流)
生:……(师板书学生回答中的核心词,请10个学生左右)
师:哦,我们通过简单的小组讨论,发现了如此多的世界文化。那么老师又想问大家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这些世界文化应当如何分类呢?
(小组活动2)
师:你认为这些世界文化应当如何分类?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拿出空白纸,小组讨论后写在纸上。
师:好,时间到!准备好了吗?请第一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答案……(生展示)
【教学反思】
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有两层用意:第一,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音、视频等)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第二,用活跃的小组活动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但是,这样的教学原意很明显被异化了。因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且层次感不强,每个问题又都伴随小组讨论。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无法准确引导学生聚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探究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化博览
把学生分成三组,从体育、建筑、文字介绍,全班讨论。教师展示体育运动项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的介绍图片、音像资料。
教师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板书)(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活动二:文化探究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2)你能否以服饰、饮食等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总结: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服饰之所以能够在人们心中引发多重感受,唤起认同或排斥感,源于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形形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板书)1. 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教学建议中采用的教学矫正是通过设计两个活动贯穿整个主体知识的教学。而这两个活动间又有关联,一脉相承。不是为了活跃而活跃,而是关注了活跃之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视野,用教学解读的高度夯实学生认知的深度。
情境的创设和探究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营造灵山活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流连其间,在情境中获得感悟,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即要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结语:回归真山实水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现】
环节五:课堂升华
教师总结: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反思】
案例中的教学设计的用意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课堂空间,体现教师对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重视。
但是,这样的教学原意很明显没有达到。因为过犹不及――教师总结中提到的“贬低、排斥异文化”“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过远,显得“假大空”,整个总结中教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未达成。
【教学建议】
环节五:课堂升华
(配乐)教师朗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一定会懂得,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所以,只要我们以世界公民的角色,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我们也能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教学建议中采用的教学矫正是教师的朗诵。朗诵内容包括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定位”“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我们要践行”三个角度,这样的教学升华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原有的知识水平,适当拔高。在此,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就是课堂教学真正应当关注的“山”和“水”。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 构建方法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政治课堂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打造。所以,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政治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本文以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进行论述,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1.问题探究法的应用
问题探究法的应用一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在确保高效政治教学顺利实施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大幅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①世界文化都包括哪些方面?②传统节日属于世界文化吗?③文化是民族也是世界的?④思考:民族节日蕴含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能力,而且对高效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有密切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2.案例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政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政治试卷中分值较高的一部分。但是,从整体反应的情况看,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弱,对案例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严重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所以,实施案例分析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高效政治课堂的打造。
例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我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究。
案例一:两年前,3G手机还是新鲜事物,高昂的价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尚“曲高和寡”。时过两年,3G技术日益成熟,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下线的产品越来越多,这让3G手机价格下调成为必然。运营商对3G手机的价格战正此起彼伏。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价值和供求关系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案例二:北方,冬季西瓜的价格可以达到2元/斤-3元/斤,甚至更高,夏天西瓜的价格只有几毛钱。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
引导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上述案例,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对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辩论教学法的应用
一直以来,政治课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枯燥、沉闷,理论性强。所以,即便是教师一直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认为政治课就应该是“死死板板”的。但是,事实上,政治课也是可以上出乐趣的。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就是给“呆板”政治课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授课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辩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辩论活动,激烈的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钱是不是万能的”、“艰苦奋斗精神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等相关主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通过辩论提高素养,同时,对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样的辩论活动的开展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辩论式教学模式的价值,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除了上述的三种教学方法之外,还包括先学后教法、小组学习法、直观教学法等,目的是打破传统,突破束缚,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用其作为指导思想选择多样化、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构建高效率、高效益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影响;分析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世界文坛的绚丽多彩,使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大潮下,对在世界文坛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英美文学评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当属英美文化差异。世界文坛的绚烂性和多元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学评论的内容包括戏剧评论、诗歌评论、影视评论、小说评论和散文评论等。加强对英美两国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对英美文学正确的、合理的作出评论,促使文学评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英美文学及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概述
