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档案管理基本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基本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第1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适应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92-01

1.加强人事档案收集与创新档案内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丰富人事档案内容和开展提供利用工作的根本前提。在收集干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经常性、定期的材料收集和补充工作,及时与各部门联系,要求他们定期送交档案材料。对缺少的材料要善于联系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及时追补和不断充实新的资料。

2.变“被动保管”为“主动服务”:围绕医院人事工作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档案工作的服务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主动提供利用人事档案。服务观念即从被动坐等上门的接待方式,逐步走向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努力开拓档案利用的新途径。时效观念即医院参与医疗卫生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档案人员要树立效率观念,在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为医院竞争服务。价值观念即医院人事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的作用,特别是人才就是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发挥作用,就能为医院创造效益。

3.管理方式由静态管理转向全面动态管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及时补充体现个人特色和时展的新内容,增加一些反映个人特色的内容,可以是诚信材料,如病人满意度,也可以是德、能、勤、绩的考核材料,还应将涉及本人的学历材料、专业技术职称材料、奖惩材料、党团材料、工资情况等及时归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动态管理,即通过查阅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当事人所有的信息,并能查到当事人某一阶段的真实情况。

4.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近年来,随着医院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操作”、“立卷归档”的工作模式和“重保管、轻利用”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这就要求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置、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等活动中,利用计算机将干部档案资料整理、分类、排序输入电脑,使档案据化、信息化,在档案的借阅、查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化操作。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数字化,充分发挥软件的查询、搜索、评价等功能,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为医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信息基础。

(1)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干部档案资料整理输入微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使干部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在档案的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化操作。同时,档案的数据系统建成后,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履历等固定信息,而且可以记录干部职级、学历、工资、岗位变动等动态信息,一旦干部基本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准确地将最新信息录入微机,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2)建立干部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自动化管理。适应人才流动的需求,为便于档案的查阅流转,可以将干部个人中能够公开部分的内容制成电子档案。该档案由主管部门制作并负责维护更改,由个人持有,用人单位只能阅读无法更改。个人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减少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

第2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1.1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其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国家经济的顺畅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具体体现。由于业务范围广泛,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涵盖多个领域,聚集了大批相应领域的工作人才。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和使用,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水平,推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是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通过一系列数量众多、内容宽泛的文档资料,记录了单位每一位工作人员各自成长阶段的基本情况、社会关系、学习、工作的经历、取得的荣誉和受到的惩处,集中反映了每个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

1.2 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作为事业单位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类社会活动正由传统的单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许多个人与工作单位间的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由于追溯时间跨越幅度大,单凭个人记忆难以明确,同时也缺乏法律效率。而人事档案记载了当事人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工作阶段的主要情况,附有大量原始记录,可以作为解决矛盾冲突的重要依据,对于捍卫工作者个人合法权益极有帮助。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事件更迭更加频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是为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可靠信息支持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秩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必要条件。

2 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对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极为匮乏。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动力,主动性不强,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2.2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由于缺乏重视,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人选安排上往往比较随意。档案管理人员主动性差,业务素质不高。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负责,虽然他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主动性,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成体系的专业培训学习,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工作很难到位。

2.3 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有待健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现有的少数制度陈旧落后、呆板僵化,漏洞很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的工作要求。此外,制度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主要表现。

2.4 人档分离、弃档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当人员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时,如果相关制度规范、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就会发生人档分离的情况,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就会发生弃档现象。

2.5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以网络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为特点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3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现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也应用了新的方法,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在这些新的趋势的影响下,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在不断地完善,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所以,应该对这些新的趋势进行分析,才能确保企业中人事档案管理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企业的文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分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不同层次的价值评估政策。

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管理中,一般都是定期对人事进行考核,现在,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人力资源考核评价的力度,将原本单一的考核体系转变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使考核体系朝着全方位、多领域的角度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分析个人的素质,同时也要注重其对企业的绩效做出的贡献,将个人的成绩与企业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三)建立以绩效为方向的薪酬回报机制。

在企业内部,一定要完善员工的薪酬体系,运用薪酬来激励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的态度和能力作为薪酬回报的基础,强度个人力量与团队力量,强调企业内部合作的机制。

(四)将职业化作为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业化指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能够自觉地遵守值得规范,能够按照职业规范的内容去管理。

2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的服务意识薄弱,没有上进心。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比较陈旧,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创新管理内容,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型的工作。

