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中医方剂学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方剂学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方剂学教学

第1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大部分人都以为数学与记忆遥不可及,认为数学只需理解,不需记忆,而忽视了记忆是理解的前提,也是学习任何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桥梁,数学一样不能例外。在数学教学中,讲究记忆方法,并正确对待记忆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注重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对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记”和“忆”,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求知欲,使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纯熟的记忆技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享受数学记忆的乐趣,进而轻松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知识点,以提高数学技能。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和我的学生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数学记忆方法。

一、理解记忆法

顾名思义,理解记忆法就是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记忆要求将教材知识点编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寻根求源,寻找规律,从而强化印象,加快记忆。数学教学中倡导理解记忆或无意记忆,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理、公式和推论等知识点及其灵活运用,并不要求学生教条式地背诵,而是要正确领会其真正内涵,从而强化理解基础上的无意识记。理解记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各种记忆方法都是建立在对记忆内容真正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理解记忆法既可作为一种通用方法蕴涵在整个数学记忆之中,也可作为一独立的记忆方法供学生使用,理解记忆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通过汉语言文字的特征对数学知识进行记忆。此法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谐音帮助学生轻松识记,特别用于易错、易忘、易混淆的知识。如,我的学生在学习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后,总是忘了它们与90°、180°的对应关系,于是我就教他们用――“小(90°)鱼(余)大(180°)补”来记忆。再如,在背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4时,可以编成一个谐音顺口溜:山尖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五,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中,我和学生一起把正方体的展开图归纳为“一四一型”“二二二型”“一三二型”“三三型”四种类型。为了轻松记忆,我们一起运用了谐音记忆――“做事要一是一(一四一型),二是二(二二二型),如果你要一三二(一三二型),那就该扇(三)两巴掌(三三型)”。向以上一样,此法虽然诙谐好笑,但有助于学生在愉快一笑间永恒记忆,轻松再现。

三、归纳记忆法

此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所学的内容归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前四类包括公市制和换算。第五类包括世纪、年、月、日、分、秒极其进率。这样归类能够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四、歌诀记忆法

此法与谐音记忆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求将数学知识和操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编成顺口溜,再辅以节奏和强弱,让学生快乐记忆。如,在总结几何问题的辅助线添加时可形成如下口诀:“等腰/三角形/引三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切两圆/公切线,相交两圆/公共弦。”这样,就可让学生在音乐美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感受记忆的魅力。

五、比较记忆法

此法旨在可比的基础上,对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性质等进行比较记忆,从而进一步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如,初中相关的函数知识学习完后,可将各类函数按定义、性质、图象进行列表比较,以帮助学生清晰记忆,同时进行知识的深化。通过比较了解事物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以强化记忆,同时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六、联想记忆法

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数学知识相互之间常常是彼此相联系的,事实上人们的回忆和联想如形伴形。而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记忆,既包含知识结构体系内的联想,也包括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跨越联想。运用此法由此及彼,特别有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开阔和方法的总结。如,由几何证明题中的线段倍分关系,可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定理。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感觉,特别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及各类思维能力的培养。

七、回忆记忆法

记忆包括“记”与“忆”两方面,记是忆的前提,忆是记的结果。心理学实验表明,回忆比单独、反复的识记效果更佳。

此法要求学生抛开课本和其他载体,独立回忆,以巩固记忆和知识系统化。要独立回忆,就需忆的线索、忆的导向。这就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简洁明快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让学生经常去回忆、去充实。我经常要求我的学生睡觉前对当天或更远知识的回忆。此法与联想记忆有相同的功效,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充分锻炼思维想象能力。

法无定法,记忆方法也一样,就以上各种方法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交融使用各种记忆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持久性,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花较少的精力记忆较多的知识,掌握更多更高的技能。同时别忘了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验,充分享受没有负担的“记忆”快乐。

衡量记忆的标准主要有三条:(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能只在记忆的敏捷性上下功夫,否则只能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要注重记忆的持久性,即记忆的牢固性,引导学生不断复习和巩固,使他们感觉到好的记忆能力与复习与勤巩固是分不开的。

教师的引导和举例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根据内容选择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可以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243-02

