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建筑业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业安全管理

第1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44-01

我国建筑业拥有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85%以上,从发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统计来看,农民工占85%以上。这两个85%,足以表明,建筑业中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工,强化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刻不容缓。针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现状

农民工之所以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有其自身素质的内在因素,也有宏观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外在因素。略加归纳,农民工面临的处境是“三低、三差”,而对农民工安全管理则存在“三不足、三难”现象,具体透析如下:

“三低”:一是文化素质偏低。总体上说,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于城市同龄劳动力;二是劳动技能低。农民工中绝大多数人未经正规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脏、重、累、苦且福利低待遇差的工作;三是自我保护意识低。很多事故属人为造成,有的完全是由于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心存侥幸违章操作而引发。

“三差”:一是劳动条件差。有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差,施工条件恶劣不具备开工条件就强行动工:二是生活环境差。部分工程项目安全文明设施不到位,呈“脏、乱、差”状态;三是劳动安全保障差。经调查80%以上建筑业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率仅在20%至30%,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难以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三不足”:一是对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由于管理起来有许多困难,使部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为引发安全事故埋下“祸根”:二是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不足。一些建设单位不履行法定程序,规避政府监管,肢解工程项目分包给低资质或无资质的劳务队伍:三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有的企业就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方面投入。

“三难”:一是日常安全管理到位难。由于建筑工程分包项目多、各类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农民工犹如“游兵散勇”,有活招之即来,无活挥之即去。这种频繁的流动客观上容易造成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二是安全协调处理难。农民工与总承包单位不直接发生劳动关系,出了工伤事故,责任不明确,“账”都算在工程总包单位头上。三是安全教育培训难。对农民工的思想进行正规的系统的技能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较难,不但时间安排难,安全教育经费开支也难。

鉴于农民工安全管理存在上述林林总总的问题,但不意味着不能解决,关键是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如何依照法律规定配合协调,强化监督,齐抓共管,共同落实。

二、强化农民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发展。我个人认为,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应提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强化农民工安全管理务必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关口前移,规范行业管理,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直至劳务分包队伍务必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要从规范建筑市场有序竞争抓起。在实行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考虑将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费用按规定比例明确列入工程总造价金额中。建设单位应履行职责,遵循法定的建设程序,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或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应配合施工单位按安全强制性标准规范现场操作。施工企业与项目承包方签订分包合同时,应按规定标准将安全管理费用在工程预算中予以单列,专款专用,确保安全资金投入到位。此外,最关键的还是施工现场管理应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全方位加以落实,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二)标本兼治,强化安全意识,对农民工实施强制性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切实维护农民工生命权、健康权的重要内容,农民工先天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来弥补,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并把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建筑业劳动力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住先培训再就业的关口,用人单位要坚持先培训再上岗,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通过举办农民工素质学校不失为安全培训的一个好办法。从而养成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良好习惯,杜绝“三违”,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紧急避险技能。总之,要把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硬任务加以落实。

(三)以人为本,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切实对农民工的生命与健康负责。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注意改善农民工生产工作和居住生活环境,切实对他们的生命与健康负责。近年来,各级也相继出台了关于优化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措施,并把它纳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范畴,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这就要求所有的在建工程项目部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一手抓优化生产环境,一手抓优化生活环境。夏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调整作息时间,露天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

第2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

1引言

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业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变得愈来愈激烈化,因此,注重安全管理,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办,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然而,近年来国内城市建筑坍塌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中央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受国务院委托,2005年成立了以周丰峻院士为组长的20多位专家组成的咨询项目组,重点针对我国“地下工程与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安全技术”开展咨询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提出忠告:“要时刻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

虽然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问题。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2.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2.4建筑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2.5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现场对《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不熟悉,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

2.6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

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7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

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认识模糊、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监理单位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安全监理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

3.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的观念

在管理工作中,应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首要位置,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将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

3.2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安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3.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

3.4创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此外,施工环境要采用合理的色彩,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同时,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