通常,文学评论与文学自身是相伴而生的。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结晶,是英美文学的文艺性的表现形式;而英美文学评论则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英美文学的深刻剖析与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广泛而深刻的。同时,在探讨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时,应该站在对英美文学发展史了解的基础之上,故而,对英美文学发展时进行简要梳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英美文学发展史概述
英国历史悠久,其文学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从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的史诗到中世纪文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到十八世纪的新古典文学,之后又迎来了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时期,进入二十世纪,虽然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逐步降低,但其对于世界文坛发展仍是举重若轻。由于受多元化社会大潮的影响,当下英国文学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对于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的英国文学而言,美国文学的历史是较为短暂的。自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建国至南北战争,其在文学上较多的模仿之前的宗主国英国,文学成就较少。但自南北战争结束后,奴隶制度废除,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在十九世纪末突破了英国文学的藩篱,开启了一条具有强烈的美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道路。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甚至发展成了世界文坛的执牛耳者。
2.英美文学评论发展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通过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的实践活动,旨在研究英美文学的内在规律,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参考。其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文学作品的形式分为散文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等等。其对读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主旨,提高读者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文学作品创作者掌握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了解旁观者的建议与意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英美文学的繁荣发展,英美文学评论也在蓬勃前进,进入辉煌时代。受多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时至今日,英美文学评论可谓发展的十分成熟了。评论手法的多种多样,评论思想的日益革新也是英美文学评论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语言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英式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嫡传正宗,极大的保持了英国良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方面英式英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表现英国的文化传统。可能是语言方面的原因,多数文学评论家从潜意识里发出对古老语言的崇敬与膜拜,而总是十分小心翼翼的评论英国文学作品,在使用语言方面十分的谨慎、小心。相对于奔放创新的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显得十分中规中矩,缺乏张扬创新的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传统有关系,因此可以说是英国的民族传统在很大成上影响着英国文学评论。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和近代较大的移民国家,其语言使用的仍是英语,但受当地印第安文化影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者影响,越发的脱离英式英语的藩篱。同时,美国作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其几乎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一个新生体。这些反映在文学评论的语言使用层面上,文学评论家则无须小心翼翼,显得十分张扬,且极具个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家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
2.人本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一种理念,它体现了人类价值、本质、地位和使命。虽然,英美文化传统中都极力的推崇人文主义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发展历史、实际情况不同进而决定了对二者的文学评论中人本主义的表现不同。在英国的文学评论中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趋于保守的,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其文学评论较多的表达的是禁欲主义和神权思想。相对而言,美国文学发展时间较短,受世界多种优秀文化的影响,且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在之后的发展中又形成了自由、民主、创新的文化创作氛围,所以其文学评论极具民主、自由、创新、冒险的特色,其文学评论思想较为激进。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文学评论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评论者自身的素养;一个人的个人阅历、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英美优秀文学评论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由于文化背景产生的文化差异对评论的影响最大。但通过以上的一番论述,不难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占主导作用的。同时,英美文学评论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胡元潮,阮江军,杜志叶,阮羚,杨帮华,普子恒,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J].英语广场,2012(15).
[关键词]声乐艺术;民族性;世界性
一、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的融合性发展
(一)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融合性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要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合世界性的精髓文化,这样其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够突破创新,打破传统故步自封的现状,不要因为一味地坚持传统文化,而阻碍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文化创新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窄。这不仅会影响到声乐艺术的发展,也会导致优秀的外国文化得不到吸收和有效融合,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1]。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性逐渐降低,一味地固守传统艺术,只强调其民族性,只会使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反之,如果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世界性传播,忽视其民族性的继承,就会导致声乐艺术缺乏民族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缺乏民族内容和传统文化的魂,这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将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紧紧地融合起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当中站稳脚跟,让世界都知道中国声乐艺术,让世界人民都喜爱中国声乐艺术。
(二)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的融合性发展成因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都是对时代的一种反映,也都是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声乐艺术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从出现到发展的不同阶段,受民族、地理、环境等多种艺术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如何发展,在声乐艺术当中都可以体现出民族性和生活性的内容,简单来说,声乐是对生活和民族内容的记载和写照[2]。例如,西北民歌高亢的气息、南方民谣委婉的述说等都与其地域特点和民族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可见,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地域之辽阔、民族之众多也是促进声乐艺术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是世界性的,所以在现代社会各国文化也逐渐进行交融,多元文化的现状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外国文化元素对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形式进行了冲击,在此过程中民族声乐为了迎接挑战,更好地发展就要寻求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指导,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起来,例如我国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便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并融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髓。