中医学目前仍是大多数西医院校的必修考试科目,其教学目的旨在使西医专门人才了解中医学科的基本思想、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这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的需要,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病种变迁,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点和在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康复医学、养生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在西医院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西医又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周期短,而且大多安排在第3学年,既无前导课的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加上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因此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对中医也就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和探讨。

1 中医学教学目前现状

1.1对中医学课程开设不够重视在中医学课程开设中,部分管理人员、教师重视不够,中医毕业实习取消,必修课转为选修课,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造成中医学课程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生今后临床从事的专业是西医,在工作中不会或极少涉及中医的诊疗。但有文献显示:西医各科各级医师80%以上临床使用中医药,75%以上的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原因出于临床的需要。因此,西医院校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国情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1.2学习兴趣浓厚但精力投入较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中医是有兴趣的,认为学习中医是必要的。下课休息时间,经常有学生咨询中医理论及治疗方面的问题。有调查显示,78.9%的学生认为,中医是有前途的;87.2%有兴趣学习中医;79.3%有兴趣或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上述数字是令人欣慰的,但同时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中医学应设为考查科目,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68.8%学生希望通过一学期的中医学习就能熟练运用中医诊治疾病,并普遍对中医学教学效果期望值过高。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使学生遭到挫折,进而灰心丧气,出现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甚至缺课。

1.3中医学教材内容繁多与学时减少的矛盾突出

现在通用的第6版《中医学》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和针灸等多门课程的合编或精简,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成了中医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版,这些内容在中医院校大约要花4年时间,上课时数不少于700学时;但中医学教学时数减少,授课学时由1985年100多个学时递减到现在的40~50学时,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尤显突出;教学中许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大多数学生对中医理论感觉接受与理解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课时安排少,通常理论讲完后,留给临床教学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就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也会产生反正学了也看不了病的思想,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4教学方法滞后目前,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遵循“灌注式”教学模式。缺乏课堂的活跃性,缺乏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过程,缺乏学生的积极性。而中医学是从实践中来,以中国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并认为天人相应。同时在讲授中医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深深印上了西医理论基础的烙印。所以,不能再以“灌注式”讲授中医学,这样学生理解不了中医理论,就会产生逆反、拒绝心理,甚则认为中医学是伪科学。

2 中医学教学方法探讨

2.1合理设置中医学课程提高中医学教学地位从中医药学本身的价值、医学发展的前景、党的中医政策以及国情看,西医院校同样有对学生进行祖国医药学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西医院校就应该将中医学课程统一为必修课,以提高师生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同时建议中医学课程的安排应在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内、外、儿科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后再开设为宜,这样有益于中医学的融会贯通。另外,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既要有充足的课堂教学时数,又要保证一定时数的临床实习,使学生深入中医临床第一线,亲身验证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及临床价值,使他们对中医药学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2.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中医学教学目的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西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根据学生的特点,从西医对中医的需要程度考虑,目标应定位在给学生以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阔思路,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因此,要求学生通过中医学的学习,能够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并能进行初步的辨证论治,具有一定自学中医的能力。

2.3充分理解教材精髓讲编结合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使用的第6版《中医学》教材,其“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的思路较前5版有了明显的创新,既结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点,又较好地展示和反映了中医学科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课时、临床教学特点,选编、重组、加工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用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经济、最实用有效的知识;本教研室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对《中医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时数。(1)将经络与针灸学合为一章讲授,仅安排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4个学时的见习课;(2)将中药和方剂两章化整为零,分为2部分讲授。将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方剂的基础知识合为一章讲授,时间为2学时;同时将中药、方剂各论的内容融入治法中讲授,安排2个学时;(3)将四诊和辨证合为一章讲授,其中四诊讲授理论课2学时,主要讲授四诊的主要内容望舌和切脉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辨证主要讲授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各占理论课2学时;再安排2次见习课共4学时。

第3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0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行化学这门自然学科的学习。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更加轻松、高效的进行化学知识点学习,无疑对鼓励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也积累了一些有助于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在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改革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在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改革课堂结构,在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点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之后让学生做练习题的教学模式,结果导致学生只能在理论知识水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而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要求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出调整,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知识点学习,也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有效进行课堂导入,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有效的对课堂导入进行设计,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始,就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的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而且能积极的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本人一方面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研究,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积极的融入学生喜欢的内容,进而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使W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积极的将课堂导入与课堂教学中要讲解的知识点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对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产生好奇心,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三、有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开展多种多样的授课形式,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就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单纯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会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的今天,学生机械的掌握知识点,势必会给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带来较大的烦恼。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与深入理解知识点,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讨论。本人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就会留出与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学生可以就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与教师展开讨论,也可以就如何应用知识点等多个方面与教师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之间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对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对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四、注重实验教学,提升学习时效