3.5规范施工操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监理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规范脚手架搭设、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加强现场防护和文明施工。对施工中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3.6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3.7全面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理的程序、内容和标准,统一安全监理资料,不断规范安全监理行为,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使监理人员安全监理意识到位、能力到位、监督到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 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建筑安全是世界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却较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快速增长。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改善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建筑业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中露天作业多,酷暑严寒的影响容易造成滑落、冻伤、中暑等事故;高处作业多,使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成为事故预防的重点;各种临时设施和机电设备移动频繁,使倾覆、塌落、触电、部件损坏等危险随时可能出现,简述施工人员多、流动性大,而且作业以体力劳动为主,不利于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的正常进行。这些都使得建筑施工行业的不安全因素比其他行业更多,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面更广,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

2 建筑业施工的特点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及附带产业占据较大的产业份额,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高产出必定带有高风险,在建筑领域,其人员结构复杂、参与人员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大,例如一个比较常见的词汇农民工,其大部分都就职于建筑行业,这对于企业或是生产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挑战;除去人员问题,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也为建筑的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其不同的外在形态和内部结构,而且一般处于露天作业,脚手架、保护网、塔吊等等根据不同项目都有不同的规定要求,如果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重点探讨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对策。

建筑行业成为现如今的事故频发行业,与它本身的产业特征分不开。

(1)固定员工比例少,临时聘任的农民工比例大。

(2)作业环境风险多。

(3)建筑领域的科技水平偏低。

(4)建筑项目没有固定模式。

(5)建筑行业技术多样化。

建筑领域的产业特征,就是来源于建筑物整个产品本身的特点。作为产品的建筑物,其规模大、周期长、多样化、整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措施管理,加强技术支持,完善工程安全管理内容、

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

现如今,对于工程质量、实用性、技术参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达到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要求,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注入力度,特别是对于安全、质量的绝对指标,必须严格落实制度章程。质量和安全对于建筑行业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状况,可能带来的既是企业的终结,因此,从事建筑行业,必须深刻体会安全贯穿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狠抓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现如今,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3.1 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够完善

为了追求利润,很多建筑企业都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考虑了质量却忽视了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将安全管理投入作为多余支出,能减则减,毫不在乎安全管理在项目实施工程中的重要性,更有过者,一些企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将标的压倒最低,恶意降价的结果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减少了安全投资甚至降低了材质品质,这些盲目追求利润的过激行为,颇为常见,殊不知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利润的提升,更要保证的安全健康的长期发展,这个问题是建筑行业安全的最大隐患。

3.2 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在建筑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大部分是农民工,有些也许跟随施工方有过工作经验,而有些则是新入建筑领域,并没有经过严格安全管理培训,加之本身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其工作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不足,只能在工作中学习怎么样的行为时不可取的,这就为施工过程埋下了隐患,据统计,在施工现场出现的事故伤亡情况,多数来自于农民工。可见,仅存在满腔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防盾可以有所保障。

3.3 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现场,都必须制定详尽的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制度,这是施工有序开展的法律及理论保障,是限制不安全行为的有力凭证,可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并不能保证落实到位,这就将有效的安全约束成为一纸空谈。

3.4 对于重大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

在建筑领域发生的安全事故一般都比较严重,而谈及的重大危险因素就是泛指比较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并且事故带来的损失也非常巨大的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或是关键环节。惨痛的经验教训告知,在施工现场高空坠落、物体撞击、坍塌、机械类伤害、触电等引起的事故占据建筑类事故的80%以上,而这些事故的发生均是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没有针对性保障措施。

3.5 施工安全措施与现场实际运作脱节

每一项项目的建立与实施,都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行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然后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这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保证,但是有很多建筑企业忽略这方面的重要意义,仅仅营造一个安全管理的虚架,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针对强大危险性项目也不建立单项工程措施,不经过安全认定,这些就最终导致了安全管理的毫无意义,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弊端所在。

3.6 施工质量监督部门的作用体现需进一步加强

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必须有现场质量及安全监督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备有上岗记录,检查记录等,这是对于建筑施工的有效监督,但是依旧存在实施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的情况存在,没有肩负起监督部门的职责,没有做到质量监督的真正目的,这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的。

4 对策

建筑施工管理师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研究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运用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激励和教育等职能的方法,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效能,做到科学、协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建筑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承接的工程项目达到工期短、质量优、成本低、生产安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4.1 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体制是进入施工的一个安全保障,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依,保证正确的工作态度,严格操作过程,从而实现施工流程的安全开展,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制度、责任制度、技术措施、奖惩制度、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制度内容的完善可以有效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也能推进工程的安全进度。