(二)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他们都是进行单独管理的,各个部门没有加强沟通与合作,但是,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相对独立的,二者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管理,不能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三)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的约束。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认识档案管理比较混乱,而且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实现档案管理,档案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3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一)企业内部要强化服务意识

在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工作态度,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强化服务意识。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要强化合作意识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协作,实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详实的资料,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据可依。

4结语

第4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一、基层党校教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教务档案管理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教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认识,各科室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规范,有些科室只重视纸质档案,而忽视其他介质档案。而且,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不再限于课堂讲授,还广泛开展了公开课,论文研讨,下乡调研,教学互动尝试等活动,所形成的教学档案数量增多,载体也日益多样化。

(二)档案管理内容缺乏系统性

开办党校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我党理论和工作的宣传以及对党员进行党性知识教育,党校教育的结果应该被记录在案并且形成系统,有助于党校进行教育总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些班次的材料在办班结束后没有及时移交给档案管理人员或因种种原因不慎丢失;有些教师科研成果,只报送论文题目,没有按时把科研成果复印存档,导致工作衔接不到位,造成科研成果丢失;有些党员教育工作你开展得很好、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教育总结资料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资料被保存下来。

(三)档案管理信息缺乏共享性

保守秘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党校教务档案中包含了大量党校学员的个人信息,这些是必须加以保密的档案内容,但党校教务档案中也包含了很多可以被利用与其他党务工作中的资料,例如对学习班教学效果的总结、党校开办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等,这些资料如果能够被有效利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党校的办学效率。

二、加强党校教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建章立制,规范教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制度

进行党校教务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建设,以健全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制度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党校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做的是,在《档案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结合新的管理方式,档案网络信息化的要求及学校当前实际,制定和完善教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员学籍档案、科研成果档案、基层党校活动档案以及其他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特别是要制定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并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使档案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二)更新观念,努力实现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各级立档单位所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正逐步取代传统载体的纸质档案,档案是否有能力接收和安全保管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等新型载体档案,已成为衡量档案事业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档案信息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学校的档案工作者要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切实领悟到教务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观察并了解到教务档案的应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自身的档案工作观念更新出发,将将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从手工建档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件”为单位整理教务档案,利用计算机录入教务档案信息,建立教务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络化管理和利用。

(三)严守秘密,处理好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在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档案工作的保密原则,完善保密制度。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所有权、隐私权的关系,档案的开发开放不能危害学校集体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教师和学员的合法权益,对教务档案中诸如有关教师基本情况,对教师的评价、奖惩情况,学员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应加以保密。要公开上网的,要经过学校认真审核。但对于那些可以及时开放的档案信息,也要及时上网,避免造成信息利用价值的损失,从而使档案的利用向广泛、纵深发展,实现档案信息交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服务,也使档案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事实上,党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对于其加强管理措施的研究也就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而以上仅仅只是对党校教务档案管理问题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并且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都还比较粗略,所以,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促进党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党校档案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第5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1.高校档案计算机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已基本普及,但对那些规模较小的院校来说仍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网上档案管理较其他网络产物还显得稚嫩、不成熟,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现状还不容乐观,有链接标识的档案管理仅占上网总数的百分之几,而与此相比,几乎每个上网高校都有图书馆的主页,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传统档案管理在宣传力度和服务意识上有一定欠缺;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应有的现代化意识和勇于开拓的精神;③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和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④高校领导部门对档案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不够重视。

2.高校档案计算机管理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2.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档案管理人员应从现在做起,改变现有状况,有关部门应及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上网等方面的培训,进行更新观念的教育,提高创新意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新挑战。

2.2制订规划,分步实施。高校应致力于计算机与网上档案资源的开发,服务于大众,重塑档案管理的良好形象,借鉴网上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有计划、分步骤、实实在在地下功夫进行计算机网上档案管理的各项建设。

2.3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在资金、设备、人才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证,努力办出富有个性、别具特色的计算机网上档案管理。

3.高校档案计算机管理要围绕服务开展

工作服务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一个没有实际服务功能的档案管理部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高校档案的计算机与网络化管理要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全面、更方便的查询服务,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6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作用;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以及奖罚情况进行记录和如实反映的重要管理工作。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它为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员工考核、人力政策和人事制度制定等工作上提供重要依据。

