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金融科技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科技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科技的认识

第1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课赛融通 双轨并进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深入实施以来,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很强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以及职业首先,这就需要在开展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最为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积极探索新的会计人员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了“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培养模式,特别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策略,这将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方面培养方面的有效性,特别是能够使高职学生在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研究等方面得到提升。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在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但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会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虽然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市场需求来看、按照企业的要求来看、按照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标准来看,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误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要在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研究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方面下功夫,这也符合提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但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全面发展”的理念,有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高职院校则过于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以及研究能力不够重视,所有这些都属于会计人才培养的误区,不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化会计人才,必然影响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同时也不利于未来会计人才走向社会之后的科学发展。

二是人才培养缺乏市场导向。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建设,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而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一定要树立“市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人才培养取得实效。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比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对市场需求、企业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特别是从当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来看,很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同样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但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会计人员,必然无法取得更好的成效,而且也导致一些会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尽管有一些会计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当前相当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没有真正形成与专业知识的必需性、操作的技能性的操作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理论课程偏多。传统模式的会计专业的课程偏多,导致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上出现重理论、厚基础、宽范围,面面俱到,而专业操作技能不扎实的现象。对于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在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缺乏系统性以及针对性和特色性,必然会导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有效性。比如某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创新体系,没有跟上现代会计工作快速发展的形势,比如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体系、核算机制、监督机制都进行了新的规定,但该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材,只是增加了新会计准则方面的教学内容,而传统教材有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新会计准则,必然无法取得实效。

四是人才培养缺乏有效考评。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来看,最突出的就是缺乏有效的考评体系,特别是在实践环节还没有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这就直接导致无法更好的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形式,尽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科学的考评体系,学生是否进行了实习、实习的成果如何等等都没有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建立了相关的考评体系,但也十分简单,甚至是属于形式主义,这必然无法更好的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

二、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理与实践的结合、不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市场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大力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抓好课程教学提高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又要通过技能竞争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既要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又要重视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也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是着力夯实理论基础。对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必须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这是开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将“理论够用”作为“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首先改革措施,大力加强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方面,要更多的向会计专业人才提供基础性、实用性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过多的将那些高深的理论提供给会计专业人才。在开展会计专业人才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不能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又不能过去轻视理论而过去重视实践,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夯实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科学的安排,适当增加实务会计内容。

二是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同时还要使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得到加强,而开展会计职业技能竞争则有利于使会计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以及自身的研究与发展能力得到加强,这也是“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以及会计专业教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要根据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是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竞赛,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操作进行竞赛,还可以针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竞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可以让会计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能够更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

三是着力拓展实训内容。实训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对会计专业人才理论知识进行检验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实训中,一定要进一步拓展实训内容,使实训起到更好的作用。要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学生见习与学生实习、阶段性实训与长期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并根据不同会计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不同优势、不同需求、不同发展目标,开展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机制,让会计专业人才能够在实训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进而极大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质。拓展实训内容,还要高度重视对实训教学的评价机制建设,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实训评价不到位的问题,使实训教学真正发挥促进会计专业人才成长和进步的重要作用。

四是建立定向培养机制。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特色化的趋势,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定向培养”机制建设,就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会计专业人才,使会计专业人才既可以依托“订单”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又可以毕业后就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这是“课赛融通、双轨并进”最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探索,使定向培养机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进而真正为企业培养出专业化的会计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更要高度重视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加适应企业需求、更具有发展能力。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大力实施“课赛融通、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要在着力夯实理论基础、大力开展技能竞赛、着力拓展实训内容、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实际、具备发展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雪飞.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6,(12):128-129.

[2]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255-257.

[3]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16,(27):95-97.

[4]刘秋月.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会通讯,2016,(02):23-24.