可以看出,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传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二、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是其发展的基石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同时我国广袤的土地决定了我国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经过后期的融合与创新,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广为世界流传。声乐艺术就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这其中,声乐艺术的民族性是最为明显的[3]。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其更加倾向于情绪的表达,也就是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声乐艺术当中的魂凸显出来。声乐艺术的民族性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养分,其也为现代化声乐演唱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声乐艺术自身就是一种情感沟通方式,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需要用情感进行发生。而情感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和沟通所必备的元素,而这些情感集中体现在各个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情景当中,人们借声乐这种艺术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和理想的抒发,所以在对声乐艺术民族性进行研究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中国声乐的民族性
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情感当中,中国的声乐艺术更加强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这是国民个体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从我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来看他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一般是结合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开展的,整个艺术作品也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够与受众者产生共鸣,也更容易感受到受众者。声乐艺术受地域性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这也是不同民族之间声乐艺术风格差距较大的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创作者和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会通过很夸张的形式表达多样化的音乐形式,这不仅提高了乐曲自身的感染力,也是其他国家声乐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将声乐艺术民族核心性的地位确立起来
近年来,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在这中间有人认为是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甚至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玷污,但从客观层面来讲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从当前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声乐艺术的起始、发展以及当前的世界性传播都是在其民族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以民族性为主线发展起来的,并没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脱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虽然在气息、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融合了现代化的元素,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出民族性的地位,将民族性作为声乐艺术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三、我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
(一)声乐艺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可以显示出我国的民族特性
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地区、民族和国家所创作的精神财富,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性的文化艺术资源。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是部分国家和地域的,是一种跨越民族和种族的艺术形式,从其未来的发展性质来看,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环节,而当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我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由于各国家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相互冲击,使得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在世界声乐艺术当中十分明显,这是发扬我国声乐艺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应该融入先进的外来文化元素,将我国声乐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凸显出来,显示出我国的民族特性,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
(二)我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要点
1.声乐艺术的传播要选择交流、切磋的平等方式我国的声乐艺术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其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和历史内涵。我们的每一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对声乐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传承,在这一艺术形式当中所蕴含的艺术形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是一个民族的魂和气节的艺术体现。当前的文化环境是多元性的,在这个多元性的文化环境当中,我国的声乐艺术与世界文化之间是平等的、独立的。因此,我国声乐艺术世界性传播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音乐理论和声乐技巧,也不能用他们的观点和知识去衡量我们的艺术价值,而是要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声乐艺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相互交流与切磋的方式,将我国的声乐艺术向世界进行传播,进而实现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意大利声乐艺术在世界上是非常著名的,其之所以能够被世界所接受,主要是因为科学与先进的发声方法,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予以否认的。而我国的声乐形式距今也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其中必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见,对于音乐艺术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是平等和独立存在的,他们不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高低之分。音乐是一种精神食粮,世界各国的音乐人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都会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融入到音乐当中去,在融入的这一过程当中就可以看出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科学性和不断创新性。2.声乐艺术的传播要融入世界文化的艺术形式我国声乐艺术在世界性传播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声乐的世界性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将民族的唱法唱到世界中去,也要将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艺术形式唱到世界中去。意大利声乐之所以被世界认可,被世界人民传唱,主要是因为意大利有一批伟大的歌唱家和作曲家,他们创作并传唱了大批的经典歌剧和艺术歌曲,丰富了声乐作品的风格和内涵。这是意大利音乐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所以说我国声乐的世界性传播也应该如此。目前我国的声乐艺术已经具备了可以向世界传播的条件,其中宋祖英、杨学进等优秀的歌唱家走向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们的音乐作品逐渐被世界所熟知,中国的声乐艺术也因此被世界所熟知。当前我国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声乐艺术形式应该再接再厉,认清当前的形式,将中国的声乐艺术发扬光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声乐艺术应该在继承原有民族性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国家优秀的艺术精华,建立新的声乐学派,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声乐的世界性传播。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这种艺术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和审美价值。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需的条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声乐艺术首先是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在民族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它的发展要与时代接轨,要充分地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精髓,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
注释:
