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

第1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能力培养是高校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强化能力培养需要有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尽可能做到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与市场接轨

目前很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高校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传统方法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唯有产学结合,寻求行业的支持,将学生派出去,将工程师请进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必须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产学研机制,基于岗位技能分析,将课程针对岗位群组织成模块,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图,能够按需应变、结合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实行“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动手能力,按照市场和企业对学生要求的实际技能设置课程,少一点原理溯源、定律推导,多一点具体设计、编码规范、组网配置、故障排除、网络攻防、测控方法等实用知识。

2)课程体系要遵循企业主流技术

课程体系指对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思路,包括开设的主干课程、课程深度、教学特色、教学安排等;一流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往往利用名牌大学的各方面资源,例如在授课上,请国外专家讲学,采用双语教学等;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实践上,将充分利用国家级大型实验室等;同时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软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充分体现其雄厚实力,培养项目经理和架构师等高级人才。但是,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主要任务的一般地方高校而言,强调的是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接轨,应以实用、够用、管用的思想进行,遵循企业项目开发的技术路线来开设专业课程,拟订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

3)专业设置要顺应职业招聘趋势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结合对部分企业人士和毕业生的访谈调查结果,适合地方高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有:嵌入式网络终端设计、网络攻防、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等。地方高校要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其专业设置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面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3],配置不同组别的课程达成各个技能方向的培养目标。

4)基于企业实际环境建设课堂教学环境和实验实训环境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趋近企业要求,必须尽可能使我们的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接近或等同企业开发环境,譬如我们采用与企业同样的网络实训环境;让学生按网络工程规范进行基于真实项目的模拟实训。

5)强化项目设计和课程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增加案例分析以及以项目设计带动教学的理念,提高培养效率。例如,强调以学期为单元打通主干专业课程,以一体化思想连接每学期的课程设计,用综合实训项目设计取代以前各科分离的课程设计,为每门课程准备来自企业案例的实训项目,同时,采用多种手法进行互动式教学。现代企业分工不断细化,强调团队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感受企业真正的工作流程,我们尽量让课程项目采用真实企业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融入企业工作环境。

6)加强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很多高校老师理论水平高,而实践技能相对薄弱。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师培训,鼓励学校教师与企业网络工程师沟通研讨,加速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应多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如聘请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有经验的IT企业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2就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在探索与实施就业能力培养方案中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我们主要采取4种方式: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授课、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和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方式。此外,在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将以上4种方式中的2种或3种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实践方式。

2.1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授课

通过和企业共同研究,我们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潜质和发展后劲为培养目标,但是单纯通过学校讲授课程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资深工程师擅长网络工程标准与规范、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工程师职业认证、网络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等课程,因此,在第二和第三学年,我们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授课。该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色彩和实践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

在大学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我们将专业认知与实践中的部分内容以及专业实习、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几个环节安排在企业中进行,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和企业进行最直接的接触,参与企业的活动甚至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第一学年,我们安排学生进入校内外实习基地真实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规模的网络。第二学年,我们陆续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一些工程基础类课程的讲授,然后安排专业实习,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基地全面接触和了解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树立工程化理念。第三学年,我们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典型的工程实践教学包含专业实习、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个环节。专业实习从工程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该环节安排在第二学年末或第三学年初。企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年末或第四学年初。我们采取以合作企业实践基地为主,学校或学生自选实习单位为辅的方式,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将学生分散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整个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应用系统开发,学生可以初步具备实际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能力。我们注重将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进行企业实践的单位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和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2.3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

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的创新项目和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激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共同分析问题,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5],因此,应大力鼓励与培养学生主持和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我们选择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的专业导师担任学生的项目指导老师,每人负责3~5个项目组,具体项目来源可以是学院、学校、省和国家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一起精选合适的工程项目。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定期主办、承办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这些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校园IT文化节、华南农业大学程序设计比赛、华南农业大学嵌入式比赛、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计划”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挑战杯”选拔赛、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比赛、软件作品设计比赛等。

2.4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方式

第2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作者简介:彭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安全;齐林,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集成。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下,分析“组网工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以组网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卓越网络工程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组网工程”课程;项目式教学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计划”其中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二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一线,服务地方”的“卓越网络工程师”,“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1]。当今,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支撑平台,人才需求量大,但是,企业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而毕业生就业难,其原因是学生在校所学和毕业所用脱节,理论不能联系实践,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学校应该按照社会应用标准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3]。

“组网工程”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完成园区网的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这是网络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有团队协作精神。为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对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组网工程的课程改革,对教学计划、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重新设计[4],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施过程,验证效果较好。

1 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脱离

“组网工程”通常的教学内容是从网络基础知识入手,讲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以太网组建的基本原理,在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讲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通过课堂的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配置命令。第三部分是Intranet服务器的基本配置。第四部分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通常每个部分都是通过课上讲解和课下实验的形式来完成。