一、人事档案在人才使用中的作用

1.直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企业的人事档案是企业人才基本情况的真实反映。通过对人事档案的汇总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员工的数量、年龄、学历、工龄、专长等基本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也能够大体的反映和判断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通过将人事档案的动态变化与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一起进行分析,从而很直观的判断出那些方面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哪些方面的人力资源还需要加强和改进,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2.为企业用人选才提供真实信息。人事档案管理为企业用人选才和制定用人计划提供依据。对拟选用员工考察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一般都来自人事档案。在考察工作中,由于需要大量的考核记录作为依据,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需要利用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对员工的业绩、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人事档案材料如实反映员工的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个人素质、思想品行、业务水平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为企业选才用人提供重要依据。3.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人力资源配置是将人与物有效地搭配,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潜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处于不断地变化状态下,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可以通过人事档案来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基础上,也能够对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从人事档案中充分地挖掘每一名员工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使其在更合适的岗位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这对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

1.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虽然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会产生直接、明显的经济效益,故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及少数大型企业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背后的实际意义,从而导致人员配置缺失、设备配置不到位、档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2.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落后。在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所记录的信息一般不对外公开,而只用在本单位或者是上一级的人事部门,为他们查阅时提供方便。在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时也主要以人才在本单位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为主要依据,属于封闭式的管理形式。这种现象使人事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让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共享的目标有了约束,让人才配置和流动不够合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实际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一些企业相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以纸质档案和人工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工作效率低,档案管理质量差,档案信息有效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3.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人才资源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了企业用人方式的灵活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困难和挑战。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较为僵化、灵活性差,面对目前越来越灵活的企业用人模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无法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

三、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人事档案是企业用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企业管理者需全面重视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其作为企业发展重点工作,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增加对其的资源投入,从而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规范人事档案管理流程,以充分发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2.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需积极创新自身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并重视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加强各项人事资源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建立网络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企业需科学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重点加强对电子人事档案安全的管理和保障,避免企业内部人事档案资料遭到泄露和篡改。3.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系统、完善的制度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基础保障。企业应结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需求,对原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行为,落实人事档案管理优化措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良性增长。比如,企业制定严格的材料鉴别和调查制度,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保证材料齐全、目录的清晰和层次的分明,使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标准化。此外,企业需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4.充实人事档案的内容和时效性。加强人事档案的动态性管理,定期对原有的人事档案进行审核鉴定,剔除无保存价值的内容,补充新的内容,使人事档案的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如奖励惩处,评优评先,工作调动,职务任免,何因何果、完成任务总结,组织评价结论等。一句话,看到档案就如见其人、看完档案就能对其人有一个总体上轮廓上的把握,看完组织鉴定就能大致了解和掌握其人的本质特征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充实人事档案的内容。在原有档案内容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完善,将能够反映个人个性化的一些信息和材料补充到人事档案中来。另一方面,加强人事档案的时效性。把新产生的有关个人经历的材料有选择地及时地补充到人事档案中去,针对流动的人才,对他们的信息,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有效追踪记载,保证他们信息真实完整,增强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第7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制定统一标准并树立全局观念。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必须制定统一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程序标准。标准的实施意义就在于统一,要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统一要求,在制定各类表格的形式、纸张大小时要考虑到归档整理、装订、裱糊等问题;要树立整体观念,服从大局,用标准去统一行动,用标准去规范管理工作。特别要抓好学生毕业前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检查和审核工作,严把质量关,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齐全规范。

3. 健全管理制度。严谨、科学、完善、配套的学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协调、有序、正常地开展学籍档案管理的可靠保证。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鉴别归档、保管保密、转递送交和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照章办事。同时,各级领导应该把执行制度作为加强制度建设的重点来抓,使学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一样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4. 改进档案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院校改革力度加大,教学上推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靠人工整理、归档的档案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教学工作与建档工作同步发展,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努力充实业务能力,包括听、说、写、计算和具体操作能力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务处建立计算机房,引进复印机、打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使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毕业生资格审查、学位评审提供了翔实的档案材料,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学籍档案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档案资料查询等提供有效信息。

第8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中;贫困生;档案管理;新举措

1 高中贫困生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高中贫困生问题,不少高中都存在着家庭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学校的科学、公平的资助体系是为他们搭建继续学习的平台。而要想建立普通高中资助体系就必须重视高中贫困生档案管理与利用。

2 我校过往贫困生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现状

2.1 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缺乏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存在缺陷。有些是班主任直观判断和班级民主评议或以主观印象代替客观考察,形式重于实际,流程散乱缺乏制度性,标准不统一,主观性强,偏离了学生资助的本旨。此外,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家庭贫困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没有给予相关统一的规定,只凭借模糊的界定去审核材料,没有规范统一的衡量标准。