第2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市场;依存结合;完善制度;多层次体系。

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科技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融入了生活,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都起着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改革不断推动者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深化发展,支持着金融体系的健康茁壮发展。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坚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最关键竞争要素。这也是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必然结果。只有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在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一)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认为,现代科技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实验过程,结果未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即使实验成功了,还需要进行市场开发,这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当然,如果成功了,最后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菲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附带不同程度风险的市场主体在这里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金融市场的这种特质和科技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研发初期,还是成功后的市场开拓时期,都存在大风险和大收益,传统的融资渠道大多都在观望,而金融市场特质表明金融市场有这个魄力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出资方,金融市场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改革,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驱动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完美结合。

(一)增强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认识。

金融科技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方面,人们对此的意识不足,同样,保护也不足。所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促进其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意义。然后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记录造册,保护其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二)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三)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三、结语。

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近年来金融与科技创新逐渐趋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虽然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管制也比较严厉,但是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逐渐丰满的由各色科技企业带动发展构建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以及强化的外在制度环境和人们对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结合的再认识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互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维地,孙可娜,刘娜。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

[2]黄蓉。科技创新与金融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1(12)。

[3]周剑初。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改革良性互动[n].金融时报,2007,3.

[4]李侠。寻求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发展[n].金融时报,2006,2.

第3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质押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04-02

一、陕西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近几年,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陕西辖内银行业机构围绕科技支行建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以科技型企业为核心目标客户,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特点:一是起步比较早。2010年在全国较早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开始在辖内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201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科技支行监管办法,推动科技支行建设,自2013年第一家科技支行挂牌成立至今,辖内共有持牌科技支行12家。二是发展比较好。截至2015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401亿元,户数1887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达到10.3亿元。三是业务品种较多。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少抵押物的特点,各银行机构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比如工行陕西省分行推出了“蹬羚计划”科技金融品牌融资服务方案,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推出了“投联贷”产品,长安银行结合企业销售情况推出了“订单贷”产品。四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办范围较广。全省22家银行业机构开办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占比逾60%,并覆盖了几乎所有银行业机构类别;全省10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的银行业机构已经开办该业务,占比70%。

二、陕西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辖内科技金融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科技支行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放等方面,与实体经济发展相比,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专业水平不足。科技型企业多为专业人才创业型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性强,产品有许多属于“高精尖”,其面向的市场与传统企业有较大的区别。在调研过程中,多家科技支行表示,虽然已经配备专门的营销队伍,但是欠缺专业化人才和知识,不熟悉科技型企业的产品和市场,难以判断科技型企业技术的先进性和持续性,特别是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时,无法对商标权和技术专利的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准确判断,一定程度上导致经办机构和人员心存畏惧,办理业务热情不高。

(二)信息不对称。一是客户信息不对称。从各园区管委会获得企业融资信息是开发科技型企业客户的重要途径,但多家银行反映,通过园区管委会等官方渠道获取的融资信息,银行上门后,部分企业明确表示无融资需求;部分企业信息失真、少数企业信息错误,如存在企业地址不准确、联系人电话错误等情况。二是资信信息不对称。科技型企业大部分处于投入期、孵化期,经营管理规范性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机构无法有效掌握企业财务、资信等情况,无法判断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三是价值信息不对称。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时,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知识,银行机构主要依赖第三方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但市场上缺乏权威评估机构,不同评估机构对于同一知识产权评估价值经常差异较大,如某企业同一知识产权在两家机构进行评估时,评估价格相差10倍,银行莫衷一是。四是权属信息不对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存在依赖于法定条件的满足,以商标权为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商标权有效期限一般为10年,而在有效期内可能因诉讼、仲裁等被确定为无效、侵权,最终导致被质押商标权失效。

(三)风险缓释措施有限。一是企业难以提供有效抵质押担保。辖内银行业机构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特征,推出了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产品,这类产品无其他风险缓释措施,一旦出现风险,信贷资金就会损失。二是政府补偿资金撬动作用有限。陕西省科技厅、财政厅建立了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科技贷款逾期最终本金损失金额的50%为限,给予银行业机构风险补偿,但是根据补偿协议,一家银行5年内获得风险补偿额上限为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的撬动作用非常有限。三是知识产权变现处置困难。