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网络的组建过程,通过学习掌握组网技术的基本知识,最终能够组建和维护园区网络。教学的内容从表面上看似没有问题,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学习组网工程必备的,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会感觉内容枯燥,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确,以至于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属于知识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学生没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得不到培养,与作为一个基本合格网络工程师的距离相差甚远。我们认为应该把工程化教育思想引入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组网工程项目案例,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2 面向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训。三个环节均以网络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过程。项目设计如图1所示。

每次课堂讲授的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为切入点,项目按照三层网络模型的思想设计校园网模拟图,使学生了解校园网的概况并对课程有总体的认识,后续

的项目在模拟图的基础上,按照网络设计层次的概念,实现每个层次的功能。

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是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节在网络工程实验室,采用星网锐捷的网络产品。在理论教学环节,以网络工程项目为导引,通过软件模拟实现项目案例,同时讲解涉及的理论知识;课程实验的地点是网络工程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协作完成,课堂上软件模拟实现的项目在真实的网络设备上调试通过;课程实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中讲解的网络项目,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服务器的配置、新闻系统的实现。

3 面向工程师培养的课程实施

3.1 课堂教学环节

利用教师机和投影仪等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教室没有网络设备)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从第一次授课开始,一边讲解、一边画出校园网的模拟图,学生可以自带或者和他人合用笔记本电脑,和老师同步在软件中画出同样的网络图。如图2所示。

图2是课堂上学生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它完成了在模拟器中绘制校园网模拟图,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到校园网的结构和课程的总体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课下,同学之间还会围绕图中不理解的知识点主动讨论,因此,下次课还会带着问题听课。

随后的课堂内容都围绕这张图展开,如项目二VLAN的划分与VLAN间路由,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按单位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虚拟局域网(部门)之间的通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的模拟实现如图3所示。

3.2 课堂在实验环节

此环节在网络工程实验室完成,实验室采用星网锐捷网络设备,4个同学一组完成课上的每个项目并对课堂项目进行扩展实现,项目完成后组内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在项目报告中记录下来。这个环节强调组内同学协作完成,互相交流心得,总结经验。

3.3 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包括设备的配置、服务器的配置、WWW服务器上完成新闻系统的实现,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完成后提交设计报告并最后以分组为单位答辩,教师根据报告的内容和答辩的表现给出成绩。

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学生经历了网络的设计、实施过程,完成不同平台服务器的配置,完成新闻系统的实现。新闻系统的实现是在Web程序设计课程中讲解的,通过完成这样一个综合的项目,学生不仅能总结整个课程内容,还能把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组网工程项目案例为基础,组网工程课程改革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修改了原先授课的顺序、方式及授课内容;第二,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实现为导引;第三,协调并连接了不同的课程的联系;第四,实现了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完整的系统集成案例。将组网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教学方式,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为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廷斌. 校企联合能力为重踏上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新征程[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3):74.

[2] 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

[3] 李曼丽. 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一个质化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0-89.

[4] 顾学雍. 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Course for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NG Jing, QI Lin, CAI Hongli, DING Renshu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第3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对应的知识点,设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供相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这种应用趋势还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于是,包括政府、军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作为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外从事网络设备设计、生产的科研院所和厂家的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组网工程的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军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等典型单位及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关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的现状和和发展方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围绕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目前及未来五到十年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且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技能。

(1) 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网闸、网关等网络设备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硬件工程师岗位,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的工作。

(2)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新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协议标准描述、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系统软件工程师岗位,与网络硬件工程师一起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新协议的研发、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 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掌握包括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编程技术、基于网络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备份与恢复技术、P2P网络技术、.NET技术、J2EE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公司的网络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与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4) 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路由的设计、网络服务的部署、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子网与IP地址的规划、综合布线方案、网络施工方案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论证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5) 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网络安全防范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从事各单位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其中(1)、(2)属于科学研究型人才,(3)、(4)属于工程型人才,(5)属于应用型人才。

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两百多所,即使未开设的院校在其计算机专业中也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各个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之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单位对组网的需求增速放慢,同时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逐渐被一些大专、职高的学生占据,从而导致按上述定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找工作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太低,网络工程专业只关注了组网工程的建设环节,没有涵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环节,因而导致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窄、参与技术研发的后劲不足,进而使用人单位甚至院校本身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乃至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系统结构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网络技术(NI),然后对网络工程专业(或更名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使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覆盖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并根据新的定位,研究并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指导、规范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和行业用户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包括以下五个目标或专业方向:(1)网络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开发;(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网络工程设计、规划与实施;(5)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估。

5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

为了达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物理等公共学科领域外,还需要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未列出):(1)电子科学与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

6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五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首先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专业方向或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岗位选修相应的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具体来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网络硬件设备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接口与控制、VLSI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制造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协议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3)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分布式系统导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4) 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接入网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5) 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性能评价、网站设计与维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7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计划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学期课时量平衡关系等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我们建议第四学年春不安排课程教学,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安排2~3次专业讲座。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分、总课时、实验课时、考试课时及教学安排。