4.2 扎实做好企业的基础工作,强调企业管理层的业务责任

做到施工的安全运行,可以实现企业获利、工人获益,反之则就成为企业及工人的负担,可以说安全生产的有效开展就是企业管理者的一贯追求,预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扎实开展基础工作,让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强化企业的安全理念,提高职工的素质修养,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4.3 完善施工监督体制,加强管理行政力度

事故一般出于疏忽,疏忽的发生就是安全管理以及监督的失职,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促使了工作中的懈怠和懒散,久而久之就会转变成恶劣事故,可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不能有效制约工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这也渐渐成为安全的一个弊端。因此,要结合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有第三方即监督方的存在,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及质量都是一个督促。

5 结论

总之,社会在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但是伴随飞速发展的背后,必定有更多的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一个健康的企业,想要持续发展,想要赢得更多的效益,想要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必须具备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筑领域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更好的发展,各建筑企业都应从安全问题出发,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提高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又成上升趋势,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受传统企业管理理念以及企业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与重点开展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 安全管理在建筑业中的重要性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险的行业,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这使得我们应该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只有这样,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生产。

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建筑业也经常发生建筑事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筑事故更是频繁发生,在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占工程建设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在英国,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占工程建设投资的5.5%,而美国更是高达7.9%。

建筑业是我国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经常会发生建筑施工事故,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控制企业生产的成本,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因此,只有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建筑承包单位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

2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有助于施工企业针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体系工作的完善、进行自身管理工作的调整。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受成本、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等因素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隐患,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频发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分包后施工安全管理职责不明、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方法存在不足造成。这样的现状使得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隐患增大、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影响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控制人手,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以此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法律法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有许多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比较差,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安全的需求,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法律约束。

3.2 安全教育培训不健全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等建筑类学校忽视或削弱了建设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教育与培训,造成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3.3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安全技术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现在,我国建筑业的主力已经由原来的受过专门教育培训的固定工转变为民工,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许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雇佣民工后,没有对它们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就让他们进行施工,民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很多施工的发生就是因为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而引起的,安全技术水平比较低,同时,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偏少,没法做到对民工的全面管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工人安全教育执行情况的检查,将它落实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4 建筑安全监管机制还不健全

我国建筑业采用的是政府监管机制,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建筑安全监管机制,我国正处以大规模建设的时期,政府监管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监察队伍,只有这样,建筑安全监管机制才能与我国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建筑业相适应。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4.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安全工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就是为了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建筑施工生产,它包括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处理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它规定了各职能部门以及建筑施工中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人人参与,只要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就会避免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将安全管理贯彻整个建筑施工人员。当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适合本单位的需求,才能对建筑施工进行有效地安全管理。

4.2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现在我国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核心,建筑施工也不例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现在,建筑业的施工人员已经成为了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素质相对比较的低下,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建筑施工人员在作业之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只有测试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技能操作水平进行训练,尤其是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只有取得了特种设备作业证的人才能从事这么工作,而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必须要服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且能够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4.3 加强技术操作,提高安全质量

工人对技术是否能够熟练操作与施工的发生是息息相关的,对技术操作的不熟练会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工人对技术的操作,只有技术操作规范熟练之后,才能够避免建筑施工施工的发生。

4.4 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检查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并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消除,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同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应该经常进行,这样,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而不至于当建筑施工发生事故时才发现安全隐患。通过经常的安全检查,可以加强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自觉性和责任感,将安全生产深入人心,当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能够及时上报,而不是存在侥幸心理,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

5 结束语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产,用先进的技术来控制质量和安全,杜绝违章指挥,消除违规作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事故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3.27%,死亡人数下降了3.44%。虽然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2007年建筑事故事故死亡人数仍然在千年以上,二是重特大事故多发,2007年发生特大事故7起,死亡154人,呈上升趋势。仅我省2010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起,死亡人数17人。这表明我国仍处在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时期,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考验。

1、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算社会对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

1.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欠缺

现在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承包制度,承包制度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少企业往往将它转变为以包带管、挂靠队伍、转包,企业坐收管理费,然后签个安全生产协议书,安全生产的管理由承包人自行负责,出了问题由承包人承担,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监管,而项目经理为节约生产成本,往往不按照要求和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安全管理失控。

