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湖南省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中医内科,湖南长沙 410003
[摘要]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在恢复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84例患者均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的42例患者在次基础加腹化痰祛瘀汤治疗;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4周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者运动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0.5%,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患者的几项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2.13±1.23)、Barthel评分(66.34±8.93)等多项指标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于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神经的损伤,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 康复治疗;化痰祛瘀汤;老年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14-02
[作者简介] 李艳辉(1983.11-),女,岳阳湘阴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医内科,邮箱: junsanyxp@163.com。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该病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脑血栓形成,神经受损常见表现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虽然患者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该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仍然很高,治疗不及时,脑梗死区域的神经受损,进一步引起患者相应区域神经功能减退,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对于该病的神经功能损伤的治疗主要是积极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临床研究显示,通过有规律的康复锻炼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对于常规药物的治疗有促进作用[2]。老年脑梗死与祖国医学中风相似,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为主要症状,该病发病突然,起病急鄹,“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该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是风、火、气、痰、瘀,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者轻,中脏腑者重。化痰祛瘀汤是我科常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中药复方,为探讨化痰祛瘀汤对于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的神经恢复治疗的治疗效果,现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该院接收治疗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9例,女性35例,年龄在63~74岁之间,平均年龄(68.1±10.98)岁;所有患者均经MRI或CT确诊,脑部梗死区域分布:37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4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范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84例患者均经明确诊断后,治疗上,均予维生素B1、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合并有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继续之前降压降脂治疗。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该方药物组成及剂量:半夏10g,水蛭3g,天麻10g,芍药15g,白术10g,葛根15g,制大黄5g,水煎,口服,1剂/d,早晚服。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设立的脑卒中量表,即NIHS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运用Barthel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即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基本痊愈,NHISS评分降低到治疗前10%以下,病残程度为0;治疗显著有效:NIHSS评分降低到治疗前的11%~44%,生活具有自理能力;治疗有效:NIHSS评分降低至治疗前的45%~82%,生活有自理能力;治疗无效:NIHSS评分降低至治疗前的83%以下,生活有自理能力;恶化:NIHS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了18%以上,生活无法自理。其中:基本痊愈、治疗显著有效、治疗有效三者之和表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所有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两个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脑梗死是引起老年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脑梗死后出现的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治疗是康复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原因,其恢复效果不理想,很多患者在脑梗发生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不能生活自理的情况[3]。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很重要,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康复训练不能过长时间进行,因此康复训练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局限性[4-5]。西药的治疗,对老年患者的毒副作用较其他年龄段患者更大,西药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中西药结合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中药的干预还可以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6]。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痰浊瘀闭证,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7]。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治以化痰祛瘀,开窍醒神。化痰祛瘀汤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中痰浊瘀闭证的患者,临床调查显示,该方对于风痰阻络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联合康复治疗时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该方组主要药物组成有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生水蛭、芍药、葛根、制大黄,白术健脾益气,利湿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共为该方之君药,水蛭、赤芍活血化瘀,天麻平肝熄风,三者共为臣药,葛根养阴生津,制大黄解痰瘀日久所化之热,还可增强化湿之效,二者为佐药,所有药物配合,具有健脾化痰,活血熄风之功,对于改善脑梗死神经损伤有促进作用[8]。临床治疗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及时调整药物:眩晕尤甚者加15g,夏枯草15g;偏身麻木较明显者加鸡血藤20g,木瓜15g;言语謇涩加九节菖蒲12g,郁金12g;大便稀溏去桃仁加炒白术12g,山药12g健脾;便秘加元明粉10g,火麻仁10g;手足肿胀加茯苓30g,桂枝10g,加萆薢15g。该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脑卒中量表中多项指标显示,观察组治疗4周后,多项指标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其提高幅度更显著。
综上所述,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加用化痰祛瘀汤对于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其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姚海燕.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2(5下):13.
[2] 宁惠明.24例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2013,7(2下):88.
[3] 李嫚.脑梗死后康复治疗最佳时间窗及其机理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4] 方杰.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新生及SDF-1α/CXCR4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5] 纪别克.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21):3442.