(四)直接融资介入少。对于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除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外,更应尝试从市场直接融资,但因地处内陆,辖内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较慢,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不高,较少通过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融资;此外,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的科技企业也较少,截至6月末,辖内新三板上市企业32家,占辖内科技企业比例极低。部分银行机构也尝试通过“投联贷”等方式,将创业期科技企业推荐给基金、风投等机构,为企业引入直接融资,从整体情况看,科技企业还是更多依赖银行信贷支持,对直接融资重视和利用不够。

(五)配套机制不到位。一是银行考核机制不到位。根据监管要求,各银行应给予科技支行一定的倾斜政策。但从调研情况来看,相关要求并未落到实处。如,10家设立科技支行的机构中,仅个别银行在支行等级评定、绩效考核、不良容忍等方面给予了专项优惠政策,其它大部分银行并未倾斜,对科技支行的业绩考核仍按照普通支行对待;不良容忍方面,也比照普通支行执行,未出台相应的免责措施,影响了经办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机制效率较低。目前,相关登记权限未下放,对知识产权进行登记质押的部门分别是国家版权局、专利局、工商总局等,相关手续需在北京办理,程序复杂,耗时较长,登记费用较高,影响了银行和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一是银行业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服务科技企业,既是支持“双创”的具体措施,也是转型发展、拓展新业务领域的有力契机,要克服畏难情绪,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二是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科融结合是推动科技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牵线搭桥,向企业宣传政策,向银行推荐客户。三是监管部门要把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作为解决融资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积极引导推动。

(二)统筹协调。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一是牵头构建统一信息平台,集中提供扶持政策、风险补偿、企业信用、纳税、社保等相关信息,便于银行业机构综合判断。二是通过互联网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专业辅导,以及开展相关培训。三是进一步扩大相关风险补偿基金的范围和额度,在地市层面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四是细化知识产权评估标准,提高评估的公允性和准确性,降低评估收费。同时建立完善识产权交易市场,有效解决知识产权处置难的问题。五是简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手续,方便企业就近办理知识产权登记和质押,节约时间和费用。

(三)完善机制。各银行业机构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科技支行进行垂直管理,并充分考虑科技企业信贷特点,在计划管理、资源配置、信贷审批、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方面实行有效的倾斜政策,适度放宽科技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二是逐步增强科技支行独立性,下放业务审批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建立科技贷款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强化科技金融创新力度,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帮助企业发债、引入风投、基金、投行等机构,提供股权融资、传统信贷、IPO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四)积极推动。监管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一是积极搭建银政企三方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融资洽谈会等形式,共享信息,宣讲政策,推介产品,对接需求,共同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融资额度小、期限短、周转快的特点,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除统计时点数外,更应统计时期数,如累收累放数等,更准确地反映银行业机构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五)防范风险。科技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较多,风险程度高,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外,还有生产试验风险、价值判断风险、市场交易风险、权属异议风险等。因此,各银行业机构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强化贷前调查,通过认真研究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资金情况、资信情况、市场前景等,注重分析第一还款来源,综合考量是否给予支持;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将知识产权质押与其他抵押担保手段相结合,采用组合增信等形式,提高风险缓释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彩霞.福建省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建议[J].海峡科学,2015,(3):64-65。

[2]胡N荣.南京银行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工作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

[3]简慧.我国科技金融服务的现状、不足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5,(4):95-98。

[4]王永红.创新科技手段,普惠金融服务,助推经济发展[J].中国金融电脑,2015,(6):27-29。

[5]张雅雯.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5,(11):64-65。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Shaanx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 Ruqiang

(Shaanxi Offic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Xi’an Shaanxi 710075)

第4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一)高度认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大意义

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为此,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不断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合作。

(二)着重关注科技与金融结合构架的系统性

首先,要从金融体系的本质含义出发,揭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相互联系系统以及构成这一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的内涵和外延。着重对于科技金融机构、科技金融市场和科技金融监督与管理等问题的深入探讨。