1.3.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效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部分企业负责人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树立企业形象、决定企业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不惜以降低安全生产费用,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为手段或安全生产费用不按要求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招标时随意压价,低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十分普遍。施工前业主安全生产费用拨付不到位,施工中不及时拨付安全措施费等导致施工单位安全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

1.4.生产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使用大量农民工,对劳动力的投入相对较大,而农民工是属于流动性较大的群体,劳动力的来源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这一特点导致企业对农民工的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建设工程寿命周期短,作业地点更换频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使用的技术工种不同也使得农民工队伍,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等导致生产工人的不确定性。建设一线生产人员90%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违章作业现象严重。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

1.5技术管理薄弱

安全技术历来是我们施工企业的软肋,安全技术的发展一直和施工技术不能同步,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组成不合理,专业技术能力不强,近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建设工程不断增多,但是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计算过程不严密,依据不明晰,导致安全技术工作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指导。

1.6不能正确处理进度与安全的关系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施工企业就面临着进度的压力,业主在尽量的压缩工期,缩短投资期限,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进度上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调整施工方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抓进度的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就出现疏漏,埋下安全隐患.

2、对策

2.1.解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企业负责的观念

就施工企业来说.经济绩效便是其宗旨和使命,也是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主要指标,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来讲都是极大的冲击,有时往往是毁灭性的冲击,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为社会带来灾难,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坚决不能以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为手段.

2.2.人员和家庭树立“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

追求生活幸福美满是每一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梦想,是他们一生孜孜追求的主要目标.建

筑施工工地的员工,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外出辛苦工作,为的就是给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经济来源,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生活压力较大等原因,往往造成他们片面地追求收人,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因此,有必要向这些员工及家庭宣传“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经济观,通过安全培训教育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3.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安全生产重在管理,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安全技术,事先从技术的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计算和分析,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是我们施工企业的目标和手段之一,为此我们根据工程特点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工程应按建质[2009]87号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4.安全机构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中枢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没有一支可靠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一切安全管理工作都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筑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膨胀,安全管理有所放松,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专职人员力量薄弱,安全监管体系难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公司和建设工程项目上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装备和经费,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各种工具,让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中枢控制作用,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确实的保证.

2.5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活动,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近年来,全国各地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的做法对促进全社会建筑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积极推动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作为施工企业,应该把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活动这一有效办法在企业内部所有工地进行推广,将其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作规划、设目标,定措施、抓落实。要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对创建工程进行会诊,找差距,查问题、促整改、抓实效。对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苗头患适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逐一消除。通过各项目部创建活动全面深入广泛地开展,逐步达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6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施工 安全、管理、评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基础工程比重逐渐增大,特别是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施工条件与环境越来越复杂,工程难度越来越大,工程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每年因安全事故丧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过百亿元。对施工现场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安全管理者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问题。

一.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现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背后,还存在部分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将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筑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理论研究非常薄弱,致使建筑安全管理不科学、随意性大、成效低。由于我国建筑安全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没有及时制定出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法规体制。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十分到位,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给了规避监管行为可乘之机。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尽管建设部、自治区市级建委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已要求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处处存在,这是个普遍的共性问题。据近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统计:主要是高处坠落53.10%、施工坍塌14.43%、物体打击10.57%、机具伤害6.72%、触电7.18%。具体来讲,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现场布置不合理,管理混乱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合理规范地布置施工现场,是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重要一环。

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过程中,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并不多,三级配电往往做成两级配电,PE线引出位置不对,重复接地位置和次数不对是常见的问题,为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2.3水平垂直运输设备安装拆卸过程控制不严格,违规操作多

塔吊是施工现场非常重要的输运设备,塔吊的安装和顶升要求有专业资质的队伍来完成,在安装结束后要经过安监站检测才能使用,这个过程要求特别严格,我国发生的多起塔吊倒塌工程事故与该过程控制不严格有关。

2.4脚手架工程搭设不规范

脚手架的搭设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落地脚手架或是悬挑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安设计要求搭设,架子工在进行脚手架的过程中,必须按规范操作,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脚手架整体失稳的事故多次出现,除了设计计算的原因外,未按规范施工和检测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5三宝、四口、五临边问题多