8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修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出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

第4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动态能力集;基础数据集合;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过程导向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永恒的工作核心,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又一次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动态能力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在内涵建设、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思想是:将培养目标岗位化、岗位能力课程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其中依据行业需求,不同年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岗位、岗位能力、课程内容选择上均是动态变化。

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1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高职教育应用型、职业性特点。通过专业调研把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定位于网络工程与服务领域,网络工程师(中级)岗位为培养目标。依托“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采用项目化、角色化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引导。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根据“动态能力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与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作分两个阶段:基础数据集合构建阶段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阶段。

1.建立专业“动态能力集”基础数据集合

首先紧紧围绕“解决实际岗位问题”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全面专业调研,先后收集了近千家企业的招聘信息,深入访谈调研全国近百家企业和近千名的一线工作人员.并经过反复多次分析与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动态能力集”基础数据集合。

(1)专业工作岗位基础集合。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师、网络存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技术工程师。(2)专业职业层次基础集合。初级(管理员)、中级(工程师)、高级(专家)。(3)专业岗位能力基础集合。专业工作岗位基础集合、专业职业层次基础集合形成二维坐标体系.得出一组不同层次工作岗位集合:以实际工作内容为依据,形成每个坐标点岗位能力基础集合。(4)专业工作任务基础集合。经过仔细梳理岗位能力要求内涵.构建出专业工作任务基础集合。(5)专业课程基础集合。根据实际工作调研.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步骤.目前计算机网络服务类岗位工作过程为:建网一管网―,用网。

依据工作过程.对工作任务基础集合进行提炼、组合,形成一门门体系完整的技能型课程,构筑专业课程基础集合。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阶段

首先进行实时调研.并对调研信息进行细致分析.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筛选条件集。然后根据此集合要求抽取相应岗位子集、能力子集、工作任务子集、年级课程子集,形成适合实时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面以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为例加以说明。

(1)实时调研,调整基础数据集合。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咨询探讨、资料收集等手段,到相关企业、行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调查,调研了当前及后两年社会对网络工程与服务人才需求情况。一方面根据调研信息汇总结果,动态调整基础数据集合,另一面调研信息分析结果形成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筛选条件集。(2)抽取子集。根据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筛选条件集要求从专业基础数据集合中依次抽取2010级岗位子集、岗位能力子集、工作任务子集。(3)形成方案。最后根据工作过程.输出2010级课程子集.从而形成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反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将每门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实时化,选择校内虚拟项目驱动、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等方式实施,达到教学模式集成化、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环境企业化、职业能力标准化、学习渠道多样化,充分体现“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培养过程的职业性与实践胜得以贯彻。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专业各基础数据集合.为下一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做准备。

第5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字: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近几年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职位需求有所增多,网络基础技能人才出现紧缺。据统计,市场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高涨不下,而实际拥有量却有不足,网络人才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几年,中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超过百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

我国的IT事业正在不断的做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才缺乏的局面。重大IT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重点,急需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掌握国际先进IT技术的网络布线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从调查结果看,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网络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基础扎实,有一技之长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广阔。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等。因此,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已和社会需求脱节,必须根据市场及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加强市场需要的网络专业技能培养,改变单一的结构,向网络专门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

反思职业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学校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企业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要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应从企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搭建就业平台。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的背景

我校做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财经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致力于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建设。通过获取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构建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的职业课程体系,率先开创更加实用高效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专业成为同行业的示范。

锐捷网络做为引领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的网络设备厂商,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行业对于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广泛的行业客户群、近千家设备销售和服务渠道。同时,有着成熟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锐捷网络愿意帮助院校客户建立更加贴近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在教育行业寻找有着先进办学理念的院校深度合作,通过与院校开展深入校企合作,将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学校共享,共同培养人才,满足行业合作伙伴及用人的需求,同时打造锐捷网络精英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全国样板。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范围

基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双方的合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通过调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中职计算机网络类学生适合的职业、岗位及所需匹配的能力、素养要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方案、配套所需的硬件设备资源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双方以锐捷CPPI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为基础,从职业技术、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行业应用四个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建设核心职业技术课程,夯实学生必备的的职业技术基础;通过开展综合实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行业应用能力,以提升就业能力。

在校企合作内容方面,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并设计教学过程;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参与企业项目、到企业实践培养双师与骨干教师;以帮助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落地为目标,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的创新机制。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内容

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合作

合作目标:经过调研,计算机网络类的中职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计算机网络类管理人员”、“网络工程实施类人员”为主要就业方向;社会对于“网络管人员”、“网络工程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以“局域网组建”和“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为核心技术要求。为了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需要建立起相关方面的核心职业技术课程,以满足网络类人才培养的职业技术需要。同时,根据CPPI人才培养理念及社会用人需求,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开发贴近用人需求的配套实训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合作内容: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构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共同规划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以“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课程做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将“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做为专业核心课程