其次,要以金融机制的内涵作为研究起点,搜寻科技金融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规律。重点从机制运作的三种形式――行政一计划式的运行机制、指导一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和监督一服务式的运行机制的比较出发,设计出有利于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科技金融体制。

再次,要从金融模式的内涵出发,寻求实现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最优方法。力图突破现有框架,找到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的途径。

最后,要从风险控制方法入手,寻求科技金融结合的收益与风险平衡。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由于新科技的研发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失败风险,因此针对不同的科技资金来源,要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方式。对外部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规避;内部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可以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引入履约保证金等机制。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作用

第一,由于科技创新具有外部性,因此需要政府矫正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放松对建立多层次且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的管制。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1)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制定一系列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法律;(2)建立公平经营环境的专项法规;(3)制定有关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企业产权转让、管理层持股等方面的法律;(4)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制定适用于科技企业的一些例外规定。

第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如建设技术孵化器、举办各种技术交流会、建立面向科技企业提供资料的实验室、建立面向科技企业的情报网络和建立服务于科技企业的数据库等。

第5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中间业务认识不足,创新意识滞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由于传统认识上的偏差,众多信用社对开办中间业务的认识,还停留在依托中间业务发展来开拓市场、树立形象、带动存款等业务发展上,没有认识到中间业务收入将逐步成为农村信用社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没有像抓存款来源、抓信贷质量那样重视中间业务的拓展,还存在盲目性和随机性。很多人认为中间业务手续费少又费事,可能还会亏损,不如放款收息那样直接,对发展中间业务看得很淡,竞争意识不强。

(二)人才相对匮乏,技术手段落后。中间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有些项目知识内涵丰富,对经营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就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人才结构和状况看,素质普遍不高,复合型人才少,能够从事投资、等业务的人员更是匮乏。中间业务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等科技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益。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应用还是各搞一套,设备和软件层次较低、更新慢,大量的工作仍处于手工操作状态,电子化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

(三)中间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狭小,竞争力不强。多数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仅限于支付结算业务、保险业务、借记卡业务和一些代收代付业务,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品种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发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措施和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作用,以信用业务为基础和前提,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信用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和贷款需要。中间业务如果办得好,既能增加存款业务,又能增加收益,可谓一本万利。因此,各级信用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改变等客上门的陈旧观念,加强对中间业务的拓展,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贷款业务并列的主业之一,在经营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以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想加快发展,必须培养一批既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既懂企业管理又精通现代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现有员工的相关业务培训,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中间业务知识,逐步形成经营型、管理型、开发型的人才层次结构,为中间业务的健康有序快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加大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金融服务和交易方式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成了中间业务的必要工具。所以,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相对完善的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更新落后的硬件设备,加快现代化电子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步伐,不仅要形成区域联网、系统联网,还要形成银行间的横向联网,从而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客户的不同需求。

(四)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农村信用社产品创新,应坚持市场有需求、农村信用社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善于发展和挖掘农村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要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在机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条件,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求、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开发业务品种不是越多越好,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金融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选择市场潜力大、风险小、成本低的业务品种,作为业务的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扩大。

第6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在位于北京望京的豆蔓理财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RS智能配资系统做升级优化。该系统的设计初衷就是帮助人们科学高效地配置资产,从而将所有个人闲置资产实时匹配给有需求的融资方,并以秒为单位结算利息。

这就是金融科技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事实上,金融科技企业的出现并非偶然,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天然地存在着密切联系。

金融是为提高资金融通效率而生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所有闲置资金盘活,让每一笔钱得到最大化利用。在传统金融服务中,金融机构主要依靠线下网点开展业务,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维持各网点正常运营。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办理存贷款业务也都需要在线下网点提交资料,时间成本也非常大。但依托互联网技术,所有的业务均从线下转为线上,消除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大幅缩减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加了闲置资金被利用的周期长度。