安全施工的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减少减轻安全施工事故的三大法宝,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在这三宝上的安全事故并不少。对于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发生在这四口处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特别多,因此做好四口的防护,特别是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显得尤其重要。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五临边防护对保护施工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施工现场的检查中,我们发现临边防护按规范搭设的不多。

2.6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建筑行业低价竞争已是必然趋势,安全管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对建筑企业难以承受其成本压力,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以上,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占4.9%。三是专职安全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另外,还存在建筑业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建筑安全危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等。

三.对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成因,具体来讲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类

人的因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一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安全生产法、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得一线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二是工人安全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与事故发生率相关,安全教育体制完善,落实到位的企业事故发生率远低于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企业。三是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工人占比例高的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低。

物的因素包括施工外在环境,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外在施工环境条件的优劣客观上对事故发生的几率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修是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四.坚持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政府应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完善创新建设工程安全工作的机制,强化法律观念,转变思想积极推进监督工作,改革细化安全管理监督程序。

4.1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维护建筑业员工合法权益并预防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系统,能从补偿和预防两个方面推动建筑生产安全管理。我国应改革实施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制度落实建设,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4.2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判断。可以依据建设部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对施工现场的某项具体内容进行安全检查评价。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还缺少一套完善、科学、系统的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

第7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成本效益分析

引言:建筑安全管理包括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建筑安全微观管理是直接的,也是具体的,是指直接参与施工安全生产过程,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规划,协调和控制。

1、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建筑安全管理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拥有12000多人的执法监督队伍,有22个省市区的上千个县和272个地级市均已建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初步完善了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减少伤亡事故。但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2管理水平偏低和落后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近20 年来,与我国建筑行业庞大的就业人数相对应,建筑行业也伴随高伤亡率。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产值上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也相对有所下降,死亡人数也出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但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的事故总数量还是庞大的,表明建筑企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

1.3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建筑安全管理,要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我国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建筑安全管理中,我国实施“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益提高。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发展,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建筑企业需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生产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应该由原先的行业行政管理向市场监督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转变。

2、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投入分析

2.1安全管理放射概念

以上提及到所讲述的是为控制危险源,达到保障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将一定资源投放到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总称。需要我们考虑到下面几个环节:第一,建筑安全效益是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完善相关生产条件,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尽最大努力较少事故所造成的费用。第二,是指安全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2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安全信息以及熟知各种信息的安全度。

在决定相关安全的安全投入过程中,相关工作决策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一些人员只根据少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相应的误差。

3、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效益分析

3.1建筑安全管理效益定义

建筑安全管理效益概念与建筑安全管理有着比较相近的关系。本篇文章所讲述的建筑安全向好的方向展开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国家公民的人生安全以及个人财产安全同时个人生命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并且关注到该项目的发展,既需要达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又要达到满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进一步达到相关效益。

3.2建筑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

本篇文章所讲述的效益有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方面向我们阐述的是相关利益的增加,第二是建筑企业利润。相关企业建筑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减少非安全因素,这样做,对我国国家公民的人生财产安全,社会等相关自然破坏起到了一定的缓解解除与克服了相应的不良因素。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实现人们财产的保护,减少安全管理的不必要失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表明了再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企业减损效益.我国现存在的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大小,受到不同程度上牵制与影响。例如,建筑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增强,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良好的信誉,以及建筑企业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等,都对企业安全增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3建筑增值产出效益分析

建筑增值产出效益也包含多个方面,一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水平提升度,用来反映建筑安全技术状况;二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良好企业荣誉,反映建筑企业安全信誉状况;三是建筑企业工地安全实施度,反映建筑企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实施度;四是企业职工安全素质的加强效果等。一个工程项目发生事故与否,直接关系建筑的产出效益大小,在建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建筑的产出效益一直是建筑安全管理十分重视的指标,并不断被考核。

3.4减损效益分析

其中的用来衡量相关建筑的标准,就是建筑企业损效益。在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假若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在这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就像相应升高。因此,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效益衡量中,总是把前面预算的安全资金投入与后期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相比较,如果“前后”结果是一样,此时减损效益为零,倘若出现率下降,那么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说明我们所展开的安全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成果,计入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减损效益中,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第N 年的安全收益= 未安全投入时的第N 年的损失- 已安全投入后的第N 年的损失若在有效期内进行安全投入,清除了事故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必然大幅度下降,劣化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因此,“前后对比”的思路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第N 年的安全收益= 第N - 1 年的损失- 第N 年的损失。

4、总结

建筑安全管理在安全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关于建造中安全管理的资金本金投入,换句话说是安全事故与安全投入成本经济损失之和最小限度的安全投入,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相关建筑人员必须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成本展开合理的加强监控,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向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朝着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和鼎.安全系统工程概论[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丁纬江.王太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统计及费用计算[J].建筑安全.2007.(7).