2)共同完成 “工学结合”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

完成精品课与核心课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PPT课件开发;课程建设电子资料开发:电子教案、课程大纲、模拟试题等;课程建设视频开发。

3) 师资队伍建设合作

合作目标:培养骨干教师与专业带头人。使教师可以独立胜任《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的授课任务;胜任讲授锐捷系列职业认证课程及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

2.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使教师同时具有教师工作经验和工程师工作经验、同时具备讲授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使骨干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

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实施“传、帮、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经验,改善教师结构;丰富课程体系,落地人才培养方案,开辟第二课堂。

外派专业教师通过参加企业岗位锻炼和课程开发项目,教师可以在锐捷网络及其合作伙伴参加挂职锻炼。

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实施《企业网综合实战》实训专场,校企联合建立竞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技能竞赛经验与能力,聘请企业专家与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参与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通过锐捷网络大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成立“锐捷网络学院”,向在校学生提供锐捷职业认证培训服务。建立锐捷“授权培训基地”,向行业用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加入锐捷人才供需联盟,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联盟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应用和发展。通过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更加贴近需要的网络精英人才;通过便捷的人才交流平台,为联盟成员提供高效的人才交流服务,降低招聘和求职的成本。通过为学生提供对口的的面试机会,为更多的网络类学生敲开了网络工程师的就业之门,也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毕业生。

结束语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企业急需的计算机网络“蓝领”或“灰领”人才。

参考文献:

[1]锐捷网络大学————校企合作.

[2]陈康,沈孟涛.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实践.

第6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双证融合;考核模式;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31-03

一、“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引入背景

在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最终获得的能力与企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很大差距,使校企合作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前期对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在最终出口即考核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在考核方式上将“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有效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满足我国网络行业的需求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推进。

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已建立了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1],该考试分为5个专业类别,并在各专业类别中分设了高、中、初级专业资格考试,其中涉及网络工程专业的考试包括初级的网络管理员、网页制作员考试,中级的网络工程师考试,高级的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此外,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项目(NCIE)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国家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OSTA)。其中包含了系统集成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一系列认证考试。企业资格证书主要有思科(Cisco)认证、华为认证、Red Hat认证、锐捷认证等。各类认证考试通过者基本具备了在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认证考试通过与否作为评估毕业生网络技术水平的依据。职业资格证体系的成熟为研究、实践探索和实施“双证融合”的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考核原则

第一,综合考核学生在网络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改变传统上仅仅将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做法。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方式,除了笔试、大作业、学术论文撰写等方式外,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考核,如实际项目的配置操作考核等。

第二,校内课程考试与认证考试进行科学合理的成绩置换。认证分析网络专业不同课程教学大纲与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大纲中各知识内容相互对应,并与相关认证考试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对于培训机构和企业能够提供培训的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培训,通过认证考试后,认证考试成绩置换为校内课程的成绩及学分;未参加培训和认证考试的学生,仍然参加校内课程的学习并取得成绩和学分。

第三,引入相关企业参与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提高就业适应性。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内容尽量做到实用、先进、难度适中,考核标准尽量符合国家和企业认证考试的相关标准。同时严格实行教考分离,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公平。

第四,突出过程考核。加强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教师根据各阶段考核结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够通过阶段性考核结果,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强训练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在双证融合策略的指导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模式的构建,既要体现学历教育重理论考核,又包含技能考核重实践的特点,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合理规划、有效融合。

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过程中,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水平)、学习效果(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作业、实验项目的数量及质量和认证考试成绩)。考核按如下过程进行。

1.制定“双证融合”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成绩置换关系。详细规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认证考试成绩置换的主要是实践课程的成绩。对于难度较大的认证考试科目,如果学生通过认证考试可以置换多门课程的成绩,并记载较高的成绩。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成绩置换对应关系

学生可以在毕业前多次参加认证考试,认证考试通过后按表1记载对应课程的成绩,并获得学分。

2.制定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与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表现、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实践操作水平、知识理论掌握情况等提出具体要求,安排各个阶段的考核时间和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具体的考核方式包括学习表现评价、分阶段测试、网络设计能力考核、实际项目配置、在线操作考核、综合知识试卷考核。根据上述内容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办法及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查通过后,由教务处审批备案,并在开学初期向学生公布[2]。

3.实施“双证融合”过程考核并记录相关成绩。按考核方案执行各项考核任务,采取表格量化方式记录各项成绩数据,包括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及成绩、出勤及学习表现、与教师互动情况、课堂测验成绩、网络设计能力考核情况、实际项目配置完成情况、在线操作考核情况等,并待课程结束后一并归档。

学习态度及表现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10%,主要考查范围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或论文的质量及独立性、回答教师提问及与教师互动情况等。由于这类考核主观程度比较高,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学习积极性、交流沟通能力、基本素质等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根据个人喜好评分。