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对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有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重视。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并没有引起重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知识点学习,也产生了不良影响。新时期,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高度重视。

就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想要有效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本人认为其中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实践性强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想要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都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因此,教师就要对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引起重视。对于教材上要求学生需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教师都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实验操作拓展到课外,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五、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

第4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 词汇记忆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语言。要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一定的耐心,才能掌握丰富的词汇,它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可面对浩如烟海的数以百万计的英语单词,许多英语学习者望而生畏,把记忆单词比作“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甚至不少学习者死记硬背半途而废,最终也因词汇量不够而未能达到学习彼岸。下面介绍几种多年来在教学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有效有趣的词汇记忆的策略。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并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词中词记忆。即利用单词中的包含关系来记忆。可分为两种:(一)词中词(也可称母词与子词)有意义的包含关系,如:window(窗户—母词)同wind(风—子词)。又如:hear(听到—母词)同ear(耳朵—子词)。它们在词义上有密切相连的包含关系。同时,可发挥你的想象力,更有效地记忆。如:window一词可联想为要是没有窗户(window),风(wind)一来就会抖(dow)。hear一词可联想为竖起(h)耳朵(ear)就能听到(hear)。(二)词中词无意义的包含关系,如:away(离开—母词)与way(路—子词)。又如,heart(心脏?—母词)与hear*(听到?—子词),虽无共性,但只要找到子词,加上丰富的联想。如:只有一(a)条路(way)离开(away),又如:听到(hear)心脏(heart)在踢(t即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减轻记忆负荷。

二、变形记忆。即利用单词的外形特点及变形规律来记忆。可分为二种:(一)词性方面的变形,即由一种词性变为另一种词性,词义大致不变,也叫同根词。如:live(v.过、居住、生活) —life(n.生活)。又如:drip(v.使滴下) ?—drop(n.点滴)。可结合live a happy life和dripa drop of water联想记忆。(二)词义方面的变形,即英语单词开头、中间或末尾增减一个字母,有时词义明显不一样,有时仍有联系。如:good(adj.好) —goods(n.货物)。又如:bath(n..洗澡) —baths(v.洗澡)。(三)语法上的独特变形,包括名词的复数变化,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别变化,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变化,这类变化多数可利用顺口溜来帮助记忆。如:表示某一国人单复数变化的顺口溜是“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他国人加s”即中日(Chinese—Chinese,Japanese—Japanese),英法变(Englishman—Englishmen,Frenchman—Frechmen),其他围人加s(Germans)。又如:基数词变为序数词,可用口诀记,即一二三特殊变(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八去t(eight—eighth)。九除e(nien?—nintk),五、十二,换ve(five—fifth,twelve—twelfth),十位整数若要变去y莫忘i和e(twenty—twentieth),若是其他二位数,十位以上基数个位序(forty—one—forty—first)。再如动词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形可归纳为5种类型(A代表原形,B代表过去式,c代表过去词)即(1)AAA型(如cut cut cut)(2)ABB型(如bring brought brought)(3)ABA型(如come came come)(4)AAB型(如beat beat beaten)(5)ABC型 (如am was been)。如此归纳记忆可避免混淆,又可巩固记忆。

三、发音记忆。即利用英语单词的读音规律和英汉发音相似的特点来记忆,可分为三种。(一)读音规则记忆法,包括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re音节、哑巴音节、特殊读音。如give中i字母的发音不属于开音节。一字多音,如excuse与close中s的发音在不同的词性中的发音也不同。同音单词,如practice与practise书写和词类不一样但发音不相同。(二)英汉仿声记忆,包括同音同义词,如pingpong“乒乓”与fee“费”与它们的读音很相似。音译词,如motor马达与copy挎贝。(三)部分相同字母组合记忆法,如单词face、pace、place、race都含有-ace字母组合/eis/的读音等。