第8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志码】B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但建成以“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上下信息畅通和有效数据共享是建筑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安全管理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素。安全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重新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和环境等,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内部办公、项目管理、现场操作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施工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公司内部管理网络进行改造,搭建公司的数据资源平台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框架,建立起符合公司总体规划的内部安全管理网络,完成信息化集成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完成部分安全硬件建设和安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使安全信息系统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和掌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实现及时发现消除违章、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高效办公和解决问题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建设中运用门禁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扬尘自动喷雾系统、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办公系统、资料录入无纸化办公系统,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水平,将及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全面协调,是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的保障。下面列举几点信息化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实例,供大家探讨。

一、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1.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等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劳务人员实名制,大力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考勤记录、诚信信息、工资结算与支付以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情况。施工劳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务人员实名制资料,并委派专人或独立部门实施管理,在承包工程项目时应将劳务人员的相关实名制资料报施工总承包企业核实、查验。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应配备现场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监督施工劳务企业实名制管理情况,对劳务实名登记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业绩档案等信息进行核实,并留存相关资料。进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项目劳资管理员处进行实名制登记,递交相关实名登记资料,办理门禁进出登记卡,刷卡进出施工现场,无门禁卡严禁进出施工现场。通过刷卡进出和实名制登记制度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建立务工人员的安全业绩档案,有效地对务工人员进行动态监控,了解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业绩、工资支付等情况。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承包单位应当投入必要的费用,建立门禁打卡系统,并与企业进行联网,纳入企业管理考核内容。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应实行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劳务用工管理,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各项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应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实名制管理的宣贯、推广及施工现场的检查、督导工作。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将劳务人员的实名登记信息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逐步实现不同项目、企业、地域劳务人员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建立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建筑务工人员的用工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推进劳务人员的诚信信息和安全业绩管理,对发生违法、违规、违章记录行为以及引发的责任人,记录其不良行为并予以通报,或采取其他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限制等措施,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施工作业用工环境。2.施工企业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1)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实名制人员:1)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2)各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3)现场专业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见证员、取样员、标准员、机械员、劳资管理员。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6)不在上述范围内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2)结合业务登记实名制信息。a.单位办理资质等业务时登记。办理资质新设立、升级、增项、延续、变更及施工图审查、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b.个人办理资格业务时登记。注册人员在办理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增项注册、变更注册、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现场专业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在办理A、B、C证首次申请、延期、变更、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在办理首次申请、延期、变更、遗失补办时要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3)实名制登记信息内容。基本信息: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工作经历和业绩、个人证件照(近照)、个人签名等信息。(4)IFA广域网考勤系统。IFA广域网考勤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项目部下列人员: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质量总监、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监理总监(注册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及项目部施工特殊工种作业操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登记,实行广域网络考勤(IFA),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或建筑施工企业监督实施考核。

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为及时、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操作过程,实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的缺陷和施工环境影响情况,以及施工项目中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时刻掌握施工场地治安状况等。施工企业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在各个角度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并成立信息化办公室,配备专职信息管理员,实时监控现场违章作业行为、防护措施、作业人员情况、项目工地人员进出,以及对重大事故隐患、治安状况实现网络远程跟踪、监测和控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实行企业安全管理,将企业监控日常在线情况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随时通过抽查视频在线率,不定期抽查项目监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及时通知到项目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对讲功能网络,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快速导航,采用手机3G或WiFi上网实现移动执法。

三、远程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现有的各种电信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因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分散,通过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将多方音视频交互、电子白板、文件共享、动态PPT、协同浏览、媒体播放、桌面共享、文件传输、文字交流、远程控制、会议录制与控制等方式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实现办公不限地域区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在短时间内召集相关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会议、培训、安全学习,既节约会议经费、时间,同时管理层还可及时与员工面对面地信息交流和沟通,使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间内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四、动态管理系统