此外,金融服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这需要大量数据做支撑。在传统金融服务中,数据都是孤立的,金融机构之间很难实时共享所有数据,甚至同一机构的不同网点之间,也很难做到数据同步。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风险隐患,例如一人多贷、一房多抵的情况。但依托互联网技术,数据不仅能够实时共享,而且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分析,能够极大提升贷款审批的效率,从而降低融资方的成本,提升资金利用率。

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技术导向确实已经成为颇具共识的方向。像豆蔓理财这种规模上不能与大企业比肩的平台,如今已沿着自己的逻辑,通过技术革新营造一个个小而美的金融生态,并据此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彰显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试水智能投资顾问,将人工智能的研发成果应用到金融服务上。

豆蔓理财自主研发的RS智能配资系统,目前主要服务于资金端客户。它通过调取投资行为数据,计算出该客户的投资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最终匹配到资产端。

但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豆蔓理财希望打造一个资金融通的生态圈,将人们的每一笔收入都实时对接债权,随时可支取,但收益将根据投资期限上下浮动。这种融合了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自动配资工具,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资金闲置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分散投资标的,降低理财人的风险。

应该说,无论是豆蔓理财正在努力研发的新一代RS系统,还是蚂蚁金服等大型企业已经完成的业务布局,都只是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缩影。但金融科技的未来却远不止于此,它所要推动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

我认为,有关互联网金融公司转型做金融科技公司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有人甚至认为是企业把互联网金融公司改称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绕开监管。这种看法其实非常不专业。无论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应该在监管范围内开展业务,而且从目前的监管要求来看,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处于监管盲区。

应该说,业内主打金融科技的概念,是建立在对自身业务更加准确和明晰的认识基础上的,尤其围绕信息中介这个定位,金融科技的概念其实更加适合,因为既能彰显出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又能明示自身业务与金融业务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我觉得,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都还处于发展初期。金融科技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质量和效率,现在各家都在沿着这个方向去研发各种各样的系统。

有人说金融科技是一个新风口,我觉得还没到那个地步,因为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都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机遇也非常多,主要还是看企业自身定位是什么。

第7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关键在于消除金融界和科技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前国内70%以上的企业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因此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对于那些大型科技型企业而言。企业品牌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大部分已经成为银行、投资公司、证券机构的瞄准对象,银行对它们也非常了解,这些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概率非常高。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低,银行关注度少,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因此,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关注对象重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少、拥有专利等轻资产较多、经营不稳定、风险大的特点,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发现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基本只靠自有资金或者亲戚熟人借款发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交流机会少,获得银行贷款融资支持的机会很少,因此银行对这些企业的了解很少,对企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以及管理团队等信息掌握不准,即使是一些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很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了解很少。同时。银行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如制造业类等企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很多是新型业态的企业,如互联网服务、信息网络等,银行对这些新型业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熟悉。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也会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发放的大宗贷款的手续基本一样,但是付出的成本要比较大,包括企业产品市场前景的评估、管理团队的认识以及抵押物的评估等,以及日常的监管,都会让银行放款人付出的成本增加。目前国内大约有1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也超过4万家,如何从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挑选出技术创新能力高、市场前景好、被金融机构认可的企业,是促进科技和金融合作的前提。因此。在促进科技金融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发现渠道非常重要。

科技型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

目前银行熟练掌握的是对传统担保物,如土地、建筑物、大型设备的价值评估技术。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相对较少,而拥有的专利较多;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与土地、厂房的评估不同。由于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专利价值存在非常明显时效性问题,很多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替代技术使得原有价值降低或者变得毫无价值。如前些年非常火爆的波导手机,由于台湾的MTK(联发科技)公司开发出的手机芯片解决方案,使得手机生产更加容易,更加快速,促进了所谓“山寨机”的出现,直接导致波导公司这种原来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彻底失去了市场,波导公司拥有的手机技术价值降低,直至市场消失。同时,企业的专利技术在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市场化风险,很多技术在转变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转化失败。

另外,当前国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也存在评估技术上的问题。目前国内关于企业专利的评估办法是按照财政部2001你那颁布的《资产评估准则一无形资产》来处理的。2007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2009年实施了《资产评估准则一无形资产》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为企业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不过由于科技金融支持对象的发展阶段、管理团队等的复杂性,在具体评估上不过缺乏具体的评估实施细则和量化标准。因此,如何准确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基础,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基础。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问题