第5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欠佳的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些是有过打]:经历的往届生,他们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基础差,知识层次不一,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便成为中职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担任中职学校计算机号业课教学已有十多年,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结合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将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讲授法,化难为易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问内获得大量而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计算机这门课本身比较抽象.有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解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理解记忆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肓,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像力丰富”特点,将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表述得生动、浅显易懂,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二任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入到电脑,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将这些数据送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运算后再将结果返回到存储器中,最后南输设备(显示器)显示出来.控制器在整个运算的过程中都在发出指令,协调各部分的r=作。”这样的讲授,学生一定不会听明白.更不会乔懂。如果教师把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人脑中的信息由眼、耳、鼻等感官输入,相当于电脑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捕仪等)。人脑能够记忆并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电脑的“主机”。人脑中的信息要南口、手输,相当于电脑的“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把主机及内存比作人的大脑.书本比作外存.以此来启发学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形象地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这一如识点时,要求学生了解“于文件夹”和“父文件夹”的慨念。我们可以利用“背包——钱夹——钱”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钱是放在钱夹中的,所以钱是一个“文件”,钱夹是一个“文件夹”:钱夹又是放在背包里的,所以背包也足一个“文件夹”。但两个文件夹中背包是装钱夹的,所以它针对钱夹来说,就是“父文件夹”;钱夹是被装在背包里的.所以它针对背包来说.就是一个“子文件夹”。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我们除了可以这样举例讲解外.更好的方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新建文件夹”和“在父文件夹中建立子文件夹”的具体操作来理解“父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之问的关系。

再比如讲“只读存储器”和“读写存储器”时,可以用银行存钱、取钱来比喻读和写的区别。如此之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是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好讲授法,让理论教学摆脱填鸭式教学的老路。

二、现场演示法,化抽象为具体

理论课只用讲授法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如果纯粹足口头上讲解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烦闷,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对所学的知识也不好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演示法加以辅助,使之生动形象。

演示法是教师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和计算机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了让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发现、充分感知和理解这些材料,教师的演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颖生动的课件演示和示范.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好的演示,往往使学生过目不忘,有助于学生牢圊地掌握知识,激发其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刚进职高的新生毕业于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他们虽然上过信息技术课,但根本不熟悉计算机,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第一章时.教师讲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这些学生对“示器、主机、主板、CPU、内存”等名词模糊不清.教师不如把学生带到实作室,针对具体的部件具体阱解,这样效果会更佳。

同样,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时,我们可以用Flash做一个动态演示闭,将整个运算的过程通过箭头的指向一步一步地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物,学生也好理解。当然,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这个工作原理.教师还可以采取角色表演的方法:找5个同学,分别扮演输入设备(如键盘)、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再找几个同学来扮演数据,然后让这些“数据”扮演者在“控制器”扮演者的口令下进行移动。这样的演示方式,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进行学习和了解。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

三、实作练习法,化知识为技能

新课程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理论上泛泛地讲解,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听不懂。就如同学游泳,如果我们只在岸上学习游泳的理论、游泳姿势、游泳技巧,而不下水实践,那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计算机的学习也是如此。计算机学科以实践为主,上机时间占70%,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计算机的奥妙。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做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大家可能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规程,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而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也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自己动手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不会成为“口有理论.动手无能力”的“理论家”。

学生在学习五笔字型打字时,记忆字根困难.导致打字速度很慢,天天打字也会觉得很枯燥.慢慢地热情下降,变得不耐烦。为帮助学生记住字根,活跃气氛,笔者把字根表编成顺口溜。并将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有意义的寓言故事建立文档.然后要求同学们通过“打字高手”程序进行录入,并将结果同步显示。这样的方式,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产生了竞争意识及奋斗目标,原本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竞比,学生的打字速度有明显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化“学”为“用”

计算机课是职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都存在着“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识又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空间。

在教学Word“图文混排”时.考虑到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有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于是,笔者预先设置了任务: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张贺卡。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搜索各种资料与图片,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教师、查阅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如何在Word中捅人图片与艺术字、如何设计版面。

而在Excel教学中.笔者先请计算机班的学生帮班主任老师一个忙:在规定时间内,将班级所有同学期末考试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将计算机成绩大于95分的筛选出来.老师给予表扬:另外再制作一张课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马上积极行动。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我价值实现与内心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要做好作品的评价,评价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发表一下对作品的看法,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再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同样,在教学Powerpoint时.笔者先做了一个电子相册展示给学生观看,随即布置任务让学生也做一个电子相册。学生的创作灵感马上被激发,随即就去搜集照片开始制作。制作完毕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五、小组协作法,化被动为主动