[6] 王国华,吴晓红,过佳虹,等.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21-2523.
[7] 刘波,李志伟.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康复治疗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9):2967-2969.
1、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共收治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岁。均经头CT证实。临床症状有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偏瘫、尿失禁以及脑膜刺激征,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等体征。其中体温升高者12例;血压升高者13例;瞳孔不等大者2例;头痛呕吐者14例;伴抽搐、癫痫者2例。
2、护 理
2.1、卧床休息 因起病2周内复发率最高,其次为3~6周[1],所以无论症状轻重均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患者一切活动都应在床上进行,切不可因症状轻而过早下床活动。
2.2、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若昏迷出现快且深则提示出血量大,颅内压高;持续性昏迷则提示脑干受损[3],必须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以防脑疝的发生。(2)瞳孔:出血脑疝者其眼神经受压,对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发热多在出血后3~6 d内发生,体温波动在38~39 ℃,但亦有高达40 ℃以上者,体温过高提示合并感染或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由于血管痉挛引起丘脑下部缺血,则可发生中枢神经性高热,可给予冰块物理降温或用复方氨基比林2 mL肌内注射,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若呼吸急促或出现潮式呼吸,表示呼吸中枢受损;若脉搏缓慢血压升高,为脑疝早期表现。(4)头痛呕吐情况:若头痛剧烈,呕吐频繁,为脑疝前驱症状,也可能为再出血。
2.3、再出血护理与预防
2.3.1、急性期使用大量的止血剂 可用6-氨基乙酸6~8 g加入0.9 %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30min内滴完,再以1g/h剂量静滴12~24h ,也可用立止血、维生素K3等治疗。
2.3.2、预防便秘及尿潴留 便秘可用开塞露,并注意饮食调理,鼓励患者多食纤维素食物;对于在床上不能排出尿的患者,可用物理热敷方法诱导排尿,排尿困难者可予无菌导尿。
2.3.3、防止情绪波动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意识清醒者多数心情焦虑,故应积极主动关心患者,主动协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方面向患者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探视,切勿向患者讲述易引起激动的事,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让患者充分休息。
2.4、用药观察 对意识清醒者可以酌情给予适量的止痛剂或镇静剂,禁用吗啡类,以免抑制呼吸。对患有高血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定时测量血压,以免血压下降过低或过快。为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以给予尼莫地平50毫升以每小时5 mg的速度持续泵入,药液要现用现配,遮光输入。滴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及时巡视,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调整滴速。用20 %甘露醇降颅压时,应按时给药,以保持颅内压的稳定。
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因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及其并发症。因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而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应及时清除分泌物。如痰液粘稠,可用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4万U,雾化吸入,2~3次/d,以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根据病情可给予有效抗生素,防止感染。
2.6、癫痫护理 要专人护理,解开衣领、腰带等以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将压舌板、筷子等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内异物,使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无自主呼吸者应做好人工呼吸,必要时及时协助医师行气管切开术;要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抗惊厥药物应用及时适量,观察其效果及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抽搐形式,哪一侧肢体为主,头部转向哪侧及面色青紫程度,癫痫发作时常伴发脑水肿,因此在控制抽搐同时,给予脱水剂和激素以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的形成。