[1]齐迪,刘叶波.浅谈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4):75.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的现象。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过于强调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音乐专业就是唱歌、跳舞、弹琴,对于能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理论学科则轻描淡写,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方面始终摆脱不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出现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尴尬局面。殊不知,要想在技能上有所突破,除了勤学苦练掌握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掌握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形成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持久的音乐行为变化过程。而学习方法是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与音乐技能转化为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过于陈旧,认为学习中音史死记硬背即可。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前突击复习。这种心态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缺乏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音乐人类学的多维角度出发,透过我国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的现状,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点渗透到中国音乐史的教授与学习中,旨在用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多元音乐文化思维框架来构建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动力,推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及发展
在西方被称为“Ethnomusicology”的音乐人类学是一门起源于欧美的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文译名为“民族音乐学”。20世纪中期由美国人类学家、音乐家梅里亚姆(Alan.P Merriam)最早提出,早期名称为“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把音乐与人类学结合起来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人类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所关注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而是以音乐为研究主体,在对音乐艺术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提出了音乐”是什么”的概念,对音乐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阐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旨在更好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和音乐行为。1980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音乐人类学随之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涉及到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发展各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已逐步取代了20世纪初以”欧洲中心主义论”的单一观念,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在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音乐人类学把音乐艺术置于历史、社会等生活环境中,打破了西方传统的音乐学理论界限,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角度关注音乐文化的人类性。在立足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音乐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把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
随着文化人类学思想的渗入,音乐人类学家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价值研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对音乐自身的研究,重视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为音乐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音乐学的蓬勃发展,让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两学科相互取长补短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音乐人类学家开始探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尝试着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多文化、跨文化的音乐教育,这一做法对于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普及,众多国外学者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是受音乐人类学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他们将音乐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投入历史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在多样化的背景中感受音乐教育,重视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音乐教育研究。上世纪50年代,英国涌入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各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使其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所提到的:“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学家、教育学家要立足于21世纪,面向世界,用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思维模式,来发展音乐学科。很多国家面对这一国际潮流,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然而纵观今天的高师音乐教育,不难发现:中国至今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一直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加西方音乐的传统模式,欧洲中心主义论一直占据主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必须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音乐发展特点、中国音乐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关注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放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趋向于把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用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
二、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现状
《中国音乐史》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它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将每个时期颇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及重大的音乐事件等史实贯穿起来,使学生在纵向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横向挖掘蕴含在音乐史内部的文化价值。正如德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布洛克豪斯所说的:“音乐史研究的对象是音乐的历史,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定迄今为止还未被音乐史学家严格地遵循过。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是因为人们……在讨论历史的联系、各种关系和条件时,必须考虑到音乐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0)但是目前,中国音乐史在各高师院校中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世园会;跨文化;发展;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48-02
一、世界园艺博览会文化矛盾与冲突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互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跨文化”。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概念很陌生,其实这种传播方式在很早以前就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唐三藏取经,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等。大众在参与这种交叉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时, 不仅要掌握自己的文化符号,并且也要了解如何针对对方的符号进行解码,这样的互动关系才能有效的进行,才能维系社会结构的协调和平衡发展。跨文化传播的源起不仅仅简单的学术交流,还同世界格局,文化霸权,全球化融合等全人类的进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换种说法,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目的就是调节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的冲突和矛盾,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世园会文化作为一种世界文化,是具有跨文化传播现实特点的。西安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园艺文化在中西方甚至是社会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东方的园林艺术成功的融入世界园艺文化,在这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成为世园会文化主要的传播形式。西安世园会从“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园艺文化进行了当下最好的阐释。更是对相互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有效的促进。