科技金融合作中,由于支持对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和产品远远不适合技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要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这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核心和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参与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科技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机构依据本地现状。研究开发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轻资产、规模小、发展波动性大特点的金融产品,并简化服务方式,主动探索支持各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多种服务模式,为促进全国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结合起到榜样作用。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问题

第8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策。

十报告提出 “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对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支撑经济发展,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 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

科技型小微企业一般趋向小型化,从业人员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在 50~150 人左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多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30%,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科技人员超过50%,直接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 10%以上 ;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产品的技术附加值高于传统产业,研发投入比例较高,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 3%。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率先探索者和实践者。 企业从初创期开始,始终坚持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发展与创新同步前行的理念。

二、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其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自 2009 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本来就举步维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该类企业总体运行事态下滑,经济总量减少,吸纳的就业人数也下降。总之,科技型小微企业面临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受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和政府对其关注度不高。 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长期以来都只是重视大企业的发展,认为大企业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政策的制定往往就倾向于大企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缺乏特定的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源,而这些小微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又很少,造成了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使得这类企业发展艰难。

二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营业状况不容乐观,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大多数的小微企业规模很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 2009年金融危机的到来给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面对危机,小微企业自身不能够有力的面对,再加上本身很小的规模和不规范的管理方法,导致很多的小微企业倒闭,科技型小微企业也难逃一劫。

三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往往集中体现在轻资产的特点以及缺乏抵押物上。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除了自有的有限资金外主要靠银行间接融资。 但是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除了知识产权和技术之外,缺乏抵押物作为担保来进行融资,因此各个大银行的贷款主要流向了具有强大资产抵押担保的大型企业,造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因为长期得不到所需资金,形成融资难的局面,阻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四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负担重。 据了解,小微企业需要交纳各种税金,并且很多都和大企业适用相同的税率,还要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一些小企业反映,如果把各种隐性的、显性的税加在一起,企业的平均税负会在 40%以上。 在《福布斯》发表的 2009 年度“税负痛苦指数”中,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位居全球第二。即使是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素考虑在内,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税费也要高出 2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重的税收负担也是阻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原因。

三、我国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首先,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政府应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到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全民就业、推动创新、加快经济转型、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鼓励并且全力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专精特新”型产品(技术)项目等。

其次,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给科技型小微型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避免风险来临时的不可预知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建立起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减少因为风险引起的一些企业朝建夕倒的现象。

再次,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类银行可以发挥其作用,可以借鉴建设银行天津分行推出的“助保贷”援助小微企业措施,北京分行推出“科技通”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措施,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一对接、二优惠、三服务”的“套餐”服务措施,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张江模式”等。 在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时把企业手中的无形资产, 比如知识产权、商标、股权甚至于企业信用作为一种质押物;建立专门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信贷银行, 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力量参与的、操作方式便捷的、业务品种齐全的信用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支撑平台。

最后,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负担重的问题,责任重在政府。政府要把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结构性减税、免税的对象,坚持对该类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更主要的是提高所得说的起征点等。 还要清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合理的乱收费现象,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等。