针对中职学生生源复杂,知识基础高低层次不一致,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法。小组协作学习法就是在实作课时把学生分成一些小组.布置一定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成绩好的实作能力强的同学就可以带动并指导学习差的实作能力差的同学,以达到学生指导学生的目的,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团体学习,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组装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几名同学协作共同组装一台计算机。随后教师进行评价。

第6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欠佳的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些是有过打]:经历的往届生,他们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基础差,知识层次不一,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便成为中职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担任中职学校计算机号业课教学已有十多年,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结合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将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讲授法,化难为易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问内获得大量而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计算机这门课本身比较抽象.有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解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理解记忆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肓,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像力丰富”特点,将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表述得生动、浅显易懂,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二任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入到电脑,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将这些数据送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运算后再将结果返回到存储器中,最后南输设备(显示器)显示出来.控制器在整个运算的过程中都在发出指令,协调各部分的r=作。”这样的讲授,学生一定不会听明白.更不会乔懂。如果教师把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人脑中的信息由眼、耳、鼻等感官输入,相当于电脑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捕仪等)。人脑能够记忆并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电脑的“主机”。人脑中的信息要南口、手输,相当于电脑的“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把主机及内存比作人的大脑.书本比作外存.以此来启发学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形象地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这一如识点时,要求学生了解“于文件夹”和“父文件夹”的慨念。我们可以利用“背包——钱夹——钱”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钱是放在钱夹中的,所以钱是一个“文件”,钱夹是一个“文件夹”:钱夹又是放在背包里的,所以背包也足一个“文件夹”。但两个文件夹中背包是装钱夹的,所以它针对钱夹来说,就是“父文件夹”;钱夹是被装在背包里的.所以它针对背包来说.就是一个“子文件夹”。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我们除了可以这样举例讲解外.更好的方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新建文件夹”和“在父文件夹中建立子文件夹”的具体操作来理解“父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之问的关系。

再比如讲“只读存储器”和“读写存储器”时,可以用银行存钱、取钱来比喻读和写的区别。如此之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是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好讲授法,让理论教学摆脱填鸭式教学的老路。

二、现场演示法,化抽象为具体

理论课只用讲授法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如果纯粹足口头上讲解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烦闷,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对所学的知识也不好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演示法加以辅助,使之生动形象。

演示法是教师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和计算机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了让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发现、充分感知和理解这些材料,教师的演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颖生动的课件演示和示范.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好的演示,往往使学生过目不忘,有助于学生牢圊地掌握知识,激发其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刚进职高的新生毕业于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他们虽然上过信息技术课,但根本不熟悉计算机,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第一章时.教师讲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这些学生对“示器、主机、主板、cpu、内存”等名词模糊不清.教师不如把学生带到实作室,针对具体的部件具体阱解,这样效果会更佳。

同样,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时,我们可以用flash做一个动态演示闭,将整个运算的过程通过箭头的指向一步一步地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物,学生也好理解。当然,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这个工作原理.教师还可以采取角色表演的方法:找5个同学,分别扮演输入设备(如键盘)、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再找几个同学来扮演数据,然后让这些“数据”扮演者在“控制器”扮演者的口令下进行移动。这样的演示方式,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进行学习和了解。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

三、实作练习法,化知识为技能

新课程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理论上泛泛地讲解,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听不懂。就如同学游泳,如果我们只在岸上学习游泳的理论、游泳姿势、游泳技巧,而不下水实践,那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计算机的学习也是如此。计算机学科以实践为主,上机时间占70%,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计算机的奥妙。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做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大家可能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规程,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而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也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自己动手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不会成为“口有理论.动手无能力”的“理论家”。

学生在学习五笔字型打字时,记忆字根困难.导致打字速度很慢,天天打字也会觉得很枯燥.慢慢地热情下降,变得不耐烦。为帮助学生记住字根,活跃气氛,笔者把字根表编成顺口溜。并将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有意义的寓言故事建立文档.然后要求同学们通过“打字高手”程序进行录入,并将结果同步显示。这样的方式,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产生了竞争意识及奋斗目标,原本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竞比,学生的打字速度有明显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化“学”为“用”