分阶段测试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10%―20%,在主要知识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安排阶段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网络故障分析、实践操作和应用。测试的形式包括笔试、撰写分析报告、实际操作、应用方案说明书等。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要由企业提出多种实际项目供教师根据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进行选择,考核标准由企业制定,其考核成绩也作为企业录用毕业生的一项重要参考。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的网络协议的设置、交换机的系统配置、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及接口的设置、虚拟局域网的组建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该类考核,网络工程实验室全天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由学生管理,教师远程监控和辅导,必要时还定期请企业和培训机构讲师进行远程演示和辅导。

在线操作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要是采用网络在线考核系统平台,对网络管理、网络应用服务配置、网络维护等进行仿真操作,锻炼和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对理论知识比较多的课程可安排期末综合知识笔试,全面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的命题可参考国家和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真题,使学生能够体验认证考试的试题难度,把握其考试重点。

4.最终成绩评定。根据之前制定的考核评分标准,对上述过程考核中形成的各项成绩进行汇总、量化、综合后形成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结合企业建议,可适当调整各项过程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但要保证合理、公平、公开,及时通知学生。

通过认证考试的学生可选择按照表1中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置换相应课程的成绩,也可以选择采用上述过程考核成绩形成课程最终成绩。

四、“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

由于“双证融合”的过程考核模式中考核方式类型较多,因此应针对不同考核方式、课程教学大纲和资格认证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各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对网络行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引入企业参与制定考核标准,使考核标准更能体现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领域核心的技术标准。

下面以实际项目配置考核和在线操作考核为例说明考核评分标准。

1.实际项目配置考核评分标准。实际项目配置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由企业根据岗位工作需求提出,并吸纳国家和企业网络资格认证考试中一部分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标准中侧重学生分析和解决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了若干考核评价因子作为评分依据,具体考核评价因子及比例如表2。

表2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评价因子及比例

依据表2中的各项评价因子,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际项目配置成果给出评价,各项评价因子获得的分数之和量化为该实验项目的考核成绩,具体如下。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成绩 =

其中,S为实际项目配置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Ci为某实际项目配置所得百分制分数;Pi为相应项目的权重,由教师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确定①。

2.在线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在线操作考核采用网络在线虚拟考核系统平台进行考核,学生使用该系统进行网络管理、配置等仿真操作,操作环境与岗位工作场景完全一致,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操作的速度、正确性、熟练度等评定成绩,具体考核评分点及计分标准如表3。

表3 在线操作考核评分点及计分标准

根据表3中的考核评分点,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操作内容的多少,所用时间的长短,解决了多少技术问题等情况,对学生的在线操作给出评价并计分,全部评分点获得的分数之和量化为该次在线考核的成绩,具体如下。

在线操作考核成绩 = T×各次在线考核所得分数平均值(百分制)

其中,T为在线操作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②。

五、改进措施

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高校、企业及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多方参与。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1.注重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材的建设。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与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辅导教材有较大差别,而且教材内容侧重不同,实施“双证融合”考核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在实践中急需编写课程教材与认证考试的辅导教材融合的新教材。新教材的内容应充分吸收认证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培训机构教师参与编写。新教材甚至可以突破以往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的传统,针对认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将几门课程内容合编为一本教材。

2.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师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实现,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配合,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具体措施如下:(1)要求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和企业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持证上岗。(2)建立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协同合作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培养平台。专业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培训中心听课,定期到企业锻炼,在企业中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注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3]。(3)急需国家调整高校评价指标和高校人才引进政策,将企业中真正有实际经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引入到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中来,提高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高等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是两种类型的证书,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学历证体现的是专业水平,职业资格证体现的是能力水平,怎样使两个不同体系的水平形成叠加,互相支撑是研究的重点。我们在多年的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学实践以及调研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两证并行、相互融合的考核策略进行研究和实践,对课程各个考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完善、优化了过程性考核流程及相应评价体系。探索并建立了课程“双证融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完善了毕业顶岗实习相关规范和标准。按学校、学院及专业群三个层级统一建设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的跨学院、跨专业共享使用。上述研究成果为把握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考核模式和规范提供了参考。

注释:

①无故不参加项目配置考核的学生要取消其该门课程的成

绩评定资格;在每次项目配置考核中,各项考核评价因子

所得分数之和Ci低于60分的学生可以在一周内重新进

行考核,以两次考核的平均成绩为最终成绩。

②在每次在线考核中,考核评分点被评为“中”和“差”累计

达到3项的学生为未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考核;在线考核

可进行多次,始终不能通过在线考核的学生或无故不参

加考核的学生要取消其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资格。

参考文献:

[1]李联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研究与思考[J].计算机教

育,2011,(19).