2.7、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素的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清醒者可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喂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神志不清吞咽困难者应12 h后鼻饲高蛋白、高质量、高维生素饮食。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流质食物。
2.8、皮肤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保持床铺干燥与清洁,对易受损的关节处,用棉花或软垫加以保护,防止擦伤,恢复期做好肢体被动运动,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9、出院指导 部分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正常颅压脑积水,可长期卧床不起,智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做好此病护理,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减少致死率有重要意义。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诱因,采取全方位的临床护理,使患者对此病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患者的康复意识,提高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疾病的康复程度,预防复发,加之部分患者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要求及早出院,这时要向患者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卧床休息必须坚持1个月,后逐渐适当活动,以理解、关心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着重心理疏导,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严格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高血压者坚持服药,避免过度劳累和激动;偏瘫患者要加强肢体锻炼,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
【关键词】 综合护理措施; 老年骨折; 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80-02
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就是骨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在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后身体组织会受到严重创伤[1]。发生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笔者探讨了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有关的诊断标准,而且经过CT检查等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3~91岁,平均(73.4±6.7)岁;病程1~44 d,平均(20.3±3.4)d。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2~89岁,平均(72.8±6.2)岁;病程1~42 d,平均(19.7±4.1)d。
其中采用保守方法治疗者21例,行手术治疗者79例。存在至少一种并存症89例,主要为消化道溃疡、胃炎、脑卒中后遗症、脑神经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各种传导阻滞、冠心病、高血压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共包括以下几方面。(1)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水,多吃高纤维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促进肠胃蠕动,确保饮食方案中有豆制品和含钙丰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促进骨骼尽快愈合,避免再次发生骨折,鼓励患者多晒太阳。(2)皮肤护理。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大约1次/2 h,使用气垫床预防神经受损,经常变换中心,避免压迫局部皮肤导致发红或存在淤血,用温水每日擦拭患者的身体,确保其保持清洁,增强抵抗力,可适当按摩[2]。(3)心理疏导。向刚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责任护士和医生等,消除其陌生感,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诉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3]。(4)病情观察与并发症预防。监测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脉搏、体温等体征,观察其是否发生心悸、呕吐、头晕等现象,判断是否是发生并发症的先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持环境舒适,床单、衣物整洁,预防压疮;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尿道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正确,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加强其他并发症的预防[4]。(5)功能锻炼。