二、文化背景下的冲突
(一)文化价值的冲突
在十九世纪早期,人们为了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所需进行物质交换,形成了集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要求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要求商品种类的多样化。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人文气氛越来越浓厚。类似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定期集会的雏形就起源了。人们逐渐脱离了单一的商品的买卖功能。将简单的商品买卖逐渐发展到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的重点也开始演变为技术的交流,文化的互动,文明的融合,理想的期盼。
但是在20世纪初,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导致各种矛盾迭起。为了控制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频率和保证水平,1928年35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对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做出若干规定,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要有主题,展示时间规定不超过6个月,由法国政府代表发起成立一个协调管理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国际组织,并负责起草制订《国际展览公约》等。
现如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在亚洲举办,其中日本先后在大阪(1970年,1990年)、冲绳(1975年)、筑波(1985年)等地举办。韩国在大田(1993年)举办过一次。中国也已经成功举办了“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标志着世界园艺博览会越来越全球化,不再集中于欧洲发源地。走向了亚洲。每年举办的规模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全球参与其中。更体现了文化的跨形式的传播。
(二)园艺格局的审美冲突
而世界园林艺术在最早是以欧洲为发源地,所以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欧洲园林艺术和集市文化。总的来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审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所在。是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对于由欧洲发源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有了中国园林模式的加入,更能体现其多元化。而欧洲园林的布局多强调有序严谨,反映了其审美理念。例如法国庭院自16世纪以来,都采用了严格的对称形式。其欧式风格和中国的意境审美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
作为世界性的园艺博览会,文化的融合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口号融合。举办的城市在变其内在的寓意就是将世界园艺文化通过实用艺术的造型中进行相互的交流。既然是世界的文化,就是包容和接纳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文化的融合才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
(三)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今天的世园会与卫星电视、互联网、好莱坞、可口可乐、NBA、迪斯尼、摇滚乐等文化产品纠合在一起,在全世界涌动咆哮,成批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闯入各国的精神世界,对许多民族的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西方的全球化发展如同修整器一样, 想要把世界多元民族文化“修剪”一致。虽然各种民族文化都不甘成为弱势文化,想维护自己的本土文化特征。但是面对文化霸权的不争事实,难免会束手无策。全球化产生了互不相同的,甚至于是相互矛盾的影响。由于大众文化所特有的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易接受性,一种主体文化一旦占有统治地位,就会使文化的多元性受到极大的伤害么?其实不然,虽然全球化的压力侵蚀着各国的文化格局,但是这种压力实际上也是在推进更具有本土色彩的文化发展。
三、现代世园会的共存与融合
(一)“发展、融合”是目的
互动推进发展,融合实现跨越。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以整体的整合为发展规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世界性的文化盛会,我们要在文化上进行互动,互补,而非替代,灭亡。中国对世园会文化的选择和融合,正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大同思想。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发扬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世园会运动发展趋势可以发现, 过去一味追求高水平的西方园艺集会, 逐渐开始重视群众性世界文化融合。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二)“以人为本”是原则
世界园艺博览会被誉为世界园艺文化和园林科学的“奥林匹克”盛会。从根本上讲,世界各族文化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虽然文化的形式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技术的交流发展。西安世园会重视科技和绿色环保理念的结合,重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提倡包容文化思想,长安塔就是很好地例证。世园会文化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每个参展国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向全世界展示各自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四、世园会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随着科技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逐渐走向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重要, 世界文化不再是单一的各自领域的独食, 而是要在相互影响下跨出自己的界限,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而我国成功举办世园会,不但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是从另一方面抵制单一的文化传播,加强多样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发展,融合”的原则。
园林艺术作为园艺文化的盛宴,努力一直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力量是科技的发展,使世园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使各国人民在认可西方文化主导的同时逐渐地将其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意识。
首先,世园会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虽然它起源于欧洲,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各个国家举办,无论是场馆修建、青年志愿者、花卉展览、城市规划、艺术表演、赛事转播都成为宝贵的世园会文化遗产。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在此之间的文化交流,经验积累,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其次,跨文化传播方式是世园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世园会文化是超越国家界限,超越不同民族的文化界限,是世界性的文化。现代举办世园会不再像上世纪,仅限于单线传播,现如今我们的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2维,3D时代的开启,更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融合的速度,传播的空间。只有东西方相互融合,各民族不断学习,才能使一种文化现象可以永远的发展下去。
五、西安世园会与世园会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融合
(一)西安世园会发扬唐代文化与中国古典建筑
西安世园会为了彰显唐代文化的精髓,在场馆的设计上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韵味,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馆内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宏大,又有江南园林的灵修精美,不同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千古盛世文明。例如世园会分会址―中国唐苑,是目前陕西省乃至国内最大的盆景园艺博览园。为了传承和弘扬唐汉文化,促进中国赏石文化和盆景艺术的发展,唐苑建造的“唐风”盆景将会永久保存。西安本身就是唐代建筑的集大成者,此次承办的世园会,更是在西方人翘楚渴盼中,凸显自身的历史特点,建筑韵味。
(二)西安世园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象征
2011年对西安来说,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这一年,世界之花在“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绽放,让古老、传统、厚重的历史古都,变得年轻、时尚、富有激情。世园会不仅是一场为期6个月的园艺博览会,世园会带给西安更多的是“后世园时代”。世界园艺博览会恰似一个契机,引导西安这样一个地处西北的内陆城市与国际接轨。亦使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为世界所瞩目。抓好世园会后的机遇,西安将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我们在同一个天空下创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将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实现理想的起始点聚焦于世界园艺博览会。
参考文献:
[1] 2011西安世园会多项展览在中国唐苑举办[J].花木盆景,2011(4).
[2] 杨亚洲,徐婷.沈阳世园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
[3] 黄倩妮.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跨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世界,2009(6).