[2]王健.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第7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TallyHo Plastics公司的网络管理员David Thomas眼下日子有点难过―他的薪酬、培训机会和福利统统减少,工作量却有增无减。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郁郁寡欢,他明白,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于无奈。他说:“还好,至少我不必担心失业。也许明年的形势会好一些。”

眼下IT行业像Thomas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美国《Computerworld》杂志对5861名IT专业人员的薪资待遇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2009年的薪金水平与上一年持平,仅上涨0.4%; 奖金却大幅缩水,骤减10.省略网站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74%的参与者表示,会认真考虑新机会。

在《Computerworld》的调查中,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被动或主动地找工作; 而那些没有找工作的人中,也有近一半表示这是因为就业市场不景气。

“弥补薪酬损失”成为人们想换工作的最主要理由。不过,IT员工对于为提高收入而跳槽的做法也有犹豫。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一名程序员说,他已经在这家公司效力了12年,他很看重这里的文化,员工们受到尊重、管理层采取开放的管理方式,都让他难以割舍。

不过,薪酬不高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困扰着他。“现在的薪水远远不及6年前的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Computerworld》还同时访问了510位招聘经理,他们认为一旦经济好转,技术部门将是最先开始招聘的,但至于让求职者能够施展抱负的工作何时会出现还难以预见。

然而专家提醒,就业市场是拖累经济复苏的一大因素。虽然出现了整体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就业市场复苏所需的时间最长。尽管与今年1月份相比,现在纽约和硅谷的空缺职位数量有所上升,但这并不预示着其他地区也会出现招聘行情好转的局面。

寻找合适的行业

“只要选择合适的行业,你的薪水和就业前景就会看好。”有专家说。那么,哪些行业的IT薪酬最高呢?调查显示,少数几个行业薪水比去年略有上升。这主要集中在一些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

比如政府部门的IT人员2009年的薪酬上升了1.6%,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还是高于加州IT员工的平均涨幅。自7月份以来,加州员工因预算紧张而被迫每月多放3天假,这导致工资减少14%,而这项政策至少要持续到当前财年结束。

对此,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工作稳定,有可靠的养老金计划和诱人的福利,而且联邦刺激资金带来了更多的IT项目,也带动了联邦部门对IT专业人员的需求。但几位政府IT人员也表示,从事于公共行业的不足在于工作缺乏变动,IT员工往往会在一个岗位上待很长时间。

能源、公用事业对IT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很旺盛,这个行业的IT员工薪水上涨了1.3%。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行业给IT专业人员带来了很不一样的体验。这是因为能源、公用事业行业没有裁员,蓝领与白领员工之间关系融洽,与其他行业相比人事纷争少得多。而且能源行业的一些部门还让IT人员有机会接触先进技术。招聘经理表示,能源、公用事业行业对IT人员来讲算不上高薪行业,不过整体的福利比较好。

此外,医疗行业也是IT人员待遇上涨的行业之一,奥巴马政府最近拨出12亿美元用于部署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他医疗IT项目成为最直接的拉动原因。

同时,IT专业人员薪酬历来靠后的一些行业出现了反弹,比如教育业。

一般而言,大学不像上市公司,IT部门的主管们要被迫满足每个季度的收益指标,因此,大学的项目截止期限往往要灵活一些,工作节奏没那么快,因此待遇也相对较低。而今年,大学的IT人员待遇上涨了1.4%,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经济低迷时,更多人回到学校充电,入学人数增加,学校势必需要更多的IT支持人员。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人的日子比较好过,也有些行业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重创,IT专业人员的薪水大幅缩减。

调查显示,制造业的IT员工总体薪酬平均减少了4.1%,其次是批发贸易业减少3.1%,汽车业减少2.7%。同时,银行业的IT员工在过去一年的奖金平均暴跌了33.2%; 法律、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IT员工奖金也平均下降了20.5%。

不过,专家和招聘经理指出,对这些受到重创的行业的IT员工而言,一旦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他们的奖金就会猛增。

谁的薪酬不会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IT员工来说,工作机会虽然在减少,但对雇主而言,要找到合适的人也变得更加困难。换句话说,IT专业人员获得不菲薪酬的机会仍然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和岗位,还要具备雇主所需的才能。

纽约福德姆大学的副总裁兼CIO Frank Siriann曾经招聘一名商业智能主管未果,他想这是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填补所有空位,是传统的供求不平衡所致。而当他在衰退期再次试图填补这一空缺时,还是无法如愿以偿,哪怕开出了超过10万美元的年薪。

而他最近刚刚招聘三个IT安全职位,也是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而且开出的薪水也高于预期。

Sirianni的情况在今年的薪酬调查中相当普遍。在调查中,信息安全经理的总体薪酬涨幅最高,其次是网络工程师、无线网络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员、软件开发员和存储管理员、架构师、工程师。

虽然这些工种的薪水涨幅仅有1.4%~2.3%,但职业规划专家表示,薪水直接表明了需求。这些岗位的薪水上涨,说明这些是眼下最吃香的技能。

比如,许多企业日益面临监管法规方面的挑战,但却没有经验丰富的安全经理,这就使得安全经理薪酬看涨。而其他职位,则是能够帮助CIO解决目前的头等大事的,比如扩建无线基础架构以改善员工的移动性、提高存储系统的效率―尤其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或者使用商业智能工具更有效地支持业务决策。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还表示,Linux、虚拟化、微软.Net、SAP NetWeaver,以及Java方面的专长是目前最热门的非认证技能; GIAC认证事故处理员、EMC认证专业技术架构师、思杰认证集成架构师、惠普高级认证系统工程师和思科认证安全专家等IT专业人员也是企业争相雇佣的香饽饽。