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使其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患者的损伤部位、愈合情况等为依据,科学制定锻炼方案与阶段目标,主动训练与辅助训练兼顾,运动量由少至多,以可耐受为度,不可过度劳累[5]。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8周后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评分标准如下,差:ADL评分80分说明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治疗与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例如压疮、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护理8周后,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为为:对照组差2例,可7例,良27例,优14例,优良率为82.0%;观察组可2例,良21例,优27例,优良率为96.0%,观察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36.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下,老年人口逐年增多,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骨质疏松,一旦拉伤或摔伤后很容易骨折,加上其多伴有基础疾病,所以治疗难度较大,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影响康复进程。综合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科学制定饮食方案、给予皮肤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实施康复训练,促进老年骨折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6-8]。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老年骨折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8周后,对照组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2.0%,小于观察的9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后会受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舒缓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彩红.浅析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12(32):7137-7138.
[2]陈梅梅.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10.
[3]张锡红,徐菊兰.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9-50.
[4]崔福英.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418-419.
[5]严桂,李进梅.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25-126.
[6]康瑞芳,周云.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15(12):1396-1397.
[7]田丽春.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66-67.
由于切除肝内六个肿物,该患者被切除了一半多的肝组织。由于原有肿物的压迫,或是手术之中的碰触,以及手术创面形成的瘢痕都可能使门脉系统仍然不能完全通畅,因而使肝肠循环不能完全开通,下肢静脉受阻,而形成腹水,下肢水肿,与脾大;由于肝肿物切除之后,肝组织内遗有较大的空腔,加上局部很可能产生炎症,因而使肝内,右肺下渗出物不断。由于较大的创伤,局部的渗出,及腹水造成大量的蛋白质丢失,而形成了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使渗透压下降,腹水越发增加,如不及时纠正,可形成恶性循环;自身蛋白分解,而使体重减轻;体质全面下降,使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情绪低落,便滞失眠,以至闭经。在这种情况下,只等待病人自然的自身恢复,其恢复能力是有限的,恢复速度也是很慢的;如不能尽快恢复,从此进一步的恶化,而形成代谢性酸中毒,继而休克,出现脏器衰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手术就是失败的。就是顾虑到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以前的专家才不愿意冒风险,为这个患者手术。第一阶段,应用黄芪补血汤与五苓散急救脾气,疏利积水。给予超常剂量的黄芪30g,与人参精口服液扶助正气;当归养血育阴;五苓散之桂枝、茯苓通阳利水,用葶苈子换泽泻取其重驱肺底郁水之功;厚朴、枳实行气通腹,神曲、山楂振奋胃气,炙甘草合胃以调和诸药。服药之后,由于患者的食欲渐好,代谢增快,体质迅速改善,低蛋白血症得以纠正。因而,引流的渗出,腹水,与下肢水肿开始明显减退。第二阶段,改用小柴胡汤与五味消毒饮;因大邪已祛,所以改用小柴胡方以平调表里。用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理气清热,半夏,黄芩辛开苦降,化淤散结;金银花,蒲公英解毒驱邪,猪苓仍清余留之积液;黄芪(已改常量)辅助脾胃之正气;因而,残余的炎症得以清除,全身体质继续得以增强;该患者是在益气健脾为主,利湿化瘀为辅的第三阶段的治疗下,获得彻底痊愈的。方改香砂六君与五苓散,在香附,砂仁,黄芪,当归,(黄芪当归补血汤以换党参)白术,茯苓,加强了健脾扶正的功用;山楂,炒麦芽和胃醒脾,枳壳行气通腹;桂枝通阳化淤,薏苡仁利湿健脾,炙甘草和胃以调和诸药。由此病例的治愈可以看到,手术后应用中药,可以通过增强体质,而促进病患的自身修复能力,而治愈由于创伤过大,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低而造成的并发症。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仍上腹痛