[4]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带来的挑战
高校音乐教育,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理念、内容为教学指导核心。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校音乐的教育中,传统音乐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甚至遭受一定的的排斥和否定,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西方现代音乐的教育中,未能将教育范围延伸,仅仅停留在印象派风格上,教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在我国现代音乐的教育中,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缺乏专业性的教师,使现代音乐文化成为了一种点缀,使高校音乐教育停滞不前。
(二)世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挑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以共存的方式相互融合,音乐以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世界各类音乐都要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方式实现彼此间的共生共长,要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在保留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同时,不断吸取外方音乐文化的精髓,要在相互融合和竞争的关系中实现本族音乐文化的大发展。
(三)各学科综合知识带来的挑战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态向另一种艺术形态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兼容性,这决定着音乐教育内容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只注重音乐教学的本身,忽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使音乐教育一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四)现代教育观念带来的挑战
现代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在变革,强调高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活动性、研究性、建构性、生成性、创新性。然而一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高校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要求,忽视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受到压制。
(五)高校学生就业形式带来的挑战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需要毕业生自身知识文化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而现今高校音乐教育设置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无法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导致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渺茫。
二、高校音乐教育应对挑战的措施
(一)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为基础,实现音乐教育范围的拓展和延伸
在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中,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推行的主要方向,转变以往对待传统音乐不屑一顾的态度,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重视传统音乐、器械的教育和指导,实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同时,增设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课程,为学生创建探究中西方现代音乐的平台,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充分了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在五彩缤纷的现代乐坛中感受音乐的多姿多态。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化
面对世界音乐多元化的趋势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直面应对世界音乐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新时期高校的音乐教育,要以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为基础,以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全新的教学结构的为条件,实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三)整合知识内容,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现代高校音乐教育,要以音乐知识为主,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辅,使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高校音乐教育要借助各学科知识的独特优势和内在关联来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联系,实现人文、社会、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四)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实现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改的内容为教学基础,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创设各种情境与活动,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实现学生个性差异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开发和培养,实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提高。
(五)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就业率
多元化(Pluralism)与多样性(persity)这两个英文中完全不同的词,在中文中常常被并用、混用乃至误用。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这两个概念,其目的并非想厘清它们在语言修辞层面上的语义歧义,而是希望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化的政策选择进行一些思考。
多样性(persity)一词,在生物学或文化人类学中十分常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现实,通常是由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所造成,并随着全球各地人们交往活动的增多,交往速度的增快,即传播活动的迅速拓展,而日益为人们所感受和了解。这两者之间时有冲突:人类具有超强的传播和扩散能力,可以借助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所引起的科技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其后果经常是各种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过度消耗了环境资源,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受难以逆转的破坏。然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可以被看作是与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的互动过程,因为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常常也意味着对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从而最终导致他们核心生活方式的改变。[1]
单纯从原有物种多样性的保存或原有文化多样性的延续来看,传播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因素。它可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或者强化了物种竞争,使强者更强,弱者衰亡。自然界如此,文化发展同样如此,欧洲人占领美洲,促成了当地土著文化的式微即为一例。[2]人类学家蔡华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的纳人文化,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有力证明。[3]然而在谈到纳人的未来时,蔡教授却担心这个不到三万人的文化也许最终会毁于艾滋病,或者像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一样,年轻人为现代文明所吸引而“集体出走”或“背叛”。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多元竞争,适者生存的法则。大量的物种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了,同时出现了新的、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但是人类的在这方面的破坏力远远超过自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物种消失远远大于以往。