而未来,企业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和网络架构师,以及拥有云计算与托管服务、无线与电信网络工程和能源工程等方面专长的IT人员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

在调查中,有些IT工种的薪酬减幅特别大,比如系统分析师薪酬总体减少4.9%,技术员减少3.9%,产品经理减少3.4%等。

但薪酬缩水并不意味着这些岗位被判了死刑。分析师和IT主管们表示,这些岗位的员工薪酬减少,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不景气; 二是IT行业出现了变化。

“有些岗位吸引了刚毕业的学生、从其他行业转入IT业的人,甚至还有因失业而愿意降低工资的资深IT专业人员。这导致众多人寻找相同工作,从而拉低了薪酬水平。”一位招聘经理说道。

第8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实训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接轨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因此,进行实训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践,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项目化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所谓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每个项目都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项目,优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通过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性。

一、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互连技术课程和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及管理的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专业中级网络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进行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并注重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现状SWOT分析

(一)优势(S)

已具备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校企深度合作,先后与思科、神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成立网络学院,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成立“创客”工作室,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使课程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以产学融合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全程共建”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课程的产教融合,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构建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教学任务、作业、答疑、测试和考核等。同时,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条件。

(二)劣势(W)

本课程虽然已经开设多年,教学基础条件较为完备,但随着5G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满足社会技能人才再学习的需求,课程需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来辅助教学,需开发建设个性化、多元化、时效性、开放式的在线专业课程平台。教师制作微课、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水平不高。前期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影响课程建设。

(三)机遇(O)

学院对课程建设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有特色,不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不断评选省级、院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等。

(四)挑战(T)

突破传统创新困难,缺少特色,省内高职院校竞争激烈。院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困难,院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待突破。

三、项目化课程建设目标

该课程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在充分把握计算机网络发展新动态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操作视频等,有效利用泛雅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

四、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贯彻执行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重新修订并完善适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选取采用大量企业案例进行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网络行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教学团队依托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工作页和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动态共享的课程资源库。

(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构建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借鉴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任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课程采用真实网络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利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化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成果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情境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构建生产实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设计相应的子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的生产流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紧密联系具体的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一致,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

(四)实现课程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同时,将企业工作一线的工程师请进来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一线的组网案例与经验引入课堂。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实践教学可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师不定期到企业生产实践锻炼、企业培训学习、兄弟院校培训及出国考察、深造等,提高科研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五、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

(一)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的针对性与目的性的产教融合、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教室与实训室融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兴趣式”教学、“挖掘式”教学、团队协作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资源开发进行设计与优化,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4]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利用原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补充、改进和完善,并围绕产学融合的目标与企业积极合作探索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视频、录屏、试题库等,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效果,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多元化,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

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课程考核面向职业岗位,情景模拟考核接近实际工作情景,将操作技能与实际工作相互融合,课程成绩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将单一的期末考核转化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同时,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在考核形式、成绩评定等环节注重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5]

六、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建设,打造出了一批具有良好师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工作责任心较强、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知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产教融合为依托,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跟踪企业的前沿技术,促进了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结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双师”能力。与企业专家共同将课程建设资源转化为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同时,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加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效果显著

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促进了教师实践水平不断上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同时,本门课程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和及格率稳步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通过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设计任务的实训学习,突出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地从事企业网络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近两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获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高达90%以上,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感到茫然和无奈,产生了厌烦厌学的情绪,但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并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采用丰富多彩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该课程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学习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七、结束语

课程项目化设计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局域网应用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永松.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8 ):180-181.

[2]曾蔓.单片机技术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6 ):56-57.

[3]李志贵,刘睿强.数据网络设备与组网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3 ):162-163.

第9篇:网络工程师的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思科;CCNA;Packet Tracer

一、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各行各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显著增加,致使近年来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网络工程师现在几乎是所有商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网络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网络”的热门还顺利的找到工作。主要是由于毕业生所掌握的网络技能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许多公司还在竭力寻找拥有网络技术的人员来满足它们的需求。市场对于网络工程师的需求与网络专业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待业的矛盾已凸现出来,造成这种矛盾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设置。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课程设置过旧,很多技术现在已不是主流但还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无法直接满足日后的工作需要。(2)实践方面。目前网络设备供应商很多,国内的有华为、中兴、H3C、锐捷、神州数码等,国外有思科、艾尔卡特朗讯等,虽然设备都遵循RFC协议标准,但设备操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数选取一家的网络设备(国外设备比较昂贵,大多数采用国内设备),学校设置的实验、实训都是针对这种设备而发开的,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只熟悉该企业的设备,对于日后的工作设备多样性准备不足。(3)学生方面。职业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在于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教育。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将职业教育的优点表现出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院对网络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将业界领军企业思科CCNA课程体系引入到我院网络工程专业高职生教育当中,改善课程的流程和提高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加入当前最新的内容和高级的技术,因此激发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最新的网络技术。