患者,女,53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上腹持续性疼痛3个月来诊。该患者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嗳气,胃脘胀闷,经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2009年初(就诊前3个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一期愈合,但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仍在。患者适逢围绝经期,常感潮热、盗汗、眠差、疲惫乏力、便秘,焦虑、压抑、情绪低落。因此上腹疼痛造成的困扰十分突出。全科医生给予复方可待因,但会使便秘更甚,故求诊于余。刻诊:右上腹压痛,质软,无反跳痛,无黄疸,莫非氏征阳性,腹部胀满,轻压痛,肠鸣音弱。舌红苔白,脉弦尺弱。诊断:(1)右上腹痛待查(胆囊窝残留炎症,胃及十二指肠炎不除外?);(2)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肝郁脾滞、腹气不通。治法:疏肝通腹、清热解毒。治疗针药结合。针灸百会、上脘、天枢、足三里、内庭、阳陵泉、足临泣、外关、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合谷。针灸每周1次。中药以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0g、茵陈10g、栀子10g、大黄后下10g、枳壳10g、川楝子10g、赤芍10g、元胡10g、黄柏10g、知母10g、砂仁10g、甘草5g。以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两次分服。两周以后,腹痛大减,潮热消失,便排规律,睡眠好转。治疗调整如下:针灸每周1次,治法与穴位同前;中药煎剂改为中成药大柴胡汤丸(浓缩水丸,下同)15粒,每天2次。知柏地黄丸15粒,每天2次。再两周之后,腹痛全消,且睡眠好,情绪稳定,更年期症状也得到改善。分析:针对该患者的中医治疗,既关注消除残余炎症治疗又考虑并发症。手术切除之后的残余炎症,是手术之后病痛仍然存在的常见原因,应用中药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周围组织的炎症。本案用中药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加减。柴胡疏利肝胆之郁滞;茵陈蒿汤之茵陈、栀子、大黄,加川楝子清解荡涤肝胆湿热;枳壳行气通腹;赤芍、元胡柔肝化瘀;黄柏、知母清下焦湿热;砂仁、甘草调胃和药。用以上方消除胆囊窝的残余炎症,与可能的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是成功的。应用中药同时对患者施行针灸,促进整体的自愈功能,也是促其尽快见效的重要因素。针灸的选穴与中药组方为同一原则,重在疏肝利胆、和胃健脾。百会配八脉交汇之外关、足临泣、阳陵泉通调肝胆、腹部及一身之气;上脘、天枢和胃通腹;足三里、内庭穴健脾通肠;阴陵泉、三阴交健脾育阴;太溪祛湿益肾,太冲疏肝利胆,合谷涤肠和胃。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治疗肝胆残余炎症的同时注重围绝经期症状的调治,也是使肝胆病症尽快痊愈的重要因素。该患者适逢更年期,体质状态较差,可能正是促使其产生并发症的个体因素。因此整体治疗,就会产生较好、较快的治疗效果。由此病例的治效可以看到:手术后应用中药对残余炎症、慢性炎症,尤其是多器官并存的炎症,是较好的选择。
2剖腹产术后切口延裂,腹膜炎致下腹痛
患者,女,29岁,剖腹产术后右下腹痛两个月。初次妊娠。因胎儿过大,母亲过瘦,骨盆过窄,至足月而胎头仍未完全入盆,遂行剖腹产。手术顺利,创面一期愈合。胎儿健康,五日之后出院。因自己喂养胎儿,又要操持家务,故术后过早活动。术后1周,渐觉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纳差,便常。家庭医生给予强力止痛药,服后使便秘,故求诊于余。就诊所见:腹部平软,右下腹明显压痛,部位固定于手术斑痕右侧下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下腹少许不适,轻腹胀,肠鸣音存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1)剖腹产术后刀口延裂;(2)轻微局部腹膜炎。中医辨证:腹气不利,脾湿血瘀。治法:祛湿清热,通腹化瘀。针刺百会,天枢,足三里、内庭、阳陵泉、足临泣、外关、阴陵泉、三阴交。针灸每周1次。中药以阑尾清化汤加减:柴胡10g、茵陈10g、川楝子10g、牡丹皮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0g、枳壳10g、厚朴10g、元胡10g、大黄后下10g、赤芍10g、甘草5g。上药水煎服,1天2次。1周以后复诊,大便已通畅,右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眠稍安。以上穴位再针,以上方再服1周,改为中成药大柴胡汤丸15粒,每天2次;五味消毒饮15粒,每天2次。经用针灸每周1次,以及中成药继续服4周,腹痛全消,二便通畅,眠好,气力有增。仍自己喂养婴儿,且返回工作岗位。分析:剖腹产术后,创口尚未完全恢复时,由于过早活动,造成手术的刀口延裂、渗出,形成局部的轻微炎症,而产生腹痛。用中药阑尾清化汤加减:柴胡、茵陈、川楝子疏肝清热、理气通瘀;枳壳、厚朴、大黄通肠涤腹,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元胡、赤芍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该方疏肝理气,解毒化瘀,可以达到消炎抗菌,同时调整胃肠道的功能,促进自身的康复过程。针灸选用百会,加八脉交汇之外关,足临泣通调腹部及一身之郁气;天枢行气通腹,足三里、内庭健脾理气,阳陵泉通调阳经之郁气;阴陵泉、三阴交养育阴血之不足。规律性的针灸,以促自体对炎症的吸收,及痊愈。对此类手术之后的小的创伤炎症,针药结合可以迅速取效。尤其对于伴有脏器功能紊乱者,中药的全面综合调理的功能,更为突出。