即使不考虑类似原教旨主义的生态保护理论,[4]而仅从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看,大量物种的消失也依然是真正的遗憾:或者我们没来得及在物种消失之前发现其可用之处,或者大量物种消失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危及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也同样观察到了弱肉强食法则的作用,而弱势文化的迅速消亡对所谓强势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与上述自然界中的例子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在谈论多样性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状态,而更重要地是强调对多样性的关注、发现、保护和再创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5]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对于人类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那样是必不可少的。[6]1998年斯德哥尔摩“文化发展政策政府间会议”的报告中也规定了尊重各种文化的义务和各种文化被其他文化尊重的权利。[7]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显然不能接受文化专制主义要求边缘文化适应主导文化的立场,也不应简单地采取文化相对主义容忍但漠不关心的态度,而应当如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并不是我们必须互相爱对方,或者争个你死我活……而是我们必须互相了解,并以这种知识与对方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必须学会领会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正是在这方面,加强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使用这种多样性,利用对多样性的研究。”[8]
多元共存被联合国确认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新的合适立场。多元化(Pluralism)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名词,它意味着多种利益集团、政治力量、决策中心的共存与相互制衡。多元化之所以产生,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压倒一切其他力量的绝对权威;其次是因为存在着鼓励多种权力参与竞争的机制。多元化即多元共存,所表达的不仅是差异,还包括接触、卷入和参与。[9]多元共存很清楚地避开了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它不是容忍和漠不关心,也不是实质上同化少数民族文化或把少数民族文化拖入“主流”文化的托词。创造性的多元共存包括多种文化群体积极的和动态的共存,把当地社会环境和公共活动领域相结合,允许创造性地接触和转变。[10]显然,多元化和多样性都强调了差异性的必要和权利。但多样性更表现出对文化历史性差异的尊重、关注和保护,而多元化或曰多元共存则带有未来眼光,强调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不同文化依靠其自身的竞争力,接触、卷入和参与与其它文化的共同竞争,争取成为未来多元共存世界中的文化一元。多样性意味着一切文化形式,例如像纳人那样奇特的文化形式。而多元化作为一种理想,并没有保证所有文化的安然无恙,而是期待着文化本身的竞争力,或者某些促进接触和参与的机制的建立。
就目前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借助于媒介技术的强大支持,由西方文化工业所造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表现形式无疑是相当具有竞争性的。在此背景下,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有著名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应该并行不悖。[11]还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关系,而是并存、互补和互动的关系。”[12]对此,笔者想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深化讨论。
首先,与文化产业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工业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没有进入文化的范畴,但却进入了文化多样性的范畴,并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标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7月草拟的《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指某一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整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除了艺术和文学以外,还包括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多样性”指社会和社会群体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方式。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在其特性和文化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为人类文化遗产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保护、弘扬和传承,而且还表现为世界各地随时都在以各种方式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所生成的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术语“文化产业”指产生上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13]
文化产业或曰文化工业这个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一些国际文件中时,就引起了一些西欧学者的重视,并进行了被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4]尽管欧洲委员会的专家和顾问们很早就确认“今天的文化普及是通过‘文化工业’的中介”,但文化工业从概念创造、编辑、推广、扩散到销售给消费者等不同阶段,都越来越和国际市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并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市场高度发育的语境中文化的角色与表现形式。虽然“文化工业”在工作组织形式、产品形态和内容的构成特点、制度背景、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受众进行不同定位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产品投资来实现资本的盈利。这个概念使它事实上忽视了非西方世界中更具普遍性的现象,即诸多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非以“产品与服务”的形式存在。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区域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未能像少数后工业国家那样,充分地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存在并且传播,文化多样性才成为一种现实的忧虑。[15]
据报道,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乡美誉的山西曾经拥有52个地方小剧种,但目前,除四大梆子外,仅剩下28种。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录音录像资料。在西藏,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曾是指定迎请班禅时跳谐钦舞的村子之一康马县郎巴村,会跳这种舞的只剩下几位老艺人。在四川,曾经是长江魂魄的川江号子,如今几成落寞的千古绝唱。[16]事实上,大量民间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表现形式,在未及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流通的“产品与服务”之前就几近湮灭。或许及时进行文化产业化改造是保持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方式,如以丽江古乐的开发为代表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但是不是能够对所有传统文化都能实现盈利性的商业开发?即便可以,这种开发是否真正有利于文化传统的保护?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人类文化最核心的存在方式是文明代际传播的自然延续过程,是文化社会属性的体现。而文化产业的概念突出强调的是文化的商品属性或曰利用价值。从文化工业的角度界定文化,事实上夸大了大规模生产、复制与扩散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无助于提升文化活动的精神价值,更无助于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目标。因此,在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公约》草案中也“注意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这些进程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对多样性构成威胁,并有可能造成文化表现形式的贫乏。[17]