四、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展望。

1.以孵化器为平台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孵化器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是在支持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的孵化器是专门为科技型或者知识型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直到这些企业能够成功的打入市场。 孵化器在中国也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新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等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一系列的服务,从而提高这些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成功率,支持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从孵化器诞生以来, 它成功的支持和扶持了世界上 21 世纪 50%以上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美国硅谷的孵化器经验证明: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孵化器四位一体,终极目标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孵化器是企业发展的平台,大学(科研院所)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根基,政府是企业发展的推手。 天津高新区在遵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成长与壮大在全国高新区创造性提出了“三级孵化”的理念。经过十多年三级孵化的创新与实践,成功构建起了高新区从孵化器到产业化基地的完整的成果孵化体系,为天津高新区打造成为区域自主创新高地与实现内生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作为研发和产业化关键环节,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要以孵化器为平台,推动自身的发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2.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产业集聚是一种发生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过程或现象,之所以会形成产业集聚,是因为产业集聚具有很多的优势,在产业集聚区可以获得便捷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利用特定地理区域内密集化的专业化劳动力和技术、享受最优的区域政策、帮助企业融入有利于企业快速成长的制度和人文环境等,科技型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无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共同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培育扶持一大批市场竞争力强、自身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群,形成科技型小微企业集聚区,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共享优惠政策。努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发挥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夯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3.以科技金融为支撑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各地商业银行要全面加快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金融机构从金融产品、担保方式、审批流程三方面入手,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典型的例子是交行苏州分行创建“科技+金融”的“苏州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交行苏州分行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通过升级科技支行,创新设立准事业部制的分行一级经营部门--科技金融部, 提升了科技金融在全市范围的覆盖力度。科技金融部执行“三专四化”的经营方针,即“专业平台、专属服务、专注科技”和“独立化运营模式、专业化服务团队、多样化创新产品、市场化激励手段。 ”科技金融部就要在专营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基础上,做出特色,做成品牌。人行江苏建湖县支行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着力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加速成长,促进建湖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

有大量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 各地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以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为支撑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最棘手的贷款问题,全力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金融科技的认识范文

我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自启动至今已经一年零八个月了,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突破,今天的会议是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鼓劲。刚才,童刚副县长对一年多来我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做了全面总结,对下一步主要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三位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也做了很好的经验介绍。从总体看,我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工作有成绩、有经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科特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认识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科技人员和农民联结起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增加农民收入,又增加科技人员收入的有效载体,是新时期为“三农”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民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和市场经济知识,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率低,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占有份额少,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

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把市场、科技和农民联结在一起,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技术的传播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然后与市场对接;就是要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让科技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由过去的让你去推广,转变为科技人员主动去推广,要拿新的实用技术来更新原有的技术、品种,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也不仅仅是动员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主要是让科技人员带项目、带科技,还要带资金、带市场,与农民、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实行科农工贸一体化,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标准化种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份额,从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和科技人员收入。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完全符合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就是发展的新思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改革的新突破,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创新的新举措。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特点和要义是“创业”,即科技人员到农村创实业。这项工作需要党政推动,科技支撑,项目带动,金融支持,市场运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科技人员,要进一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运行机制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作为一种新事物,其产生和发展尤其需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这在过去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得到了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的肯定。这就需要我们在探索和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舞台上,科技具有支撑的作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要抓住这个本质,在农业产业化全过程中,从项目的策划,到产品的开发、生产,到市场销售,整个过程都要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特派员项目的策划和运行要盯住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选择和运营有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始终是科技特派员的立足点和基本特征。科技特派员所确定的创业项目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都要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大量优质新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和先进设备设施。

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要始终突出科技创业。怎么创业?就是最终要使科技特派员成为业主,或者成为股份公司的一个股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要解决“三农”问题,要发展县域经济,要走向市场化,做大做强,没有一批创业者不行。但创业者不懂科技或不会用科技不行。为了使科技特派员到农村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县委、县政府在保障措施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保编制、保工资、保待遇,使科技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创业。在人员选派上要始终坚持行政选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县内人才与县外人才相结合,创业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考虑基层的需求,充分尊重科技人员的意愿,做到科技人员下到基层顺心,创业时用心,用人单位放心。同时,还要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群众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业长效机制。

(二)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要做实做大做强,没有体制的推动是不行的。体制没有解决,科技特派员就没有雄心壮志,就形不成长效机制,就很难进入市场领域里面去。反过来也一样,既使有了体制推动,进入市场领域,但没有金融的配合,资金问题解决不了,也不能做大做强。因此,要搞好科技特派员创业,就需要有一种机制的跟进,就必须要进行体制创新。在体制创新上,要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金、银、铜卡”信用贷款机制和科技特派员