二、思科课程体系

(1)思科系统公司。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Inc.)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它的网络设备和应用方案将世界各地的人、计算设备以及网络联结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传送信息。思科公司提供业界范围最广的网络硬件产品、互联网操作系统(IOS)软件、网络设计和实施等专业技术支持,并与合作伙伴合作提供网络维护、优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化培训服务。(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1997年在美国推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网络技术的教育项目。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优势:一是思科课程是基于网络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开发,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二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验(80%的命令操作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容易搭建);三是学习CCNA四个学期的课程后能够取得思科认证考试折扣号;四是终生享受学院的学习资源。Cisco职业认证按照不同的技术熟练程度,如图1可以分为如下等级:CCNA思科认证网络支持工程师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CCNP思科认证网络专业人员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CCIE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3)思科CCNA课程介绍。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课程的目标:一是学习扎实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更高的目标作好准备;二是通过实践掌握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三是一次性通过CCNA认证考试。面向准备从事IT行业学生和准备参加认证考试的学生,CCNA课程有两种新版本:第一,CCNA-Discovery。CCNA-Discovery课程包括:家庭和小型企业网络、在小型企业或ISP工作、企业中的路由和交换简介、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四个学期的内容。讲授基于应用的网络知识 (如果组建小型、中型、大规模网络的角度讲授),对于初学者较难;提供动手实践的方式学习网络;使用step-by-step的实验和讲授搭建网络的常规的理论;让学生及时地应用所学到的概念;鼓励学生学习IT课程,帮助学生进入IT行业就业。第二,CCNA-Exploration。CCNA-Exploration:课程包括: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协议和概念、LAN交换和无线、接入WAN四个学期的内容。在大学和专业学院当中,通过充分的实践,让学生更精确地、全面地、理论地学习技能;提供复杂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课程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适用于面向来自工程学、数学或者其他理科专业的,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的学生。CCNA-Exploration课程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平衡理论、实践和应用之间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较低的阅读能力和数学基础差的缺点,尽量做到易懂易用易掌握的特点。因此选用CCNA-Exploration作为我院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

三、思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1)思科课程引入高职教育。思科系统公司已成为公认的全球网络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公司、大学、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互联网的基础,用户遍及电信、金融、服务、零售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等。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立网络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由于思科在网络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选择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教学计划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使学生与最知名企业技术同步,同时学生对于领军企业的网络技术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成为了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互联网技术正是这些网络的核心,通过学习CCNA课程来掌握思科领先的网络技术。对于CCNA新课程,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实践与理论并重。高职教育重视项目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普通高校的学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绝不能因为实践重要就可以轻视理论教学,应形成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观念,从而树立知识、能力、技能全面发展的观点,并以此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不仅会操作,而且具有正确的理论知识,具备发展潜力的真正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二是采取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还是采用传统板书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听讲。但是CCNA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网络技术,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板书也难以表现出来,这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CCNA课程将很多网络技术难点作成flas,通过动画播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加速学习进度,改善学习效果。三是Packet Tracer模拟器与实际设备相结合的授课方法。Cisco Packet Tracer是一款思科网络设备模拟器,它提供了模拟网络设备和过程的可视化环境以弥补设备的缺乏。使用CCNA Packet Tracer模拟器容易对网络设备仿真,实验环境容易搭建(即使没有实际的网络设备也可进行网络实验),操作与现实中操作设备几乎一样。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它对刚讲过的网络技术进行验证,有助于学生理解,大大加快教学进度。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使用模拟器进行网络技术相关命令行的练习。虽然模拟器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模拟器不能完全取代真实设备。我们的做法是将实验和实训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模拟器上进行仿真。在实验和实训课上再将模拟器仿真的实验用真实设备进行验证,经过这样两次操作之后,学生对于网络技术掌握,达到较好的效果。四是CCNA认证考试。“双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先决条件,我院将CCNA课程纳入教学中的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将CCNA 认证考试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考取CCNA认证证书。CCNA的证书在业界的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学生考取了CCNA证书,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结语

2011年国内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达60多万,未来5年内,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尽管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大多数由于自己缺乏网络职业岗位应具备的技能,导致就业能力不足。思科课程体系正是基于网络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开发,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管理和优化网络的技能的专业人士,提高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 考 文 献

[1]Dye.M.A.,McDonald.R.,Rufi.A.W..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Graziani.R.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Wayne Lewis.Ph.D.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LAN交换无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Bob Vachon,Rick Graziani.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

-ration:接入WA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希度(Inder Sidhu).兼攻之道:思科当前赢利和长远发展的秘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安娜贝拉·加威尔.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行业创新.广东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