在当今世界中,覆盖范围包括磁带、书籍、电影、广播、电视、报刊、摄影、艺术复制品和广告以及新的视听方面的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工业”已经构成国际文化交流的主流,并因其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而成为各国外交中的主导因素之一,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中的一部分。而这种战略考虑显然不能完全用产业、市场规则来计算或主导。法国自1979年以来就试图在重新调整对外关系的设想中掺上“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文化将和政治经济一样,成为今后国际关系的构成要素。而“没有人不承认法国的文化工业产品在承受着众所周知的扩散不足的痛苦,这是缺乏适应能力的结果。”[18]他们批评法国文化工业生产分散、组织松散、投资能力薄弱,法国文化产品在全世界的经济扩散还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手工阶段,手段陈旧过时,商业上没有利润,文化上没有旨趣,影响范围小等等。因此在各种谈判和宣传中一再强调法国的“文化特殊性”。实际上,所有这些批评都同样可以用来描述中国的文化工业,甚至更有甚之。因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既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中国就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通过产业化的大众文化和真实的民间文化的交换,显示现代文化与伟大传统之间的联系,以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来思考民族身分和民族大众文化的形成,提高本国文化的竞争力,在国际性的接触、参与中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多元共存。
文化产业化发展当然是要面向市场。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完全依赖市场,取消国家干预,是否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曾指出:“全球化具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经济规则——这些规则围绕着公司的开放、取消管制和私有化而运行。”[19]这些规则所造成的可见结果是全球媒介市场被规模庞大的跨国商业媒体集团所控制和瓜分,他们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国家主权,并限制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进入媒体市场举步维艰。研究表明,一些第三世界的观众更喜欢当地节目,但实际播放的大部分电视节目却是美国制造的进口货。因为当地狭小的市场、高制造费用和融资困难使得进口货比购买同质量的当地产品要便宜75%到95%,而且当地的广告商常常更喜欢外国制作的节目。[20]全球传播的商业本质足以使我们看清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传播自由的意识形态口号背后毫不掩饰的利益追求。面对这样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助国家力量,通过进口限额、补贴补助、区域联盟、节目改编以及其他种种措施,为本国的文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政策扶持本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仅仅是参与国际文化多元共存竞争的一个方面。它虽然重要,但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来说显然不够。作为一个文化大国,需要对各种尚未或无法进行产业化的传统文化进行及时的发掘、整理和保护,这既是国家政策公共性而非单纯商业化选择的体现,也是从长远来说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明智选择。所以,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潮流、趋势,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但又不能完全让文化遵从纯粹自由主义的市场规则。这除了有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提高自己软实力的考虑外,还涉及到一个基本常识:有时暂时缺少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的恰恰是文化中的精华、优雅或微妙之处,因为优美、精致与商业价值本来就不是同一类概念,无法相互衡量、比较、印证。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谈何容易,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讲,顶级的中国书法作品也不过是鬼画符;中国的旧体诗词他们也无法欣赏。如果按产业化的规则,它们的价值还不如《木兰》动画片。 此外,我们也无法断言文化不应具有教化功能而只是娱乐的工具。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众或曰顾客需要培养、教育,他们的品位、审美观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在中文语境中这正是“化”的原意)。回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门初开时,电子轻音乐便是时髦的象征。曾几何时,中国“中产阶级”的家长们不是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钢琴了吗?文化是需要扶持的,高雅或独特或清新都是有代价的。要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传统文化,都不能斤斤计较一时得失,或完全委诸市场。有时文化的完全产业化就如同让禾苗与野草去公平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文化的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但是在国际传播的现有态势下,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其永久的魅力而不是沦落为历史的追忆呢?产业化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剂良药,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发挥其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审慎的策略选择。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2]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文化产生的原动力在于人类天生的创造性及人类群体适应和改变生活条件的能力。文化间的传播、碰撞与交流,也许更有利于激发人的灵感和潜能,从而产生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
[3]蔡华,北大人类学教授,著有《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纳人》(A Society without Fathers or Husbands - the Na of China),其所研究的纳人文化通常被称为摩梭人文化,以母系走婚制闻名。对他的工作,法兰西学院社会人类学所创建人列维-斯特劳斯曾无限感慨地说:“现在纳人在人类学典籍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4]如法国前高教部长Luc Ferry教授在其《生态新秩序》一书中(Le nouvel ordre écologique, Grasset出版社, 1992)便认为出于人类的利益或审美观所进行的环境保护只是生态主义的最低层次,而真正的生态主义意味着人只是与各种动物、高山、森林、河流等完全平等的一个个体,拥有完全平等而非更高的权利。法国学者Michel Serres更是直接将自己的著作标为《自然契约论》(Le Contrat Naturel,Flammarion出版社,1992年),主张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主体一起签订一份自然契约,互相尊重、互不相扰。
[5]同注1,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6]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初稿,第2段,portal.unesco.org/culture/en/file_download.php/5ba882c9bacb1cec731aead224cc9bc1cultpconv_avprorev_ch.pdf
[7]同注1,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8]Clifford Geertz, “The Uses of Diversity”,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p.26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1986.
[9]Diana Eck,“合众为一:一个新美国”,选自Humanities,9月/10月,2002年。转引自《交流杂志》usembassy-china.org.cn/jiaoliu/jl0304/hehe.html
[10]同注1,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11]葛剑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应该并行不悖”, 中评网,2005年3月23日,17:16:30, special. Dayoo.com
[12]熊澄宇:“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多样化”,在2004北京论坛上的发言,另见中国网,china.org.cn/chinese/zhuanti/beijingforum/651987.htm
[13]同注6,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初稿,第2段,portal.unesco.org/culture/en/file_download.php/5ba882c9bacb1cec731aead224cc9bc1cultpconv_avprorev_ch.pdf
第39-42页。
[14]【法】阿芒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11页。
[15]傅谨:“《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中国的国家立场”,《博览群书》2004年第10期。
[16]《音乐周报》,2005年7月1日,第24期,总1100号,头版。
[17]同注6,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初稿,第2段,portal.unesco.org/culture/en/file_download.php/5ba882c9bacb1cec731aead224cc9bc1cultpconv_avprorev_ch.pdf
第12段。
[18]同注14,【法】阿芒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