3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痛,双足感觉运动障碍
患者,女,26岁。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后,腰痛仍在,且双足面感觉运动障碍4个月来诊。因为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疼痛难以缓解,且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下肢压迫症,于2009年8月手术去除第四、五腰椎的椎间盘。术后遗腰骶痛,且双足外侧缘麻木、冰冷、无力。同时月经不规律,周期30~90天,行经5~15天,无痛经,就诊时月经已两个月未来潮;颜面痤疮。刻诊所见:跛行明显,双足无力抬起,五趾不能向上背曲,外侧小趾尤甚;双足冰冷,触摸无知觉;腰部可见5公分的手术斑痕,手术部位无痛,压痛主要在手术创面以下的腰骶部;坐骨神经区及下肢无压痛,膝窝以下无痛,但麻木,不温;腹部不温,无明显压痛;颜面多处结节样痤疮;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诊断:(1)腰椎间盘手术后并发症(腰骶神经压迫尚未解除);(2)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待除外?)中医辨证:肾虚血瘀,湿邪阻络。治法:驱湿通络,补肾化瘀。针灸:百会、肝俞、肾俞、上髎、中髎、会阳、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申脉、束骨、阴谷、太溪、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临泣、侠溪。以上相应穴位给予电针;腰骶部艾灸,每周1次。中药以二仙、三妙与桃红四物汤加减:阳藿20g、仙茅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黄15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桃仁10g、红花10g、桂枝3g、益母草15g。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两次分服,每周服6剂。以上针药联合应用1个月,双下肢自觉明显改善,双腿双足渐温,但双足尤其右足趾仍然上举难,使其跛行;腰骶痛去,月经复至,且颜面日渐清爽,痤疹减消。但稍停药,或改为中成药,则月经复闭,痤疮复生。故以上针药,持续应用3个月,诸症好转。分析:此病例虽经手术切除了压迫神经的椎间盘,但是在手术之前,椎间盘对相应神经、血管及组织的压迫,手术之后尚未能完全解除,或许神经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手术之后尽早接受针灸以及中医治疗是必要的。不论神经受压迫程度如何,用针灸都可以通过改善局部供氧,增加微循环,有效地促进神经的康复或血管的再生,消除或改善局部的压迫症状。该患者出现的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结节性痤疮,在中医来看都属于肾虚血瘀。故对该患者统筹考虑,合而治之。该患者以神经的受损为主症,故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百会和神调气,肝俞、肾俞平肝益肾,上廖、中廖、会阳、秩边通淤行滞,委中、承山、昆仑、申脉、束骨均为疏筋柔肌,阴谷、太溪、照海养肾阴滋筋骨,阴陵泉、三阴交健脾以助后天,足临泣、侠溪疏肝利胆。肝经、胆经,膀胱经诸穴也正是肌肉麻木萎软的部位,对这些穴位的治疗也是对损伤神经的局部治疗。神阙艾灸,局部加用电针都是加强温补肾阳,增加针灸刺激强度的方法。中药阳藿、仙茅补肾温阳,生地黄、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化淤养血、调经通络,苍术、黄柏、薏苡仁清下焦湿热,桂枝温经通络,益母草化淤散结。当患者下肢的麻木,患足的萎软,下垂逐步得到改善之时,月经也恢复了。总之,但凡手术之后尚未完全消除的病症,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中药和针灸继续治疗,让病人获得更多的康复机会。
4中医在英国应用的特点
由于英国的医疗体制与中国不同,在这里中医作为补充医学多在私人的补充医学诊所内开展,因而诊治取效的模式应有一些特点:
4.1中药针灸联合选用,以求中医整体疗效根据在英国的中医针灸治疗的模式,一般是一周或两周针灸一次。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大都如此。由于针灸,中医在这里属于补充医学,病人是需要自费的,因而很难有人能够承付像在中国一样的每日,或隔日一次的针灸频率。就是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承保太多的治疗频率。针灸在这样的治疗频率下,对一些较为严重的病症,显得治效不够,因而用中药与之相合,就形成了既有足够的疗效,病人又可以承付的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像这四个成功的案例都是综合应用中药与针灸,而取得良好的功效的。
4.2主病兼症全面诊治,更显中医整体观念病人来诊就希望解决所有不适,而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主病与兼症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是应该有密切的关联的。像例2,胆囊残余炎症的产生与时值围绝经期有关,对围绝经期综合症同时治疗,取得了改善胆囊残余炎症最快的疗效。像例4,联系患者的月经稀发和痤疮,可能提示患者体内雌激素不足。椎间盘摘除术后神经损伤,久而不能自愈也可能和患者雌激素不足有关。因而,中药温补肾阳,调经通络的治法,使月经复至,有可能通过调整患者内分泌水平,也加速了残损神经,麻痹肌肉的恢复。对这些兼症与主病同在的状况,在选穴、选药、组方时都给予了综合考虑。
4.3辨证准确选药择精,避免大方杂方在国外行中医,要求准确辨证,择精用药,要做到既要治病,还不要处方太贵。病人要能够承付,才可以保持就诊,直至痊愈。所以笔者的药方,一般不超过12味;常选用经方,尊其方意,取其最精之味,尽量以精少之方组获取优异的疗效。汤药常短期应用,取其最佳疗效之后,改换相同方义的中成药以维持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