2.2 贫困生认定材料核查困难,缺乏真实性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由于高中档案管理不合理,高中贫困生档案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关于贫困生的各种第一手资料凌乱和不完整,缺乏真实性,这样既不利于对档案的查阅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也不利于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2.3 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对于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和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材料保存过程中,由于我校需要每一位高中贫困生每年9月份都要上交《高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高中阶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低保低收入证明材料及本人身份证和家庭户口本复印件等材料,这些存档的材料重复率高,不仅给学校存档带来巨大负担,也会浪费学校资源和空间。

3 探索我校贫困生档案管理与利用新举措

3.1 提高对高中贫困生档案管理的认识

为使师生了解资助工作要求,学校应注重业务培训工作。首先,我校针对贫困学生,开展了两次专题资助会议,通过宣传、咨询,使学生全面了解可以获得资助的条件及相关政策及流程,使学生能够详细了解我省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有关情况、操作流程、提交材料及相关注意事项,使学生不会上交无用材料或是错误材料,从而极大的减轻档案归类整理压力。

3.2 贫困生档案应客观真实,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

在全面开展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之前,我校向全校学生公布建档的要求及流程,并进行适当的宣传,聆听与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样不仅可以让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清晰地了解贫困生档案的意义和建立流程,同时也可对整个贫困生档案建立细则与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

3.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贫困生档案管理信息化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贫困生档案信息管理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扩大档案资源的利用范围和深度广度。加强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一个既方便又能控制利用的档案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使学校的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相通,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收集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档案资料服务更多的人。

4 我校贫困生档案管理与利用新举措下的状况

4.1 近年来我校档案利用基本情况

从上表中可知我校档案室2015至2016年圆满完成了各项贫困生档案接待利用工作,实现高效优质的接待利用服务。近两年接待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相应调卷数、复印打印页数也大幅增长,其中接待达1347人次、利用档案2222卷、复印打印1238页。近两年贫困生档案利用提高体现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档案的各种用途及优势,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4.2 档案利用量大,利用目的多样

从表中可知贫困生档案查阅人次均超百人,由于档案具有科学公正真实的特点,所以建立起的档案能够被各种教学研究所利用,因此档案利用量非常可观。首先贫困生档案可以让学校了解贫困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采取有效手段帮助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也能让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准确掌握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更好的制定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政策的运行效率,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学生有效获得资助。其次贫困生档案可以用在贫困生升学中,为贫困生升学铺平道路。

4.3 贫困生档案在社会方面的利用

高中贫困生档案可以为管理服务、为学术研究服务,其中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被心理研究人员用作分析研究素材。高校人员能够通过贫困生档案看到其中的吃苦耐劳的优秀学生,有助于选拔优秀学生,也有利于促进贫困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可以用来研究贫困生的教育与管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4 n案导向性作用强

档案利用真实可靠。因为是通过科学规划出的高中贫困生档案建立流程,在定性标准、定量标准,及根据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当前社会的消费水平及物价水平科学界定我校贫困生的划分标准线的情况下,使档案真实可靠。我校老师能够通过贫困生建档,实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经济困难情况、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品行及成长记录及贫困生接受资助的文件、心理变化的测试表、学习成绩表、品行进步的证明、各种获奖的荣誉证书等观察学生的这些变化,对教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4.5 新举措下取得的成绩

4.5.1我校立足自身实际,使资助工作初见成效。我校与上级资助部门和社会团体积极协调好作用关系,加强对助学金的保存和保管,专款专用,使资金用对地方,用对人,用对方式,防止私人挪用和占用。通过拓宽思路利用各种形式筹措资助经费,填补了各方面的开支,保证学校良好运转,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

4.5.2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资助工作档案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我校切实执行我市制定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其中规定,明确内容,责任到人。通过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纸质归档相结合的形式正确地把有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分类归档,坚持资助档案管理实事求是和集中统一原则,方便查阅和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同时通过所有资助档案都由专人负责收集、分类、装订、编号、保存等工作,加强了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谨防遗失。

4.5.3我校将资助档案管理纳入了中学生资助考核项目,通过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学期召开一次资助人员业务培训会或现场会,在明确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培训负责人业务以及通过现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开展贫困生咨询和帮扶工作机制,极大的促进了老师对自己班级学生的了解和沟通,促进了班级团结友爱良好风气的形成。

5 结论

建立健全高中贫困生档案的管理是高中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学校资助工作事半功倍的助推器,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健.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培养教育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2]张蕊.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年第15期.

第9篇: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底红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晋图学刊,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