计算机课是职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都存在着“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识又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空间。

在教学word“图文混排”时.考虑到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有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于是,笔者预先设置了任务: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张贺卡。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搜索各种资料与图片,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教师、查阅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如何在word中捅人图片与艺术字、如何设计版面。

而在excel教学中.笔者先请计算机班的学生帮班主任老师一个忙:在规定时间内,将班级所有同学期末考试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将计算机成绩大于95分的筛选出来.老师给予表扬:另外再制作一张课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马上积极行动。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我价值实现与内心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要做好作品的评价,评价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发表一下对作品的看法,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再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同样,在教学powerpoint时.笔者先做了一个电子相册展示给学生观看,随即布置任务让学生也做一个电子相册。学生的创作灵感马上被激发,随即就去搜集照片开始制作。制作完毕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五、小组协作法,化被动为主动

针对中职学生生源复杂,知识基础高低层次不一致,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法。小组协作学习法就是在实作课时把学生分成一些小组.布置一定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成绩好的实作能力强的同学就可以带动并指导学习差的实作能力差的同学,以达到学生指导学生的目的,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团体学习,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组装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几名同学协作共同组装一台计算机。随后教师进行评价。

第7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1.1 学习中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发现等;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1.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等。

2.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2.1 数学日记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我们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2.2 数学日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解题的思路、推理过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能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

2.3 数学日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成绩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写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整理数学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把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观察现实的过程、体验生活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就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和创新。

同时,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4 数学日记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扩大数学知识面,深化数学知识,并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而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3.数学日记对教与学的启示

3.1 数学日记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数学日记是一种数学交流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通过符号的、图形的、图表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对话,反映出教与学的动态关系。同时对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加以识别,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和强化合适的学习行为,纠正和改善不合适的学习行为。数学日记包含的这种对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管理、对学习行为的支持和纠正,正好体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3.2 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能使学生明确任务、调整期望水平,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绪,并且能逐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展示数学学习成果。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和数学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证了教学过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数学日记既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又让学生喜爱数学

第8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古汉语:汉语言基础知识:《方剂学》教学

古汉语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由于古代人民的口头语言,现在已经无法听到,我们常说的古代汉语只是指书面语言。现存的最古可识并用于文献记录的文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众所周知,方剂课是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之一,在整个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熟记一定数量的方剂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之一。增强古汉语知识,对于更好地理解《方剂学》里面的知识,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是尤为重要的。

古往今来,牢记方剂的组成配伍为医家所重视,例如《汤头歌诀》等,对中医方剂的传承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歌诀受诗歌韵律等规则的限制,语言雷同,内容呆板,没有趣味性。学生通常需要反复背诵很多次才能记牢。而在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日益增多,方剂课时逐年减少,要求学生在短短半学年中掌握熟记大量方剂组成实属不易。

针对学生提出的“课上一听就懂,课后一放就忘”“上方剂课轻松,过方剂考试难”等现实问题,方剂学精品课程课题组教师与学生一起,历经三年时间,结合古汉语基础知识尤其是记忆培养的知识,摸索出一整套融合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的培养方法,并逐渐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准确牢记大量方剂,消除记方剂的痛苦,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真正打造出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利用课堂抽问,或者课后的抽背等形式进行检查。告诉教学生最好在晚上进行方剂的识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复习,这样的识记效果最好。其次,教学生将方剂识记内容分组归类,减少记忆的无序性,这样就较容易记住。

1.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理解越深记得越牢

例如,同为脾胃虚寒证的证型,泄泻、呕吐、脾胃虚寒证的代表方剂选用理中汤,而胃痛脾胃虚寒型的代表方却选用黄芪建中汤。若死记硬背,学生必然感到内容繁多,即使当时记住很快也会忘记。

2.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来帮助记忆

根据方剂的组成药物、功效、主治等内容,可以编撰成幽默诙谐、工整对仗、寓意风趣的顺口溜或短语。例如小柴胡汤,方剂由半夏、生姜、柴胡、大枣、黄芩、人参、甘草组成,可编为顺口溜:夏姜胡枣芩人草;或者趣编为:下江湖找情人草。