多渠道来源的“双向选择”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允许科技人员取得合法收入,就是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我县农村信用社推行金卡、银卡、铜卡信用贷款,就是金融支持上的体制创新。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还有一句话,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不能与金融很好地结合,没有金融的推动,科技要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比较困难。只有科技与金融结合了,科技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关键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这两者都要创新,才能结合。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科技特派员做大做强的前途所在,是大势所趋。

要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必须建立起信用担保机制。目前,在自治区政府的推动下,已经建立了2个以民营企业资金为主的担保公司。成立这些担保公司的目的,就是为在全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和中小企业贷款承担担保,促进科技型企业与金融的结合,促进金融担保业的发展。

当然,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不能仅仅只盯住银行,还要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一起加盟,即所谓的创业投资者、风险投资者的加盟。创业者要做好工作,来证明你的市场价值和潜在的前途,吸引投资者,进行资本运作,寻找投资者把创业项目实施好。

(三)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

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无论是科技项目、运行机制,还是金融推动、资本运作,创业行动要始终盯住市场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科技项目的策划和运行才会走向正确的轨道。这样的策划,必须用符合市场的机制把它加以整合,加以运营和发展。为了搞好创业行动,县上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实行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三线同步推进。党政资源也就是政策资源,在一开始县委、政府就从最高决策上加以确定,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及配套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对创业行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第二条线是社会资源,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政府可以推动,可以支持,但最后要由社会去干,组织者应该是社会力量,所以自治区一开始就注重成立科技创业协会。我县也要在农村组建各种类型的创业协会,这个协会会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单位;可以是本县的,也可以是外县的。总的来说,建立科技创业协会,是要形成一个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来共同参与创业。第三条线是市场资源,科技产业化需要创业投资,自治区已成立了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集蓄资本金达5000多万元。县上也将安排资金,主要是瞄准产业化项目,按市场机制运作,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三、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引向深入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要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区全面展开。而且对试点县的要求更高。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深化。今年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要深入到全县每一个乡镇,两批下派的100名科技特派员都是通过行政选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是经领导小组研究批准的。你们都是我县的宝贵人才,是实施科技创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全县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县委、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搞好服务协调,全力支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促使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创出业绩。

二要进一步拓展。我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做法。在创业形式上形成了法人独资型、股份合作型、技术参股型、技术服务型、中介服务型、承包经营型六种模式。要在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更好的做法。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模式,都必须要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与农民、与园区、与龙头企业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同时,要建立起“龙头+基地+特派员+农户”或“园区+特派员+农户”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增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效。

三要抓好项目开发。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载体。县科特办要围绕我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注重成熟程度、注重科技含量、注重双重效益(经济、社会)的原则,筛选、落实好科技特派员项目,以项目吸引科技人员,以项目作为载体,以项目的成功运作展示科技特派员的才能和业绩。科技特派员要重点围绕我县羊、菜、奶、草、种五大产业确定项目,努力做到人人都要有创业项目。并通过科技支撑逐步把我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做大,品质做强,形成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要抓好技术培训。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所以,必须抓好创业项目区农民的培训。既要做好产前、产中的技术培训,又要进行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培训。同时,科特办要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培训,使科技特派员掌握先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实施好创业项目。当然作为科技特派员只懂技术,不懂市场也不行,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产品营销知识。因此,抓好技术培训,才能加快我县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的步伐,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努力开创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科技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眼光有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捷足先登,其他科技人员也在抓紧选择创业的切入点。这项工作适应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培育典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的领导,不断探索好的模式和机制,树立好的典型和样板,及时总结好的经验,以创新为基础,不断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引向深入。

二是组织、人事、科技、农牧、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形成工作合力。科技特派员所涉及到的乡镇、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能与本单位工作脱钩的要尽量脱钩,不能脱钩的要充分保证他们搞科特工作的时间。农、林、水、牧和农发办等部门要继续将重点项目向科技特派员倾斜,金融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扩大“三卡”的发证面,以此调动特派员创业的积极性。