针对安全执法中存在的时效性不足、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动态化管理系统予以改进:(1)建立各方参与、交互式的工程信息系统。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互动式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可与企业互动,并充分调动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为实施施工安全动态执法提供基本保障。系统的搭建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分为项目信息、施工过程信息、监管信息三部分,他们之间通过数据交换实现协同工作。一方面企业根据系统设置的界面主动录入关键工序信息,另一方面监督机构执法建立在企业填报施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执法内容更具针对性。施工过程信息记录、强制性条文审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诚信系统等有关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可供追溯的数据库,不仅节约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率,还起到固定证据的作业。(2)实施“节点式”抽查执法。实施“节点式”执法的目的是要转变以往对项目无目的、随机检查的模式。执法人员首先根据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初步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特点,对建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关键工序设置安全节点。其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填报内容自动记录施工过程信息,当施工进度到达安全节点时,监管信息系统可自动提醒结合视频监控对工程节点的设置主要参考超过一定的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3)实施现场移动执法。施工现场移动执法是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3G、GPS、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集成执法文书管理系统、实时联机操作,以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打印执法文书的一种执法手段。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提高现场执法的时效性和威慑力。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扎根于建筑业这块沃土之中。它的理念、理论和实践都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安全和生命更以时刻鸣响的警钟不断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深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也成为新时期建筑业永恒的课题。安全管理成为建筑业发展升级,成就辉煌,结出硕果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现“中国梦”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周尚永,张健,朱艳.科技兴安-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然之路[J].建筑安全,2013,(12):59-60.

[2]黄爱莲.依托信息化管理构筑建机安全生产屏障[J].建筑安全,2013,(12):61-62.

[3]连保廉,朱奋发.建筑施工安全动态执法分析.建筑安全[J].2013,(10):18-20.

[4]合建市[2014]11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设劳务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第9篇:建筑业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筑 安全 技术 管理

一、前 言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安全管理人员地位日益提高,建筑安全事故也在逐渐减低,但行业的特点决定建筑业是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以2013年10月数据统计,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5起,致死亡48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18起、死亡人数减少29人,同比分别下降33.96%和37.66%。从中可以看出,事故同比有所减少,但伤亡人数依然高居不下。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发生,把事故发生的频率控制到最低点,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本文通过探索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研究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改进和完善安全技术措施,旨在防止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

虽然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提到很高的地位,但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依然不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只管自己赚钱,忽视他人性命”的意识依然存在,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二是思想上不重视,对安全存在着侥幸心理,把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束之高阁;三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检查活动流于形式,结果让企业负责人认为安全管理无须创新与投入,同样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未真正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机构。但是,部分企业并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组织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致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部分企业的建设项目在执行“三同时”审批制度的过程,未认真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论证,给生产留下安全隐患。有的企业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低劣的劳保用品等等,这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得过且过的麻痹思想,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之一。

4、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大部分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更有一些民工未经任何培训,而从事特种作业或者危险作业,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5、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确保经营管理正常运行的重要组织保障。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及时修订,适应不了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需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导致事故不断发生。

三、建筑企业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1、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安全生产和施工安全规范规定等知识,以法律、法规、行政奖励手段为依据,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专业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安全事故实例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并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剖析、讨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 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交底,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3) 通过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机制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4) 执行新工人入场的安全三级教育制度,凡公司新招收的新工人,必须由公司进行一级安全教育,项目经理部进行二级安全教育,现场班组长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方可入场工作;

(5) 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及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举办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项目经理负责,政府监管,职工参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①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②开展好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③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模板支撑等;

④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⑤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材料员、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过程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4)临时用电、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首先是规定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职业培训,并持有省住建厅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4、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做好整改措施

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和吸取安全教训,找出“通病”、“顽疾”,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即时纠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整改工作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生产的安全实施。

5、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

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法制化、行业化,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具体做法如下:

(1)应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款中去;

(2) 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资料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管理人员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应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

(4)应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传教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推广应用,认真地吸取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结语

工程无至上,安全无止境。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安全寓于生产之中,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只要有生产,就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不断的摸索新的发展规律,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提高安全生产控制的管理办法,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有效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4] 王辉,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之有效对策[C]建筑安全,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