3.运用汉语言的知识

(1)读写看听结合,并同时用脑思考,即对不同的方剂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尤其对同一大类方剂,或不同类但组成相似,功效、主治却不同的方剂,或组成、功效不同而用以治疗同一类疾病的方剂,加以分析、比较、概括等。例如,五苓散和猪苓汤、麻黄汤与桂枝汤、桑菊饮与银翘散等。在方剂教学中,教师也要正确运用思维的方法组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采用想象的方式教学。有人比喻“联想、想象是挂资料的钩子,方便放置和提取”。方剂学中尽量利用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想象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3)学生方剂学的成绩好坏、背方数量的多少,不仅与他们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是否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这就是意志。在对大专医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同困难作斗争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学校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所以一方面教师的品行、性格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方剂课的教育目的,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全方位教育的同时塑造每位中医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广泛应用古汉语和汉语言的基础知识,不仅能深挖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方剂的积极性,解决现代中医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医方的困难,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打造出完美的方剂课精品课程。当然,这种将这些汉语言基础知识运用于方剂课教学的方法并非十全十美,其中可能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得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高校教师仍需继续求索。

参考文献:

[1]张玉娟.方剂学记忆教学法浅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8,(04):117-118.

第9篇:中医方剂学教学范文

【关 键 词】 记忆;方法;教学;生物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记忆力,但真正会运用记忆学习的人并不多,要学会记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从生理学角度看,记忆是大脑皮层及其相关部位建立神经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脑化学过程。从引起记忆的角度看,大脑的兴奋性及思维方法也是形成记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生物教学中,根据各知识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教给学生不同的记忆方法,作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科学记忆

(一)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适应:灵活记忆

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表现出相互的适应性。这一辩证思想是学习生物学的一个基本思维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能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推知其生理功能,也能从其生理功能推知其形态结构,从而灵活地记忆基础知识。如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因为那上面有光反应所需的酶和色素,这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这样,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密切联系统一到一个问题中去认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对问题的认识能力,从而减少了记忆的盲目性。

(二)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联想记忆

在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斗争中,其形态、结构、生理、生殖等方面表现出与环境的适应性。如:(1)植物方面:沙漠里缺水,所以沙漠中的植物叶子都很小,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引起马和羊的气喘病;俗称“食人草”的大米草所到之处,贝类、蟹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等。(2)动物方面:骆驼双峰的储蓄功能是为了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竹节虫与树枝相似的体态的隐蔽作用是为了不易让捕食者发现等都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例子。反之,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所以,大量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可以改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适宜又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动植物资源。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生物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学习生态学知识,用联想的方法记忆知识,用自觉的行动保护环境,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

二、利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形成:发展记忆

(一)直观教具的反复使用:强化记忆

对同一知识点的教学,先后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等中枢的活动,使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区处于较强的兴奋状态,增强对感性知识的记忆。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教具的巧妙使用及教师语言的有机结合来达到的,笔者的做法是:(1)先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挂图,让学生先观察各个时期的特点,并最后总结,指出前期和末期正好相反的特点。(2)展示植物、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动态的有丝分裂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讲的知识,认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使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识由平面思维转变成立体思维,及时巩固知识,不但强化了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识图、解题的能力。

(二)以图像思维的联想:唤起记忆

生物教材中有较多的插图,是学生掌握教材,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学生迅速地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一是要注意学生通过插图的观察联想相关知识的能力;二是要通过插图的观察,使相关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是图像的,而不是文字再现的记忆。在复习和运用到相关知识时,要求学生在大脑皮层出现图像,而不是文字再现的思维方法。

(三)对生理现象的分析:升华记忆

熟悉的生活现象,一旦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成为牢不可破的记忆。如从剧烈运动后出现的酸痛现象,可推知无氧呼吸过程中有乳酸产生。从热水浴、热敷痛处能使酸痛逐渐消失的事实,引导学生用血循环、组织细胞供氧、肌细胞的有氧呼吸等理论知识解释该现象。

三、通过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深化记忆

涉及到理化知识的生物学理论,显得抽象、枯燥,学生不易理解,更难记忆。与物理的联系:如色素提取液对着光源看呈绿色,背着光源看色素呈红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首先要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四种不同的色素吸收不同颜色的光,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物理学中光学知识分析折射和反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 生物心理学[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 范树怀. 学习方法决定成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